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兵法典籍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持久
令人深思的是,这部诞生在2500多年前的兵法著作,为什么在当代依然备受重视?为什么在国内外的工商管理领域能够不断掀起《孙子兵法》学习的热潮呢?原因是: 孙子对人性的本质和人类竞争活动的基本规律有其独到的深刻见解,《孙子兵法》深刻揭示了竞争的规律。《孙子兵法》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军事著作,这部伟大的著作中蕴含深邃丰富的哲理和管理的思想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管理与营销是商业行为和人性的凸显,而《孙子兵法》正是诠释商业规律的顶尖之作!
课程收益:
● 讲解孙子兵法的出处与实用性,在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中实践
● 讲解孙子兵法的变通与操作性,在管理策略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 讲解并应用孙子兵法五事七计,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国学研修班、企业重点培养的各级领导干部
伟人与名人的点评:
孙武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伟人毛泽东
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是博古通今,既懂西方经营管理又懂《孙子兵法》和《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 --原国家总理朱镕基
《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明,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松下幸之助
《孙子兵法》是我的最爱,成就了软银也成就了我本人 --孙正义
《孙子兵法》独树一帜地将东方的先哲智慧与西方的营销实践融于一体,在孙子永恒的思想基础之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创造营销制胜的系统方法。
-- 卡尔·格拉斯,美国VBR公司高级副总裁
课程大纲
第一讲:孙子兵法·始计篇的管理智慧---五事(策略)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道:兵道---令民与上同意也
1. 统一思想与意识---是执行结果的保障
2. 经营使命与担当---是责任管理的落实
3. 修道保法与保民---是上下同欲的条件
二、天:天时与时势
1. 阴阳的立场问题---明势的重要性
2. 时势与识势关联---洞察势态趋势
3. 顺势的与时俱进---预见未来先机
三、地:地利与平台
1. 地利的重要---人财物要用对“地方”
2. 平台的优势---主观能动与客观环境
3. 境界与格局---立足当下与放眼全局
四、将:管理者的五种品质
1. 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也;
2. 信:如何让下级信服,如何让上级信任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刑名与号令统一
3. 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
仁者,专抚恻隐,得人心也;得民心与使民力
4. 勇:当机立断,勇往直前,不惧危难
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忌讳优柔寡断
5. 严:变革整顿,杀伐决断,依法而为
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以威严肃众心也。
五、法:系统性的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1. 组织结构---在位谋政与尸位素餐
2. 人事制度---识人四才与用人五力
3. 后勤财务---物资保障与军心稳定
第二讲:孙子兵法·始计篇的管理智慧---七计(2500年前的SWOT分析)
影响企业管理和市场成败兴亡的七个维度: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一、主孰有道---最高层面的对比
1. 驾驭“将”的能力---知进退,懂放权,政治开明
2. 不做“縻军”之君---不跨级指挥,不束缚将领
3. 最高领导人的境界---授权与考核,信任与兼听
二、天地孰得---把握时势的对比
1. 了解“时”的重要---天人合一就是“天时”与“人”的与时俱进
2. 分析“势”的能力---时势造英雄就是对“识势、顺势、造势”的营销
3. 贯彻“事”的明示---企业内耗往往来自“你猜我猜大家猜”信息不对称
4. 得“市”场的谋略---“得客户”需求信息与“得政府”支持的天地之道
三、将孰有能---管理者的对比
1. 知兵之将---责任感:员工幸福,团队稳定,企业基业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2. 用兵之法---三要素:人,财,物的资源掌控力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3. 四合之大---上合、下合、左合、右合;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四、法令孰行---执行的对比
1. 执行意愿---使命感:企业愿景与个人规划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2. 执行能力---专业度: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3. 执行环境---外因与内因:市场环境的变化与自我心境的调整
故知胜有五.....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4. 执行过程---依据企业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五、兵众孰强---团队成员的对比
1. 奋斗动力---调动员工积极性
卒善养之与赏其先得的奖赏机制
2. 机动能力---临机而动的勇气与变通
“君命有所不受”“杂于利害”
3. 情压管理---阳光心态的自我情绪调整,危难之际强调凝心聚力
六、 士卒孰练---教育培训的对比
1. 领导者的两种身份:管理者+教育者
2. 培养能力,激发内心潜力
3. 做好人才的梯队计划
七、赏罚孰明---绩效考核的对比
1. 赏罚及时---树立“威”与“信”的基础
2. 赏罚分明---避免造谣,传谣、谣言的最好方式
3. 赏罚艺术---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的方式
注:孙子曰: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第三讲:孙子兵法·九变篇的管理智慧---管理者的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
一、将有五危---管理者的五大危险因素
1. 必死可杀---做事过于极端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2. 必生可虏---总是预备下家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3. 忿速可侮---做事急于求成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4. 廉洁可辱---过度爱惜羽毛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5. 爱民可烦---好好先生做派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二、市场规律---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1. 做情绪的主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2. 做卓越的管理---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3. 做最好的营销---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题外音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韬略智慧范畴,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孙子兵法》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为政经验和战略策略智慧。本课程正是对经典智慧的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