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跟拳法无关 完全是在于你想要达到目的 是打架防身 还是强身健体
别说什么拳比什么拳厉害 都是一样有攻防技击的感念 完全在你如何运用 和拳师的教导方式
人不行不代表拳不行 同样都是一个拳师教出来的两个徒弟 一个好一个不好 你能说是拳师教的不好吗? 完全是自身条件和勤奋程度
不过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因素 两个人一起练拳 不同拳种 得到的效果也不同 完全是个人对拳法的理解程度和所领悟的程度
别说我装啊 完全是个人理解
其实拳法都厉害 看你练到什么程度
而且你也别做一个打两个三个的梦 你要是真能一个打两个三个那只能说那两个人是290
也不跟你废话了! 想打架用就散打 自由搏击 拳击 截拳道 混合格斗术(导火线里甄子丹的那种)之类的
同时还得经常锻炼 这些是最直接的也简单 但也得懂得运用 不过这些也能锻炼身体
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到年头才能有收获的 你说的那个浑圆功 八极拳 太极拳 八卦掌 大小洪拳都可以 太极拳是最慢的简化24 32 64 陈式 杨式 一大堆 不过练到年头也能用来打架 但得看你能不能学有所成了
内家拳都得用年头的
总之一句话拳无好坏 完全在人 学之人 教之人
- 天线宝宝说害怕
-
任何功夫都是养家糊口的一种工具和技能,谁闲的没有事了相互拆台踢馆呀?满足很强的好奇心不是没可能,悬赏重金请他们进行一场比赛就可以了。
- 可可科科
-
我感觉他们都不如拳击厉害,哪怕是很普通的专业拳击运动员--------------
甚至不如监狱里的混混--------------------------------
包括不限制环境手段规则---------
建议你看下赵道新的文章-----------------------------在下个结论-----------------
- LuckySXyd
-
八极拳厉害。都是死杀招,要命的呦。
相关推荐
乔靖夫的《武道狂之诗》
前年,机缘巧合看过一篇赵道新的访谈录,言之有理,稍加整理,传至豆瓣,题为 《赵道新批评中国武术》 。 赵道新在访谈中,对中国自大的传统武术,做了尖锐的批判: 在前两月,我读了香港作家乔靖夫的作品 《武道狂之诗》 一至十卷。书中的武当派一改赵道新所说的门派之弊。 先推荐下这部武侠小说,不同于金庸古龙,由于作者本身就是习武之人,所以,书中武打的每个动作都有较为精准的文字描写,你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帧一帧的画面。 在《武道狂之诗》中,真正的习武者一定是追求武学的至高境界,近乎痴狂。可以用“更高、更快、更强”来形容。 当时武林中的「九大派」,又称作「六山三门」: 武当派在剿杀物移邪教时,获得武功秘籍及丹药,掌门锐意改革,全派上下还俗,对武当派的武学进行了改造融合。武当派的组织架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所有弟子均可通过挑战晋升,副掌门可以每年一次挑战掌门之位。一时间,武当派内部被灌入了竞争机制。 同时武当派对全武林各门派宣战,要么从属于武当,成为附庸,要么灭门。不论灭门还是收归,搜罗各门派秘籍,观摩各门派武学技艺,然后融合改进不在话下。各派对武当派谈虎色变,视为公敌。但其实,武当派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破门派陋习,去粗取精,达到武道之至强。 《武道狂之诗》还有意思的是,作者像讲课一般告诉我们武侠世界中的功夫原理。武侠不同于玄幻修真,还是要接地气的,飞来飞去是超能力,不是武术。且看乔靖夫如何解释武侠世界里的功夫: 传统武道之修练分为三等层次,分别为 「气」、「意」、「神」 。 武者锻炼的方向和范围亦有三种,是为 「形」、「功」、「法」 。 心法分为两类:2023-07-17 21:29:231
赵道新的徒弟有哪些
赵道新的徒弟有黄积涛,赵道新的入室弟子,赵道新文稿的整理者,十六、七年前,他因在《武魂》杂志上与某些人进行激烈论战而名声大噪,广为人知。2023-07-17 21:29:291
王芗斋的弟子谁最厉害
王选杰。王选杰是大成拳正宗传人,著名武术家,素以实战享誉武坛。王选杰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武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终生未娶。2023-07-17 21:29:432
意拳简介与传承
意拳,又名大成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1963年7月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 芗斋先生少时体弱多病,为求强身健体,8岁时从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其天资聪颖,就学中刻苦用功,深研拳理,倍受郭老青睐,尽得郭老拳学之精髓。 芗斋先生对拳学并不着眼于一技一得的局部学识,更无拳术的派系门户之见,他认为中国传统拳术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成就的拳术家,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长。 1907年前后,芗斋先生为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离师出游。1913年,袁世凯的陆军部长靳云鹏、次长齐振林在北平设立陆军部武技教练所,芗斋先生受聘主持教务工作,得与刘文华(刘奇兰先生之子)、尚云祥、孙禄堂等拳术名家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技艺日臻精深。 1918年,为进一步探索我国传统拳学的真谛,芗斋先生离家出游,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与寺中方丈心意拳传人恒林大和尚切磋数月;后经湖北、湖南至福建,得识南少林寺心意名家方恰庄先生,经方先生介绍,与鹤拳名家金绍峰先生相识,互换心得。之后王芗斋先生重返湖南,在衡阳与心意拳巨匠谢铁夫先生相遇,较技败北,得谢老先生倾囊相授。 1925年,芗斋先生北返途中,在安徽淮南巧遇黄慕樵先生,得其健舞要义,后创游龙、惊蛇、鹤戏、挥浪等健舞。 20年代中期,芗斋先生对多年出游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加以整理、总结和研究,针对当时武术界崇尚花拳绣腿的时弊和执着于一招一式的片面倾向,为道破是非,阐明真义,在形意拳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摒弃沿袭几百年的套路与固定招式招法,参以学理,证以体认,创立了面目一新的“意拳”。意拳无套路及固定的招式招法,名之意拳,以强调“意”在拳术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意拳的创立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次重大革命,曾引起了武术界的极大震动。 最早的意拳弟子为齐执度叔侄三人。此后不久,芗斋先生前往天津拜访师兄张占魁(兆东),并在天津太古公司和青年会设帐传授意拳,有赵道新、顾小痴、马其昌、郑志松、苗春雨、张宗慧、裘稚和、赵逢尧、赵佐尧、张恩桐等从学意拳。此时的意拳已初步形成了无套路和固定招法的新颖拳术,包括有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推手、散手等训练内容,已不同于传统的形意拳。 1928年,应张之江、李景林二先生的邀请,芗斋先生携受业义子赵道新伴张占魁先生赴杭州参加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武术比赛,任大会裁判,并在大会表演了意拳的试力(含试声)。会后,应师兄钱砚堂之请赴上海传授意拳,在牛庄路成立了“意拳社”。当时有名家高振东、朱国禄、朱国祯、张长仪、张长信、尤澎熙、韩星桥、韩星垣、卜恩富、王叔和、马建超、宁大椿等拜学意拳。 1929年,芗斋先生写出《意拳正轨》一书。在沪期间,还曾与心意六合拳名家吴翼晖先生交流技艺,还击败了匈牙利籍世界轻量级职业拳击冠军英格,英格后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我所见到的中国武术》一文。 1935年,芗斋先生携弟子卜恩富、韩星桥、张长信、张恩桐等北上经天津回深县,进一步研究意拳。 1937年,应北平名宿张玉衡、齐振林二老先生的邀请,芗斋先生赴北平定居。同年秋,北平名拳师洪连顺造访芗斋先生,三试三败,遂率徒众拜学芗斋先生,洪先生得意门徒姚宗勋后最得芗斋先生赞许。芗斋先生在四存学会体育班教授意拳,分技击班和养生班。技击班设在西城跨车胡同14号姚宗勋先生的私人寓所,先后吸收杨德茂、李永琮、窦世明、窦世诚、敖硕朋、敖硕鸿、张中、张孚、王斌魁、杨绍庚、李文涛、李见宇、王十川、佟国藻、焦金刚等学生;养生班几经易地,后设在北平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先后有学生秦重三、陈海亭、于永年、步玉琨、秘静克、孙闻青及芗斋先生次女王玉芳,张玉衡、齐振林也参加学习。 1940年初,芗斋先生在北平《实报》公开发表声明:欢迎武术界人士亲临赐教,以武会友,共同研讨武术发展,借以倡导意拳并阐明拳学真义。随后中外来访者不断,其中包括代表日本参加第11届奥运会摔跤比赛的柔道六段八田一郎和当时是日本柔道五段、剑道三段的泽井健一,芗斋先生技服来者。泽井遂从学意拳,后回日本创“太气拳”。 1940年夏,张玉衡、齐振林二老先生赞许意拳,赠意拳名“大成拳”,因不合芗斋先生本意,当时曾有意辞谢,但又不便推却,况且张老先生已于1940年4月2日在《实报》上发表了《大成拳的命名》一文,大成拳名遂由此传开。后虽恢复意拳一名,但因大成拳已人称多年,广为流传,至今意拳、大成拳二名同存,实乃历史之产物。 到1941年,芗斋先生先生对在技击上有成就的6位不同时期的弟子赐名:赵恩庆赐名道新、韩星桥赐名道宽、卜恩富赐名道魁、张恩桐赐名道德、赵逢尧赐名道宏,姚宗勋赐名继芗。 1944年,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的基础上,写出了代表作《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北平解放后,芗斋先生到北京中山公园传授以站桩为主的健身养生功法,不再传授技击。 1950年,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之聘,芗斋先生出任武术组副组长一职,后因外出去职。 1958年,应北京中医研究院的邀请,在广安门医院以站桩主治各种慢性疾病,开辟我国独特的站桩疗法。 1961年,又应邀前往保定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教授站桩功。 1963年,芗斋先生在天津去世。 芗斋先生门人甚多,而在技击上出类拔萃者,尤以赵道新、尤澎熙、韩星桥、卜恩富、张恩桐、赵逢尧、姚宗勋、王斌魁等为著。 意拳自芗斋先生创立至今,已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门以研究人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问,今日之意拳,可谓是中外拳学之精华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几十年来,意拳正是以现代运动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医学、人体力学等作为训练的理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科学地阐述意拳的原理原则,并在科学理论的不断验证下,逐步完善其拳学理论,进而科学地指导意拳训练实践,使意拳在拳学研究和训练实践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具体而言,意拳锻炼重在健身和实用两个方面,没有套路及固定的招式招法,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意拳”。主要由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拳(掌)法、推手、散手等内容组成。 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进行拳术各项训练的基础,是意拳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的训练手段。站桩根据练习目的和训练阶段的不同,可分为技击桩和健身桩,这两种桩法都是在外形不动即保持相对静止的情况下进行锻炼。 健身桩锻炼强调精神训练、意念诱导和统帅肢体同时进行,要求在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和呼吸自然的原则下进行休息式的锻炼,也可以说是锻炼当中的休息。这种锻炼符合人体生理机制和所应达到的功能状态,同时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得到改善,以增强身体素质。 技击桩是掌握拳术实战技击的基础,是求得浑元力的最好方法。因此,欲求拳术的技击效用,须在健身桩的基础上,通过技击桩的锻炼,运用意念活动使全身与外界建立争力,以求得拳术所需要的浑元力。 所以说站桩就是一种运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在不动中求微动,在笨拙中求灵巧,静中求动的训练方法。通过站桩,训练从精神到肢体的放松,首先是精神上的放松,然后训练肢体的放松,进而训练精神和肢体的松紧以及松紧的相互转换,使人体的神经支配与肢体活动达到高度的协调和一致,使肢体处处通连,成为一个相互呼应的整体。在这种状态下,人体自身的感觉高度灵敏,动作协调统一,其效果表现在拳术上,就是“动一处牵全身,一动无不动”。此外通过松紧的相互转换,训练整体的弹力,做到“周身无点不弹簧”,并在技击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试力,是将在站桩中获得的浑元力充分调动起来,用之于实践的一种科学训练手段,它是意拳锻炼的中心环节,意拳训练体系中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项专门的训练课程,是掌握意拳技击的关键之一。试力是使人在身体运动的情况下,运用意念诱导,继续掌握争力,体会站桩中培养起来的浑元力,在肢体有位移时,还能否做到均整有力,运用自如,以利于随机随势,任意发力。从这个意义讲,试力就是站桩在空间的延伸。 试声,是意拳特有的一种练功方法,一般将其归于试力范畴,是为了弥补试力不够细微之处。 走步,也称摩擦步,它是意拳训练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所谓摩擦步,是指我们脚步移动时,脚底与地面似接触似不接触,而且在意念活动中与地面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实际上摩擦步就是腿与脚的试力。其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并在前后、左右、进退的步法变换中,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和整体协调,具体锻炼时多与试力相结合进行练习,即初步的活步试力。 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意拳发力,简单地说,就是浑元力的发动。因此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的锻炼都是为了给发力创造条件。 意拳的拳(掌)法是一项专门的训练,本质上就是发力,它要求是在极短的距离内,用很小的动作,爆炸的速度,打出很整的力量,以便完成有效的打击。 推手和散手,是意拳技击实践的两种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训练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对抗性。 推手可以说是试力和走步的具体化,从练习角度讲,也可叫做双人试力。从训练的目的看,则主要是为了训练在双方有肢体接触时,能够牵制对方并施以有效打击,从这层意义上理解,推手乃是有条件的实战,是为了弥补实战之不足。 散手,意拳也称之为实战或实作,它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直接检验拳术锻炼的综合体现。从原始意义上讲,散手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斗。 此外,意拳锻炼除上述基本内容及针对这些内容的专项练习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练习,如打沙袋,身体抗击打能力的训练,眼法训练及身体柔韧性练习和耐力练习。 意拳认为器械是自身手臂的延长。意拳的器械训练与徒手训练本质上完全一样。意拳主要的器械有:半把杆、双把崐刀。 多年来,意拳对于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保留并发展了我国传统拳学的技击效用,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目前意拳已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传播于社会各界,在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为数众多的爱好者。在国内许多省市及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建立有相应的意拳组织。 意拳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弘扬意拳精髓,传播武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广大意拳同道一贯坚持的宗旨和共同奋斗的目标,相信意拳必将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做出积极的贡献。2023-07-17 21:29:501
张三甲只用六年就考上武状元,为何孙禄堂蹉跎十年也不去考武举?
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有朋友给我留言说,孙禄堂等人不去考武举是因为他们不屑于考武举,去王府教拳做教头比考武举强多了。 我想告诉这些朋友,这种看法打错特别,完全是不了解清末武林生存环境的胡说。 首先,晚清「 ”教拳”的拳师可不等于老师,更多时候被达官贵人看做是「 ”玩意儿”,不是说武技本身是「 ”玩意儿”,而是说教拳的这个拳师是「 ”玩意儿”。 以民国真正靠武艺混成「 ”官儿”的霍殿阁为例,根据李国雄的《随侍溥仪纪实》记载,溥仪找霍殿阁教拳,是让霍殿阁在戏台子上「 ”打拳”,他和随侍人员坐在下面「 ”看戏”。 霍殿阁被溥仪聘请为拳术教师后,一样要给溥仪看家护院,溥仪的侍卫李国雄虽然跟着霍殿阁学拳,但是到伪满洲国时,李国雄是侍卫三队的队长,而霍殿阁是他手下的三等侍卫官,一样被李国雄呼来喝去,完全当做了下属看待。 如果看李国雄口述回忆录大家就知道,李国雄作为一个侍从,他也分得清侍卫武官与拳师的区别,李国雄分得清,晚清北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更分得清什么是「 ”武官”,什么是「 ”玩意儿”。 其次,李尧臣这个清末民国著名的武术家在会友镖局当了20多年的镖师,他口述的保镖与走镖生涯明确说了,镖师们宁愿去走镖,给商局守夜看大门也不愿意去给达官贵人「 ”看家护院”,因为达官贵人的仆人们往往把这些镖师看做是「 ”臭要饭的”,呼来喝去,完全不尊重镖师的人格。镖师们都不愿意受这些「 ”小人们”的闲气。 给达官贵人看家护院对于武术家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伤自尊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朋友说,学武不一定要考武举。 这也是谬论。 清代武举制度最为完备,武举也分武秀才、武举人以及武进士。虽然武科待遇比文科差远了,但那也是官僚之间的评比,武科秀才、举人也享受文秀才、文举人免税、免徭役等特权。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考上武秀才,那么不但他的徭役赋税(类似今天个人所得税+星期六「 ”义务”劳动)免了,他还能指定家里的一个男丁同样免除徭役,而且还一举成为官僚队伍的一员,清末武科虽然不如文科尊贵,但是反过来武科从秀才开始可以递补职务非常多。 以民国四川大军阀杨森为例,他父亲就是一个武秀才,后来递补成不入流的典史(负责一县治安),所以杨森小的时候才能读得起书。 更别提考上武举人、武进士,那和范进中举享受待遇也差不多了,一个武举人哪怕是没考上武进士,只要愿意投军,考察一年合格后清廷也可以授予他六品武职。 就是回乡闲居,尽管在家乡老爷圈里算是地位最低的,但那也是老爷,县官也要倚重的。 有人可能要说了,清末捐官便宜,孙禄堂不稀罕考武举,当芝麻绿豆小官,要当官他自己早捐官了。 这么说的朋友,也是不知道清末捐一个官要花多少银子,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负担得起的,也是捐官泛滥,那也是对于官宦富商人家而言,对于普通人,哪怕是一个拥有15亩土地的富裕自耕农,捐官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光绪年间捐一个最最基本的监生(类举人待遇,在清末算文凭,有监生身份才说得上下一步买官),需要白银24两。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清史泰斗戴逸教授曾经考证过,清末农村一户四口之家拥有20亩土地的中农,一年总收入不超过32两白银,而一年开支稍不注意就会超过35两,也就是辛苦一年还要亏空3两银子。 也就是说,即使清末捐例大开,谁花钱都可以买个官,可光是监生文凭就不是一般富裕自耕农家庭买得起的。 这也就是说即使在清末,普通人都买不起一个监生,对于普通人来说文武科举是最好的出路。 这里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张三甲是如何考上武状元的,中间穿插着孙禄堂女儿孙剑云所述说的孙禄堂生平,看看孙禄堂是考不上还是不屑于考。 另外再说一句,不要以为武举好考,清朝武举也是三年一考,一科不到150人,就算是武秀才,人口大县也就二十个武秀才名额,小县只有几名。尤其是清代直隶地区,有考武科举的传统,竞争异常激烈,凡是考上武秀才的,那至少身体素质在全县几万人里排名前一百是没问题的。 张三甲生于1876年,孙禄堂生于1860年,也就是说张三甲比孙禄堂小了十六岁。 张三甲(上图)是清末直隶开州人(今河南濮阳),孙禄堂是直隶顺平人,说起来都是直隶老乡。 张三甲比孙禄堂幸运在于他父亲是武馆馆主,在当地教拳为生,未必有多富贵,但至少可以保证张三甲吃饱,从小接触武术。而孙禄堂则出生于普通农户家庭,九岁父亲去世,根据孙剑云女士描述,孙禄堂当时穷的不行,如果没有好心人救济,孙禄堂差点因为家贫自尽。 张三甲从小在他父亲教导下学武,而且根据《濮阳县志》等资料,张三甲到15、6岁就发育的比普通成年人还要高大魁梧,而且臂力惊人。臂力惊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从道光帝开始,清代武举就走入异常重视「 ”武技”的怪圈,尤其重视拉重弓,如果臂力好,拉重弓拉得好,骑射、步射乃至文字测试稍就算差一些也会优先录取,相反,如果拉重弓不行,其他成绩再好,名次也高不了。 虽然《濮阳县志》等史料记载简略,但是可以合理想象,如果张三甲家里穷,营养跟不上,张三甲也许能高大,但是魁梧肯定就没戏了,臂力也没法锻炼的如此「 ”惊人”,而且张家不仅供张三甲全脱产学武,还供他弟弟张冠甲全脱产习武。 从这一点看,张家全年总收入至少是在150两左右,而这差不多是孙禄堂18岁到27岁十年收入总和了。 和张三甲不同,孙禄堂在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是谋生而不是习武,根据孙剑云女士所说,孙禄堂先生赴保定做笔墨铺子伙计前,就断断续续和一个农村拳师学了两年「 ”花拳”,可以肯定的说,18岁时的孙禄堂绝对不是18岁时张三甲的对手。 张三甲既然15、6岁就长得高大魁梧而且臂力惊人,那么这样好的武术苗子自然有人投资。 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社会,陈宝良教授在他的巨著《明代社会生活史》里就说过不管一家人再怎么有钱,如果三代没有出一个举人,那么这个家族就会很快衰败下去。 可是不管文科举还是武科举,都是需要天赋的,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天赋,如果家族里没有适龄子弟有文武科举的天赋怎么办呢? 明清有钱人一般都会资助家贫但是有天赋的孩子,会供养他读书,进京赶考等所有费用,为的就是将来这孩子考中了举人或者进士,可以知恩图报,庇护这家有钱人。 红顶商人胡雪岩第一个贵人浙江巡抚王友龄之所以能当上浙江巡抚,可不是因为胡雪岩,而是王友龄他爹在做云南丽江知府时资助了一一个不入流小官儿子读书科举,这个人就是咸丰帝宠臣何桂清(四十一岁做到两江总督),在何桂清一再坚持下,咸丰帝才不情不愿的委任王友龄为浙江巡抚。 蔡锷将军被下手更早,四岁时就被当地刘姓大户发现了读书天赋,于是蔡锷四岁时就开始接受刘家的资助,蔡锷十几岁考上秀才前一直在刘家私塾读书,学费全免包吃包住还有零用钱。 后来刘家还出钱给蔡锷赴日本留学(费用和今天供一个去美国读本科的留学生差不多,一百多万人民币级别),所以后来蔡锷学成归国就娶了刘家的一个女儿做正妻。 所以当地一个武术大家杨国昌(当地豪强大滑)就看上了张三甲的潜力,不但让张三甲跟着自己练武,还把女儿嫁给了张三甲,甚至还给张三甲找来了光绪庚寅科(1890年)三甲武进士杜同春做考前辅导。 从张三甲和蔡锷的经历就能看出,如果真有潜力和天赋,是一定有当地富户来资助结亲的,当然前提是你要让别人看到投资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说,孙禄堂从15岁开始学花拳一直到27岁还在保定笔墨铺子做伙计,这至少说明这十几年时间,没有人觉得孙禄堂有什么过人天赋,而且孙禄堂一直到28岁才结婚,这也说明孙禄堂先生整个青年时代经济状况堪忧。 而另一边,别看张三甲考中武状元时才22岁,却已经结婚好几年了。 根据现有资料已经查不到张三甲究竟是何时通过的武秀才考试,但是他通过武乡试的时间是1897年,他在大名府参加的考试。而且张三甲还被同时参加考试的武秀才称为「 ”穷猴”,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考武举考生家庭富裕程度,就连张三甲这样,对于孙禄堂来说必须要仰望的家境,居然奚落为「 ”穷猴”。 而此时孙禄堂还在河北一带游历,根据孙禄堂大事年表记载,1890年孙禄堂已经主持武秀才考试了。这就有点奇怪了,因为根据清代武举惯例,武秀才考试主考官是一省学政,副主考是当地任职的从三品游击以上武职军官,而且还不能是本地籍贯。也就是说,主持直隶武秀才考试的副主考武将不但是从三品(类似准将)以上高级武官,而且还要是非直隶籍贯的高级武官才行。 孙禄堂一介白身,又是直隶本地人,更何况他还不是学政,怎么能主持武秀才考试? 说回张三甲,事实上张三甲乡试名次并不高,只排在第三十一名,这说明两点:第一点,河北不愧是清朝中武举、武状元最多的地区,竞争就是激烈;第二点,无论文武,没真本事考不上秀才,但是到了举人和进士这一级,什么样的成绩只能「 ”听天由命”。 武举不怎么看得出来,文科举大家有兴趣找清朝普通进士与状元的八股文来看,反正我是看不出状元的八股文比普通进士八股文强在哪儿,我觉得就是「 ”随缘”的事儿。 但是秀才不是,没有真本事真考不上。 有人说四大名著作者有进士身份的就施耐庵,这不假,但是吴承恩是岁贡生、曹雪芹是旗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也是秀才,罗贯中之所以没有功名是因为元朝科举时断时续,他恰好没赶上。 大家千万别觉得秀才不怎么样,清朝三四亿人口,全国秀才也就20万不到,搁在现在,至少也是985硕士、博士身份。 1898年,张三甲赴北京参加武殿试,得中武状元,成为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武状元,他在殿试中充分发挥了自己臂力惊人的优点,不管是拉重弓还是舞刀都干净利落。 只可惜张三甲得中状元后很快因病去世,而此时孙禄堂还在老家和北京往返奔波。 我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张三甲是如何考中武状元的?就是想说明在清代,拳师最好的出路就是考武举,其他保镖、教头、看家护院都是因为武举走不通不得已而为之。 正如今天高中毕业生读高职,去大专或者直接就业,原因只有一个:没考上大学。 大家好好想想,可能有一个成绩随便考清华北大的学霸高考都不参加,直接进工厂搬砖吗?他图什么? 以孙禄堂老先生为例,如果他武艺真有传说那么惊人,他为什么不考武举呢?就算武举人、武进士有难度,武秀才总可以考吧。要知道中了武秀才就可以免税、可以见官不跪,这难道不好吗? 杨露禅就算真去端王府教九岁的幼端王学武,因为他没有功名,见到端王那也得下跪(当时老端王死了好几年,幼端王才过继),孙禄堂如果在清末结交过达官贵人,那也一样要跪。除非有功名的人,才可以见到达官贵人鞠长躬。 另外,根据孙剑云女士讲述和孙禄堂先生自述,我们现在很清楚知道孙先生13岁到27岁经济上都很困难,婚都没结,学武也是断断续续,18岁前主业是种地,18岁到27岁店铺伙计。 不管任何体育运动,18—27岁都算是运动员黄金年龄,大家假如孙先生是运动员,他把自己黄金年龄浪费在做营业员上,他能在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吗? 梅西要是27岁才治好自己侏儒症,大家觉得他还能成为今天的梅西吗? 张三甲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真有天赋(高大魁梧、臂力惊人),在武举风气浓郁的直隶,是一定有富户进行投资的。 张三甲也就是从16岁到22岁,只用了6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平民到正三品武官的转变,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实现阶级跨越? 大家看孙禄堂先生大事记,孙先生有大概十年时间(1890—1900)在老家与北京之间来回往返,最正经的营生就是在老家完县(今顺平县)开了一家武馆(蒲阳拳社)。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就认为孙先生之所以十年间来回往返北京,其实就是想找机会留在京师,可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如果只看孙禄堂先生大事记,你会发现孙先生这十年打遍了河北各地无敌手,还以白身主持过武县试,留下了各种神乎其神的搏击传说,但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他到了1900年还是一介白身的事实。 还是那句话:还有什么比考武举中进士更快完成阶级跨越? 最后,让我用著名武术家赵道新先生之前采访时一段话结束这篇长达5000字的长文。 (物质贫瘠的武术家)生活问题怎样解决,营养哪里补给,资金、器具谁来提供?如果自食其力,花大量精力安排衣食住行,训练效果怎能提高? 参考资料: 《清末武举制的最后实施与废除》、《清光绪庚寅科广东陈氏蓝翎侍卫查实记》、《李尧臣口述回忆镖师生涯》、《清末捐个「 ”监生”得花多少钱 》、《近代前期武术从业者群体的生存镜像与职业变迁》、《孙禄堂大事年表》、《已故武术家赵道新:武术是没有前途的》2023-07-17 21:29:561
八极拳的基本功怎么练
1、八极拳对于习练者的爆发力要求很高(其实不光八极拳,形意拳前辈赵道新在《道新拳论》中说那些武术名家的拳力秘诀就是高质量的爆发力。),爆发力的训练你可以这样练,用双拳做俯卧撑,让身体跳起来,双拳离地(铁牛耕地),每组12个,每次3组,每周2-3次。2、柔韧性:你要适当的抻拉双肩的韧带,还有大腿的韧带。3、绝对力量:多做卧推。4、体能:多去跑步。更多关于八极拳的基本功怎么练,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7666e161574791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7-17 21:30:051
真的有点穴吗?
