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儒家、道家、法家”铸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更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作为老子智慧的结晶,集合老子思想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更是对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医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内蕴极为丰富的人类智慧。本课程将以经解经,我注六经的原理,运用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际的经典案例来阐释《儒道法三家经典》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儒家”是修身智慧,“道家”是修炼智慧,“法家”是修律智慧,把当今人生修为修炼和生命智慧做到有效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领导力提升、修身齐家、品德修为、生命智慧管理等等。
本课程融汇儒道法三家思想精髓与组织行为学的内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团队建设以及现代管理学原理,比较、借鉴古今中外的管理案例,诠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策略、方法和技能,重点从团队建设中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管理素质基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儒家的经典书籍《论语》、道家的经典书籍《道德经》、法家的经典书籍《韩非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法家思想言简义丰,包含政治、经济、伦理,尤其是治国理政以及教育文化方面的智慧,在后世特别是当今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管理工具、企业经营之道、职业道德中得以体现,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声名远播。
课程收益:
● 通过领略《老子·道德经》,提升人生的智慧与魅力
● 通过学习《儒家·论语》,实现育人和励人的艺术
● 通过感受《法家·韩非子》,强化帝道的方式与技巧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总裁班、企事业领导层、企事业经营者与治理者
课程大纲
绪 论 篇:对比式教学---中国式管理---上下五千年的管理之道
1. 上古--皇道-无为而治: 无为之法,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行不言之教
2. 道家--帝道-以德教化: 恩信之法,以德教民,以德为尊,以诈为耻
3. 儒家--王道-仁义礼智: 用德和智,行仁义之法,提倡教化仁政,崇德尚贤
4. 法家--霸道-依法治理: 依法治国,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万民畏法而顺之
上 篇 道家 · 老子五千文暨《道德经》的智慧
第一讲:玄德生慧---老子的智慧
道家的领导智慧: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1、作而不辞---激励属员自强不息
2、生而不有---指挥属员在位谋政
3、为而不恃---监督属员廉洁奉公
4、长而不宰---强调属员身正示范
5、功成不居---发展属员自我提升
第二讲:持而保之---老子的魅力---道家三宝:
1、老子的魅力---“慈”为团队成员自动自发动力
道家智慧大爱掌兵,企业伦理成事理清
2、老子的魅力---“俭”为企业事业永续经营密码
寡欲恬淡福寿长,心境豁达则万事安
3、老子的魅力---“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有不恃不居、
智者行事皆知止,知止不殆则天下平
第三讲:老子说“天道”---上善若水
1、上善若水:真正的商道是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2、柔弱胜刚强:柔弱者莫如水,坚强者亦莫如水
3、善下百谷王:主顾关系中保持谦卑者可成就大业
4、处众人之所恶:危机中发现商机的人嫌我取智慧
第四讲: 老子说“人道”---知止不殆的---宠辱不惊的智慧
1、知道不能伤到:智者行事皆知止,知止不殆则天下平
2、有欲不能贪多:寡欲恬淡福寿长,心境豁达则万事安
3、经商更要健康:道德经养生健康,应酬与健康的辩证
4、五色、五音、五味、心狂之由是情绪压力的来源
5、静胜躁与静为躁君是减少情绪以及释放压力的药方
6、明白四达与营魄抱一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无为而无不为
中 篇 儒家 · 孔子思想暨《论语》的智慧
第一章 论语的修身智慧---为人、为学、为政
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2、 如何应用《论语》智慧启迪为人、为学、为政
第一讲:论语的修身智慧--为人--仁之本与---孝、悌、忠、信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 学而篇》
1、“孝”——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
2、“悌”——组织内部的人际管理
3、“忠”——爱国爱家与爱岗敬业
4、“信”——为人处世的诚信之源
第二讲:论语的君子智慧--立志--做君子
1、做一位优秀管理者---君子不器:全才、专才、平才、庸才
2、做一位合规管理者---君子四非: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3、做一位工匠管理者---君子四道:行恭、事敬、养民、使义
第三讲:论语的智慧--为学--学而时习--学习的力量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 里仁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 · 述而篇》
1. 面对怀疑:坦然处之和积极面对的论语智慧
2. 面对学习:孜孜不倦和勇于探索的论语智慧
3. 面对误解:圣人之杀和勇于承担的论语智慧
4. 面对现状:努力追求和感慨命运的论语智慧
5. 不知不愠:已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百姓智慧
案例:从被困陈蔡看孔子的乐观积极地精神
案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人生态度
