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ira
-
《故事中的故事》是一部黑暗童话类型的电影,由三个故事组成,讲述的是欲望与代价。
第一个故事便是总怀不上孩子的皇后渴望孕育胎儿,国王听信巫师的话前往捕杀海豹,虽成功猎杀,自己却葬身海豹之手,后用处女女仆来烹制海豹的心脏,皇后吃下之后当晚便产下一名身患白血病的男婴,与此同时,那名处女也生下与之一模一样的男婴,长大后,血缘的相互吸引让他们成为朋友,皇后难以忍受自己儿子脱离自己的掌控,想将其分开,却在小山洞中被自己的儿子埃利阿斯所杀。这是母爱的悲剧。
第二个故事描述的是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尽管酒池肉林,奢靡无度,却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一名老妪美妙的歌声吸引了他,但老妪是个年老色衰的女人,在共度一晚之后国王发现其真面目,命令士兵将其扔下城堡,朵拉被一名女巫所救,像初生婴儿般吸吮女巫的乳房之后,朵拉变得美貌动人,又重新赢得了皇帝的宠爱,她的妹妹艾玛心中嫉妒,在被剥皮之后死去,而朵拉也在影片最后失去了魔法,变回了最初的自己。这是爱情、亲情的悲剧。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热衷养育跳蚤的国王,在跳蚤死后,以谁能猜出皮为跳蚤皮来为自己的女儿维奥莱特招亲,没有人能猜出那是什么,可一个突然闯入的野人猜了出来,公主被带往崖壁之中的洞穴,野人虽相貌丑陋但对公主温柔以待,维奥莱特难以忍受,在马戏团家庭的帮助下逃了出来,野人也随后赶到将马戏团一家杀死之后,公主假意温柔却以尖刀杀死了野人。浴血归来的公主当上了女王,实现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这也暗示另一轮回的开始,以欲望为初。这是自由的悲剧。
每个故事都荒诞离奇,不能用常理来解释,本以为三个故事各不相关,但影片的最后看似圆满的结局将三个国家、不同故事中的人串联在一起,以一个在宫殿顶上走钢丝的人保持平衡为终,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实三个故事并非没有联系,它们都在诉说着人性的荒诞与夸张,每个故事的主人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总会付出代价,代价与欲望这一微妙的关系,最终都会以失衡结束。
- Troublesleeper
-
《故事中的故事》有三个大概童话,明明是个事事不顺心备受煎熬的女仆,却想着座上女王的宝座;身处逆境却还想着金银财宝;跳蚤变大,他们的心思都难猜!人类怎么也不满足,贪心的人最终会被抛弃!小的时候的童话就是用来度过时光,充满着爱和笑容长大后的童话故事都体现着人性的弱点,善恶交替,这大概就是影片播放完后观众们看不懂的原因吧。
影片《故事中的故事》用来演故事给我们看来告诉观众们道理,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黑童话故事”,而许多人表示看不懂是因为没想到童话还可以这么演,可以这么深刻,这么有意义!
第一个是国王养的跳蚤慢慢变大,最后老了以后就死掉了,国王的女儿剥下它的皮挂起来说是谁能认出来就做驸马,结果一个巨人认出来了,于是不能反悔的国王把女儿嫁给了他,他带公主去了山洞,公主遇到一家人说是她害怕巨人,于是他们把公主救了出来,没想到巨人杀了他们一家,又带公主回去,路上公主杀了巨人回到了王宫!
第二个是两个老妇人为了荣华富贵不惜付出一切来得国王欢心的黑童话,虽然被巫师变年轻,但姐姐最后还是衰老死去,而妹妹因为想变美听了姐姐乱说的一句话,剥了皮鲜血淋漓,然后死掉了!
国王杀掉海怪,王后吃了心脏生了孩子,是个温柔善良的男孩,女仆被王后命令吃了另外一只海怪的心后怀孕了,于是两人的孩子长得一样!
无论是那一部分黑童话都有它背后的意义,一个人要是贪心,那么他不值得拥有一切,他只会失去!
