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张学友音乐之旅 李香兰 里面有两个拉小提琴的叫什么名字?

听到陶喆叫她Joanne搜了一下,有这么一个人:马来西亚华人小提琴天后JoanneYeoh杨佩丝曾经在张学友和陶喆的演唱会上担任小提琴演奏,也曾在好些重要场合上表演过一场演出学友给这位天才小提琴手30万!我感觉她的风头都快盖过张学友了!但也有这么一个GENERVIE也是大马人,也参加过张的演唱会,以下也有提到Joanne《张学友2002音乐之旅》最年轻的大马女乐手GENERVIEKAM,除了担任键盘手一职,也兼任歌曲《李香兰》的小提琴前奏部份!《张学友2002音乐之旅》共有4位大马籍乐手,除了她(Genervie)以外,还有经验老到的知名吉他手JAMIEWILSON、鼓手GARY及小提琴手JOANNE。这么看来,我想应该就是那位叫杨佩丝的JoanneYeoh我也很喜欢这个小提琴手,好动听噢!尤其是李香兰和情网,还有旧情绵绵!太天才了!

周星驰电影里那首李香兰谁唱的

李香兰作曲:玉置浩二 作曲:周礼茂演唱:张学友

谁给个 周星驰国产007的李香兰要国语就星爷自己唱的那个

国语版的也有,歌名叫做《秋意浓》,粤语版本则叫《李香兰》,我也很喜欢这首歌,看星爷唱的很搞笑。哈哈。

有没有讲关于李香兰的故事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1991年,中日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别了,李香兰!》(又名《再见李香兰》)正式播映,吴健平导演,泽口靖子饰演李香兰。主题曲为玉置浩二创作的《不要走》。 2007年日本播出的两集电视剧《李香兰》另外还有日本舞台剧《李香兰》张学友有一首粤语歌《李香兰》,很好听的答案非复制,望采纳!

张学友的李香兰和陈奕迅的一丝不挂表达的是怎么一种感情?

张学友的李香兰我没听懂,但是很多人喜欢,也许是因为很有意境吧...陈奕迅的一丝不挂,我听了很多遍。他的很多歌我都很喜欢,绝对的E臣。我的理解是:女朋友原本已经很绝情的和他分手,不想以后和他有什么牵连。他很努力的转移目标想通过工作娱乐等等来走出这段感情其实他仍有挂念但是表面上仍装作已经走出了这段感情。后来女方觉得他已经走出来了觉得两人仍然能够继续做朋友又来找他可这样让男方心里很难受当初我苦苦才走出了这段感情如今你的出现却又扰乱了我我更希望哪天是你挽着另一个男人这样我就能让自己彻底解脱我们也不用这般如此纠缠分手最好是一丝不挂这段爱情到底谁拿捏在手?我觉得是女方。其实偶觉得歌词中的女的有那么一些犯贱,分了就分了喂,为什么自己提出分手,分了后又要去找他和他做朋友?这样只会让对方很难受。只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这么多犯贱的人......LZ你觉得呢?

张学友音乐之旅 李香兰 里面有两个拉小提琴的叫什么名字?

听到陶喆叫她Joanne 搜了一下,有这么一个人:马来西亚华人小提琴天后Joanne Yeoh 杨佩丝曾经在张学友和陶喆的演唱会上担任小提琴演奏,也曾在好些重要场合上表演过一场演出学友给这位天才小提琴手30万!我感觉她的风头都快盖过张学友了!但也有这么一个GENERVIE也是大马人,也参加过张的演唱会,以下也有提到Joanne 《张学友2002音乐之旅》最年轻的大马女乐手GENERVIE KAM,除了担任键盘手一职,也兼任歌曲《李香兰》的小提琴前奏部份! 《张学友2002音乐之旅》共有4位大马籍乐手,除了她(Genervie)以外,还有经验老到的知名吉他手JAMIE WILSON、鼓手GARY及小提琴手JOANNE。 这么看来,我想应该就是那位叫杨佩丝的Joanne Yeoh我也很喜欢这个小提琴手,好动听噢!尤其是李香兰和情网,还有旧情绵绵!太天才了!

张学友的《李香兰》 词曲作者是谁

张学友的《李香兰》词作者:周礼茂曲作者是:玉置浩二中文名称:李香兰外文名称:行かないで所属专辑:《梦中的你》歌曲时长:6分36秒发行时间:1990年7月23日歌曲原唱:张学友填词:周礼茂谱曲:玉置浩二歌曲语言:粤语歌曲歌词: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仍深印脑中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woo...woo...

张学友的《李香兰》 词曲作者是谁

张学友的《李香兰》 词作者:周礼茂 曲作者是:玉置浩二中文名称:李香兰外文名称:行かないで所属专辑:《梦中的你》歌曲时长:6分36秒发行时间:1990年7月23日歌曲原唱:张学友填 词:周礼茂谱 曲:玉置浩二歌曲语言:粤语歌曲歌词: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仍深印脑中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woo... woo...

李香兰是谁唱的

张学友的《李香兰》表达的意思是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由张学友演唱的这首歌曲其实是日本的音乐剧《李香兰》的主题曲。这首歌曲是由日本著名的作曲家玉置浩二所做。音乐剧讲述了李香兰坎坷又曲折的前半生。这首歌曲也用曲折委婉的方法深情演绎了李香兰充满波折的经历。赏析《李香兰》在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内地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受到热捧,时至今日,世界各地许多华语电台仍旧时常播放。《李香兰》当年推出后在香港并未获得任何奖项,甚至连劲歌金曲的季选歌曲都未能进入,相对同专辑中的冠军单曲《梦中的你》和《再度重遇你》,《李香兰》当时未在香港传媒大众引起很大反响,但后来在香港成为经典,是罕见的虽非冠军单曲却日后大热之粤语经典歌曲。

为什么这首张学友的《李香兰》这么火?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张学友《李香兰》歌曲主要想表达什么,背后有什么故事?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日本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主题曲。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宝丽金唱片发行了张学友的专辑《吻别》,其中气质唯一稍显特别的是《秋意浓》。姚若龙将词填的如秋风般凄落。这首歌曲是《李香兰》的国语版,改编自玉置浩二为中日合拍电视剧《别了,李香兰!》创作主题歌《不要走》。 纪念李香兰歌曲歌词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 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哪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 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

李香兰原唱是谁?

原唱歌手:张学友。李香兰歌词如下: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 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哪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 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

李香兰原唱是谁?

原唱歌手:张学友。李香兰歌词如下: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 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哪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 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

张学友的《李香兰》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_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张学友《李香兰》歌曲主要想表达什么,背后有什么故事?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日本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主题曲。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宝丽金唱片发行了张学友的专辑《吻别》,其中气质唯一稍显特别的是《秋意浓》。姚若龙将词填的如秋风般凄落。这首歌曲是《李香兰》的国语版,改编自玉置浩二为中日合拍电视剧《别了,李香兰!》创作主题歌《不要走》。 纪念李香兰歌曲歌词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 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哪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 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

张学友的李香兰写的是谁?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李香兰到底是个什么人???

李香兰 (1920.2.12-)原名:山口淑子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生平: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代表作:《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侯》、《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等。

李香兰是谁?张学友为什么为她唱歌?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06年举家迁到中国东北。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满意请采纳

李香兰简介 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真的是汉奸吗-李香兰张学友

  中文名: 李香兰   外文名: ShirleyYamaguchi   别名: 山口淑子,大鹰淑子   国籍: 日本   民族: 和族   出生地: 辽宁省灯塔市   出生日期:1920年2月12日   职业: 歌手,演员,政治家   毕业院校:翊教女子中学   经纪公司:满洲映画协会(1938-1944)   代表作品:《夜来香》,《苏州夜曲》,《何日君再来》   祖籍: 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   李香兰——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   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与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   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

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是真实存在的人物,祖籍日本,是上世纪30、40年代的著名歌手,日本战败后被诬蔑为间谍。主要就是为了纪念李香兰这个人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都是形容李香兰的,在这首歌中,学友用自己饱含情感而有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如控诉般。抛开时代的因素和战争的纷乱不谈,李香兰在艺术上的造诣还是蛮深的。而且她对中国也充满了很特殊的感情。乐剧李香兰的主题曲由张学友演唱的这首歌曲其实是日本的音乐剧李香兰的主题曲。这首歌曲是由日本著名的作曲家玉置浩二所做。音乐剧讲述了李香兰坎坷又曲折的前半生。这首歌曲也用曲折委婉的方法深情演绎了李香兰充满波折的经历。

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是真实存在的人物,祖籍日本,是上世纪30、40年代的著名歌手,日本战败后被诬蔑为间谍。主要就是为了纪念李香兰这个人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都是形容李香兰的,在这首歌中,学友用自己饱含情感而有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如控诉般。抛开时代的因素和战争的纷乱不谈,李香兰在艺术上的造诣还是蛮深的。而且她对中国也充满了很特殊的感情。乐剧李香兰的主题曲由张学友演唱的这首歌曲其实是日本的音乐剧李香兰的主题曲。这首歌曲是由日本著名的作曲家玉置浩二所做。音乐剧讲述了李香兰坎坷又曲折的前半生。这首歌曲也用曲折委婉的方法深情演绎了李香兰充满波折的经历。

李香兰是谁

  1、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演员。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   2、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 。   3、2005年发表文章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9月7日上午10时42分,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

李香兰这首歌表达什么(到底该如何评价李香兰)

