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石珠宝真君
-
一、整体把握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读到这里,我们会突然感到,诗的第1节中接连四个问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生发的疑问。
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二、问题研究
这首诗比较好懂,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在语文的小圈子里,应该放开让学生去想,去说,去朗读。要注意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起来,既学到了有关诗的知识,又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当然,语文教师对于化石可能了解甚少,不妨在备课时找一些资料,也可以请生物教师帮忙。
对于诗中某些字词的含义不必细究,能基本理解就可以了。
练习说明
一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这道题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想像,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一道开放题。3、4、5、6节是化石说的“话”。
二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三根据自己的条件,课外请教老师、专家,或观看专题片、查找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
这道题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并将有关知识写下来,锻炼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建议
结合这首诗的学习,带领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者找一些介绍古生物的画册(这种画册很多)看看。教师要通过教学这首诗,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还可以介绍一些生物界最新研究成果。
有关资料
一、话说鱼类进化(老弟)
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一直是众多的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鱼类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一切高等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研究古生物通常以化石材料为根据。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并划分成不同的地质年代。这些地质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记录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生物信息,经过千万年的沉积,形成化石,成为研究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史的根据。
鱼类的化石并不十分丰富,但它们依然能够展示出古今各种鱼类发生、发展的过程。最早的鱼类化石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了。通过对岩石的研究,人们知道这种最早的鱼类生活在咸水环境里,或者说是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这些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了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它们可以说是最古老的鱼类,因为穿了甲胄,它们不能游泳,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积物中。应该说,它们是一群不会游泳的鱼类。无颌类的内骨骼没有被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具有软骨骼,像现在我们见到的软骨鱼类鲨鱼和鳃鱼一样。
大量完整的无颌类化石是在泥盆纪找到的,泥盆纪可算是鱼类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1.3亿~1.6亿年),是鱼类中兴时代。新生代时,各种古今鱼类共存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鱼类家庭达到全盛。
在无颌鱼类的基础上,最早的有颌鱼类也发展了。最初的颌是由几个硬骨鳃弓改造过来的。鳃弓最初埋在肌肉里,在进化过程中,颌与头部背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坚固、更有效率的进食器官——咀嚼器。
原始有颌类也称作盾皮鱼,它们在泥盆纪盛极一时,但到泥盆纪末已大部灭绝了,一般认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都是由盾皮鱼演化来的,它们分别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尚未找到十分清楚的证据证明这个推论。一些盾皮鱼仍具有扁平的身体,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但是大多数都变成流线型,甲胄也减少了,这种变化使它们获得了很强的游泳能力。软骨鱼类也脱去了沉重的甲胄(但仍有背板的痕迹),发展出更加强劲有力的适于游泳的肌肉组织。有些科学家认为,软骨鱼类是“原始”鱼类,但它们是否真正比硬骨鱼原始,还有待证实。
有关脊椎动物颌的发生与进化的研究,是从19世纪进行的胚胎学研究开始的,它揭示了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颌的出现,说明动物的某个新的重要的特征的出现可以使一个类群的生活领域扩大到以往不能生活的地区。这以后,鱼类得到了迅速扩展,成为今日最普遍的游泳生物类群。
硬骨鱼最初生活在淡水里,后来逐渐向海洋伸展,终于成为海洋鱼类的优势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它们产生了内部硬骨骼,把僵硬的甲胄变成了薄薄的鳞片,从而使动作敏捷灵活,提高了运动速度。
硬骨鱼有两个类群,其中辐鳍鱼类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大大超过另一种鱼——内鼻孔鱼类。内鼻孔鱼类包括一些形态和构造都很特殊的原始种类,它们具有内鼻孔构造,可以把嘴闭上而并不影响呼吸。内鼻孔鱼类今天能见到的只有肺鱼和矛尾鱼。矛尾鱼隶属空棘目腔棘纲。它被誉为活化石,在1938年以前一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已经灭绝了的种类。第一尾矛尾鱼是1938年被一名渔民在非洲东南海岸捕到的,这一发现轰动世界。以后又陆续捕到,证实这一古老鱼类仍生活在现代的海洋里。腔棘鱼的重要特征是,鳍呈叶状,具有肌肉,并有相连的辐棘,从而使一些鱼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它们与两栖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们认为两栖类就是由它们演化而来的。
(摘自《海洋世界》1999年第12期)
二、鸟类的祖先之谜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鸟类最初是由爬行动物逐步进化而成的。始祖鸟作为这一进化过程的中间阶段的产物,历来被人们当作鸟类的祖先。尽管这一进化理论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许多古生物专家对蜥蜴这样的爬行动物会不会真因突然变异和自然选择而变成鸟这一结论,仍多少持有怀疑的态度。于是,在学术界内,专家们针对鸟类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刚刚问世的时代,人们对于鸟类最早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说法,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后来到了1861年,在德国境内的一处石灰岩石采石场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生物化石。这块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这块被称为“始祖鸟”的化石的发现,使许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为之振奋不已。因为不少人坚持的“鸟类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在这里找到了依据。
