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开国上将还有谁活着

2023-07-22 21:33:30
共2条回复
ardim

没有了。1955年授予的元帅、大将、上将已全部逝世。中将还有3人、少将还有98人目前在世。

共和国开国上将 共57个

1、李志民:湖南浏阳人。

2、宋任穷:湖南浏阳人。

3、唐 亮:湖南浏阳人。

4、王 震:湖南浏阳人。

5、杨 勇:湖南浏阳人。

6、傅秋涛:湖南平江人。

7、苏振华:湖南平江人。

8、钟期光:湖南平江人。

9、甘泗淇:湖南宁乡人。

10、陶峙岳:湖南宁乡人。

11、陈明仁:湖南醴县人。

12、邓 华:湖南郴县人。

13、李 涛:湖南汝城人。

14、朱良才:湖南汝城人。

15、宋时轮:湖南醴陵人。

16、杨得志:湖南醴陵人。

17、李聚奎:湖南涟源人。

18、彭绍辉:湖南湘潭人。

19、肖 克:湖南嘉禾人。

20、陈锡联:湖北红安人。

21、郭天民:湖北红安人。

22、韩先楚:湖北红安人。

23、王建安:湖北红安人。

24、谢富治:湖北红安人。

25、周纯全:湖北红安人。

26、陈再道:湖北麻城人。

27、王宏坤:湖北麻城人。

28、刘 震:湖北孝感人。

29、王新亭:湖北孝感人。

30、陈士榘:湖北荆门人。

31、贺炳炎:湖北松滋人。

32、黄永胜:湖北咸宁人。

33、王 平:湖北阳新人

34、刘亚楼:福建武平人。

35、杨成武:福建长汀人。

36、叶 飞:福建南安人。

37、陈奇涵:江西兴国人。

38、肖 华:江西兴国人。

39、赖传珠:江西赣县人。

40、李 达:陕西眉县人。

41、阎红彦:陕西子长人。

42、张宗逊:陕西渭南人。

43、陈伯钧:四川达县人。

44、张爱萍:四川达县人。

45、傅 钟:四川叙永人。

46、洪学智:安徽金寨人。

47、李克农:安徽巢县人。

48、吕正操:辽宁海城人。

49、周 桓:辽宁东港人。

50、董其武:山西河津人。

51、赵尔陆:山西原平人。

52、李天佑:广西临桂人。

53、韦国清:广西东兰人。

54、周士第:广东琼海人。

55、杨志成:贵州三穗人。

56、许世友:河南新县人。

57、乌兰夫: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

苏州马小云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均已去世。

相关推荐

黄永胜李作鹏吴法宪哪里人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原名黄叙全,湖北咸宁人。李作鹏(1914年-2009年1月3日),江西吉安人。吴法宪(1915年-2004年),江西永丰人。
2023-07-22 11:22:251

书法家黄永胜作品

咸宁市咸安古今名人张红兵,湖北咸宁市咸安区人,曾任原济南军区第20集团军第58旅政委、第20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第54集团军第127师政委、第20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第76集团军政委等职务。2019年12月10日,晋升中将军衔。咸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和李自成墓。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下:咸安区——何功伟烈士故居、阳湖文化名人旧址、钱亦石故居、刘家桥民居、咸安古桥、沈鸿宾故居、咸安三一八惨案丛葬坑、庙山遗址、孙郭胡城址。咸安区,隶属于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临阳新,南极崇阳,西界赤壁,北交江夏,东南与通山接壤,西北与嘉鱼毗邻。区政府驻地永安街道。截至2004年,咸安区国土面积1501平方公里,总人口547408人。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赵匡胤永安陵讳,按《易乾象》中“万国咸宁”与“永安”近义之意,改为咸宁县。自此,“咸宁”这方土地的域名正式确立。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改江夏郡为鄂州,咸属鄂州江夏县。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768年),割江夏县南境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直属鄂州。此为咸宁建置之始。永安,意即永远安宁。咸宁有哪些景点九宫山、赤壁古战场、王氏宗祠、黄龙山、咸安笔峰塔等。九宫山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张道清。张道清(1136—1207),字得一,号三峰,故居湖北京山罗店镇长森湾。姓黄的有多少古代名人。1、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北宋景_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2、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3、姓黄的古代名人有黄歇、黄霸、黄香、黄凤麟等。四位黄性古代名人介绍:黄歇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4、姓黄的历史名人有:黄歇、黄忠、黄巢、黄庭坚、黄道婆等等。5、姓黄的历史名人分别有黄石公、黄公望、黄筌、黄宗羲、黄中庸、黄香。黄姓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为嬴姓十四氏之一,是远古时期伯益的后裔,目前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等省份。湖北有什么名人1、余子俊(1428年-1489年),字士英。四川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人,祖籍京山(今属湖北省荆门市)。明朝名臣。景泰二年(1451年),余子俊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进户部员外郎。2、周鸿_(zhōuhóngyī),1970年10月4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奇酷CEO、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和知名天使投资人。3、湖北宜昌的名人屈原(约公元339年约公元前278年),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的开创者,被后世尊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留下《离骚》、《九章》、《天问》等经典作品。4、湖北籍的明星还有很多,像徐帆、袁姗姗、李念、曾黎、吴倩、陈数,等等,不计其数。
2023-07-22 11:22:311

抗美援朝前夕,为什么临阵换将,把十三军团的司令员交给邓华?有什么原因?

抗美援朝前夕,为什么临阵换将,把十三军团的司令员交给邓华?有什么原因?邓华不论是在战场上或是平常的工作中,一直保持着低调沉稳的态度和处事原则。碰到一切的事情时,邓华都会表现出冷静的思索,更为重要的是,邓华在带兵战斗方面有着非常聪明的地方,那便是无论多么强劲的敌人,他总会共处独到的见解和解决的办法。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林彪和党中央往往这样做的目地,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挑细选的,加上当时比较紧张的战绩,让邓华出任13兵团的司令员,是最为合适不过的。决胜千里当邓华领着自己的军队开拓东北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十足的打算和准备。邓华对于目前的情况和问题,做出了很多合理的策略和方法,能够让自己的军队发挥出最大优势的。经过了2个月的训练和政治,军队就已经做好了十足的把握和准备。战争是残酷的,在国内外的敌人残暴打击下,我党或是艰难的存活并发展了,其中离不了邓华等人的力量,邓华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且在五次反围剿中,为了保护队友的撤离,带领铁军和对手迎战。从一名学生完全变成了铁血军人,也是在之后的平型关战争中获得了出色战绩,在三大战役的大兵团会战中也展现了他奇才般的指引水平。因此,在建国后我国面临的美国考验中,邓华变成了中间安心外派到战场上的名将之一。建国后,美国阵营企图染指东北亚,并以此为跳板侵略中国东北,她们所谓的联合国军不但协助韩击退朝鲜军,也是在中国边境不断叫嚣,空袭边境百姓的农田房子,测试我国保家卫国的信心。刚参加完解放战争的解放军官兵本应该投入到家乡建设之中,可是美国的威胁时刻在身边提示着,没办法,解放军再度结集,援助朝鲜,为了佳园战斗。一次战役,无论大小,在进行以前,都会充分酝酿,不断演练在此环节,能够各抒己见,下属能够毫无保留地提出意见或建议,甚至是不同意见或抵制意见。这也是我军的优良作风。针对下属的意见,无论对错,无论是否采取,也不管战役结果如何,最终的承担者全是战役总指挥。换句话说,取胜的贡献或失利的义务,都应记到战役总指挥头顶,而非建议者。这是常识。因此,韩先楚的三次提议对提早执行渡海战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海南战役的主要贡献应所属邓华。
2023-07-22 11:22:394

关光烈有子女吗

有的关光烈和我,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野战部队调到中南军区机关的,但他是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我在军区司令部办公厅,给军区参谋长黄永胜当秘书,彼此分住两个大院,又无工作交往,所以并不相识。1955年,中南军区的主体部分改编为广州军区,黄永胜任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军队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陶铸虽为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但因他主要担负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工作,所以军区党委的一般活动都由第二书记黄永胜主持。按传统党委工作由政治机关负责,关光烈被指定为军区党委秘书,负责通知开会和作会议记录。黄永胜决定开会,便由我通知关光烈,由他负责落实。开得最多的是军区党委常委办公会,有时个把月甚至十天八天便开一次,我与关光烈接触频密,彼此谈得比较投机,在那运动不断、动辄得咎的年代,不须互相戒备。
2023-07-22 11:23:146

