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励志作文古代第一人飞天万户

2023-07-19 14:23:32
共1条回复
血莲丿红尘

中国古代(万户)第一个想到飞天 知识点: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说明古代人民想飞天的希望。 万户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官职为万户,但其姓名没有明文记载,因此后人也把他叫做万户了,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上方。他的目标是月亮!” 关于明朝人万户的故事,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虽然记述不多,但当时的场景在6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是那样的惊心动魄、令人叹服。 据记载,万户是明朝初期人,原来是一个木匠。由于他喜欢钻研技巧,尤其是对技术发明方面特别痴迷,所以从军后改进过不少当时军队里的刀枪车船。 万户的本领是在明王朝同瓦剌的战事中被发现的。同样对兵器制造很有研究的明朝大将军班背认为,正是因为万户对武器的改良才使得战争取得根本胜利,所以奏请朝廷让万户到兵器局供职。当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之火药已经在军事上初露锋芒,所以万户的前途本该是一片光明的。 但可惜的是,和万户相交甚好的班背将军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奸臣而被革职,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为了从深山里营救出好友班背将军,聪明的万户决定造一只“飞鸟”。但由于其他因素,将军被政敌杀害,救人的计划落空。失去了知己的万户这个时候厌恶了官场和人世间的生活,于是他开始谋划着逃离是非官场和人间,决定到月球上去生活。 在那个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受到很大局限的特殊时代,木匠出身的万户甚至做出了一份很详尽的科学理论计算报告,他认为按照当时的火箭技术,再加之风筝原理的帮助,他一定能在一个时间段内飞到月亮上去。在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思维世界里,月亮上是没有人心险恶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将军班背的遗愿,万户开始潜心研究将军遗留下来的《火箭书》,并用自己的知识给予完善。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形,众匠人按图制造出了飞鸟…… 万户,人类第一个“飞天”人 文献说,在一个月明如盘的夜晚,万户带着人来到一座高山上。他们将一只形同巨鸟的“飞鸟”放在山头上,“鸟头”正对着明月……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的驾驶座位——椅子上。他自己先点燃鸟尾引线,一瞬间,火箭尾部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冲去。接着万户的两只脚下也喷出火焰,“飞鸟”随即又冲向半空。 后来,人们在远处的山脚下发现了万户的尸体和“飞鸟”的残骸……这个故事后来被记载为“万户飞天”。万户被认为是人类的航天鼻祖。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因此,这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核实的故事。尽管有这么多的可靠基础,但在国内,至今还没有找到有关“万户飞天”的有关资料。诚然,史科考证的难度很大。封建制度把许多民间的技术创造,划归“三教九流”之列,难以用书面文字形式流传。前面介绍的古代火箭发明这样重大的技术创造,很可能只是因为它牵涉到了皇帝的活动,才在正史中占有25个字的位置。但有关火箭技术本身仍一字未提。   摘自语文书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用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声控探索的先驱。 (此内容摘自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八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 )   中国古代(万户)第一个想到飞天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说明古代人民想飞天的希望。 拓展资料: 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 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 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人民在元宵节放呲花、吃元宵来纪念他。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参考资料:万户飞天-百度百科   我   是明代叫万户的一位道家仙人,本人设想做天宫神仙。采用的是火药技术。   万户,是传说中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吏,根据作品描述“是历史上首位尝试用火箭升空的人”。

相关推荐

万户飞天讲的是一个什么典故?

在14世纪中国明代,有一位叫万户的军中工匠,制造了一把“飞天椅”,并在椅子后面捆绑了47支“飞龙”火箭,试图乘坐它上天飞行。万户坐到椅子内,手持两只大风筝,点燃火箭,“飞龙”火箭把座亦推向半空,随风筝飞了起来,但很快一声爆炸,“飞天椅”摔到山坡下,万户以生命为代价的尝试终告失败。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2023-07-19 05:01:001

万户飞天故事内容有哪些?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很多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古时的火箭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并随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2023-07-19 05:01:091

万户飞天的名言和道理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明朝的叫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就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这个典故说明了古代人民想飞天的梦想。也体现了万户乐于求知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万户在让他的仆人点火之前曾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现如今,飞天早已实现。
2023-07-19 05:01:261

