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ABD与甲午战争无关,A项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项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影响,近代民族工业产生;D项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本题选C项,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等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16分)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其中前两次是:19世纪60年代
(共16分)(1)“旧瓶”:君主专制政体;纲常礼教。【任答1点得满分2分】“新酒”: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2)内容: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3)标志:《1787年宪法》。(2分)原则:分权制衡、民主共和原则、联邦制原则。【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做本题一定要注意: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的时间是在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去做题,就不难发现“旧瓶”当然是指维护封建制度和三纲五常之类的。新酒就是指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这个时间段做了哪些新的事情,自然就会答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本题关键要牢牢抓住“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这个时间段。(2)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有哪些内容?就是要回答《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因为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就是通过《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来体现的。所以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包括:国家的权力属于国民全体,建立中华民国;总统制,参议院 、众议院,还有针对袁世凯而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主要是借鉴美国的政治模式。(3)美国的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当然是:《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是伟大的妥协,它很好的解决了美国建国初期的三对很大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和北方的矛盾。《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例如,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民主共和原则、联邦制原则,特别是《1787年宪法》率先实践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
萧功秦:转型时代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萧功秦(以下简称萧):我觉得这可能和长期的教育文化传统有关,家长制的文化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比如,今天我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幼儿园的教师,女儿也在她的班上。她的女儿和别人打架,她不去劝架,反而去打别人的孩子,足足打了十分钟。电视里把录像放出来,引起社会关注了。我想电视里那个被打的小孩,刚刚进人人生的最初阶段,就这样被教训,将来怎么让她能够用一种很自信的眼光来看世界呢?她肯定是受压抑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包括狼爸虎妈之类的家长制教育,也不会让孩子从小培养出自尊与自信。 中国可能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人很得意,自我感觉特别好,这只是少数。这些人有钱,或者是执政精英,或者是所谓的商霸。另一种人处于一种被支配、被压抑的状态,或者说不自信的状态。我想你对这个问题的观察很仔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你看到一个民族的大部分人眼睛里充满了从容、自信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就处于另外一个新时代的氛围当中了。我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罗中立有一幅画像叫《父亲》,那个父亲的眼睛给人的感觉就是岁月的沧桑中充满了期待,但他的眼神中没有自信。他就是这片黄土地上必然的一个产物,我觉得画得非常透彻。 郑:刚才我说的是对所谓的普通人的观感。知识分子也感到迷茫。比如,北大的钱理群教授就说过,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似乎并不知道该怎么思考问题。总觉得这样说有这样说的道理,那样说也有那样说的道理常常很难作出判断,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他还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知识分子丧失了自由思考的权利,但他们的心态非常积极,他们觉得很有盼头,今天,知识分子有了思考的权利,但却陷入了集体的迷茫之中。上海学者王晓明先生也曾说过:我觉得自己丧失了信仰,我在精神上没有根。我是一个人文学者,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学术立场,我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究竟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我也愿意做一个知识分子,向社会尽一份批判的责任,可我常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因为找不到一个能令我真心服膺的批判立场。不仅我是如此,你放眼四望类似这样的立场的缺乏,这样的精神的失语,是不是也相当普遍呢?至于那种嘴上嘲骂一切,心里却一个劲儿地盘算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佯痞风气,更是把文化界精神沉沦的深度,触目地标示了出来。整个儿取消信仰和认同问题,竟然会成为流行风气,中国文化人的认同困境,实在是非常严重了。钱先生、王先生的感觉,你同意吗? 萧: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或者一个学者,他感到迷茫,感到有一种无根的感觉,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中国问题太复杂,他有一种价值关怀,但是找不到实现这种价值关怀的具体方法,所以有思想上的迷茫,有精神上找不到出路的感觉。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人刚迎来改革开放新时代,拥有那时人所特有的单纯的乐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信。 现在,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一方面觉得自由是那么可爱,但是一方面觉得在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又是那么的困难,许多知识分子似乎看不到把这个目标实现的具体的办法,内心就有一种焦虑感,由于思想上没有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对目标的强烈的感觉,而产生一种焦虑或迷茫,这是第一种类型。 第二种类型是另一种情况缺乏精神资源。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那个时代的精神资源来支撑。这种精神资源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古代的朱熹还是张栻,这些古人有崇高的志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虽然都有自己的困境,但同时也能自得其乐。用张栻的话来说,贵在自得,他不在乎外面怎么看他。他那个资源来自他们所体认的、类似于宗教信念的儒家的信念。儒家的这种信念不是个单纯理性的东西,其中还有很多复杂丰富的感悟因素,还包括有着家族的、文化的、道德的、审美的诸多因素的支持,这种与一个民族千百年集体经验结合起来的儒家信念成为他精神资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孔子所说的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吾欲仁,斯仁至矣,种种东西,都在里边。 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和所有过去的知识分子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在于这个根基儒家的根基没有了。我说的根是一种内在的、从生活中逐渐体验出来或者说接受下来,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经验组成部分的那种根,那种以古人所说的群经与礼乐文章为基础的、渗入到我们的精神骨髓中的文化的根。我们民族从五四开始,到持续到极端的文革时代的激进反传统主义盛行了大半个世纪,那是一个彻底打倒孔家店,已把几乎所有传统的东西都当成封建邪恶的东西砍除掉的时代。 到现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已经没有了反传统的话语统治,情况似乎要好了,然而,不利的是,那些曾经沐浴于传统的真善美价值中的先辈,已经过世,我们再也没有老一辈先贤与师长的言传身教,没有他们直接的生活榜样来影响自己。实际上,至少直到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前,这种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先辈对后辈的示范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断过,但到我们,则出现了断层,这是自孔子以来到我们以前的这八十代的中国人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文化断裂。我们是自孔夫子以来第一代生活于文化断裂带的中国人。在我的记忆中,元朝废除科举之后几十年,那时的士大夫也有过一种断裂感,从明代方志中,你可以隐约感受到,但远不如我们今天那么严重。
