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颜何:习主席用典与修齐治平

颜何老师颜何 注册讲师 16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6168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总裁班、公开课、管理人员、职场精英、优秀员工自我提升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总书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行为值得后人去学习与传承,特别是为人、为学、为政的品德修为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经典其中周易》《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重要内容。

周易·乾卦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传承: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经》弘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大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宗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本次课程将运用国学经典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团队发于自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敢于作为,为达成企业组织目标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弘扬传统美德道德修养作为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其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这种精神就是国学精神,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和演绎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把树立正确价值观国学经典智慧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党风党建、企业文化建设、修身齐家、品德修为、道德修养提升并践行。

中华传统美德国学经典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修身齐家--自我管理范畴:对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感恩情怀

2、立德为政--管理他人范畴: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互相信任度

3、知行合一--接受管理范畴:对于仁义礼智信和现实的事上炼

课程收益:

传统文化层面:彰显的是君子人格和知行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底蕴

时代精神层面: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企业发展层面:实践中持续发展、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共识

授课时间:1-2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管理人员、职场精英、优秀员工自我提升

课程方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国学故事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书影、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课程大纲

第一篇

第一讲:绪论---国学经典概论

1、国学经典的起源、发展以及核心内容

2、怎样学习:方法之历史、辩证、客观、唯物

3、怎样运用:中国式人生四部曲的具体实践

第二讲:国学经典的应用---修齐治平与中国式人生四部曲

1、自强---中国式奋斗(修身): 自省 自律 慎独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2、家庭---中国式关系(齐家): 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 亲子关系 兄弟关系

3、工作---中国式管理(治国): 领导之道 执行之道 经营之道 沟通之道

4、社交---中国式相处(平天下): 处世之道 交友之道 上下级相处 同级相处

第二篇 ---彰显君子人格和知行合一的中华文化底蕴

《***用典》谈立德:“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第一讲: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1——道德涵养外在表现

2——君子四非与正义行为

3——人生辉煌的前提条件

4——君子四心与知耻后勇

案例:“礼之用,和为贵”与知和而和,以礼节之

案例: 管子认为国之四维的对于为人、为学、为政的重要性。

第二讲:仁之本与---孝、悌、忠、信

5、——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

6、——组织内部的人际管理

7、——爱国爱家与爱岗敬业

8、——为人处世的诚信之源

目的:通过四维八德提升君子人格的自我修为意识

1、不贪名利 2、行为合理 3、敢于担当 4、乐于奉献

第三篇 ---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用典》谈修身: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或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第一讲:修己以安百姓

1、勤能补拙---老天最爱笨小孩

2、静能自省---思考人生的善恶

3、克己复礼---君子人格的四非

4、敬能聚人---待以诚与事以敬

5、忍能成事---忍耐千万的功夫

6、恒能成功---坚持到底的毅力

第二讲:止于至善的“向上”与“向善”

1、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向善”的过程

2、儒家:止于至善必有目标---人生“向上”的愿景

3、道家:上善若水必有艺术---人生“向善”的行为

4、医家:乐善好施必有爱心---人生“向上”的追求

5、佛家:善哉善哉必有圆满---人生“向善”的结果

目的:通过国学经典提升现代社会中修身的好学品德

1、止于至善

2、知止有定

3、定而能静 

第四篇 ---实践中持续发展、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共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书记

第一讲 三同之道---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讲 四合之大---现代社会的为政要领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第三讲 儒家 道家 法家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三字经”知 通 同

1、 修己自省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2、 成人:管理他人和教育他人就是要帮助和服务

3、 :接受管理和接受教育就要知事晓事办好事

4、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5、 通人性---“人性向善”情理兼修的人性管理与制度管理

6、 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引导成就

目的:通过国学经典提升现代管理中的为政意识

1、自强不息

2、在位谋政

3、廉洁奉公 

4、身正示范

 5、自我提升

 6、慎言敏行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周易》《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儒家经典智慧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颜何老师的其他课程

