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投笔记
-
[中国名人] 2007/12/09 20:07 (前140—前117)
西汉名将,军事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 ,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病卒。
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成为真正的“龙城飞将”。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
横空出世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它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战神无敌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一再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
河西受降顺利结束,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
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纵死犹闻侠骨香
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谥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武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
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卫少儿也就从来不曾告诉过他自己的身世。当他立下不世功勋之后,他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少年将军霍去病并不是完人,他曾经射杀李敢,也曾经御下严峻。然而再严峻他仍然是军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为他的部下,跟随他杀敌立功。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历代评价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中评论度辽将军皇甫规的时候说:“孝武皇帝为骠骑将军霍去病治第舍,敕令视之,曰:「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去病外戚末属,一切武夫,尚能抗节洪毅;而规世家纯儒,何独负哉。”在外戚宦官专*制的东汉末年,应劭这类清流之士对于外戚是相当不齿的,以致有外戚末属之语,犹自对霍去病有称誉之辞。而皇甫规是当时的名将名臣,党锢之祸中又有精彩表现,应劭尚且认为其人其行未如霍去病。
(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之“霍去病论”
天之所与,不可强而甚高者,材也;性之所受,不可习而甚明者,智也。以天下无可强之材、可习之智,则凡材、智有以大过于人者,皆天之所以私被之也。天下之事莫神于兵,天下之能莫巧于战。以其神也,故温恭信厚盛德之君子有所不能知;以其巧也,而桀恶欺谲不羁之小人常有以独办。由是观之,凡材智之高明而自得于兵之妙用者,皆天之所资也。
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卫青起于*隶,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二人者之能,岂出于素习耶?亦天之所资也。是以汉武欲教去病以孙、吴之书,乃曰:“顾方略何如耳,不求学古兵法。”信哉,兵之不可以法传也。昔之人无言焉,而去病发之。此足知其为晓兵矣。
夫以兵可以无法,而人可以无学也。盖兵未尝不出于法,而法未尝能尽于兵。以其必出于法,故人不可以不学。然法之所得而传者,其粗也。以其不尽于兵,故人不可以专守。盖法之无得而传者,其妙也。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一日之内,一阵之间,离合取舍,其变无穷,一移踵、瞬目,而兵形易矣。守一定之书,而应无穷之敌,则胜负之数戾矣。是以古之善为兵者,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会法。顺求之于古,而逆施之于今;仰取之于人,而俯变之于己。人以之死,而我以之生;人以之败,而我以之胜。视之若拙,而卒为工;察之若愚,而适为智。运奇合变,既胜而不以语人,则人亦莫知其所以然者。此去病之不求深学,而自顾方略之如何也。夫“归师勿追”,曹公所以败张绣也,皇甫嵩犯之而破王国。“穷寇勿迫”,赵充国所以缓先零也,唐太宗犯之而降薛仁杲。“百里而争利者蹶上将”,孙膑所以杀庞涓也,赵奢犯之而破秦军,贾诩犯之而破叛羌。“强而避之”,周亚夫所以不击吴军之锐也,光武犯之而破寻、邑,石勒犯之而败箕澹。“兵少而势分者败”,黥布所以覆楚军也,曹公用之,拒袁绍而斩颜良。“临敌而易将者危”,骑劫所以丧燕师也,秦君用之,将白起而破赵括。薛公策黥布以三计,知其必弃上、中而用其下。贾诩策张绣以精兵追退军而败,以败军击胜卒而胜。宋武先料谯纵我之出其不意,然后攻彼之所不意。李光弼暂出野次,忽焉而归,即降思明之二将。凡此者,皆非法之所得胶而书之所能教也。然而,善者用之,其巧如是。此果不在乎祖其绪余而专守也。赵括之能读父书详矣,而蔺相如谓徒能读之而不知合变也。故其于论兵,虽父奢无以难之,然奢不以为能,而逆知其必败赵军者,以书之无益于括。而妙之在我者,不特非书之所不能传,而亦非吾心之能逆定于未战之日也。
昔之以兵为书者,无若孙武。武之所可以教人者备矣,其所不可者,虽武亦无得而预言之,而唯人之所自求也。故其言曰:“兵家之胜,不可先传。”又曰:“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又曰:“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善学武者,因诸此而自求之,乃所谓方略也。去病之不求深学者,亦在乎此而已。嗟乎!执孙、吴之遗言,以程人之空言,求合乎其所以教,而不求其所不可教,乃因谓之善者,亦已妄矣。
