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伊莎贝尔·阿连德简介

2023-07-19 13:04:13
TAG: 阿连德
共1条回复
bikbok

马克·雷因斯坦/Shutterstock

职业:作家

国籍:美国人智利

为什么出名:被称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西班牙语作家”,阿连德最著名的商业成功小说有《神殿》(La casa de los espíritus,1982年)和“野兽之城”(La ciudad de las bestias,2002年)。阿连德除了作为一名著名作家的职业生涯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人权事业,1996年成立了“伊莎贝尔·阿连德基金会”,以促进和保护全世界的妇女权利。

出生于1942年8月2日出生地:利马,秘鲁年龄:77岁

一代:无声一代中国生肖:马星星座:狮子座

伊莎贝尔·阿连德1981-01-08生活中的事件伊莎贝尔·阿连德开始写信给她垂死的祖父,这将成为她的第一部小说《鬼屋》2015-08-03智利出生的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接见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自由勋章在Facebook上分享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作家莉娜邓纳姆迈克尔金纳撒尼尔霍桑雷库兹韦尔罗尔德达尔托希罗米丰

相关推荐

战舰世界阿连德怎么获得

通过游戏任务获取,通过游戏商城购买。1、在游戏中可以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获取阿连德。这些任务通常与游戏的节日活动或版本更新有关,并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2、可以通过游戏商城购买阿连德。在游戏商城中,阿连德的价格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游戏版本而有所不同。
2023-07-19 00:35:181

战舰世界阿连德怎么获得

通过游戏任务获取。在《战舰世界》游戏中,伊格纳西奥-阿连德是高级通行证的最终奖励,可以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获取阿连德,这些任务通常与游戏的节日活动或版本更新有关,并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战舰世界》是由白俄罗斯战争游戏研发公司Wargaming出品,360在中国大陆运营的一款战争题材第三人称载具射击网游。
2023-07-19 00:35:251

阿连德小时候

小时候的阿连德不似他成年后的模样,那时的他文静秀气,若只是单看他的照片,兴许会有很多人误以为他是哪个偷穿男孩子衣服的小姑娘。阿连德的父母非常重视对阿连德的教育,而也正是基于他们的精心栽培,阿连德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头脑聪慧、为人低调内敛,是班上和年级里出了名的好学生。当然,学习上成绩优异,阿连德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同样不容小觑。学生时代的阿连德口才了得,组织领导能力也很出众,是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年才俊。
2023-07-19 00:35:322

战舰世界阿连德怎么获得

可以通过使用金币购买的随机礼包获得。《战舰世界》中的,阿连德可以通过使用金币购买的随机礼包获得。
2023-07-19 00:35:401

战舰世界阿连德加点

追求公海能力为主。对阿连德来说RPF并不会像其它轻巡一样那么有需要,毕竟被亮了,雷达也不一定照得到人,照到了也不一定能打死或者驱赶追击掉敌人。《战舰世界》是在中国大陆运营的一款战争题材第三人称载具射击网游,VIII级舰船格纳西奥·阿连德是12.2版本高级通行证的最终奖励。
2023-07-19 00:35:471

智利在权力距离价值观上的具体表现

智利在权力距离价值观上的具体表现是,右派在社会价值观方面明显保守,比如反对离婚,注重家庭,反对堕胎,反对大麻的合法化。
2023-07-19 00:35:543

阿连德社会主义又称“智利道路”,阿连德社会主义是怎么回事?

1970年智利大选中,由社会党、激进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统一人民行动运动和独立人民行动等6个党派组成的“人民联盟”的总统候选人、社会党领导人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为总统。阿连德就任总统后自称:“我的政府将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要“通过民主、多党制和自由的方式走向社会主义”,他说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第二种模式。他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国有化。阿连德政府将美国垄断资本霸占的铜矿、以及被美国资本和其他外国资本控制的铁、硝石等矿业,全部收归国有;还对70多个垄断企业或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实行征收、接管、征用或国有化;并对16家外国和本国私人银行也实行了国有化。智利人民兴奋地称这是“第二次独立”。二、是实行土地改革。在智利农村中,大庄园制占统治地位,约有1.35万个大庄园主控制着占全国87%的耕地。阿连德政府对占地在40公顷以上的庄园主的耕地实行征收,并将这部分耕地分给农民,在农民中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阿连德执政的第一年,共征收了1328个大庄园主的240万公顷耕地。三、是实行福利政策。如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低价出售粮食、生活必需品,对孕妇、育婴妇女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每天免费供应半公斤牛奶等。在对外政策方面,阿连德政府坚持反帝、反殖、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的立场。它提出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建立反帝阵线,支持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强调“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971年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阿连德政府是一个进步、民主的政府,它所实行的改革反映了智利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作用,但并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范畴。阿连德政府没有也不可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是依靠旧军队,按照资产阶级宪法和现行法律来实现所谓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鼓吹在智利开辟一条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73年9月11日,智利武装部队三军司令和警察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政变部队要求阿连德总统立即辞职,并许诺提供飞机,送他与家属及合作者一起离开智利,阿连德总统对此断然拒绝。政变部队向总统府发起进攻,除使用坦克外,还出动飞机对总统府进行轰炸和扫射。阿连德总统率领30多名总统卫队的战士坚持抵抗,一直战斗到英勇牺牲。执政不满8年的阿连德政府被右派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了,智利顿时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阿连德政府关于“通过民主、多党制和自由的方式走向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023-07-19 00:36:024

智利亲美国吗

智利曾经是一个亲美的国家,但在1970年,阿连德总统上台后,宣布智利将走社会主义路线。当时美苏“冷战”气氛越来越紧张,此时智利宣布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简直让美国恨得牙痒痒,因此美国将阿连德视为眼中钉,一定要除掉他。智利是一个小国,很多资源都比较匮乏,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粮食,因此美国选择从这方面下手。美国先是为智利提供了大量低价的粮食援助,这一行为挤压了智利本国粮商的生存空间,导致他们纷纷破产。等美国逐步控制了智利的粮食市场后,1973年,美国突然中断了对智利的粮食援助,很快就造成全国缺粮,粮食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严重,民间怨声载道。此时美国扶持的势力趁机发动了政变,包围了总统府,阿连德最终死于叛军枪下。智利再度回归亲美阵营,而且从此被美国牢牢控制在手里。
2023-07-19 00:36:313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个人语录

———“他是和平与建设的标志,是革命的旗帜,是创造执行力的旗帜,是人类情感极度张扬的旗帜。”—— 关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逝世的讲话。———“对于那些中产阶级国家,我们要战胜他们,我们要推翻他们。”——同法国记者雷吉斯·德布雷(Regis Debray)的谈话,1970年。———“我不是所有智利人的总统。我不是说这种话的伪君子。”——1971年1月17日在一次公众集会上的讲话,被所有的智利报纸引用。———“让他们拽着我的双脚,把我拉出莫内达宫!”——阿连德在预感到要发生政变,朋友劝他出国避难时的回答。———“你去转告加夫列尔将军,智利总统决不逃跑。他知道怎样履行一个战士的职责!”——阿连德在其空军副官为他准备飞机,劝他流亡国外时的回答。———“我决不辞职。我将用一切方式进行抗争,哪怕以生命为代价……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联合——使得智利军队放弃了传统,发动了政变……智利万岁!智利人民万岁!……我相信,自己不会白白牺牲;我相信,这至少给大家上了一堂道德课,是对犯罪、懦弱和叛国的斥责!”——1973年9月11日,阿连德向全国发表最后的讲话。———“智利万岁!人民万岁!工人万岁!”——1973年9月11日上午的广播。阿连德为人所知的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放下武器下楼,我是最后一个。”——阿连德在政变士兵攻入总统府时,向最后陪同他的随从说的话。
2023-07-19 00:36:391

《聂鲁达和阿连德:一份友情,一段历史》|我活着,我歌唱,我捍卫

(文|亦浓) 听到聂鲁达的名字,就不由得想到他的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大地的居所》、《船长的诗》。他是一位诗人,伟大的诗人,他写情诗,因为他的一重又一重的爱情。 但是,他还是一名有政治信念的共产党人,撰写社会题材的诗歌,为国民利益摇旗呐喊。 阿连德,智利前总统,四次参加总统竞选,三次败北,最后一次也就是第四次是1970年9月4日,终于竞选成功。 “我喜欢日落,但我更喜欢你。”这是阿连德当年对他的妻子表白。据说是后来人的杜撰,原话是:“我简简单单地爱上了一双眼睛,却不知道眼睛的背后藏着什么”。 好浪漫啊有没有,作为一位甚少谈及感情的政治家,能说出这样的表白语,也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阿连德与妻子奥顿希亚·布希于1939年步入婚姻殿堂,育有三女。 一名严谨的政治家,立志帮助贫困弱势群体,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在生活中却又有一颗多情细腻的内心,当然,还有爱臭美的小毛病,喜欢奇装异服。 聂鲁达的生命中则是经历了三段婚姻及无数次的爱情(女人)。 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他年少时经历的爱情的总结,而诗集《船长的诗》则是为他的第三任妻子玛蒂尔德·乌鲁蒂亚所作,当时他的第二段婚姻还在延续中,只能与玛蒂尔德地下恋情饱受相思之苦。 但同时,聂鲁达又是一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政治家,与阿连德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为人民而战斗的信念,促进了两人的友情。 阿连德的灵巧的政治手腕和聂鲁达无与伦比的表达能力相得益彰,在为提高智利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梦道路上并肩战斗,共同成长。 01.不同的轨迹,相同的信念 阿连德曾经是一名医学博士,但他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社会党人的政治立场,是立志改善智利人民生活、领导国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英雄和斗士。 四次竞选总统三次败北,令他党内的同盟们对他也几乎丧失了期待,第四次竞选时,一位颇有社会影响力的记者说到为他竞选投票的原因: “因为他孤身奋战,因为昨天他坚持完成了一场令人伤感的宣讲,他一生都在为人民工作,却没有得到他的人民的回应。” 第四次竞选总统,阿连德以36.6%对前总统亚历山德里的34.9%的微弱票数胜出。 按照智利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若未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由国会从得票最高的两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 国会最终选择了阿连德,条件是他要签署一个“宪法承诺条款”,保证尊重并遵守智利宪法,此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不能破坏宪法的任何条文。 阿连德任职后的两年间,智利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 解决外债问题(延迟还债)、美资铜业公司国有化问题、由国家控制金融业、没收大量庄园,强制收回适合耕种的大部分土地,设立合作社及国有农场,没收公民财产,将大企业强制国有化,提高工人工资等。 但由于铜业出口限制,价格持续走低,任期初始,政策调控下,短期经济状况尚好。 到了1972年,通货膨胀达到140%,且物资严重匮乏,政府增加工人工资,但工资的上升抵不过通货膨胀的速度,智利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与工资上涨相匹配的改善。 铜业的国有化,大企业的国有化及土地等的征收为国有,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无视民众的利益,诋毁阿连德实行的是独裁统治。 1973年智利发生皮诺切特领导军队针对阿连德的军事政变,阿连德自杀,有一说是被枪杀伪装成自杀。 无论阿连德在智利民众中多少争议,但阿连德为智利人民做出了一定贡献是肯定的,他最后扛着AK-47步枪自卫未果英勇赴死的影像,成为整个智利及拉美左翼抗争的旗帜之一。 一腔情怀为国民,却没有走完总统的一届任期,不能不说是阿连德甚至是智利人民的遗憾。 在阿连德历次竞选总统期间,盟友聂鲁达功不可没。 聂鲁达任驻法西班牙移民领事期间,在1939年温尼伯援救行动中得到阿连德协助,这是二人的第二次交会。 彼时,阿连德担任卫生、疾病预防和社会福利部部长,温尼伯援救行动中他亲自指导难民们依次接种疫苗。 这次交会,使得诗人聂鲁达对阿连德这位政治家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也是在这一年,阿连德认识了他的妻子奥顿希娅·布希,走入婚姻殿堂。 02.七次交会的友谊,志同道合的支持 《聂鲁达与阿连德:一份友情,一段历史》这本书详尽地讲述了巴勃罗·聂鲁达与萨尔瓦多·阿连德的生平事迹,二人相识、相遇、相知的七次交会过程,及二人贯穿一生的友情。 在本书中,作者以时间为线轴,将聂鲁达与阿连德的七次交会进行了详述,还原了两个人之间的友情及智利的那一段历史。 巴勃罗·聂鲁达,本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出生于1904年的一个小城镇的农民家庭,后来到圣地亚哥读了法语专业的大学。 四年后的1908年,萨尔瓦多·阿连德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后来就读于智利大学医学专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聂鲁达一直热衷于诗歌的创作,从10岁发表第一首诗歌开始,20岁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即享誉全国。 聂鲁达对诗歌创作有强烈的使命感,但他也深知,“当一个国家还处于扫盲阶段的时候,诗歌是没办法推广的”。 于是,聂鲁达“如手足般陪伴在阿连德左右”,鼎力支持阿连德参与总统的竞选,“朗诵诗歌,引起人们的共鸣”,“那些诗句流进了智利人民的心中,潜入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在阿连德竞选总统时间里,聂鲁达是阿连德的摇旗呐喊的旗手,在阿连德当政期间,聂鲁达则是阿连德的左膀右臂。 “我的信念和职责都是用我的行动和诗歌服务智利的人民。我活着,我歌唱,我捍卫。” 这是聂鲁达获得总统候选人资格时发表的演讲,也是他与阿连德一生为智利人民并肩战斗的写照。 03.获得诺奖,给你惊喜;鞠躬尽瘁,天堂再聚 1971年10月21日,聂鲁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此前的24小时,智利驻瑞典大使德拉诺就向圣地亚哥发了一条信息告知总统阿连德,聂鲁达将获得此次诺贝尔文学奖,因信息尚未确认,严格保密。 在前几天,聂鲁达请求担任瑞典文学院的委员朋友帮忙,若此次获得诺贝奖希望能够让他通知阿连德早些知道。 1973年9月11日,军事政变中阿连德自杀,9月23日,聂鲁达去世,两位好友天堂重聚,继续在逐梦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9月24日,军政府为聂鲁达降半旗致哀。 家庭背景不同、社会出身不同,但不妨碍聂鲁达与阿连德拥有彼此一生的深厚友谊。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走过相似的轨迹,站在为国为民的统一战线上,坚持着相同的信念,交会成惺惺相惜的盟友。 正如聂鲁达《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所言:“我诗歌的南方是孤独,北方则是人民”。 一个政治家、一个文学家,也是诗人和医者,矢志不渝,坚守初心,挽救国民出水深火热,他们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一生轰轰烈烈,灿如云霞。 附注:
2023-07-19 00:37:031

智利人民是如何评价阿连德的?

应该算是被谋杀的殉道者。阿连德生前争议颇多,但随着其扛着自动步枪英勇赴死的影像传遍世界,他的一下子成为整个智利和拉美左翼抗争的旗帜之一。阿连德之死是智利民众心里一根刺,虽然皮大帅治理下近二十载经济恢复人民比阿连德治理下生活滋润,但总有些东西是物质难以收买的。皮大帅时代刚落幕人民就开始纪念这位冤死的总统——第一枚智利的阿连德纪念邮票在皮大帅下台当年发行。阿连德生前智利没有发行过总统像邮票 但是语录邮票还是有的。这套1972年发行的邮票印着阿萨德语录和智利国徽,有意思的是这套票以绘画工农兵等作为副票,语录为有面值的正票,和大多数国家邮票语录往往印在副票上做法不同。此外这套票的设计风格已经明显让人感觉到了社会主义色彩。
2023-07-19 00:37:531

被皮诺切特干掉的阿连德算不算共产主义者

是的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1908年7月26日-1973年9月11日),社会主义者,智利前总统(1970年—1973年),也是拉丁美洲第一任自由竞选获胜的总统。医生出身。在1973年9月智利军人政变中以身殉职。阿连德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公开批评资本主义,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革。因此他在从约翰·肯尼迪到尼克松的历届美国政府中都不受欢迎,美国担心智利会成为共产主义国家,并加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1970年,他领导的由社会党、激进党、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终于在大选中获胜,出任总统。执政期间,对铜矿等实行国有,没收庄园,进行土改;对外反帝、反殖;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1973年9月11日在抗击政变中遇难,关于阿连德自杀或他杀的争论一直延续至21世纪。
2023-07-19 00:38:231

智利前总统阿连德上台后国民经济得到很大改观,为何最终却被残忍杀害?

