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李香兰是谁?真有此人吗

2023-07-22 10:47:41
共2条回复
臭打游戏的长毛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http://www.china.org.cn/images/117428.jpg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funv/742084.htm
北营
是的 确实这个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7433.html
你去这里看吧 有介绍

相关推荐

苏州夜曲的创作背景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拍摄过很多美化战争,粉饰东亚共荣的影片,这部《支那之夜》便是其中之一,内容讲述一个中国女子爱上日本青年的故事。战后,这样立意的电影自然遭人唾弃,而片中的歌曲也就难免受到牵连,成了问题歌曲。在日本有两首战前战后最具代表性的歌谣--「苏州夜曲」以及「星影小径」。其中「苏州夜曲」是抗战时期 (1940年)由李香兰(山口淑子)主演并亲自主唱的电影「中国之夜」主题曲。此外还有两首著名的插曲就是《支那之夜》、《想兄谱》。《苏州夜曲》(SOSHU YAKYOKU)是「专为李香兰而写的」,是《支那之夜》的伏水修导演委托服部良一先生所“量身定作”。他以中国旋律为基础,参考美国爱情歌曲的曲风,红遍世界。为了创作主题曲“苏州夜曲”,服部良一在苏州居住了好一段时间,主演的李香兰努力学习古典美声唱法,来表现服部良一兼容艺术与流行特色的歌作,当她随片登台,那时正年少的阿公阿嬷们都促挤着,在台下高声喊道:“我们认识你,李香兰小姐!”不过,郭老师念念不忘的歌声,却是首先在日本唱红了“苏州夜曲”的渡边滨子,她带着古典女高音的光环走入流行音乐界,成为“随着节奏,轻轻将旋律唱出”的“麦克风歌手”。在电影中《支那之夜》和《苏州夜曲》是李香兰唱的,但由于主管电影音乐部分的服部良一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而当时李香兰是帝蓄唱片公司的,所以后来的出版的电影歌曲唱片是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渡边浜子和雾岛升唱的。李香兰没有录过《支那之夜》和国语的《苏州夜曲》,国语的《苏州夜曲》是由白虹首唱的,所以大家不要指望听到李的《支那之夜》和国语的《苏州夜曲》的唱片录音。「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首度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由西条八十的诗改编、服部良一作曲的“苏州夜曲”透过时代背景以及枫桥夜泊这首唐诗千百年来营造出的心灵景象,将水乡苏州的风土景致以及缠绕其间的儿女情爱交织出这首传唱不绝的名曲。袁殊曾译西条八十《苏州夜曲》: 抱在你胸前,听到了—— 梦的船歌,鸟语。 水国苏州,是为惜花谢春时, 春柳的啜泣。 流水漂浮着落花, 即使未知明天去处; 今宵映着了两人的姿影, 莫消逝啊,到地久天长。 戴上鬓边,还是吻它一吻呢! 是你手折的,这桃花? 且莫含泪啊!在朦胧月下, 钟声来自寒山寺。
2023-07-21 16:39:571

苏州夜曲是不是日本人写的?

《苏州夜曲》是一首充满江南韵味的老歌了,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后来在探寻日本歌谣史的时候,才知道这原是一首日本歌曲,曲名就叫《苏州夜曲》。   1940年,日本东宝映画和中华电影公司合拍了一部《支那之夜》的电影,主演是长谷川一夫和李香兰。片中有三首歌曲,分别是《支那の夜》、《苏州夜曲》和《想兄谱》。   《苏州夜曲》由日本著名诗人西条八十作词,音乐大师服部良一谱曲。演唱者最初有两个版本,一是李香兰的在影片里的独唱版,另一个则是灌录成唱片的渡辺はま子和雾岛升的对唱版,下面听到的是后者的演唱。   苏州夜曲   作词:西条八十 作曲:服部良一   君がみ胸に 抱かれて闻くは...........被你拥在怀中 聆听着   梦の船呗 鸟の歌........................梦中的船歌 鸟儿的歌唱   水の苏州の 花散る春を................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しむか 柳がすすり泣く................令人惋惜 杨柳在哭泣   花をうかべて 流れる水の..............漂浮着花瓣的 流水   明日のゆくえは 知らねども............明日流向何方 可知否   こよい映した ふたりの姿...............今宵映照 二人的身影   消えてくれるな いつまでも.............请永远 不要抹去   髪にか饰ろか 接吻しよか..............装饰在发稍上吧 轻吻一下吧   君が手折し 桃の花......................你手折的 桃花   涙ぐむよな おぼろの月に...............泪眼迷蒙 月色朦胧   钟が鸣ります 寒山寺....................钟声回响 寒山寺   《苏州夜曲》的国语版首唱者是40年代的歌影红星白虹。此外,据资料介绍也被灌录过英文版,曲名叫《China baby in my arms》,不过很难找到录音了。   国语歌词:   作词:涤亚   投君怀抱里 无限缠绵意   船歌似春梦 流莺宛转啼   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相思长堤 细柳依依   落花顺水流 流水长悠悠   明日飘何处 问君还知否   倒映双影 半喜半羞   愿与君热情 永存长留   关于《苏州夜曲》的歌词,在后来李香兰的版本中将“鸟の歌”唱成“恋の歌”。因此在后辈歌手的翻唱中,这两个版本都有流传了。那为什么会把“鸟の歌”唱成“恋の歌”呢?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呢?这个问题在一些日本网站上有讨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鸟の歌”为正确的。   《苏州夜曲》虽由日本人所作,却有着明显的江南小调风格。这缘于作曲家服部良一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熟悉中国的民间音乐和语言,他还有个中文名字叫夏瑞龄。   有关此曲的创作背景,有两个说法,一是服部良一为创作此曲,曾专门到苏州去体验生活。他面对苏州美景,运用当地的音乐素材,遂将此曲一挥而就。这是目前在一些中文和日文的网站上普遍的说法。但我还看到另一说法是,他是在杭州面对西湖美景所作,完成后才到苏州走了一趟。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拍摄过很多美化战争,粉饰东亚共荣的影片,这部《支那之夜》便是其中之一,内容讲述一个中国女子爱上日本青年的故事。战后,这样立意的电影自然遭人唾弃,而片中的歌曲也就难免受到牵连,成了问题歌曲。   不过,我是觉得,任何艺术形式都会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家所利用,赋予符合他们利益的含义。我始终坚持音乐归音乐,政治归政治,音乐本身并无罪过。   就这首歌曲本身而言,古典含蓄的词意,婉转悠长的曲调,是一首相当隽永的佳作。所以直到现在,这首歌依然被后辈歌手广为传唱。
2023-07-21 16:40:121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化装成铁路工人时用口哨吹的那首日本小调叫什么名字?

《支那之夜》,李香兰唱的
2023-07-21 16:40:204

智者无敌插曲,当中的那首日本歌曲,是什么个歌名,在那可以找到?

日语版叫支那之夜,国语版叫《春的梦》
2023-07-21 16:40:282

《国产007》里007唱的那首张学友的歌叫什么?

那歌很好听,我也很喜欢! 那是张学友的《李香兰》,国语版本叫《秋意浓》。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下载地址: 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C0%EE%CF%E3%C0%BC++%D5%C5%D1%A7%D3%D1 《秋意浓》下载地址: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C7%EF%D2%E2%C5%A8+%D5%C5%D1%A7%D3%D1&lm=-1
2023-07-21 16:40:352

甘粕正彦的大陆三部曲

《白兰之歌》是1939年“满映”协助日本东宝公司拍摄的一部宣传“日满协和”的影片。影片描写一名“满铁”工作的日本青年技师,爱上了中国农村姑娘雪香,雪香的伯父是抗日运动的指导者,反对这桩婚事,两人的爱情经历了曲折,雪香仍爱着日本青年,并帮助日本青年运送子弹和抗日人士对射,战斗中,雪香和日本青年都中弹受伤,两人最后死在一起。尤其让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几个场面。男主人公听从其父临终遗言,来满洲发展,兄弟三人一起来满洲建设,其中有句男青年弟弟在父亲灵前的台词:“请父亲放心,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一定成为优秀的满洲开拓者”(笔者译),这是典型的殖民宣传,把满洲当成了日本自己的国家,影片把日本青年描写成是怀着把“满洲国”建成理想国家的献身精神而努力工作的人。还有一个就是在影片里,自卫开拓村的人们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对皇居遥拜,对国旗行注目礼,从这些点点细节可以看出日本当局对中国民众进行奴化和思想渗透。影片中表面上讲述的是温情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宣传的完全是“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国策思想与殖民主义精神。《支那之夜》讲述的是一个极其憎恨日本人的战争孤儿,被男主人公的诚实和浪漫的爱所感动,最终爱上这个日本船员并嫁给他成为日本船员妻子的故事。影片比较细致的描述了中国女子爱日本船员的内心发展过程。在战前,日本男子殴打女子是一种爱的表达,被打女子对那男子的强烈的爱所感动,会心怀感激,这是典型的日本传统习俗和文化,可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莫大的侮辱。影片里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场面,从中不难看出这部影片向满洲人民灌输殖民思想,渗透日本文化的动机。日本电影人用日本人山口淑子(李香兰)制造出日本人被中国人挚爱的幻想,愿为了维持这个幻想,一直把持着不公开李香兰身份的秘密,导致李香兰用中国人的名字演中国人的角色,扮演一个深爱日本男子的纯情中国少女,是典型的“日满一心”“五族协和”的国策宣传片。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日本政府和军界经常宣扬“八弘一宇”“大东亚共荣圈”,只用口号很难被人们接受,所以《支那之夜》很好的用温和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共存共荣”的方针,可见日本在进行国策宣传上的良苦用心。《热砂的誓言》描述的男主人公是继承兄长的遗愿来满洲在“满铁”工作的日本青年,女主人公是来往于日本和满洲学习音乐的中国北京公司社长的女儿,叫芳梅。这个影片也是中国女子爱日本青年的故事,是更加典型的国策影片,反映了日本在对中国人民进行思想奴化和殖民教育方面的赤裸裸性。归纳分析这三部影片,都是男主人公是日本人,女主人公是中国人,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里,男人是主导者,女人是奉献者,整个身心的奉献者,长谷川一夫的角色代表日本,李香兰的角色代表中国,表现出中国如此信赖和依托日本,日本是一定爱中国的。这三部曲是典型的国策宣传片,是侵略中国现实的隐瞒,李香兰所演的是从内心里那么挚爱日本男子的纯情可怜的中国女子形象,日本电影人及其统治机构,费尽心机的利用电影这个大众宣传手段为日本进行殖民统治和扩张,大肆进行宣传国策。“满映”作为特殊的国策公司,从1937年建立到1945年满洲国崩溃的八年时间里,在纪录片方面初期(1938-1939)拍摄60部,中期(1940-1942)拍摄110部,后期(1943-1945)拍摄19部,新闻片有《“满映”通讯》312号,《“满映”时报》313号,编辑发行《满洲儿童》55号。故事片共计108部,“大陆三部曲”属于故事片。“满映”的纪录片都是纪录伪满洲国的重大政治活动,对满洲内部起到了“建国精神的普及”,对外“介绍满洲国的实在情形”“介绍、输入日本文化”,最露骨的体现了国策电影的思想。“满映”所拍摄的新闻片和故事片都是带有明显宣传色彩的国策片。后期的电影内容更加反动,有的恶意攻击共产党、有的美化伪满警察、有的直接反映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侵略活动。“满映”为宣传日本和伪满洲国的国策、鼓吹“日满协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奴化中国人民进行了大量的活动,成了二战时期日本在国外设置的最大的文化侵略机构。“满映”在国策宣传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人民进行殖民奴化的过程中,是赤裸裸的宣传和奴化,对中国人民是一种心灵的摧残。在日中15年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让后世的中国人永远铭记。
2023-07-21 16:40:421