提起二十世纪30年代的繁华,绕不过的是那歌舞升平十里洋场,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当属上海滩七大歌后,以周璇为首的一众名角。 周璇原名周小红,由著名歌唱家黎锦晖改名提携,一跃百乐门当家花旦。 周璇 黎锦晖有一个弟弟,名叫黎锦光,是中国流行轻音乐的“鼻祖”。 1944年初秋的一个夜晚,黎锦光在上海百代的小红楼里为京剧名角黄桂秋录制唱段,七月流火,录音房内闷热不已,一曲录完开窗透气时,正时近傍晚,清风阵阵送来花香,也为音乐家送来灵感:那晚风吹来清凉…… 就着月色,片刻便是一首新词跃然纸上,后来加以润色,一曲欧美风格、伦巴节奏、舞曲样式的《夜来香》随即问世。 直至今日,《夜来香》仍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之作,但由于这首的音域太宽、有近两个八度,周璇、龚秋霞、姚莉等大牌歌星试唱了很多遍,皆无一合适。 上海滩有名的歌手中,能将此曲完美演绎出来的,唯有一个李香兰。 李香兰 寒鸦依树栖,明月照高台 1920年的春天,恰是万紫嫣红时,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奉天附近的北烟台,那时候她还叫作山口淑子,父母双亲皆为日本人,由于其父山口文雄喜爱汉学,便在中国安了家。 童年时期的山口淑子仿佛与任何一个中国姑娘没有两样,她有一个中文小名叫豆豆。 在家附近有两个好朋友,每天一起玩耍嬉戏,同去同归,白天看青翠碧绿的白杨林荫景,晚上则在父亲的汉语夜间讲习班上课,学习中文发音,以至于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汉语。 父亲山口文雄有很多中国朋友,其中最要好的有两个,一个是金融界的要人李际春,时任沈阳银行的经理,一个是政治界的要人潘毓桂,时任天津市长。 当三人交兰换谱结义为兄弟时,山口淑子也自然成为了其莫逆之交的象征,被收为李际春与潘毓桂的义女。 由于时局动荡,山口淑子一家从抚顺搬至奉川,与李际春的第二夫人同住。 春节时,李家的房檐上挑着红灯笼,屋内的柱子里贴着春联,宾客满堂,山口淑子穿着喜庆的中式旗袍,向李际春行三拜三叩礼。 李际春一饮而尽杯中酒,便替她取好了一个中文名字。 自此,山口淑子便成了李香兰。 这一年,是1933年,李香兰刚好13岁,也是这一年,李香兰与其一生的贵人重逢。 还是在李香兰上小学六年级的一个秋天,她自抚顺去往沈阳旅行,在火车上,遇见一个热情的白俄罗斯女孩,女孩有一头栗色的长发,一双深绿宝石色的眼睛,皮肤白皙似雪,她的名字叫做柳芭。 当李香兰搬至奉天,她便去拜访了柳芭一家,柳芭家里开面包铺,这段纯洁的友谊,便是从一口袋五颜六色的俄式点心开始的。 通过柳芭母亲的引荐,李香兰得到一个认识著名歌剧家波多列索夫的机会,一天,李香兰在二楼的演练室接受发音测试后,便被接收为波多列索夫夫人的学生,她一直以为自己以磕磕盼盼的试音侥幸过关,通过了测试。 直至十几年后,李香兰才得知,其实当时自己的试音并未合格,打动波多列索夫夫人的,是柳芭的真诚请求与那段不掺任何杂质的友谊。 停唱阳关叠,重举白玉杯 作为当时享誉全世界的著名歌手,每年秋季,波多列索夫夫人都会在大和旅馆举行个人独唱会,那是奉天最大的社交场所。 一次,波多列索夫夫人将独唱会的暖场活动交给了李香兰。 演出的前一天,李香兰的母亲从一个老字号的店铺,租来了一件和服,紫色的衣襟上绣了白鹤花样,当李香兰穿着这件和服登台,便注定了她日后耀眼又纷扰的一生。 演出比预想中顺利,唯一的插曲是,她不小心将波多列索夫夫人的长披巾一脚踩在了地上。 师从一流歌手波多列索夫夫人,让李香兰有了扎实的花腔女高音基础,加上面容姣好,很快,她被当时坐在台下的奉天广播台计划科长看中,于是,李香兰被打造成一个中国歌星,录制了一系列“满洲新歌曲”。 李香兰愿意被包装成一个音乐童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的兴趣所在,就像那时候,李香兰便是个周璇迷。 但追星成功已是在多年后灌制《夜来香》唱片之日,当时歌曲前奏已经响起,李香兰站在录音室的玻璃窗后面,突然发现监听室那边站着一位女性,正是自己的偶像,此时前奏完毕后刚要开始唱的时候,因为过于激动和兴奋,她情不自禁地喊出了一声“哎呀,周璇!” 结果由于李香兰这句突如其来的插白,使得一曲录音只能作废,但此次相识,她与周璇的友情却完整地持续了整个后半生。 同是红颜同薄命,周璇一生凄苦,幼年有家不能归,中年遇人不淑,后来孤零零地亡于重病,走时尚未满四十;而李香兰寿命长困苦多,她前半生犯下的错,用了整整一生,去忏悔与偿还。 若周璇是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李香兰则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李香兰如同牵线木偶般的人生,得从其父一心想将她培养成一名“外交官”说起。 14岁那年,李香兰的父亲替她买了张硬座票,让她独自一人去往北京求学,一路颠簸,出发的那天窗外是混沌大雨,滚滚浊流,到达北京时已风平浪静,有如其一生的光景。 在北京,另一个义父潘毓桂取山口淑子的一个“淑”字,再加上潘家有七个女孩,七姐妹的名字都有一个“华”字,替她取名为潘淑华,在翊教女子中学,她便是以这个名字完全伪装成中国人。 她当时所寄居的潘家府邸,位于西城区的辟才胡同,邻居是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 玉漏频相催,良辰去不回 在读书期间,李香兰与潘英华同住,早晨两人坐洋车上学,放学后顺道在北海公园用省下来的洋车钱买冰激凌。 打破这份惬意的,是从李香兰成为满映的演员开始,那年,一个叫山家亨的官员引荐李香兰前往新京当荧屏歌手。 但到了之后,她直接被要求出演电影,且题材多是为体现中日的友好关系,不知情下,李香兰成为了日本宣传大东亚共荣的糖衣炮弹。 凭借优秀的先天条件,成为演员的李香兰迅速在中日两国蹿红,1941年,李香兰被安排在东京的个人演唱会进行演出,以一个中国影星的身份。 开演当天,观看区座无虚席,剧院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此事后来被称为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日本剧场七圈半事件”。 演出结束后,李香兰被儿玉英水披上一件脏外套才得以掩人耳目逃离剧场。 儿玉英水是谁? 李香兰一生有过两段婚姻,唯独他成为了李香兰似水年华里念念不忘的意中人。 儿玉英水是个军人,作为家中长子,他曾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过婚事,但因为李香兰,他选择了拒婚。 两人情投意合之时,儿玉英水上了日美战场,不料生离竟是死别,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定格在了东海道线站台,那时李香兰曾说:恨不得把他送到天涯海角。 几个月后,李香兰收到儿玉英水的信件,里面有一张他的照片,结尾写道:如果能回来,我一定还保护你。 这封信后,李香兰再一次得到儿玉英水的消息,是出自作家今日之口,在他们谈话时,李香兰才得知儿玉英水已于几个月前战亡。 今日说:他的胸前项链上挂着一个小小的金属盒,而盒中装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正是桃李之年的李香兰。 李香兰的自传中,关于她青春的篇章,在回忆完儿玉英水之后便戛然而止,她的一生,已在那时投下了孤独的影子。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1945年8月9日,一场由中日合办的音乐会《夜来香幻想曲》在上海国际赛马场举行,主角便是李香兰,她演唱最后一首歌曲时,连周璇与白杨也上台为她献花和拥抱,金鱼美人,夜莺歌声,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仅仅过了六天,李香兰便从万众瞩目的舞台沦落到了上海的虹口收容所。 当日本战败时,因为李香兰曾经出演过一系列“辱华电影”,她被当作文化汉奸,与川岛芳子,东京玫瑰等列为首恶,登在当时的墙报上。 在李香兰每天惊恐于自己即将被枪决时,一位蓝眼珠的白人女子来探望过她,后又特意绕道北平,去看望了李香兰的父母,这位女性正是李香兰十岁那年结识的好友柳芭。 离开北平的山口家时,柳芭的行李中多了一个木箱,后来被送到了李香兰的手上。 里面装着一个已经破旧的小型日本偶人,几经检查,李香兰发现偶人的腰部有被拆线的痕迹,剪开布料,一张带有污迹的八裁日本白纸出现在眼前。 这张沾有污迹的油印版小纸片,正是山口家的户籍誊本。 因为这张户籍证明,1946年2月中旬,李香兰最终被宣布无罪,但在伦理上与道义上存在问题,并被驱逐出境归国。 三月末,李香兰踏上了遣返船——云仙丸号。 海港的上空一尘无染,开船的锣声与汽笛的长鸣交汇再散开,船上的扩音器里传来微弱的歌声:那晚风吹来清凉...... 熟悉的旋律不绝于耳,正是一曲《夜来香》。 但此时潸然泪下的人,已经不再是唱歌的李香兰,而是听歌的山口淑子。 李香兰回国后,用后半生忏悔曾经的错误,她为中日两国的交往热泪盈眶,也为日本的低劣行为感到气愤。 85岁那年,李香兰发表了一篇长文,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2014年9月7日,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上刊登出一则信息:演艺明星、国会议员,山口淑子(又名李香兰)过世,享年94岁。 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先生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尘埃落定,李香兰的一生,何其风光,又何其无奈。 十几年后,有一首歌,张学友唱过,周星驰唱过,陈奕迅唱过。 这首歌正是以她为名—《李香兰》。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 ...... 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 夜来香在记忆中花开满簇,一如旧上海最繁华的镀金时光。 可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呢?

有谁喜欢《李香兰》这首歌吗?听着什么感觉?

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被伤的体无完肤,也无怨无悔。的人总是会用心地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所以我总是意犹未尽的想起你。在每个星光坠落的晚上,一遍一遍的数我的。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要懂得珍惜,不要丢掉了白天的太阳之后,又错过了夜晚的星星。爱上一个人也许只需要一秒钟,但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我相信宿命,不相信。只是烟花,带来暂时的温暖和安慰。华丽只在瞬间。我们的,之所以,只是因为找不到对手。原来曾经的只能属于过去,原来在爱里,其实没有重逢。世界上没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每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有他存在的理由,结束时也有他结束的必然。不要想象他应该会怎么样,我们真正爱上的,和我们以为会爱上的,常常差很远。不要怕爱会带来伤害,要相信,他伤的只是,不是你。别说一辈子,别说永远,谁能对未来承诺呢?我们能把握的,无非是当时当地的感情。但一辈子,也是无数个现在组成的,努力好了每个瞬间,也就是永远了。爱就是心疼,可以喜欢许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个。有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这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可以让人改变,一是时间,一是磨难。当你真的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你的眼中除了他整个世界都不存在。真正爱一个人,你绝对不会计较那么多,更不会在意世人的评判。因为在你的眼里,她有着世人看不到的优点,有着专属于你的美丽。生命中的一部分可遇不可求,现在既然遇到了就别犹豫,紧紧抓住,否则错过后悔就太迟了。“后悔”这两个字容易写,却是人生最难捱的痛苦。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牵绊,太多的不舍,因为那些旧东西烙上了昨日的欢痕,所以总是狠不下心来。丢弃需要勇气,珍藏需要空间。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那才痛苦。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那是更痛苦。别因为而错爱,别因为错爱而一生。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看的最正确最清楚。...................................................................................

以下四人谁不是日本间谍?李香兰(山口淑子),南造云子,江青(李云鹤),金壁辉(川岛芳子)。

山口淑子,当年怀疑是汉奸,后来她出示了日本国籍证明,无罪释放.而且她也没有什么特务间谍的事迹,所以严格来说不算间谍,顶多就是战争时期来中国发展的日本明星而已.南造云子,看资料应该是日本间谍来的.江青,莫非是传说中毛主席的老婆,四人帮之首的那个江青?我想不出她是日本间谍的理由和证据金璧辉,原名叫爱新觉罗.显玗,纯正的满洲人.当年被逮捕宣判十,国民政府说她具有日本和中国双重国籍,所以她也是日本间谍.如果是单项选择题的话,建议还是选江青,如果说多项选择的话,我选李香兰和江青

我唱歌那天惊爆了全世界李香兰是谁配的音

我唱歌那天惊爆了全世界李香兰是赵娇配的音。我唱歌那天惊爆了全世界主,里边的真人播音是张晓东,赵娇,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

张学友的那首:李香兰:里面的歌词恼春风是什么意思?