古人飞天的故事

典故“万户飞天”讲的就是明朝时的故事。在后来的航天研究中,故事的主人公“万户”,被称为是中国用火箭载人升天的第一人。15世纪,一位叫万户的明朝官员手执两张风筝,将自己捆绑在座椅上,椅后加装47枚火箭,用蜡烛点燃火箭后升空,不幸的是,万户最终殒命。相较于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故事,万户的故事极具现实特征。万户虽未成功,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被誉为火箭飞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议上,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正式以“WanHoo”命名,从此,万户被很多人知晓。如今,西昌航天城附近的主题公园里摆放着万户升天的雕塑。而据说万户是甘肃河西人,如果故事是真实的,万户殒命之处离酒泉并不远。不过,关于这段故事的真假,历来争论很多,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很多种说法。因为这段故事来源于外国的一些记载,中国人在将其翻译过来时,就翻译成了“万户”,古代曾有过“万户”这种官位,于是人们就判断他是一名官员。扩展资料: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并随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传说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人——明朝的万户(有人说万户是官职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有的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户飞天(典故)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时火箭漫谈:明朝已用火箭载人升天
2023-07-19 05:01:331

明朝万户飞天的故事是怎样的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受封官职为万户,名字叫陶成道的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围观的人们纷纷表示这简直是太疯狂。最后万户刚滑出去没多远,火箭爆炸。同时,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 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
2023-07-19 05:01:391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用火箭飞上天的故事是真的吗?

只能说有可能是真的,其真实出处并没有得到考证,如果是真的那就可能是明朝时期的外国传教士的记录有记载这个故事。一个中国人的科学创举居然在自己国家的史料中无迹可寻,其本人更是默默无闻,没有任何一本本土书籍记载万户(陶成道)飞天的事迹。而且万户这个官职在明朝的官职是没有记载的,仅仅有可能是在明朝建立初期沿用了元朝的官职使用了很短时间,后来只有千户和百户这两个官职。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一本美国科学刊物上,故事和后来流传的大致相同,只是时间提前到2000年前,那么就是公元前了。后来美国一位科学家在著作中正式完善了这个故事,基本后来我们看到的版本源头都是他的文章。万户飞天故事传到国内后,可能有人进行过考证,一考证,本来很激动的心就激动不起来了。万户这个人在中国史料中找不到。外国科学家著作中虽然没有提供故事出处的原始资料,但言之凿凿。研究者又钻进故纸堆,撷微探幽,几经斟酌,发现一个明初叫陶成道的技术官员似乎和万户的形象重合起来,于是又有了新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万户”成了陶成道的官职。这样,万户飞天又演变成“万户陶成道飞天”。万户飞天
2023-07-19 05:01:473

万户飞天的钱学森讲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万户问道:“怕什么?”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2023-07-19 05:02:001

万户是人类飞天第一人吗?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是的 万户,明朝士大夫,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天的人。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始,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飞天垂青史 南方网讯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始,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编辑 阮志峰) 以下转自动驾驶仪收获的秋天 之14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虎。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虎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虎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虎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虎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虎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虎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实际上,早在明代我国便发明了二级火箭。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 参考资料:网络
2023-07-19 05:02:121

“万户飞天”是什么意思?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因此,这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核实的故事。尽管有这么多的可靠基础,但在国内,至今还没有找到有关“万户飞天”的有关资料。诚然,史科考证的难度很大。封建制度把许多民间的技术创造,划归“三教九流”之列,难以用书面文字形式流传。前面介绍的古代火箭发明这样重大的技术创造,很可能只是因为它牵涉到了皇帝的活动,才在正史中占有25个字的位置。但有关火箭技术本身仍一字未提。
2023-07-19 05:02:191

万户飞天失败原因?

万户飞天是一家曾经经营过广告业务、平台技术等业务的公司,但其最终彻底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公司业务模式不适应市场:万户飞天曾经的主营业务是互联网广告投放,但其在近几年开始涉足移动应用开发、在线教育等业务,导致公司不断扩张,业务过于复杂。但其扩张产生的财务压力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导致其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2. 管理层能力缺失:万户飞天在新业务的尝试和扩张过程中,由于公司领导团队的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公司的销售额和盈利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公司管理层重商业而轻技术的倾向,导致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显著缺失,无法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3. 行业走弱:中国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逐渐步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同时,互联网广告的行业竞争也在逐渐加剧,包括竞争对手价格战、广告屏蔽等因素,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显著的冲击。4. 内部管理问题:万户飞天在2014年因涉嫌“非法集资”而被警方立案调查,使公司资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包括财务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不当等,导致公司的商业运作逐渐失去了透明度和规范性,社会和投资者的信任度也因此不断下降。综上所述,万户飞天的彻底失败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所致。
2023-07-19 05:02:372