阿连德上台以后智利的人民确实是得到了很多实惠,国民经济在一段时间内也是有了改观,但是阿连德的改革政策太过于理想化,改革也太激进,导致了后来国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使智利的外交形势也出现了恶化,最终反对派为了阻止阿连德继续他的这种空想,就采取了发动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了阿连德政府,阿连德也是在政变中身亡。阿连德执政以后在智利是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兴建基础设施,为民众建设廉租房,还对贫苦的人口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惠民工程在前期确实是给人民生活带了了非常大的变化,民众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医疗等方面确实是得到了很多实惠,这时人民也对阿连德政府是充满了期待的。但是阿连德是一个左翼人物,总是梦想这有一天能够使智利成为一个“理想国”,他后面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政策,不但想将所有的私有企业全部归为国有,而且还对企业和富人收取所谓的“福利税”来补贴民众,他这样的做法使得企业失去了生产的动力,国内的生产水平急剧下降,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少,国民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派和军方要求对宪法进行修正,以组织阿连德的错误做法继续下去,但是得到阿连德的强烈反对,不得已军方的领导人皮诺切特和反对派一起反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并且将阿连德杀害。
2023-07-19 00:38:315

请介绍一下:智利

国名:智利共和国(Republic of Chile) 国旗:由蓝、白、红三色构成。靠旗杆一边上方的旗角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旗地由白、红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白色在上,红色在下。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 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 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的统治,在兰卡瓜英勇牺性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 国徽:盾面来自国旗图案。盾徽左侧是安第斯鹿,右侧是美洲大兀鹰,上方是与国旗颜色相同的美洲驼鸟羽毛。底部的智利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是独立自由的象征。绶带用西班牙文写着“依靠公理和武力进行斗争”。 国树:阿劳乌卡利亚松。是世界稀有树种。有“黑色金字塔”之称。 一些圣地亚哥市民在市中心的阿连德塑像前集会,纪念这位智利社会党人1970年当选总统。阿连德在1973年的军事政变中被打死。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柯碧韦)是喇叭藤科植物。花红色,偶尔也开白花,长度3—4寸,花瓣坚挺好像涂蜡。结椒形小果。花开藤上,藤攀缘在树干上。以智利南方多见。 国石:青金石 国舞:昆卡 独立日:9月18日(1810年) 国庆日:9月18日(1810年) 国家政要:总统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 (Ricardo Lagos Escobar),2000年1月当选,同年3月宣誓就职。当选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2006年1月当选,成为智利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仪仗队士兵智利陆军的骑兵部队经过总统府拉莫内达宫外的宪法广场人口: 1511.6万(2002年第17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占86.6%。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其他2%。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居民中的85%信奉天主教,12.4%的人信奉福音教。 首都:圣地亚哥 (Santiago) ,位于智利中部,人口606万(2002年)。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大区,下设50个省和341个市。各大区名称如下: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马,科金博,瓦尔帕莱索,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马乌莱,比奥比奥,阿劳卡尼亚,洛斯·拉戈斯,伊瓦涅斯将军的艾森,麦哲伦,圣地亚哥首都区。 简史:早期境内居住着阿劳干人、火地人等印第安民族。16世纪初以前属于印加帝国。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从秘鲁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建立圣地亚哥城后,智利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并受其统治近300年。1810年9月18日,智利成立执政委员会,实行自治。1817年2月与阿根廷联军击败西班牙殖民军。1818年2月12日正式宣布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 在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图书节。智利是南美的图书出版大国,年均出版图书2500多种。 宪法:2005年9月,智利颁布宪法新文本,正式取代了皮诺切特军政府时期颁布的宪法文本,这是智利对完善本国民主制度所实现的重大改革承诺和历史性步骤。新宪法对1980年宪法作了58处实质性修改。共和国总统任期将由6年减至4年,取消议会中终身参议员和指定参议员的设置,所有参议员将与众议员一样均由民主选举产生。此外,修改后的宪法将赋予共和国总统对军队和警察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指挥权,规定总统有权撤换武装部队各军种和警察部队的总司令,改变过去宪法中关于这些职务不可罢免的限制。国家安全委员会将不再可以跨越总统的权力,而使之转变成为隶属总统领导下的国家安全顾问机构。 经济: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铁蕴藏量约12亿吨,煤约50亿吨。此外,还有硝石、钼、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盛产温带林木,木质优良,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大渔业国。工矿业是智国民经济的命脉。2001年,工业总产值为57220.56亿比索,矿业总产值30507.27亿比索。工矿业从业人口为82.9万人,占总劳动力的14%。2001年,农、林业产值15243.51亿比索,农业劳动力70.4万人,占总劳动力的12%。耕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全国森林覆盖面积1564.9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0.8%。主要林产品为木材、纸浆、纸张等。智利是是以经济开放而著称于世的贸易国家。2003年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0.46亿美元。 智利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像新闻出版:全国有报社87家。主要报纸有《信使报》,1827年创刊;《民族报》,1980年创刊;《三点钟报》,1950年创刊;《二点钟报》(晚报),1931年创刊;《最后消息报》,1902年创刊;主要杂志有《事件》,1971年创刊;《新情况》,1976年创刊;《今日》,1977年创刊。主要通讯社为环球通讯社。全国有电台1095家,主要有国家电台、合作电视台、波塔莱斯电台、农业电台和矿业电台。电视台9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国家电视台(7台)、智利大学电视台(11台)、天主教大学电视台(13台)、大视野电视台(9台)和瓦尔帕莱索天主教大学电视台(5台)。 文化艺术:是拉美文化艺术水准较高的国家之一。全国有图书馆1999家,总藏书量为1790.7万册。有电影院260家。首都圣地亚哥是全国文化活动中心,有25个美术馆。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奖的南美洲作家。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智利的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东南部,以神秘巨像名闻遐迩。岛上有600多尊面对大海的古代巨大半身石雕像。1996年2月,该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外交政策,遵循不干涉内政和人民自决的原则。 与中国关系:1970年12月15日,智利成为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智利也是最早同中国完成入世谈判的拉美国家。1970年中智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步发展。2001年,江泽民主席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与拉戈斯总统就发展两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
2023-07-19 00:39:561

伊莎贝拉·阿连德是那国家的诞生

伊莎贝·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年8月2日-),智利女小说家,现居美国加州。1942年出生于秘鲁首都利马,其伯父是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1973年智利政变后,伊莎贝·阿言德于1975年流亡委内瑞拉。1981年,出版魔幻写实主义小说《幽灵之家》。2004年,获选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伊莎贝·阿言德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回忆录、短篇小说集。《精灵之屋》或译《幽灵之家》(La casa de los espiritus, 1982)《爱情与阴影》(De amor y de sombra)《伊娃露娜的故事》(Cuentos de Eva Luna)《春膳》《天鹰与神豹的回忆》三部曲:《怪兽之城》、《金龙王国》、《矮人森林》她的作品被划分为著名的文学流派post-boom,虽然有些学者更喜欢称它为“Novísima literatura",这个文学潮流的特点在于回归现实主义,一篇简单易于阅读的散文那么便免于对新的写作形式的担忧,在历史中的重点,地方性的文化,等等。望采纳
2023-07-19 00:40:031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家族

阿连德家族在智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出过很多知名人物,对智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拉蒙·阿连德·帕丁(Ramon Allende Padin)(1845年3月19日—1884年10月14日)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祖父,在阿连德出生前逝世。拉蒙·阿连德是智利的医生和政治家,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智利军队的随军医疗队队长奔赴战场,1882年成为参议员。萨尔瓦多·阿连德·卡斯特罗(Salvador Allende Castro)(1871年11月22日—1932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父亲。他是智利的律师和记者,是共济会成员,也是激进党成员。曾参加1891年反对何塞·曼努埃尔·巴尔马塞达·费尔南德斯总统的内战,内战时他加入的是议会所掌握的军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Salvador Allende Gossens)(1908年6月26日——1973年9月11日)智利医生、政治家、总统(1970年—1973年)劳拉·阿连德·戈森斯(Laura Allende Gossens)(1911年9月3日—1982年5月23日)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妹妹。劳拉是智利政治家,她在1969年—1973年担任议会议员。安德烈斯·帕斯卡尔·阿连德(Andrés Pascal Allende)(1943年—)劳拉·阿连德·戈森斯的儿子,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侄子。安德烈斯是智利政治家,左派革命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奥顿希娅·布希(Hortensia Bussi)(1914年7月22日—2009年6月18日)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妻子,两人于1939年结婚,两人共有三个女儿。比阿特丽斯·阿连德(Beatriz Allende)(1943年9月8日—1977年10月11日)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长女,流亡古巴期间逝世。卡门·帕斯·阿连德(Carmen Paz Allende)(1944年—)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第二个女儿。丹妮斯·帕斯卡尔·阿连德(Denise Pascal Allende)(1940年7月19日—)劳拉·阿连德·戈森斯的女儿,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侄女。智利政治家。1994年—2000年担任梅利皮亚省省长,2006年—2010年担任智利社会党副主席,现任智利国会议员。玛丽亚·伊莎贝尔·阿连德·布希(María Isabel Allende Bussi)(1945年1月18日—)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第三个女儿。智利政治家,曾任智利国会议员、智利参议院主席;现任智利社会党主席。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年8月2日—)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侄女,智利新闻记者、知名作家,2010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2014年获得美国自由奖。代表作有《幽灵之家》、《金龙王国》、《矮人森林》等。宝拉·弗里亚斯·阿连德(Paula Frías Allende)(1963年10月22日—1992年12月6日)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女儿,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的孙女。智利教育工作者,因脑部损伤而逝世,年仅29岁。玛亚·费尔南德斯·阿连德(Maya Fernández Allende)(1971年9月27日—)比阿特丽斯·阿连德的女儿,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孙女。智利医生、生物学家。
2023-07-19 00:40:211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人物评价

阿连德身亡40多年来,他依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未能完成自己的总统任期,因此有很多关于如果他当时能够继续执政,智利今天将是什么样的揣测。 阿连德的生平在讨论共产主义政府是否赢得过民主选举的胜利是常被提及。阿连德合法地赢得了民主选举,但是在投票中他获得的是相对多数而不是绝对多数,人们为此争论不休。他的支持者认为,因为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拉米多罗·托米奇的左倾竞选立场与阿连德相仿,分流了左翼的选票,而他们两人获得总共64%的选票。而反对者认为,阿连德比选民预计的更为左倾,而基督教民主党后来又与右翼势力联盟,并获得军队的支持最终导致阿连德政府下台。 在左翼政治家的眼里,阿连德是一位英雄。有些人认为他是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烈士。他的形象如同切·格瓦拉一样,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有些人认为,美国政府,尤其是亨利·基辛格和中央情报局,应当对阿连德之死负责。他们把阿连德视作美帝国主义的牺牲品。 另一些人眼中的阿连德迥然相异。他们批评他的政府对私有工业进行大规模国有化,与一些激进组织如左翼革命运动关系亲密,以及执政后期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和恶性通货膨胀。这些都导致了阿连德支持率的明显下滑和与基督教民主党的分道扬镳。他们还指责他试图绕过国会,实行独裁,对媒体批评怀有敌意。一种普遍的批评源于他与卡斯特罗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紧密联系。批评者认为他试图将智利转变为古巴式的独裁国家。这些评论争议颇大。后来的军政府曾称,阿连德政府密谋先发制人,自行发动流血政变以建立阿连德的个人独裁。这一所谓阿连德政府的“Z计划”被证明是军政府的虚假宣传。 近来的辩论围绕阿连德1933年的医学博士论文《精神卫生学与犯罪行为》而展开。有人认为,阿连德具有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倾向。阿连德基金会对此反驳说,阿连德只是在论文中引用了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的话,而阿连德本人对那些理论是持批评态度的。 1、“我看不出为什么我们要对一个国家由于其人民不负责任而走向共产主义袖手旁观。对于智利选民决定自己的命运来说,这个问题是他们不堪承受之重。”——亨利·基辛格2、“把智利经济搞垮,让阿连德上不了台,上了台也要赶下来。”理查德·尼克松,1970年9月15日对中央情报局的指示。3、“通过政变推翻阿连德是一项既定的、坚定不移的政策。最好能在10月24日[国会投票日]之前进行,不过这方面的努力在那天之后仍将得到继续。我们将动用一切资源,为达到这一目的施加最大压力。这些行动必须秘密地、安全地进行,不能让人们看到美国政府背后的手。”——美国中央情报局圣地亚哥分部行动指南,1970年10月16日。4、“阿连德治下,一粒坚果、一个螺丝也不能进入智利。一旦阿连德上台,我们要尽全力使智利和智利人民陷入极端匮乏和贫穷中。”——爱德华·考瑞(Edward M. Korry,时任美国驻智利大使),听到阿连德当选消息时。5、“阿连德正在寻求独裁,那就是打着无产阶级专政旗号的共产主义暴政。”——1973年5月15日,智利基督教民主党全国大会报告。6、 “在这一地区的所有领导人中,我们认为阿连德对我们的利益是极其有害的。他口头上倾向卡斯特罗,反对美国。他的对内政策是对智利民主解放和人权的威胁。”——亨利·基辛格回忆录《脱胎换骨》。7、 “人民团结联盟的政权,代表了社会主义真正民主化的初次尝试。这种社会主义,与其源头不同,不是接受威权主义的官僚领导,而是通过民主自律进行领导。”——拉丁美洲北美议会(NACLA)社论,2003年7月。
2023-07-19 00:40:352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死亡原因

2011年7月19日,智利法医部门公布了前总统阿连德的开棺验尸报告,确认在1973年9月11日的军事政变中,阿连德并非死于他杀,而是自杀。该报告结束了对阿连德死亡真相长达近40年的猜测。 由多名智利和外国专家组成的多学科调查小组对阿连德的遗骸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分析,最终呈递给法官的长达500页的报告称阿连德死于自杀。 此前对于阿连德的死因一直存在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在皮诺切特将军率领的部队围攻总统府后,阿连德被谋杀。法医鉴定组的帕特里西奥·布斯托斯认为,这种猜测与专家组的一致结论存在差异。 布斯托斯指出,实际上阿连德死于自杀。“我们进行了牙齿和法医基因方面的验证。这就是历史真相,现在这一真相得到了专家的认定,将提交给负责调查死因的政府部门。” 7月19日,智利前总统阿连德的女儿玛丽亚·伊莎贝尔·阿连德·布希在首都圣地亚哥向记者讲话,认同由法医部门出具的科学分析结论,重申阿连德的家属一向认为他死于自杀。她说:“这一结论就是阿连德的家属一致持有的观点。在1973年的政变中,面对极端局面,阿连德总统选择了宁愿自杀,也不愿投降。” 医生何塞·巴斯克斯和托马斯·托瓦尔在政变当晚进行的尸体解剖结果显示,阿连德死于自杀。这也是官方至今都坚持的结论。然而,2008年由死亡学家路易斯·拉瓦纳尔提供的一份分析报告却认为,阿连德身上有两颗子弹。这一看法再次引发了猜测。 英国弹道专家戴维·普赖尔本周二解释说,阿连德的遗骸上的确有两颗子弹,但却只有一处枪伤,来自于一支每秒可以射击10次的自动步枪。他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其他人的参与”。
2023-07-19 00:40:471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成名作品

处女作因99岁外祖父自杀而诞生被称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在她之前,“拉丁美洲文学家”一直是一个专属于男性的群体。这位出生于智利总统家族的讲故事天才,便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其代表作《幽灵之家》被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该小说被誉为“二战后世界文坛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幽灵之家》表面上看是一部家族罗曼司,它以小说中的叙述人阿尔芭的外祖父、庄园主、资本家、智利保守政治势力代言人埃斯特万·特鲁埃瓦(也是文学化了的作者本人的外祖父)及其家庭70多年的沧桑为主线,讲述了一箩筐奇奇怪怪的故事,其中不乏勤劳致富、投机倒把、政治阴谋、劳资冲突、欲男性女、爱情火花、革命青年、纨绔子弟、土著异俗、都市浮华、纯真年代、凶猛时局、善人恶报、恶人嚣张,而最耀眼的当属围绕在外祖母克拉腊身边的灵异世界,各种未卜先知、乾坤挪移、跨越阴阳、沟通万灵的奇异事件像是为这部小说开了天眼。但如果换一种读法,从小说中有意避讳、有意淡化的地方入手,就会发现《幽灵之家》远不只是一部神神叨叨的家族罗曼司。作为一个深受1970年代军事政变之害而被迫流亡异国他乡的智利人,智利20世纪的历史一直是伊莎贝尔·阿连德心中的一个难以抚平的情结,其中纠结的爱与恨远远超出了一本小说的容量。
2023-07-19 00:41:001

科学家们怎样从“阿连德”陨石中首次发现碳结构分子的?