• 颜何:五事五德·掌握孙子兵法实战精髓
课程背景: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兵法典籍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持久 令人深思的是,这部诞生在2500多年前的兵法著作,为什么在当代依然备受重视?为什么在国内外的工商管理领域能够不断掀起《孙子兵法》学习的热潮呢?原因是: 孙子对人性的本质和人类竞争活动的基本规律有其独到的深刻见解,《孙子兵法》深刻揭示了竞争的规律。《孙子兵法》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军事著作,这部伟大的著作中蕴含深邃丰富的哲理和管理的思想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管理与营销是商业行为和人性的凸显,而《孙子兵法》正是诠释商业规律的顶尖之作! 课程时间:1-2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国学研修班、企业重点培养的各级领导干部 伟人与名人的点评: 孙武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伟人毛泽东 我们国家现在缺少的是博古通今,既懂西方经营管理又懂《孙子兵法》和《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 --原国家总理朱镕基 《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明,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松下幸之助 《孙子兵法》是我的最爱,成就了软银也成就了我本人 --孙正义 《孙子兵法》独树一帜地将东方的先哲智慧与西方的营销实践融于一体,在孙子永恒的思想基础之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创造营销制胜的系统方法。 -- 卡尔·格拉斯,美国VBR公司高级副总裁 课程大纲 十五字知晓孙子兵法的智慧 ● 道:令民与上同意也---意识形态:上下同欲者胜的基础 ● 天:天时与时势---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 地:地利与平台---在天为象,在地为形,借助平台的力量 ● 将:管理者品质---上合、下合、左合、右合的四合管理品质 ● 法:制度的确立---人、财、物的系统性的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 智:知人与自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信:赏罚而有信---如何让下级信服,如何让上级信任 ● 仁:仁爱的将军---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与譬若娇子,不可用也 ● 勇:勇者不逡巡---当机立断,勇往直前,不惧危难,忌讳优柔寡断 ● 严:威严肃众心---变革整顿,杀伐决断,依法而为,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 怒:管理好情绪---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冲动是魔鬼,管理最大的障碍是情绪 ● 愠:调整好心态---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杜绝消极的,抵触的,一切负能量的 ● 利:合不合于利---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宗旨即为是否“有利” ● 危:将有五危---管理者的五大危险因素,带兵(做管理)最忌讳之事 ● 败:兵有六败---管理团队的六条容易导致失败的关键,领导者务必了解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韬略智慧范畴,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孙子兵法》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为政经验和战略策略智慧。本课程正是对经典智慧的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 颜何:《五福临门》暨中国智慧与中国式人生幸福五部曲
课程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千古不绝?其中又蕴藏了哪些瑰宝精华?几经沉浮,几度沧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运用中国智慧经营幸福人生?《五福临门》暨中国智慧与中国式人生五部曲将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应用中国智慧。 上篇---正本溯源篇,概括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构成,并结合企业经营的传统文化观及当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篇---五福临门篇,解读中国式人生五部曲: 健康---中国式养生: 养心 养气 养精 养神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自强---中国式奋斗: 自省 自律 慎独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家庭---中国式关系: 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 亲子关系 兄弟关系 工作---中国式管理: 领导之道 执行之道 经营之道 沟通之道 社交---中国式相处: 处世交友 客情维护 上下级相处 同级相处 下篇---经典融合篇,运用“道、德、修、善、爱”五字真言结合易儒道禅医等各家经典具体阐释了仁爱孝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自律、奉献感恩、卓越担当、创新共赢、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课程目标: ● 阐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为学日益 ● 国学经典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五部经典 ● 运用中国智慧经营中国式人生五部曲---五福临门 ● 以古今案例为辅、融会贯通中国智慧---五字真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构建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本课程将带领大家以经营幸福人生的角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运用中国智慧,融汇贯通国学经典哲学智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用学的落地,助力企业永续经营、成就家族基业长青、达成人生美满幸福的理想目标! 