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颜何: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与处世艺术

颜何老师颜何 注册讲师 12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6138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领导层、企事业经营者与治理者、国学爱好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用人得当,首在知人。知人、识人准确,方能实现用一贤人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干部作风纯洁;用人不淑则恶贯满盈,拉帮结派各立山头,世风日下。自古以来识人用人就并非易事,一个干部能不能干、清不清廉、与群众是不是打成一片……这些重点要素都需要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如何才能把好干部真正辨识出来?干部的政绩如何考准考实?考察考核环节需要如何改进?

在当今新形势下,这些都是必答题。

在选贤任能和识人用人方面晚清重臣曾国藩可谓有其独特而又实用的一面。

本课程将从曾国藩所著《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为主线;以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和识人用人的中国式领导力为案例,分析解读曾国藩的识人用人八字诀:广收、慎用、勤教、严绳。用易儒道墨法五家国学经典智慧作为贯穿,把曾国藩为人处世和识人用人的为政理事和国学经典做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干部选拔、修身齐家、政务理事、企业经营等等。

课程目标:

● 学习曾国藩如何使用国学经典的智慧识人用人和修齐治平

● 明白经营企业又要客观辩证地学习曾国藩的中国式领导力

● 掌握干部选拔与用人之能以及容人之短的曾国藩领导艺术

● 领会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对干部任命又会有哪些启迪和帮助

课程收益:

用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思想培养干部的知行合一与君子人格

用国学经典智慧中的治理理念塑造干部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提升干部心态和职业素养

用曾国藩智慧的核心理念提升管理者为政之道与在位谋政

提升全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工作的敬业度实现企业和谐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领导层、企事业经营者与治理者、国学爱好者

课程方式:古籍知识分享+内容解析

课程大纲

引言: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魏源

“居高位以知人晓事为职”——蔡锷评曾国藩

“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梁启超评曾国藩

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办事而兼传教之人”“治学无方,则百无一成”

——青年毛泽东评曾国藩

前言

1. 概括

1)学什么?——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的具体内容以及实际案例

2)怎么学?——易儒道墨法五家经典贯穿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

3)怎么用?——结合现代管理学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团队中应用

2. 学习方法

1)以曾国藩识人用人的选用育留为中心

2)以曾国藩生平经历与幕僚为人物主线

3)以时代背景中的案例典故为佐证穿插

4)以识人用人相人育人国学智慧为理论

5)以企业当下经营管理的应用做为实践

3. 谁是曾国藩(伟大而平凡的人生六部曲)

1)勤能补拙——老天最爱笨小孩

2)静能自省——思考人生的善恶

3)和能兴业——家业企业和事业

4)敬能聚人——待以诚与事以敬

5)忍能成事——忍耐千万的功夫

6)恒能成功——坚持到底的毅力

目的:1)通过对曾国藩生平的介绍让识人用人的智慧更加具体

2)了解曾国藩的时代背景把握识人用人特征和心理需求

3)对曾国藩一生的总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一讲:曾国藩识人用名言实录与相人有方

一、识人用人名言实录

1. 用人做事准则:惟精惟一与允执厥中的艺术

2. 做事先晓事理:调动成员的动力与满足需求

3. 心中自有定见:谣言止于智者 问题止于自己

4. 名利不能独享:利他则久与共赢才是大智慧

5. 用人要多考察:多角度考察成员是首要前提

二、用人先识人之相人有方

1. 人分三等:判断人才用儒释道的能人、中人、庸人

2. 人有四隐: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以考察干部言行

3. 人生五行:五种性格优劣势对工作的帮助与影响

4. 人查六戚: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察对企业的忠诚

5. 人遇七经:七种特定环境下的情志变化决定心胸

6. 八观达人:观察不同状态下的人际沟通处世艺术

7. 九识以变:体型面貌、言谈举止、情志伦理等等

第二讲: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四项修炼

一、广收——即广泛延揽人才

拒绝急拿现用、凭印象用人——零距离观察,功夫下平时

1. 文正勤俭刚明孝信谦浑八品立身

2. 面对困难敢于担当能够自强不息

3. 面对外界诱惑能够保持堂堂正正

4. 面对临时任务能够具备精力充沛

二、慎用——即量才取用,务求慎重

大事上看德,小节中察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 儒家八德——为人处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 道家玄德——团队协作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3. 佛家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三、勤教——即是经常进行督导和教诲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

