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颜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

颜何老师颜何 注册讲师 12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613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党校、党员,思政课、国家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

课程介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我们党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学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用国学来涵养底蕴,培养情怀,提升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

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国学以致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爱党爱岗的思想理念

中办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2019年11月11日电(摘选)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5年时间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重点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党的优良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教育培训。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继续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推动文化进步。弘扬大国精神,就是要国学以致用,用传统文化来彰显大国精神,管理智慧和执政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就是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底蕴,培养情怀,提升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切实推动中央部署不折不扣落到位

课程收益

培养爱国爱党爱岗的思想理念结合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管理水平与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结合学习强国提升人文素质

借鉴先贤智慧修身齐家和治国理政提升个人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授课时长: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党校、党员,思政课、国家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

文化自信---绪论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应用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总书记

***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第一讲: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文化的概念与分类之系统梳理

2、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之道统承传

3、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辉煌时代

第二讲:文化自信的实践---中国文化的运用与意义

1、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有利于正确的树立人生价值观

3、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第三讲:文化自信的彰显---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之历史辩证唯物

2、学习中国文化的技巧之中心与基本点

3、学习中国文化的态度之博审慎明笃行

爱国爱党爱岗的思想理念---凸显民族精神的四个伟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需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在共筑百年梦想中的内生精神力量。

---***总书记

***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精神是最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坚定维护民族精神。每一位国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第一讲:大国精神---伟大的创造精神

1、易经的创造精髓:生生不息谓之易

2、儒家的创造价值:天地之大德曰生

3、道家的创造境界:生之蓄之 作而不辞

4、医家的创造观念:整体和谐 天人合一

5、兵家的创造目标:修道保法 唯民是保

第二讲:大国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

1、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锐意进取: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

4、勤俭节约:我有三宝,持而保之的艰苦

5、奋斗志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第三讲:大国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

1、易经的保合太和: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

2、儒家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同世界;

3、道家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的和谐相处

4、医家的和其数术:调和阴阳、居安思危的天人合一

5、兵家的上下同欲:上下同意是上下同欲的基础,群策群力;

第四讲:大国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止于至善”---人生的规划与目标的达成

1、梦想精神是司马迁的报国:“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2、梦想精神是范仲淹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梦想精神是顾炎武的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梦想精神是林则徐的无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梦想精神是鲁迅的呐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梦想精神是陈毅元帅的大义:“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7、梦想精神是伟人毛泽东的使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8、梦想精神是***总书记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颜何老师的其他课程