问题一:“点穴”真的存在吗? 存在的/ 人体穴位就是神经汇集处,医学上怎么叫我忘了。 总之就是很多神经的地方。 小说电影里面,点穴都要用手指什么的,点出来效果也很好。 实际上,点穴的效果大多都是让你局部麻痹,或者晕倒一下,没有让你定住或者不能说话之类的情况发生。 学习点穴的第一步就是寻经认穴,你能完全掌握人体穴位所在的时候,就完成了第一步。 跟埂就是锻炼你的手指,要让手指承受住足够点穴的力量。这个方法如铁砂掌的练法差不多,也可以参考二指禅的练法。但是都不推荐。 在格斗中运用点穴,没有必要用手指瞄准了打下去,只要大概位置准确,用拳头砸比较实际。效果也没什么出入。 关于点穴的总结性建议: 能准确分辨几个有用的关键穴位, 用拳头(或者中指拳、食指拳)可以正确攻击, 这样的点穴已经符合格斗的要求了。 问题二:中国真的有点穴吗 穴位的说法肯定是有的,针灸推拿 *** 都是针对穴位的 但是像武侠小说里面点某个穴道就会死呀什么的肯定没有那么夸张 问题三:真的有点穴功夫吗? 当然有了,只是没有电视上演得那么玄乎罢了,下面的你学学吧。 触体发力点穴拳的出拳方式有两种:一为仰掌顺时针屈指抖腕则成俯拳,力点在中指的第二关节凸上;二为俯掌逆时针屈指抖握则成仰拳,力点仍在中指的第二关节凸上。训练方法重在一个“抖”字上,在迅速曲手指屈握时,储势一旋 一抖。旋为钻透力,抖为冲撞力,就像螺钉钻木一样,开始都以空练为主,也不需要摆什么姿势,掌握方法以后,在行 走坐 卧之时均可练习。一般情况可分为两种练习方法,开始为屈肘臂,为贴身战创造条件,继之将手臂伸直训练为追击打法创造条件,两种方法的要点都是相同的。 本人通过一段长时间抖打练习,感觉手上的力量增加很大,总想找人试上一试,无奈还没有学会详细的穴道和解法,不敢随便乱点,一次偶然和朋友打闹,互相抓按,我用手抓住对方双肩,用力一抓一按,对方“哎呦”一声,捂住右肩,大声喊疼,细问观看是何地方,又请教了一名老中医才知道那是肩井穴,以后再和朋友开玩笑打闹时,我总是找机会用手指点按对方的肩井穴,熟能生巧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现在的穴位对我来说抬手能点,举手能打。 点肩井穴能让人当时肩膀酸痛难受,如果用力过大,会让对方手臂别扭酸麻,致使其半小时手臂不能灵活运动,疼痛会持续三个小时以上,以后会琢渐减轻,自己可以试一试,简易取穴法,用自己右手手心按住自己左肩膀尖处,四指平按在肩膀后面,大拇指伏按在肩膀前面,食指抬起用第一节直接点按肩胛骨上面之处,你自己就会感觉有酸痛的感觉。 如同点按对方肩井穴一样,只不过是同对方平行站立,伸右手伏在对方左肩上,迅速抬食指按对方肩井穴(胖人用中指点按,或中指向前赶一点,下按正合适)我曾用点穴功从后面轻点对方此穴,抬手掌翻手腕,中指变成疙瘩指,快速点打,对方直呼太疼太难受,一个劲的抡胳膊,老说不好受。过了一段时间仍感觉难受,到医院针灸了好几天才好,借此机会希望朋友们不要用力击打此穴,如果是开玩笑打闹的话一定要注意力度,否则后果自负,与本人无关。 我是抄袭给你看的撒 问题四:武侠小说里的点穴是真的吗??? 点穴是真的,但长时间不能使人不能动,是假的; 在医学上,点穴是使人哪个部位处于一种麻痹状态,气血不能正常流通,但过一两个小时气血流通过自然就能动了;就如同我们盘腿而坐,长时间不动,过了好久,突然起来活动,会感动自己的腿发麻,不能听从自己的本能的意愿,是一样的道理的;而武侠中的长时间不能动是为了渲染演技气氛; 问题五:古代人的点穴是否真的存在?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通过对穴位的打击以达到击败对手的一种功夫。对于点穴术是否真实存在,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至少还没有可靠的报道对这种功夫进行严格的检验。而武侠小说中对于点穴术的夸张描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 《少林拳术秘诀》称张三丰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又称内家拳高手张全一创明点穴法。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也有记载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还有说法称李小龙逝世前不久,也开始醉心于点穴术。 在许多武术著作中,常把点穴术分为武术与药物两种。武术中又分为接触身体穴位的重击与气功的近身或隔空的点穴;药物点穴则是把经提炼麻痹穴位的药物藏在指甲中,经皮肤接触把药物掐入。但是所谓隔空点穴一般被认为缺乏依据。 理论基础 点穴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其上遍布穴位,大约有360多个。此外还有经外奇穴若干。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穴位是经络、脏腑气血的交汇之处,对穴位进行 *** ,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破坏。《灵枢u30fb经脉》上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当然,点穴术所打击的部位还包括了皮肤表层的敏感神经、神经丛、重要血管、骨缝等人体薄弱部位。 在技击理论上,点穴术中所使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医针灸中的子午流注法。该理论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到某个穴位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的。因此,根据子午流注方法推算出某个时间所应该击打的穴位,可以更有效的达到技击的效果。 点穴术中的穴位 点穴术中所击打的穴位和中医里的穴位在数量上要少许多。而各家论述又有所不同。《少林拳书秘诀》记载[1],张全一点穴术“实只三十六手。其中软麻穴九,昏眩穴九,轻穴和重穴各九。”赵廷海《救伤秘旨》则记载有108穴。“内七十二穴不致命,不具论。其三十六大穴,俱致命之处。” 练习方法 点穴术的具体练习方法如同其他许多中国武术一样,缺少完整的文字材料,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仍然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这里的前提是点穴术的确真实存在)。 中国武术中的点穴术的点穴取穴和中医家一样,都是依据针灸铜人。而在实际的练习当中,多用木人,把穴位标记在上面,进行练习。《少林点穴法》记载:“取较坚硬的木材抛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初艺成,另换一经,依上法习之。依次增加。将人身全部穴位练熟后,可合并通练。” 由于穴位面积很小,因此打击时多用指,偶尔也用拳、肘、膝等。因而指法的练习成为了点穴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此外,武术器械中的判官笔、铁扇等也有点穴的作用。另外还有传闻中的暗器点穴。 对点穴术的怀疑 点穴术的理论基础――经络和穴位本身,在科学上还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而关于点穴术的各种神奇的传闻更是让人对他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武术家赵道新对此就持怀疑态度[2],他认为“据我所知,古今中外还未有一名点穴师或一种点穴术经过了严格的鉴定和认证。假设点穴学说为真,那么,人与人在游戏竞技或角斗厮杀时,必然存在有意无意的偶然击中穴道上的那个东西的可能性。我从拳一生....在数不清的格斗中为点穴术碰巧灵验创造了如此大的机会,然无论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没有一宗事件可能证实点穴的说法。”他认为这要么是点穴术是假的,要么点穴术的命中成功率极低。尤其是在格斗中,双方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此时打击面积及其小的穴位命中的几率实在太低。 文学描写中的点穴术 在很多的武侠小说和功夫片中都有对于点穴术的神奇描述。被点中穴位的人重则毙命,轻则伤残。此外还可以封住穴道,使人不能动弹。另外还有各种解穴......>> 问题六:“点穴”真的可以让人全身僵硬吗? 50分 在我国的影视剧和民间传说中,点穴是一门很神秘的功夫,可以使人“定身”,甚至可以使人死亡,事实上点穴这门功夫的确存在,但是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 点穴是根据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人体相关穴位上可产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在技击中用拳、指、肘、膝等骨梢之强固点来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难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技击术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穴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中医讲究的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来又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多得多。后来人们又用最弱电流 *** 肌肉,凡是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就叫运动点。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但运动点的弧制是什么,还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 武术中的点穴,理论上是通过手法或者器械对这些神经交叉点不同力度的击打,而导致神经发出各种反应,影响人的各种功能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等感觉,在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 一般所说的点穴术即为少林点穴法,它是少林功夫的精华,堪称技击实战、克敌制胜之法宝。虽然近代传奇文学一级影视资料上对此过分夸张,给其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但其却为少林武术的常用功法之一。在实战中击打对方穴位,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等感觉,从而达到击倒对方的目的。 但是实际中,点穴是不能让人体僵硬的,麻木酸痛的感觉并不能使人失去活动能力。当然,更加不可能让人死亡,中医中说的死穴,是指神经末稍或者神经干支密集的地方,如果过有些神经断裂,确实可能造成人的死亡,但是神经是非常坚韧的,同时隐藏在人体厚厚的组织下,凭人力从外界是很难破坏的,更不要提用手指“点”断 问题七:真的有点穴存在吗 的确有 问题八:真的有点穴吗 个人认为,中国武术分大两类,一是军阵武术,一是门传武术。门传武术中的技法中都是点穴的,出拳打的都是穴道,撇开文学作品不谈,这里我教你一招,浑身放松,以争取速度,在对丹不备的情况下,用拳直进他下数第二至第三个衣扣中间,两衣扣中间刚好是你一拳的距离,控制好力度,不可使全力。 问题九:世界上真的有点穴这么一说么?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通过对穴位的打击以达到击败对手的一种功夫。对于点穴术是否真实存在,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至少还没有可靠的报道对这种功夫进行严格的检验。而武侠小说中对于点穴术的夸张描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 《少林拳术秘诀》[1]称张三丰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又称内家拳高手张全一创明点穴法。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也有记载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还有说法[2]称李小龙逝世前不久,也开始醉心于点穴术。 在许多武术著作中,常把点穴术分为武术与药物两种。武术中又分为接触身体穴位的重击与气功的近身或隔空的点穴;药物点穴则是把经提炼麻痹丁位的药物藏在指甲中,经皮肤接触把药物掐入。但是所谓隔空点穴一般被认为缺乏依据。 问题十:古代真的有点穴这门功夫吗? 其实应该有,在我们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明白,在中医针灸学上就会运用很多点刺,按压穴位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有些中国硬功也会运用一些手法 *** 穴位,从而影响或阻滞某经络气血的运行! 希望采纳2023-07-17 21:30:151
电影《一个人的武林》中, "合一门"是什么派?有谁看过。中国武术又起源于什么地方?
电影《一个人的武林》中的合一门是虚拟武术门派,合一门里的人精通拳法,腿法,擒拿,兵器,内家功法。中国武术具体地点起源已无可考证,只知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扩展资料中国武术家介绍1、蔡笑生于安徽淮南。6岁开始练武术。1995年进入深圳武术队。1999年进入广东省武术队,2006年退役于广东省武术队。师从陈道云、刘振岭。期间协议双积分中国解放军广州军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多次获得全国武术套路多项冠军等。2、陈长兴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成年后以保镖为业,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立身中正)。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他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2023-07-17 21:30:266
传统武术套路让人点赞,那么在实战过程中到底有没有用?
传统武术在实战中当然有用了。只不过,武术是名副其实的杀人技,很难在目前风靡全球的擂台搏斗上施展出来。我们都知道,随着近些年来北京某格斗教练的横空出世,传统武术,似乎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的过街老鼠。一位又一位的大师站上擂台,又接二连三的被打倒,即便是再对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充满信心的朋友,估计都会难免的产生一丝怀疑。那么,传武的实战价值,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呢?还是如同早就已经逝世的传统武术大师赵道新所说,武术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来源于先秦时代的舞蹈?开玩笑,武术当然有实战价值了。而且,武术,说白了就是古人从冷兵器古战场上总结出来的杀人技巧;后来,流传民间,才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套路。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有很多武术流派的一些技法动作,都是专门为了兵器所设计的。大名鼎鼎的形意拳,它之所以创拳的目的,就是“脱枪为拳”。而形意拳的真正祖师,则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岳飞创造出来的拳法,怎么可能会没有实战价值呢?只不过,是建国之后,随着社会氛围的变化,国家环境的变迁,武术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逐渐退化了。但是,真正的武术,是名副其实的杀人技;百年之前,中原江山风雨飘摇,江山岌岌可危,无数的武术大师,更是数之不尽。据说,当时修为达到化劲宗师级别的高手,就有五位以上。武术,讲求“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功外功融会贯通,才能真正达到武道的最高境界。在这些高手的面前,所谓的现代搏击职业选手,根本不堪一击。2023-07-17 21:31:045
在泡桐树下站桩有害吗?
以我个人的经历,站桩是没有副作用的。反而对健康是大有禆益的——这样说的前提条件是你得站对了。根据王芗斋先生所说,站桩,首先是立身中正。初学的基本桩更是如此。在我过去,曾有十余年站养生桩的经历。个人体会是:站桩必须在桩架大体对了之后,意念的引导是起主要作用的。可以这样理解和认识:所谓的站桩,就是在意念引导下,人体和宇宙空间相呼应,形成的一种介乎有意无意间的自我调整和适应。以目前的个人理解,核心功法就是在松静条件下,身体产生蠕动。通过适当的意念调节,使这种松静条件下的自发蠕动变成自己意念可控的整体螺旋形圆运动。这种符合天体运行规律的人体运动方式,就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难就难在一个字:度。从哲学上讲,一事物在质不变的情况下,量的变化范围,就叫度。在站桩实践中,这个由意念引发的度是需要自己揣摩、掌握的:如果没有意念,站桩毫无意义;如果意念太盛,成了赵道新先生所讽刺的“精神激战”也是错误的。那如何才好呢?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中庸之道”,就是个正确的方向。2023-07-17 21:32:201
最后一次武林大会死人了吗
死人了在1929年曾经举办过一次国术大会。孙禄堂、刘崇峻、杨澄甫、杜心武、吴鉴泉、刘百川、蒋馨山、张兆东、王渊生、张绍贤等武术大师担任评委。这次大会由中央国术馆发起。1929年初,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致函各地国术馆,表明发起这次大会的目的是组织全国武术各门派实际较量,以辨中华武术之精华。李景林的倡议得到各地国术馆的支持,纷纷进入准备阶段。1929年浙江省主席张静江为了振兴浙江的经济,决定举办西湖博览会。在经过一番筹备之后他又想到了要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奋人们的精神,如何振奋国人的精神?他首先想到的是武术,李景林的倡议提醒了他,于是决定在西湖博览会举行之际再举办一场国术游艺大会。清末民初以来,国人曾经自豪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一溃千里,中医中药和儒学等被弃如敝屣,在传统文化崩溃之时,被边缘化的武术却异军突起成了振奋国人精神,强国强种的最好寄托,同时也达到了激起民众练武御敌、习武强身的目的。在西湖博览会闭幕一个月后,1929年11月16日“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开幕。会长由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担任,省民政厅长朱家骅、教育厅长陈布雷任副会长。大会另设顾问团,由军政委员钮永建、张群、程振钧三人担任。大会评判委员长由李景林担任,副委员长由孙禄堂、褚民谊担任。还组织了29人的评判委员会和37人的监察委员会。这66人实际是这次大会的组织者。参赛选手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云南等省,及北平市、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青岛市。中央国术馆也派出了最强阵容。选手身份涉及工、商、学、医、军、政、警、宪、宗教、游民等各界。年龄最大的是奉化的阮增辉,68岁。年龄最小的是温州的林标,7岁。这次武林大会几乎囊括了民国武林大多数成名的人物。吴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表演了太极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表演了沧海龙吟,李景林携妻女舞了太极剑,给孙中山当过保镖的南北大侠杜心五表演鬼头手。在大会结束后,李景林还与一众武术大师们合了一个影,民国大半个武林都差不多聚集在此了。大会后李景林与当世著名武林高手合影前排左起:杨澄甫、孙禄堂、刘百川、李景林、杜心五、郑佐平、田兆麟后排左起:苏景曲、钱西樵、高振东、褚桂亭、黄元秀、沈尔乔前几天都是表演性质,11月21日开始正式比赛了,吃瓜群众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当天观赛的人数达6万人之众。据《汇刊》记载,首日报名比试者有128人。本来11点就开幕了,但由于很多选手没有准时到场,只好将比试时间推迟到13时。大会用摇珠办法确定比赛次序。先在圆木珠上标明比试员号码姓名,由监察委员将号珠投入铜球,摇动铜球,以号珠摇出之先后为比试次序。参加比试者109人,前三组每组32人,第四组13人。比试员均着灰布短装,腰际各束一带分红白两色,以示区别。比试时,双方对立台中划定粉圈之上。评判委员长长笛声一鸣,即上前互行一鞠躬,再鸣开始比试。另由监察委员两人,分执红白两旗,在台管理指点,必要时制止比试。在这种对抗比赛中,裁判必须是行家里手,得知道什么时候喊停,否则很可能会出人命。有“津门二张”之称的天津武术名家张鸿骏,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担任国家武术裁判。从监察委员会的名单也可以看出,监察委员们虽不及评判委员名头大,但大多都是武林中成名的人物。擂台比赛一共109人参加,代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拳种。以打倒或封住对方手脚令彼失去失去继续比赛比试能力为胜,各种技艺均可用上,比试如遇重创概不负其他责任。所以这也是真正的放开手脚,以命相搏的大比武。经过11天对决,第一名是河北人,国家国术馆的王子庆,第二名是河北人,朱国禄,江苏警官学校。前30名,有13人来自国术馆,1个是警察,1个是来自军队,还有来自当地推荐的15人。也多是镖行,体育行业出身。前30名,其中北方人25人,尤其山东人居多。第一名王子庆,精擅少林拳,尤精摔角,第二名朱国禄,善于西洋拳和战场格斗拳,早年学过形意拳,少林拳。第三名,章殿卿,学形意拳,同时精通翻子和摔角。第4名,曹宴海善于通臂、劈挂、苗刀,腿法出众。后面的还有金镖马承智,西北军“抗日大刀队”武术教官,后来还被安徽体委录用,任武术、摔跤教练。韩庆堂师承家传,擅长铁砂掌、六路短打。兼习摔跤。张孝才和宛长胜则是师兄弟,都是学查拳。赵道新是练游泳举重出身,后来学习形意拳。韩庆堂是北派少林传人,善于擒拿术和摔跤。整个比武下来冠军王文庆不招不架,反击凶猛,身强力壮,以力服人。朱国禄是避实击虚,,曹宴海完全靠腿法,击败众多好手。后来他的学生张文广等人在北京和武汉体院实验性研究现代散打的时候,就借鉴了曹宴海的腿法。而且,前30名,大部分都精通摔跤擒拿。上世纪80年代,浙江武术家凌耀华根据前辈老先生留下的手抄孤本笔记,整理了一篇《千古一会——1929年国术大竞技》在这本书里,还记载了更有意思的一个画面:比试第三天,一名江西老僧带着两名徒弟前来观摩。“二徒技痒,屡欲出头,老僧知二徒不济,即自挺身上前要求一比。”然而,老僧与选手胡凤山一交手,就被胡击中头部,顿时头骨塌陷,流血不止,被停在一旁的急救车拉走了。大会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南拳抵不过北腿。《千古一会》中还记录说:第一天比试除两三对是北拳对打外,其余都是南北对打。因南北技击差异太大,故习南法者全部败北。南北拳对打往往是一动手即分胜负,所以打得快而利索。由于印象中的高手——和尚和道士折戟沉沙,南拳打不过北腿,名门总是被初出茅庐的后生打得抱头鼠窜,最终比赛的胜利者为中央国术馆。经过几天的角逐,27日进行了决赛,决出30名优胜者。其中前10名被评为最优等,依次是王子庆、朱国禄、张殿卿、曹晏海、胡凤山、马承智、韩庆堂、宛长胜、祝正森、张孝才。第一名王子庆获奖大洋5000元,而他则是为中央国术馆的教官。30名优胜者中有许多选手参加过1928年的第一届武术国考。像朱国禄,曾获第一届国考最优等第13名,马承智获第一届国考最优等14名,胡风山曾获第一届国考优等第21名。最终,这次的武术大会使得国民中央国术馆名声大噪,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国民中央国术馆开办许多的培训班和辅导站和各种武术学校,在抗战爆发前培养了很多的武术人才。同时这次的大会让人们认识到了北方武术的威力,这也成为后来一些北方武术南下的契机。2023-07-17 21:32:552
国标武术的相关名人
蔡笑(全国武术冠军)陈王庭、陈长兴、费发洲、吴鉴泉、李瑞东、吴钟(字弘声1733--1823回族,八极拳祖师)、李书文、刘云樵、李连杰、田秋信、刘根深、李存义、程廷华、张占魁、王芗斋、赵道新、韩慕侠、姜容樵、王朝选、董心朗、李兴美、李荣基(鹰爪拳名人)、邓洪先、崔泓熙、崔龙述(韩式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嘉纳治五郎、格雷西家族、石井和义、宫本武藏、阿里、安东尼·马库斯(黑市拳比赛名人)、郑新书、王星然、高圣统、炫惟、谷文泽(童星)2023-07-17 21:33:141
天津中华武士会的会馆没落
从1912 年正式成立到1928年中止活动,天津中华武士会这一北方最大的武术团体存在了十五六个年头。武士会的终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南京中央国术馆的成立。中央国术馆带有明显的官办性质,并得到了军政各方面的支持,他的地位相当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现在的中国武术协会。从中央国术馆的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张占奎为首的中华武士会的骨干成员,如尚云祥,李星阶,李子扬,黄柏年,姜容樵,付剑秋,赵道新等,都积极参加到中央国术馆的早期活动中。有的人还担任了职务,成为骨干力量。传说在国术馆组织的一次全国性表演和比赛中,奖牌几乎全让北方人拿走了,此事引起了南方武林人的不满。最后张占奎拍板:武术靠的是实力,这次就这样了。可见张在国术馆的地位和权威性。中华武士会活动终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经济实体力量的支持。可以把它和上海精武体操会做一比较,精武会成立于1909年,比武士会稍早一些,两者都是教授武术的团体。从踏上上海滩到成立精武会六个月后(1909年9月)病逝,霍元甲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间里,不可能为武术传承做很多事情。但精武会的事业却越做越大,主要原因就是它得到了上海经济实体的支持。创始和领导人陈公哲家族做五金生意,另一个领导人姚詹伯,父业颜料,稍差一些的卢纬昌,父业建筑。随着生意的触角,佛山,广州,新加坡,香港,许多地方都设立了分会。在北方,包括东北与华北,他们的买卖不是很多,再加上有中华武士会这样较大的武术团体,所以这边就没有设立精武分会。由于具有经济实力,所以精武会可以在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聘请各个拳种的武术教练,来向会员传授武功。最后还到天津请李存义先生南下上海任教。精武会的学员只要坚持学习武术,还可以在就业或生意上得到帮助,依附并服务于一些经济实体,这是精武会能够长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在天津,中华武士会这些方面就略逊一筹。1912年10月,在中山公园举办“天下英雄会”的武术表演,李瑞东担任主持人。他和王兰亭创编的“文太极”“武太极”是大会的压轴节目。平日他来武士会大家就称之为会长。李存义逝世后,李瑞东想真正接任会长一职,却遭到大家的冷落。因为这些人毕竟都是练形意八卦的,李瑞东非常生气,武士会不来了,经济上的主要支持也就没有了。在张占奎,薛颠,韩慕侠,李子杨,尚云祥,孙禄堂,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由教务长李星阶主持,中华武士会又活动了几年。直到1927年南京中央国术馆筹建,张占奎率弟子赵道新和李星阶 尚云祥 李子扬应邀南下,参与早期的一些活动。武士会的活动也渐渐走近尾声。2023-07-17 21:35:251
请说出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宗师的第二代传人十位就行。
姚宗勋,卜恩富,龙彭照,宁大椿,司徒柱,张中,于永年,赵道新,杨德茂,张长信,李见宇,王玉祥。2023-07-17 21:35:401
王芗斋的生平大事记