这几位的回答我不敢苟同,估计他们根本不是友迷,也没有听过《李香兰》,听过李香兰的人你如果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会很谦虚的告诉你“不知道”,李香兰这首歌是学友演绎的最好的一首歌曲,也是学友自己和歌迷最钟爱的歌曲之一,这首歌的歌词写的很模糊但很有意境,学友演绎(用演绎比唱更适合)的更是把这首歌的意境更好的体现出来,谁也不知道这歌曲是什么意思,只能听过的人加上自己的经历来对歌曲作出个性化的揣测,你想怎么理解它都可以,一定是讲爱情?我看其它的也有可能!还有这歌曲是翻唱日本的,除了歌名和曲子,其它都经过重新加工的,和日本的歌曲本意不是一回事,所以理解这首歌曲的时候不能因为“李香兰”三个字束缚了我们的想象空间!这歌曲有好多版本,本人最喜欢91版演唱会的,建议你听听!

有谁知道玉置浩二的《李香兰》的含义?

一样的是 我听人说过大概意思就是李香兰是上世纪初一个歌手,是日本人在中国长大的,后来受两边的排挤,最后坐过牢,回到日本 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在大陆一直被认为是汉奸,后来90年代平反了,中日拍了一部电视剧也不知道电影的,就叫李香兰,这是粤语主题曲,国语是秋意浓,意思是为了纪念这个人。谱曲的正是玉置浩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都有谁?除了周璇,李香兰还有谁?

周璇是最有名的啦,李香兰是日本人而且一直在伪满洲国唱,其实在长三角不怎么红啊,以下几位当时名气也很高:白虹(1919-1992)原名:白丽珠籍贯:北京身份:中国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评价:“北平三白”之一(其他两位是白光、白杨),白虹一生在歌、影艺术上都有不俗的成就。白光白光为中国四五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原名史永芬,1921年生于北平。因见电影院投射机的一道白光而得艺名“白光”。白光因演出:《荡妇心》、《一代妖姬》、《玫瑰花开》、而走红,被称为中国“一代妖姬”。除了演戏,白光还是一位极负盛名的歌星,以其磁性的低音风靡歌坛,感性缠绵,别树一帜。她主唱过不少电影歌曲,其中以《叹十声》、《东山一把青》、《祝福》较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萦旧梦》、《等著你回来》、《如果没有你》均也脍炙人口,至今已成为国语时代曲的经典。白光在1950年代初退出歌影坛,隐居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白光因结肠癌在吉隆坡病逝,享年78岁。姚莉(1922-)籍贯:上海(当时属江苏省)身份:民国时期著名歌手,是演唱国语流行曲资格最老的其中一位歌手,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歌星之一。评价:享有“银嗓子”美称的姚莉,她从30年代出道,直到60年代退出歌坛,经历了30多年的歌唱生涯,灌录了数百张唱片。50年代百代唱片公司的唱片封套上,介绍她的文字里称其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过程,始终独步歌坛,后起者无出其右”,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吴莺音(1922-)原名:吴健秋籍贯:上海(当时属江苏省)身份: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家喻户晓的红歌星。评价:吴莺音以她那嘹亮柔和的声线,加上别树一帜浓郁的鼻音,因而拥有“吴依柔语”的“鼻音歌后”美誉。

如何评价歌曲《李香兰》,它的歌词是什么意思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温润的春风怎样都不应该惹人恼吧,那这无缘之情究是为何复杂得莫名其妙,简单到一触即发说不出,借酒相送追查无力,常情是陷入其中夜雨冻,雨点投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希望入梦,更希望是可以回头的现实希望也是虚幻无法弹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似在自述,但有情的谁人不无共鸣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抚顺,祖籍日本佐贺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拿出日本户籍得以无罪释放。1946年遣关回日本。他的父亲是汉文化研究学者,家庭环境,东方的血液,生长的土壤,让她爱上了中国。她歌唱中国的夜来香,她穿着中国的旧旗袍,她演绎着中国的旧时代。她曾是无数国人心中美的向往,她也曾少女地想过能像所爱的文化一样万世流芳。任何时代有能力哗众皆有宠得,她是那个年代支那之让人安静独享的美。但当时年轻,她怎么会知道这样的爱会被时代捉弄,她不知道支那在那些人眼中的意义。军国主义利用她来粉饰战争,伪满利用她来拉拢外交。她不知道好朋友川岛芳子与她道别后的另外身份。二十出头的人纯情不染是多难得,可时代特殊,那么多人说她无知。她爱的人开始唾骂,爱她的人不再提起。被卷入命运的漩涡的不只她一个人。1946年她离开了出生的国家回到她该出生的国家。那夜短暂,芳香尽散。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多年后周礼茂一曲《李香兰》勾起了很多人的怀念。爱过的人,终究很难变成恨。有那么多人争着唱这首歌曲纪念那个夜来香兰,其中真正唱回李香兰的是张学友。深情而不逃避深情,面对复杂情感勇敢表达的声音,男性的演绎表达对女性对象的怀念,具有异性相吸补足画面感的魅力。然而张学友的《李香兰》也有很多个版本,我最喜Jacky cheung 15专辑中的那首,配的日本指弹伴奏,穿插悠扬又忧郁的长笛,让音乐诉说有极强的画面感,又不填充人的想象。我曾经很疑惑我为什么喜欢那些我喜欢的音乐,知道有一位可爱的朋友提到“画面感”这个词,让我一下明白了自己是多么受到画面感营造的吸引,特别是东方韵味的画面感,因为含蓄而留有极大的空间,很像绘画中的留白,给人产生的感受可以随时而变。而张学友渐强渐弱的颤音震荡着时间,声音入耳让我意乱,幻想着人事使我情迷。女声版本的《李香兰》,感情诉说是委婉含蓄的,就像女性这样不同于男性的特征一样,其中我最喜欢林忆莲的演绎,给我的感觉是李香兰唱着后人写的《李香兰》,因为回头再看自己的经历,总比外人更了解其中深意,没有外人的不解,多的只是无奈,便像叹气,也像释然后的娓娓道来。看过国产凌凌漆的朋友肯定知道周星驰在电影中也唱了《李香兰》,由于扮演的角色特征用的是非专业的白话嗓子唱,典型的周星驰演绎平凡人物所带有的卑微但不卑贱,底层却深入人心的大众气质。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李香兰的往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很多人哪有闲心去管那个悲剧的年代发生的所谓风云变化,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故事,周星驰所演绎的更多是普通人通过唱《李香兰》这首歌来抒发自己说不出来的情感。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很难从自己所见所闻中找到这样的人事,却始终感受得到这至美的画面。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情出处不知所以,可感却不可查。也忘记了时间,何时想写此文,何时开始写此文。感情愈发交织,相生相融,每到此时总是不自觉回首,那些如李香兰一样美好的过往。回头也是梦,无法弹动。弹不动时间,还好有照片记录着时间。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时间裂缝。已忘了形式。

李香兰死于哪一年呢

好像没有死: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06年举家迁到中国东北。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

李香兰是谁女儿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中文名李香兰外文名Shirley Yamaguchi别 名山口淑子,大鹰淑子国 籍日本民 族和族出生地辽宁省灯塔市出生日期1920年2月12日逝世日期2014年9月7日职 业歌手,演员,政治家毕业院校翊教女子中学经纪公司满洲映画协会代表作品《夜来香》,《苏州夜曲》,《何日君再来》祖 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

有谁知道张学友《李香兰》歌词含义?

以前听人说过 大概意思就是李香兰是上世纪初一个歌手,是日本人在中国长大的,后来受两边的排挤,最后坐过牢,回到日本 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在大陆一直被认为是汉奸,后来90年代平反了,中日拍了一部电视剧也不知道电影的,就叫李香兰,这是粤语主题曲,国语是秋意浓,意思是为了纪念这个人。

