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总书记
东方哲学与管理智慧的提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这种东方哲学思维,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所包含和演绎的哲学理念和管理智慧,本课程将浓缩儒家哲学思想“修身”的管理智慧,道家哲学思想“修炼”的管理智慧,佛家哲学思想“修行”的管理智慧、兵家哲学思想“修道”的管理智慧、法家哲学思想“修律”的管理智慧、纵横家哲学思想“修定”的管理智慧等,把东方哲学养和管理智慧做到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企业管理、修身齐家、品德修为、东方哲学的认知与践行。
现代管理学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智慧,凸显出中国的哲学思维和管理艺术,本次课程中对此非常详细的论述:现代管理中关注的三要素:“人”“财”“物”;其核心是对“人”的经营与治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恰恰是对“人”的探索和思考,即如何实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这种精神就是国学精神,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和演绎的人生智慧,本课程将浓缩儒家的勤奋敬业,道家的真实自然,佛家的持戒修心等,把国学智慧与管理艺术做到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适用于:企业管理、修身齐家、领导魅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等。
东方哲学对现代管理的启迪,尤其是为人处世的合规(即符合情、理、法的处世艺术)和忠敬(即对职业的忠诚和工作中的敬业)的智慧;在当今市场环境变化多端,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地更新迭代中,现代人才更要把握住治理的真谛和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声名远播。
《东方哲学的管理智慧》在本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 儒家修身的管理智慧---厚德载物:强调道德
● 道家修炼的管理智慧---道法自然:强调自然
● 纵横家修定的管理智慧---纵横捭阖:强调阴阳
● 佛家修行的管理智慧---明心见性:强调觉悟
● 兵家修道的管理智慧---将有五德:强调综合
● 法家修律的管理智慧---君臣法度:强调刑名
企业和个人追求“向上”“向善”,最终实现“明德”完善人格,建立持续“向上”“向善”的心境和意念,塑造更精彩的人生。
课程收益:做人与做事---做人:君子修养;做事:内圣外王
● 自我管理--职场奋斗:职场人生巅峰的六大步骤---提升自我人文素养
● 行动管理--职场社交:职场修炼心法的四个维度---成就人生事业辉煌
● 责任管理--职场管理:职场管理的人心人性人欲---经营企业基业长青
授课时间: 1-2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事业中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绪 论 篇:东方哲学的管理智慧---上下五千年的管理之道
1、上古---皇道--无为而治: 无为之法,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行不言之教
2、道家---帝道--以德教化: 恩信之法,以德教民,以德为尊,以诈为耻
3、儒家---王道--仁义礼智: 用德和智,行仁义之法,提倡教化仁政,崇德尚贤
4、法家---霸道--依法治理: 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万民畏法而顺之
案例:伏羲、女娲、神农---管理境界与领导艺术
案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德行管理与领导魅力
案例:禹夏、商汤、周文武---求仁得仁的管理格局与领导行为
案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权势与上位的管理目的与领导术数
第一章 儒家哲学思想“修身”与现代管理---修己以安百姓
第一讲:君子---自觉、自律、自我管理
1、修己以敬:君子必慎其独也---自我管理的严以律己
2、修己以安人:君子信而后谏---如何更好地与上级相处
3、修己以安百姓: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激励下属的积极性
第二讲:修身---反思反省助成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1、为人谋而不忠乎---工作中做到忠诚爱岗敬业了吗?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社交中做到诚信待人了吗?