名为“阿连德”的陨石1969年落于墨西哥境内。美国夏威夷大学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研究中首先用酸对陨石碎片样品进行了脱硫处理,然后将这些残渣放人有机溶剂,最终分离出球状碳元素,他们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详细介绍了有关的研究过程。科学家早先在陨石坑周围的沉积物中就曾发现过球状碳,但科学家们在“阿连德”陨石中发现的球状碳不仅包含大量C60和C70,而且还有从C100到C400等一系列原子数更高的碳分子结构,据悉,在自然界发现原子数如此之高的球状碳分子尚属首次。
2023-07-19 00:41:131

科学家们对“阿连德”陨石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

科学家们指出,“阿连德”陨石中存在球状碳,这对研究该陨石形成时期,太阳系中原始星云和尘埃物质的状况将有所帮助;另外,新发现也意味着在研究地球早期形成历史时,可能应考虑该种特殊结构碳分子所起的作用。因为空心笼状的这些碳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气体能力,携带球状碳的陨石落到地球后,不仅可为地球带来碳元素,而且也有可能对地球大气构成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2023-07-19 00:41:211

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的人物纪念

阿连德在后世被广泛的纪念,1990年9月,智利恢复民主后,阿连德的支持者们为阿连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总统府莫内达宫前的广场上竖立着阿连德的雕像,此外,智利许多地方都竖立着阿连德的雕像,每年9月11日,阿连德的支持者们往往要举行纪念阿连德的活动。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共和国,首都马那瓜附近有以阿连德命名的港口。
2023-07-19 00:41:271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代表作品

魔幻与现实,激情与浪漫,她孤独地舞着最绚丽的色彩。阿连德作品:《幽灵之家》、《佐罗:一个传奇的开始》、《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怪兽之城》、《金龙王国》、《矮人森林》,以及2009年问世的《深海岛屿》。她是“穿裙子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孤独地舞着最绚丽的色彩。“拉美文学爆炸”中的唯一女性,用塞万提斯的语言从事创作的最优秀作家。
2023-07-19 00:41:401

智利政变的过程

早在1970年9月15日,即阿连德在选举中获胜后11天,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已坐立不安。10年来,尼克松一直批评他的民主党对手对古巴建立的共产党政权坐视不管,而现在,“他所感觉到的东西,即另一个古巴,已经在他自己的任期内出现了”。就在那天下午,尼克松召见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和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他对赫尔姆斯说,希望中央情报局加紧工作:“看看能为阻止阿连德上台做些什么。如果有十分之一的机会能使我们摆脱阿连德,就该试一试。如果需要资金,我会批准。援助智利的计划将会中止,智利经济应该受到遏制,直到它喊叫为止。”此次谈话只不过是美国政府对其驻智利大使爱德华·科里继续提出的要求。9月8日,即阿连德选举获胜后的第四天,华盛顿曾要求科里:“对发动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出冷静的判断。 ” 美国解密文件中提到了科里的抱怨,这是从智利选举尚未结束时开始的。1967年出任美国驻智利大使的科里已对该国情况了如指掌,看出智利可能出现一个左派政府。他在给尼克松的国务卿威廉·罗杰斯的“747号绝密”文件中说,“智利在平静地选举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府。”“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智利武装部队能够发动一场内战或出现能使阿连德走向失败的奇迹……结果将远不只是我们的惨败,而是永久性的、国际性的,将会立即在某些地区引起反响,在另一些地区迟早也会如此。 ”科里在确认阿连德已获胜的第二天发出的文件中被露,美国已着手阻止阿连德就职。科里终于放弃了谨慎的外交言辞,在分析了智利当时的大好经济形势后,他的结束语令人吃惊;“很遗憾,加紧步伐的应该是美国了。明天我将报告我们为应付新时代而采取的措施。领导人要有头脑、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志气。 ”有人在美国之前已迈出了一步。在阿连德获胜后1个月零11天,智利退役将军维奥·马兰比奥就准备发动政变。他的计划经基辛格审阅过,没有得到支持,因为阻止阿连德就职的可能性很小。根据一份“谈话备忘录”,1970年10月15日,基辛格在白宫与亚历山大·黑格将军和当时中央情报局秘密行动负责人进行了会晤。“我们仔细分析了马兰比奥的计划,结论很明确;马兰比奥政变成功的机会只有1/20,甚至更少。因此决定,中央情报局应该提醒马兰比奥:不要草率行事,否则,失败将减少未来成功的可能性;要保存实力,我们会与您保持联系;您与您的朋友们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刻肯定会到来。基辛格博士希望,鼓励智利军人的话能够在几周内被严格保密。”17日,中央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向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出了密电,要那里的特工转交给马兰比奥将军 。密电的其中一段明确地说出了美国的真正意图:以武力阻止智利议会在10月24日批准阿连德的当选。密电中说,“用军事政变打倒阿连德是一项坚定不移的政策。最好能在10月24日之前发生,虽然在此日期之后应该继续加紧努力。为此目的,我们应利用一切手段制造最大的压力。这些行动必须严格保密,安全可靠,以使美国之手得以很好地隐蔽,这同时可以使我们与智利军界保持可靠的接触。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出上述密电之后5天,也是智利议会开会之前两天,即10月22日,上午8时15分,智利陆军司令勒内·施奈德乘车离开家,不久,受到了3辆汽车的阻拦。从这些车上下来数名持冲锋枪的人,向他疯狂扫射。施奈德因伤重不治于议会开会后的第二天死亡。马兰比奥将军被指控是此次暗杀事件的罪魁,被判20年监禁和5年流放 。基辛格没有怀疑马兰比奥在暗杀施奈德事件中的责任。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曾通过10月17日的电报明确要求马兰比奥打消念头,但是,10月22日,马兰比奥一伙把中央情报局甩在一边,不通知我们,自作主张。他们对施奈德将军的行动,破坏了所有部署。”基辛格掩饰不住的气愤等于承认,他和尼克松政府在反对尚未就职的阿连德的阴谋中已经插手到何种程度 。1970年11月3日,阿连德终于从他的前任手中接过了总统绶带,宣誓就职。就在这一天,在华盛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秘书西奥多·埃利奥特起草了递交给该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文件题目是《关于智利的选择》。这份长达15页的文件详细说明了阿连德政府对美国的危险性和所应采取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文件说:“……A、阿连德准备在智利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原则为指导的集权制度。将把所有主要经济活动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甚至会把基础工业国有化。B、赢得对安全力量和武装部队的控制。C、控制群众性通讯媒介。阿连德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将非常忠于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目标,尽管他在战略上可能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文件还说:“阿连德政府将有极强烈的反美倾向。智利可能变成拉美反叛分子的避难所,变成其他国家的颠覆分子的舞台……最后肯定会争取包括北越、共产党中国、北朝鲜和东德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并与它们建交。”文件建议尼克松政府:“保持对智利的谨慎的温和态度,这样,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以实现我们的目标的同时,我们就会对智利保持和施加影响,就会有相当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很显然,“我们的目标”包括了美国正在策动的军事政变。文件向尼克松提出了ABCD等4种从温和到剧烈的选择。在这里应该着重提一提C的内容:“保持表面上正确的立场,但应说明我们反对在南美洲出现一个共产党政府;应保持在与阿连德政府针锋相对的关系中的主动性。提出这一选择是因为我们相信,权宜之计最终是不可能的,对峙迟早不可避免……最重要的是在拒绝对阿连德采取灵活性的同时努力保持主动。 ”文件还提出了支持智利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力量的行动:“利用一切适当的措施,公开和私下支持所有反对阿连德政权的智利民主力量。不断进行有关阿连德政权的缺陷及其限制个人自由的宣传。 ”1970年11月9日,即阿连德就职后的第六天,基辛格博士在这份印有“绝密”的《关于国家安全的第93号备忘录》的文件上签了字,并告知尼克松:“……决定,我们对智利政策的基础将是11月3日的部际文件中C项选择的内容。 ”推翻阿连德的政变从此开始筹备了。但是,美国政府关于智利军事政变的文件似乎与基辛格回忆录中的提法大不相同,美国政府的文件说,“是阿连德在智利制造的反对派发动了1973年的军事政变。在政变的酝酿、计划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没有发挥哪怕是最小的作用。”美国中央情报局也说自己与智利的政变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解密的文件中,有一份名为《关于中央情报局1970年9月15日至11月3日执行智利任务的力量的活动报告》却使中情局无法推卸责任。报告的开头说:“1970年9月15日建议中央情报局:力阻马克思主义者阿连德在11月3日就任智利总统。这一任务应是独立的,与国务院和科里大使进行的共同努力无关。”文件披露:“组成了执行智利任务的力量,并于中央情报局接受任务后第三天开始行动。” 4名相貌、语言和经验方面有能力代表不同国家的中央情报局官员被从其在外国的岗位上召到了华盛顿,接受训练,并被分别派遣到智利某地,和那些与发动军事政变有关的智利各中间人建立联系 。
2023-07-19 00:42:051

Isabel Allende 有哪些性格特点?? 有什么优点??

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她出身智利的名门世家,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是她的伯父。她在一个奇妙的大家庭长大,外祖母为她打开了探索神秘世界的心灵之门。1973年,智利发生流血政变,她的伯父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遇害,她踏上了流亡之路。政变发生时她31岁,她的许多亲人被监禁,到处躲藏或逃往国外。18个月后,她和丈夫及两个孩子流亡到委内瑞拉,随身带着把她家花园的泥土。她说:“我生命第一阶段结束于1973年的那个9月11日。”流亡期间,基于跟祖父的通信,她完成了长篇小说《幽灵之家》,展现一个智利大家族几代人的变迁。这部小说为她带来巨大的声誉。“我构建我的祖国的形象时就像人们玩智力拼图,只择取适合我设计的部分而忽略别的,我并不只属于一方水土,而是好几方。”她又说:“写这部书是为了重新接近我失去的祖国,跟我四散的家人重新团聚,让死去的亲人形象复活,保存对他们的记忆,当时的流亡生活已开始侵害这些记忆。”她最近出版的回忆录《我所创造的国家》,寻找的也正是这种记忆。在政变之前的大部分和平岁月里,伊莎贝尔·阿连德干的是新闻工作,编过杂志,也做过电视记者。她曾去采访聂鲁达,但诗人拒绝了她的请求,反而对她说,记者这一行对她不合适,因为她的想象力太过丰富,并建议她还是去写小说算了。出逃委内瑞拉后的几年里,阿连德为当地报纸打工,并做中学老师糊口。1981年,她获悉自己留在祖国、年近百岁的外公不久于人世,便动笔给他写信。信越写越长,越写越神,直到外公死去。最后她发现,这封家信已经被她写成了一部小说,通篇弥漫着通灵异术和政治悲剧,这便是《幽灵之家》 。1982年,此书的出版令她名声大噪,一举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无论是作为拉丁美洲不多见的女作家,还是魔幻现实主义“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伊莎贝尔·阿连德这个名字都无法绕过。她自己也曾说:“《幽灵之家》在世界上为我开创了文学的不归路。”但是,此书问世之初,尽管喝彩者众,却从未赢得评论界的一致承认。她被视作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追随者,或仅仅是模仿者。阿连德本人不在意外界把她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归为一类,但不同意自己有意模仿。她深受女性读者的喜爱,究竟原因,大概是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和浪漫风格使然。在她的小说中,女性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每一个都是个性鲜明,敢爱敢恨,大开大合的暴脾气,不怕死,忘我付出,或者聪明绝顶,或者纯美至极,即便如妓女和女同性恋,往往也是心地善良,知恩图报。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魔幻不同,阿连德更多地将未卜先知、意念移物等种种通灵异术赋予女性,而男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亦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借用《哈利·波特》制造的一个名词,在阿连德女士的笔下,男人们恐怕个个都是“麻瓜”。说到阿连德的女性主义特色,并不是指她如何教导女人离开男人和家庭,或是全力投入性解放之实践,而是恰恰相反,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往往对爱情忠贞不渝,即便因此遭受万般的凌辱和迫害,亦在所不惜。阿连德的女性主义,体现于其笔下女性的立场坚定,深明大义,独立自主,敢做敢当,乃至坚贞不屈。而其男性角色,往往正邪两立,要么大善,要么大恶,大善者,多抱有社会主义的理想,必定温柔,且甘愿为心爱的女人赴汤蹈火。
2023-07-19 00:42:311

这是全球9个被批准为E6陨石之一,尚未被分类到任何一组,你知道吗?

也许一直以来,人类都对地球以外的生物着迷。来自太空的奥秘和奇观都让人们时常思考,太空之中是否还有其它的生命体存在。尽管我们仍未获得所有疑问的答案,但外层空间时不时“运送”至地球的东西似乎在为我们提供一些信息,例如陨石。因此,让我们一同来了解9个到达地球并被记录下来的太空陨石吧。1、霍巴陨石霍巴陨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陨石,它的重量达到了60吨。它于1920年被发现,并因其位于非洲纳米比亚的西霍巴农场农场而得名。它的尺寸为2.7米乘2.7米,高度为0.9米。自从8万年前撞击地球以来,它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最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它是一个如此巨大的物体,但它坠落的表面却没有留下任何火山口或其它影响。它由84%的铁和16%的镍组成,有少量钴和氢氧化铁的痕迹。2、威拉米特陨石1902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威拉米特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之一。据信它可能撞击的是加拿大,但后来随着冰盖移动了。美洲印第安人甚至给他起了个名字叫“Tomonowos”,意思是“来自天堂的访客”。它由大量的石墨和三沸石组成,不含硅酸盐,但有魏氏体结构(焊接的过热区内会产生的一种结构)。自1906年以来,它一直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3、巴库比里托陨石虽然这么多年来,也没有搞清楚巴库比里托陨石是何时到达地球,但1863年的时候,在墨西哥锡那罗亚州的巴库比里托,当地的农民们发现了它。这个陨石奇特的“耳朵”形状使它的质量难以被估计,但据估计,它的长度约为4.20米,宽度约为2米,高度约为1.75米。一些研究还认为它重达20吨,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第五大和最长的陨石。4、查科陨石查科陨石是美国人发现的第二大陨石。它撞击了阿根廷的查科地区,据信在公元前2080年和1910年左右坠落在了那里,但一直到1969年才被发现的。它的重量约为28840公斤,但一直到1980年才由美国宇航局专家威廉u2022卡西迪对其进行了挖掘。5、纳克拉陨石坠落在埃及的纳克拉陨石起源于火星,是第一个证明火星上可能存在水体的陨石。1911年6月28日,这个物体坠落到地球上,许多人目睹了它。2006年的一次科学会议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根据一些人的说法,陨石中的某些碳化合物可以被认为是火星上存在生物的充分证据。6、姆博齐陨石姆博齐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之一,它落在了坦桑尼亚的姆贝亚市,当地人很早就知道了它,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外国人发现,陨石由铁和硅酸盐包裹体制成,镍含量为8%,它同样也拥有魏氏体结构。它长3米、高1米,重约16吨。7、阿连德陨石1969年,阿连德陨石落在了墨西哥奇瓦瓦州的阿连德镇。它是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碳质球粒陨石。据信,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它的原始尺寸被认为与汽车相似。自从它被发现以来,它已经被用于许多研究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由氧化钛形成的全新的外星矿物,它被称为盘古石。8、锡拉科加陨石锡拉科加陨石得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锡拉科加地区。1954年11月30日,它像一个火球一样落下,穿过大气层,有许多目击者都能看到它。然而,这个天体进入地球以后就立即支离破碎了,而其中一块碎片被命名为“霍奇斯陨石”。
2023-07-19 00:42:381

