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2023-07-19 12:09:56
共1条回复
clc1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www.zhlzw.com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家书》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

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
    ——曾国藩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家书》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文正公家训》

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前兆1.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2.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3.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
    ——《崩溃之兆》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 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 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曾国藩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家书》

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曾国藩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诫子书》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家书》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曾国藩

千古圣贤豪杰,既*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曾国藩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家书》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致吴竹书》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家书》

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曾国藩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

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曾国藩

人生莫惧少年贫。
    ——曾国藩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得,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
    ——曾国藩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曾国藩

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曾国藩

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战天京》

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曾国藩全集》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

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
    ——曾国藩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曾国藩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曾国藩

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
    ——曾国藩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
    ——曾国藩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

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初入四川境喜晴》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
    ——曾国藩

相关推荐

阴阳怕懵懂是什么意思?

谭伯牛《战天京》里有一则故事,咸丰十一年末,湘军攻克安庆,统帅曾国荃欲率师东下,围困南京。其时,长江航道尚未全部肃清,苏、浙大部仍由太平军控制,国荃行将以万人孤军顿守于坚城之下,心中不免忐忑;但是,南京的最后屏障——安庆既已撤除,再不顺势进军,一旦太平军喘息稍定,反攻倒算,或将前功尽废。正在进退两难之际,胡林翼写信给他“打气”,信中,便讲了“阴阳怕懵懂”的故事:有兄弟二人,哥哥不信神鬼,弟弟则是迷信发烧友,一切言行俱依黄历,不敢逾违。时间长了,拘禁多了,弟弟颇以为苦,看他哥哥百无禁忌,活得潇洒,乃思效仿。有一日,弟弟不择日便外出,半道上,竟撞见了黑煞神。黑煞神责备弟弟,说黄历上清楚写了“忌出行”,你竟敢明知故犯,故不得不示以薄惩。弟弟觉得委屈,说,我犯规一次,便罚了红牌;我哥哥犯规无数次,黄牌也不得一张,太不公平!神曰:“汝兄懵懂;阴阳怕懵懂,不得不避之。汝,畏服我者也,胡可违命?”故事讲完,林翼因势开导国荃:“天下人,惟懵懂足以成事。(汝)往矣,行见大功之成” 转自百度贴吧~~
2023-07-18 21:21:041

战天京为什么绝版了

销量低。《战天京》是清史研究者谭伯牛关于晚清历史的经典之作,但由于受众范围小,导致销量低,从而出版社不再生产而绝版了。《战天京》讲述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郭嵩焘等晚清军政名人的故事。
2023-07-18 21:21:111

战天京的内容简介

读史是有益的,却未必有味,读小说是有味的,却不一定有益。所以,愿意并能够读完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千万人中难遇其一,终身在小说世界里徜徉的人,也许更少。这不是读者的责任。真正有责任感和有才华的作家,永远都不会苛求读者,而只会随时接受读者的检验。因为,阅读上的有益而有味,使读者合情合理的追求,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如此。作为一名惯于苛求的读者,我刚刚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检验,同时,也享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朵颐之快。《战天京》从内容上看,无异于一部晚清军政档案,却很难在体例上定位,它几乎融合了中国文化写作中所有的体例。这是一个大胆而高明的创意,因为,一种文体带给作者的自由程度越高,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就会越强烈。因此,《战天京》带给我们的,时而是宏大的历史摄像,时而是精密的逻辑分析,时而是谐谑的调侃,时而是苍凉的咏叹……体例的卓尔不凡,已成夺人的先声,而史料的翔实则使人眼服心服。很难想象,作者收集、整理并使用这些史料,要花多少心血!最见才情功力的是,所有史料的运用,都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具体的事、每一种具体的观点而设,旁征博引而又剪裁得当,加上作者俏伎而中肯的评译,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资料,便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肴点。这个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似无先例。《战天京》在语言的风格与质量上,亦有其独具的优势。凝练而优雅的文言语精当而活泼的语体文相糅合,使全书流淌出一种流水行云般的语言韵味,时尚语言与经典语言的有机结合,常使人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联想。语言到这种境界,与功力相关,亦当与天赋有关。用董桥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造诣。本书的男主角分别是曾、李、左,他们组成了晚清军政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三人行,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此三人的评说,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本书作者对此三人的评述,颇不乏慧心妙笔,远非那些学究或学霸们所能企及。史笔见其真,诗笔见其美,画笔见其巧。有此三笔,可以传世矣。
2023-07-18 21:21:181

"当下不杂,既往不咎,将来不迎".什么意思

现在的事情不杂乱,理的清楚;过去的事不去追究,能够放下;未来的事不去迎接它,不为还没发生的事而耗心思。出自:谭伯牛的《战天京》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体例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开历史论著之先河,堪称一本前所未有的晚清人物评著。扩展资料:《战天京》评价:全书夹杂了大量书信、章奏,但其实并不难读。关键在于作者细致的解析。先生用笔直白有趣,颇多妙语,可以说是“史笔见其真,诗笔见其美,画笔见其巧”。他不是现在所盛行的那种单纯以抖机灵为主的插科打诨,而是实实在在的讲解,是下了很多功夫之后,抽丝剥茧的分析。从小处讲,当你知道左宗棠是郭嵩焘的亲家,那你就会讶异其做人做事之耿介。当你知道曾国藩是李元度的亲家,你方会体会曾要劾办李丢徽州之罪时的左右为难,当你知道王闿运居然是杨锐、杨度、齐白石的老师,你又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奇异。从大处讲,当你细看地图上安庆、祁门、桐城、景德镇以及徽州的位置,山立在哪,水流过哪,你方能体会曾国藩之战略布局,他为什么要坚持扎硬寨、打呆仗,为什么“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安庆一旦攻破,太平天国就大事去矣。当你仔细研究清末的政治体制,你才能明白,为什么曾国藩会困守江西数载而无功,为何筹饷是打仗第一要务。当你认真琢磨南京受困时各方之态势,你才会感觉曾氏兄弟的焦灼,佩服李鸿章的乖觉,明白中央与地方错综复杂间的那一丝信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天京》
2023-07-18 21:21:313

战天京的曾国藩处理过什么事情?

1861年(咸丰十一年)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9月25日,曾国藩移住安庆。12月20日,曾国藩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同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1862年(同治元年)1月31日,曾国藩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1864年(同治三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7月,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与平定太平天国战功居次之湖广总督官文双方形成集团政争白热化。八月,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2023-07-18 21:21:491

战天京怎么样

从微博上看到奇怪的名字谭伯牛,于是百度而豆瓣,终于被《战天京》这个霸气的名字所吸引,湘军与太平天国也是一直很喜爱的部分,再看豆瓣好评如潮,忍不住入手来看。 总体而言,以湖南人而论,作者自然是总体倾向湘军的,但是选取的书信奏章可称丰富,视角可称独特但未必独到,讲述了许多咸同年间的史海钩沉,但是每每未见有特别深入的挖掘下去。再加上既不以时间串联也没有专一围绕各段历史全面讲述,总体看起来稍显的有些泛泛,就如每每说书人刚说到紧要处,折扇一合换下面唱小曲的了。 另外由于情节过于跳跃,如果对本身的背景不熟悉的话很容易看的云里雾里,大体而言,是一本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的深有味道,当闲书也可把玩的书。 但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货,一是文中对湘军和朝廷上下奏对的分析,从大局到细微,分析十分有特点;二是让我知道了曾氏《鸣原堂论文》,清朝中晚期文章奏章以曾左李为最,曾文正公全集太长恐无心细看,鸣原堂论文颇值得我一观,惟目前竖排影印版较多,有些遗憾。
2023-07-18 21:21:561

如何看待逻辑思维的书单,慈禧全传和战天京?

《慈禧全传》我没看过,我来回答下谭伯牛老师的《战天京》。很荣幸在一次分享会上看到谭伯牛老师的真容,真是年轻有为。《战天京》一书以曾国藩和湘军为主线谈晚清军政,全书罗列引征大量历史资料,紧紧围绕湘军与太平军的战争,徐徐拉开晚清历史的大幕,还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国瑞等等著名历史人物。由战争入手,但落笔极遥远,涉及晚清军事和政治两大领域。《战天京》一书语言极为畅晓流利,提供了读者一种从未见过的文本。若与历史小说相比,由于史料的详实、资料的充分,感觉是夫子穿了西装讲课,而不是胡雪岩CEO穿了古装谈合同,或者雍正书记梳了辫子谈反腐。但在风雅幽默处,与明清笔记相比,并不逊色,而有过之,让人会心一笑。又多用今语比附晚清故事,反使事件更加鲜明,一针见血。  在书中,每页涉及史实处都有加注,标明出处。一方面说明了作者的勤勉,另一方面也可以见到作者的自信。对于清史爱好者来说,《战天京》一书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七分之一,只作为目录而存在。如果按照附注按图索骥,所能收获的又岂止是书中的几次战役,几位名臣而已。如果没有左宗棠在背后“使刀子”、刚直猖傲,也许还不会逼出曾国藩对自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提升到自己更高的修养。前有穆彰阿的提拔后有自己不求名而名收,不求功而功得。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在职场上如果能够得到“高人”的提携肯定会比自己摸索更顺,这固然需要才气,运气也很重要。在职场中,曾国藩深知功名利益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他们生存的根本所在,所以要想管理好人必须先让自己从功名利益中抽身出来,才有可能不被功名利益犯迷糊。“禹墨为体,庄老为用”,固然深受理学儒家思想的影响,思想境界异于常人,但真正要做到也要异于常人的修养。道光和咸丰是两种不同个性的帝王,但曾依然能够圆通自如地应对,深知如何投其所好,是做到了“不患人不及知,患不知人也”。你面对的人,你要先了解其人,方能做到游刃有余,权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得失。同时加以理解之同情,站在对方的立场权衡利弊、利益得失,掌控整个局面。道光是到中年登位坐上皇帝,已是经历过世事,熟知官场的利与弊而又有城府的人,所以说话上折子都不能太直接;咸丰是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官场世事,所以对于中年的曾来说还是一个小伙子,固然说出的话就不会那么经过深思熟虑的考虑,甚至略带一点小孩子脾气。曾深知其个性,上折子也是毫不隐晦,有事说事。在李泰国舰船事件和战天京、围天京等事件中,曾对领帅将领的具体战事战况理解同情,有者出力,无者安慰,表现出对人的熟知和运用的纯熟,对人对事一点都不玩弄心术,但极其讲究说话、上折的方式方法,他还特地给弟弟曾国荃编写了上折子范文书籍。穿插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诚”,以诚待人、以诚待事。诚,不是说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而是在讲究方式方法的前提下做到不耍无赖、施巧计。这就是别人也乐意接受的方式,一切都是以别人的利益、立场为出发点考虑。读完《战天京》,总感觉太短了些,有些意犹未尽
2023-07-18 21:22:032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战天京》(谭伯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dkdoXtheWgsyX7xQQgqyg 提取码: t1ig书名:战天京作者:谭伯牛豆瓣评分:8.3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14-11页数:371内容简介: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ISBN:9787550238237,作者:谭伯牛著作者简介:谭伯牛,男,1973年生,长沙人。自由职业者。河内学者候选人。 致力于研究清史,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淮军史实,拟新撰湘军史及重要人物传记。
2023-07-18 21:22:351

太平军的“天京城”是怎样陷落的,洪秀全又是怎样死的?

