瓦文萨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莱赫·瓦文萨的和平演变上位

大选中团结工会获得胜利后,瓦文萨对掌握权力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自己的密友马佐维耶茨基当了总理后再也不听他的话,他倍感手中缺乏权力。瓦文萨为了要达到当总统的目的,首先就必须想方设法把雅鲁泽尔斯基总统拉下台。按照“圆桌会议”精神修改过的波兰宪法,总统任期6年,也就是说,雅鲁泽尔斯基一直要当到1995年才任期届满。瓦文萨认为,这将严重阻碍波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力争修改宪法,提前进行总统选举乃是当务之急。1990年4月25日,团结工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求提前举行总统选举。5月,瓦文萨的支持者成立的“中间派协议会”发表宣言,主张修改宪法,提前在年底举行总统普选,并推举瓦文萨为总统候选人。该协议会还发动议员和波兰各界知名人士签名,要求雅鲁泽尔斯基总统辞职。与此同时,波兰右派组织“独立波兰联盟”发表声明,支持瓦文萨竞选总统。该组织成员多次上街示威游行,要求雅鲁泽尔斯基下台。支持马佐维耶茨基的“公民运动民主促进会”,也主张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并推举马佐维耶茨基为总统候选人。9月18日波兰红衣大主教格雷姆普邀请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总理马佐维耶茨基以及议会议长、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代表参加被称为第二次“圆桌会议”的会晤,向雅鲁泽尔斯基施加集体压力,要他主动辞去总统之职,体面下台。19日,无可奈何的雅鲁泽尔斯基只好致函议长,表示尊重“议会的决定,缩短总统任期”。次日,波兰议会通过决议,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并宣布下届总统选举的日期提前到1990年11月25日。9月底,议会匆匆通过了选举法。选举法公布以后,波兰开始了模仿西方式的总统竞选。总统候选人共有6人,除了瓦文萨、马佐维耶茨基外,还有民主左派联盟的领导人齐莫舍维奇、农民党主席巴尔托什柴、独立波兰联盟主席莫楚尔斯基,以及波兰侨民蒂明斯基。瓦文萨是其中最有希望的候选人,他夸耀他同教皇和美国总统老布什见过面并获得支持。11月25日,星期天,选民们在教堂听完神甫的布道后——这种布道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前往选举站投票。第一轮投票的结果很快公布了。6名候选人中,没有一个候选人的得票超过半数。但是得票领先的两名候选人是瓦文萨和蒂明斯基。马佐维耶茨基等4人被淘汰。按照选举法的规定,蒂明斯基进入第二轮,与瓦文萨争夺波兰总统的宝座。马佐维耶茨基在第一轮投票中失利后,随即提出辞呈,创建了自己的政党—一民主联盟,最终与瓦文萨分道扬镳。瓦文萨虽然没有实现一举问鼎总统宝座的宏愿,但毕竟名列榜首。 第二轮投票前,两名候选人举行现场直播的电视辩论。瓦文萨滔滔不绝;蒂明斯基张口结舌。第二轮投票的结果是,瓦文萨以绝对多数(得票74.25%)击败蒂明斯基,当选为波兰总统。瓦文萨在1990年9月17日发表的声明中说:“我决定经过全民普选担任波兰共和国总统,以实现我在1980年8月所作的宣誓。” 1990年12月22日,莱赫·瓦文萨从旅居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最后一位总统卡乔罗夫斯基手中接过了波兰第一共和国的大旗和印绶,并正式宣誓就任波兰第三共和国总统。从此,曾当过格但斯克造船厂普通电工,47岁的瓦文萨,入主波兰贝尔韦德尔总统府,成为波兰历史上第一位由全民选举产生的总统。