民初最红女星,竟是赞颂日本侵略的“汉奸”?李香兰传奇人生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裕仁天皇透过广播发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打了多年的二战也终于正式宣告结束了。战后,那些战时的日本特务、亲日者等,都成为当时国民政府肃清的对象。在这波肃清名单中,却出现了一位知名艺人,那就是以歌曲《夜来香》一鸣惊人的李香兰,当时的她年仅25岁。 巧的是,当时在报纸所刊载的新闻中,还包含了一位知名人物,那人就是号称“格格间谍”的川岛芳子,而她的名字,刚好就摆在李香兰的名字旁,两人同列为“文化汉奸”。不过,不同的是,虽同被视为文化汉奸,但川岛芳子与李香兰最后却因为户籍的有无,而让两人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李香兰本名为山口淑子,双亲皆为日本人,父亲山口文雄是九州的佐贺县人,母亲是福冈县人,祖籍是在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所以李香兰其实是为血统纯正的日本人。不过,父母皆为日本人,照理来说山口淑子本应该是土生土长于日本,为何她却生于中国,也长于中国,甚至还取了一个“李香兰”这样的华人名字呢? 不少人对于李香兰这个名字的认识,起初可能是来自由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国产凌凌漆》,以及张学友唱的的歌。 原来与当时的 历史 背景有关,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得了南满洲的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的控制权,淑子的父亲山口文雄,也随同日本政府的脚步,到了满铁会社(以下简称满铁)所属的抚顺煤矿任职,为此山口文雄只好举家迁入抚顺,也因为如此1920年出生的山口淑子才会诞生于中国。 在当时,中文不好的日本人是无法在满铁工作的,而且就算学会了中文,如果中文用的里里拉拉,薪水也会连带受影响。山口一家酷爱中国文化,因此当时中文能力较好的山口文雄,为了帮助其他日本人就业,所以每晚开设中文讲座,也就是类似现在的中文补习班,帮那些中文不好的日本人恶补中文。那时还年幼的山口淑子,也常常会在教室后面聆听。就这样,在中日双声道的成长环境下,使得山口淑子从小就说了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咬字清晰流利,标准到如果她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可能其他人都会一直以为她是中国人,而这也成为了为何战后她会被认为是汉奸的原因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与中国国民革命军的战争白热化。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所以山口文雄平日常与中国人往来,但这也使得山口文雄在那段时间被人谣传,曾透露机密给中国人。虽然这件事很快就洗白了,但却让山口一家很难继续在抚顺居住了。山口文雄为了生存,只好拜托中国好友兼义兄弟,同时也是沈阳银行经理的李际春将军,接济他们一家到奉天(现为沈阳)生活。也是从这时开始,改变了山口淑子原本平凡的人生。 在那个时代,中国还流行与友人互拜结为义兄弟,同时也有习惯将义兄弟的孩子收为养子的习俗,虽然现在无法考据究竟是谁先提出的,不过能确定的是淑子最后成为了李际春的养女(同时也成为天津市长潘毓桂的义女)。李,为李际春的姓氏;兰花,为满洲国皇帝的御用花,因此“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淑子的新名字,也成为她后来的艺名。当时的奉天是一个结合政治、经济、文化、 娱乐 的大都市,中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等洋人,许多国家的人都聚集在这,充满异文化的环境大大影响了山口淑子,除了中日文外,她也学会了英文。 在那段日子,李香兰还交了个同龄的白俄好友,柳芭·莫洛佐娃-格里涅茨,后来更因为受到柳芭引荐,李香兰认识了同样流亡到奉天的义大利裔歌剧歌手波德列索夫夫人,从她那李香兰学习了声乐,这成为了往后李香兰通往歌坛的关键。 1933年,奉天的广播台为了制作一个新节目 – 新满州歌曲,所以正在寻找满足以下条件的歌手。1、中国人少女。2、可以读乐谱。3、能够说标准的北京话。4、为了与日本人打交道,所以必须会日文。不过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中国歌手实在太少了,这可急坏了当时的广播台企划课长东敬三,直到他遇到了李香兰。 在波德列索夫夫人的教导下,李香兰早已成为一位人美歌甜的少女了,而且又说的一口流利的中日文,参加征选没多久,便获得满洲国流行歌曲大赏赛的头奖,东敬三马上录用了她。李香兰那时虽然赴北京读书,但只要每次回家乡时,都会去录制音乐,慢慢的广播台开始放送起李香兰的歌,从此世人只知李香兰这名歌手,而不知山口淑子,那时李香兰年仅13岁。山口淑子这个旧名,直到二战后才重新被李香兰拿回来使用。 自此之后,李香兰成为了广播台的看板女星,18岁时还成为了“满州电影协会”(简称“满映”)旗下的演员,经常扮演崇尚日本皇军的角色,之后更因为演唱电影插曲,使得同时兼具美貌与歌声的李香兰,瞬间在当时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满州”和日本刮起李香兰旋风。至于有多疯狂,据说当时李香兰到日本东京的有乐町“日本剧场”表演时,光排队购票的人潮,就多到绕了日本剧场整整7圈半,史称“日剧7圈半事件”。 1944年,辗转来到上海发展的李香兰更演唱了知名歌曲《夜来香》,使她成为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 不过,因为李香兰总是饰演崇拜日本官兵的中国少女,例如《白兰之歌》等,所以荧幕总是媚日的形象。为此,1945年她决定道歉并辞职离开了满映。同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也倒台了。随着日本战败,原本就给人“媚日”形象的李香兰,立刻被中华民国政府逮捕,并被控以汉奸罪名,与她一同被捕的名人还有“格格间谍”川岛芳子。 李香兰与川岛芳子彼此互相认识,两人的认识要从李香兰当时赴北京就学时说起。当时李香兰的另一位养父潘毓桂,就任天津市市长,所以每到暑假期间,李香兰都会到天津拜见养父,同时游玩天津。在那时,父亲山口文雄常会带李香兰到川岛芳子经营的中华料理店 – 东兴楼吃饭。在父亲的介绍下,李香兰结识了川岛芳子。 巧的是,两人日文名字的发音还相同,两个人很快就成为了挚友,川岛芳子常与李香兰以“兄妹”亲昵相称,不难看出两人的好交情。 不过,那时的川岛芳子其实早已被日本关东军放弃了,成天过着颓废、自暴自弃的生活。川岛芳子的恶评流入了养父潘毓桂耳里,得知两女有来往后,潘毓桂极为震怒,严命要求李香兰马上回北京,不许两人再相见。川岛芳子与李香兰,只好改以书信往来。 时过境迁,没想到再次相遇时,两人却同因为汉奸的罪名而被抓。李香兰如果想逃离死刑,只能靠证明自己是日本人了,不过,因为李香兰是中国人的形象实在过于深刻,如果想证明自己是日本人,一定得动用到正式的户籍誊本才有办法去撼动这个形象。不过当时李香兰一直无法与能证明自己祖籍的人联络上,眼看在过几天就要死在枪下了,透过儿时交的白俄友人柳芭,李香兰连忙透过她联系在北京的母亲,希望能将户籍誊本送来。 最后终于在柳芭的帮忙下,李香兰证明了自己为日本人的事实,最终迎来无罪释放的结局。释放后,1946年2月李香兰回到了日本,第2年李香兰恢复日本姓名山口淑子,并开始活跃于演艺圈,并于战后有2段婚姻,后来甚至还当选日本国会议员长达2届,直到2014年,才以高龄94岁结束了她宛如电影般的一生。至于李香兰的“哥哥”川岛芳子就没这么好运了,在公审时,与李香兰一样,国籍对于川岛芳子极其重要,要是她能证明自己的日本国籍,则有机会与如李香兰一样,最终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枪于北京第一监狱的刑场,一样结束了她宛如电影般的一生,只不过与李香兰不同。 李香兰与川岛芳子,两人的身世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常常在中国人与日本人,两个角色间切换,虽然“川岛芳子”这个名字看起来像个日本人,但事实上她却是清朝皇族肃亲王最宠爱的第十四个女儿;“李香兰”这个名字看起来像个中国人,但事实上她却是不折不扣的日本人。

张学友唱的 (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从来都是以一名美丽的中国歌手的身份而被日本、中国甚至全亚洲地区所广泛认识。虽是日本人,但却能讲得一口流利的中文,李香兰出道不久就迅速走红,成为风靡一时的头牌明星。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引起很大的轰动,但因出演了由日本军方幕后操控的、宣传日本军国主义的电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李香兰”周围的学生都投身于抗日运动中,香兰在知道自己的义姐爱莲也要投身到抗日运动的大潮中后,思想上受到很大的冲击。中日战争终于爆发。在这样的一个充满杀气的世界中,人们为求得自我解脱,越来越喜欢李香兰。战局逐渐恶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当时大部分在中国的日本人在信息封锁的社会背景下,几乎都毫不怀疑日本将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然而最终,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舞台上出现了李香兰被转移到军事法庭这一幕......       在日本首演后次年,《李香兰》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一项纪念活动,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到中国的四个城市(北京、沈阳、长春、大连)进行公演。 “哪怕有人向舞台扔生鸡蛋也要演”主要演员们抱着这样的决心,十分紧张地在台上演戏,没想到剧场一片掌声和喝采声。舞台上的气氛感动了观众席上的人们,对于这一出戏所寄托的和平,理解的愿望就在这瞬间得以升华。1997年,该剧到曾被日军占领过的新加坡公演,也得到出乎意外的良好反响,落幕后仍然感受到席卷而来的热浪。当地的报纸以醒目的大标题“When you return, Shiki(四季,何时再归来)?”,写下相当感人的报道文章。     音乐剧《李香兰》因其描写了一位女性的波澜壮阔的人生,以及表现了活生生的昭和战争史,在日本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公演都受到了观众盛赞,要求再演的呼声络绎不绝。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慢慢远去,好象要被人们淡忘一样。剧团四季就是要向世界人民再次展现战争的悲剧。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自首次公演以来,剧团四季这10年间几乎每年都重复公演《李香兰》,至今演出已超过500场。今天,剧团四季要继续通过《李香兰》的公演,告诉21新世纪的主人公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故事。

张学友的《李香兰》 词曲作者是谁

张学友的《李香兰》词作者:周礼茂曲作者是:玉置浩二中文名称:李香兰外文名称:行かないで所属专辑:《梦中的你》歌曲时长:6分36秒发行时间:1990年7月23日歌曲原唱:张学友填词:周礼茂谱曲:玉置浩二歌曲语言:粤语歌曲歌词: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仍深印脑中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woo...woo...

李香兰的母亲是谁?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1] 。2005年发表文章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9月7日上午10时42分,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2]

李香兰是谁唱的?

原唱歌手:张学友。李香兰歌词如下: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 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哪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 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啊… 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 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

歌曲《李香兰》是谁原唱的?

歌曲《李香兰》是玉置浩二原唱的。1991年,玉置浩二在电视剧《别了,李香兰》中演唱这首歌。1993年,这首歌被重新填词,由张学友用粤语演唱,后来被多人翻唱。

李香兰(李香兰歌曲)人物简介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李香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香兰歌曲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李香兰歌词歌曲:李香兰歌手:张学友词:周礼茂曲:玉置浩二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扩展资料《李香兰》改编自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收录于张学友在1990年推出的专辑《梦中的你》。该曲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受到热捧,时至今日,世界各地许多华语电台仍旧时常播放。《李香兰》当年推出后在香港并未获得任何奖项,甚至连劲歌金曲的季选歌曲都未能进入,相对同专辑中的冠军单曲《梦中的你》和《再度重遇你》,《李香兰》当时未在香港传媒大众引起很大反响,但后来在香港成为经典,是罕见的虽非冠军单曲却日后大热之粤语经典歌曲。1994年出品的《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在钢琴边演唱的亦是此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香兰李香兰是谁李香兰(日本演艺明星山口淑子的化名)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与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请问李香兰是谁啊!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演员。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2005年发表文章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9月7日上午10时42分,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扩展资料:李香兰从政经历1969年,已将50岁的李香兰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李香兰在首相田中角荣的劝说下出马竞选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1992年,李香兰从参议院退休。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李香兰因外出访问,路经北京时,受到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接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2005年,已经85岁高龄的李香兰公开发表一篇长文,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原因是“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香兰李香兰这首歌表达什么?李香兰这首歌表达了一个女人悲情无奈的一生。这首歌是为了纪念“李香兰”这个人而创作的歌曲。早期是由日本歌手玉置浩二演唱的《行かないで》,是电视剧《再见李香兰》中的主题曲。后来由张学友改编成粤语歌《李香兰》。我们翻译的国语版叫《秋意浓》。李香兰概述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出生在中国辽宁的日本人,因为很有艺术天分而被日本侵华势力选中利用,17岁的李香兰被包装为歌星出道。因为学习过学习花腔女高音,她的歌声婉转动人,造诣高深,被评为与周旋和白光等齐名的上海五大歌后。她演唱的《夜来香》,后来被邓丽君等歌手翻唱,至今仍脍炙人口。日本投降后,李香兰原本因汉奸罪被逮捕,但证实为日本人后,而得以释放,遣返回国。回到日本之后开始从政,做了参议院议员。李香兰的个人简介李香兰-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2005年发表文章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9月7日上午10时42分,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

张学友歌曲李香兰表达什么的?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李香兰是谁?真有此人吗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http://www.china.org.cn/images/117428.jpg参考资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funv/742084.htm

张学友唱的那首老歌为什么取名叫《李香兰》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谁知道李香兰与张学友的关系????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为什么国产007中说李香兰是汉奸?

