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有云溪
-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全名:奥古斯都·霍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尔特(西班牙语: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 ),1973年至1990年为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他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军政府。任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是同时残酷打击异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权的事件。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包围总统府,时任总统阿连德遇难。随即皮诺切特建立军政府,中止执行宪法,解散国会,执行严厉的言论检查,取缔左翼政党,暂停一切政治活动。军政府对左翼政治活动的镇压导致至少约3,000人被杀或失踪,超过27,000人遭监禁或拷打,其中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
1980年,新宪法在一次普遍认为是“不规范、不民主”的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1988年进行等额选举的总统大选,1990年还政于民。皮诺切特在那次大选中失利。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Patricio Aylwin)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皮诺切特卸任后,仍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务至1998年。根据1980年宪法的规定,他可以在智利参议院获得一个终身席位。
1998年,皮诺切特前往英国接受治疗。西班牙法庭发出传票,将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最终由于健康原因,皮诺切特获得释放回到智利。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诺切特因为血管痴呆症不适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权的指控,他随即放弃了在参议院的席位。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审判的能力。当年12月他遭到多项罪名的起诉。
皮诺切特的支持者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左翼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智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反对者则认为,皮诺切特破坏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实行了导致数千名反对者死伤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攫取个人利益,经济政策迎合富人而中下阶层利益受损。
早年生涯
1915年11月25日,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1933年进入军校学习。1937年以少尉军衔毕业成为步兵。1939年晋升为中尉。1940年回到步兵学校学习。1943年1月30日结婚。育有二子三女。
1948年,皮诺切特进入战争研究所。作为该所最年轻的军官,他尚有任务需要执行,次年才真正开始在研究所的学习。1951年,他获得了参谋长的职务,回到军校教书,他同时在战争研究所做助教,讲授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课程。另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刊物《百鹰》(Cien águilas)的编辑。
1953年,他晋升至少校。随后回到圣地亚哥接受了战争研究所教授职位的任命。后又进入智利大学法学院学习。
1956年,皮诺切特与一群年轻的军官同时被选中,与厄瓜多尔尔战争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他不得不因此放弃了法学的学业。在合作的三年半中,他致力于地缘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和情报学的研究。
1959年末,皮诺切特回国,进入陆军第一师总部。1960年,他被任命为“埃斯莫拉尔达”军团司令。由于任上工作出色,1963年,他被任命为战争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他出任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年底擢升为准将,出任第六师师长。
1971年1月,皮诺切特任圣地亚哥驻军司令,晋升为少将。1972年,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
1973年8月23日,在智利国内政治斗争风起云涌之际,皮诺切特出任智利陆军总司令。
政变前后
1973年9月11日,叛变的智利空军轰炸了陆军部队包围的总统府。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遇难。普遍认为阿连德是用一把AK-47步枪自杀的。真相仍存争议。
政变后建立的军政府由代表陆军的皮诺切特和海军、空军、军警各一名代表组成,以皮诺切特为首。原本计划由这四人轮流领导,但之后皮诺切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政府立即开始对左翼反对者进行镇压,数百人被逮捕,其中一些遭到杀害。接下去的3年里有数千人遭监禁和拷打,超过3,000人遇害。皮诺切特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造成了国际影响,包括大量的失踪人口。
皮诺切特在其传记中称自己为政变的领导者,他作为陆军总司令牵头与海军、空军、军警达成了政变计划。近年来,有当时的高级军官指出皮诺切特只是在政变计划进行前几天勉强介入其中,而且在政变中接受了其他军种(尤其是海军)的领导。
军政府上台后,皮诺切特巩固了自己的唯一领导地位。1974年6月27日,皮诺切特自任总统。他的军衔也提升到“大元帅”,之前只有殖民政府首脑和智利开国元勋得到过这一军阶。
军政府中的空军代表古斯塔夫·雷(Gustavo Leigh)逐渐对皮诺切特的政策不满。1978年7月24日,他被逐出军政府。
1977年至1978年间,智利与同处于军事独裁下的阿根廷濒临战争边缘,起因是对于美洲大陆南端的三个小岛(Picton, Lennox and Nueva)的归属。天主教罗马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派出特使,成功避免了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一争议最终于1984年以和平友好条约的形式获得解决。智利获得了对系争岛屿的主权。
经济政策
皮诺切特上台后,立即采取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措施。他表示自己希望“将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而不是无产者的国度”。皮诺切特起用“芝加哥小伙”(指一群在芝加哥大学学习过的经济学家,货币政策深受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影响)来贯彻他的政策。