抗美援朝,军委让黄永胜当彭老总副手,林彪为何提出想换一个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着联合国军的步步推进,中央军委就是否出兵朝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支持出兵朝鲜的一派认为我们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一边美国人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另一边又威胁我国东北工业重地,我们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反对出兵的则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新中国百废待兴,没有能力支撑一场远离本土的作战。 经过三个月的讨论,最终确定由彭德怀带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朝鲜。但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没办法组建一个新的指挥所,中央决定,将十三兵团指挥部作为志愿军的指挥部。 按照这种设定,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也作为彭老总的副手最为合适。黄永胜是林彪手下的一名战将,而林彪却对黄永胜出任志愿军指挥部司令员一职极为不满,且提出了换人的想法。 林彪为何要提出换人?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将围绕此时,叙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我方对于朝鲜内战并无干预的想法,但随着联合国军的加入,党中央已经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预演,以至于到后来需要出兵朝鲜,来阻挡联合国的北进。 按照预言,一共有两种结果: 自从战争爆发之后,党中央就一直在观察着双方的局势。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移,朝鲜内战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刚好是印证第二种设想,南朝鲜得到美国的支持之后,开始不断向北朝鲜进攻,这让北朝鲜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局面,如果此时没有外部势力介入,那一定是会是一场败仗,最后得意的只有南朝鲜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央军委在7月2日的时候召开了一场会议,主要就是对抗美援朝做出指示,并且商量相关的策略。 主席沉重地对着大家说:“同志们,之前一直观察着朝鲜方面的局势,我们都希望局势不要一直往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今这样的局势已经说明了一切,那就是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行动了。” 话毕,周恩来便接着补充说:“为何要抗美援朝,想必大家的心里都是有数的,如果我们不去援助朝鲜,那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们国家,到了那个时候,就真的没有办法像现在一样,可以有安稳日子过了,并且,我们不仅仅只是保卫我们国家那么简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充分的展示我国的国家力量。” 在确定出兵朝鲜之后,谁带队出征成了头等大事。这个会议比之前任何一个会议都要重要,单单是确定指挥人选,就用了两天时间。 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让四野的部队前往朝鲜。原因极其简单,因为四野一直是林彪带的部队,猛将如云。再者这支部队一直都活动在东北地区,气候条件之类的都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派他们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彭德怀被任命为总司令,指挥朝鲜战争。彭德怀将军的能力是大家都公认的,所以没有人对此有异议。 但关于指挥部副司令员的任命,大家却表示不太认同,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尤其是林彪,他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我不同意让黄永胜来担任,我觉得他并不能胜任这个职务,虽然他也是一名勇猛的将军……”林彪举起手来,非常坚定地向主席提出意见。 “那你认为那个可以胜任这个职务?”毛泽东听到林彪这样反对,于是就想要听一下,他到底是有什么高见。 “邓华,他学识高,性格不骄不躁,从各方面来说,他都是最合适的。”林彪说完之后,毛泽东也觉得他说得很不错,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点了一下头。 林彪的这一番话,像是点醒了大家。没过多久,罗荣桓以及刘亚楼等人都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我也是非常地认同林彪将军的提议,黄永胜可以说是一个武将,因为他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缺乏文化教育,这让他在战略方面有许多欠缺……” 最终,为了大局考虑,毛泽东便将志愿军副司令员的位置交给了邓华,也特别期望他可以好好地辅助彭德怀总司令,然后为国家打下胜仗。 此时的邓华正坐在一把藤椅上,慵懒地靠在上面,他的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上面正是报道着最近发生的朝鲜内战。 突然,警卫员从门口跑了进来。邓华看见警卫员是如此地着急,还没等警卫员告知他是什么事情,他就直接开口询问说:“怎么了?毛毛躁躁的。” 警卫员气喘吁吁地说:“主席让您去朝鲜。” 邓华对此时没有准备的,一脸的不可思议。在此之前,中央提过把志愿军司令部设在13兵团,也就是黄永胜的指挥部,黄永胜也理所应当成为彭老总的副手。邓华琢磨着难道把黄永胜换掉了? 邓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脸不可思议,于是便疑惑地询问警卫员说:“我之前得到的消息可不是这样的,都说是安排了13兵团司令的黄永胜前往朝鲜吗?怎么还没有上战场就把他给换掉了?” 邓华在接到这个重要的任务之后,便开始走进书房里,拿起笔和纸开始研究朝鲜当前的局势,以便之后去到朝鲜能够更好地作战,并且他还做了一份报告递交给了中央。 几天之后,邓华便在毛泽东的召唤之下来到了北京。毛泽东见到他的第一句就说:“你前几天写的报告我看了,确实是与平常人不同,见解非常的独到,我也非常期望你可以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你应有的水平……” 10月5号,中央签下出征朝鲜的文件,志愿军箭在弦上,整装待发。 当天晚上又再一次召开会议。在会议上,邓华又就出兵朝鲜的兵力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说:“一开始决策说,出兵朝鲜只用两个兵的力量,但是这样着实是太少了,还是要再增加两个兵团的力量才是比较好的,并且还要留下一个部队进行部队的善后工作……” 彭德怀觉得邓华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上级立马做出回应,给他们增加了两个兵团。 他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林彪会反对黄永胜,自己多少是知道黄永胜的性格以及习性,但深究其中林彪推荐自己的主要原因,自己还是有一点迷糊的。 但与此同时,邓华也是按耐不住的高兴,因为自从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他也就再也没有机会再次去上战场了。这对于一个曾经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老将军来说,是痛苦难耐的事情,所以知道自己得到这个出征的名额的时候,十分高兴。 在抗美援朝中,彭德怀作为总司令带领着志愿军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数次打退美军的进攻,一次次将他们打退到三八线以南的位置。 邓华作为他的得力干将也是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特别是到了战役的后期,彭德怀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回国休养,于是就将总指挥的职位交给了邓华。邓华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即使是他一个人,也将抗美援朝战争指挥得滴水不漏。 毛泽东看到前方战事告捷,连连向周恩来总理夸赞他说:“邓华这小子,我们都没有看错他,也是多亏了林彪第一个起来反对,还向我们提议用邓华,果然是用对了人。” 抗美援朝在彭德怀和邓华的指挥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极高的提升。
2023-07-22 11:23:281