但是,在今天,这一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点突然失去其权威性了。因为在1986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在得克萨斯州发现了一种比始祖鸟还古老7 500万年的鸟类化石,并给它定名为“原始鸟”,鸟类的祖先这一“宝座”因而将被原始鸟夺走。古生物学家指出,如果事实上是这样的话,那么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也将被否定。
为了理解发现原始鸟的重大意义,我们有必要以始祖鸟的化石为基础,看看鸟类的进化过程。关于始祖鸟的起源,英国博物馆的庞夫雷特指出,以往人们认为是鸟类祖先的某一爬行动物群体,实际上并不是蜥蜴。始祖鸟是由恐龙家庭的某一“成员”进化而来的,始祖鸟与恐龙既是“远亲”,又是“近邻”,它们都起源于槽齿类。不可否认,始祖鸟与一种被称作虚骨龙的小型恐龙,在骨骼上确有非常相似之处,因此早在19世纪,就有一些古生物学者认为,鸟类的祖先是这个群系的恐龙。
现在的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这种说法虽然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但如果能把鸟儿与恐龙比较一下,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信心。
从外貌来看,现在许多鸟儿都与恐龙有些相像。恐龙中有一种叫鹦鹉嘴龙,它的嘴与会学说人话的鹦鹉的嘴十分相似。鸵鸟龙的脚和鸵鸟的脚一样,也有三个脚趾头,善于走路。鸵鸟龙没有牙齿,鸵鸟也没有。鸭嘴龙的嘴活像鸭子嘴,鸭嘴龙游水也像鸭子戏水。鸟类有毛,生活在1�8亿年前的联龙也是全身长毛。鸟类的骨骼是中空的,这样可以减轻体重,便于飞翔。早期的一些恐龙的骨骼也是中空的,科学家把这种恐龙称为虚骨龙类,虚骨龙轻巧机灵,外貌和身体结构很像鸟。
在探索鸟类起源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锁骨问题。鸟类的左右锁骨相互粘连,是V字形愈合锁骨,十分发达。而恐龙的锁骨则因退化而完全消失了。对此,持“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者认为,恐龙类和鸟类都来源于槽齿类,只是在后来的进化中它们的锁骨才发生了不同变化,不能凭这一点就说恐龙不是鸟类的祖先。
可是,当上述观点提出来以后,有的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带有锁骨的虚骨类恐龙,化石分析表明,始祖鸟与虚骨龙的骨骼有明显的共同之处,但是其中的许多特征是槽齿类生物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又推翻了以前关于恐龙与鸟类都起源于槽齿类的观点。
后来,当原始鸟的化石发现以后,持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们纷纷转移视线,试图从原始鸟的身上找出新的理论突破。古生物学家经过分析原始鸟的化石后,惊奇地发现,原始鸟与始祖鸟相比,具有许多更接近鸟类的特征。
首先,原始鸟类具有始祖鸟无法比拟的胸骨和龙骨突起特征,而且非常大。更为重要的是它还生有一种奇怪的肩骨,这是由于撑起羽毛的肌肉沿肩骨通过,因而一般鸟类的肩骨都很大。在这一特征上,原始鸟与现代鸟十分相似。其次,原始鸟的骨骼也是中空的,并且具有与飞翔有关的骨骼特征。
另外,原始鸟除残留有普通鸟类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外,还残存着一些爬行类动物所具有的特征。例如其尾巴很长,有与脊椎牢牢相连的坐骨,似爬行类动物等等。
从以上事实中不难发现,鸟类的起源时间还要往原始鸟以前探究。原始鸟的发现,将有可能否定在此之前的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原始鸟化石的发现无疑为探究鸟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但对于鸟类祖先究竟是谁,科学家们仍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只有发现了更古老的鸟类化石后才能作最后结论。
三、两栖类的祖先
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里有条渔船,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捕到一条奇怪的鱼。
渔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鱼,它大约1�5米长,长得倒不难看,全身钢青色,眼睛深蓝色。最特别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鳍很大,有点像腿。
这条鱼离了水,只活了四个来小时。船长觉得这的确是一条特别的鱼,在科学上或许有什么研究的价值。所以船一靠岸,他就给那儿博物院的管理员拉蒂曼去了一封信。可是那个季节,非洲正热不可耐,这条肥鱼已经开始腐烂了。
拉蒂曼看了这条鱼,也认为这是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应当好好保存下来,给科学家去观察,去研究。她请了一位专门做标本的人,把这条怪鱼的皮剥了下来,塞进些草,做成一个标本。她想,这条怪鱼一定是个新发现的种类,因此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这条鱼,叫它做“拉蒂曼鱼”。现在通常叫做矛尾鱼。
但是真糟糕,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条怪鱼的重要性。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想法子把它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保存下来。可是结果呢,只留下一张皮,一个头颅,还有几块零碎的骨头。
这条新奇的鱼,实际上是人们所捕到的一种很古老的鱼。说它“古老”,并不因为它已经活了20年,50年,或者100年了;而是说,它几乎和3亿年以前生活的一种鱼一模一样。
后来,人们在那个海区的深水里,又捕到了几条相似的怪鱼,进一步肯定了先前的发现。
矛尾鱼有什么特点呢?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它跟远古时代的总鳍鱼一样,长着独特的胸鳍和腹鳍。这些鳍的内部骨骼,跟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它还有能呼吸的鳔。
古生物学告诉我们,总鳍鱼是一种古老的鱼,是两栖类的祖先。它们在发展中分为两支:一支登陆生活,演变成两栖类,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渐演变,大部分种类绝灭了,矛尾鱼就是这一支的一个代表。
在很久很久以前,气候温暖潮湿,树木葱郁茂盛。在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带,生活着很多种类的总鳍鱼。就在那个时候,有一部分总鳍鱼爬上了陆地,成为两栖类的祖先,发展成为陆上的脊椎动物。
后来,地球上起了很大的变动,山崩地裂,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河流和池塘开始干涸,许多淡水鱼都死绝了。人们猜想,总鳍鱼也在那个时候灭绝了。所以,1938年发现拉蒂曼鱼,看见居然还有活的总鳍鱼存在,就好像在青岛附近遇见了活的恐龙——青岛龙一样令人惊奇。