- 以心消业
-
《故事中的故事》一共讲述了三个故事。一个求子心切的女王,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一个色欲熏心的国王被年迈的老太婆用外表欺骗。一个把跳蚤当宠物的国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粗壮的野人。这三个故事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里,秾丽艳绝的画面,大胆的色调和华美的构图,猎奇的情节,光怪陆离的国度,荒诞的暗黑童话缓缓拉开帷幕。
王后总是郁郁寡欢。她无法怀孕,但她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国王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王后终日以泪洗面,他听从一个隐士的话,决定去杀死海妖取得它的心脏。国王与海妖殊死搏斗,不幸罹难,但他在死前杀死了海妖。王后在国王的尸体边毫不悲戚,她冷静地拿起鲜红的心脏,回到王宫大快朵颐。她如愿诞下一子,但奇怪的是为她烹制心脏的女仆也生下一个孩子。两个男孩长得一模一样,彼此亲密无间。王后嫉恨女仆的儿子获得自己的儿子太多的关心,她竭力要分开他俩。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变化之后,王子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而王子本人以为自己只是杀死了一只怪物。
昏淫度日的国王被一个女子的歌声吸引,他想尽办法追求她,但女子只是躲在屋中不肯相见。原来“女子”是一名满身皱纹的老太婆,她为了去和国王寻欢,让自己的双胞胎妹妹用胶水粘紧松弛的皮肤,在蜡烛全部熄灭之后,爬上了国王的床。国王发现真相后将她丢出了窗台。但她被女巫所救,变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孩,再次吸引了国王。双胞胎妹妹渴望像姐姐一样年轻貌美,姐姐敷衍她自己是剥了皮才变得如此。最后的最后,满身是血的妹妹跌跌撞撞,再次老去的姐姐惊恐万分。
国王养了一只跳蚤,他终日沉迷和跳蚤玩耍,不管自己女儿的婚事。跳蚤越长越大,终于在大到像一只野兽之后死去。国王悲戚地剥下跳蚤的皮,在公主的催促下开始为公主征婚,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皮谁就能娶走公主。只有一个野人猜出来这是跳蚤皮,公主不得不跟随他去荒山野岭。绝望的公主最终杀死了野人回到王宫,国王将王位继位给她,公主成为至高无上的女王。
- 真颛
-
这是我看过的最奇怪的电影之一,《故事中的故事》虽然荒诞离奇 但绝对震撼心灵 。这不是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而是用三个故事混剪了一个主题:人性的荒谬与夸张。每个故事又各自带有丰富的阐释空间。这个电影讲的是一种欲望与代价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在欲望失衡的背后,却是关于爱的悲剧。
第一个故事:有一个王国的皇后无法生育。巫师告诉她,只要吃下海怪的心脏,就能怀孕。国王为了杀海怪,不幸遇难。但是,皇后还是如愿地吃掉了海怪的心脏,且怀上了孩子。与此同时,帮皇后烹饪心脏的女仆,也怀孕了。她们同时生下孩子,两个孩子长得十分相似,且都患有白化病。王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非但没有恋母情结,反而要逃脱皇后的控制。这让她恐慌和不安,决定分开两个孩子。这是母子之爱的悲剧。
第二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国家,国王荒淫纵欲。他因为歌声,爱上了一个女人。然而,这个女人却是一个丑陋的老太婆,和她的双胞胎妹妹一起住在城堡外。当国王发现她的真面目时,便下令将她从高处抛下。结果,她意外遇到了一个“术士”,把她变成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重新俘获了国王的爱。人性中的虚荣、嫉妒与贪婪在故事里展露无疑。血浓于水的姐妹情,在虚荣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的宫殿中有一排排女人的画像,却未获得过真正的爱情。即使万花丛中过,也依然填补不了他内心的空虚。这是国王爱情的悲剧。
第三个故事:又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他爱上了一只跳蚤。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跳蚤长得和野兽一般大。后来,跳蚤死了。国王命人剥下它的皮,并让众人猜测这是什么动物的皮。答对的人可以迎娶公主。最终野人娶到了公主。他只是丑,却不是恶人,甚至对公主还挺温柔。坏就坏在他的外表。公主为了重获自由,却只能以牺牲他为代价。但不般配的婚姻,终成悲剧。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因为欲望而失衡的关系,是爱的悲剧。在电影里充满了各种隐喻,比如怪兽、跳蚤、野人都是极端私欲的象征。它们以极夸张的形式出现,荒谬、突兀,却加深了电影的戏剧性的效果。而它们的最终死亡,也让这一悲剧更加深刻。只要人类还有欲望,这种悲剧就不会停止。故事的结尾,公主浴血归来,加冕成了女王。有人说,这是女权主义象征。在我看来,公主的上位,的确是对命运的把控,却也暗示了另一种欲望的诞生。新的轮回要开始了。所以,片尾才出现了高空走钢丝的情景。这是一个隐喻,既与开头的巫师所言的平衡呼应,也暗示了新一轮的平衡游戏的开始。