龙千玉的音乐作品

最凄美:《问花》最 禅:《结缘》最美满:《一世情缘》最甜美:《情人桥》最欢快:《查某人的心》(与高向鹏,听说高是第一个与千玉姐对唱的男歌手)最默契:《真心只爱你》(与蔡小虎,虽然“龙虎配”每次都是悲情,但泪水和哀怨中藏着感悟)等 1987年发行专辑《不如甭熟悉》【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不如甭熟悉【专辑曲目】:01.不如甭熟悉02.欢喜跳一块03.深深的爱04.漂浪的人生05.脚步06.爸爸是行船人07.变心的人08.不是我愿意09.看无你1988年发行专辑《输人不输阵》【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输人不输阵【专辑曲目】:01.输人不输阵02.心事谁了解03.讲正经04.探戈列车(1.心酸酸2.漂浪之女3.一颗流星4.慈母泪痕5.走马灯6.青春悲喜曲7.孤恋花8.故乡南都9.白牡丹10.月夜愁11.心内事无人知12.南都夜曲)05.铁路边06.纯情玫瑰花07.谁人在酒醉08.什么叫英雄09.现场秀(1.离别的月台票2.最后的火车站3.河边春梦4.无情的火车5.最后的一封信6.不如甭熟悉)1989年发行专辑《一串项链(无情梦)》1989年发行专辑《闽南语歌曲精选辑-月夜叹》1989年发行专辑《台湾古早歌(珍藏版)日日春》《一串项链(无情梦)》【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一串项链.无情梦【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总是爱忍耐02.寂寞的晚暝03.攀山又过岭04.一串项链05.是你辜负我06.豪记名曲列车(1船过水无痕2风飞沙3唱袂煞4落山风5绝情风6爱拼才会赢)07.无情梦08.怀念的华尔兹09.互相甭相辞10.输人不输阵11.不如甭熟悉12.现场秀(1香港恋情2孤女的愿望3内山姑娘要出嫁4命运的清红灯5男子汉)《闽南语歌曲精选辑-月夜叹》【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闽南语歌曲精选【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月夜叹02.夜夜为你来失眠03.为著十万元04.广东花05.港边惜别06.流浪天涯三兄妹07.放浪小调08.思念故乡09.港都恋歌10.爱的呼声11.慈母泪痕12.再会呀港都《台湾古早歌(珍藏版)日日春》【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台湾古早歌(珍藏版)日日春【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日日春02.黄昏城03.王将04.雨中鸟05.无缘做鸳鸯06.野玫瑰07.日日春08.汤岛白梅记09.可怜彼个小姑娘10.长崎蝴蝶姑娘11.运河悲喜曲12.姊妹爱1990 年 发行专辑《最难忘的人》【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最难忘的人【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最难忘的人02.喝抹完的酒03.黄昏相思曲04.海中网05.六月天盖棉被06.风雨瞑07.难忘的凤凰桥08.赌气09.相思花10.豪记名曲列车 (1.星星知我心2.怀春曲3.越山岭4.请你默默听5.可怜彼个小姑娘6.旧皮箱流浪儿7.妈妈请你也保重8.啊伊喔9.车顶美姑娘10.码头惜别11.十八姑娘一朵花12.宝岛曼波)11.最难忘的人(卡拉OK)12.喝抹完的酒(卡拉OK)1991 年 发行专辑《心挂意无路用》【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心挂意无路用【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心挂意无路用 (台视妈祖过台湾主题曲)02.情的锁爱的磨03.第三杯酒04.孽情05.剖心肝的爱06.重逢的港口07.望你回心转意08.留恋的脚步09.黄昏桥上10.养母泪11.求你原谅12.互相甭相辞1992年发行专辑《爱你无惜代价.半边月》【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爱你无惜代价.半边月【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爱你无惜代价02.半边月03.一阵暴风雨04.绝情信05.悲情酒杯06.马兰之恋07.诚意吃水甜08.再相逢不是无可能09.为著情10.苏州夜曲11.可爱的故乡12.哀愁的风雨桥1993 年发行专辑《伤痕》【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伤痕【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伤痕02.酒桌03.相思恋04.酒舆情05.一醉万事休06.旅途夜风07.未了缘08.给阮留一暗09.彼年的秋天10.乡村小姑娘11.爸爸紧返来12.流浪天涯伴吉他1994年发行专辑《乡愁》【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乡愁【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乡愁(天天开心主题曲)02.红尘(乳母主题曲)03.爱情戏04.天长地久05.醉鸳鸯06.为钱赌生命07.希望你会知08.日日等夜夜梦09.期待出太阳10.流浪不是你名字11.送君路中12.咱二人的约会13.红尘(卡拉)14.乡愁(卡拉)1995年发行专辑《十年有心(一)(二)》【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十年有心【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十年有心(1)细挑辑】专辑曲目:01.绝情梦02.玫瑰花03.雾 (龙千玉VS傅振辉)04.内心艰苦05.人生日正当中06.离开你的梦07.男性女性08.等待归暝09.庙会10.面对现实11.恋痕12.心情曼波十年有心(2)精选辑专辑曲目:01.输人不输阵02.不如甭熟悉03.半边月04.黄昏相思曲05.伤痕06.海中网07.乡愁08.心挂意无路用09.爱你无惜代价10.酒与情11.最难忘的人12.一串项鍊1996 年发行专辑《追情》【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追情【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追情02.多情03.甭搁想些多04.甘愿伴你一生05.无人惜甲你疼06.梦一生07.支那之夜(日语)08.欲离开的时阵09.到底想按怎讲10.雨声11.一生的过程12.一世情缘13.追情(卡拉)14.多情(卡拉)1997年发行专辑《我无醉啦》【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我无醉啦【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我无醉啦!02.我是无心的人03.跳恰恰04.爱情无半价05.台湾海峡06.爱你一万年07.爱情看乎开 (龙千玉VS蔡一红)08.你是阮爱的人09.相思批10.酒与泪11.一定要赢12.爱情最後一出戏13.我无醉啦!(卡拉)14.我是无心的人(卡拉)1998年发行专辑《龙的演歌》(壹)(贰)【专辑歌手】: 龙千玉  【专辑名称】: 龙的演歌系列专辑  【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  【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龙的演歌(壹)梦中人专辑曲目:01.梦中人 台视连续剧 世间查某人片尾曲02.乌龙茶 (寿喜烧)03.无情人 (梦难留)04.缘投囝仔05.重逢的港口06.情深爱是苦 (我在你左右)07.祝福的酒 (祝你顺风)08.泪甲雨 (泪的小雨)09.感情的债10.爱情多一岁龙的演歌(贰)情路专辑曲目:01.尚爱的人02.情路03.青春美梦04.无怨无恨05.重逢高雄港06.秋风吹07.梦难圆08.为你搬心09.失落的过去10.初恋花1999年 发行专辑《龙的演歌》(叁)(肆)【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龙的演歌系列专辑【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龙的演歌(叁)爱你的人】专辑曲目:01.爱你的人02.寂寞的路灯03.再会滴答滴04.何必再想你05.甘犹原真心对待06.无声的相辞07.只要你喜欢08.等君09.花开等後冬10.憨憨惦这等龙的演歌(肆)风微微情绵绵专辑曲目:01.风微微情绵绵02.爱就爱到老03.母子情04.唯一的爱05.难忘的旧情06.啥人对爱情无贪心07.美丽的故乡08.昨瞑的梦09.爱情十字架10.胭脂2000年 发行专辑《一切甘是天意》【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一切甘是天意【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一切甘是天意02.随人03.你的笑容变了04.情歌05.新娘不是我06.爱的等路 (龙千玉VS叶佳修)07.情深2000年08.叫你的名09.女人的梦10.谁人心祙痛2001年 发行专辑《异乡之恋.男人情女人心》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异乡之恋.男情人女人心【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异乡之恋02.男人情女人心 (龙千玉VS袁小迪)03.同心船04.千里路万里情05.茫茫的世界06.爱著一个不该爱的人07.离别的酒08.艺旦09.麦搁越头10.永浴爱河11.异乡之恋(卡拉)12.男人情女人心(卡拉)13.龙的演歌(5女人花演奏版)14.龙的演歌(6演艺舞台演奏版)2002年 发行专辑《龙的演歌(五)(六)》【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龙的演歌系列【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龙的演歌(五)牵手做阵行专辑曲目:01.牵手做阵行 (龙千玉VS蔡小虎)02.再会夜都市03.女人花04.时机造英雄05.世间路 (龙千玉VS蔡小虎)06.今夜的月娘07.有嘴无心08.醉比醒卡好09.病相思10.真情无後悔11.失恋歌(萨克斯风演奏版)12.真心只爱你(萨克斯风演奏版)龙的演歌(六)真心只爱你专辑曲目:01.真心只爱你(龙千玉VS蔡小虎)02.演艺舞台03.旧情04.溪水情05.玫瑰红06.勇敢的女性07.为君忧为君愁08.妈妈的心09.失恋歌10.来生再来11.牵手做阵行(萨克斯风演奏版)12.时机造英雄(萨克斯风演奏版)2003年 发行专辑《问花》《阿郎》《问 花》【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问花【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问花02.痴情谁人知03.小鸟04.风筝05.我的心我的梦06.三言二语07.一声无奈08.幸福无地找09.无你卡自由10.爱人11.痴情亦孤单12.地下情13.将心送别人14.为爱捧杯15.问花(浪漫吉他演歌版)16.阿郎(电视配乐)《阿 郎》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阿郎【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阿郎 (龙千玉VS袁小迪)02.红红的酒 (龙千玉VS蔡小虎)03.破镜重圆 (龙千玉VS翁立友)04.问爱情 (龙千玉VS澎恰恰)05.等爱的人 (龙千玉VS蔡小虎)06.査某人的心 (龙千玉VS高向鹏)07.等待你一生 (龙千玉VS傅振辉)08.请你著放弃 (龙千玉VS傅振辉)09.只有你了解我 (龙千玉VS袁小迪)10.日迌人的舞台 (龙千玉VS傅振辉)11.今年的冬天特别冷(龙千玉VS翁立友)12.爱人是兄弟 (龙千玉VS高向鹏)13.问花(电视配乐)2005年 发行专辑《风中的玫瑰》风中的玫瑰【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风中的玫瑰【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风中的玫瑰02.等你03.心相软04.卡苦也著放05.海中船06.舞伴不是你07.多情人08.一世情缘09.真情10.我真想你11.凤凰花12.结缘男人情女人心经典辑【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男人情女人心经典辑【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梦中的情人 (龙千玉VS蔡小虎)02.蝴蝶梦 (龙千玉VS蔡小虎)03.男人情女人心(龙千玉VS袁小迪)04.情深深 (龙千玉VS袁小迪)05.阿郎 (龙千玉VS袁小迪)06.三角恋 (龙千玉VS傅振辉VS黄思婷)07.相逢的酒 (龙千玉VS蔡小虎)08.酒後吐真言 (龙千玉VS蔡小虎)09.雾 (龙千玉VS傅振辉)10.半知!半了解(龙千玉VS高向鹏)11.若是有缘 (龙千玉VS傅振辉)12.梦中来安慰 (龙千玉VS翁立友)不如甭熟悉经典辑【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不如甭熟悉经典辑【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情关难离02.不如甭熟悉03.伤痕04.乡愁05.半边月06.心挂意无路用07.爱你无惜代价08.第三杯酒09.输人不输阵10.落叶情11.何时来离开12.一领情网2006年 发行专辑《美丽的错误》(情歌对唱)【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美丽的错误【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美丽的错误 (龙千玉VS蔡小虎)02.爱了无後悔 (龙千玉VS翁立友)03.情深深缘薄薄 (龙千玉VS俞隆华)04.海中沙 (龙千玉VS陈百潭)05.唱出永远的生命 (龙千玉VS高向鹏)06.望你保重 (龙千玉VS傅振辉)07.雨绵绵 (龙千玉VS蔡小虎)08.酒中花 (龙千玉VS翁立友)09.用心爱过的人 (龙千玉VS蔡小虎)10.重逢等何时 (龙千玉VS陈百潭)11.落日的夕阳 (龙千玉VS俞隆华)12.千山万水 (龙千玉VS高向鹏)2007年 发行专辑《错 爱》《错 爱》【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错爱【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错爱02.云罩月 (龙千玉vs蔡小虎)03.一生的爱04.用心交陪 (龙千玉vs翁立友)05.随在天欢喜06.酒渗水07.进退两难08.情人桥09.将你放袂记10.束缚《一世情缘经典辑》【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一世情缘经典辑【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一世情缘02.多情03.我无醉啦04.我是无心的人05.最难忘的人06.是你辜负我07.总是爱忍耐08.一串项鍊09.黄昏相思曲10.同心圆11.牵挂12.天涯痴情梦2008年 发行专辑《只爱你一个》【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只爱你一个【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只爱你一个02.抹冻无你(龙千玉VS蔡小虎)03.情梦啊情网04.今生今世(龙千玉VS翁立友)05.放舍06.女人心07.爱你尚深08.心痛的爱09.出路10.夜花2009 年 发行专辑《珍惜》【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珍惜【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专辑曲目】:01.珍惜02.爱情03.红尘缘 (龙千玉VS蔡小虎)04.找巢 (龙千玉VS翁立友)05.旅途06.最后的舞伴07.雪花梦08.空白纸09.爱情一百分10.胭脂水粉2010年 发行专辑《用心》【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用心【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发行日期】: 2010-06-04【专辑曲目】:01.用心02.落花泪 (龙千玉VS蔡小虎)国台语对唱03.相逢梦何时04.无可能05.醉无罪06.白贼话07.半边月半边圆08.落雨天09.心内有话千万句10.雨水2011年 发行专辑《卡将哟》【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卡将哟【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发行日期】: 2011年7月30日【专辑曲目】:01.卡将哟02.江山美人 (龙千玉vs袁小迪)03.送给你04.续缘 (龙千玉vs袁小迪)05.红尘泪 (龙千玉vs李明洋) 国台语对唱06.双双07.黑枣红枣08.甘讲是天意09.问君10.莫生气2012 年 发行专辑《幸福之恋》【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幸福之恋【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发行日期】: 2012-11-16【专辑曲目】:01.女神龙02.幸福之恋03.忘川河04.放你去自由飞05.舞台人生06.尚美的人07.梦中女08.祝你一帆风顺(龙千玉VS江志丰)09.组曲(1.一串项链2.最难忘的人3.是你辜负我4.海中网5.风筝)2013年 发行专辑《故乡之恋》【专辑歌手】: 龙千玉【专辑名称】: 故乡之恋【专辑类型】: 台语专辑【唱片公司】: 豪记唱片【发行日期】: 2013-11-02【专辑曲目】:01.笑看人生02.故乡之恋03.美丽的相逢  05.纯情美梦04.千石桥 (VS江志美)06.水中花07.祝你幸福08.背影09.明天10.情来缘去
2023-07-21 16:40:551

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2023-07-21 16:41:123

李香兰是谁

这首歌原作是日本的玉置浩二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
2023-07-21 16:41:201

张学友唱的"李香南"是给什么人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2023-07-21 16:41:293

我想知道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零零漆"中唱的歌叫什么名字以及原唱?

原唱是张学友的<李香兰>曲:玉置浩二词:周礼茂歌词: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着我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恼中还有关淑怡 罗文 李克勤 黄珊珊等翻唱过.关于李香兰的身世李香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在伪满州国(今中国东北)南满州铁道工作的日侨山口文雄的女儿。1920年出生于的伪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郊区。但她小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山口一家便迁移到抚顺。12岁那年,山口一家在抚顺遭遇到平顶山事件。因为文雄不但精精通于北京官话,而且当地有许多中国朋友的关系,被日军怀疑他个中国游击队的间谍,因此第二年文雄辞掉抚顺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国藉干兄弟李际春将军(沈阳银行总裁),又迁移到奉天。「李香兰」是李际春将军给淑子起的中国名字。 李香兰13岁时患了肺病。医生劝她做一些锻炼肺部的运动。但李香兰自小不爱运动。后来她学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学柳巴契克劝告她为了恢复肺部健康最好学声乐较好,并介绍一位原籍意大利的女高音玛达姆?波多列索夫介给她认识。之后她开始学习声乐。 玛达姆?波多列索夫在奉天大和宾馆(今辽宁宾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李香兰也穿和服唱了几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广播电台职员也在大和宾馆听李香兰的歌声。因奉天广播电台为了播送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会说国语又能看歌谱的中国姑娘,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国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该职员马上就邀请她参加的这个节目。她在节目当中作为中国姑娘李香兰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她在该节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从此、她以李香兰为艺名。 同一时期,因为父亲的鼓励,并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国人学校去念书。在北京,她在父亲干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为干女儿「潘淑华」开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课。在北京,她不但修养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以及生活习惯等。虽然学业很忙,但她还继续在奉天参加电台节目。 听到该节目的满映(满州映画协会?日军为宣抚当地人设立的电影公司)职员邀请她参加电影的演出。在满映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接着参加「富贵春梦」、「冤魂复仇」、「东游记」、「铁血慧心」等片后,拍了「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孙悟空」、「苏州之夜」、「迎春花」、「撒咏之钟」、「你和我」等日本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李香兰在日本奠定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在这些电影当中,她唱过插曲「苏州夜曲」、「我爱那颗星星」、「想兄谱」等歌曲。其中「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而这些片子当中她所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姑娘,当时她的人气在日本轰动一时。但被日军略国国土的中国人而言,这些侮蔑中国的片子是无法接受的。但当时的李香兰不知这种中国人的看法,拼命地磨练自己的演技。 李香兰虽然在「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这些片子的音乐制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李香兰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签约。因签约的唱片公司不同,故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的红歌星渡边滨子灌录。而李香兰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会吧!上海」。李香兰在帝蓄唱片灌录了「何日君再来」等十张唱片后,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红睡莲」(『热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咏之歌」(『撒咏之钟』插曲)、「我的夜莺」(『我的夜莺』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录成唱片。 这时期,李香兰认识历史人物川岛芳子(清朝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女王?爱新觉罗显仔)。李香兰的本名淑子以日语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兰叫芳子哥哥(因当时芳子爱扮男装的关系,故芳子叫李香兰这么称呼自己)。当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后来随着李香兰拍片忙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生活是够苦的。军部禁止国民欣赏流行音乐,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军歌。没有任何娱乐。1939年李香兰在东京日本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因日本国民对娱乐非常饥渴,故很多听众都到剧场但进不去,最后排队了剧场周围七圈半。 李香兰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夜来香」、「海燕」两首歌。因「夜来香」红极了中国全土,中华电影公司邀请她参加电影「万世流芳」的拍摄,并灌录其插曲「卖糖歌」以及「戒烟歌」,除此之外还灌录「忘忧草」、「第二梦」等唱片。其中「夜来香」以及「卖糖歌」成为中国流行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这部「万世流芳」是李香兰第一部拍摄的中国电影。当时中国观众以为李香兰是个在北京出生的超级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兰的人气越来越大,但她本人对一直隐瞒着自己国籍扮成中国人继续拍戏、唱歌觉得很难过。正好这个时候,北京记者俱乐部邀请她在北京开办记者会。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记者俱乐部干事长商量。因为李干事长与李香兰父亲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国籍问题。原本李香兰希望请李干事长替她在记者会当中说她不是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出生的,爱中国的日本姑娘。但李干事长说 「绝对不能赞成!也许有些中国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们也不想承认你个日本人。你非中国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们的梦!」 她只好接受李干事长的话。但记者会当中有一个年轻记者问她说道 「李香兰小姐!你为甚么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拙劣的日本电影呢?那是侮蔑中国的片子。有损我们中国人自尊的电影。你不是中国人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为甚么参加那种侮蔑中国的电影呢?今后首否还打算参加这些电影的拍摄?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李香兰很想对记者们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她只好说道 「我错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很多。那种电影的演出,我后悔极了。在这里向各位请罪。今后我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事。请原谅我的愚蠢。」 记者会结束后,她辞职了满映,决心告别李香兰。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兰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在这个演唱会,周璇等明星也过来送花束给舞台上的李香兰。8月日本投降之后,李香兰因曾拍摄过「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汉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兰被控告,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兰)」特地去北京找李香兰父母(当时战败国民不能随便出去)拿户籍证明书回到上海交给法廷,把它当做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后来法廷也承认她是日侨而不是中国人被判无罪,终于回到日本。同样时期,另一个YOSHIKO?川岛芳子因汉奸之罪在北京枪毙。李香兰坐船回日本时,很偶然地在船上听到的竟然是上海广播电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来香」。 回国后,她以本名山口淑子开始演艺以及歌唱工作。回国第一张唱片是「热情美人鱼」(电影『热情美人鱼』的插曲)。后来,灌录了很多唱片。其中「夜来香」日语版及电影插曲「东京夜曲」更是风行一时的名曲。这时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热情美人鱼」、「流星」、「人间模样」、「归国」、「晓的脱走」、「丑闻」、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过美国好莱坞参加「EAST IS EAST」的拍摄以及在百老汇参加歌舞剧「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国,她结识了卓别林。正好他在这个时期拍摄「LIMELIGHT」。李香兰喜欢「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别林的允许,回国后灌录其日语版「永远」,之后在香港也灌录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应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兰闺寂寂」及「一夜风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时的名曲。 李香兰在美国认识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们相亲相爱,1951年结了婚。但因为虽然ISAMU是日裔,但由于国籍不同,此外李香兰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国。所以1956年他们俩离婚了。 1958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结了婚。拍完「东京假期」后,她就退出影坛和歌坛。1969年,应日本富士电视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约记者的身份涉足传播界。 1974年,香兰当选国会议员,到1992年退出政界为止,一直作为担任外交的议员活跃在日本政界,积极致力于中日友好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在<国产零零七>中是<李香兰>的国语版<秋意浓>歌词:秋意浓离人心上秋意浓一杯酒情绪万种离别多叶落的季节离别多握住你的手放在心头我要你记得无言的承诺啊~不怕相思苦只怕你伤痛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啊~不怕我孤单只怕你寂寞无处说离愁舞秋风漫天回忆舞秋风叹一声黯然沉默不能说惹泪的话都不能说紧紧拥着你永远记得你曾经为我这样的哭过翻唱过的还有许飞 许景淳 黄小琥
2023-07-21 16:41:496

张学友《李香兰》这首歌、有什么典故。很喜欢歌词、但有点蒙

这首【李香兰】是由玉置浩二所写。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2023-07-21 16:42:021