黄永胜:四野中最火爆的将军,打仗时很狂,毛主席为其改过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在中国 历史 上,发生过太多震撼人心的大事。同时,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英雄与枭雄们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势下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潮,推动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 时间来到近代,在中国革命时期,残酷的战争不仅蹂躏着整个中华大地,使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同时,也压迫着战士们的神经,每天都在面临死亡的考验。 没有人是不怕死的,但战场之上勇者胜,战胜死亡的恐惧,将敌人击败就是英雄。 在解放战争期间,林彪所率领的“四野”中, 黄永胜便是一位不怕死的将军,不仅作战勇猛,带兵打仗更是悍不畏死,为局势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且,在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时,毛主席还为其改为名字。 然而,人是复杂的,也是多面的。凭借着战功而身居高位的黄永胜,却并没有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荣誉,在之后的政治斗争中,站在了林彪一边,因此,即前半生的赫赫战功如过眼云烟般转瞬即逝,令人唏嘘不已。 黄永胜,本名为黄叙全,是湖北咸宁人。 1910年11月17日,生于湖北咸宁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当时,中国正值新旧两代交替之际。在他出生的第二年,武昌起义就爆发了。可以说,黄永胜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整个过程的。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家境贫寒的黄永胜却养成了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 为谋生路,1927年7月,当时16岁的黄永胜就单枪匹马孤身一人来到崇阳县城,成为了团防局的一名士兵。 参加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在湘赣边界爆发了秋收起义,在毛泽东等位同志的领导下,秋收起义对中国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此次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却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今后长期发展的基本路线。 期间,由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黄永胜所在的崇阳民团队伍经过几次扩大,在改名为崇阳县农民自卫军后,早已成为了鄂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并在秋收起义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秋收起义正式爆发之前19天,在罗荣桓的组织下,崇阳县农民自卫军发动了通崇秋收起义,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这是湖北第一次武装夺取县城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敌人势力仍大,起义军虽然在初期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很快便遭到敌军反扑,起义军无力抵抗,且战且退,直到来到江西修水县境内才得以摆脱敌军。此时,罗荣桓的身边仅剩100余人。其中,便有黄永胜。 之后,跟随罗荣桓的黄永胜等百余人便被整编进入江西省防军暂编第1师师部特务连。9月9日,在毛泽东、卢德铭等人的率领下,黄永胜又得以参加了秋收起义,并在起义失败后跟随大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 在上井冈山之前,黄永胜便因为作战勇敢而当上了班长,成为了一位领导者。 由于他作战时总是冲到前面,因此班里的战士都很敬佩他,这也使黄永胜的指挥能力作战能力得到一定锻炼。 井冈山环境优美,安静宜人。 到此之后,远离了战场,战士们紧绷的神经不由得放松了下来,虽然上级领导对此加以强调,但在警卫方面仍然稍微放松了些。然而,最为安全的地方,往往也会存在致命的危险。 一日,正当前委与红四军等各位领导同志在军部进行会议之时,一小股敌人悄悄溜上了山,等警卫人员发现之时,这小股敌人已经逼近了军部,并在外面与守卫战士爆发了枪战。 突然之间,守卫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军部领导的安全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事发之际,黄永胜正带领班上战士巡逻,听到枪声之后,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对。 因此,来不及请示上级,便当即带着全班战士前去察看。 正是这一果断的决定,才在敌人即将突破防线的危机时刻赶到,并击退了敌人,这才使前委及军部领导得以及时转移。 井冈山一战结束后,当时担任前委书记兼党代表的毛泽东对黄永胜的机警勇敢作出了表扬。并且,还亲切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此时,作为前委的重要领导,毛主席已经是党的核心领导了。 面对毛主席的当面询问,黄永胜略带口音朴实而重重地回复说: “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毛泽东听后笑眯眯地又问 “是哪个叙字呀? “黄永胜支支吾吾地比着手说: “是余字加又字的叙。”“叙钱,就是讲钱呐!这样不好,身为革命战士只顾着讲钱怎么能行?我们要为无产阶级而奋斗。” 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对黄永胜说: “这样吧,作为战士,你作战勇敢,在今后的革命道路上还有很多仗要打,我希望你能永远胜利地前进,就叫黄永胜吧!” 就这样,黄叙全的名字正式改为了黄永胜。 有些人,天生就是强者。黄永胜在参军之前,并未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无数次的战斗,就是他的试炼。战场,就是训练场。理论来源于实战,实战就是最好的军事教导,也是最残酷的优胜劣汰。 凭借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气魄,黄永胜从小打仗就从不畏惧,到了战场之上,生死的战斗,更激发了他的热血。历经无数次战斗,在战火的洗礼下最终脱颖而出,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1931年,黄永胜因作战有功而被选为红十二军团长。1933年,红军内部部队整编,黄永胜又被任命为红一军团二师三团团长。 在辽沈战役中,某位团长被派往黄永胜部队协同作战。黄永胜与他约定好占领某处制高点的时间,拿下之后,全军便会发动总攻。 但是,在实际战斗当中,由于敌人火力较大,该团一时之间难以将它拿下,而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 当时,黄永胜听完汇报之后大怒,当场就把那位团长撤职,转而派了自己的精锐部队上前冲锋。 结果,尽管敌人火力不断,黄永胜的战士们仍旧抢在总攻发动之前占据了该制高点,使总攻得以顺利进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战场上,不怕死,就能打胜仗。在黄永胜平时的言行影响下,他的战士同样不怕死,顶着子弹向上冲,即使是死也死得光荣。面对这样的对手,即使是敌人,也不禁胆寒。 抗战胜利后,他来到东北担任热河军区司令员。1947年,黄永胜奉命组建第八纵队,并担任纵队司令,后调任第六纵队司令员。 之后,黄永胜又率部挥师南下,直驱中南,解放广州,横扫八桂,强渡海南,屡建战功。凭借着为全国解放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黄永胜得以屡次晋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黄永胜先后担任了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此后,黄永胜便在广州镇守近二十年,在中南地区有着极高的声望,以至于被人称为“中南王”。1955年,黄永胜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了新中国的元老之一。 在新中国建立起来不久,一场威胁我国东北地区的外部战争爆发了。 1950年6月,为恢复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为保卫我国领土安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此时,黄永胜正镇守广东,并未前往朝鲜战场,而将最强的43军没有去朝鲜是有深刻意义的。 这个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蒋介石国民党势力虽然退居台湾,但是仍对大陆虎视眈眈。 而43军作为四野最强军,镇定国内的意义更加重大。而将其留在广东是因为其率领的43军是四野的王牌军,而黄永胜作为43军的老首长,留在军中坐镇可以稳定军心。 在当时的形势下,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装备精良,来势汹汹的美军相比,并不能保证就能够打赢这第一场外战。 因此,如果抗美援朝我军一败涂地,美军杀入东北。那么,国内兵力空虚,国民党势力卷土重来,国内将再次陷入分裂的状态。 因此,黄永胜与四野王牌军团43军镇守广东,将保证国内的安定。即使是在五次战役之后,形势发生变化,我军陷入被动的情况下,黄永胜也被叫到朝鲜助战。但由他带领的43军却始终镇守在广州后方,一直未动。 人生是场马拉松,前半生总是充满精神,如初生的至正午的太阳,充满了力量。而时间一旦过了转折点,如果不能保存体力,就会走向衰败。 人到中年,此时的黄永胜早已功成名就,身居高位,在军中更有着不低的威望。可是,凡事有好也有坏,黄永胜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却为他招来了祸患。 1973年,黄永胜被开除党籍。 1981年1月25日,又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在被判入狱之后,黄永胜又被查出患有肝癌而保外就医。于是,黄永胜便在青岛一边接受治疗一边休息。作为建设新中国的元老,即使犯了错误,但仍是给予了良好的待遇。 由于出生贫寒,黄永胜从小就习惯了简朴的生活。虽历经荣辱,但在生活方面,黄永胜却始终保持一致,两菜一汤成了惯例,最喜欢吃的也只是泥鳅和黄鳝。在被判决之后,黄永胜曾在自白书中写道:惟有赭衣供瘐病,不曾捐埃答人民。 在黄永胜狱中期间,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孙女来到秦城监狱看望黄永胜。然而,黄永胜却避而不见。 这倒不是监狱长官不允许,而是黄永胜自己不愿以戴罪之身与儿孙相见。 作为一位征战沙场半生的老将军,不服输与倔强已成为他性格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与儿孙相见本是人生乐事,但身在狱中却又是另一番感受了。黄永胜不愿以反革命的身份与家人见面,可见他的倔强。而且,这一倔强,就是将近一年。 为了见父亲一面,黄永胜的儿子在来之前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想到父亲仍旧会拒绝相见,这才会带上媳妇、孩子,全家人一同前来。 在遭到黄永胜拒绝后,他的儿子们一起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写道: “父亲,你可以不见儿子,但也应该见见儿媳妇,更应该见见孙子孙女。” 见此,黄永胜终于同意了。这时,他不再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而是一位思念儿孙的父亲。 当回忆事与父亲的见面时,黄永胜的大儿子黄春光回忆说: “那次见面给我印象极为深刻,我第一个进去,父亲的面容非常苍老。” 1983年4月26日,黄永胜于青岛保外就医时因病去世。 在临终之际,黄永胜说出了此生的最后一个愿望——最后再穿一次55式军装。这套军装,是当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时所穿的。作为一名将军,一生征战沙场的他,那份军人的荣耀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因此,即使晚年的他在政治斗争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黄永胜仍是希望能够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当日18时17分,黄永胜病逝于青岛市人民医院,享年73岁。家人为黄永胜换上了1955年授衔时穿的呢军装,在其军装上缝上领章,军帽上缀上五角星。 然后,黄永胜的四个儿子齐齐站在父亲面前,一同敬了一个长长的军礼。而在场的两个六岁的孙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举起稚嫩的右手向祖父敬了最后的军礼。 一生戎马的黄永胜虽然在晚年犯了错误,走上了歧途。但是,他为国征战的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在离开人世之际,黄永胜心中想的,仍是军装,仍是战场,那是,属于军人的荣耀。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多的,是复杂多元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正面,也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所以,要想充分地了解一个人,也只有从客观的角度,从多个方面着眼,才能得到更加真实可信的结论。 在战争年代,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往往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拼尽全力地活着,为生存而努力。 所以,要想充分地了解一个人,也只有从客观的角度,从多个方面着眼,才能得到更加真实可信的结论。在战争年代,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往往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拼尽全力地活着,为生存而努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人进入老年,前半生的拼搏换来了富足的生活之后,就会松懈下来,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这是任谁都难以逃脱的规律,但也正是这样,人才显得更加真实。 人,就是会犯错的。而 历史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错误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发展的。正是因为有错误,才会使人不断前进。
2023-07-22 11:23:351

19岁少女奋勇参军,嫁给黄永胜,为妇女奉献一生,后来怎样?