王芗斋先生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日)生於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质疑:上文资料写的是1985年)。原名尼宝,又名宇僧,後启用芗斋名。祖父在本县一商肆中管账。深县民风强悍,民多习武,名家辈出。如河北省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先生,八卦掌名家程延华兄弟。李洛能先生的弟子刘奇兰、郭云深都是深县人。郭云深以半步崩拳驰名於世。郭云深马庄人,与魏家林村为邻。王郭两家原有戚谊,芗斋先生封翁①亦曾随郭氏学形意拳,因王氏幼年瘦弱,又患喘病,家人恐其不寿,拟送其到郭处学拳。郭氏因年迈,又患足疾,原不拟收王芗斋为弟子,适郭云深独子郭深堕马死,经另一戚谊赵乐亭先生极力说项,郭方破格允准,并留王芗斋居於家中。时王芗斋年方14岁,聪敏过人,锻炼刻苦,郭云深爱如己出,倾囊相授。郭老晚年习惯盤腿坐炕上搭手传艺,王芗斋则立炕下站桩换劲。冬季郭老起床後,首先查看站桩脚印的湿润程度,如不够,则怒目视之,王芗斋须再练习站桩,直至湿度充足方可休息,可见郭老对王芗斋要求之严。郭老于易箦②之时,犹以绝艺示之。从郭老学拳者多矣,但能克承其教者,不多。郭老曾有非其人不能学,非其人不能传之叹。郭太师母曾对王芗斋说:“你们爷俩真有缘份。”并谆谆相嘱要勤奋学习,勿负师望。郭老对其他学员皆以常规拳套招法教之,独不教王芗斋。先生遂从师兄弟处偷偷学习,郭老发现後,叱之曰: “玉皇大帝在此,你不向他学习,反而各处找土地爷,跟他们能学会什麼?”是以郭氏门下深入之摩地,得心意门之真髓者唯王芗斋先生一人而已。 近代谈河北形意拳者,将形意拳分为三派:一是以刘奇兰先生弟子李存义为代表的保守派;二是以李魁元先生弟子孙福全为代表的综合派;三是以郭云深先生弟子王芗斋为代表的心意派。形意拳原出自少林镇.山拳法“心意把”。1903年,保定府一镖局主持人,原从学于郭云深。因失镖誉落,乃遣人送厚礼请郭老出山代为挽回声誉(质疑,郭云深在1903年已经去世!)。郭氏以年迈辞,在坚请下,郭老乃遣王芗斋携亲笔书札前往保定。镖局主持人以王芗斋年幼颇为不满。次日王芗斋在镖局院内闲顾,见院内两侧兵器架上陈列多种兵器,先生顺手拔出一白蜡竿子试手,镖局夥计大惊,入报总镖头。昔日镖行规矩,如有人动门前大枪及竿子等兵器者,即表示前来寻衅比武。镖头赶来,举手拍先生手腕怒叱曰:“小孩子不许乱动!”话未了,先生顺手一抖,镖头已飞出丈许跌倒在地,惊恐之馀,高呼: “好!这才是老师教的真功夫!师弟,你可要把这一手留下来,教给我们。”经此一战,镖局方知王芗斋身手不凡,改容相待。从此王芗斋之名不胫而走。王芗斋回故乡後将此事禀告郭老,郭老抚须点首笑曰:“他们没有站过桩,怎能发出这个劲儿。”王芗斋先生晚年常告门人云: “从那时起我才明白摔人是怎麼个劲儿。”是年王芗斋年仅18岁。郭老亦于当年逝世。此後王芗斋更刻苦锻炼,每日清晨携乾粮和水到村外林中练功,日暮方归,数年功力大增。1905年,先生20岁,随父往绥远经商,归途遇路劫者10多人,均持械,王芗斋与父亲徒手将匪徒击散,强人边跳边呼:“这小孩子真厉害。”先生每忆及此事即说:“你打倒几个,其馀的不打就跑了,并不费劲。”1907年,先生22岁。与外祖家戚谊邱兰坡相善,染赌习,遭母亲重责,先生与邱相约私逃入京谋生。途经某地,饥甚,入一包子铺饱餐,因无钱付肆主而诉实情,肆主慷慨资助,介绍到京城投军效力。先生投军後先作伙夫,伺担水劈柴等杂役。先生因清秀英俊为诸士卒所喜爱,常与相嬉戏,一日先生担水前行,一卒从後以足钩先生脚,拟使人倒水洒,孰知先生仍快步前行,水未洒,而此卒竟跌倒地上,群卒惊异。适军中一将过此,即召见先生,先生以自幼从郭先生学拳相告,将军甚喜,以其女吴素贞相许。此将官即吴三桂後裔武状元吴封君。先生婚後折节①读书,工书法,习诗词,这就是先生幼年虽未读书,而後又善文字之由来。吴夫人亦喜武,擅形意拳。郭老夫人曾说:“素贞跟尼宝学拳很好,你们老师的徒弟裏,就是他最像你老师了。”先生长女玉珍、次女玉芳、长子道庄皆吴夫人出。[注①封翁:1. 封建时代受有封邑的贵族。2. 封建时代子孙显贵,父、祖因而受封典的,叫“封君,也叫“封翁。②易箦:称人病重将死为易箦。]1913年,先生28岁,武艺辄声京都。曾应军政界名人徐树铮之约与当时总统府武术教师、名拳术家李瑞东竞技。徐氏设宴於官邸,请京都各武术界及军政界显赫人物作陪。芗斋先生先到,李氏後到,王遥见李氏到即至大厅门外相迎,入厅时,两人互相礼让先行,两臂相交,表面似礼让,实则各试暗劲,李氏年老不支,一腿软曲下跪,王氏顺势搀扶,二人仍互让:“请,请。”同入厅内。外行人不明底细,但胜负已自知。俟群起入席,首遍酒後,李氏即托辞入厕,离席而去。後徐氏再设宴为二人和解,但李氏已返武清故里。芗斋先生後每谈及此事则悔恨不已,盖李氏已是成名人物,且年事已高(时年62岁),自己不应壮年盛气,致使李氏郁郁成疾。先生每以此事训戒学人,而先生个人亦引以为戒,并严嘱如,今後遇见练太极五形锤者都应礼让为先,不可好勇斗狠。是年,先生应陆军部之聘任武技教练所教务长,徐氏任所长。先生聘刘奇兰先生之子刘文华、李存义先生嫡传弟子尚云祥、李魁元先生弟子孙福全等为该所教练。时教练所群英荟萃,盛极一时。山东临清名武师周子炎,原是临清州大户,由於穷文富武,把家产都花在练武上了。慕芗斋先生大名,特到北京与先生较量。一试辄北,败後即走,次年仍败,到了第三次方心悦诚服,拜先生门下,入教练所学习。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来是想当先生的,孰知却当了学生了。”这就是当时拳术界盛传之“王芗斋气走鼻子李,周子炎三败入王门”故事的由来。1918年,先生33岁,武技教练所因政局变动停办,先生负笈南游,欲访各家名师,以武会友,探讨武术真谛,以充实自己,谋使我国拳术发扬光大。首登河南嵩山访少林寺恒林大和尚,恒林大和尚乃号称镇山之宝“心意把”的传人。在少林小住数月,终日切磋交换心得。继而入湖南拜见心意派巨匠衡阳解铁夫先生。解氏时年已半百,行多怪诞,绝少与人谈拳技,人多以解疯子呼之。芗斋先生与之作徒手交,竟十战十北,复请可否以器械会,解笑允日:“兵器不过是手臂的延长,你手不成,器械也不能胜。”先生取其较擅长之白腊竿子进,仍十负。先生颜赭①欲去,解说:“是不是三年後再来耶?我看你不如在我这儿多住些日子,共同研究,你不要不好意思,我老矣,毕生所遇好手多了,还未曾见过象你这样好的,留下来吧,咱们作个忘年之交。”先生折节下拜,欣然留住约年余,从此先生拳艺大进,为日後创立意拳奠定基础。离湘时解老对先生说:“以你的技艺在大江以南我不敢说,大河以北恐怕你无敌手了。”将先生送到湘鄂交界处,方洒泪而别。1940年前後。曾有一中年人到北平寻王先生,首先问哪儿有练站桩功的人,从而找到姚宗勋先生,自称是解铁夫嫡侄,遵叔遗命专程到北平寻找芗斋先生,并询问王先生有传人否,说解老毕生颇以未得传人为憾云云。先生当即令姚表演桩法、试力及发力等动作,解侄当时说:“姚先生比我好,家叔当慰于九泉矣!”1923年,芗斋先生38岁,随徐树铮往福建,曾访方永苍先生。[被误为方恰庄。方恰庄的事迹难以考证是因为他的本名不叫方恰庄,他原名是方永苍,福建省福清市镜洋镇茶山村人。]方乃福建少林寺心意派嫡传弟子,善鹤拳,体格魁伟,与先生相交甚欢,曾交谈试艺,先生四胜六负。方氏云:“我虽六胜,但胜得勉强,拖泥带水。你摔我则摔得乾净俐落。我不承认是胜,你也不能承认是输。”同年又得识鹤拳名手方绍锋先生(方绍锋被误为金绍峰),相交甚欢,切磋拳艺,探讨拳理,对先生日後在学术成就上均大有裨益。先生当时在闽军周荫人部任武术教官。[注:“武林人士经常为文谈论纵鹤拳,由於两岸隔绝多年,传言多有错误……方绍锋被误为金绍峰……大陆之行後,从墓碑、族谱上查证,纠正了过去的许多错误。”]1925年,先生40岁。因政局变动,先生离闽北归,路经淮南遇拳术名家黄慕樵先生,从学“健舞”。先生曾作诗歌记之:“身动挥浪舞,意力水面行,游龙白鹤戏,迂回似蛇惊。”读此乃知黄氏身手非凡,亦是心意门巨匠也。芗斋先生所做健舞起似龙蛟挟浪,落似雾裏伏豹,蛇惊猫步,柔若无骨,静若处女,炸似惊雷。乃知先生数载南游,不仅对拳学真谛深入有得,在动作上又上一层楼。先生弟子中擅此舞者甚少,仅知有韩樵。每遇先生与友朋谈拳兴酣,辄唤韩氏作健舞,以资助兴。是年先生归故里後,扫郭云深先生墓,为之建碑纪念。当年,先生居北平时,接天津张占魁师兄信,云在津某校任武术教练,工资菲薄,赖零星教授学生糊口,自天津武术馆成立後,从学者鲜,津武术界人士均为之侧目云云。先生询知武术馆教务由师祖李洛能先生嫡孙李振邦先生弟子薛颠主持,馆长乃河北省督办李景林自兼,以辈份论乃属张王二先生侄辈。先生立即束装去津,迳赴武术馆,薛氏与先生虽相知而未谋面,薛颇傲,问先生:“你要学什麼拳来?”先生答:“久闻薛老师以龙形名震津门,愿请赐教。”薛未加思索即贸然起座伸手,先生举手相接间,薛已跌出,摔倒在地。薛亦非弱者,默念此人身材中等,风度安闲文静,而身手如此敏脆,舍先生莫属,未及起立即高呼:“王师叔!”并对围观之弟子们说:“这就是我经常对你们提的王芗斋师爷,快都过来磕头。”後经薛颠介绍与李景林相识,留津小住,传授拳艺。薛氏以武术馆每月工资之半奉张占魁师叔,被天津武林传为佳话。1929年,王芗斋先生44岁,应李景林、张之江先生二人之请,伴张占魁先生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任评判委员後。应师兄钱观堂先生之约赴上海相见。1929年武术名家留影照片中有李景林,孙禄堂、褚民谊,刘崇峻、杨澄甫、杜心武、吴鉴泉、刘百川、蒋馨山、张兆东、王渊生、张绍贤、刘协生、王宇僧、蒋桂枝、高风岭、尚云祥、张秀林、邓云峰、马玉堂、许禹生、韩化臣、黄柏年、刘彩臣、杨季子、王茂齐、刘恩寿、吴恩候、金佳福等。还有孙存周、高振东、左振英、佟忠义、刘高升、田兆麟、褚桂亭、李星阶、肖品山、李书文、叶大密、陈微明、刘丕显、任鹤山、汤鹏超、姚馥春、万籁声、李丽久、张思庆、耿霞光、朱霞天、朱邵英、李子杨、傅剑秋、候秉瑞、韩其昌、赵道新、武汇新、程有功、窦来庚、谌祖安、杨明齐、朱国福、施一峰、刘善青、任虎臣、陈明证等人。[大会设评判别委员会及检察委员会。评判委员长李景林,副委员长孙禄堂、褚民谊,委员包括刘崇峻、杨澄甫、杜心武、吴鉴泉、刘百川、蒋馨山、张兆东、王渊生、张绍贤、刘协生、王宇僧(王芗斋先生)、尚云祥......]王先生到沪後,钱氏设宴为先生接风,极愿见先生身手,请与先生“听劲”,先生以师兄年事已高,逊称不敢,钱氏坚请试之。先生曰:“如师兄愿看弟之学业,弟请师兄坐到身後中间的沙发上。”钱氏虽不信,但笑允之,即以崩拳直取先生,王先生以掌轻按迎钱氏来拳,仅於迎送暂态,钱氏已飞起稳坐於指定的沙发上。钱氏起立握先生手,泫然泪落曰:“没有想到几十年後又能重见老师风采,先师的武技有人能传下去了。真使我又喜又想念老师。”即请先生下榻家中,并宴请当时在沪诸名拳师作陪,时孙福全先生亦在座,因与先生是旧相知又谊属同门,众请孙氏与先生作示范表演,先生微笑不语。时赵道新在座起曰:“我来陪孙师兄玩玩(孙为李魁元弟子)。”以後人们传说孙福全先生与芗斋先生不睦,实属无稽之谈。盖即本段公案之误传也。二人搭手间,孙氏年迈不支。时张长信先生亦在座,对先生武技钦慕万分,即请钱砚堂先生作介绍人拜入师门学习意拳。钱氏曾写诗载沪报端,诗中有句云:“夫子之墙高千仞,君既入室且登堂。”也就是这时,先生认识了铁岭吴翼翬先生。[吴翼翬.被误为吴冀辉.吴翼恽]吴氏乃六合心意名家,与先生相交甚契。先生曾说:“我在国内参学万馀裏,拜见拳家逾千人,堪称通家者仅有两个半人,即湖南解铁夫、福建方永苍先生。与上海吴翼翬耳。”先生在上海传艺期间,登门试艺者无数,先生不曾一负。当年,世界羽量级拳击冠军匈亚利籍拳击家英格正在上海青年会任拳击教练,因其败伤吾国拳术家多人,乃大言中华武功皆花拳绣腿,不堪一击也。吾国之拳术家,既欲雪东亚病夫之耻,又羞蒙技劣之羞,目击国格阽危,芗斋先生奋往与之交手,仅在相互接触之一瞬间,英格已被击出丈许,仰卧地上。英格後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我所认识的中国拳术》一文,详细介绍了他是如何败在芗斋先生手下的,文中有句云:“我如同被电击了一样。”表示极为惊诧不解。从此王芗斋的威名更远播海内外。每当谈起此事,王芗斋先生便赞叹英格先生之所以纵横于欧美,皆在於他的诚实笃厚,此精神是拳界必备之支柱.我们应当铭刻於怀。留德皮科名医师尤彭熙先生此时经上海闻人江一平介绍拜入王氏门墙。尤氏以後将意拳发展为“空劲”一支,号称“神拳尤彭熙”,晚年渡美在加州授徒,颇享威名。1983年病逝於美。1930年,先生45岁,在上海。高振东、赵道新、张恩桐、韩樵、韩垣及全国拳击和摔跤双冠军卜恩富均于此时投先生门下。韩氏兄弟由於其父韩友之先生为王先生师兄、单刀李存义弟子,故先生令其分别拜尤彭熙、赵道新为师,但由先生亲传技艺。当时韩樵、赵道新、张长信、高振东号称王先生门下“四大金刚”。张长信曾以拳击夺上海市拳击公开赛冠军,赵道新则是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散手冠军。他在上海税务专科学校担任武术教练时,曾足穿拖鞋,轻取宋子文保镖挪威籍拳击家安德森,使其如断线风筝摔出丈外。安氏高呼:“魔术、魔术。”斯时上海某银行家知王先生拳艺冠绝,所向披靡,以重金聘先生组织一武术队周游世界,宣传祖国拳术,以扫“东亚病夫”之耻。後因政局变动,“九一八”事变等原因未能如愿。1935年,先生50岁。先生携卜恩富、张恩桐、韩樵三人束装北归,在天津小住後返深县故里训练弟子,研究拳法。据张恩桐说,在深县学习期间,由於先生要求严格,站桩练功後全身疼痛难忍,当时曾想不辞而别。夏季午睡後每人抱一只小公鸡,到村外大树下围观斗鸡,学习鸡毛展翅姿势。训练摩擦步时足穿拖鞋。张恩桐於1955年在天津与全国摔跤重量级冠军张奎元试手。张身高体壮,臂力过人,手大脚也大。张恩桐身材较矮小。张奎元伸手欲抓张恩桐,张恩桐骤然发力将张奎元摔出倒地。张奎元专程到北京东北园,进门见到芗斋先生跪倒在地叩头,然後说明原由,拜在先生门下。1937年,芗斋先生52岁。应北平张壁、齐振林二位先生之邀,到北平定居,任教於四存学会体育班,传授意拳,并从事著书写作,阐述中国拳术真谛,主张解除封建传统之师徒制,废除拳套招法之训练,"强调应用科学方法训练,公开教授武术界秘而不传的站桩功。授拳之馀,闭门潜研,在1929年间所著《意拳正轨》(1983年由香港麒麟图书公司出版,李英昂校注)的基础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完成了《大成拳论》初稿。并在报端大声疾呼中国武术渐趋不讲实战,徒尚形式之非。以上二稿均在王选杰编著的《王芗斋与大成拳》一书中刊出(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1986年)。[北平名宿张玉衡、齐振林二位老先生,由於参加习练站桩养生而感奇妙,又看到王芗斋的弟子在创新的拳学理论指导下屡胜中外技击高手,故认为王芗斋的拳学造造诣已达高峰。李存义先生嫡传弟子尚云祥与先生相交最深,尚氏年稍长,虽尚以师叔称呼先生,但先生与尚常嬉戏如兄弟。时尚居东城火神庙内,芗斋先生时往探视,在庙正殿研习拳技。有一次先生在尚身上一按一捋间,尚身体突然飞起,头肩直插入顶棚,落地後,二人均惊诧瞪目相视。尚说:“师叔再来一次。芗斋先生说:“再有意来,恐怕就不成了。这就是郭老(云深)所说:‘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方见奇。"再来就是有意了,把你弄不上去了。”事後先生对其学人说:“尚云祥比你们强万倍,他那个球的气比你们足得多。”芗斋先生还说过:“尚云祥的那片竹林(劲)粗的有水缸那麼粗,细的又只有小手指那麼细。我们那片竹林,都只有饭碗那麼粗而已。1939年,芗斋先生54岁。北京东城金鱼胡同那家花园四存学会技击班因学员过多,迁到东单大羊宜宾胡同,後又迁到东四弓弦胡同。先生为了发扬中国拳学真谛,在当时的《实报》上发表公开声明,欢迎武术界人干驾临弓弦胡同赐教,以武会友,共同研讨今後如何发扬我国拳术。各派名家登门来访者颇多。由周子炎、洪连顺、韩樵、姚宗勋四位弟子任招待职,如有愿试艺者,可由四人中任何一人先招待过手,惜无一人下场,莫不称服而退。即在此时,意拳以一个崭新的拳种出现在北京。张玉衡先生请以“大成拳”名之,意以集我国拳术之大成也。当时先生以盛意难却,未坚拒之,“大成拳”之名乃留传下来,实则非先生之原意。他曾对弟子们说过“拳学本无止境,哪有大成之理。”他在《大成拳论》初稿一书中写道:“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参以学理,证以体认,祛其敝发其安徽密,舍短取长,去伪存真,融会贯通,以发扬而光大之,令成一处特殊拳学,而友人多试之甜密,习之愉快,因佥以大成二字为吾拳,欲却之而无从也,听这而已,。”这就是“意拳”又称“大成拳”之由来。其中“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令成一处特殊拳学”二十年代提倡意拳,四十年代新的拳学不能再叫意拳了,只能叫大成拳了。1940年初,先生55岁。日本东京成立大东亚武术竞赛大会,邀请我国参加,并通过伪新民会顾问武田熙特请芗斋先生出席,南京伪政府汪精卫组织以马良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芗斋先生说:“这是儿皇帝的政府代表团”,遂以病坚辞谢绝,并告武田熙特欢迎日本武术家来中国见面、交流经验。马良代表团到日本後,日方人士说,王芗斋未来参加,不能算是中国代表团。此後,便有日本柔道、剑道名家泽井健一、渡边、八田、宇作美等人先後来访请与先生比武,但莫不大败而归。整个40年代,意拳在王芗斋和以姚总勋为首的第一代弟子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1945年“八一五”光复後,先生每日清晨到太庙散步。知情者相聚跟先生习站柱,人员逐渐增多,遂於1947年由王少兰、秦重三、胡耀贞、陈海亭、孙文青、李健羽、於永年等人发起,呈请设立中国拳学研究会於太庙(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南角小亭中,芗斋先生任会长,倡导以意念诱导与精神假借为主要手段的大成拳站桩功。每日晨於该处练功者达百馀人。最初不相信站桩功能治病强身者说:“这些人(指站桩练功者)都是吃饱饭撑的。”还有人说:“王芗斋会定身术,把这些人给迷住了。”也有人看到参加站桩练功者日多就想其中定有道理,不会都是傻子。又经受益者现身说法,参加练功者更多了,对一些医药无效的慢性病患者收到良好效果。它给以後开展站桩疗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北京以站桩治病的历史是从这裏开始的。1949年,先生64岁。北京解放後,太庙的中国拳学研究会因故停办。改为冬季在中山公园唐花坞前,夏季在西北角後河边树林中教授养生桩(站桩功)。从学者仍众,多以治病健身为主,较少教授拳法。1950年,朱德元帅任中华全国体总名誉会长,廖承志同志任体总武协组长。聘65岁王芗斋先生任副组长职。先生凤鸣朝阳,展其抱负,殚精极虑,勤恳於斯,卓有成效。适社会主义国家运动会於京举行,前蘇联、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运动员角于北京体育馆,盛况空前。迄闭幕式,朱、廖等领导临,芗斋先生亦参加,会末,为拳击赛及武术表演。拳击激烈惊险,匈牙利名将诺尔瓦茨力挫群雄,获冠军。至武术表演,观众彩声阵阵,然众拳击手皆然之,匈牙利冠军竟议于吾国领导者,欲领教中华武术实用之价值。芗斋老先生在一旁听了,提出自已可以下场应战。比武时,这位不可一世的匈牙利拳击冠军,被貌似瘦弱的中国老人抖放空中,重跌地毯,而昏迷过去。新中国出战扬威,全场起立,掌声如潮,翁目注五星红旗亦心潮浪也。先生晚年主要研究站桩功治疗慢性病,在医疗保健、延年益寿方面独有心得。从先生学站桩的患者虽多,但从未发生过任何偏差或不良副作用。这与先生之教学方法及指导原则有关。先生主张以“内虚灵、外挺拨,舒适得力为基本不动的原则。更以刚柔虚实、动静松紧,同时起参互错综作用”为方针。1955年王芗斋先生住和平门外琉璃厂东北园21号时期,在沈其悟教授和于永年医师协助下,整理出站桩功二十四式和《习拳一得》初稿,完成了《大成拳论》(即《拳道中枢》)一书。1958年,先生73岁。先生应北京中医研究院之邀在广安门医院以站桩为主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为解除患者痛苦,恢复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从此,养生桩(站桩功)之名大彰。但因先生坚持叫“站桩”而不叫“气功”,因此,较少与气功界人士往来。1961年,先生75岁。河北省卫生厅段惠轩厅长闻先生名,聘先生到保定中医医院工作,教授养生桩治疗各种慢性疾病。1962年在保定召开河北省气功学术会议上芗斋先生曾表演“健舞”、“勒马听风舞”,并表演发力动作,会议室地板为之颤动,与会者为之咋舌,惊询先生从何处来,段厅长说:“这是我从北京‘垃圾堆"裏捡来的。”先生则笑而不答。1963年7月12,芗斋先生病逝于天津,享年7 8岁。先生生前、还著有《拳道中枢》、《意拳正轨》、《大成拳论》等著作,使意拳在理论上及应用实战的价值上进一步得到提高。1982年,先生次女王玉芳主编《站桩功疗法汇编》一册,由北京市总工会出版,以後又出版了《奇功妙法》一书。(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霍英东之子霍震寰,乃是芗斋先生关门弟子姚宗勋先生的弟子。他全程资助姚氏後人出版《实战拳学意拳》一书。并拍摄下了姚老出神入化的武艺,实乃功德无量!)2023-07-17 21:35:471
民国初的武术家里面李书文、孙禄堂、王子平、李紫剑等人谁的功夫最厉害?
个人认为是孙禄堂最厉害 年轻的时候在北京挑过五十多家武馆从未败绩,在其他地方挑了共计近二百家武官未尝败绩.后来声名鹊起之后渐渐收敛锋芒,但是能在六旬之年击败俄国大力士,击败日本天皇钦点大武士,和五名日本技击高手.将太极,八卦,形意三大内家拳均修炼秦至化境,更是孙氏太极的创始人,人称"天下第一手"和"武神",通过这些绰号就可以知道他的武术有多么高深莫测了.在武道的道方面,也就是精神境界层次,孙禄堂也达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提前近半年的时间就预知了自己死亡的具体时间. 其次就应该是李书文了,能够做到手持几十斤重的大铁枪点死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不会碎掉,可见李对于力量 速度 和 精确度的把握达到了何等惊人的境界?不愧为"枪神"李书文. 还有这些资料供楼主参考:车永宏(1833~1914,形意拳),胜日本人阪三太郎,1988年,天津。 霍元甲(1869~1910,迷踪拳),吓走英国大力士奥比音,1910年,上海;一次击败日本上海柔道会会长等四人,使其皆骨折,1910年,上海。 李书文(1862~1934,八极拳),胜俄国人马洛托夫,1910年,北京;胜日本人冈本,1918年,沈阳。 韩慕侠(1867~1947,形意拳),胜俄国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 王子平(1881~1973,弹腿、查拳),胜俄国人康泰尔,1918年,北京;胜美国人阿拉曼、德国人柯芝麦,1919年,青岛;胜日本人佐藤,1919年,济南。 陈子正(1878~1933,鹰爪拳),胜美国某人,1919年,上海;胜英国某人,1922年,新加坡。 孙禄堂(1861~1932,太极拳),胜日本人阪垣一雄,1922年,北京;一次胜六名日本武士,时年69岁,1930年,上海。 佟忠义(1879~1963,六合拳),胜日本人山井一郎,1925年,上海。 杨法武(生卒年不详,跤术),连胜三名日本柔道高手,1930年,东京。 吉万山(1903~?,少林拳),胜俄国人杰力柴夫,1933年,哈尔滨。 马金镖(1881~1973,查拳),胜美国人麦克鲁,20世纪30年代,南京。 王芗斋(1885~1963,意拳),胜匈牙利人英格,1928年,上海;胜日本人八田一郎、泽井健一、渡边、宇作美、日野,20世纪40年代初,北京。 赵道新(意拳,王芗斋弟子),胜挪威人安德森,1930年,上海。 李永宗(意拳,王芗斋弟子),胜意大利人詹姆斯,20世纪30年代,北京。 李尧臣(1876~1973,三皇炮捶),胜日本人武田西,20世纪30年代末,北京;胜日本武士某人,20世纪40年代初,南京。 蔡龙云(1928~ ,华拳),胜俄国人马索洛夫,1943年,上海;胜美国人鲁索尔,1946年,上海。2023-07-17 21:36:086
古代人的点穴是否真的存在?
真的存在。点穴又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用掌边侧打者为斫;用手指直打为戳;用掌根按打者为拍;用五指抓取者为擒。用二指掐取者为拿;用膝、肘打者为拍;用于指抓取者为撞;用手指扣扣者为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点穴中取的穴位主要是取人体上的俞(腧)穴。根崐中医针灸穴位与五行学说理论,人体上共分五大俞穴:即井穴、荥穴、俞(原)穴、经穴和合穴。共有66个腧穴,大都在皮肤和肌肉间。在搏击中,点击人体上某些主要穴位可产生麻、哑、晕、死、咳、笑等效果,有些穴位虽轻打亦承受不起,重则死亡,称为死穴。扩展资料: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通过对穴位的打击以达到击败对手的一种功夫。武侠小说中对于点穴术的夸张描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少林拳术秘诀》称张三丰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又称内家拳高手张全一创明点穴法。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也有记载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还有说法称李小龙逝世前不久,也开始醉心于点穴术。在许多武术著作中,常把点穴术分为武术与药物两种。武术中又分为接触身体穴位的重击与气功的近身或隔空的点穴。药物点穴则是把经提炼麻痹穴位的药物藏在指甲中,经皮肤接触把药物掐入。但是所谓隔空点穴一般被认为缺乏依据。点穴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其上遍布穴位,大约有360多个。此外还有经外奇穴若干。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穴位是经络、脏腑气血的交汇之处,对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破坏。《灵枢·经脉》上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当然,点穴术所打击的部位还包括了皮肤表层的敏感神经、神经丛、重要血管、骨缝等人体薄弱部位。在技击理论上,点穴术中所使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医针灸中的子午流注法。该理论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到某个穴位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的。因此,根据子午流注方法推算出某个时间所应该击打的穴位,可以更有效的达到技击的效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穴2023-07-17 21:36:536
练武术真的能强身健体吗
现在的人提起练武术十有八九都知道那是为了想强身健体,境界再高点的认为可以陶冶情操、充实人生。那么武术流传到现在和平年代的使命好象只有强身健体了。武术的本质已经基本上没人再提消失殆尽难觅踪影了,在众多的武术名家当中,只有李紫剑先生还在竹林那里摇旗呐喊,但能够清醒的人又有几个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武术界的真象吧,这是事实,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提到强身健体武术界叫的最凶的要数太极拳了。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太极拳吧!它流传到现在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期间也出现了很多的风云人物,武林高手,如杨式的有杨澄浦,可以说在杨式门中他的武学境界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然而他的寿命也只有短短的四、五十年,就得脑溢血而死了。应该算是夭折吧!再看看陈式的,如陈照奎,陈式太极的正宗传人,师从陈发科先生,功力境界也是无人匹敌的,开创了陈式低架套路练法,他的代表徒弟是石家庄的马虹先生。然而他也活了四、五十岁就得脑溢血与世长辞了。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啊!为什么功夫这么好境界这么高的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反而不长寿呢?试问当今练太极者有那个人的拳学境界可以超越上面两位宗师呢?但是很多人的年龄却都比上面两位宗师长寿的多。在整个太极拳的发展史中真正超过一百岁的百岁老人却寥若星辰啊,只有吴图南老师活到了106岁,在多如牛毛的修炼者中达到一百岁的究竟能有几人呢? 再看看练大成拳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可以说是大成拳的天下,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也只活了七、八十岁,他的得意门徒王选杰先生、赵道新先生他们的境界也是无人匹敌,却都死于脑溢血,而且寿命也都不长。现在大成拳里仔细看看,练的比较好的十有八九都是大肚子高血压,不要以为红光满面就练的不错,实则危机已不远了,心脑血管病马上就要爆发了!本人曾经在气功行医的过程中见到很多很多的武术界前辈,他们年轻时都叱吒风云,老年得偏瘫症的很多,还有很多练硬气功的也都生活不能自理,疾病缠身。 盲目的练拳和残酷的自虐式练功,加上不科学的拳血理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生命慢慢变得不堪疾病一击,健康长寿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疾病、短命的比比皆是!在我国的很多百岁老人当中,他们绝大多数也不懂武术,更谈不上修炼,但是他们就是长寿而且活的开心快乐。所以健康长寿不一定非要练武,通过其它很多途径也可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不要盲目轻信带有很多头衔宗师教授等的人,2023-07-17 21:37:391
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武术都是我们古人创立的,比如说五禽戏、虎鹤双型拳等
姬龙峰创立心意六合拳,张三丰或陈王庭创立太极拳,董海川首传八卦掌,王朗创螳螂拳,唐代蔡瑁创华拳,明代查密尔(回族)创查拳,王芗斋创大成拳,孙禄堂创孙式太极拳,吴钟创吴氏八极拳,尹玉文创功力拳,郭长生创苗刀二路,郭永福创洪洞通背拳,少林寺普照和尚创三皇炮捶,李洛能创形意拳,燕青创燕青拳,岳飞创岳家拳,张明之侠士创六合拳,韩姓道人创劈挂拳,回族将领滑宗皎创滑拳,广东新会人陈享创蔡李佛拳,林世荣创虎鹤双形拳,严三娘创永春拳,方七娘创白鹤拳,福建汀州巫必达创巫家拳,河南苌乃周创编“苌家拳”,赵道新创心会掌。2023-07-17 21:37:461
张占魁的介绍
张占魁,字兆东,同治四年(1865)八月生于河北省河间县后鸿雁村。民国二十七年仲夏(1938年7月),因患食道癌在天津去世,享年73岁。形意八卦掌大师,一生传授门徒学子达数千人,知名者有:韩慕侠、王俊臣、刘晋卿、裘稚和、李剑秋、赵道新、姜容樵、钱树樵、张雨亭等众多。为后世形意拳、八卦掌的发展与传播贡献极大。2023-07-17 21:37:531
张占魁的介绍
张占魁,1897年出生,国民党陆军中将。号伟勋,河南上蔡人。2023-07-17 21:38:062
适合女生学的武术 实战性很强的 本人有点身材矮小 没什么力量 想专业学一年
一、先学点“女子防身术”。女子防身术”是女孩子用于抗暴御侮的搏击术,其最大特点就是实用。无招无式无规则,无时间无特定环境,一切以杀敌、伤敌或逃跑为最终目的。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对歹徒实现最大程度的伤害,没有武术框架,没有搏斗约束,为达目的自由发挥,随意使用身体的各个器官,随意使用各种道具。非常适合没有武术功底又没有什么力量的女孩子。二、健身。健身本身不是武术,但武术的必须有强健的身体。所谓“一力降十会”,女子防身术虽然可以应急,但如果想继续提高,非健身不可,尤以腰腿、手臂力量为要。三、峨眉拳、咏春拳。峨眉拳是一种古老的武术拳种,开始是女子拳,称为“玉女拳”、“蛾眉拳”,是道姑所创,为出家女子的防身拳术。后来“蛾眉”被谐音“峨眉”代替,故称“峨眉拳”。该拳技击性强,化万法为一法,以一法破万法,后发先至,同动制敌。峨眉拳“拳志”是这样记载的:“祖师原为一道姑,后入佛门,是为道门修炼,佛门正果。是时,师善击技,喜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另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僻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仰大慈悲法力,喜龙女化身,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曰蛾眉拳。后弟子至峨眉山,偶谐其音,始称峨眉,此拳名之始末也……”而且峨眉拳打起来也非常好看,峨眉拳谱“心解篇”是这样写的:“……手如三春杨柳,步如风摆荷叶,玉女挪莲,形飘飘而迷离……” 咏春拳可能也是女子拳,因为咏春拳的起源传说之一说此拳创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实用功夫,后来传给女子严咏春,严咏春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拳术,后人称为“咏春拳”。当年李小龙小时候因体弱拜师叶问学习的就是咏春拳。四、太极拳。太极拳本来也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武术,虽然最近名声有点不太好,但太极拳的确是一种以弱胜强的优秀拳种,可惜的是很难练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搞不好就练成太极体操了。最难的在于太极推手的听劲,没悟性的根本就听不到,有悟性的至少也得用心推上一年半载才能听到。但只到听到了,就会感受到太极拳的神奇,喜欢上太极拳。2023-07-17 21:38:277
意拳(大成拳)和截拳道哪个更厉害?谢谢!