苏州夜曲歌词 苏州夜曲歌词是什么

1、歌词 君がみ胸に 抱かれて闻くは...........被你拥在怀中 聆听着 梦の船呗 鸟の歌........................梦中的船歌 鸟儿的歌唱 水の苏州の 花散る春を................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しむか 柳がすすり泣く................令人惋惜 杨柳在哭泣 花をうかべて 流れる水の..............漂浮着花瓣的 流水 明日のゆくえは 知らねども............明日流向何方 可知否 こよい映した ふたりの姿...............今宵映照 二人的身影 消えてくれるな いつまでも.............请永远 不要抹去 髪にか饰ろか 接吻しよか..............装饰在发稍上吧 轻吻一下吧 君が手折し 桃の花......................你手折的 桃花 涙ぐむよな おぼろの月に...............泪眼迷蒙 月色朦胧 钟が鸣ります 寒山寺....................钟声回响 寒山寺 袁殊曾译西条八十《苏州夜曲》: 抱在你胸前,听到了—— 梦的船歌,鸟语。 水国苏州,是为惜花谢春时, 春柳的啜泣。 流水漂浮着落花, 即使未知明天去处; 今宵映着了两人的姿影, 莫消逝啊,到地久天长。 戴上鬓边,还是吻它一吻呢! 是你手折的,这桃花? 且莫含泪啊!在朦胧月下, 钟声来自寒山寺。 普通话版 作词:涤亚 投君怀抱里 无限缠绵意 船歌似春梦 流莺宛转啼 水乡苏州花落春去 惜相思长堤 细柳依依 落花顺水流 流水长悠悠 明日飘何处 问君还知否 倒映双影 半喜半羞 愿与君热情 永存长留 2、《苏州夜曲》是日伪殖民宣传电影《支那之夜》的插曲及主题音乐,由西条八十作词,服部良一作曲,女主演李香兰在1940年6月上映的影片中首唱该曲而成为《苏州夜曲》的原唱者。
2023-07-21 16:42:091

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日本演艺明星山口淑子的化名)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与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演唱歌曲李香兰是花腔女高音,而且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梦是真》《小时候》《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不要告诉我》《三年》《兰闺寂寂》《梅花》《小时候》《十里洋场》《分离》《心曲》等等。恨不相逢未嫁时(国)花香为情郎(国)夜来香(国、日)支那之夜戒烟歌(国)卖糖歌(国)海燕(国)忘忧草(国)第二梦(国)不要告诉我(国)空闺残梦(国)郊外情歌(国、日)春风春雨(国、日)心曲(Eternally)(国、日)兰闺寂寂(国)乌鸦配凤凰(国)身世飘零(国)小时候(国)十里洋场(国)情枷爱锁(国)分离(国)梅花(国)歌舞今宵(国)只有你(国)河上的月色(国)三年(国)防空歌(国)何日君再来(日、国)迎春花(日、国)爱の花びら(La Vie En Rose)(日)苏州夜曲(日)东京夜曲(日)私の莺(日)しらとり韶(日)夜雾の马车(日)そうだその意気(雾岛升u30fb松原操共唱、日)兴亚三人娘(奥山彩子u30fb白光共唱、日)楽しい満洲(日)支那の夜(日)红い睡莲(日)夕月乙女(日)月下の胡弓(日)苏州の夜(日)乙女の祈り(日)梦の太湖船(日)新しき夜(日)黒い百合(日)北京の子守呗(日)花占い(日)浜辺の歌(日)荒城の月(日)ロンドンデリーの歌(Londonderry Air)(日)珊瑚礁の彼方に(Beyond The Reef)(日、英)花はなんの花(日)出演电影1938:蜜月快车、富贵春梦、冤魂复仇1939:白兰之歌、东游记1940:支那之夜、 热砂的誓言、孙悟空1941:苏州之夜1942:黄河、迎春花1943:万世流芳、我的夜莺、赛昂的钟、战斗的大街、誓言的合唱、莎勇之钟1944:野战军乐队1948:我一生中光辉的日子、热情的人鱼1949:流星、种种人生、归国、在拂晓里逃出1950:初恋问答、女人的时代、丑闻1951:东方就是东方(Japanese War Bride 美国电影)1952:雾笛、战国无赖、上海的女人、风云千两船1953:拥抱、天上人间(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4:礼拜六的天使1955:金瓶梅(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5:竹之家(House of Bamboo 美国电影)1956:白夫人的妖恋1957:神秘美人(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8:一夜风流(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东京的休息
2023-07-21 16:42:202

李香兰到底是谁??那首歌的来源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06年举家迁到中国东北。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现名: 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 Yamaguchi Yoshiko  原名: 李香兰(亦作艺名)、潘淑华  英文: Shirley Yamaguchi  经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的日本籍女歌手  国籍: 日本  籍贯: 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并入武雄市)  生日: 1920年2月12日演唱歌曲  李香兰是花腔女高音,而且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梦是真》《小时候》《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不要告诉我》《三年》《兰闺寂寂》《梅花》《小时候》《十里洋场》《分离》《心曲》等等。  恨不相逢未嫁时(国)  花香为情郎(国)  夜来香(国、日)  支那之夜  戒烟歌(国)  卖糖歌(国)  海燕(国)  忘忧草(国)  第二梦(国)  不要告诉我(国)  空闺残梦(国)  郊外情歌(国、日)  春风春雨(国、日)  心曲(Eternally)(国、日)兰闺寂寂(国)  乌鸦配凤凰(国)  身世飘零(国)  小时候(国)  十里洋场(国)  情枷爱锁(国)  分离(国)  梅花(国)  歌舞今宵(国)  只有你(国)  河上的月色(国)  三年(国)  防空歌(国)  何日君再来(日、国)  迎春花(日、国)  爱の花びら(La Vie En Rose)(日)  苏州夜曲(国、日)  东京夜曲(日)  我の莺(日)  しらとり韶(日)  夜雾の马车(日)  さうだその意気(雾岛升u30fb松原操共唱、日)  兴亚三人娘(奥山彩子u30fb白光共唱、日)  楽しい満洲(日)  支那の夜(日)  红い睡莲(日)  夕月乙女(日)  月下の胡弓(日)  苏州の夜(日)  乙女の祈り(日)  梦の太湖船(日)  新しき夜(日)  黒い百合(日)  北京の子守呗(日)  花占い(日)  浜辺の歌(日)  荒城の月(日)  ロンドンデリーの歌(Londonderry Air)(日)  珊瑚礁の彼方に(Beyond The Reef)(日、英)  花はなんの花(日)  出生地: 奉天省抚顺市(即今辽宁省抚顺市)  职业: 歌手、演员、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语言: 汉语、日语、英语  配偶: 野口勇(1952 年- 1957年)、大鹰弘后(1958年 - 2001年)
2023-07-21 16:42:392

问张学友的一首歌

粤语版叫《李香兰》,国语版本叫《秋意浓》。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下载地址: 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C0%EE%CF%E3%C0%BC++%D5%C5%D1%A7%D3%D1 《秋意浓》下载地址: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C7%EF%D2%E2%C5%A8+%D5%C5%D1%A7%D3%D1&lm=-1
2023-07-21 16:42:473

日本人拍的有没有反映中日战争的电影?

有在整个二战时期,那些流传广泛的日本电影无一不是军国主义扩张战略的银幕版,比如宣扬日本侵略军“战绩”的所谓“事变电影”——《海军轰炸队》、《军国摇篮曲》、《后方的赤诚》、《向支那怒吼》。除此之外的那些所谓“国策电影”、“大陆电影”和“文化电影”也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机器不同类型的产品,它们从各个方面去论证这台战争机器运转的合理性和持久性。比如,铃木重吉的《东方和平之路》,简直就是所谓“大东亚共荣”的影像注释,而伏水修导演的《支那之夜》则是在宣扬“中日亲善”。
2023-07-21 16:42:564

如何评价李香兰?

夜来香依旧,何日君再来李香兰,日本著名演员,歌手,国会议员。本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是上海滩“七大歌后”唯一一名外籍歌手。说到李香兰,耳边不由得就回想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夜来香》。是的,这首歌经70多年的传唱仍然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首歌在当时被认为是日本侵略者麻醉中国国民的歌曲,被归入“靡靡之音”。1937年,李香兰被刚刚成立的伪满洲映画协会发掘,次年被聘为满映特邀演员。此后,她陆续出演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白兰之歌》等影片,片中形象多为亲日的中国女子。当时“满映”的影片宣扬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将李香兰包装成“伪中国明星”。而后来的《支那之夜》,在当时的抗战背景影响下,遭到了中国观众的强烈抵制,被认为有损国格。几年后,她道歉道:“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同年,她从“满映”辞职,暂别影坛。日本投降后,李香兰被控以汉奸罪曾被逮捕,后无罪释放,于1946年2月被遣返回日,以原名山口淑子继续演艺事业。1958年,退出演艺圈。1974年山口淑子当选参议院议员。从政后她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2005年,85岁的李香兰公开劝诫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她说“因为那会深深地伤害中国人民的心。”李香兰曾在采访中谈到:“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2014年9月7日,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的确,李香兰曾是日本侵华的帮凶,却也是两国的和平使者。斯人已逝,后人不宜多做评说,只是想对李香兰女士一直以来对中日友好事业所做的表示感谢!
2023-07-21 16:43:052

张学友有首歌叫李香兰 为什么用李香兰命名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2023-07-21 16:43:581

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孙蕤,本名孙思溥,中国流行音乐史研究者、收藏家,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特聘研究员。1936年生于辽宁开原,196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退休前为大连医科大学药剂学教授。 自幼喜爱中国流行音乐,从少年时代,便开始收集音乐资料1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本文将以80年代为重点,简单叙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本文也将涉及其他类型的歌曲创作情况。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约起始于清末至民国初。清王朝的倒台,民国的创立所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在此期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步东渐,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既相冲突又逐步结合的态势。当时已有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作为军歌及学堂歌曲的现象,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汉族历史歌》(王引才填词)等。这可说是西方音乐因素为我所用的开始。中国初期的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萧友梅是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也是最早的歌曲作者之一。《问》、《卿云歌》是他较著名的作品。他的作品虽有浓重的外国音乐的影响,但已开始注意吸收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黄自是受过系统的西方训练的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上的成就较高,《天伦歌》、《玫瑰三愿》都是有名的抒情歌曲。此外,赵元任的《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陈啸空的《湘累》等等作品,都是现代创作歌曲初期涌现的优秀作品。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学西洋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到我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影响了民众。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新型的都市文化逐渐形成。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携手共进。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可怜的秋香》、《月明之夜》等歌曲流传极广。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同时,他又是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能手。在这些儿童歌曲里,民歌、小调、曲牌等均成为创作的素材。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黎锦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黎氏的流行音乐便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1928年,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去香港、泰国、印尼、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演出,《毛毛雨》等流行歌曲即已与他的儿童歌舞一起成为主要节目。1929年,由于经费困难滞留于新加坡无法回国,他遂接受一家书局的订货,短期内编写了一百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了16本歌集。《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歌曲即成于此时,大获成功。“明月歌舞团”是中国流行乐发展中一个重要团体。中国第一代歌星如周璇、白虹、严华,流行音乐作家如黎锦光、姚敏都在这个团里。聂耳也是从这里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1931-1936年间,黎锦晖还为《人间仙子》等十几部电影配乐,其中的大部分插曲是流行歌曲。同时,他也搞舞厅音乐,把民间旋律爵士化。当时的“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大量录制出版他的流行歌曲。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在当时,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上举《毛毛雨》、《桃花红》、《特别快车》等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当时即受到广泛批评。聂耳就曾撰文斥责这些作品。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之初并没有走一条健康之路。除内容平庸外,音乐上的粗制滥造,演唱上的卖弄风情、嗲声嗲气都为其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三、救亡群众歌曲创作及进步音乐工作者的流行歌曲创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事实造成民族危机感的空前高涨。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群众性的救亡歌咏活动。广大进步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批救亡歌曲。从而奠了我国歌曲创作的另一走向。聂耳是救亡歌曲作家中的佼佼者。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所写的30余首歌曲绝大部分是广为流传的成功之作。《毕业歌》、《新女性》、《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是他在进行曲方面具有开拓性贡献的作品。《飞花歌》、《塞外村女》等则是民歌风抒情歌曲中很有特点的作品。在救亡歌咏活动中,还可以举出像《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到敌人后方去》(冼星海曲)、《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一时期奠定的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日后称为队列歌曲)已表现出成熟的中国民族特点,如较少采用和弦分解化的旋律,而是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多级进,富于抒情性等等。与此同时,进步音乐工作者也介入了以电影为主要媒介的流行音乐创作活动。如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任光和安娥的《渔光曲》、《王老五》,贺绿汀的《四季歌》、《天涯歌女》(田汉光词)、《春天里》(关露、贺绿汀词)、《秋水伊人》及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贝林词)等都是为进步电影所作的插曲。总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流行音乐以西方流行音乐形式为蓝本,写作上则有民歌化与西产大小调式化的两种趋向,群众性歌曲以西方进行曲及民歌为蓝本,写作上则有民歌化和进行曲化的两种趋向。至此完成的类型分化奠定了日后群众性歌曲创作的基本态势。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流行音乐和群众歌曲创作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敌伪统治者十分重视流行歌曲的宣传作用。伪满时期,著名歌星李香兰曾成为流行音乐的风云人物。李香兰本为日本人,生于中国,本名山口淑子。战后回到日本,入政界为日本参议员。她在抗战期间受人利用,演唱了大量流行歌曲,如《满州姑娘》、《戒烟歌》、《支那之夜》、《苏州夜曲》等,均以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宣扬“东亚共存”为主旨,在当时产生过恶劣影响,激起了有良知的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当时活跃的中国流行音乐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严工上等人。其中影响最大的为黎锦光和陈歌辛。黎锦光的代表作有《夜来香》、《五月的风》、《疯狂世界》、《采槟榔》等;陈歌辛的代表作有《蔷薇处处开》、《渔家女》、《恋之火》、《高岗上》等等。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没有太重要的成就和发展。除技术上的某些进步外,整体风格没有超过早期的格局。总的来看,中国流行音乐从产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它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一方面,它带有浓重的殖民地气息,存在先天不足的软弱;另一方面,由于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流行歌曲只面向人数不多的小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作品题材狭窄,制作技术粗糙。这决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必将经历一条曲折的道路。自抗日战争以来,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继续沿着救亡歌咏活动的方向发展创作。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郑律成的《延安颂》(莫耶词)、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还有《军民大生产》、《南泥湾》以及歌剧《白毛女》、《刘胡兰》等作品的诞生都显示出生气勃勃的发展趋势。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又出现了《解放区的天》、《山那边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和《胜利进行曲》等优秀歌曲。五、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创作歌曲随着全国解放,群众歌曲领域形成了一支阵容强盛的创作队伍。自《歌唱祖国》到《我们走在大路上》,王莘、李劫夫、瞿希贤、傅庚辰等作曲家在进行曲创作中大获成就,李劫夫尤为其中的佼佼者;晨耕、唐诃、生茂、傅林、遇秋、吕远等部队作家在新民歌创作上显示了很强的实力;雷振邦、石夫则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功。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选曲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别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呈现着良好的态势。合唱、齐唱、独唱、重唱、表演唱等体裁形式均有佳作。当属我国歌曲创作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仍以进行曲与新民歌创作为主,其中进行曲逐渐偏重于抒情性(如《一代一代往下传》)。新民歌创作则有以民间素材变化发展(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再创作(如《克拉玛依之歌》)两种趋向。此外,圆舞曲(如《我爱祖国的蓝天》)、说唱歌曲(如《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方面也有不少佳作。以《毛主席,我们心中的太阳》(乔羽词、沈亚威曲)为代表的颂歌类大型抒情歌曲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体裁。各种风格的歌曲在民族化上都有明显的成就。旋律或以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为基础,或以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配器或用民族乐队,或用管弦乐队,手法比较传统。广播电台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群众性集体歌咏是最普遍的音乐生活方式。这一时期的歌曲演唱以民族与美声相结合的唱法为轴心,产生了像贾世骏、马玉涛、王昆、郭兰英、郭颂、胡松华、吕文科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歌唱演员。这一时期的优秀歌曲作品多收集在两集《革命歌曲大家唱》中。
2023-07-21 16:44:075

请问抗日时期有个大家都认为她是中国女演员,其实是日本人的是谁?

