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kcik
-
误于隆中对----毛泽东评点中国兵法
《古文辞类纂》中收有北宋兵法学者苏洵《权书·项籍》一文,此文评述项羽用兵百战百胜,但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不能把战略重点放在咸阳以制天下,虽胜犹败,最终导致垓下之亡;并由此谈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认为诸葛亮把战略重点放在益州(今四川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难以进取天下,是战略上的失策。毛泽东读此评点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从评点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赞同苏洵对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批评,而且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指出,自董卓专断朝政以来,豪强蜂起,争雄天下。曹操战胜袁绍,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世,人心归附,贤能之人尽心效力,可以联合为援,不可以为敌。剩下可以图谋的地方只有荆州、益州两地,将军可在此建立根据地,安抚夷戎,修明政治。一旦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向宛、洛进军,将军可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
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最初寻找立足点、建立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也对三国时期的战略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隆中对在战略策划上存有内在的缺陷也束缚了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蜀汉政权短命。以中国兵法理论分析,隆中对的战略失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思想失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孙子兵法》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摒弃战争、确保周全、双赢共惠是最高的战略准则,兴兵作战、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尉缭子》还指出,“战再胜,当一败。”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仗。因此强调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隆中对的主导思想是“先战而后求胜”,把刘备集团引导到豪强争战的漩涡之中,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争战,在争战中寻求胜利,这是隆中对在战略思想上的失策。
二是战略选择不利。中国兵法认为自然地理条件是战略上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占据有利的战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地利条件才能保全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指出,“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强调战略指导者要根据敌我强弱形势,选择有利的战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远途作战后续不接难以取胜,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难守就不要争取。隆中对指导刘备集团谋取的战略地域是荆州和益州。荆州是战略上的必争之地,也即是一个是非之地,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导致刘备集团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得而又失,损兵折将;益州地处边远,地势易进难出,不足以制天下。诸葛亮从益州兴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失败的客观因素之一。
三是战略措施不力。战争是以综合实力相竞技的事情,综合实力强的必定战胜综合实力弱的。“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因此,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为使弱势变为相对的强势,要掌握战争中的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使敌人的兵力相对分散,我方兵力相对集中,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分散之敌。隆中对指出,天下有变则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击,并取天下。出秦川是走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阳是袭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成算。历史上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又西取益州,荆州由关羽驻守;占据成都之后,诸葛亮又进军汉中。这即是毛泽东评说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分页}
