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古代穷人为什么要给地主打工,却不开荒种地?

2023-07-15 20:51:33
TAG: 古代
共5条回复
clc1

因为穷人开荒种地的风险太大,而给地主打工却是旱涝保收的一个稳定工作。其实按道理来说,古代的人口不多但土地却很多,穷人们去开垦一些荒地种庄稼来养活自己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古代的一些特殊规定,再加上很多穷人自身的实力非常的有限,根本就不适合去开垦荒地,所以只能选择去地主家打工,被地主给剥削了。

第一个原因就是古代很多朝代都不允许人们随便的开荒种地,因为土地都是君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说的就是天下的土地都是君王的,如果不是经历战争或者出现了灾年等情况,君王是不会允许穷人们随便去开垦荒地的。因为这样不仅会出现一些新的大地主,还可能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影响君王的税收。

第二个原因就是穷人没有足够的工具去开荒种地,因为开荒种地需要很多的农具。即使君王能同意了穷人去开荒种地,那么开荒种地所必须的物资很多穷人也是拿不出来的。比如,开荒种地需要耕牛、犁、种子、锄头等必须的农具。而很多的穷人吃饭都成问题了又到哪了去找耕牛、种子这样的必备物资呢?所以,很多的穷人只能去地主家打工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从开荒种地到收获需要很长时间的劳作,而且庄稼的收成还不一定有保障。因为庄稼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还可能会出现病虫害、杂草、干旱、洪涝等情况,所以不仅田间的管理会让很多的穷人应付不过来,还可能出现颗粒无收的窘迫情况。但相对来说给地主家打工就不要操那么多的心了,而且无论收成怎么样自己吃饭都不成问题。

阿啵呲嘚

因为凡是能耕种的地早已经是有主人的了。那些荒凉的地没人开荒的原因是远离水源不适宜种植,所以,他们宁可去打工,也不会去开这些种不出粮食的地。

陶小凡

古代的穷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土地,土地是国家分配才有,但是大部分土地都被当地有钱有势的人掌握,所以穷人只能靠给地主打工来挣钱。

安徽路人假

首先,土地都是国家的或者是地主的,穷人是没有地可以种,荒地也不是可以随意开垦的。此外,开荒种地也需要时间和工具,可能还没开荒成,穷人就饿死了,所以给地主打工才能保证穷人活下来。

寸头二姐

在古代哪怕是荒地也是需要购买的,并且也不是谁都可以购买土地的,所以穷人根本没有资格也拿不出钱来开荒种地。

相关推荐

地主的“变天账”是什么意思?

释义:解放初,国家实行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政策,农村中普遍开展斗争地主,迫使地主交出土地所有权证。地主暗中记下斗争他们的积极分子的时间地点和姓名以及分配他们土地的农民,妄图有朝一日复辟时实行反攻倒算。这笔账当时就叫变天帐。读音:biàn tiān zhàng造句:1、而且家中保留旧社会的房地契,被称作“变天账”属于红卫兵小将们打击的对象,于是很多房主战战兢兢地把房地契交到各地的革委会,以求自保。2、造反派拿到了洋钱和账本子,说他家留着变天账,自然是给他的儿子找来了天大的麻烦……3、巴老的信一公开,朋友们纷纷翻出保存了已久的变天账——博客日志,MSN聊天记录,手机短信……举昔言以证先见之明。4、要是每个公司都有这么一笔变天账的话,自己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就可想而知了。5、不能在明明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想要反变天账的情况下,还要让日本承认钓鱼岛的争议。
2023-07-15 14:36:211

姜丰为什么叫地主家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要问“姜丰为什么叫地主家的变天账”。姜丰微博昵称是地主家的变天账,这个昵称看着很牛却恰恰反映出姜丰的无知来,也反证了她母校的教育严格力不够。地主家是不会有变天账的,有家还要什么变天账?只有没家才需要变天账。因为地主要变天,要把失去的家夺回来。姜丰要是喜欢这个意思的昵称,可以改成“地主的变天账”,而不能要家字。
2023-07-15 14:36:341

地主的“变天账”是什么?

解放初,国家实行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政策,农村中普遍开展斗争地主,迫使地主交出土地所有权证.地主暗中记下斗争他们的积极分子的时间地点和姓名以及分配他们土地的农民,妄图有朝一日复辟时实行反攻倒算.这笔账当时就叫变天帐.
2023-07-15 14:36:432

解放后地主想变天的电影

60年代的老电影,黑白故事片《暴风骤雨》片中地主家变天账台词:万宝孙儿记住,民国三十六年,李老康带领着贫农团闯进了咱家,分了房子分了地……
2023-07-15 14:36:531

箭杆河边的故事梗概

曲剧根据刘厚明的同名曲剧改编。 1962年6月底,正是麦收的大忙季节。河东人民公社佟各庄生产队的社员忙着收割,整个村庄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生产队党支部副书记、模范饲养员庆奎老汉规劝着游手好闲的二赖子下地劳动,从他那里听到有人在散布反动的谣言,说是“蒋介石要回来了,谁越积极谁就越倒霉”。庆奎立刻警惕起来。他与妇女主任玉芳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谣言出自地主佟善田,建议撤掉佟善田的车把式。但生产队长玉柱思想麻痹大意,只看到地主分子假装积极和伪装老实的一面。这时,庆奎的孙女夏花又发现地主的儿子小龙偷麦穗,地主还曾把“变天账”说给儿子听。玉柱听到这些情况,半信半疑,他找到佟善田询问原由,佟善田几句花言巧语,将玉柱蒙骗。尽管老庆奎坚决主张立即撤换佟善田所担任的赶车任务,但他一再强调生产,并借农忙为由,不接受这个意见。生产队党支部及时开会对这件事进行了研究,大家批评了玉柱只顾生产、忘记阶级斗争的错误思想。玉柱虽然服从了撤换赶车人的决定,但思想仍然不通。赶车的任务交给了老庆奎,使佟善田更加怀恨在心。他因为13年前曾杀死贫协主席佟大庆,而且只有庆奎了解内情,一直心有余悸。他一直寻找机会,欲置庆奎于死地。佟善田赶大车的职务被撤换以后,他就下决心做垂死挣扎,策划将庆奎赶马车经过的桥梁破坏,然后唆使二赖子在马车快到小桥时,用木杠打惊驾辕的牲口,妄图使牲口惊奔,造成车毁人亡。但是,就在他准备动手时,被玉柱和二赖子发现,玉柱连忙让二赖子通知民兵,自己与佟善田展开了生死搏斗。在佟妻准备向玉柱下毒手时,武装部长、民兵队长和群众及时赶到,将佟善田逮捕。开始,佟善田妄图狡辩,破坏桥墩只是对撤换他赶车职务的不满,经过刀壳对证,庆奎揭发了他在13年前杀害贫协主席佟大庆的罪行,才使佟善田锯桥墩的险恶用心大白于天下。佟大庆是玉柱的父亲,玉柱听罢十分气愤,并痛心地向庆奎表示对不起党的教导,忘记了阶级斗争。佟善田罪恶滔天,人民公社召开批斗大会,使其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2023-07-15 14:37:001

“贫农张大爷,手上有块疤…”老课文谁知?谢谢

  贫农张大爷,手上有块疤。  大爷告诉我,这是仇恨疤。  过去受剥削,扛活地主家。  地主心肠狠,把我当牛马。  三顿糠菜粥,哪能吃饱呀?  干着牛马活,常挨皮鞭打,  年底要工钱,地主破口骂。  我怒火高万丈,一拳打倒他。  地主嗷嗷叫,狗腿子把我抓,  砍伤我的手,留下这块疤。  救星毛主席,派来解放军,  打倒狗地主,穷人翻了身。  听完大爷话,我把决心下,  阶级仇和恨,牢牢记住它。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上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上的这篇课文,我背得滚瓜烂熟,三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忆犹新,常常不经意中就脱口而出。  那是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人们痛恨地主恶霸。为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生产队经常要开“地、富、反、坏、右”等“五类分子”的批斗大会,开“忆苦思甜”大会。我们先要唱上一段“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这样的歌,然后听老农们的“血泪控诉”。印象中最坏的地主都是书上写的,有“半夜鸡叫”的周扒皮、恶霸地主刘文彩、还有电影里把喜儿迫害成白毛女的黄世仁,等等。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地主,可能因为大多数地主都早已被“镇压”了吧。  邻居束奶奶是个地主婆子,地主早死了,她孤儿寡母守了几十年。束奶奶那时八十多岁了还常常被拉到全村各个生产队接受批斗和游街。束奶奶扶着孙子的肩膀,佝偻着颤巍巍的身子,在批斗大会场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束奶奶家就住在我家屋后的山上,也许因为是地主大小姐出身吧,她很爱干净,每天早晨,她都要拎一篮子衣服到山下小河里洗。每当束奶奶洗完衣服,我就帮她把篮子送到她家,束奶奶说这孩子良心好,将来会有出息的。  我们生产队有位叫魏德义的老头,年轻时当过国民党伪保长,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经常挨批斗。有一次批斗会上,下放学生王习文在列举了他数条莫须有的“罪状”后,大喝一声:“反革命分子魏德义你认罪吗?!” 魏德义回答:“你们信口开河!”。整个会场只有王习文一个人有文化,知道“信口开河”的意思,只见他一脚把魏老头踢跪在地,说:“你竟敢反抗。”那场景跟电影上演的是一模一样。  我始终不能想象地主究竟有多坏、如何的坏。我小时候因为有点胖而显得笨拙些,落得个绰号“小地主”,终究没想到是光荣还是耻辱。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贫农张大爷手上的那块疤在我记忆里至今仍然是个难解的迷。这几年常常听说农民工被拖欠工资与包工头血拼的事,就老在想一个问题:贫农张大爷手上的那块疤还在吗?
2023-07-15 14:37:167

旧社会的地主真那么坏吗

并不是,地主只是钱多势大罢了,欺负穷苦老百姓干嘛?他们土地多,要靠出租土地和雇佣,出租就是剥削?雇佣就是压迫吗?那当今社会的打工人不也成了被压迫群体?有本事你别打工啊,谁又没绑你去。地主只是旧社会的一个阶级,他们的田地基本都是继承祖业,有的是花钱购买,或者靠辛勤开垦出来的,他们敢欺负谁?到了秋天满院子的粮垛堆的像山一样,哪个穷光蛋村民扔个烟头过去,一把火一年的心血全没了。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只是顺应当时的局势,因为中国穷苦人占多数,大片土地资源都掌握在极少数的地主手里,我国要想让所有穷苦人翻身,就必须把地主阶级打垮,把田地平均分给劳苦大众,所以地主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当时也不得不把地主塑造成万恶的形象。可我们用理智的眼光去看,说句良心话,地主本身有啥错?闯关东的老朱家不就是地主吗?人家欺行霸市了?仗势欺人的地主肯定是有,但不能代表全部。我国几十年前就给许多地主平反了,可如今还是有那么多人把地主当成坏人,当今社会没坏人吗?贫富差距过大也不是好事,有钱就有势,所以耀武扬威横行霸道,欺负穷人,比如他爸是李刚,这种现象古今都有。
2023-07-15 14:37:356

都说农民种地不挣钱,请问历史上的地主是靠什么发财的?

婆婆的娘家曾经就是地主。她老人家常常给我们讲起他们家那些辉煌的往事来。他们家有几百亩土地,雇佣着五个长工。但是这些长工其实都是他们家的亲戚。有她舅舅家的孩子,还有什么什么的侄儿之类的。这些人农忙的时候就住在他们家,他们全家的人一起干活,一起收获,一起吃饭。其实根本分不出谁是地主身份,谁又是长工。每年收成以后,留足自己吃的粮食,再分给长工们一年的粮食,其余的售卖,作为其他的日常开支。然后还有结余的话就会去买新的土地。反正那个时候,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有就是你拥有多少亩土地来说的。那些懒惰,或者因为赌博欠债,或者还有一些特殊原因收入不好的人家就会卖地!所以像他们那样的地主家,财富其实都是累积而来。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才不断拥有了手里的财富。不过,一家地主代表不了所有的地主。可能有的地主家会想着法盘剥别人!比如过度收租,还有在农民困难的时候少借多还,发不义之财。那个时候,人们的职业主要是包括地主在内的种地为主的农民为主。财富分配也主要发生在农民内部,因此看起来种地必然是挣钱的。而现在的农民,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了,工商业极度发达,相比之下,处在最基层的农业利润就极其微薄,甚至还会赔钱!农民群体也不能以农业为主来维持生计了,大多数要靠打工,或者投资创业来获取财富了。因此,现在的农民是不能跟过去的农民同日而语的。只能说时代进步了,财富分配结构也不一样了!过去以体力劳动为主获取财富的方式,已经变为了以知识为主获取财富了。
2023-07-15 14:37:514

农村曾经的地主后代现在生活的怎么样?还是有钱人吗?

农村曾经的地主,被整改以后,都变得一贫如洗,他们的子孙后代,在社会主义新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过上了普通的小康生活.地主家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是一个富豪,瞬间变成乞丐。这段时间地主受到了农民阶级的整改!听很多老人讲,整治地主的时候,是非常恐怖的,那时候如果村上有地主,就会有一群人,到他们家里去对他们进行指责和打骂!地主家里的东西,,在电视剧中看到那些地主,有时候还觉得他们特别可怜!那些地主们的子女和后代,因为家庭成分的不好,在工作方面和,找对象方面有了很大的阻碍,有很多孩子因为成分的问题,不能去上学,也有很多大学毕业的人,找不到工作,还有到了结婚的年龄,找不到对象,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是地主的家族!那时候的农民,工人对有成分身份的人,都有很大偏见!这种对地主后代有偏见的现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地主得到平反,他们才和普通的农民有一样的待遇!但是经过对地主的改造以后,地主家族经济已经变得非常贫困,比时普通的农民还要差,所以说地主的子孙后代比普通的农民,起点还要低!改革开放以后,人人平等,社会主义得到全面的发展。穷人不可能一辈子穷,地主的子孙后代,也可以种地,也可以上学,不用受到歧视的眼光,经过勤劳的双手,他们现在也越过越好!
2023-07-15 14:38:2614

[谈天说地] 斯诺登是好人还是坏蛋 ?