1. 教育激励属员自强不息

2. 辅佐成就属员在位谋政

3. 制度监督属员廉洁奉公

4. 管理约束属员身正示范

5. 积极发展属员自我提升

6. 关注提醒属员慎言敏行

四、严绳——即立法度,上规矩,严加管束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

1. 作而不辞:强调属员勇于担当

2. 自理准绳:约束属员避免惰性

3. 自为守之:将自正孰能敢不正

4. 清慎诚戒:言传身教明确方向

5. 多加防范:预防属员环节纰漏

第三讲:曾国藩识人用人实践的四个维度

一、识人用人之上位篇:用好上级

1. 与上级相处的智慧:过于亲密则会过犹不及

2. 被上级赏识的智慧:有能力. 懂规则. 无背景

3. 被上司提携的智慧:高不成. 先低就. 耐得住

4. 与上司沟通的智慧:先了解. 得信任. 再建议

二、识人用人之共事篇:和谐平级

1. 与胡林翼的志同道合:三观相同的同事相处默契

2. 与左宗棠的格格不入:三观不同的同事从容应对

3. 对李鸿章的宽容大度:唯贤是举宽容的积极推荐

三、识人用人之御下篇:带兵之道

1. 面对下属的进步:扬善于公庭的积极肯定

2. 面对下属的错误:归过于私室的交心交情

3. 面对下属的背叛:辩证分析是原谅与惩罚

4. 激励下属的自觉:了解人欲更要把握人心

5. 赏与罚的艺术性:不吝名利与秉公的赏罚

6. 谈主义和讲利益: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四、识人用人之自处篇:内圣外王

1. 修身是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慎独是君子:若人不知 己莫要为

3. 身教是王道:以身作则方不令而行

4. 晓事与办事:知上下轻重大小缓急

5. 做人留余地:盛时想衰上场念下场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颜何老师的其他课程

• 颜何:曾国藩家书---家风·家教·家训
课程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总书记 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家庭能够和谐发展,国之大家才能风清气正。家教家风潜移默化,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还直接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深入挖掘曾国藩的家教思想与实践,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家教家风。 由于人的管理能力、教育能力首先是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一个人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齐家(包括教育子女);只有通过齐家,才能提高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进而妥善处理与社会其他人员的关系,从而具备治国能力,治家教子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教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曾国藩家风家教作为规范家庭道德、维护家庭秩序的伦理道德文化,其中涉及到忠君、修身、立志、报国、清廉、节俭、孝悌等各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成长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应该说,一个家庭的良性发展,家风家教是其中一条充满正能量的精神纽带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还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本课程通过讲授曾国藩的家教思想,重点讲授一些重要的家训、家规和家范,比如《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等所包含的家教思想,并且结合这些家训、家规和家范的制定者的家教实践及其影响进行讲授。 课程目的: ♕传承家训:《曾国藩家训名言实录》 ♕弘扬家风: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修身以齐家:曾国藩教育子女的亲子关系与夫妻和谐的家庭关系; ♕齐家以内圣: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家庭与中国式奋斗之间的联系; ♕内圣以外王:现代社会中的亲子关系与古今教育的异同以及联系;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管理层、智慧父母; 课程大纲 引 言 《曾国藩家书--家风、家教、家训》课程为听众全新揭示了曾国藩这个神秘人物的真实面纱,生动阐释了曾国藩家训的智慧与思想: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随着课程的展开,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上 篇 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晚清名臣曾国藩家族的家教与家风 第一讲:曾国藩其人---人生四部曲 1、紫蟒降世,老天最爱笨小孩 2、翰林发迹,人生需得贵人助 3、或跃在渊,书生杀场秋点兵 4、明哲保身,子成效仿郭子仪 第二讲:曾国藩的人生变化---子城三变 1、曾国藩的正统---儒家的修身 2、曾国藩的御下---法家的刑名 3、曾国藩的保身---道家的不争 第三讲:爷爷的话要记牢---祖父曾玉屏的传家语 1、明白“满招损”与“谦受益”的道理 2、不争:进一步应为退一步留有余地 3、只与自己争高下 莫与他人论长短 第四讲:爸爸的话要遵从---父亲曾麟书的思想 1、志于学:须用苦心学作八股文 2、致于仕:官阶愈高愈要做到“谦虚谨慎” 3、忠于君:忠君报国“即为至孝” 4、改己过:专心读书与诚心改过同等重要 5、和于家:娶儿媳妇不应嫌及庶出 6、敬于业:应“以尽己职”而“答皇恩” 7、当于责:为人臣子“宜为君上分其忧” 8、秉于心:为人臣子不要满足于“临时谏诤” 《曾国藩家书》祖训八本:“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 "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下 篇 曾国藩八本与十六字---家风、家训、家教 第一讲: 读书明理的家风---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 1、不妄言---可得无憾---敏于行而慎于言 2、不偏信---可得睿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不迷茫---可得立志---志不立则无可成之事 4、不狂妄---可得善终---曾国藩三次遇难成祥 第二讲: 孝悌治家的家风---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曾国藩:“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1、君子务本---孝道传家---其为仁之本与 2、生事以礼---愉色婉容---爱亲之深者也 3、孝之以敬---劳而无怨---事父母几谏者 4、孝行: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曾国藩家书》:“男于八月六日移寓绳匠胡同路东,屋甚好,共十八间,每月房租京钱二十千文。前在棉花胡同,房甚逼仄,此时房屋爽垲,气象轩敞。男与九弟言,恨不能接堂上各大人来京居住。” 第三讲: 修身养心的家风---养生以戒恼怒为本---降龙伏虎曾国藩 曾国藩的降龙: 情绪压力自我解压---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目标的意义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格局的重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胸的广阔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想的深邃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行动的收获 曾国藩的伏虎: 自身情绪和外在情绪的相互作用 1、怨:怨气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恨:羡慕嫉妒之后的情绪结果与波及范围; 3、恼:不被理解或者极端愤怒不能得以发泄; 4、怒:自身的伤害与对他人的伤害不成正比; 5、烦:烦躁--浮躁--急躁--焦躁--暴躁--狂躁; 《曾国藩家书》:“强自禁制,降伏此心。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亦不仅余与弟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 第四讲:曾国藩家训---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 好家风决定好未来---曾国藩从草根到封侯拜相的逆袭之因 3、 读书明理的家风---教育孩子拥有君子人格的终极法宝 4、 反思改过的家风---培养孩子修身不怨天不尤人的情商 5、 善待邻里的家风---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6、 勤俭治家的家风---培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风骨 7、 孝悌治家的家风---君子之本是成就职场大人的基础 8、 清廉刚正的家风---廉洁是家业百年长青不衰的秘密 《曾国藩家书》---十六字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参考资料 1. 李兵:《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中华书局2020年10月。 