四、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就是种子由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自白垩纪上半叶直至现在,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进化和分布最广的优势植物。约二十五万余种,广泛分布于山地、平原、沙漠、湖泊及河流,少数分布于海水中。中国约二万五千余种。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有明显的根、茎、叶和花的分化,为乔木、灌木或一至多年生草本。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但某些水生、寄生、腐生和肉质被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导管消失了。少数原始的被子植物没有导管。叶为有叶隙的大型叶。花通常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被子植物早期的分类位置隶属于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纲。但是,多数近代系统将其独立为被子植物门。根据形态学的综合性状常划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现代公认被子植物中的乔木、灌木较为原始,草本较为进化,单子叶植物衍源于双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粮食有稻、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玉米、马铃薯和板栗等;蔬菜有青菜、萝卜、冬瓜、番茄和洋葱等;油料有油菜、花生和芝麻等;轻工业原料有糖的原料甘蔗,著名饮料茶,纺织原料草棉,高级润滑油原料蓖麻,国防工业和交通原料橡胶,以及建筑和编织原料竹类;水果有西瓜、苹果和菠萝等;药物有黄连和薄荷等;建筑用材有樟树、毛白杨、白桦树等;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供观赏。
五、猛犸的故事
猛犸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尽管它们生活的冰河时代距今已很久远,但科学家们对它那富有神秘色彩的生活习性仍怀有极大的兴趣。
猛犸(又被称为古象)作为大象的祖先,它们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因而,从外形上看,猛犸的确给人一种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觉,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样温驯谦和。
早在沙皇俄国的彼得大帝时代,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悉心研究过猛犸。猛犸的尸骨残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猛犸的身世来历在当时就众说纷纭。有人说,猛犸是由古代统帅汉尼拔用于征战的战象,远征中散落在欧洲大陆,其中一些流落到乌拉尔就冻死了。还有一种推测说是猛犸的尸体是由其生长地——亚洲中部和南部,沿着西伯利亚的河流漂流而至的。法国的杰出科学家居维叶于19世纪上半叶发表了科学的断言,猛犸的浑身长毛以及长鼻等生理特征足以表明,它们的原产地就是发现其尸骨和残骸的地方——西伯利亚地区。由于猛犸的骨骼和尸体的发掘地在北极圈外永久冻结的土壤层中,因此,尽管已经历了千百万年的历史变迁,但这天然的冰箱却使尸骨残骸保存完好。从1805年到1900年的近百年间,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共收到过30则关于发现猛犸的消息,但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们的考古科学意识淡薄,人类从未获得过完整的猛犸尸体。而当时发现的骨头、牙齿的数量是惊人的。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雅库茨克城,平均每年出售14 570千克猛犸骨,而要获得如此数量的骨头,大约要找到200头猛犸才行。以此推断,当时西伯利亚的猛犸数量十分可观。
1901年,一位猎鹿人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猛犸尸体,并设法成功地将这具尸体运抵彼得堡科学院。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猛犸是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个坚硬的大土块上,头骨有损伤,肌肉中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胃中尚有没消化的食物——树枝和青草,甚至嘴里还有一束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青草。科学家根据猛犸尸体的上述情况及现场环境,对这头猛犸的死因和自然入葬的情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测:在远古时代的某一秋日里,一头猛犸漫步在别廖佐夫卡河的河岸边,不时用长鼻子将青草和树枝卷进嘴里,突然,河岸边的土层因河水的长期浸润,承受不了猛犸这庞然大物的体重而发生坍塌,这头猛犸束手无策地陷了下去,当它奋力挣扎总算支撑着站立起来的时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坚硬的岩块砸在它的背上,就这样遭遇灭顶之灾,陷入深渊中,从肌肉充血的情况可以判断出它最终是窒息身亡的。
- 陶小凡
-
一、整体把握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读到这里,我们会突然感到,诗的第1节中接连四个问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生发的疑问。
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二、问题研究
这首诗比较好懂,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在语文的小圈子里,应该放开让学生去想,去说,去朗读。要注意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起来,既学到了有关诗的知识,又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当然,语文教师对于化石可能了解甚少,不妨在备课时找一些资料,也可以请生物教师帮忙。
对于诗中某些字词的含义不必细究,能基本理解就可以了。
练习说明
一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这道题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想像,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一道开放题。3、4、5、6节是化石说的“话”。
二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三根据自己的条件,课外请教老师、专家,或观看专题片、查找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
这道题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并将有关知识写下来,锻炼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建议
结合这首诗的学习,带领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者找一些介绍古生物的画册(这种画册很多)看看。教师要通过教学这首诗,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还可以介绍一些生物界最新研究成果。
有关资料
一、话说鱼类进化(老弟)
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一直是众多的生物学家感兴趣的问题。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鱼类的发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一切高等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甚至我们人类自身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研究古生物通常以化石材料为根据。科学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并划分成不同的地质年代。这些地质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记录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生物信息,经过千万年的沉积,形成化石,成为研究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史的根据。