授课时间:1-3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场精英、国学爱好者 课 程 大 纲 上 篇 绪论---正本溯源篇 一、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什么是国学 1、国学的概念与分类之系统梳理 2、国学的起源与发展之道统承传 3、国学的传承与弘扬之辉煌时代 二、 中国智慧现实运用意义---为什么学习国学 1、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有利于正确的树立人生价值观 3、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三、 中华文化的因材与因需施教---学习国学的方法 1、学习国学的方法之历史辩证唯物 2、学习国学的技巧之中心与基本点 3、学习国学的态度之博审慎明笃行 四、 中国智慧的实用性---如何运用国学? 1、健康---中国式养生: 养心 养气 养精 养神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2、自强---中国式奋斗: 自省 自律 慎独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3、家庭---中国式关系: 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 亲子关系 兄弟关系 4、工作---中国式管理: 领导之道 执行之道 经营之道 沟通之道 5、社交---中国式相处: 处世交友 客情维护 上下级相处 同级相处 中 篇 五福临门篇 第一章 人有三宝---中国式养生 一、 找到身体心灵的压力之源---“怨恨恼怒烦” 1、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2、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3、“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4、 从易儒道禅医的角度阐述“五毒”的释怀 二、 释放身体心灵的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 1、喜入心--心为君主,如何心生欢喜 2、怒伤肝--怒发冲冠,学会释放怒火 3、思伤脾--食饮有节,调养脾胃虚寒 4、悲伤肺--秋季养生,化解悲忧方法 5、恐伤肾--作强之官,如何自强不息 三、 身心双解压的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1、健康之本--和谐 人与自然的对应 2、疾病之源--不和 天人合一的调养 3、治疗之要--调和 修身养心的方法 四、 三魂七魄的身心双解压 1、睡眠--尸狗如何能够安心入眠 2、呼噜--臭肺如何缓解呼噜打鼾 3、非毒--毒素在体内的快速排解 4、吞贼--异物的转化与分解消化 5、除秽--身体能够恢复能量的开关 第二章 自强不息---中国式奋斗 一、 中国式奋斗建立三大管理体系 1、自我管理--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为人智慧提升自我 2、行动管理--努力学习与知行合一:为学智慧成就人生 3、责任管理--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为政智慧经营企业 二、 修身当自强的中国式奋斗 1、勤能补拙---老天最爱笨小孩 2、静能自省---思考人生的善恶 3、克己复礼---君子人格的四非 4、敬能聚人---待以诚与事以敬 5、忍能成事---忍耐千万的功夫 6、恒能成功---坚持到底的毅力 三、 时乘六龙以御天的中国式奋斗 1、潜龙勿用 自强不息的智慧 2、见龙在田 把握机遇的智慧 3、惕龙乾乾 慎言慎行的智慧 4、跃龙在渊 与时俱进的智慧 5、飞龙在天 修齐治平的智慧 6、亢龙有悔 功成不居的智慧 第三章 中国式关系---家风 家训 家教 家和万事兴 第一章 五伦关系与家庭和谐 第一讲:六亲不和与六亲不认的内因与外因:父、子、夫、妻、兄、弟 1、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智慧相处:父慈子孝的具体实践 2、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感延续:夫和妻柔的真实目的 3、兄弟姐妹之间的个体与关联:兄友弟恭的具体内容 4、金木水火土与夫妻子女祖:太极-家和万事兴的中国智慧 第二讲:运用国学智慧总结并解决的问题: 1、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尊重而不能放纵,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2、教育方式在家庭中实施的变化:《山水蒙卦》揭示家庭教育的阶段性 3、如何能孩子认识到孝敬的含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4、家务的范畴与家庭成员的分工:男有分,女有归;家务事提升责任感 5、夫妻相处融洽程度与孩子情商:阴阳调和的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6、家庭中学习氛围的相互影响:学习型家庭是家风家教中最好的类型 7、家庭风气的影响与孩子成长:穷人孩子早当家与慈母多败儿的思考 8、学霸家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家庭教育的因类施教与有教无类 第二章 家风廉洁---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第一讲:家教不严害子孙 家风不廉毁全家 1、霍光的高光时刻与霍妻的作死节奏:为政从不出错,持家一塌糊涂 2、和珅的欲壑难填与固伦和孝的智慧:权倾朝野纵欲,皇室儿媳明智 3、秦桧的贪恋权利导致家族臭名昭著:品德败坏下的能力越大破坏越大 4、范仲淹的心忧天下与为国为民情怀:廉洁家风与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 