一晃儿,他滞留莫斯科机场好多天了,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倾向性不清楚了,不知道是倾向他被美国逮回去,还是倾向他能安全抵达政治避难地。他犯的是美国的法律,但也不算是我们的同志,真不像看两只外国球队比赛那样,总能很轻易倾向其中一队获胜。用儿时语言来表达的话,就是我搞不清斯诺登是好人还是坏蛋。 把人划分为好人和坏蛋真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在我一点点长大年代,小人书里,小说里,故事片里及所有被告知的故事里,都是把人物分成好人和坏蛋两类的。而我当然是站在好人一边的,支持好人消灭坏蛋的。记得有一本插图故事书叫《二十响驳壳枪》,书中的大人和小孩儿都是分成好人和坏蛋的。说的是一个老地主家里藏着“变天账”和一只二十响驳壳枪。老地主老得感觉不久人世时,把孩子叫到床前,最后一次告诉他们哪块地哪些房原来是他家的,千万要记着不能忘,将来要收回来的。要把账本和枪保存好。老地主不知道窗外有我们警惕性非常高的好少年看得一清二楚,他的愿望当然再也无法实现了。故事书大都看一遍就完了,而学校里经常讲的好人榜样和坏蛋的该枪毙的事是经常的。那时我们少年儿童的学习榜样叫刘文学,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的主要事迹是发现并与竟敢偸公社辣椒的一个地主搏斗,不幸牺牲了。想到刘文学,自然又会想到小英雄谢荣策和放牛郎王二小等等,他们面对的地主、国民党和日本鬼子都是坏蛋,都是应当消灭的。好人自然是我们的军队、地下工作者、民兵、群众和英雄模范等等,当然我自己肯定是好人了。 我把自己小学时代称作“小时候”吧,那时对故事里的好人坏蛋界限很清,情感上是爱憎分明。而1966年小学毕业后无学可上,也看不到什么书了。而在“文革” 现实中看到了许多 真人版的“坏蛋”,这些坏蛋又增加了“走资派”、 “三反分子”、“变色龙”、“小爬虫”、“国民党残渣余孽|”等等数不清的新名称。就是1966年的夏天开始吧,街上不断出现批斗挂大牌子戴大尖帽的“坏蛋”的会场。开始看见大尖帽挺感兴趣的,真像电影里当年被镇压的土豪劣绅一样,自然以为那当然是坏蛋了,应当批判斗争。终于有一次我挤到了台前,看清了大尖帽,但我至今忘不了那弯腰人尖帽下那张痛苦的脸。那人站在台上的一张凳子上,尖帽的底边是金属的。帽子底边两边系了细绳子,有个人在下面不时地往下拉一拉,直到那人的腰弯得承受不住了,重重地摔到了台子上……当时我真的不恨那个“坏蛋”了,现在回想那时的感觉是恐怖和同情兼而有之,但怀疑那人是坏蛋。怀疑是从我本来熟悉的好人被批斗开始的。我家楼下的一位伯伯,是一家县团级企业的监委书记(相当现在的纪委书记),为人和举止真是干部的形象,很受邻居们尊敬的。不曾想,有一天我看见他挂着牌子站到了批斗会的台上。一个造反派问他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本来是想刁难他一下,我那时是答不上来的。人家真不愧是位书记,当时就答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多年后,每当我在课堂上讲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时,总会想到当年那位书记伯伯的形象。但在造反派面前答对了也没有用,还是继续批斗个没完,但我当时不懂他犯的什么错误,但却很难认为他是坏蛋。以后,我就不愿以看热闹的心情去看批斗会了。但后来有组织时地参加批斗会不看是不行的。 小学毕业时中学停课闹革命,我们上不了中学,还归小学管理。时常被召集回学校,到工厂或农村去劳动。那时工厂和农村也都总开批斗会,我们去劳动的也得参加。最吓得我六魂无主的是一次农村生产队的批斗会,台上五六个“坏蛋”被五花大绑跪成一排,而且是大腿和小腿呈90度角的跪姿。记不清当时喊什么口号和问什么问题了,只记得一排打手抡起板子猛打那几个人的屁股和后背。啪啪的板子响和惨叫声简直就是中美合作所,太恐怖了。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跟着喊口号都没有前排那个叫顺子的年轻社员的声音大,他的父亲还在台上挨打呢。坏不坏蛋的不想了,我认为那么打人是不对的,打人的人倒是真像坏蛋。然而还有比打人更严重的,当时那么多跳楼跳烟囱的人,定是遭受了比挨板子打更难以忍受的迫害。1968年秋,我们终于走进了尚未复课的中学,那时许多老师还在被批斗。记得一位姓郝的老师,隔三差五就被揪斗。他的罪名主要是两句话。一句是“大海航行靠大伙”;另一句是“没有救世主哪来的大救星”。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说了这样的话没被打死真是命大。但也真有一位女老师跳楼死了。这位女老师的丈夫和我父亲是同乡又是同学,一直有来往的。我哥哥备考初中时还到他们家由这位女老师给补课的。他们的次子是我同届邻班同学,我们一起走进中学时就看到那些打倒谁谁谁的标语中有这位女老师的名字。没想到几天后这个名字就和“畏罪自杀,死有余辜……”联系在一起了,她是从学校三楼走廊堵头临时夹起来的“牛棚”里跳下来的。前些日子回鞍山,几个同学聚会,其中就有那位女老师的儿子,不经意间他提到了当年为母亲平反进京上访成功的事,但我们都不愿扩展这个话题。我们是同龄人,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弄出些“红五类”和“黑五类”的种种标签,把人分成好人或坏蛋,完全不受牵连的家庭很少,喝酒之际都愿讲点愉快的事,不愿回忆伤心事。但那个年代的好人和坏蛋往往都是很多名实相反的,当时的造反派一类的“好人”,其实都是坏蛋,现在出来一个忏悔的都成了新闻。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就不应再简单地把人分成好人和坏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该恢复,而具体的人也真不是仅仅是好人还是坏蛋那么简单。有一次遇到在别的单位工作的一个朋友,闲谈时提到我们共同认识得另一个单位的同志。这个人政治理论水平之高是挺出名的,许多兄弟单位都知道有这么个人。但后来他犯了个不太严重的生活作风错误,弄得挺不好的。朋友问我怎么看这个人,就是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蛋的意思。其实这也是我的疑问,如果他不犯这么点小错误,就是一个好同志。但这点错误也不能把他的水平说成不是水平,把他的工作都否定了。于是我搪塞给朋友一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答案。事实上他也仍旧能很好地工作,会看不出和好人有什么区别的。再进一步想一下,一个人自身也不一定就是天使和野兽这么好坏两种素质,一定还有介于两者之间,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素质种种。至于复数的人,那只能承认素质、立场、价值观的多元化了,确实不能简单地以好人和坏蛋来简单地区分。多元化地认识问题好处理问题当然要更复杂,但要从实际出发只能如此,嫌麻烦也不行。但我是从小开始总是那么非好即坏地区分人和事都习惯了,现在往往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愿意给人贴上好人或坏蛋的标签,不然就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再加上斯诺登还是个美国人,就更不知道他是算好人还是算坏蛋,不知道是该支持他还是反对他。听说美国人对斯诺登的做法也有不同看法,政府认为他泄密违法,该抓;有的人认为自己选出来的政府,不该背着选民干窃听的事,斯诺登替大家公开政府的工作信息是勇敢。我搞不清,其实也不用我搞清,那是人家美国的事。我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老习惯,该改改了,对斯诺登的事当奇闻趣事看看就算了。
2023-07-15 14:39:351

农村曾经的地主后代,现在还是有钱人吗?

纠正后,农村的房东变得贫穷。他们的后代,在新的社会主义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着普通的小康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地主一家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房东被农民阶级整顿了!听很多老人的话,整顿房东真是太恐怖了。那时,如果村子里有一个房东,就会有一群人去他们的家责备和打架!房东的家人看到电视连续剧中的房东,有时会觉得自己特别可怜!地主的孩子和后代由于家庭组成不好,在工作和寻找对象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由于成分问题,许多孩子不能上学,而且大学毕业的人很多。没有工作,结婚年龄,找不到对象,这是因为它们是房东的家庭!那时,农民和工人对那些具有原料身份的人非常有偏见!这种对地主后代的偏见,直到改革开放后,地主才得以平反,他们得到了与普通农民一样的待遇!但是,在地主转型之后,地主家庭经济变得非常贫困,甚至比普通农民还差,因此地主的后代比普通农民还低!改革开放后,人人平等,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穷人不可能一直都是穷人。房东的子孙也可以不受歧视地种植土地或上学。经过努力工作,他们现在变得更好了!
2023-07-15 14:39:565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改革法》

1950年6月14日至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召开,讨论由中共中央建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对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法(草案)》中有关政策的提出依据以及进行土地改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作了说明。报告指出: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这个基本理由与基本目的可以驳倒一切反对土地改革、对土地改革怀疑以及为地主阶级辩护等所根据的各种理由。经过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对《土地改革法(草案)》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土地改革法(草案)》。6月3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作为在全国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同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相比,《土地改革法》在若干政策上作了新的规定。一是由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同时规定,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属于封建剥削性质,凡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二是由没收地主在农村中的一切财产,改变为只没收其“五大财产”。即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这样做,可以维持地主的生活,并使地主的其他财产能投入农业生产或投资工商业,对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有利。另外,对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实行不没收的政策,因为地主兼营工商业这部分私有财产,是受到《共同纲领》保护的。三是增加了对小土地出租者的政策规定。《土地改革法》规定: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均不得以地主论。其每人平均所有土地数量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量200%者均保留不动。超过此标准者,得征收其超过部分的土地。由于小土地出租者的土地所占比重很小,基本不动这部分土地,对于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和发展农业生产并无大的不利,而照顾这些人,尤其使他们当中的生活困难者得以维持生计,可起到社会保险的作用。《土地改革法》还规定,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上述法律规定,对于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改革法》颁布后,政务院相继制定和公布实施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政策,包括《农民协会组织通则》、《人民法庭组织通则》以及《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等。关于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政务院具体规定了划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等成分的标准,并明确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出身,依其家庭成分决定,其本人的阶级成分,依本人取得主要生活来源的方法决定”。对小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手工业资本家、手工业工人、小商小贩、开明士绅的划分以及地主成分的改变等问题,也分别作了规定。土地改革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封建剥削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尽管国民党反动政权在大陆已被推翻,也有一部分中小地主和开明绅士表示愿意服从土改法令,但就整个地主阶级而言,是不甘心失去其原来在农村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在土改前期准备中,各地都有一些地主预先将土地及其他应被没收的财产“分赠”亲友,以逃避没收;或者分散给老佃户、老长工,以待土改过后再胁迫追回。少数顽固地主甚至以各种手段对抗土地改革,有的屠宰耕牛、毁坏农具、拆毁房屋、砍伐山林,破坏农业生产;有的以金钱女色收买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以求庇护,或派亲信、代理人混进农民协会进行破坏;有的散布谣言,蛊惑农民,或阴谋杀害农村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有的地主还留下变天账,准备以后反攻倒算。事实表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仍然是一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地主阶级不会因政府发布土改法令就顺从地交出土地,农民也不可能靠自上而下的“恩赐”获得土地。针对这一情况,党强调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必须坚决执行毫不动摇地依靠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力量,发动农民自己打倒地主以取得土地、保卫土地的群众路线的方针。为加强对土地改革的统一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刘少奇为主任的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国的土地改革工作。各大区、省、专区、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形式,在农村和城市各界人民中广泛宣传土地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目的性,解释土改法令和方针政策,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保证《土地改革法》的正确实施,从中央到地方都抽调了大批干部组织土改工作队,其中吸收了相当一批新解放城市的青年和学生。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三年中,每年参加工作队的都在30万人以上。各地土改工作队都经过集中培训,认真学习土改法令,掌握各项政策和工作方法,分期分批下到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许多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过去几乎从未到过农村,对农民的贫苦状况并无切实了解,经过参加土改工作队,和农民一道同地主阶级作坚决斗争,深获教益,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增长了才干,有一大批人成长为懂政策、有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
2023-07-15 14:40:311

为什么古代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

地主就是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来无偿的获得农民的劳动果实,早起的时候,农民需要定期去地主家的土地上劳动,后来地主家不种地了,可是地主家也想有余粮呀,只能从农民那里收取了,,这也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一个阶段,等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昌盛了以后,地主也想吃肉了、也想穿好看的衣服了,,,收到的粮食谷物又不能直接用,还得麻烦去换钱。换别的,所以那个时候就不要谷物了,直接要钱了。。。农民要把粮食粜了,给地主钱,又多一层剥削,,有时间多收了粮食,反而因为粮食便宜,过得更像灾年,,,总之还是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太少,,地主家用不到那么多钱,就只能收粮食谷物了。
2023-07-15 14:40:382

为什么地主的后代都很聪明?

因为从小生活条件优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上,现代人对过去那些拥有地主身份的人,仍然是嗤之以鼻,视为可恶之人。脑海中对“地主”这一概念的基本认知因为受到上一辈人的影响,形成了固有的刻板印象,而从未真正去了解过地主。其实地主是很优秀的,我们先抛开压榨地主百姓这件事情,本事情的本质而言,为什么在过去贫穷的农村时代,唯独地主家会这么有钱?难道他们的财富是搜刮而来的吗。地主情况分析我认为并不见得,因为地主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他们祖上几代人可能也是普通农民,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很多地主家庭对儿女的教育之严格,非一般普通家庭可以相比。所以,很多地主家庭,才会一代比一代强,都是有钱人。村里很多农村人说,过去那些地主家庭长大的孩子,娇生惯养,现在时代变了,不再是以前地主那个时代,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赚大钱。那些地主家的后代,现在长大后进入社会,基本上没啥能力,和现在的富二代根本没有可比性,真的是世风日下呀。没有祖上荣耀和财富,现在那些地主后代啥也不是。以前听婆婆说,在她小时候,村里有一位地主,地主家里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要上私塾读书,并且长大之后,男孩子要大学,女孩子也要读大学。那时候没有小学六年级,只有高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六年级学生。
2023-07-15 14:40:452

农村曾经的地主后代,如今生活的怎么样,还是有钱人吗?

