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颜何:儒家经典课程 ·《孔子的智慧》

颜何老师颜何 注册讲师 15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615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总裁班、研修班、思政课、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致力于中华历史和文化自信的企业文化结合的企业或事业单位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总书记

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

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快餐化的时代;全球化拷问着人们的文化根基,信息化拷问着人们的价值信仰,快餐化拷问着人们的经典阅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坚持文化自信,希冀提供一个阅读哲学经典、传承中国文化、铸造民族精神的优秀课程,为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课程内容

孔子人生哲学,通过向孔子及其弟子借智慧,学习为人、为学、为政之道。

孔子的智慧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整体审视孔子人生哲学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通过把人确立为"仁"人道确立为仁道认为人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是"仁"三者的统一"礼"来规范社会秩序树立"义以为上"的人生价值观 "和而不同"的观点处理人际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人生孔子关于人的和谐的思想,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的观点,对于塑造现代人的心灵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在政治、经济、伦理,尤其是教育文化方面的智慧,当今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之道中得以体现,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声名远播。

授课目标

孔子的君子之道自我成就提升人文素养---克己复礼

孔子的仁爱之心谦恭、包容、正义的爱---仁者爱人

孔子的为人处世,中国式社交方式的特色---和而不同

孔子的人生境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止于至善

授课时间: 1-2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总裁班、研修班、思政课、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致力于中华历史和文化自信的企业文化结合的企业或事业单位

课程大纲

本课由四个专题构成,分别为:

1、孔子生平与思想以及时代变化中的发展应用---儒家思想特色

2、孔子的修身:君子人格与自我规划的现代关联---中国式奋斗

3、孔子的入世:为人处世与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中国式担当

4、孔子的社交:交友之道与和谐相处的人生艺术---中国式关系

本次课程既有对孔子生平的介绍,也有对孔子思想在现代人生应用引申同时兼顾中国式特色与西方思想的融合,以期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哲学,让听众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全方位的认识。

第一章 孔子生平与思想以及时代变化中的发展应用---儒家思想特色

第一讲:孔子生平与时代背景

1、圣人孔子其父其母其人其事

2、时代特征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3、孔子的人生自我规划:从立志到践行

4、立志的重要性:设定长期目标的人生

5、求学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恭

案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二讲:孔子思想--儒家王道:

1、仁义礼智信---孔子思想的核心

2、温良恭俭让---孔子追求的方式

3、恭宽信敏惠---孔子处世的艺术

4、富贵与贫贱---孔子现实的努力

5、生死的看法---孔子的自强不息

案例:终极思考---人生态度---孔子“未知生、焉知死”

第三讲 向孔子学习规划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意义

1、面对迷茫:人生分阶段完成目标的儒家智慧

2、面对指责以直报怨和心中坦荡的儒家智慧

3、面对刁难忠告而善与不可则止的儒家智慧

4、面对生命豁达性情与审时度势的儒家智慧

5、面对传承:教育传家和人生五伦的儒家智慧

案例:孔子其人---从孔子家庭出身解读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第二章 孔子的修身:君子人格与自我规划的现代关联---中国式奋斗

孔子对君子的描述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善良、有理想、有集体主义精神、行重于言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君子成了榜样的象征,对君子的要求也有了与时俱进内容:善良、有理想、求同存异、敢做敢言等。

第一讲:做人就要做君子---自我约束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对“命”的认知是审时度势的态度