第四讲:论语中的为政智慧---正人先正己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 颜渊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 子路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 · 子路篇》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对“命”的认知是审时度势的态度
2、不知礼,无以立:孔子认为“礼”即群体行为规范的自我约束
3、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优秀自我管理的吸引力法则是物以类聚
4、君子坦荡荡的坦荡:君子与小人区别在于豁达性情vs拉帮结派
5、君子成人之美的成全:人性的善良还是丑陋在于帮助或者陷害
第二章 论语的智慧---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第一讲:仁篇:仁者爱人---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第二讲:义篇:利,义之和也---意识形态的重要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第三讲:礼篇:知礼方能立---行为规范的约束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第四讲:智篇:知人善任与为人处世
1、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谅、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五讲:信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处世之道
1、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下 篇 法家 · 韩非子思想暨《韩非子》的智慧
第一章 法家思想与组织行为学---打造现代企业中的高效团队
第一讲:法家思想的起源与现代组织的关联
1. 法家的特点
2. 法家的历史命运
3. 韩非子与法家的集大成
4. 从荀子到韩非子的内在逻辑
5. 韩非子对于先秦的意义
第二讲 法家思想的为己与法律---团队建设的“一视同仁”
1. 商鞅与韩非---时代背景下的思想与当今时代的吸收应用
2. 人际关系学---职场社交的四项修炼与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3. 利益与法律---法家的“利用”思想与团队建设规章制度
4. 社会进化论---法家思想的积极面与消极面的分析和辩证
第三讲 法家的四合之大---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品质
1. 合法---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 合理---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 合情---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 合规---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案例:韩非子的思想:进不取名与退不避罪的当责意识
案例:曾国藩的湘军:从法家的修身到法家的刑名之学
参考管理学的管理工具:
1、现代职场的“sowt自我分析”
2、全面自我认知的“周哈里窗户”沟通模型
3、高效工作的“时间管理四象限”
4、现代组织中的高效团队的七个特征
第二章 法家相处智慧与团队建设---职场修炼心法的四个维度
第一讲:前言---团队建设之策
1. 重视效率---团队不内耗,1+1=11
2. 法、术、势---团队建设中的因人而异
3. 重本抑末---法家思想重在刑名之学
第二讲: 法家思想与团队建设---上位篇:用好上级
1. 与上级相处的智慧:过于亲密则会过犹不及
2. 被上级赏识的智慧:有能力、懂规则、无背景
3. 被上司提携的智慧:高不成、先低就、耐得住
4. 与上司沟通的智慧:先了解、得信任、再建议
第三讲: 法家思想与团队建设---共事篇:和谐平级
1. 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相处:三观相同的同事相处默契
2. 与同道不同频的同事相处:三观不同的同事从容应对
3. 对同志不同智的同事相处:唯贤是举宽容的积极推荐
第四讲:法家思想与团队建设---御下篇:带兵之道
1. 面对下属的进步:扬善于公庭的积极肯定
2. 面对下属的错误:归过于私室的交心交情
3. 面对下属的背叛:辩证分析是原谅与惩罚
4. 激励下属的自觉:了解人欲更要把握人心
5. 赏与罚的艺术性:不吝名利与秉公的赏罚
6. 谈主义和讲利益: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第五讲:法家思想与团队建设---自处篇:内圣外王
1. 自律是君子:若人不知 己莫要为
2. 身教是王道:以身作则方不令而行
3. 晓事与办事:知上下轻重大小缓急
4. 做人留余地:盛时想衰上场念下场
案例:韩非子---舆人成舆与匠人成棺的利之所在
案例:管子认为国之四维的对于为人、为学、为政的重要性。
科学管理工具:团队建设模型
1、向上管理---建立牢固、信任、关注价值的关系
2、同事管理---建立好口碑、好人缘、建立平级人脉
3、管理下级---做高效卓越的领导者,不当老好人
4、客群关系---搞定关系,拿到业绩,职业常青树
参考资料
1. 《易经》《论语》《道德经》《韩非子》《商鞅书》《管子》《大学》
《史记》、《资治通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阳明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注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深刻体现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植根于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谱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灵魂,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恪守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核心的政党价值观,实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充满思想的力量、道义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