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礼”的智慧始终是国人几千年来的为人处世之道,而“礼”真实的含义是内有“义”而外有“仪”;特别是颜渊问仁,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中的“礼”恰恰就是“仁”的表现:从处世的规矩到举止的规范,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更是指的“规矩”而不是“礼仪”。
克己复礼的“礼”其实是孔子一直向往的“周礼”,即周公旦为了周朝统治的稳定,而设定的不同阶层的人的行为举止,处世之道等等。其中包括:宗法制,世袭制,礼乐制,分封制,井田制,而“礼乐制”就是作为教化人心而设定的。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在今天仍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听众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方式,理解并践行孝老爱亲、敬业乐群、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课程以礼义修身、礼仪行事、家道家礼、尊师重学、处事修养、国礼民俗有机统一为框架,使听众朋友在庄重外在形态的同时修养自己的内心,实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做一个文明守礼、行为得体的中国人。
课程收益:
● 为人智慧---“知礼”的含义而能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
● 礼的智慧---“明礼”的用处方能上善若水与知行合一
● 处世智慧---“行礼”的规范即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授课时间:0.5-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场精英、国学爱好者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篇》
其中的“礼”是指的“规矩”,更是引申为“内有德”而“外形于礼”,即后逐渐从“礼义”到“礼仪”的延伸,“人有义”才能称为“仪”,否则即是作揖鞠躬也只是个“人为”的“伪”而已。
第一篇 “克己复礼”---“礼”的内在力量
第一讲:道德的力量---“礼”---从儒家拱手礼的引申
通过学习儒家“礼”的智慧以德驭智的价值观达到:
1. 员工自我管理即在实际工作中会更好地相处与配合
2. 员工自我管理即做到对企业忠诚不二,感恩与奉献
3. 员工自我管理即实现工作中做到成己成物凝心聚力
第二讲:觉悟的力量---“礼”的境界升华---儒家“五尊”的启发
通过学习儒家“礼”的智慧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工作中学会为同事树立信心和信念即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2. 工作中运用儒家智慧使自我和同事都要懂得释怀与敬畏
3. 揭晓心灵与觉悟的强大能量,为人处世心即理允执厥中
目的:通过儒家“克己复礼”智慧注入修为之德
1、物有本末 2、事有终始
3、知所先后 4、则近道矣
第二篇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义礼智信”与中国式人生
第一讲:仁篇:仁者爱人---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第二讲:义篇:利,义之和也---意识形态的重要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第三讲:礼篇:知礼方能立---行为规范的约束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第四讲:智篇:知人善任与为人处世
1、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谅、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五讲:信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处世之道
1、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第三篇 克己复礼的“礼”---“发乎情与止乎礼”---中国式人生的心性修炼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 王之泽也。”
《诗经·毛诗序》
第一讲:释放身体心灵的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
1、喜入心--心为君主,如何心生欢喜
2、怒伤肝--怒发冲冠,学会释放怒火
3、思伤脾--食饮有节,调养脾胃虚寒
4、悲伤肺--秋季养生,化解悲忧方法
5、恐伤肾--作强之官,如何自强不息
第二讲:《大学》---情商修养---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中华文明礼仪”课程围绕个人文明修养,结合成人的需要,阐明中华文明礼仪“以礼正心、以仪正形”的文化理念和对人优雅文明气质的培育塑造作用,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按照文明礼仪的原则行事,达到外正其形、内化其心,做一个文明守礼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