这是一个挨喷的话题。拳法之间比较本身缺乏操作性,只能是拳手之间的比较。两派拳法各有所长,拳理来说,都很厉害,但能实行的有几人?截拳道顶尖的仅有李小龙一人,现在能查到水平较高的主要是石天龙、郝刚、史旭光、张安邦几人。而意拳(大成拳)人才济济,顶尖级王芗斋,耳熟能详大师级的姚宗勋、赵道新、王选杰,现在动手能力强,被认为水平较高的崔瑞斌、张礼义、彭振镝、赵祯永....。意拳知名武术家非常多,至少50人以上:王道庄、王玉贞、王玉芳、马骥良、周松山、尤彭熙、韩樵、张长信、卜恩富、张恩桐、裘致和、张中、张孚、韩星恒、窦世明、窦世诚、杨德茂、李永宗、赵华舫、李文涛、杨绍庚、王斌魁、李见宇、敖硕朋、敖硕鸿、敖硕良、张鸿诚、齐执度、白金甲、赵绪泉、王金铭、薄家聪、姚承光、姚承荣、刘普雷、武晓南、杨鸿尘、霍金来、高臣....任何门派,也没有人承认自己的弱,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擂台上见。2023-07-17 21:38:453
意拳的代表人物
王永立,1950年出生于北京,中国意拳(大成拳)名家,王斌魁先生之子,当代中国武林大成拳第三代传人。李景将军评价说: 王永详、王永立、王永忠乃京门三杰。王永立先生,德高艺精,有隐逸之风。因 文革上山下乡 事离京赳豫,嫡居昆阳。虽师出名门,深得大成拳学之秘,却恪守武道不显山露水的信条,严遵大成拳的谦道,以高师之荣、行布衣之谊。再昆阳楚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默默地为天下之溪、天下之谷天下之式。王永立先生相信: 尸居而龙现、渊默而雷声的圣人名训,他疏远浮躁之风,冷淡自夸之耀。虽怀荆山之玉,抱龙鳞之角,但从不自立山头妄称诸侯。他只是在民间闾里暗里站桩,破译意拳(大成拳学)的秘笈。当偶遇爱好意拳(大成拳学)者之时。必以同志 的相互切磋,给以悉心的指导。1972年,王永立到平顶山参加工作,成所谓山有玉而崖不枯,渊生珠而草木耘。他的武名不径而走,常有求学者登门拜访,亦有比试者摩拳擦掌。在经过无数次的摩肩继踵的交手与星转斗移的实战之后。使许多名家及中原的武林强人拜服于他,让许多渴望投入中国拳学瑶池沐浴的青年人欣喜若狂。古语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平顶山位居中原腹地,河南自古有尚武遗风。此域此地弥漫着少林尚武精神的氤 ,活跃着温县太极拳的气氛。曾经有过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和李自成大将多出河南的光荣。兵家云:逐鹿中原。史家说:得中原号令天下。武林亦有句名言:神武中州。王永立先生毕竟是身怀绝技含而不露的当代武林大隐。他的出现无疑对那些求真功夫的学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现在,王永立先生已经成为磁场,这个磁场很象南宋时期朱熹开办的白鹿洞书院,又很象鬼谷子传经说道的鬼谷紫院。它没有高等学府的名头,也没有国子监高耸的围墙。学子们虔诚的敬畏着王永立先生,王永立先生也虔诚的为他们传道。传什么道?传中国大成拳武德之道,武术之道。传不为天下先、甘愿为天下谷之道。执大象,天下往。王永立先生是一个得到了中国意拳(大成拳)真传的学者。其父王斌魁是继大成拳宗师王芗斋之后的一代大师。严肃地说,王永立先生是秉承家学,揭开大成拳秘笈的人。他传给学生的是: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乎天伦、的立德第一的思想。若之以武术而论,王永立先早在弱冠之前,已是名动京城,光彩幽燕的武林中人了。他强调的是德为根本,学武首在立德。反对逞强使气、矫情、好战。中国大成拳学之所以是集诸武术之大成的拳学,是因为他的思想精神基于道、立于德。正所谓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大成拳学向社会所要传递的是武术的道德观。王永立身怀绝技但并不滥用,并不把中华优秀的武术遗产拿来欺世盗名聚宝敛财。王永立先生虽然技精道真,名行中原,但至今仍然是葛中布袍,清贫一身。他面对魔道沉沉,武林冥冥的环境现实。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而游乎尘垢之外、逍遥自在的驾驭着大成拳学着乘龙辇。始终使他不偏离道德的轨道,不沾染金钱的腥臭。凡是王永立先生的弟子们,他们的感受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首先在先生那里学到的是做人,然后才是武学的本领。王永立先生的传道授业的方式与众不同,他把“白鹿洞书院”构筑在学子们的心中,他将鬼谷子讲坛隐蔽于生徒们的眼里,在无形中播撒着中国意拳(大成拳学)的种子,在不动声色中扬洒着道德文化的净水。如今,学子们一个个从他的书院走出来,从他的讲坛站起来了。其中有的人已经在中国武术的平台上有了展示,有了金声玉振般的名气,成为了像王永立先生那样怀揣荆山之玉,受握龙鳞之角的人物。王永立在中原地域,曾经搏倒过那些号称力能扛鼎的武林强汉,也碰翻过穷凶极恶争强斗狠的武魁,还臣服过自立门户忘插帅旗的宗师大匠。但是,这些强汉、武魁、宗师大匠,后来有的成为王永立先生的友好,有的成为他的同仁,有的成为他的生徒,有的成为他的门人。这种为人亲善和气,为武弱水三千的人生境界。只有那些懂得: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的武林中斫轮高手方能做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诚所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王永立先生这块碑碣是立在武林中人心里的不镂文字的无字碑。他不宣扬自己,疏远媒体,他不抢名分冷淡银屏。以前,他从父辈隐于天子毂下;现今,他又藏身江海遁中原。今日,如果给王永立先生一个准确的评价的话:他应当是一个持峭行不屈于 、 峻其贞白之轨,成其出尘之迹,活跃在当今社会的武林传道的大隐。他应当是现代武林隐处的许多俊逸风流中的一位佼佼者 ,隆隆者。崔瑞彬先生,男,1949年出生于北京,现年59岁,自幼酷爱武术,1968年起从学于意拳名家李永良先生,1972年拜意拳实战家姚宗勋先生为师,习武至今。近40年来,崔先生视拳学之道,为人生之道,刻苦训练,功于研究,多次带队参加北京市、全国、国际级武术散打搏击大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战绩,是2006年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中国国家代表队唯一一位意拳(大成拳)入围选手,银奖获得者。现任中国武协传统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武协武术段位8段;北京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北京武术研究院国际意拳培训中心校长兼总教练。 创始人:王芗斋二代:卜恩富、李永宗、王斌魁、、正朝向、姚宗勋 、杨绍庚、韩星樵、 韩星垣、张长信、赵道新、尤彭熙、王玉芳(系王芗斋先生之女)、李见宇、于永年、高震东、齐执度、泽井健一(日本)、窦世成、张中、赵华芳三代:王选杰、金桐华(系王芗斋先生外孙)、李海名、徐静生、王永祥、王永立、王永忠、叶希圣、崔瑞斌、林肇伦、姚承荣、姚承光、白金甲、王金铭、尤大昆、李照山、程立华四代:董存野 、丁灿辉、李作舟、郑健、周广学、王绍昌、陈锦法(山霞)、李炳文、陈秋海、陈若凡、郭培阳、蔡笃取、张晓峰、全华秀、李全山、唐金腾、姚文明、孟现光 、谢永广2023-07-17 21:38:541
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的国术游艺大会
原定于11月15日开始,因天雨乃在16日上午9时正式开典。16日大会之第一天,上午9时整,军乐声中,鞭炮齐鸣,“国术游艺大会”开始了。在会长和执行部主任讲话结束后,旋即开始了大会第一项,为期四天的国术表演。 第一天上海中华体育会张介臣、郑德顺的武当对剑和肖仲清、郑德顺的单刀叉外,其他表演均为拳术。始则有浙江国术馆的教习田兆麟(太极拳)、滕南旋(女青年,意形拳)等9人。上海市的佟忠义(花功拳)、马阿章(刘家式)、张金山(营门码)等13人,上海致柔拳术4人、上海武当太极拳社吴树芝5人(合演太极拳)的表演之后,继有上海中华体育会刘文友(玉环步)等9人,中华国术传习所2人、江苏国术馆胡风山(形意)、马承智(少林)、朱国禄(形意)等14人,江苏泰兴县僧拾得(打店拳)、闻学桢(罗汉拳)等10人后,就由中央国术馆表演员来作表演。 第一组为初级教授法,率领者为王维翰,表演员为王子庆、袁伟、韩庆堂、曹宴海、杨松山等16人;第二组为形意,率领者为朱国桢,表演员为梅庸志、时汉章等13人;第三组为太极,仍由朱国桢率领,表演员为张长海、王云鹏、白振东、王树田等14人;第四组先由赵云霞(女,16岁)表演南拳,后有赵飞霞(女,16岁)表演武松脱铐,及至42岁的徐宝林表演猴拳时,最受观众欢迎。徐短小精悍、形态毕肖,观众皆为之出神,纷呼“好一个活圣(即是猴子)”。第四组中还有张振英、张本源的对查拳、对面拳、少林源颍四人对练等项目?3个。盖中央国术馆原设有表演科主管其事,故能表演整齐,合乎规矩。中央国术馆表演全着白色背心,前胸印有“强种强国”的红字,表演者武技博得观众赞美。 此时又临时插入北平武士会的王裕友、王宝山、盛金贵、秦文才的对练“一步三拳”。教师王思庆表演了梅花拳、三尖刀、王跛一足,精练独到,观众亦称道不止。他们原是来参观的,看到精彩的表演后,不觉技痒,即要求大会也让他们献献薄艺,经二委员会讨论同意,就临时插入。接着由南通大学国术团三人、泰县国术社8人、49师9人、安微二人作了最后表演。 下午三时许大会第一日表演结束。17日大会放假一天,18日继续表演。初则为湖南候骏杰(少林子午拳)等2人、四川谢从勋(太极步法)等2人、福建施一峰(地盘拳)等6人、汉口精武会地下铁路壁城(虎战山)1人、接着有山东张孝才(滑拳)、高作霖(五形拳)、纪雨人(孙膑拳三十二手)、高守武(太乙拳)、张品山(六角式)、谌祖安(少林拆)、以及纪雨人、高作霖孙膑拳对打,孙膑拳32手等共28项。随后就是鄞县国术馆副馆长阮增辉等9人表演毕,即由海宁一人、吴兴20人进行表演。到新昌代表47岁的章选青缩山拳表演毕后,竟在水泥擂台上留下一个个的脚印,全场观者无不愕然,停一刻始掌声雷动,纷纷评议以为他功夫到此火候能获得比赛之化胜。缩山拳则何为缩山,即步形为缩山步,如今日所见陈式太极拳之步形然。再则是河北韩其昌、尚振山、朱国禄、郝家俊、王喜林、朱国桢、胡风山的形意,刘善清的三星炮、张绍清的无极拳、郭德坤的头趟拆、佟忠义的散手形、褚桂庭的形意、吴鉴泉之太极、田兆麟、孙禄堂的形意、李景林的太极剑、李妻之八卦掌、李女书琴之太极拳及李妻女之对剑等共49项。其中还有南侠李存义的学生刘希彭表演的形意拳。之后又有山西玉玺(棉拳)等8人、天台余先堂(大西川)等几人的拳术表演。第二天之表演除了先一天见到的拳法外,还有通臂、劈挂、翻子、南劈挂、南燕青、缩打、太乙、孙膑、虎蹲、白鹤、脱战、天江、鞭成、十字、巫家、六步斩手、梅花分桩及河北王宇僧的沦海龙吟、掇脚等拳法(掇脚即戳脚,当时为其用脚提起而迅、累地而沉所名掇脚)。 十九日除了浙江选手表演了鹤拳、担马、松江单拳、六步拳、七星拳、缩手等共五十一项其他均为器械表演、计有上海佟忠义的孙膑拐、梅花双戟、马华甫的燕子等十六项,中华体育与致柔软拳社十项外,还有山东刘英华的金刚圈等十三项。青岛国术馆的代表表演了缠丝枪、缠丝刀、器械对练共二十八项。中央国术馆除了临时增加的王子庆少林拳外,其他全是对练:有赵飞霞、刘振飞的大刀枪;韩庆堂、潘振生的对扎抢。其他则有对打三节棍、大刀对单抢,又有赵飞霞、张长海、朱国祥空手夺双枪等十七项。四十九师刘丞显表演了流星等六项。江苏馆朱国禄九节鞭、马承智单刀共十一项。泰县、泰兴、登州共十六项。最后由中央国术馆表演集体枪、刀剑、少林棍。 第三天之表演中以瑞安三十八岁的代表谢忠祥和宁波代表龚志良的七星拳尤为引人注意。谢之六步拳古老而完整,与永康之五星、七步、胡公共为一路。为该拳纪效新书亦载有,后经黄文叔先生鉴定认为是可靠的古拳法。六步拳的出现和鉴别是这次大会的重要收获之一。 二十日由中央国术馆、天津、四川、福建等单位表演了各色器械。其中以朱国福之龙行枪、銮秀美的剑、马金标的枪、宛长胜的双钩、褚桂亭的四门龙行剑、三合刀、吴鉴泉的太极剑,佟仲义的八仙剑,李星阶之形意剑,刘高升的梅花双刀,奚诚甫的少林双飞刀,腾南旋的纯阳剑尤为胜。 继第一天加演之后,20日复加演了刘鹤亭、李会亭、陈福有三人的拳术。三人均八十开外,白须飘飘,功力俱到。而七岁的李清涟与其姊十二岁的李清芬的拳术,李香美的双刀,史玉成之拳术并有独到之处,堪为赞赏。最后由中央馆车处处主任李成斌表演自行车车技和独轮车。李能将自行车骑的前后轮相间着地作跳跃。转有三圈后,复一人卧台上,李骑车从其身上一跃进而过。观众于刀光剑影中偷晦一揽此杂技无不欣慰。而在四天的表演中,除了朱国禄、胡凤山即代表江苏又代表河北,朱国桢即代表中央馆又代表河北,佟仲义即代表上海又代表河北、高作霖即代表山东又代表青岛外,余皆代表一个单位参加表演 二十一日即国术比试之第一天,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民政厅长、杭州市长、工务局长、公安局长、公路局长等都到会。观众达六万人。原定于上午十一时开幕,因未参加表演及迟到者尚多,故仍先行表演。副会长邓炳垣亦表演了太极剑。至下午一时整即开始摇珠分组,用圆木珠先刊明比赛各员号码姓名,由监察委员们将珠投入铜球中去,铜球上布满了比珠略大的圆孔,先后摇出,以珠号之先后为比试次序。比试者原为125人,报到109人。共分四组,一、二、三组各32人,第四组13人。参加比试者均穿大会灰色布短装,腰扎一带,分为红白二色。比试双方对立台中划定之粉圈上,候评判委员长一声鸣笛,各上前互行一鞠躬礼,再鸣笛开始。另由监察委员二人执红白二旗,在台上管理指点,并于必要时制止犯规的动作。 其比赛规则曾作几次更动,一次比一次简单,第一日主要是打点得分。其规则大要如下:(一)比试员同时按规定组自行抽签,即以各人抽得之数相同者为对手;(二)登台必须用大会备用衣服腰带;(三)三次为限;(四)每次三分钟;(五)三局二胜为胜;(六)如故意逃遁被对手追击三分钟不敢一较者为完全失败。(七)不准挖眼、不准扼喉和打太职穴、不准取阴,违者按刊事条例处之;(八)人数到十人时不以击中为胜,当以打倒或封住对方手脚令彼失去失去继续比赛比试能力为胜;(九)如视之危险或自知功力不到比与不比听之,如情甘入场,比试如遇重创本会不负其他责任;(十)外国人要比试,规则另定之(西湖博览会时,外人极多,但这次比赛龙争虎战,各种技艺均可用上,相博异常激烈,外人为之胆寒,无一人敢入场求试者)。(十一)细则经浙江省政府核准施行。及至第二日。因先一天比试双方拳脚往来难分胜负,故规则又作了以下改动。其主要为打倒为负,或自认输者为负。如打四分钟未见胜负准休息两分钟再打,如仍无胜负则以平手入下次比试。强不听评判委员长笛声指挥者取消资格。各比试员身上不得带危险物入场。比试员未分胜负时监察员不得上前分解以免误解。第四日后大会增加:(一)比试员不得互打头面;(二)比试员不得言笑;(三)一律十分钟,过时无胜负则取消资格(此条主要是限制拖时间不打而取平手者)。至二十六日决赛时,评、监两委员会共议,拳脚一律解放,踢击各部均可。试员均白带短装,缀有“国术”二字,抽签比试。 第一日共比试打了两组。闻振飞、王浦(南拳)与河北候秉瑞、山东周化先二对打平,朱国禄、王林喜对打,王因与朱师兄弟自退外,尚有二对北拳对打,余者皆为南北拳对试。因南北技击差异太大,故习南法者全部败北。南北拳对打往往是一动手即分胜否。所以打得快而利索。唯第八对高守武与韩其昌之北拳对打还能引人入胜。高用猴拳,韩用形意,双方均对对方动作心领神会,格击互不相让,势均力敌,全场观众多次为之鼓掌。打致六十余合时,高以一退胜。第十六对为江苏泰县27岁的姜尚武对同县46岁的闻学桢。第二声笛鸣后,姜即甩手逗闻,闻一出手即将姜夹肩臂摔倒。细观前日表演,姜所习的均为花法套子,故有此败(姜挨打后忽然开悟,第三天复试时第一个弃权)。 二十二日比试前褚民谊、金寿峰表演了太极拳、推手等节目。第三组比试,第一对为刘高升与曹宴海。这是观众期待以久的一对。比试开始,曹左手一杨欲试刘的掌力,刘一拍曹即半身麻木。曹后退两步,发现刘的步法呆笨。十秒种后,曹见到刘求胜心切,气往上冲,体力也浙不济。当曹退到李景林座前时,适有招待员为李泡茶,李即指着桌子对招待员一语双关地说:“把它抹干净。”此时,刘正好右掌打来,曹即45度上右步用了一个抹踢将刘打倒。刘不服,李景林说:“怎么不算输?”刘说:“是摔倒的。”李说:“就是摔牛推般将你摔倒也算输。”但曹己知刘空空如也,即说:“刘老师,我们再打好了。”台下观众拍手说:“曹晏海好汉!”军乐队奏乐。再打时刘上前一掌,只见曹一拧身,未见何势即将刘打倒。刘起身吐了两口血。曹此时说:“刘老师,这回算不算输?”刘认输。翌日晨《当代日报》第一版特写:曹宴海用钥匙打开刘之铁门,内无一贷。该天共打了八对,因末到者多,故刘百川表演了剑侠刀、风云刀。褚挂亭三合刀,孙存周八卦剑等18项。三时半后又打了三对。其中叶椿才(苏南嵩派)与谢庚年(浙东天台派)的对打较为典型。二人俱是南法,叶为江湖壮士,谢为军队教官,初打半小时未分胜负,观众不能久耐,全场哗然。两人为众所激,奋力相搏,又交手数十合,各中数十拳,血流满面,最后由两评委定为平手。乃至张汉章与马春泉对打时,因对方用力过猛同时跌倒,马自退张胜。四时半,第四组比赛己经全部结束。但是在第三组比赛结束后,有参观者郭XX要与李景林也进行一场比试,李慨然应允。郭为北方高手,海内闻名,与韩李鼎足。李素精剑拳,号“飞剑”,又擅拳脚,并精太极拳太极剑诸法。郭高大魁伟,筋骨粗壮。李则清解有余,一老秀才也。上场前观众无不担心,不意交手未数合,郭奋拳向李,李不招不架,抢先直入一拳,将郭横击出丈许。全场为之一振,叹为观止。 二十三日,由前两天四组比赛中迟到及未参加者先比。马金标与黄学乃对阵马胜。打到赵璧成与郝家俊一对时,又成为大会之另一典型。赵郝二人始则各取守势,自立门户,互相盘旋,且言且笑。赵自退郝胜。而王建东与王旭东对打二人均取对方下路,尽平生本领打成平手。继之由金铭恒与李好学对打,金六十二岁白须飘拂,攘心意诸技,李亦六十岁矣,素好查拳。二人互鞠一躬,即不退让,各使解数,其打击迅猛不异年青人,终至相互悦服为止,乃携手同至摄影机前合影。一时观人喝彩声不迭。打了九对之后,乃将前二日两对平手交叉再决,复打成平手。是日又有江西一僧,带二徒前来观摩,二徒技痒,屡欲出头,老僧知二徒不济,即自挺身上前要求一比,适胡凤山原与之比试而增此一对。上台后老僧乃先发制人,出手如连珠炮猛击而前。胡凤山则候老僧拳至两腿作偷梁换柱式,飞出一右手崩拳,击中老僧额上。该法做出后,黄文叔当即赞好,见此一击,可以领悟棍法中这“拍拉”一词。而老僧则因二力相撞信用于一点,顿时被击之处头骨塌陷,倒地流血不止,为停在一旁急救车救去。此事发生后,三时十分大会复将前二日失败的三十六人进行复试,结果有二十人弃权。十六人参加。其中以余先君自退负;僧拾得、王执中等四对平手外,余皆分胜否。比试结束后进行表演,计有褚桂亭龙形剑,田兆先太极剑、刘百川稍子加盘龙鞭。奚诚甫七星四路棍等二十项。鉴于当天比试情况,该晚两会研究决定:明日比试不好打头面;不得言笑;如故意拖时间而不攻取,超过十分钟则同时取消资格。 二十四日赛前,先由二十三日打成平手者抽签复试,共六对(叶椿才自退)。下午一时四十分,由得胜者四十六人决赛,打至四时结束,其中除了王普雨、丁保善、陈国栋、张汉章四人取消资格,王喜林因不敌王子庆而认输外,余皆分胜负,共二十三对,取二十一人胜。四时十分再进行负者复试,有十二人弃权,比了五对取五胜。至此优胜者己剩二十六人。在该日比试之中可以看出,由于大会采取胜利者固可进入下一次比试,而负者复试取胜后仍可进入下一次,于是出现了钻“细则”空子的“客套”(客套一词为观众所取)。在场观众均能看出苗头,如朱国禄与赵道新对打,朱攻夫远非赵匹,而朱明知负给赵仍能进入下一次,故与赵打时敷衍几下,使得赵有机会参加下一次比试,且名次提前至十三名。 二十五日(大会第九日),由二十六人作一度不计成绩分队比试(即以腰带为识,分红白二队),共打了十一对,三平,余分胜否。第八对为曹宴海对章殿卿。曹腿法极佳,只见里缠外踢,勾挂起落如手便。曹捧起章之快速短拳,似知其必用腿即做金鸡独立式,适章右腿蹬,曹左膝正顶彼右足足心处,章随之后倒丈余落地。黄文叔先生看到此法后赞曰:“是谓有备无患”。当天分队比试完毕,又作了表演。至下午三时半后又由两委员之名家作平生绝技之表演。如田兆麟、陈唯铭之推手,朱霞天之混元剑,陈明征虎头钩,吴鉴泉、孙禄堂之太极,李景林之太极剑等十三项。当日下午共表演了五十五项拳术或器械及器械对练。 二十六日进入最后决赛。赛前特在杭州羊头坝、宫巷口、大众桥、法院、陈列馆附近张贴海报:今日上午十二时准时决赛。十二时以后,因邱景炎、高守武弃权分为十二对,其中除袁伟自退外十一人胜。负者十二人再进行比试,而马金标、林定邦弃权。选出五胜,合二者三胜者复打出八胜,因朱国禄无对手并入负者中再对。裴显明因伤自退,故选出四胜。至三时十分由八胜与四胜进行第三次决试。,打出六胜。负者再比,先出三胜。四时三十分九胜加入张孝才(张因胜李国禄)其为十人再进行四决,抽出五胜。四决之负者加入祝正森(也因胜过朱国禄)再决,张孝才自退,高作霖(因被胡凤山所伤)自退,得两胜王子庆、韩庆堂。至四时五十分又以四决胜者与负中胜者作五决。韩庆堂自退王子庆胜,章殿卿自退曹宴海胜。该日比赛至三时十分之后,观众连日观看也懂得细观门道。场中除了“啧啧”之赞扬声外并无半点喧哗,而比试各员亦尽力相博。休息片刻,负者再决得马承智、章殿卿、最后共有六人:王子庆、朱国禄、曹宴海、胡凤山、章殿卿、马承智。自前日朱国禄退让后今日决赛亦然,曹让高作霖进入四决获第十一名,王子庆让章殿卿进入五决,宛长胜复自退让,使章进入前六名得最后决赛权。但是这种让也只限于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之间,其目的是(一)垄断优胜者名次;(二)同派系中之同仁提高名次列位,并非在其他比试员中都存在者。而王子庆让章殿卿亦有原因,章为李景林之旧部又与李之女相好。章亦是教授班的学生,由李荐入十一师当少校副官。二十五日晚国瑞先生(巩成祥)嘱王必要为李老师面子好看些,又为了促成章与李之女之事,故而让之。章殿卿系保定新安乡人,十二岁投王芗斋、杨振邦二人门下学艺,后当兵仍继续练武不辍。1928年参加国考入教授班不久即离去。而王、朱、曹之让“客套”,也就成为负者及不敢一比者与大会持不同意见者攻讦之理由。当晚李景林因看到对打双方异常凶猛,马承智、高作霖、李庆从均为胡凤山所伤;又看到胡凤山技艺确实不错,恐朱、王等人不故,因此对胡说:“凤山,明天就算你的第一,不要打了,前六名排排名次算了。”胡说:“不打怎行,算我第一多难听,我打了第一得五千元,还要在西湖边为X老师盖座大洋房,让他养老哩。”胡虽说也是中央国术馆教授班的学生,但因各有承师,不同派系,也是判若冰炭,相互保守。这次他带妻妾同来观阵,以为稳打第一,故骄横特甚,结果第二天即输给了朱国禄、王子庆。 二十七日大会比试之最后一天,马承智弃权、故胡凤山与朱国禄对打。二人体魄相当,技艺勇力均称对敌。胡凤山则取守势,伺机进攻,不料朱国禄连发快拳空打,待胡凤山注意其左侧时一个反劈,胡猝不及防,即为朱打中面部而晕倒。曹宴海与章殿卿打二次,交手未及二合,曹右手扶地,后一回对峙作滑地右手撑地样,居第四。胡凤山与王子庆两君体魄相当,力亦不相上下,此时均全副精神关注,角逐颇猛,终至二人抱持,互相扭结三分钟,同时倒地,王君在上,遂占优胜。章殿卿与朱国禄对打时,章一腿踢去反让朱接住,章几次想以落地腿法反击朱不成,为朱用十字腿向章转立一腿踹去倒地而负。王子庆与朱国禄对打,朱则忽专取下路作逼腿之虚法,不料王就其势直沉下去,用一硬开弓之势将朱打倒,并伤及其左臂左膝。朱失利而王胜。当章与王对打时,章自退王胜,王子庆打章是最后一局,遂得冠军,第二名朱国禄、第三名章殿卿、第四名曹宴海、第五名胡凤山、第六名马承智、第七名韩庆堂、第八名宛长胜,第九名祝正林、第十名张孝才。最优胜者都是中央国术馆的学生。之后,李景林又将前十名照片挂在中央国术馆大门内通壁上,以示荣耀。 大会得将名次全部评定好后,由前三名登台向观众致意。王了庆略云:“本人参加比赛完全是为了提倡国术,决非为图名利,特将大会奖励之五千元与二十六人平分。”朱国禄略云:“希望中华民族一致努力国术,民众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才能打倒帝国主义,中国才有希望。”章亦云:“请全国同胞注意国术,锻炼身体一雪东亚病夫之耻。”全场观众无不为之鼓掌,庆祝优胜。三人话毕,复有杜心武表演了鬼头手,张绍贤表演无极拳等十三项至四时半才结束。大会宣布闭幕式于明天下午一时在省政府大礼堂举行。接着在鼓乐声中前三名拍照,前六名(胡不在)拍照,评判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分别合影纪念。 二十八日下午浙江省府礼堂,会长因浙江财政困难,四出筹饷,要到晚方能回杭,故由秘书长代莅大会,副会长及两委员会成员均出席,比试各员皆到场参加。台上悬中山像,旁有一联似马一浮手书,上联云:“刚柔正奇变化莫测”,下联云:“动静虚实妙悟惟心”。像下排列各要赠奖之银盾、镜架之物,并大会奖品。讲话结束后即开始发奖,第一名奖五千元并张之江之赠送的银盾一具,上海武当社镜架一个,中华体育会之银盾“艺勇超群”一具,黄文叔(黄元秀)先生赠的手书一联“读书未必能经世,学武逢时可干城”;第二名奖一千五百元并张之江赠对联一幅,中华体育会银盾“有勇知方”一具;第三名奖一千元,中华体育会银盾“积健为雄”一具;第四名得五百五十元并中华休育会“武德可风”一具;第五名得四百五十元,中华体育会“自强不息”银盾一具;自第六名至十名分别奖四百、三百五十、三百、二百五十、二百元不等。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各赠龙泉剑一柄;第二十一名至第三十名赠金壳表一只。当晚又在杭州协顺兴、聚丰园设宴招待大会上层各员及优胜者。为时半月余的“国术游艺大会”,在杯觥交错之中至此全部结束 前三十名获奖名单 等级 名次 姓名 籍贯保送机关 最优 1 王子庆 河北保定中央国术馆 2 朱国禄 河北定兴江苏警官学校 3 章殿卿 河北保安李方震(李景林) 4 曹宴海 河北沧县 5 胡凤山 河北南皮江苏国术馆 6 马承智 皖北和邱江苏国术馆 7 韩庆堂 山东即墨中央国术馆 8 宛长胜 山东历城山东省政府 9 祝正林 山东即墨肯岛国术馆 10 张孝才 山东历城山东省政府 优等 11 高作霖 山东淄川肯岛国术馆 12 兵侠 天津 赵尉先 13 赵道新 天津李方震(李景林) 14 李庆澜 河北固城江苏国术馆 15 尚振山 河北深县深县国术馆 16 李孝田 山东历城山东省政府 17 裴显明 浙江天台天台县政府 18 王云鹏 河北保定中央国术馆 19 闻学桢 江苏泰兴泰兴县政府 20 董殿华 河南四十九师 21 袁伟 山东济南中央国术馆 中等22 纪雨林 山东胶县山东省政府 23 马金标 山东济南杨松山 24 邱景炎 山东诸城山东省政府 25 林定邦 浙江温州杭州市国术教练所 26 高守武 河北固城肯岛国术馆 27 叶椿才 江办泰根生 28 郝家俊 河北褚桂亭 29 丁秀溪 浙江天台天台县政府 30 王喜林 河北褚桂亭 大会得将名次全部评定好后,由前三名登台向观众致意。王子庆略云:“本人参加比赛完全是为了提倡国术,决非为图名利,特将大会奖励之五千元与二十六人平分。”朱国禄略云:“希望中华民族一致努力国术,民众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才能打倒帝国主义,中国才有希望。”章亦云:“请全国同胞注意国术,锻炼身体一雪东亚病夫之耻。”全场观众无不为之鼓掌,庆祝优胜。2023-07-17 21:39:071
八极拳的基本功怎么练?