鱼类的化石并不十分丰富,但它们依然能够展示出古今各种鱼类发生、发展的过程。最早的鱼类化石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了。通过对岩石的研究,人们知道这种最早的鱼类生活在咸水环境里,或者说是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这些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了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它们可以说是最古老的鱼类,因为穿了甲胄,它们不能游泳,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积物中。应该说,它们是一群不会游泳的鱼类。无颌类的内骨骼没有被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具有软骨骼,像现在我们见到的软骨鱼类鲨鱼和鳃鱼一样。
大量完整的无颌类化石是在泥盆纪找到的,泥盆纪可算是鱼类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1.3亿~1.6亿年),是鱼类中兴时代。新生代时,各种古今鱼类共存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鱼类家庭达到全盛。
在无颌鱼类的基础上,最早的有颌鱼类也发展了。最初的颌是由几个硬骨鳃弓改造过来的。鳃弓最初埋在肌肉里,在进化过程中,颌与头部背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坚固、更有效率的进食器官——咀嚼器。
原始有颌类也称作盾皮鱼,它们在泥盆纪盛极一时,但到泥盆纪末已大部灭绝了,一般认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都是由盾皮鱼演化来的,它们分别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尚未找到十分清楚的证据证明这个推论。一些盾皮鱼仍具有扁平的身体,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但是大多数都变成流线型,甲胄也减少了,这种变化使它们获得了很强的游泳能力。软骨鱼类也脱去了沉重的甲胄(但仍有背板的痕迹),发展出更加强劲有力的适于游泳的肌肉组织。有些科学家认为,软骨鱼类是“原始”鱼类,但它们是否真正比硬骨鱼原始,还有待证实。
有关脊椎动物颌的发生与进化的研究,是从19世纪进行的胚胎学研究开始的,它揭示了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颌的出现,说明动物的某个新的重要的特征的出现可以使一个类群的生活领域扩大到以往不能生活的地区。这以后,鱼类得到了迅速扩展,成为今日最普遍的游泳生物类群。
硬骨鱼最初生活在淡水里,后来逐渐向海洋伸展,终于成为海洋鱼类的优势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它们产生了内部硬骨骼,把僵硬的甲胄变成了薄薄的鳞片,从而使动作敏捷灵活,提高了运动速度。
硬骨鱼有两个类群,其中辐鳍鱼类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大大超过另一种鱼——内鼻孔鱼类。内鼻孔鱼类包括一些形态和构造都很特殊的原始种类,它们具有内鼻孔构造,可以把嘴闭上而并不影响呼吸。内鼻孔鱼类今天能见到的只有肺鱼和矛尾鱼。矛尾鱼隶属空棘目腔棘纲。它被誉为活化石,在1938年以前一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已经灭绝了的种类。第一尾矛尾鱼是1938年被一名渔民在非洲东南海岸捕到的,这一发现轰动世界。以后又陆续捕到,证实这一古老鱼类仍生活在现代的海洋里。腔棘鱼的重要特征是,鳍呈叶状,具有肌肉,并有相连的辐棘,从而使一些鱼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它们与两栖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们认为两栖类就是由它们演化而来的。
(摘自《海洋世界》1999年第12期)
二、鸟类的祖先之谜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鸟类最初是由爬行动物逐步进化而成的。始祖鸟作为这一进化过程的中间阶段的产物,历来被人们当作鸟类的祖先。尽管这一进化理论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许多古生物专家对蜥蜴这样的爬行动物会不会真因突然变异和自然选择而变成鸟这一结论,仍多少持有怀疑的态度。于是,在学术界内,专家们针对鸟类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刚刚问世的时代,人们对于鸟类最早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说法,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后来到了1861年,在德国境内的一处石灰岩石采石场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生物化石。这块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这块被称为“始祖鸟”的化石的发现,使许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为之振奋不已。因为不少人坚持的“鸟类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在这里找到了依据。
但是,在今天,这一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点突然失去其权威性了。因为在1986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在得克萨斯州发现了一种比始祖鸟还古老7 500万年的鸟类化石,并给它定名为“原始鸟”,鸟类的祖先这一“宝座”因而将被原始鸟夺走。古生物学家指出,如果事实上是这样的话,那么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也将被否定。
为了理解发现原始鸟的重大意义,我们有必要以始祖鸟的化石为基础,看看鸟类的进化过程。关于始祖鸟的起源,英国博物馆的庞夫雷特指出,以往人们认为是鸟类祖先的某一爬行动物群体,实际上并不是蜥蜴。始祖鸟是由恐龙家庭的某一“成员”进化而来的,始祖鸟与恐龙既是“远亲”,又是“近邻”,它们都起源于槽齿类。不可否认,始祖鸟与一种被称作虚骨龙的小型恐龙,在骨骼上确有非常相似之处,因此早在19世纪,就有一些古生物学者认为,鸟类的祖先是这个群系的恐龙。
现在的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这种说法虽然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但如果能把鸟儿与恐龙比较一下,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信心。
从外貌来看,现在许多鸟儿都与恐龙有些相像。恐龙中有一种叫鹦鹉嘴龙,它的嘴与会学说人话的鹦鹉的嘴十分相似。鸵鸟龙的脚和鸵鸟的脚一样,也有三个脚趾头,善于走路。鸵鸟龙没有牙齿,鸵鸟也没有。鸭嘴龙的嘴活像鸭子嘴,鸭嘴龙游水也像鸭子戏水。鸟类有毛,生活在1�8亿年前的联龙也是全身长毛。鸟类的骨骼是中空的,这样可以减轻体重,便于飞翔。早期的一些恐龙的骨骼也是中空的,科学家把这种恐龙称为虚骨龙类,虚骨龙轻巧机灵,外貌和身体结构很像鸟。
在探索鸟类起源的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锁骨问题。鸟类的左右锁骨相互粘连,是V字形愈合锁骨,十分发达。而恐龙的锁骨则因退化而完全消失了。对此,持“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者认为,恐龙类和鸟类都来源于槽齿类,只是在后来的进化中它们的锁骨才发生了不同变化,不能凭这一点就说恐龙不是鸟类的祖先。
可是,当上述观点提出来以后,有的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带有锁骨的虚骨类恐龙,化石分析表明,始祖鸟与虚骨龙的骨骼有明显的共同之处,但是其中的许多特征是槽齿类生物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又推翻了以前关于恐龙与鸟类都起源于槽齿类的观点。
后来,当原始鸟的化石发现以后,持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们纷纷转移视线,试图从原始鸟的身上找出新的理论突破。古生物学家经过分析原始鸟的化石后,惊奇地发现,原始鸟与始祖鸟相比,具有许多更接近鸟类的特征。
首先,原始鸟类具有始祖鸟无法比拟的胸骨和龙骨突起特征,而且非常大。更为重要的是它还生有一种奇怪的肩骨,这是由于撑起羽毛的肌肉沿肩骨通过,因而一般鸟类的肩骨都很大。在这一特征上,原始鸟与现代鸟十分相似。其次,原始鸟的骨骼也是中空的,并且具有与飞翔有关的骨骼特征。