01 天京陷落太平军第二次西征失败,导致安庆失守。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天京已危,天京保卫战进入决战阶段。这时李秀成再克杭州,席卷了浙西、浙东的大片土地,从战争的局部来说虽然也是一个胜利,但从战争全局来说,并非是对太平军西线损失的一个补偿,更谈不上能起到支援天京保卫战的作用。相反,浙江的军事进展却加深了太平军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浙江的军事胜利,反加速了南京的陷落。从1862年开始的天京保卫战,主要战役是天京会战和紧接着的进兵淮南。在天京会战前夕,李秀成为了应对两面作战的军情,主张对天京城下的湘军采取守势,企图先避其锐气,而后击其情归。而对上海则主张采取攻势,计划占领上海;巩固苏杭。这种攻守倒置的战略,反而利于湘军在天京外围实施所谓“似宜先守后战,脚跟站定”的部署。1862年8月,李秀成邀集诸王在苏州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商讨作战部署,决定分兵三路救挽天京。即派杨辅清等军进攻皖南宁国,以牵制敌人的增援部队,派陈坤书等军攻芜湖金柱关,以截断敌军粮道。李秀成则亲率大军迎战天京城外的敌军。10月中旬李秀成军开始猛攻雨花台的湘军大营,太平军在这次战役中无论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优势,攻势异常猛烈,使远在安庆的曾国藩也承认:“警报纷来,如在惊涛骇浪之中” “大江南北之危,实如累卵”。可是历时46天的会战,太平军还是以战而无功而结束。关于此次会战的失败原因,李秀成自己承认:“八月而来,各未带冬衣,九十月正逢天冷,兵又无粮,未能成事在此也。”其实这只是由于战略错误而派生出来的客观困难而已。李秀成在这次会战中所犯的战略错误,首先是把太平军主力都用在面对面的攻坚战上,作战大量使用火力,可一旦弹药用尽,只得败兴而退。若能将太平军主力插到敌人后方,对敌包抄迂回,截断其供应线与粮道,那战局必然改观。而且,会战一开始,曾国藩忧心如焚,就是唯恐“援贼再来,则归路全断,一蚁溃堤”。可是曾国藩所虑,却为李秀成所轻。其次是李秀成在此次会战中未能专心贯注,一获悉“听王败于上海四口,全股就歼,苏昆空虚”就急忙回首照顾自己的领地了,天京会战就因此以失利而告终。洪秀全为了弥补天京会战的失利,又命令李秀成进行淮南战役,并执行“进北攻南”的战略计划,这可以说他是对“围魏救赵”计的效法,而失败也更惨重。所谓“进北攻南”的战略目标有三:第一、太平军渡江北征,以便使南岸的湘军回救北岸的腹地,从而解天京之危。第二、淮南是产粮区,占领它可以解除天京的粮荒。第三、能与皖北一带的扶王陈得才、捻军张洛行等取得联系,重振皖南的局势。可是这些意图很快被曾国藩觉察,曾国藩亲自从安庆到天京前线,指挥湘军将太平军围护天京城的石垒全部攻破,这样太平军“攻北”不仅未能牵南岸的湘军回救,反而自己非得回救天京不可了。再说,当李秀成进入淮南地区时,正逢青黄不接,土地无粮,太平军又未得食,饿死者多。李秀成军逢此绝境,那里还搞得到粮食接济天京,至于皖北的捻军张洛行,此时也不幸被清军打败,其他首领所剩无几,皖北的局势一蹶不振。这样,李秀成进兵淮南的三个战略目标均告落空。1863年6月,因天京、苏州危急,李秀成被天王诏回天京,太平军在江浦一带渡江。可那时,正逢大江水涨,道路被水冲崩,无处行走。而且,水灾严重,官兵无栖身之所,虽有米却没有柴火煮食,饿死甚多,正逢杨帅、彭帅水军来攻打,此举前后失去战士十数万人。这就是“进北攻南”战略招致的惨重损失。李秀成在淮南战役失败之后,从1863年6月开始参加苏浙战争。苏州沦陷后,李秀成回到天京。这年11月,曾国藩军已攻陷天京外围的所有城镇据点,根据当时天京所处的不利境地,天京城只有太平门、神策门尚与外界相通,外援断绝。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的主张,即:“京城不能保守,曾(曾国藩)帅兵困甚严,濠深垒固,内少粮草,外救不来,让城别走……若不依臣所奏,六绝定矣!”。此主张提供太平天国将领相议时,得到大家的赞同,可是洪秀全拒绝了当时唯一可行的“让城别走”方案。1864年2月底-4月,湘军占领太平门、神策门外,完成对天京的合围。此时城内的太平军已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经过4个月惨烈守城战与巷战之后,太平军大部战死,一部自焚。至此,历时3年的天京保卫战全面失败,天京沦陷它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02 洪秀全之死因为史料缺乏以及各种史料之间又相互矛盾,导致对洪秀全之死的说法不一。一说洪秀全“服毒自尽”,如范文澜先生所写的《中国通史》说:“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服毒殉国。”一说洪秀全病逝,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说他1864年5月中旬生病之后,6月1日离世。综合来看,洪秀全是死前患病,健康状况极度恶化,但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应该是病中服毒自杀,以身殉国。1864年5月30日,也就是洪秀全死前一天发布了一道诏令:“ 大众安心,联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这道诏令表明了天京危在旦夕,洪秀全不愿作阶下囚,决心以身殉国的一个临终嘱咐,他就是在这道诏令之后的次日突然暴亡的。根据洪秀全当时的病状,并没有患致死的急症,洪仁玕、李秀成等人说他“卧病二旬”、“不食药方,任病任好”,就是明证。所以,把洪秀全的暴亡当成急症致死,恐怕是缺乏根据的。再从洪秀全卧病以前,已经产生了厌倦尘世之感,期望有龙车载着他升天,与洪秀全后来临死前一天发布的上天堂诏令是前后呼应的,说明了洪秀全早已有应急的思想准备,时候到了,他即以身殉国。此外,还可以联系到天京危急时,洪秀全曾写诗明志说:“神爷试草桥水深,为何吃粥就变心?不见天兄舍命顶,十字架上血漓淋。不见先锋与前导,立功天国人所钦!”当着国破身亡之际,洪秀全既不能接受李秀成“让城别走”的进取策略,就只有以自杀的消极行动来表明自己以身殉国的决心。他的暴亡,与其说是危急症致死,不如说是病中自杀更符合洪秀全的思想发展和当时的身体健康情况。
2023-07-18 21:22:4910

《战天京》txt全集下载

《战天京 》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uizb《战天京》讲述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郭嵩焘等晚清军政名人的故事。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体例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开历史论著之先河,堪称一本前所未有的晚清人物评著。
2023-07-18 21:27:054

曾国藩为什么要杀降

看《战天京》这本书,里面有一段曾国荃杀降的过程,杀降的原因是在平时曾国藩指示的。原来我读这本书,觉得曾国藩这样做是错误的,杀降会无端损耗人口,增强战争中对方血战到底的决心,另外站在现在人本的角度来说,杀降是没有人性的表现。 现在我不再这样看问题了,我当时没有深刻理解曾国藩杀降的那一套说辞,我现在理解了,“这些长毛深受邪恶思想的蛊惑,如若受降编制入我军,则可能蛊惑我军损耗我军战力,如若放归民间,则蛊惑民间百姓造反,不如杀之以绝后患”。 这第一说明了有信阳的人的思想不太容易被改变的,另外还有有信仰的人具有传播性。 在那个处境,杀降也许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杀降并不是满足个人人性的私欲或者人性的缺点,相反是在得失之间做出的最长远也许最正确的打算。
2023-07-18 21:27:471

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是曾国藩带湘军时的心法。 最初听到此语,是在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当时还专门买了《战天京》来细读,品味其中真意。 今日抵达湖湘,又见证了湖湘文化熏陶下的湖湘达人的霸蛮气度,也感受到了他们是如何秉持定力“结硬寨打呆仗”的。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徜徉岳麓书院,感受朱熹、张拭讲学,诚惶诚恐,不敢高声语,恐扰了先贤清净。 非常羡慕有幸在求学年龄能到岳麓书院感染文气的学子,观古代书院风采,沐浴哲思春风,求真学问,以致良知。 结硬寨打呆仗,适用于军事,但恐怕并不源自兵书战策,而是源自文正公严谨治学之理,并将之运用于军事。 今日看来,这套拙笨的方法,怕是攀爬书山,凿开人生难题的最佳路径,是一套方法论,而且是最适合每个有勇气不服输面对困难的人。
2023-07-18 21:27:531

战天京txt全集下载

战天京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体例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这把《战天京》与大多数虚构的历史小说和枯燥的史学论文区分开来。差可比拟的或许只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但是本书更为生动有趣,并且摒弃了先入为主的“大历史观”。不管是对历史小说感兴趣的读者,还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这都将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意见反馈 电话:010-58983865手机阅读加入书签全屏阅读大中小关闭读史是有益的,却未必有味,读小说是有味的,却不一定有益。 所以,愿意并能够读完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千万人中难遇其一,终身在小说世界里徜徉的人,也许更少。 这不是读者的责任。真正有责任感和有才华的作家,永远都不会苛求读者,而只会随时接受读者的检验。因为,阅读上的有益……
2023-07-18 21:28:043

叙述太平天国作战和历史的书籍有哪些

1、《曾国藩》唐明浩小说2、《太平天国史》罗尔纲 史书3、《战天京》谭伯牛,主讲清朝这边4、《太平天国兴亡》刘仁坤,史证5、《太平天国兴亡史》茅家琦 / 方之光 / 童光华6、《天国的陨落》夏春涛7、《快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梅毅
2023-07-18 21:28:183

强悍的湘军,真的是靠曾国荃四处抢劫养活的吗?

大清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7月19日,有着"曾铁桶"之称的曾国藩胞弟曾国荃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三天之后俘获了太平天国后期最为重要的将领"忠王"李秀成,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彻底没落。胜利后的湘军在南京城内几近疯狂,这也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及其率领的湘军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湘军的将士们在南京城内大肆屠戮百姓,并且在将整个南京城洗劫一空之后,点燃了南京城内的熊熊大火。湘军在南京城内的所作所为令人极为愤慨,但这并不是湘军将士们第一次烧杀劫掠,他们在行军途中便多有不端的行为,而曾国藩等人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毫不客气地说,湘军从安庆等地转战天京,沿途的大部分给养都是靠打家劫舍来的,这也是曾国藩兄弟"曾剃头"名号的由来。大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荃的吉字营攻下安庆重镇,"房屋贼俱未毁,金银衣物之富不可胜计",他手下的士兵恶劣到了什么程度呢?"坏垣斸地,至剖棺以求财物",连人家的棺材都要挖出来找财宝。曾国荃本人对此事是看在眼里的,而他的哥哥曾国藩也默认了他的这种行为,曾国荃曾经对左宗棠说出了他的行军之道:"挥金如土,杀人如麻"。于是湘军破城之后首要做的就是"大抢三天"!一向以圣人为楷模的曾国藩,为何会纵容他的士兵如此杀人如麻?这与湘军的处境有着相当重要的原因。湘乡血性的兵勇,不受重视的湘军曾国藩的湘军在清朝所有的部队中是相当特殊的一支,它甚至影响到了晚清后期的军事制度,可见其在清朝的影响力有多大!但这样一支军队的出身其实并不高级,它是由曾国藩这个文臣一手组建起来的部队,而里面所有的士兵也都是来自于湖南等地区的农民,所以湘军的士兵更为严格的意义只能被称为"勇"。这些由游离在满清八旗兵勇制度之外的汉族农民组成的部队,完全听命于曾国藩一个人,而部队中的将领也大都是曾国藩的门生,或者是同乡之类的封建儒生,这样的金字塔结构注定了湘军不能够长久存在。曾国藩组建湘军的所有费用全部是自费的,湘乡地区的富商以及一些属于曾国藩派系的官员,承担了湘军日常的大部分开支,而湘军拼死维护的清政府却没有花费几两银子在湘军身上。湖南人自古以来就以血性和好斗著称,而曾国藩治理湘军的办法也颇为老土:他是以湘乡当地的乡土观念为核心,然后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换一句话说,湘军虽然能打仗、不怕死,但他们始终不被清政府的正规军承认,朝廷也不可能拨调银两给他们。更为重要的是,曾国藩本身就是一介书生,所以当时的人并不看好他的湘军,更不认为湘军这一群"乌合之众"能够打赢如日中天的太平军。在种种处境之下,湘军就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弃婴,他们日常的一切开支都要自力更生。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在建立酬劳制度的时候,只能侧重强调军工,并且暗示,甚至是鼓励他手下的士兵打家劫舍,否则将无法满足庞大的军费开支,湘军根本无法正常运转。越挫越勇的湘军,隔岸观火的慈禧曾国藩筹建湘军的过程颇为坎坷,一面是气势汹汹的太平军,一面是隔岸观火的慈禧等人,曾国藩等人只能负重前行。1855年初,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的"翼王"石达开展开了一场恶战,最终的结果是湘军遭到了石达开的偷袭最终惨败,曾国藩本人所乘的指挥船都被夺走,为此他气得要投江。而此后曾国藩更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才将湘军逐渐由湘乡的一支小部队发展成为了编制完备且武器先进的大部队。而反观远在北京的慈禧,一直秉持着隔岸观火的态度,一旦湘军打胜了,她便写一封嘉奖令口头奖励一下,而一旦湘军落入下风,她便开始指责曾国藩等人。慈禧等人的不作为其实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清国库此时确实空虚,难以支持湘军这样的部队。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慈禧的私心,湘军作为一支游离在她掌控范围之内的部队,她只能利用而不能扶植,否则曾国藩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洪秀全。当然,湘军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挺过了难关,尤其是曾国藩胞弟带领的"吉字营",在后期成为了湘军名副其实的主力。曾国荃依靠两套战术取胜。第一套战术便体现了他湖南人的性格特点:挖战壕,靠着持久的耐力耗死太平军,他也因此得到了"曾铁桶"这一外号。而他的另一套战术虽然过于血腥,但确实是战争时期最为有效的方法,那便是任由士兵胜利之后到处抢劫,甚至在行军途中便打家劫舍,这为湘军提供了必备的物资。无奈之下的妥协,晚清名臣的污点曾国藩一生都以"内圣外王"为座右铭,他筹办湘军并且以不堪的方式支撑湘军的发展,实在是无奈之下的妥协,这也是他这样一位"中兴名臣"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儒家文人,曾国藩以"天下兴亡,江山社稷"为己任,在最紧要的关头他不得不站出来。但面对朝廷的猜忌和物资的匮乏,抢劫无疑成为了他的最后选择,或许有人会因此而大肆攻讦他,但没有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环境是没有资格评判他人的。曾国藩筚路蓝缕、宵衣旰食地发展湘军,他所期望的不过是免于山河破碎,正如他在《讨粤匪檄》中陈述的那般: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为此他不仅号召天下的读书人一起行动维护华夏正脉,还发誓"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掳之船只,找出被胁之民人",他纵容湘军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出于无奈。带领着一帮没钱没势的农民老乡,却要拯救水深火热的大清国,甚至曾国藩的意图都不在大清国,而是整个华夏文明的正脉。他并非不知道朝代更迭的规律,但他始终无法接受一个以"拜上帝"的名义建立起来的部队,最后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孔孟的祠堂。"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这一份隐痛正是曾国藩本人的隐痛,也是当时的天下读书人的隐痛,所以这帮书生才会投笔从戎,毅然地走上前线与太平军抗争。没钱没势的湘军靠什么打仗?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给出了答案:我想我们只能去抢劫了!曾国藩在沉思了良久之后,只能默默地同意,因为除此之外实在别无他法。曾国藩等人从湘乡走出,而几乎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靠的就是最后的这点信念:华夏正脉不亡于外道之手!历史的风沙让很多人迷了眼睛,他们只记得南京城内大肆屠戮的湘军士兵,却忘记了当年月黑风高之夜,狼狈得要数次投江的曾国藩,真真悲夫!
2023-07-18 21:28:254