至于赵云、岳飞都引用过霍去病的名言辞让皇上赐予的华屋美宅,也足见名将与名将之间的相互认同感,怕比王郎同志的评语来得更珍贵更有说服力。至于唐诗宋词中卫霍、汉家大将、封狼居胥更是用老了的典故。
戚将军纪效新书序(王世贞):“余尝怪汉武帝时,下朝鲜,埽滇越,席卷瓯、闽、南三越,不旋踵而若承蜩然。其最难者匈奴耳,而大将军、骠骑将军以轻骑绝大漠,数得志焉。此岂尽出天幸,不至乏绝哉?而太史公传,自卤获封户外,略而不具载。意其人以文章高天下,怏怏奇数,不欲令武士见长耳。及读至帝欲以孙。吴兵法教骠骑,不肯受,曰:‘不至学古兵法,顾方略何如。"夫然后而知骠骑将军、大将军之微也。彼故长于技而短于法,即不尽出天幸,于后世何所见焉。”
《中国军事通史》之《西汉军事史》(作者:陈梧桐)
霍去病不是一个长于兵家理论的将领,他甚至对此不感兴趣。《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汉武帝曾经有心教他学习《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但霍去病却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霍去病也不是—个爱兵如子、能与部下同甘共苦的将领。相反,他在历史上又以“不省士”即不关心士卒的饥寒饱温而闻名。他出征之时,汉武帝曾遣太官将几十车食物送至军中,但在引军归来时,“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有时士兵粮食匮乏,甚至因饥饿而不能举手,但霍去病还在“穿域蹋鞠”,踢球健身。显而易见,霍去病不是一个完美的军事家。然而他却能够做到战无不胜,军功远远超乎那些熟知兵法又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霍去病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司马迁说他“有气敢任”,即不避艰险,勇挑重担,英武果敢。从其作战记录可知,霍去病打仗有两大特点,一是敢于冒险,二是凶狠顽强。前者是说他敢于孤军深入,又经常是冲杀在前。例如,他为骠姚校尉时,居然仅率800骑兵而脱离大部队,追击数百里而与数倍于己的强敌(霍去病此战斩敌2028人。已是自己所率兵士的3倍弱,当时与之交战的匈奴军人数肯定要多于此数)。又如,元狩二年秋,霍去病将兵迎接欲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匈奴军众“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局势十分混乱。霍去病当机立断,率先“驰入”匈奴军中,“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干人”.控制了局势。由此可知《汉书·霍去病传》所记霍去病作战“常与壮骑先其大军”之言不虚。后者是说霍去病敢打硬仗、恶仗。如元狩二年第一次出征河西时,霍去病仅率骑兵1万人,孤军长驱直入.历经艰险,“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敌数千。回师途中又以骑兵与敌“合短兵”鏖战于皋兰山下,虽然获胜还朝,但汉军“师大率减什七”,损失过半。这场战役进行的是何等艰苦与激烈,自可想见。
其次,霍去病绝不是只有意气之勇的匹夫,而是一员既勇且谋、能够决胜千里的战将。前引霍去病“不至学古兵法”语虽不无偏颇,但从中也可约略看出他的为将之道,这即是不拘泥于习俗常规,重视战前的“方略”即谋划,同时又注意根据战场实际而随机应变。霍去病非常善于运用骑兵集团在沙漠、草原地带机动作战,他可以指挥骑兵进行短程奇袭.也可以指挥骑兵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正面进攻,可以用骑兵打运动战,也可以用骑兵打遭遇战,表现出良好的战术素养和高超的临战指挥艺术。
再次,霍去病所率领的骑兵,无论是800人的“轻勇骑”,还是l万人、5万人的大军,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士兵。如漠北之战时,“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作战勇敢,加上优良的装备,所以霍去病的部队很可能是汉军的精锐之一,战斗力远远强于“诸宿将所将士马”。此外,在霍去病的麾下,还汇集了一些投降汉朝的匈奴族校尉,他们熟知匈奴道里,可以引导汉军长驱直入而不迷失方向,还可帮助汉军取食于敌,使他们得以轻装“绝大漠”,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快速的优势,捕捉战机,创造战机。
霍去病是汉武帝亲自培养、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对霍去病的宠信,似乎超过了所有的大臣。这其中固然不乏裙带关系和私人感情的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因为霍去病具有一种强烈的忠君报国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气势。当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起精美的住宅并嘱他前往察看之时,霍去病说出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千古名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劝。
【霍去病胜利根本原因】
1.是国力的养成与利用。自高祖至景帝,汉朝长期积储,府库充实,是武帝变和亲为征战的前提之一。 汉武帝继位后,一改以往忍让求和的妥协政策,放弃“和亲”,采取强硬的攻势作战行动,以彻底消除匈奴侵扰。与匈奴打了十几仗,匈奴的威胁基本得到解决,汉朝还收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区,并在边疆地区大开官田,补修长城,屯军达10万人之众。边疆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和平昌盛景象。