2. 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徐梓:《中华文化通志·家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巴蜀书社2008年版。 5. 唐翼明:《唐翼明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6.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岳麓书社2002年版。 7. 郦波:《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 题外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曾国藩家书》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训、为人处世,人生成长,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为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 颜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我们党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学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用国学来涵养底蕴,培养情怀,提升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 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国学以致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爱党爱岗的思想理念。 中办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2019年11月11日电(摘选)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用5年时间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重点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党的优良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教育培训。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继续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推动文化进步。弘扬大国精神,就是要国学以致用,用传统文化来彰显大国精神,增强管理智慧和执政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就是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底蕴,培养情怀,提升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切实推动中央部署不折不扣落到位。 课程收益: ● 培养爱国爱党爱岗的思想理念,结合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提升管理水平与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结合学习强国提升人文素质 ● 借鉴先贤智慧,修身齐家和治国理政,提升个人修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授课时长: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党校、党员,思政课、国家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 上 篇 文化自信---绪论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应用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总书记 ***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第一讲: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文化的概念与分类之系统梳理 2、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之道统承传 3、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辉煌时代 第二讲:文化自信的实践---中国文化的运用与意义 1、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有利于正确的树立人生价值观 3、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第三讲:文化自信的彰显---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之历史辩证唯物 2、学习中国文化的技巧之中心与基本点 3、学习中国文化的态度之博审慎明笃行 下 篇 爱国爱党爱岗的思想理念---凸显民族精神的四个伟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需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在共筑百年梦想中的内生精神力量。 ---***总书记 ***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精神是最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坚定维护民族精神。每一位国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第一讲:大国精神---伟大的创造精神 1、易经的创造精髓:生生不息谓之易 2、儒家的创造价值:天地之大德曰生 3、道家的创造境界:生之蓄之 作而不辞 4、医家的创造观念:整体和谐 天人合一 5、兵家的创造目标:修道保法 唯民是保 第二讲:大国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 1、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锐意进取: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 4、勤俭节约:我有三宝,持而保之的艰苦 5、奋斗志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第三讲:大国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 1、易经的保合太和: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 2、儒家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同世界; 3、道家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的和谐相处 4、医家的和其数术:调和阴阳、居安思危的天人合一 5、兵家的上下同欲:上下同意是上下同欲的基础,群策群力; 第四讲:大国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止于至善”---人生的规划与目标的达成 1、梦想精神是司马迁的报国:“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2、梦想精神是范仲淹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梦想精神是顾炎武的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梦想精神是林则徐的无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梦想精神是鲁迅的呐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梦想精神是陈毅元帅的大义:“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7、梦想精神是伟人毛泽东的使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8、梦想精神是***总书记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颜何: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课程背景: 《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管理智慧》暨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实用学课程,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和现代管理学原理,比较、借鉴曾国藩的管理案例,诠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策略、方法和技能,学会从传统、现实和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实践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基于为人处世哲学的以人为中心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将曾国藩的韬略与现代企业管理相关联,分析了易经、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关系,从国学的视角与实务,诠释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多元化管理的原理,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提炼、荟萃了对当代管理者大有裨益的现代管理思想,其中很多精华与智慧对当代管理者解决日益复杂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帮助与启发。 