刘备得孔明,促使其避实击虚占据天下一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里有隆中对的积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当时的历史大势使然。可以看出,隆中对缺少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兵法思想的渊源,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策划,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诚可谓隆中对有对无策,诸葛亮有孔无明。它较同时代郭嘉进言曹操的十胜论相差甚远。对于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人就已经有所认识。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曾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北宋时期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评价。毛泽东把刘备集团失败的原因归结到隆中对身上,一语中的,道前人所未道,独步古今。我们批评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失误,并不是否定他在历史上的贡献,而是以此探讨治乱兴亡中的道理。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未出茅庐即受到刘备的礼遇和器重,少年得志,独上高楼,没有经历过大的人生磨难,没有对中国兵法不同层面的思想融会贯通,把握精髓。他告诉刘备走上刘邦、刘秀的老路就能复兴汉室、取得天下,真乃千古笑谈。中国兵法思想层面多、意境深,不同层面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的表述是矛盾的,但整体是一致的。只有在人生曲折磨难的砺进中日积月累,才能领悟到中国兵法思想的意境和精髓。毛泽东也正是在人生的磨难中重视中国兵法的。
- 黑桃花
-
诸葛亮初见刘备,即提出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天下有变,两路进兵,规复汉室”的战略计划。自长坂至汉中,刘备万里长征,从倾家荡产,濒临倒闭的寄居客军,一举成为拥兵十数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头等诸侯。其十年迅猛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就是《隆中对》。故而,要充分理解关羽北伐的战略目的,就必须先理解《隆中对》。
《隆中对》的战略预备,一是跨有荆益,一是联孙抗曹。此间矛盾,姑且留于后文评述,在此先谈其战略进攻的计划,即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败于赤壁,眼见一统无望,雄心日销,“晚年效应”开始显露。荆楚之血未拭,漳水三台已立,中原大兵大役,百姓本已不堪压榨,曹家的政策新动向更将草民迫向穷途,穷则思变。①自汉帝东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人臣之礼,激起了拥汉派的强烈不满。董承既图之于前,伏氏复谋之于后。曹操一手刀把子,一手笔杆子,两手抓,两手都过硬。《让县自明本志令》信誓旦旦,诚意凛然,读之不落泪者非忠臣也。未承想墨迹未干,这位自诩的“汉征西将军”便一脚踢开了自家划定的底线,先进公,后称王,割地自肥,向皇位步步进逼,到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干脆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秦有望夷之败,汉有王氏之乱,曹操出身宦种,又是新科外戚,身兼赵高、王莽,殷鉴不远,朝野的拥汉派无不预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人怕逼,逼则生变。中原之势,即便未如《隆中对》所言之“天下有变”,亦已处于“天下将变”的道口。无论准备“作乱”的百姓,还是打算匡扶社稷的拥汉派,都势单力薄,自立不济,需求外援,于是有仁德之名,且打着复兴汉室旗号的刘备集团不免成为众望所归。②
自来论者,多称《隆中对》两路进军计划为“钳形攻势”,颇有微词。如毛泽东即称“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然兵无常势,孙子伐楚,作三军轮流抄袭,数年之内,楚人忙于奔命,吴承其弊,一举入郢。殷鉴不远,隆中对之战略思想亦当如此类,以荆、益轮流出击,互为奇正,调动曹军主力千里奔命,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以逸待劳,可致全胜。
荆益一盘棋,备称汉中王,使费诗送假节钺之命于樊城关羽军前,足证关羽北伐乃刘备所使。③或论者以为羽自行攻樊,可谓昧于大势,又甚不知书。有此战略大前提,则关羽军非势众,而久困襄樊,即便前线失利,亦倚水军优势,拖住曹军,种种疑惑,迎刃而解。
近期大家对诸葛亮议论纷纷,甚至说诸葛亮摧残人才云云,甚至认为听一介勇夫魏延的建议,攻下长安,就可以三国归蜀,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本人理由如下:
首先,即使魏延拿下长安对三国鼎立之势影响不大。 因为魏国实力太强大,即使吴蜀联合也勉强应付,即使取巧拿下长安,必然导致过早摊牌,魏国必将以倾国之力反扑,逼虎伤人,得不偿失。
再者,诸葛亮七出祈山向魏宣战的本意,只不过借机搔扰魏国使其不能过快发展经济,统一北方(其时魏国西北、东北均未完全安定、西凉马操旧部一心复仇,东北袁绍旧部也未完全臣服),而蜀国借机一心经营西南、发展经济,并未以举国之力向魏国进攻,否则以诸葛之智怎么会每次都因后勤等鸡毛蒜皮的小问题而功亏一溃,主要原因只不过是蜀国实在太弱小,也可以说是外强中干,“蜀国无大将”只不过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上还是国力弱小,只有五虎上将及个别同志如魏延等撑撑场面,否则连三国鼎立都无法实现。
其次,蜀国即使以举国之力击败魏国,却毫无把握和富足的吴国开战,要知道战争不是靠一个或几个勇士或谋士能决定胜负的,最终靠的是综合国力。回想当初赤壁之战,假如关老爷捉住曹操的话(史上记载确有可能)历史就很有可能改写了。
因此,我认为诸葛亮用的策略是韬光养晦之计,只还过诸葛亮是虚张声势,使一个弱小的蜀国和强大的吴、魏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三国鼎足之势作为战略目标已经达到,然而蜀国再也无力一统天下,诸葛亮心里也很清楚,从其出师表中也能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名句足够感人,然而其颓废之意已溢于言表,充其量只能维持现状,要维持现状只有采取积极的进攻,恫吓、吓阻敌人,从结果来看这招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强大的魏国穷于应付,国富民丰的吴国对于被骗取荆州也只得强吞苦果,甚至还闹出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话。