2.是主动进攻战略思想的确立与坚持执行。汉朝建立后,始终面对强悍匈奴的军事威胁。尽管汉初以来一直实行“和亲”政策,但无以数计的财物赠送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贪欲。文帝时,匈奴曾两次大举入侵,兵锋直逼长安,京城危急,满朝惊恐。汉武帝继位后,一改以往忍让求和的妥协政策,放弃“和亲”,采取强硬的攻势作战行动,以彻底消除匈奴侵扰。
3.是战术上大兵团突袭作战的正确运用与发挥:
1)骑兵的建设与使用。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
2)是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两次河西会战,其所部兵马放弃辎重物资,轻装速行,就地取食,趁匈奴立足未稳的机会迅速发动主力决战。一举将其彻底歼灭,斩断匈奴右臂。所谓的就地取食,就是对匈奴后方进行抢掠,以补充军需物资。这一方略不但解决的自身的补给问题,而且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使匈奴的经济遭到极大摧毁,从而使汉朝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确立了对匈奴的绝对优势。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秦汉时期的梦魇。但经过漠南、河西、漠北3场战役匈奴之患终于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这次汉朝向北推进到沙漠边缘,而且占领了全部河西走廊与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人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大规模伸展,几乎夺取了匈奴两胡的全部边缘根据地。
后人对霍去病将军的仰慕和喜爱的情结,不光是对少年英雄的怀念与哀思,更重要的本质内容其实是对尚武精神的推崇与向往。所以霍去病打的战役是汉民族战争史中最为荡气回肠的,他的胜利已不单是几次对外战争的完胜,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的丰碑,整个汉民族为之骄傲,它鼓舞感召着一代一代的汉族儿女,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更让无数性情汉子血脉贲张。正因为如此,霍去病成为了古代士人与将领共同偶像,人们竞相歌咏他、崇敬他、热爱他,自古至今延绵千年
- tt白
-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是一切生物生存 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到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力量,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的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具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畏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读爱因斯坦的著作和读卢梭的著作,感觉截然不同,两位都是当世伟大的人物,在其本身的领域乃至对人类世界文化,哲学、科学的贡献上都作出了不朽的功勋,但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上面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我想这和他们童年的经历、身处的社会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联想到自己,我在反思,这二十多年来的人生历程,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了怎样的影响,我如今对理想的定义与我童年少年时代是否有了很大的出入,而这些出入或者已经是本质的变化受我身处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些都是我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爱因斯坦终其一生在追求美,音乐上的美、物理上的美、数学上的美、心灵的美,他和卢梭都是执着于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人,而这种执着经过历史的沉淀,都证实了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爱因斯坦得到了心灵的宁静,这种宁静是扎根于真善美和诚挚的亲情友情上面,正如他所说的: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卢梭在诽谤背叛和放逐之后,最终也追求到了心灵的宁静,但是这种宁静却是建立在与世隔绝,与人隔离,自我放逐的基础上的,就我狭隘的人生观来看这两者,始终觉得爱因斯坦是幸运和幸福的。 阅读《爱因斯坦传》的过程中,在书中讲述音乐、自然科学(包括几何学,数据,基础物理学等)对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爱因斯坦的影响时,我不断回忆自己的幼年童年和少年青年,我想我没有法子重新去学习那些现在回想是多么重要的知识,重拾那些知识也不是明智的方法,但是我的人生还没结束,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通过努力以达到我自己所追求的心灵宁静和舒适。