• 颜何: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课程背景: 《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管理智慧》暨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实用学课程,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和现代管理学原理,比较、借鉴曾国藩的管理案例,诠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策略、方法和技能,学会从传统、现实和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实践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基于为人处世哲学的以人为中心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将曾国藩的韬略与现代企业管理相关联,分析了易经、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关系,从国学的视角与实务,诠释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多元化管理的原理,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提炼、荟萃了对当代管理者大有裨益的现代管理思想,其中很多精华与智慧对当代管理者解决日益复杂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帮助与启发。 设计思路: 大道至拙---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集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于一身。曾国藩的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知人善用,严于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对近代中国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而影响。 本课程主要讲解曾国藩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即中国式管理中的三同、三人、四合、四道、并提炼曾国藩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梳理中国管理模式的特征和领导智慧。学习本课程能够更好理解“中国式管理模式”,掌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东方管理思想、方法和实践。 课程目标: ● 阐述曾国藩的人生三变:儒家、法家、道家的管理特征与领导智慧; ● 借鉴先贤智慧,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与巡视巡察在企业管理的结合; ●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学习行之有效的管理智慧、管理技能和管理策略;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思政课、党政机关与企事业领导层、企事业经营者与治理者 课程大纲 引 言 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儒家修身) 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刑名) 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不争)--- 幕僚欧阳兆熊忆文正公 “居高位以知人晓事为职”——蔡锷评曾国藩 “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梁启超评曾国藩 “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伟人毛泽东评曾国藩 第一章 曾国藩是如何训练湘军的 “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有如彼之完满乎?”---伟人毛泽东评价曾国藩带领湘军 第一讲 曾国藩的智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巡视工作的“大处着眼”---湘军的整体精神面貌特征 2、巡察工作的“小处着眼”---湘军的训练操练具体内容 3、巡视过程中问题呈现汇总---身到 口到 眼到 手到 心到 4、巡视巡察中要客观中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第二讲 湘军精神:忠诚 担当 求是 图强 1、政治建设---忠诚:绝对忠诚是一支队伍稳定度的基础 2、组织建设---担当:识人用人是一支队伍战斗力的表现 3、思想建设---求是:实事求是精神是党的一贯优良传统 4、纪律建设---图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廉洁自律 案例 曾国藩识人用人四部曲: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第二章 “降龙伏虎曾国藩”的心性修炼---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自我管理 第一讲 修身当自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奋斗 1、易经:元亨利贞,吉凶悔吝---职业规划的客观中正 2、儒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职业生涯的努力拼搏 3、道家: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职业发展中自我调整 4、医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现代企业的情绪管理 5、佛家:六欲--眼耳鼻舌身意---正确引导欲望与五大需求 案例 曾国藩告诫九弟曾国荃:强自禁制,降伏此心。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亦不仅余与弟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 案例 《曾国藩家书》: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第二讲 人生重要的六个阶段---基业长青的六龙御天 1、潜龙勿用 自强不息的智慧---实事求是不可眼高手低 2、见龙在田 把握机遇的智慧---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机会 3、惕龙乾乾 慎言慎行的智慧---中层管理者的自我认知 4、跃龙在渊 与时俱进的智慧---职场精英具备创新意识 5、飞龙在天 修齐治平的智慧---企业高层提升亲民思想 6、亢龙有悔 功成不居的智慧---工作中的成绩不可独占 案例 《曾国藩人生四部曲》 1、紫蟒降世,传奇出生---少年不识愁滋味 老天最爱笨小孩 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翰林发迹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3、惕龙乾乾,或跃在渊---太平天国跃龙起 要想识人先识己 4、修齐治平,明哲保身---子城效仿郭子仪 功成身退识大体 第二章 “修齐治平曾国藩”的管理方略---打造现代企业中的高效团队 第一讲 三同之道---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案例 曾国藩:人若一味见别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案例 曾国藩: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案例 曾国藩: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第二讲 四合之大---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品质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案例 曾国藩:爱禾者必去稗,爱贤者必去邪,爱民者必去害 民之吏,治军必去蠹军之将,一定之理也。 