萧功秦的主要论著
《论大蒙古国的汗位继承危机》,《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辑,1981年;《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元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3年;《论元代皇位继承问题》,《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7辑,1983年;《忽必烈时期儒臣的反功利思潮及其政治影响》,《上海历史学会论文集》第一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元代理学散论》,《中国哲学》第13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儒家文化的困境 ——近代中国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萧功秦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历史拒绝浪漫--清末保守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台湾致良出版社,1998年;《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 》,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知识分子与观念人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 》,新星出版社,2008年;《反思的年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历史的眼睛》 ,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再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再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局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中国转型的困境与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创新的历史考察》《后全能主义: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传统主流文化中汲取民族主义资源》、《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具体机制》等数十篇,论著三百余万字。十余篇文章被译成英文在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萧功秦呢?
萧功秦,湖南衡阳人,陕西省西安市出生.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台湾大学《政治科学论丛》编辑委员,著有《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中国士大夫与西方挑战》,《萧功秦集》,《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知识分子与观念人,《中国的大转型》等专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其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应。研究领域包括: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通史,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史。主张保守主义,被评为新权威主义的孤独代言人。。给楼主两个链接,仅供参考: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dfzl/2012/0103/51354.html超越左右两翼,重新审视重庆模式http://blog.163.com/xiaogongqin@yeah/friends/#m=0他的博客http://site.douban.com/106701/widget/notes/91769/note/96830175/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萧功秦的个人履历
1946年,衡阳人,出生于陕西西安,在衡阳萧氏家族中,属功字辈,西安古称秦,故以此取名。在四川度过儿童时代,七岁后来上海生活。初中就读于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1965年毕业于上海虹口中学高中部。高中毕业后因为出身问题未能被北京大学录取,被分配到上海区的一家机械厂当学徒。于是在工厂开始了12年的艰苦自学。 1978年,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专业研究生。师从韩儒林先生。1981年毕业,获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现兼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台湾大学《政治科学论丛》编辑委员。曾参加了1986年在南京召开的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其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应。先后赴德国波恩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台湾政治大学等大学进行学术访问。1998年,受美国政府邀请为“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学者”。 1999年,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访问学者 。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4年4月至2006年11月,为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 。
萧功秦的人物简介
萧功秦,湖南衡阳市人,1946年9月出生于陕西西安,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 。著名历史学者、政治学者 ,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 和中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预测”专家、中国国有企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促进会学术委员、《大公报》特邀评论员、台湾大学《政治科学论丛》编辑委员 、《天下》杂志的编委成员。著有《中国的大转型》、《儒家文化的困境》、《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反思的年代》、《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萧功秦集》等专著 。萧功秦倡导中道理性、务实温和的改革观,强调中国应该防止威权体制进入路径锁定状态,主张通过渐进改革,大力发展社会自治组织,为走向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体制创造条件,最终走出新权威主义。萧功秦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与国内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应 。曾应邀在德国、瑞士、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与香港等地大学与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曾应邀为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阳光卫视、团中央书记处、广西自治区党委、中组部直属大型国企领导干部研习班、河南省人大常委学习班,及国内外大学作当代政治发展与二十世纪中国史的学术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