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们从小开始多读些人物传记,多些思考,的确要比在学校死读书要来得更有意义,不是说学习和成绩不重要,只是课外知识的补充也是必须的,而家长在这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 “这种信仰在我12年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很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仰完全抱一种怀疑的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在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他也已失去了原有的尖锐性时也是如此。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不久我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内,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灼见,都是我不可失去的朋友。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经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爱因斯坦《自述》),爱因斯坦并非因此而没有了信仰,相反,对世俗的宗教,教派之间的争吵相互攻击和谩骂,使得爱因斯坦的信仰从世俗中解脱出来,从而以纯洁的宗教感情对和谐的宇宙、自然规律产生独到的信仰和迷恋。我始终觉得,我们国家经过了近代的血泪抗争和文革动荡,以及如排山倒海而来的改革思潮之后,人们已经变得很麻木,很盲目了,砸断了和古典教义的联系,又没有能力吸收外来的宗教文化信仰,导致现代的人们追求着一种猪栏式的生活,真善美在拜金主义面前乏白无力。我虽然赞同爱因斯坦对西方世俗宗教的看法,但是我也认为即使世俗宗教的出发点或信仰建立的基础是虚假和虚伪的,其提倡的兼爱包容进取宽恕等信念却无疑对文明的推进和发展有着无法磨灭的卓越贡献,对于国人现在的无信仰状态我更是忧心忡忡,我始终觉得物质至上,拜金王道的流行观念终究会对国家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害。而在建立信仰的过程中,还有一条很长远的路要跋涉,而我相信信仰的建立是必须,但是也是曲折的。不过我也相信,我所追求的通俗意义上的信仰和爱因斯坦坚持毕生的信念有着相当大程度上的不同。 “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读到这里,我突然想,矛盾毕竟是无处不在,画家、艺术家用自己的世界体系重新塑造通俗世界,诞生出一件件建筑艺术、绘画、雕塑的瑰宝,这些瑰宝都是在他们独到的内心世界里面鬼斧神工似地被创作出来的,可是它的价值却要在通俗世界里面去衡量,用金钱去估算,想想真的是很矛盾。 “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在揣摩这个问题,结果也就是比别人钻研得深一些。” “现在时常发生品格高尚的人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离开人世的事,以致我们对于这样的结局不再感到不寻常了。然而要作出死别的决定,一般都是由于无法或者至少不愿意屈从新的、更困难的外界生活条件。因为感到内心重睹无法容忍而了结自己的天然生命,即使在今天,在精神健全的人中间,也极少发生,这只有在那些最清高、道德最高尚的人才有可能。就是出于这种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我们的朋友保耳.埃伦费斯死了。完全了解他的人,也象我一样,知道这个无暇的人大概是良心冲突的牺牲者,这种冲突以这样或者那样形式决不饶过年过半百的大学教师。” 断断续续把整部传记读完了,算是近年来少有的耐性,谈不上太多感想,不过读书随手写笔记倒是一种习惯,总觉得不写点东西,不把一些想法跃然纸面就好像没认真读过似的,有时候回过头去翻翻过去看过的书籍和笔记,不得不惊讶于当初的
- 阿啵呲嘚
-
我看过的就二本传记;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亚伯拉罕林肯的传记,应该符合你的要求,请看说明。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身份很多,印刷匠、科学家、发明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做过的事情很多,可是他的墓志铭是一个印刷匠富兰克林。他也有很多话是写作和人生的哲理,比如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要为生存而吃饭,不要为吃饭而生存。
空的袋子是站不起来的。
搬家三次等于闹了一次火灾。
井水枯竭时,才晓得水的价值。
亚伯拉罕林肯是伟大的,我始终这样认为。
他的一生简历为: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林肯塑像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众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5年,46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3月4日林肯第二次就职
1865年,56岁,内战结束被枪杀在剧场
林肯的长相丑陋,可是他却创造了自己不凡的价值,他的很多趣事也是你写作最好的素材。
- Troublesleeper
-
首先向你推荐的是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
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绝对称的上是一个传奇。无论从军事,政治,思想还是他的文学成就和书法艺术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其次向你推荐阅读的是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