第二讲: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 好家风决定好未来---曾国藩从草根到封侯拜相的逆袭之因 2、 读书明理的家风---教育孩子拥有君子人格的终极法宝 3、 反思改过的家风---培养孩子修身不怨天不尤人的情商 4、 善待邻里的家风---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5、 勤俭治家的家风---培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风骨 6、 孝悌治家的家风---君子之本是成就职场大人的基础 7、 清廉刚正的家风---廉洁是家业百年长青不衰的秘密 第四章 人心·人性·人欲---中国式管理 一、中国式管理三部曲---内圣外王之道 自我管理(君子)、管理他人+接受管理(大人)、管理境界圆满(圣人) 一、自我管理--立志--做君子的人格 1、做一位优秀管理者---君子不器:全才、专才、平才、庸才 2、做一位合规管理者---君子四非: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3、做一位工匠管理者---君子四道:行恭、事敬、养民、使义 二、管理他人+接受管理--四合--做大人的格局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三、管理境界的圆满---三立---有圣人的境界 1、立德:优秀的领导者首先要有公德---“为政以德”与“以德服人” 2、立功:卓越的领导者要用事实说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业绩 3、立言:言传身教的传承性与示范性---“成功的管理者更是一位教育者” 四、管理者的情绪压力自我解压---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目标的意义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格局的重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胸的广阔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想的深邃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行动的收获 二、中国式管理与团队建设之识人用人智慧:知人心 通人性 用人欲 一、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知人心 1、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2、修己成仁:品德第一,懂事比能做事更重要 二、管理他人与教育他人---通人性 1、人性善恶与管理的方式方法 2、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对于企业管理的启迪 三、接受管理与接受教育---用人欲 1、孔子:富与贵,人之欲也;贫与贱,人之恶也 2、韩非子:舆人成舆与匠人成棺的利之所在 2、王阳明: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3、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四、三同之道---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五、为政之道---儒家知道:打造卓越团队 1. 儒家管理智慧之干部素养:为政以德,干部的德决定了公司的企业灵魂 2. 儒家管理智慧之干部角色:为官为教,干部的管理者身份和教育者身份 3. 儒家管理智慧之干部职责:以身作则,干部言传身教和上行下效的影响 4. 儒家管理智慧之工作艺术:中正中和,干部把握人性和过犹不及的方式 5. 儒家管理智慧之治企理政:八政为重,干部六为施政和全员的高忠诚度 六、事业之道--道家三宝:企业永续经营 1、道家管理智慧之“慈”为团队成员自动自发动力 道家智慧大爱掌兵,企业伦理成事理清 2、道家管理智慧之“俭”为企业事业永续经营密码 寡欲恬淡福寿长,心境豁达则万事安 3、道家管理智慧之“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有不恃不居、 智者行事皆知止,知止不殆则天下平 第五章 相处之道---中国式社交 一、人生若要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1、君子自处:慎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2、君子交友:与善人居--三交与三不交 3、君子处下:周而不比--取得群众信任 4、君子处上:信而后谏--得到上级支持 二、社交用五宝 相处没烦恼 1、自我独处的行为: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2、平级相处的标准: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成事不说的结果:牢记不做事后诸葛亮 4、遂事不谏的境界:既已发生的权变思想 5、既往不咎的核心:对下宽容的厚德载物 三、中国式社交之上位篇:用好上级 1、与上级相处的智慧:过于亲密则会过犹不及 2、被上级赏识的智慧:有能力、懂规则、无背景 3、被上司提携的智慧:高不成、先低就、耐得住 4、与上司沟通的智慧:先了解、得信任、再建议 四、中国式社交之共事篇:和谐平级 1、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相处:三观相同的同事相处默契 2、与同道不同频的同事相处:三观不同的同事从容应对 3、对同志不同智的同事相处:唯贤是举宽容的积极推荐 五、中国式社交之御下篇:带兵之道 1、面对下属的进步:扬善于公庭的积极肯定 2、面对下属的错误:归过于私室的交心交情 3、面对下属的背叛:辩证分析是原谅与惩罚 4、激励下属的自觉:了解人欲更要把握人心 5、赏与罚的艺术性:不吝名利与秉公的赏罚 6、谈主义和讲利益: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六、中国式社交之自处篇:内圣外王 1、修身是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慎独是君子:若人不知 己莫要为 3、身教是王道:以身作则方不令而行 4、晓事与办事:知上下轻重大小缓急 5、做人留余地:盛时想衰上场念下场 下 篇 国学经典融合篇---道 德 修 爱 善 一、幸福有道---道在心中更在行中 1、易经大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2、儒家本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道家几道:道法自然,故水几于道 