在曾经的农村,其实每个村落都有地主的存在,但是解放之后,这些地主都慢慢的被剥削,因为他们手中的土地都属于人民的。所以最后他们也沦为普通人,就算有万贯家财也是保不住的,就连他们的房子也是一样,会分给那些贫困的人来居住,所以这就是共产主义。基本上大多数地主的后代都已经过得很不好,因为地主这个身份在那个时候是不被人所看好的,不单是地主,就算是赋能也是一样,所以必须是贫农,而且三代贫农更是一种荣耀的象征。本身来说诸位地主你的地已经没有,你的家产已经被分散,所以一切的一切,在一瞬间都已灰飞烟灭。在我们老家那边确实也有地主的后代,但是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成就,其实现在的社会,想要中山在一起也是有可能,那就是努力用功学习,这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在如今社会,如果还有吃不饱饭,这样的人群只能说他们太过于懒惰,因为国家有这么多好的政策扶持,没有理由继续贫穷。从最近二十几年来的变化,我们就能够看得出,国家在进步。在我小的时候,每年种地需要向国家缴税,但是现在农民种地,国家还会给予补助,所以国家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进步。不单是在这些小细节上,很多地方都能够有所体现。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感恩今天幸福的生活,不要不懂得知足。
2023-07-15 14:41:0310

古代地主家上梁钱放在那

古代地主家的上梁钱通常被放在罐子里。上梁钱是旧时人们为了祈福,用红布、红纸包着铜钱,在建造房屋时钉在房梁上或压在砖瓦下,或是门上板等地方。这种做法常见于中国的许多地区,如河南、山西、山东、安徽等地。此外,有些地主家在房屋施工建设之前,也会在破图仪式结束后,将一些吉祥物如五谷布料、银元等埋在地下,以期为房屋和家庭带来好运和保护。但是,由于每个地区的风俗和习惯可能略有不同,上梁钱的放置方式也可能存在差异。
2023-07-15 14:43:332

新浪网站怎么找不到姜丰的‘地主家的蜜罐子’博客了?

她换名字了,叫地主家的变天账
2023-07-15 14:43:421

朝代更替之后原来的大地主家都被推翻了吗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是频繁发生的。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都会发生变革,其中包括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的变化。在某些朝代更替之后,原来的大地主家庭可能会被推翻或者失去其原有的地位和财富。例如,在明朝末期,明朝的统治者面临着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双重压力,一些大地主家庭在这场动荡中被推翻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财富。但是,在其他朝代更替之后,原来的大地主家庭可能会保留其地位和财富,并继续在新的朝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唐朝时期,一些大地主家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朝代更替之后,原来的大地主家庭是否被推翻,取决于历史背景、政治和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在新的朝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07-15 14:43:514

父母去世,朱元璋向地主借地安葬被拒,称帝后他如何对待这位地主

父母去世,朱元璋向地主借地安葬被拒,称帝后他如何对待这位地主?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穷苦的百姓出身,小时候正值元王朝统治腐败天下大乱,加上连年的灾荒,导致他的父母在去世的时候朱元璋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甚至连一块用来安葬自己亲人的土地都没有,而此时的朱元璋正在给当地的一位地主干活,在走投无路之下他找到了这位叫做刘德的地主,乞求能看在给刘家卖命多年的份上能够给自己一小块地方把自己的爹娘给埋起来,这在我们看来实在无法拒绝的事情竟被刘德一口拒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件事,朱元璋的父母最后怎么安葬的?在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之后怎么处置的这个无情无义的地主呢? u200b首先要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大环境。第一:当时的中国在元王朝的统治下,疆域广袤资源丰富,但是放眼天下,朱元璋一家竟没有容身之地。大家都知道在元朝的时候地地道道的汉族人是最为低等的人群,天下太平之时尚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更不用说“四分五裂”的元王朝末期了。 朱元璋的父亲有个有趣的名字叫做朱五四,原本是居住在金陵的官府淘金户,按照当时的制度淘金户在每年都要定期给官府上缴黄金,要说这朱家祖辈估计都没见过金子,因此为了保命在每年都要拆东墙补西墙来换口饭吃。而这种结果就是一家老小开始了流浪生活,根据记载,朱家几代人先后在金陵,盱眙和钟离等地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家有个孩子出生了,因为穷人没有名字,因此以出生时间来算用朱重八做名。 u200b第二朱家最后选择落脚在了钟离,成为了一家佃户。在颠沛流离了很长时间之后,朱五四带领全家人来到了钟离的西乡,全家人给当地的财主刘德做佃户,在财主眼里,他们一家人可以说是老实本分的,也是努力付出的,因此很快就给了他们几亩薄田供他们耕种,而朱家此时也拥有了自己的耕地,在一家人看来,这似乎就是生活的希望。 朱五四每天早晨早早起床,晚上很晚才睡,一天都在地里干活,把地主家的田地,当作自家的地来看待,可由于大环境的贫苦,导致一家人虽然很努力,但依旧食不果腹,而财主当时对于佃户的税收要求极高,几乎一年下来所有的辛苦钱都进了财主的腰包,自己能拿到手的所剩无几。即便侥幸碰到一年收入颇高,还要偿还之前欠下的债务,所以生活总体来看仍旧难以为继。 u200b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长到了10多岁,为了帮助家人分担,小小年纪就开始在财主家放牛,有一次因为实在饿的受不了,他提议把地主家的牛宰了之后烤着吃,并且把剩下的牛皮和骨头全部埋了起来,但最后这件事仍旧被发现了,遭到了一顿毒打。 第三,连年天灾,亲人最终离世。就这样,日子过了几年,朱元璋已经是个成年的小伙子了,在元朝至正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席卷了整个安徽,当时田地里的庄稼被蝗虫啃噬殆尽,瘟疫肆虐,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弟都没有躲过这场灾难,纷纷去世,整个家中只剩下了嫂子和几个年幼的侄子,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无法接受了。 这就发生了之前说到的那一幕,朱元璋向刘德恳求要一块地方埋葬父母被拒绝,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财主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不下去,帮助朱元璋完成了这个心愿。可惜在埋葬父母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山体滑坡,导致自己父母的尸体都被掩埋,这也成为了朱元璋一生的心病。 u200b此后朱元璋远走他乡,并且在经历了很多艰苦磨难之后,参加到了起义军中逐渐成为了反元势力中的中流砥柱,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一统中原开创了大明王朝。 而此时他挂念逝去的父母,并且自责没有把他们安葬好,于是回乡祭拜。回乡的时候,当年的财主刘德心里忐忑不安,害怕朱元璋找他算账,可朱元璋到达老家后却把刘德喊来赏赐了他几十亩良田,并且免除徭役10年。以示皇恩浩荡,心胸广阔。 而当年帮助过自己的刘继祖,此时已去世多年,朱元璋追封他的后代为列侯,并且一直世袭了300多年,到明朝灭亡。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在历史上人们在说到朱元璋的时候总是感觉心狠手辣,毫无感情的帝王形象,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他的内在或者说是内心并非是这种薄情寡义之人,刘德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毕竟在某些程度上救助过朱家,这在朱元璋看来就是一件功劳。
2023-07-15 14:43:571

朱元璋借地葬父,地主无情拒绝,称帝后回乡,地主:皇上万岁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 他本一介布衣芒屏,白手起家打天下,攻大都,灭元朝。复汉人衣冠,推儒家思想,轻徭薄赋、任贤任能,不论世人对其是谤是誉,他的功绩千秋万代,名载史册。他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 上真实的朱元璋本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当过放牛娃,也当过乞丐。 父亲过世时,朱元璋借地葬父,却被地主无情拒绝。朱元璋称帝后回乡,地主对其高呼:皇上万岁! 出身贫农,一介布衣 朱元璋,1328年10月出生,濠州钟离人也。幼时家贫,其父朱五四本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百姓,因染上赌博恶习,四处借了银钱无力还债,便常年搬家,四处东躲西藏。在如此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朱元璋的童年过得格外落魄。 元末年间,各项苛捐杂税日益繁多,朱家更是生活拮据,无以为继。无奈之下,朱父终于痛改前非,一路南下打工讨生活。一家行至凤阳之时,恰逢地主刘家兄弟招聘家从,误打误撞地,朱家父子便这样在刘家安定了下来。 地主家兄弟两人,兄长刘继祖爱财如命,锱铢必较。其弟刘德怜爱百姓,时常乐善好施,人缘颇广。 朱五四主要帮刘家做些耕田种地,清洁洒扫的农活,朱元璋便一起帮着主家放牛。日子虽依然过得清贫,却比以前那般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来得更为安逸、踏实。 日月如梭,驷之过隙。一转眼,朱元璋已在刘家过了六七个年头,彼时已年岁十七。家中两位兄长皆已成家立业,远走他乡。朱父年华已老,时常病痛不断,过没几年便驾鹤西去了。 身无分文,借地葬父 哥哥几年前早已背井离乡,而今父亲更是撒手人寰。举目四望,朱元璋眼下竟无任何亲人可依靠。近几年来所攒下的工钱,为父亲买药治病早已花光了积蓄,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多余的银钱为父亲安葬入殓? 早在朱元璋的父亲病重之时,地主刘继祖便认为这家人早已没有什么可供利用的价值。只是刘德念在朱家在此服侍多年的情分上,才说动了哥哥让朱父在刘家养病。此时朱元璋的父亲一命呜呼,刘继祖便迫不及待要将朱元璋赶出门去,令其自生自灭。 朱元璋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破草席将父亲裹住,眼下自己身无分文,只得央求刘继祖借一块地给自己,好让自己把父亲安葬进去,对父亲的在天有灵也算有个交代。 “您就在看我们一家为刘家做牛做马那么多年的情分上,看山上有哪块您不要的荒地,暂时先借我用一下,让我把我的父亲安葬进去吧。”朱元璋如此苦苦哀求道。 苦苦哀求,葬好父亲 刘继祖本就是个铁石心肠、吝啬孤寒之人,对朱元璋有此诉求又怎肯轻易松口应承,更何况朱元璋此人一黄口小儿,无名无分,更无钱财,没有任何可供利用的价值,当下便一口回绝了朱元璋的请求。 “养你们父子在我刘家这么多年我已经算尽了我的本分。我的地都是我的财富我的宝贝,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在这说三道四的。现在你就带着你的父亲走得越远越好,别在这里找我的晦气。” 朱元璋无奈之下,想起平时矜贫救厄的刘德,便转身去刘德面前苦苦哀求。 “您平时就是一个大善人,为百姓们施米布粥,我们也是刘家的一份子啊。看在我们一家忠心耿耿这么多年的份上,也看在我这一片孝心的份上,求求您大发慈悲,借一块地让我父亲好好安息吧。” 刘德见朱元璋如此声泪俱下,字字句句肺腑之言,不免心软,便找了一块山坡上的荒地借给朱元璋:“你先把朱五四好好安葬了,你也不用回来了,以后你自己另谋高就吧!”朱元璋千恩万谢,安葬好父亲之后便收拾包袱离开了刘家。 四处漂泊,起义称帝 父母逝去,哥嫂远走异乡,天下之大,可却没有一处地方是朱元璋的家。朱元璋一路北上,走走停停,手里的粮食吃完了,仅有的一点银钱也花光了。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沿街乞讨,沦为乞丐。这段日子,大概是朱元璋人生中最为灰暗的一段时日。 元至正四年,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行至皇觉寺内,在此地出家做起了和尚。虽说每日依旧食不果腹,但总算有了个安身立命之地,不必再饱受风吹日晒之苦。 在这,朱元璋在住持的教导下开始读书认字。在另一个知识的世界里,朱元璋才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他从未接触过的奇异之事。朱元璋二十五岁时,恰逢 郭子兴 领导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统治。 皇觉寺住持劝朱元璋:“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你老在我这个破庙里待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出去闯荡一番,说不定还能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咱俩师徒缘分已尽,就此别过吧!” 话说朱元璋拜别了住持后便从了军,随着郭子兴一路杀敌北上。从郭子兴手下一个最普通微末的亲兵,直到副元帅,再从吴国公的身份一路高歌,直到大明王朝的皇帝。这样大起大落的一生,却也是经历了诸多的坎坷与磨难。 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起义军后,直捣黄龙,攻破京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而后平定四川、甘肃等地,最终统一中原。经过朱元璋兢兢业业的努力, 社会 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天下初定,一片祥和。 称帝后回乡,地主:皇上万岁! 虽大局已定,然而朱元璋最念念不忘的还是父亲身故后的那一坡黄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朱元璋此生最大的遗憾,大概便是未能好好孝敬双亲,连死后遗体也未能得到妥善安置。年底,朱元璋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朱元璋回到凤阳,找到当初安葬父亲的那一块坟地,圈进了整个山头的范围,四周派亲兵把守,将其团团围住,并请来风水大师和瓦工泥匠将其好好地重新修葺了一番。 当初的地主刘家兄弟听闻当初家里的放牛娃成了当今圣上,又想起以前对朱元璋的种种刁难,难免悔上心头,担心自身性命难保。当朱元璋出现在刘家兄弟面前的时候,两人早已吓得连呼“圣上饶命”。 朱元璋看着面前自己曾经服侍多年的家主,虽然对家人多有苛待,然而刘家兄弟终究也是给了父亲和自己几年安定的生活,刘德更是给了父亲身亡后一席安身之地。 思及此事,朱元璋赶忙将二人扶起,“过去的种种情况,都不必再计较了。”兄弟两如获重负,对着朱元璋高呼:“皇上万岁!” 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帝,道是无情却有情。刘家兄弟因为一次不经意的善举,也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善恶终有报,便是此理。
2023-07-15 14:44:161

地主是怎样炼成的

过去,有个村子一个家伙,家里有几亩地,他和家人都懒得干活,就雇人干。这家伙疑心贼重,总怀疑长工们偷懒,就想出个馊主意。他到市场抓了几个打鸣打得最好的大公鸡,然后,每天下半夜两三点钟,偷摸跑到鸡窝前学鸡叫。过去农村没有种点,农民们都以公鸡打鸣为早晨下地时间。所以,这家伙一叫,大公鸡们以为天亮了,也跟着叫。然后,他就跑进长工屋里劈头盖脸地吵吵起来:“快起床快起床,你们这些懒东西,鸡都叫了,下地干活。”就这样,他渐渐练成了地主。他姓周,大家都叫他周扒皮。
2023-07-15 14:44:394

贪财的老地主讲的是什么故事?