通过研究陨石,科研人员发现了早期太阳系中物质的传播形式

对稀有类型的陨石的新研究表明,即使木星清除了形成行星的尘埃和气体盘中的间隙,来自太阳附近的物质仍到达了外部太阳系。这项研究结果于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使人们对我们的太阳系如何形成,以及行星如何围绕其他恒星形成有了新的认识。 图注:来自墨西哥的阿连德陨石的一部分。这种类型的陨石是由许多较小的颗粒或球粒组成的。它们代表了太阳系中最古老的物质。对阿连德陨石的新分析表明,随着行星的形成,接近太阳的物质与外部太阳系中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关于行星如何形成的共识理论是,它们从围绕新生恒星旋转的一团尘埃和气体中积聚。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这个原行星盘组成的证据来自球粒陨石,这是一种由较小的粒子或球粒组成的陨石,它们像宇宙尘埃一样聚集在一起。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论文的合著者尹庆柱说:“如果我们了解太阳系物质传播,我们就可以了解行星盘的性质,并推断出行星是如何构造的。” 球粒陨石中的物质非常古老,代表了早期太阳系留下的灰尘和碎屑。进一步的证据来自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以及星尘任务和其他太空探测器收集的宇宙尘埃和彗星物质样本。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测量其中的氧、钛和铬等元素的同位素比率,大致估算出这些陨石在何时何地形成。 尹氏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的先前工作表明,陨石按成分分为两大类。碳质陨石被认为起源于外部太阳系。非碳质陨石是由离太阳更近的行星盘形成的,因为离太阳近,温度会越高,碳基和其他挥发性化合物被烘烤掉。 如果所有行星都由同一个原行星盘组成,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混合呢?解释说,随着木星的较早形成,它在行星盘上犁了一个间隙,为尘埃的移动创造了障碍。在智利,使用ALMA射电望远镜的天文学家在其他恒星周围的原行星盘中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 但是,有些陨石似乎是该一般规则的例外,其组成成分更加广泛。 尹庆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科学家柯蒂斯·威廉姆斯(Curtis Williams)及其合作者,对30种陨石的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证实,它们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非碳质球粒陨石以及其他更常见的陨石类型和碳质陨石。 然后,他们研究了两种同位素成分与球粒陨石的个体同位素,这两种陨石分别是1969年在墨西哥坠落的阿连德陨石和1930年在澳大利亚坠落的卡隆达(Karoonda)陨石。 这些陨石包含来自内部和外部太阳系的球状陨石。来自内部太阳系的某些物质必须设法越过木星壁垒,才能与外部太阳系的团聚体一起积聚成陨石,数十亿年后它会掉落到地球上。 怎么会如此呢?威廉姆斯说,有两种可能的机制。 “其中之一是,尽管木星本应阻止它,但它仍沿行星盘中间平面运动,” 他说,“另一点是内部太阳系中的风可能会将粒子发射到木星间隙上方。” 这两种机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与星尘任务在彗星中发现的内部太阳系物质有关。 尹说,这项新研究有助于将宇宙化学、行星科学和天文学联系起来,以提供行星形成的完整图景。
2023-07-19 00:44:021

追梦的孩子

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814天书名:《追梦的孩子》 分类:传记文学 感悟: 本书的作者是帕姆·穆尼奥兹·瑞恩,他讲述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聂鲁达的人生。聂鲁达,智利诗人。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早年丧母,1906年迁居智利南部的特木科镇,父亲是一名铺路司机,在特木科读中学时开始写作。1917年7月在特木科《晨报》发表题为《热情与恒心》的文章,署名内夫塔利·雷耶斯,是诗人第一次发表作品。1920年起,正式使用巴勃罗·聂鲁达的笔名。1921年3月,到圣地亚哥教育学院学习法语。不久,诗《节日之歌》在智利学生联合会举办的文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945年是聂鲁达的一生中难忘的一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1946年智利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大批共产党人被投入监狱。聂鲁达不得不中止《漫歌》的创作。他的住宅被放火焚烧;他本人也遭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从此被迫转入地下,辗转在人民中间,继续从事创作。在此期间,他完成了《1948年纪事》和《漫歌》两部长诗的创作。1949年2月他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1951~1952年暂居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1952年8月智利政府撤销对他的通缉令,人民以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迎他的归来。回国后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完成了《元素的颂歌》(1954)、《元素的新颂歌》(1956)和《颂歌第三集》(1957)。1957年当选为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69年9月,他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次竞选只是促成人民联盟各党派携手合作的一种策略。当人民联盟推举S.阿连德·戈森斯为共同候选人之后,聂鲁达立即退出竞选,支持阿连德直至取得最后胜利。1971年4月被阿连德政府任命为驻法国大使。1973年9月23日,聂鲁达辞世。上面是诗人聂鲁达的生平,而书里写的不是一个伟人,而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少年在随着父亲奔波的时候,对自然产生了诗意,萌发了自己创作的梦想,面对家人的嗤之以鼻和不支持,他彷徨后依然选择了坚持。这个过程里,他心有爱慕的女孩子一句“我喜欢你的诗句”更坚定了他追寻梦想的决心。作者的讲述也如聂鲁达的诗句一样充满了诗意。用散文和诗歌的穿插形式描写了一个懂得细腻观察,看着静止的事物和风景也能在心里刻画成诗的少年。我起初都有点没弄明白那些突然出现的词是什么。看到后来才知道,是聂鲁达心里的诗。后来,聂鲁达走向了革命的道路,而他的武器恰是他手中的笔。他曾经在叛军洗劫他房子并把他当成叛国者的时候,毫不畏惧的大声说道:“环顾四周,这里只有一样东西对你们来说是危险品--诗歌”。我读到这里,心里一阵激动。多少战争时期的文人都是用笔来对抗不公的命运,为人民找到出路,而笔杆子的背后是他们不屈的精神和伟大的梦想。
2023-07-19 00:44:111

科学家在地球上发现比太阳系还古老的星际物质

据《自然天文学》1月27日消息:一科学团队几周前宣称,在一枚名叫“ 好奇玛丽 (Courie Marie)”陨石中发现了不可思议的古老物质, 同位素法测得其年龄约在50亿至70亿年之间。相比之下,我们太阳系才约46亿年 历史 ,因而这枚陨石物质年龄,比太阳系自身还长久 。 “好奇玛丽”属于CV-3型碳质球粒陨石,以世称“居里夫人”之名——玛丽·居里(Marie Curie)命名,主要成分是俗称“金刚砂”的碳化硅,化学式:SiC。 在陨石内部, 科学家们发现了由富含钙、铝、钛等矿物质盐构成的难熔包体“CAIs” —— 一种被认为是前太阳系星云时期形成的古老固体物质之一 。 “根据我们目前对太阳系形成的了解,这些太阳前晶粒本应(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后期)无法存留,但令人惊讶的是‘好奇玛丽"中确实找到了它们。”物理学与宇宙化学研究员Olga·Pravptseva说:“(业界)普遍认为, CAI是在前太阳系星云达到1,500K温度环境下析出的早期固体晶粒 ,由于特殊条件使得部分被带离太阳较远区域,其后开始一段长达数十亿年的太空游荡而得以保留。” 这段数十亿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史诗般旅程,个别成员于半个世纪前在墨西哥上空结束。 1969年2月8日,墨西哥暴发一场有记载以来最大的碳质球粒陨石雨—— “ 阿连德(Allende) ” 。 降落后不久,人们就从多地收集到数百块总重量达2吨的“阿连德”碎片。此后一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不断在该区域寻获到陨石。 “好奇玛丽”是这场陨石雨中落偏的一枚,掉到了澳大利亚境内。 而掉落在墨西哥奇瓦瓦州“阿连德”陨石的几枚样品,被送到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进行研究。 1970年,华盛顿大学科学家首次在“阿连德”陨石中发现了著名的难熔包体(CAIs)。当对富含钙、铝的包体进行了高精度U-Pb同位素体系测定时,认为包体形成于45.67亿年前。而这个数字,正是当前公认的太阳系最精确年龄。 华盛顿大学研究指出,CAIs有助于我们了解太阳系早期的形成及演化过程。“阿连德”中的CAI晶粒就出现在45.67亿年前,其基质比白色包体要晚约6千万年。 科学家们进一步对钙铝包体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同位素组成存在异常——氧16同位素过剩, “阿连德”氧16相对地球多出了5% 。通常,氧16只能在恒星核聚变过程中由氦“燃烧”形成。 氧16的过剩,表明前太阳系星云在凝聚过程中,受到了太阳系外物质的“侵入”,这很可能是超新星爆发的抛射物。 此次“好奇玛丽”研究结果与“阿连德”相互印证,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应该同来自一块更大的星际碎片,在进入大气层后发生解体。 “ 这无疑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固体物质! ”Olga·Pravptseva在文稿中这样写道。 研究员加热了一块很小的“好奇玛丽”样品,实验出现了具有稀有气体特征的物质。“它揭示了碳化硅的存在!“Olga透露,”我们可以通过同位素特征解开稀有气体(指 气态碳化硅)来源之谜。但我们不清楚可能来自其他恒星的碳化硅,是如何与CAIs包体结合在一起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化学元素构成问题。” “作为太阳系最古老的固体,尽管CAIs已被广泛研究,但关于它所携带的同位素异常特性和起源,它们在原始陨石中类别的归属及与其他陨石成分关联等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揭晓。”
2023-07-19 00:44:171

在美国历史上,有没有对一个“民主”国家出兵并且推翻其政权的案例?

民主这个词,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就是美国用来推销自己价值观,维护美国利益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的定义,并非是真正按照科学的定义去界定,而是根据美国自身利益的需要,去界定谁是民主的,谁是独裁的。先来看“民主”的界定,一个是百度百科上的界定,一个是维基百科上的界定,如图:如果按照这样的界定,那么,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符合“民主国家”的划定的,包括美国,如果是真正的民主,为何会有对不同肤色人员的歧视?为何会有弗洛伊德之死?所以,美国一直对外输出“民主”,本身就是个虚伪的东西。这完全就是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借口。纵观,哪一次美国对外用兵,不稍上“民主”这个词?推翻萨达姆,是为了让伊拉克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然后现在呢?伊拉克至今还处于动荡时期,哪有萨达姆时期的繁华景象?试图推翻阿萨德,说阿萨德是搞“独裁”,结果呢,现在叙利亚的城镇,哪一个不是被炸成了废墟,即便重建起来,都需要花费十余二十年,还有利比亚,利比亚至今还是两个最大派系(民族团结和国民军)打来打去,哪有卡扎菲时期的一统?美国每一次对外用兵,最遭罪的不是美国民众,而是被打击一方的民众。什么是民主?难道是通过对外发动战争,给他国民众带去无限动乱才是民主?一国是否民主,不是由美国来界定的,民不民主,只有当事国百姓才知道。纵观美国历次对外用兵,就知道美国无法给他国带去“民主”,美军出现的地方,只有战争。民主从来都不是别人给你的,民主是通过本国百姓争取来的。如果说,在美国眼里,总统只有是民选产出的,才是民主国家,也就符合美国的价值观,那么美国就应该是不能对这国说三道四。那么,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智利的前总统,是拉美地区第一个通过直接选举上任的总统。但是在位仅仅3年,就在美国的一手策划下被杀。为何?就因为阿连德总统的为政措施,引发了美国的不满!但是,阿连德的一系列举措,向地主阶级、天主教会阶层和大、中产阶级“开刀”的行为,赢得了绝大部分底层智利民众的拥戴!阿连德是拉美地区第一个通过直接选举上来的,在拉美地区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够民主了吧?但还是逃不过美国的毒手,这也说明,美国所倡导的“民主”,是多么的虚伪。
2023-07-19 00:44:241

二战后,被美国战争推翻并干预处死的外国领导人都有谁?

一,刚果总理卢蒙巴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ab5c9ea15ce36d3d8fbf7f931f33a87e850b17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1959年11月,殖民当局镇压斯坦利维尔群众运动时,以唆使骚乱罪逮捕了卢蒙巴,但迫于舆论压力,不久即释放。1960年1月,卢蒙巴出席了关于刚果独立的布鲁塞尔圆桌会议,会上,他坚决反对分裂刚果,坚持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国家的原则。6月23日,卢蒙巴当选为总理,组织首届政府。6月30日刚果独立。1960年7月比利时派军入侵加丹加省、开赛省宣布独立,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危机,卢蒙巴寄希望于联合国。但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军抵达后,拒绝与合法政府合作以恢复刚果统一。9月14日,刚果国民军参谋长蒙博托塞塞塞科发动政变,联合国军以保护为名软禁了卢蒙巴。11月27日,卢蒙巴潜离利奥波德维尔,前往东方省,想和政变后迁往斯坦利维尔的合法政府会合,但途中被绑架。后被冲伯集团杀害。1961年3月,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宣布他为非洲英雄。二,智利总统阿连德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850352ac65c10384681ba0bb9119313b17e897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1973年9月11日,智利武装部队三军司令和警察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政变部队首先占领了海港城市瓦尔帕米索,接着控制了首都圣地亚哥总统府前的广场,宣布成立了一个以陆军总司令皮诺切克将军为首的军政府委员会。军政府委员会通过广播要求阿连德总统立即辞职,并许诺提供飞机,送他与家属及合作者一起离开智利,阿连德总统对此表示坚决拒绝。政变部队开始向总统府发起进攻,除使用坦克外,还出动飞机对总统府进行轰炸和扫射。面对政变部队的进攻,阿连德总统忠于职守,毫不退却,决心誓死保卫智利人民的事业。他辞退了总统府内被认为不能依赖的军队官兵和警察,率领30余名总统卫队的战士,坚持抵抗,一直战斗到英勇牺牲。执政不满3年的阿连德政府被右派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三,格林纳达总统毕晓普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891fe0bda6345982b3b7807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1983年10月25日凌晨,近2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官兵,在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的护送下,突然在格林纳达登陆。同美国军队一起登陆的还有格林纳达邻近的巴巴多斯、安提瓜等6国的300名武装人员。美国军队首先占领了两个机场和首都圣乔治,然后向各地推进。格林纳达共有军队1000人。在这次美军入侵中,格林纳达军队和数千名民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几百名帮助格林纳达建设的古巴人也参加了战斗。从10月29日起,美国继续增兵,在格林纳达的美军已达6000人,在格林纳达附近海域的军舰上还有1万人。美国这次入侵的借口是“保护美国侨民”、“恢复这个岛国的秩序和法制”。而实际上,这次行动是为了维护美国在拉美的利益。1979年3月,由毕晓普领导的“新宝石运动”(党的名称)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盖里政府。毕晓普曾宣布他的党是社会主义倾向的。在他执政期间,格林纳达同古巴发展了友好关系。进入80年代以后,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格林纳达国内经济困难,毕晓普主张放慢国有化,让私人企业发挥更多作用.1983年科派在军人的支持下逼迫毕晓普交权,被毕晓普拒绝。于是军方发动政变。10月12日,毕晓普被软禁。19日,支持毕晓普的一派在首都组织数千人举行示威,并同军方发生冲突,毕晓普和3名部长被军方打死。四,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4fadecb2da1373f08302002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1999年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的伤亡。2001年1月29日,米洛舍维奇被软禁在家中,4月1日凌晨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6月28日被引渡到前南国际刑庭。2002年2月12日,前南国际刑庭正式开庭审理米洛舍维奇一案。他被指控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在内的60多项罪行。但米洛舍维奇一直否认对他的所有指控,并宣称前南国际刑庭是非法机构。米洛舍维奇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数年的牢狱生活,使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法庭审判曾多次中断。2006年2月底,前南国际刑庭拒绝了米洛舍维奇提出的去莫斯科治病的要求。2006年3月11日,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米洛舍维奇当天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4月,荷兰海牙地区检察机关公布了对米洛舍维奇死因调查的最终报告。报告排除了米氏被毒死的可能,确认其为自然死亡,死因是心肌梗塞。五,伊拉克总统萨达姆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cb0a46f21fbe0992b9b7dd60600c338644ad1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4月9日.攻克巴格达.推翻伊拉克政府.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前高级官员突然集体“蒸发”。同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2004年6月30日.美国扶持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开始审判萨达姆.2005年11月5日,高等法庭判处萨达姆死刑.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上午6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11点左右),萨达姆因“杜贾尔村案”被处以绞刑.
2023-07-19 00:45:121

谁有伊莎贝尔·阿连德的短篇小说“And of Clay Are We Created”的中文版?