1、八极拳对于习练者的爆发力要求很高(其实不光八极拳,形意拳前辈赵道新在《道新拳论》中说那些武术名家的拳力秘诀就是高质量的爆发力。),爆发力的训练你可以这样练,用双拳做俯卧撑,让身体跳起来,双拳离地(铁牛耕地),每组12个,每次3组,每周2-3次。 2、柔韧性:你要适当的抻拉双肩的韧带,还有大腿的韧带。 3、绝对力量:多做卧推。 4、体能:多去跑步。 更多关于八极拳的基本功怎么练,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7666e161574791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7-17 21:39:311
请问八极拳的基本功怎么练
1、八极拳对于习练者的爆发力要求很高(其实不光八极拳,形意拳前辈赵道新在《道新拳论》中说那些武术名家的拳力秘诀就是高质量的爆发力。),爆发力的训练你可以这样练,用双拳做俯卧撑,让身体跳起来,双拳离地(铁牛耕地),每组12个,每次3组,每周2-3次。 2、柔韧性:你要适当的抻拉双肩的韧带,还有大腿的韧带。 3、绝对力量:多做卧推。 4、体能:多去跑步。 更多关于八极拳的基本功怎么练,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7666e161574791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7-17 21:39:381
王芗斋将武术传给他儿子了吗?
王芗斋先生膝下无子只有二女,长女王玉贞次女王玉芳,其二人均得到父亲的真传!王先生一生授徒甚多,可谓桃李满天下,名气较大的有姚宗勋、尤彭熙、韩樵、张长信、赵道新、卜恩富、张恩桐、裘致和、窦世明、王选杰(有争议)......等等。2023-07-17 21:39:496
有关武术名家的名字大全
知名的有千人,不知名的恐怕万计算篇幅有限,下面只摘录部分:蔡笑(全国武术冠军)陈王庭、陈长兴、董海川、费发洲、孙禄堂、杨露禅、吴鉴泉、李瑞东、吴钟、李书文、刘云樵、王正谊(大刀王五)、霍元甲、王隐林(广东十虎之侠家拳)、苏黑虎(广东十虎之铁沙掌)、黄麒英(广东十虎之无影脚)、黄澄可(广东十虎之九龙拳)、周泰(广东十虎之软绵掌)、苏乞儿(广东十虎之醉拳)、黎仁超(广东十虎之七星拳)、潭济筠(广东十虎之鹤阳拳)、梁坤(广东十虎之铁桥三)、陈铁志( 广东十虎之鹰爪王)、黄飞鸿、杜心武、万籁声、许世友、顾汝章、岳飞、关羽、赵云、吕布、罗光玉、丁子成、王子平、李 泰、王凤亭、常东升、马凤图、李洛能、尚云祥、郭云深、张 监、梁赞、洪熙官、马永贞、叶 问、李小龙、梁挺(、李连杰、田秋信、刘根深、李存义、程廷华、张占魁、王芗斋、赵道新、韩慕侠、姜容樵、王朝选、董心朗、李兴美、李荣基(鹰爪拳名人)、邓洪先、崔泓熙、崔龙述(韩式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嘉纳治五郎、格雷西家族、石井和义、宫本武藏、阿里、安东尼·马库斯(黑市拳比赛名人)、郑新书、王星然、高圣统、炫惟、曲亮鹏(河南梁山泊武术学院长)、宋义祥(从康熙十五年至今运用传统武术胜挫外雄的十二位武术名家之一,梁山功夫院院长).....。2023-07-17 21:40:081
都说穷文富武,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家好多都是乞丐要饭出身?
穷文富武。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穷人孩子学不起武。水浒中,九纹龙史进拜过七八个师傅,用他老爷子史太公的话说“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因为史太公是史家村首富,史进才可以不务农,成日“打熬气力”演习武艺。“打熬气力”这四个字很精妙:古人练功夫其实就是“打熬气力”,力量和功夫是打熬出来的,一靠时间积累,所谓拳不离手,你说你白天搬砖,晚上习武,可能练好武艺吗?二靠营养,练武是体力活,没有相当的营养作后盾,人根本顶不下来。一天没有半斤牛肉吃,你能有什么力气练武?古代,习武的少年,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家境富有的,不然供不起自己,更供不起师傅。要知道,古代的师傅们,收起学费来毫不含糊。贤明如孔子,自称“有教无类”,收弟子也不是白收。他说过自己的条件:“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主动给我十条腊肉(束脩)作见面礼,我从没有不肯教诲的。也就是说,你要是十条腊肉都配不齐,你就野蛮生长去吧。孔子是文师傅,文师傅可以一个老师教一屋子学生,不外乎跟我读、写、练,但武师傅不一样:非得一个个手把手一招招指导练习,费的成本更高。武术有句行话叫“见手”,通俗点就是要练“对打”,互相较量。武侠小说中,一个人躲在深山老林靠一本秘笈能苦练成功夫,现实中则是扯淡。已故武术家赵道新说:“(深山习武者)又怎样能通过大量‘见手"来交流技术,衡量自己?否则,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技高一筹,掌握精髓呢?生活问题怎样解决,营养哪里补给,资金、器具谁来提供?”所以,旧时武术家的弟子,往往和师傅吃住在一起,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能练成出师。这期间,师傅靠什么为生来养家糊口?总不能白教吧?2023-07-17 21:40:1710
清末民初的武术名家是什么水平?
杨露禅,直隶省广平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的伟大武术家。他以毕生精力钻研武学,醉心拳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成就威名后仍淡泊依旧,不为浮华虚荣所累,是典型的“武痴”。自露禅公北上燕都虎行京朝,广为大众声闻起至今一百六七十年间,他之所以受到无数人的敬重仰慕,究其原因除了刻苦自强的精神,艺业精绝的功夫等等,更重要的是谦逊明德,尊师重道的珍贵品质。可赞无愧为武林中一代宗师,江湖上万世师表。我私以为此等人杰若不成就武道巅峰,天地当弃灭。后学中有志及有智者,诚心求艺寻道必树此公为楷模;而贪图名利双收且自欺欺人者可止矣,见此如响洪钟于耳畔,挨棒喝于当头,急紧自警自省,为时未晚。孙禄堂,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 手,号称“虎 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 武术家认为他是中 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 正高手。不管是赞扬他 的,还是咒骂他的, 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 敌人,都不得不 承认这个实事(心意六合、八卦 、太极三 家,一以贯之,纯以神)李景林,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不 是民 间的武术家,而是军阀中的人。民国年 间,他是 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曾经轻松击 败“神枪”李书 文。李端东,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 曾经 请他担任陆军武术总教官。传说他曾经 一掌击毙 一头大公牛,比以掌劈公牛的极真 空手祖师大山 倍达早了几十年。2023-07-17 21:41:187
民国期间出过多少位武术宗师 都是谁
第一:孙禄堂,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手,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术家认为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不管是赞扬他的,还是咒骂他的,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实事(如果不知道孙禄堂是谁,汗,肯定是个武盲。) 第二:李景林,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不是民间的武术家,而是军阀中的人。民国年间,他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曾经轻松击败“神枪”李书文。 第三:李端东,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曾经请他担任陆军武术总教官。传说他曾经一掌击毙一头大公牛,比以掌劈公牛的极真空手祖师大山倍达早了几十年。 第四:王子平,史料上的霍元甲击败大力士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打,只是吓走了大力士,王子平不同,他是真正的打败过洋人大力士,神力无比,号称“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大力士,连洋人也承认。技击之术更是精绝。 第五:杜心武,自然门的武术宗师,国父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传说他还是青帮的元老。 第六:刘百川,少林门高手,号称“江南第一腿”,和杜心武是死对头。也曾击败过洋大力士,得过孙中山亲笔题名“尚武精神”的牌匾。和杜心武都是武术名家万籁声的师父。 第:李书文,八极门人,武功惊人但性恪怪异,与人较技动不动就要人命,死伤在他手上的武术名家不计其数,一根大枪使得出神入化,是八极门中传奇,但因为曾被李景林轻松击败,故排名靠后。 第八:霍元甲,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论名气,他比上面几位都火红,但是名气大都是靠影视作品捧出来的,真正实战记录不多,加上他的迷踪艺只是外家拳法,霍家除了他外无人能出名,故威力值得怀疑,但是他打败日本高手却是真实的事,故将他排进十大。 第九:黄飞鸿,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但同样是影视作品捧出来的名气,真正可查的实战并不多,没听说过打败过那些武术名家。 第十:韩慕侠,张占魁的弟子,学的八卦,赵道新的大师兄,武功青出于蓝,超越了师父,同样击败过洋人大力士。 这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要以为那个时候只出了一个霍元甲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中国武术的巅峰时期2023-07-17 21:41:491
清末民国初年中国十大武术高手分别是?
孙禄堂,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手,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术家认为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不管是赞扬他的,还是咒骂他的,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实事(心意六合、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李景林,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不是民间的武术家,而是军阀中的人。民国年间,他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曾经轻松击败“神枪”李书文。 李端东,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曾经请他担任陆军武术总教官。传说他曾经一掌击毙一头大公牛,比以掌劈公牛的极真空手祖师大山倍达早了几十年。王子平,史料上的霍元甲击败大力士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打,只是吓走了大力士,王子平不同,他是真正的打败过洋人大力士,神力无比,号称“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大力士,连洋人也承认。技击之术更是精绝。(主擅长 查拳、太极拳)杜心武,自然门的武术宗师,国父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传说他还是青帮的元老。 刘百川,少林门高手,号称“江南第一腿”,和杜心武是死对头。也曾击败过洋大力士,得过孙中山亲笔题名“尚武精神”的牌匾。和杜心武都是武术名家万籁声的师父。 李书文,八极门人,武功惊人但性恪怪异,与人较技动不动就要人命,死伤在他手上的武术名家不计其数,一根大枪使得出神入化,是八极门中传奇,但因为曾被李景林轻松击败,故排名靠后。(八级拳高手、 传一杆大枪抖的传神入化、能昼扎铜钱眼、夜炸香火头)霍元甲,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论名气,他比上面几位都火红,但是名气大都是靠影视作品捧出来的,真正实战记录不多,加上他的迷踪艺只是外家拳法,霍家除了他外无人能出名,故威力值得怀疑,但是他打败日本高手却是真实的事,故将他排进十大。 黄飞鸿,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但同样是影视作品捧出来的名气,真正可查的实战并不多,没听说过打败过那些武术。(传黄飞鸿曾以五郎八卦棍、洪拳力战四十五名持刀鱼贩、可想而知的战斗力。不过也算是传说吧)韩慕侠,张占魁的弟子,学的八卦,赵道新的大师兄,武功青出于蓝,超越了师父,同样击败过洋人大力士。 (传周总理也在他手下学过八卦)2023-07-17 21:41:583
清末民初的武术宗师都有哪些?
杨露蝉,孙禄堂,董海川,杜心武、李景林、李端东、王子平、刘百川、李书文、霍元甲、黄飞鸿、韩慕侠等杨露禅,直隶省广平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的伟大武术家。他以毕生精力钻研武学,醉心拳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成就威名后仍淡泊依旧,不为浮华虚荣所累,是典型的“武痴”。自露禅公北上燕都虎行京朝,广为大众声闻起至今一百六七十年间,他之所以受到无数人的敬重仰慕,究其原因除了刻苦自强的精神,艺业精绝的功夫等等,更重要的是谦逊明德,尊师重道的珍贵品质。可赞无愧为武林中一代宗师,江湖上万世师表。我私以为此等人杰若不成就武道巅峰,天地当弃灭。后学中有志及有智者,诚心求艺寻道必树此公为楷模;而贪图名利双收且自欺欺人者可止矣,见此如响洪钟于耳畔,挨棒喝于当头,急紧自警自省,为时未晚。孙禄堂,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 手,号称“虎 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 武术家认为他是中 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 正高手。不管是赞扬他 的,还是咒骂他的, 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 敌人,都不得不 承认这个实事(心意六合、八卦 、太极三 家,一以贯之,纯以神)李景林,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不 是民 间的武术家,而是军阀中的人。民国年 间,他是 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曾经轻松击 败“神枪”李书 文。李端东,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 曾经 请他担任陆军武术总教官。传说他曾经 一掌击毙 一头大公牛,比以掌劈公牛的极真 空手祖师大山 倍达早了几十年。王子平,史料上的霍元甲击败大力士实际上 并没 有真正的打,只是吓走了大力士,王子 平不同, 他是真正的打败过洋人大力士,神 力无比,号称“ 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 大力士,连洋人也承 认。技击之术更是精 绝。(主擅长 查拳、太极拳 )杜心武,自然门的武术宗师,国父孙中山和 宋教 仁的保镖,传说他还是青帮的元老。刘百川,少林门高手,号称“江南第一腿”, 和杜 心武是死对头。也曾击败过洋大力士, 得过孙中 山亲笔题名“尚武精神”的牌匾。和 杜心武都是武 术名家万籁声的师父。李书文,八极门人,武功惊人但性恪怪异, 与人 较技动不动就要人命,死伤在他手上的 武术名家 不计其数,一根大枪使得出神入 化,是八极门中 传奇,但因为曾被李景林轻 松击败,故排名靠后 。(八级拳高手、 传一 杆大枪抖的传神入化、能 昼扎铜钱眼、夜炸 香火头)霍元甲,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论名气,他 比上 面几位都火红,但是名气大都是靠影视 作品捧出 来的,真正实战记录不多,加上他 的迷踪艺只是 外家拳法,霍家除了他外无人 能出名,故威力值 得怀疑,但是他打败日本 高手却是真实的事,故 将他排进十大。黄飞鸿,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但同样是影 视作 品捧出来的名气,真正可查的实战并不 多,没听 说过打败过那些武术。(传黄飞鸿 曾以五郎八卦 棍、洪拳力战四十五名持刀鱼 贩、可想而知的战 斗力。不过也算是传说 吧)韩慕侠,张占魁的弟子,学的八卦,赵道新 的大 师兄,武功青出于蓝,超越了师父,同 样击败过 洋人大力士。董海川(1797年—1882年)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2023-07-17 21:42:087
张广玉的介绍
当代著名养生家、民间武术实战张广玉先生,1952年1月出生于山东长青,自幼习武,后随父迁居江苏徐州贾汪。1968年师从王玉今先生习练形意、八卦,后师从李道清、裘稚和、玉虚道长、马振岱、赵道新、郭贵志、浑圆子,深得中华传统武学精髓。经过几十年的刻苦修炼,加上数百场实战交流,形成了以古老的形意拳为基础的个人拳学体系——张氏意拳。2023-07-17 21:42:351
孙中山的保镖有谁?
杜心武,也就是以前电视上演过的自然门的掌门,一代宗师杜心武。其实杜心武在清末明国那会也挺有名气,虽然不比孙禄堂、李景林,但也是响当当的。毕竟是一代宗师。另付:第一:孙禄堂,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手,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术家认为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不管是赞扬他的,还是咒骂他的,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实事第二:李景林,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不是民间的武术家,而是军阀中的人。民国年间,他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曾经轻松击败“神枪”李书文。第三:李端东,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曾经请他担任陆军武术总教官。传说他曾经一掌击毙一头大公牛,比以掌劈公牛的极真空手祖师大山倍达早了几十年。第四:王子平,史料上的霍元甲击败大力士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打,只是吓走了大力士,王子平不同,他是真正的打败过洋人大力士,神力无比,号称“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大力士,连洋人也承认。技击之术更是精绝。第五:杜心武,自然门的武术宗师,国父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传说他还是青帮的元老。第六:刘百川,少林门高手,号称“江南第一腿”,和杜心武是死对头。也曾击败过洋大力士,得过孙中山亲笔题名“尚武精神”的牌匾。和杜心武都是武术名家万籁声的师父。第七:李书文,八极门人,武功惊人但性恪怪异,与人较技动不动就要人命,死伤在他手上的武术名家不计其数,一根大枪使得出神入化,是八极门中传奇,但因为曾被李景林轻松击败,故排名靠后。第八:霍元甲,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论名气,他比上面几位都火红,但是名气大都是靠影视作品捧出来的,真正实战记录不多,加上他的迷踪艺只是外家拳法,霍家除了他外无人能出名,故威力值得怀疑,但是他打败日本高手却是真实的事,故将他排进十大。第九:黄飞鸿,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但同样是影视作品捧出来的名气,真正可查的实战并不多,没听说过打败过那些武术名家。第十:韩慕侠,张占魁的弟子,学的八卦,赵道新的大师兄,武功青出于蓝,超越了师父,同样击败过洋人大力士。2023-07-17 21:42:483
张占魁的生平简介
张占魁,字兆东,同治四平夏(1865·8)生于河北省沧州河涧县鸿雁村。张幼年在家乡务农,并随一位姓王的拳师学习大红拳,王拳师当年以“铁身靠”称誉乡里。张占魁生性喜好打抱不平,天质善博,家乡一带凡争吵、殴斗事件,他往往挺身而出,予以调解。 光绪三年(1877年)秋,华北旱灾,张占魁进天津城求生,后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业。结识了直隶深县李存义,并义结金兰。李存义是形意拳第六代嫡传,力荐这位小兄弟拜在他的恩师形意拳第五代嫡传刘奇兰的门下。刘奇兰和郭云深是中国形意拳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郭云深喜爱浪游湖海,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刘奇兰则恰恰相反,习惯隐居乡间,以培育搏战高手为娱。其知名门徒除李存义外,还有周明泰、耿继善、刘殿琛等。张占魁在刘奇兰和李存义的悉心指点下,进步神速,与李存义一起被誉为河北派形意门第六代的“两根支柱”。 光绪七年(1881年)夏季,张进津门贩卖西瓜时,遇当地市霸的敲诈。初则口角,继而动武,恼怒中出手挫伤多人,受到官府的通缉。幸得一位当知县的同乡托人说情保释,并将张占魁举荐到威震天下的八卦掌始祖董海川的面前,期间董年老体衰,实际上张是随董的高徒程廷华学习八卦掌技法的。不久,董海川溘然长逝。张占魁坟前递帖,程廷华代师收徒。最终,张占魁也与尹福、程廷华、刘凤春、马贵、马维祺、宋世荣和刘德宽并称为八卦掌第二代的“八大弟子”。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程廷华遭枪击身亡。张占魁回到天津。一日,天津旧城的北门失火,城楼上存储着大量的兵械和火约,急待救援。只见张占魁只身登楼,随即将易燃易爆物纷纷堵掷城下。最后,连人带物从三丈五尺高的城楼上纵身跳下。事后天津知县阮国祯为之动容,特聘请张占魁为天津县衙的“马快”。清末的缉捕业相当于现代的城市刑警,专门对付那些身怀特技或手持致命武器而有负隅顽抗的凶犯。张占魁习惯于单枪匹马地孤身行动,勋劳卓著。其洞察力与制敌身手在当年的天津卫百姓中几乎尽人皆知。当时繁华的书场戏院也免费对张占魁开放,以借此弹压市井。 一次,官银号一带发生持械群殴,其中一方不敌,败下阵来,而另一方则穷追猛打,张占魁将一根白蜡大杆横街一堵,挡住了追赶者们的去路,众人嘎然止步,无人敢越雷池半步。 在一次例行的巡查中,张占魁与助手周玉祥在旅店中发现有一店客来历不明,正拟查问,突听屋里有拉枪栓的响动。张占魁当机立断,朝周的后背骤然发力射击,使周连人带门一起被抛入室内。他则顺势向扑倒的周玉祥身上飞跃而过,眨眼之间,将炕上的五名持枪者全部击垮。由此,张占魁被提升为营处长马快班出班头领。民国七年(1918年),有一个俄裔艺人康泰尔先后在上海民兴剧场及天津天和医院的小花园内表演举铁球,扯铁链等节目后,由于观众反应冷淡,康氏灵机一动,在《益杨报》、《顺天时报》、《晨钟报》上自称“世界上第一力士”、“周游四十六国无敌手”,并转赴北平,致使南北拳手云集京城。此时,张占魁的高足韩慕侠主动请战,乃决定第一场由韩与康泰尔对阵。 李存义,张占魁,刘晋卿,王俊臣等人进京后,张占魁对自己的徒弟的安危和取胜没有把握,为弄清俄国人拉断铁炼的秘密,到东交民巷六国饭店拜访康泰尔并要求较量.起初康不同意交手,声言要在赛场上见分晓.张占魁诡称功力不及韩慕侠,若不能赢己,就不要与韩对阵了.刚一接触,张占魁的一掌击中康泰尔的左肋,导致康胃部痉挛,狂吐不止.张占魁计已得售,略加致歉就仓促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翌日康泰尔“赛武会”改为演武会,各界人士激愤中敦促“第一力士”出战。各路英雄轮翻上场演武示威。康哪敢与韩慕侠上擂,迫于无奈,寄书致歉,然后一走了之。此事当年震惊全国,北京各报多有刊载。韩慕侠也因此名扬海内。 民国八年,中华武士会由于传统武行的宗派恶习而人心涣散。加上韩慕侠自称在九华山寻到董海川的师弟应天文,学的“反八卦(掌)”技巧,引起张占魁的不满。在一次拳术的切磋中,师弟二人各不相让。韩凭借年轻步步进逼,张占魁突发一掌击中韩的胸侧,使韩呕出一口鲜血。嗣后,韩慕侠脱离武士会另设韩慕侠拳术专馆。虽然张、韩师徒和好如初,可“中华武士会”这块牌匾却已名存实亡了。 至此,张占魁回到了天津家中已授徒为乐。练功地点设在家宅南侧的基督教青年会大楼,并以“中华武术会”命名。 此时,张占魁已经完成了形意拳与八卦拳的综合。融形意拳之劲,八卦拳之变和密传杆法三位一体而派生出来,独立于传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和以凶悍的劲力著称的“形意八卦”体系。并且将传统的形意拳改为“大架”。更以高速和高杀伤的搏技获得了“闪电手”的雅号而彪炳武坛。 张占魁在授徒时曾将门人左振英腾然抖起,凌空旋转。也曾将碗口粗的白蜡树大杆一抖而折。而当时,高福安是有“侠伶”美誉的著名京剧武生,到处宣称“好把式不如烂戏子”,执意要与张占魁进行较量,交手之时,高福安轻灵地从梯侧的隐蔽处跳出,猛拽张的辫子。张身手机灵猝然旋身反将他拧翻,滚于楼下。 其间,“形意八卦族”达到了全盛时期。势力覆盖华北,垄断天津。那时的武师,从权术名家到街头艺人,凡想在当地从事有关武术的活动都要经过张占魁的允许。由此,有人指称为“赛天霸”,其实张毫无霸气,他总是以无私的宽容给那些上至大师下至骗子浪迹武坛的人们予以帮助和庇护。比如,年轻的意拳创始者王芗斋来津谋职,以“郭云深的门徒”的名义拜会张占魁,张的早期门人刘潮海、刘继卿、韩慕侠等人因年岁的差距不予承认,张占魁却不忌年龄差距与王以兄弟相称,并让自己的晚期门人裘稚和、苗春畲、顾小痴和赵道新随王师叔学习站桩推手,且让这位小师弟伴随着参加各处的拳术大赛。此外,民国二十四年(1935)老拳师肖海波在《新天津报》上所载的《江湖故事记》中被封为“董海川的师弟”曾惹恼了许多八卦掌拳手,肖向张坦诚道出此事纯系虚构,很快得到了张的谅解及长期保护。 张占魁的门徒有数千人,其中必然掺杂着向张行过拜师礼而从未随张学拳或由张的高足代师收徒的人。所以,形意八卦第二代传人的素质和功力是良莠不齐,他们其中有巨子,亦有庸才,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皆从不攥拳挺胸,不持勇骄人,家中也看不见十八般兵刃,个个俨然文人风度。在此,列出部分常伴张占魁左右弟子的资料,谨供参考:马其昌 马登云 王伯龙 王俊臣 王恒荪 左振英 卢鸿泉 孙祖茵 刘晋卿 刘潮海 李存付 李寿山 李剑秋 李哲臣 张雨亭 张鸿庆 陈质之 邱树林 武荩臣 苗春畲 祁愫素 周鸿恭 赵承均 赵道新 姜容樵 南福洲 姚馥春 顾小痴 郭少卿 钱庆祥 钱树樵 钱树椿 高其祥 徐宝铭 柴奉璋 章殿卿 温士原 韩慕侠 裘稚和 翟树珍 魏美如等等在1929年的杭州国书游艺大会,1930年的上海市运动会,1933年的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南京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国术国考,1934年的天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应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的邀请,张占魁出任总裁判长或评判委员等职,每次赛事皆有张之江驱车亲自接送。 经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推荐,张占魁的晚期名徒赵道新和章殿卿执技擅场,屡获优胜。后,赵道新掌震京津沪,遂成为张占魁闻优秀的学生。在杭州的游艺大会上,会长张静江因嫌北方的选手获奖太多,声言“浙江人是不会让奖牌轻易被带出杭州的”。南北拳手发生摩擦,并酝酿大规模的场外私斗.最后,大会组织者张占魁出面调处和说服,他找到张静江,并当中宣称谁不服气直接找我张占魁.某些闹事者们才未敢妄动。 晚年的张占魁年事已高,不过,除了左踩骨有些运动障碍外身体依然健硕。 一次,他坐在太师椅上让两名后生随意打击他的面部。拳击许久,竟被一一化解。又一次,他的弟子裘稚和拍摄拳照,他不愿摆姿势而欲动真格的。于是允许这位身手最为快捷的徒弟可以用任何方式攻击。裘自忖师父腿脚不便,于是直取他的下盘,手臂一触,老先生立占优势。“卡嚓”一声,这个珍贵的瞬间被赵道新摄入了镜头。 一日张在天津和大戏院听戏,中间离座小解,回来后发现座位被一军阀士兵所占。张客气地解释一番无效,乃将士兵从座位上平端起来,走了几步,搁在附近的空座上。士兵和旁观者都惊呆了……。 在收下了武荩臣为徒后,张占魁听从赵道新的建议“关了山门”,打算与家人安度晚年。后来,他时常觉得胃口不适,吞咽吃力,起初以为是消化不良。病情加重后又被认为是染上伤寒。再后,疼痛剧烈,汤水不进,被确珍为食道癌。延至民国二十七年仲夏(1938年7月),这位近代武坛风云人物留下了他一生的壮举辞世而去,天津各界与形意八卦掌族沉痛地为他举行了及其隆重的仪式,将他的棺木停放在天津怡园墓地。供人凭吊!2023-07-17 21:43:131
迄今世界武林高手是?
自编警棍操术罪犯闻风丧胆刘峦戴西雅傅悦林燕 看过电视节目《散打王》的人,不会不熟悉张鸿骠的名字。在散打比赛场上,张鸿骠是一名著名的裁判,在比赛场下,张鸿骠是一名散打教练,但有一个职务更重要,张鸿骠还是一位警察教官,一位专门教授警察擒拿格斗的警官,在警界张鸿骠被称作“豹子头”。 目前,张鸿骠除去任天津市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警体教官外,还担任着散打王裁判的工作,同时还是天津武警散打队教练。 路灯下读出的大学生 提到张鸿骠不得不和他的警察绝活联系起来,张鸿骠自幼好武,先后拜裘稚和、王祥斋掌门大弟子张恩桐、马甬(马金荣)以及中国当代武术宗师赵道新为师,深谙大成拳、八卦拳等独门绝技,加之习武的天赋极佳,又博采众家之长,张鸿骠和哥哥张鸿骏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武术高手。 习武习性、尚武尚德,由于在武术界的名气增加,便有人不断的找上门来,名义上是来切磋武艺,实际上是来比武,对此张鸿骠有自己的想法,张鸿骠说,不比人家怎么知道你有没有真本事,比又违背了现代的尚武精神。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中,便采取了一种中和的方式。1979年恢复高考,工作已经3年的他毅然地参加了天津体育学院的考试,在考试前既要练武,又要补习文化课,为了不让反对自己考大学的父母知道,每天晚上,家门口的路灯下便成了张鸿骠流连忘返的地方。学习成绩优秀,专业项目更是要求严格,在武术考试中,只有张鸿骠一人表演了当时还没有录取标准的内家拳,一亮相便知道武术的根底,最后在“没有标准,就是最高的标准”录取原则下,张鸿骠被破格录取进入了大学。 警营教头自创警棍操 1983年,27岁的张鸿骠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后毅然投身警营。在到警营报到前,张鸿骠还有幸被学校外派拍了一段电影,在影片中扮演武侠展昭,无奈在当时的年代,最终这部武打动作片被改成了文戏,再也施展不了自己才华的张鸿骠只好回到了天津。随即便接到了前往公安局报到的通知,此刻张鸿骠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因为他知道这又有了一次能使自己驰骋的一片天地。当时,天津市公安局刚刚组建了一支300人的治安大队。张鸿骠一报到,就被任命为治安大队的武术教练。那一年,治安大队接受了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警界大比武的任务,一 套警棍操的演练任务落在了张鸿骠的肩上,经过审看,张鸿骠对只有16式的警棍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刻离大比武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公安局领导的支持下,新的警棍操很快便出台,并得到了公安局上下的认可。三个月艰辛的演练后,张鸿骠带领着300人终于在全国警界的大比武中荣获一等奖,天津警察的神威再次扬名全国。 散打就要打出中国功夫 如今张鸿骠还经常出现在《散打王》的电视节目中,在比赛场上他不仅是知名的裁判,在场下,更是他带领一批警界精英大获全胜的地方。在他的率领下,天津武警散打队两获全国团体冠军。他培养的学员,凭借着中国武术功夫的出神入化,在世界舞台上显露风采,曾经获得在美国举行的“中国功夫对职业拳击赛”75公斤级冠军。 张鸿骠不爱讲话,坐下来的时候会品茶、看书。他还会舞文弄墨的写上几笔。他自己主编的《实用格斗术》一书发行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还参与了公安部组织编纂的教材《警察体育》任副主编。和兄长张鸿骏一起创编了《张氏和气健身操》,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好评。新报记者刘峦实习生戴西雅傅悦通讯员林燕2023-07-17 21:43:281
古代人的点穴是否真的存在?