历史小说《曾国藩》中,左宗棠被刻画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左宗棠,本是晚清政坛的一个体制外人物,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临时工。随着他一步步登上高位,位极人臣,功成名就,名满天下,朋友也越来越多。这些朋友当然不是什么酒肉朋友,而是真正的大咖,最低限度也是总督、巡抚级别的人物。遗憾的是,受性格、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左宗棠的大多数朋友,最后都跟他分道扬镳了。
2023-07-18 21:28:596

关于中国清代300年的历史书,从努尔哈赤到溥仪的全部故事的书名,包括后宫

《清史稿》《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细说清朝》《战天京》《天下残局》《清代通史》《清史大纲》《曾国藩:黑雨、野焚、血祭》《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3-07-18 21:29:158

曾国藩家书名句名言摘抄

作者:曾国藩 其它的曾国藩作品:《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家书》简介: 分为:修身与养性,教子与持家,交友与处世,用人与理财,治军与为政五部分。 《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刻本)》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他在清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这部家书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让他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他成为连毛泽东、蒋介石都备加推崇的精神偶像。 《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刻本)》首现于1879年,由李鸿章汇编、李鸿章点校,由传忠书局刊刻传世。《曾国藩家书(传忠书局刻本)》即以传忠书局刻本为蓝本,汇编了修身、治学、治家、为官、理财、交友、待人、养生等方面的百余篇代表作品,版本正统,内容精粹,堪为曾国藩学问的最佳读本。 曾国藩家书名句名言摘抄 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7、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0、附课程表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⑥。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五、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六、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身不间断。七、日知其所亡⑧、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八、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九、谨言、刻刻留心《曾国藩家书》 11、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身体虽弱,却不过于爱惜;精神越是用还越精神;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觉时越快活。如果存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想进又想退,奄奄没有中气,决难成事。——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3、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4、我在军中多年,难道没有一点可取,只因一个傲字,百无一成,所以谆谆教各位弟弟引以为戒。——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好句好段摘抄 《曾国藩家书》好句好段摘抄 1、 凡正话实话,多说几句,久之人自能亮其心。即直话亦不妨多说,但不可以讦为直,尤不可背后攻人之短。《曾国藩家书》。 2、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家书》。 3、 好谈己长只是浅。《曾国藩家书》。 4、 语人之短不日直,济人之恶不日义。《曾国藩家书》。 5、 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曾国藩家书》。 6、 构怨颇多,将来仕途易逢荆棘矣。《曾国藩家书》。 7、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书信》。 8、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曾国藩家书》。 9、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曾国藩笔记》。 10、 平日辩论夸诞之人,不能遽变聋哑,惟当谈论渐卑,开口必诚,力去狂妄之习。《曾国藩家书》。 11、 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曾国藩家书》。 12、 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曾国藩家书》。 13、 与为人善,取人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相善浸灌,即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曾国藩家书》。 14、 疑信杂生,怨怒交至。《曾国藩家书》。 15、 朋友之交,贵积渐以相孚,而动怨知己之罕觏。《曾国藩笔记》。 16、 盖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曾国藩书信》。 17、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曾国藩家书》。 18、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曾国藩书信》。 19、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曾国藩书信》。 20、 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曾国藩书信》。 21、 天之待我甚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曾国藩家书》。 22、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日,必有忍乃有济。《曾国藩书信》。 23、 日慎一日,以求其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耳。千万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曾国藩家书》。 24、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小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曾国藩家书》。 25、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曾国藩书信》。 26、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盖容则恕人,忍则耐事。《曾国藩家书》。 27、 动心忍性,斯大任之基,侧身修行,乃中兴之本。自古成大业者,未有不自困心横虑,觉悟知非而来者也。《曾国藩书信》。 28、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网整理)《曾国藩日记》。 29、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曾国藩家书》。 30、 所谓小人者,识见小耳,度量小耳。《曾国藩笔记》。 31、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曾国藩日记》。 32、 忠于谋人,过辄忘之,彼德我,吾安焉,彼不德我,吾安焉。《曾国藩笔记》。 33、 君子之处顺境,就就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就就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曾国藩日记》。 34、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曾国藩自箴联》。 35、 入必虚中,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曾国藩家书》。 36、 入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曾国藩家书》。 37、 审机审势,犹在其后,第一先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工夫。《曾国藩书信》。 38、 成大事者,应适时求变。《曾国藩日记》。 39、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曾国藩家书》。 40、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曾国藩笔记》。 41、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家书》。 42、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日:不随众人之喜惧耳。《曾国藩笔记》。 43、 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曾国藩笔记》。 44、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曾国藩笔记》。 45、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笔记》。 46、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人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日记》。 47、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笔记》。 48、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盂浪做。《曾国藩家书》。 49、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曾国藩笔记》。 50、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曾国藩笔记》。 51、 凡人做一事,便领全剧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52、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曾国藩家书》。 53、 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将来为国为民,亦宜处处视如一家一身之图,方能亲切。《曾国藩家书》。 54、 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十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曾国藩笔记》。 55、 稳当从容,可当大事。《曾国藩日记》。 56、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曾国藩书信》。 57、 凡事之须逐日检点者,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曾国藩日记》。 58、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曾国藩家书》。 59、 一事有恒,皆万事皆可渐振,毋以为小端而忽之。《曾国藩家书》。 60、 凡陈功立事,必以目所共见者为效。《曾国藩笔记》。 61、 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曾国藩书信》。 62、 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国藩笔记》。 63、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家书》。 64、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曾国藩家书》。 65、 办大事者,在内贵有志气,在外贵得人心。《曾国藩日记》。 66、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曾国藩家书》。 67、 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曾国藩日记》。 68、 眼明手辣,其精义是简单有效,干净利落。《曾国藩书信》。 69、 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曾国藩书信》。 70、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天命,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日不随众人之喜惧耳。《曾国藩家书》。 71、 每作事,不克振奋赴功,盖兴会不浓,则凡事都有退志耳。《曾国藩日记》。 72、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曾国藩家书》。 73、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曾国藩日记》。 74、 莫因仁慈而误大事。《曾国藩书信》。 75、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曾国藩书信》。 76、 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国藩家书》。 77、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曾国藩家书》。 78、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曾国藩家书》。 79、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家书》。 80、 于广大中再加一段谦退功夫,则萧然无与,入神同钦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简介及家书家训摘抄 曾国藩简介及家书家训摘抄 【原文】 自概亦不外清慎勤《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吞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假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 管子云:斗斜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概之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译文】 我家正处鼎盛时期,我又窃居将相之位。沅弟统率的军队近两万人,季弟统率的军队四五千人,近代像这样情况的,又有过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次拜谢君恩,近世像这样的又曾经有几个?太阳到中午便要西下了,月满时意味着会缺,我家正是月满时。 管子说:斗斛满了,由人去刮平;人自满了,由天去刮平。我说天刮平是无形的,还是假手于人来刮平,霍氏盈满了,由魏相刮平,由宣帝刮平。渚葛恪盈满了,由孙峻刮平,由吴主刮平。等到他人来刮平然后后悔,悔之晚矣!我家正丰盈的时候,不等天来刮平,也不等人来刮平,我与各位弟弟应当设法自己刮平。自己刮平的道理如何? 也不外乎清、慎、勤三个字罢了。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白浅显,确实有需要做到的地方。 【原文】 明德、新民、止至善《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 《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 【译文】 我们读书只有两件事情:一是提升品德,修习研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方法,来谋求无愧于父母;一是研读书籍,操练朗诵记背词章的方法,米保卫自己。 人不读书就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依《大学》行事。 《大学》的纲要有三:彰明德行、教民向善、达到至高境界,都是我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书不能附会到自身上去,说这三项和我自身一点也不相关,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即使能够写文章诗歌,自称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也只能算认识字的放猪仔罢了!怎么说他是明白道理有价值的人呢?朝廷根据考试时做的文章来选拔读书人,也说他们能代表圣贤著书立说,一定能明白圣贤的道理,推行圣贤的方法,可以做官管理百姓,整饬自身做出榜样了。 【曾国藩简介小传】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日文正。 我们从曾国藩的家书中,不难发现他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家属的教育非常严格。曾国藩在清朝政府中是权位最重的一个汉人,但他在位20多年,除了自家的老屋外,从没在省里建过一所房屋,也没买过一寸地。他曾亲手创立了两淮盐票,这种盐票的面值两百两银子,利息却非常高,每年的利息就是四千两银子。 后来这个盐票从两百两涨到了两万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两张这样的盐票,就可以被称为是富裕的家庭了。然而,曾国藩特别交代家人,不准承领盐票。他去世多年后,他们家也没有一张这样的盐票。如凭他当时的权势和地位,要取巧营私,领上一两百张这样的盐票,是极容易的事,看起来也并不违法,是照章领票。凭借自己的权势来取巧营私,却是曾国藩所不为的。他曾对自己的僚属宣誓: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数十年如一日,他说到做到。 曾麟书育有四女五子,曾国藩为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三妹四弟,因最小的妹妹早夭,实际兄弟姐妹八人。曾国藩在兄弟五人中居长,对几个弟弟,他恪尽兄长之责,认为这是在尽孝道,若不能教弟成名,自己则为大不孝了。曾国藩将进修德业视为教弟的根本。 几个弟弟道理上明白,但实际行动起来,总是差强人意。如国潢懒散,国荃浮躁,国华受不得挫折,国葆缺乏自制。对此,曾国藩谆谆教导诸弟一要立志有恒,二要专心致志。曾国藩关心弟弟们的学业,择学择师均一一参与意见,支持弟弟们赴省城读书,并负担他们的学费。几个弟弟都曾到京城曾国藩身边读书。曾国藩除身体力行,教弟读书外,又为他们捐监,创造科考的条件。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诸弟通过读书,明晓事理,修身齐家。曾国藩鼓励并重视诸弟对自己的批评。 几个弟弟在曾国藩的教育和影响下,成长为符合儒家标准的人。曾国荃成为统帅湘军的封疆大吏,曾国潢在家乡操持家务、族务、地方事务,成为有影响力的地方精英,曾国华、曾国葆先后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阵亡。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15、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16、【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17、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8、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20、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2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22、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2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24、"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25、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26、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27、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8、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 29、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30、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致吴竹书》 31、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3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33、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35、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36、人生莫惧少年贫。——曾国藩 37、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38、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曾国藩 39、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41、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曾国藩 42、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43、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4、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5、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46、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47、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48、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4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50、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2023-07-18 21:29:301

《毕竟战功谁第一(修订典藏本)》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毕竟战功谁第一》(谭伯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IeOkBOKTSQd5VC6s4KmiQ 提取码: nd37书名:毕竟战功谁第一作者:谭伯牛豆瓣评分:6.4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19-8页数:280内容简介:“曾国藩的读书课”“曾文正公吐槽录”“谁想做皇帝”“没想到做了人质”“相术”“痞子腔”“李榕逸事”“美人小白”……本书是谭伯牛精品历史小文的结集,不仅涉及湘军、淮军、太平军以及晚晴众多大佬的逸闻秘事,也谈到了一些史实翻案,内容有理有据、有趣有料,读来让人趣味盎然。谭伯牛坦言:自己只是想从一些历史细节入手分析,奢望能够以小见大,引出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讨论。作者简介:谭伯牛,知名近代史学者、作家,1973年生,长沙人。致力研究清史,尤长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研究。先后出版《战天京》《湘军崛起》《毕竟战功谁第一》《近代史的明媚与深沉》等作品。2016年于“荔枝FM”开设音频讲史栏目,钩沉近世史话,为读者所喜爱,累计收听近3000万人次。
2023-07-18 21:29:361

佛曰:不思过往,不思未来,我只生在这一呼一吸须臾之间。请问这话对还是错?