中国古代谁第一个想到飞天

中国古代(万户)第一个想到飞天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说明古代人民想飞天的希望。拓展资料: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 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人民在元宵节放呲花、吃元宵来纪念他。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参考资料:万户飞天-百度百科
2023-07-19 05:02:4610

求古代万户登月的故事

我要遗憾的告诉你,万户并没有登上月球,万户只是发明了一种土制火箭,并在火箭试飞的过程中付出了生命。他出身于木匠,曾在大将军班背手下效力,供职于兵器制造局。他做事勤勉,爱动脑筋,对各种兵器制造技术进行过深入的钻研,深得班背的喜爱。后来,班背因得罪朝廷权贵而被害,临死前,将一本关于火箭制造技术的书籍留给了万户。根据这本书,万户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在制造火箭的过程中,万户萌发了试图利用火箭进行一次飞天探险试验的念头。他设想,火箭可以产生推力,风筝可以飘在空中,如果人坐在椅子上,手持风筝,椅子下面绑上火箭,点燃火箭后,人就可以借助于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上天空。 万户为了将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开始了飞天试验。试飞的地点选择在一座山顶上。那天来了不少人。万户坐在一张椅子上,让人把自己捆牢。他双手各持一个大风筝,准备妥当后,叫人点燃了座椅下捆绑着的当时推力最大的47支火箭。随着火箭的烈焰喷射,万户连人带椅离开山顶向前冲去……正当人们惊愕之时,47支火箭硝烟未尽,推力已失,万户连同椅子一起,翻滚着摔到了山下。 万户的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为此也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的伟大实践者,他所创造的采用捆绑式来解决大推力的设计思想无疑给后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万户飞天的探险活动。此外,在苏联、德国、英国等有关火箭专家的著作中都曾提到此事。
2023-07-19 05:04:082

古代有个人把火箭棒在自己身上想飞起来,请问那个人是谁?

万户飞天 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Herbert S。 Zin,在他的《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记述说,一位快要活到15世纪的叫“Wan Hoo”的中国人,自制两个大风筝,安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并把买来的47支最大的火箭绑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然后命仆人按口令点燃火箭,火箭随即发出轰鸣,喷出火焰。实验家Wan Hoo在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首次进行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这位美国火箭学家把Wan Hoo评价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苏联两位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和西亚列夫也在他们的《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英国火箭专家W·麦克斯韦尔说“Wan Hoo的事迹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也说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 Hoo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迄今在国内没有找到直接的第一批中文转述者,将“Wan Hoo”翻译为“万户”,并以为是官阶名称。14世纪末应是明朝初年,但明朝并无此官阶,因而有人认为应译为“王虎”或“万虎”。不过,如何翻译并不重要。既然开始译为“万户”,现在又被广泛地接受,根据约定俗成原则,应维持“万户”的译名为好。更重要的是,应努力在考证史实上下功夫。 为了推测万户飞天的可能细节,中国航天科普作家李龙臣先生曾与人合作,根据明朝初年的社会政治和火箭技术状况,撰写了一个曲折动人的《万户飞天》的科学故事,发表在《航天》杂志1986年第三期上,很受读者欢迎。
2023-07-19 05:04:164

万户飞天的基本情况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2023-07-19 05:04:231

中国第一个自己动手研究火箭并亲自乘坐的人是谁

中国古代自己动手研究火箭并亲自成做的人是万户,记得中学历史课本里有讲到这个。万户飞天,最后壮烈牺牲 ~0~中国近现代,貌似没有。
2023-07-19 05:04:342

万户飞天的诗句

1. 关于万户的诗句 关于万户的诗句 1. 有哪些关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类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峨眉秋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 2. 有关热闹的诗句 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4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5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6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7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8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9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10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11 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2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13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23-07-19 05:04:521

万户飞天的意义与价值

(1)不能盲目独求胜利 应该引进先进科技或是发明,在多次实验条件下,做好充分准备。 (2)说明了我国古代就有尝试搭火箭飞行的例子,证明了中国是一个具有创新思想的国家。(3)中国科技并不发达。
2023-07-19 05:04:581

中国人的飞天梦经历了什么万户飞天什么和月球探测四个阶段?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开始削竹制鸟,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下来。到了汉代,张衡也是著名的木鸟制作家。此后,据说是刘邦的大将军韩信发明了风筝。风筝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借助于空气上升力飞行。直到14世纪风筝才传入欧洲,可以说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不过神话毕竟不是现实,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比较苏美等国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梦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艰辛。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7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1970年1月,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生,成功实现“一箭三星”。1990年4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1998年5月,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3-07-19 05:05:061

万户飞天的信念是什么?

