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 ---***总书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行为值得后人去学习与传承,特别是为人、为学、为政的品德修为,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经典,其中《周易》《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重要内容。
《周易·乾卦》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传承: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经》弘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大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宗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本次课程将运用国学经典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团队发于自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敢于作为,为达成企业组织目标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弘扬传统美德,是道德修养作为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其重要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这种精神就是国学精神,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和演绎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把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国学经典智慧做到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党风党建、企业文化建设、修身齐家、品德修为、道德修养提升并践行。
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学经典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修身齐家--自我管理范畴:对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感恩情怀
2、立德为政--管理他人范畴: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互相信任度
3、知行合一--接受管理范畴:对于仁义礼智信和现实的事上炼
课程收益:
● 传统文化层面:彰显的是君子人格和知行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底蕴
● 时代精神层面: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企业发展层面:实践中持续发展、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共识
授课时间:1-2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管理人员、职场精英、优秀员工自我提升
课程方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国学故事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书影、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课程大纲
第一篇 前 言
第一讲:绪论---国学经典概论
1、国学经典的起源、发展以及核心内容
2、怎样学习:方法之历史、辩证、客观、唯物
3、怎样运用:中国式人生四部曲的具体实践
第二讲:国学经典的应用---修齐治平与中国式人生四部曲
1、自强---中国式奋斗(修身): 自省 自律 慎独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2、家庭---中国式关系(齐家): 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 亲子关系 兄弟关系
3、工作---中国式管理(治国): 领导之道 执行之道 经营之道 沟通之道
4、社交---中国式相处(平天下): 处世之道 交友之道 上下级相处 同级相处
第二篇 立 德---彰显君子人格和知行合一的中华文化底蕴
《***用典》谈立德:“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第一讲: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1、“礼”——道德涵养的外在表现
2、“义”——君子四非与正义行为
3、“廉”——人生辉煌的前提条件
4、“耻”——君子四心与知耻后勇
案例:“礼之用,和为贵”与知和而和,以礼节之。
案例: 管子认为国之四维的对于为人、为学、为政的重要性。
第二讲:仁之本与---孝、悌、忠、信
5、“孝”——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
6、“悌”——组织内部的人际管理
7、“忠”——爱国爱家与爱岗敬业
8、“信”——为人处世的诚信之源
目的:通过四维八德提升君子人格的自我修为意识
1、不贪名利 2、行为合理 3、敢于担当 4、乐于奉献
第三篇 修 身---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用典》谈修身: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或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第一讲:修己以安百姓
1、勤能补拙---老天最爱笨小孩
2、静能自省---思考人生的善恶
3、克己复礼---君子人格的四非
4、敬能聚人---待以诚与事以敬
5、忍能成事---忍耐千万的功夫
6、恒能成功---坚持到底的毅力
第二讲:止于至善的“向上”与“向善”
1、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向善”的过程
2、儒家:止于至善必有目标---人生“向上”的愿景
3、道家:上善若水必有艺术---人生“向善”的行为
4、医家:乐善好施必有爱心---人生“向上”的追求
5、佛家:善哉善哉必有圆满---人生“向善”的结果
目的:通过国学经典提升现代社会中修身的好学品德
1、止于至善
2、知止有定
3、定而能静
第四篇 为 政---实践中持续发展、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共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书记
第一讲 三同之道---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讲 四合之大---现代社会的为政要领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第三讲 儒家 道家 法家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三字经”知 通 同
1、 修己自省: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2、 成人达己:管理他人和教育他人就是要帮助和服务
3、 忠诚敬业:接受管理和接受教育就要知事晓事办好事
4、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5、 通人性---“人性向善”情理兼修的人性管理与制度管理
6、 用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引导成就
目的:通过国学经典提升现代管理中的为政意识
1、自强不息
2、在位谋政
3、廉洁奉公
4、身正示范
5、自我提升
6、慎言敏行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周易》《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儒家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