很抱歉只翻译了大约一半And of Clay We Are Created我们在泥土中诞生Isabelle Allende试译:Simon Tian他们发现了这个头被埋没在污泥中,瞪大双眼,却已无力呼救的小女孩。耶稣的圣灵赐予了她的名字,阿苏塞纳·莉莉。在这早已吸引着远道而来的秃鹫,空气中充斥着孤儿的啜泣和伤者的哀嚎的公墓里,这个小女孩对生命执着的渴求成为了这人间惨剧的缩影。电视台不停地播放着那令人难以直视的黑色萌芽,在泥土之中她的头颅宛如一颗半埋着的黑色壁球,没有人可以辨别她的身份或叫出她的姓名。而无论何时我们看向那转播画面,罗尔夫·卡尔,这位被派遣而来的记者永远陪伴在她左右,而他也不会意识到他将会在这里找回三十年前他曾丢失的那段记忆。起初,来自地下的一声啜泣弯曲了整片犹如泡沫般翻滚的白色棉花田。地质学家们早在几星期前设置的地震仪预警了他们那火山即将苏醒的消息。有时他们预测到由火山的活动导致的山体冰雪融化将导致整片恒冰原滑坡的警告会被忽视,因为它们听起来像是来自多虑老妪的童话。在山谷中的小城照常的生活着,人们没有听见那来自大地的呻吟,直到一声冗长的咆哮在那决定命运的十一月星期三宣布着世界的毁灭,冰封的雪墙混合着泥土与石块不断解体,滑坡在那小镇的头上,将它埋入那深不可测的泥土呕吐物之下。当幸存者从刚才的灾难与恐惧中回过神来,他们发现记忆中的房屋,广场,教堂,棉花田,咖啡林,牧牛场---全部消失了。许久过后,当士兵和志愿者抵达现场,开始救助伤员以及评估灾害的等级时,算出了超过两万名遇难者的遗体和数不清的牲畜在这粘稠的浓汤中腐烂。森林与溪流也被夷为平地,这里的景色只有一望无际的淤泥沙漠。在电视台打来电话之前,我和罗尔夫·卡尔待在一起。我手脚并用地爬下床,硬撑起一双朦胧的睡眼,在他匆忙更衣时烹煮咖啡。他往他那一向随身携带的绿色帆布包里塞满了用具,然后我们互相告别,就像我们曾无数次做过的那样。我没有任何感觉。端坐在厨房里,我小口嘬饮着咖啡,计划着要怎样消磨他不在的这几个小时,毕竟,他明天就该回来了吧。他是头一波到达的记者之一,因为当别的记者们正坐在吉普车里,骑在自行车上,甚至是徒步与那泥沼斗争,试图抵达现场时,罗尔夫·卡尔乘坐着拥有巨大速度优势的新闻直升机,才得以跨跃那巨型山崩。我们在屏幕上凝视着从他的助理处传回的画面,踏入齐膝深的淤泥,手里紧握着一只麦克风,他闯入了这充斥着无家可归的孩子,负伤的幸存者,遍地尸体与毁灭的疯人院。他平静的声音使我们了解到了现场的情况。他早已熟悉了如何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以及灾难一线征战并直播多年。没有什么能阻止他的脚步,而我也总是佩服他在灾难与毁灭面前的坚韧不拔;看起来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决心或阻碍他的好奇心。恐惧从来都不会拜访他,就算他向我坦白他并不是一个十分勇敢的人,甚至是相差甚远。我相信那摄像机的镜头对他来说就像有了魔法;就好像他被传送到了一个不用亲身经历就可以感知一切的时空。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后,我明白了那虚无缥缈的时空就是他对情绪的防护网。罗尔夫·卡尔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了阿苏塞纳的救援。他拍摄下了发现她的那位志愿者,以及最先尝试解救她的人;他拉近的镜头对准了小女孩,漆黑的面庞,硕大无光的眼睛,暗淡纠结的头发。淤泥像流沙一般锁住了她,使任何试图靠近她的人都有可能被那污泥裹挟。他们向她抛去一根绳索,她无动于衷,直到他们叫她抓住绳索;她从泥中拔出一只手试图移动,但马上向下陷得更深。罗尔夫在抛下他的背包和装备后踏入了那泥沼,接手了助理那冰冷的麦克风,湿冷的空气混杂着死尸的恶臭。“你叫什么名字?”他问她,然后小女孩告诉了他她那美丽的名字。“不要动,阿苏塞纳,” 罗尔夫·卡尔告诉她,然后不停地与她对话,以至于他已不再去想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只要能够转移她的注意力,同时慢慢的向前移动,直到污泥漫至他的腰部。四周的空气也慢慢的变得像淤泥一般粘稠。他此时所处的位置以及前进的方向都无法接触到小女孩,因此在他撤退后重新选择了一个更坚实的立足点。终于,当他足够靠近时,他用拽来的绳索在她的腋下系紧,这样人们就能把她拔起。他冲她笑了笑,因微笑而在眼中荡起的波纹让他看起来就像个可爱的孩子;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现在和她在一起,她马上就能得救了。他给边上的人打手势,告诉他们拉紧绳索;但当绳索绷直之后,小女孩立刻惨叫了起来。他们又尝试了一次,她的肩膀和胳膊被抽了出来,但他们再也不能移动半分了;她被困住了。有人提出她的腿可能是被倒塌的房屋卡住了,但她说卡住她腿的不只是瓦砾,还有她兄弟姐妹那紧握住她双腿的尸体。“别担心,我们会把你救出去的,”罗尔夫向她保证。尽管信号的传输质量并不理想,我还是能听出他破音了,我从未像现在这么爱他。阿苏塞纳望着他,一言不发。在最初的几小时里罗尔夫绞尽脑汁地思索着使她脱困的办法。他忙于撑杆和绳索之间,但是每一丝施加在绳索上的力量都会给这位被囚禁的女孩带来无法忍受的折磨。他想出了使用一根撑杆来当做杠杆的办法,但最终无功而返,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他与一些前来协助他的士兵讨论,但他们不得不离开,因为还有更多的伤者需要救援。小女孩无法移动,呼吸困难,但她没有流露出一丝放弃抵抗的目光,殊死抵抗着命运的挑战。那位记者则是拯救他的救世主。有人找来了一条轮胎,他将轮胎像救生圈一样放置在她的腋下,然后在靠近她的地方放下一块板子以支撑他的重量。就像无法蒙着眼睛挖掘瓦砾,他几次试着潜入靠近她脚下的泥土,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他身上披覆着泥浆,嘴里塞满了碎石。他坚信他需要一台水泵来抽去积水,并用无线电发送了请求,但却收到了由于资源紧张,水泵最早只能明天早晨抵达的回信。“我们等不了那么久了!” 罗尔夫·卡尔咆哮道,但在这片乌烟瘴气的乌云中没有人停下来去怜悯他们。数小时后,他才逐渐接受了这凝固的时间以及歪曲的现实。一位军医检查了小女孩的身体状况,发现她心跳正常,表示只要采取足够的保温措施她会活过今晚。“坚持住,水泵明天就来了,”罗尔夫试着安慰她。“别走,”她祈求着“当然不会了。”有人带了咖啡给他,他帮助小女孩一点一滴喝了下去。温暖的饮品给予了她活力,她开始给他讲述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和学校,讲述着在未被火山打搅前自己世界中的点点滴滴。她十三岁了,而且她从未涉足她村庄以外的地方。罗尔夫·卡尔,怀揣着为时过早的乐观,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水泵会被按时送达,他们会抽干积水,移除废墟,接着阿苏塞纳就可以踏上医疗直升机赶往医院,她会飞快的恢复健康,而他则会带着礼物前去看望她。他想,洋娃娃应该不太适合她这个年龄,那我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来使她开心了;也许是一条裙子。我并不了解女性,他想,笑着回想起他生命中遇到过的许多异性,而没有一人教过他这些细节。为了消磨时间
2023-07-19 00:45:191

普希金和谁决斗而死

普希金和谁丹特斯决斗而死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战,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日后的2月10日也就是俄历1月29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扩展资料: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作品,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希金
2023-07-19 00:45:294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介绍

1942年,伊莎贝尔·阿连德生于秘鲁,但她真正作为作家横空出世是在40年后的1982年,那一年,她出版了小说《幽灵之家》。《幽灵之家》的出版几乎可以说是轰动性的。当时由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获奖,拉美文学大爆炸的冲击波达到了顶峰,魔幻现实主义的光环耀眼得无以复加。阿连德作为这一阵营中少有的女性,被某些出版商冠以“穿裙子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从此迅速走红。
2023-07-19 00:46:081

伊萨贝尔·阿连德出生在哪个国家?

伊萨贝尔·阿连德出生在哪个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智利 D.法国 正确答案:C
2023-07-19 00:46:211

San Miguel de Allende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圣米格尔德阿连德(西班牙语:San Miguel de Allende)是墨西哥中部的一个直辖市,由瓜纳华托州负责管辖,距离首都墨西哥城274公里,始建于1541年,海拔高度1,907米,2005年人口139,297。为了保护皇家内陆大道,16世纪时,在今日的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建立了一个设有驻防的卫城,至18世纪达到顶盛,城内建造了许多杰出的墨西哥式巴洛克风格宗教与市民建筑,其中有些建筑物更是从巴洛克演变到新古典风格的杰作。距离卫城14千米(8.7英里)的阿托托尼尔科拿撒勒人耶稣圣堂,同样可追溯至18世纪,也是新西班牙巴洛克艺术与建筑的典范,此地包括有一座大教堂与数间小圣堂,建筑物内布满油画与壁画,油画是出自新西班牙著名画家胡安·罗德里格斯·华雷斯之手,而壁画是由米格尔·安东尼奥·马丁内斯·德·颇卡桑惹(Miguel Antonio Martínez de Pocasangre)所绘制。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成为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与印地安人的文化熔炉,而阿托托尼尔科拿撒勒人耶稣圣堂,成为欧洲与拉丁美洲文化交汇的特殊例子,它的建筑和室内装饰,则见证圣依纳爵·罗耀拉教义的影响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圣米格尔-德阿连德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2023-07-19 00:46:281

普希金怎么死的﹖

俄罗斯的心不会把你遗忘,就像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恋那样!”(丘特切夫),1837年,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在彼得堡郊外的小黑河畔,“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站在雪地上,迎着凌厉地寒风,眼睛紧盯着前方的一个人影,此时的普希金正要和一个法国保皇党分子,末路贵族丹特士进行一场古老的中世纪决斗,今人针对这场决斗总会发出疑问:“难道这场决斗不能避免吗?”尽管这样的问题已对历史毫无作用可言,但在探察诗人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处境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是的,这场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是绝对不能避免的,丹特士对他妻子的一再挑逗侮辱,加上对普希金敌视已久的沙俄当局的挑拨下,为了自己和妻子的荣誉,更为了维护自己倡导的俄罗斯精神的旗子不被玷污,普希金不得不站在了生与死的决斗场上。在中间人的公证下,丹特士获得了首先开枪的权利,死一般的静穆下,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曾经胜过一次决斗的普希金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这个无情的光荣的俘虏,看见他的末日近在眼前,在决斗中,刚强而镇静地,准备着迎接致命的铅弹“诗句终于成了现实,他被射来的子弹击中了肺部,瞬时鲜血浸染了他四周的雪,一个瘦弱的身躯重重地摔到在地,尽管在他中枪倒地的同时,也开了枪,丹特士也受了伤,但丹特士的伤势却不重,而普希金中的则是致命伤,换句话即使当时丹特士也死了,这有什么用,十个百个丹特士能够换来一个世纪奇才吗?难怪有人悲愤地呼到:“丹特士杀了普希金是出于嫉妒,因为他不会写诗”,在家中急切等待他回来的妻子最后迎来的确是血迹斑斑的丈夫,“等我伤好了,再来”永不服输的诗人艰难地说道,可惜天妒英才,他并没有兑现成诺言,几天以后,这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父”的伟大诗人永远离开了他深爱并倾注了巨大感情的祖国,正如别林斯基说的“普希金为俄罗斯而写俄罗斯”而最后他本人也为了俄罗斯而奉献了生命。诗人死了,死在卑琐的丹特士手里,更死在对他恨之入骨的沙皇贵族的阴谋中。普希金去世的噩耗一传出,整个俄罗斯都惊呆了,俄罗斯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哭嚎为了普希金,为了除了职业革命家外,最积极的革命者,也为了俄罗斯丧失的国之瑰宝,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诗人的住所,争相目睹诗人最后的遗容,向他作最后的道别,综观世界,有哪位文人的去世能够引起民众如此的注意,能够获得民众如此的爱戴,这种场面大概只有我们的鲁迅先生去世后才出现过,但普希金最后下葬时却是非常的孤独,心虚的沙皇害怕人民自发的悼念会导致大幅的示威抗议进而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于是当局者只派诗人的一个好友护送,秘密地将诗人的遗体运到米哈伊罗夫斯克村,在统治者的精心安排下,除了神莆和掘墓人之外,没有人能够见证诗人告别世界的最后一幕,可这要紧吗?墓碑不过是他肉体的寄居处,而他的灵魂早已得到了永生,几百年后,谁还记得尼古拉,谁还记的丹特士,而普希金却永远复活着,活在千千万万爱戴他的人民心中,人民爱他,因为他爱过人民。又一次想起他那伟大的自由颂:“你这独断专行的恶魔!我憎恨你和你的宝座,我带着残忍的喜悦看见,你的死亡和你的儿女的覆没,人们将会在你的额角,读到人民咒骂的印记,你是人间的灾祸,自然的羞愧,你是对神的责备!”
2023-07-19 00:46:385

到底存不存在拉美陷阱

“拉美陷阱”,“拉美病”,是“依附论”研究出来的,后来又有个“中等收入陷阱”的词语,都是一个意思的多种提法。有工业化而无技术进步、教育落后、科技创新力弱、农村衰败、贫富差距大、城乡差距大、地区差距大、有城市化没有市民化、腐败严重、环境破坏,等等,这些不好的现象堆积在一起就是“拉美陷阱”或“拉美病”。“拉美陷阱”实际上是现代化的一个大瓶颈。在拉美地区,只有智利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基本走出来了。但智利的道路走得很残酷,皮诺切特的事变把阿连德打死了。事变前智利几乎进入战争状态,工厂里的工人、农民都在购置武器,整个国家充满内战气氛。皮诺切特事变是受到整个社会的期盼,把越来越左而导致社会分裂的阿连德政府搞掉。阿连德付出了血的代价,那些反资本主义的、宣扬马列理论的人、运动组织等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智利是用军人的铁血手段搞社会变革的,皮诺切特把所有的国有企业私有化,连福利机构也私有化了。
2023-07-19 00:47:041

