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从理论学科角度,如果说领导力是水面以上的冰山一角,那么深藏于水面以下,更加宽大坚实的冰山基座则是心理学、哲学、管理学。具体到个人身上,如果他的领导力行为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那么水面下决定他行为的,则是他的理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生存哲学。
史蒂芬·柯维是曾被《时代周刊》誉为“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柯维博士曾入选为全美25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门课程解决了复杂的个人修养、人际关系、把握命运与追求成功之间的链接关系,在有关成功者素质的探讨中,使受训者完成了领导力发展的训练。
本课程通过改变经理固有的思维和工作习惯,使经理人在自我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上得到显著的改善,并借由建立统一的文化和共同语言,使团队和组织的效能得到由内而外的根本性的改善。在自我管理方面,使经理人减少抱怨,更加成熟;在人际关系方面,训练员工牢固树立客户意识,能够更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建立持久稳固的健康人际关系,全方位提高工作效能,将良好的工作习惯渗透到团队及整个组织的各个层面。
课程收益:
● 以原则为中心,有效平衡产能和产出以达到持久成功
● 积极审视自我,以目标为导向思考,并做好时间管理
● 加强沟通能力,致力于双赢,并善用团队成员的差异
● 由内而外不断提高自我,赢得工作生活的效率与效果
● 发掘领导力提长的深层次内涵,习惯养成与逆商修练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高中基层管理者
课程方式:案例分享+角色扮演+示范演练+小组讨论+视频教学+头脑风暴
课程大纲
导入:管理者应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追求全面的成功
1. 关于成功的反思
2.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3. 自然遵循成长和变化的规律
4. 反求诸已,从“治标”到“治本”
5. 习惯的建立:知识+技巧+意愿
6. 成熟模式图:依赖、独立、互赖
7. 个人和组织效能观:产出产能的平衡原则
第一讲:习惯养成之个人成长篇
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游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讨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1. 积极主动的力量
2. 人类四项天赋和三种重要价值
3. 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的反应模式
4. 如何化被动为主动
演练:
1)回想近期内是否遇到一些令人退缩想逃避的事情?
回想自己的语言中有没有“但愿”、“我不得不”的字眼
用所学进行转化
5. 影响圈与关注圈:重点放在影响范围上
6. 如何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1)可直接控制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习惯
2)可间接控制的问题:有赖改进发挥影响力的方法
方法:如何给上司提建议?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视频:《非诚勿扰》片段
1. 以终为始的思维优势
2. 心智创造与实际行动
3. 影响圈的核心:个人使命
4. 各种生活重心及特征
5. 一切重心的核心——以原则为重心
6. 善用你的左右脑
7. 如何制订和使用使命宣言
演练:
1)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2)撰写团队使命宣言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视频:忙乱的前台接待
1. 何为要事第一
2. 事务分类表:别让琐事牵头鼻子走
3. 确认优先级的误区
4. 以目标为导向的时间管理方式
5. 个人管理四步骤:确定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逐日调整
6. 要事第一的秘诀——有效授权
演练:
1. 画一个时间管理矩阵,按照百分比分配你的时间,想想那些事情可以授权?
2. 找出一件对你来说重要,但一直没有做的事情,为这件事情设定SMART目标,规划行动
第二讲:习惯养成之个人发展篇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案例:盲人点灯
1. 六种人际关系模式的特点
2. 赢输思维与双赢思维
3. 情感账户与双赢
案例:穷小子与大富翁
4. 利人利己五要领
5. 如何构建双赢局面
练习:
1. 列举工作生活中重要但又不好解决的难点和痛点?
2. 结合自己的情感账户和影响圈,如何达成双赢?
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游戏:你说我猜
案例:扁鹊见蔡桓公
1. 倾听的五个层次
2. 为别人提供“心理空气”
3. 避免自传式回应
案例:父子对话1
4. 同理心沟通四步骤
步骤一:复述
步骤二:解释
步骤三:感受
步骤四:解释+感受
案例:父子对话2
5. 有效表达的技巧
练习:
1. 找一个情感帐户出现赤字的人际关系,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理解他
2. 练习与一个孩子的对话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1. 统合综效是在知彼解己前提下的集思广益
2. 1+1>2的精髓
3. 尊重差异 :有差异才会有收获
案例:动物学校
4. 创造第三种选择(发现第三替代方案)
5. 在谈判中寻找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题模型
案例:如何应对分歧:赞同、补充、比较
练习:回想一件与别人有不同观点事,有哪些方式可以使彼此从分歧中找到第三条路?
第三讲 习惯养成之持续提升篇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1. 持续更新的习惯养成
2. 自我磨炼的四个方面——身体(体商)、情感(情商)、心智(智商)、精神(灵商)
案例:作家葛登的精神重建
3. 不断更新的成长原则
4. 良性循环的自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