无畏挑战,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去探寻未知的世界。这是万户飞天的科学启示和其中折射的科学精神。
2023-07-19 05:05:151

中国飞天历史

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 清;史清《溪佚题》 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民国:
2023-07-19 05:05:364

哪部电影插入了万户飞天

《万户飞天》。根据查询万户飞天剧情显示,长大后的万户十分喜爱研制火箭,并希望能够飞到月亮上去。他做了无数次的实验,但是每次都失败,有一天,他真的飞上了天空。《万户飞天》是由宁波新文三维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出品的剧情电影,编剧是李刚。
2023-07-19 05:05:511

关于勇气的名人事例简短有哪些?

1、万户飞天元末,陶成道以火器神技艺助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开天下,朱元璋以元制授他万户官。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2、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蔺相如具有不惧被人耻笑的勇气,廉颇具有勇于改错的勇气。3、霍金与病痛对抗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患病后,霍金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理想,果断的“站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个人传记中谈到,他并不认为疾病对他有多大影响,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坚强的,同时他又是一个对生活很有主见的人。他对生活永远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离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的活了下来。4、荆轲刺秦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5、诺贝尔研究炸药诺贝尔,一次正潜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药,突然"轰"的一声,碎瓦如雨,烟尘腾空,他的新建实验室飞上了天。烟尘过后,家人跑出来一看,诺贝尔不见了,纷纷泪落如雨,个个顿足捶胸。忽然从瓦砾里钻出一个人,满身灰尘,血迹斑斑,他就是诺贝尔。诺贝尔揉揉眼睛,环顾四周,然后蹦着跳着欢呼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2023-07-19 05:05:591

有人说,万户利用飞行器飞天的行为是愚蠢,鲁莽的,你同意这种说

您想问的是:“有人说,万户利用飞行器飞天的行为是愚蠢,鲁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吧。不同意。万户是世界飞天第一人,是中国人的骄傲,万户大胆设想、勇于尝试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褒扬的。科学探索充满艰险和挑战,没有前人的探索,就没有今天的科技发展基础。我国明朝的万户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地球引力飞天的人。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命名为万户山。
2023-07-19 05:06:141

中国古代万户飞天真的是受了外星人的点播吗?

其实并不是受到了外星人点拨,只是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已。
2023-07-19 05:06:2410

你从万户飞天这个故事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就是在于坚持,坚持理想,坚持信念。没有成功来得容易,所以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 坚持,也许会让人误解,甚至嘲笑,但坚持了就会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万户粉身碎骨的刹那,围观的人一定是在嘲笑他的愚笨,但我猜,他的内心应该是在安详的微笑
2023-07-19 05:06:527

万户飞天和嫦娥奔月的意思

如果说嫦娥奔月在古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万户可是一个大大有名的中国人,他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把自己绑在火箭上,结果是粉身碎骨的壮烈场面,但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天探索。可到百度百科看看,我的回答仅供参考。
2023-07-19 05:07:122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大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57486.htm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3-07-19 05:07:212

广州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万户飞天——创新精神永不灭

600年前,中国明朝一位叫万户的官吏,他在座椅背后,装上47枚大火箭,两手拿一只大风筝,点燃火箭后借火箭推力和风筝上升力,飞向蓝天……万户飞天以其勇敢的创新精神,成为全人类载人航天的先驱探索者。想到、做到、不向现状低头、放弃旧思维,探索新道路。
2023-07-19 05:07:281

万户飞天这个故事是真的吗?火药需要氧化剂才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燃烧,那个时候有氧化剂吗

否,火药自身的成分就可产生氧化剂和还原剂,所以是再行添加氧化剂只能起到让火药再更小的空间内燃烧的目的。万户飞天的故事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口口相传,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事实。
2023-07-19 05:07:431

古有万户飞天 对下句

上联:古有万户飞天下联:今朝神舟梦圆
2023-07-19 05:08:034

爆竹声中一发除,春风送暖江河苏。前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桃。

应该是这样的吧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23-07-19 05:08:101

万户关于火箭飞行的实验有什么意义?