问一个政治人物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全名:奥古斯都·霍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尔特(西班牙语: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 ),1973年至1990年为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他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军政府。任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是同时残酷打击异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权的事件。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包围总统府,时任总统阿连德遇难。随即皮诺切特建立军政府,中止执行宪法,解散国会,执行严厉的言论检查,取缔左翼政党,暂停一切政治活动。军政府对左翼政治活动的镇压导致至少约3,000人被杀或失踪,超过27,000人遭监禁或拷打,其中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1980年,新宪法在一次普遍认为是“不规范、不民主”的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1988年进行等额选举的总统大选,1990年还政于民。皮诺切特在那次大选中失利。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Patricio Aylwin)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皮诺切特卸任后,仍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务至1998年。根据1980年宪法的规定,他可以在智利参议院获得一个终身席位。1998年,皮诺切特前往英国接受治疗。西班牙法庭发出传票,将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最终由于健康原因,皮诺切特获得释放回到智利。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诺切特因为血管痴呆症不适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权的指控,他随即放弃了在参议院的席位。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审判的能力。当年12月他遭到多项罪名的起诉。皮诺切特的支持者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左翼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智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反对者则认为,皮诺切特破坏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实行了导致数千名反对者死伤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攫取个人利益,经济政策迎合富人而中下阶层利益受损。早年生涯1915年11月25日,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1933年进入军校学习。1937年以少尉军衔毕业成为步兵。1939年晋升为中尉。1940年回到步兵学校学习。1943年1月30日结婚。育有二子三女。1948年,皮诺切特进入战争研究所。作为该所最年轻的军官,他尚有任务需要执行,次年才真正开始在研究所的学习。1951年,他获得了参谋长的职务,回到军校教书,他同时在战争研究所做助教,讲授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课程。另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刊物《百鹰》(Cien águilas)的编辑。1953年,他晋升至少校。随后回到圣地亚哥接受了战争研究所教授职位的任命。后又进入智利大学法学院学习。1956年,皮诺切特与一群年轻的军官同时被选中,与厄瓜多尔尔战争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他不得不因此放弃了法学的学业。在合作的三年半中,他致力于地缘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和情报学的研究。1959年末,皮诺切特回国,进入陆军第一师总部。1960年,他被任命为“埃斯莫拉尔达”军团司令。由于任上工作出色,1963年,他被任命为战争研究所副所长。1968年,他出任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年底擢升为准将,出任第六师师长。1971年1月,皮诺切特任圣地亚哥驻军司令,晋升为少将。1972年,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1973年8月23日,在智利国内政治斗争风起云涌之际,皮诺切特出任智利陆军总司令。政变前后1973年9月11日,叛变的智利空军轰炸了陆军部队包围的总统府。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遇难。普遍认为阿连德是用一把AK-47步枪自杀的。真相仍存争议。政变后建立的军政府由代表陆军的皮诺切特和海军、空军、军警各一名代表组成,以皮诺切特为首。原本计划由这四人轮流领导,但之后皮诺切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政府立即开始对左翼反对者进行镇压,数百人被逮捕,其中一些遭到杀害。接下去的3年里有数千人遭监禁和拷打,超过3,000人遇害。皮诺切特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造成了国际影响,包括大量的失踪人口。皮诺切特在其传记中称自己为政变的领导者,他作为陆军总司令牵头与海军、空军、军警达成了政变计划。近年来,有当时的高级军官指出皮诺切特只是在政变计划进行前几天勉强介入其中,而且在政变中接受了其他军种(尤其是海军)的领导。军政府上台后,皮诺切特巩固了自己的唯一领导地位。1974年6月27日,皮诺切特自任总统。他的军衔也提升到“大元帅”,之前只有殖民政府首脑和智利开国元勋得到过这一军阶。军政府中的空军代表古斯塔夫·雷(Gustavo Leigh)逐渐对皮诺切特的政策不满。1978年7月24日,他被逐出军政府。1977年至1978年间,智利与同处于军事独裁下的阿根廷濒临战争边缘,起因是对于美洲大陆南端的三个小岛(Picton, Lennox and Nueva)的归属。天主教罗马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派出特使,成功避免了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一争议最终于1984年以和平友好条约的形式获得解决。智利获得了对系争岛屿的主权。经济政策皮诺切特上台后,立即采取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措施。他表示自己希望“将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而不是无产者的国度”。皮诺切特起用“芝加哥小伙”(指一群在芝加哥大学学习过的经济学家,货币政策深受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影响)来贯彻他的政策。皮诺切特开创了智利经济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的纪元。他先后废除了最低工资,取消了工会权利,将养老金体系,国有工业和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降低了部分税收。这些政策的支持者们(尤其是弗里德曼)认为“智利奇迹”是因此产生的(1960-1980年,智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35%)。反对者则指出,智利失业率从1973年的4.3%上升至1983年的22%,而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40%。在皮诺切特当政的最后几年,情况略有改善。1990年失业率降至7.8%。阿连德时期出现的物资短缺现象也得到了补救。皮诺切特的私有化政策,公共开支的削减和工会权利的废除都对智利工人阶级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对富有阶层有利。镇压异己掌权后,皮诺切特对前政府的残馀支持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军政权立即取缔了所有左翼政党。对被视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同情者则采用暴力镇压,一些公开反对政府的人士也遭到迫害。皮诺切特当政17年间遇难人士的具体数目至今不详。智利“真相与和解”国家委员会1991年发布的报告认为,有2,095人遇害,1,102人失踪。严刑拷打也是军政府镇压异己的常用手段。成千上万的智利人因此出逃国外。2004年,”政治犯与酷刑”国家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大约有35,000人声称遭到了军政权的酷刑折磨。其中有28,000份证词被认为是合法的。该报告同时认为,超过半数的逮捕行动发生于军人建政数月内(大约有18,000人称他们是在1973年9月至12月间遭到拘禁的)。任内,智利频繁发生骚乱与暴力袭击,政局不稳。另有数次未遂暗杀,深化了政府的妄想症,加剧了迫害的恶性循环。智利与其他拉美国家不同,在政变之前有长期的民主宪政史,鲜见军人干政。一些政治观察家将军政权的血腥行动归咎于非极端措施无法推翻的民主制度。1976年9月,智利形势引起了国际关注。前智利驻美国大使,阿连德政府内阁成员奥兰多·勒特里尔(Orlando Letelier)在华盛顿特区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而在此之前2年,前任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遇刺身亡。对外关系军政权在建立之初便立即与古巴断绝了自阿连德时期建立起的外交关系。当时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均先后进入军事独裁。六国制定了“秃鹰计划”,旨在打击同盟国中的马克思主义“颠复分子”,游击队和他们的同情者。随着这些独裁政权的相继垮台,更多细节泄露出来。该计划遂被广泛批评为国家恐怖主义。但军政府仍辩称是为了应对各自国家内游击队的武装颠复行动。智利是马岛战争中唯一不支持阿根廷的拉丁美洲国家。美国政府默许了皮诺切特政权,并提供了物资支持。但美国在政变前后的介入程度众说纷纭。政权终结1983年5月,反对派和劳工运动组织了示威和罢工。政府对此进行了武装镇压。1986年,安全部门发现了被取缔的智利共产党的武装分支曼纽尔·罗德里格斯爱国前线(FPMR)走私的80吨武器,这一行动被古巴情报部门暗中监视,民主德国和苏联也介入其中。9月,其中一些武器被用于FPMR发动的一起针对皮诺切特的未遂暗杀。皮诺切特在暗杀中仅受轻伤,但他的5名保镖身亡。1985年,3名共产主义者遭军警杀害,导致军政府成员门多萨(Mendoza)将军辞职。1980年,在一场被严格控制的公民投票中,过渡宪法条款获得75%的支持率而通过。条文规定,1988年10月5日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给予皮诺切特新一届8年任期。宪法法庭裁定,这场公民投票必须严格按照选举法组织。相关规定包括:所有选项(这场投票中是“同意”和“反对”两项)将获得同等的不间断的电视宣传时段,所有电视频道都将同时转播这些宣传内容。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政治宣传。反对派领导人里卡多·拉各斯(Ricardo Lagos)鲜明而乐观地呼吁选民投反对票,并要求皮诺切特对所有“失踪”人口负责。宣传“同意”的时段相对而言基调阴沉,他们称投反对票就意味着回到人民团结联盟执政的混乱中,试图向选民灌输恐惧心理。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反对票55%,赞成票42%。总统大选于1989年与国会选举同时举行。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离任。按照1980年宪法的规定,皮诺切特于1998年3月前仍保有陆军总司令职务。同时宪法还规定,在任6年以上的总统可以获任终身参议员。皮诺切特因这一职位获得司法豁免权。后期经历1998年,皮诺切特赴英国伦敦治病。但当时西班牙法官以侵犯人权为由向英国方面发出引渡,皮氏因此被扣留在英国一年多,于2000年3月因身体原因被英国释放回国。回国后,关于皮诺切特在执政时期组织绑架、谋杀等一系列刑事指控接踵而至,不过他因健康原因躲过了多桩官司。2004年,美国参议院一个调查委员会发现皮氏在华盛顿一家银行藏匿数百万美元资金,他和妻子、孩子因此受到逃税指控。2005年3月,皮诺切特执政时期的秘密警察部门负责人向智利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皮氏执政期间500多个被捕后失踪的人员名单,成为他侵犯人权指控的最有力证据。皮诺切特始终拒绝就执政期间发生的事件承担责任。直到今年11月25日度过自己91岁生日时,皮诺切特才通过妻子宣读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承担在执政17年中所发生事件的政治责任。评价:生前,有“智利第一强人”之称的皮诺切特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声称,他发动政变和执政期间有数千名反对派人士被杀害或失踪,以“军事独裁者”的身份统治智利17年,下台后遭国际人权组织和受害者亲属的调查和起诉;支持者表示,他成功阻止智利“变成古巴”,引领智利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智利的“恩人和大救星”。而对于他的功过是非,智利政坛各界褒贬不一。功绩:发展经济皮诺切特上台时,智利的经济濒临崩溃,失业率达到史无前例的高。皮诺切特虽行武出身,并非经济里手,但他知人善任,特意找来了一百位经济专家,组成了顾问班子,并接受了“货币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将其与当时智利的国情相结合。据了解,智利是一个铜矿王国,当时其他国有企业已基本上实现私有化,而铜矿业依旧国有。这些年轻人上台后,鼓励外来投资,推进私有化进程,制定经济复兴计划。同时,皮诺切特大举外债,还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尽管这一政策最初引发金融危机和高失业率,但从1984年以后,智利经济实现每年5%至7%的高速增长,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近20年来,智利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拉美一枝独秀,被国际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皮诺切特在政治上虽是一个独裁者,但有专家认为,皮诺切特在任时的铁腕政治是符合当时政治形势的。1989年,皮诺切特在告别政坛前夕发表国情咨文时,感慨而又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而移交的则是一个具有坚实基础、旺盛未来的国家。对于他对智利的经济贡献,皮诺切特基金会主席赫农·吉诺夫称:“皮诺切特拯救了这个国家,把智利建设成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祖国。我坚信,尘埃落定后,历史会承认他国父地位的。”劣迹:独裁、17年迫害数千反对派;偷税漏税1973年,刚刚当了19天武装部队陆军司令的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总统阿连德。皮诺切特上台时曾表示,智利正在走向自我灭亡,必须清除一些东西。然而他首先清除的就是人权。在他执政期间,由于他的铁腕统治,导致全国数千人失踪或被杀害,10多万人被迫流亡国外。根据智利政府提供的数据,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共有41359人遭逮捕,至少3197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到杀害,超过1000人失踪,10余万人被迫流亡国外。皮诺切特下台后被指控长期偷税漏税。经法院调查发现,皮诺切特在纽约里格斯银行里有上千万美元的存款,而随后的调查又发现皮诺切特在其他海外银行里的存款超过2700万美元。2005年,皮诺切特的妻子被指控协助其进行税务欺诈。另外,在长达17年的执政期间,皮诺切特中饱私囊,所掳掠的家私骇人听闻。今年稍早前,美国媒体还惊曝,皮诺切特可能在香港的一家银行里存有数吨的黄金。尽管这一消息被各方所否认,但皮诺切特当政期间所掳取的财产总额应该不在小数。如今,皮诺切特走了,但皮诺切特时期的独裁统治至今还影响着智利的社会和经济,智利一位驻美大使在谈及皮诺切特时就表示,他破坏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这就是他最大的“遗产”。
2023-07-19 00:47:145

智利政变的结果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2000年11月13日公布了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有关智利 70年代初期政局的解密文件从这次的解密文件中可以看出,美国情报机构在智利 1973年发生的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的军事政变中曾秘密资助了政变的发动者皮诺切特。 据这些解密文件显示,美国在智利 1973年9月11日军事政变的前3周,决定拿出100万美元作为反对阿连德势力的活动资金。 也正是由于美国情报机构的介入才导致了一场流血政变 ,阿连德本人最后也自杀。而在此前不久,美国中情局也在国会授权下先后两次解密了关于美国在智利 70年代政坛动荡中的所作所为。 截止目前最先解密的一批文件内容曾显示,皮诺切特执政时期智利秘密警察机构DINA的头目曼纽尔·康特雷拉斯曾在1974年至1977年期间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机密情报,美方曾为此于1975年向他支付了一次性酬金。 而康特雷拉斯也正是在皮诺切特1973年发动血腥军事政变后的第二年开始为美国中情局效劳的。 1973年,皮诺切特推翻了当时的民选总统后上台执政,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康特雷拉斯迅速成为皮诺切特的亲信人物,并担任了智利国家安全部门领导人,正可谓是位高权重。 有媒体形容,他在智利的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惧怕程度仅次于当时的总统皮诺切特。 1976年,康特雷拉斯策划了对当时正在美国访问的外交部长、皮诺切特的政敌奥尔兰多·莱特利尔的谋杀计划,并因此在1993年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而就在谋杀案发生一年后的1977年,美国也中断了同康特雷拉斯的联系 。中情局在解密有关文件后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他们与康特雷拉斯保持联络若是被人发现,那将使人们产生“中情局参与了智利独裁统治”的印象,但“为了完成中情局的使命”,他们也只能冒此风险。 报告还矢口否认了尼克森时期美国政府插手皮诺切特军事政变 。 但根据以往解密的文件内容显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的确卷入了发生在智利的推翻民选总统的行动,并为谋杀外长莱特利尔提供了资助。据一位常驻华盛顿的英国记者表示,这些相继解密的文件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美国在皮诺切特军事镇压期间对其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在皮诺切特的独裁统治期间, 智利国内许多人士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他们在皮诺切特的铁腕政策下,有的被残忍杀害,有的神秘消失,有的被流放到国外。 而发生在当时9月的一次屠杀中,有近5000名民选总统的支持者被杀害。中情局一位发言人在公布这些文件时说,中央情报局的一切秘密行动都是“按照白宫和情报机构政策协调委员会的指令”进行的。 而白宫在这些解密文件公布当天发表的一项声明中也承认,“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同意采取的行动加剧了( 智利 )国内政治的分化,从而影响了智利民主选举和法治的正常进行” 。
2023-07-19 00:47:331

阿佛洛狄特的作者简介

伊莎贝尔·阿连德,1942年,她出生在一个奇妙的大家庭,家人为她提供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切素材。1973年,智利发生流血政变,她的叔叔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遇害,她踏上了流亡之路。1981年,99岁的外祖父决定绝食自杀,她写给他一封长信,这就是《幽灵之家》。1992年,29岁的爱女因病去世,文字给了她最深最后的安慰。魔幻与现实,激情与浪漫,她孤独地舞着最绚丽的色彩。阿连德作品:《幽灵之家》、《佐罗:一个传奇的开始》、《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怪兽之城》、《金龙王国》、《矮人森林》。
2023-07-19 00:47:451

美国中情局的机构组成:中情局办公地点在哪?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三大情报机构之一,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 *** 、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 *** 各个部门的工作。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装置,这些装置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 *** 做准备,例如苏联、瓜地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连德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 办公地点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之初的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地区的林肯纪念碑附近。 1961年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搬迁到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边的兰利,占地约200多亩。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的组织机构很庞大。 机构标志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徽造型独特、警醒、在蓝色镶金边的圆形底盘中心,是一面银色的盾牌。盾牌中心是一个有16个红色尖角的罗盘图形,盾牌上面是美国国鸟白头海雕的头像,外圈写着「美利坚合众国中央情报局」的字样。银盾象征美国中央情报局是保护美国安全的一道强有力的屏障。罗盘图形的16个尖角象征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势力渗透到世界各地,各种情报资料从四处向中心汇聚。白头海雕象征着力量、勇气、自由与不朽,同时也代表着机警、灵敏和冷酷,这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风格。 四个部分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从事情报分析、秘密人员情报蒐集和隐蔽行动的重要机构。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也是中央情报主任,他负责管理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还有六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总审计办公室、总监办公室、平等就业机会办公室、人事主任办公室、政策与计划主任办公室。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 管理处下设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资料处理科;行动处下设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央掩护科,评价、计划和设计科,具体人数保密但预计有20000人左右 ; 情报处下设管理与分析、武器控制情报、蒐集需求与评价科,五个地区办公室和五个职能办公室,外加一独立的中心;科技处于1962年成立,当时称之为研究处。美国中央情报局不同于其他美国 *** 机构,它无需公开其预算,雇员人数或工作情况。
2023-07-19 00:47:571

美国FBI、NSA、CIA是什么机构?