这句话是对的,佛曰:不思过往,不思未来,我只生在这一呼一吸须臾之间,这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挂念过往而耽误了现在,也不要因为担心未来而过不好今天,我们只需做好当下,认真过好现在就可以了。这句话里的【思】是担心、挂念的意思,不是思考的意思,佛教的思想是当说起过去的时候,就已经是现在了;当说起现在的时候,现在就已经成为过去;当说起未来的时候,未来就是现在。故而担心过去和将来是没有用的,反而会耽误现在的美好。扩展资料:不思过往,不思未来,不是让人头脑空空什么都不想,而是让人把无谓的担心都抛下,这样才能专注于现在,现代物理学也说,时间是幻觉。众生有过去是因为执念,有现在是因为分别,有未来是因为妄想,若远离执着、分别和妄想,众生当下就是如来。曾国藩在《战天京》写道:“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写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都很好地做了诠释。可是一切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拼命想在一个不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如果把【不思】理解为什么都不思考,那就把整个的佛法变成邪见,变成了断见的空,就与唯物哲学的思想一样,把空当成了没有,那就不是佛法,空不是没有,空是一个方便的说法,一个名词而已。
2023-07-18 21:29:526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1   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曾国藩名言摘抄2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2、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3、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   4、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7、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8、 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 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 灶, 重开世 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曾国藩   9、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   10、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   11、 轻财足以聚人,艏鹤阋苑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   12、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   13、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14、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15、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   16、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 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 子;第 三,看 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   17、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   18、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9、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 下古今 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 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   20、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21、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国藩 《曾文正公家训》   22、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曾国藩   23、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曾国藩   24、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   25、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 《诫子书》   26、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27、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28、 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曾国藩   29、 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曾国藩   30、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31、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曾国藩   32、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33、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 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 《曾国 藩家书 》   34、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   35、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曾国藩   36、 人生莫惧少年贫。 ——曾国藩   37、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曾国藩   38、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曾国藩   39、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0、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曾国藩   41、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   42、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   43、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4、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5、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曾国藩   46、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   47、 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曾国藩   48、 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曾国藩 《战天京》   49、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   50、 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 曾国藩名言摘抄3   他一生修身养性,共有十三套学问,其中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易懂、思想深刻,值得我们学习。曾国藩还留下了许多的人生感悟以及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   有这样一幅对联,是曾国藩当年赠给朋友的,对联只有16个字,却包含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读懂半句,人生就能够一帆风顺。这幅对联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世间所有的事情,大抵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计划,第二步是实施。   如何计划谋划一件事?曾国藩告诉我们应该“大处着眼”。大处着眼,是一个人的眼界,是一个人的心境。“志当存高远”,做一件事,应该有着高远的志向,有着超远的规划,有着开阔的视野。小到一件事,大到整个人生,都要有大局观。   定下目标,做好计划,如何去做一件事?从小处着手。实践出真知,做事谨记切勿眼高手低。既然制定了目标,谋划了方案,就要逐步去实施方案、实现目标。小处着手,是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远大的目标,都要靠着双手双脚去实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人生亦是如此,眼高手低者夸夸其谈,眼低手高者难成大器。只有明确了人生目标,端正了人生态度,理想付诸于行动,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告诉我们做事的人生哲理。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人是一种动物,是一种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或是群居,或是独处。   出门在外,工作办事,如何和大家相处?曾国藩告诫我们“群居守口“。俗话说“沉默是金”,言多必失。这些哲理,并不是告诉我们闭口不言,而是告诉我们在说任何话之前,都要深思熟虑,斟酌再三,能不说的尽量不去说,能不发表意见和观点,就尽量不发表。清朝宰相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倒,他的生存哲学就是八个字:”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意思就是说,就算你说的话十分合适、万般正确,但是一旦说出了口,就覆水难收,所以不如不说。张廷玉就是靠着八字真言,最终配享“太庙“,成为清朝唯一获此殊荣的汉人。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说道:“故君子必慎独也。“在《中庸》、《礼记》等著作中,也都有说到“慎独”二字。“慎独”,顾名思义,是说一个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行事,遵守道德准则和社会规则。曾国藩说的“独居守心”,表达了就是“慎独”。慎独,就是修身和修心,越是一个人的时候,越要表里如一。曾国藩告诫他的子女晚辈“慎独则心泰”,只有做到慎独,才能心安。做人不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做事不能当面一套,背地一套。韩愈说“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君子当如此。   守口、守身、守心,慎思、慎言、慎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心底有规矩和准绳,行事有准则和道德,如此做人方能圆满。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告诉我们做人的人生哲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是曾国藩对历代前人思想的总结和凝练,也是他自己做事做人的准则和原则,更是对我们的一种告诫和劝导。人生也是如此,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慎思笃行、知行合一。如此,便可事业顺利,幸福美满。
2023-07-18 21:30:292

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

以小东充其量几百本书的非专业性书虫来说,谈论什么样的书是一本书确实是挺不要脸的,但没办法,小东被无聊而不不烂的中庸档次的书,折磨的有点欲哭无泪啊!碰到这种书中鸡肋,你是手上沾了残羹冷炙的油腥一样,酒足饭饱后的一点不爽。什么样的书是鸡肋呢?就是那种通篇正确而肤浅的废话,辅助一些新闻通稿式的举证案例,这类书以商业案列书较为居多,历史也有类似的毛病,但没办法历史书的职责就是告诉你当时的历史,你也没办法啊,至于通过历史故事你能悟到什么,那是就看自己本身的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了,但商业书不一样啊,我读商业书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商业成功者表面众所周知的案例,去经营生意,那岂不是亏的裤子都脱了。所以有人中国的商业书籍90%是看不得的,虽然你带增长商业常识的目的去看,但到最后反而喝了一大碗的毒鸡汤,早被网友拆穿的首富缀学、白手起家、仁义礼智信等,有几个真几个假,还是马克思说道资本家都是带“原罪”来到这个世间的,谁的第一桶金不是黑幕重重呢。好了,书归正传,在判断一本好书的同时,你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书是一本坏书!以我浅薄的读书理会而言,我觉得“内容表达肤浅”的书就是一本坏书,什么叫内容表达肤浅呢?简单来说,无论书中的文笔是否华丽,但首先你这本书传播是什么思想。小东就以商业书籍为类,世界中500强企业,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写成一部百万字皇皇巨著,百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每一天都是过着胆战心惊,每一次的转折型的发展都是惊心动魄的。而现在的企业自传呢,通篇的省略,案例简单的罗列前因后果,记录几句成功者当时的豪言壮语,以作为本书的经典语录宣传用词。举例说明,小东这里要批评吴晓波老师的《腾讯传》了,书推出说历时五年跟踪,采访了腾讯重大发展阶段中所有经历过的当事人和高管,小东那个激动啊,心想这么牛的企业的发展史一定要买来读读,我花了三天时间把它读完。实在是令小东大失所望,吴老师啊,这是一本书吗?你这就是一本企业的宣传手册啊。腾讯发展19年,中间经历了多少坎坷曲折,100万卖掉没人接,3Q大战,作为QQ的亲历者还经历过QQ的收费期,这些事件中间,有多少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可是你呢,只是罗列、罗列、再罗列。什么是书?小东粗浅认为,书怎么也要传道授业解惑吧!一个人物的成长、一个事件的发生,你不介绍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性格形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功发财,赢取白富美,典型的网络HI文,撸点是有,可是不持久。知道一本坏书的属性,那好书的属性自然就出来了。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读的,为什么呢?因为其中的信息量巨大,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谭伯牛《战天京》,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战天京》讲述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郭嵩焘等晚清军政名人的故事。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体例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开历史论著之先河,堪称一本前所未有的晚清人物评著。书中的主角曾、李、左在事件中心态推测之妙,书信、笔记反复佐证,让读者大呼过瘾,读其中,字语之间能感受到其中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实在让人胆颤心惊。最后,小东觉得一本书的好坏,读者是否能够在其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养分,养分来自哪里,来自那字体行间所描绘的包罗万象世界,那营营众生的沟沟坎坎、小九九,这才是真实的世界的返照。
2023-07-18 21:30:481