拓展资料
《故事中的故事》是由Archimede、Le Pacte等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该片由马提欧·加洛尼执导,萨尔玛·海耶克、文森特·卡索等人主演。该片改编自17世纪由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创作出版的那不勒斯语童话故事集《五日谈》(Pentamerone)。影片讲述了住在三个相邻王国的皇室成员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一个恋子情结的王后,一个沉迷于女色生性放荡的国王,一个为一只奇异跳蚤所痴迷的君王。
- 黑桃花
-
《故事中的故事》是一部让观众感动而非看懂的诗意电影。在他的作品中,尤里-诺尔斯金将动画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摈弃了叙事,用视听意象的交织,在诗化电影的创作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只能去分析文本的结构,用心体验情感,而不能抱着观看剧情片、追求娱乐的期待,否则那可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故事中的故事》以自由的非叙事风格,结合了偶动画、剪纸和透明介质上绘画的多种动画技法,最终用多层摄影台进行整合,营造丰富的影像景深和质感。高度符号化的视觉意象:小灰狼、火车、街灯、落叶、废弃的汽车、舞蹈的人、阵亡通知书、毕加索风格的米诺牛、普希金作品风格的人物、雪地中吃苹果的男孩和他酗酒的父亲...所有这些意象在片中反复铺排,构成了一个抒情诗般复杂和优美的体系。这些元素的选择也是经过细致的安排,充满来自作者个人记忆的隐喻和象征。作品中出现的写实的废弃的汽车和房子,来自于尤里-诺尔斯金儿时生活的莫斯科街区的照片。而雪地中吃苹果的男孩的父亲,在同一个镜头中他的帽子也突然变成了十八世纪俄国军队军帽的式样。乍看互相没有联系的元素,经过尤里-诺尔斯金的精心安排,形成了惊人的诗歌一般的节奏和韵律。尤里-诺尔斯金在讲述自己作品时认为他关注的是所谓视觉记忆"visual memory",即来自于他个人记忆的影像。通过对Visual memory的追溯和精致安排,《故事中的故事》直指人心,观众在观看这部杰作时会不自禁地怀想自己记忆中的片断。
《故事中的故事》中反复的音乐主题也对气氛的营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中的故事》引用了J.S.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形成怀旧和优雅的气息。巴赫的巴洛克风格音乐和莫扎特的古典主义音乐恰如其分地营造了影片的基调。片中贯穿始终的有两首乐曲,一首是30年代爵士风格的Burnt By The Sun,另一首由俄国摇篮曲改编的歌谣,中性的声音反复低吟浅唱:"睡吧,孩子,别睡得太靠床边,要不然小灰狼会在你睡熟时,把你偷走,带到黑暗的树林里..."。(Sleep, baby, but don"t lie too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bed, or the little wolf will steal you while you sleep and take you into the dark woods.)这首摇篮曲对这部没有对白的影片来说,起到了提纲式的作用。尤里-诺尔斯金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故事中的故事》的主角就是那只小灰狼,或者,我认为,还有那首摇篮曲。影片开始于摇篮曲中,摇篮曲中的小灰狼看着将睡的孩子。而在影片最后,小灰狼偷走了一个发光的卷轴,而那卷轴也变成了婴儿,在丛林里小灰狼唱着摇篮曲哄孩子入睡。在最后的这个段落,早被我们成年人遗忘的传说、现实的过往、关于童年的淡淡记忆,交织在一起,让人潸然泪下。
视觉和听觉的片断交接起来,形成了尤里-诺尔斯金对苏联时期的俄罗斯的记忆。关于赋格曲一般的结构尤里-诺尔斯金没有作仔细的阐释,他只是认为《故事中的故事》是他童年记忆的视觉表现。正因为影片似乎充满隐喻和象征,所以有很多对影片主题的臆测,如认为是反战、反专制等,我认为都不能涵盖影片的丰富内涵。这种类型的臆测,实际上是因为缺乏对来自于法国先锋派电影和俄罗斯诗电影,直到塔科夫斯基和尤里-诺尔斯金这一电影史发展脉络的模糊认识,在下文中我还将从这个角度详细阐释。
