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总书记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里程碑,如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以提升自律素养?如何结合更加有利于现今自我管理,为人处世、实现人生规划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行为值得后人去学习与传承,特别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为人、为学、为政的智慧应用,例如:
《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学》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论语》提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德经》鼓励:上善若水;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中华儿女始终有着不服输,不认输,不抛弃,不放弃的劲头,中华民族历史上几经存亡绝续,却能代代相传,维系中华文明脉脉传承、从未断代的终极原因恰恰就是《易经》中的这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课程框架: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与为人处世相结合:
【命运的眷顾】 中国式奋斗的起点---君子之志 · 立志的目标明确
【天时·时机】 “动善时”---君子之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利·平台】 君子务本---君子之为:别浮躁 · 做事要专心
【人和·相处】 “与善仁”---君子之交:交贵人 · 三益三损
课程收益 :做事先做人 · 做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时:自我成长动力---全员建立强大的信心以及内心自驱力
地利:止于至善---与公司共同成长形成共同目标、共同奋斗
人和:和谐职场,凝心聚力---同事间、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之道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各职级管理人员,职场精英、优秀员工自我提升、职场生涯规划;
课程大纲
第一篇【命运的眷顾】 中国式奋斗的起点---君子之志 · 立志的目标明确
第一讲 立命与立志---社会道德范畴:人生使命在职业素养中的体现
一、 《论语》《孟子》《传习录》《了凡四训》所说的“命”究竟与职业素养有什么关系
1、天命---天赋使命:每个个体的特质
2、求命---求则得之:主观意愿的奋斗
3、得命---得之有命:客观环境的影响
4、立命---立志明命:人生目标的设定
二、 立志--止于至善--明确目标建立三大管理体系
1、自我管理--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为人智慧提升自我
2、行动管理--努力学习与知行合一:为学智慧成就人生
3、责任管理--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为政智慧经营企业
第二讲 反省自身与反求诸己---职业素养范畴:人生与工作结果
一、 “反省”的力量---如何在提升职业素养:三省吾身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1、工作中的自我反思---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敬业
2、社交中的自我反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务实
3、知与行的自我反思---传不习乎:知行合一的良知与践行
二、 不要总是怨声载道:中国式奋斗的障碍---“怨恨恼怒烦”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2、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3、“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4、 从易儒道禅医的角度阐述“五毒”的释怀
三、主观能动性:文化铸魂引领团队 鼓舞士气达成目标 心性修炼积极阳光
1、 讲解情绪的来源:七情六欲、五毒四季、三心二意
2、 分析情绪的管理:自我管理、管理别人、接受管理
3、 剖析问题的解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4、 心性躁动的危害:浮躁→急躁→焦躁→暴躁→狂躁
5、 情压管理的法则:儒家的定、道家的静、禅宗的净
6、 心性修炼的密码:修身→修心→修为→修炼→修行
第二篇【天时·时机】 “动善时”---君子之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乾卦自强不息 · 修炼自律素养---时乘六龙以御天
1、潜龙勿用---自强不息的忍耐千万与千万忍耐
2、见龙在田---把握机遇的勇于担当与积极进取
3、惕龙乾乾---慎言慎行的兢兢业业与殚精竭虑
4、跃龙在渊---与时俱进的把握时机与努力提升
5、飞龙在天---修齐治平的头脑冷静与深入群众
6、亢龙有悔---功成不居的改过责己与迅速调整
二、君子人格的修炼---君子四德
1、元---明志的职场心法:明明德是君子人格修炼的重点
2、亨---仁爱的处事原则:三纲八目君子人格修炼的步骤
3、利---责善的人生目标:人格修炼对人与人相处的艺术
4、贞---奉献的道德品质:人格修炼对与职业生涯的意义
三、古圣先贤的励志奋斗史
1、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使命担当
2、苏轼---乌台诗案一贬再贬的积极阳光
3、王阳明---坚持正义龙场悟道的事上炼
4、曾国藩---艰难困阻天津教案的挺一挺
第三篇【地利·平台】 君子务本---君子之为:别浮躁 · 做事要专心
专心~专注~专业~无法替代的人生价值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
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曾国藩
一、 从王阳明到袁了凡 ---“改过”与职业素养中“每天进步一点点”
即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问题为何产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2、问题如何解决: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把握问题根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4、谁来解决问题:知止而后又定,定而后能静;
5、工作中的困惑:知者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人生处世智慧:弗辞弗有弗恃弗宰弗居,故无尤
二、 从“心即理”到“三心一体”
“三心一体”与职业素养提升的初心
1、耻心:人而无耻,犹如树而无皮---廉耻心是职业素养的基础
2、畏心:人而无畏,犹如兽而无知---敬畏心是职业素养的约束
3、勇心:人而无勇,然则行而不敢---勇敢心是职业素养的担当
三、儒家的不怨---道家的不争---佛家的不迷
达摩祖师“我已为汝安心竟”的“安”与曾国藩家训中的“静”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目标的意义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格局的重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胸的广阔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想的深邃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行动的收获
懂得务本,了解轻重,正确处理角色关系
践行认知,知行合一,尽忠尽责心外无物
第四篇【人和·相处】 “与善仁”---君子之交:交贵人 · 三益三损
一、 有德之人---三交:友直、有谅、有多闻
1、孝---做人的基本原则:正直是人际交往中首要元素
2、悌---宽容的处事原则:宽容是最佳人际的必要元素
3、忠---责善的人生目标:劝责是朋友之间的共同进步
4、信---信诺的为人标准:渊博与诚信让人际交往圈粉
二、 行为举止---三不交:便辟、便佞、善柔
1、礼---忠诚心法:人生中远离“垃圾情绪者”
2、义---主动心法:交往中谨防“是非搬弄者”
3、廉---感恩心法:人际中摒弃“两面三刀者”
4、耻---积极心法:时刻要注意“占小便宜者”
三、三同智慧--沟通是人际管理最好的行为
1、同气相求:认同的智慧---学会倾听的人际交往
2、同声相应:赞同的智慧---学会赞美的人际往来
3、同道相成:和而不同智慧--学会包容的人际空间
四、人生若要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1、君子自处:慎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2、君子交友:与善人居--三交与三不交
3、君子处下:周而不比--取得群众信任
4、君子处上:信而后谏--得到上级支持
五、社交用五宝 相处没烦恼
1、自我独处的行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平级相处的标准: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成事不说的结果:牢记不做事后诸葛亮
4、遂事不谏的境界:既已发生的权变思想
5、既往不咎的核心:对下宽容的厚德载物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了凡四训》;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题外音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五部国学经典,易儒道禅医智慧的代表典籍:《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深刻剖析,阐述了许许多多与我们现实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观点,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