我国古代人民没有忘记将火箭用于飞行方面。其中万户最为有名。传说万户(也有写“万虎”的)是明代的一个官吏。他生活在14世纪末,那个时期火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万户做过一次大胆的飞行尝试。他先是制作了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在坐椅的背后,他安装了47支当时所能买到的最大的火药箭。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万户坐在椅子上,让仆人把自己捆绑牢靠。他两手抓住风筝支架,然后命令仆人手持火把,按口令点燃47支火箭。随即发出阵阵轰鸣声,并喷出一股强烈的火焰,还夹杂着扑鼻的火药味,可是万户却在这阵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万户的目的是想借助47支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具有的升力浮力,拔地而起并在空中滑翔。虽然万户的实验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敢受到人们的赞扬。他的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的力量升空飞行的人。苏联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及西亚列夫在《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这里所说的“幻想者”就是明代的万户。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u2022基姆在其名著《火箭与喷气》一书中记载了万户的实验,“大约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Wanhoo……”,书中称万户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而把他的壮举称为“首次进行火箭飞行的尝试”。德国火箭学家威利u2022李在其《火箭、导弹和宇宙航行》一书中,叙述了万户的业绩,并写道,这位博学而勇敢的中国官员,“在14世纪末,通过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颇有些壮观地自我牺牲了。”为了表彰和纪念这位传奇式的人物,美国科学家还用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这座环形山在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
2023-07-19 05:08:171

万户飞天离现在多少时间

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官职为万户,但其姓名没有明文记载,因此后人也把他叫做万户了,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上方。他的目标是月亮!”距离现在有700年左右。
2023-07-19 05:08:252

万户登天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记载——“万户升天”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奸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李广太听到飞龙坠毁消息,如坐针毡,战战兢兢赶到京城时,洪武皇帝已奄奄一息,口中念念有词:“我乘飞龙去矣!”4年后,在李广太等人的谋划下,朱棣终于夺得皇位,迁都大都,改名北京。
2023-07-19 05:08:332

讲一下“万户”的故事,哪个朝代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据说在元末,陶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陶成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背,陶成道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陶成道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陶成道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陶成道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钱学森讲“万户的故事”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陶成道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十四世纪末的中国。那是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曾被朱元璋封为万户的人,名叫陶成道,是浙江金华人。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元季功名。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一次炼丹中发生爆炸事件,引发他研究火器的兴趣,后来,终于试制出火器。后来,他成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封他“万户”。晚年,陶成道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晚年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陶成道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陶成道问道:“怕什么?”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陶成道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仆人们只好服从陶成道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悲剧发生了。只见蓝天上陶成道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陶成道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地上。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陶成道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备受列强的欺凌。但是,陶成道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2023-07-19 05:08:423

万户升天 是什么?

中国古代记载——“万户升天”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奸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李广太听到飞龙坠毁消息,如坐针毡,战战兢兢赶到京城时,洪武皇帝已奄奄一息,口中念念有词:“我乘飞龙去矣!”4年后,在李广太等人的谋划下,朱棣终于夺得皇位,迁都大都,改名北京。
2023-07-19 05:08:514

古代官员万户飞天后到那里了?死了么?

飞了十几米掉下来了 好像二级火箭还爆炸了 没有炸死
2023-07-19 05:09:091

想知道万户指的是谁?

万户指世界航天第一人陶成道。万户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陶成道的人物生平万户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飞天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据说在元末,陶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投燕王所好,知道陶成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背,陶成道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
2023-07-19 05:09:161

万户飞天的意义与价值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明朝的叫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就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美国火箭学家把Wan Hoo评价为“试图利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2023-07-19 05:09:411

万户飞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很多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古时的火箭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并随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2023-07-19 05:09:481

万户飞天是什么意思?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明朝的叫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后来,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2023-07-19 05:10:053

万户是如何飞天的?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很多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万户飞天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但遗憾的是,火箭飞行第一人万户在中国文献中找不到。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古时的火箭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并随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2023-07-19 05:10:111

万户飞天嫦娥奔月什么意思?(简洁)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很多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说明古代人民想飞天的希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另外“嫦娥奔月”还是中国航天探月工程的代号。
2023-07-19 05:10:282

“万户飞天”讲的是一个什么典故?

万户,明朝士大夫,据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天的人。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始,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2023-07-19 05:10:363

万户飞天的简介

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23-07-19 05:10:501

万户飞天的故事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万户为中国明朝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坐在绑了很多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想飞向天去,结果摔的粉身碎骨。
2023-07-19 05:11:043

万户飞天是哪年几月几号?