在《故事中的故事》制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苏联当局的同样的对主题的臆测。这样一部电影可能的隐喻,让当时让有关当局非常紧张,第一稿剧本未获通过,第二稿剧本获通过后制作也被迫搁置了一年之久。影片制作完成后也未获通过,因为影片原来的题目是《小灰狼》(A Little Grey Wolf)。后来尤里-诺尔斯金采用土耳其诗人Nazim Hikmet的一句诗歌"故事中的故事",影片才勉强获得通过。
尤里-诺尔斯金在论及他的visual memory观念时提到他关于"语言"与"形象"的关系。他认为语言就是由个人记忆中的一系列图像叠加而成的。当我们说出哪怕像"椅子"这样简单的词语时,每个人的思想中都会浮现椅子的形象。由这个理念出发,尤里-诺尔斯金认为与文学作品不同,电影丧失了每个读者对内容独特的视觉阐释。所以在他的影片中,更多地体现出苏联诗电影传统甚至先锋派电影的理念。
诗意电影与意境
1931-1934年间,在苏联的电影工作者中掀起了电影史上最有代表意义的争论之一。争论双方彼此交换了关于诗学问题的见解。争论发生在电影中"诗"的拥护者和电影中"散文"的代言人之间。"散文电影"的代表人物是C.尤特凯维奇,而"诗意电影"的倡导者则是爱森斯坦。爱森斯坦在《三五之中(1924-1929年)》中指出"电影要摆脱纯粹的戏剧和剧作结构,完全掌握史诗和抒情诗的方法"。这场争论宣告了"诗意电影"流派的确立。"诗意电影"的大师们,包括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普仁科等,认为电影可区分为散文电影和诗意电影两种不同的体裁。"诗意电影"的倡导者们认为,诗意电影和散文电影的的区别不在于节奏不同,或是诗电影单凭节奏,而在于一个事实:诗意电影的形式要素凌驾意义要素,决定作品组成的是形式,而非意义。换言之,"诗意电影"注重用影像和声音的"构成",来构筑诗歌或者音乐这些"时间艺术"般的复杂结构。
"诗意电影"实际上是对20年代法国左翼电影导演的"先锋派"的传承。先锋派也认为"电影是最有力的、诗的手段"(让-艾普斯坦:《从埃特纳山上看电影》,巴黎,1926)。先锋派试图从脱离文学和戏剧的纯电影手段(运动和空间)中,寻找可见的形式和节奏的变化。电影中"诗的因素"被认为就是作者的心理联想。电影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客观图景,而是电影作者的脑海中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意象的精心编排。
"诗意电影"观念其实近似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观念。有形与无形合一,虚实相生,诗画合一。重在用艺术意象编排制造的意境,来抒发作者的性情。"诗意电影"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乃至无意识,追求抒情性、哲思性,不像传统的或者商业范畴内的电影,注重完整的故事情节、形象和典型性,而只是渲染出一种意绪、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从而在作品中追寻人的生命律动。《故事中的故事》就是这样,通过作者记忆中的各种意象,建立了一个张力场,使观众于其间回味和顿悟。"诗意动画"追求的境界,不就是中国美学追求的诗、艺术、哲学合而为一么?
尤里-诺尔斯金的"视觉记忆"观念也正与"诗意电影"和"先锋派"的某些观念源出一处。"诗意电影"的传统在七八十年代由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在他的七部电影中作了最好的继承和发挥。而尤里-诺尔斯金则在另一个方向上使用动画的形式进行了探索。
动画这种形式,比起实拍电影来,也许更能完成"诗意电影"的追求。动画中的形象更加可以自由地被动画作者掌握,色彩、构成、动作、时间等诸多元素都可以随意掌握。对于追求意境的"诗意电影"作者来说,动画实际上是更好的选择。电影作为一种建立在记录机器基础上的艺术,毕竟有它记录的本性在。而动画则可以成为纯粹表现的艺术,更方便诗意电影作者精心构筑记忆堆砌的意象世界。
"诗意电影"的核心要素往往是时间和记忆,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展开。《故事中的故事》也是这样的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一个艺术家的童年体验与成长。尤里-诺尔斯金用电影自由地表达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记忆。这就是在把握"诗意电影"发展脉络后,对《故事中的故事》的认识。
- 西柚不是西游
-
第一个故事是总怀不上孩子的皇后渴望孕育胎儿,国王听巫师的话前往捕杀海豹,虽成功猎杀,自己却葬身海豹之手。
第二故事描述是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尽管酒池肉林,却难以控制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热心养育跳蚤的国王,以欲望为初。这是自由的悲剧。