2003年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结束了她不平凡的一生,方这个名字其实不被大众所熟知,人们有关她提起最多的就是她的丈夫黄永胜,一位复杂多面的人物。本篇文章不去评定政治人物的功过,只来带读者了解项辉方这位女性的一生。走上革命道路1918年,河北的一户家庭中传来一声女婴的啼哭,家里人给这个女娃娃取名项辉方这个略显英气的名字也寄托了家人对她的期望。虽然项辉方的家庭不太富裕,但是在父母的耳闻目染下少女时期的项辉方在保定女子师范学校初中部读书期间却成为了当时的先进青年。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是满目疮痍的时节,面对愈发严峻的国家形势项辉方义无反顾走上了游行的街头,在抗日救国运动的推动下在组织过抗日募捐等活动后项辉方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1937年这一年里入了伍成为了一名军人。入伍以后的时间里项辉方像鱼儿入了水般积极汲取先进思想的养分,她先是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项辉方的努力下于193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项辉方一直梦寐以求的共产党员。加入党组织以后项辉方就一直在家乡工作,她在这期间一直担任的就是妇女抗日救国会组织部部长的职务并在这段期间里积攒下了许多工作经验,可以说年轻时期的项辉方在党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项辉方认为党给予了她许多,不止是工作上感情中也开了花。在军中项辉方结识了黄永胜,少女的芳心就暗暗给了这位军中悍将,俩人相互吸引着结为伴侣。婚后的俩人更是在革命的路上相互扶持,一起接受炮火的洗礼,感情也在逐步升华。家庭的变故突如其来在动荡时期,人人自危。项辉方对于丈夫晚年做的糊涂事痛心不已。但是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受党的教育方向组织上交了自己的承诺书,她坚决拥护党对于黄永胜的任何审判结果,项辉方相信党是公正的,她一次又一次的向组织要求与黄永胜解除婚姻关系并与其划清界限。黄永胜被羁押后,组织也对项辉方进行过调查,但是项辉方坚定着自己的立场,向调查组一次次申明自己与黄永胜没有家属关系,先是回到与黄永胜的家中把她和孩子们的东西全部带走,每个月即使只有60元的生活费过活项辉方也没有大吵大闹,就安静的接受组织所有的安排,她相信组织会给自己一个交代。黄永胜最后的判决结果公示了,项辉方也终于与他解除了婚姻关系。家庭的变故,丈夫的政治错误让项辉方更加坚定了为党奉献自己一生的决心,在与黄永胜解除婚姻关系后,项辉方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积极开展妇女子女工作项辉方从19岁参军开始,就一直接触与妇女权益有关的工作,先是在妇女抗日救国会组织部做部长。在与黄永胜结为夫妻以后,因为丈夫工作的需求,项辉方和他一起常年活动在敌人的大后方,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的多年时间里项辉方都没有过丝毫畏惧。眼看着抗战即将胜利,项辉方又服从组织安排不远万里随军到陕甘宁边区参加保卫延安战役。在东北边区出现问题以后,项辉方又第一时间不畏艰难险阻奔赴东北,在工作重心转移到东北根据地建设以后。随着根据地规模日益扩大,随军家属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项辉方开始积极解决随军家属在根据地的生活问题。为了让军人子弟们在根据地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项辉方便与工作组开会讨论决定在根据地筹建一所干部子弟学校,有效的解决了随军子弟的上学问题,这也为全国有相关问题的根据地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不仅如此,项辉方在筹备完干部子弟学校后又亲自担任该学校的校长,认真负责教学任务,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新中国成立以后,项辉方更加积极的投身建设祖国的事业中。虽然已经积攒了多年的妇女相关的工作经验,但是项辉方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期工作上长期没有突破,1953年项辉方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四个孩子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项辉方认为学无止境,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更应该起带头作用积极学习。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回来后,项辉方又下各个地方子弟学校汲取经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1964年回到工作岗位后,项辉方的工作业务水平受到了一致好评,党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以鼓励项辉方对于妇女事业所做出的的贡献。与黄永胜合葬园林2003年85岁的项辉方在北京解放军人民医院逝世,关于母亲的身后事,项辉方的孩子们却也愁坏了脑袋。虽然说父亲母亲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但孩子们知道黄永胜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有人也透露过黄永胜在青岛逝世前表达过希望与母亲合葬的遗愿,2005年1月,黄永胜的孩子们将项辉方和黄永胜共同合葬在湖北咸宁的园林中,还自费为父母修建了雕像、墓碑以示悼念。历史的功过自有它的评判规则,或许这是这对走过战火洗礼夫妻最好的结局。从19岁参军开始,项辉方的一生都与革命密切相关,她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为革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一位母亲妻子,项辉方又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坚韧与勇敢,在艰苦条件下她永远跟着党走,为人民干实事不断学习充斥自己,这值得我们学习。
2023-07-22 11:23:424

抗美援朝爆发,林彪为何不顾兵家大忌,将四野十三兵团司令员换掉

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朝鲜半岛被日本人占领,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势力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将朝鲜半岛分割成为两个国家,分别是北朝鲜和南朝鲜。 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的统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攻克了南朝鲜首都汉城。但是美国却立刻干涉朝鲜内政,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6月26日,驻日美军派出飞机对朝鲜人民军进行轰炸。6月27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高雄,基隆港,巡弋在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同时,美军还不断的派飞机轰炸中国丹东,通化等城市,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军民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积极动员起来。1950年7月13日,军委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四野13兵团就是入朝的第一批主力部队,该兵团下辖的四个军中,其中38军,39军,40军都是四野王牌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但是在组建东北边防军的过程中,四野司令员林彪却提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建议,那就是调15兵团邓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调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担任15兵团司令员。在战争开始之前,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是林彪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其实黄永胜和邓华都是四野特别优秀的将领,但是他们二人的作战风格不一样,黄永胜敢打敢拼,作战勇敢,邓华爱动脑筋,全局观念强。相对而言,邓华的军事素养更加全面,此次入朝作战非同小可,意义非凡,所以需要一员具有全局观念的将领坐镇才可以。 其实当时不仅是邓华和黄永胜互相调换了,为了方便指挥,13兵团司令部人员和15兵团司令部全部对调,除了邓华外,原15兵团副司令洪学智,韩先楚,政委赖传珠也调到了13兵团,原12兵团参谋长解方担任13兵团司令员,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13兵团的指挥作战能力。后来也证明这次将领之间的调换没错,邓华后来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成为彭德怀司令员的左膀右臂,协助他指挥了很多大的战役,甚至在后期彭老总回国后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足以见得他的能力绝非等闲之辈。
2023-07-22 11:24:291

黄永胜的介绍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原名黄叙钱,湖北咸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71年被撤职。1973年被开除党籍。1981年1月25日1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1983年4月26日病逝于青岛1。
2023-07-22 11:24:361

黄永胜是怎样死的?

  黄永胜(1910—1983)原名黄叙钱,湖北咸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71年被撤职。1973年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1983年4月26日病死于青岛。  中文名: 黄永胜  外文名: huangyongsheng  别名: 黄叙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咸宁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1983年4月26日  职业: 上将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目录  人物简介  共和国上将  文革与陨落  家庭背景  相关事迹快步升迁  战功赫赫  毛泽东为其改名  污点涟涟  生活简朴  人物年表  相关图书人物简介  共和国上将  文革与陨落  家庭背景  相关事迹 快步升迁  战功赫赫  毛泽东为其改名  污点涟涟  生活简朴  人物年表  相关图书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原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黄永胜  黄永胜1927年8月20日参加了罗荣桓在湖北通城县发动的通崇秋收起义,9月9日随通城起义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部上井冈山。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被开除党籍)。1929 黄永胜与家人  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1932年起,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1933年任红一师三团团长。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先后任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1949年先后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代司令员、司令员,曾兼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后兼广州市警备司令员。1951年任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和政委,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1952年任中南军区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被选为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68年递补为中央委员)。1961年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是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68年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长,1969年兼任军政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参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71年9月,在“九一三事件”后被撤职。1973年8月20日被开除党籍。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 黄永胜  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其政治权利5年。1983年4月26日病死于青岛。 雕像__黄永胜  编辑本段共和国上将  黄永胜(左4)  可以说,黄永胜的前半生是辉煌的,他完全是凭着战功,一步一步,从战士做到共和国的上将。   黄永胜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高桥镇黄铁村一世代务农的贫苦家庭。1927年7月的某天,黄永胜去了崇阳县城,在崇阳县团防局当了一名民团士兵。那时的黄永胜仅十六岁,从此开始了他的当兵生涯。以后有一种说法,说是黄永胜染上了赌博恶习,负债累累,债主们日夜上门逼债,黄永胜才决定离家出走。这种说法并无真凭实据,黄永胜家徒四壁,小小年纪,当兵完全是为了有口饭吃。而且那时的民团是离家不离乡,躲不了赌债的。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是毛泽东为他改名黄永胜。1927年
2023-07-22 11:25:001

红25军团长黄永强是不是黄永胜?

