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颛
-
李香兰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
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代表作:《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侯》、《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等。
- 西柚不是西游
-
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 gitcloud
-
聚散朝夕心悠悠,
琉璃映月玉露酒.
芬芳弥漫琵琶起,
几人稳坐风尘舟.
风华绝代送虹袖,
萧香夜雨伴离愁.
佳人一去悲天悯,
只留香兰名印秋.
李香兰的名字曾被香港歌手张学友用做他的一首歌的歌名,也曾被香港电影《国产凌凌漆》用作背景人物之一,这均与李香兰那传奇般的经历有关。
山口淑子(大鹰淑子),日本前参议院议员,更早之前是在中国从事歌唱和电影艺术的演员,艺名李香兰。
李香兰的名字一直广为人知。提到她,年长者脑海中大概就会浮现出电影《支那之夜》中女性的美艳形象。当然,人们喜欢她的另一个原因,则主要是李香兰拥有甜美的歌声。
她1920 年出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在满洲工作的日本人。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声乐,并被满洲国的官员李际春收为义女。1933年来上海发展,以李香兰的名字登上舞台,后来成为与周璇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然而她从不公开自己的身世,中国民众也都不知她的日本血统。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她被日本占领军重用,为满洲映画协会拍摄了多部旨在美化日本扩张行为的电影,从而成为当时“大东亚共荣圈”的头号演艺巨星。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她以叛国罪被中国政府逮捕。但随后在证明了她的日本血统后被释放并遣送回日本。她在日本两次结婚,第二次在嫁给一外交官后,便告别舞台转而从政。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香兰的嗓音低沉动人,而且受过良好的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三年》、《支那之夜》、《苏州夜曲》、《兰闺寂寂》等。
作为歌影双栖艺人,李香兰在《万世流芳》中因扮演林则徐女儿名噪一时。但真正的“红火”,却是在日本东京日剧场演出之后。以至于此后还参演了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以及百老汇歌剧,很快,香港电影公司也发出邀请。在合作期间,李香兰拍了好几部电影,如《金瓶梅》、《一夜风流》和《神秘美人》等,这些影片的插曲全由她亲自演唱并灌录成唱片。
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印第安纳大学东亚及比较文学系副教授的张英进,在其著作《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中这样叙述:“在(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的电影文化是很政治化的,谁在什幺电影中出现受到很密切的关注。在这种不稳定的城市气氛中,李香兰仗着她美丽的歌声而突然走红。她是传奇性的神秘人物,无论是对日本统治者还是中国观众来说,她的国籍都是很敏感的政治秘密。”
“斯蒂芬森(Shelley Stephenson)的《她无处不在:上海、李香兰和大东亚电影圈》一文,分析了关于这位在“伪满洲国”出生,在中国受教育的日本影星怎幺隐藏她的日籍身份,以中国人面目出现的惊世内幕。斯蒂芬森指出,在上海电影杂志中捧红李香兰的策略与从无到有的‘大东亚共荣圈"意识形态的推捧过程是很相似的……所以李香兰现象本身,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文化侵略模式。”
当然,这些内幕在李香兰自传中是绝对没有提到的。
某些回忆类的文章这样记述:李香兰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从早期在上海至后期于香港灌录过的歌曲,均让歌迷眷恋不已。比如《夜来香》、《卖糖歌》、《戒烟歌》、《何日君再来》和《海燕》等,均被华语流行歌曲史奉为经典名作。也许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缘由,使得相关的文化一直在香港、上海等“特区”流传。
日本战败,伪“满洲国”灭亡。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她作为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而活跃在银幕上,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做宣传的罪行,“杀了她!枪毙李香兰!”,法庭上满是愤怒的声讨,检察官请求处以李香兰死刑。这时候,李香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日本人。鉴于李香兰在法庭上出具了证实她真实身份的凭据,法官宣布“让我们以德报怨”,李香兰被无罪释放。
回国后的李香兰,恢复原名,婚后又改名大鹰淑子,当了参议员,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并在自传中对自己前半生作了深深的忏悔。
在李香兰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中提到,1937年她以中国人身份无意中参加了一次抗日集会,当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表态“假如日本军侵入北京,诸位怎幺办?”李香兰不知怎样说好,只能说“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接着,她写道:“我只能这样说,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1978年,李香兰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来华访问。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二十周年,日本四季剧团根据李香兰自传改编的音乐剧《李香兰》来华演出,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李香琴她妈