希特勒同样的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德国历史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称希特勒的一生是“在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凡及不可量的人物的伟大例子”。这本由希特勒在监狱期间向向鲁道夫·赫斯口述的书,就文笔上而言确实不尽人意。其中部分内容也不乏偏激思想,但就其精神,我觉得还是相当有可取之处。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觉得如果只是为了寻找作文素材,大可不必深入的去读一本书。毕竟高中的学习生活不是那么富余。现在又很多罗列出来的作文素材之类的辅导书,简短、精辟而又寓意深刻。更适合当今应试教育的作文取材。当你对某一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深入的了解他的时候,读他的传才别有情趣。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龚思玲 《朱子大传》 束景南 福建教育出版社
吴莉莉 《成吉思汗》 包丽英 安徽文艺出版社
张建彬 《牛顿》 颜锋、李国秀 安徽文艺出版社
吕财云 《周恩来传》 迪克○威尔逊 解放军出版社
吴 燕 《马克思传》 海因里希○格姆科夫 人民出版社
蔡桂珍 《霍金》 张友谊 安徽人民出版社
韩莉耘 《马尔克斯传》 达索○萨尔迪瓦尔 外国文学出版社
苏晓彤 《李卓吾传》 许建平 东方出版社
管亚林 《赫尔岑自传》 克敌、田丰 江苏文艺出版社
谢迪茜 《宋庆龄传》 尚民轩、唐宝林 北京出版社
张 琦 《达○芬奇传》 查尔斯○尼科尔 长江文艺出版社
刘 轩 《林肯夫妇》 欧文○斯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吴 越 《达尔文传》 欧文○斯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虞晓建 《卡内基传》 彼得○克拉斯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管亚林 《赫尔岑自传》 克敌、田丰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
赖秀文 《胡适周围》 沈卫威 中国工人出版社
杨宝珍 《走下圣坛周恩来》权延赤 光明日报出版社
邱小丹 《伦勃朗传》 约安尼斯○凡隆恩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吴 娟 《柴科夫斯基》 沃尔科夫 辽宁大学出版社
游诗成 《达尔文传》 欧文○斯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陈 安 《胡适周围》 沈卫威 中国工人出版社
翁成志 《毕加索传》 唐林 时事出版社
尹雅萍 《托尔斯泰传》 刘国柱 世界知识出版社
刘 杰 《普罗作家高尔基》亨利○特罗亚 世界知识出版社
郑政杰 《梁启超传》 隗瀛涛 四川人民出版社
林疏影 《歌德自传》 歌德 团结出版社
胡潘声 《林肯夫妇》 欧文○斯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李 赟 《普罗作家高尔基》亨利○特罗亚 世界知识出版社
游翔瞰 《富兰克林传》 富兰克林 海燕出版社
陈 晓 《麦克阿瑟》 杰弗里○佩雷特 京华出版社
童圆辉 《孙中山》 张笑天 时代文艺出版社
杨东姬 《毕加索传》 唐林 时事出版社
陈辉燕 《鲁迅传》 林辰 福建人民出版社
刘志刚 《鲁迅传》 林志浩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吴 薇 《弗尔迈伊自传》 海尔特○弗尔迈伊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谢玖玲 《弗洛伊德传》 欧文○斯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张茂秋 《鲁迅评传》 波兹德涅耶娃 河南教育出版社
- 左迁
-
《拿破仑》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将史实与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该书1925年首版后,很快由Eden and Cedar Paul译成英文,该英译本在1927年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其主事时声势显赫,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
主要有: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熊召政的《张居正传》.
熊书曾获茅盾文学奖。
- 余辉
-
《拿破仑传记》,别买简本的没啥东西看,要珍藏本。从匠人的儿子到将军,国王,囚犯在东山再起,最后再滑铁卢失败。很不错
《钱学森》的传记也不错
《王安石》
- 苏萦
-
我最喜欢的传记,爱因斯坦的,贝多芬的,还有拿破仑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三个人都应该是孰识的,而且本身这三个人都是世界历史上超级无敌的。他们本身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世代学习下去。
- 瑞瑞爱吃桃
-
我家有伟人百传李自成传,洪秀全,蔡锷,外国的有马歇尔,朱可夫
- Mugen-Hive
-
《觅渡》梁衡 《文化苦旅》余秋雨 《血祭———曾国藩》
- 床单格子
-
《希特勒传》、《曾国藩传》
- 安徽路人假
-
拿破仑传 希特勒传
- 豆豆staR
-
如果你读传记是为了找作文素材的话,不用读全本那么耗时间,读作文素材书人物类就得了,书店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书。
- kikcik
-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觉的不错。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我已经将我的理解发给你了。我们可以聊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