李香兰.人物 简介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女,生于满洲(即今辽宁),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已并入武雄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后曾以日本名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成为日本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等。 [编辑本段]李香兰 原名: 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罗马字 Yamaguchi Yoshiko 曾用名:李香兰(亦作艺名)、潘淑华 英文名: Shirley Yamaguchi 传奇身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女歌手 国籍: 日本 籍贯: 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已并入武雄市) 生日: 1920年2月12日 出生地: 奉天省抚顺市(即今辽宁沈阳)附近的北烟台 职业: 歌手、演员 、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语言: 汉语、日语、英语 配偶: 野口勇(1952 - 1957)、大鹰弘(1958 - 2001) [编辑本段]人生传奇 ◆故国往事: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汉语、日语,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u2022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即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出演电影,在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g
2023-07-21 16:44:383

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

《靠我们打胜仗》(严寒词,晓河曲,作于1946年.当时,反动派在遭到我军的狠狠打击后放出和平谈判的谣言,企图施以缓兵之计,麻痹我军.此曲针对敌人的阴谋而作,流传于华东部队),《起来,穷人们》(根据太行民歌填词),《诉苦复仇》(佚名词,景成曲),《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安波词曲)等.其中《诉苦复仇》一曲中唱到:"中国四万万老百姓,多半是工农,从前我们受压迫,生活不平等.为啥受这欺压,扪心仔细想,这都是蒋家天下制度太不良.痛苦压迫受个尽,再也没法忍,不报仇,不翻身,誓不再为人!"足见其强烈的控诉之情.4,揭露敌人丑态及其反动嘴脸的.如《国民党一团糟》(李劫夫曲),《两个部队不相同》(天然词,张锐曲)等.这些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国民党军队人心涣散,极度腐败的种种丑态,并通过揭露敌人的反动嘴脸和正面讴歌我人民军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整体形象,两相比较,更加坚定了我军必胜的信心.5,反映我军官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如《打》(吴镇词,亚威曲,作于1946年,流行于华东野战军),《换枪歌》(史行词,次欧曲),《前方有个兵工场》(闻达词,龙飞曲,作于1946年,流传于华东野战军)等.在部队教唱这些歌曲,不仅活跃了官兵的生活,配合了各项任务的动员,而且大大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6,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如《青年参军》(哈大音乐系填词,东北民歌,流行于东北地区),《解放军老百姓是一家》(魏风词,罗宗贤曲),《依靠群众》(仲樵编词曲,1947年作,在胶东,鲁中南,渤海,冀中,晋绥等地流传),《依靠老百姓》(彭彬词,何方曲),《拥军》(悦之词,陆原,田耘曲,1947年作,流行于晋冀鲁豫一带),《军爱民民爱军》(林一词,黄准曲)等.这些歌曲从老百姓和人民解放军的鱼水关系出发,刻画了军民情深,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7,反映广大农民土改后喜悦心情的.如《五朵花儿开》(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新词),《翻身歌》(张世威词,梁寒光曲),《今年的新年不一般》(无暇词,引龙曲,作于1947年1月),《庄稼人翻身乐》(依据东北民歌曲调,填新词),《生产忙》(东北民歌,解冰等改编)等.经过一年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并随着形势的转变,在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些歌曲刻画了受尽压迫的农民在土改后获得土地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8,鼓励战士杀敌立功的.如《立功歌》(宁森词,张一鸣曲),《人人立功劳》(谢明词,庄映曲),《刺刀见红更英雄》(谢明,刘枫,晴钟词,庄映曲),《英雄成千万》(庄映词曲).这些歌曲多从正面教育干部战士要多杀敌寇,争当英豪,展示出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永不停步的勃勃英姿.9,缅怀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如由漠雁,栾少山谱写的歌曲《战斗英雄任常伦》中唱到:"战斗英雄任常伦,他是黄县孙户庄的人,十九岁参加了八路军.打仗像猛虎,冲锋在头阵,完成任务坚决又认真,为人民牺牲也甘心……".这些歌曲大多朴实无华,但却深刻表现了对那些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无数战斗英雄的怀念和爱戴之情.10,反映解放前夕广大工人阶级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随着革命的步步胜利,我军工作的重点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1948年4月,全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革命音乐家吕骥同志在会上提出进人城市后应当创作产业工人的歌曲.此后一批反映工人劳动生产的歌曲先后出现,如《咱们的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工人进行曲》(鲁艺音工团词,刘炽曲),《工人先锋》(李士勤词,张风曲),《工人就是战场》(李士勤词,程思三曲),《古树开花》(李予词,郝汝惠曲)等.这些歌曲节奏有力,旋律雄壮豪迈,歌词催人奋进,体现了工人阶级为解放和建设新中国努力劳动,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有关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题材.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内容.当我军不断解放城市时,为了加强城市纪律,还写了歌曲《城市纪律歌》(宋兴中,王影词,张一鸣曲).此外,还有关于部队整训面貌的,表彰先进的,开展形式教育的歌曲等等.总之,在部队中,可以说是事事有歌,事事必歌,这些歌曲如同一条红线,贯穿着整个革命斗争历史的始终.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体裁运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创作,在体裁运用上丰富而多样,除借鉴抗战争时期歌曲的创作手法外,还另有多方面创新,如在进行曲,抒情曲等常见歌曲体裁的基础上还运用了叙事曲,大型组歌等形式,为拓宽歌曲表现空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归纳来看,大致上有如下几类:1,进行曲体裁运用.一般而言,进行曲具有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特点,因此,大部分解放45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2年第4期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创作,此种体裁运用得较多.在搜集到的这一时期的89首歌曲中有86首运用了进行曲体裁.最着名的代表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为《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歌词上做了一些修改,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这首歌曲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雄壮豪迈的气势,一往无前的战斗作风和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歌曲采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开始是冲锋号似的引子,第一,二部分音调坚实,节拍规整,主导节奏型和切分节奏多次出现,是曲调具有向前推动的特点,象征着广大官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行进在祖国大地之上.当乐段变化反复时,出现了连续上行的模进,把歌曲推向高潮.第三部分以这个乐句为基础,并结合引子的节奏,音调,推衍出排山倒海般的曲调,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全曲.进行曲体裁在这部作品中的合理使用,吻合了军歌最基本的条件和需求,规整的2/4拍子,号角般的大调音调等,都为表现昂扬,豪迈的军人气概起到了支撑作用.2,抒情曲体裁运用.抒发战士及广大百姓情感的歌曲在这一时期也是很常见的.如《山那边哟好地方》(左弦词,罗忠熔曲),《五指山歌》(依据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调填新词)
2023-07-21 16:44:452

李兰香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李兰香本名叫山口淑子,是日本人,生于中国。明国时期在风月场上有很多有名的红红极一时的歌姬女星,民国上海四大明星,李兰香,胡蝶,阮玲玉,周旋。李兰香是后期之秀在她前面的有阮玲玉,周旋等人,李兰香是个日本人而且和川岛芳子的关系不浅,李兰香有着一副清脆甜美楚楚动人的嗓音,她的汉语十分的好几本上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去别,相交于当时诱惑的多情的的演唱风格李兰香的演唱风格是独树一帜的,清纯,专情,不做作,听众可以在唱片里面找到很多不同的地方,也正是这样才让这个当时上海娱乐圈的小辈迅速的红极一时。李兰香的歌声婉转秀气,且她的音乐造诣极高,日本人再一次演唱当中关注到了李兰香,以中日亲善为借口,找到了她,李兰香迫于无奈为了活着能耐勉强答应为日本人服务,期间可以说日本人让她唱什么就唱什么,让他演什么就演什么,甚至于李兰香还出演过一些对中国有着负面影响的电影,在外人看来,在爱国人士看来李兰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艺人,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李兰香被判处叛国罪被送往军事法庭,一汉奸罪背叛绞刑。行刑之前,李兰香为了活下去主动找到了法院,她说出了她一生的秘密,这个中文流利的歌坛明星是一个日本人,她的原名=叫做山口淑子,早年她的父亲从日本来到了中国,她从小就在中国生活,基本上和中国人没有什么两样,法庭得知真相后处于国际影响就放了李兰香,在法院看来一个日本人帮助日本汉奸罪不能成立,而她又只是一个歌星生活都没透明判间谍罪更是没有证据。李兰香无罪释放回国之后一直都在宣传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孽,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明白自己到底犯下了多大过错。拓展资料:过去很多人都误以为她是中国人。与她相对应的川岛芳子,倒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相反很多人以为她是日本人,这两个人在当时都是风云人物,在中国大地留下了很多的传奇故事。参考资料:李兰香-百度百科
2023-07-21 16:44:545

苏州夜曲的歌词

电影《支那之夜》插曲原版全文(中日文对照) 歌名:《苏州夜曲》作词:西条八十作曲:服部良一君がみ胸に 抱かれて闻くは...........被你拥在怀中 聆听着梦の船呗 鸟の歌........................梦中的船歌 鸟儿的歌唱水の苏州の 花散る春を................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惜しむか 柳がすすり泣く................令人惋惜 杨柳在哭泣花をうかべて 流れる水の..............漂浮着花瓣的 流水明日のゆくえは 知らねども............明日流向何方 可知否こよい映した ふたりの姿...............今宵映照 二人的身影消えてくれるな いつまでも.............请永远 不要抹去髪にか饰ろか 接吻しよか..............装饰在发稍上吧 轻吻一下吧君が手折し 桃の花......................你手折的 桃花涙ぐむよな おぼろの月に...............泪眼迷蒙 月色朦胧钟が鸣ります 寒山寺....................钟声回响 寒山寺 作词:涤亚演唱:白虹投君怀抱里 无限缠绵意船歌似春梦 流莺宛转啼水乡苏州花落春去惜相思长堤 细柳依依落花顺水流 流水长悠悠明日飘何处 问君还知否倒映双影 半喜半羞愿与君热情 永存长留 在后来李香兰的版本中将“鸟の歌”唱成“恋の歌”。因此在后辈歌手的翻唱中,这两个版本都有流传了。那为什么会把“鸟の歌”唱成“恋の歌”呢?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呢?这个问题在一些日本网站上有讨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鸟の歌”为正确的。《苏州夜曲》虽由日本人所作,却有着明显的江南小调风格。这缘于作曲家服部良一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熟悉中国的民间音乐和语言,他还有个中文名字叫夏瑞龄。有关此曲的创作背景,有两个说法,一是服部良一为创作此曲,曾专门到苏州去体验生活。他面对苏州美景,运用当地的音乐素材,遂将此曲一挥而就。这是目前在一些中文和日文的网站上普遍的说法。但我还看到另一说法是,他是在杭州面对西湖美景所作,完成后才到苏州走了一趟,这种应该是后来的附会之说,不足为信。
2023-07-21 16:45:261

金国大将完颜宗隽真的柔福帝姬一往情深吗?完颜宗隽真的求宋高宗见柔福帝姬一面吗?

在小说中是真的,完颜宗隽对柔福很深情,可以为了她频频违反金国大王的旨意,甚至不介意被柔福误会和痛恨,没有一个人可以对柔福做到这种地步,只是他也恨柔福一点也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才疏忽而让柔福逃回南宋。完颜宗隽曾经是求宋高宗见柔福一面,见到她安好才放心,如果接下来计划一切顺利,他本可以娶到柔福,只是被宋高宗借刀杀人害死了。
2023-07-21 16:45:424

巨星光环下的传奇女“汉奸”,跟川岛芳子兄妹相称,还能逃脱制裁

天王张学友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李香兰》,知道且会唱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样一首以人名来做歌名的歌曲确实是非常少见的,足可以见这个李香兰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那么,李香兰到底何许人也呢?李香兰其实是侵华战争中一个很出名的女“汉奸”,日本人把她包装成当红明星,大搞文化输出来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洗脑民众做日本的顺民。她跟臭名昭著的另一个女汉奸川岛芳子还称兄道弟,并且在日本战败被审判时还能逃脱制裁,最终回归日本从政,安享晚年活到90多岁。她的一生属实比电视剧还精彩曲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上世纪传奇巨星的故事吧。1920年2月12日,在中国辽宁奉天附近的北烟台(辽宁灯塔市),李香兰出生在这里。彼时,李香兰还不叫这个名字,她本名叫山口淑子,是个再纯正不过的日本人。之所以会出生在中国,是因为她的家族是个汉学世家,她的祖父是日本佐贺县的汉学学者。她的父亲常年受她祖父的影响,早年就来到中国学习,之后更是举家都搬来了东北。1931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政权,成立了一系列的公司,淑子的父亲就在其中的“满铁”工作。1932年,山口家举家搬到了抚顺。正是在抚顺生活的这段时间,爆发了惨无人道的“平顶山事件”(日军为了报复抗日武装,屠杀了3000多名无辜平民),这起事件也影响到了淑子的父亲,被怀疑“通敌”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一家人又搬到了沈阳,淑子的父亲也意识到了时局的险恶纷乱,为了保护淑子,在其13岁时让她认了中国义父。 这个中国义父叫李际春,是淑子父亲的中国同学,当然,李际春的身份远不止如此。李际春有多个标签,北洋政府中将,淮军出身,奉系军阀,和日本陆军特务机关总长,二战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还是拜把子兄弟。淑子认他做义父时,他刚成立沈阳银行,并自认总裁。从此后,淑子就跟着义父姓李,并用曾经的笔名“香兰”得名“李香兰”。到了李香兰14岁的时候,又认了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潘政声为义父,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的一所女子中学念书。李香兰的这两位义父,俱是大名鼎鼎的汉奸,在战后均以叛国罪被处决。所以山口淑子从成为李香兰起,就已经注定了她“汉奸”的成分。李香兰的经历和另一个汉奸有些相似,就是川岛芳子。两人同样的认义父,一个是日本人认中国汉奸为义父,一个是中国汉奸认日本人为义父。并且这两人还有一番特殊的交集,对李香兰的人生轨迹改变很大。由于义父潘政声是天津市市长,李香兰有机会频频出入天津的上流 社会 ,由此,她结识了川岛芳子。有意思的是“芳子”与 “淑子”两个名字在日语发音中差不多,两人都觉得很有缘分,更是大感亲近,一见如故,甚至还以兄妹相称。因为川岛芳子经常男装打扮,所以芳子称兄,李香兰自然就称妹了。正是她把李香兰推荐给了伪满电影厂的。而另一个对李香兰影响很大的挚友,则是白俄罗斯少女柳芭,两人也是结识于上流 社会 派对,正是柳芭引荐她拜苏联著名的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为师,使她的音乐天赋得以发掘,从而走上了唱歌的道路,可以说是这两人把李香兰引上了大荧幕前。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侵占另一个国家,除了军事上的占领,文化上的侵蚀也非常重要,日本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的怀柔政策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政治构想,成立了“满映”电影公司,长相标致、歌声婉转的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李香兰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随后又出演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曲。这些影片通通是为了宣传日本的国策,同时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和侵略的目的,让公众认为,日本的侵略是非常受到欢迎的,影片的个中剧情非常无脑荒谬,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甚至恶意曲解 历史 。不过在当时,确是非常受欢迎的,这就是文化输出的可怕之处,就跟美国好莱坞一样,今天的好莱坞不是也面向全球大搞文化输出?宣扬美式价值观吗?说个题外话,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强,也可以面向全世界输送我们的文化。李香兰长相很美,她不是那种典型的东方美人,五官中带有一些西方人的深邃与挺拔,气质上具有东方美人的清雅脱俗,再加上李香兰精通日语与汉语,师从俄罗斯声乐大师能唱出一半女歌星唱不出的花腔女高音。这一切都使她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伪满洲国更是大力包装推广,很快李香兰就红透了大江南北,她越红,伪满就越利用她的影响力来拍辱华,美化侵略的电影。在这期间李香兰更是多次为日军站台,多次赴前线慰问日军,可以说这位“中国养女”做的这许多事,是深深的伤害到了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感情的。到了1943年,抗日战争接近反攻状态,日本帝国已不复当初的嚣张跋扈,过去那些她跟伪满拍的影片注定不能让她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她真正的代表作是是一部叫做《万世流芳》的影片,这片子当时造成了轰动效应,连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都看过。1944年2月出版的《上海影坛》杂志还将该片评为“最佳影片”。到了1963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对此片的评论是:“利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打着所谓‘清算英美侵略主义之罪恶"的幌子,歪曲林则徐这个爱国 历史 人物的形象,歪曲鸦片战争的 历史 ,充满了反 历史 主义的观点,并且还大肆渲染三角恋爱。”真正让李香兰红得发紫的还是1944年无心插柳的一首歌曲《夜来香》。这歌红到什么程度呢?李香兰在东京的演唱会售票时,在剧场外排队的人把剧院围了七圈半。而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有80多个版本,到现在这还是一项未被打破的记录,这首歌在现代的传唱度也是非常高,直到如今还有多位大咖歌星翻唱《夜来香》的版本。 不过这样的好景没有持续多久,正如李香兰那首《何日君再来》里唱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过去所有的影视作品,歌曲,都成了她汉奸身份的铁证,她要面临的是国仇家恨的清算。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审判,当时被捕的还有她的“兄长”川岛芳子。国民军事法庭先后宣判川岛芳子和李香兰,并判处两人死刑,不久,川岛芳子被执行枪决。而李香兰因为在法庭上大声宣告自己日本人的身份,从而被法庭宣布“汉奸”罪名不成立,得以被遣返回日本,保住一条小命。1958年,告别中国后的李香兰,回到日本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并嫁给他做了外交官夫人。到1974年的时候,经由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劝说,开始步入政坛,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直到72岁的高龄才从参议院退休。回归日本的李香兰,也对曾经自己年少无知犯下的过错深感内疚。她一直强调日本不可忘却这段 历史 ,在日本右翼的高压下,她毅然说出“日本应该谢罪”。并且在日本右翼参拜靖国神社时,还劝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并称:“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李香兰曾经的确做过助纣为虐的事,伤害了无数中国人,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在战后,她又积极为“中日友好”奔走,足可见她也有内疚悔过之心。这样的一个人,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她的悔过是否值得原谅?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留言。
2023-07-21 16:45:491