案例 曾国藩:处人处事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若巨细周知,表里洞彻,则处之自有方术矣! 案例 曾国藩:严绳:立法度,上规矩,严加管束--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案例 曾国藩: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第三章 “识人用人曾国藩”的知人善用---选用育留的领导力修炼智慧 第一讲 儒家 道家 法家在领导智慧中的应用---“三字经”知 通 同 1、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2、 通人性---“人性向善”情理兼修的人性管理与制度管理 3、 用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引导成就 案例 曾国藩:知人之道,终须多见几次,亲加查看,方能得其大概 案例 曾国藩: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案例 曾国藩:方今天下大乱,人人皆怀苟且之心,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由为势所驱! 第二讲 儒家经典《尚书·大禹谟》十六字真言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 1、人心惟危:人心变幻莫测---真实理性与主观感性的合二为一 2、道心惟微:道心中正入微---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为何如此微妙 3、惟精惟一:君子务本精益---现代企业中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 4、允执厥中:把握分寸尺度---现代企业中管理教育要因类施教 案例 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案例 曾国藩: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案例 曾国藩: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案例 曾国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 1989年; 9、《曾国藩》,唐浩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10、《曾国藩家训》,郦波著,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7年;
• 颜何:颜渊问仁的人生智慧---克己复礼的中国式人生
课程概述: “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礼”的智慧始终是国人几千年来的为人处世之道,而“礼”真实的含义是内有“义”而外有“仪”;特别是颜渊问仁,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中的“礼”恰恰就是“仁”的表现:从处世的规矩到举止的规范,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更是指的“规矩”而不是“礼仪”。 克己复礼的“礼”其实是孔子一直向往的“周礼”,即周公旦为了周朝统治的稳定,而设定的不同阶层的人的行为举止,处世之道等等。其中包括:宗法制,世袭制,礼乐制,分封制,井田制,而“礼乐制”就是作为教化人心而设定的。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在今天仍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听众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方式,理解并践行孝老爱亲、敬业乐群、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课程以礼义修身、礼仪行事、家道家礼、尊师重学、处事修养、国礼民俗有机统一为框架,使听众朋友在庄重外在形态的同时修养自己的内心,实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做一个文明守礼、行为得体的中国人。 课程收益: ● 为人智慧---“知礼”的含义而能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 ● 礼的智慧---“明礼”的用处方能上善若水与知行合一 ● 处世智慧---“行礼”的规范即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授课时间:0.5-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场精英、国学爱好者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篇》 其中的“礼”是指的“规矩”,更是引申为“内有德”而“外形于礼”,即后逐渐从“礼义”到“礼仪”的延伸,“人有义”才能称为“仪”,否则即是作揖鞠躬也只是个“人为”的“伪”而已。 第一篇 “克己复礼”---“礼”的内在力量 第一讲:道德的力量---“礼”---从儒家拱手礼的引申 通过学习儒家“礼”的智慧以德驭智的价值观达到: 1. 员工自我管理即在实际工作中会更好地相处与配合 2. 员工自我管理即做到对企业忠诚不二,感恩与奉献 3. 员工自我管理即实现工作中做到成己成物凝心聚力 第二讲:觉悟的力量---“礼”的境界升华---儒家“五尊”的启发 通过学习儒家“礼”的智慧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工作中学会为同事树立信心和信念即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2. 工作中运用儒家智慧使自我和同事都要懂得释怀与敬畏 3. 