不是,红25军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黄永胜一直在红一方面军,和黄永强是两个人红军中的军长和军团长有何区别1933年红一方面军整编之前,军团长是军长的上级,整编之后红一方面军就没有军长了红四方面军没有军团长只有军长,和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平级红二方面军的军团长一会改称军长,一会又改称军团长红一和红四会师后,没有军团长了,全都改称军长红一方面军回到陕北后又恢复了军团长的职位,但它同时有几个独立的军,每个军实力只相当于一个团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的三十一军和四军以及三十二军(以前的第九军团)也没有改称军团,所以这时的军长和军团长依然是平级的,但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几个小军的军长级别只能等同于其他军的师长
2023-07-22 11:25:061

黄永胜战功并不逊杨成武,为何大家知之甚少?

这主要是跟一个“大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林彪!黄永胜在战争岁月里,确实是能征惯战,甚至为此还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赞赏。但新中国建立后,黄永胜开始受到林彪的赏识和器重,后来(1968年)林为了让黄更好的为自己卖命,甚至任命他(取杨成武而代之)坐上了总参谋长的位子。而黄永胜也不负林的厚望,积极活动,最终成为替林彪掌握军权的干将之一。再后来,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1973年8月,中央决定,开除黄永胜的党籍,撤销其党内一切职务。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黄永胜为林彪集团的主犯,判处他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83年4月26日,黄永胜病故狱中。一代名将,晚节不保,可惜了~~呵呵!~~
2023-07-22 11:25:132

抗战时期,开国上将黄永胜开了一家酒楼,陈赓吃饭为何从不付钱?

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爱国将领发动了西安事变。遭到软禁之后,老蒋这才开始思考共同抗日。最终,在我党的斡旋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成立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听到这个消息,全体国人都高兴坏了。彼时,红军正在陕北落脚,面对敌人的穷追不舍,一心抗战的红军也是倍感棘手。短暂和平在两党高层握手言和之后,延安的情况顿时好转起来。物资流通,贸易来往,经济复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一些士兵的伙食也明显改善,一些将领开玩笑地说道,老蒋这是给咱们送荤腥来了。这一段时期,没有了对我们的敌视,延安城内的百万人口都有了口福。我们换来了猪肉白菜,我们买来了白膜白饼子。根据上级的要求,战士们已经奋战了好几个月,确实要犒劳一下大伙。这个时候,军队将领黄永胜自告奋勇。原来,他学过厨艺,刀功一流,菜品做得有模有样。困难时期,黄永胜的厨艺就颇为响亮。一下子国内和平了,他也是忍不住手痒了。不久后,黄大厨的小灶开设了。战士们争相赶来品尝,大家都被他的手艺征服了。一些好朋友吃过之后,大家赞叹连连。有人直接说道,黄永胜你不如就开酒楼好了,还指挥什么军队啊?言谈之间,黄永胜却当了真。没过多久,他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果真在延安城内开了酒店。凭借着自己的名气,黄永胜酒楼生意兴隆。延安老百姓也争相赶来,他们都觉得吃得过瘾。黄永胜的酒楼黄永胜来自湖北咸宁,他做的菜肴口味正宗。对于一些喜欢辣椒的将领士兵,这里是大家不能错过的地方。久而久之,黄永胜的酒楼越开越大。他甚至放下了一些手头的工作。本来想着,这是一个业余爱好。谁知,竟然能够发家致富了。不过,当时组织内的条例却并没有禁止这一项。为了促进经济,军队确实鼓励士兵和指挥官开创副业,以此投入更多的劳动力,造福一方百姓。彼时,黄永胜是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员,他的个人形象关乎军队威望。倘若让他长久发展下去,必定会有所影响。于是,陈赓将军决定想个办法。陈赓来自湖南,他也喜欢辣椒。对于黄永胜的手艺,他是打心眼底里佩服的。有这样一位能干能做的将军,这是红军的福气。可黄永胜做事不经思考和批示,这是不妥当的。某天下午,陈赓一如既往来到了黄永胜的酒楼。这一回,他不再节俭,专挑硬菜来点。黄永胜心中纳闷,老上司陈赓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吃饱喝足,陈赓大步流星地出门了,他也没有结账。此后接连几天,陈赓都如此照办。他还请来了不少同僚,一同品尝黄永胜的手艺。可是吃完了,他们就是不结账。身为下属,黄永胜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其实,黄永胜心中并不害怕。军队是有纪律的,我们连老百姓的一针一线都不能拿,堂堂陈赓,难道还会吃白食?可是,意料之外的情况还真的就发生了。没过几天,一众将领都来到了自己家里。他们都一个套路,那就是使劲地点硬菜,然后绝口不提付钱一事。不到半个月,黄永胜的酒楼就难以为继了。眼看账本上的资金越来越少,他心中惆怅极了。陈赓的用意于是,他连忙托人打听,红军指挥员们为何都到自己这里吃饭了?可是,没有人愿意正面回复他。没有办法,黄永胜只好去求陈赓了。这一晚,他把陈赓又请到了酒楼里边。一番好酒好肉款待,借着酒意,他说出自己的疑惑。陈赓哈哈大笑,他直接批评黄永胜。"在老百姓那里白吃白喝,那是违反了组织纪律,那是要受到惩罚的。可是在你黄永胜这里吃,那就是理所应当了。"一听这话,黄永胜立刻羞涩万分。猛然之间,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党员和部队将领。他和普通老百姓是有着本质不同的。身为共产党员,自己怎么能开设酒楼,用来赚钱了。他立刻自罚三杯,并向陈赓道歉。第二天,他就将酒店让给了别人。从此之后,他一心一意地扑在军队建设上,再也不去下厨房。谁知,这反而引来一众同僚的不开心了。吃不到黄永胜做的饭了,大家的肚子那是要抗议的。于是,在一些节日里边,黄永胜又一次化身伙食兵。他跑到部队大院中,叫来几个帮手,然后给大家做几桌子好菜。这样一来,自己既不会手痒难耐,又能够造福大家的味蕾。后来,这件事情查传到了伟人耳中。伟人哈哈大笑,他告诉身边人。陈赓连老蒋都能制服,何况一个黄永胜了?在陈赓的点拨下,黄永胜更加用心的工作。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他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一步步被提拔了上去,手下更是指挥了数十万的军队。1955年,黄永胜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他就站在陈赓大将的身后。看着眼前巍然的身影,他心中无比钦佩。结语陈赓将军知识渊博,本事超群。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曾经做过老蒋的警卫兵。在四一二事件发生后,他果断地和老蒋划清了界限。在他眼中,老蒋已经绝对不是为人民做主的人。多年之后,陈赓在上海被老蒋抓获。面对荣华富贵的引诱,陈赓根本不为所动。他的意志无比坚定,那就是要献身革命,打倒一切反动派。在革命道路上,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每一次,他都能够迎难而上。这样的英雄,不愧为镇国大将。
2023-07-22 11:25:218