- Mugen-Hive
-
《故事中的故事》是一部让观众感动而非看懂的诗意电影。在他的作品中,尤里-诺尔斯金将动画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摈弃了叙事,用视听意象的交织,在诗化电影的创作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只能去分析文本的结构,用心体验情感,而不能抱着观看剧情片、追求娱乐的期待,否则那可是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 不白九百
-
影片讲述了住在三个相邻王国的皇室成员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一个恋子情结的王后,一个沉迷于女色生性放荡的国王,一个为一只奇异跳蚤所痴迷的君王。
- 血莲丿红尘
-
肯定不
开始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我刚看完,看了回答感觉不是我看的电影唉。我看的是三个故事串起来的那部电影。第一个故事结局母亲为了孩子可以回家化身怪物被亲生孩子亲手杀死,这很讽刺,因为作为皇后的母亲为了得到这个孩子失去自己的丈夫也在所不惜,最后孩子将自己杀死。第二个故事是老婆婆喝了女巫的奶水变得年轻,得到国王的垂青,最后却因奶水过效而不得不离开国王,自己的妹妹也因自己情急下的戏言而剥皮而死。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国王通过让求婚者判断一张皮的来源的方式来为公主选取丈夫,最后一个巨人判断出这张巨皮是跳蚤皮,国王本来没打算有人猜出这是自己养的跳蚤死后剥出的皮,但被巨人猜出,无可奈何将公主嫁给巨人。巨人带公主去了自己在森林中的洞穴,公主一直想离开,公主求助一个家族杂技团离开了洞穴,但被巨人追上,巨人杀死了一家人,公主假颜靠着巨人表示顺服,但在巨人不注意时一刀隔伤巨人喉咙,巨人倒地身亡,公主回到国家并继承王位。我觉得这三个故事都是讽刺。第一个故事中皇后看不见一心一意爱自己的丈夫,只想有个孩子,丈夫死去也无动于衷,只为孩子即将来临而兴奋不已,最后孩子却杀死了化为怪物的自己,可悲啊,告诫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第二个故事中的老妇因为虚荣害死了自己的妹妹,自己在短暂的皇后生涯后因皮肤重新苍老而不得不离去,但她找不回自己的妹妹了,也回不到以前的生活,只因为自己的虚荣,意义不言而喻。第三个故事,我很有感触,我喜欢里面的巨人,他在公主走不动路时拍拍自己的肩膀,让公主上来。他会拿自己最好的食物给公主。他在救公主的一家人伤害他用火烧他后选择原谅公主并让公主到他背上,怕公主跑了太久劳累,但公主却给了他致命一击。巨人不善言辞,长相丑陋,但心底纯真啊。公主杀死巨人的时候我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是告诉我们人性的黑暗吧,因为自己爱护信任的人会为了某些东西伤害自己。仅个人观点哦。
- 苏萦
-
这个电影它有没有书呀?
- tt白
-
双包胎讲的是错误的教育观,国王为了海怪心脏而死,可以把心脏理解为工作与梦想,生孩子必须有一方要放弃自己的一切投入到家庭中!双胞胎兄弟一个是父母理想中的样子,王子,一个是孩子自己希望的样子,虽贫穷但自由,但母亲不想让他随心所欲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他要继承江山的,或者说以后要当一个有出息的人,可以理解为上学时妈妈不让自己跟“坏孩子”玩,王后畸形的爱甚至说自己是儿子的皇后,最后她变化成怪物却被自己最爱的儿子杀死,她得到了理想中的孩子该有的模样,但她也失去了孩子!
老人变年轻讲的是错误的爱情观,爱情里要坦诚相待、明明很穷却装作很富有、明明很老了却骗别人很年轻、你觉得对方是一个很完美的人(国王),你想拥有就去骗人,那就要有很多谎言,就要圆很多谎,比如要三番两次打发走妹妹!其实妹妹与姐姐本为一体,你欺骗了别人也就是欺骗了自己,最后自己也被剥皮遍体鳞伤,最后所有真相大白你只有仓皇而逃!
公主与野人就是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婚姻观!那个跳蚤越养越大,就是父母这么多年错误的婚姻观越养越大!越错越深,跳蚤本不该那么大!最后谁认同我的婚姻观(谁认出这是跳蚤皮)谁就去娶走我女儿!哪怕对方是女儿不喜欢不适合的,为了自己的私欲!女儿说我不会让百姓知道我的爸爸是个不遵守承诺的人!我嫁我嫁我嫁!就好比生活中子女对父母操办的婚宴的无可奈何,又不能不孝顺不听父母的话!嫁过去了根本就是人间炼狱,一地骨头,可以把骨头比喻为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琐事,把自己造的狼狈不堪,那根钢锁是她重新开始的道路,这条路自己失去了太多(杂技一家人)最后终于战胜野人,但自己也是一身狼狈不堪满身鲜血满目疮痍,老国王这些年也是愧疚不已,这个样子站在父母面前,父母也是一肚子心酸心疼!终被理解!做了自己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