4、医家知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5、兵家修道:修道而保法 惟民是保 二、德者得也---有德此有财 1、易经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创造价值 2、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立身之本 3、道家玄德:不辞不有不恃不宰功成不居 4、医家全德:志贤少欲 心安不惧 病安从来 5、佛家功德:已生功德心 即无功德业的禅机 6、兵家五德:智信仁勇严与人生管理相结合 三、修齐治平---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1、儒家的修身:克己复礼的为人处世 2、道家的修为:清静无为的治世智慧 3、佛家的修行:精进般若的人生境界 4、医家的修真:精神内守的天地同寿 5、兵家的修道:修道保法的不败之地 四、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人类共需 1、儒家仁爱---亲亲尊尊 兼济天下 2、道家慈爱---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3、佛家普爱---普度众生 离苦得乐 4、墨家兼爱---交相利 兼相爱 5、兵家爱兵---视卒爱子 可与俱死 6、基督博爱---恒久忍耐 爱人如己 7、古兰经至爱--至仁至慈 坚忍慈悯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五、友善之善---善心善念 善因善果 1、易经的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是一个过程 2、儒家的善:止于至善---人生要清晰的最高目标 3、道家的善:上善若水---经营人生要有行为艺术 4、医家的善:乐善好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5、佛家的善:善哉善哉---人生最终结果是觉悟圆满 6、中国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之善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 《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修身养性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 颜何:文化即业务 · 国学智慧与职业使命
课程背景: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总书记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里程碑,如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以提升自律素养?如何结合更加有利于现今自我管理,为人处世、实现人生规划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行为值得后人去学习与传承,特别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为人、为学、为政的智慧应用,例如: 《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学》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论语》提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德经》鼓励:上善若水;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中华儿女始终有着不服输,不认输,不抛弃,不放弃的劲头,中华民族历史上几经存亡绝续,却能代代相传,维系中华文明脉脉传承、从未断代的终极原因恰恰就是《易经》中的这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课程框架: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与为人处世相结合: 【命运的眷顾】 中国式奋斗的起点---君子之志 · 立志的目标明确 【天时·时机】 “动善时”---君子之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利·平台】 君子务本---君子之为:别浮躁 · 做事要专心 【人和·相处】 “与善仁”---君子之交:交贵人 · 三益三损 课程收益 :做事先做人 · 做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时:自我成长动力---全员建立强大的信心以及内心自驱力 地利:止于至善---与公司共同成长形成共同目标、共同奋斗 人和:和谐职场,凝心聚力---同事间、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之道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各职级管理人员,职场精英、优秀员工自我提升、职场生涯规划; 课程大纲 第一篇【命运的眷顾】 中国式奋斗的起点---君子之志 · 立志的目标明确 第一讲 立命与立志---社会道德范畴:人生使命在职业素养中的体现 一、 《论语》《孟子》《传习录》《了凡四训》所说的“命”究竟与职业素养有什么关系 1、天命---天赋使命:每个个体的特质 2、求命---求则得之:主观意愿的奋斗 3、得命---得之有命:客观环境的影响 4、立命---立志明命:人生目标的设定 二、 立志--止于至善--明确目标建立三大管理体系 1、自我管理--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为人智慧提升自我 2、行动管理--努力学习与知行合一:为学智慧成就人生 3、责任管理--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为政智慧经营企业 第二讲 反省自身与反求诸己---职业素养范畴:人生与工作结果 一、 “反省”的力量---如何在提升职业素养:三省吾身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1、工作中的自我反思---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敬业 2、社交中的自我反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务实 3、知与行的自我反思---传不习乎:知行合一的良知与践行 二、 