迎春花的影片评价

不意看到一出拍于一九四二年的满映电影《迎春花》,一段尘封的历史透过黑白的影像徐徐展开。它的吸引力,就算不是因为主演是李香兰,仅仅因其资料性,就已经颇为珍贵。按照研究满映的专家胡昶的介绍,满映是“满铁映画制作所”的简称,为当年日本人配合其“国策电影”政策在伪满洲国设立的电影制作机构。“满映”所生产的影片,当时分为娱民映画、启民映画、时事映画三种。娱民映画就是故事片,时事映画是新闻片,启民映画又称文化映画,包括教育片和记录片。看《迎春花》,可以看到影像的下边有中文字幕,显然是放给中国人看的。根据日本影评人岩崎昶的说法,当时无论是日本国内拍摄的“大陆电影”,还是满映出品的电影,内容无非有二:一,描写日本人对大陆的扩张,二,描写日中两国人的恋爱故事。两者其实都是日本人借以宣扬其“大东亚共荣圈”的“国策”的手段。《迎春花》看似说的是一个恋爱故事,剧中却透过日本人的说话,透露其赤裸裸的侵略者嘴脸。片中,设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建筑分社的社长对其职员说:“最近日本人总是把南方挂在嘴边,当然南边是主要的,可是为了找出资源,第一步应该先在北方打下基础。日本民族的命运,不在于最终结果。南方出资源,北方出人才。”电影还暗示,当时日本人在东北的大多数公司还或明或暗地协助或配合日军侵略而进行种种服务,前不久看到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正是当时的在东北的日本商人所进行的种种服务,如勘探地形,绘制地图,连最偏僻的东北边远地区的地理状况也了解得一清二楚。《迎春花》的另一处,这个日本建筑分社的社长竟然明目张胆地对中国人说:“我前天到博物馆,看见不少六朝字画,非常漂亮。中国的字画真是没得说,当时我还发现了辽代的壁画,可真是棒。我当时还想,那个壁画,能不能带到日本去。其中的一张画着水鸟,无论是色彩、线条和构图,和日本的古画一点也不错。一千年前的满洲的绘画,同日本五百年前的绘画,都是同出一源,日本的美术跟满族的美术,说得再广一些,都是东亚的艺术。”满口诡辨言词的底下,是对中国古文物垂涎欲滴的大盗嘴脸。在这样的狼子野心下,《迎春花》的所谓描写“日中两国的恋爱故事”的主题,不过是日本人用来包裹其意图的糖衣。电影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从日本来中国东北日本人公司工作的日本青年,其感情徘徊于媒妁之约的本国女人八重(木暮实千代饰)和在日本人公司工作的中国姑娘白丽(李香兰饰)之间,影片为了讨好作为观众的中国人,特别显示这个日本男青年倾向于中国姑娘的好感。而对于中日女人的对比,也特别以中国姑娘的泼辣爽朗和天真热情与日本女人的呆板忧郁构成鲜明的对比,来显示这个日本人对中国女人的热情。编导的企图,不外是借此突出其“东亚共荣”“日中亲善”的“国策”。不过影片的最后,毕竟没有像一九四零年日本导演伏水修的《支那之夜》拍得那么赤裸裸--同是李香兰饰演的中国姑娘,原本讨厌日本人,却在被日本人长谷川一夫掴了一巴掌之后,不但没有反感,反而爱上了这个日本人。一九四五年,就是这个镜头成为她是汉奸的罪证--日本女人回了东京,中国姑娘则去了北京。岩崎昶曾经总结像《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国策片”的特色,是“有甜蜜的闹剧色彩,又有本来是日本人却一直充作中国明星的李香兰(山口淑子)的魅力,以及她所唱的罗曼蒂克的流行歌曲,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引起观众狂热的兴趣。”虽然他说的是日本国内拍摄的“大陆电影”,其实以之总结《迎春花》也很确当。影片的名字就取自片中李香兰为日本青年演唱的同名歌曲。影片大秀日中友好共存的场面:日本公司中有少中国员工;日本人租住中国人的房子,和中国人在一起聊天、下棋、吃饭、喝酒,其乐融融;日本人常和中国人交流书画艺术等等。在镜头中,日本人和中国人和睦相处,世界俨然是太平盛世的景象,中国人对日本人似乎也非常客气热情,满面笑容,没有任何对日本人的不满、不悦。不明就里的人,根本看不出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日本人铁蹄践踏下的东北!原来日本人那时的“楚门秀”,已经做得这般天衣无缝,真令人叹为观止。饶有意思的是,岩崎昶在《日本电影史》对日本国内的“大陆电影”揭露甚祥,对于“满映”却未置一词,不免令人纳罕。现在《迎春花》出来,底细可就出来了:《迎春花》的制作人,正是他。对比岩崎昶的“不着一字”,李香兰后来的忏悔,倒显得坦诚多了。
2023-07-21 16:45:561

甘粕正彦的满洲映画

当时,满洲最大的电影杂志《电影画报》第三卷第三期三月号,庆祝满洲“建国”10周年卷上,甘粕正彦发表一篇题为《战事和电影》的文章,明确说明了“满映”国策宣传的历史使命。部分原文如下:“电影在平时,固然是一种国民的心粮,陶冶情操纯化思想,以致力于娱乐的魅力为主体,但是在战时,由于巧妙的操纵它的写实效果,由于认它做宣传报道的宠儿而使之充分的活跃去宣传国家的威力,把实象比文字比绘画更深刻的传达给国民,籍使前线和枪后相结合,电影是负着使国民全般协力的觉悟和爱国的观念旺盛的任务的……”“满映”建立后,为了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早日出片,很快健全了内部机构,扩充了人员,还增加了电影专业人员。根岸宽一、牧野满男、谷川信吾,都是有影响的电影人物。由于“满映”是国策公司,所以一开始就把这种精神强烈的表现出来了。“满映”的第一部作品是《壮志烛天》,1938年由坪井与导演,讲述的是农村模范青年刘得功,常遭土匪侵袭,投奔了伪满洲国军,决心讨伐匪首马得堂。他的这个行动受到年迈的父母和叔父的反对,但却得到未婚妻瑞坤的支持。刘参军后,很快晋升为伍长,在一次讨匪中同匪首马得堂遭遇,刘负伤,经国防妇人会的妇女热心看护,伤愈出院,回乡同老母恋人团聚,受到全村人的欢迎。影片极力美化伪满国军的生活,带有强烈的宣传色彩。影片制作的目的就是宣传伪满国军,而且影片是由治安部委托摄制的,强烈的说明了电影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政治需要的产物。在谈及第一部电影时坪井与导演承认“这是一部强烈宣传国军为内容的影片,剧场效果不佳,只能起到一定的宣抚作用。”除了美化伪满国军的影片以外,还拍摄了歌颂伪满警察的影片。如1938年拍摄的《大陆长虹》就是典型的讴歌伪满警察的影片,夸大了伪满警察的形象。“满映”拍摄的都是这样赤裸裸的宣传国策和教化满洲人民的影片。“满映”前期拍摄的都是这样的影片,比如《国法无私》、《烟鬼》、《田园风光》等。1938年,唯一的日本演员李香兰的加入,备受注目,因为她用的是中国人的名字。她出演温柔的爱情影片较多,是日本当局用温柔的爱情故事吸引满洲人民,用意自然是教化民众、宣传国策思想及大东亚共荣思想。以李香兰的名字进行演艺活动的是日本演员山口淑子,1920年生于中国,在上学期间,她曾向白俄声乐教授勃多列索夫夫人学习声乐,并曾专门去北平上中学,学习标准汉语。1933年,作为日本侵略者鼓吹所谓“五族协和”“日满亲善”的虚伪政治口号以麻醉中国人民而进行的宣传活动之一,奉天广播电台开办了一个名为“满洲新歌曲”的节目,经日本北支派遣军司令部负责中国事务的陆军少佐山家亨介绍,刚刚在勃多列索夫夫人的独唱会上演唱过歌曲的山口淑子被他们选中,成为演唱满洲新歌曲的歌手。为了避免中国观众的反感,电台当局提出不用她的日本名字,而用中国名字李香兰。出于同样的背景,当“满映”筹备拍摄《蜜月快车》时,为了寻找在影片里唱歌的女主角新娘的扮演者,经过关东军报导部的军官推荐,正在北平读中学的山口淑子再次入选。同样出于给满洲人看的电影的决策,李香兰再次被选为她的艺名,从此,李香兰的名字开始出现在银幕上,直到日本战败。李香兰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蜜月快车》。影片主要是表现新婚夫妇刚结合时的矜持、喜悦的心情,是一部闹剧性质的影片,实际效果不佳,却使李香兰被人们所熟知。此后,李香兰频频扮演中国少女的角色,吸引中国人民的眼球。如《蜜月快车》、《富贵春梦》、《冤魂复仇》、《铁血慧心》、《黄河》等。在扮演许多纯真的中国少女之后,“满映”开始利用李香兰扮演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中国女子形象,且都十分的爱恋日本男子的角色。第一次“满映”和东宝合作的影片是《东游记》,描写满洲国农民去东京找他们的一位去日本多年的朋友的经历。在这部充满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强烈藐视和歧视的影片里,两个前去访友的中国农民在旅途中出尽了洋相,他们的朋友老王虚荣自私、吹牛撒谎,而与此相比,日本国是那么的先进富裕,日本人是那么的彬彬有礼。李香兰扮演的丽琴,是日本一家公司的打字员,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所以成了两个农民和日本人交流的媒介,她与一名中国留日学生相爱,最后动员大家一起回去,建设“新满洲”。在和松竹合作的《迎春花》中,李香兰扮演的白丽,同样是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与来伪满洲国的日本人关系密切,千方百计的帮助他与中国青年建立联系,在这两个角色身上,形象地体现了日本侵略者所鼓吹的“中日提携,共存共荣”和“五族协和”的反动口号所需要的中国人和中国妇女的形象。随着日本侵华战争向内地的推进,随着李香兰名声日隆,“满映”又与东宝合作,推出“大陆三部曲”进行电影的国策宣传。所谓的“大陆三部曲”,就是指李香兰和东宝名演员长谷川一夫共同主演的《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
2023-07-21 16:46:081