美国的FBI、NSA、CIA是情报机构。1、FBI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写为FBI)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FBI”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象征联邦警察。FBI的任务是调查反联邦法罪犯,支持法律,保护美国,调查来自于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在领导阶层和法律方面执行。对联邦、州、当地和国际机构提供帮助,同时在响应公众需要和忠实于美国宪法的前提下履行职责。五大影响社会的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反暴行,毒品/有组织犯罪,外国反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2、NSA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写为NSA)是美国政府机构中最大的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外国及本国通讯资料,隶属于美国国防部,又称国家保密局。它是1952年根据杜鲁门总统的一项秘密指令,从当时的军事部门中独立出来,用以加强情报通讯工作的,是美国情报机构的中枢。3、CIA美国中央情报局(英语: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简写为CIA)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兰利。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做准备,例如苏联、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连德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
2023-07-19 00:48:1711

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

问题一: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 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显下降,从而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所以补充褪黑素尤为重要。那么褪黑素哪个品牌好呢?百洋健康网详解!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之了解褪黑素褪黑素,又名黑素细胞凝集素,俗称为脑唬金,是存在于从藻类到人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荷尔蒙,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研究证明,在人体大脑内存在一种叫松果体素的腺体,该腺体分泌的物质就是褪黑素,人称脑白金,人的睡眠好坏是受松果体的控制,如果褪黑素分泌不足,就会产生失眠多梦,早醒等睡眠差的症状。导致褪黑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年龄、环境、精神因素、时差等;研究证明,褪黑素控制着人体的生物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年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需要进行褪黑素的补充。那么什么牌子的褪黑素好呢?我推荐!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之汤臣倍健牌褪黑素片汤臣倍健牌褪黑素片是以纯度达99.9%的松果体素、维生素B6为主要原料,经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营养保健食品。每100克含:褪黑素2.55mg;维生素B6 0.2克。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促进和加深自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纠正成年人失眠症。2、能够调整时差,纠正时差反应。从事驾驶、机械作业或危险操作者,不要在操作前或操作中食用;自身免疫症(类风湿等)及甲亢患者慎用哦。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之健佰龄褪黑素片本品以褪黑素、维生素B6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制成软胶囊。具体功效如下:1.彻底改善失眠多梦,提高睡眠质量,诱导自然睡眠2.恢复损伤细胞,延缓机体衰老3.维护肌肤,清除因睡眠引起暗疮、皱纹和色斑4.调节内分泌,增加免疫功能5.缓解精神焦虑,抑郁,增强记忆力哪个牌子的褪黑素好 问题二:同事推荐我用褪黑素解救失眠现状,褪黑素有哪个牌子比较好一点? 褪 黑素 的确 对 失眠有帮助 问题三:什么牌子的褪黑素的效果好,性价比高? 褪黑素这个产品价格一般不是太贵。但要说哪个牌子的性价比高,我个人认为瑞琳娜褪黑素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这个产品效果很好,是澳洲货,纯天然的。郸108元一瓶。 问题四:褪黑素哪个品牌的效果好 三九九港的挺不错的,我姑奶在吃这个,效果挺不错的 问题五:我想问一下,中老年人吃的褪黑素,什么牌子的比较好??? 这个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但是 对这个药 有各种各样的评价 你帮你搜集了一下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褪黑素的负面评价 美国:专家忠告,中老年不必长期服用褪黑素 几年前的褪黑素热早已消退。褪黑素热潮刚刚兴起不久,美国卫生部的专家就在一个专门研讨会上提出警告:若任意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吃,可能有危险。一位研究人员表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把褪黑素当成食物补充品,所以不以药物列管,但市面上的褪黑素产品剂量太高,因此有的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还有降低男性 *** 的副作用。其他如国立营养食物学会也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低剂量使用,以免发生危险。 1999年11月6日,美国《休斯敦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给褪黑素使用者的警钟》的报道,哈佛医学院查理士u30fb加斯勒博士在文中指出:一个由美国国家卫生部下属的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内产生同样水平的褪黑素,这个结论打破了传统观念。加斯勒说,老年人不应该相信那些督促他们在 40岁以后服用褪黑素的广告。在这个研究课题里,34个年龄在65岁至81岁的健康老年男女,同98个18岁至30岁的男女做了比较。研究者们发现褪黑素的水平在这两组人中没有区别。没有人知道长期服用褪黑素到底安全度有多大,尤其是服用高剂量的褪黑素。在商店卖的褪黑素一般是3毫克片剂,相当于正常体内水平的10倍之多。 1999年5月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毒理学化学研究》刊登的研究报告提醒服用者:褪黑素在正常人体的含量非常低,如果藉由健康食品的摄取而吸收过多的褪黑素,反而会制造出伤害人体的“衍生自由基”,影响行为举止,造成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 德国:权威实验证实,褪黑素抑制性腺发育 在欧洲各国,对褪黑素的管制数德国最严格。到目前为止,因褪黑素的功能尚不确切,德国尚不允许对其作为药物进行登记。 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1998年,德国医生Offo Heubner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的肿瘤,正常组织已被破坏。也正是由于松果体遭到毁坏,这个男孩才出现性早熟。于是这位医生第一个提出了松果体抑制性腺发育的概念。此后,人们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这方面的作用。给动物注射褪黑素会出现诸多抗生殖机能的现象,如延缓未成熟动物的性成熟,抑制动物的自发性排卵和 *** 反应。用褪黑素给兔子注射,不仅使雌雄两性生殖器官较正常细小,身体较矮小,而且雌兔卵巢内卵泡退化,子宫肌肉减少,雄兔的曲精管内精细胞退化。如继续注射到6个月,不论雌雄,都失去了生殖能力。因此一些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褪黑素起着明显的抑制生殖机能的作用。这一点,连褪黑素产品专利执有者、美国马萨诸塞工业大学的乌特曼博士(此人曾在脑白金的宣传材料中隆重出场,但记者核对其论文的英文原文,发现其对褪黑素的功能出言极为谨慎。)也完全认同。 英国:国防部赞助的试验证实褪黑素不仅不能治疗失眠,反而对人体有害 目前在英国,因为其功效颇多争议,褪黑素是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的,在药店没法得到。 世界上第一位用褪黑素矫正时差的学者,是英国萨里大学的阿连德博士。而据一项由英国国防部赞助、由萨里大学米道敦教授主持的研究证实,褪黑素不但未能治疗失眠,反而造成“睡眠断续现象”。英国国防部强调,有时褪黑素不但无助于改善失眠,反而有害,与过去一直强调可产生“婴儿般的睡眠”完全背道而驰。研究人员亚伦德所做的动物实验及艾尔所做的人体实验表明,睡眠是日与夜共振而出现睡意,若在夜间服用......>> 问题六:哪个牌子的褪黑素胶囊效果好,晚上睡不着 药物副作用大,可以先试试食疗,可以用莲子肉(去皮带芯)30克,龙眼肉5克,烧制点心或煮粥食用。 或者觉得麻烦,直接喝些桂圆百合枣仁茶,平时少熬夜。一般一段时间睡眠会改善。 问题七:大家晚上好!请问谁知道国产褪黑素那个牌子好.谢谢! 褪黑素吃那个样子好 问题八:褪黑素改善睡眠效果怎么样,要亲身体验的,什么牌子的好,, 70分 劝告:最好年纪大的人用,算是海底捞月,临门一脚吧。年轻人嘛,最好用小剂量,免得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老了真睡不着时不管用了。 如果真的因倒时差或者使命,心肾不交,体寒等症状非要用,也不复杂,我们耳熟能详的《脑白金》就是褪黑素。 虽然是经过科学检验,可激素这玩意很有趣,他很难在人身上看到长期效果,一辈子说长不长,很多时小白鼠还活着,科学家死了,所以长期副作用这块算是空白。不过褪黑素算是所有激素的指挥官,调节剂,所以性情还算温和,不妨小实验一下吧。
2023-07-19 00:48:542

安倍晋三在街头演说时遇刺了!历史上还有哪些领导人遇刺事件?

伊藤博文作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首任首相,伊藤博文曾在东亚国家犯下重大罪行,曾在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对马海峡海战等多次对外扩张战争,并一手策划了殖民朝鲜半岛等侵略行为。1909年10月26日,已卸任首相、臭名昭著的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当时安重根使用了杀伤力极强的开花子弹,3颗子弹全部打进内脏,十几分钟后宣布不治身亡。原敬原敬,1856年2月9日生,日本第19任首相,因为在任期间对政界一连串贪污事件的处理不力,导致民众对齐怨声载载,1921年11月4日,原敬在东京车站被日本国内右翼分子中冈艮一暗杀,不治身亡,成为日本第一位在任上被刺杀的首相。值得一提的是,原敬是当时20世纪初日本国内最早反对侵略、瓜分中国的日本人之一,曾判断中国背后隐藏的潜力巨大,说过“瓜分中国,实乃荒谬至极”。此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今天再回头看,不得不为原敬的远见点赞,中国不仅没有被瓜分,反而一步一步实现了复兴!犬养毅犬养毅,日本政坛名人,明治、大正、昭和的三朝元老,并且曾在日本国内支持孙中山建立同盟会。在震惊日本国内的“五一五事件”中被11名年轻军官乱枪打死。在1932年5月15日,东京的首相宅里突然进来了11名怒气冲冲的年轻军官,其中一个叫黑岩勇的军官拔出了手枪直接对准了首相犬养毅,随即朝其头上猛开一枪,随后11人乱枪齐发......驱动这11人去刺杀元首的理由竟然是:犬养毅打算试图阻止武力侵略中国!犬养毅的死也宣告了日本政党政治的结束,从此军队控制政府,恶臭的狂热军国主义开始泛滥,推动着日本走向了全面侵略,与世界为敌的不归路。安倍晋三安倍晋三,日本第90、96-98代日本首相,近些年日本政坛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也因参拜靖国神社、扩充军队建设等严重损害中国人感情的行为而被国人所熟悉。他在政坛的很多表现都颇有前任小泉纯一郎的影子,自己也好不遮掩对于小泉的崇拜,在执政方面,鹰派的安倍也学习小泉,一直主张加强与美国主子的关系,建立同盟,并一直寻求修改日本和平宪法,推进日本变成所谓“正常国家”的机会,去掉“自卫队”的名义,建立正常军队...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上午,安倍晋三在奈良发表演讲时身中两枪,警告前期公布刺客使用的是散弹枪,后续奈良县警方更正说法称,已逮捕枪击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嫌疑人,嫌疑人为一名男子,40多岁,名叫山上彻也,枪击安倍的嫌犯使用的是手枪。刺杀事件发生1小时候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对外宣布:前首相安倍在奈良被枪杀,已无生命体征。
2023-07-19 00:49:024

苏联为什么会变成苏修

我们可以在一本书上找到答案,作者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安舟教授,是著名的左翼学者,他在研究苏联为什么为什么变修这个问题上深有造诣。并且著有一本书,叫《红色工程师的崛起》,该书几乎成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 书中的大致内容是,各国战后的资产阶级都通过苏联走上修正主义的教训得出了要给工程师和技术知识份子高待遇,让他们成为出谋划策但毫无决策权的高收入智囊的结论。 我们读过马克思著作的都知道,生产资料所有者有两个决定性特征,一是对整个单位(资本主义下是公司)创造的财富具有分配权,分配到成本(其中包括人工成本的工资)之外的就是利润。第二个就是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决策权,决定你如何经营,至于选举官员那也是必须的。 而社会主义主张工人阶级的公有制,意思就是所有工人都有分配权和指导权。前者并不难,投票就行啊。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人就能采取不记名投票决定工厂下一阶段开工多久以及采取何种模式的提案,而且随着互联网信息流通发展,这在今天更为简单,阿连德就曾经构想过工人裁决的控制论民主生产机制。 但是后者就麻烦了,工人不知道怎么指导经营,尤其是随着社会化大分工。这需要专业知识培训,也就是俗称的工程师。而苏维埃由工人民主(苏维埃这个词在俄语里就是“自治民主议会”的意思)被特权窃取就是来自这里。因为苏联的前身沙俄,那是号称“帝国主义最拉胯的一员”。而战后美英帝国主义的入侵又悬在头顶,要进行工业化,你让工人指导生产实在不行,培养这样的工人很费时间。所以只好启用沙俄时期的高级技术员,这些人就成了享受特供的智囊。 这是为了打赢对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不得已的手段,但是代价也是高昂的。臭名昭著的乌克兰大饥荒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技术精英为了夸大自己的KPI当然得虚报了,地方特权也跟着合谋,斯大林本人肯定知道,可惜知道你还是得顺着做。除了这帮货,你也没办法进行工业化。工人长期以来只能投票在这些技术精英提供的方案之间做选择,很熟悉对不对?这就是今天美国的比烂式选举。而渐渐地,工人丧失民主意识,技术精英便成功诱骗工人把民主权力交给了经理。 但是斯大林也不打算长久任用他们,他的确想过战后解决这个问题。1944年战局已定时,斯大林就提出“布党以后就当个行政和策划组织,立法等权利彻底移交给苏维埃民主议会”。可惜,被否决了,很简单啊,特权集团想要继续把持权力,但是他们自己不懂如何指导,旧的技术精英不甘心自己旁落被新兴的技术工人取消特供,于是两边一拍即合,一个以特权份子掌握权力,旧技术精英出谋划策的集团成功吃掉了苏联。 然后,苏修时代,苏联一直鼓励“高学历高待遇”的神话,并且严格卡死高技术知识的获得,并给予他们十分优厚的待遇。目的就是把他们绑在自己的利益链条上,他们不断培养的技术精英没有权力却有十分优厚的待遇。直到今天,俄罗斯依然维持这套机制,和苏修时代一样的波拿巴机制。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套在同时期很多右翼威权乃至极权国家都有这个套路。朴正熙和全斗焕时期的韩国,佛朗哥掌权的西班牙。虽然国家的要职都由军人集团包揽,但是他们都有一批经济学家作为智囊,“金在益帮全斗焕恶补经济学”这梗就是这么来的。而今天西方国家对技术人员的高待遇也源自于此,要把他们从工人中剥离出来,一旦他们进入工人群体并将知识广泛传播,指导权不再为自己所独有,那么,那个幽灵就在眼前。 实际上不仅极左,极右也被这个困扰。国社的军政府里掌握要职的是戈林的空军军官团,负责市级行政的是党卫军,这群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军事贵族亲自操刀时德国军工生产跟挤牙膏一样。直到凯特尔把戈林从空军军官团挤走并启用施佩尔的智囊团(别问我为什么凯特尔一个陆军元帅成了空军军官团的头子),德国的军工才算进入状态。那么看以下信息:勃列日涅夫:冶金工程师 乌斯季诺夫:海军炮兵工程师 波德戈尔内:食品工艺工程师 苏斯洛夫:经济学研究员 葛罗米柯:经济学研究员 柯西金:纺织工程师看出共同点了吗?勃氏开始时,苏修的核心权力层被一大批技术精英所取代。我们知道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曾提过,托拉斯垄断组织其实已经给出了集中计划经济的可能性,虽然那是资本家主导的,但至少有了一个构想的初始模板。 那如果以此类比苏联,就更明确了。苏修的掌权集团是很微妙的存在,他们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存在有不同,但还是可以类比的。西方国家政府对标公司的智囊团,他们负责的是策划和执行但没有决定权,而那个夹杂反映了各个群体争吵的议会选票才是股东的声音,尽管劳工阶级时而让敌人退却,但是整体还是支配阶级主导。 苏修微妙在,策划的智囊和决策的掌权者是同一个存在。但这其实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经济的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能决定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如何分配(分配为利润和人工成本),也决定如何控制生产指导。而这,就是苏联变质的根本。 马克思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鲜明地意识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巨大效能差异,因而他认为“按劳分配”本质还是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点在苏联的变质上得以证明,苏联的前身是“帝国主义最薄弱一环”的沙俄帝国,占比80%的文盲乡村人口。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帝国主义入侵,快速工业化就是必须的。 而这个时候,脑体效能差异的结果体现出来了。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进行专业生产运营策划需要的知识强度也越来越高。传统劳工无法完成任务,最终斯大林决定启用沙俄时代的技术精英以培养劳工自己的知识份子。于是,苏联开始渐渐完成他真正的历史任务,但这也意味着苏联必然的毁灭。 新兴的技术精英,他们有专业知识,在生产投票中,体力劳工面临着和美国选举一样的两个下等方案里拔高个子的情况。但他们没有选择权,脑体劳动的效能差距使得技术精英轻视体力劳动。而随着技术精英慢慢以这种方式夺取了方案决定权和分配权,最终,生产资料所有权也改变了。于是,一个新的群体诞生了:集决定,分配与策划三权于一身,兼备智囊和掌权者两重身份的新阶级,也就是特权阶级。 实际上,我们看今天的传统西方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有这种现象。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资本家,已经难以有能力策划生产了。他们只能花钱雇佣技术精英作为智囊,但是依然依靠对财富分配和最终方案决定权将技术精英作为工人贵族。只要他们站在自己这边,资本主义体系就能继续维持。在苏联是另一种情况,工人贵族被培养出来,但是很快他们便不再是工人了,而是特权阶级。 这一套不仅在苏联,同时期右翼国家都遇见了这种问题。纳粹德国早期的大小政策从策划到决定都是掌权的空军军官团这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军事贵族操刀,结果就是德国的各种行政极度低效。直到凯特尔挤走戈林,让空军军官只保留决定权,而具体策划陆续转交给施佩尔的专业智囊团,德国的军工生产才算步入正轨。 更早的墨索里尼的军政府早早就启用了经济智囊,这便是1920年代前期意大利经济腾飞的原因之一。而这一套被后来几乎所有军政府沿袭了,全斗焕时期著名的经济设计师金在益,佛朗哥启用的经济专家,皮诺切特的“芝加哥男孩”和苏哈托的美国经济高材生。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消除这种差异导致的旧经济复辟呢?有,那就是体力劳动几乎被脑力劳动间接替代了,这种产物就是高强度自动化。一切都不用自己动手,靠智能机器人完成,自己只需要成为指令指定者,在那个境况下,脑体差异或许开始渐渐消亡了。 而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是应对战后左翼运动高潮的情况,为了扩大利润,但又要安抚工人一次又一次暴力反抗,新技术,新生产力必须被开发。事实上,新技术的诞生本身就是劳工不断反抗迫使资本家另寻他路的结果。反面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帝国的微弱反抗导致资本家依然止步于廉价劳动力的利润。 而苏联的任务也仅仅在于这里,在彻底变质之前,迫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继续发展,继续朝资本主义走向临界发展。但是当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苏联本身也无法维持了。每一次劳动者反抗都促使一段生产力发展,但是当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就是旧利益群体畏惧权力被削弱。 科技的发展使得脑力劳动逐渐消亡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对劳动者的负荷更小,但效能更高。这意味着人工成本比之利润更小,这是资本家为了扩大利润又面对劳动者反抗而另辟蹊径的办法,但是代价就是脑力劳动者具备资本家不具备的策划能力,也就意味着实际上他们相比旧的体力劳动者的反抗能力更强,劳动者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而苏修没有走上这一步,一方面是特权还止步于压榨体力劳动者(廉价劳动力数量足够的话,那整体效能还是压倒人工智能),且培养大量脑力劳动者,意味着旧特权会失去一些权力。从帝国主义威胁导致超工业化来看,红色一派变质是必然的,90年代其阵营全灭也是必然的,因为他只是第一阶段关键点的产物,新时代任务不由他来完成。 苏联与其说是变质,不如说是早产儿。无论是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还是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亦或是列宁早期预想的欧洲革命,面对这个问题都无法解决。因为人工智能革命是二战之后爆发的,即使苏俄打下欧洲,那么在建设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出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化,因为1960S出现的早期全数控技术才勉强能模糊二者的界限。 即使整个欧洲苏维埃真的培养出了超大量的高学识工人,在那种依然需要大量人工劳动的情况下,分化必然是要产生的。毕竟在那时手工制造工厂依然占多数的时代,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但是在刺激机制的不同,专业分化下各人专司一职,都必然让技术员逐渐脱离并成为新特权。这一点列宁本人其实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毕竟内战时他的期望就是:活过巴黎公社就算成功。
2023-07-19 00:50:572