读《曾国藩》(6):一脚跌进命运之河,三变扭转了人生

得遇七天国庆长假,唐浩明先生所著《曾国藩》(血祭、野焚、黑雨)三本已经全部看完了。 10月5日凌晨1点半,看完最后一段文字,我在朋友圈发了四个字:看完,怅然。这套书看得很慢,除了的确是工作很忙, 更重要的一点,我想从过往陷入对曾国藩的莫名的崇拜中,找到一个可以真实触摸的灵魂。 这期间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如2009年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梁文道先生主持的十集专题片《近人曾国藩》、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吴晓波先生的《跌荡一百年》、谭伯牛先生的《战天京》,以及早晚跑步听的大量有关曾国藩的音频节目。 可以说,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充满着哲学的思辨,人性的思考,历史的回顾,还有梦想的追索。 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未曾有一步踏入命运的洪流,未曾经历跌宕沉浮,他们终其一生,也只是在此岸遥望彼岸。 从道光十八年,27岁中进士,到咸丰二年,41岁出山办团练,这十四年的仕途生涯,因为得遇军机大臣穆彰阿这样的贵人,成其门生,加上自己穷究理学,善修辞章,又为人谨慎谦卑,识才放达,曾国藩的仕途可谓平顺。 这样的日子,看似用心经营,看似闪烁着做人的哲思和光芒,但,那也只是生活。 无大任,少磨难,失壮阔,不足以称人生。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踏进命运之河,去选择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这取决于你,是否聆听到了,上天的召唤。这样的召唤,在这乱世之中,尤为强烈。 其实,研究曾国藩,最重要的节点,不是他在咸丰十年终于爬上了两江总督的位置,也不是在同治三年攻破天京封侯之时。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的节点,恰恰是在咸丰四年到七年这三年时间。 从衡州发兵,到再回湘乡奔父丧,这整整三年时间,曾国藩所经历的,比之前几十年所经历的还要绚烂,还要悲壮,还要激昂,还要绝望。 就是这三年,让满腔热血、一颗忠心为了收复皇家江山,捍卫孔孟名教的尊严的曾国藩,却落得个皇帝猜疑,地方排挤,四面碰壁,八方龃龉,几陷于通国不容的境地。 短短三年,他几乎差点死了两回。 那么这三年,他到底是如何过来的? 咸丰四年五月: 兵败靖港,投河自尽,为部下所救,羞愧难当,不敢进长沙城,进了长沙城,为自己置办棺材,几欲轻生,左宗棠骂他: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八个字,只因你今日一死,便如同铜打铁铸,永远伴随着你曾涤生的大名! 咸丰四年七月: 重整水陆各军,攻陷岳州; 咸丰四年十月: 攻取武昌。咸丰帝大喜过望,令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然而,大学士祁隽藻进言,称“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帝收回成命,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头衔。 咸丰四年十二月: 曾国藩率军攻陷田家镇。 整个咸丰四年的下半年,应该来说都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接下来的两年,可以用四个字描述,那就是:坐困江西。 咸丰五年二月: 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曾国藩愤怒至极,打算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咸丰五年七月: 曾国藩痛失臂膀,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塔齐布,在久攻九江不下之际,愤恨呕血而死。咸丰六年: 曾国藩的好友,湘军的创始人之一罗泽南,料江西困局已定,突围无望,也离开了他,同年攻武昌战死,临死前给他写了一封信:泽南一生,自谓求学尚能刻苦,然学业未成,事业未就,愧见先祖于九泉。近年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今将远别,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如果不是咸丰六年九月的“天京事变”,洪秀全与杨秀清“内讧”,石达开奉命回南京,历史真的会完全被改写。 借着石达开撤兵江西的缝隙, 咸丰六年十月,曾国藩在老家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就是那个日后攻破南京,威震寰宇,功盖天下的吉字营,统领正是曾国藩的九弟,人称“九帅”的曾国荃。 咸丰七年二月,“借着”奔父丧的机会,曾国藩终于“解了”江西之困。临别的时候,他的好友也是幕僚郭嵩焘的三点劝告颇具深意: 第一,要联络好地方文武,不要总是站在与他们为敌的地位,当妥协处则妥协。常言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第二,越俎代庖之事不能再做,费力不讨好,反招怨敌。第三,要利用绿营的力量,不要再单枪匹马地干。若做到这三点,许多事情会办得好些。 这也为他日后重新出山的蜕变,埋下伏笔。 这就不得不说到曾国藩一生的“三变”。 曾国藩的朋友欧阳兆熊曾说, 曾国藩“一生三变”: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 程朱,即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是理学的大师;申韩,即申不害与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黄老,即黄帝与老子,是道家的别称。欧阳兆熊的这段话,很好地点出了曾国藩的领导力从“儒”到“法”再到“道”的理念变迁,也是其从理想到现实再到成熟的螺旋式成长轨迹。 曾国藩出来统帅湘军、带兵打仗,“一变而为申韩”,开始运用法家的理念施为。 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理解儒家的核心是一个“德”字,那么理解法家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利”字。法家相信人的本性是求利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 所以,湘军攻城后的抢掠财物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曾国荃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训。他最佩服胡林翼的三如:爱才如命、杀人如麻、挥金如土。 除了利益,法家信奉的还有实力。所谓的“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在法家眼中,除了实力之外,没有什么是真正可以靠得住的。此外,法家还强调争夺。法家认为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争夺,就是弱肉强食。争什么?争利益。靠什么争?靠实力。 可见,与儒家相比,法家的思想非常现实。它把社会的本质血淋淋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使得曾国藩一方面有着儒家的理想。但他的理想不再是一种理想主义,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脉脉,看清深层次的利害,对人情世故有更清醒的理解,从而达到所谓的“巨细周知,表里洞彻”,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 但是法家也有自身的不足。 法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过于强势、过于冷酷、过于霸道、过于刻薄、过于自是、过于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 如此的逞强、霸道、自是,一定会导致别人的敌意与对抗。所以曾国藩在湖南和江西带兵时,就陷入了极度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他所到之处,与官场冲突不断,以至于到了“通国不能相容”的地步,最终被皇帝罢免了兵权,被迫回家守制,曾国藩也因此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连他自己也长叹一声:唉!虹贯荆卿之心,见者以为淫氛而薄之;碧化苌弘之血,览者以为顽石而弃之。当一代圣人深陷这样的困境,我们会如何评价?我们赞其“打掉牙,和血吞”的坚忍,会再赞一句:“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逆境时,也习惯用这些牛逼的人的经历来激励我们自己。 可是, 逆境之逆,往往在于心逆。 心不平,气不顺,就容易与外部世界为敌。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衡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当咸丰八年,曾国藩再度出山的时候,他做人做事的风格,已经开始杂用了黄老的道家无为思想,这在他的日记中可窥见一斑:“看刘文清公《清爱堂帖》,略得其自然之趣,方悟文人技艺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远。作文然,作诗然,作字亦然。若能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 “常言道,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作字作文与做人是相通的,既然字可寓雄奇于淡远之中,文可含阳刚于阴柔之中,那么为人为什么不可以如此呢?” 在日记的结尾处,迅速添上两句话: “含刚强于柔弱之中,寓申韩于黄老之内。斯为人为官之佳境。” 正是这样的变化,扭转了曾国藩后来的人生,也改变了历史的格局和走向。 不得不说,后人眼中“最能坚持”的曾国藩,其实也是非常讲究变通的人。 坚持的是内心的理想,但行为会随着外部环境,应时应景应人而变。 作为理学大师的曾国藩,其行为在一步步在靠近心学宗师王阳明。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2023-07-18 21:31:061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美] 裴士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_F_J9jP76ox6clBqGjBJg 提取码:7eh9书名: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作者:[美] 裴士锋译者:黄中宪豆瓣评分:7.7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11-1页数:292内容简介: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湖南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地区,……既为更大国家的建造付出心力,也孕育出自己的身份认同。本书以多不胜数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写成,为发人所未发的一部力作。 ——拉纳u2022米特(Rana Mitter),《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作者湖南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特殊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先是助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平乱之后大量湖南人成为封疆大吏,晚清改革时湖南成为主要的改革中心之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湖南贡献甚大,而在毛泽东主政的中国则有多位湖南人跻身最高领导阶层。——柯文(Paul A. Cohen),《历史三调》(History in Three Keys)作者关于民族概念的中国如何由内往外发展出来, 至今只得到局部的探索。裴士锋的专题性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笔法说明地方根源与民族果实的关系。他笔下的湖南以新且有效的方式说明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满洲人》(The Manchus)作者作者简介:裴士锋(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u2022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译者简介黄中宪,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专职翻译,译有《天国之秋》《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审校简介谭伯牛,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2023-07-18 21:31:511

太平天国书那个版本比较好比较接近历史

《李秀成亲供手迹》应该说是最为真实和官方的太平天国历史文件,其影印件今存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你可以买这个的书来看。此书是由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所写的一篇自述,全文约五万余字,今仅存有33300多字,比真迹少10000余字(据说被曾国藩删除了李秀成劝曾国藩反清称帝等的内容)。此书真实性非常强,但是对了解这段历史可能不会十分全(毕竟是以李秀成的视角写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
2023-07-18 21:32:043

曾国藩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不谋反

转知乎网友的回答近日读张宏杰先生处女作,《千年悖论》,开篇扉页即是曾老先生的这句诗,出自其《三十三生日》,全诗如下:三十余龄似转车,吾生泛泛信天涯。白云望远千山隔,黄叶催人两鬓华。去日行藏同踏雪,迂儒事业类团沙。名山坛席都无分,欲傍青门学种瓜。曾国藩此人,直乃晚清民国之际第一人载!古人最为推崇的人生目标立德,立功,立言,曾无不独步当时,修身齐家所为德,克敌平乱是为功,家书数封传世百年,研读者无数,其立言同代无人能及。但用这句诗来形容其创业艰辛,宦海沉浮则甚为妥帖。谭伯牛的《战天京》里面描写了围绕天京攻防战的错综复杂而又微妙深奥的庙堂与战场,乱局与角力,看完此书才能懂得曾的这句诗,像是早早的就预言了自己的毕生功业心境。所以,成大事者必定是能够在内外交困,万难百险之间找到那条艰辛而后看似光明的道路,必定是所有事情都不就手,不遂意,前有强敌,后有掣肘的情势下才能完成功绩。此之谓真正化腐朽为神奇,挽狂澜于即倒,此为唐太宗言:“机难得而易失,功难成而易败”。似乎有观点惋惜曾不在天京打下后称帝,敢笑其读史未深,识曾浅薄矣!公司上市了就一帆风顺了?敲下钟就能把老股东,大股东,小股东全抛下了?天京之战困苦异常,打下只能说是幸未败矣,旁侧敌寇未清,楚淮虎视眈眈,各省支援惫怠,曾疲将老师,其敢反乎?这个时候不是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不小心就被火并了,兄弟们跟着你老哥是要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的,刚九死一生的打败长毛,正要等着正大光明的披红挂彩分果果呢,您老人家让我们上梁山当土匪去?二者,要看曾的思想境界,人生追求,曾为人最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的是忠臣良将,人生最大目标不是当上CEO,迎娶白富美,是要超凡脱俗,成万古圣贤,天下师表,德行楷模的人哪,看见老皇帝小皇子龙体康健都能和家人分享喜悦的人会造反?其表露心迹的诗:”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逼格马上就是流芳百世,万世楷模的感觉了,让他举起反旗,乱七八糟胡来,掉价成吴三桂之流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了。
2023-07-18 21:32:121

我的中国梦 征文1000字以上

我的中国梦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着同一个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虎门销烟到血战天京,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努力抗争,寻求光明,在血雨腥风中中国经历了最为黑暗的时代。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才逐步富强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不少人认为中国已然踏上复兴之路。可在我看来,中华民族的复兴绝非仅是经济的强盛,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精神财富的复兴同样不可忽视,它是我们民族的历史烙印,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讲求: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可在当今这些似乎只存在于少数先进人物的身上,想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重拾这些美德。在封建社会时的“忠”,是指忠心于君,而这早已被时代抛弃。如今,我们要忠于国家。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利益,义无反顾,慷慨赴死,正因他们的“忠”,我们才摆脱了封建殖民统治,迎来了新中国。现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已成过去,那么“忠”是不是也过时了呢?不,不是的。虽然这是一个和平年代,可是一些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动依然存在,藏独疆独台独以及国外敌对势力一直虎视眈眈,疆土争端日趋激化。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忠于祖国,那么这些活动不过是蚍蜉撼树。所有敌对分子只能是历史舞台的跳梁小丑,他们的行动只是以卵击石。凭着15亿中国人爱国之心,民族可兴,国土可安。我们的先人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在现在看来也有现实意义,孝能促进家庭和睦,每个家庭的和睦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把孝推进一步,整个社会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那么,我们的老人都能安乐晚年。而“仁·义·礼”是人与人相处的原则,“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从恒爱之,敬人者,从恒敬之”。人们互敬互爱,社会怎会不和谐?而“义”是要求我们,在别人有难之时,不冷眼旁观,在有违法乱纪之时,挺身而出,这样难时有助,乱时有争,我们才能看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宁景象。由此不难看出提倡“孝·仁·义·礼”,能够为建立和谐社会在道德规范上得到根本保障。“智”在当代也有了新涵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俨然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竞争,我们的复兴也应是建立在科技领先基础上,在《少年中国说》中就提到“少年智则中国智”,只有年轻人注重科技文化学习,不断改革创新,我们国家的发展才能持续高速,才能加快复兴步伐。“信”是要求我们诚实守信。现在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厂商为了利,忘记了社会责任,使人们在诸多的事件中出现信任危机,缺乏安全感,幸福指数大大下降,没有了幸福感,社会就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社会不安定了,何谈民族复兴?因此,只有讲求诚信,才能使整个社会有信任度,有安全感;才能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人民才能在复兴之路上得到幸福安康的生活。“廉”是为官之本,记得岳飞说过“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纵观历史,当一个国家为官者贪污腐败成风,往往得到的结果是江山易主,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一系列的高官不断曝光落马,政府经费的节俭,使我们看到,党正以更新的姿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提高了政府的信任度,使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到有力的保障,使我们的法制进程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干群关系,充分发挥了政令的效率,杜绝了钱权交易,提供了公平的发展环境,以利于安定团结,更为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示范作用。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幸福,需要我们用传统道德来作为思想保障。传统美德的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助推剂。在此我要说“道德兴,中国兴,中国兴,国民幸”。
2023-07-18 21:32:202

清朝历史方面的书

中规中矩的、但能看懂的 :《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正说慈禧》《细说清朝》历史小说:“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非常正经的:萧一山《清代通史》《清史大纲》阎崇年《明亡清初六十年》谭伯牛《战天京》《天下残局》唐浩明《曾国藩:黑雨、野焚、血祭》 老实说,现在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符合原貌的犹如凤毛麟角,何况穿越,个人认为不过是借着有名的人物和背景大唱言情。先提个醒,历史和小说与电视剧是有很大差距的,剧中俊逸潇洒玉树临风的男主角说不定只是杜撰,现实这种东西,伤不起啊。嗯,如果想要怀抱一些美好,就看清穿的小说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8581344.html?an=0&si=3
2023-07-18 21:32:4014

天国之秋的作者简介

裴士锋 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黄中宪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谭伯牛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 》《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2023-07-18 21:33:011