贺岁片一说从哪里来

什么是贺岁片:贺岁片的历史考证(一)从贺岁片的来源谈起在做进一步探讨的时候,我们首先面临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问题:贺岁片从哪里来?中国大陆贺岁片的源头来自香港。香港的贺岁片起源何处?2001年1月12日新浪网登载了一篇未署名文章《贺岁片到底为谁贺岁》,其中关于贺岁片尤其是香港贺岁片的起源作了这样的推测,摘录如下:“贺岁一词起于何时无从考究,只知道旧时的梨园有个传统,每逢年关岁末,必得聚合大帮名角儿唱一出大戏,内容多是吉祥喜闹类,各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有的还反串别的行当,马连良和周信芳两位老板就曾反串过青衣花旦,这场应节的大戏唱做之佳、场面之盛,为一年之最。这里头的意思就是感谢观众(真正的衣食父母)多年的厚爱,又赏若干梨园子弟一年饭吃。这是艺人对观众打心眼儿里的感激和酬谢,不仅比平日演得卖力,而且票价减半,与义演无异。这传统雷打不动,渐渐就似乎形成了贺岁节目的几大重要标准:一、必是名角汇聚,星光熠熠;二、反常规的演出,以喜庆吉祥内容为主,就为节日里图个吉利;三、主要是酬谢观众的厚爱,商业利益放在其次。香港每年都会出产几部贺岁片,《花田喜事》、《大富之家》、《满汉全席》都是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贺岁作品,虽然片中少不了夹杂一些粗鄙的噱头和调侃,但在拍片动机和创作思路上却与旧时的梨园艺人一脉相承,众明星不计报酬,倾情演出,即使最小的配角也由大明星担纲主演,片中更少不了剧组成员集体亮相向观众拜年道贺,温情融融、喜气洋洋,蒙广大观众一年的鼎力支持,要的就是与民同乐。演员与观众有鱼水之情,香港的影视工作者至今自称为艺人想来自有他的道理。” 这段推测很有意思,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贺岁的真正起源,细细考证还是有些出入。文章中所说的“梨园传统” 其实就是“封箱戏” 和“开台戏” 。何谓“封箱戏” ?《京剧知识辞典》作了如下解释:“封箱戏,京剧戏班中的演出习俗。京剧戏班每年封箱之前演得一场戏,亦系本年最后演的一场戏。演员各演拿手戏一折,最后合演反串戏。封箱戏大都邀请他班演员助兴演出,剧目务求谐趣、火炽,以便招徕观众。” 但是贺岁片与封箱戏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出入,“封箱” 从十二月中旬开始,春节过后才结束。“封箱” 结束后戏班要举行“开台” 仪式演出喜庆的“开台戏” ,就是说整个春节期间是无戏可看的,这和今天以春节档期为重心的贺岁片有大大的不同。其次,文章中所说“不计报酬” 对于今天的贺岁片也是不适用的,贺岁片正是以高额票房为目标抓住了被旧时艺人们忽略了的春节档期,因此,有人认为:“所谓‘贺岁片‘概念,其实最早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电影市场的一种操作理念。” 变相地否定了贺岁片来自中国戏剧的说法。其实,最大的出入仅在于前面所说的时间,即“档期” 上。早期香港的贺岁片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受“封箱戏” 和“开台戏” 的影响,如前述文章中提到的《花田喜事》、《大富之家》、《满汉全席》以及《东成西就》等香港贺岁片,都有明星串戏、搞笑祝福的“梨园传统” 。(二)档期与贺岁片的档期所谓档期,是一个商业化的时间概念。就电影市场而言,就是对电影票房具有特别商机的某一段时间。比如暑假档期,寒假档期,圣诞档期,春节档期,情人节档期等等。所谓档期,也是一个以社会文化为核心的时间概念。不同的档期,总是以不同的社会文化来划分的。比如情人节档期的文化主题是爱情,暑假、寒假以学生放假休息的档期有校园文化这样的主题。在这些档期里,适宜放映一些与档期文化契合的影片,这样影片的票房会得到一定的保证。贺岁片有档期吗?它的文化是什么?无论“类型说” 还是“档期说” 都认为贺岁片应该在中国农历新年一段时间里放映,这就是它的档期,现在通常把这个档期扩大到从公历元旦到农历春节,就是所谓的“春节档期” 。它的文化是什么在下面将做进一步回答,简单地说,类型说认为主要内容是“喜庆” ,档期说认为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宽泛的文化。即使在文化定位上存在着重大分歧,我们还是确立了一点:贺岁片是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春节档期里,寻找贺岁片的来源,并进而探究贺岁片是什么。(三)电影在春节历史上中国人在春节有看贺岁片的习惯吗?贺岁片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走到历史的长河中,溯源顺流,从春节档期入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中国人的春节由来已久,但是我们只能从电影泊来中国之日谈起,加之前面提到“类型说” 和“档期说” 都认为贺岁片指在从公历元旦到农历春节的“春节档期” 上映的一种影片,故我们即将考证的期限上限为电影来到中国的1896年,具体考察时间锁定在1896年以来历年的元旦到元宵节(春节结束的标志)之间的时段;其次,早期的香港电影文化深受大陆电影(主要以上海电影业为主)的影响,且贺岁片主要是针对大众(市民)文化,故一下将以1896年至1949年期间的上海——这一中国最早的也是早期最重要的电影文化基地为样本,1949年后以上海为辅,北京为主,来考察从1896年以来春节期间中国人的观影(旁涉观戏)活动,审视历史给我们沉淀下来的遗迹。1.1896年—1913年“贺岁片史前期” 1896年8月,刚诞生不久的电影泊来中国,落户上海徐园,称“西洋影戏” ,在《申报》上登出广告称“西洋影戏客串戏法” ,也就是中国电影史学家程季华先生指出的“影片是穿插在‘戏法‘、‘焰火‘‘文虎‘等一些游艺杂耍节目中放映的” 。但是,该年年底至次年年初的春节档期,徐园并没有上映“西洋影戏” ,在《申报》大清光绪廿二年十二月廿八日副张所作的广告中说“丁酉元旦日开演大赐福、满床笏、梅龙镇、黄鹤楼、滚红灯、二进宫” ,倒是上演了一系列戏曲。其中有较喜庆的戏大赐福、满床笏等,也有不属于喜剧的黄鹤楼、二进宫等。同时,上海的其他戏院也都上演传统戏剧,比如天仪茶园上演的戏曲为大赐福、寿山会、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其中失街亭、斩马谡有很浓的悲剧色彩。从1896年至1913年十七年间,逢春节各戏院都是上演中国传统戏剧,而没有放映影片,直到1914年初这种状况才慢慢改变。因此,这段时期虽然在中国开始放映电影,但对于贺岁片来说,无疑是一个史前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压箱” 和“开台” 传统已经被突破,戏剧已经在农历“元旦日” (即正月初一)上演,而且以大副广告加以宣传,可以说中国传统戏剧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期意识,因此,春节档期意识是否如前所述来自美国值得思考。另外,在春节时段上演的这些戏剧中有喜剧也有悲剧。2.1914年—1921年“贺岁片萌芽期” 电影真正在春节档期放映是从1914年开始。1914年公历元旦,上海东京活动影戏园上演了影片“潜入深海” 、“传氏留意嬉言” 、“米氏之救火团” 、“奸细盗卷” 、“侦探奇案” ;爱伦活动影戏园也有影片上演。当然,这些影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为春节档期定制的贺岁片。从1913年东京活动影戏园、爱伦活动影戏园开办以来,每夜必演来自国外的影片,内容包括“风景、历史、争战、滑稽、侦探、爱情等片” ,甚至还有“德法飞行队航空大战” 、“蔡鄂将军灵柩仪制” 等纪录时事的影片。尽管如此,这一时段的中、后期已经开始注意在元旦、春节特别放映一些滑稽可笑的影片,因此,这一时期是贺岁片的萌芽期。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春节上映的影片以滑稽片为主,比如1916年元旦日上海共和活动影戏园放映的七部影片中,有六部都是滑稽片。1920年2月16日(农历12月26日)上海大戏院海上演了卓别麟的《百万金钱》《犬吠声头》等滑稽片。1921年春节,上海大戏院还上映了“泡洛笑话” 等滑稽影片;除滑稽片外,还有侦探片(如《黑衣盗》,还成为历年常演不衰的影片)和爱情片(如《铁血鸳鸯》,也是以后常常上映的影片)。“贺岁片” 的名字并没有出现。1921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四)《申报》副刊上第一次出现了有关“贺岁片” 的广告“影戏贺岁片:本会同志普及美学起见,各出珍藏影戏名家小影,选定男女十二人,合为两组并译传略,精致铜版套印彩色,自备贺年之用” ,这里的贺岁片其实是指今天我们使用的贺年明信片,与贺岁影片关系不大。但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贺岁” 一词可以加用在另一词上,表示后一词所代表之物可以做“贺岁之用” ,如明信片。这一时期有这样几个特点:电影在春节档期放映,但是并没有春节档期意识;影片全部来自国外;完整的长故事片较少,多为短片,还有大量的纪录片上映;故事片以滑稽片为主,也有侦探片和爱情片。3.1922年—1949年“贺岁片发展期” 1922年—1949年春节档期中国大陆放映了大量的影片,在这个时期中,我们才真正看到了类似现在的贺岁片的影子。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电影春节档期意识形成并加强;中西结合;类型多样,“悲喜交加” ;关注现实,受现实影响大;明星加盟。⑴电影春节档期意识形成并加强。中国国产影片《海誓》就是专门安排在农历春节前推向市场的,它也是中国第一部在春节期间放映的影片,可以说是国产贺岁片的鼻祖了。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春节档期意识的最终形成。在戏剧春节档期意识的影响下,放映商也一改过去电影广告作得较小的作风,效仿戏剧广告的做法对《海誓》作了大幅广告,以至于引起了其他影片商的模仿,由此每逢新片上市,都以大幅广告宣传,这也是电影春节档期意识受传统戏剧影响的一个证据。在《申报》1922年1月22日《海誓》的广告中,特别申明了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晚放映。事实上,正月初五、初六、初七、初十一、十二、十三也放映了《海誓》。对于这种档期意识的最终形成和加强,其他电影商也有了回应。如上海大戏院在《申报》1922年1月23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巨幅广告为两部西片“旅店黑幕” “秘密电光” 作宣传:“爆竹一声,大地更新,恭维各界诸先生新年大大发达大大进步,是为敝院同人馨香祝之耳。所以今晚特映二大名剧,以祝各界新岁之雅兴焉。元旦日起每日加演日戏每天更换新片。” 此元旦日指农历年的正月初一。其中“秘密电光” 是侦探片,“旅店黑幕” 是爱情片。此后,这种恭贺新年的说法在其他影院的广告中也时时可见,但是,这一期间仍然没有“贺岁片” 这一称谓出现,也没有因为“恭贺新年” 而只放映喜剧片。贺岁意识的加强更明显地表现在很多国产电影都在春节档期首映,以下是1922年至1949年在春节档期首映的国产电影的不完全统计:年代元旦春节1922年《阎瑞生》1923年《张欣生》1924年《孤儿救祖记》《孽海潮》1930年《大人国》1931年《野草闲花》《强盗孝子》《歌女红牡丹》《银幕艳史》1934年《青春之火》《盐潮》《人生》《一个女明星》《归来》《姊妹花》《似水流年》《恋爱与义务》1935年《飞花村》《神女》《大路》《再生花》《红羊豪侠传》《新婚的前夜》《新女性》《空谷兰》1936年《船家女》《凯歌》《花烛之夜》1937年《皆大欢喜》《清明时节》《压岁钱》《春到人间》《人言可畏》《满园春色》《夜半歌声》1939年《楚霸王》《大地》《红粉飘零》1941年《文素臣》《雁门关》《红杏出墙记》《天涯歌女》《乱世佳人》《啼笑因缘》1942年《铁扇公主》《恭喜发财》1943年《霓裳曲》《水性杨花》《香闺风云》《母亲》《夫妇之间》《情潮》《桃李争春》《芳草碧血》《断肠风月》1944年《何日君再来》《义海恩仇记》《不求人》《鸾凤和鸣》《红尘》1945年《凤凰于飞》1946年《前程万里》《还我故乡》1948年《四美图》《从军梦》1949年《十二小时的奇迹》《欢天喜地》⑵中西结合。中国国产影片出现在春节档期电影市场,打破了国外影片独霸市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影片更关注现实社会,常以发生在现实社会的事情为创作素材,如《阎瑞生》《张欣生》等,就是以当年发生在上海的两大案件为背景创作的。国外影片大多远离现实社会。⑶类型多样,“悲喜交加” 。这一时段春节档期上映的影片囊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故事片,还有时事纪录片。国外影片中以滑稽片、侦探片为主,滑稽片以卓别麟、劳莱与哈台、罗克的影片为主,这些滑稽影片就是今天“贺岁类型说” 所要求的喜剧片,但是也有悲剧性影片如《残花泪》《忠烈女》等,而且上座率不错。国产影片的类型更为多样,如爱情片《海誓》《梁山伯与祝英台》、武打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恐怖片《夜半歌声》、社会伦理片《孤儿救祖记》《人心》《孽海潮》《神女》《压岁钱》《马路天使》、科幻片《大人国》、卡通片《铁扇公主》、历史片《红羊豪侠传》、战争片《还我故乡》等,国产影片中喜剧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比较突出的是《顽童》《大闹怪剧场》《王先生到农村去》《皆大欢喜》《恭喜发财》《难兄难弟》《从军梦》等,主要的喜剧演员有韩兰根、关宏达、殷秀岑等人。但是,把国外片和国产片合在一起,喜剧片的比例还是不少,而且年年都有。“悲喜交加” 的情形从头至尾存在于“史前期” “萌芽期” “发展期” 。“史前期” 和“萌芽期” 主要是悲喜戏剧,因为1896年—1921年间中国的电影事业还不是很发达,春节人们的文化活动主要是观戏。1922年后电影受戏剧的影响档期意识加大(注意,这里的档期意识更多地是一个商业化时间概念,而较少关注到文化概念的一面),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春节档期传统戏剧“悲喜交加” 的特点。⑷关注现实,受社会影响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题材的现实性。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国产贺岁片与国外贺岁片的不同在于国产贺岁片更注重现实题材(注意,这里的贺岁片含义与“类型说” 只指喜剧片是不同的),而且成了国产贺岁片的一大创作思路,延续至今;B.春节档期的形成和泛化。最早的传统戏剧没有春节档期,而代之以“压箱” “开台” 。后来有所突破,形成春节档期,电影也受其影响在春节期间放映以供娱乐,但是最初也限于传统春节,也即是农历的腊月底到正月十五。直到“贺岁片萌芽期” 的中、后期才逐步把公历元旦日前后的时间也纳入“档期” 中,这与中华民国自1912年起以公历纪元密不可分。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国家意识偏重于公历纪元,因此,农历逐渐被称为“旧历” “废历” ,慢慢地丧失了以前唯我独尊的地位,公历元旦也开始分担传统春节的部分功能,使得人们“去旧迎新” 的节日心态散布在公历元旦至农历春节结束的这一时段中,也就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春节档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今天的春节档期还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开始以平安夜或圣诞节(公历12月24、25日)为春节档期的开端,甚至还突破了12月24日的界限——比如《大腕》的首映日为2002年12月21日,因为当年12月24日恰逢周一,发行商就把时间提前了三天,周五“起片” (首映)正是最佳时机。春节档期的形成和泛化正是受社会变迁影响的结果。当然,春节档期虽然形成,也没有“春节档期” 这样的称谓。C.内容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抗战” 期间,贺岁片深受社会局势影响: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中国推出“拒盗抗敌,齐向死路找生路” 的《壮志凌云》,1938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火燃烧到上海,该年干脆就没有贺岁片,1939年在香港版的《申报》上更是呼吁“国防片” ;到日军攻陷上海,并逐步控制上海的时候,在上海的春节档期中甚至出现了日本人推出的影片,如《支那之夜》(又名《春之梦》)、《苏州夜曲》、《璎珞公主》、《怒海雷动》、《热风》、《血染长空》、《独眼龙政宗》等影片,与此同时英美影片锐减,甚至绝迹。⑸明星加盟。这并不是电影在春节放映的必然结果,而是既有的现象,不仅在春节,在其他时间里中国的电影既受戏剧的名角传统,也受国外电影的明星制影响,也充分利用明星效应获取较好的票房。这一时期中,诸如殷明珠、但二春、王汉伦、郑正秋、郑小秋、马徐维邦、宣景琳、张织云、阮玲玉、周旋、胡蝶、赵丹等人出现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中,但又不同于明星群聚,共贺新岁的贺岁形式。4.1950年—1994年“贺岁片萎缩期” 1950年、1951年还能见到贺岁片发展期的影子,如在《大众电影》1950年第十二起上还有这样的广告“中彩出品,滑稽菁华一起出笼,滑稽面孔全部动员,滑稽巨片‘七十二家房客‘” 等等,还预告放映的影片有《花街》、《再生曲》、《中朝一家》。从1952年起至1983年,贺岁片几乎销声匿迹,如果以广义的贺岁片——即在春节档期上映的影片来衡量,也几乎全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影片,唯一有两年例外,1956年春节、1957年春节有两个专门的“春节礼品” ——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春节大联欢》和《恭贺新禧》,但是两部影片都是纪录片。《春节大联欢》首先纪录的是“1955年工业建设、农业合作化运动等方面的成绩;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英雄、工农业劳动模范和文化战线上的著名人士也将在这部影片上同观众见面。” 该厂还“特别邀请了许多名演员演出精彩节目,其中有梅兰芳先生演《宇宙锋》,周信芳先生演《四进士》,王文娟和徐玉兰演越剧《春香传》,新凤霞演《刘巧儿》,侯宝林说相声等。文艺节目中还有中央实验歌剧院一九五五年演出的新歌剧《草原之歌》。影片的结尾是歌颂我们祖国无限美好的社会主义远景的大合唱《向社会主义大进军》。” 《春节大联欢》更像是今天我们习见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1957年的《恭贺新禧》有了一些变化,在1957年《大众电影》第一期中指出“《恭贺新禧》是为了庆祝春节而拍摄的纪录片,主要记录了各种优秀的戏剧和歌曲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当此新年,将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愉快!” 从这个介绍可以推测《恭贺新禧》中文艺的成分更重一些。随着时代的变化,从1983年起,非政治宣传类的影片重新回到春节档期,如该年元旦放映了《魔术师的奇遇》、《欢天喜地对亲家》,英国的《三十九级台阶》,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寅次郎的故事》在日本是作为贺岁片发行放映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寅次郎的故事》是我国最早引进的贺岁片。该年春节放映了三大类影片:彩色纪录片、科教片和故事片。总的说来,“萎缩期” 有这样几个特点:⑴档期意识减退,商业意识消失,代之以政治意识。⑵贺岁影片几近绝迹,仅有的一些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也局限在政治宣传片中。但是,贺岁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故而是“萎缩” 。在萎缩期的后期贺岁意识重新回归。5.1995年——至今“贺岁片探索期” 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风云,中国大陆贺岁片也同样经历了“史前期” 、“萌芽期” 、“发展期” 和“萎缩期” 的变化。自1995年第一次以“贺岁片” 的名义引进《红番区》起,中国大陆贺岁片进入了“探索期” ,其状况前面已有描述。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⑴档期(商业)意识回归,政治意识淡化。⑵第一次以贺岁片的名义来称呼春节档期影片。⑶对于“贺岁片是什么样的影片” 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商业票房。因此,这一时期是“贺岁片探索期” ,探索的目的在于解决“贺岁片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影片” 的问题,最终生产出大众接受,票房良好的“贺岁片” 。(四)从结论反观档期说纵观电影在春节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下结论。结论一:“贺岁片” 名称没有在大陆产生,即使出现过也是指用来贺岁的明信片,而不是今天的“贺岁影片”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贺岁” 一词可以与另外的词语结合,指某物可以用来贺岁,如当今出现的“贺岁剧” 、“贺岁小说” ,就是指用来贺岁的电视剧、小说,恰如用来贺岁的电影——贺岁片一样。结论二:在漫长的岁月里虽然没有今天意指贺岁影片的“贺岁片” 一词出现,但是已经具有非常明显的春节档期意识。这种档期意识最早来自于中国传统戏剧,而非欧美电影市场理念的产物,但是我们认为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欧美文化对其影响巨大,比如前面我们论述过的春节档期的扩大化,就可以视为欧美文化对中国电影春节档期的影响。结论三: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类型多样,包括有悲剧、喜剧和正剧。结论四: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应该基于社会集体心理,而不是政治意识。贺岁片是以商业形式出现的社会集体心理的产物,而不是政治的附属品,除非那时的政治恰恰代表社会集体心理。如果把它仅仅当作非民意的政治宣传的工具而不是民意在文化上的投射,它就会萎缩。这里所说的民意具有广泛性,就是一切大众心理,或者叫社会集体心理。以这四点结论来反观档期说,似乎档期说关于“贺岁片是在春节档期放映的所有影片” 的主张更符合历史的本意,但是,我们仍然存在几个疑问:贺岁片的名字究竟是怎样诞生的?这个名字和春节放映的所有影片有什么关系?如果贺岁片指春节放映的所有影片,为什么现在的贺岁片都偏于喜剧呢?先把这些疑问放在一边,让我们去检讨类型说。
2023-07-21 16:46:262

求日本人拍的有关中日战争 的电视剧 或 电影

有 在整个二战时期.那些流传广泛的日本电影无一不是军国主义扩张战略的银幕版.比如宣扬日本侵略军[战绩"的所谓[事变电影"--<海军轰炸队>.<军国摇篮曲>.<后方的赤诚>.<向支那怒吼>.除此之外的那些所谓[国策电影".[大陆电影"和[文化电影"也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机器不同类型的产品.它们从各个方面去论证这台战争机器运转的合理性和持久性.比如.铃木重吉的<东方和平之路>.简直就是所谓[大东亚共荣"的影像注释.而伏水修导演的<支那之夜>则是在宣扬[中日亲善".
2023-07-21 16:46:452

中国女汉奸是哪个

一个“中国女汉奸”的忏悔——李香兰一个“中国女汉奸”的忏悔——李香兰《国产007》之政治情结——李香兰   《国产007》当年在中国大陆被禁放映,是因为诋毁正面形象,而更重要的是还存有敏感的中曰历史的政治话题。   袁泳仪在片子饰演的李香琴是李香兰的女儿。而且星星还在片中大唱张学友的《李香兰》。熟知《李香兰》这首歌是翻唱1991年曰本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由玉置浩二谱写演唱。   就是这个名字,李香兰,一个在中国人眼中曾冒充中国人为曰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她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曰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曰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   山口淑子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1906年)从曰本来到中国,她1920年2月12曰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1932年,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曰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从1931年,曰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曰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在曰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曰军宣传,或者粉饰曰本侵略战争的电影。   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曰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侮辱中国的电影。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   1945年曰本战败,“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后因公布了属于山口家的曰本户籍,证明自己的曰本人身份得以幸免。被判无罪。   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曰后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曰本国会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写作自传《在中国的曰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曰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曰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政治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曰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2023-07-21 16:46:521

为什么现在的人那么喜欢清朝,什么辫子戏大为流行为什

这个朝代最近,历史记载比较详尽,故事比较好编。服装道具比较好弄,也比较好演。别的朝代的话,越古老的越不好演,因为服装道具要求很多,一旦出了失误穿帮会挨骂。而且越古老,语言就越单一,成语也不能随便用,因为可能当时还没有。口语也有讲究,有的台词不能乱说。清代就好演了,基本所有的成语都有了,北京官话流行起来,和普通话接近,口语也不会有人批评。而且发型简单,一条辫子就够了。不像别的朝代,平民,士大夫的发型,冠带,都有讲究。
2023-07-21 16:47:003

有没有姓支的小说主角

答案:有的,姓支的小说主角有很多,比如知名作家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中的女主角王佳芝,以及网络作家六六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中的男主角支国强等。解释: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多种多样,有些作者会在名字中蕴含一些寓意,有些则是纯粹的随意取名。而姓支的人物名字在小说中也并不罕见。拓展:除了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也有姓支的主角。比如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的男主角支离,以及电视剧《爱情公寓》中的角色之一支持。
2023-07-21 16:47:207

苏州夜曲是不是日本人写的?