另外,原始鸟除残留有普通鸟类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外,还残存着一些爬行类动物所具有的特征。例如其尾巴很长,有与脊椎牢牢相连的坐骨,似爬行类动物等等。
从以上事实中不难发现,鸟类的起源时间还要往原始鸟以前探究。原始鸟的发现,将有可能否定在此之前的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原始鸟化石的发现无疑为探究鸟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但对于鸟类祖先究竟是谁,科学家们仍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只有发现了更古老的鸟类化石后才能作最后结论。
三、两栖类的祖先
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里有条渔船,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捕到一条奇怪的鱼。
渔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鱼,它大约1�5米长,长得倒不难看,全身钢青色,眼睛深蓝色。最特别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鳍很大,有点像腿。
这条鱼离了水,只活了四个来小时。船长觉得这的确是一条特别的鱼,在科学上或许有什么研究的价值。所以船一靠岸,他就给那儿博物院的管理员拉蒂曼去了一封信。可是那个季节,非洲正热不可耐,这条肥鱼已经开始腐烂了。
拉蒂曼看了这条鱼,也认为这是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应当好好保存下来,给科学家去观察,去研究。她请了一位专门做标本的人,把这条怪鱼的皮剥了下来,塞进些草,做成一个标本。她想,这条怪鱼一定是个新发现的种类,因此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这条鱼,叫它做“拉蒂曼鱼”。现在通常叫做矛尾鱼。
但是真糟糕,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条怪鱼的重要性。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想法子把它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保存下来。可是结果呢,只留下一张皮,一个头颅,还有几块零碎的骨头。
这条新奇的鱼,实际上是人们所捕到的一种很古老的鱼。说它“古老”,并不因为它已经活了20年,50年,或者100年了;而是说,它几乎和3亿年以前生活的一种鱼一模一样。
后来,人们在那个海区的深水里,又捕到了几条相似的怪鱼,进一步肯定了先前的发现。
矛尾鱼有什么特点呢?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它跟远古时代的总鳍鱼一样,长着独特的胸鳍和腹鳍。这些鳍的内部骨骼,跟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它还有能呼吸的鳔。
古生物学告诉我们,总鳍鱼是一种古老的鱼,是两栖类的祖先。它们在发展中分为两支:一支登陆生活,演变成两栖类,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渐演变,大部分种类绝灭了,矛尾鱼就是这一支的一个代表。
在很久很久以前,气候温暖潮湿,树木葱郁茂盛。在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带,生活着很多种类的总鳍鱼。就在那个时候,有一部分总鳍鱼爬上了陆地,成为两栖类的祖先,发展成为陆上的脊椎动物。
后来,地球上起了很大的变动,山崩地裂,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河流和池塘开始干涸,许多淡水鱼都死绝了。人们猜想,总鳍鱼也在那个时候灭绝了。所以,1938年发现拉蒂曼鱼,看见居然还有活的总鳍鱼存在,就好像在青岛附近遇见了活的恐龙——青岛龙一样令人惊奇。
四、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就是种子由果皮包被的种子植物。自白垩纪上半叶直至现在,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进化和分布最广的优势植物。约二十五万余种,广泛分布于山地、平原、沙漠、湖泊及河流,少数分布于海水中。中国约二万五千余种。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有明显的根、茎、叶和花的分化,为乔木、灌木或一至多年生草本。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但某些水生、寄生、腐生和肉质被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导管消失了。少数原始的被子植物没有导管。叶为有叶隙的大型叶。花通常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被子植物早期的分类位置隶属于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纲。但是,多数近代系统将其独立为被子植物门。根据形态学的综合性状常划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现代公认被子植物中的乔木、灌木较为原始,草本较为进化,单子叶植物衍源于双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其中粮食有稻、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玉米、马铃薯和板栗等;蔬菜有青菜、萝卜、冬瓜、番茄和洋葱等;油料有油菜、花生和芝麻等;轻工业原料有糖的原料甘蔗,著名饮料茶,纺织原料草棉,高级润滑油原料蓖麻,国防工业和交通原料橡胶,以及建筑和编织原料竹类;水果有西瓜、苹果和菠萝等;药物有黄连和薄荷等;建筑用材有樟树、毛白杨、白桦树等;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供观赏。
五、猛犸的故事
猛犸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尽管它们生活的冰河时代距今已很久远,但科学家们对它那富有神秘色彩的生活习性仍怀有极大的兴趣。
猛犸(又被称为古象)作为大象的祖先,它们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因而,从外形上看,猛犸的确给人一种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觉,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样温驯谦和。
早在沙皇俄国的彼得大帝时代,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悉心研究过猛犸。猛犸的尸骨残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猛犸的身世来历在当时就众说纷纭。有人说,猛犸是由古代统帅汉尼拔用于征战的战象,远征中散落在欧洲大陆,其中一些流落到乌拉尔就冻死了。还有一种推测说是猛犸的尸体是由其生长地——亚洲中部和南部,沿着西伯利亚的河流漂流而至的。法国的杰出科学家居维叶于19世纪上半叶发表了科学的断言,猛犸的浑身长毛以及长鼻等生理特征足以表明,它们的原产地就是发现其尸骨和残骸的地方——西伯利亚地区。由于猛犸的骨骼和尸体的发掘地在北极圈外永久冻结的土壤层中,因此,尽管已经历了千百万年的历史变迁,但这天然的冰箱却使尸骨残骸保存完好。从1805年到1900年的近百年间,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共收到过30则关于发现猛犸的消息,但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们的考古科学意识淡薄,人类从未获得过完整的猛犸尸体。而当时发现的骨头、牙齿的数量是惊人的。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雅库茨克城,平均每年出售14 570千克猛犸骨,而要获得如此数量的骨头,大约要找到200头猛犸才行。以此推断,当时西伯利亚的猛犸数量十分可观。