一万年来谁著史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一万年来谁著史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不一定明白,明白的也不一定不掺一点私念,毕竟是没了下体的人,思路和言语难免偏激。 谭伯牛的可贵是秉承司马迁的衣钵,站在了少林拳和葵花宝典之间,有才情又不失史识和史直地展现人和人之间,种种出发点的不同和利益的平衡。按古代小资的话说,应该焚香一柱,煎茶半盏,于窗下听秋雨读之,不知天之将白。第二天上班,把学会的东西分批分拨儿活学活用给自己的顶头上司。 就因为这一点,如果《史记》是一百分,《战天京》可以得七十分。 在追赶司马迁的路上,如果想继续走,约略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最取巧的,但是最容易坠入魔道:提炼出一两个核心词汇,反复炒卖。得手的例子有吴思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第二种是积累数量,司马迁用含蓄的正史写法,用精炼的古汉语写了十本,谭伯牛至少要写200万字才能都说清楚吧?如果不想写得吐血,只有引刀自宫了。第三种是借鉴西方史学,充分总结归纳,拎出自己的中国人学体系。这点,司马迁都没做到,如果成功,可……
2023-07-18 21:33:142

我的人生书单

手一抖就在当当买了两本书,一本《万古江河》、一本《维米尔的帽子》。 《万古江河》是2019年清华大学校长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一本书,作者是许倬云,而《维米尔的帽子》却是一本中国通外国人写的一本关于世界和中国的历史。但是回过头来看,发现这两本书都是历史类的经典书籍。 而关于历史类的书籍,曾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何兆武的《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谭伯牛的《战天京》,古语有云:读史使人明智。我觉得历史最关键的在于给我们提供很多人生参考的案例,关于人、关于事和关于选择。而这几本书又给我打开了一扇与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不一样的历史观,特别是何兆武先生在《历史理性批判散论》里关于明末清初的一些观点,完全与教科书里传统的历史观截然相反。 我喜欢看历史,有时候更喜欢看虚构的历史,细细数了一下,自己最近看的历史类小说竟然是最多的。姚雪垠的《李自成》、杨炴亭的《汉武大帝》、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唐浩明的《曾国藩》等,高阳的《慈禧全传》还在书架上静静地等着临幸。 说起读书,我深刻地记得自己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广阔的读书历史,而自己在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竟然始于一本章回体武侠小说《童林传》,而这本书却是一本残本,我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一直都没有读到结果,但却乐此不疲。而我读的第二本书,却是一本《武松传》,那个时候,我偷偷地将这本书藏在书包里,下课时,放学时,完全沉浸在武松传奇的故事当中。当时记得还被一个堂叔看见了,他回去在我爸妈面前告了我一状,至于其严重后果现在已没有印象。 但是从《童林传》和《武松传》开始,这便开启了我的武侠小说阅读之路,当然肯定逃不脱金庸的“飞天连雪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小说大部分都是我初中时读完的,而这个时候正是金庸最火的时候,各种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也是轮番上映。而古龙的小说却是只读了一部,就是《血鹦鹉》,那个时候并不非常喜欢古龙的文字,因为太过冷峻,对于人性、情理、武功招数的描写过于简洁,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很大。但是那个时候盗版、山寨版的武侠小说太多了,连作者都有山寨版的,本如说全庸、吉龙、梁栩生等,而武侠小说也有什么《九阴真经》、《周伯通》、《古墓派》等。而且还有一类武侠小说,就是千篇一律地就是主人公被群攻掉下了一个悬崖,然后习得绝世武功,大闹江湖,江山美人,读得让人热血沸腾。 高中的时候慢慢地和武侠小说“say goodbye”,那个时候有个很著名的邮寄书籍平台,就是贝塔斯曼,而我也经常把自己的生活费省一部分来买书,比如什么《爱如烟花、只开一瞬》、《拿破仑传》、《蚂蚁革命》、《蚂蚁时代》、《世界中篇小说集》等。我在贝塔斯曼办了一个会员,而最令人愉悦的时光就是翻阅贝塔斯曼邮寄的读书推荐期刊,在上面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书,但总是经费有限偶尔买一本。 而在这个时候,我也读了一些世界经典名著,比如说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莫泊桑的《漂亮朋友》等,而那时的书,有很多这种知名作者的合集,全是盗版书,很多都是砖头厚的一本,字印得极小,而且还有很多错别字,这无形中就给我500度的近视眼又加了200度。 等到上大学的时候,那个在高中极为憧憬的有几十万册几百万册的图书馆,便成了我常去的所在。而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却常看的是现当代作家的经典小说,什么余华、阿来、麦家贾平凹等等。在大三的时候我接触了南方周末的一个编辑,他颠覆了我的读书观。 记得有一次和他通电话,他问我:你都看些什么书? “看了好多书,可以说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书我都看了个遍。” “比如说呢……” “什么余华呀、格非呀、阿来呀……”我又举了几本他们的代表作。 “那你看完这些书,有什么感受呢?” 我有些沉默,因为你要短暂地去总结一些小说的心得,确实有些肤浅,而且不知道从何说起,是讲小说的情节呢,还是讲小说所反映的人性和社会问题呢,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显得自己有些卑微,这是第一次在读书的问题上我如此窘迫。 然后南方周末这个编辑,也就是我读书史的贵人就苦口婆心地告诉我,要读一些能让自己思考的书,能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政治经济的经典书籍。他开始让我试着去读一些与小说无关的书,并让我每读一本,就写一些心得。从此我就开始了我的读书思考之路,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朱光潜的《美学三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何兆武的《上学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朱苏力的《送法下乡》等等,那个时候我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在豆瓣上写了很多读书心得。大量的阅读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和我看世界的方法。许多年后,我遇到另外一个人,印证了我这段极为特殊的读书史,她说: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看一些能让自己思考,能让自己成长的书,而不是去读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书。 读书有各种目的,有打发时间、有获取快乐、有收获知识、有思考、有反醒,但是我觉得读书应该是有层级之分,简单的就是读书获取一种感观上的快乐,再进一步就是从书中获取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再高级的就是自我思考,我觉得这就是阅读的层级,也就是阅读的力量。 上班之后,平时闲暇的时间便变少了,这个时候很少再静得下心来看几本书。这个时候是买书大于多于看书。书架上的书比任何时候都多,没看的书也比任何时候都多。各类视频APP的流行,各类电子书的盛行,手机占用了我们的大部分碎片化时间,读纸质书竟变成了一种奢侈和情怀。 是的,读书就是一种情怀,是捧着纸质书,闻着书香,听着书页翻动,时而欢笑、时而沉思、时而焦灼的一种状态,而保持这种状态就是不断地书写自己的别样的读书史。未来一定很精彩,因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23-07-18 21:33:211

道光明明喜欢老六,为何咸丰得以继位?

各朝各代立太子都是大事,有的皇帝早早的就立了太子,臣子为将来着想依附太子,形成了根深底厚的太子党,皇帝不但有被谋逆篡位的危险,皇太子也可能会被其他皇子势力陷害。有的皇帝立太子很晚,这样也不好,皇子们为争宠皇帝不停的内斗,逼急眼了就是互相残杀,一旦皇帝驾崩,太子的势力还未巩固,很容易造成兵变。清朝皇帝借鉴历朝在立储早晚问题上的利弊,采用刮刮乐的方式揭晓皇子继承人的归属。所谓刮刮乐,就是皇帝早早就立好太子,但不公布,而是写在黄绫上,藏在保险柜中。一旦皇帝病危或驾崩,则召朝廷重臣以及皇子进宫,当场打开诏书,将结果公之于众。大家耳熟能详的雍正即位诏书就是如此,传出的四阿哥与十四阿哥的故事也是众所周知。无独有偶,咸丰皇帝即位时也出现了雷同的剧情,而且有不同版本,听小编慢慢道来。剧情一:离谱版。道光二十六年,宣宗依照老规矩将太子的名字写在了黄绫上。太子为四阿哥奕?,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又过了一段时间,道光觉得六阿哥奕?是越来越有皇帝相,道光这个后悔啊,这个心结一直到他将死的时候,他才决定要解开。他命令太监传六阿哥火速进宫,想要亲自下达更改太子的决定。可巧合的是,四阿哥当时在门外等待请安,闻听后甚是惶恐,赶忙来到皇阿玛近前观察。道光没有看到老六,看到的却是老四,极其失望,这口气没顺好,便咽了气。剧情二:正统版。剧情一是野史记载,而正史是这样记载的,当时道光要咽气的时候,将几位重要的宗室亲戚都叫来了,包括爱新觉罗载铨、爱新觉罗载垣、爱新觉罗端华等,还有当时在朝中比较重要的大臣武将僧格林沁,在众人的围观下,将刮刮乐刮开,四年前写好的字迹呈现在眼前:“皇四子立为皇太子”。这是正史记载,但可信度不高,道光爱老六,四年前就秘定了老四,这实在有些蹊跷。剧情三:合理版。正史归正史,但正史不一定真实。这个版本的剧情小编觉得是最合情合理的,也最符合当时形式。道光最先立太子为六阿哥,当然,按照清朝立储的家法,将名字写在黄绫上。当时身边的太监远观道光在写最后一笔的时候,没有收笔,一顺而下,而当时立太子只有两人选,四阿哥名为奕?,末笔带勾,而六阿哥名为奕?,末笔甚长,于是太监断定太子必然是六阿哥。口口相传,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宫内,道光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六阿哥暗自揣摩圣意,对朕的位置期盼甚急,而且还四处散播,幼稚得很,难以担当,因此用奕?代替了奕?。道光尤其喜欢的是六阿哥,而最后继位的却是四阿哥,剧情一和三在这个条件下是成立的,而剧情二的正史,却生硬的很,明明看好老六,咋就突然立了老四,其中一定有隐情啊,而剧情三是小编认为最合情合理的,网友更相信哪个呢?参考资料:《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2023-07-18 21:33:351

战天京为什么绝版了

销量低。《战天京》是清史研究者谭伯牛关于晚清历史的经典之作,但由于受众范围小,导致销量低,从而出版社不再生产而绝版了。《战天京》讲述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郭嵩焘等晚清军政名人的故事。
2023-07-18 21:33:521

晚清军政传信录:战天京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晚清军政传信录:战天京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晚清军政传信录:战天京》内容简介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体例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这把《战天京》与大多数虚构的历史小说和枯燥的史学论文区分开来。差可比拟的或许只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但是本书更为生动有趣,并且摒弃了先入为主的“大历史观”。不管是对历史小说感兴趣的读者,还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这都将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序言:史笔、诗笔、画笔读史是有益的,却未必有味,读小说是有味的,却不一定有益。  所以,愿意并能够读完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千万人中难遇其一,终身在小说世界里徜徉的人,也许更少。  这不是读者的责任。真正有责任感和有才华的作家,永远都不会苛求读者,而只会随时接受读者的检验。因为,阅读上的有益而有味,使读者合情合理的追求,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如此。  作为一名惯于苛求的读者,我刚刚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检验,同时,也享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朵颐之快。  《战天京》从内容上看,无异于一部晚清军政档案,却很难在体例上定位,它几乎融合了中国文化写作中所有的体例。这是一个大胆而高明的创意,因为,一种文体带给作者的自由程度越高,……
2023-07-18 21:34:002

《毕竟战功谁第一(修订典藏本)》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毕竟战功谁第一》(谭伯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In7MVVzYk1MK6xuGNk3Fw 提取码: f2ms书名:毕竟战功谁第一作者:谭伯牛豆瓣评分:6.4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19-8页数:280内容简介:“曾国藩的读书课”“曾文正公吐槽录”“谁想做皇帝”“没想到做了人质”“相术”“痞子腔”“李榕逸事”“美人小白”……本书是谭伯牛精品历史小文的结集,不仅涉及湘军、淮军、太平军以及晚晴众多大佬的逸闻秘事,也谈到了一些史实翻案,内容有理有据、有趣有料,读来让人趣味盎然。谭伯牛坦言:自己只是想从一些历史细节入手分析,奢望能够以小见大,引出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讨论。作者简介:谭伯牛,知名近代史学者、作家,1973年生,长沙人。致力研究清史,尤长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研究。先后出版《战天京》《湘军崛起》《毕竟战功谁第一》《近代史的明媚与深沉》等作品。2016年于“荔枝FM”开设音频讲史栏目,钩沉近世史话,为读者所喜爱,累计收听近3000万人次。
2023-07-18 21:35:001