《苏州夜曲》是一首充满江南韵味的老歌了,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后来在探寻日本歌谣史的时候,才知道这原是一首日本歌曲,曲名就叫《苏州夜曲》。   1940年,日本东宝映画和中华电影公司合拍了一部《支那之夜》的电影,主演是长谷川一夫和李香兰。片中有三首歌曲,分别是《支那の夜》、《苏州夜曲》和《想兄谱》。   《苏州夜曲》由日本著名诗人西条八十作词,音乐大师服部良一谱曲。演唱者最初有两个版本,一是李香兰的在影片里的独唱版,另一个则是灌录成唱片的渡辺はま子和雾岛升的对唱版,下面听到的是后者的演唱。   苏州夜曲   作词:西条八十 作曲:服部良一   君がみ胸に 抱かれて闻くは...........被你拥在怀中 聆听着   梦の船呗 鸟の歌........................梦中的船歌 鸟儿的歌唱   水の苏州の 花散る春を................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しむか 柳がすすり泣く................令人惋惜 杨柳在哭泣   花をうかべて 流れる水の..............漂浮着花瓣的 流水   明日のゆくえは 知らねども............明日流向何方 可知否   こよい映した ふたりの姿...............今宵映照 二人的身影   消えてくれるな いつまでも.............请永远 不要抹去   髪にか饰ろか 接吻しよか..............装饰在发稍上吧 轻吻一下吧   君が手折し 桃の花......................你手折的 桃花   涙ぐむよな おぼろの月に...............泪眼迷蒙 月色朦胧   钟が鸣ります 寒山寺....................钟声回响 寒山寺   《苏州夜曲》的国语版首唱者是40年代的歌影红星白虹。此外,据资料介绍也被灌录过英文版,曲名叫《China baby in my arms》,不过很难找到录音了。   国语歌词:   作词:涤亚   投君怀抱里 无限缠绵意   船歌似春梦 流莺宛转啼   水乡苏州 花落春去   惜相思长堤 细柳依依   落花顺水流 流水长悠悠   明日飘何处 问君还知否   倒映双影 半喜半羞   愿与君热情 永存长留   关于《苏州夜曲》的歌词,在后来李香兰的版本中将“鸟の歌”唱成“恋の歌”。因此在后辈歌手的翻唱中,这两个版本都有流传了。那为什么会把“鸟の歌”唱成“恋の歌”呢?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呢?这个问题在一些日本网站上有讨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鸟の歌”为正确的。   《苏州夜曲》虽由日本人所作,却有着明显的江南小调风格。这缘于作曲家服部良一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熟悉中国的民间音乐和语言,他还有个中文名字叫夏瑞龄。   有关此曲的创作背景,有两个说法,一是服部良一为创作此曲,曾专门到苏州去体验生活。他面对苏州美景,运用当地的音乐素材,遂将此曲一挥而就。这是目前在一些中文和日文的网站上普遍的说法。但我还看到另一说法是,他是在杭州面对西湖美景所作,完成后才到苏州走了一趟。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拍摄过很多美化战争,粉饰东亚共荣的影片,这部《支那之夜》便是其中之一,内容讲述一个中国女子爱上日本青年的故事。战后,这样立意的电影自然遭人唾弃,而片中的歌曲也就难免受到牵连,成了问题歌曲。   不过,我是觉得,任何艺术形式都会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家所利用,赋予符合他们利益的含义。我始终坚持音乐归音乐,政治归政治,音乐本身并无罪过。   就这首歌曲本身而言,古典含蓄的词意,婉转悠长的曲调,是一首相当隽永的佳作。所以直到现在,这首歌依然被后辈歌手广为传唱。
2023-07-21 16:47:361

周星驰在国产007中唱的那首张学友的歌叫什么名字

张学友的《李香兰》,国语版本叫《秋意浓》。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http://www.xiehai.com/mp3/张学友/张学友-李香兰.wma
2023-07-21 16:47:433

周星驰在《国产007》里唱的张学友的歌是哪一首啊?

那歌很好听,我也很喜欢!那是张学友的《李香兰》,国语版本叫《秋意浓》。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李香兰》下载地址: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C0%EE%CF%E3%C0%BC++%D5%C5%D1%A7%D3%D1《秋意浓》下载地址: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C7%EF%D2%E2%C5%A8+%D5%C5%D1%A7%D3%D1&lm=-1
2023-07-21 16:47:503

张学友一首歌叫做《李香兰》,而日本有一个女明星叫李香兰,这里面有关联吗,还是纯属巧合。要详细的。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 张学友的这首歌演绎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对于中国百姓多少有些神秘的名字—— 李香兰。40岁以下的人很难感受其中以慢板带出的既痴情又忧伤的氛围,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一个在文化感情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缺口。蜂拥而至的舶来文化和中国的新文化都在这里碰撞冲击。然而,透过这位红极一时的歌手,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当时一些耐人寻味的情境。 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
2023-07-21 16:47:595

李香兰是谁啊?还有,详细介绍以下川岛芳子.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 张学友的这首歌演绎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对于中国百姓多少有些神秘的名字—— 李香兰。40岁以下的人很难感受其中以慢板带出的既痴情又忧伤的氛围,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一个在文化感情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缺口。蜂拥而至的舶来文化和中国的新文化都在这里碰撞冲击。然而,透过这位红极一时的歌手,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当时一些耐人寻味的情境。 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东方魔女——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又名金壁辉),这个被称为东方魔女的“男装女谍”,作为日本策动伪满独立、与国民党居间调停、互相勾结的“秘密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曾参与“皇姑屯事件”、“9·18事变”、“满洲独立”等重大秘密活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1.28”事变及营救秋鸿皇后等臭名昭著的卖国活动,成为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受到特务头子田中隆吉、土肥原贤二等的大加赞赏。 纵观川岛芳子的一生,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间谍、大汉奸,国民党必得把她作为第一号女汉奸处决,方泄国愤! 女子学校的神秘公主 70年前,松本高等女子学校的林荫大道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扬鞭策马,绝尘而去。这位骑马上课.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经常在上课时溜出去玩的女学生,就是日后作乱满蒙、声名狼籍的没有日本国籍的日本人——川岛芳子。 对女子学校的师生们来说,川岛芳子的身世就好象远隔日本海的“支那国”(支那是日本对中国的卑称)一样神秘。人们只知道她是日本著名的军国主义者、浪人川岛浪速的养女;只知道她来自一衣带水的中国;只知道她是一个十分可爱又十分富有挑逗性的“新女性”——在松本高校的纪念册上,曾有一篇题为“川岛芳子小姐的裸体照”的文章。 川岛芳子那种极具女性之天真烂漫而又多愁善感的表情,以及放浪不羁、横蛮任性的作风,不禁使人们对她充满了与日俱增的好奇感:她究竟是谁?从哪里来?到这里要干些什么?她和川岛浪速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直到川岛芳子在中国的北京被处以极刑后,才为那些同情她、怜爱她或憎恨她、唾弃她的人们拨开重雾,才大白于天下。 昔日那位独领风骚、为许多男性心折的“马背公主”,真名叫爱新觉罗·显纾,是满清皇室肃亲王善春的第十四位公主、生于1906年,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统)继承皇位的前2年。 字东珍的显纾公主出身具有高贵血统的名门望族。其生父肃亲王家在清王朝的八大世袭皇族中乃是“泰山北斗”,独占鳖头。肃亲王的曾祖是武肃亲王豪格,乃皇太极的第一王子,是开创200年大清基业的元勋。由此,可以想象川岛芳子家世的显赫与权势。身为肃亲王第十四公主的芳子,为亲王的第四侧妃所生。在小东珍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正值中国内忧外患、革命风潮骤起、清室统治摇摇欲堕的多事之秋。身为股肱大臣的肃亲王,眼看着老祖宗的社稷不保,心中五内俱焚。他在联络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游说日本军部出兵干涉南方革命党“叛乱”的同时,又策动蒙古王公喀喇沁王与惯匪巴布扎布组织蒙古义勇军,企图制造“满蒙独立”的既成事实。然而,排山倒海般的辛亥革命使肃亲王的美梦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为了实现“匡复清室”,的夙愿,肃亲王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遣满洲、蒙古和日本,让他们伺机而动,为满洲独立而“殚其力,尽其心”;甚至不借将自己最钟爱的显纾也送给川岛浪速作养女,以图日后“有所作为”。于是,作为东方公主的爱新觉罗·显舒便于1912年跟随养父飘洋过海,来到一个原本陌生、但却造就了她的一切的国度——日本,开始了具有特殊目的——匡复清室——的特殊教育——日本军国主义教育。 为了适应日本的生活,川岛浪速不仅给显舒起了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芳子(这个名字在全日本乃至整个远东地区可谓闻名遐二迩以至于世人知其本名者屈指可数。至于其字“东珍”,更是鲜为人知),而且还专门为她请了家庭教师,帮助她学习日语以及日本的各种风俗习惯。 一恍5、6年过去了,昔日因为不想离开父亲身居异乡而痛哭流涕的中国公主显舒,已长成身穿和服,口操地道日语、见人即大大方方地打躬作札的日本姑娘川岛芳子了。此时的芳子,在松本高等女子学校中因面容佼美、行为开放而著称。她常穿水兵式服装,头发有时梳成辫发,有时又随意飘散在两肩。由于年龄渐长,加之其生父和养父的事业急需有才华的后备军,川岛芳子开始接受有关政治事务、军事技能、情报与资料的收集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这种“额外”的学习使芳子不得不经常性地休学一二个月,以至被学校勒令退学。退学对芳子来说,非但没有任何失落感,反而使她能无所顾忌,投入那种令她痴迷且疯狂的“男人的运动”中,川岛芳子首先下定决心剪去一头青丝,女扮男装,用她的话来说,这是“永远清算了女性”。接着,这位身穿黑色礼服,头戴太阳帽并戴着墨镜的女中“豪杰”,便开始和养父的徒弟们一道,学习骑马、击剑、柔道、射击。据说芳子的骑术精湛,枪法超群,她策马疾驰中连续击落百步开外的苹果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就在这时,早已发现芳子作为一名优秀间谍所具备的天生禀赋的川岛浪速,开始着手训练芳子收集资料、使用谍报通讯器材、制造阴谋。散布谣言以及利用美色获取情报等技巧,为她日后成为全日本“军中之花”般的超级间谍作必要的准备。面对养父的悉心栽培,芳子的心中早已种下了“成大业、立殊功”的日本武士道思想的种子。很快,一个如鲜花般娇艳美丽的天真少女用纤嫩的双手敲开了日本谍报机关的大门。 东方的玛塔·哈丽 留着男人头、行事果敢谨慎、为人颇有手腕的川岛芳子,在其养父和军界朋友的保荐下,快获得日军特务机关的重视。恰逢东北巨枭——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自己在东北三省的利益受损,而同日本关东军屡屡发生磨擦;而且日方担心张作霖与北伐军作战失利退守关外,会把北伐军的势力引到满蒙,从而破坏日本对满蒙乃至全中国的侵略计划。于是,日本军部派员到东北集结,着手准备暗杀张作霖。由于行动不便,急需有中国国籍的可靠人士“协力共进”,于是驻扎在东北三省的日本关东军特务处便派与川岛浪速有师生之谊的倔田正胜少佐回国,游说川岛,希望他为了日本国的利益派养女芳子
2023-07-21 16:48:253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著名女星究竟有哪些,她们当年的排名如何?

周璇1920.8.1-1957.9.22) 原名:苏璞 籍贯:江苏常州 身份:中国早期电影著名女演员、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 评价:一代歌后“周璇”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加上电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凉的身世,因此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关注。 生平: 童年被卖为 周家养女。 1931年 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后入新华歌舞社。主演1934年 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第二,成为十大歌星之一,被誉为“ 金嗓子”。 1935年 从影,在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1936年 入艺华影业公司,主演《喜临门》、《满园春色》等影片,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狂欢之夜》中扮演角色。 1937年 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八一三事变后参加大型话剧《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后随上海剧艺社赴菲律宾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 任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演员,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厢记》等近二十部影片。 1943年 在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渔家女》、红楼梦等影片。抗战胜利后赴香港,相继主演《长相思》 、《各有千秋》、《忆江南》、《清宫秘史》等影片,并在文华影业公司摄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 1950年 回上海,参加影片《和平鸽》的拍摄,因患病而未竟。 出演影片 : 1935(1):美人恩 1936(4):花烛之夜 化身姑娘 喜临门 百宝图 1937(4):马路天使 满园春色 三星伴月 女财神 1939(5):孟姜女 李三娘 新地狱 七重天 董小宛 1940(6):三笑 孟丽君 苏三艳史 西厢记 黑天堂 天涯歌女 1941(5):梦断关山 梅妃 夜深沉 解语花 恼人春色 1943(1):渔家女 1944(2):鸾凤和鸣 红楼梦 1945(1):凤凰于飞 1946(2):长相思 各有千秋 1947(5):莫负青春 歌女之歌 花外流莺 忆江南 夜店 1948(1):清宫秘史 周璇早年身世坎坷,从艺后生业辉煌,感情生活却连遇挫折。出生年月有多种说法,有1918、1919、1920诸说,逝世于1957年9月22日,又说是20日。籍贯有常熟和上海两说。 主要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来、陋巷之春、月圆花好、疯狂世界、诉衷情、采槟榔等 李香兰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 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代表作:《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候》、《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等。 白虹 (1919-1992) 原名:白丽珠 籍贯:北京 身份:中国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 评价:“北平三白”之一(其他两位是白光、白杨),白虹一生在歌、影艺术上都有不俗的成就。 生平: 幼年的她非常喜欢音乐,13岁那年,明月歌舞团从上海到北京招募团员,她顺利地被录取了,从此以白虹的艺名步入上海的演艺圈。 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板黎锦辉的介绍下,出演过《人间仙子》和《国色天香》两部电影,但她在歌坛的表现还是更为耀眼的歌唱事业为主。此时的白虹嗓音虽然甜美,但歌艺的成熟还是30年代后期的事情,歌曲《郎是春日风》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白虹的发音准确,每每能将感情与词意融会贯通,令聆听者更易领会歌词的含义,因此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强,与周璇、龚秋霞齐名,被誉为“三大歌后”之一。1934年,在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歌星比赛中,白虹以领先二百多票的成绩摘得桂冠,而位列次席的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金嗓子”周璇。 提到白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作曲家黎锦光,白虹早期的歌曲几乎全部出自黎锦光之手,两人更结为夫妇一时传为佳话,被认为是美满的歌坛伉俪,直到1950年俩人登报声明离异。 40年代时白虹的事业鼎盛期,她开始演唱不同歌路的曲目,风格偏于轻松活泼的类型。其中,她最擅长的是演唱爵士风格的歌曲,如《得不到的爱情》、《恼人的秋雨》、《爱情与黄金》、《雨不洒花花不红》等。 白虹的音域非常广阔,有歌评家评她:“歌喉嘹亮就像阳光普照,能激发人们高远的情怀。”她的《卖汤丸》至今教人琅琅上口,和严华合唱的《人海飘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郎如春日风》更是代表作,后来也有不少歌星翻唱。 1992年白虹去世,享年73岁。而在时代乐坛上,她的光彩将永不褪色。 代表作:《莎莎再会吧》、《雨不洒花花不红》、《郎是春日风》、《人海飘航》、《河上的月色》、《乘风破浪》、《浪花》、《我要回家》、《纺棉花》等。 白光 白光为中国四五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原名史永芬,1921年生于北平。因见电影院投射机的一道白光而得艺名“白光”。白光因演出:《荡妇心》、《一代妖姬》、《玫瑰花开》、而走红,被称为中国“一代妖姬”。除了演戏,白光还是一位极负盛名的歌星,以其磁性的低音风靡歌坛,感性缠绵,别树一帜。她主唱过不少电影歌曲,其中以《叹十声》、《东山一把青》、《祝福》较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萦旧梦》、《等著你回来》、《如果没有你》均也脍炙人口,至今已成为国语时代曲的经典。白光在1950年代初退出歌影坛,隐居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白光因结肠癌在吉隆坡病逝,享年78岁。 评价 在40年代以妖艳的形像、慵懒的歌声,被称为一代妖姬,名气不在周璇之下。她敢于向大牌歌星挑战,演唱并出唱片,足见她的自信。她那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大上海站住了脚。和周璇一样,她也几乎是每片必唱的,梦幻般的歌声迷住了众多听众, 白光唱歌演戏都有她独特的个性。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怀也算坦诚。尤其是那把低沉柔又带懒慵韵味的磁性嗓音确实教歌迷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标准的京片儿,咬字吐词极富感情,更夹着一种放浪形骸的味道,教喜欢听她的歌的人们永难忘怀。
2023-07-21 16:48:332

川岛芳子就是传说中的李香兰吗?