- 可可科科
-
香兰的名字曾被香港歌手张学友用做他的一首歌的歌名,也曾被香港电影《国产凌凌漆》用作背景人物之一,这均与李香兰那传奇般的经历有关。
山口淑子(大鹰淑子),日本前参议院议员,更早之前是在中国从事歌唱和电影艺术的演员,艺名李香兰。
李香兰的名字一直广为人知。提到她,年长者脑海中大概就会浮现出电影《支那之夜》中女性的美艳形象。当然,人们喜欢她的另一个原因,则主要是李香兰拥有甜美的歌声。
她1920 年出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在满洲工作的日本人。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声乐,并被满洲国的官员李际春收为义女。1933年来上海发展,以李香兰的名字登上舞台,后来成为与周璇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然而她从不公开自己的身世,中国民众也都不知她的日本血统。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她被日本占领军重用,为满洲映画协会拍摄了多部旨在美化日本扩张行为的电影,从而成为当时“大东亚共荣圈”的头号演艺巨星。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她以叛国罪被中国政府逮捕。但随后在证明了她的日本血统后被释放并遣送回日本。她在日本两次结婚,第二次在嫁给一外交官后,便告别舞台转而从政。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香兰的嗓音低沉动人,而且受过良好的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三年》、《支那之夜》、《苏州夜曲》、《兰闺寂寂》等。
作为歌影双栖艺人,李香兰在《万世流芳》中因扮演林则徐女儿名噪一时。但真正的“红火”,却是在日本东京日剧场演出之后。以至于此后还参演了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以及百老汇歌剧,很快,香港电影公司也发出邀请。在合作期间,李香兰拍了好几部电影,如《金瓶梅》、《一夜风流》和《神秘美人》等,这些影片的插曲全由她亲自演唱并灌录成唱片。
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印第安纳大学东亚及比较文学系副教授的张英进,在其著作《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中这样叙述:“在(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的电影文化是很政治化的,谁在什幺电影中出现受到很密切的关注。在这种不稳定的城市气氛中,李香兰仗着她美丽的歌声而突然走红。她是传奇性的神秘人物,无论是对日本统治者还是中国观众来说,她的国籍都是很敏感的政治秘密。”
“斯蒂芬森(Shelley Stephenson)的《她无处不在:上海、李香兰和大东亚电影圈》一文,分析了关于这位在“伪满洲国”出生,在中国受教育的日本影星怎幺隐藏她的日籍身份,以中国人面目出现的惊世内幕。斯蒂芬森指出,在上海电影杂志中捧红李香兰的策略与从无到有的‘大东亚共荣圈"意识形态的推捧过程是很相似的……所以李香兰现象本身,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文化侵略模式。”
当然,这些内幕在李香兰自传中是绝对没有提到的。
某些回忆类的文章这样记述:李香兰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从早期在上海至后期于香港灌录过的歌曲,均让歌迷眷恋不已。比如《夜来香》、《卖糖歌》、《戒烟歌》、《何日君再来》和《海燕》等,均被华语流行歌曲史奉为经典名作。也许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缘由,使得相关的文化一直在香港、上海等“特区”流传。
日本战败,伪“满洲国”灭亡。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她作为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而活跃在银幕上,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做宣传的罪行,“杀了她!枪毙李香兰!”,法庭上满是愤怒的声讨,检察官请求处以李香兰死刑。这时候,李香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日本人。鉴于李香兰在法庭上出具了证实她真实身份的凭据,法官宣布“让我们以德报怨”,李香兰被无罪释放。
回国后的李香兰,恢复原名,婚后又改名大鹰淑子,当了参议员,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并在自传中对自己前半生作了深深的忏悔。
在李香兰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中提到,1937年她以中国人身份无意中参加了一次抗日集会,当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表态“假如日本军侵入北京,诸位怎幺办?”李香兰不知怎样说好,只能说“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接着,她写道:“我只能这样说,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1978年,李香兰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来华访问。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二十周年,日本四季剧团根据李香兰自传改编的音乐剧《李香兰》来华演出,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
在网上找的,只是雷同,绝非抄袭!