皮诺切特开创了智利经济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的纪元。他先后废除了最低工资,取消了工会权利,将养老金体系,国有工业和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降低了部分税收。这些政策的支持者们(尤其是弗里德曼)认为“智利奇迹”是因此产生的(1960-1980年,智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35%)。反对者则指出,智利失业率从1973年的4.3%上升至1983年的22%,而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40%。在皮诺切特当政的最后几年,情况略有改善。1990年失业率降至7.8%。阿连德时期出现的物资短缺现象也得到了补救。
皮诺切特的私有化政策,公共开支的削减和工会权利的废除都对智利工人阶级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对富有阶层有利。
镇压异己
掌权后,皮诺切特对前政府的残馀支持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军政权立即取缔了所有左翼政党。对被视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同情者则采用暴力镇压,一些公开反对政府的人士也遭到迫害。皮诺切特当政17年间遇难人士的具体数目至今不详。智利“真相与和解”国家委员会1991年发布的报告认为,有2,095人遇害,1,102人失踪。
严刑拷打也是军政府镇压异己的常用手段。成千上万的智利人因此出逃国外。2004年,”政治犯与酷刑”国家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大约有35,000人声称遭到了军政权的酷刑折磨。其中有28,000份证词被认为是合法的。该报告同时认为,超过半数的逮捕行动发生于军人建政数月内(大约有18,000人称他们是在1973年9月至12月间遭到拘禁的)。
任内,智利频繁发生骚乱与暴力袭击,政局不稳。另有数次未遂暗杀,深化了政府的妄想症,加剧了迫害的恶性循环。
智利与其他拉美国家不同,在政变之前有长期的民主宪政史,鲜见军人干政。一些政治观察家将军政权的血腥行动归咎于非极端措施无法推翻的民主制度。
1976年9月,智利形势引起了国际关注。前智利驻美国大使,阿连德政府内阁成员奥兰多·勒特里尔(Orlando Letelier)在华盛顿特区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而在此之前2年,前任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遇刺身亡。
对外关系
军政权在建立之初便立即与古巴断绝了自阿连德时期建立起的外交关系。当时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均先后进入军事独裁。六国制定了“秃鹰计划”,旨在打击同盟国中的马克思主义“颠复分子”,游击队和他们的同情者。随着这些独裁政权的相继垮台,更多细节泄露出来。该计划遂被广泛批评为国家恐怖主义。但军政府仍辩称是为了应对各自国家内游击队的武装颠复行动。
智利是马岛战争中唯一不支持阿根廷的拉丁美洲国家。
美国政府默许了皮诺切特政权,并提供了物资支持。但美国在政变前后的介入程度众说纷纭。
政权终结
1983年5月,反对派和劳工运动组织了示威和罢工。政府对此进行了武装镇压。1986年,安全部门发现了被取缔的智利共产党的武装分支曼纽尔·罗德里格斯爱国前线(FPMR)走私的80吨武器,这一行动被古巴情报部门暗中监视,民主德国和苏联也介入其中。9月,其中一些武器被用于FPMR发动的一起针对皮诺切特的未遂暗杀。皮诺切特在暗杀中仅受轻伤,但他的5名保镖身亡。
1985年,3名共产主义者遭军警杀害,导致军政府成员门多萨(Mendoza)将军辞职。
1980年,在一场被严格控制的公民投票中,过渡宪法条款获得75%的支持率而通过。条文规定,1988年10月5日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给予皮诺切特新一届8年任期。宪法法庭裁定,这场公民投票必须严格按照选举法组织。相关规定包括:所有选项(这场投票中是“同意”和“反对”两项)将获得同等的不间断的电视宣传时段,所有电视频道都将同时转播这些宣传内容。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政治宣传。反对派领导人里卡多·拉各斯(Ricardo Lagos)鲜明而乐观地呼吁选民投反对票,并要求皮诺切特对所有“失踪”人口负责。宣传“同意”的时段相对而言基调阴沉,他们称投反对票就意味着回到人民团结联盟执政的混乱中,试图向选民灌输恐惧心理。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反对票55%,赞成票42%。总统大选于1989年与国会选举同时举行。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离任。
按照1980年宪法的规定,皮诺切特于1998年3月前仍保有陆军总司令职务。同时宪法还规定,在任6年以上的总统可以获任终身参议员。皮诺切特因这一职位获得司法豁免权。
后期经历
1998年,皮诺切特赴英国伦敦治病。但当时西班牙法官以侵犯人权为由向英国方面发出引渡,皮氏因此被扣留在英国一年多,于2000年3月因身体原因被英国释放回国。
回国后,关于皮诺切特在执政时期组织绑架、谋杀等一系列刑事指控接踵而至,不过他因健康原因躲过了多桩官司。
2004年,美国参议院一个调查委员会发现皮氏在华盛顿一家银行藏匿数百万美元资金,他和妻子、孩子因此受到逃税指控。
2005年3月,皮诺切特执政时期的秘密警察部门负责人向智利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皮氏执政期间500多个被捕后失踪的人员名单,成为他侵犯人权指控的最有力证据。
皮诺切特始终拒绝就执政期间发生的事件承担责任。直到今年11月25日度过自己91岁生日时,皮诺切特才通过妻子宣读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承担在执政17年中所发生事件的政治责任。
评价:
生前,有“智利第一强人”之称的皮诺切特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声称,他发动政变和执政期间有数千名反对派人士被杀害或失踪,以“军事独裁者”的身份统治智利17年,下台后遭国际人权组织和受害者亲属的调查和起诉;支持者表示,他成功阻止智利“变成古巴”,引领智利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智利的“恩人和大救星”。而对于他的功过是非,智利政坛各界褒贬不一。
功绩:发展经济
皮诺切特上台时,智利的经济濒临崩溃,失业率达到史无前例的高。皮诺切特虽行武出身,并非经济里手,但他知人善任,特意找来了一百位经济专家,组成了顾问班子,并接受了“货币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将其与当时智利的国情相结合。据了解,智利是一个铜矿王国,当时其他国有企业已基本上实现私有化,而铜矿业依旧国有。
这些年轻人上台后,鼓励外来投资,推进私有化进程,制定经济复兴计划。同时,皮诺切特大举外债,还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尽管这一政策最初引发金融危机和高失业率,但从1984年以后,智利经济实现每年5%至7%的高速增长,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