2不知礼,无以立:孔子认为“礼”即群体行为规范的自我约束

3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穷则独善其身的吸引力法则是物以类聚

4君子坦荡荡的坦荡君子与小人区别在于豁达性情vs拉帮结派

5、君子成人之美的成全:人性的善良还是丑陋在于帮助或者陷害

第二讲:君子人格---克己复礼

1、非礼勿视商务礼仪中性别不同与风俗不同时不要有邪念

2非礼勿听:违背社会公德即使他人的教唆引诱也不要听信

3非礼勿言有碍于商业道德和商业机密的言论不要胡乱说

4非礼勿动良好的职业操守,商业往来中切忌有贪腐行为

5、君子成人之美的成全:人性的善良还是丑陋在于帮助或者陷害

第三讲:君子的代表人物---孔子的高徒---引申出现代人生的自我认知

1. 仁爱的君子:颜回的人格品德

修己成仁:品德第一,懂事比能做事更重要

1.“儒家八德”的企业文化与商业价值中的应用

2.“儒家九思”的为人处世与职业生涯中的应用

3.“克己复礼“四非”二文化关联与实践

2. 勇敢的君子:子路的自我挑战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

1. 打造企业文化属性和企业价值

2. 构建商业文化属性和企业价值

3. 智慧的君子:子夏的自我规划

善于学习:学以致用,职业生涯成长的唯一路径

第四讲:自我提升--立志--做君子

1、君子不器:全才、专才、平才、庸才

2、君子四非: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3、君子四道:行恭、事敬、养民、使义

第三章 孔子的入世:为人处世与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中国式担当

孔子在《论语》中言论和思想,有很大的篇幅涉及到了修身、交友、为学等方面;我们不但可以借此了解孔子,更能借鉴相关内容结合个人修养、察人识人等方面

第一讲:孔子---正人先正己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5、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6、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注:孔子反复强调 :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第二讲:仁义礼智信---孔子的仁爱经营人生

仁篇:仁者爱人---人生的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义篇:见利思义---正确的意识形态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礼篇:礼之用,和为贵---和谐的行为规范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智篇:知人者智---知人善任的能力

1. 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 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 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 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信篇:朋友交,贵乎信---为人处世的艺术

1. 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 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 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 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 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 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第四章 孔子的社交:交友之道与和谐相处的人生艺术---中国式关系

第一讲: 人生若要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1、君子自处:慎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2、君子交友:与善人居--三交与三不交

3、君子处下:周而不比--取得群众信任

4、君子处上:信而后谏--得到上级支持

第二讲: 社交用五宝 相处没烦恼

1、自我独处的行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平级相处的标准: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成事不说的结果:牢记不做事后诸葛亮

4、遂事不谏的境界:既已发生的权变思想

5、既往不咎的核心:对下宽容的厚德载物

案例:孔子识人育人用人的原文与解读

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注:客观综合的评价一个人,不但要看他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还要考察他为什么这样做和他内心真正的追求。

2、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没有原则上的错误和缺陷,一些小的毛病不必苛求,否则,世上将无可用之人。

3、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不能被舆论所湮灭、所左右,一定要始终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本领。这秘诀就在于“善察”。

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注:考察一个人,不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不因为对方说的话来肯定和否定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看工作绩效。

5、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如何辨别乡人之善恶的问题,对一个人的看法不能人云即云,要多角度考察,要有自己的主见,有一定的标准。

参考资料

1. 《易经》、《论语》、《大学》、《论语集注》、《孔子世家》、《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论语别裁》;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作为孔子思想集中体现的一部典籍也是最重要的国学经典之一,《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孔子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论语》中孔子思想深刻剖析,阐述了许许多多与我们现实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观点,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人生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颜何老师的其他课程

