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总书记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治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阳明心学”进行解读和学习,包括王阳明的“心即理”与“致良知”,及其如何践行“知行合一”实现“三不朽”功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应用阳明心学的能力,本课程的特色和亮点,在于从心学典籍《传习录》出发,叙述阳明生平,提炼阳明思想,以平实的态度结合心学应用于当代社会生活。
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心学思想以及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并将其思想运用于当代社会生活,主题包括:
1. 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迹,熟悉阳明心学中的著名命题、格言;
2. 能从社会生活出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解良知学的思想精要;
3. 增强用心学视角认知和应对修心、待人、处事等方面事务的能力;
4. 立德树人,知行合一,注重人文关怀,立志更深入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课程将以《王阳明年谱》和《传习录》为主线,用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融汇贯通国学经典智慧,进而实现家族基业长青、人生美满幸福的理想目标!
课程收益:
阳明心学在本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修齐治平--文化素养:止于至善的格局是阳明心学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2、心学之道--品德修为:上善若水的境界是阳明心学对良知的知行合一
3、知行合一--诚意正心:“心即理”的格物致知对于人生实践的事上炼
运用阳明心学具体阐释了仁爱孝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自律、奉献感恩、卓越担当、创新共赢、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授课时间: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事业单位人员、职场精英;
课程大纲
第一篇 阳明心学四部曲:心即理→致良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第一章 心学创立之路
1、 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王阳明
2、 人生经历奠定了阳明心学思想
第二章 心学到底是什么
3、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4、 心学智慧如何经营人生与事业
第三章 王阳明的心学之成
5、 五百年来王阳明
6、 立功的人生成就
7、 立言的教育启发
8、 立德的传承发展
收获:1、知行合一成就了王阳明成圣之路 2、知行合一在人生中的的具体体现
第二篇 阳明心学---安顿住那颗“心”
宋明儒学分了两大派:理学派和心学派,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朱熹;心学的代表人物是:陆象山、王阳明,他们的先驱程颢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人自己的一次伟大的努力,可以说是中国人自己的启蒙运动。它的启蒙不是启各种科学之蒙昧,而是指树立独立的人格。---王德峰教授
第一讲 欲修身,先养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知人心
1.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2.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3.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 人心之得其正者为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为人心
第二讲 减一分人欲 得一分轻快---知人欲
1. 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2.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3.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第三讲 天泉证道四句教---知人性
1. 园中花草---今日所见为善,他日可能为恶
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3.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三篇 阳明心学---让心中永远“光明”
第一讲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需要“光明磊落”
1. 立志---生命的浩然正气
2. 勤学---时刻保持求知欲
3. 改过---吾日当三省吾身
4. 责善---成人达己的担当
第二讲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的“格物致知”
1. 事上见良知---需当事上磨
2. 人人皆是圣人---认同的处世智慧
3. 竹林中的感悟---越过“心中那道坎”
4. 知与行本就是一体---致良知的智慧
案例:王阳明的人生逆袭:龙场悟道“心即理”与岩中花树的“心外无物”
第三讲:知行合一的三言两语
1、谣言止于智者,问题止于自己:“知止”
2、修心的核心就是以爱为始,以善为终:“止于至善”
3、不做问题的搬运工,只做问题的终结者:“皆以修身为本”
4、治理人生的基础更是人生治理的最高境界:“修齐治平”
5、修身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场修行:“诚意正心”
收获:知行合一的现代魅力---人格的升华
通过学习知行合一的人生观与方法论达到:
1. 学会树立信心和信念即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2. 运用阳明心学就要懂得时刻释怀与敬畏心
3. 揭晓心灵与觉悟的强大能量,为人处世心即理的允执厥中
参考资料
1、《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五百年来王阳明》,郦波著,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7年8月;
6、《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社会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是阳明先生在心学中的核心思想,领悟与掌握阳明先生思想的精髓和真知对于任何一位传习者都会有莫大的帮助,然而,通过天泉证道我们更要明白今天的学习不是文字上打滚,更不是在语言上踏步,不能局限于文字语言的修饰而忽视知行要合一的心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