1901年,一位猎鹿人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猛犸尸体,并设法成功地将这具尸体运抵彼得堡科学院。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猛犸是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个坚硬的大土块上,头骨有损伤,肌肉中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胃中尚有没消化的食物——树枝和青草,甚至嘴里还有一束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青草。科学家根据猛犸尸体的上述情况及现场环境,对这头猛犸的死因和自然入葬的情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测:在远古时代的某一秋日里,一头猛犸漫步在别廖佐夫卡河的河岸边,不时用长鼻子将青草和树枝卷进嘴里,突然,河岸边的土层因河水的长期浸润,承受不了猛犸这庞然大物的体重而发生坍塌,这头猛犸束手无策地陷了下去,当它奋力挣扎总算支撑着站立起来的时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坚硬的岩块砸在它的背上,就这样遭遇灭顶之灾,陷入深渊中,从肌肉充血的情况可以判断出它最终是窒息身亡的。
化石
[解释]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简单的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词源】
化石(Fossil)一词来自拉丁语“fossilis”,意思是挖出来。大多数化石是史前生物的能保存下来的坚硬部分,而且这些生物是在化石采集地区生存的。
【化石在历史中】
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早期,某些希腊学者曾被在沙漠中及山区有鱼及海生贝壳的存在所大大迷惑。公元前450 年希罗多德(Herodotus)注意到埃及沙漠,并正确地认为地中海曾淹没过那一地区。
公元前400 年亚里士多德就宣布化石是由有机物形成的,但是化石之被嵌埋在岩石中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神秘的塑性力作用的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狄奥佛拉斯塔(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50 年)也提出了化石代表某些生命形式,但是他认为化石是由埋植在岩石中的种子和卵发展而成的。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63 年到公元20 年)注意到海生化石在海平面之上的存在,正确地推断,含有该类化石的岩石曾受到很大的抬升。
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人们对化石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人们或者解释为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或者解释为是魔鬼的特别的创造和设计以便来迷惑人。这些迷信以及宗教权威们的反对,妨碍了化石研究达数百年。大约在15 世纪初,化石的真正起源被普遍接受了。人们懂得了化石是史前生物的残体,但仍然认为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记载的大洪水的遗迹。科学家与神学家的争论大约持续了300 年。
文艺复兴时期,几个早期自然科学家,著名的达芬奇论及到化石的问题。他坚决主张,洪水不能对所有化石负责,也无法解释化石出现在高山上。们肯定地相信,化石是古代生物无可置疑的证据,并认为海洋曾覆盖过意大利。他认为,古代动物的遗体被深埋在海底,在后来的某个时候,海底隆起高出海面,形成了意大利半岛。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化石的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形成一门科学。从那时起,化石对于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要了。化石主要发现于海相沉积岩中,当海水中沉积物如石灰质软泥、沙、贝壳层被压紧并胶结成岩时,就形成了海相沉积岩。只有极罕见的化石出现在火山岩和变质岩中。火山岩原来是熔融状态,它的里面是没有生命的。变质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形成的,使得原始的岩石中的化石一般都化为乌有。然而,即使在沉积岩中,所保留下来的记录也只是史前动植物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考虑到形成化石这一过程所需要的苛刻条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沉积岩中所保留下来的也只是史前动植物的很小一部分。
【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 volcanoVol
-
16 化石吟(方案A)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
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 左迁
-
化石
[解释]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简单的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词源】
化石(Fossil)一词来自拉丁语“fossilis”,意思是挖出来。大多数化石是史前生物的能保存下来的坚硬部分,而且这些生物是在化石采集地区生存的。
【化石在历史中】
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早期,某些希腊学者曾被在沙漠中及山区有鱼及海生贝壳的存在所大大迷惑。公元前450 年希罗多德(Herodotus)注意到埃及沙漠,并正确地认为地中海曾淹没过那一地区。
公元前400 年亚里士多德就宣布化石是由有机物形成的,但是化石之被嵌埋在岩石中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神秘的塑性力作用的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狄奥佛拉斯塔(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50 年)也提出了化石代表某些生命形式,但是他认为化石是由埋植在岩石中的种子和卵发展而成的。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63 年到公元20 年)注意到海生化石在海平面之上的存在,正确地推断,含有该类化石的岩石曾受到很大的抬升。
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人们对化石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人们或者解释为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或者解释为是魔鬼的特别的创造和设计以便来迷惑人。这些迷信以及宗教权威们的反对,妨碍了化石研究达数百年。大约在15 世纪初,化石的真正起源被普遍接受了。人们懂得了化石是史前生物的残体,但仍然认为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记载的大洪水的遗迹。科学家与神学家的争论大约持续了300 年。
文艺复兴时期,几个早期自然科学家,著名的达芬奇论及到化石的问题。他坚决主张,洪水不能对所有化石负责,也无法解释化石出现在高山上。们肯定地相信,化石是古代生物无可置疑的证据,并认为海洋曾覆盖过意大利。他认为,古代动物的遗体被深埋在海底,在后来的某个时候,海底隆起高出海面,形成了意大利半岛。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化石的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形成一门科学。从那时起,化石对于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要了。化石主要发现于海相沉积岩中,当海水中沉积物如石灰质软泥、沙、贝壳层被压紧并胶结成岩时,就形成了海相沉积岩。只有极罕见的化石出现在火山岩和变质岩中。火山岩原来是熔融状态,它的里面是没有生命的。变质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形成的,使得原始的岩石中的化石一般都化为乌有。然而,即使在沉积岩中,所保留下来的记录也只是史前动植物的很小一部分。如果考虑到形成化石这一过程所需要的苛刻条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沉积岩中所保留下来的也只是史前动植物的很小一部分。
【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其他情况】