3、传不习乎---教别人时自己实践了吗?(知行合一)
第三讲:自我管理 · 君子人格---立志做君子
1、做一位优秀管理者---君子不器:全才、专才、平才、庸才
2、做一位合规管理者---君子四非: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3、做一位工匠管理者---君子四道:行恭、事敬、养民、使义
第二篇 道家哲学思想“修炼”与现代管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一讲 知人者智---了解他人才好管理
1、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2、 通人性---“人性的善与恶”情理兼修的人性管理与制度管理
3、 用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引导成就
第二讲 自知者明---把握形势明确立场
1、阴阳---立场正确才好做事
2、明势---认清形势才能成事
3、明事---知晓轻重才能办事
第三讲:大人四合·管理者格局与境界---自我管理·管理他人·接受管理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第三篇 兵家哲学思想“修道”与现代管理---五事·上将之道
第一讲: 故经之以五事---管理者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1、 道:令民与上同意也---意识形态:上下同欲者胜的基础
2、 天:天时与时势---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3、 地:地利与平台---在天为象,在地为形,借助平台的力量
4、 将:管理者品质---左辅右弼与利合于主的处世立场与管理品质
5、 法:制度的确立---人、财、物的系统性的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第二讲: 将军之事---修炼五德---管理者的五种品质
1、 智:知人与自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 信:赏罚而有信---如何让下级信服,如何让上级信任
3、 仁:仁爱的将军---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与譬若娇子,不可用也
4、 勇:勇者不逡巡---当机立断,勇往直前,不惧危难,忌讳优柔寡断
5、 严:威严肃众心---变革整顿,杀伐决断,依法而为,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第三讲: 知人先知己---“知己知彼”的团队“百战不殆”
1、知彼即“知人”:如何知人---掌握沟通“读心术”
2、知己即“自知”:如何自知---规避沟通“受钳制”
3、胜人者有力:沟通方法--引领沟通“主方向”
4、自胜者强:智者事易---主导沟通“有成效”
第四篇 纵横家哲学思想“修定”与现代管理---纵横捭阖
第一讲:心性修炼---己不入定,牧人不正---先管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管好人
1、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2、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3、“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4、从鬼谷子《反应》角度阐述“五毒环效应”
第二讲:不要总是怨声载道:“怨恨恼怒烦”自身情绪和外在情绪的相互作用
1、怨:怨气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恨:羡慕嫉妒之后的情绪结果与波及范围;
3、恼:不被理解或者极端愤怒不能得以发泄;
4、怒:自身的伤害与对他人的伤害不成正比;
5、烦:烦躁--浮躁--急躁--焦躁--暴躁--狂躁;
6、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7、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8、“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第三讲: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做出正确决断的条件
1、 度之往事---用过去的经验作参照
2、 验之来事---对未来的趋势加以判断
3、 参之平素---参考平常发生的事
4、 可则决之---可以对作出正确的决断
5、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第五篇 法家哲学思想“修律”与现代管理---刑名法度
第一讲:法家思想的为己与法律---团队建设的“一视同仁”
1、商鞅与韩非---时代背景下的思想与当今时代的吸收应用
2、人际关系学---职场社交的四项修炼与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3、利益与法律---法家的“利用”思想与团队建设规章制度
4、社会进化论---法家思想的积极面与消极面的分析和辩证
第二讲:法家思想的法、术、势与韩非子的三体合一
1、重视效率---团队不内耗,1+1=11
2、法、术、势---团队建设中的因人而异
3、重本抑末---法家思想重在刑名之学
第三讲:法家的“势术法”管理智慧与儒道兵三家管理智慧的对比---用人欲
1、孔子:富与贵,人之欲也;贫与贱,人之恶也
2、韩非子:舆人成舆与匠人成棺的利之所在
2、王阳明: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3、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第六篇 佛家哲学思想“修行”与现代管理---明心见性
第一讲:六度修行
1、布施与人生境界---利他则久的修行
2、持戒与人生境界---遵守制度的修行
3、忍辱与人生境界---包容他人的修行
4、精进与人生境界---不断挑战的修行
5、禅定与人生境界---反思反省的修行
6、般若与人生境界---运筹帷幄的修行
第二讲:立德十诫
1、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奉献精神: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2、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专注意念: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舍己为民:离苦得乐,服务大众
4、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岁月静好:春有百花,秋有圆月
5、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大义所在:唯物永存,唯心所在
6、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意识形态:正等正觉,正识正念
7、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抓铁留痕:应无所住,不应著相
8、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兢兢业业:破我执念,心忧苍生
9、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务实兴邦:放下虚妄,脚踏实地
10、人生境界之禅宗智慧的金刚不坏:六根清净,排除诱惑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本次课程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智慧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发组织成员:发于自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敢于作为,为达成企业组织目标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