“FBI”、“CIA”和“NSA”的区别是什么?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英文全称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缩写FBI。"FBI"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象征联邦警察。FBI的任务是调查反联邦法罪犯,支持法律,保护美国,调查来自于外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在领导阶层和法律方面执行。对联邦、州、当地和国际机构提供帮助,同时在响应公众需要和忠实于美国宪法的前提下履行职责。五大影响社会的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 反暴行,毒品/有组织犯罪,外国反间谍活动,暴力犯罪和白领阶层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优先权。CIACIA 即 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中央情报局是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做准备,例如苏联、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连德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NSA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Agency,简写为NSA),又称国家保密局。它是1952年根据杜鲁门总统的一项秘密指令,从当时的军事部门中独立出来,用以加强情报通讯工作的,是美国情报机构的中枢。NSA总部的建筑面积为15公顷,位于华盛顿以北的马里兰州米德堡,在距巴尔的摩市华盛顿公园几百米远的森林中,其规模比中央情报局总部还大,号称"神秘迷宫"。NSA是全世界单独雇佣数学博士、计算机博士和语言学家最多的机构,也是美国最神秘的情报机构,由于过于神秘,甚至完全不为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所了解,所以它的缩写NSA经常被戏称为"No Such Agency(没有这个局)"。
2023-07-19 00:51:041

美国中情局十条诫令是什么?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分裂的种子。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  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这十条,除了第十条是要“动武”以外,其他各条都是突出“和平演变”,即用“和平”的方式演变社会主义制度。克格勃对中情局来说透明度很高。克格勃退休官员什罗宁如果在《克格勃档案》中进行造假,那是完全得不偿失的,完全有可能被美国抓住把柄。其实,克格勃已经彻底解体,俄罗斯政局一度动荡,什罗宁写此书的目的只能是讲点真话留给历史,而断不敢为了维护克格勃和苏联去大肆造假。可以说,出现于特定历史条件的这本《克格勃X档案》,其可信度是同类书中最高的。至此,关于《十条诫令》的争论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2023-07-19 00:51:123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试验

试验背景[美]葛兰汀米尔顿·弗里德曼没想到他在1975年3月的六天智利之行会引发如此多的争议,他曾被一群智利经济学家邀请前往圣地亚哥。这群经济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曾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参加过弗里德曼同事阿诺德·哈伯格的一个项目。在推翻阿连德政府两年后,独裁政权无力控制通货膨胀,“芝加哥小子”开始在皮诺切特的军政府里真正发挥影响。他们推荐采用弗里德曼所谓的“休克疗法”或者“休克方案”,即立即停止用货币印刷来解决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削减20至25个百分点、裁掉数以万计的政府工作人员、停止工资和物价控制、实行国有工业私有化并解除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弗里德曼还主张“完全的自由贸易”。弗里德曼和哈伯格奔赴智利帮助那群“芝加哥小子”向智利军政府兜售他们的计划,屠杀和拷打成千上万智利人民的独裁者似乎“被休克疗法的想法所吸引”。爆发抗议弗里德曼回国后爆发抗议,而他作为《新闻周刊》专栏作家的名人身份与华盛顿和美国公司参与推翻阿连德的事件不断被披露更加剧了这种抗议。不仅尼克松、中央情报局、美国国际电话电信公司以及其他的公司曾阴谋颠覆阿连德的“通往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现在连芝加哥大学的一名著名经济学家也向推翻这一政权的独裁者献策,以智利贫民中急剧攀升的失业率为代价来完成反革命。这位经济学家对自由市场奇迹的宣传曾得到像柏克德、百事、盖提、辉瑞、通用汽车、格雷斯和凡世通等大公司的大力赞助。《纽约时报》认为弗里德曼是“这一军事集团经济政策的指明灯”;而专栏作家安东尼·刘易斯则质疑:如果“纯正的芝加哥经济理论只能以压制为代价才能在智利推行,那么这一理论的首创者是不是应该承担某些责任呢?”在芝加哥大学,斯巴达克斯青年团发誓要“通过抗议和曝光把弗里德曼逐出校园”;而学生自治组织则仿效当时正在调查美国在智利所犯罪行的教堂委员会听证会,召集了一个“弗里德曼和哈伯格问题调查委员会”。每当弗里德曼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都会伴有形容词“残酷的”和“震惊的”,而规模小却持续不断的抗议也会在他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困扰着他。在写给各种编辑和谴责者的信中,弗里德曼对他卷入智利一事的程度轻描淡写,同时指出哈伯格更直接地参与了指导智利经济学家的活动。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一个人高呼“打倒智利的资本主义和自由”,被拖了出去。在叙述这一情节时,弗里德曼高兴地指出抗议产生了反效果,这使他赢得了比其他获奖者“时间长一倍的掌声”。弗里德曼声称如果阿连德被允许继续任职,智利人会遭受“数千人被消灭、大规模的饥荒、折磨和非法的监禁”,并以此来为他和皮诺切特的关系辩护。但是,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大规模的饥荒、折磨和非法的监禁恰巧是在他的门徒皮诺切特统治时发生的。阿连德的垮台是因为他拒绝背离智利长期以来的民主传统并拒绝采用戒严令,但弗里德曼仍然坚决认为:后来上台的军政府为“个人首创精神和私人生活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以及因此为“回归民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批评声音弗里德曼和皮诺切特两人的批评者都把智利作为证明芝加哥学派提倡的自由市场绝对主义,只有通过强制才有可能实行的正面证据。与二战后盛行的政治自由依赖于温和的社会平等这一信念相反,弗里德曼强调“经济自由是达到政治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资本主义和自由”相等这个等式是他对保守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复兴的最大贡献。当罗斯福新政之前的保守主义者投身于为社会等级、特权、秩序辩护时,二战后的保守主义者却在赞美自由市场是产生创造力和自由的场所。今天这种明确的表述指出了保守主义运动的实质,并被主要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作为共识普遍接受。布什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把它奉为神圣,在这一战略中,“经济自由”出现的次数是“政治自由”出现次数的两倍以上。在智利一次名为《自由的脆弱性》的演讲里,弗里德曼描述了“福利国家的出现在破坏自由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他论证说:智利目前的困难“几乎完全是由于四十年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这一趋势导致的。这是一个导向政治高压而非导向自由的过程。”他认为皮诺切特政权是这一漫长斗争的转折点,那就是撕破民主的虚假外壳,而直指真正自由的内在核心。弗里德曼在之后给皮诺切特的信中写到:“问题不是发端于近前,而是源于四十年前就已出现的朝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他赞扬皮诺切特将军用“很多您已经采取的逆转这一趋势的措施”让智利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智利反应在弗里德曼访问之后一个月,智利军政府宣布将“不惜一切代价”制止通货膨胀。这个政权把国家开支削减了27%,烧掉了成捆的比索。国家退出银行系统和撤销对金融包括利率的管,还大幅度降低了关税、放开了2000多种产品的价格,取消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皮诺切特使智利从与邻邦结成的、致力于推进地区工业化的联盟中退了出来,把智利变成了廉价商品进入拉美的门户。成千上万的国有部门工作人员在政府拍卖国有企业的时候失去了工作。这次拍卖实际上是400余家国有工业的财富向私有部门的大转移。智利不仅允许跨国企业将它们的全部收益带回国内,而且还提供汇率保障来帮助它们这样做。为了建立投资者的信任,比索与美元挂钩。四年之内,不仅在阿连德执政期间而且在之前的进步联盟土地改革时被征用的所有财产的将近30%都物归原主。新法律像对待其他任何一种“自由”商品一样对待劳动力,扫除了40年以来的不断取得进步的劳工立法,医疗保健也像公共养老基金一样实行私有化。国民生产总值暴跌了13个百分点,工业产量下降28%,购买力跌到1970年水平的40%,一个接一个的民族企业破产,失业率急剧攀升,一直到1978年经济才出现反弹。从1978年至1981年间,经济增长了32%。虽然工资保持在比10年前低将近20%的水平,人均收入却又开始增加。一个可能更好的进步指标是严刑拷打和非法处决逐渐减少。但尽管芝加哥经济学家因为三年的经济增长而得到了荣耀,他们却使智利走上了近于瓦解的道路,关于这一点现在通过反思可以看得很清楚。经济的反弹是金融系统和大量外资作用的结果。结果证明外资导致了投机者的狂欢、银行系统的垄断和繁重的外债。像洪水般涌入的外资确实使固定的汇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保持,但个人债务从1978年的20亿美元急剧增长到1982年的140多亿美元,给智利货币带来难以负荷的压力。比索由于像实际中存在的那样与升值的美元的汇率固定,便人为地提高了比索的价值,导致大量廉价进口商品涌入。当消费者利用自由化的贷款方式购买电视、汽车和其他高价商品时,储蓄缩减、债务增加、出口降低、贸易赤字扩大。1982年,一切都土崩瓦解。铜价的暴跌加剧了智利的贸易逆差。国内生产总值跌落15%,工业产量迅速收缩,破产企业数量比以前增加了两倍,失业率达到30%。尽管皮诺切特之前保证保持货币稳定,他还是实行了比索贬值,这使那些借入美元或以比索形式储蓄的穷苦的智利人民倾家荡产。中央银行储备减少了45%,私有银行体系也崩溃了。危机迫使国家重新采用在阿连德执政期间都未实施的法律,接管了将近70%的银行系统并重新控制金融、工业、价格和工资。皮诺切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帮助以摆脱困境,并公开保证要偿还外国债权人和银行的债务。就像国际左派在阿连德执政期间蜂拥来到智利一样,在皮诺切特统治的1978年至1981年的黄金时期,智利又成了信奉自由市场的右派的向往之地。经济学家、政治科学家和记者都来亲自目睹这个“奇迹”,并把智利作为可在全世界推行的榜样。进行辩护除了商人,右翼活动分子也来到智利以示与皮诺切特政权的团结。《国家评论》的出版商威廉姆·拉舍尔以及其他最终在里根1976年和1980年竞选共和党总统提名时走到一起的骨干,组织了美国—智利理事会,以对付美国皮诺切特的批评性报道。“我找不出一个相信智利政府在实行”拷打的“智利政权的反对派”,拉舍尔在1978年从智利访问回来之后写道。至于由激进的自由市场政策引起的“过渡时期人的不便”,拉舍尔认为,“为了明天一个更为健康的社会,在今天遭受一定量的损失,既不是不可忍受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弗里得曼以经济自由优于政治自由为皮诺切特辩护,而芝加哥团体在以哈耶克1960年出版的专著《自由秩序原理》命名的智利1980年宪法中把这样一种关系制度化了。新宪法把经济自由和政治权威神圣化为相互补充的品质。他们为一个强有力的执政者,例如皮诺切特辩护,说不仅深远的社会变革的出现需要这样的人,而且维持这种变革直至智利的“民众心智发生改变”也需要这样的人。中央银行行长谈到:智利人长期以来“接受的是软弱教育”,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培养他们的强力,市场本身会提供指导。当被问及由休克疗法导致的高破产率的社会后果时,托里比奥·迈瑞诺上将答道:“这是一个经济动物的丛林。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不论亲疏。这是现实。”但在这样一个纯粹竞争的野兽的乐园,可能会出现危险,需要独裁统治迫使智利人民接受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被动的而非参与性的民主。“民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条通往保护绝对经济自由的真正“自由社会”的途径,皮诺切特在1979年的一次由弗里德曼的两个信徒起草的发言中这样谈到。弗里德曼对资本主义和独裁统治之间的关系闪烁其词,但他以前的学生却始终如一。“一个人的实际自由只有通过独裁主义政权保证”,财政部长卡斯特罗说到,他承认:“公众舆论强烈反对我们,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保持这种政策。”新右派在智利首次实现了用经济自由和权威来重新定义民主。据芝加哥大学优秀毕业生克里斯蒂安·拉罗乌莱特说,在皮诺切特的严格控制下,智利成为“在自由的社会秩序基础上确立政府形式这一世界潮流的先驱”。比如说,智利私有化了的养老金制度如今就成为社会保障转型的一个典范。布什在1997年曾就这一问题接受了智利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芝加哥大学毕业生何塞·皮涅拉的建议。
2023-07-19 00:51:311

追风筝的人哈桑死了吗

哈桑死了。在第十七章,由拉辛汗表述,在阿富汗被塔利班占领的那段日子,人民的生活很困苦,塔利班的残暴分子觊觎哈桑的房子(也就是之前和阿米尔一生活的那座房子),于是粗暴地想把他们一家给赶走,可是哈桑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坚信他的少爷(阿米尔)还会回来,所以誓死守护在那里。最后,哈桑和妻子被以侵占私人豪宅的名义,当街处死,儿子索拉博也落入“吃耳朵的阿塞夫”手中,父子两人,遭遇了来自同一个人同样的凌辱。如果,拉辛汗没有找他回来,或许之后的惨剧也不会发生,哈桑不会死,索拉博(哈桑的孩子)也不至于会遭此厄运。哈桑的命运是天灾,更是人祸。《追风筝的人》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xg4m437MLJu8jE2ZwflIw?pwd=m6h4 提取码:m6h4
2023-07-19 00:5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