《天下残局断章取义晚清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天下残局》(谭伯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_A4LbEZQ2SWmEMr0wZstA 提取码:wejc书名:天下残局作者:谭伯牛豆瓣评分:7.4出版社:同心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6页数:292内容简介:政治家-人物研究-中国-清后期-文集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45610号令狐瓜子新书《叫床》自序 作者:谭伯牛自 序这本书是一个杂集。所谓杂,首先是体裁的杂,有专栏短文,有图书评论,有述史长篇,还有考证兼抒情的散文。其次,是文体的杂,既有大白话,也有浅近文言。再次,则是图文相杂;如此,虽有趋附潮流的嫌疑,但是每幅彩图,都细心写了说明,释文以外,或对书画内容作一些解说,或对书画作者的故事做一点考证,或离开内容发几句感慨,总希望能在“看图说话”一类书中稍稍显得别致一点,庶几不致太招人厌。因为杂,所以不好取名字。不好取名,就偷懒,例如人名中的“港生”(生于香港)、“建国”(生于四九年)之类,就地取材,无所寄托。于是,想了个《曾国藩叫我起早床》,即取材于书中某文题,小作改易。前撰《战天京》,也是这般偷懒取的名字。这个书名被朋友们简称为《叫床》,大受好评,但是,出版商不同意,说了两个理由:一,“曾国藩”三个字,今已成为书市中各类假冒伪劣书籍的代名词;二,近来好卖的历史类书籍,书名都很“大气”。“曾国藩”如何与假冒伪劣挂上钩,我所不解,“大气”是什么模样,更不可想见。然既有此说,就不得不重视,盖因已是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都应重视专业人士的意见,不则逆潮而动,是所谓“拍脑袋决策”,将被讥为土老财、暴发户之作派矣。从善如流,改。怎么改?却没了主意,一球踢回出版商,让他想辙。彼心早有成竹,报曰:残局天下。释名是这样的。残局,自然是说晚清的时局。虽有十年的“中兴”(此据美国汉学家芮玛丽的定义,指1860-1870年),终不免分崩离析,一朝倾塌。天下,比国家大,照顾炎武的说法,亡国犹不可怕,怕的是亡天下。于是,残局天下两个词合在一起,既有历史判断,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生灭常变,爱恨情仇,大道混沌,一锅煮了。我说,纯属瞎掰,下不为例。因此,有了这个书名。但心有不甘,还要加个尾巴,曰:断章取义晚清史。鄙见正题未免过于“大气”,添一条小气的补充说明,或能取得燮理阴阳、调适胃肠的作用。若说老实话,则是犯怯发虚,不敢以讲大话而自喜自欺也。读者其能亮之,则某幸甚。虽如此这般与专业人士、商业策略做了“和奸”,但犹有几句议论,不吐不快。前谓甫闻“曾国藩”三字成了假冒伪劣书籍的代名词,蒙所未解,稍稍一想,却又解了几分。出版商所说,无非是指那些打着曾文正公招牌的各类“权谋”、“秘术”的“成功学专著”。挺经、冰鉴之类,是假冒。前者虽见于湘、淮元老的函札及同时後世的笔记,但未有成书;後者,则直是以讹传讹,曾氏固尝以貌取人(见曾氏家藏史料之“会客单”部分),但何曾为此撰写过专门著作!何谓伪劣?愚见:自民国以来,市面上全部挂羊头卖狗肉的曾氏“心法”类书籍,不论分类辑录还是夹叙夹评,都是伪劣品;只有两种例外,一是王定安《求阕斋弟子记》,一是蔡锷辑《曾胡治兵语录》,前者比次史料,後者兵家别裁,对读者来说,有利无弊。假冒伪劣,实不足论,值得讨论的是,明明是假冒伪劣的东西,却群趋若鹜,何解?曾国藩以书生带兵,勘定大乱,本就是桩奇事,何况这桩奇事距今不过百馀年,依能近取譬之旨,取之为素质教育、终生教育的教材,读者欲视而不见不可得也;梁启超、蔡锷、蒋中正、毛泽东等近代伟人都说过服膺曾氏的话,至奉为国人楷模,正合名人广告的通例,读者欲视而不见不可得也;社会人群之争竞,于今为烈,而人性莫不渴望捷径、乐闻秘技,恰有人投其所好,炮制出借名曾氏的成功指南,读者欲视而不见不可得也。有此三般不得已,此类假冒伪劣书籍欲不大行其道真不可得也。于是,造成了怪现状。一边是曾国藩被神化,其人之名号,几能点铁成金,促成书籍的畅销;一边,却是曾国藩被庸俗化,大书其名的印刷品,竟成了劣质书籍的代名词,他那幅头戴官帽的苦脸标准像,竟成了劣质文化生活的注册商标。曾氏地下有灵,将以为幸耶,抑为悲也?当然,曾氏之灵的悲喜,不足概括世人的悲喜。鄙人之浅识,亦不足体会世人的悲喜。编撰这册小书,于世人之悲喜,亦无能增减之。更何况假冒伪劣之讥,实亦未自信能毫不领受也。但是,这些败兴话,还是得说,决不後悔,哪怕读者一朝省悟,误将鄙人也划入劣质书籍作者的行列。嘻。牢骚发完了,读者请翻至任何一页,胡乱读之,聊作遣日。是为序。二月十一日,岁在丙戌。长沙谭伯牛。
2023-07-18 21:35:121

请推荐一本关于晚清历史比较好的书

晚清七十年啊,NB的台湾人写的
2023-07-18 21:35:242

湘军崛起的目录

开场白○ 湘军的“湘”,最初其实是指湘乡。“无湘不成军”的意思也并不是“军队里要是没有湖南人就难以成军”,而是表扬湘乡勇最为善战,最为精锐。○ 为什么书生能带兵?不是因为他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能够感染人,所以大家跟着他去战斗,而是作为读书人,他有机会进入官僚系统,有机会去接触、运用国家的资源来为军队筹饷。1?“无湘不成军”2?团结决不是湘军的特点3?为什么书生能带兵4?八卦湘军第一部 忍辱负重曾国藩○曾国藩创新军,就好比在创业、做公司。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是不需要太严格制度的,就像很多IT企业,追求管理“扁平化”。○刚出山这会的曾国藩,耳根软,心计粗,一遇煽动蛊惑,就犯了战术错误,全军覆没。人在愤怒羞愧交集的时候,就会失去理智,曾国藩也不例外。他失去理智,一跺脚,跳了湘江……○收复武昌之后,皇帝对曾国藩的印象有所好转,说话口气越来越平和,甚至可以说令人温暖。湘军水师在长江损失惨重,清文宗不责罚曾国藩,却严厉谴责江西的高级官员协助工作没做好。然而,皇帝的情谊是不能持久的……一、三个湘乡人1?曾国藩:低姿态创业2?理学将军罗泽南3?王錱:“湘军王老虎”二、曾国藩退走衡阳1?赢得外号“曾剃头”2?练水师:一个创意改变一生3?首战:曾国藩跳了湘江插曲:铜官感旧图(曾国藩自杀未遂引出的一段是非)三、田家镇之战1?名将塔齐布2?田家镇之战四、在江西的心酸岁月1?很委屈:“湖北巡抚”之议2?“曾钦差”的苦恼3?和皇帝交情的冷暖时光4?来自朋友的伤害:和左宗棠翻脸第二部 大器晚成左宗棠○遇上生命中的大贵人陶澍。○左师爷:湖南“最有权势”的人○“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的出处○左宗棠向洪秀全献计献策,这是别有用心如两湖革命青年之徒造作的谣言……一、左宗棠在湖南1?四十岁以前的乡下岁月2?左师爷:湖南“最有权势”的人3?在湖南的财经新政二、樊燮案1?“王八蛋,滚出去”2?湖南、湖北、中央:官场秘密角逐3?“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考证:左宗棠是否曾向洪秀全献计献策?第三部 “枭雄”胡林翼○胡林翼是花花公子吗?关于他的花边传言,可信度有多高?○胡林翼的做人做事四项基本原则: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奖赏诱之。○湘军中唯一跟胡林翼有得一比的人,是李鸿章,两人处理各种事情、各种关系的能力,都非常强,都敢于突破成规,为了把事情做好,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一、高干子弟胡林翼1?做人做事四项原则2?驻京办主任的风流岁月3?乡居造人事业二、地方干部胡林翼1?在贵州:年轻有为的地方官2?不称职的军事指挥官3?奓山之溃:民间记忆里的胡林翼4?收复武昌:罗泽南之死三、巡抚的特别手段1?督抚同城:和总督搞好关系2?枭雄本色:人事财政一把抓3?胡林翼派红包第四部 智勇双全李续宾○胡林翼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位是李续宾,一位是多隆阿。他称李续宾为“圣人”,称多隆阿为“八旗圣人”。○李续宾天赋异材,人高,力气大,骑术精,箭法好,酒量极大,会医术,地图还画得好,打起仗来,有勇有谋。一、全能将材李圣人1?三十岁前:全能将材2?岳州故事:有智有勇3?无情军令有情将军二、攻克九江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第五部 湘军的困境与机遇○三河溃败后,湘军能否重振再起?○重新出山的曾国藩,是否还要面对客寄江西时,无权无钱的尴尬乃至屈辱的困境?○清军的江南大营崩溃,东南形势为之翻天覆地,湘军同志却因为这个不幸消息,而眉飞色舞,私下庆幸。一、军事困顿1?曾国藩、胡林翼再次出山2?机会来了:江南大营崩溃二、肃党与湘军1?肃顺其人2?肃顺与湘军三、太平军、湘军的战略博弈1?围魏救赵:李秀成轻取杭州2?太平天国:天京御前会议3?上巴河会议:湘军的四路进军之策第六部 名将鲍超○鲍超一战成名亿生寺,这位战功卓著、一生中从没打过败仗的将军,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曾国藩论将领之道:不妒忌、不好胜的将领不是好将领。一、多隆阿与鲍超1?多隆阿新贵2?鲍超:一战成名亿生寺3?谁做统领二、小池驿之战:将将和1?孤军深入小池驿2?黑暗中的笑声3?鲍超的将领之道4?战后休息第七部 湘军的前途○胡林翼高瞻远瞩,规划湘军未来的美好图景;曾国藩重出江湖,保守、谨慎,在祁门遭遇大劫,几乎性命不保。○祁门局势最恐怖的时期,李鸿章突然出走,到底是不能与师门共患难,还是别有原因?一、湘军的前途1?胡林翼高瞻远瞩2?曾国藩保守二、祁门之劫1?曾国藩新官上任2?祁门患难时3?要不要北京勤王4?李鸿章祁门出走之谜三、胡林翼英年早逝1?武昌危急:胡林翼的烦恼2?陈玉成的烦恼和李秀成的小算盘3?胡林翼之死第八部 安庆之战○降人轻利重名,是不得不如此,老主子骂,新东家不信任,看湘军中的两位降将如何自处?○陈玉成孤注一掷,近乎疯狂,采取人海战术,一昼夜间冲锋12次,阵亡人员15000人,令湘军士兵杀到害怕。○政坛新秀李鸿章,怀着几分赌气的心情去了上海,带出一支淮军,并由此展开,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一、曾国荃打安庆1?降将韦俊:打枞阳2?降将程学启3?鲍超赤岗岭杀降4?陈玉成的战术5?血战6?曾国藩入驻安庆二、李鸿章的新机遇1?上海请援2?李鸿章初入曾幕3?“李广才气无双”4?派谁去上海?第九部 战天京○雨花台血战,李秀成给曾国荃来的一个下马威:1万湘军对阵20万太平军,激战46天,几乎崩溃。○写奏折,是高智商的人才能干的事情,呆子曾国荃不经意惹出的奏折麻烦。湘军打下南京后,第一份报捷奏折,竟然是由曾国藩提前拟好、曾国荃填空而炮制出来的。○疑案细说:打下南京,第一个登上南京城的湘军将领是谁?曾国藩想做皇帝吗?一、大战前夕1?湘军极盛时的势力范围2?血战雨花台3?阴阳怕懵懂二、曾氏两兄弟1?曾国荃的固执2?曾国荃的玩笑3?曾国藩奏折速成班4?故事揭秘:克复南京后的第一份奏折5?李泰国舰队事件:曾国荃惹的奏折麻烦6?沈葆桢风波7?淮军要不要助攻三、东征大结局1?艰难的胜利:攻克南京2?疑案:首登之功3?曾国藩左宗棠的笔仗4?曾国藩想不想做皇帝第十部尾声1?湘军大佬的未来发展2?湘军与淮军的矛盾3?湘军的遗产4?结束语5曾国藩想不想做皇帝……
2023-07-18 21:35:301