黄永胜妻子19岁参军入伍,为妇女工作奋斗一生,结局如何?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云"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颇有深意地揭示了一条人生哲理:人生就如撑篙行舟一般,唯有面对逆境勇敢坚持,才能一直往前、终有所成。在我国光荣革命的漫漫征途中,有太多为祖国伟大事业奉献生命、肝脑涂地的英烈了。是他们不畏艰险与牺牲,以自己的身躯为盾,开创出一片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是她们不惧苦难与磨砺,以自己的初心为始终,终其一生只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生命就要义无反顾地奉献1918年9月,项辉方于河北省完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出生。青年时代的项辉方,是一位追求进步、激情澎湃的上进青年。她在保定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十分热爱运动,曾是学校的铅球运动员。此外,她积极参加各类抗战救亡运动,常跟随队伍到街上进行宣传与募捐活动。她还曾担任过后方医院的护士。之后,项辉方换下稚气的学生装,坚定奔赴当时的抗战根据地——河北阜平山区。19岁的她踏上了参军之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1938年1月,项辉方加入了我党。抗战期间,她紧抓当地根据地的妇女工作,积极发动妇女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还耐心劝说她们送丈夫参军,为壮大当时的抗战武装队伍做出贡献。之后,项辉方认识了"军中悍将"黄永胜。那时的黄永胜雷厉风行、英勇无畏,对人更是大方豪爽,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住了项辉方。在与黄永胜将军结为伴侣后,项辉方又继续跟随军队战斗。在炮火洗礼中,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在血与泪中不断充实自我。抗战胜利前夕,她随部队一同长途跋涉,成功突破了敌军的封锁线。抗战胜利后,她也丝毫没有懈怠:紧随部队挺进东北地区,积极投身到开辟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去。心系妇女工作与教育事业此间岁月,项辉方十几年如一日,始终热心从事妇女工作与保卫工作奋斗一生。随着我军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随军子女也越来越多。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英雄的后代顺利而健康的成长,项辉方思考颇多。最终,她与林月琴、王长得等同志四处奔走,尽心筹建了南岗干部子弟学校,也就是所谓的"中南军区第一干部子弟学校"。新中国成立后,项辉方又参与了四野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中南军区第二干部子弟学校)的组建工作。项辉方在担任校长期间,依旧将工作放在首位。她自始至终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烈士子女无微不至、视如己出,全方位地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项辉方坚持艰苦朴素的个人作风,谢绝单位配车,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1953年,项辉方克服重重阻碍,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当时的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却依旧勤奋好学。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只为更好适应教育工作的开展与革新。1964年4月,项辉方重返广州军区开展工作。在项辉方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她格外重视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推动干部的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在了解到同志存在的实际困难时,项辉方更是想方设法、全力解决,由此备受群众赞扬。岁月动荡却能坚持自我特殊时期动荡混乱、人人惶恐,但项辉方却一直清醒自持,勇敢与恶势力做斗争。在当时复杂而紧张的境况下,项辉方始终坚守大是大非与基本原则。面对干部遭受迫害的事情,她果敢发声、向上级汇报反映。为保护干部,项辉方做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审判集团案期间,项辉方向学习组汇报了自己的四点思想:坚决拥护公审集团,拥护公审黄永胜;希望组织上在公审后尽快解决自己的结论问题;自己与孩子还有些物品在黄永胜原来的住处,害怕被当作黄永胜的东西一并没收;再次提出和黄永胜解除婚姻关系,认为自己不是黄永胜的家属。黄永胜被羁押后,1971年12月,中央特派的专案组也对项辉方进行审查。在漫长的审查过程中,她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她决计不要做黄永胜轻易舍弃的女人,她要重新开始只属于自己的生活。项辉方安静住在军事学院的大院中,每个月依靠发放60元生活费生活,默默地等待组织对她的最后判定。历经变迁依旧坚强自信在黄永胜被判决后,项辉方就同黄永胜彻底解除了婚姻关系。不久之后,黄永胜申请了保外就医进行治疗。1983年,他因为病情恶化,在青岛逝世。此时的项辉方却生活在另外一座城市,沉默展示着那些从特殊时代走过的别样经历。离休后,项辉方仍然坚定不移,一心向党。她始终坚持在政治和与思想层面与国家保持一致。项辉方依旧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与妇女、民生工作。对于学习,她的态度十分认真和扎实。她积极参加干休所组织的多项活动,与人相处也是和蔼可亲,令人如沐春风。黄永胜逝世前,还是割舍不下项辉方,一直希望后人能把自己与她合葬。2003年,项辉方撒手人寰,将军们纷纷送上花圈进行吊唁。2005年1月,黄永胜的儿子前往湖北咸宁。他将母亲与父亲一同合葬在园林,位于高桥镇的131工程院内,还自费为他们修建了雕像、墓碑。纵览岁月,项辉方的一生坎坷却光荣。她的一生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追寻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生。她将自己活成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努力散发着独属于自己光和热。她顾全大局,在硝烟弥漫中坚持做好妇女工作,全力支持抗战;她光明磊落、明辨是非,敢于为蒙受不白之冤的革命战士伸张正义;她勇于开拓,重视对英雄子女的教育与培养,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2023-07-22 11:26:536

黄永胜将军墓地址在哪里?

湖北咸宁黄将军的墓地位于当地的131工程院内,当时的墓地设计较为简单,到了2003年,将军的发妻项辉方去世,其后人将原来的墓地自费修整一番,并在2005年将二人合葬在一起。
2023-07-22 11:28:201

黄永胜身高多少?

黄永胜身高多少?叫黄永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隔壁的就叫黄永胜,他的身高就有一米七六
2023-07-22 11:28:286

红25军团长黄永强是不是黄永胜

不是,红25军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黄永胜一直在红一方面军,和黄永强是两个人红军中的军长和军团长有何区别1933年红一方面军整编之前,军团长是军长的上级,整编之后红一方面军就没有军长了红四方面军没有军团长只有军长,和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平级红二方面军的军团长一会改称军长,一会又改称军团长红一和红四会师后,没有军团长了,全都改称军长红一方面军回到陕北后又恢复了军团长的职位,但它同时有几个独立的军,每个军实力只相当于一个团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的三十一军和四军以及三十二军(以前的第九军团)也没有改称军团,所以这时的军长和军团长依然是平级的,但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几个小军的军长级别只能等同于其他军的师长
2023-07-22 11:28:422

黄永胜的冡在咸宁的什么地方,

楼主你好,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上将,黄永胜老家在湖北咸宁,具体地址是: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这里现在已经是风景风了。称之为“131”咸安区汽车站每天有发往该景点的班车。
2023-07-22 11:28:491

叶群哪一年与黄永胜

叶群(1917―1971),原名叶静宜,福建闽侯(今属福州市)人。林彪元帅夫人,国民党少将叶琦的爱女。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毕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同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去延安。抗日战争后期与林彪结婚。曾任林彪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文革”中,在林彪的指使下,勾结江青,参与策划一系列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阴谋活动。阴谋暴露后,于1971年9月13日随林彪同机外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1973年8月被永远开除党籍。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黄永胜,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昌南书画院专业画师,中函艺联艺术家,景德镇美术馆花鸟画家,景德镇青花画院院士、高级画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协会会员。
2023-07-22 11:28:561