近20年来,智利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拉美一枝独秀,被国际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皮诺切特在政治上虽是一个独裁者,但有专家认为,皮诺切特在任时的铁腕政治是符合当时政治形势的。1989年,皮诺切特在告别政坛前夕发表国情咨文时,感慨而又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而移交的则是一个具有坚实基础、旺盛未来的国家。
对于他对智利的经济贡献,皮诺切特基金会主席赫农·吉诺夫称:“皮诺切特拯救了这个国家,把智利建设成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祖国。我坚信,尘埃落定后,历史会承认他国父地位的。”
劣迹:独裁、17年迫害数千反对派;偷税漏税
1973年,刚刚当了19天武装部队陆军司令的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总统阿连德。皮诺切特上台时曾表示,智利正在走向自我灭亡,必须清除一些东西。然而他首先清除的就是人权。在他执政期间,由于他的铁腕统治,导致全国数千人失踪或被杀害,10多万人被迫流亡国外。根据智利政府提供的数据,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共有41359人遭逮捕,至少3197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到杀害,超过1000人失踪,10余万人被迫流亡国外。
皮诺切特下台后被指控长期偷税漏税。经法院调查发现,皮诺切特在纽约里格斯银行里有上千万美元的存款,而随后的调查又发现皮诺切特在其他海外银行里的存款超过2700万美元。2005年,皮诺切特的妻子被指控协助其进行税务欺诈。另外,在长达17年的执政期间,皮诺切特中饱私囊,所掳掠的家私骇人听闻。今年稍早前,美国媒体还惊曝,皮诺切特可能在香港的一家银行里存有数吨的黄金。尽管这一消息被各方所否认,但皮诺切特当政期间所掳取的财产总额应该不在小数。
如今,皮诺切特走了,但皮诺切特时期的独裁统治至今还影响着智利的社会和经济,智利一位驻美大使在谈及皮诺切特时就表示,他破坏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这就是他最大的“遗产”。
- 不白九百
-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全名:奥古斯都·霍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尔特(西班牙语: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 ),1973年至1990年为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他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军政府。任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是同时残酷打击异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权的事件。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包围总统府,时任总统阿连德遇难。随即皮诺切特建立军政府,中止执行宪法,解散国会,执行严厉的言论检查,取缔左翼政党,暂停一切政治活动。军政府对左翼政治活动的镇压导致至少约3,000人被杀或失踪,超过27,000人遭监禁或拷打,其中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
1980年,新宪法在一次普遍认为是“不规范、不民主”的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1988年进行等额选举的总统大选,1990年还政于民。皮诺切特在那次大选中失利。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Patricio Aylwin)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皮诺切特卸任后,仍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务至1998年。根据1980年宪法的规定,他可以在智利参议院获得一个终身席位。
1998年,皮诺切特前往英国接受治疗。西班牙法庭发出传票,将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最终由于健康原因,皮诺切特获得释放回到智利。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诺切特因为血管痴呆症不适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权的指控,他随即放弃了在参议院的席位。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审判的能力。当年12月他遭到多项罪名的起诉。
皮诺切特的支持者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左翼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智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反对者则认为,皮诺切特破坏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实行了导致数千名反对者死伤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攫取个人利益,经济政策迎合富人而中下阶层利益受损。
早年生涯
1915年11月25日,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1933年进入军校学习。1937年以少尉军衔毕业成为步兵。1939年晋升为中尉。1940年回到步兵学校学习。1943年1月30日结婚。育有二子三女。
1948年,皮诺切特进入战争研究所。作为该所最年轻的军官,他尚有任务需要执行,次年才真正开始在研究所的学习。1951年,他获得了参谋长的职务,回到军校教书,他同时在战争研究所做助教,讲授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课程。另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刊物《百鹰》(Cien águilas)的编辑。
1953年,他晋升至少校。随后回到圣地亚哥接受了战争研究所教授职位的任命。后又进入智利大学法学院学习。
1956年,皮诺切特与一群年轻的军官同时被选中,与厄瓜多尔尔战争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他不得不因此放弃了法学的学业。在合作的三年半中,他致力于地缘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和情报学的研究。
1959年末,皮诺切特回国,进入陆军第一师总部。1960年,他被任命为“埃斯莫拉尔达”军团司令。由于任上工作出色,1963年,他被任命为战争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他出任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年底擢升为准将,出任第六师师长。
1971年1月,皮诺切特任圣地亚哥驻军司令,晋升为少将。1972年,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
1973年8月23日,在智利国内政治斗争风起云涌之际,皮诺切特出任智利陆军总司令。
政变前后