诸葛亮七出祈山伐魏,未伤魏国根本。然而,蜀国也未伤毫发,可见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然的话,连年战争凭蜀国国力,根本不可能维持下去,如果诸葛亮不死,很有可能再来八出、九出、十出祈山——!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失策之处在于未能培养出一批类似于“五虎上将”声名显赫战将或和他本人一样谋士(可以理解,这种要求实在太高),蜀国立国、刘备称帝很大程度靠的是名星效应:文有卧龙、凤绉;武有关、张、马、赵——等等。这批人老的老,死的死,第二代难挑重任,结果成了:“五丈星陨、蜀国烟灭”。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ardim
-
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汉高祖刘邦,称赞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毛泽东还指出,刘邦是个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决策和用人是中国兵法探讨的重要内容。有一大帮人为刘邦出点子,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干大事。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毛泽东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这也是毛泽东惯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失街亭、斩马谡是一件亦悲亦壮的历史事件,评书中说,京戏中唱,都以此来颂扬诸葛亮爱惜人才、执法严明。毛泽东则不然,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毛泽东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于街亭之败,而在于诸葛亮用兵无法,调度失略。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这就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
明帝青龙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马懿抵御蜀军。诸葛亮大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战,诸将欲与亮战,司马懿皆不从,按兵不动,静待其衰。亮无奈派人送给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司马懿知亮计已穷,佯装大怒上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不允,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监军,不许魏军出战。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御诸将是其智略的显现。司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因此,毛泽东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毛泽东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 安徽路人假
-
虽然楼上的都这么说,但是我还是坚定:孔明没有错!!!你们一个个都口口声声说,孔明不应该把战略重点放在荆州和西蜀,但是你们怎么不说,但是中原,河北,江东各地等等等的肥肉都已经到了强敌的手中了!那他们不拿这里做根据地,还要去哪里呀!
你们说兵法上孔明错了,可是我觉得没错!孙子兵法上也有说:先求不败而后求胜!当时的刘备是什么人呀,他还有选择去哪当根据地的权利吗?!没有孔明他早就灭亡了~~~孔明的功远远大于过~~~
还有他分散兵力,也没有什么错误~~~其实在蜀国分散兵力的同时,难道魏国就不分散兵力了吗?两地虽然相隔千里~~但是失败了都有保障!荆州有长江之险~西蜀有山川之利!他们虽然不能胜利,但是能保证不败~而魏国,次次遭受分兵防守的险地~~~攻克天下的机会一定会大大的增加!
- 苏萦
-
的确,孔明不占荆州和西蜀又能占哪里?秦灭六国,刘邦立汉也都以川为粮仓,基地.说明整个战略思想对路.千里分兵也无可厚非,大概基调定了,具体执行我可变也可不变,敌岂可料?我就算写成文字让你看,你也不敢信呀.怎能说《隆中对》埋恶果?
对于孔明从蜀地不能统一天下,对比一下当时刘邦情况不难发现,三国时期能人高手太多了.韩信当年出蜀对付的那些人怎么能和司马懿比?韩信没费多大劲就灭三秦,平下赵魏齐,就算项羽也不过是一介武夫(我个人仍很欣赏他)谋略不足,不是韩信对手.再看三国,哪国没几个大师级的人物?水平伯仲之间,才有三国争霸的好看局面,菜人早就死完了(二袁,公孙赞,等).说蜀地不可成大事有点片面.孔明没统一天下,那司马懿为何在有生之年,以超级强大的魏国实力也不能统一天下?是不是从侧面看也有点说不过去?什么毛泽东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毛泽东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是不是也有点主观?
其实三国好看就在于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谁也比谁高不了多少!!!!
- 康康map
-
形势比人强。关羽被杀,丢失荆州,失去了荆州的跳板。刘备为报仇东征伐吴,又大败于猇亭,极大消耗了蜀汉的实力。最后只剩下诸葛亮一人,率军六出祁山。这三个大的军事行动都没有到达诸葛亮的,同时出兵形成钳形攻势的设想。“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上古坟啊,算了也发下
- 出投笔记
-
毛泽东对于三国也是一知半解,对于他的话不要当真,晋国平顶、东吴的时候,在一千多里的战线上五路大军齐出,一举拿下江南,“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方法实在不是他毛泽东这个后来人能明白的。
- 瑞瑞爱吃桃
-
战术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
楼上的阐述的都有道理,套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就可以分析的出结论。
- 以心消业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术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