东北秋季攻势的野战军名将

黄永胜是员干将秋攻伊始,辽西三战三捷,给刚上任的陈诚当头一棒,8纵司令员黄永胜功劳不小。做为建纵不到一个月的小兄弟,8纵、9纵兵少炮少。8纵还不到2万5千人。以此不大的兵力优势,不到半个月歼敌1万6千多人,是颇见指挥员功力的。第二次杨杖子战斗,以1:11的伤亡比例,47小时歼敌正规军1万2千多人。在此前的黑土地是少见的。把王铁汉的援军诱至杨杖子,侦察报告是两个团。一打,打不动。再侦察,是两个师。刚从苏北调来的49军在秦皇岛下船时,一些士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冻得哆哆嗦嗦的49军,也是一支生力军。刚从地方部队升级的8纵,熟悉的是扒铁路,炸桥梁,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况且,一口吃掉两个师,过去连想都未想过。纵队指挥所设在一座高山上,距敌几千米。落霞纷纷中,撤退命令已经下达了,有的部队已经向后运动了。眼睛熬得通红的黄永胜,一屁股坐在山坡上,摸出一盒揉得像纸团似的10支装的“小粉包”:抽支烟,神仙神仙。副政委邱会作和参谋长黄鹄显见了,上去就抢。黄永胜叫起来:别抢,我不是土豪呀。黄鹄显按着,邱会作搜身,一盒“小粉包”变戏法似的不见了。三个人嘻嘻哈哈滚成一团,警卫员站在一边笑。咣咣咣咣,一阵炮弹突然打过来。一发口径挺大的山炮弹落在不到10米处,溅起的泥土石块,冰雹般砸在他们身上。没爆炸,是发臭弹,不然全完了。邱会作坐起来:敌人要退?黄鹄显道:“教师爷”说得对。黄永胜拍拍身上泥土:通知部队,停止撤退,立即转入攻击!电台已经撤了,电话也不通。司令部和政治部几个科长带上命令,分头去追赶和通知部队。8纵追,9纵堵,一场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原是东北军的王铁汉也被截住了。可他凭借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又换了便衣,蒙混过去跑掉了。8纵、9纵“开门大吉”,不但改变了热河局面,自己也鸟枪换炮了。8纵一下子发展到4万人。林彪说:这个8纵,还真有点主力样子。战场上,能够迅速地捕捉到貌似平常,却能表明敌人动向的些微变化,并迅速地做出判断,定下决心,这是一种真功夫。1927年参军,只读过一年私塾的黄永胜,是凭借身经百战身上留下六处枪伤,获得这种真功夫的。“旋风纵队”司令谈起3纵司令员韩先楚上将,老人们都充满了怀念、崇敬和爱戴的深情。也许,在所有曾以中国为敌的国家的情报部门,为中国将军所建立的那些档案中,韩先楚的那一本,在上将中应是最厚的。这位个头不高,黑黑瘦瘦的农民儿子16岁参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l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乡苏维埃土地委员,参加游击队。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一个台阶没落升到大军区司令员,一笔一笔都有记载。当然,记述得最详细的,还是他指挥的那一个个辉煌壮观的战斗和战役。秋季攻势中,3纵奇袭威远堡门歼敌53军116师,是共产党人在黑土地上最成功的战例之一。这一仗怎么打,战前有两种意见。3纵政治委员,罗舜初认为,53军三个师在开原以东和东北地区,相距不远,互为犄角。为避免两面受敌,我军应集中兵力,先歼灭西丰之敌,再向纵深扩大战果。罗舜初曾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到东北后曾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戎马一生,主要是担任军事干部,打过许多好仗,深得部队信赖。更重要的是这种打法稳妥,符合“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所以,多数人都同意他的意见。刚就任司令员的韩先楚不同意。他主张以主力长途奔袭,直插敌纵深威远堡门,乘敌不备,歼灭116师师部和1团,打乱其指挥。同时以部份兵力包围西丰之敌,相机歼灭其一部。如敌闻师部受击,回窜增援,就在运动中速战速决,而后再扩大战果。这是一个奇兵色彩极浓,带有冒险性的方案。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开头,一些人还各抒己见,后来就剩司令员和政委唇枪舌剑了。两个方案同时上报“东总”。孙敏当时是3纵机要科译电员。老人说,过去电报署名都是“韩罗”。这回是各发各的报,各吹各的号。都下半夜了,韩司令拿着电报,亲自跑到机要科。那字写得扒扒拉拉的,不少错别字,有的字不会写,画个圈。他一个字一个字说明,并说哪句话重要,让给“用括号括上”。科长给他解释,说可以括起来,但那不能表明重要。他就说:不管你们怎么弄,反正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行。坐那儿看着发完报才走。林彪很快回电:按先楚意见办。战斗发展,同韩先楚的预想一模一样。战后总结,罗舜初说:司令员指挥打仗,不拘一格,有正有奇,有独到之处,我们大家都要好好向他学习。高尚的博大的共产党员的襟怀!但这丝毫也不影响这一对老搭档在后来的岁月中继续争论,据说有时争论得更激烈,简直是面红耳赤。这是两个共产党人纯净心灵的披现,是两个杰出的将军聪明才智的尽情发挥。共产党人为什么无往而不胜?此后的3纵为什么所向无敌,被黑土地上的对手敬畏地称之为“旋风纵队”?答案尽在其中了。据说,在新开岭战斗打到节骨眼儿时,有人动摇了,要撤。4纵副司令员韩先楚吼起来:要撤你们撤,把部队给我留下!(有的老人谈到这里,说:我说的这些你可不能写呀,写出来有人不高兴。)四平失守后,逼迫184师起义的鞍海战役,也是韩先楚指挥的。夏季攻势开始后,一次吃掉对方一个师就不足为奇了,到辽沈战役后期简直就只是“小菜”了。可在共产党人连连败退的劣势中,能够回过头去吃掉一个师,谈何容易?罗舜初讲完后,韩先楚说:政委的打法也有道理。威远堡门要是打胶着了,那可就不好办了。别看我一口咬定就那么打,仗没打完,这颗心也是吊在嗓子眼上呀!谁也不是神仙。但在千钧一发时刻,在千军万马厮杀的千头万绪中,一眼就能窥透要害,并咬钢嚼铁地一锤定音,高屋建瓴的大将风度和将才,不就在那一瞬间爆发出雷电般的轰鸣和闪光吗?应该把拿破仑那句名言再重复一遍:“对于一位伟大将领,决不会有一连串的大功绩都是由机会或幸运造成的;这些功绩常是熟筹和天才的结果。”从著名的将军之乡湖北红安走来,又把骨灰撒在了那里的农民儿子韩先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跟他打仗心里有底”黑土地上的两个主力纵队司令员韩先楚和刘震,挺有缘份。相关事件韩先楚当排长时,连里抓个“探子”。那时打听红军的人,常常被视为“探子”。他去一看,那人认识,就放了。放了“探子”还了得,撤职罚去炊事班背锅。刘震也背过锅,是因为夜里打遭遇战,背的一袋光洋弄丢了。两人都能打仗,平时到炊事班背锅,打仗了再回去当排长。若用后来的“阶级斗争”观点看,这种作法正好颠倒了个儿。两人都是红25军75师225团的。长征途中,徐海东指挥后卫团打阻击被包围,骑匹白马,眼看被敌人追上了,韩先楚是营长,刘震是营政委,两人一挺机枪轮着打,掩护徐海东冲出重围。又你帮我,我帮你,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赶上队伍。授衔时,两人都是上将,当初的老班长陈先瑞却是中将。中将说,战士是上将,班长是中将,这兵叫我怎么带?上将说,什么这将那将的,战士到什么时候也得听班长的。“跟他打仗心里有底。”当年2纵的老人都这么讲。(不光2纵,几乎每个纵队的老人,都这样评说他们的司令员。)秋季攻势中,2纵主要任务是在四平附近箝制新1军。此前2纵的一篇力作,是夏季攻势第一仗――怀德、大黑林子歼灭战。5月的吉林,春寒还带着股逼人的气势。清晨站在旷野里,脊背一会儿就凉嗖嗖的了。怀德镇像个掺了些高梁面的窝头,隆起在春日潮润的黑土地上。城墙上明碉累累,城脚下暗堡重重,一道宽8米左右,深3米左右的外壕,环绕着城墙。壕外屋脊形铁丝纲和鹿砦,层层叠叠。周围一马平川,只在西南角有道雨裂沟伸到城下。沟旁灌木丛生,光秃秃的枝条上,鼓着淡绿色的叶苞。突破口,主攻方向,箝制方向。兵力配置,主攻方向绝对优势兵力,一梯队,二梯队,预备队。炮兵阵地,纵队炮团和各师炮营及各团炮兵,全部使用在主要突破点上。对于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当敌情和地形尽收眼底时,脑幕上就会像电子计算机屏幕一样,随之闪现出各种克敌方案和数据,而胜利也就在此刻同步前进了。别看刘震打完仗就回哈尔滨,把部队扔给政委吴法宪等人,像个“甩手当家的”,打起仗来可是半点不含糊。更何况这是黑土地的反攻第一仗。就像一场篮球赛,一开场能否压住对手,一出手就投进三分球,还是被人连夺篮板球,事关全局,非同小可。5月17日怀德还未打响,城南十里堡方向枪声骤起。长春新1军四个团援兵,被早已等在那里的1纵和独立师阻住了。接着,大黑林子地区又枪声大作,5师和从四平出援的71军两个师打响了。来得正好。激战一夜,怀德守军新1军新30师90团和保安17团大部被歼。残敌退守城东关帝庙和大烧锅内,拚死抵抗,不断打信号弹呼叫救兵。这时,林彪命令独1师单独阻援,1纵迅速南下大黑林子,与2纵围歼71军主力。这实在是节骨眼儿上的一招妙棋。如果攻占怀德再调兵打援,71军失去目标会拔脚溜掉,结果吃小鱼丢大鱼。现在小鱼把大鱼粘往了,靠不拢,不能溜,大鱼小鱼一锅烩。林彪在双城踱得有板有眼有章法,还要前线指挥员打得有板有眼有章法。黑土地上夏季攻势以后,有些战斗就是由于前线指挥员未能完成“东总”意图,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刘震留下部份兵力围歼残敌,以主力迅速南移截断71军退路。结果,守敌和援敌全成了瓮中之鳖。反攻第一仗,前线主要指挥员刘震,功不可没。老人都说,战争年代摊上个能打仗的指挥员,那是福气。东南西北,甩开膀子打就是了。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许多本事,否则,你就跟着窝囊去吧,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不用说今天跟你谈论这些了。军政双全——邓华夏季攻势后,和8纵、9纵同时升级为主力的7纵,还未升级前(叫“邓华纵队”、“辽吉纵队”),就以主力的姿容驰骋在黑土地上。直到辽沈战役结束,7纵阵阵不落,而且都是独当一面的角色。古今中外,一支军队能不能打,首先取决于指挥员的水平。兵无强弱,将有巧拙,强将手下无弱兵。7纵司令员是邓华。评价很多老人都说邓华有谋略,看得准打得狠。有的老人还拿自己纵队的司令员和邓华比,说邓华“厉害”。有人说四平攻坚战前,面对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多达3万4千人的兵力(林彪估计为2万人),邓华认为兵力(2个纵队)少,建议再增加一个纵队,林彪未置可否,只给了一个师,结果打了败仗。老人都说邓华“军政双全”。这应该是无疑问的。不然,彭德怀从朝鲜半岛回国后,邓华大概不会是志愿军代司令员又代政委。个性按照常规,这样一位将军,应该是员风度谦和的儒将。一些老人却说他能打能骂:“狗养的”,“狗操的”,“娘卖X的”,骂你骂得狗血喷头,爱你爱得像儿子。有的老人说,也不知怎么回事儿,有时挺不痛快的,领导骂几句反倒挺舒服了。大概那时不骂人的领导不多,就兴这个,骂惯了,“骂是爱”。不过,今天有天大理,你骂个试试?别说部下,亲生儿子弄不好都和你翻脸。谈到7纵特色,一些老人说:真能打,也真能抢,两头冒尖,野。人家在村里住上了,7纵来了,“起来!起来!”就得把热乎乎的炕头让出去。后来在辽西会战围歼廖耀湘兵团,过大凌河时,几支部队挤在那儿。7纵到了,机枪朝桥头一架:谁也不准过,谁过就突突谁!
2023-07-22 11:29:151

