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行为值得后人去学习与传承,其中的精髓就是以易儒道禅医为代表的经典国学智慧,其中包含演绎的品德修为和修身养性,本课程将以儒道禅三家国学经典智慧作为贯穿,阐述了儒家孔子的勤奋敬业品德,道家老子的真实自然品德,禅宗惠能的明心禅意品德,心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品德等等,把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全员品德修为与国学经典智慧和古圣先贤思想行为做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修身齐家、品德修为、企业经营等。
本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社会道德范畴: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对企业全员于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感恩情怀
2、行为品德范畴:老子的上善莫若水对企业成员于企业的忠诚度和互相信任度
3、知行合一范畴:王阳明的心即理对企业成员于实际的践行和现实中的事上炼
4、本自清净范畴:禅宗惠能的吾性自足对企业成员生活中修身养性的实际运用
本课程运用古代思想家的实际案例作为授课内容,将儒道禅三家古代思想家的智慧与行为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全员修身立德相融合,提练出基于一套符合人性规律的标准和一条便于遵循实践的路径,而历经几千年验证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修齐治平的通道。
本课收获:
● 用国学智慧建设企业文化和塑造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品德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提升企业全员的品德和职业素养
● 用历代名人的修为品德方法培养干部知行合一与君子人格
● 提升全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工作的敬业度实现企业和谐
授课时间:0.5天,6小时/天
授课形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学员互动
课程对象: 总裁班、公开课、思政课、公务员、共青团员、企事业优秀管理者、国学爱好者;
课程大纲
第一篇 儒家思想家孔子的勤奋敬业
1、孔子的明志:明明德对职业生涯的提升与帮助
2、孔子的仁爱:三纲八目对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
3、孔子的克己:个人职业素养的内在提升和实践
4、孔子的奉献:工作整体表现在敬业度和忠诚度
儒家思想家孔子修为立德的标准:
1、自强不息
2、在位谋政
3、廉洁奉公
4、身正示范
5、自我提升
6、慎言敏行
第二篇 道家思想家老子的真实自然---玄德生慧
案例:老子玄德生慧:“道法自然”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应用
1、老子的作而不辞之德:能否具备阳光心态
2、老子的生而不有之德:能否掌握工作技巧
3、老子的为而不恃之德:能否规划职业生涯
4、老子的长而不宰之德:能否鉴定明确方向
5、老子的功成不居之德:能否预防环节纰漏
第三篇 禅宗思想家惠能的明心见性---修为六度
1、禅宗惠能思想之布施---利他则久的修为
2、禅宗惠能思想之持戒---遵守制度的修为
3、禅宗惠能思想之忍辱---包容他人的修为
4、禅宗惠能思想之精进---不断挑战的修为
5、禅宗惠能思想之禅定---反思反省的修为
6、禅宗惠能思想之般若---运筹帷幄的修为
第四篇 心学思想家王阳明致良知的四部曲
1、心学致良知思想的前提---立志:修为立德的人生职业规划
2、心学致良知思想的领悟---勤学:修为立德的人生成长完善
3、心学致良知思想的精进---改过:修为立德的人生过程自新
4、心学致良知思想的境界---责善:修为立德的人生劝勉从善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传习录》;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