人们已知道,由附近火山落下的火山灰曾覆盖过整片森林,在森林化石中有时还可见到依然站立的树,以很好的姿态被保存下来。流沙和焦油沥青通常也能迅速把动物掩埋起来。焦油沥青的行为好像一个捕获野兽的陷阱,又象防腐剂能阻止动物坚硬部分的分解。洛杉矶的兰乔•拉•布雷(Rancho laBrea)沥青湖由于在其中发现许多骨化石而闻名了,在其中发现的骨化石包括长着锐利牙齿的野猪、巨大的陆地树獭以及其它已经绝灭的动物。在冰期生存的某些动物的遗体被冻结在冰或冻土之中。显然,被冰冻的动物有的可以保存下来。
虽然地球上曾有众多的人们并不知道的生物生存过,而只有少数生物留下了化石。然而,使生物变成化石的条件即使都满足了,仍然还有其它原因使得某些化石从未被人们发现过。例如,很多化石由于地面剥蚀而被破坏掉,或它的坚硬部分被地下水分解了。还有一些化石可能被保存在岩石中,但由于岩石经历了强烈的物理变化,如褶皱、断裂或熔化,这种变化可以使含化石的海相石灰岩变为大理岩,而原先存在于石灰岩中的生物的任何痕迹会完全或几乎完全消失。还有很多化石则存在于无法获得来进行研究的沉积岩层中,也还有很好出露于地表的含化石的岩石分布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却没有进行地质学研究。另外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是,可能由于生物的残体变成碎片或保存得很差,而不能充分显示出该生物的情况。
再者,当我们向过去回溯的时间越古老,化石记录缺失的时间间隔越长。岩石越老,受到破坏性力量的机会就越多,化石也就越加不可辨认。而且由于较古老的生物和今天的生物不同,因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就很困难,这一情况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然而,尽管如此,大量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仍为我们认识过去提供很好的记录。
动物和植物变成化石可以通过很多不同途径,但究竟通过哪种途径,通常取决于:
(1)生物的本来构成
(2)它所生存的地方
(3)生物死后,影响生物遗体的力。
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生物残体的保存有四种形式,每一种形式取决于生物遗体的构成或者生物遗体所经历的变化。
生物的本来的柔软部分只有当它被埋在能够阻止其柔软部分分解的介质中时,才能得以保存。这种介质有冻土或冰,饱含油的土壤和琥珀。当生物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变成木乃伊,也能保存它的身体上本来的柔软部分。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于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区,并且在遗体不被野兽吃掉的情况下。
大概动物柔软部分的化石得以保存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在这两个地区的冻原上发现的大量的冻结的多毛的猛犸遗体——一种绝灭的象。这些巨兽有的已被埋藏达25000 年。当冻土融解,猛犸的遗体就暴露出来。也有些尸体保存得很不好,当它们暴露出来时,其肉被狗吃了,其长牙被象牙商倒卖。猛犸象的毛皮现在在很多博物馆展览,有的把猛犸象的肉体或肌肉放在乙醇中保存。
生物身体的柔软部分在东波兰的饱含油的土壤中也发现到,在这里有保存很好的一种绝灭的犀牛的鼻角、前腿和部分皮。在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洞穴中和火山口里发现了地树獭的天然形成的木乃伊。这里的极端干燥的沙漠气候能够使动物的软组织在腐烂之前就全部脱水,并能保存部分的皮、毛、腱、爪等。
生物变成化石的更有趣和不寻常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琥珀中保存。古代的昆虫可被某些针叶树分泌出的粘树胶所捕获。当松脂硬结后并进一步变成琥珀,昆虫便留在其中。有些昆虫和蜘蛛被保存得非常好,甚至能在显微镜下研究它的细毛和肌肉组织。
虽然生物体的软组织的保存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化石,但这种方式形成的化石是相对罕见的。古生物学家更经常地是研究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
生物体上的硬组织也能被保存下来。差不多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拥有一些硬部分,例如蛤、蚝或蜗牛;脊椎动物的牙和骨头;蟹的外壳和能够变成化石的植物的木质组织。生物体的坚硬部分由于是以能抵抗风化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物质构成的,所以这类化石分布的较普遍。无脊椎动物例如蛤、蜗牛和珊瑚等的壳是由方解石(碳酸钙)组成的,其中很多没有或几乎没有发生物理变化而被保存下来。脊椎动物的骨头和牙以及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外甲含有磷酸钙,因为这种化合物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非常强,所以许多由磷酸盐组成的物质也能保存下来,如曾发现一枚保存极好的鱼牙。由硅质(二氧化硅)组成的骨骼也具有这种性质。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硅质部分和某些海绵通过硅化而变成化石。另一些有机物具有几丁质(一种类似于指甲的物质)的外甲,节足动物和其它有机物的几丁质外甲可以成为化石,由于 它的化学成分和埋葬的方式,使这种物质以碳的薄膜的形式而保存下来。碳化作用(或蒸馏作用)是生物埋葬之后在缓慢腐烂的过程中发生的,在分解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失去所含有的气体和液体成分,仅留下碳质薄膜。这种碳化作用和煤的形成过程相同。在许多煤层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碳化植物化石。
在许多地方,植物、鱼和无脊椎动物就是以这种方式保存下它们的化石。
有些碳的薄膜精确地记录了这些生物的最精细的结构。
化石还可以通过矿化作用和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当含矿化的地下水把矿物沉淀于生物体的坚硬部分所在的空间时,使得生物的坚硬部分变得更坚硬、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更强。较普通的矿物有方解石、二氧化硅和各种铁的化合物。所谓置换作用或矿化作用是生物体的坚硬部分被地下水溶解,与此同时其它物质在所空出来的位置上沉淀下来的过程。有些置换形成的化石的原始结构被置换的矿物所破坏。
不仅动植物的遗体能形成化石,而且表明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或踪迹也都能形成化石。痕迹化石能提供有关该生物特点的相当多的情况。很多壳、骨、叶以及生物的其它部分,都能以阳模和阴模的形式保存下来。如果一个贝壳在沉积物硬化成岩之前就被压入海底,它的外表特征就会留下压印(阴模)。如果阴模后来又被另外一种物质充填,就形成阳模。阳模能显示出贝壳本来的外部特征。外部阴模显示的是生物体硬部分的外部特征,内部阴模显示的是生物体坚硬部分的内部特征。
一些动物以痕、印、足迹、孔、穴的形式留下了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
其中如足迹,不仅能表明动物的类型,而且提供了有关环境的资料。恐龙的足迹化石不仅揭示了它的足的大小和形状,还提供了有关它的长度和重量的线索,留有足迹的岩石还能帮助确定恐龙生存的环境条件。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龙足迹化石发现于得克萨斯州索美维尔县罗斯镇附近的帕卢西河床中的晚白垩纪石灰岩中,年代大约在1.1 亿年前。留有恐龙足迹的大的石灰岩板被运到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成为这种巨大爬行动物的哑证据。无脊椎动物也能留下踪痕。在许多砂岩和石灰岩沉积层的表面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无脊椎动物的踪痕既有简单的踪迹,也有蟹及其它爬虫的洞穴。
这些踪痕提供了有关这些生物的活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证据。洞穴是动物为着藏身觅食而在地上、木头上、石头上以及其它能打洞的物质上打出的管状或圆洞状的孔穴,后来若被细物质充填,就可能得以保存下来。打出该洞穴的动物的遗体偶尔也能在充满洞中的沉积物中找到。在松软的海底,蠕虫、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以及其它动物都可留洞穴。某些软体动物,如凿船虫——一种钻木的蛤、石蜊(Litho- domus)——一种钻石的蛤,它们的洞穴化石和钻孔化石也常常能被发现。在人们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之中,有管状构造,据认为这种管状构造是蠕虫的洞穴。在许多最古老的砂岩中,就有这种管状构造。