莱赫·瓦文萨的1980年的罢工

1980年,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的工人因不满政府宣布涨价和厂方限制工人工资而举行了罢工。当时瓦文萨已不是该厂的工人,但他却参加了罢工行列。4天后,该厂成立了罢工委员会。由于瓦文萨出色的演讲才能和组织才能,被推举为该委员会的主席。后来他又成为格但斯克“厂际罢工委员会”主席,团结工会几乎在一夜之间拥有了几百万会员。8月22日,格但斯克厂际罢工委员会向政府提出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2l点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建立“不从属于党和企业主的自由工会”、“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言论、印刷、出版自由”等。政府派主管工会运动的副总理雅盖尔斯基同罢工工人进行会谈。瓦文萨也参加了。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8月底达成协议,政府代表和罢工委员会代表在协议上签了字。9月1日,波兰40多年来第一个自由工会在波兰北部港口城市格但斯克成立,瓦文萨成为该组织的临时负责人。9月底,瓦文萨带领上千名工人来到首都华沙地方法院正式注册登记,名称是“独立自治团结工会”。团结工会正式登记后,成为合法的工会组织。它非常具有吸引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会会员就号称有一千万,差不多80%的工人都参加了这个工会。团结工会的声势越来越大,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群众运动。他还去梵蒂冈拜会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这次会面后,教皇公开赞同团结工会并要求共产主义事业从内部进行改革。1981年9月团结工会在拉多姆市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在波兰建立“自治共和国”的要求,并且向东欧国家发出了要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支持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并仿效波兰建立自治工会。面对团结工会反对波兰社会制度的大规模抗议行动,波兰当局仍然按照“九大”通过的“革新和协商”路线,努力寻求政治解决的办法。但是,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反对当局的活动有增无减。国家处于一片无政府主义的混乱之中。在这紧急关头,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弊,于12月13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全国实行“战时状态”,即军管,禁止所有群众团体的一切活动,其主要目标是针对团结工会。这样,团结工会重新成为非法组织,其主要领导人包括瓦文萨均被抓获。西方著名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对他进行过采访。她事后自己承认:“这是我生平惟一一次不为之骄傲的采访。在采访中,她本能地感到瓦文萨傲慢、无知且充满攻击性,也不能尊重她。然而在把录音带上的内容转写成文字稿时,却感到左右为难。“该不该写下真实的瓦文萨,说他是教堂的傀儡,为人傲慢,无知等等。如果这样的话,我就帮了俄国人和波兰共产党一个忙。因为他们想击垮他和联合罢工委员会。要么我应该像别人一样说瓦文萨是个好人,为波兰民主的诞生倾尽绵薄之力呢?” 思考的结果,出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的考虑,法拉奇摈弃了自己的真实观点,发表在杂志上的采访记里找不到丝毫贬低他的言论 。

莱赫·瓦文萨的介绍

莱赫·瓦文萨(Lech Walesa,1943年9月29日-),波兰政治活动家、团结工会领导人,是木匠的儿子,仅受过小学和职业学校教育。1967年在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当电工,在1980年8~9月工潮期间,任格但斯克联合罢工委员会主席。1981年成为《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198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1990年12月至1995年12月任波兰总统,被称为带着斧子的总统,坚决、强悍、简单,不兜圈子。1995年被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的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击败下台,2000年竞选总统再次失败。

莱赫·瓦文萨的生平简介

莱赫瓦文萨(1943年9月29日- ),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1967年夜校毕业后进入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任电工。1970年,因参与组织流血罢工被控入狱一年。1978年,加入非法地下工会。1980年,领导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大罢工,组建团结工会。198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1989年,以团结工会为首的联合政府上台。1990年当选波兰总统。 上台后,瓦文萨开始推行所谓的“顶部战争”,即自上而下对政府进行改革,但民众很快发现这位靠罢工起家的总统不能给他们带来民主。1995年,瓦文萨在竞选中被前共产党人瓦西涅夫斯基击败,黯然下台。落选后瓦文萨曾两次高调宣布“在政治上退休”,但2000年他再次参加总统竞选,结果只获得了1.01%的选票。当时波兰曾有两首讽刺瓦文萨的歌曲风靡全国,一首是《永远不要相信电工》,另一首是《瓦文萨,我的一亿元钱到哪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