真的存在。点穴又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用掌边侧打者为斫;用手指直打为戳;用掌根按打者为拍;用五指抓取者为擒。用二指掐取者为拿;用膝、肘打者为拍;用于指抓取者为撞;用手指扣扣者为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点穴中取的穴位主要是取人体上的俞(腧)穴。根崐中医针灸穴位与五行学说理论,人体上共分五大俞穴:即井穴、荥穴、俞(原)穴、经穴和合穴。共有66个腧穴,大都在皮肤和肌肉间。在搏击中,点击人体上某些主要穴位可产生麻、哑、晕、死、咳、笑等效果,有些穴位虽轻打亦承受不起,重则死亡,称为死穴。扩展资料: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通过对穴位的打击以达到击败对手的一种功夫。武侠小说中对于点穴术的夸张描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少林拳术秘诀》称张三丰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又称内家拳高手张全一创明点穴法。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也有记载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还有说法称李小龙逝世前不久,也开始醉心于点穴术。在许多武术著作中,常把点穴术分为武术与药物两种。武术中又分为接触身体穴位的重击与气功的近身或隔空的点穴。药物点穴则是把经提炼麻痹穴位的药物藏在指甲中,经皮肤接触把药物掐入。但是所谓隔空点穴一般被认为缺乏依据。点穴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其上遍布穴位,大约有360多个。此外还有经外奇穴若干。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穴位是经络、脏腑气血的交汇之处,对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破坏。《灵枢·经脉》上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当然,点穴术所打击的部位还包括了皮肤表层的敏感神经、神经丛、重要血管、骨缝等人体薄弱部位。在技击理论上,点穴术中所使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医针灸中的子午流注法。该理论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到某个穴位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的。因此,根据子午流注方法推算出某个时间所应该击打的穴位,可以更有效的达到技击的效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穴2023-07-17 21:43:366
中国哪位武术高手最牛?
中国历史上8位绝世高手 中国历史上最深藏不露的8位绝世高手书上侠客万般神通,寂寞高手谁与争锋。武侠作品中的武力排名历来便为众多读者所津津乐道且争执不下。从三国武将到水浒群雄,从华山论剑到兵器谱名次,诸位网友的口水仗已经打完了一个抗日战争,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争执还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持续下去,纵到了子子孙孙手上恐怕也无穷匮矣。我们走进武侠论坛,举目即是武功TOPTEN栏目,放眼就是关公秦琼PK帖。无数武术爱好者吆五喝六赤膊上阵,为了一群二流高手的武功排名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如:无名老僧能否打赢东方不败、萧峰郭靖谁更牛X、阿青姑娘一剑能挑多少个越国剑士。白某本有心说上几句公道话,然考虑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终于还是三缄其口。惜乎有太多朋友被武侠名作的权威性严重束缚乃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悲乎我泱泱华夏巍巍中国有多少高人逸士武学宗师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今天,本着严肃理性的治学态度,本着实事求是的人文精神,白氏考证法的最新成果将为大家披露几位深藏不露的真正的绝世高人。传说中,他们有着绝对精彩和浪漫的身手……一,孔子VS达摩----轻功水上飞篇:少林达摩祖师,历来被奉为武学至尊。而达摩祖师最让众FANS惊艳的身手莫过于一苇渡江的壮举。汉传佛教典籍有载:“……江水滔滔,向东直泻,江边无人,只有一捆芦苇,却是无人也无船,达摩顺手抽出一支芦苇,一个顺势,丢向空中,由空而下的芦苇,飘然落在江上,达摩纵身一跃,突然双脚已经四平八稳的踩在滔滔的水中,达摩闭目,呼呼一阵东南风起,转瞬之间,那支芦苇乘载著西天祖师——第廿八代的达摩,风驰电辙般,悠悠渡江北去了……”。精彩!果然好手段!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水上飞的轻身功夫并非源自于这个印度老和尚。《论语.子罕第九》有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可以想象,孔圣人立足江上,凌波踏浪,飘飘欲仙,气走诸脉之际,尚且行有余力,慷慨陈词曰:“光阴好比那个河中水,它日夜流去呀不能回”,其镇定端凝处,直不动如山时,俨然一派武学大宗师的风范与气度。两相比较之下,达摩祖师不免逊色了许多。首先他脚底下要踩着一根芦苇,借以增大脚下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其次行功之时不能开口说话,这显然是功力不到家的表现。最奇怪他还要闭目,不厚道地猜想一下,莫非是祖师对自己这门功夫信心不足,所以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掉江里有损威仪?世人皆尊孔夫子为文圣人,却不知孔先生其实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绝世高人。《论语.阳货第十七》记载了一件小事:有一日,孔先生去某地找一位武学高手切磋武艺,见面之前,先听此人弹奏了一首碧海潮生之类的曲子。一曲奏罢,孔先生莞尔一笑:“这个人功力太弱,杀鸡岂用宰牛刀啊。”(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正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天下无双,仲尼不出,谁与争锋。二,孟子VS扫地僧----内力气功篇:少林扫地僧,历来被奉为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他周身三尺方圆之内有一层无形气墙,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端得是强悍绝伦。而且此人在武学修养上也颇有见地,曾经说过一段牛X无比的语录,大意如下:少林绝技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所以练功的时候,要以相应的慈悲佛法来化解,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才能越牛X。这话倒是甚有道理,只可惜不是老和尚的原创,是他GJM孟柯先生的语录。《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师父,您最擅长哪一门功夫呢?”(“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说:“我擅长的内功叫‘浩然之气"”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呢?”(“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一言难尽。总之这门功夫很牛X,修炼它的话,一定要和仁义道德相匹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啊。”(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看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了吧,孟先生其实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不过似乎孟先生更类似于一位武学理论的创始者,而非实战搏击的高手。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千年之后方有所改观。到了唐代,孟氏一族终于涌现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绝顶高手,此人以天纵之才修孟氏气功之大成,单以内力深厚雄浑而论,堪称旷古绝今。他为了纪念“浩然之气”这门家传内功,所以改名字叫作孟浩然。这孟浩然的内力究竟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我们且看他本人的一首诗即可明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八月,洞庭湖畔,水天一色。孟浩然运足了气,全力一击之下,整个湖水为之蒸发,湖畔城池为之震撼……看来这个“波”字应该类似于七龙珠里的龟波气功。PS:想歪了的人主动回家面壁。内力修为到了孟浩然这等层次,少林扫地僧那点子气墙也只能算是微末小技了。 三,老子VS张三丰----以柔克刚篇:张三丰,一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结合,创出了辉映后世、光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武当派武功有啥特色呢?“以慢打快,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客犯主”“似松未松,将展未展”“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其实这些个武学原理也不是张三丰首创的,我们在老子的独门武学《道德经》中很容易找到一些痕迹。老子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似松未松,将展未展)老子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以客犯主)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老子跟孟子不同,除却这些武学原理之外,他本人也是一位精通技击的实战高手。《道德经》第50章统计了老子生平的所有战役:李先生一生中遇强敌无数,他屡次出生入死面不改色,折在他手里的强敌有三成被他释放了,三成被他打死了,剩下四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高手孔先生,他跟老子曾经有过一次会晤。二人对峙良久,想要寻找对方的破绽,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说了点不咸不淡的话,孔子就迅速闪人了。事后他的徒弟们问他:“老子厉害不?”孔子说:“如果他的武功像飞鸟一样敏捷,像游鱼一样圆滑,像走兽一样凶猛,那我能够打赢他。但是他的武功在我看来,便如飞龙在天一般,实在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啊。”(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这样的造诣,恐怕不是张三丰所能够企及的。四,庄子VS独孤求败----剑术兵器篇独孤求败的埋剑冢上刻着两行牛皮烘烘的小字:“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笔者每读至此,常掩卷而叹:“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独孤求败之谓也。”杀了些菜鸟,败了些草包,就敢自诩天下更无抗手,不把古人先贤放在眼里,当真是短视之极了。天下无敌,难道是自己封的不成?且说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位剑术大家庄周庄先生,他剑术上的造诣之高,独孤求败实难望其项背也。《庄子.杂篇.说剑》有载:赵惠文王喜欢剑术,欲招揽天下剑客为己用。有一天,庄周先生也来应聘,他缓步而行,见王不拜。赵王问:“你剑法很牛吗?怎么这样子傲慢?”庄先生说:“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赵王大吃一惊:“我靠,你无敌了。”(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独孤求败的剑法分了三个层次,即所谓“凌厉刚猛,无坚不摧”;“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不滞于物,无剑胜有剑”。庄先生的剑法也有三个层次:其下乘者“上砍人头,下断肝肠,一击必杀,见血封喉”(上斩颈领,下决肝肺,一旦命已绝矣。);其中乘者“与日月星辰齐辉,与天地万物合一,这样的剑法一旦施展出来,犹如雷霆震撼,万夫莫敌”(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其上乘者“直刺没有尽头,向上没有极限,向下没有阻碍,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可斩浮云,可断地脉,这样的剑法使将出来,虽天下英雄莫能当也。”(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天下服矣。)独孤求败有一把紫薇软剑,因误伤义士,所以弃之深谷。大家好象觉得他满酷的,连宝剑都爱用不用,其实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庄子.外篇.刻意》有载:“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庄先生有一把吴越二国合力打造的宝剑,放在了盒子里藏起来,不敢用。为什么不敢用呢?因为“宝之至也”,庄先生已经天下无敌了,再拿上一把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宝剑,还有谁敢跟他过招啊?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庄先生身边的一些朋友其实也尽皆是深藏不露的大高手。列御寇。武当派有一门梯云纵的轻身功夫,能凌空借力,右脚尖踩左脚背式地滞空,大家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但这位列先生的轻功显然已经登峰造极,他顺风起跳,一跳之后半个月才落地……(有够变态的),这显然已经超脱于我们的经验法则之外了。(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庄子.内篇.逍遥游》)惠施。《倚天》中,张无忌抱了一块大石头横冲直撞,把华山二老打得摸不着北,力气不能算小了。《水浒》中鲁达倒拔垂杨柳,也就差相仿佛了。然而他们跟惠先生比起来,还是要差很多的。梁惠王送了惠施先生一颗葫芦的种子,惠先生用它种出了一颗大葫芦。葫芦有多大呢?制成瓢以后有三百升的容量。惠先生时常用这个瓢来喝水……(这就是“海量”这个词的来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庄子.内篇.逍遥游》)匠人石《连城诀》中,血刀老祖把一根头发放在水笙鼻子上,一刀斩过,发断而鼻子不伤,堪称神乎其技。但跟这位石先生一比,也就逊色不少了。有个楚国人,在自己鼻尖上涂了一点白,大小如同苍蝇的翅膀。石先生运斧如风,呼呼作响(真气四溢的缘故),斧过之处(注意是斧不是刀),白点不见而鼻子无损。(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杂篇.徐无鬼》) 庖丁这位大师傅大家都挺熟悉的。《书剑》中,陈家洛的那一手闻笛起舞的功夫就是跟他学的。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的是庖丁先生的高人风采:他对敌之时,小心谨慎,目光专注,身法凝重如山,出刀快捷如风,对手瞬间被砍成十七,八段,像土堆一样散落在地上。庖丁持刀而立,环顾四野,踌躇满志,宝刀回鞘……(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内篇.养生主》)2023-07-17 21:44:246
求教形意老三拳
相对五行拳来说,这个老三拳更为圆整刚猛,打一个比喻,我觉得像以前守城之具,滚石檑木滚滚而下的形态最为接近:或者像动物片中,怒突而来的野猪最为近似,百不可抵挡之势。至于干的形状,则像台风刮起来的树枝,触物即摧景象,人家虽然没有见过,凭此想象,方可得一个大概。 "践裹钻"老三拳作为形意精华,在心意,形意拳系中皆有传承,然而形(心)意拳界对老三拳的说法却杂乱不一.王芗斋老先生在<意拳正轨>,<拳道中枢>中认为是"践裹钻",并对老三拳进行了专门论述;戴家心意传人说应是"剪裹钻",且是拳术套路;武学明师杨鸿尘老师认为老三拳有"践裹钻"和"剪裹钻"两种;上海宋氏形意名家郝湛如的弟子邵善康在<武魂>上发文介绍认为宋氏形意劲力心法是"践裹钻";而北京宋氏形意名家许繁增之弟子王万友则称"剪裹钻"为形意"三宝";马胜利先生则认为"裹践钻"不是拳而是"劲力的总动力模式".河南南阳心意中也有老三拳.可见其重要 文摘; 从<意拳正轨>到<拳道中枢>---杨俭论王芗斋之“老三拳”[田浩 记录 整理] 大成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在其早期著作《意拳正轨》中特别提到“意拳正轨不外乎古势之老三拳与龙虎二气。龙虎二气为技,老三拳为击”一段文章,但广大的大成拳习练者并不知道这老三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练?带着这些疑问我于2000年冬去石家庄,在向恩师杨鸿尘先生学拳之余与师兄杨俭谈到此疑问后,杨俭师兄将“老三拳”的演变过程及芗老“老三拳”的真义详细的讲述了一下。听杨俭师兄所论后使我茅塞顿开。因而,在欣喜之余将此次谈话记录以问答的形式整理出来与广大传统武术爱好者分享。 问:师兄,王芗斋老先生在其著作《意拳正轨》中提到了关于“老三拳”的一段话,但不知这“老三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老三拳”从名称上来说有两种即“剪、裹、钻”和“践、裹、钻”。据我所知,最早的“剪、裹、钻”三拳来自于老心意六合拳原传。大家都知道,心意六合拳是姬龙峰祖师以枪创拳,在拳法演练时,有很明显的持枪突刺的动作。因此,心意六合拳的“老三拳”在练习时是直进直退的。具体练法是由持枪式(即后来演变成的三体式)开始,而后,前脚以龙形步而进,同时剪手,再收后脚取裹拳,裹住之后在将后脚撞步而进成钻拳定式。此种练法最大的优点是直线上进击的威力较大,但它只有所谓“两个半”劲,两个劲是指后足的蹬劲和头部的顶劲,半个劲是指腰的挺劲。虽然腰的挺劲可使钻拳的威力大增,但终究不是六面浑元力,所以这种练法对于横向冲击力的抵御是有限的,与此类似的还有郭云深先生所传的马庄老谱形意拳,它的练法将心意六合拳的剪拳以龙形步直进的路线改为一个横拉步,同时剪拳,而后让步裹、撞步钻,这样左右演练两次后又加练一个抽撤龙缠而后接一个惯性半步崩拳,郭云深先生之所以要这样练是其在拳学上的发展,这种演练方式讲究横拉步要大,作用是加大剪拳时横向的威力;并且撞步要猛,作用是利用惯性加大钻拳前冲的威力,并且通过抽撤后连一个惯性的半步崩拳就进一步利用了惯性的驱动力,更加大了崩拳的击打力和穿透力。 问:那么,王芗斋先生的剪、裹、钻是按郭老的方法演练的吗? 答:你不要着急。为了阐述芗斋先生的拳法,我先讲一下芗老的得意弟子赵道新先生所练的老三拳,你们就可以窥见芗老所说的六面浑圆力了。道新先生所练的老三拳是在一九二九年杭州擂台赛前向芗老学的。当时,各路武林好手准备参赛夺冠一方面苦练基本功,一方面研究破解可能会碰到的对手的招式,而芗老却没有这样教赵道新先生,而是将道新先生练的“老三拳”从两个半劲上升为六面浑圆力(即前后撑抱力左右开合力,上下托按力,两侧翻滚力,横竖长短力,反向交替力),在步法上又结合了刘奇兰前辈的槐虫步与程廷华前辈的八卦掌,这样在六面浑圆力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躯干的躬送,就不仅仅是只有腰的挺劲了。后来道新先生在创“心会掌”后将老三拳的剪.裹.钻改名为青龙出水,张弓望的,红霞贯日。因其在技击时喜欢用掌,所以将裹钻用的拳改为了掌。从芗老给道新先生改拳的过程可以看出来,芗斋先生的老三拳包含了郭老的原传心法,但演练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内在要领上更提高了一步。 问:师兄现在应该详细谈一下芗老的具体练法与内涵吧? 答:好的。芗老在吸收了原传精华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老三拳新的内涵。芗老的老三拳有三层含义。第一,也就是芗老在〈意拳正轨〉中所说的“践拳外刚内柔有静力(有曰挺力),曰虚中,以含蓄待发之用。裹拳刚柔相济有惊力,曰化中,乃自动之用,任敌千变万化,一惊既败之,所谓枢纽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钻拳外柔内刚,如棉裹铁,有弹力,曰实中,乃被动反击之用”。芗老所说实质是指的中线问题,也是变劲的问题,这“三中”在钩挫试力中可以体现出来。(笔者注:此钩挫试力,实难以文字形容,如爱好者习时,可参看杨鸿尘先生所著〈王芗斋拳学〉一书,不过最好有明师口传身授)。第二,芗老所指“三拳”是身体各部位的要领。践,是指践踏对方之力,也就是芗老所说的坐胯分膝方有刀叉分刺之能,腰胯如轮,膝纵足提,全身力如抽丝,方能践踏对方。裹,就是指浑身六面撑裹之力,前面已述。钻,是指小臂一点两面的打法,也就是技击时点线面的应用。一点是指小臂与对手的接触点,两面是指小臂的内外两面。技击时小臂不管是内或外面与对手接触时,小臂往外旋拧上钻,这样接触点上会产生一个向前向上的螺旋劲,并且加上变面、坐胯、抽身长臂,这样既化开了对方格挡,又能击中对方。第三,芗老是从大成拳的境界上说这个问题的。践,是履践之意,履践既实践之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真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所以,芗老曾说:“夫学术一道,首要明理,更须切实用功,若不首先明理,不知用功切要之所在,易于走入歧途,故既要明理,更要实践表里内外,互相佐之,否则终难入于正轨。”裹,是指包罗万象之意。裹不仅指六面撑裹,而在技击时要有形不外露,力不出尖,亦无断续,神宜内敛,骨宜藏棱,要在身外三尺以内,似有一层罗网包护之,而罗网之内尽如刀叉钩错,并蓄有万弓待发之势,然在毛发筋肉伸缩拨转,全身内外无不有滚珠起棱之感。大而言之,芗老说:“是以吾亦感天地间一切学术,无一不感矛盾同时亦感无一不是圆融。”钻,是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想达到拳学或其他学术的大成境界。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才能实现。拳学特别如此,因无相当实践,不可明理,理不明所谓功力从何谈起,功力既数十年锲而不舍的刻苦锻炼。从我以上所说,芗老不仅继承了原传的“老三拳”的精华,并且从具体技术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好,这次就谈到这里。希望通过这次交谈,使大家能真正明了芗老大成拳的精髓。 也谈老三拳 裹、践、钻是心意老三拳,形意拳没有这三个具体拳势,但继承了这三个重要原则,使之成为区别于其他拳种的运动规律。 裹,即将左右两臂裹至自身中线,上身下身也向中间就。象包袱裹东西,紧严不漏;又象做鞭炮,缠裹的越紧,炸得越响。用于裹敌就是横顾和控制对手,以便打击和发放。 践,即后手顺前手路线出入,左右不散不离,不交叉,总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样集中一个突破口攻,保住一个洞口守,始终占据中线有利地形,而且增加了后手的隐蔽性,减少了进攻的难度。进脚时也是这样。 钻,是指手从心口起,过嘴处沿中线弧形挤钻而出。即拳谱所说“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拳在怀中变,步在后足蹬;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嘴是洞口,怀是虎窝”。 裹践钻的趋向是“中”。由上述阐述可以看出,裹践钻分别就向中线或出入中线,又是围绕一个“中”字统为一体的。这就决定了形意拳守中用中的技击原则。 怎样理解守中用中呢?一是“出手先占正门,此谓之巧”。守住自己中线不受侵犯,以保持稳定、平衡、合适的间架;攻击和威胁对方中线,以破坏其平衡。拳家所谓“我顺人背”、“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是攻其必救,打实不打虚。进时破中门,拳谱讲“踏破中门夺地位,纵是神仙也难防”。二是“凡势都要留有余地”。不失中才能不失重,才能稳。“中”除了中线的意思外,还是中和、中庸之意,就是既不过、又无不及。身要看斜似正、看正似斜,拳高不过鼻低不过脐、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这样才有弹性和活力,尤忌大步跨裆、直臂挺胸。拳谱讲“曲则勿远、直则少力”。三是两侧肢体不交叉。中线是两手两拳的分界线,左手在中线以左活动,右手在中线以右活动,各有各的防地,不要过界交叉。这是必须遵守的间架原则,否则会散乱失中、封住自己,落于背势。一手要去的位置,在中线另一侧,而另一手无暇顾及,怎么办?转身、动步,身一转手又不过中线了。一旦两手交叉了,就打横拳,用分开之力打击对手、恢复间架。(杨秋)2023-07-17 21:44:434
我想自学中国功夫
我最强烈推荐的是永春拳,实用又简单,又有力量型,攻中带防,寸劲而有力,学习起来简单,没有那么复杂的套路~~~~~~~~还有其他的,你自己选择一下吧~~~~~~~一、南拳、象形拳 1、《铁线拳》梁达著,为洪家至宝,铁桥三挟此技行侠,位居广东晚清“十虎”前列。2、《虎鹤双形拳》黄飞鸿所创,拳势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为洪家拳三宝之一。 3、《虎鹤双形拳》林世荣著。4、《虎鹤门全功秘笈》梁达著,包括虎鹤十绝手、佛家八猛打、铁桥三五行拳、黄飞鸿虎形十势,林世荣鹤形八法、轶桥三十二枝桥手等。5、《工字伏虎拳》 林世荣创编,为洪拳三宝之一。 6、《工字伏虎拳》梁达著,黄飞鸿嫡传古谱。7、《侠家拳》内容包括小罗汉拳、 大罗汉拳、单剑刀及黄龙棍等。拳势威猛有力, 轻巧快速,技击性强。 8、《飞龙虎棍》为棍王雷仁生系列棍法,该棍法以变化为主,变化无穷,技法上乘,布局严密,不为对方所制,而有后发先至之妙,出神入化之功。 9、《上乘梅花拳》王鼎著,朴实速战,协调劲整,技击速猛,凝神犹如太极,运气又似南拳。 10、《梅山武功》陈益球编,该拳直接形成于古代战争,具有很强的技击性,静如泰山,动如猛虎,拳打卧牛之地。有梅花拳、工字桩、梅城拳、铁钗、齐眉棍、七星耙及单流星等内容。11、《少林秘传打穴术》吴佳明著,为南少林格斗之精华。包括穴位图谱、点打技法、十二时辰点打法、四季点打法、秘宗双重损打穴绝法、救治秘方等,并对麻穴、晕穴、睡穴、哭穴、哑穴等等25种不同功能穴位作了详尽的介绍。12、《少林寺真传跌打金方》梁达著,为南少林之真传,包括古本少林寺真传跌打万应 良方(49穴打伤方),粤中少林寺真传秘方,少林秘授跌打真方,少林蔡李佛真传跌打秘方,白云山能仁寺少林跌打伤方等。内中有七首大力方,能突破人体的体能极限,增功长劲,使人力大无穷,为练武之人梦寐以求之方,极为珍贵。 13、《鸭形拳》 该拳动作之间衔接巧妙,风格别致,维妙维俏,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14、《咏春白鹤拳》 内容包括基本技术及拳术七步三战,十三太保,八分寸法,器械鹤翅双刀双龙出水等。 15、《白鹤门食鹤拳》刘银山著。16、《台湾鹤拳》17、《醉鹤拳》似鹤醉轻飘,发力突猛,醉中带击,变化莫测。18、《白鹤拳谱》王打兴抄本,门内秘谱。19、《福建鹤拳秘要》港版,李载鸾著。20、《梅花螳螂拳》内容包括梅花路、拦截、扑蝉一路,扑蝉二路等。 21、《螳螂拳术随笔》港版,黄汉勋著。22、《梅花螳螂拳》港版,李正堂著。梅花路,拦截,扑蝉一、二路。23、《重订崩步拳》港版,黄汉勋著。24、《太乙螳螂散手奥义》薛福成著。25、《太极螳螂门揭秘》洪敦品编,包括螳螂爪、大折枝、小折枝、螳螂刀、螳螂双匕等内容。26、《太极螳螂短打拳诀》(台湾版)。27、《六合螳螂拳》(台湾版)。28、《秘门螳螂拳》(日)松田隆智著。29、《梅花螳螂剑》周永祥著,为传统剑术,它风格独特,以技击为主,身剑合一,以刚为主,刚柔相济,动作潇洒,招招相连。 30、《螳螂拳》黎峰著。汇传统螳螂拳八套。31、《太极梅花螳螂拳体用全书》98年版,张炳斗著,包括基本功和入门套路,乱截、梅花路、一至六段摘要、一至四段八肘,每招每势均分为动作分解、用法及力点来详细说明,是螳螂拳书籍中难得一本好书。32、《七星螳螂拳》李占元著,有基础训练:顺劲增力,习打积功,排靠运气;套路:弹腿、插锤拳、蹦步拳、白猿出洞拳、白猿偷桃拳、摘要拳等内容。 33、《七星螳螂拳》松田隆智著,香港版。34、《山东 京力 手螳螂拳家传拳谱》36元35、《梅花手拳》港版,黄汉勋著。梅花螳螂拳高级拳法,劲路短而快速,轻灵飘忽。36、《虎形拳》内容包括三战、四门、五基、八卦、坎卦、三十六手、一百零八式、三战锤对打,五步头对练等。 37、《鱼拳》为福建七大名拳之一。 内练内气,内外兼修,以柔克刚,技击性强。 38、《狗拳》(上、下册)有基本功, 单练:三战、双蝙蝠、三十六、梅花巢、醉犬十八勾;对练:六步勾、神犬对练拳等内容。该拳为武林绝技,防卫价值高,有“少林地上飞龙” 之美称。 39、《猴拳猴棍》内容有猴王肖应鹏 猴拳两套,猴棍一套。 40、《咏春拳释意》香港,徐尚田,门内秘谱。41、《咏春拳散手》萧庆文著,港版。42、《自学咏春博击术》港版教材及光碟、梁挺编。43、《咏春小念头拳谱》港版,林永杰著。44、《咏春标指》梁挺著。45、《咏春拳》梁光满演述,小念头,寻桥,标指黏手散手。46、《咏春拳》梁挺著。47、《咏春小念头》梁挺著。48、《咏春寻桥》梁挺著。49、《咏春标指》梁挺著。50、《黄游梁咏春拳学教程》51、《咏春拳》江志强著。52、《叶问咏春拳木人桩》叶问示范。53、《图解咏春拳》李小龙校正,李运著,223页。54、《咏春入门》黄淳梁、高鸿鹏合编。55、《咏春拳学教程》109页,黄淳梁北京面授教材。56、《咏春拳术》附光盘1张,广州咏春函授教材,包括内功体系、攻防体系、离手体系、咏春器械(木人桩、六点半棍、八斩刀)及寸劲发力体系等咏春门内秘传功法的全部内容,五个单元,55个课时系统教学。57、《咏春木人桩及用法解说》叶准著,二百多幅珍贵照片,叶问、叶准示范。58、《蔡李佛木人桩法》何牛演式,香港版。59、《龙形拳》朱绍基著,香港版。60、《龙形拳》叶可声演述,黄鉴衡著,包括十六动、三通过桥,龙形鹰爪,龙形摩桥四套。61、《金狮拳》内容有单练金狮三战拳、三狮戏五虎、狮子戏球及狮拳对练等。 62、《鹰爪拳》为鹰爪拳冠军套路,并有动作用法拆解。 63、《鹰爪翻子拳》有传统鹰爪行拳十二路及鹰爪连拳五十路等内容。 64、《鹰手拳法》郭宪和著,为“岳氏散手”加“岳氏连拳五十路”加岳氏八翻掌十六式及长拳四套。65、《鹰爪翻子门拳术汇宗》港版,林永杰著。66、《鹰爪门108路擒拿手 》港版?刘法孟著。67、《虎下坡》张西京著,为传统虎形拳,拳势勇武威猛,身稳桩实,动速静定,寸劲连击。 68、《鹰追》张西京著,为传统鹰爪拳,该拳起动猝疾,飘忽无定,追踪不舍,上求抓打擒拿,搬托锁扣;下讲闪展腾挪,勾踢蹬踹。69、《蛇拳秘传》龙飞云著,有基本功、小套六套、大套五十七式及用法,双人攻防对打法,精龙蛇拳四套及用法等内容。 70、《蛇形拳》包括张小燕蛇拳、南蛇拳、原始蛇形拳、峨嵋蛇拳、河北古蛇炼月及蛇形拳VCD一碟。