关于李香兰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张学友 李香兰 是什么意思啊,是什么人?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张学友的歌曲《李香兰》是为谁写的?

《李香兰》改编自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收录于张学友在1990年推出的专辑《梦中的你》。该曲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受到热捧,时至今日,世界各地许多华语电台仍旧时常播放。《李香兰》当年推出后在香港并未获得任何奖项,甚至连劲歌金曲的季选歌曲都未能进入,相对同专辑中的冠军单曲《梦中的你》和《再度重遇你》,《李香兰》当时未在香港传媒大众引起很大反响,但后来在香港成为经典,是罕见的虽非冠军单曲却日后大热之粤语经典歌曲。1994年出品的《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在钢琴边演唱的亦是此歌。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的生平怎么样?

  李香兰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  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代表作:《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侯》、《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等。

张学友唱的《李香兰》到底是唱的谁?李香兰是他什么人?为什么要唱这个歌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歌曲《李香兰》是谁原唱的?

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李香兰的老公叫什么?

大鹰弘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李香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希望采纳

请问李香兰是谁啊!

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演员。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 。2005年发表文章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9月7日上午10时42分,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扩展资料:李香兰从政经历1969年,已将50岁的李香兰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李香兰在首相田中角荣的劝说下出马竞选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1992年,李香兰从参议院退休。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李香兰因外出访问,路经北京时,受到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接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2005年,已经85岁高龄的李香兰公开发表一篇长文,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原因是“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香兰

张学友有首歌叫李香兰 为什么用李香兰命名

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李香兰到底是谁

李香兰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 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代表作:《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候》、《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等。

李香兰和川岛芳子是什么关系

是干姐妹关系。不过,有些人提出,说川岛芳子就是李香兰。这个观点已经推出就被人们所关注,不过根据历史,李香兰与川岛芳子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在相同的是起,两个人在干不同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人那不得累死了!建国后,中国也盛传川岛芳子被杀。不过也有些人说川岛芳子没死,那只是假尸。但不管怎么样,川岛芳子就是李香兰的传言是不可信的。李香兰曾不止一次的承认,川岛芳子是他的干姐姐,只不过在当时川岛芳子是特务,常穿军服,有点男人气。所以李香兰时常叫他哥哥。

张学友的歌曲《李香兰》是甚么人来的?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张学友的那首歌为什么叫“李香兰”?

因为这首歌是为了纪念李香兰。本是日本人玉置浩二为中日合拍的电视剧《别了,李香兰!》作的主题曲《不要走》,后来张学友翻唱了粤语版,即这首周礼茂作词的《李香兰》。李香兰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倡导中国文化的学者。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很优秀的歌手,她的杰作是“夜来香”。由于她的养父是叛徒,她从小就被使用,成为日本远东侵略政策的宣传者。因此,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她因叛徒被中国当局逮捕。在澄清她的身份后,她被中国当局送回日本。后来,她在日本政治中推动中日友好。因为她是由中国人养的,所以她很感激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痛苦,她倡导和平与友谊。她一再警告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歌名:李香兰演唱:张学友词:周礼茂曲:玉置浩二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借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照片中那可以投照片中盼找到时间裂缝夜放纵告知我难寻你芳踪回头也是梦仍似被动逃避凝望你却深印脑中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啊像花虽未红如冰虽不冻却像有无数说话可惜我听不懂啊是杯酒渐浓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动扩展资料《李香兰》改编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收录于张学友在1990年推出的专辑《梦中的你》。《李香兰》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受到热捧,时至今日,世界各地许多华语电台仍旧时常播放。《李香兰》当年推出后在香港并未获得任何奖项,甚至连劲歌金曲的季选歌曲都未能进入,相对同专辑中的冠军单曲《梦中的你》和《再度重遇你》,《李香兰》当时未在香港传媒大众引起很大反响。但后来《李香兰》在香港成为经典,是罕见的虽非冠军单曲却日后大热之粤语经典歌曲。

张学友的《李香兰〉背景是怎么样的呀,讲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要形容她是谁!我觉得不是3言2语能说清楚的!要只是单单说出生在中国的日本人未免太轻薄不负责任!本人一直以为她要是个男人或许就没那难评价!谁要她是一个天生丽质多愁善感的女人呢!总之她很复杂!复杂到只要知道她经历的人!不管你是中日任何一方的任何形式的极端分子!都会对她的遭遇抱着一颗怜悯的心

有谁知道《李香兰》这歌的本意是什么?它描绘怎样的故事?

我想这首歌就是说的她山口淑子,中文名字为李香兰,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子:中国人收养的日本少女,上世纪40年代以一曲《夜来香》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东亚第一影星”、促进日中友好的使者……在日本外国新闻中心协助下,岁末的一个下午,我在日本国会附近的记者俱乐部采访了这位传奇女性。 一身淡蓝色衣裙,一条深色彩巾,满头黑发,步履轻快,面对眼前这位“昔日的李香兰”,让人难以相信她已有84岁高龄,匆匆流逝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印记。 由于山口淑子有过记者经历,谈话很自然地从这个话题开始。山口淑子说她最喜欢的职业就是新闻记者,也很喜欢记者俱乐部的气氛。尽管距1946年离开中国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她仍“乡音未改”,采访过程中不时冒出几句标准的北京话,令人感到亲切。多年的从政经历,又使她在谦和中多了一份庄重。 想告别“李香兰”,却无法割舍 往事不堪回首,回忆需要勇气。山口淑子说,她在执笔《李香兰———我的半生》时,不得不翻看战前由她主演的影片,有时陷入“自我厌恶”,感到悔恨。她想与“李香兰”告别,却又无法割舍。 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回国后当了18年议员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在命运的夹缝中挣扎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请问川岛芳子和李香兰是什么关系?

是干姐妹关系。不过 ,有些人提出 ,说川岛芳子就是李香兰。这个观点已经推出就被人们所关注,不过根据历史,李香兰与川岛芳子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在相同的是起,两个人在干不同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人那不得累死了!建国后,中国也盛传川岛芳子被杀。不过也有些人说川岛芳子没死,那只是假尸。但不管怎么样,川岛芳子就是李香兰的传言是不可信的。李香兰曾不止一次的承认,川岛芳子是他的干姐姐,只不过在当时川岛芳子是特务,常穿军服,有点男人气。所以李香兰时常叫他哥哥。

李香兰的身世?

李香兰(1920.2.12-)原名:山口淑子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生平: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张学友的歌曲李香兰是为谁写的?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请问张学友歌曲《李香兰》所蕴含的寓意?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给五星采纳哦!

张学友有一首歌叫李香兰,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张学友有一首歌叫“李香兰”请问她是谁?

  李香兰  李香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在伪满州国(今中国东北)南满州铁道工作的日侨山口文雄的女儿。1920年出生于的伪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郊区。但她小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山口一家便迁移到抚顺。12岁那年,山口一家在抚顺遭遇到平顶山事件。因为文雄不但精精通于北京官话,而且当地有许多中国朋友的关系,被日军怀疑他个中国游击队的间谍,因此第二年文雄辞掉抚顺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国藉干兄弟李际春将军(沈阳银行总裁),又迁移到奉天。「李香兰」是李际春将军给淑子起的中国名字。  李香兰13岁时患了肺病。医生劝她做一些锻炼肺部的运动。但李香兰自小不爱运动。后来她学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学柳巴契克劝告她为了恢复肺部健康最好学声乐较好,并介绍一位原籍意大利的女高音玛达姆?波多列索夫介给她认识。之后她开始学习声乐。  玛达姆?波多列索夫在奉天大和宾馆(今辽宁宾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李香兰也穿和服唱了几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广播电台职员也在大和宾馆听李香兰的歌声。因奉天广播电台为了播送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会说国语又能看歌谱的中国姑娘,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国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该职员马上就邀请她参加的这个节目。她在节目当中作为中国姑娘李香兰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她在该节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从此、她以李香兰为艺名。 同一时期,因为父亲的鼓励,并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国人学校去念书。在北京,她在父亲干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为干女儿「潘淑华」开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课。在北京,她不但修养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以及生活习惯等。虽然学业很忙,但她还继续在奉天参加电台节目。  听到该节目的满映(满州映画协会?日军为宣抚当地人设立的电影公司)职员邀请她参加电影的演出。在满映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接着参加「富贵春梦」、「冤魂复仇」、「东游记」、「铁血慧心」等片后,拍了「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孙悟空」、「苏州之夜」、「迎春花」、「撒咏之钟」、「你和我」等日本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李香兰在日本奠定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在这些电影当中,她唱过插曲「苏州夜曲」、「我爱那颗星星」、「想兄谱」等歌曲。其中「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而这些片子当中她所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姑娘,当时她的人气在日本轰动一时。但被日军略国国土的中国人而言,这些侮蔑中国的片子是无法接受的。但当时的李香兰不知这种中国人的看法,拼命地磨练自己的演技。  李香兰虽然在「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这些片子的音乐制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李香兰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签约。因签约的唱片公司不同,故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的红歌星渡边滨子灌录。而李香兰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会吧!上海」。李香兰在帝蓄唱片灌录了「何日君再来」等十张唱片后,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红睡莲」(『热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咏之歌」(『撒咏之钟』插曲)、「我的夜莺」(『我的夜莺』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录成唱片。  这时期,李香兰认识历史人物川岛芳子(清朝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女王?爱新觉罗显仔)。李香兰的本名淑子以日语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兰叫芳子哥哥(因当时芳子爱扮男装的关系,故芳子叫李香兰这么称呼自己)。当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后来随着李香兰拍片忙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生活是够苦的。军部禁止国民欣赏流行音乐,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军歌。没有任何娱乐。1939年李香兰在东京日本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因日本国民对娱乐非常饥渴,故很多听众都到剧场但进不去,最后排队了剧场周围七圈半。  李香兰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夜来香」、「海燕」两首歌。因「夜来香」红极了中国全土,中华电影公司邀请她参加电影「万世流芳」的拍摄,并灌录其插曲「卖糖歌」以及「戒烟歌」,除此之外还灌录「忘忧草」、「第二梦」等唱片。其中「夜来香」以及「卖糖歌」成为中国流行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这部「万世流芳」是李香兰第一部拍摄的中国电影。当时中国观众以为李香兰是个在北京出生的超级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兰的人气越来越大,但她本人对一直隐瞒着自己国籍扮成中国人继续拍戏、唱歌觉得很难过。正好这个时候,北京记者俱乐部邀请她在北京开办记者会。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记者俱乐部干事长商量。因为李干事长与李香兰父亲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国籍问题。原本李香兰希望请李干事长替她在记者会当中说她不是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出生的,爱中国的日本姑娘。但李干事长说  「绝对不能赞成!也许有些中国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们也不想承认你个日本人。你非中国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们的梦!」  她只好接受李干事长的话。但记者会当中有一个年轻记者问她说道  「李香兰小姐!你为甚么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拙劣的日本电影呢?那是侮蔑中国的片子。有损我们中国人自尊的电影。你不是中国人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为甚么参加那种侮蔑中国的电影呢?今后首否还打算参加这些电影的拍摄?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李香兰很想对记者们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她只好说道  「我错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很多。那种电影的演出,我后悔极了。在这里向各位请罪。今后我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事。请原谅我的愚蠢。」  记者会结束后,她辞职了满映,决心告别李香兰。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兰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在这个演唱会,周璇等明星也过来送花束给舞台上的李香兰。8月日本投降之后,李香兰因曾拍摄过「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汉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兰被控告,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兰)」特地去北京找李香兰父母(当时战败国民不能随便出去)拿户籍证明书回到上海交给法廷,把它当做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后来法廷也承认她是日侨而不是中国人被判无罪,终于回到日本。同样时期,另一个YOSHIKO?川岛芳子因汉奸之罪在北京枪毙。李香兰坐船回日本时,很偶然地在船上听到的竟然是上海广播电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来香」。  回国后,她以本名山口淑子开始演艺以及歌唱工作。回国第一张唱片是「热情美人鱼」(电影『热情美人鱼』的插曲)。后来,灌录了很多唱片。其中「夜来香」日语版及电影插曲「东京夜曲」更是风行一时的名曲。这时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热情美人鱼」、「流星」、「人间模样」、「归国」、「晓的脱走」、「丑闻」、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过美国好莱坞参加「EAST IS EAST」的拍摄以及在百老汇参加歌舞剧「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国,她结识了卓别林。正好他在这个时期拍摄「LIMELIGHT」。李香兰喜欢「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别林的允许,回国后灌录其日语版「永远」,之后在香港也灌录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应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兰闺寂寂」及「一夜风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时的名曲。  李香兰在美国认识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们相亲相爱,1951年结了婚。但因为虽然ISAMU是日裔,但由于国籍不同,此外李香兰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国。所以1956年他们俩离婚了。  1958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结了婚。拍完「东京假期」后,她就退出影坛和歌坛。1969年,应日本富士电视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约记者的身份涉足传播界。  1974年,香兰当选国会议员,到1992年退出政界为止,一直作为担任外交的议员活跃在日本政界,积极致力于中日友好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别了,李香兰的内容简介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别了,李香兰》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4Z1icWd-886Ukbf2inbKA?pwd=d893 提取码:d893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u2022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歌者岁月: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川岛芳子就是传说中的李香兰吗?