有一个村庄位于离山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住着一户只有两口子的人家,这一年遇上荒年,地里连种子都没收,到了来年种地的时候,可把丈夫愁坏了,妻子说道:“没有法子呀!你到地主家,去借半斗高粱当种子吧!”小伙子听妻子这么说,明知不妥当,但逼到这个地步也只好去了!叹了一口气就到地主家借粮去了。没想到那么容易,地主问明了他的用处以后,满口答应道:“好!好!等明天你来拿吧!”当天晚上,地主对他老婆说道:“挖出半斗高粱。”地主老婆把嘴一噘说:“不许你往外借粮。”地主伸过头去说:“你知道什么,今春借给他半斗高粱,秋天就要他那五亩地。”地主老婆说:“你竟想好事,秋天人家收获高粱,只还你高粱,还能给你地吗?”地主小声地说:“咱把高粱种放在锅里炒炒!叫他种上出不来,看他秋天他拿什么还咱!”地主老婆也欢喜起来,连忙去炒高粱去了。把高粱倒进锅去的时候,不留心掉一粒在锅台上,炒完了,往斗里盛的时候,连这粒也盛了进去。第二天,小伙子来拿,地主说道:“咱两个说在明处,你借了我的粮去,秋天有粮你还我粮,没粮你还我地,你听明白啦!秋天你还不上我的粮,你那五亩地就归我了。”小伙子心想:到秋天怎么的也能把他这半斗高粱还上,便答应了。小伙子和他妻子,两口子辛辛苦苦地把地种上了。可是只出了一棵,上粪浇水,那棵高梁长得真好,高粱穗比斗还大,小伙子谋量着这棵高粱总能出半斗去还地主。眼看高粱快熟了,他天天守在那里。一天早上,一个老雕叼着高粱穗子就飞,他急了,跟着就去赶。老雕头前飞,他在后面赶,赶着赶着天黑了,老雕叼着高粱穗子钻进大山里面的洞里去了。小伙子要往家走,天黑了,路又不熟,这还不说,高粱穗子又叫老雕叼去了,拿什么去还地主的粮,还是等天明豁上命进洞去看看吧!四周都没有人家,晚上到哪里去过夜呢?他周围看了看,在离洞不远的地方,有一棵松树,松树长得像把伞,他就爬到上面去了。没过多久,一个大狼跑了来,停了一会,老虎也来了,狮子也来了,狗熊也来了,猴子也来了……他在树上听着,动也没动。狼用鼻子四下里闻着说:“抽搭抽搭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猴子也说:“抽搭抽搭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狗熊说道:“哪里来的生人,是咱出去带了生土来啦!”老虎说道:“今天出去谁没有吃饱”狮子说:“我今天没吃饱!”狼说:“我咬了一个猪吃饱了。”狗熊说:“我吃了个半饱。”猴子说:“我还想吃点。”老虎从松树根上一扒,扒出一个锃亮的宝器,还竖着个锃亮的把。老虎拿它敲了两敲,念道:“金头金把,敲两敲,酒菜饽饽一齐来。”转眼间,通红的食盒来了,里面盛的有酒,有菜,有饽饽。老虎、狮子、狗熊、猴子,吃完了,又把宝器埋在松树根上。鸡“咕咕”地叫了一声,老虎走了,狮子走了,狼和狗熊、猴子都走了。小伙子在树上看得清清楚楚,心想,只要得到这个宝器,还愁什么!地主的粮也能还上。他轻轻地爬下树来,从松树根上挖出宝器,带回家来了。到了家里,和妻子说了,拿出宝器敲了两敲,喊道:“金头金把,敲两敲,半斗高粱快快来。”说话工夫,半斗高粱就在眼前了。他叫老婆把宝器藏起来,拿上高粱就往地主家去了。地主一见他来还粮,就变了脸,问他道:“你的高粱种上没出,怎么有粮还我!”小伙子从来不会说谎,就把事情源源本本地告诉了他。地主这才把粮收下。第二年,他也叫长工在地里种上了一棵高粱。地主守在旁边,叫长工浇水上粪。高粱长得也很好,眼看快熟了,地主天天盼老雕,这一天老雕飞来了,真的把高粱叼去了。地主也跟在后面追,天黑的时候,也追到那座山里,老雕又钻进洞里去了。地主周围看了看,也望见了那棵长得好像一伞样的松树,地主心想,这一定是那个小伙子爬在上面的那棵树。他也爬了上去。不多一会,狼也来了,老虎也来了,狮子也来了,狗熊也来了,猴子也来了。狼四下里闻了闻说:“抽搭抽搭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狮子也说:“抽搭抽搭鼻子,生人味,见了生人活剥皮。”狗熊说道:“哪里来的生人,是咱出去带回生土来啦!”老虎说:“还是找找吧,上次咱的宝器就叫人偷去了。”猴子一跳上了树,见地主蹲在树叉上,拧着鼻子就把他揪了下来。狼过去拧着鼻子转几圈,老虎过去拧着鼻子转几圈。猴子也过去拧着他的鼻子转了几圈,把地主的鼻子拧了三丈长,才把他放了。地主得了命,肩上扛着鼻子,腰里缠着鼻子,胳肢窝里夹着鼻子,往家就跑,拿不了的一截鼻子,只能在地上拖着。地主老婆觉也不睡,点着灯一直在等着,一听见地主叫门,赶紧下来开。地主听见老婆开门,连忙喊道:“小心别碰了我的鼻子。”老婆问道:“得了个鼻子宝器吗?”地主着急地说:“你躲开让我进去,到家再说吧!”他生怕长工看见他,慌慌张张地往屋里跑,到了水缸边,一不小心叫脚底下的鼻子绊了一下,一跟头,竖在水缸里淹死了。贪财的老地主到头来只落了这么一个下场。
2023-07-15 14:44:531

在古代有三十担粮食是地主吗

如果按照以上的标准来的话,那么仅仅拥有土地还不是地主,必须有一个条件是完全不用种地,这就涉及到一个土地多少的问题了。  那么按地主家人口来算,地主,老婆,两个妻妾,三个儿子,四个佣人。那么如果是地主家的话,就会有11口之家。古代一亩地200斤算能卖一俩银子,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与现在的300元。普通年份1石(10斗)的价格在1.5-2两银子。古代一石米为一百升,一升大米重约一斤八两,一石即为一百八十斤。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米来算,11个人那么一天的11斤,一石米只能够一个地主家吃半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地主一家需要吃饱的话,一年的粮食产品必须是4015斤,古代一亩田200斤,那么需要20亩田才能够养活地主一家人十一口人。这仅仅是米饭的需要,还有其他需要,比如衣服、菜、看病、娱乐等个方面,这个估算,需要50亩的田能可以支撑地主11人的吃穿住行。所以历史君估算古代地主的标准是50亩田,低于50亩那么久不算地主了。
2023-07-15 14:45:001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是怎样划分的

法律分析:1、如果家庭拥有土地,家庭成员不参加劳动,只依靠地租收入或雇佣农工耕种,属于“地主”。地主属于被打倒的阶级,地主家庭的子女禁止在军队服役,禁止担任公务员职务。2、如果家庭拥有土地,虽然也收取地租或雇佣农工,但自己和家庭成员也参加劳作,为“富农”。3、如果家庭拥有土地,但基本是自给,不收取地租,属于“中农”。4、如果家庭只有很少土地,主要收入依靠打工,为“贫农”。5、如果家中没有土地,完全依靠打工为生,为“雇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2023-07-15 14:45:071

朱元璋年少时,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怎样对待刘德?

朱元璋、刘邦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草根皇帝,两个人虽然都是农民出身,相对而言,刘邦的命运似乎好很多,他从小不干农活,到处混吃混喝,人脉又很广,还混了一个泗水亭长的职位,在穷困潦倒时,还娶了一位富家女。而朱元璋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连饭都吃不饱,为了维生替地主家放了十几年的牛,后来还当了和尚,四处乞讨,可谓是历经人生酸甜苦辣。朱元璋剧照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富有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出身微贱的农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为草根成功逆袭的典型励志人物,用现代话说就是不拼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地。朱元璋幼年吃不饱饭时,有好心人接济他,也有人落井下石,其中刘德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朱元璋年幼时父母给刘德家种地,他给刘德家放牛,但是刘德对他并不好,常常打骂,朱元璋幼小的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和挫败,可以说在朱元璋悲催的人生中,刘德是最早创伤他心灵的那个人,那么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怎么对待刘德呢?首先要从朱元璋的童年生活开始说起。(一)朱元璋原名为什么叫朱重八?致和元年(1328年10月21日),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有一户贫困农家,男主人叫朱五四,这一天对于朱家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天在朱家诞生了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男孩。按照元朝法律规定,没有文化,没有做过官,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贱民是没有资格取上文雅的名字。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写到“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意思是在元朝平民百姓没有职业的人,按照父母年龄相加取名,比如父亲30岁,母亲29岁,相加得59,孩子取名叫五九,当然还有些按照数字来取名。朱五四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时,因为儿子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故而取名叫朱重八,就是朱八八,后改名朱元璋。朱元璋剧照(二)草根皇帝朱元璋从小就是孩子王朱元璋祖上三代务农,在当时是佃户,也就是古代租地主地的农民,朱五四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地主刘德家种地,由于家里孩子太多,靠种地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朱元璋也算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几岁就给刘德家放牛,自此当上了放牛娃。当然给地主刘德干活的佃户并不是朱五四一家,自然放牛娃也不止朱元璋一人,大家都是打工仔嘛,在放牛期间朱元璋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这些后来成为朱元璋集团的老股东。在朱元璋的童年生活里,也不只是放牛,常常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这也不难理解,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群熊孩子中,朱元璋虽然不是最年长的那位,但是他特别讲义气,也很有话语权,大家都听他的指挥,心甘情愿奉其为“孩子王”,可见朱元璋从小就很有领导能力。朱元璋幼年剧照(三)朱元璋偷吃刘德家的牛刘德虽富但不仁,而且还非常抠门,自己每天大鱼大肉,却让这些给他放牛的孩子们吃不饱饭,朱元璋也是常常饿着肚子干活,饭不给吃饱也就算了,刘德还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常对孩子们打骂,招来朱元璋的记恨。朱元璋本来家里就不富裕,饭都吃不饱,别说吃肉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能够吃上一顿美餐,是他们最单纯的愿望。朱元璋嘴馋,加上本来对刘德就不满,于是打起刘德家牛的主意。著名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朱元璋找来小伙伴徐达、汤和、周德兴烤了刘德家的牛,美美地吃了一顿,事后他们才意识到没法交差,刘德可是每次都要清点牛的,此时朱元璋挺身而出,说他一人承担,朱元璋把作案现场清理干净,只留下牛尾巴,他把牛尾巴插入石头缝,对刘德说小牛钻进石头缝里去了,拉不出来。这怎么能骗得过刘德呢?骗骗小孩子还差不多,这次朱元璋被刘德毒打了一顿,也因此丢了工作。地主刘德剧照(四)朱元璋请求刘德赠地安葬家人遭拒公元1343年,朱元璋的老家,淮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紧接着第二年又发生蝗灾和瘟疫,本来老百姓就吃不饱饭,灾难一个接一个的发生,致使疾病四处蔓延,让老百姓走上了绝路。很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朱重五死于饥荒,家里的男丁,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此时朱元璋只有17岁,面对亲人的离世,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古人非常重视死者的身后事,才有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对于穷酸的朱元璋来说,他没有能力安葬家人。于是他和二哥抬着父亲的遗体找地主刘德帮忙,苦苦哀求刘德,希望他看在自己一家子为他卖命干活的份上,施舍一块地和一口棺材安葬父母,朱元璋所做的一切没能唤起刘德的恻隐之心,反而遭到刘德的恶言相赠。朱元璋为找不到墓穴安葬家人感到伤心欲绝,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此时刘德的大哥刘继祖见朱元璋非常可怜,主动提出赠地安葬朱元璋家人,刘继祖的施恩让朱元璋记住了一辈子。刘继祖剧照(五)刘德结局古人都讲究衣锦还乡,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自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怎么地也要回去看看,当了皇帝也算是光宗耀祖。朱元璋回到家乡以后,乡亲父老不可思议地看见昔日的朱八八变成了皇帝,都跪拜在朱元璋的车马仪仗前,地主刘德这次傻眼了,他怕被发现,躲在角落里,万一朱元璋秋后算账,他可吃不了兜着走。结果朱元璋还是发现了躲在人群角落里的刘德,说来朱元璋也不是一个大度的人,看他怎么对功臣就知道了,但是朱元璋对刘德却无比的宽容,他面对昔日刻薄的地主刘德说道: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意思是你当年所为乃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穷,你怎么知道我将来能当皇帝呢?朱元璋赏赐刘德三十顷的地,还免除他十年的赋税和徭役。朱元璋剧照(六)结语朱元璋在偷吃地主的牛时,吃尽苦头,也丢了饭碗,但是却得到了小伙伴的信任,也体现出他敢于担当的性格,后来这些小伙伴都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所以说朱元璋在笼络人心方面堪称一绝,他后来处理地主刘德时,更加表现出他的大智慧,刘德无权无势,是个小人物,杀了他除了解心头之恨,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不杀还能赢来贤名,朱元璋是当今的皇上,干嘛跟一个小老百姓过意不去,这就是政治家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也体现了朱元璋的大智慧。
2023-07-15 14:45:141