不要总是怨声载道:中国式奋斗的障碍---“怨恨恼怒烦”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2、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3、“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4、 从易儒道禅医的角度阐述“五毒”的释怀 三、主观能动性:文化铸魂引领团队 鼓舞士气达成目标 心性修炼积极阳光 1、 讲解情绪的来源:七情六欲、五毒四季、三心二意 2、 分析情绪的管理:自我管理、管理别人、接受管理 3、 剖析问题的解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4、 心性躁动的危害:浮躁→急躁→焦躁→暴躁→狂躁 5、 情压管理的法则:儒家的定、道家的静、禅宗的净 6、 心性修炼的密码:修身→修心→修为→修炼→修行 第二篇【天时·时机】 “动善时”---君子之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乾卦自强不息 · 修炼自律素养---时乘六龙以御天 1、潜龙勿用---自强不息的忍耐千万与千万忍耐 2、见龙在田---把握机遇的勇于担当与积极进取 3、惕龙乾乾---慎言慎行的兢兢业业与殚精竭虑 4、跃龙在渊---与时俱进的把握时机与努力提升 5、飞龙在天---修齐治平的头脑冷静与深入群众 6、亢龙有悔---功成不居的改过责己与迅速调整 二、君子人格的修炼---君子四德 1、元---明志的职场心法:明明德是君子人格修炼的重点 2、亨---仁爱的处事原则:三纲八目君子人格修炼的步骤 3、利---责善的人生目标:人格修炼对人与人相处的艺术 4、贞---奉献的道德品质:人格修炼对与职业生涯的意义 三、古圣先贤的励志奋斗史 1、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使命担当 2、苏轼---乌台诗案一贬再贬的积极阳光 3、王阳明---坚持正义龙场悟道的事上炼 4、曾国藩---艰难困阻天津教案的挺一挺 第三篇【地利·平台】 君子务本---君子之为:别浮躁 · 做事要专心 专心~专注~专业~无法替代的人生价值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 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曾国藩 一、 从王阳明到袁了凡 ---“改过”与职业素养中“每天进步一点点” 即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问题为何产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2、问题如何解决: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把握问题根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4、谁来解决问题:知止而后又定,定而后能静; 5、工作中的困惑:知者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人生处世智慧:弗辞弗有弗恃弗宰弗居,故无尤 二、 从“心即理”到“三心一体” “三心一体”与职业素养提升的初心 1、耻心:人而无耻,犹如树而无皮---廉耻心是职业素养的基础 2、畏心:人而无畏,犹如兽而无知---敬畏心是职业素养的约束 3、勇心:人而无勇,然则行而不敢---勇敢心是职业素养的担当 三、儒家的不怨---道家的不争---佛家的不迷 达摩祖师“我已为汝安心竟”的“安”与曾国藩家训中的“静”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目标的意义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格局的重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胸的广阔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想的深邃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行动的收获 懂得务本,了解轻重,正确处理角色关系 践行认知,知行合一,尽忠尽责心外无物 第四篇【人和·相处】 “与善仁”---君子之交:交贵人 · 三益三损 一、 有德之人---三交:友直、有谅、有多闻 1、孝---做人的基本原则:正直是人际交往中首要元素 2、悌---宽容的处事原则:宽容是最佳人际的必要元素 3、忠---责善的人生目标:劝责是朋友之间的共同进步 4、信---信诺的为人标准:渊博与诚信让人际交往圈粉 二、 行为举止---三不交:便辟、便佞、善柔 1、礼---忠诚心法:人生中远离“垃圾情绪者” 2、义---主动心法:交往中谨防“是非搬弄者” 3、廉---感恩心法:人际中摒弃“两面三刀者” 4、耻---积极心法:时刻要注意“占小便宜者” 三、三同智慧--沟通是人际管理最好的行为 1、同气相求:认同的智慧---学会倾听的人际交往 2、同声相应:赞同的智慧---学会赞美的人际往来 3、同道相成:和而不同智慧--学会包容的人际空间 四、人生若要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1、君子自处:慎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2、君子交友:与善人居--三交与三不交 3、君子处下:周而不比--取得群众信任 4、君子处上:信而后谏--得到上级支持 五、社交用五宝 相处没烦恼 1、自我独处的行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平级相处的标准: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成事不说的结果:牢记不做事后诸葛亮 4、遂事不谏的境界:既已发生的权变思想 5、既往不咎的核心:对下宽容的厚德载物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了凡四训》;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题外音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五部国学经典,易儒道禅医智慧的代表典籍:《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深刻剖析,阐述了许许多多与我们现实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观点,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