不是的李香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在伪满州国(今中国东北)南满州铁道工作的日侨山口文雄的女儿。1920年出生於的伪满州国奉天(今沈阳市)郊区。但她小时候由於父亲工作的关系,山口一家便迁移到抚顺。12岁那年,山口一家在抚顺遭遇到平顶山事件。因为文雄不但精精通於北京官话,而且当地有许多中国朋友的关系,被日军怀疑他个中国游击队的间谍,因此第二年文雄辞掉抚顺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国藉乾兄弟李际春将军(沈阳银行总裁),又迁移到奉天。「李香兰」是李际春将军给淑子起的中国名字。 李香兰13岁时患了肺病。医生劝她做一些锻炼肺部的运动。但李香兰自小不爱运动。后来她学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学柳巴契克劝告她为了恢复肺部健康最好学声乐较好,并介绍一位原籍意大利的女高音玛达姆.波多列索夫介给她认识。之后她开始学习声乐。 玛达姆.波多列索夫 在奉天大和宾馆(今辽宁宾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李香兰也穿和服唱了几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广播电台职员也在大和宾馆听李香兰的歌声。因奉天广播电台为了播送新节目「满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会说国语又能看歌谱的中国姑娘,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国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该职员马上就邀请她参加的这个节目。她在节目当中作为中国姑娘李香兰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她在该节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从此、她以李香兰为艺名。同一时期,因为父亲的鼓励,并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国人学校去念书。在北京,她在父亲乾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为干女儿「潘淑华」开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课。在北京,她不但修养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学到了中国人的想法以及生活习惯等。虽然学业很忙,但她还继续在奉天参加电台节目。 听到该节目的满映(满州映画协会 日军为宣抚当地人设立的电影公司)职员邀请她参加电影的演出。在满映拍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接著参加「富贵春梦」、「冤魂复仇」、「东游记」、「铁血慧心」等片后,拍了「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孙悟空」、「苏州之夜」、「迎春花」、「撒咏之钟」、「你和我」等日本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李香兰在日本奠定了超级明星的地位。在这些电影当中,她唱过插曲「苏州夜曲」、「我爱那颗星星」、「想兄谱」等歌曲。其中「苏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录中文版之外,也在欧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录过英文版。而这些片子当中她所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爱上日本男人的中国姑娘,当时她的人气在日本轰动一时。但被日军略国国土的中国人而言,这些侮蔑中国的片子是无法接受的。但当时的李香兰不知这种中国人的看法,拼命地磨练自己的演技。 李香兰虽然在「白兰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这些片子的音乐制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李香兰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签约。因签约的唱片公司不同,故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的红歌星渡边滨子灌录。而李香兰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会吧!上海」。李香兰在帝蓄唱片灌录了「何日君再来」等十张唱片后,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红睡莲」(『热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咏之歌」(『撒咏之钟』插曲)、「我的夜莺」(『我的夜莺』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录成唱片。 这时期,李香兰认识历史人物川岛芳子(清朝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女 爱新觉罗显仔)。李香兰的本名淑子以日语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兰叫芳子哥哥(因当时芳子爱扮男装的关系,故芳子叫李香兰这麼称呼自己)。当时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后来随著李香兰拍片忙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疏远了。 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生活是够苦的。军部禁止国民欣赏流行音乐,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军歌。没有任何娱乐。1939年李香兰在东京日本剧场举行个人演唱会时,因日本国民对娱乐非常饥渴,故很多听众都到剧场但进不去,最后排队了剧场周围七圈半。 李香兰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录了「夜来香」、「海燕」两首歌。因「夜来香」红极了中国全土,中华电影公司邀请她参加电影「万世流芳」的拍摄,并灌录其插曲「卖糖歌」以及「戒烟歌」,除此之外还灌录「忘忧草」、「第二梦」等唱片。其中「夜来香」以及「卖糖歌」成为中国流行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这部「万世流芳」是李香兰第一部拍摄的中国电影。当时中国观众以为李香兰是个在北京出生的超级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兰的人气越来越大,但她本人对一直隐瞒著自己国籍扮成中国人继续拍戏、唱歌觉得很难过。正好这个时候,北京记者俱乐部邀请她在北京开办记者会。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记者俱乐部干事长商量。因为李干事长与李香兰父亲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国籍问题。原本李香兰希望请李干事长替她在记者会当中说她不是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出生的,爱中国的日本姑娘。但李干事长说「绝对不能赞成!也许有些中国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们也不想承认你个日本人。你非中国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们的梦!」她只好接受李干事长的话。但记者会当中有一个年轻记者问她说道「李香兰小姐!你为甚麼拍摄『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拙劣的日本电影呢?那是侮蔑中国的片子。有损我们中国人自尊的电影。你不是中国人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为甚麼参加那种侮蔑中国的电影呢?今后首否还打算参加这些电影的拍摄?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李香兰很想对记者们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当然也不能这麼说。她只好说道「我错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很多。那种电影的演出,我后悔极了。在这里向各位请罪。今后我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事。请原谅我的愚蠢。」记者会结束后,她辞职了满映,决心告别李香兰。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兰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夜来香幻想曲」。在这个演唱会,周璇等明星也过来送花束给舞台上的李香兰。8月日本投降之后,李香兰因曾拍摄过「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汉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兰被控告,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兰)」特地去北京找李香兰父母(当时战败国民不能随便出去)拿户籍证明书回到上海交给法廷,把它当做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后来法廷也承认她是日侨而不是中国人被判无罪,终於回到日本。同样时期,另一个YOSHIKO?川岛芳子因汉奸之罪在北京枪毙。李香兰坐船回日本时,很偶然地在船上听到的竟然是上海广播电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来香」。 回国后,她以本名山口淑子开始演艺以及歌唱工作。回国第一张唱片是「热情美人鱼」(电影『热情美人鱼』的插曲)。后来,灌录了很多唱片。其中「夜来香」日语版及电影插曲「东京夜曲」更是风行一时的名曲。这时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热情美人鱼」、「流星」、「人间模样」、「归国」、「晓的脱走」、「丑闻」、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过美国好莱坞参加「EAST IS EAST」的拍摄以及在百老汇参加歌舞剧「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国,她结识了卓别林。正好他在这个时期拍摄「LIMELIGHT」。李香兰喜欢「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别林的允许,回国后灌录其日语版「永远」,之后在香港也灌录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应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兰闺寂寂」及「一夜风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时的名曲。 李香兰在美国认识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们相亲相爱,1951年结了婚。但因为虽然ISAMU是日裔,但由於国籍不同,此外李香兰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国。所以1956年他们俩离婚了。 1958年,李香兰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结了婚。拍完「东京假期」后,她就退出影坛和歌坛。1969年,应日本富士电视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约记者的身份涉足传播界。 1974年,香兰当选国会议员,到1992年退出政界为止,一直作为担任外交的议员活跃在日本政界,积极致力於中日友好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李香兰是谁啊?还有,详细介绍以下川岛芳子.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 张学友的这首歌演绎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对于中国百姓多少有些神秘的名字—— 李香兰。40岁以下的人很难感受其中以慢板带出的既痴情又忧伤的氛围,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一个在文化感情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缺口。蜂拥而至的舶来文化和中国的新文化都在这里碰撞冲击。然而,透过这位红极一时的歌手,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当时一些耐人寻味的情境。 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东方魔女——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又名金壁辉),这个被称为东方魔女的“男装女谍”,作为日本策动伪满独立、与国民党居间调停、互相勾结的“秘密武器”,在日本侵华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曾参与“皇姑屯事件”、“9·18事变”、“满洲独立”等重大秘密活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1.28”事变及营救秋鸿皇后等臭名昭著的卖国活动,成为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受到特务头子田中隆吉、土肥原贤二等的大加赞赏。 纵观川岛芳子的一生,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间谍、大汉奸,国民党必得把她作为第一号女汉奸处决,方泄国愤! 女子学校的神秘公主 70年前,松本高等女子学校的林荫大道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扬鞭策马,绝尘而去。这位骑马上课.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经常在上课时溜出去玩的女学生,就是日后作乱满蒙、声名狼籍的没有日本国籍的日本人——川岛芳子。 对女子学校的师生们来说,川岛芳子的身世就好象远隔日本海的“支那国”(支那是日本对中国的卑称)一样神秘。人们只知道她是日本著名的军国主义者、浪人川岛浪速的养女;只知道她来自一衣带水的中国;只知道她是一个十分可爱又十分富有挑逗性的“新女性”——在松本高校的纪念册上,曾有一篇题为“川岛芳子小姐的裸体照”的文章。 川岛芳子那种极具女性之天真烂漫而又多愁善感的表情,以及放浪不羁、横蛮任性的作风,不禁使人们对她充满了与日俱增的好奇感:她究竟是谁?从哪里来?到这里要干些什么?她和川岛浪速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直到川岛芳子在中国的北京被处以极刑后,才为那些同情她、怜爱她或憎恨她、唾弃她的人们拨开重雾,才大白于天下。 昔日那位独领风骚、为许多男性心折的“马背公主”,真名叫爱新觉罗·显纾,是满清皇室肃亲王善春的第十四位公主、生于1906年,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统)继承皇位的前2年。 字东珍的显纾公主出身具有高贵血统的名门望族。其生父肃亲王家在清王朝的八大世袭皇族中乃是“泰山北斗”,独占鳖头。肃亲王的曾祖是武肃亲王豪格,乃皇太极的第一王子,是开创200年大清基业的元勋。由此,可以想象川岛芳子家世的显赫与权势。身为肃亲王第十四公主的芳子,为亲王的第四侧妃所生。在小东珍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正值中国内忧外患、革命风潮骤起、清室统治摇摇欲堕的多事之秋。身为股肱大臣的肃亲王,眼看着老祖宗的社稷不保,心中五内俱焚。他在联络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游说日本军部出兵干涉南方革命党“叛乱”的同时,又策动蒙古王公喀喇沁王与惯匪巴布扎布组织蒙古义勇军,企图制造“满蒙独立”的既成事实。然而,排山倒海般的辛亥革命使肃亲王的美梦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为了实现“匡复清室”,的夙愿,肃亲王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遣满洲、蒙古和日本,让他们伺机而动,为满洲独立而“殚其力,尽其心”;甚至不借将自己最钟爱的显纾也送给川岛浪速作养女,以图日后“有所作为”。于是,作为东方公主的爱新觉罗·显舒便于1912年跟随养父飘洋过海,来到一个原本陌生、但却造就了她的一切的国度——日本,开始了具有特殊目的——匡复清室——的特殊教育——日本军国主义教育。 为了适应日本的生活,川岛浪速不仅给显舒起了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芳子(这个名字在全日本乃至整个远东地区可谓闻名遐二迩以至于世人知其本名者屈指可数。至于其字“东珍”,更是鲜为人知),而且还专门为她请了家庭教师,帮助她学习日语以及日本的各种风俗习惯。 一恍5、6年过去了,昔日因为不想离开父亲身居异乡而痛哭流涕的中国公主显舒,已长成身穿和服,口操地道日语、见人即大大方方地打躬作札的日本姑娘川岛芳子了。此时的芳子,在松本高等女子学校中因面容佼美、行为开放而著称。她常穿水兵式服装,头发有时梳成辫发,有时又随意飘散在两肩。由于年龄渐长,加之其生父和养父的事业急需有才华的后备军,川岛芳子开始接受有关政治事务、军事技能、情报与资料的收集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这种“额外”的学习使芳子不得不经常性地休学一二个月,以至被学校勒令退学。退学对芳子来说,非但没有任何失落感,反而使她能无所顾忌,投入那种令她痴迷且疯狂的“男人的运动”中,川岛芳子首先下定决心剪去一头青丝,女扮男装,用她的话来说,这是“永远清算了女性”。接着,这位身穿黑色礼服,头戴太阳帽并戴着墨镜的女中“豪杰”,便开始和养父的徒弟们一道,学习骑马、击剑、柔道、射击。据说芳子的骑术精湛,枪法超群,她策马疾驰中连续击落百步开外的苹果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就在这时,早已发现芳子作为一名优秀间谍所具备的天生禀赋的川岛浪速,开始着手训练芳子收集资料、使用谍报通讯器材、制造阴谋。散布谣言以及利用美色获取情报等技巧,为她日后成为全日本“军中之花”般的超级间谍作必要的准备。面对养父的悉心栽培,芳子的心中早已种下了“成大业、立殊功”的日本武士道思想的种子。很快,一个如鲜花般娇艳美丽的天真少女用纤嫩的双手敲开了日本谍报机关的大门。 东方的玛塔·哈丽 留着男人头、行事果敢谨慎、为人颇有手腕的川岛芳子,在其养父和军界朋友的保荐下,快获得日军特务机关的重视。恰逢东北巨枭——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自己在东北三省的利益受损,而同日本关东军屡屡发生磨擦;而且日方担心张作霖与北伐军作战失利退守关外,会把北伐军的势力引到满蒙,从而破坏日本对满蒙乃至全中国的侵略计划。于是,日本军部派员到东北集结,着手准备暗杀张作霖。由于行动不便,急需有中国国籍的可靠人士“协力共进”,于是驻扎在东北三省的日本关东军特务处便派与川岛浪速有师生之谊的倔田正胜少佐回国,游说川岛,希望他为了日本国的利益派养女芳子