71、《醉八仙拳》为传统醉八仙拳。黄飞鸿年青时为救父曾以此技击毙号称神腿的冷血杀手严铁森而威震两广。 72、《醉拳及致用法》港版,梁挺著。73、《蛇拳》洪述顺著,为浙江流传的蛇拳,游动快速,屈伸自如,腕卷灵活,腿法多变。74、《豹拳》洪述顺著,结构严密,攻防显明,灵活敏捷,行如狂风,腾跃自如。75、《猴拳》洪述顺著,形象意真,招密步轻,身活手快,抓拿扣顶,刁打巧击,虚实结合。76、《鹰爪拳》洪述顺著,据多种鹰爪拳套路综合整理而成。集鹰爪连拳、罗汉拳、八步追、八面追、鹰爪翻子拳之精华于一体。77、《醉剑》洪述顺著,以“八仙醉剑”为基础,兼有“鲁智深狂饮”、“燕青醉酒”和“李白文醉”等三家的剑法和技击之长,将文静与粗犷熔为一体。78、《醉汉斗猴》洪述顺著,据民间流传的醉猴对打,醉汉戏猴,醉拳对猴等综合整理而成。79、《青龙出海拳》聂增永编,手似龙爪,步若腾云,柔则行云流水,刚则电闪雷鸣。80、《蹲桩拳》邹德发著,包括峨嵋火龙拳的蹲桩和四平以及峨嵋少林拳三套。81、《醉枪》洪述顺著,以武松醉打蒋门神的醉形醉态和枪术中的精华融汇贯通而编成。82、《南拳汇宗》(上、下)胡金焕著,包括五祖、太祖、连城、罗汉、梅花、狮、猴、龙、虎豹、蛇、鹤、白鹤、鸡等拳套路。83、《南少林五祖拳》周志强著,包括八法、一百二十招式、三战、二十拳、沉头拳等内容。84、《岳家拳》张业金编。包括一字拳、二连拳、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等拳。85、《岳家拳技击术》张业金著,包括序篇、技击篇、演式篇等。86、《岳家神功与点穴绝技》张业金著,包括神功篇(元霸功、沥泉功)、穴道篇。88、《岳家拳谱》古藏手抄本。89、《岳飞拳图 说》台湾版,纯真著。90、《岳氏八翻手拳法》王锦泉著,上、中、下各八路。91、《畲族拳》林荫生著,包括功法、小六步、大六步、七步等。92、《洪拳》庞康娣著,介绍洪拳的虎拳套路及攻防练习。93、《黄啸侠拳法》黄鉴衡著。介绍了有“铁臂鸳鸯手”之称的黄啸侠所创的“练手拳”与“练步拳”。94、《南拳拳术》曾庆煌 著。包括南拳新编套路单练及攻防练习。95、《广东南拳》周文超著,包括概况、特点、方法要求及套路。拳势刚劲勇猛,发劲有力,气势沉雄。96、《南拳?棍钯刀》曾庆煌 著,为大钯、大刀等。97、《龙行刀》刘志清著,刀术变化多端,犹如一条蛟龙游于苍茫云海之中,行步走转巧妙构成八卦 图,北斗七星图、游龙戏珠图。98、《龙行剑》胡洪著,为戚继光所创实用剑法。99、《粤剧南拳》梁家森等著。为南派武功之精华。100、《五禽拳》吴兰友整理,古拳法。101、《五禽图》项扬惠著,附古传《五禽图谱》。102、《五禽戏》64年版,明耀贞(偏子内功)戴叶涛(偏子外功)、焦国瑞(内外俱练)编著,并有两套古本五禽戏。103、《五禽戏》78年版,马风阁,用稔丰、李春阳、严海合编含五禽戏四套。104、《蔡拳》曾均兴演述为广东名拳。105、《咏春拳经》278页。《咏春拳经》目录上编 咏春拳的源流.特点及练法1 武当道姑创咏春---------------------------------------------------------------------------徐 伟 12 咏春拳与永春拳---------------------------------------------------------------------------徐文正 23 咏春名师“铁臂”岑能--------------------------------------------------------------------阮祖棠 44 咏春拳的特点------------------------------------------------------------------------------徐 伟 55 咏春拳的特点和练法-----------------------------------------------------------------------梁光满 66 咏春拳“二字箝羊马”命名的传说---------------------------------------------------------朱燊尧 77 论<<咏春拳学>>--------------------------------------------------------------------------梁敏滔 88 咏春拳释意--------------------------------------------------------------------------------徐尚田 11 中编 咏春拳经1 咏春拳经(一)---------------------------------------------------------------------------陈君翎 322 咏春拳经(二)十二入门式技术及击法---------------------------------------------------陈君翎 333 咏春拳经(三)(四)小念头-----------------------------------------------------------陈君翎 374 咏春拳经 (五) 小念头实用招法-----------------------------------------------------------陈君翎 455 咏春拳经 (六) 咏春拳摔法及擒拿法------------------------------------------------------陈君翎 496 咏春拳经:散招练习-----------------------------------------------------------------------陈君翎 537 咏春拳招法图解-----------------------------------------------------------------梁光满 黄鉴衡 568 咏春拳精粹--封手----------------------------------------------------------------------------------629 咏春拳勾漏手博击术------------------------------------------------------------黄嘉杰 宾彦红 6410 咏春拳博击典例------------------------------------------------------李志河 陈君翎 李 逢 6611 咏春拳经 (七) 寻桥套路 -----防守的经典与经典的防守---------------------------------------------------------陈君翎 6812 咏春寻桥套路----------------------------------------------------------------------------梁光满 7413 咏春拳经 (八) 咏春拳部分操练单式-----------------------------------------------------陈君翎 7814 咏春拳经 (九) (十) 擒拿与反擒拿-----------------------------------------------------陈君翎 8315 咏春拳经 (十一) 武器库中的各类兵器---------------------------------------------------陈君翎 9216 咏春拳经:全攻型标指----------------------------------------------------------陈君翎 李 逢 11017 咏春标指拳---------------------------------------------------------------------梁光满 黄鉴衡 11818 咏春拳经:功力训练-------------------------------------------------------------陈君翎 李 逢 12519 咏春拳经:藤箍手---------------------------------------------------------------陈君翎 李 逢 12820 咏春拳经:碌手训练----------------------------------------------------------------------陈君翎 13221 咏春拳经:碌手变招训练-----------------------------------------------------------------陈君翎 13622 咏春拳经:碌手法门----------------------------------------------------------------------陈君翎 14023 咏春拳经:木人桩法-------------------------------------------------------------陈君翎 李 逢 14624 咏春木人桩实用功法一百六十五法------------------------------------------------------徐 伟 169下编 咏春拳气功、器械及其支系1 肾气归原功法--咏春拳气功---------------------------------------------------------------徐 伟 1842 咏春拳气功:肾气归原-----------------------------------------------------------陈君翎 李 逢 1873 肾气归元功--培训内气升降开合能力 -----高级阶段之激烈训练法---------------------------------------------------------------------1914 咏春杏济棒----------------------------------------------------------------------陈君翎 李 逢 1995 咏春“六点半”棍法---------------------------------------------------陈君翎/文 吴斯存/演练 2036 班中六点半棍----------------------------------------------------------徐文正/文 沈志泉/演练 2097 咏春拳心法歌诀-------------------------------------------------------梁锦垺整理 岑 能审阅 2098 咏春蝴蝶双刀----------------------------------------------------------陈君翎/文 余 耀/演练 2239 佛山咏春拳与古老咏春拳----------------------------------------------赵赴继口述 梁焕枝执笔 23010 古劳咏春拳筑基----------------------------------------------------------------赵赴继 梁焕枝 23111 古劳咏春拳散手二十二式------------------------------------------------------赵赴继 梁焕枝 23212 古劳咏春拳技击手法之一:高接低攀--------------------------------------------赵赴继 梁焕枝 23613 你要上我要下 你要下我要上 -----古劳咏春拳心诀释义----------------------------------------------------赵赴继 梁焕枝 23914 古劳咏春拳实作基础训练------------------------------------------------------赵赴继 梁焕枝 24115 姚氏咏春拳------------------------------------------------------------------------------陆柏衡 24316 咏春“讲手”----------------------------------------------------------------------------阮祖棠 24517 我学咏春拳------------------------------------------------------------------------------钟有权 24818 咏春拳的三套经典拳套------------------------------------------------------------------林永杰 25019 咏春沉桥练习程式--------------------------------------------------------------阮祖棠 梁 牛 25621 粤派咏春拳的几个支系------------------------------------------------------------------梁伟明 25922 我所理解的咏春黏手---------------------------------------------------------------------钟有权 27123 咏春拳作训模式--------------------------------------------------------------------------阮祖棠 27324 咏春黏手---------------------------------------------------------------------------------梁士秋 276 二、武当拳 1、《武当秘传内功》包括松溪内丹、 内壮、童子功法、粘衣十八跌、分筋错骨缠龙手、浑元阴阳五行手、玄武功等内容。 2、《练气行功秘诀内外篇》张庆霖著,民国初版。3、《绵拳》该拳训练可使肌体敏捷、 轻盈、关节灵活,增强弹性,扩大肺活量,改进心脏机能,使内部机能旺盛,精神饱满。 4、《武当秘传拳法》包括小锦丝— 武当擒拿一0八手,混元掌、心意门九宫行宫十八肘、邋遢派太极八卦掌、弦虎开手拳等内容。5、《武当太极拳》共108势, 拳势开展,劲路绵绵,刚柔相济,以身领手,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为黄百家及武当山道总徐本善等宗师的传统拳势,是正统武当太极拳。 6、《武当丹派剑术》(上、中、 下 三卷),宋唯一著,为清代古谱。 7、《武当剑法大要》黄元秀编,内有李景林、杨澄甫、孙禄堂、诸桂亭、杜心武等人亲笔题词,极为珍贵。 8、《武当太乙五行拳》金子弢著,内容有九宫旋转十二法,太乙调息法,太乙五行拳及实战精解等全套功法,为武当正宗拳法。 9、《武当盘手神功》裴锡荣著,为李景林传武当两人对抗神术,是武当武功中的一支奇葩。 10、《内家拳法》黄百家著,内容有源流、练手18字诀及诠解和分解,练步18法,打法、六路及诠释、十段锦及诠释、拳家8反、 练拳秘决等。11、《武当松溪派内家拳》王维慎著。内容包括药、技(练技、练劲基础,内外翻捶、四平八法、交替八法、近身擒拿、跌打、身手步法、六合法、力与劲法),气(含机桩、引气归元。落地三盘、内壮静功、外壮披手功)、 拿法述要。12、《武当拳术精义》金一明著,民国十八年古谱。13、《武当九宫拳宗阐秘》王柄生著,内容有九宫掌、九宫十八腿、九宫拐杖剑、九宫旋转十二法。14、《武当武功》裴锡荣著,包括武当太极拳、武当长拳、武当八极拳、龙化拳、玄真拳、八卦掌、醉八仙、武当对剑、太和剑、武当太极剑、龙化剑、龙门十三枪、形意连环刀、三合刀、玄武棍、武当导引功、古代道教练功方法等内容。15、《武当纯阳秘功》汪兆辉著,包括纯阳气功、三步连环腿、五步穿心莲、八步龙心掌、武当纯阳拳、环套八法、武当纯阳剑等内容。16、《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港版,吴翼翚述。陈亦人编,此拳以形意整劲为核心,以八卦步法为转移,以太极柔劲为变化,尽内家三拳阴阳变化之妙境。当年赵道新、张恩桐、裘椎和等均学过此拳。17、《吴翼翚秘传活步式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吴翼翚首徒张长信著,是六合八法拳书籍中文字说明最详细的一本书。19、《华岳心意法三盘十二势图说》港版,吴翼翠传授,陈亦人编著。20、《六合八法拳》梁士洪著,即吴翼翬所传心意六合八法拳,包括套路及攻防训练法。21、《沙国政专辑》沙国政著,包括八卦狮形拳、形意鸡形拳、武当八仙剑等。22、《跌法入门》游民生著,包括松溪内家功法、跌法套路六步拳、擒跌技法、矮腿技法等。23、《擒摔秘技》游民生著,包括松溪内家基本功、松溪擒跌套路咫尺拳、擒跌技法、反擒技法等。24、《秘传内家拳精选》游民生著,包括六步拳、咫尺拳、光明拳、问津拳、白虹剑、一苇棍、跌打组合等。25、《中国跤术》满宝珍著,包括跤架、步法、揪拿、反揪拿、身体各部动作、各种跤绊类型、基本功、连环跤术空练法、太极十三式等。26、《武当剑》马杰著,系统详尽阐述武当剑源流特点、练法、要求及武当剑六路132式全部套路和详尽文字说明。27、《武当点穴秘笈》追风道长著。太和门秘传。28、《武当隐踪搏击术一太乙金刚手》彭祖望著。29、《科学的内功拳》章乃器著。30、《无极拳谱图说全集》一可译。 三、太极拳1、《太极球汇综》 汇各派太极球练 法六套。 2、《忽雷太极拳》 该拳路近劲短, 发劲脆快,似旱天炸雷,极为罕见。3、《各派太极秘传内功》 汇各派太极不外传之秘功43种。 4、《太极推手汇编》汇赵堡、 陈、 孙、杨、武、吴各家推手之精粹。 5、《张鉴塘和他的太极拳》尚济著, 为张鉴塘所专之古太极拳。 6、《云房太极十三式》 该拳为道家丹室中“练筋柔膜,强身益寿”之术。 7、《张三丰太极拳剑》为万籁声所传张氏原式老架太极拳剑。 8、《和式太极拳》该拳讲究软如絮棉,硬如金石,滑如池鱼,粘如胶鳔,气由脊发,膂力无限,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9、《杨班候炮捶》包括杨班候四路 炮捶和十三路炮捶。练习该拳能将周身筋骨全部 拉开,增长爆破力和内力,如丝棉裹铁,提高技 击作用。 10、《常式太极拳》常云阶传授,将形意、八卦、太极熔于一炉,架式低沉圆转,身形缠绕变幻,似苍龙灵蛇,内气成波浪形折叠滚动,而达通经疏络,阴平阳秘。11、《道门邋遢派精华》有原始太极拳、太极八卦掌、太阳针。12、《武当太极》崇秀珍整理,为稀世秘传的张三丰太极拳,极为罕见。13、《杨式小架太极拳》于志钧著,为杨家改拳前之拳架,也叫快架或用架,技击性强。本书详细讲解了套路及其技击应用。14、《傅山拳法》傅青主所传,又称子午太极拳或绵山太极拳,为道家龙门派正宗太极拳,似鹤飞鹰翔,灵猫捕鼠,龙腾虎跃,轻盈潇洒。15、《杨班候九诀八一式注解》吴孟侠著,专供研究太极拳技击之用。16、《太极正宗》吴志青著,民国版,道出太极拳练法真谛,在众多杨式太极拳书中可谓非常珍贵之著作。17、《太极拳释义》董英杰著。董英杰先生是杨澄甫的入室弟子,杨澄甫在世时著名的《太极拳使用法》即其手编。对太极拳具有独到的见解,被称为是继杨澄甫后,唯一真正掌握杨式太极拳真谛的人。但由于其性格古怪,一生坎坷,没有正宗传人,所以有一种说法:自董英杰先生仙逝后,杨式真功夫就失传了。但我们从本书能略窥太极拳真谛,对指导我们练拳大有补益。附送董英杰演练光盘。18、《太极拳研究》唐豪著。19、《太极拳规范》马有清著。20、《太极拳讲义》吴公藻著,对吴式太极拳要义阐发详尽,附吴鉴泉拳式拳照真迹及歌诀,吴公议拳式拳照真迹以及由杨班候亲授吴全佑抄本《太极法说》影印本。21、《太极拳技击实践》李万斌著,包括盘架、技击功法训练,技击功夫层次训练,推手上中下三盘四十八技,内功势能,基本技术方法、推手发放技术、散手等。22、《太极拳气功入门》李文涛著,包括作用、套路及郝月如式太极拳图解。23、《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著。24、《静功缠丝太极拳》陈济生著,为陈老师在多家太极拳及太极球的基础上,结合八盘拳、八卦掌、迷魂掌和形意拳等在实践中创编出来的,曾赖此拳术接待过许多高手来访而游刃有余。25、《武当太极拳》万簌平著,为万簌声的老师赵鑫洲所传 。26、《太极棍》陈固安著,为陈固安先生将二十四势太极棍衍为太极棍三十六连环。包括二十四棍法、三十六连环图解及技击实用。27、《太极十三剑》王子章著,包括十三剑运用方法及上、中、下三盘姿势与动作。28、《道教太极门神技》武国虹著。29、《武当悟休金蟾派太极拳》张绍堂著。30、《小九天太极拳》修定本,武国虹著。31、《太极拳速成函授教材》32、《张三丰太极门十三式》武国虹著。33、《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王培生者。34、《太极养气十三式》梁志彦著,台湾版。35、《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著,民国版。36、《陈家太极拳老架用法图解》香港版。37、《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著。38、《陈式太极长拳与短拳》都文才著。39、《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著,410页,附光盘9张。此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是一九五六年均生公再次赴京时其师陈发科晚年亲手传授。陈发科大师曾言:“这套拳没有一个动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确非虚语。此书是均生公半生心血的结晶,前后修改七遍,将陈式太极拳技击奥秘和本人30年实践经验公诸于世,为学拳者开辟一条走向掌握陈式技击奥妙领悟陈式真谛的捷经。40、《太极拳》李先五著,民国版。41、《太极内功》太极大师李经梧著。2023-07-17 21:44:5311
有谁知道民国十大武术高手/
孙禄堂,无可争论的民国年代第一高手,号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术家认为他是中国三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真正高手。不管是赞扬他的,还是咒骂他的,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实事(心意六合、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 李景林,这个人知道他的人不多,因为他不是民间的武术家,而是军阀中的人。民国年间,他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曾经轻松击败“神枪”李书文。 李端东,中华武士会的创始人之一,袁世凯曾经请他担任陆军武术总教官。传说他曾经一掌击毙一头大公牛,比以掌劈公牛的极真空手祖师大山倍达早了几十年。 王子平,史料上的霍元甲击败大力士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打,只是吓走了大力士,王子平不同,他是真正的打败过洋人大力士,神力无比,号称“千斤神力王”,是当时的第一大力士,连洋人也承认。技击之术更是精绝。(主擅长 查拳、太极拳) 杜心武,自然门的武术宗师,国父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传说他还是青帮的元老。 刘百川,少林门高手,号称“江南第一腿”,和杜心武是死对头。也曾击败过洋大力士,得过孙中山亲笔题名“尚武精神”的牌匾。和杜心武都是武术名家万籁声的师父。 李书文,八极门人,武功惊人但性恪怪异,与人较技动不动就要人命,死伤在他手上的武术名家不计其数,一根大枪使得出神入化,是八极门中传奇,但因为曾被李景林轻松击败,故排名靠后。(八级拳高手、相传一杆大枪抖的传神入化、能 昼扎铜钱眼、夜炸香火头) 霍元甲,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论名气,他比上面几位都火红,但是名气大都是靠影视作品捧出来的,真正实战记录不多,加上他的迷踪艺只是外家拳法,霍家除了他外无人能出名,故威力值得怀疑,但是他打败日本高手却是真实的事,故将他排进十大。 黄飞鸿,地球人都知道他是谁,但同样是影视作品捧出来的名气,真正可查的实战并不多,没听说过打败过那些武术。(相传黄飞鸿曾以五郎八卦棍、洪拳力战四十五名持刀鱼贩、可想而知的战斗力。不过也算是传说吧) 韩慕侠,张占魁的弟子,学的八卦,赵道新的大师兄,武功青出于蓝,超越了师父,同样击败过洋人大力士。 (相传伟大的周总理也在他手下学过八卦) 董海川 (约1813~1882)原名明魁,又单名海,字汇川,后改为海川。祖籍山西省洪洞县,世居河北省文安县。自幼喜习文武,嗜武成癖,秉性刚直,豪爽,聪慧过人,好田猎,喜交游。身伟岸,臂长手大,气力过人,精各种拳械,二郎拳、罗汉功尤甚,且擅"以动制静"之技击。少时即勇冠乡里;成年后,技益精湛。 【以上都是我在网页上给你搜的,你可以自己在详细搜一下看看, http://www.soso.com/q?sc=web&pid=ask.rel&w=%D3%D0%CB%AD%D6%AA%B5%C0%C3%F1%B9%FA%CA%AE%B4%F3%CE%E4%CA%F5%B8%DF%CA%D6%2F ,这个网址, 呃,很简单的,嘿嘿2023-07-17 21:45:201
张鸿骏的人物经历
“津门武林二张”,是原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的亲笔题字,指的是张鸿骏、张鸿骠亲兄弟,兄弟二人均为著名武术家。初见二张,便可知他们是习武之人。兄弟二人身高都在1.8米以上,膀宽腰细,身硕体健,嗓音洪亮,气宇轩昂。大张张鸿骏快人快语,小张张鸿骠朴实话少。二张先后拜得一代宗师韩慕侠的师弟“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螺旋拳”的创始人裘稚和以及姚宗勋、马庸等为师,练习过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意拳、心会掌、螺旋拳等多派传统武术,打下了良好的武功基础。哥俩都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张鸿骏被评为中国武术七段,现 在是天津武警散打队、天津公安防暴总队散打总教练,国际级裁判。弟弟张鸿骠现任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侦查系查缉战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武术散手高级段位七段,中国武术散手国际级裁判。1979年中国开始散打试验比赛,张氏兄弟又开始学习散打,并参加了比赛。由于习武十几年,内功深厚,张氏兄弟的重拳重腿在国内武术界出了名,经常是重拳击倒对手,连续获得冠军。张鸿骏1982年在国际武术推手对抗赛上获冠军。二张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在各种国际、国内赛事中,所培养的队员共获数十枚金牌。张鸿骏认为,武术只有改革才能更好地发展,在多年执教和担任裁判的经历中,张氏兄弟看到,中国武术是我中华文化之瑰宝。但目 前,武术在传承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过去武术界有一句谚语:“宁传一套,不传一手;宁传一手,不传一口。”这“一手”和“一口”就是武术的精华。张鸿骏心想: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之说,只要练习方法得当,每个人都可以领略武功的妙处。我为何不把这“一手”和“一口”融会在一起,集合百家之精华,配以易学的动作、优美的身形创编出一套简单易学,让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习它来强身健体益气养性的拳法,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到甚至学习到武术的精华。2023-07-17 21:45:271
李书文当真40年不败吗?他和孙禄堂交过手没?如果没,假设2人生死相搏,谁更可能赢
二人年龄寿命均不相上下,但武术造诣略有差别。 李只在八级拳里打转; 而孙则少林、形意、八卦、太极都来,特别是创孙氏太极,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套。 从下面的材料来看,也是孙要高一筹的(副委员长显然高于委员): 民国18年(29年)杭州国术大赛 顾问 钮永键、张群、程振均 评判委员: 委员长 李景林 副委员长 孙禄堂、楮民宜 刘崇俊、杨澄甫、杜心武、吴鉴泉、刘百川、蒋馨山、张兆东、王润生、张绍贤、刘协生、王宇僧、蒋桂枝、高凤岭、尚云祥、张秀林、邓云峰、马玉堂、许禹生、韩化臣(字惠卿)、黄柏年、刘彩臣、杨季子、王茂斋、刘恩寿、吴恩侯、金佳福。 检查委员: 孙存周、高振东、左振东、左振英、佟忠义、刘高陛、田兆林、楮桂亭、李星阶、萧品三、李书文(字同臣)、叶大密、任俊山、汤鹏超、姚馥春、万籁声、李丽九、张恩庆、耿霞光、朱芷英、李子扬、傅剑秋、侯秉瑞、韩其昌、赵道新、武汇川、程有功、窦来庚、湛祖安、杨明斋、朱国福、施一峰、刘善青、任虎臣、陈明俊。 请楼主动动脑筋: 1、二人有过来往(上面的名单就是证据)但没有交过手,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从这一条看不出高下来; 2、从现有材料来看,二人均未败绩。即使有某人均与二人交过手,只能是某人败。两个胜者仍然分不出高下来; 看来,想通过二人比武或间接比武来分出二人的胜负来,显然不可能。 中华武学博大精深,其内涵决不仅仅是在技术上一比高下这么简单。因此,我前面提供的资料可以大致判断:孙比李的武学修为要高。难道这样的回答还不能让楼主满意吗?2023-07-17 21:45:543
我要怎么锻炼才能一拳击晕人