• 颜何:克己复礼 ·“利”与“义”的人生智慧
课程概述: “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礼”的智慧始终是国人几千年来的为人处世之道,而“礼”真实的含义是内有“义”而外有“仪”;特别是颜渊问仁,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中的“礼”恰恰就是“仁”的表现:从处世的规矩到举止的规范,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更是指的“规矩”而不是“礼仪”。 克己复礼的“礼”其实是孔子一直向往的“周礼”,即周公旦为了周朝统治的稳定,而设定的不同阶层的人的行为举止,处世之道等等。其中包括:宗法制,世袭制,礼乐制,分封制,井田制,而“礼乐制”就是作为教化人心而设定的。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在今天仍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听众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方式,理解并践行孝老爱亲、敬业乐群、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课程以礼义修身、礼仪行事、家道家礼、尊师重学、处事修养、国礼民俗有机统一为框架,使听众朋友在庄重外在形态的同时修养自己的内心,实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做一个文明守礼、行为得体的中国人。 课程收益: ● 为人智慧---“知礼”的含义而能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 ● 礼的智慧---“明礼”的用处方能上善若水与知行合一 ● 处世智慧---“行礼”的规范即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授课时间: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场精英、国学爱好者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篇》 其中的“礼”是指的“规矩”,更是引申为“内有德”而“外形于礼”,即后逐渐从“礼义”到“礼仪”的延伸,“人有义”才能称为“仪”,否则即是作揖鞠躬也只是个“人为”的“伪”而已。 第一篇 “克己复礼”---“礼”的内在力量 第一讲:道德的力量---“礼”---从儒家拱手礼的引申 通过学习儒家“礼”的智慧以德驭智的价值观达到: 1. 员工自我管理即在实际工作中会更好地相处与配合 2. 员工自我管理即做到对企业忠诚不二,感恩与奉献 3. 员工自我管理即实现工作中做到成己成物凝心聚力 第二讲:觉悟的力量---“礼”的境界升华---儒家“五尊”的启发 通过学习儒家“礼”的智慧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工作中学会为同事树立信心和信念即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2. 工作中运用儒家智慧使自我和同事都要懂得释怀与敬畏 3. 揭晓心灵与觉悟的强大能量,为人处世心即理允执厥中 目的:通过儒家“克己复礼”智慧注入修为之德 1、物有本末 2、事有终始 3、知所先后 4、则近道矣 第二篇 不要“见利忘义”---“仁义礼智信”与中国式人生 第一讲:仁篇:仁者爱人---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第二讲:义篇:利,义之和也---意识形态的重要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第三讲:礼篇:知礼方能立---行为规范的约束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第四讲:智篇:知人善任与为人处世 1、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谅、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五讲:信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处世之道 1、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第三篇 克己复礼的“礼”---“发乎情与止乎礼”---中国式人生的心性修炼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 王之泽也。” 《诗经·毛诗序》 第一讲:释放身体心灵的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 1、喜入心--心为君主,如何心生欢喜 2、怒伤肝--怒发冲冠,学会释放怒火 3、思伤脾--食饮有节,调养脾胃虚寒 4、悲伤肺--秋季养生,化解悲忧方法 5、恐伤肾--作强之官,如何自强不息 第二讲:《大学》---情商修养---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中华文明礼仪”课程围绕个人文明修养,结合成人的需要,阐明中华文明礼仪“以礼正心、以仪正形”的文化理念和对人优雅文明气质的培育塑造作用,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按照文明礼仪的原则行事,达到外正其形、内化其心,做一个文明守礼的中国人。
• 颜何:《家风传承》暨《中国式家庭---家文化·传天下》
课程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总书记 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家庭能够和谐发展,国之大家才能风清气正。家教家风潜移默化,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还直接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颜氏家训的启迪》---妇人之仁终败儿 慈威兼济得良子 父子相处有妙方 易子而教因由故 进德修业齐家之本 夫和妻柔家风典范 妖妄巫觋不可沾染 课程目的: 弘扬家风 · 传承家训:历代家训名言实录 幸福的婚姻家庭:中国式家庭的五伦关系 家风廉洁: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课程收益: ♕修身以齐家:教育子女的亲子关系与夫妻和谐的家庭关系; ♕齐家以内圣: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家庭与中国式奋斗之间的联系; ♕内圣以外王:现代社会中的亲子关系与古今教育的异同以及联系; 家风家教作为规范家庭道德、维护家庭秩序的伦理道德文化,其中涉及到修身、立志、报国、清廉、节俭、孝悌等各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成长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应该说,一个家庭的良性发展,家风家教是其中一条充满正能量的精神纽带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还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本课程通过讲授历代名人的家教思想,重点讲授一些重要的家训、家规和家范,比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了凡四训》等中华家训中所包含的家教思想,并且结合这些家训、家规和家范的制定者的家教实践及其影响进行讲授。 课程时间:0.5-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学校、致力于家庭和谐以及亲子关系的父母 课程大纲 第一篇 弘扬家风·传承家训---阴阳五行与中国式家庭 第一讲:古今家训与家族兴旺的关系 1、《中华家训》的家教思想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颜氏家训的启迪》暨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3、《朱子家训》的家教与家风与中国式家庭---家文化·传天下 4、《了凡四训》传承中华传统家教家风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第二讲:家和之道 · 阴阳四象五行学说与家和万事兴 1、少阳--东方属木--青龙:家中少男,活泼好动的生发之机 2、老阳--南方属火--朱雀:家中丈夫,火性炎上的积极担当 3、平和--中位属土--黄龙:家中公婆,阴阳平和的和蔼可亲 4、少阴--西方属金--白虎:家中少女,金性收敛的细致文静 5、老阴--北方属水--玄武:家中妻子,上善若水的温柔婉约 第二篇 幸福的婚姻家庭---夫和妻柔与父慈子孝 第一讲:阴阳五行与家庭五伦的对应关系:找到家庭成员的五伦排序 1、如何化解“婆媳不和”矛盾: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征 2、孟子也是一个“妈宝男”:孟母教训儿子不能得志便休妻 3、金木水火土与夫妻子女祖:太极-家和万事兴的中国智慧 第二讲:亲子关系 · 运用易经《蒙卦》智慧 · 总结并解决问题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1、亲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尊重而不能放纵,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2、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山水蒙卦》揭示家庭教育的阶段性 3、如何认识到孝敬含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4、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男有分,女有归;家务事提升责任感 5、夫妻相处与孩子情商:阴阳调和的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第三篇 良好的家庭关系---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第一讲: 亲子关系传承孝悌治家的家风---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曾国藩:“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1、君子务本---孝道传家---其为仁之本与 2、生事以礼---愉色婉容---爱亲之深者也 3、孝之以敬---劳而无怨---事父母几谏者 4、孝行: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第二讲: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 好家风决定好未来---曾国藩从草根到封侯拜相的逆袭之因 3、 读书明理的家风---教育孩子拥有君子人格的终极法宝 4、 反思改过的家风---培养孩子修身不怨天不尤人的情商 5、 善待邻里的家风---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6、 勤俭治家的家风---培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风骨 7、 孝悌治家的家风---君子之本是成就职场大人的基础 8、 清廉刚正的家风---廉洁是家业百年长青不衰的秘密 参考资料 1. 