钻孔是某些动物为了觅食、附着和藏身而打的洞。钻孔经常出现在化石化的贝壳、木头和其它生物体的化石之上。钻孔也是一种化石。象钻孔蜗牛这种食内动物就能穿过其它动物的壳来钻孔以吃食其软体部分。许多古代软体动物的壳上可见到象是钻孔蜗牛打的整齐的洞。
化石对于追溯动植物的发展演化是有用的,因为在较老的岩石中的化石通常是原始的和较简单的,而在年代较新的岩石中的类似种属的化石就要复杂和高级。
某些化石作为环境的指示物是很有价值的。例如造礁珊瑚似乎总是生活在与今天相似的条件下。因此,如果地质学家找到了珊瑚礁化石——珊瑚最初被埋藏的地方,就可以有理由地认为,这些含有珊瑚的岩石形成于温暖的相当浅的海中。这就使得勾画出史前时期海的位置及范围成为可能。珊瑚礁化石的存在还可指示出古代水体的深度、温度、底部条件和含盐度。
化石的一个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进行对比——确定若干岩层间彼此相互关系的密切的程度。通过对比或比较各岩层所含的特征化石,地质学家可以确定一个特定区域的某种地质建造的分布。有的化石在地质历史上生存的时间相当短,然而在地理分布上却相当广泛。这种化石被称为指示化石。由于这种化石通常只是和某一特定时代的岩石共生,所以在对比中特别有用。
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微体古生物学家(研究微体古生物的学者)通过对从钻孔中取得的岩心进行冲洗、将微小的化石分离出来,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细小的古生物遗体的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对于判断地下岩层的年代和储油的可能性是非常有价值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于世界油田之重要可从某些储油地层用某些关键的有孔虫的属来命名这一点见其一斑。其它微体古生物化石,例如:介形虫、孢子和花粉,也被用来确定世界其它许多地区的地下岩层。
虽然植物化石对于指示气候十分有用,但用于地层对比就不很可靠。植物化石提供了许多有关整个地质时代的植物演化的资料。
【化石的分类】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1、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2、模铸化石
就是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一类是印痕,即生物遗体陷落在底层所留下的印迹,遗体往往遭受破坏,但这种印迹却反映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不具硬壳的生物,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保存其软体印痕,最常见的就是植物叶子的印痕。第二类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内模两种,外模是遗体坚硬部分(如贝壳)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它能够反映原来生物外表形态及构造;内模指壳体的内面轮廓构造印在围岩上的痕迹,能够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例如贝壳埋于砂岩中,其内部空腔也被泥沙充填,当泥沙固结成岩而地下水把壳溶解之后,在围岩与壳外表的接触面上留下贝壳的外模,在围岩与壳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内模。第三类叫做核,上面提到的贝壳内的泥沙充填物称为内核,它的表面就是内模,内核的形状大小和壳内空间的性状大小相等,是反映壳内面构造的实体。如果壳内没有泥沙填充,当贝壳溶解后久留下一个与壳同形等大的空间,此空间如再经充填,就形成与原壳外形一致、大小相等而成分均一的实体,即称外核。外核表面的形状和原壳表面一样,是由外模反印出来的,他的内部则是实心的,并不反映壳的内部特点。第四类是铸型,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质全被溶解,而又被另一种矿质填入,象工艺铸成的一样,使填入物保存贝壳的原形及大小,这样就形成了铸型。它的表面与原来贝壳的外饰一样,它们内部还包有一个内核,但壳本身的细微构造没有保存。
总的来说,外模和内模所表现的纹饰凹凸情况与原物正好相反。外核与铸型在外部形状上和原物完全一致,但原物的内部构造被破坏消失,其物质成分与原物也不同。至于外核和铸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内部没有内核,而后者内部还含有内核。
3、遗迹化石
指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和遗物。遗迹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迹,此外还有节肢动物的爬痕,掘穴,钻孔以及生活在滨海地带的舌形贝所构成的潜穴,均可形成遗迹化石。遗物化石方面,往往指动物的排泄物或卵(蛋化石);各种动物的粪团,粪粒均可形成粪化石。我国白垩纪地层中恐龙蛋世界闻名,过去在山东莱阳地区以及近年来在广东南雄均发现成窝垒叠起来的恐龙蛋化石。
4、化学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有的虽被破坏,未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这种视之无形,但它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的化石称为化学化石。随着近代化学研究的进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古代生物的有机分子(指氨基酸等),可从岩层中分离出来,进行鉴定研究,同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古生物化学。
5.特殊的化石
琥珀—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树脂,其粘性强、浓度大,昆虫或其他生物飞落其上就被沾粘。沾粘后,树脂继续外流,昆虫身体就可能被树脂完全包裹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空气无法透入,整个生物未经什么明显变化保存下来,就是琥珀。
中药店的龙骨—被人们用作中药的龙骨,其实主要是新生代后期尚未完全石化的多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石,绝大部分是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哺乳动物,诸如犀类(Rhinocerotidae)、三趾马(Hipparion spp.)、鹿类(Cervidae)、牛类(Bovidae)和象类(Proboscidae)等的骨骼和牙齿,甚至偶然还掺杂少量人类的材料。至于视为上品的五花龙骨或五花龙齿,颜色不像一般呈单调的白、灰白或黄白,而是在黄白之间尚夹杂有红棕或蓝灰的花纹.比较好看,则是象类的门齿。
1.标准化石 这是指特征显著、延续时间较短但分布较广、且数量多且比较容易发现的化石,人们通常用它们来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属于标志性化石之一。
2.指相化石 在不同的生物或生物组合中,有些对生活环境、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类生物形成的化石就是指相化石,人们通常以这些生物所形成的化石来推断出当时各地的环境条件,而且数据相当准确。属于标志性化石之一。
3.带化石 这是指在地层学中可以用来作为划分最小地层单位的生物带的依据的化石。
4.持久化石 有些进化极缓慢的生物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其化石延续时间很长,人们将这类化石称为持久化石。
5.化石钟(古生物钟) 我国学者马廷英在研究现代珊瑚时于1933年首次提出古生代四射珊瑚外壁上有反映气候季节变化的生长线,三十年后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古珊瑚时计算出当时一年的月数数和每天的小时数。人们将这些能推算出古地球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的化石称为古生物钟或化石钟。
- 一自萧关起战尘
-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