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呢?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困家庭,他的家庭属于贫困中的极品——赤贫,家中的老鼠都被饿的含着热泪离开了。父母没文化给他起个像样的名字,只好用数字代替称呼,朱元璋最初叫朱重八,他家祖辈传流都是以数字为名,比如他父亲叫朱五四,他叔叔叫朱五六,他哥哥叫朱三四u2026u2026朱元璋8岁时,为了活命去了地主刘德家放牛,当时他的小伙伴徐达和汤和也在刘德家放牛。地主刘德为富不仁,每次放牛回去都要看看牛的肚子鼓不鼓,不鼓说明没吃饱,哥仨免不了一顿毒打,最后还不让吃饭。▲地主刘德哥仨气得没办法,有一天,朱元璋想出了一个制裁刘德的办法。在放牛时他对徐达和汤和说:“刘德太可恶了,这回咱们把他的小牛犊烤着吃了”。徐达和汤和听了急忙摇摇头说,“刘德每天回去清点,少了牛还不打死咱们?”朱元璋附在二人耳边一阵嘀咕,徐达和汤和听了哈哈大笑,伸出大拇指说,“就你小子坏,亏你想的出来,哈哈u2026u2026第二天,三人早早赶着牛上山了,随后把小牛杀了烤着吃了,最后把现场清理干净,唯独剩下一条牛尾巴。原来朱元璋想出的妙计是把牛尾巴放在山石缝里,露出一点点,让徐达和汤和装作用力往外拉,然后他急忙跑回刘德家,装作火急火燎的让刘德赶紧上山。▲小时候朱元璋“小牛犊掉山涧了,幸亏被拉住了尾巴,我们力气小快拉不住了,德叔快点去吧”朱元璋此时嘴上像抹了蜜,一口一个“德叔”叫着。随后刘德随朱元璋跑到了出事地点。刘德赶到后,徐达和汤和拉出那条牛尾巴,泄气的说,你们来晚了一步,拉断了牛尾巴了,小牛犊掉到了万丈深渊了。刘德望着黑咕隆咚的山涧,心疼的直落泪u2026u2026朱元璋哥仨完美的骗过了刘德,这件事在朱元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于35年后,因此事改变了地主刘德的命运。▲放牛娃朱元璋刘德35年后被朱元璋厚赏!(话接前言)转眼间,朱元璋为刘德家放牛7年多了,公元1343年,安徽凤阳发生了一场瘟疫,朱元璋的父母染病去世。朱元璋和哥哥身无分文,于是跪求刘德看在父母一辈子为他打工的面上,给块墓地好把父母安葬。但是刘德无情拒绝了,并骂骂咧咧把兄弟二人赶了出去。就在朱元璋兄弟万般无奈下,朱元璋的邻居刘继祖伸出了援手,给了朱元璋一块墓地,朱元璋的父母得以入土为安,这一年朱元璋16岁。父母都死了,朱元璋身无牵挂,他发誓不再为刘德家放牛,于是踏上了四处漂泊之旅。▲乞丐朱元璋朱元璋当过乞丐,当过和尚,苦难的经历造就了朱元璋奋发向上的精神,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内心强大心怀天下,朱元璋要砸烂旧时代,开创新未来。经过25年的血雨腥风拼杀,朱元璋在40岁时终于推翻了暴元,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实现了他的帝王梦,荣华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公元1370年5月,朱元璋御驾回老家凤阳祭祖,顺便看看自己的恩人刘继祖。等回乡后才知道刘继祖已经作古,追封恩人名号,赏赐他儿子100顷田地,并授其子孙后代世世为官。当时朱元璋回乡吓坏了地主刘德,刘德屁滚尿流跪在朱元璋面前请罪,一边扇自己耳光一边痛哭流涕。
2023-07-15 14:45:574

这个故事是怎样的?详细点

从前有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小孩一起出生,一家是地主,一家是地主家的长工。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算命的路过这个村子,看到了这两个小孩,便指着地主家的小孩说,这个小少爷是大富大贵的命格,长大是要考状元郎当官。又指着长工家的孩子摇摇头说,这个名穷,还是帮人干活的命。地主家听了很高兴便请算命先生吃了一顿好的饭菜。而长工家从此便没了笑容。两个孩子都渐渐长大了,地主家孩子整天好吃懒做也不读书学习,有人问之,便说,我命中便注定我是要当状元郎的,读算命书啊。而长工家孩子一直刻苦读书,同时帮父母干活,考上了童生,秀才,举人,最后中了状元。地主家的孩子整天逢人便说我是状元的命不用读书,只要吃喝就好了,最后家底败光,而长工家孩子考上了状元做了官。后来地主家孩子沦落到给人做长工的地步。 我知道的就是这样讲的。谢谢~!
2023-07-15 14:47:302

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概念

雇农:自己没有土地,靠租地主或富农的土地种; 贫农:只有很少的土地,还要租种地主或富农的土地; 中农:包括:下中农 上中农 富裕中农(三者中土地 最多),自己有土地,能解决自家的温饱。 富农:有较多的土地,除自己种些外,其余的出租,还 放些高利贷。 地主:土地多。自己不种地,完成靠出租土地和放高利 贷生活。 雇农、贫农和地主的关系是土地租种的关系。政治上称此为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
2023-07-15 14:47:403

在过去,究竟是地主养活了农民,还是农民养活了地主?

农民养活了地主吧。没有农民地主就没有收成收入,但是没有地主农民可以过得相当的好,自给自足!
2023-07-15 14:48:1210

小时候给地主放牛,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地主结局如何?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所以只能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朱元璋的父亲死后,朱元璋去找地主刘德,希望刘德能够出点丧葬费,埋葬一下自己的父亲,可以刘德却并没有给朱元璋这个钱。这件事情被刘德的邻居刘继祖看到了,刘继祖被朱元璋的孝心所感动,就自己出钱安葬了朱元璋的父母。朱元璋深表感激,建立政权之后,回去感谢刘继祖,没有想到刘继祖已经死了,朱元璋又给刘德了一些封地,让刘德庇佑刘继祖的后人,所以刘德的下场还是不错的。一、朱元璋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朱元璋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朱元璋家里属于赤贫,没有田地,所以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能靠给地主打工为生,这个地主就是刘德。但是毕竟是给人打工,朱元璋小时候,经常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但是朱元璋却人小志不穷。二、朱五四去世,朱元璋请求刘德安葬。朱元璋十五岁的时候,濠州地区出现了旱灾,后来又加上瘟疫和蝗灾,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在这场瘟疫中,不幸被感染了。父母和大哥都死去,给朱元璋很大的打击。朱元璋就去请求刘德,能不能给一些丧葬费,父母总是要入土为安,所以只能拜托刘德,但是刘德却不念及旧情。刘德的邻居刘继祖同情朱元璋的遭遇,出钱安葬了朱元璋的父母。三、朱元璋上位后去感谢刘继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去感激刘继祖,结果碰上了刘德,刘德害怕朱元璋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吓得不轻,去请求朱元璋原谅,朱元璋却并没有追究刘德责任,将刘继祖追封为义惠侯之后,赏赐刘德30亩良田,免除赋税。刘德感激不尽。
2023-07-15 14:48:595

从经济上来说为什么地主阶级是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地主阶级分类:1、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享有政治特权的世族地主、缙绅地主,他们凭借世袭的或非世袭的地位和特权,占有或强占、强买土地。他们隐瞒地产,少纳或转嫁田赋;并常合法地或非法地庇荫亲族和其他丁口。他们是地主阶级中最保守、腐朽和反动的阶层。2、有社会地位较低、没有政治特权的庶民地主。他们主要是中小地主。他们既受豪强地主欺凌,又凭借财势,勾结官府,欺压乡民。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地主阶级的成份常有变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地主身份所需土地的最低必要量降低,庶民地主在人数上的优势增大。在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后,工商业者购买土地,出现工商业地主。新兴地主阶级是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地主阶级是利益集团,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共同富裕,妨碍利益集团的利益必然会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经济、政治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和原来奴隶主顽固势力的矛盾也越来越深,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所以,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进行了变法运动,最终通过变法推翻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确立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
2023-07-15 14:49:564

我们都知道,女孩被称为“千金小姐”,可这称呼从何而来?

根据民间传说,这和伍子胥报恩的故事有关。春秋末期,伍子胥的父亲和兄弟被楚王杀害了,为了报仇,他选择逃离楚国,投奔吴国,但是这一路上不仅山高水险,还要躲避杀手的追杀。伍子胥走了三天的山路,把身上的干粮全都吃完了,在他饥饿难耐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忽然看见湖边一个换纱的姑娘,竹筐里有饭,姑娘心地很善良,看他这么可怜,就慷慨的把饭全都给了他,可是伍子胥饱餐以后立即回过神来,他害怕这位姑娘以后会出卖他,就威胁这个姑娘为他的行踪保密,姑娘觉得自己真心实意的帮他,却受到了人格的侮辱,悲愤不已,随即抱起了一块大石头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十分后悔,他咬破手指在石头上写下了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终于在吴国受到了重用,当了国相,吴王任命他率领军队进攻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打进了楚国,并且掘楚平王墓,鞭尸300,他终于报了自己的大仇。但是当伍子胥准备回去报答那位姑娘恩情的时候,他四处寻找,也找不到姑娘的家庭住址和亲人,没有办法,他只能把千金投入到当时姑娘落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但是当后世使用千金一词时,一开始并不是用来称呼富家人的女儿,而是用来赞颂那些出类拔萃的年轻男子,在南史中有记载,南朝宋人谢庄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谢胜,常常抚摸着他的背说:真吾家千金。这是历史典籍中用千金称呼男子的一个明显例证。千金被用来形容女子是元明时候的事,较早的文字记载出自元曲作家张国斌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其中说:我则是庶民百姓之女,你乃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红楼梦第57回中也有写,薛姨妈叹道,怪不得怨她,真是侯门千金而且又小,哪里知道?此时的千金基本就是用来称呼富家小姐了,并且小姐这一词在元代后也发生了词义的变化,开始带有尊贵的含义,之前的小姐是广泛地指妓女和婢女等下层女子。而在元代以后,小姐就变成了一种尊称,千金与小姐合成之后,更加广泛的使用在明清以前及近代的戏曲、画本和小说中,来指官宦富贵人家的未出嫁的青少年女子。
2023-07-15 14:50:054

以前的地主一般都把钱藏在家里什么地方

坟墓里,地基处,墙壁的夹层里,古树的树根附近不一定,通常是地面下。扩展:现代藏钱1、门把手内作为一个不寻常的藏钱地点,打开、关闭或锁上门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很少有人会想到将钱藏在门把手内,但确实有人这样做过。一定要小心打开,不要损坏东西,把你的钱卷起来,远离锁装置。2、床垫底下床垫是最容易想到的藏钱地方之一,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钱就在我们的身体下面,这也是一种不同的感受。这证实了一句谚语:“人们太爱钱了,他们愿意和它一起睡觉。”3、相框相框在每个人的家中随处可见,在所有或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被框起来挂在墙上,陈列在橱柜和桌子上,很少被人们所注意到。纸币和硬币都可以放置在里面,这也是个不错的注意。4、挂钟听过“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吗?挂钟挂在墙上,不仅是为了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天的准确时间,而且也是最不寻常的藏钱的地方之一。即使时间流逝,钱也会留下来,你从没想过这件事吧!5、计算机这是一个强烈推荐的不寻常的藏钱地点,在一些家庭中,台式电脑是供个人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把你的钱放在里面也是明智的。当然,盖子先被打开,然后远离硬件组件,这是一个完美的隐藏点,即使从长远来看也是如此。6、秘密拉链最有可能的是,其中一些衣服有一些内部缝制拉链口袋或隔间是看不见的。这是很重要的,把钱藏在那些隐藏得很深的拉链口袋或隔间里,没有人能轻易想到或者找到吧!
2023-07-15 14:50:416