张学友一首歌叫做《李香兰》,而日本有一个女明星叫李香兰,这里面有关联吗,还是纯属巧合。要详细的。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 张学友的这首歌演绎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对于中国百姓多少有些神秘的名字—— 李香兰。40岁以下的人很难感受其中以慢板带出的既痴情又忧伤的氛围,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一个在文化感情上从来未曾有过的缺口。蜂拥而至的舶来文化和中国的新文化都在这里碰撞冲击。然而,透过这位红极一时的歌手,我们或许可以窥探到当时一些耐人寻味的情境。 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

张学友有首歌叫李香兰 为什么用李香兰命名

玉置浩二所写的这首【李香兰】,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如何评价李香兰?

夜来香依旧,何日君再来李香兰,日本著名演员,歌手,国会议员。本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是上海滩“七大歌后”唯一一名外籍歌手。说到李香兰,耳边不由得就回想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夜来香》。是的,这首歌经70多年的传唱仍然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首歌在当时被认为是日本侵略者麻醉中国国民的歌曲,被归入“靡靡之音”。1937年,李香兰被刚刚成立的伪满洲映画协会发掘,次年被聘为满映特邀演员。此后,她陆续出演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白兰之歌》等影片,片中形象多为亲日的中国女子。当时“满映”的影片宣扬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将李香兰包装成“伪中国明星”。而后来的《支那之夜》,在当时的抗战背景影响下,遭到了中国观众的强烈抵制,被认为有损国格。几年后,她道歉道:“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同年,她从“满映”辞职,暂别影坛。日本投降后,李香兰被控以汉奸罪曾被逮捕,后无罪释放,于1946年2月被遣返回日,以原名山口淑子继续演艺事业。1958年,退出演艺圈。1974年山口淑子当选参议院议员。从政后她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2005年,85岁的李香兰公开劝诫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她说“因为那会深深地伤害中国人民的心。”李香兰曾在采访中谈到:“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2014年9月7日,李香兰逝世,终年94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的确,李香兰曾是日本侵华的帮凶,却也是两国的和平使者。斯人已逝,后人不宜多做评说,只是想对李香兰女士一直以来对中日友好事业所做的表示感谢!

李香兰到底是谁??那首歌的来源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06年举家迁到中国东北。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现名: 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 Yamaguchi Yoshiko  原名: 李香兰(亦作艺名)、潘淑华  英文: Shirley Yamaguchi  经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的日本籍女歌手  国籍: 日本  籍贯: 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并入武雄市)  生日: 1920年2月12日演唱歌曲  李香兰是花腔女高音,而且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梦是真》《小时候》《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不要告诉我》《三年》《兰闺寂寂》《梅花》《小时候》《十里洋场》《分离》《心曲》等等。  恨不相逢未嫁时(国)  花香为情郎(国)  夜来香(国、日)  支那之夜  戒烟歌(国)  卖糖歌(国)  海燕(国)  忘忧草(国)  第二梦(国)  不要告诉我(国)  空闺残梦(国)  郊外情歌(国、日)  春风春雨(国、日)  心曲(Eternally)(国、日)兰闺寂寂(国)  乌鸦配凤凰(国)  身世飘零(国)  小时候(国)  十里洋场(国)  情枷爱锁(国)  分离(国)  梅花(国)  歌舞今宵(国)  只有你(国)  河上的月色(国)  三年(国)  防空歌(国)  何日君再来(日、国)  迎春花(日、国)  爱の花びら(La Vie En Rose)(日)  苏州夜曲(国、日)  东京夜曲(日)  我の莺(日)  しらとり韶(日)  夜雾の马车(日)  さうだその意気(雾岛升u30fb松原操共唱、日)  兴亚三人娘(奥山彩子u30fb白光共唱、日)  楽しい満洲(日)  支那の夜(日)  红い睡莲(日)  夕月乙女(日)  月下の胡弓(日)  苏州の夜(日)  乙女の祈り(日)  梦の太湖船(日)  新しき夜(日)  黒い百合(日)  北京の子守呗(日)  花占い(日)  浜辺の歌(日)  荒城の月(日)  ロンドンデリーの歌(Londonderry Air)(日)  珊瑚礁の彼方に(Beyond The Reef)(日、英)  花はなんの花(日)  出生地: 奉天省抚顺市(即今辽宁省抚顺市)  职业: 歌手、演员、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语言: 汉语、日语、英语  配偶: 野口勇(1952 年- 1957年)、大鹰弘后(1958年 - 2001年)

李香兰是谁

李香兰(日本演艺明星山口淑子的化名)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巅峰,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与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演唱歌曲李香兰是花腔女高音,而且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梦是真》《小时候》《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不要告诉我》《三年》《兰闺寂寂》《梅花》《小时候》《十里洋场》《分离》《心曲》等等。恨不相逢未嫁时(国)花香为情郎(国)夜来香(国、日)支那之夜戒烟歌(国)卖糖歌(国)海燕(国)忘忧草(国)第二梦(国)不要告诉我(国)空闺残梦(国)郊外情歌(国、日)春风春雨(国、日)心曲(Eternally)(国、日)兰闺寂寂(国)乌鸦配凤凰(国)身世飘零(国)小时候(国)十里洋场(国)情枷爱锁(国)分离(国)梅花(国)歌舞今宵(国)只有你(国)河上的月色(国)三年(国)防空歌(国)何日君再来(日、国)迎春花(日、国)爱の花びら(La Vie En Rose)(日)苏州夜曲(日)东京夜曲(日)私の莺(日)しらとり韶(日)夜雾の马车(日)そうだその意気(雾岛升u30fb松原操共唱、日)兴亚三人娘(奥山彩子u30fb白光共唱、日)楽しい満洲(日)支那の夜(日)红い睡莲(日)夕月乙女(日)月下の胡弓(日)苏州の夜(日)乙女の祈り(日)梦の太湖船(日)新しき夜(日)黒い百合(日)北京の子守呗(日)花占い(日)浜辺の歌(日)荒城の月(日)ロンドンデリーの歌(Londonderry Air)(日)珊瑚礁の彼方に(Beyond The Reef)(日、英)花はなんの花(日)出演电影1938:蜜月快车、富贵春梦、冤魂复仇1939:白兰之歌、东游记1940:支那之夜、 热砂的誓言、孙悟空1941:苏州之夜1942:黄河、迎春花1943:万世流芳、我的夜莺、赛昂的钟、战斗的大街、誓言的合唱、莎勇之钟1944:野战军乐队1948:我一生中光辉的日子、热情的人鱼1949:流星、种种人生、归国、在拂晓里逃出1950:初恋问答、女人的时代、丑闻1951:东方就是东方(Japanese War Bride 美国电影)1952:雾笛、战国无赖、上海的女人、风云千两船1953:拥抱、天上人间(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4:礼拜六的天使1955:金瓶梅(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5:竹之家(House of Bamboo 美国电影)1956:白夫人的妖恋1957:神秘美人(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1958:一夜风流(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东京的休息