不是的李香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在伪满州国(今中国东北)南满州铁道工作的日侨山口文雄的女儿。1920年出生於的伪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郊区。但她小时候由於父亲工作的关系,山口一家便迁移到抚顺。12岁那年,山口一家在抚顺遭遇到平顶山事件。因为文雄不但精精通於北京官话,而且当地有许多中国朋友的关系,被日军怀疑他个中国游击队的间谍,因此第二年文雄辞掉抚顺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国藉乾兄弟李际春将军(沈阳银行总裁),又迁移到奉天。「李香兰」是李际春将军给淑子起的中国名字。 李香兰13岁时患了肺病。医生劝她做一些锻炼肺部的运动。但李香兰自小不爱运动。后来她学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学柳巴契克劝告她为了恢复肺部健康最好学声乐较好,并介绍一位原籍意大利的女高音玛达姆.波多列索夫介给她认识。之后她开始学习声乐。 玛达姆.波多列索夫 在奉天大和宾馆(今辽宁宾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李香兰也穿和服唱了几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广播电台职员也在大和宾馆听李香兰的歌声。因奉天广播电台为了播送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会说国语又能看歌谱的中国姑娘,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国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该职员马上就邀请她参加的这个节目。她在节目当中作为中国姑娘李香兰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她在该节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从此、她以李香兰为艺名。同一时期,因为父亲的鼓励,并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国人学校去念书。在北京,她在父亲乾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为干女儿「潘淑华」开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课。在北京,她不但修养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以及生活习惯等。虽然学业很忙,但她还继续在奉天参加电台节目。 听到该节目的满映(满州映画协会 日军为宣抚当地人设立的电影公司)职员邀请她参加电影的演出。在满映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接著参加「富贵春梦」、「冤魂复仇」、「东游记」、「铁血慧心」等片后,拍了「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孙悟空」、「苏州之夜」、「迎春花」、「撒咏之钟」、「你和我」等日本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李香兰在日本奠定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在这些电影当中,她唱过插曲「苏州夜曲」、「我爱那颗星星」、「想兄谱」等歌曲。其中「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而这些片子当中她所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姑娘,当时她的人气在日本轰动一时。但被日军略国国土的中国人而言,这些侮蔑中国的片子是无法接受的。但当时的李香兰不知这种中国人的看法,拼命地磨练自己的演技。 李香兰虽然在「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这些片子的音乐制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李香兰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签约。因签约的唱片公司不同,故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的红歌星渡边滨子灌录。而李香兰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会吧!上海」。李香兰在帝蓄唱片灌录了「何日君再来」等十张唱片后,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红睡莲」(『热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咏之歌」(『撒咏之钟』插曲)、「我的夜莺」(『我的夜莺』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录成唱片。 这时期,李香兰认识历史人物川岛芳子(清朝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女 爱新觉罗显仔)。李香兰的本名淑子以日语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兰叫芳子哥哥(因当时芳子爱扮男装的关系,故芳子叫李香兰这麼称呼自己)。当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后来随著李香兰拍片忙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生活是够苦的。军部禁止国民欣赏流行音乐,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军歌。没有任何娱乐。1939年李香兰在东京日本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因日本国民对娱乐非常饥渴,故很多听众都到剧场但进不去,最后排队了剧场周围七圈半。 李香兰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夜来香」、「海燕」两首歌。因「夜来香」红极了中国全土,中华电影公司邀请她参加电影「万世流芳」的拍摄,并灌录其插曲「卖糖歌」以及「戒烟歌」,除此之外还灌录「忘忧草」、「第二梦」等唱片。其中「夜来香」以及「卖糖歌」成为中国流行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这部「万世流芳」是李香兰第一部拍摄的中国电影。当时中国观众以为李香兰是个在北京出生的超级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兰的人气越来越大,但她本人对一直隐瞒著自己国籍扮成中国人继续拍戏、唱歌觉得很难过。正好这个时候,北京记者俱乐部邀请她在北京开办记者会。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记者俱乐部干事长商量。因为李干事长与李香兰父亲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国籍问题。原本李香兰希望请李干事长替她在记者会当中说她不是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出生的,爱中国的日本姑娘。但李干事长说「绝对不能赞成!也许有些中国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们也不想承认你个日本人。你非中国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们的梦!」她只好接受李干事长的话。但记者会当中有一个年轻记者问她说道「李香兰小姐!你为甚麼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拙劣的日本电影呢?那是侮蔑中国的片子。有损我们中国人自尊的电影。你不是中国人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为甚麼参加那种侮蔑中国的电影呢?今后首否还打算参加这些电影的拍摄?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李香兰很想对记者们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当然也不能这麼说。她只好说道「我错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很多。那种电影的演出,我后悔极了。在这里向各位请罪。今后我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事。请原谅我的愚蠢。」记者会结束后,她辞职了满映,决心告别李香兰。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兰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在这个演唱会,周璇等明星也过来送花束给舞台上的李香兰。8月日本投降之后,李香兰因曾拍摄过「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汉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兰被控告,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兰)」特地去北京找李香兰父母(当时战败国民不能随便出去)拿户籍证明书回到上海交给法廷,把它当做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后来法廷也承认她是日侨而不是中国人被判无罪,终於回到日本。同样时期,另一个YOSHIKO?川岛芳子因汉奸之罪在北京枪毙。李香兰坐船回日本时,很偶然地在船上听到的竟然是上海广播电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来香」。 回国后,她以本名山口淑子开始演艺以及歌唱工作。回国第一张唱片是「热情美人鱼」(电影『热情美人鱼』的插曲)。后来,灌录了很多唱片。其中「夜来香」日语版及电影插曲「东京夜曲」更是风行一时的名曲。这时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热情美人鱼」、「流星」、「人间模样」、「归国」、「晓的脱走」、「丑闻」、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过美国好莱坞参加「EAST IS EAST」的拍摄以及在百老汇参加歌舞剧「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国,她结识了卓别林。正好他在这个时期拍摄「LIMELIGHT」。李香兰喜欢「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别林的允许,回国后灌录其日语版「永远」,之后在香港也灌录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应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兰闺寂寂」及「一夜风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时的名曲。 李香兰在美国认识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们相亲相爱,1951年结了婚。但因为虽然ISAMU是日裔,但由於国籍不同,此外李香兰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国。所以1956年他们俩离婚了。 1958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结了婚。拍完「东京假期」后,她就退出影坛和歌坛。1969年,应日本富士电视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约记者的身份涉足传播界。 1974年,香兰当选国会议员,到1992年退出政界为止,一直作为担任外交的议员活跃在日本政界,积极致力於中日友好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2023-07-21 16:48:402

别了,李香兰的内容简介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别了,李香兰》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4Z1icWd-886Ukbf2inbKA?pwd=d893 提取码:d893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u2022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歌者岁月: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2023-07-21 16:48:482

张学友有一首歌叫“李香兰”请问她是谁?

  李香兰  李香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在伪满州国(今中国东北)南满州铁道工作的日侨山口文雄的女儿。1920年出生于的伪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郊区。但她小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山口一家便迁移到抚顺。12岁那年,山口一家在抚顺遭遇到平顶山事件。因为文雄不但精精通于北京官话,而且当地有许多中国朋友的关系,被日军怀疑他个中国游击队的间谍,因此第二年文雄辞掉抚顺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国藉干兄弟李际春将军(沈阳银行总裁),又迁移到奉天。「李香兰」是李际春将军给淑子起的中国名字。  李香兰13岁时患了肺病。医生劝她做一些锻炼肺部的运动。但李香兰自小不爱运动。后来她学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学柳巴契克劝告她为了恢复肺部健康最好学声乐较好,并介绍一位原籍意大利的女高音玛达姆?波多列索夫介给她认识。之后她开始学习声乐。  玛达姆?波多列索夫在奉天大和宾馆(今辽宁宾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李香兰也穿和服唱了几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广播电台职员也在大和宾馆听李香兰的歌声。因奉天广播电台为了播送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会说国语又能看歌谱的中国姑娘,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国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该职员马上就邀请她参加的这个节目。她在节目当中作为中国姑娘李香兰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她在该节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从此、她以李香兰为艺名。 同一时期,因为父亲的鼓励,并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国人学校去念书。在北京,她在父亲干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为干女儿「潘淑华」开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课。在北京,她不但修养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以及生活习惯等。虽然学业很忙,但她还继续在奉天参加电台节目。  听到该节目的满映(满州映画协会?日军为宣抚当地人设立的电影公司)职员邀请她参加电影的演出。在满映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接着参加「富贵春梦」、「冤魂复仇」、「东游记」、「铁血慧心」等片后,拍了「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孙悟空」、「苏州之夜」、「迎春花」、「撒咏之钟」、「你和我」等日本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李香兰在日本奠定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在这些电影当中,她唱过插曲「苏州夜曲」、「我爱那颗星星」、「想兄谱」等歌曲。其中「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而这些片子当中她所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姑娘,当时她的人气在日本轰动一时。但被日军略国国土的中国人而言,这些侮蔑中国的片子是无法接受的。但当时的李香兰不知这种中国人的看法,拼命地磨练自己的演技。  李香兰虽然在「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这些片子的音乐制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李香兰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签约。因签约的唱片公司不同,故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的红歌星渡边滨子灌录。而李香兰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会吧!上海」。李香兰在帝蓄唱片灌录了「何日君再来」等十张唱片后,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红睡莲」(『热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咏之歌」(『撒咏之钟』插曲)、「我的夜莺」(『我的夜莺』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录成唱片。  这时期,李香兰认识历史人物川岛芳子(清朝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女王?爱新觉罗显仔)。李香兰的本名淑子以日语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兰叫芳子哥哥(因当时芳子爱扮男装的关系,故芳子叫李香兰这么称呼自己)。当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后来随着李香兰拍片忙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生活是够苦的。军部禁止国民欣赏流行音乐,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军歌。没有任何娱乐。1939年李香兰在东京日本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因日本国民对娱乐非常饥渴,故很多听众都到剧场但进不去,最后排队了剧场周围七圈半。  李香兰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夜来香」、「海燕」两首歌。因「夜来香」红极了中国全土,中华电影公司邀请她参加电影「万世流芳」的拍摄,并灌录其插曲「卖糖歌」以及「戒烟歌」,除此之外还灌录「忘忧草」、「第二梦」等唱片。其中「夜来香」以及「卖糖歌」成为中国流行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这部「万世流芳」是李香兰第一部拍摄的中国电影。当时中国观众以为李香兰是个在北京出生的超级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兰的人气越来越大,但她本人对一直隐瞒着自己国籍扮成中国人继续拍戏、唱歌觉得很难过。正好这个时候,北京记者俱乐部邀请她在北京开办记者会。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记者俱乐部干事长商量。因为李干事长与李香兰父亲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国籍问题。原本李香兰希望请李干事长替她在记者会当中说她不是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出生的,爱中国的日本姑娘。但李干事长说  「绝对不能赞成!也许有些中国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们也不想承认你个日本人。你非中国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们的梦!」  她只好接受李干事长的话。但记者会当中有一个年轻记者问她说道  「李香兰小姐!你为甚么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拙劣的日本电影呢?那是侮蔑中国的片子。有损我们中国人自尊的电影。你不是中国人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为甚么参加那种侮蔑中国的电影呢?今后首否还打算参加这些电影的拍摄?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李香兰很想对记者们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她只好说道  「我错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很多。那种电影的演出,我后悔极了。在这里向各位请罪。今后我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事。请原谅我的愚蠢。」  记者会结束后,她辞职了满映,决心告别李香兰。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兰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在这个演唱会,周璇等明星也过来送花束给舞台上的李香兰。8月日本投降之后,李香兰因曾拍摄过「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汉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兰被控告,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兰)」特地去北京找李香兰父母(当时战败国民不能随便出去)拿户籍证明书回到上海交给法廷,把它当做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后来法廷也承认她是日侨而不是中国人被判无罪,终于回到日本。同样时期,另一个YOSHIKO?川岛芳子因汉奸之罪在北京枪毙。李香兰坐船回日本时,很偶然地在船上听到的竟然是上海广播电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来香」。  回国后,她以本名山口淑子开始演艺以及歌唱工作。回国第一张唱片是「热情美人鱼」(电影『热情美人鱼』的插曲)。后来,灌录了很多唱片。其中「夜来香」日语版及电影插曲「东京夜曲」更是风行一时的名曲。这时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热情美人鱼」、「流星」、「人间模样」、「归国」、「晓的脱走」、「丑闻」、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过美国好莱坞参加「EAST IS EAST」的拍摄以及在百老汇参加歌舞剧「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国,她结识了卓别林。正好他在这个时期拍摄「LIMELIGHT」。李香兰喜欢「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别林的允许,回国后灌录其日语版「永远」,之后在香港也灌录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应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兰闺寂寂」及「一夜风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时的名曲。  李香兰在美国认识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们相亲相爱,1951年结了婚。但因为虽然ISAMU是日裔,但由于国籍不同,此外李香兰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国。所以1956年他们俩离婚了。  1958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结了婚。拍完「东京假期」后,她就退出影坛和歌坛。1969年,应日本富士电视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约记者的身份涉足传播界。  1974年,香兰当选国会议员,到1992年退出政界为止,一直作为担任外交的议员活跃在日本政界,积极致力于中日友好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2023-07-21 16:49:106

张学友为什么会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有什么特殊含义?

张学友唱是为了纪念李香兰。李香兰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倡导中国文化的学者。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很优秀的歌手,她的杰作是“夜来香”。由于她的养父是叛徒,她从小就被使用,成为日本远东侵略政策的宣传者。因此,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她因叛徒被中国当局逮捕。在澄清她的身份后,她被中国当局送回日本。后来,她在日本政治中推动中日友好。因为她是由中国人养的,所以她很感激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痛苦,她倡导和平与友谊。她一再警告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建交后,1991年,中日两国联合制作了电影和舞台剧以纪念她。歌曲“李香兰”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粤语版本由香港诗人周利茂和张学友演唱。因为这曲调是悲伤的,充满了感情,它已成为世界的经典。它被称为独立流行音乐类别的艺术之美,并享有中国流行音乐第一神的美誉。扩展资料:看过007的朋友一定知道周星驰也在电影中演唱了“李香兰”。由于角色是由非专业白话歌手扮演的,周星驰扮演着普通人的卑微但不卑鄙的性格,有着深深植根于心里的底层气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李香兰的过去。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不是许多人都有闲暇来管理悲剧时代的所谓变化,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并有自己的故事。周星驰更多的解释是普通人用歌唱“李香兰”来表达他们难以形容的情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香兰
2023-07-21 16:49:253

张学友有一首歌叫李香兰,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2023-07-21 16:49:421

请问张学友歌曲《李香兰》所蕴含的寓意?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给五星采纳哦!
2023-07-21 16:49:491

张学友的歌曲李香兰是为谁写的?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2023-07-21 16:49:582

李香兰的身世?

李香兰(1920.2.12-)原名:山口淑子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生平: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2023-07-21 16:50:061

请问川岛芳子和李香兰是什么关系?

是干姐妹关系。不过 ,有些人提出 ,说川岛芳子就是李香兰。这个观点已经推出就被人们所关注,不过根据历史,李香兰与川岛芳子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在相同的是起,两个人在干不同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人那不得累死了!建国后,中国也盛传川岛芳子被杀。不过也有些人说川岛芳子没死,那只是假尸。但不管怎么样,川岛芳子就是李香兰的传言是不可信的。李香兰曾不止一次的承认,川岛芳子是他的干姐姐,只不过在当时川岛芳子是特务,常穿军服,有点男人气。所以李香兰时常叫他哥哥。
2023-07-21 16:50:263

有谁知道《李香兰》这歌的本意是什么?它描绘怎样的故事?

我想这首歌就是说的她山口淑子,中文名字为李香兰,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子:中国人收养的日本少女,上世纪40年代以一曲《夜来香》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东亚第一影星”、促进日中友好的使者……在日本外国新闻中心协助下,岁末的一个下午,我在日本国会附近的记者俱乐部采访了这位传奇女性。 一身淡蓝色衣裙,一条深色彩巾,满头黑发,步履轻快,面对眼前这位“昔日的李香兰”,让人难以相信她已有84岁高龄,匆匆流逝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印记。 由于山口淑子有过记者经历,谈话很自然地从这个话题开始。山口淑子说她最喜欢的职业就是新闻记者,也很喜欢记者俱乐部的气氛。尽管距1946年离开中国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她仍“乡音未改”,采访过程中不时冒出几句标准的北京话,令人感到亲切。多年的从政经历,又使她在谦和中多了一份庄重。 想告别“李香兰”,却无法割舍 往事不堪回首,回忆需要勇气。山口淑子说,她在执笔《李香兰———我的半生》时,不得不翻看战前由她主演的影片,有时陷入“自我厌恶”,感到悔恨。她想与“李香兰”告别,却又无法割舍。 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回国后当了18年议员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在命运的夹缝中挣扎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2023-07-21 16:50:332

“我的前半生”女人要怎样过一生?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张学友的这首演绎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对于中国百姓多少有些神秘的名字——李香兰。40岁以下的人很难感受其中以慢板带出的既痴情又忧伤的氛围,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一个在文化感情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缺口。蜂拥而至的舶来文化和中国的新文化都在这里碰撞冲击。然而,透过这位红极一时的手,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当时一些耐人寻味的情境。生于中国的日本人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是不会成事的。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者岁月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她的声婉转动人,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手,这是她的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曲,专门为她编写的。《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是百代唱片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是期望重庆或党回来。”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的词作者黎锦光。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迷听后眷恋不已。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除了唱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摄制,描写一个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声。她的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剧后,应香港电影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爱情和友情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举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的。”据陈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的上海之恋。陈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剧院的著名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归去来兮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用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年到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对她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两个祖国,两个母亲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该怎么”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共和国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场。
2023-07-21 16: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