1973年9月11日,叛变的智利空军轰炸了陆军部队包围的总统府。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遇难。普遍认为阿连德是用一把AK-47步枪自杀的。真相仍存争议。
政变后建立的军政府由代表陆军的皮诺切特和海军、空军、军警各一名代表组成,以皮诺切特为首。原本计划由这四人轮流领导,但之后皮诺切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政府立即开始对左翼反对者进行镇压,数百人被逮捕,其中一些遭到杀害。接下去的3年里有数千人遭监禁和拷打,超过3,000人遇害。皮诺切特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造成了国际影响,包括大量的失踪人口。
皮诺切特在其传记中称自己为政变的领导者,他作为陆军总司令牵头与海军、空军、军警达成了政变计划。近年来,有当时的高级军官指出皮诺切特只是在政变计划进行前几天勉强介入其中,而且在政变中接受了其他军种(尤其是海军)的领导。
军政府上台后,皮诺切特巩固了自己的唯一领导地位。1974年6月27日,皮诺切特自任总统。他的军衔也提升到“大元帅”,之前只有殖民政府首脑和智利开国元勋得到过这一军阶。
军政府中的空军代表古斯塔夫·雷(Gustavo Leigh)逐渐对皮诺切特的政策不满。1978年7月24日,他被逐出军政府。
1977年至1978年间,智利与同处于军事独裁下的阿根廷濒临战争边缘,起因是对于美洲大陆南端的三个小岛(Picton, Lennox and Nueva)的归属。天主教罗马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派出特使,成功避免了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一争议最终于1984年以和平友好条约的形式获得解决。智利获得了对系争岛屿的主权。
经济政策
皮诺切特上台后,立即采取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措施。他表示自己希望“将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而不是无产者的国度”。皮诺切特起用“芝加哥小伙”(指一群在芝加哥大学学习过的经济学家,货币政策深受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影响)来贯彻他的政策。
皮诺切特开创了智利经济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的纪元。他先后废除了最低工资,取消了工会权利,将养老金体系,国有工业和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降低了部分税收。这些政策的支持者们(尤其是弗里德曼)认为“智利奇迹”是因此产生的(1960-1980年,智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35%)。反对者则指出,智利失业率从1973年的4.3%上升至1983年的22%,而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40%。在皮诺切特当政的最后几年,情况略有改善。1990年失业率降至7.8%。阿连德时期出现的物资短缺现象也得到了补救。
皮诺切特的私有化政策,公共开支的削减和工会权利的废除都对智利工人阶级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对富有阶层有利。
镇压异己
掌权后,皮诺切特对前政府的残馀支持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军政权立即取缔了所有左翼政党。对被视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同情者则采用暴力镇压,一些公开反对政府的人士也遭到迫害。皮诺切特当政17年间遇难人士的具体数目至今不详。智利“真相与和解”国家委员会1991年发布的报告认为,有2,095人遇害,1,102人失踪。
严刑拷打也是军政府镇压异己的常用手段。成千上万的智利人因此出逃国外。2004年,”政治犯与酷刑”国家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大约有35,000人声称遭到了军政权的酷刑折磨。其中有28,000份证词被认为是合法的。该报告同时认为,超过半数的逮捕行动发生于军人建政数月内(大约有18,000人称他们是在1973年9月至12月间遭到拘禁的)。
任内,智利频繁发生骚乱与暴力袭击,政局不稳。另有数次未遂暗杀,深化了政府的妄想症,加剧了迫害的恶性循环。
智利与其他拉美国家不同,在政变之前有长期的民主宪政史,鲜见军人干政。一些政治观察家将军政权的血腥行动归咎于非极端措施无法推翻的民主制度。
1976年9月,智利形势引起了国际关注。前智利驻美国大使,阿连德政府内阁成员奥兰多·勒特里尔(Orlando Letelier)在华盛顿特区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而在此之前2年,前任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遇刺身亡。
对外关系
军政权在建立之初便立即与古巴断绝了自阿连德时期建立起的外交关系。当时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均先后进入军事独裁。六国制定了“秃鹰计划”,旨在打击同盟国中的马克思主义“颠复分子”,游击队和他们的同情者。随着这些独裁政权的相继垮台,更多细节泄露出来。该计划遂被广泛批评为国家恐怖主义。但军政府仍辩称是为了应对各自国家内游击队的武装颠复行动。
智利是马岛战争中唯一不支持阿根廷的拉丁美洲国家。
美国政府默许了皮诺切特政权,并提供了物资支持。但美国在政变前后的介入程度众说纷纭。
政权终结
1983年5月,反对派和劳工运动组织了示威和罢工。政府对此进行了武装镇压。1986年,安全部门发现了被取缔的智利共产党的武装分支曼纽尔·罗德里格斯爱国前线(FPMR)走私的80吨武器,这一行动被古巴情报部门暗中监视,民主德国和苏联也介入其中。9月,其中一些武器被用于FPMR发动的一起针对皮诺切特的未遂暗杀。皮诺切特在暗杀中仅受轻伤,但他的5名保镖身亡。
1985年,3名共产主义者遭军警杀害,导致军政府成员门多萨(Mendoza)将军辞职。
1980年,在一场被严格控制的公民投票中,过渡宪法条款获得75%的支持率而通过。条文规定,1988年10月5日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给予皮诺切特新一届8年任期。宪法法庭裁定,这场公民投票必须严格按照选举法组织。相关规定包括:所有选项(这场投票中是“同意”和“反对”两项)将获得同等的不间断的电视宣传时段,所有电视频道都将同时转播这些宣传内容。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政治宣传。反对派领导人里卡多·拉各斯(Ricardo Lagos)鲜明而乐观地呼吁选民投反对票,并要求皮诺切特对所有“失踪”人口负责。宣传“同意”的时段相对而言基调阴沉,他们称投反对票就意味着回到人民团结联盟执政的混乱中,试图向选民灌输恐惧心理。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反对票55%,赞成票42%。总统大选于1989年与国会选举同时举行。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离任。
按照1980年宪法的规定,皮诺切特于1998年3月前仍保有陆军总司令职务。同时宪法还规定,在任6年以上的总统可以获任终身参议员。皮诺切特因这一职位获得司法豁免权。
后期经历
1998年,皮诺切特赴英国伦敦治病。但当时西班牙法官以侵犯人权为由向英国方面发出引渡,皮氏因此被扣留在英国一年多,于2000年3月因身体原因被英国释放回国。
回国后,关于皮诺切特在执政时期组织绑架、谋杀等一系列刑事指控接踵而至,不过他因健康原因躲过了多桩官司。