揭晓心灵与觉悟的强大能量,为人处世心即理允执厥中 目的:通过儒家“克己复礼”智慧注入修为之德 1、物有本末 2、事有终始 3、知所先后 4、则近道矣 第二篇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义礼智信”与中国式人生 第一讲:仁篇:仁者爱人---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第二讲:义篇:利,义之和也---意识形态的重要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第三讲:礼篇:知礼方能立---行为规范的约束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第四讲:智篇:知人善任与为人处世 1、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谅、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五讲:信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处世之道 1、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第三篇 克己复礼的“礼”---“发乎情与止乎礼”---中国式人生的心性修炼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 王之泽也。” 《诗经·毛诗序》 第一讲:释放身体心灵的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 1、喜入心--心为君主,如何心生欢喜 2、怒伤肝--怒发冲冠,学会释放怒火 3、思伤脾--食饮有节,调养脾胃虚寒 4、悲伤肺--秋季养生,化解悲忧方法 5、恐伤肾--作强之官,如何自强不息 第二讲:《大学》---情商修养---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中华文明礼仪”课程围绕个人文明修养,结合成人的需要,阐明中华文明礼仪“以礼正心、以仪正形”的文化理念和对人优雅文明气质的培育塑造作用,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按照文明礼仪的原则行事,达到外正其形、内化其心,做一个文明守礼的中国人。
• 颜何:老庄之道与人生智慧
课程背景: 《老庄之道与人生智慧》是针对企业中高层与总裁班开设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用学课程,庄子发现人类的心机算计是导致虚伪和争斗的根源,要求返归素朴。“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所谓“人之天”就是人类因认识能力而产生的贪欲。所谓“天之天”就是人顺应生理需求,自足自乐而无贪婪的状态,但是,我们从后工业化时代应当看到,正是这种无欲无为才能使人们淡出贪欲的漩涡,故而本课程的学习讲解老庄的道家核心思想为主要内容以期享受片刻的心灵宁静。让企业家和企业精英了解一个真实的老子和庄子,领略老庄的人生智慧,运用道家的智慧使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课程涉及以下内容 1)圣人无名之企业经营 2)道法自然之企业愿景 3)无为而治之企业规律 4)上善若水之企业伦理 5)知足常乐之企业知止 6)见微知著之企业初心 7)致虚守静之企业明德 课程目标: ● 通过学习道德经智慧,提升领导者带团队的智慧与魅力 ● 通过学习道德经智慧,加强领导者治人心的方式与技巧 ● 通过学习道德经智慧,实现育人和励人的双重领导艺术 课程收益: ● 玄德生慧: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怎样实现自我管理即执行之道 ● 上善若水:管理他人和教育他人---怎样实施管理他人即领导知道 ● 不争无尤:接受管理和接受教育---怎样实践接受管理即相处之道 ● 知人心:知人者智 知之者明---如何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 通人性:人性善恶 相去几何---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 ● 察人欲:自利则生 利他则久---如何认知欲望与天长地久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总裁班、研修班、思政课、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致力于中华历史和文化自信的企业文化结合的企业或事业单位 课程大纲 第一讲:老庄之道的领导智慧---玄德生慧 通过学习道家的领导智慧达到: 1、领导者在工作中会更好地管理下属,更好地与上级相处 2、能够做到忠诚不二,对上级承诺负责,对下级仁爱教育 3、工作中能够成己成物,乐于奉献、承上启下,相得益彰 道家领导力智慧: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1、作而不辞---激励属员自强不息 2、生而不有---指挥属员在位谋政 3、为而不恃---监督属员廉洁奉公 4、长而不宰---强调属员身正示范 5、功成不居---发展属员自我提升 第二讲:老庄之道的基业长青---持而保之 通过学习道家天下莫能争的智慧达到: 1、解密慈不掌兵的真实含义与人生过程中道家的领导智慧 2、能做到对未来发展的清晰统筹,人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 3、指导人生面对事业成果中能够有功不自傲,有事多担当 老子有三宝: 1. 道家治理智慧“慈”为团队成员自动自发动力 道德经大爱掌兵,企业伦理成事理清 2. 道家治理智慧“俭”为企业事业永续经营密码 寡欲恬淡福寿长,心境豁达则万事安 3. 道家治理智慧“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有不恃不居、 智者行事皆知止,知止不殆则天下平 案例:范蠡的隐退与明哲保身 案例:张良的自保遵从黄老之学 案例:诸葛亮与蜀汉的兵祸连连 第三讲:老庄之道的人生艺术---上善若水 一、向水学习“大道”本源 1. 上善若水:真正的成就是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2. 柔弱胜刚强:柔弱者莫如水,坚强者亦莫如水 3. 善下百谷王:人生智慧保持谦卑者可成就大业 4. 处众人之所恶:危机中敢于担当的人嫌我取智慧 二、人生七善 1. 居善地:清晰的商业定位和商业经营的地点 2. 心善渊:思想深远、目标明确 、慎终如始 3. 与善仁:结交商业合作伙伴志同道合的重要 4. 言善信:商道酬信的契约精神与待人以诚 5. 正善治:商业经营的为政之道与治理之道 6. 事善能:时刻要提升业务能力与经商技能 7. 动善时:从商要始终与时俱进不可疏忽大意 第四讲:老庄之道的情绪管理---觉悟的力量 向庄子学习: 1、领导者在工作中学会为下属树立信心和信念即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2、领导者在工作中运用道家智慧,自我和下属都要懂得释怀与敬畏 3、揭晓心灵与觉悟的强大能量,管理工作中能够达到道家处事智慧 一、庄子 1. 庄子其人与庄周梦蝶 2. 大鹏与蓬间雀 3. 秋水启迪正确的生活智慧 4. 齐物论的自知则知之 5. 庖丁解牛的工匠品质 二、知止不殆的道家智慧---宠辱不惊 1. 知道不能伤到:智者行事皆知止,知止不殆则天下平 2. 有欲不能贪多:寡欲恬淡福寿长,心境豁达则万事安 3. 经商更要健康:道德经养生健康,应酬与健康的辩证 三、静为躁君的老庄智慧---情压管理 1. 五色、五音、五味、心狂之由是情绪压力的来源 2. 静胜躁与静为躁君是减少情绪以及释放压力的药方 3. 明白四达与营魄抱一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无为而无不为 题注: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国学故事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书影、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