万户飞天”没有具体日期。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他所著的《火箭与喷射》(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记述说:“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着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2023-07-19 05:11:111

万户飞天的故事内容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官职为万户,但其姓名没有明文记载,因此后人也把他叫做万户了,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上方。他的目标是月亮!”关于明朝人万户的故事,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虽然记述不多,但当时的场景在6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是那样的惊心动魄、令人叹服。据记载,万户是明朝初期人,原来是一个木匠。由于他喜欢钻研技巧,尤其是对技术发明方面特别痴迷,所以从军后改进过不少当时军队里的刀枪车船。万户的本领是在明王朝同瓦剌的战事中被发现的。同样对兵器制造很有研究的明朝大将军班背认为,正是因为万户对武器的改良才使得战争取得根本胜利,所以奏请朝廷让万户到兵器局供职。当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之火药已经在军事上初露锋芒,所以万户的前途本该是一片光明的。但可惜的是,和万户相交甚好的班背将军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奸臣而被革职,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为了从深山里营救出好友班背将军,聪明的万户决定造一只“飞鸟”。但由于其他因素,将军被政敌杀害,救人的计划落空。失去了知己的万户这个时候厌恶了官场和人世间的生活,于是他开始谋划着逃离是非官场和人间,决定到月球上去生活。在那个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受到很大局限的特殊时代,木匠出身的万户甚至做出了一份很详尽的科学理论计算报告,他认为按照当时的火箭技术,再加之风筝原理的帮助,他一定能在一个时间段内飞到月亮上去。在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思维世界里,月亮上是没有人心险恶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将军班背的遗愿,万户开始潜心研究将军遗留下来的《火箭书》,并用自己的知识给予完善。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形,众匠人按图制造出了飞鸟……万户,人类第一个“飞天”人文献说,在一个月明如盘的夜晚,万户带着人来到一座高山上。他们将一只形同巨鸟的“飞鸟”放在山头上,“鸟头”正对着明月……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的驾驶座位——椅子上。他自己先点燃鸟尾引线,一瞬间,火箭尾部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冲去。接着万户的两只脚下也喷出火焰,“飞鸟”随即又冲向半空。后来,人们在远处的山脚下发现了万户的尸体和“飞鸟”的残骸……这个故事后来被记载为“万户飞天”。万户被认为是人类的航天鼻祖。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因此,这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核实的故事。尽管有这么多的可靠基础,但在国内,至今还没有找到有关“万户飞天”的有关资料。诚然,史科考证的难度很大。封建制度把许多民间的技术创造,划归“三教九流”之列,难以用书面文字形式流传。前面介绍的古代火箭发明这样重大的技术创造,很可能只是因为它牵涉到了皇帝的活动,才在正史中占有25个字的位置。但有关火箭技术本身仍一字未提。
2023-07-19 05:11:191

万户是人类飞天第一人吗?

是的,明朝人,世界公认的.椅子上绑火箭,手拿风筝.可惜的是第一次尝试也是最后一次,和火箭一起灰飞烟灭!
2023-07-19 05:11:452

古人飞天的故事

典故“万户飞天”讲的就是明朝时的故事。在后来的航天研究中,故事的主人公“万户”,被称为是中国用火箭载人升天的第一人。15世纪,一位叫万户的 明朝官员手执两张风筝,将自己捆绑在座椅上,椅后加装47枚火箭,用蜡烛点燃火箭后升空,不幸的是,万户最终殒命。相较于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故事,万户的故事极具现实特征。万户虽未成功,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被誉为火箭飞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议上,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正式以“WanHoo”命名,从此,万户被很多人知晓。如今,西昌航天城附近的主题公园里摆放着万户升天的雕塑。而据说万户是甘肃河西人,如果故事是真实的,万户殒命之处离酒泉并不远。不过,关于这段故事的真假,历来争论很多,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很多种说法。因为这段故事来源于外国的一些记载,中国人在将其翻译过来时,就翻译成了“万户”,古代曾有过“万户”这种官位,于是人们就判断他是一名官员。扩展资料:古时的火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将火把装在箭中,然后发射出去,后来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了北宋年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药箭”,之后火箭开始用于战争,并随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传说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人——明朝的万户(有人说万户是官职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有的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户飞天 (典故)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时火箭漫谈:明朝已用火箭载人升天
2023-07-19 05:1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