2004年,美国参议院一个调查委员会发现皮氏在华盛顿一家银行藏匿数百万美元资金,他和妻子、孩子因此受到逃税指控。
2005年3月,皮诺切特执政时期的秘密警察部门负责人向智利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皮氏执政期间500多个被捕后失踪的人员名单,成为他侵犯人权指控的最有力证据。
皮诺切特始终拒绝就执政期间发生的事件承担责任。直到今年11月25日度过自己91岁生日时,皮诺切特才通过妻子宣读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承担在执政17年中所发生事件的政治责任。
评价:生前,有“智利第一强人”之称的皮诺切特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声称,他发动政变和执政期间有数千名反对派人士被杀害或失踪,以“军事独裁者”的身份统治智利17年,下台后遭国际人权组织和受害者亲属的调查和起诉;支持者表示,他成功阻止智利“变成古巴”,引领智利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智利的“恩人和大救星”。而对于他的功过是非,智利政坛各界褒贬不一。 功绩:发展经济 皮诺切特上台时,智利的经济濒临崩溃,失业率达到史无前例的高。皮诺切特虽行武出身,并非经济里手,但他知人善任,特意找来了一百位经济专家,组成了顾问班子,并接受了“货币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将其与当时智利的国情相结合。据了解,智利是一个铜矿王国,当时其他国有企业已基本上实现私有化,而铜矿业依旧国有。 这些年轻人上台后,鼓励外来投资,推进私有化进程,制定经济复兴计划。同时,皮诺切特大举外债,还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尽管这一政策最初引发金融危机和高失业率,但从1984年以后,智利经济实现每年5%至7%的高速增长,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 近20年来,智利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拉美一枝独秀,被国际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皮诺切特在政治上虽是一个独裁者,但有专家认为,皮诺切特在任时的铁腕政治是符合当时政治形势的。1989年,皮诺切特在告别政坛前夕发表国情咨文时,感慨而又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而移交的则是一个具有坚实基础、旺盛未来的国家。 对于他对智利的经济贡献,皮诺切特基金会主席赫农·吉诺夫称:“皮诺切特拯救了这个国家,把智利建设成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祖国。我坚信,尘埃落定后,历史会承认他国父地位的。” 劣迹:独裁、17年迫害数千反对派;偷税漏税 1973年,刚刚当了19天武装部队陆军司令的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总统阿连德。皮诺切特上台时曾表示,智利正在走向自我灭亡,必须清除一些东西。然而他首先清除的就是人权。在他执政期间,由于他的铁腕统治,导致全国数千人失踪或被杀害,10多万人被迫流亡国外。根据智利政府提供的数据,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共有41359人遭逮捕,至少3197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到杀害,超过1000人失踪,10余万人被迫流亡国外。皮诺切特下台后被指控长期偷税漏税。经法院调查发现,皮诺切特在纽约里格斯银行里有上千万美元的存款,而随后的调查又发现皮诺切特在其他海外银行里的存款超过2700万美元。2005年,皮诺切特的妻子被指控协助其进行税务欺诈。另外,在长达17年的执政期间,皮诺切特中饱私囊,所掳掠的家私骇人听闻。今年稍早前,美国媒体还惊曝,皮诺切特可能在香港的一家银行里存有数吨的黄金。尽管这一消息被各方所否认,但皮诺切特当政期间所掳取的财产总额应该不在小数。 如今,皮诺切特走了,但皮诺切特时期的独裁统治至今还影响着智利的社会和经济,智利一位驻美大使在谈及皮诺切特时就表示,他破坏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这就是他最大的“遗产”。
-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全名:奥古斯都·霍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尔特(西班牙语: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 ),1973年至1990年为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他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军政府。任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是同时残酷打击异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权的事件。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包围总统府,时任总统阿连德遇难。随即皮诺切特建立军政府,中止执行宪法,解散国会,执行严厉的言论检查,取缔左翼政党,暂停一切政治活动。军政府对左翼政治活动的镇压导致至少约3,000人被杀或失踪,超过27,000人遭监禁或拷打,其中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
1980年,新宪法在一次普遍认为是“不规范、不民主”的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1988年进行等额选举的总统大选,1990年还政于民。皮诺切特在那次大选中失利。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Patricio Aylwin)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皮诺切特卸任后,仍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务至1998年。根据1980年宪法的规定,他可以在智利参议院获得一个终身席位。
1998年,皮诺切特前往英国接受治疗。西班牙法庭发出传票,将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最终由于健康原因,皮诺切特获得释放回到智利。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诺切特因为血管痴呆症不适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权的指控,他随即放弃了在参议院的席位。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审判的能力。当年12月他遭到多项罪名的起诉。
皮诺切特的支持者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左翼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智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反对者则认为,皮诺切特破坏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实行了导致数千名反对者死伤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攫取个人利益,经济政策迎合富人而中下阶层利益受损。