张学友《李香兰》这首歌、有什么典故。很喜欢歌词、但有点蒙

这首【李香兰】是由玉置浩二所写。是1991年富士电视台30周年纪念电视剧《Sayonara!李香兰》的主题曲《Ikanaide不走》。李香兰是谁?对现代的人而言,可能不代表任何意义,顶多知道她是个年代非常久远的老歌手,可是若你知道《夜来香》、《支那之夜》、《三年》、《卖糖歌》、《何日君再来》、《恨不相逢未嫁时》、《海燕》等,都是李香兰唱红的名曲,大概会对【李香兰】这个名字有所改观吧!可是这位歌声甜美的歌手,却因为活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至今在历史上仍得不到一个应有的定位。 李香兰是个生长在中国的日本人,她的日文名字是山口淑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学习声乐,并成为歌手,【李香兰】是山口淑子的华名也是日后的艺名。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并改名李香兰,假装是中国人,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日后当我读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等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李香兰面对着“汉奸”的审判(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提出她是日本人的说法,引来一片哗然,虽然最后被判无罪,遣送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

李香兰是谁

这首歌原作是日本的玉置浩二生于中国的日本人 为了在上海走红,李香兰很早就已经找到并且认定属于自己的那份闪烁气质。她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她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明治三十六年(1906年)从故乡佐贺县来到中国,并长久地居住下来。她出生之时,伪满洲国打着“五族协和”的建国旗号成立了,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可事实却相反。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实际上却只是个傀儡,实权则由日本关东军掌握着,他们虐杀无辜以致民不聊生。目睹着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的惨状,在沈阳铁路局工作的父亲山口文雄和同样崇拜中国文化的母亲石桥爱十分哀痛却满是无奈,他们只能把中日友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女儿身上。他们将她许给当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好友李际春将军做养女,李香兰这个名字就是李际春起的,“香兰”是他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后来李香兰就以此作为自己的艺名。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 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 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爱情和友情 在一次为由日本人扶持的一份文学刊物《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李香兰与张爱玲曾有过这样一段交谈。张爱玲说:“您就是到了30岁,一定还像个小女孩那样活泼吧!”她 说:“也是啊,这些年老演浅薄的纯情戏实在没多大意思,我倒想演点不平凡的激情戏!”于是,张爱玲后来说道:“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而要‘激情"的。” 据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回忆,她与他的父亲或许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充满激情的上海之恋。陈歌辛为她创作了大量歌曲,如《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恨不相逢未嫁时》、《忘忧草》及专为她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等。当时, 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草刈义夫先生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她曾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了陈歌辛。而当记者问她为何在出版的自传中只字未提时,她笑道:“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1992年,当她再次来到上海时,陈歌辛已经去世。她一见陈钢的面就迫切地询问陈歌辛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47年前深深的情意。临别时,她对着陈钢哽咽道:“我和你爸爸很好啊……”后来在东京再次见到陈钢时,她还对他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遍一遍地轻轻哼唱着陈歌辛为她写的《忘忧草》:“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 不管怎样,出生在充斥日本侵略野心的伪满洲国,以中国女演员之姿向日本表示恭顺的她,绝对不可能成为爱情的咏叹调。1952年回到日本后,她嫁给一位比她大15岁的美籍雕刻家诺古其,4年后分手。谈到分手的原因,她说:“既不是因为第三者的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只是时间老不能凑在一起,才导致性格方面的分歧。”其实,他们在结婚前就约定了所谓的“离婚条件”:互相尊重对方,不影响对方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时,像朋友那样和睦地分手。而结婚的四年里,他们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 和诺古其离婚后,她应邀赴纽约演出歌剧《香格里拉》。在演出期间,她结识了日本派往联合国工作的青年外交官大鹰弘。这位年仅28岁的日本青年每天都给她送一束鲜艳的玫瑰,还接连数次到后台来看望她。在如此大胆、热烈的求爱下,他们很快就双双堕入爱河,最终结为佳偶。为珍惜这份难得的感情,和大鹰弘结婚后,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大鹰淑子。不久,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退出影坛,成为日本国会议员(自民党参议员),并连任18年之久。 虽然感情生活几经波折,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拥有一份珍贵的友谊。10岁时,在抚顺小学读三年级的她,在去沈阳秋游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与她同岁的、住在沈阳的俄罗斯犹太裔的少女——柳芭。她十分重视这个朋友,她说:“柳芭是我最珍贵的朋友。我之所以成为歌唱的李香兰,是因为有了柳芭;我之所以成为活着的李香兰,也是因为有了柳芭。柳芭像是神安排在我生活中的护身符,有时像太阳,有时像月亮,她永远伴随着我。”在柳芭的帮助下,她开始向苏联大剧院的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也是柳芭家的朋友,学习花腔女高音。正由于波多列索夫夫人每年秋天在大和旅馆举行独唱音乐会,“奉天广播电台”的科长东敬三才发现了她,将她录用为电台新节目的专职歌手,使她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回顾这一切,她感慨万分地说:“不是吗? 没有柳芭,我不会去学唱,也就没有唱歌的李香兰!”不仅如此,柳芭对她还有救命之恩。在得知李香兰被囚禁且即将被枪毙后,柳芭回到她北平家中,为她弄来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才使她免去了汉奸罪。 并不完美的爱情加上完美的事业和完美的友谊,就这样,她为自己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句号。 归去来兮 历史常常使人变得尴尬,使人感到一种撕裂身心的痛苦。中途岛海战后,日本节节败退。随着日本战败日的来临,日本帝国所操纵的“伪满洲国”13年虚幻的历史也随之落幕, “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 1946年2月,作为伪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她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作宣传的罪行。检察官最后判处她枪决,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和日本人共同拍摄冒充中国的电影,协助日本的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和“使用中日两国语言,利用朋友关系搞间谍活动”。然而她心里清楚自己从未从事过间谍活动,更未协助过日本的大陆政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在法庭上出示了证明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文件,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这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使法庭上的人们愤怒了。面对大家的怒吼,她流泪唱起了歌,用歌声表达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前半生的罪行作了深深的忏悔。歌声引起共鸣,所有的人也用歌声告诉她:“让我们以德报怨。” 追踪她的一生,人们难以理解为何她仅仅由于不自觉地唱歌和表演就险些被判处死刑。她本人单纯善良,希望中日友好,却被人利用、愚弄,成为日本侵华政策的工具,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由此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牺牲者,后来的种种遭际,皆因时代所致。“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所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够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者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她对伪满“宫廷挂”兼关东军参谋长吉岗中将说的这些话,也可以作为她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说明。 1946年2月29日,她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回日本。回到日本后,她开始以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的身份在日本影坛上继续发展事业,并给自己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她自称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这期间,她在导演黑泽明的指导下,再创个人影剧事业的新高峰,在美国的电影及音乐剧里扮演多个角色。1974年,她被选为日本的参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与新闻撰稿人藤原作弥共同执笔写作《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1989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随后,浅利庆太先生又成功改编了音乐剧《李香兰》。自1991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该音乐剧已经演出了184场,观众人数超过18万。一个17岁的日本高中生高桥雅弘还曾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并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国会议员,协助日本与中国重修旧好。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期思想提出之后,中国政府对她展开了欢迎的双臂。而随着她的自传的发表以及经典专辑的复刻发行,她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又重新获得了倾睐。 两个祖国,两个母亲 李香兰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生活、历史,包括关于中日关系的那一段回 忆,并不因为它的“不幸”、“不愉快”而化为乌有。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 1937年,她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这种情绪困扰了她很久,她在自传中曾描述过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无能为力和无比痛苦:“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她自己也几次下决心公布自己是日本人的事实,但都没有勇气去做。尽管如此,由于从小生活在中国,她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十分真实的。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在一些日本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敢于在日本右翼的重压下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在自传里,她的语言表达也经常是“要去日本了”、“要回中国了”。 1987年,她终于如愿以偿,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寻找她那散发着夜来香的中国心和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1992年11月,她又应邀来华参加在桂林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已经年逾古稀的她虽生活在日本,却依然说着一口京片子。在北京逗留期间,她寻访了当年的故居,虽然早已“旧貌变新颜”,但她仍能清楚地辨认出来。她还品尝了北京的小吃,满足了自己的浓浓思乡情。随后,她回到上海,在花园饭店再次见到了黎锦光,叙述起旧日情谊,两位老人都泪流不止。会晤完毕后,她小心地搀扶着黎老先生一步步走出饭店。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 同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四季剧团的负责人浅利庆太先生也率剧团继1988年首次访华后,携音乐剧《李香兰》再度访华。在“李香兰”故事发生过的地方——北京、长春、沈阳、大连公演15场。这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面邀请的演出活动受到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还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四季剧团也派出最佳阵容,在战争结束47年后,又将“李香兰”送回了她的故国。 该剧描写了她波澜起伏的一生,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段日本侵华战争史,以此告诫人们莫忘战争,在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剧团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盛赞,累计已经公演了近500场。

李香兰真的是特务吗?

李香兰,出生于1920年2月12日,本姓山口,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抗战时期是日本控制的满铁映画电影公司的头牌女演员,并且以歌声甜美而著称,曾经翻唱周璇的大量唱片,风靡一时。李香兰的歌声的确很有魅力,而且在当时的日本人中影响很大。到日本后,关西中日友好后援会副理事长松原东先生曾开车带我去办理电话手续,当时他汽车里面播放的《夜来香》极有韵味,问起来,就是李香兰的。她作为“文化汉奸”被起诉是有理由的,因为李香兰在中日战争期间扮演了大量对日本侵华富有好感,甘心作亡国奴的中国女性形象。以中国人身份扮演这样的角色,造成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鲜为人知的是,李香兰于抗战胜利后,回到日本重返影坛时,又起了个“香兰山口”的名字,这个名字是“中日混合物”,李香兰自称是日本和中国的“精神混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