- 血莲丿红尘
-
李香兰的名字曾被香港歌手张学友用做他的一首歌的歌名,也曾被香港电影《国产凌凌漆》用作背景人物之一,这均与李香兰那传奇般的经历有关。
山口淑子(大鹰淑子),日本前参议院议员,更早之前是在中国从事歌唱和电影艺术的演员,艺名李香兰。
李香兰的名字一直广为人知。提到她,年长者脑海中大概就会浮现出电影《支那之夜》中女性的美艳形象。当然,人们喜欢她的另一个原因,则主要是李香兰拥有甜美的歌声。
她1920 年出生于沈阳,父母均为在满洲工作的日本人。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声乐,并被满洲国的官员李际春收为义女。1933年来上海发展,以李香兰的名字登上舞台,后来成为与周璇等齐名的上海滩“五大歌后”之一。然而她从不公开自己的身世,中国民众也都不知她的日本血统。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她被日本占领军重用,为满洲映画协会拍摄了多部旨在美化日本扩张行为的电影,从而成为当时“大东亚共荣圈”的头号演艺巨星。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她以叛国罪被中国政府逮捕。但随后在证明了她的日本血统后被释放并遣送回日本。她在日本两次结婚,第二次在嫁给一外交官后,便告别舞台转而从政。曾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香兰的嗓音低沉动人,而且受过良好的声乐教育,很擅长美声唱法。她的代表作有歌曲《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三年》、《支那之夜》、《苏州夜曲》、《兰闺寂寂》等。
作为歌影双栖艺人,李香兰在《万世流芳》中因扮演林则徐女儿名噪一时。但真正的“红火”,却是在日本东京日剧场演出之后。以至于此后还参演了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以及百老汇歌剧,很快,香港电影公司也发出邀请。在合作期间,李香兰拍了好几部电影,如《金瓶梅》、《一夜风流》和《神秘美人》等,这些影片的插曲全由她亲自演唱并灌录成唱片。
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印第安纳大学东亚及比较文学系副教授的张英进,在其著作《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中这样叙述:“在(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的电影文化是很政治化的,谁在什幺电影中出现受到很密切的关注。在这种不稳定的城市气氛中,李香兰仗着她美丽的歌声而突然走红。她是传奇性的神秘人物,无论是对日本统治者还是中国观众来说,她的国籍都是很敏感的政治秘密。”
“斯蒂芬森(Shelley Stephenson)的《她无处不在:上海、李香兰和大东亚电影圈》一文,分析了关于这位在“伪满洲国”出生,在中国受教育的日本影星怎幺隐藏她的日籍身份,以中国人面目出现的惊世内幕。斯蒂芬森指出,在上海电影杂志中捧红李香兰的策略与从无到有的‘大东亚共荣圈"意识形态的推捧过程是很相似的……所以李香兰现象本身,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文化侵略模式。”
当然,这些内幕在李香兰自传中是绝对没有提到的。
某些回忆类的文章这样记述:李香兰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从早期在上海至后期于香港灌录过的歌曲,均让歌迷眷恋不已。比如《夜来香》、《卖糖歌》、《戒烟歌》、《何日君再来》和《海燕》等,均被华语流行歌曲史奉为经典名作。也许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缘由,使得相关的文化一直在香港、上海等“特区”流传。
日本战败,伪“满洲国”灭亡。李香兰这位红极一时的影星、歌星,也被押上了审判台。她作为满洲电影协会的主要演员而活跃在银幕上,被大家认定有协助日本侵略者做宣传的罪行,“杀了她!枪毙李香兰!”,法庭上满是愤怒的声讨,检察官请求处以李香兰死刑。这时候,李香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日本人。鉴于李香兰在法庭上出具了证实她真实身份的凭据,法官宣布“让我们以德报怨”,李香兰被无罪释放。
回国后的李香兰,恢复原名,婚后又改名大鹰淑子,当了参议员,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并在自传中对自己前半生作了深深的忏悔。
在李香兰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中提到,1937年她以中国人身份无意中参加了一次抗日集会,当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表态“假如日本军侵入北京,诸位怎幺办?”李香兰不知怎样说好,只能说“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接着,她写道:“我只能这样说,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1978年,李香兰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来华访问。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二十周年,日本四季剧团根据李香兰自传改编的音乐剧《李香兰》来华演出,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专程到大连参加《李香兰》的首演式。
- CPS小天才
-
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