早年生涯
1915年11月25日,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1933年进入军校学习。1937年以少尉军衔毕业成为步兵。1939年晋升为中尉。1940年回到步兵学校学习。1943年1月30日结婚。育有二子三女。
1948年,皮诺切特进入战争研究所。作为该所最年轻的军官,他尚有任务需要执行,次年才真正开始在研究所的学习。1951年,他获得了参谋长的职务,回到军校教书,他同时在战争研究所做助教,讲授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课程。另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刊物《百鹰》(Cien águilas)的编辑。
1953年,他晋升至少校。随后回到圣地亚哥接受了战争研究所教授职位的任命。后又进入智利大学法学院学习。
1956年,皮诺切特与一群年轻的军官同时被选中,与厄瓜多尔尔战争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他不得不因此放弃了法学的学业。在合作的三年半中,他致力于地缘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和情报学的研究。
1959年末,皮诺切特回国,进入陆军第一师总部。1960年,他被任命为“埃斯莫拉尔达”军团司令。由于任上工作出色,1963年,他被任命为战争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他出任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年底擢升为准将,出任第六师师长。
1971年1月,皮诺切特任圣地亚哥驻军司令,晋升为少将。1972年,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
1973年8月23日,在智利国内政治斗争风起云涌之际,皮诺切特出任智利陆军总司令。
政变前后
1973年9月11日,叛变的智利空军轰炸了陆军部队包围的总统府。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遇难。普遍认为阿连德是用一把AK-47步枪自杀的。真相仍存争议。
政变后建立的军政府由代表陆军的皮诺切特和海军、空军、军警各一名代表组成,以皮诺切特为首。原本计划由这四人轮流领导,但之后皮诺切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政府立即开始对左翼反对者进行镇压,数百人被逮捕,其中一些遭到杀害。接下去的3年里有数千人遭监禁和拷打,超过3,000人遇害。皮诺切特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造成了国际影响,包括大量的失踪人口。
皮诺切特在其传记中称自己为政变的领导者,他作为陆军总司令牵头与海军、空军、军警达成了政变计划。近年来,有当时的高级军官指出皮诺切特只是在政变计划进行前几天勉强介入其中,而且在政变中接受了其他军种(尤其是海军)的领导。
军政府上台后,皮诺切特巩固了自己的唯一领导地位。1974年6月27日,皮诺切特自任总统。他的军衔也提升到“大元帅”,之前只有殖民政府首脑和智利开国元勋得到过这一军阶。
军政府中的空军代表古斯塔夫·雷(Gustavo Leigh)逐渐对皮诺切特的政策不满。1978年7月24日,他被逐出军政府。
1977年至1978年间,智利与同处于军事独裁下的阿根廷濒临战争边缘,起因是对于美洲大陆南端的三个小岛(Picton, Lennox and Nueva)的归属。天主教罗马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派出特使,成功避免了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一争议最终于1984年以和平友好条约的形式获得解决。智利获得了对系争岛屿的主权。
经济政策
皮诺切特上台后,立即采取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措施。他表示自己希望“将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而不是无产者的国度”。皮诺切特起用“芝加哥小伙”(指一群在芝加哥大学学习过的经济学家,货币政策深受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影响)来贯彻他的政策。
皮诺切特开创了智利经济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的纪元。他先后废除了最低工资,取消了工会权利,将养老金体系,国有工业和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革,降低了部分税收。这些政策的支持者们(尤其是弗里德曼)认为“智利奇迹”是因此产生的(1960-1980年,智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35%)。反对者则指出,智利失业率从1973年的4.3%上升至1983年的22%,而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了40%。在皮诺切特当政的最后几年,情况略有改善。1990年失业率降至7.8%。阿连德时期出现的物资短缺现象也得到了补救。
皮诺切特的私有化政策,公共开支的削减和工会权利的废除都对智利工人阶级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对富有阶层有利。
镇压异己
掌权后,皮诺切特对前政府的残馀支持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军政权立即取缔了所有左翼政党。对被视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同情者则采用暴力镇压,一些公开反对政府的人士也遭到迫害。皮诺切特当政17年间遇难人士的具体数目至今不详。智利“真相与和解”国家委员会1991年发布的报告认为,有2,095人遇害,1,102人失踪。
严刑拷打也是军政府镇压异己的常用手段。成千上万的智利人因此出逃国外。2004年,”政治犯与酷刑”国家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大约有35,000人声称遭到了军政权的酷刑折磨。其中有28,000份证词被认为是合法的。该报告同时认为,超过半数的逮捕行动发生于军人建政数月内(大约有18,000人称他们是在1973年9月至12月间遭到拘禁的)。
任内,智利频繁发生骚乱与暴力袭击,政局不稳。另有数次未遂暗杀,深化了政府的妄想症,加剧了迫害的恶性循环。
智利与其他拉美国家不同,在政变之前有长期的民主宪政史,鲜见军人干政。一些政治观察家将军政权的血腥行动归咎于非极端措施无法推翻的民主制度。
1976年9月,智利形势引起了国际关注。前智利驻美国大使,阿连德政府内阁成员奥兰多·勒特里尔(Orlando Letelier)在华盛顿特区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而在此之前2年,前任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遇刺身亡。
对外关系
军政权在建立之初便立即与古巴断绝了自阿连德时期建立起的外交关系。当时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均先后进入军事独裁。六国制定了“秃鹰计划”,旨在打击同盟国中的马克思主义“颠复分子”,游击队和他们的同情者。随着这些独裁政权的相继垮台,更多细节泄露出来。该计划遂被广泛批评为国家恐怖主义。但军政府仍辩称是为了应对各自国家内游击队的武装颠复行动。
智利是马岛战争中唯一不支持阿根廷的拉丁美洲国家。
美国政府默许了皮诺切特政权,并提供了物资支持。但美国在政变前后的介入程度众说纷纭。