美好中国,美丽家园

美丽中国 美好家园我手握一支绚烂的画笔,在纸上涂鸦,每一笔都浓墨重彩,每一笔都富有激情,每一笔都闪烁着光彩。我在绘我的梦,我的中国梦。  我的梦,是要让中国成为“美丽中国”。  中国,一个饱经五千年风霜雨雪的悠悠古国,一个走过辉煌64年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站在亚洲之巅的雄鸡,一个为世界锦上添花的新生命!自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光彩夺目!中国的地大物博、风景壮美,散发着她的迷人魅力。我爱置身于美丽的地方,所以我每时每刻都督促自己发奋学习,长大后让中国成为“美丽中国”!  人们迈向小康的步伐龙骧虎步,汽车一辆辆上路,工厂一座座建起……城市里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烟缭雾绕”之中。时间齿轮缓缓转动,神在云端轻轻吹了一口气,大半中国都笼罩在雾霾之中。  雾霾,一个可怕的白色魔鬼!它盖住远处的青山绿水,遮住近处的车水马龙。它紧紧掐着中国母亲的咽喉,抓住她的心脏,北京。在一条幽幽的街道上,站定一会,脸上满是尘沙;注视一会,眼前一片迷茫……身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啊,每个人都戴着密不透风的帽子,厚厚的口罩保护着他们的鼻喉,脖上围了不知多少条围巾,衣服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受到了衣服的束缚,人们走路一摇一晃,就像一只可笑的巨型企鹅。这恶劣的天气给人的影响委实是显而易见。汽车排出的废气,工厂腾起的黑烟,浪费奢侈的用电用水……一幕幕在我们眼前若隐若现。诚然!罪魁祸首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的美丽中国是不是要一去不复返了呢?  关上正在播放雾霾新闻的电视,我擦干因梦想破灭而留下的眼泪,进入了梦乡。  这不是刚才被雾霾席卷的街道吗?怎么和电视上的不一样呢?小心翼翼地踏着一尘不染的水泥地,我东张西望。街道尽头的一棵棵杏树,点点花苞竞相开放。树旁的居民楼,仿佛浮于粉海之上。树影筛出的阳光探进姑娘的阳伞,如同半梦半醒的眼波。姑娘如瀑布般的黑发垂至腰际,身上的雪纺裙完全不同于之前的“企鹅装”,裙子飘逸得似纷飞的彩蝶。我站在高处,蓝天白云在我的头顶流动,眺望着远处的青山,仿佛只是用绿色渲染,没有勾勒的水墨画那样,轻轻地流向白云。黄昏,天空泛起迷人的彩色涟漪。老人带着小孙子出来散步,他们已都不是“蒙面侠”,大方地露出快乐笑容,祖孙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这是我的中国梦吗?这就是我梦想中的美丽中国吗?  是的!这就是的!这就是美丽中国!原来我心目中的美丽中国不仅仅是壮美的大好河山,还包括着我们最熟悉的我们身边的街道!当祖国母亲置身于雾霾的恶劣天气之中,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做些什么!现在春暖花开,时光大好。让我们迈开轻快的脚步,带着工具,到荒山去植树!为郊外披上绿纱,叫风沙乖乖低头。高大的工厂烟囱不在冒出黑烟,工厂里科研专家们正绞尽脑汁,研究减排。学校门口,我别上光荣的团徽,拿着扫帚,和其他的团员们一起去社区义务劳动。一阵的忙碌,终于把街道打扫干净,我们互相击掌庆祝。回到家,看见爷爷正扶着爬梯,叔叔正在把费电的白炽灯换下,把发出温柔光芒的节能灯装上。第二天上学,同学小智正滔滔不绝地向同学们说着他长大后要发明一种环保汽车,用太阳能、风力、雨水等等来作为燃料……  你一言,我一语;你一计,我一策;你一行,我一动……“美丽中国”的城堡经过我们一砖一瓦的努力逐渐变得高大,我的中国梦的轮廓也从迷惘变得清晰。美丽中国,我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一定会实现。  涂鸦纸上,那溅出的抹点是梦想开出的花。把雾霾赶出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加美丽,这是我的中国梦!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
2023-07-18 21:35:432

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 这篇作文咋写 给个大体内容或者开头结尾就行

开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梦的,每个人的梦都是不一样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梦想在长城脚下放飞,希望在我们脑海中点燃。黑暗中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去向。记得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从不怀疑,因为梦想只要经过奋斗,就可能变成现实。哪怕没有成功,我们也不后悔,因为我们至少奋斗、努力过。具体内容: 我的中国梦是什么。为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理想。可以谈好多条。要是凑字数的话那就多写点。结尾: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开头:写中国现状,你对未来的憧憬(概括的说,“中国是个很美好的国家,人们善良努力,社会安定和谐,但是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段1:憧憬1,社会福利方面,现状是什么样的(有人失业流离,挨饿受冻),你的憧憬是什么样的(人人安居乐业,温饱富足)段2,3:憧憬2,3,比如教育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等等。我不建议写国际关系什么的,因为离生活太远不好描述。结尾:对于憧憬要努力实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类的“未来更美好”。。
2023-07-18 21:35:512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美] 裴士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IMTFuLfcHAOQZMjV60U1A 密码:r8fq书名: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作者:[美] 裴士锋译者:黄中宪豆瓣评分:7.7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11-1页数:292内容简介: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湖南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地区,……既为更大国家的建造付出心力,也孕育出自己的身份认同。本书以多不胜数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写成,为发人所未发的一部力作。 ——拉纳u2022米特(Rana Mitter),《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作者湖南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特殊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先是助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平乱之后大量湖南人成为封疆大吏,晚清改革时湖南成为主要的改革中心之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湖南贡献甚大,而在毛泽东主政的中国则有多位湖南人跻身最高领导阶层。——柯文(Paul A. Cohen),《历史三调》(History in Three Keys)作者关于民族概念的中国如何由内往外发展出来, 至今只得到局部的探索。裴士锋的专题性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笔法说明地方根源与民族果实的关系。他笔下的湖南以新且有效的方式说明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满洲人》(The Manchus)作者作者简介:裴士锋(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u2022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译者简介黄中宪,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专职翻译,译有《天国之秋》《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审校简介谭伯牛,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2023-07-18 21:35:571

怎样学历史?

多看历史书历史就能学好,是男生的话想一些历史游戏,是女生的话想一些历史小说。
2023-07-18 21:36:124

有哪些读物可以全面的学习曾国藩的一生?

链接:http://pan.baidu.com/s/14TZzNskqBsMbkDne6t9SsA 提取码:ud43张宏杰:曾国藩的多面人生。他是共同的偶像,他被评价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人;从“愤青”到“老江湖”,他是内清外浊的“非典型官员”;少年时的他“逢考必挂”,连续六次名落孙山;他崇尚“笨鸟先飞”,屡战屡败却越挫越勇;他战功卓著却曾三次意欲自杀;中年变法,十年七迁;青云直上拿下“副部级”,完成了从“愤青”到“老江湖”人生蜕变。他阅人无数,被称为“相面大师”;他一生纵横官场,法家变为老庄,炼成绝顶高手。他,就是晚清两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国藩是一个高手,更是一个可以被学习的高手。如何抓住事业机遇,如何最大限度排除通向成功之路的人为障碍,如何在波诡云谲的官场得心应手,如何严格治家……课程目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在反复中磨砺,曾国藩的修身立志之法,给我们哪些启示?十年拿下副部级,什么样的为官之道创造力如此奇迹?.....
2023-07-18 21:36:2811

以爱劳动 爱学习 爱祖国为话题写600字作文

额度耸人听闻热图有问题仍然台湾团任务太惹人同仁堂
2023-07-18 21:37:101

我13岁,酷爱历史,谁能给我推荐几本历史书?

上下五千年 我看了 蛮不错的
2023-07-18 21:37:198

爱生活爱学习爱劳动600字作文大全

爱生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是作为一名小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首先是爱学习。 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热爱学习,因为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学习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是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成就的基础。 社会在前进,我们的祖国也变得更加繁荣富强。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好好学习,做个爱学习的好少年,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和责任,从小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为了长大后能更好的劳动,更好的担当责任,对祖国有更大的奉献,更好地报效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其次是爱劳动。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了社会的主人,劳动不仅成为公民的义务,而且是一种平等权利,也就是说,是为社会同时也为自己劳动。这就要求劳动者应自觉地为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劳动。爱劳动,也就成为劳动者道德品质的重要表现,成为衡量公民道德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爱劳动,就要做到:第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诚实、积极、主动地进行劳动。在劳动中要认真负责,保质保量。要坚决克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的劳动态度。第二,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这些劳动不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也有利于培养爱劳动的良好学校氛围。第三,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如学校的门卫爷爷和工人叔叔。对他们的工作要理解、尊重,与他们相处要礼貌、谦虚。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要说,生活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心。只要你时时刻刻都保有一颗发现“爱”的善心,那“爱”就逃不出你的五彩生活。
2023-07-18 21:37:372

你知道哪些历史书(教材)之外值得一提的历史?

二战结束之后中国曾经占领过日本(虽说时间短,人少吧,真正带着枪走上日本国土的)历史书上不会教这些的!因为内战的原因,占领日本很快很快就结束了。
2023-07-18 21:37:457

曾国藩: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对自如?

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对自如曾国藩曾国藩用的其实也是这样一套心法。有个字在古代儒家的修身当中非常重要,就是诚恳的“诚”字。李鸿章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就说我的老师曾国藩,教我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诚”字,这真的是让我受益无穷。曾国藩曾经问李鸿章:“你跟外国人打交道,打算用什么方法?”李鸿章说:“我跟他们打痞子腔,跟他们耍无赖。”曾国藩说:“不好,你要跟他们用一个‘诚"字,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人,人都讲道理。只要你用一个‘诚"字,该怎样就怎样,对方就不会欺负你.即使他欺负你,那也只是实力差距带来的正常结果,总比你耍无赖、使巧计,最后吃一个大大的暗亏要好得多,对谁我们都应该秉承一个‘诚"字。”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当中,经常就是这样的。《战天京》这本书里还写到一个例子——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这就是晚清史上著名的刺马案。慈禧怀疑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干的,于是把他叫来,阴阳怪气地问:“此事甚奇呀!”曾国藩回答得非常简单:“我也觉得此事甚奇。”一个字也不多说,完全不跟老佛爷辩解。老佛爷拿他一点儿招都没有。另外一个例子,朝廷要封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一个官,曾国荃嫌小,就打算撂挑子,给朝廷上了一个表章,要求再给自己降级。曾国藩劝他不要这样,说慈禧、恭亲王奕?都是明白人,千万不要跟老中医玩偏方。何必呢?跟明白人不要干这种事。左宗棠经常在背后给曾国藩捅刀子,曾国藩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该解释这件事就解释这件事,过后我全当没发生过;该帮你左宗棠的时候,我还是要帮你。这就是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准则,这也就说回到了我前面讲的那个贬义词:鼠目寸光。我就处理眼下这一件事,处理好了,不考虑周边的第二层、第三层博弈关系,这反而是在乱局中、变局中最最聪明的方法。有一则禅宗故事,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你年轻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呀?”师父说:“我就是砍柴、挑水、做饭。”小和尚问:“那你得道开悟之后,你都干些什么呀?”师父说:“我还是挑水、砍柴、做饭。”小和尚问:“那有什么区别呢?你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老和尚说:“不对,有进步。我年轻的时候是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现在呢,我开悟了,我现在砍柴的时候就砍柴,挑水的时候就挑水,做饭的时候就做饭。”人的境界差距就是这么一点儿。我们如果在地上画一道半米宽、5米长的通道,你走过去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这条通道两旁是悬崖,你还能走过去吗?你就会肝儿颤。为什么会肝儿颤?因为你会想到未来,向左一步会掉下去,向右一步也会掉下去。其实是你想多了,如果你没想两边,半米的宽度足够你走很长的距离,完全不会掉下去。为什么有的人做事那么顺呢?往往就是他专注于当下,没想太多。曾国藩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这就是说,未来发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让它杂乱,要做什么就专心做什么;当这件事情过去了,我绝不留恋它。如果一个人真能做到这一点,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干什么样的工作,即使做不出像曾国藩那样的事业,我想他的人生也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名
2023-07-18 21:37:581

中华文化底蕴的书籍名著

大文化散文,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相比余秋雨的别的书,这两本的文采最好。《梁衡散文选》也可以看,文采也很好,里面除了古典文化而外,还有当代政治的篇章。// 诗词类,可以读安意如的书,《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她的成名作。//野史,李里《流星划过夜空》值得一看,谭伯牛《战天京》有一部分很好玩,都是真实的历史,幽默的文笔,不
2023-07-18 21:38:072

谭伯牛的主要作品

2004,出版《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2006,出版《天下残局——断章取义晚清史》2009年:《近世湖南军团的争霸传奇:湘军崛起》
2023-07-18 21:3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