一个关于地主的电视剧 剧名2个字

楼主讲的是《星火》吧,剧情:当地豪绅、镇长何八爷何念祖,有良田千顷,还有专门烧制酒缸酒坛的窑场,他是一个满口“仁、义、礼、智、信”,面慈心恶的劣绅代表。面对天灾人祸,他表面上悲天悯人,实则趁火打劫,借机放高利贷、收购窑场、兼并农民的土地,陷广大农民、窑工于水深 火热之中,阶级矛盾一触即发。轰隆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何记窑场的窑塌了,砸死了梅春的父亲周阿毛。[1]周阿毛之死,改变了梅春一生的命运!当着众人的面,何八爷送给梅春家一付棺材平息众怒,暗地里却指使管家高瓜子带着团防局去逼迫梅春家,必须先还清欠租、各种赋税和高利贷,还要分摊塌窑赔偿,否则不许埋葬死者。梅春的哥哥春生据理力争,反被抓捕砍头,高瓜子还带人来索要刀手费!走投无路的梅春娘,只得将年仅八岁的梅春卖给灯笼家做童养媳,托付立秋的父亲云普叔埋葬丈夫和儿子,自己悬梁自尽了!在陈家充满磨难的生活,并没有影响梅春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少女。灯笼娘是个瞎子,却很有心机,她一刻也不让梅春闲着,所有的活都让梅春干,灯笼却整天在家睡懒觉,好吃懒做,还闹着要酒喝,偷窥梅春洗澡,也时常犯癫痫病。立秋每天等在路上,帮梅春挑水,二人在苦难之中萌生了爱情。梅春、立秋、继业、灯笼他们长大成人了,爱情的苦果也长大了。立秋和继业都表白要娶梅春为妻,梅春更喜欢贫苦农民立秋。继业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对佃农的苦难非常同情,偷出何家粮仓的米票,发给穷人!何八爷去田里巡视,看上了陈家的好地向阳坡,也看上了梅春。设计让贪财的陈天福替他经营何记窑场旁新开设的一家米粉店,条件是要其童养媳梅春到何府当丫头,侍侯病重的老太爷。为了断除继业对梅春的念想,何八爷从上海请来一直喜欢继业的表妹启蒙,带他们离家外出度假。启蒙是一位性格开朗、思想激进的富家小姐,她很赞成继业同情农民、要改变社会的种种言行,爱上了继业。梅春到了何家,为了给父母报仇,吓死老太爷。何太太大怒,要将梅春陪葬。正当活埋梅春之时,立秋率领众多农民和窑工赶来,高瓜子带着梁队长一帮人拔出了枪;闻讯赶来的继业,见梅春已被埋了大半个身子,就跳入墓穴护住梅春,众家丁这才住手,何八爷到场,出面制止、训斥了高瓜子等人,做出慈悲状,又蒙蔽了很多人。面对儿子的叛逆,何八爷的对策是将继业送到到英国留学。从此,何八爷将梅春、立秋视为眼中钉,他巧施毒计,让管家高瓜子引诱灯笼逛妓院、吸鸦片,欠下永远还不清的债务,迫使灯笼当上刽子手,摧残梅春。立秋深爱梅春,一直要赎出梅春,陈天福开出天价!立秋无奈之下,去背死尸挣钱!继业回国了,满怀教育救国的抱负,准备办新学。何八爷与县长之子孔约翰狼狈为奸,借办学之名霸占了陈天福的向阳坡。陈家终于彻底破产了!立秋在灯笼和梅春的婚礼上把卖命挣下的准备赎梅春的钱烧了。刽子手灯笼在刑场砍掉犯人人头之时,梅春为他生下女婴,灯笼认为孩子在杀头时刻出生是鬼托生偷偷把孩子卖了。这一年大水成灾,云普为还债将女儿英英卖给人贩子。何八爷上门逼债,将云普家的谷仓一抢而空。为活命立秋带领窑工们枪粮失败,少普被团丁开枪打死,立秋连夜逃走了!云普悲愤之中一头撞在何家的门上,以死抗争。继业和启蒙举行了一场无爱的婚礼。何八爷设下计谋,把梅春骗进何府强暴了!惨遭蹂躏的梅春,投湖自尽。正当湖水吞没她时,有人把她救起。救梅春的是立秋!此时的立秋已经变了个人,他穿着灰布长衫,夹着雨伞,怀里揣着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油印本。他出去见了很多世面,,在毛泽东开办的农民讲习所学习,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秋到处演讲,广泛发动群众,逐渐成长为农民运动的领头人。他在兰溪镇办起农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禁大烟,封赌馆,解放妓女,分田分地,办夜校,教农民识字,立秋请继业、启蒙来给农民讲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觉醒的农民们冲进何府,将何八爷游街示众。梅春向人们控诉何八爷的罪行,群众义愤填膺。农民王老五被何八爷设计灌醉,何八爷乘机逃走。启蒙背叛了家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梅春当选为妇女会主任,她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只有继业难以理解和接受,他终于忍受不住精神上的痛苦独自出走,住到县城的一间小客栈里。在客栈中,继业遇到了已沦为妓女的英英,他用写小说的钱给英英赎身,二人同病相怜。一次,英英来到孔县长家卖唱,正巧遇到何八爷。何八爷见到英英后眼前一亮,决定要把英英纳为二房。继业得知后非常气愤,决定和英英结婚。继业请来奶娘。草儿见到英英后大吃一惊,母女相认,抱头痛哭。草儿说出当年典妻之事,继业才知道草儿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英英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继业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投河自杀,向旧世界发出强烈的控诉。启蒙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深造。此时革命落入低潮。何八爷纠集反动武装,开始反攻倒算。立秋为掩护部分农会会员上井冈山参加秋收起义的队伍,不幸被捕被入狱。刑场上立秋大义凛然,将刽子手灯笼吓死。梅春唱起了农会之歌,为立秋送行。立秋含笑赴死,死前高呼农民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梅春扮成新娘,在洞房里,举起砍刀将恶贯满盈的何八爷杀死!一把大火将何府点燃,火光冲天……星星之火终于燎原,熊熊烈火中,梅春带着草儿、英英向远处走去……
2023-07-15 14:51:071

外婆家以前是大地主留下几枚大清银币和光绪元宝值钱吗

都是假银元。
2023-07-15 14:51:156

明末一个地主可以蓄养多少家丁?

明末一个地主家,他的家丁多少也是根据他的一个家庭的一个情况决定的,有的家庭还是富裕一点
2023-07-15 14:51:291

于光远结过几次婚

  孙历生193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北京女三中是孙历生一生中停留最久的地方,她的初中、高中都在这所学校度过,高中毕业后留校,担任初中部的政治教员。  1952年,当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的于光远前往北京女三中宣传讲话时,“一眼就喜欢上了妈妈的大眼睛”,于光远和孙历生的女儿于小红说。  于光远比孙历生大19岁,加上身份悬殊,他们的爱情最初受到了孙历生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最终他们还是结婚了。  1957年,孙历生响应“向党提出批评建议”的号召,说了几句上级领导的“坏话”,例如“陆定一这人有点粗暴”,在12月被打为“右派分子”。为此,于光远还曾写信申诉,但于事无补。甚至连他自己都遇到了麻烦,被不断“补课”。  孙历生在劳教间隙,偶尔还能回一趟家。“爸爸当时还没有真正倒霉,两个人还能在一起,给我们照照相。”于小红说。  1958年春,孙历生再次怀孕。而于光远则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组织压力:他被要求与妻子离婚,不许再见面。  于小红说,父亲刚开始时对此很抵触。因为不放心妻子,他曾骑着自行车到百里外的农场给孙历生送营养品,结果被举报“不与右派妻子离婚,瞒着组织相会”。之后,相关部门针对于光远开了多次组织生活会,告诉他“干部离婚则可挽救”。  孙历生和于光远的婚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了终点。“家人议论后由妈妈提出离婚。”离婚时,于小蓓还没有出世,于小红和妹妹于小康判给了女方抚养。  于小红透露,父亲曾明确向她表示:“绝对的,百分之百的,是政治原因。”  1960年,孙历生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段婚姻。丈夫叫聂宝珣,是一名中学教师,同样是一名“右派”,两人在劳改中结识。1962年秋天,于光远也组建了新的家庭。对于父母的先后再婚,于小红表示理解。她说,在当时的情况下,“重新复合是不可能的”。  1966年夏,为迎接从全国各地跑到北京的串联学生,于小红的姥姥决定蒸一些菜肉包子给前来串联的学生吃。没想到姥姥的好心却为她埋下了祸根。一些学生吃完饭后开始找碴儿,认定孙家是地主、资本家。他们在一番搜索后,找出了一张房契,说是“变天账”。接下来便是批斗。  这是于小红记忆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岁月。姥姥此后卧床不起,姥爷被关牛棚,小姨父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母亲一次次被拉出来批斗。刚上初中的于小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每天往返各地传递亲人的消息。  1968年,女三中革委会来人通知孙历生的死讯时,于小红和于小康不在家,9岁的于小蓓一个人拿着小铲子在院子里挖土。  孙历生之死一直是个谜。北京女三中革委会说她是在一个废弃的厕所里“上吊”死的,但孙历生的亲属们并不认可她会自杀。  于光远后来告诉于小红,在孙历生离世前几个星期,两人见过一次面。于光远担心“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孙历生再次受到批斗,却没想到会是永别。那一天,于光远买了几个包子,孙历生买了两个冰棍,两人在小胡同里转了半个多小时。于小红说,父亲是流着眼泪跟她讲这件事的。  “文革”研究者王友琴在一次访问中,听到了孙历生其人其事。讲述者曾经是北京女三中的学生,上过孙历生的课。她回忆说,孙历生是一个很漂亮的女性,王蒙小说《蝴蝶》中的海云一角就是以孙历生为原型的。  《蝴蝶》是20世纪80年代“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海云是一所教会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单纯热情的她爱上了比自己大13岁的共产党高干张思远,然后不顾家里人的激烈反对毅然嫁给了他。1957年海云因言论被划为“右派”,之后和张思远离婚。张思远离婚后,很快再婚。1966年,海云在“文革”中自杀,张思远亦在残酷斗争中失势,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官复原职。  这段故事与于光远、孙历生的故事几乎一致。1969年,于光远被下放至宁夏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向中央提出建立一个新机构——政治研究室,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于光远成为负责人之一。获得正式任命那天,于光远正好年满60岁。  孙历生的墓碑由红色花岗石做成,上面刻着一只蝴蝶。“之所以刻了一只蝴蝶,是因为除了我们不会有别人陪伴她。继父为了小妹妹有人照顾,数年后也另娶了。”于小红说,“我们觉得蝴蝶的生命美丽而短暂,妈妈也正如此。”  于小红说:“我有时觉得爸爸对不起妈妈,但又常常觉得他实际很可怜,被迫和自己心爱的人分了手,自己的女儿(他与孙历生离婚后出生的于小蓓)不能公开承认。”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于光远80多岁时患脑血栓后,曾几次悄悄向于小红问起孙历生的生日,他说自己想不起来了。
2023-07-15 14:51:362

古代长工和短工是怎么出现的?他们和地主是一种租佃关系吗?

长工就是和地主签订了长期契约关系的工人,短工是有自己的家室并且定期回家的。他们和地主是一种租佃关系。农业社会中人民从政府手中分得土地,在他们无法保证自己耕种收益的情况下会将土地卖出,买得土地的人转化成为地主。而卖出土地的农民会将卖出的土地重新从地主手中租回,成为佃户(变相长工),这样农民只需要将自己耕种所得交出一部分给地主,就可以避免国家政府较重的农业税收。而那些没有分得土地的人就会在地主家干活成为无人身自由的长工和短工 就历史上说国家分配土地后无法有效避免土地的兼并,地主不断兼并土地需要农民为其耕种,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自然成为长工和短工
2023-07-15 14:51:452

刨元宝和变天账指什么?

解放初,国家实行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政策,农村中普遍开展斗争地主,迫使地主交出土地所有权证.地主暗中记下斗争他们的积极分子的时间地点和姓名以及分配他们土地的农民,妄图有朝一日复辟时实行反攻倒算.这笔账当时就叫变天帐.刨元宝指的是发家致富!
2023-07-15 14:52:042

[谈天说地] 斯诺登是好人还是坏蛋 ?

一晃儿,他滞留莫斯科机场好多天了,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倾向性不清楚了,不知道是倾向他被美国逮回去,还是倾向他能安全抵达政治避难地。他犯的是美国的法律,但也不算是我们的同志,真不像看两只外国球队比赛那样,总能很轻易倾向其中一队获胜。用儿时语言来表达的话,就是我搞不清斯诺登是好人还是坏蛋。 把人划分为好人和坏蛋真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在我一点点长大年代,小人书里,小说里,故事片里及所有被告知的故事里,都是把人物分成好人和坏蛋两类的。而我当然是站在好人一边的,支持好人消灭坏蛋的。记得有一本插图故事书叫《二十响驳壳枪》,书中的大人和小孩儿都是分成好人和坏蛋的。说的是一个老地主家里藏着“变天账”和一只二十响驳壳枪。老地主老得感觉不久人世时,把孩子叫到床前,最后一次告诉他们哪块地哪些房原来是他家的,千万要记着不能忘,将来要收回来的。要把账本和枪保存好。老地主不知道窗外有我们警惕性非常高的好少年看得一清二楚,他的愿望当然再也无法实现了。故事书大都看一遍就完了,而学校里经常讲的好人榜样和坏蛋的该枪毙的事是经常的。那时我们少年儿童的学习榜样叫刘文学,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的主要事迹是发现并与竟敢偸公社辣椒的一个地主搏斗,不幸牺牲了。想到刘文学,自然又会想到小英雄谢荣策和放牛郎王二小等等,他们面对的地主、国民党和日本鬼子都是坏蛋,都是应当消灭的。好人自然是我们的军队、地下工作者、民兵、群众和英雄模范等等,当然我自己肯定是好人了。 我把自己小学时代称作“小时候”吧,那时对故事里的好人坏蛋界限很清,情感上是爱憎分明。而1966年小学毕业后无学可上,也看不到什么书了。而在“文革” 现实中看到了许多 真人版的“坏蛋”,这些坏蛋又增加了“走资派”、 “三反分子”、“变色龙”、“小爬虫”、“国民党残渣余孽|”等等数不清的新名称。就是1966年的夏天开始吧,街上不断出现批斗挂大牌子戴大尖帽的“坏蛋”的会场。开始看见大尖帽挺感兴趣的,真像电影里当年被镇压的土豪劣绅一样,自然以为那当然是坏蛋了,应当批判斗争。终于有一次我挤到了台前,看清了大尖帽,但我至今忘不了那弯腰人尖帽下那张痛苦的脸。那人站在台上的一张凳子上,尖帽的底边是金属的。帽子底边两边系了细绳子,有个人在下面不时地往下拉一拉,直到那人的腰弯得承受不住了,重重地摔到了台子上……当时我真的不恨那个“坏蛋”了,现在回想那时的感觉是恐怖和同情兼而有之,但怀疑那人是坏蛋。怀疑是从我本来熟悉的好人被批斗开始的。我家楼下的一位伯伯,是一家县团级企业的监委书记(相当现在的纪委书记),为人和举止真是干部的形象,很受邻居们尊敬的。不曾想,有一天我看见他挂着牌子站到了批斗会的台上。一个造反派问他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本来是想刁难他一下,我那时是答不上来的。人家真不愧是位书记,当时就答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多年后,每当我在课堂上讲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时,总会想到当年那位书记伯伯的形象。但在造反派面前答对了也没有用,还是继续批斗个没完,但我当时不懂他犯的什么错误,但却很难认为他是坏蛋。以后,我就不愿以看热闹的心情去看批斗会了。但后来有组织时地参加批斗会不看是不行的。 小学毕业时中学停课闹革命,我们上不了中学,还归小学管理。时常被召集回学校,到工厂或农村去劳动。那时工厂和农村也都总开批斗会,我们去劳动的也得参加。最吓得我六魂无主的是一次农村生产队的批斗会,台上五六个“坏蛋”被五花大绑跪成一排,而且是大腿和小腿呈90度角的跪姿。记不清当时喊什么口号和问什么问题了,只记得一排打手抡起板子猛打那几个人的屁股和后背。啪啪的板子响和惨叫声简直就是中美合作所,太恐怖了。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跟着喊口号都没有前排那个叫顺子的年轻社员的声音大,他的父亲还在台上挨打呢。坏不坏蛋的不想了,我认为那么打人是不对的,打人的人倒是真像坏蛋。然而还有比打人更严重的,当时那么多跳楼跳烟囱的人,定是遭受了比挨板子打更难以忍受的迫害。1968年秋,我们终于走进了尚未复课的中学,那时许多老师还在被批斗。记得一位姓郝的老师,隔三差五就被揪斗。他的罪名主要是两句话。一句是“大海航行靠大伙”;另一句是“没有救世主哪来的大救星”。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说了这样的话没被打死真是命大。但也真有一位女老师跳楼死了。这位女老师的丈夫和我父亲是同乡又是同学,一直有来往的。我哥哥备考初中时还到他们家由这位女老师给补课的。他们的次子是我同届邻班同学,我们一起走进中学时就看到那些打倒谁谁谁的标语中有这位女老师的名字。没想到几天后这个名字就和“畏罪自杀,死有余辜……”联系在一起了,她是从学校三楼走廊堵头临时夹起来的“牛棚”里跳下来的。前些日子回鞍山,几个同学聚会,其中就有那位女老师的儿子,不经意间他提到了当年为母亲平反进京上访成功的事,但我们都不愿扩展这个话题。我们是同龄人,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弄出些“红五类”和“黑五类”的种种标签,把人分成好人或坏蛋,完全不受牵连的家庭很少,喝酒之际都愿讲点愉快的事,不愿回忆伤心事。但那个年代的好人和坏蛋往往都是很多名实相反的,当时的造反派一类的“好人”,其实都是坏蛋,现在出来一个忏悔的都成了新闻。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就不应再简单地把人分成好人和坏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该恢复,而具体的人也真不是仅仅是好人还是坏蛋那么简单。有一次遇到在别的单位工作的一个朋友,闲谈时提到我们共同认识得另一个单位的同志。这个人政治理论水平之高是挺出名的,许多兄弟单位都知道有这么个人。但后来他犯了个不太严重的生活作风错误,弄得挺不好的。朋友问我怎么看这个人,就是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蛋的意思。其实这也是我的疑问,如果他不犯这么点小错误,就是一个好同志。但这点错误也不能把他的水平说成不是水平,把他的工作都否定了。于是我搪塞给朋友一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答案。事实上他也仍旧能很好地工作,会看不出和好人有什么区别的。再进一步想一下,一个人自身也不一定就是天使和野兽这么好坏两种素质,一定还有介于两者之间,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素质种种。至于复数的人,那只能承认素质、立场、价值观的多元化了,确实不能简单地以好人和坏蛋来简单地区分。多元化地认识问题好处理问题当然要更复杂,但要从实际出发只能如此,嫌麻烦也不行。但我是从小开始总是那么非好即坏地区分人和事都习惯了,现在往往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愿意给人贴上好人或坏蛋的标签,不然就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再加上斯诺登还是个美国人,就更不知道他是算好人还是算坏蛋,不知道是该支持他还是反对他。听说美国人对斯诺登的做法也有不同看法,政府认为他泄密违法,该抓;有的人认为自己选出来的政府,不该背着选民干窃听的事,斯诺登替大家公开政府的工作信息是勇敢。我搞不清,其实也不用我搞清,那是人家美国的事。我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老习惯,该改改了,对斯诺登的事当奇闻趣事看看就算了。
2023-07-15 14:52:111