李兵:《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中华书局2020年10月。 2. 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徐梓:《中华文化通志·家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巴蜀书社2008年版。 5. 唐翼明:《唐翼明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6.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岳麓书社2002年版。 题外音 本课程为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颜氏家训》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训、为人处世,人生成长,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
• 颜何:汲取国学智慧 · 建立大局意识
课程背景: 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总书记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国历史文化中,大局观占有重要位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临患不忘国”;“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体现了大局观。随着历史的进程,大局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增强大局意识,就要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始终在党和国家大局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要将大局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总书记 儒家文化的形成,从孔子算起,已经有2500多年了。儒家文化曾经作为中国官方哲学影响中国达2000多年,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流变,但其理论体系却逐步走向完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 本课程选择儒家文化为为主要讲述内容对象,以对比性教学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儒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与执行担当进行解读,理解和践行儒家的为政、为人、为学的“三为智慧”,通过学习儒家文化,提升员工自我管理的执行担当意识。 课程目标: ● 增强大局意识,用国学智慧阐述大局意识下的敢于担当与勇于拼搏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帮助中层干部提升执行意识和执行者能力 ● 儒家名人案例修为方法:培养高效团队的实践和高效执行的主动性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党员,国家公务人员,中层领导干部。 课程大纲 我们现在讲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最根本还有一个是文化自信,我们现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这种志向,它是中华文化复兴、自信的这样的一种志向。 ---***总书记 中华民族5000多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开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一篇 国学智慧阐述大局意识 一、四合之大与大局意识 1. 与天地合其德----国学立德智慧与大局意识的相对应 2. 与日月合其明----国学智慧为统一意识形态提供动力 3. 与四时合其序----古圣先贤的案例与大局意识的结合 4. 与鬼神合吉凶----执行担当与功力必不唐娟的大局意识 二、四为学说与大局意识 1. 为天地立心----坚持做到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的政治意识 2. 为生民立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 3. 为往圣继绝学----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看齐意识 4. 为万世开太平----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核心意识 案例: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前提条件 第二篇 为人的大局意识--主动执行担当的个人品德 《***用典》谈德:“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一、大局意识---修为立德 1、个人品德--忠诚:文正勤俭刚明孝信谦浑八德立身 2、行为态度--主动:面对困难敢于担当能够自强不息 3、斗争精神--奋斗:面对外界诱惑能够保持堂堂正正 4、工作状态--积极:面对工作压力能够调整心态阳光 5、兑现承诺--信守:面对临时任务能够具备精力充沛 二、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 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要联系实际,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总书记 1.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信念过硬:为官之道 2.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政治过硬:执政之要 3.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责任过硬:治理之术 4.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作风过硬:廉洁之风 5.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能力过硬:忠信之妙 6.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政治规矩:三严三实 7. 主动担当---职业道德建设的人格力量:四风问题 第三篇 为政的大局意识---激励内在使命感的方法---推进执行担当的行动共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书记 第一讲:止于至善的“向上”与“向善” 1、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向善”的过程 2、儒家:止于至善必有目标---人生“向上”的愿景 3、道家:上善若水必有艺术---人生“向善”的行为 4、医家:乐善好施必有爱心---人生“向上”的追求 5、佛家:善哉善哉必有圆满---人生“向善”的结果 第二讲:人生目标的达成---修齐治平---天地交泰 1、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团结、爱国、自强不息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4、共同的华夏认同: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 第三讲 三同之道---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题注: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深刻体现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植根于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谱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灵魂,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恪守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核心的政党价值观,实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充满思想的力量、道义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