设计思路: 大道至拙---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集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于一身。曾国藩的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知人善用,严于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对近代中国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而影响。 本课程主要讲解曾国藩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即中国式管理中的三同、三人、四合、四道、并提炼曾国藩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梳理中国管理模式的特征和领导智慧。学习本课程能够更好理解“中国式管理模式”,掌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东方管理思想、方法和实践。 课程目标: ● 阐述曾国藩的人生三变:儒家、法家、道家的管理特征与领导智慧; ● 借鉴先贤智慧,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与巡视巡察在企业管理的结合; ●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学习行之有效的管理智慧、管理技能和管理策略;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思政课、党政机关与企事业领导层、企事业经营者与治理者 课程大纲 引 言 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儒家修身) 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刑名) 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不争)--- 幕僚欧阳兆熊忆文正公 “居高位以知人晓事为职”——蔡锷评曾国藩 “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梁启超评曾国藩 “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伟人毛泽东评曾国藩 第一章 曾国藩是如何训练湘军的 “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有如彼之完满乎?”---伟人毛泽东评价曾国藩带领湘军 第一讲 曾国藩的智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巡视工作的“大处着眼”---湘军的整体精神面貌特征 2、巡察工作的“小处着眼”---湘军的训练操练具体内容 3、巡视过程中问题呈现汇总---身到 口到 眼到 手到 心到 4、巡视巡察中要客观中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第二讲 湘军精神:忠诚 担当 求是 图强 1、政治建设---忠诚:绝对忠诚是一支队伍稳定度的基础 2、组织建设---担当:识人用人是一支队伍战斗力的表现 3、思想建设---求是:实事求是精神是党的一贯优良传统 4、纪律建设---图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廉洁自律 案例 曾国藩识人用人四部曲: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第二章 “降龙伏虎曾国藩”的心性修炼---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自我管理 第一讲 修身当自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奋斗 1、易经:元亨利贞,吉凶悔吝---职业规划的客观中正 2、儒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职业生涯的努力拼搏 3、道家: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职业发展中自我调整 4、医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现代企业的情绪管理 5、佛家:六欲--眼耳鼻舌身意---正确引导欲望与五大需求 案例 曾国藩告诫九弟曾国荃:强自禁制,降伏此心。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亦不仅余与弟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 案例 《曾国藩家书》: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第二讲 人生重要的六个阶段---基业长青的六龙御天 1、潜龙勿用 自强不息的智慧---实事求是不可眼高手低 2、见龙在田 把握机遇的智慧---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机会 3、惕龙乾乾 慎言慎行的智慧---中层管理者的自我认知 4、跃龙在渊 与时俱进的智慧---职场精英具备创新意识 5、飞龙在天 修齐治平的智慧---企业高层提升亲民思想 6、亢龙有悔 功成不居的智慧---工作中的成绩不可独占 案例 《曾国藩人生四部曲》 1、紫蟒降世,传奇出生---少年不识愁滋味 老天最爱笨小孩 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翰林发迹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3、惕龙乾乾,或跃在渊---太平天国跃龙起 要想识人先识己 4、修齐治平,明哲保身---子城效仿郭子仪 功成身退识大体 第二章 “修齐治平曾国藩”的管理方略---打造现代企业中的高效团队 第一讲 三同之道---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案例 曾国藩:人若一味见别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案例 曾国藩: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案例 曾国藩: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第二讲 四合之大---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品质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案例 曾国藩:爱禾者必去稗,爱贤者必去邪,爱民者必去害 民之吏,治军必去蠹军之将,一定之理也。 案例 曾国藩:处人处事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若巨细周知,表里洞彻,则处之自有方术矣! 案例 曾国藩:严绳:立法度,上规矩,严加管束--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案例 曾国藩: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第三章 “识人用人曾国藩”的知人善用---选用育留的领导力修炼智慧 第一讲 儒家 道家 法家在领导智慧中的应用---“三字经”知 通 同 1、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2、 通人性---“人性向善”情理兼修的人性管理与制度管理 3、 用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引导成就 案例 曾国藩:知人之道,终须多见几次,亲加查看,方能得其大概 案例 曾国藩: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案例 曾国藩:方今天下大乱,人人皆怀苟且之心,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由为势所驱! 第二讲 儒家经典《尚书·大禹谟》十六字真言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 1、人心惟危:人心变幻莫测---真实理性与主观感性的合二为一 2、道心惟微:道心中正入微---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为何如此微妙 3、惟精惟一:君子务本精益---现代企业中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 4、允执厥中:把握分寸尺度---现代企业中管理教育要因类施教 案例 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案例 曾国藩: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案例 曾国藩: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案例 曾国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 1989年; 9、《曾国藩》,唐浩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10、《曾国藩家训》,郦波著,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7年;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