像楼主说的,我的理解是对方受到重拳而被击晕,而不是打击穴位,“诗人89757”说的,那是下颚与耳朵接轨的地方,那是个穴位!那里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会至晕。那么就是要练你的拳了。重拳个人看法:重拳要先锻炼你的手臂肌肉,手臂粗壮结实,那样才有力,其中的惯性(速度+质量)就可以说明。出拳的爆发力,平时打拳是不要空击,而是手握哑铃击打,哑铃重量、次数、组数自己确定。这样可以提高你出拳的速度,练习你的爆发力,拳的打击力!以下是我百度的,看看不错:重拳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认真要领刻苦练功,重拳不神秘,是可以练就的。重拳的三个条件是:深厚的功力,发拳的时机,及击打的位置。 深厚的功力主要指意念的穿透和自身整体肌肉群的连接程度和拉伸量。 意念的穿透指发力需狠、准、透,如击对手前胸时,发力就应意想着打对手身后之人,更应置身于与对手争生存的决斗意境、凶猛激发状态。肌肉群的整体连接是根本的发力条件,参加发力的肌肉越多,力量越大,这就是整体连接的功夫(初为肌肉群整体松紧的胀缩,后为全身骨骼的运动)。肌肉群连接一体,一动齐动后,还应圆方位;辐射放长,肌纤维的拉伸量越大,弹性越大。所以初学者只有把对重拳的追求放在基本功训练上,尤其要放在后文所述的站桩功法的苦练上来,才能具备真正的重拳条件。 发拳的时机指击打对手的角度和火候合适,如果不合适,空有重拳也发不上。如欲把重拳作用于对手就应在实作的实践中按其要求去寻求发力的角度和时机,这也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具备的体认功夫。 击打的部位包括自己和对手两个方面。用掌拍对手的臀部和用手指插对手的眼睛,效果是根本不同的。这就要求大家对照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并熟谙自己发拳的部位和击打对手的部位。在此先简介一下打击对手的常用部位。 颈部 颈部为头部同人体连接的唯一部位,此处受伤,会造成对手大脑指挥失灵,人体总指挥瘫痪,从而瓦解对手的攻势而稳操胜券。颈部有颈内总动脉、颈丛、食管等重要组织,任何部位受伤,对手都将致残。咽喉部为气管所在,此处受击,对手可当即窒息。后颈为脊椎上端,此处受伤,将破坏椎管中的脊髓,切断脑与各器官的传导通路。故颈部是发起攻击的首要目标。如果以蛇行手连续穿击和以掌连击对手颈部,还可以控制其整体变化,夺取发重拳的战机。赵道新先生的双掌就是常以对手的颈部为攻击目标的。 头部 头部为人体总指挥部,古语称为“五阳之首”。头颅内有大脑,小脑、脑动脉等重要组织,如果重击对手头顶和后脑部,势必伤及脊髓、脊神经等组织,使对手当即造成脑挫伤、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轻则伤残,重则当即废命。耳门、太阳穴或鼻骨等处如果遭到重击,可使对手丧失听力、颅内神经拉伤或鼻骨断裂,造成脑震荡和颅内神经重伤而丧失战斗力。如果下凳部受重击可使对手颌关节脱位而无法战斗,故头部亦是攻击的主要目标。在此还要顺便提及圈锤的用法,平常使用此拳可击打对手头部,但发重拳时应变拳为掌,以指甲尖圈击对手眼睛,只要击中,对手会当即失明。 锁骨 锁骨是胸锁关节和肩锁关顾的重要骨连接部位,但其构造薄弱,是掌根和栽拳的重点打击目标之一。此处极易折断,一旦断裂,上肢将无法运动,同时会严重损伤锁骨下的血管神经。 肋骨 肋骨的构造扁而脆,各肋骨之间均有空隙,最易折断,此处受重击,当即伤残,并可伤及其内脏器官,是削掌、塌掌,尤其是崩拳的攻击目标。 裆部 裆部若受重击,可伤及生殖器官,如果睾丸破裂可当即废命,是穿裆脚的主要攻击目标。 胸腹部 胸窝部受伤,可立断呼吸系统,并伤及心脏、肺脏和胃等器官,造成窒息、胃出血等现象。腹部遭重击,可伤其膀胱,造成泌尿系统产生故障。胸腹部是炮拳、栽拳、崩拳的攻击目标。人体的各骨关节和小腿胫骨等部位也是薄弱部位,但应以攻击上述部位为主。我们明白了上述要害部位后,在决斗时就应注意全力攻击对手的这些部位,同时更需注意防护自身的这些部位不受对手打击。 自身的发力部位亦是重拳的关键条件。传统武术中一般视此为不传之秘,这也是我国实作名手们不适应戴拳套等护具的原因之一。其施发部位的概念是“以自身的突出部位打击对手的薄弱部位”。这些打法,国外很多搏击术已常使用,而我国武术界却仍在保密。所谓的突出部位就是指肘和膝,具体来讲就是肘关节处的鹰嘴部位和膝关节处的膑骨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十手十腿不如一膝一肘”的含我。当然,实作拳法为了始终以整而战和列有利地重击敌人,自然摸索出了比肘、膝更为实用的打击部位,这就是原传形意拳法的“鹤顶似钻”和“骨棱如箭”。 原传的实用拳法与其他搏击术有本质不同的训练体系,同时也有独具特色的握拳法和利于发重拳的打击部位。握拳法不同于其他拳种之处是张舒畅法和瞬缩法。张伸法就是练功时尽量使手腕部的筋骨张伸,增大强度和弹性。瞬缩法是与对方对阵时“手如执物”,即手内扣抓一个物体,最常见的比喻是手握一个鸡蛋,发拳时瞬间紧缩,将鸡蛋攥碎。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平时站桩和练功,甚至行走坐卧都应注意加强手腕部筋骨的张伸训练,而握拳待发的状态也就是“返婴寻天籁”——仿学婴幼儿时期的握拳,俗称“抓挠儿”。抓而无物,握而不僵,食指第一关节略突,郭云深先生的崩拳就是用此处略突出的部位“塞入”敌身的。 使用此种握拳法的优势很大,效果亦佳。但大多数习武者都不适应,因为一般人的食指关节的强度都不够,重击对手时,除非击中对手腹部或其他比较软的部位,才能承受对方的反作用力,但如击撞到对手的骨骼或肌肉较丰满的部位,自身的食指多因强度不够也同时受损,所以不少人以“扶墙式”桩法补增指力。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另外的坚硬部位重击对手,这就是掌指骨关节背侧部位。掌指骨关节就是以掌握拳后的突出部位,最易使用和威力最大的当数食、中二指的掌指骨关节。用此部位如果是栽拳可击断对手的锁骨和肋骨,反背劈拳和可重伤对手的面部。 摔打法也存在轻与重的问题,如前文谈到的扛摔和夹脖摔,可将对手摔倒在地,也可以就势以身体重砸对手。夹击对手的部位也不一样,如果是训练和切磋,用以夹对手的部位是小臂内侧的肌肉面;如果是重击,那就要用桡骨内侧的锋棱勒切,使对手窒息后,再施重摔或重击。 人体还有一些用以打击对手的部位,就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不尽相同,如有的人尺骨小头和桡骨颈突粗大隆起,使用削掌等即可用此处发力打击对手,但有的人却不突出。其他部位也是不会人人相同,所以只介绍掌指骨关节背侧。明确了施发重拳的部位后,在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这些部位的摩擦训练,以增加这些部位的强度。 在此我要严肃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实作有对练、以武会友和对敌决斗之分,所以使用重拳应分场合和对手。2023-07-17 21:46:0412
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门人
八卦掌历史悠久,广为流传,自董海川先师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八卦掌的传承中,出现了流派纷呈、不拘一格的现象。但在众多流派中,流传较广、传人较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五大流派,即如释重尹派、程派、梁派、史派、张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门人。欢迎阅读! 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门人 一、尹派八卦掌 代表人物尹宝福,字德安,号寿鹏,生于1840年,卒于1909年6月28日,享年69岁。河北省漳淮村人,自幼好武,精于弹腿,后带艺投师拜董海川习八卦掌。在董先师悉心指导下,将其所学弹腿、罗汉拳融于八卦掌中,苦练数年,自成风格,名震京师,其门下成右弟子很多,如:居庆元、门宝珍、马贵、李永庆、宫宝田、女婿何金奎及子尹成璋、尹玉璋等,大总管太监崔洳贵是他的弟子,光绪皇帝也跟着他练掌,故北京人尊称他为帝师。因其所传之掌法与南城的程廷华先生有所不同,故称之"东城派"。 尹派八卦掌的特点是,在掌形上呈牛舌掌(或称蛇头掌),手臂伸得较直,四指并拢,拇指内扣,掌指向前,掌心含空,掌背形成瓦垅;在劲力上,以干冷刚直见长,讲冷、弹、硬、脆、快。善爆发、顿挫和弹抖,人称"硬掌法"。在进手时讲破进直穿,即冲进、挤进、靠进、滑进的总称;在速度上强调"打闪穿针",瞬间爆发。掌法以穿、搬、截、拦、削、撞、砸为主;在步法上,走寒鸡步,强调小步、快步、续步,在走转时有如寒鸡行走之态,步步贯穿,含、稳、续三劲。含即欲进步先抽胯、提膝、蓄劲,要体现出听察蚁鸣之神态。稳即在快速行走进要轻灵稳健,落步有方,不盲目轻率,要体现出万籁俱寂的环境。续即前脚落地时后脚要蹬拔,使前脚落地的瞬间,在后足蹬拔之力和丹田鼓荡之气的催动下,继续再向前尽力延伸铺进,如鸡之踏雪,要体现出神气灌达足尖而不弱之气势。在战术上强调以我为核心,以逸待劳,通过不断调整角度迫使对方绕我而行,我则随心所欲,伺机进攻。在身法形象上强调鸡腿、虎坐、龙身、鹰爪、猴相;在拳术套路上以八大掌式为主,即穿掌、塌掌、推掌、托掌、劈掌、削掌、双合掌、钻掌,连环多变,丰富多彩。另外,还有十八趟罗汉拳法和十二连腿法。 二、程派八卦掌 代表人物程廷华。程廷华先生字应劳,生于1848年卒于1900年8月14日,终年52岁。河北省深县城南程家村人,自幼入京学徒,后在崇文门外开设眼镜店,人称"眼镜程"。从小习 摔跤 等技艺有机地融入八卦掌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不断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式八卦掌,亦称"南城派"八卦掌。当时武林中慕名与他较技者甚多,但无不败在他的手下,因而"眼镜程"名冠京师。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四处乱窜,杀人放火。一天,程廷华先生从家中(崇外河泊厂46号)一出门正碰上十多个德国兵巡逻,德兵要对程先生进行检查,程因语言不通又痛恨外敌而不应允。德兵欲动手打他,却被他一个个打倒在地,程悠然上房欲遁,没想到发辫卡在瓦缝间,起纵不得。想脱开二次再纵,拖延了时间,被德兵开枪射中,倒在血泊中,一代武星陨落。 程师门下成名弟子众多,除孙禄堂外,成名弟子较有影响的还有刘斌、杨明山、李文彪、程有龙、张永德、姬凤祥、刘振宗、王丹林、冯俊义、张玉奎、高义盛、何金奎、郭凤德、李梦瑞等。 程派八卦掌的特点与董先师原始构架接近,在掌开上是龙爪掌。拇指外展食指上竖,四指微拢,掌心内含,掌背呈瓦垅状,掌心朝前掌根前顶。在掌法上讲推、托、带、领、搬、扣、劈、进、掖、撞、削、塌;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沾粘连随,拧旋挣裹,沉实圆活,注重腰力,寸劲爆发,也有人称之为揉掌法;在步法上强调行步趟泥,换式摆扣;在腿法上注重底盘,注重桩法,多用暗腿;在技法上讲究游身绕进,斜出正入,走化沾打,脱身化影,背身击敌;在形象上讲究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式若鹰,三形兼备,且演练动作较大,大开大合,舒展大方;在套路编排上以八大掌为主,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转身掌、磨身掌、翻身掌、回身掌,连环变化,拳械套路颇多。 三、梁派八卦掌 代表人物是梁振普。梁振普先生,字昭庭,河北省冀县城北后冢村人,生于1863年5月20日,卒于1932年8月13日。自幼好武,7岁拜本村秦凤仪老拳师学弹腿,13岁到北京,在前门外"万兴估衣庄"学徒,以贩估衣为生,故人称"估衣梁"。由于身材矮小,体弱多病,经掌柜介绍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是董海川先生的小弟子。梁先生入门较晚,但由于天资聪颖,练功刻苦,勤思善悟,深受董先师喜爱,得八卦掌之真髓,且虚怀若谷,尊师敬长和众师兄关系甚好,经常虚心向尹福、程廷华、史计栋等师兄求教,善于博采众长,技术比较全面,以功夫精湛成名。 梁先生性格豪爽,好济人急,有古侠之风。成名后,除卖估衣外,还在北京前门外珠市口南"德盛居"黄酒馆设教传授八卦掌(因为掌柜王成斋是他的门徒),弟子很多,除北京外,河北保定、冀县、束鹿,山东等均有众多门徒,可谓桃李满天下。梁先生以"八卦纯功艺服冀县u2018四霸天u2018","大闹马家堡、鞭毙恶棍赵六等数十人","腾步走荷叶","三掌毙驴命","劫匪还包袱","徒手拔钉子","以艺服徒教训马车夫","技胜镖师教训炊事员"等八卦掌神功绝技的轶事,威振武林,传为佳话,成为开宗立派的自然基础。 梁派八卦掌的特点:在掌法上以穿、带、挑、塌、推、捋、掰、劈等掌法为多;在身法上以拧、坐、揉、抖、旋、翻、颠、撞等身法为长,在步法上以扣、摆、挫、跺、趟、踢、蹬、踹等步法为主;在形象上以猴头、蛇眼、包背、龙腰、鸡行、虎步、鹏展、鹰旋等形象为尊;在战术上以善趋其后、以正击斜,声东击西、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借力发人,刚柔相济、以便应变,以巧制拙、以捷制疾等战术为上;在理论上以"简易、变易、不易"之易理和云盘转掌"三十六歌""四十八法"之规则为准,在武德上以海纳百川之精神、炉火纯青之功夫、见义勇为之正气、尊师重道之美德为训。 梁派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郭古民、李子鸣二位先生。 郭古民,原名郭德仓,生于1887年,卒于1968年,河北省冀县人,15岁至北京,在估衣店当学徒,20岁拜梁振普为师学练八卦掌,善于博采众长,融各支八卦掌精华于炉,形成全面、系统、完善的八卦掌实践和理论体系,技艺精纯,善使"挑掌"。艺成后在京设教,后被北京师范学校聘为 武术 教师,遗著有《八卦掌术集成》等,对梁式八卦掌的继承发展重大的贡献。 李子鸣先生原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当代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名家,自幼习武,21岁拜梁振普为师学练梁式八卦掌。数十年练功不辍,功夫高深莫测,晚年从事八卦掌研究,广收门徒,著书立说。1993年去世,享年91岁,对梁式八卦掌宣传、推广起了重大作用,对整个八卦掌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史派八卦掌 代表人物是史计栋。史计栋先生,字振邦,生于1835年,卒于1908年正月26日,享年73岁。因排行居六,人称"史六",系河北省冀县小寨村人,早年开设冥衣行,后于北京朝阳门内开设义和木器厂,所以人亦称"史六掌柜"。史先习弹腿,后练连腿,和尹福是同乡又是好友。尹福拜董海川为师学八卦掌后,史六经尹福先生介绍,也拜在董先师门下学八卦掌。史先生为谨慎、忠厚,秉性颖悟,颇受董先师器重喜爱,史六之妻后又拜董公为义父。董先师曾在史六家住过一段时间,有一次董先师在教史比手时,蹬史一腿,被他闪过,董先师嬉而笑骂他是"贼腿",因此后来人们又称他为"贼腿史六"。 史计栋在董公门下,朝夕追随,苦练多年,受董公悉心传授,尽得董先师八卦掌真谛。并在董师指导下把原来擅长的精妙腿法有机地融于八卦掌的走转之中,形成了快速善变、发腿击人出乎意外的独特的八卦掌腿法。史派八卦掌门内特别注重腿法,强调单操实作,要求把腿法练得刁钻贼快,踢无不中,做到使被踢的人不知我之腿是怎样踢出来的。 史派八卦掌的基本特点是在掌型上为钩镰手,即食、中二指并拢。虎口撑开,拇指内扣,其余二指内抱微屈,此掌形便于上刁下扣,前截后捋;在基本运动形式上表现为趟泥步和鸡行步绕圈摆扣走转;在基本战术原则上,表现为"避正打斜,以正驱邪";在基本运动法则,表现为"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在技术内容上,除了经董海川先师改编而成的八卦腿法低外,还有自成体系的八大掌、六十四掌的刀、剑、钺、杆、枪等器械;在技击时强调不招不架,服从客观,不主观妄动,不拼力量,要求以转移闪让、引进落空的战术,使对方的戟动作不能自控,造成被动挨打的态势;在理论上表现为在易理指导下的八卦掌"三十六歌诀""四十八法诀"和以史式练腿、用腿为核心内容的,从实践中悟出来的体会要诀。在掌法形象上讲究八法五势(形),八法即推、托、带、领、搬、拦、扣、截;五势(形)为龙、虎、猴、蛇、燕;八法每法为一段,共八段,每段八掌,每掌多势,五形五势贯穿其中,左右沿圈换练。 史计栋高徒韩福顺精通八卦刀法和实战技术,技击无敌手,搭手就能把人击出两、三丈外。韩的主要传人吴俊山,精六合拳,后从韩福顺学习八卦掌,得其真传,后又得董先师高徒"大枪刘"刘德宽指教并授予八卦掌谱,艺业更精,多年执教于国术馆,颇负盛名。后中央国术馆迁居云南,史派八卦掌得以在云南发展,传人很多,现健在的江苏狄兆龙老先生即是史派八卦掌的第三代代表人物。 五、张派八卦掌 代表人物是张占魁。张占魁先生,字兆东,河北省河间县后鸿雁村人,生于1859年,卒于1935年,享年76岁。先生生性温和,聪颖过人,酷爱武技,一学就会,一会便精,幼年曾拜本村一拳师习少林拳、迷踪艺,后拜在形意拳名家刘奇兰门下学形意拳,苦练多年,技艺精湛,有"闪电手"之称。张占魁先生曾先后任天津营武处出班首领、天津第一国术馆馆长、天津黄年会武师、河间武术会名誉会长和监考、冯国璋代总统卫队队长等职。张占魁先生轻财好义,喜欢结交江湖豪杰。程廷华先生当时在天津经商,与人发生纠纷打官司,张占魁先生知程先生为当代八卦掌名家,便多方奔走,百般周旋、关照,使程先生官司得能胜诉。当时,张先生欲拜程先生为师学习八卦掌,程先生道:"我们交个朋友,我介绍你到董老师那里,你拜他老人家为师吧。"待张先生进京时,董师已逝世。程先生道:"那我来教你吧。"于是,张先生和程先生、刘凤春先生等结拜为结义兄弟,程先生代师传授张先生八卦掌。后来李存义去天津,成立中华武士会,张、李小龙二位先生又一见倾心,遂又结为异姓兄弟,张得李存义先生之武学真谛。张先生练功50年如一日,融形意、八卦之大成,独创形意八卦掌一支,在京津一带颇具盛名。晚年寓居天津专事授徒,成名弟子很多,如韩慕侠、姜容樵和赵道新等。 张派八卦掌即形意八卦掌声特点是:象形取意,以形育神。形意八卦掌的套路编排都是按八个卦象(乾、坎、离、艮、坤、巽、震、兑),模仿八种飞禽走兽(燕、鹰、熊、猴、龙、蛇、虎、马)的形象,运用八卦掌的步法、身法、掌法和左右旋转的练法,设定八卦掌套路。如:乾赴设为燕掌共六式,坎卦设为鹰掌共六式,离卦设为熊掌共十二式,艮卦高为猴掌共十式,韩卦设为龙掌共八龙,巽卦设为蛇掌共九式,震卦设为虎掌共九式,兑卦设为马掌共十四式,各形掌式皆为沿圈(称无极圈)左右练习,连环变化,每掌各式名称也多取上述八形,但不求形似而求神真。 重视意念配合,强调内外兼修。形意八卦掌穹观人体运动变化之规律,刻循古老的阴阳、内气学说,结合八卦掌左旋右转的步法、身法、掌法科学地 总结 出了一套简易的内外兼修五步练意之法,即"阴阳运转法""阴阳守气法""意气运转法""意念示意法""内外修身盘膝法",这五种练意之法要求贯穿到整个套路各式之中。比如:在沿无极圈左旋右转地练习形意八卦掌的时候,就要清醒地知道左旋为阳、右转为阴,这就自然地在意识上形成了"阴阳运转法"上下前后皆然。在进行"阴阳运转法"的时候,要求左旋时想肚脐(前丹田),右转想命门(后丹田),也就自然形成了"阴阳守气法"。还要求用意配合呼吸(左旋吸气,右旋呼气),就自然形成了"意气运转法"。在整个套路练习中要求每招每式必须以意先行,不用拙力,就自然形成了"意念示意法"。这就使八卦掌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动气功。除此之外,形意八卦掌还要求上述四种意念练习熟练掌握以后,还要进行"内外修身盘膝法"的练习,此法分平坐、单盘、自然盘、双盘四种,在进行十二种单掌式的练习中也都强调掌掌贯穿意念。比如练仰掌的时候强调用意念使内劲灌注五指,练俯掌的时候强调用意念使内劲灌注掌心,练穿掌的时候强调用意念使内劲贯注丛掌等都是如此。在整个套路练习中都要求意念如同令旗一样,意念到、"内气"到、内劲到,身法、步法、掌法也就随之做出,使得拳势不脱、不断、不浮、不散、不呆、,内外如一、一气贯通。由于重视了意念配合,强调内外兼修,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体内气、血、精、髓的变化,达到清醒细致的内外兼修、内外如一的境界,使技击与健身有机结合,使技击威力更大、层次更高,形意八卦掌认为这是该派的精华之所在。 掌法细致,武医结合,招法丰富。形意八卦掌有如 太极拳 之细致入微,每一掌式动静都要着意,并且拳理拳法多联系穴位,经络、气血、脏腑、阴阳,武医结合,相得益彰。且招法丰富,套路优美,实用与观赏价值都很高。 张派形意八卦掌的训练特点是,顺项提顶、收肛上提,拔背含胸、松肩沉肘,拧旋、走转、曲腿趟泥,指分掌凹、以势助腿,左旋意守丹田、右旋意守命门。2023-07-17 21:46:341
如何练习重拳
重拳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认真要领刻苦练功,重拳不神秘,是可以练就的。重拳的三个条件是: 深厚的功力,发拳的时机,及击打的位置。 深厚的功力主要指意念的穿透和自身整体肌肉群的连接程度和拉伸量。 意念的穿透指发力需狠、准、透,如击对手前胸时,发力就应意想着打对手身后之人,更应置身于与对手争生存的决斗意境、凶猛激发状态。肌肉群的整体连接是根本的发力条件,参加发力的肌肉越多,力量越大,这就是整体连接的功夫(初为肌肉群整体松紧的胀缩,后为全身骨骼的运动)。肌肉群连接一体,一动齐动后,还应圆方位;辐射放长,肌纤维的拉伸量越大,弹性越大。所以初学者只有把对重拳的追求放在基本功训练上,尤其要放在后文所述的站桩功法的苦练上来,才能具备真正的重拳条件。 发拳的时机指击打对手的角度和火候合适,如果不合适,空有重拳也发不上。如欲把重拳作用于对手就应在实作的实践中按其要求去寻求发力的角度和时机,这也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具备的体认功夫。 击打的部位包括自己和对手两个方面。用掌拍对手的臀部和用手指插对手的眼睛,效果是根本不同的。这就要求大家对照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并熟谙自己发拳的部位和击打对手的部位。在此先简介一下打击对手的常用部位。 颈部 颈部为头部同人体连接的唯一部位,此处受伤,会造成对手大脑指挥失灵,人体总指挥瘫痪,从而瓦解对手的攻势而稳操胜券。颈部有颈内总动脉、颈丛、食管等重要组织,任何部位受伤,对手都将致残。咽喉部为气管所在,此处受击,对手可当即窒息。后颈为脊椎上端,此处受伤,将破坏椎管中的脊髓,切断脑与各器官的传导通路。故颈部是发起攻击的首要目标。如果以蛇行手连续穿击和以掌连击对手颈部,还可以控制其整体变化,夺取发重拳的战机。赵道新先生的双掌就是常以对手的颈部为攻击目标的。 头部 头部为人体总指挥部,古语称为“五阳之首”。头颅内有大脑,小脑、脑动脉等重要组织,如果重击对手头顶和后脑部,势必伤及脊髓、脊神经等组织,使对手当即造成脑挫伤、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轻则伤残,重则当即废命。耳门、太阳穴或鼻骨等处如果遭到重击,可使对手丧失听力、颅内神经拉伤或鼻骨断裂,造成脑震荡和颅内神经重伤而丧失战斗力。如果下凳部受重击可使对手颌关节脱位而无法战斗,故头部亦是攻击的主要目标。在此还要顺便提及圈锤的用法,平常使用此拳可击打对手头部,但发重拳时应变拳为掌,以指甲尖圈击对手眼睛,只要击中,对手会当即失明。 锁骨 锁骨是胸锁关节和肩锁关顾的重要骨连接部位,但其构造薄弱,是掌根和栽拳的重点打击目标之一。此处极易折断,一旦断裂,上肢将无法运动,同时会严重损伤锁骨下的血管神经。 肋骨 肋骨的构造扁而脆,各肋骨之间均有空隙,最易折断,此处受重击,当即伤残,并可伤及其内脏器官,是削掌、塌掌,尤其是崩拳的攻击目标。 裆部 裆部若受重击,可伤及生殖器官,如果睾丸破裂可当即废命,是穿裆脚的主要攻击目标。 胸腹部 胸窝部受伤,可立断呼吸系统,并伤及心脏、肺脏和胃等器官,造成窒息、胃出血等现象。腹部遭重击,可伤其膀胱,造成泌尿系统产生故障。胸腹部是炮拳、栽拳、崩拳的攻击目标。 人体的各骨关节和小腿胫骨等部位也是薄弱部位,但应以攻击上述部位为主。 我们明白了上述要害部位后,在决斗时就应注意全力攻击对手的这些部位,同时更需注意防护自身的这些部位不受对手打击。 自身的发力部位亦是重拳的关键条件。传统武术中一般视此为不传之秘,这也是我国实作名手们不适应戴拳套等护具的原因之一。其施发部位的概念是“以自身的突出部位打击对手的薄弱部位”。这些打法,国外很多搏击术已常使用,而我国武术界却仍在保密。所谓的突出部位就是指肘和膝,具体来讲就是肘关节处的鹰嘴部位和膝关节处的膑骨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十手十腿不如一膝一肘”的含我。当然,实作拳法为了始终以整而战和列有利地重击敌人,自然摸索出了比肘、膝更为实用的打击部位,这就是原传形意拳法的“鹤顶似钻”和“骨棱如箭”。 原传的实用拳法与其他搏击术有本质不同的训练体系,同时也有独具特色的握拳法和利于发重拳的打击部位。握拳法不同于其他拳种之处是张舒畅法和瞬缩法。张伸法就是练功时尽量使手腕部的筋骨张伸,增大强度和弹性。瞬缩法是与对方对阵时“手如执物”,即手内扣抓一个物体,最常见的比喻是手握一个鸡蛋,发拳时瞬间紧缩,将鸡蛋攥碎。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平时站桩和练功,甚至行走坐卧都应注意加强手腕部筋骨的张伸训练,而握拳待发的状态也就是“返婴寻天籁”——仿学婴幼儿时期的握拳,俗称“抓挠儿”。抓而无物,握而不僵,食指第一关节略突,郭云深先生的崩拳就是用此处略突出的部位“塞入”敌身的。 使用此种握拳法的优势很大,效果亦佳。但大多数习武者都不适应,因为一般人的食指关节的强度都不够,重击对手时,除非击中对手腹部或其他比较软的部位,才能承受对方的反作用力,但如击撞到对手的骨骼或肌肉较丰满的部位,自身的食指多因强度不够也同时受损,所以不少人以“扶墙式”桩法补增指力。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另外的坚硬部位重击对手,这就是掌指骨关节背侧部位。掌指骨关节就是以掌握拳后的突出部位,最易使用和威力最大的当数食、中二指的掌指骨关节。用此部位如果是栽拳可击断对手的锁骨和肋骨,反背劈拳和可重伤对手的面部。 摔打法也存在轻与重的问题,如前文谈到的扛摔和夹脖摔,可将对手摔倒在地,也可以就势以身体重砸对手。夹击对手的部位也不一样,如果是训练和切磋,用以夹对手的部位是小臂内侧的肌肉面;如果是重击,那就要用桡骨内侧的锋棱勒切,使对手窒息后,再施重摔或重击。 人体还有一些用以打击对手的部位,就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生理素质不尽相同,如有的人尺骨小头和桡骨颈突粗大隆起,使用削掌等即可用此处发力打击对手,但有的人却不突出。其他部位也是不会人人相同,所以只介绍掌指骨关节背侧。明确了施发重拳的部位后,在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这些部位的摩擦训练,以增加这些部位的强度。 在此我要严肃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实作有对练、以武会友和对敌决斗之分,所以使用重拳应分场合和对手。2023-07-17 21:46:4512
河南省是武术之乡吗?
河南是武术之乡,但在武术兴盛的时代却远远比不上河北,虽然少林寺很有名,但也那只是一个宗派的概念而已,论武术高手群体的厚度是远远比不上河北沧州、邯郸的。从前面一个朋友的武术之乡的公布情况可以证实这个概念:01、天津市南开区 02、河北省沧州市、永年市、南宫市 这天津在1958年时是河北的省会,之前一直是河北省的,只是后来才独立成直辖市而已。霍元甲本为河北人,沧州是中国第一武乡,邯郸永年是两大太极拳的故乡,开始听南宫是梅花拳的故乡,近现代河北的武林著名高手灿若群星,独占鳌头,如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神跤佟忠义、大刀王五、燕子李三、杨式太极杨露禅、健候、班候、杨澄甫、董海川、李洛能、郭云深、王芗斋、宋世荣、李存义、薛巅、张占魁、眼镜程、孙禄堂、孙存周、孙剑云、韩慕侠 、曹晏海、奇云和尚、天下第一拳--李宝玉、郝为贞、1928年南京国术国考第一名---王子庆、吴连枝、霍殿阁、郭长生、马英图、郭瑞祥、吴鉴泉、武禹襄、朱国福、朱国禄、朱国桢、赵道新等,皆是武术史上的显赫人物,这在全国是无以匹敌的。 河北在全国著名拳种,有形意、梅花、通背、戳脚、八极、杨式太极、武式太极、吴式太极、劈挂、鹰爪、燕青拳等、沧州的武术高手如云,在民国年间的中央国术馆中包揽了大部分教官席位,不要说河南一省了,全国其它省份加起来都不如河北一省高手多,那可是衡量中国武术顶尖人才的试金石,那时候的少林寺只是一个废墟而已。不过河南在中国的武术厚度还是可以名列前矛的,山东在总体上要强过河南,河北出英雄,山东出好汉是自古名言,也充分说明了哪里才是最强的武术之乡。现在河南的武校应该是最多了,这缘于八十年代拍摄的《少林寺》的影响,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之乡没有什么关系。2023-07-17 21:47:141
形意八卦掌的《张占魁形意八卦掌》
简介:以下摘自牟俊东先生,2006年由香港中华国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占魁形意八卦掌》一书。序自序一九九二年师从内家拳学大师孙师振松先生习太极拳推手,并得以指点形意、八卦之理法。习武三十年,在继承列位先师所传授的基础上,并对所学加以总结提炼,形成了独特的传授方式及风格。今盟好友张永春先生之鼓励,又对张公占魁先生之八卦掌粗知梗概,遂将所学之“张氏八卦掌”记录下来。只是继承而非是我之发明,故此也只是“述而不作”之作。由于对“张氏八卦掌”之研究尚缺乏深刻,故难免有缺憾之处,望海内外通家批评指正。练拳也好,钻研其他的一门技艺、艺术也罢,首先要知道次第,如果都是从大学开始讲,势必给初学者以“阳春白雪”、“空中楼阁”无从下手的感觉。在这本小册子里,讲的拳理、拳法,力图不引用或少引用《易经》的理、象、数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现代社会少有接触,尤其是年轻人难以弄懂的术语。我力求用“下里巴人式”的最通俗的语言,最浅显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将张占魁八卦掌最基本、最初级的东西阐述明白,有益于初学者入手。通俗和浅显不一定低级,这也是《易经》“简易”之理。照片的动作也是按照初学者“立规矩”的要求去做的,如同书法中之楷书,以供初学者临摹。希望这本小册子能对喜欢张占魁八卦掌的朋友和初学者有益。至于柔练法和刚柔相济的练法,本书有所提及,但未深涉。容在《张占魁八卦掌述真》中再讲,我觉得宁缺勿乱,以免次第不清,反而给初学者徒增烦恼。至于长、短兵本书没有收录,但是也略有论述,容在以后记载。第一章张占魁形意八卦掌概论第一节张占魁形意八卦掌的源流及发展八卦掌是一门理法精密,体用兼备,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艺。自清末董海川先生创授八卦掌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八卦掌最早的来源不知起于何时,由于董公没有谈过此拳的具体来历和师承,没有详尽的历史资料记述,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不得而知。余以为,应该是董公在演习、研究众多武术门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体会,依易理创编而成。八卦掌取名自于《易经》,董海川八卦掌的理法也是来自《易经》,孙禄堂先生在《八卦拳学》自序中,的第一句话便是:“易之为用,广大精微,上自内贤外王之学,下迨名物象数之繁,举莫能外。而于修身治己之术尤为详尽。” 所以,易理即为拳理。自董公在北京创授八卦掌,“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名家辈出,著名的有尹福、马维祺、史继栋、程挺华、樊志涌、刘宝珍、梁振圃、刘凤春、李存义、张占魁、刘德宽等。中国武术往往都是纵向发展,很少有横向的交流。自从董海川先生与刘奇兰、郭云深二先生交流,开创了形意拳、八卦掌交流的先河,自此后就有“形意八卦两门合一门”的说法。正是因为,这些近代武学大师们的宽广胸怀,开始了武术的横向交流,才使得武技更加完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经过程挺华、李存义、张占魁、刘凤春诸先生的大交流、大融会。李存义、张占魁二先生,开始将形意拳和八卦掌这两个优秀拳种合二为一,这便是“两拳合一”的初始实践。所以,有人将张占魁先生传授的八卦掌又称为“形意八卦掌”。张占魁八卦掌,从大的方面讲他是“道”,是哲学;从小的方面讲,他是一门艺术,一门技艺。它既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他是“形意拳奇正相生”与“八卦掌纵横矫变”的高度融合统一;他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他是形意八卦“两拳合一”的实践代表之一。自张占魁先生以后,名家辈出,门下弟子凡三千余。著名者如:韩慕侠、姜容樵、王俊臣、赵道新、裘稚和、张远斋(子)、王树金、、、、、、等等,皆是人中龙凤,不可胜数。徒子徒孙自京津(韩慕侠、赵道新、裘稚和)传至海上(姜容樵)、至山西(王俊臣)、至齐鲁大地(竺德和、孙振松)、江苏(钱树樵)、云南(沙国政)、台湾(王树金)、、、、、、乃至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如日本(王树金)、美国(袁其强)等等传播之广,影响之大,被八卦掌界称为八卦掌五大流派之一(尹、程、史、梁、张)。尤其是姜容樵先生的《八卦掌》一书,言简意赅,发行量上千万,对八卦掌的推广是功不可没。第二节张占魁形意八卦掌的拳法特点由于董公“各授一艺”,是故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流派。比如:由于尹福先生初练罗汉拳、弹腿,所以,就形成了:掌形为:牛舌掌。步伐特点:小步快走、步伐随意、快速灵活、善用腿法。劲力:冷、脆、快、硬,善穿点、尚直劲。身法:简洁灵活。由于程挺华先生原来只学过摔跤,将柔跤快摔和董公传授的击打方法结合,所以,就形成了:掌形为:龙爪掌。步伐特点:步大沉实、摆扣拧转、善用暗腿。劲力:松柔沉实,善削劈,尚横劲。身法:柔活如游龙相仿。由于张占魁先生先从,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先生的大弟子刘奇兰先生练习形意拳,那么,他所传授的八卦掌,多受形意拳的影响,所以就形成了“张氏形意八卦掌”与众不同的风格。因此又有人称张占魁先生的八卦掌是“转圈的形意拳”。张占魁形意八卦掌是以易理为指南,以拧旋走转为主要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以滚(拧)钻(穿)挣裹层出不穷的螺旋劲贯穿始终,以形意拳的奇正相生,长短互用和八卦掌的掌法、身法、步法的纵横矫变为技击手段,刚柔相济的内家拳术。2023-07-17 21:4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