都说农民种地不挣钱。请问历史上的地主是靠什么发财呢?

婆婆的娘家曾经就是地主。她老人家常常给我们讲起他们家那些辉煌的往事来。他们家有几百亩土地,雇佣着五个长工。但是这些长工其实都是他们家的亲戚。有她舅舅家的孩子,还有什么什么的侄儿之类的。这些人农忙的时候就住在他们家,他们全家的人一起干活,一起收获,一起吃饭。其实根本分不出谁是地主身份,谁又是长工。每年收成以后,留足自己吃的粮食,再分给长工们一年的粮食,其余的售卖,作为其他的日常开支。然后还有结余的话就会去买新的土地。反正那个时候,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有就是你拥有多少亩土地来说的。那些懒惰,或者因为赌博欠债,或者还有一些特殊原因收入不好的人家就会卖地!所以像他们那样的地主家,财富其实都是累积而来。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才不断拥有了手里的财富。不过,一家地主代表不了所有的地主。可能有的地主家会想着法盘剥别人!比如过度收租,还有在农民困难的时候少借多还,发不义之财。那个时候,人们的职业主要是包括地主在内的种地为主的农民为主。财富分配也主要发生在农民内部,因此看起来种地必然是挣钱的。而现在的农民,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了,工商业极度发达,相比之下,处在最基层的农业利润就极其微薄,甚至还会赔钱!农民群体也不能以农业为主来维持生计了,大多数要靠打工,或者投资创业来获取财富了。因此,现在的农民是不能跟过去的农民同日而语的。只能说时代进步了,财富分配结构也不一样了!过去以体力劳动为主获取财富的方式,已经变为了以知识为主获取财富了。
2023-07-15 14:52:214

地主的后代有什么特点

普通人与地主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社会的认识认知有很大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上,现代人对过去那些拥有地主身份的人,仍然是嗤之以鼻,视为可恶之人。脑海中对“地主”这一概念的基本认知因为受到上一辈人的影响,形成了固有的刻板印象,而从未真正去了解过地主。其实地主是很优秀的,我们先抛开压榨地主百姓这件事情,本事情的本质而言,为什么在过去贫穷的农村时代,唯独地主家会这么有钱,他们的财富是靠自己的头脑和能力得来的。地主情况分析:我认为并不见得,因为地主其实是很有能力的,他们祖上几代人可能也是普通农民,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很多地主家庭对儿女的教育之严格,非一般普通家庭可以相比。所以,很多地主家庭,才会一代比一代强,都是有钱人。村里很多农村人说,过去那些地主家庭长大的孩子,娇生惯养,现在时代变了,不再是以前地主那个时代,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赚大钱。
2023-07-15 14:52:481

汉朝中地主和小地主拥有多少土地?

按地主家人口来算,地主,老婆,两个妻妾,三个儿子,四个佣人。那么如果是地主家的话,就会有11口之家。古代一亩地200斤算能卖一俩银子,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与现在的300元。普通年份1石(10斗)的价格在1.5-2两银子。古代一石米为一百升,一升大米重约一斤八两,一石即为一百八十斤。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米来算,11个人那么一天的11斤,一石米只能够一个地主家吃半个月。也就是说如果地主一家需要吃饱的话,一年的粮食产品必须是4015斤,古代一亩田200斤,那么需要20亩田才能够养活地主一家人十一口人。这仅仅是米饭的需要,还有其他需要,比如衣服、菜、看病、娱乐等个方面,这个估算,需要50亩的田能可以支撑地主11人的吃穿住行。所以估算古代地主的标准是50亩田。低于50亩那么久不算地主 了。
2023-07-15 14:53:031

地主孙女是什么身份

她是东北农村正宗地主的孙女但出生时家里已经没落了(有人可能觉得没落是在土改之后,其实不然,真正的没落是在1933年左右日军来到东北农村,带来了鸦片毒品,家族正宗的接班人败的家)。地主究竟领先了别人什么1.学识和电视剧里不太一样,什么地主家庭的傻儿子基本不存在,地主家庭普遍重视教育。女孩去学堂在正常不过。大多谈吐有理,见识远,眼光独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奶奶在家庭没落后也能,涌出时代的原因了)2.财力地主的财产大多来自拥有的土地,佃农居多提供税收。但是也没有描述的那么惨无人道剥削农民,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财。有钱的程度不说能作翻天,但在那一片是好使的,我奶奶口述:“从进村开始看见的土地都只姓一个字:刘”回老家的时候见过一次老宅,虽然说现在已经不能住了但辉煌仍在吧。比较有印象的是,一个没有被别人抢走的一个梳妆盒。可以说是穷奢极欲了,emm怎么形容呢,经百年还觉得扎眼吧。米仓什么的都不用说,老辈描述:饥荒严重的那几年,就去老宅树底下挖,挖出来不少粮食,银元……(可见财富的积攒,从祖辈就烙印起来)3.颜值如果说皇族选妃要考虑政治,经济民族等等等。那地主选夫人,小妾首选的应该就是颜值了吧。其实就北方的气候地形等等来说美人的产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白,高鼻梁,大眼睛。就我奶奶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来说基因真是非常明显的遗传了。比较奶奶讲过的一个故事和大家讲一下:我奶奶的爷爷的爸爸就是最兴旺时期的长子,娶了一个长得有名好看的满族姑娘,娶进来之后吧好像是有很多规矩满人的洗头不能被看啊,喜欢穿旗装(那时候好像是不让穿的)。好像还是有身份的那种。本人有幸见过照片,很模糊但是真的很好看眼睛很大。可能基因的改变由此开始(颜值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你买菜都想买个好看的人卖的呢)4.眼界教育其实和第一条有点重了,但还是想着重说一说。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在战争,或者是建国初期的时候,有的小孩连米汤都喝不上,有的小孩已经开始学洋文了。你觉得哪个小孩以后会成功。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富及子女,祸及他人,在各种资源都缺乏的年底读书识字,远比每天吃喝强。会读书,代表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并且在它来的时候更好的更好的把握它。多的也大家都懂,教育是一个民族,国家,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小时候喜欢听奶奶讲故事因为是身边的真人真事比电视上要真实多了。我本人是很震惊的。我奶奶出生于1954年。出生时家里已经没了昨日的辉煌。甚至是被骂成。。。。。等。但是我觉得非常可贵的是我奶奶的爷爷还保留着有规矩的生活。教孩子们识字看书学乐器(学乐器我本人是很吃惊的,我奶奶会拉手风琴,吹口琴,会弹简单的钢琴谱。其余几个兄弟姐妹也都会点像唢呐,笛子,箫什么的)阶级固化应该也是如此吧,观念意识好的就算到社会底层也会想尽办法改变自己向上爬。说穷人这辈子没法翻身的,应该是没见过他们为了回去摔的有多惨发布于 2020-05-25
2023-07-15 14:53:171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根据拥有的土地和是否参与劳动划分的。1、如果家庭拥有土地,家庭成员不参加劳动,只依靠地租收入或雇佣农工耕种,属于“地主”,家中多余土地要被没收分给其他农民,只留下自行耕种所需要的土地。地主属于被打倒的阶级,地主家庭的子女禁止在军队服役,禁止担任公务员职务。2、如果家庭拥有土地,虽然也收取地租或雇佣农工,但自己和家庭成员也参加劳作,为“富农”,多余土地也要被没收,但不属于被打倒的阶级。3、如果家庭拥有土地,但基本是自给,不收取地租,属于“中农”。如果在农忙时也雇佣临时工,要算取雇工与自己全家劳动所得的比例——“剥削量”,剥削量超过20%为“富裕中农”或“上中农”,属于不被依靠的对象。低于20%为“中农”,属于“团结对象”,如果家庭收入不足,尚需出外打工,为“下中农”,属于被剥削的依靠对象。4、如果家庭只有很少土地,主要收入依靠打工,为“贫农”。5、如果家中没有土地,完全依靠打工为生,为“雇农”。贫农、雇农是共产党在农村的主要依靠对象。扩展资料:封建土地制度是造成农民贫穷和农业生产落后的总根源,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还有2/3的地区存在着封建土地制度。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作为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全国新解放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从1950年冬季起,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财产,进行复查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整个土地改革中,约7亿亩的土地分给了约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免除了农民高达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到70%。土地改革在全国的基本完成,从根本上铲除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提高,为新中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了障碍。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历史性标志,它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成就档案:基本完成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贫农
2023-07-15 14:53:253

地主为什么会被推翻?

地主和资本家都是剥削阶级。劳动人民和工人根本得不到劳动所得。连温饱都成问题,所以要推翻地主。旧社会在农村,平民百姓没有自己的土地,因为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只有给地主家打工,来换去粮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去资本家开工厂去打工,资本家榨取工人们的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来剥削工人们,所以人们就要推翻他们旧的制度。推翻地主的原因地主是要推翻的,资本家是收编的。两者不同对待是因为对历史的影响不同。旧社会中国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发展工业。工业发展需要投资。旧社会地主统治农村,消耗了大量社会财富,弄得工业无法发展。因此要打倒地主,主要是要收回用于地主生活的那部分财富,用于工业发展。至于资本家,他们占有的财富一部分用于工业,一部分用于个人生活。出于前一部分,他们相比于地主还是进步的,所以不需要立刻打倒。出于后一部分,他们最终还是要被收编。公有制天然比私有制更有利于压榨出最多的投资。但是等到工业发展到一定地步,资本变多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就从缺少资本变成了资本配置不够优化了。这时候就到了重新承认私有制的时候了。几乎所有后起的发达国家,都走过这么一条私有,国有,私有的道路。
2023-07-15 14:53:401

凌霄花的花语是什么(浅谈凌霄花的寓意象征)

凌霄花,是象征敬佩和声誉的植物,也有寓意为是慈母的爱。现在我们多数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在古时候有这么一个说法,在某一个山村里面,地主家有个非常漂亮,而且会吟诗作画的女儿,叫凌霄。当这位千金到了出嫁的年龄,却深爱自己家中的一位长工,两人还海誓山盟无论生死都要在一起。地主非常的不高兴,拼命的给自己家的千金找一位门当户对的人,另外还很生气的把那位长工打死了。于是村民们善良的把长工埋在了村外的小河边,有一天凌霄得知之后,来到长工的坟前一头撞在柳树上,然后变出一颗木藤然后开满了鲜花,于是那些花就叫凌霄花。凌霄花非常的好看,适合我们养殖。想在家中养殖盆栽凌霄花,我们要选透气性好的土壤来、而且最好选择又深又大的陶盆或者是木桶来养殖。我们可以再盆里适当的装入一些肥沃疏松的、排水能力强的、酸碱度偏微酸的土壤。可以那我们菜园里的土壤来种植,最简便的就是我们在大街上挖一些土,然后拿回家暴晒一段时间,在给土壤中加上一些基肥,也是可以使用的。凌霄花喜欢在阳光比较好的环境下生长。在半阴的环境生长的话对凌霄花没那么的好,凌霄花会长得不旺盛,而且花会比较的少而且颜色还比较的淡。我们最好把凌霄花盆栽放在阳台上养殖。如果我们有庭院那么就最好了,放在庭院养殖,通风效果又好。我们放在阳台的时候不要放在比较封闭的室内阳台养殖。凌霄花对水肥的要求,凌霄花还是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下生长的,可以适当的适应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但是非常害怕水涝。为我们在生长期的时候要经常的给凌霄花进行浇水,只要保持盆土表面的一层稍微的湿润,但是不要渍水。凌霄花在冬季基本是处在休眠期的,所以我们这时候只要保持盆土是偏干稍微的湿润就可以了。凌霄花是比较喜欢肥沃的土壤的,我们除了在盆土中有基肥之外,我们还要在凌霄花萌芽的时候给它进行施肥,大约在半个月左右施肥一次,这时候主要选用的肥料是以氮肥为主,会有效的促进凌霄花的枝叶生长。我们5月开始,就采用一磷钾肥料为主,促进凌霄花的花芽分化还有孕蕾。我们偶尔的可以给凌霄花喷上磷酸二氢钾,这样可以保证凌霄花开的非常的艳丽,在冬季的时候,我们不要给凌霄花施肥,因为此时的凌霄花处在休眠状态。凌霄花渡过冬季这个短暂的休眠期之后,会迎来一个生长非常旺盛的季节,就是春季。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把凌霄花的枯枝烂叶全部剪掉,比较瘦弱的枝条也全部剪掉,特别是徒长枝条,会非常的浪费凌霄花的营养,这样做都是为了促进凌霄花能萌发出新的更加健壮的枝条来。
2023-07-15 14:53:541