政权终结
1983年5月,反对派和劳工运动组织了示威和罢工。政府对此进行了武装镇压。1986年,安全部门发现了被取缔的智利共产党的武装分支曼纽尔·罗德里格斯爱国前线(FPMR)走私的80吨武器,这一行动被古巴情报部门暗中监视,民主德国和苏联也介入其中。9月,其中一些武器被用于FPMR发动的一起针对皮诺切特的未遂暗杀。皮诺切特在暗杀中仅受轻伤,但他的5名保镖身亡。
1985年,3名共产主义者遭军警杀害,导致军政府成员门多萨(Mendoza)将军辞职。
1980年,在一场被严格控制的公民投票中,过渡宪法条款获得75%的支持率而通过。条文规定,1988年10月5日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给予皮诺切特新一届8年任期。宪法法庭裁定,这场公民投票必须严格按照选举法组织。相关规定包括:所有选项(这场投票中是“同意”和“反对”两项)将获得同等的不间断的电视宣传时段,所有电视频道都将同时转播这些宣传内容。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政治宣传。反对派领导人里卡多·拉各斯(Ricardo Lagos)鲜明而乐观地呼吁选民投反对票,并要求皮诺切特对所有“失踪”人口负责。宣传“同意”的时段相对而言基调阴沉,他们称投反对票就意味着回到人民团结联盟执政的混乱中,试图向选民灌输恐惧心理。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反对票55%,赞成票42%。总统大选于1989年与国会选举同时举行。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离任。
按照1980年宪法的规定,皮诺切特于1998年3月前仍保有陆军总司令职务。同时宪法还规定,在任6年以上的总统可以获任终身参议员。皮诺切特因这一职位获得司法豁免权。
后期经历
1998年,皮诺切特赴英国伦敦治病。但当时西班牙法官以侵犯人权为由向英国方面发出引渡,皮氏因此被扣留在英国一年多,于2000年3月因身体原因被英国释放回国。
回国后,关于皮诺切特在执政时期组织绑架、谋杀等一系列刑事指控接踵而至,不过他因健康原因躲过了多桩官司。
2004年,美国参议院一个调查委员会发现皮氏在华盛顿一家银行藏匿数百万美元资金,他和妻子、孩子因此受到逃税指控。
2005年3月,皮诺切特执政时期的秘密警察部门负责人向智利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名单,上面列出了皮氏执政期间500多个被捕后失踪的人员名单,成为他侵犯人权指控的最有力证据。
皮诺切特始终拒绝就执政期间发生的事件承担责任。直到今年11月25日度过自己91岁生日时,皮诺切特才通过妻子宣读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承担在执政17年中所发生事件的政治责任。
评价:
生前,有“智利第一强人”之称的皮诺切特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声称,他发动政变和执政期间有数千名反对派人士被杀害或失踪,以“军事独裁者”的身份统治智利17年,下台后遭国际人权组织和受害者亲属的调查和起诉;支持者表示,他成功阻止智利“变成古巴”,引领智利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是智利的“恩人和大救星”。而对于他的功过是非,智利政坛各界褒贬不一。
功绩:发展经济
皮诺切特上台时,智利的经济濒临崩溃,失业率达到史无前例的高。皮诺切特虽行武出身,并非经济里手,但他知人善任,特意找来了一百位经济专家,组成了顾问班子,并接受了“货币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将其与当时智利的国情相结合。据了解,智利是一个铜矿王国,当时其他国有企业已基本上实现私有化,而铜矿业依旧国有。
这些年轻人上台后,鼓励外来投资,推进私有化进程,制定经济复兴计划。同时,皮诺切特大举外债,还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尽管这一政策最初引发金融危机和高失业率,但从1984年以后,智利经济实现每年5%至7%的高速增长,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
近20年来,智利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拉美一枝独秀,被国际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皮诺切特在政治上虽是一个独裁者,但有专家认为,皮诺切特在任时的铁腕政治是符合当时政治形势的。1989年,皮诺切特在告别政坛前夕发表国情咨文时,感慨而又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而移交的则是一个具有坚实基础、旺盛未来的国家。
对于他对智利的经济贡献,皮诺切特基金会主席赫农·吉诺夫称:“皮诺切特拯救了这个国家,把智利建设成一个令我们自豪的祖国。我坚信,尘埃落定后,历史会承认他国父地位的。”
劣迹:独裁、17年迫害数千反对派;偷税漏税
1973年,刚刚当了19天武装部队陆军司令的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总统阿连德。皮诺切特上台时曾表示,智利正在走向自我灭亡,必须清除一些东西。然而他首先清除的就是人权。在他执政期间,由于他的铁腕统治,导致全国数千人失踪或被杀害,10多万人被迫流亡国外。根据智利政府提供的数据,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共有41359人遭逮捕,至少3197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到杀害,超过1000人失踪,10余万人被迫流亡国外。
皮诺切特下台后被指控长期偷税漏税。经法院调查发现,皮诺切特在纽约里格斯银行里有上千万美元的存款,而随后的调查又发现皮诺切特在其他海外银行里的存款超过2700万美元。2005年,皮诺切特的妻子被指控协助其进行税务欺诈。另外,在长达17年的执政期间,皮诺切特中饱私囊,所掳掠的家私骇人听闻。今年稍早前,美国媒体还惊曝,皮诺切特可能在香港的一家银行里存有数吨的黄金。尽管这一消息被各方所否认,但皮诺切特当政期间所掳取的财产总额应该不在小数。
如今,皮诺切特走了,但皮诺切特时期的独裁统治至今还影响着智利的社会和经济,智利一位驻美大使在谈及皮诺切特时就表示,他破坏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这就是他最大的“遗产”。
- 陶小凡
-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生平简介
奥古斯托u30fb皮诺切特(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1973年至1990年为智利军事独裁首脑。在美国的支持下,他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军政府。任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但是同时残酷打击异己,造成大量侵犯人权的事件。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指挥军队包围总统府,总统阿连德遇难。随即皮诺切特建立军政府,中止执行宪法,解散国会,执行严厉的言论检查,取缔左翼政党,暂停一切政治活动。军政府对左翼政治活动的镇压导致至少约3,000人被杀或失踪,超过27,000人遭监禁或拷打,其中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
1980年,新宪法在一次普遍认为是“不规范、不民主”的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1988年进行等额选举的总统大选,1990年还政于民。皮诺切特在那次大选中失利。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u30fb埃尔文(Patricio Aylwin)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皮诺切特卸任后,仍保留军队总司令的职务至1998年。根据1980年宪法的规定,他可以在智利参议院获得一个终生参议员席位。
1998年,皮诺切特前往英国就医。西班牙法庭发出传票,将其拘禁在家中逾一年。最终由于健康原因,皮诺切特获得释放回到智利。2002年,智利最高法院裁定皮诺切特因为血管痴呆症不适宜出庭接受侵犯人权的指控,他随即放弃了在参议院的席位。2004年5月,智利最高法院又裁定他具有接受审判的能力。当年12月他遭到多项罪名的起诉。
皮诺切特的支持者认为他的主要"功绩"是: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左翼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智利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反对者则认为,皮诺切特破坏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实行了导致数千名反对者死伤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攫取个人利益,经济政策迎合富人而中下阶层利益受损。
早年生涯
1915年11月25日,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Valparaíso)。1933年进入军校学习。1937年以少尉军衔毕业成为步兵。1939年晋升为中尉。1940年回到步兵学校学习。1943年1月30日结婚。育有二子三女。
1948年,皮诺切特进入战争研究所。作为该所最年轻的军官,他尚有任务需要执行,次年才真正开始在研究所的学习。1951年,他获得了参谋长的职务,回到军校教书,他同时在战争研究所做助教,讲授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课程。另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刊物《百鹰》(Cien águilas)的编辑。
1953年,他晋升至少校。随后回到圣地亚哥接受了战争研究所教授职位的任命。后又进入智利大学法学院学习。
1956年,皮诺切特与一群年轻的军官同时被选中,与厄瓜多尔战争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他不得不因此放弃了法学的学业。在合作的三年半中,他致力于地缘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和情报学的研究。
1959年末,皮诺切特回国,进入陆军第一师总部。1960年,他被任命为“埃斯莫拉尔达”军团司令。由于任上工作出色,1963年,他被任命为战争研究所副所长。
1968年,他出任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年底擢升为准将,出任第六师师长。
1971年1月,皮诺切特任圣地亚哥驻军司令,晋升为少将。1972年,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
1973年8月23日,在智利国内政治斗争风起云涌之际,皮诺切特出任智利陆军总司令。
政变前后
1973年9月11日,叛变的智利空军轰炸了陆军部队包围的总统府。萨尔瓦多u30fb阿连德总统遇难。普遍认为阿连德是用一把AK-47步枪自杀的。真相仍存争议。
政变后建立的军政府由代表陆军的皮诺切特和海军、空军、军警各一名代表组成,以皮诺切特为首。原本计划由这四人轮流领导,但之后皮诺切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政府立即开始对左翼反对者进行镇压,数百人被逮捕,其中一些遭到杀害。接下去的3年里有数千人遭监禁和拷打,超过3,000人遇害。皮诺切特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造成了国际影响,包括大量的失踪人口。
皮诺切特在其传记中称自己为政变的领导者,他作为陆军总司令牵头与海军、空军、军警达成了政变计划。近年来,有当时的高级军官指出皮诺切特只是在政变计划进行前几天勉强介入其中,而且在政变中接受了其他军种(尤其是海军)的领导。
军政府上台后,皮诺切特巩固了自己的唯一领导地位。1974年6月27日,皮诺切特自任总统。他的军衔也提升到“大元帅”,之前只有殖民政府首脑和智利开国元勋得到过这一军阶。
军政府中的空军代表古斯塔夫u30fb雷(Gustavo Leigh)逐渐对皮诺切特的政策不满。1978年7月24日,他被逐出军政府。
1977年至1978年间,智利与同处于军事独裁下的阿根廷濒临战争边缘,起因是对于美洲大陆南端的三个小岛(Picton, Lennox and Nueva)的归属。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u30fb保罗二世派出特使,成功避免了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一争议最终于1984年以和平友好条约的形式获得解决。智利获得了对系争岛屿的主权。
去世
2006年12月10日14点15分,皮诺切特在圣地亚哥军医院去世,终年91岁。消息在圣地亚哥引发骚乱,多人被捕。
- volcanoVol
-
奥古斯托u2022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
1915年11月25日生于瓦尔帕莱索市
1933年开始军事生涯
1954年在陆军学院任监察官
1956年起在智利驻美国和厄瓜多尔的武官处任职
1961年任第七步兵团团长
1964年任陆军学院副院长
1966年获上校军衔
1968年任第二陆军师参谋长
1969年晋升为准将
1969年任第六师师长
1971年任首都圣地亚哥卫戍司令
1972年任陆军参谋长
1973年升为上将
1973年8月至1998年3月任陆军总司令
1973年9月11日,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
1974年6月任国家元首
1974年12月至1981年3月任总统兼执政委员会主席
1981年3月11日至1990年3月任立宪总统
1988年10月5日在全民公决中谋求连任失败
Augusto Pinochet曾在军事学院、步兵学校,陆军学院和国防学院学习。
1973年9月11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建立了军政权,任军人执政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在智利实行长达17年的军人统治。
皮诺切特执政期间,智利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同时有数千名反对派人士被杀害或失踪,他因此成为智利国内最有争议的人物。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摆脱了奥古斯托u2022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的独裁统治以来,智利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了5%
当皮诺切特最终下台时,约40%的智利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目前这一比例为12%或13%。年轻人中的大学生比例从10%提升至40%
皮诺切特时代的良好遗产之一就是一系列稳定的中左政府。政客们有机会考虑下一场选举考验以外的事情。他们已足够聪明,来修正和改善、而非抛弃前一个政权的一些自由市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