推翻地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地主和资本家都是剥削阶级。劳动人民和工人根本得不到劳动所得。连温饱都成问题,所以要推翻地主。旧社会在农村,平民百姓没有自己的土地,因为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只有给地主家打工,来换去粮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去资本家开工厂去打工,资本家榨取工人们的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劳动强度,来剥削工人们,所以人们就要推翻他们旧的制度。推翻地主的原因地主是要推翻的,资本家是收编的。两者不同对待是因为对历史的影响不同。旧社会中国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发展工业。工业发展需要投资。旧社会地主统治农村,消耗了大量社会财富,弄得工业无法发展。因此要打倒地主,主要是要收回用于地主生活的那部分财富,用于工业发展。至于资本家,他们占有的财富一部分用于工业,一部分用于个人生活。出于前一部分,他们相比于地主还是进步的,所以不需要立刻打倒。出于后一部分,他们最终还是要被收编。公有制天然比私有制更有利于压榨出最多的投资。但是等到工业发展到一定地步,资本变多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就从缺少资本变成了资本配置不够优化了。这时候就到了重新承认私有制的时候了。几乎所有后起的发达国家,都走过这么一条私有,国有,私有的道路。
2023-07-15 14:54:011

地主一词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提起地主一词,就等同于剥削压迫。当时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一首歌《谁养活谁呀?》,活现了人们对地主的形象认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几乎所有被迫害过的各类人士都有了个交待。唯独大革命以来,地主就是被打倒的对象,伏罪时间之长-——七十多年,株连子孙之众,子孙三代皆代受罚,乃古今中外之最,皇朝时期的株连九族也是同一时期的痛快一死了事,而这次株连几十年多少辈都更为奇特求死不得,求生不能的身心摧残,大有过之而无不及。延及五十余载至今无人问津。但是地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存在过两千余年。连历史书籍上的帝王将相这些最大的统治剥削阶级,都有功过之评,小说戏剧之演,也有个是非之分,唯独地主,无一是处,是否他们自产生之日起,就负有胎记的原罪?遗传之因子?果真如此,历史将成一片虚无。究竟为什么地主在历史的长河上能够看到那么多太阳和月亮?到底又起过什么作用?这就是笔者所想要探索的问题。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历史现象,如果不只从意识形态上讲,而从学术研究上,地主这个群体在历史上的发生发展规律,也许并非一无是处。一、 地主的产生与变迁:从奴隶社会分解出来的自耕农起,虽然历代王朝更替时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溯土之滨莫非王民,土地从王权所有制起,既而由国家授田制,到绝大部分土地都演变成个人所有的私有制。相对于奴隶所有制、国家公有制来说,这种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是有了很大进步。因为奴隶制时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而封建时代的佃农与土地主人只是租赁土地的契约关系。所以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后者比前者是历史一大进步。人与地 ,人的发展历史大多时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古时候人少地多,就争奴隶,用以劳动。渐渐人多地少了,就争城夺地。于是来场战争,战争之后,就要死掉大批人。换个朝代,逐渐恢复,人又多了。元末明初,发生次“洪武血洗”,于是扯江西,填湖南,来个大移民。例如移来湖南常宁的人,初来时,插标为记,任民圈地,以后又从湖南分迁四川。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人争土地。这就是农耕社会人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社会,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起,人的发展逐渐转移到第二、三产业领域,人与土地的关系,就渐渐缓和下来。于是他们的企业家和地主便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用到经营土地上,变成了现代化的农业企业。消灭了地主也消灭了农民。可是在不发达和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科学技术滞后,生产效率偏低,而人又大量增添,依赖土地生活者日益变成严重问题。于是民国初年,有识之士,开始往城市工商业转移,但是由于民国时期国无宁日,连年战乱,社会不稳,工商业者首当其充,于是资本家又将部分资本转往乡村,购买土地,以求安定生活。此其中国工商业难以发达,而地主不减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落叶归根,凡在外做官经商者未到老时便到乡下购置地产,一旦老了便告老还乡,或者出了问题就退往乡下一蹲,这就叫狡兔有三穴。此又是中国乡村虽然落后,但人们还是希望定居乡村。因此又是地主难以减少原因之一。二、地主所有制为什么在历史发展中能够存在两千多年之久?1、乡间人们需要人际相通、钱物借贷、这中间自然发生土地买卖,也就形成社会人际的正常秩序。于是土地不断变化,贫富时有分化,拥有土地多者,就变成了地主,无地或少地的成了贫农或雇农,土地比他们又多一点的能够维持一家生计的成了中农,土地再多一点或租他人的土地耕作、或出租一些土地给他人耕种而想将来生活更好点的叫做富农。于是农耕社会里的人就以拥有土地多少分成了多种阶层。但是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正如古云: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民间也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又道是“风水轮流转”,“哪有穷人穷到底,哪有富贵栽了根”。这都是形容贫富在不断变化的。土地分化有多种原因:既有因人有天赋的智愚之异,又有后天的贤能与不孝之别。既有变化莫择的天灾、人祸横飞,还有偶然的机遇优劣之变。既有父辈先人遗产之惠,又有个人为非作歹而身败名裂之惨。陶潜曾写过的《桃花源记》那种“男耕女织,怡然自乐”的人际间毫无差别的社会,最后还是让渔人迷惘得“不知所终”。因此多元化的人际社会的风险与机遇并存。2、人们不仅可以有梦想成真的浪漫,更需要现实的吃喝拉撒,特别在农耕社会里人们除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填饱肚子外,还要娶妻活子、成家立业、传宗接代、抗灾治病、养老送终,甚至还要活得快活点,都是做人的应有之义。当时又没有工业化,以上诸问题都是靠买卖或出租土地来解决。于是贫农租地或当雇庸以争生存,中农买地以保温饱,富农以积地图发展。古先哲孟子曰:人无恒产,则无恒心。否则,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成了你的,天下还不大乱。但是人们这样苦干一辈子,就能到头了吗?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于是就想到最后得个安康、享受一点。于是地主产生了。从这个涵义上来说,地主这个阶层就是农民尚往的目标。于是地主又是乡间的储蓄所。3、但是这还没有个完,随着社会文明进化的发展,于是进一步又想到关心自己又关注社会群体来。这种想法就不是单靠种地人所能想的,即使能想也是无财力所能做到的。例如不但送自己子女读书,还要办族学、乡学以培养社会人才。过去朝庭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但是发蒙起到考试的成长过程,培养读书人的这个关键的环节就都是靠民间来完成的。于是地主就是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唯一力量。至于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都是地主们传承的。这种现像直到清末科举废学校兴开始,将教育转移到学校。但是乡学甚至高等学堂也还多数是地主与其士绅出钱出力办起来的。4、还要有人维持乡村治安、发展文化、社会救济、关心公益、祭祀祖宗、传承道德等等,自然都落到地主族群。地主出钱,地主中精英的士绅、族长劳心,于是社会有序了。当时朝政不下县,乡村一切公共事务的管理就都是地主中的士绅、族群担负了。即使当时也产生过一些贫寒出身的人才,但是好多都与地主们有一定渊缘,或在地主家主办的私塾寄读,或者地方和族间公产的支助下得成。完全由自己打造的人才,除非是投犁锄从军的武士了。5、历史上的田粮国课,多数时间主要是按土地计征,而地主田多,自然这笔负担的大多数就落在地主头上了。所以地主又是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撑者。即使有征兵服役之事,地主很少出力,但是他们也必须出钱换人去做。所以地主阶层在当时就是乡村社会和谐与稳安的一股重要支柱。因此中国任你改朝换代,除非战火直接烧到村庄人们的家园,它是难以乱的。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长期维持的结果。所以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地主族群在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应是有其历史功劳的。就以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农民革命的兴起,也大多数有地主阶层中的精英分子参与甚至领导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来看,领导农民革命者也是很多地主阶层家中出身的精英人士。当然只要是有人群所在,什么阶层必定都有好人和坏人,地主阶层也逃不出这个规律。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但是从农耕时代的整个地主阶层来说,在历史上还是有他的应有功能这点应该承认的。这就是地主的社会价值。地主阶层能够生存几千年的应有之道。
2023-07-15 14:54:304

古代地广人稀为什么农民宁可为地主打工,也不去自己开荒种地呢?

古代社会制度下,普通百姓的理想生活就是《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一些片段:一片平坦宽阔的土地上有一排又一排的平房,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有竹林。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相互可以通过……人们在田野里开往地忙碌着耕种劳作……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人能够繁衍生存下去的“关键词”就是“土地”。我们回顾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开发利用他们脚下的土地资源。我们中国人自很早以前就有了对土地向往的感情自此可见一斑。是土地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是土地促使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规则不断进步着。中国现代与古代农耕文化的区别现代的土地越来越值钱,由房价只升不降、收地赔偿等政策来看,土地越来越紧俏。我们反观古代,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按理说人少得多的良好条件、封建朝代的朝朝代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背景之下,不应当是只要勤劳用双手“开荒”开出来良田建立起房屋,岂不就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常态?这样的日子何不美哉?那又为什么我们反观历史可以发现那些普通老百姓们明明十分穷苦,还不去自己寻找荒地开垦、自给自足,过上“男耕田女织布”的田园小日子;反而是跑到地主家做长工被地主阶级剥削呢?难道是因为古人没有那么勤劳智慧?不不不,不要太天真了,不是古代人不聪明不勤劳;并不是仅仅是我们设想的这么简单!虽说古代人少得多、且历朝历代都是以农业为重。但是,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很遗憾,我们的设想在条条框框中不予成立。与现代的城市化(公共建筑规模宏大、高楼大厦纵横交错、住宅楼群密密麻麻、商业中心人群熙攘、园林绿地错落有致)相比较,古代的百姓们的确是生活单一许多,古代的社会体系中也有一定的规则。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思考,开垦荒地首先需要一块未开垦的空地,劳作工具咱们有挖土机咱们有特种机器用来农耕,咱们还有热闹非凡的农作市场买农作物,施肥咱们有化肥,后续虫害咱们有现代农药……一系列的现代化设备,可惜在古代他们没有啊!中国古代的农耕规则首先土地问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就是这天下虽然很大但是没有一处不是王上的土地,也就是说即使是荒地,那也并非你独自占有就算作是你的了。有荒地,但假使政府不批准,那么你一定不可以去开垦。就算是政府偶尔为了国民生活的发展,会有开垦荒地的政策,这样的好事儿也并非每一个百姓都能遇上,这样的机会也是有限且稀少的。其二,古代人民即使非常智慧,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机器,所有的农作劳动都要由人来完成。一般肥沃且水源充足的土地周围,会早早地围成居住区域,形成农耕生态圈。而那些荒地距离居住区域往往遥远而又偏僻。古代的代步工具就只有马,穷苦百姓哪儿有钱去买马匹啊,所以交通闭塞也阻碍了劳动人民的开垦步伐。其三,假使咱们成功从政府处审批得到一块荒地。我们需要耕种,古代没有拖拉机,古代人种地用的工具是牛。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耕牛的价值十分昂贵,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历史书册中记载,北宋时期的牛价:一开始两贯,后来上升到十贯。这期间牛的价格就涨了五倍;由于牛对于古人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到后来牛的价格只会水涨船高。非常时期甚至“市一牛须百千”,即100贯!所以说,买房是一笔巨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好像咱们现代人买房子一样艰难,更何况古代还并没有“贷款”这种购买方式,所以贫苦的百姓几乎是买不起牛的。就算是运气好,政府拨款扶持,赠送了耕牛,养耕牛需要一定的粮食,而贫苦人家本来就没有粮食可食,就指望着耕牛耕作种出农作物好自给自足呢,谁承想养耕牛也需要一定的粮食,耕牛由于体型庞大加上干农活劳累,可能对粮食的需求比人还要多。那么这对于百姓来说简直是“负收益”的投资(百姓贫苦熬不过农作物成熟的时候,更何况这期间还有可能闹虫灾水荒,颗粒无收那更是灾难)。我们在古籍中可知“苛政猛于虎”,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对于百姓的税收是一种直接的剥削。但是就像咱们前面提到的:农作物成熟中间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天灾呢,有虫灾、有水患……这期间有万种变动的可能。哪怕发生一个对贫苦百姓来说都是给本不富裕的家庭的生活雪上加霜。百姓再危难,国家也要正常运转;所以封建统治之下都是苛捐杂税难倒老百姓。这样的百姓们,哪儿能开得起这个荒地?所以,地还是那些“良田”,荒地极少有人开垦得起,赋税呢,由于期间的战争等问题也越来越多,自己农耕的农民们有苦不敢说出口。在苛捐杂税面前,他们选择了避让和忍耐。那些种不起地的农民们(交不起税收、开不起荒地),他们为了生计只好去地主家做佃农,为地主家的耕田辛勤劳作,换取工资来维持家庭的生计。南方由于良好的先天的气候因素,生产力比北方要强。也就是说,同样面积的耕地,南方收益是北方的两倍。但即使如此,税收都是一样的交!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北方的地主会更加的剥削农民。这种层层历史背景之下,古代的百姓们如何能发财致富自给自足呢?中国人对于土地所特有的情结,仔细观察社会历史中的点点滴滴,从古代绵延至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可是真情实意掺不得丁点水分的。但是咱们参考前面所理出的条框规则,古代人哪儿是不愿意开垦荒地,而是绝大部分人没得选择!
2023-07-15 14:5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