黄永胜夫人项辉方为何没被开除党籍

黄.永.胜夫人项辉方没被开除党籍的原因 一、经中.央审查,项辉方在文.革期间没有整人或参与整人。黄.永.胜被羁押后,项辉方也于1971年12月由中.央专案组审查,等待组织上对她的处理和定论。中.央认为:文.革期间,她坚决反对打砸抢、反军乱军、冲击部队的活动。在处境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能分清大是大非,敢于将一些受迫害干部的情况向上反映,为保护干部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二、黄.永.胜被判决后,项辉方同黄.永.胜离了婚。三、项辉方是一位老革命,对革命和建设有贡献。项辉方1918年9月出生,1937年10月入伍,1938年1月入党。担任过县大队宣传员,县抗日救国会主任,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三分区民运部组织部妇女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二旅家属党小组组长,察晋军区热辽纵队政治部保卫一科科长,东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总务股股长,第四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总务处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副校长,中南军区第二干部子弟学校副校长,广州六一小学校长,广州八一中学校长,广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主任,军政大学办公室主任等职。1955年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独立荣誉功勋章。2003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2023-07-22 11:29:282

黄永胜将军的夫人是谁

夫人项辉芳,她是长征干部(2003年去世),文革期间,黄兼任军政大学校长,项是军政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黄从未到过学校,实际是项辉芳负责。他们有四个儿子:长子黄向阳,“九·一三”事件前在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当参谋,同林立果一起工作,其妻刘小萍,是广州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刘兴元的女儿;二儿黄向林,在北京部队某部当连长;老三黄正,在广州部队工作,是搞文艺的;另外还有一个幺儿
2023-07-22 11:29:351

晏福生人物介绍

晏福生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国金。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优秀的军事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文名:晏福生别名:晏国金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醴陵县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84年职业:将军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主要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代表作品:巧渡金沙江,飞越大雪山等妻子:马忆湘简介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国金。湖南省醴陵县人。一九二三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曾任安源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参加醴陵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醴陵赤卫团排长,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副官,红八军第二十二师四十九团特派员、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十六师政治委员,西路军总部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_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治委员,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副政治委员,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政治委员,三五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军区司令员,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生平概况晏福生,一九二三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曾任安源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参加醴陵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醴陵赤卫团排长,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副官,红八军第二十二师四十九团特派员、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十六师政治委员,西路军总部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治委员,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副政治委员,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政治委员,三五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军区司令员,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湖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一九八四年四月七日二十一时四十五分在广州逝世。终年八十岁。独臂战将转战湘鄂川黔边界——第一次“光荣牺牲”1935年长征途中,晏福生(二排右二)和红二、红六军团部分主要领导人王震(前排左三)、萧克(前排左五)等在湖南新化1934年4月,晏福生升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师长萧克)四十九团政委。同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出了红六军团西征的命令,晏福生和团长吴正卿率四十九团从永新牛田出发,经遂川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转战湘南,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进入湘桂边界。号称“铁军师”的桂系第十九师所属五十五团在蒋家岭阻住了西征军的去路。晏福生和吴正卿指挥四十九团一营一连向左峰神仙头迂回运动。当红军主力侧向沙田猛击敌人右翼时,晏福生指挥一连乘势夺取了神仙头,进而合击主峰,3个小时打垮了敌人,进入广西。此后,部队以红四十九团为前锋,折回湘西,西进贵州,迂回北上,打破了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历时85天,于10月24日在黔东印江的木黄与贺龙指挥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为了钳制更多的敌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北上,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挺进湘西,建立巩固的湘西革命根据地。11月初,红六军团在前,红二军团随后,相继进入湘西永顺地区。前卫四十九团在晏福生、吴正卿指挥下,一举打垮永顺保安团,迎接主力部队进城休整。湘西军阀陈渠珍见红二、六军团进军湘西,惊恐万状,立即纠集周燮卿、龚仁杰的两个旅,又联络贵州守敌皮德培、杨齐昌的两个师,前堵后追,妄图趁红军立足未稳,一举将其歼灭。1939年秋,晋察冀军区一二_师三五九旅717团政委晏福生(右)、718团政委左齐(中)、719团教导员彭清云(左)三位独臂将军在旅祝捷大会上红二、六军团在贺龙指挥下,主动放弃永顺城,在十万坪地区设伏,引出尾追的敌周燮卿旅。晏福生、吴正卿指挥的红四十九团是这次战斗的主力团。骄横的周燮卿见红军只有一个营留在犁子锄打阻击,一些后勤人员已匆匆通过十万坪一直往北撤去,急令部队分两路追击,纷纷涌进十万坪。当敌军正准备宿营做饭时,才发现中了红军的埋伏,但撤退已来不及了。这一仗,歼灭国民党军2000多人,活捉敌龚仁杰旅的参谋长。1935年1月,蒋介石纠集11个师约10万兵力,分六路对湘西根据地进行“围剿”。2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及时向红二、六军团发出反“围剿”作战的指示:“应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与何健部队的疲惫,于敌人离开碉堡前进时,集中红军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地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4月,晏福生指挥四十九团参加了陈家寨战斗。正当晏福生指挥二营冲进寨头时,发现一股敌人突破红军阵地往西逃窜。他来不及调动部队,带着警卫员尾追而去。战斗结束后,部队撤出阵地进行总结,发现政委和他的警卫员都不见了。派人多方寻找未果,指战员们都以为政委牺牲了。吴正卿在会上提议:“为晏福生政委默哀三分钟。”就在全团指战员万分悲痛之时,晏福生和他的警卫员扛着缴获的长枪、短枪,押着几个俘虏步入了会场。听说大家已为他“默哀”了三分钟,晏福生风趣地说:“敌人还没有消灭,革命还没有成功,阎王爷还不忍心收咱们呢!”在场同志破涕为笑。长征中英勇善战——第二次“光荣牺牲”1945年,晏福生(右起)与独臂战友彭绍辉、左齐重逢于延安1935年9月,蒋介石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新的“围剿”。11月,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的决定,开始战略转移。转移前,红六军团作了整编,新组建红十六师,晏福生调任红十六师政委,周球保任师长。之后,红十六师随军团主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万里征途。红二、六军团经过乌蒙山区后,巧渡金沙江,飞越大雪山,于1936年7月初在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5日,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为了尽快实现三支主力红军会师,中革军委决定在甘肃的静宁、会宁地区组织一次会战,主要打击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红二方面军坚决拥护并执行中革军委的战役计划,当即决定红六军团从甘南的成县、两当、康县地区挺进陕西宝鸡地区,牵制胡宗南部西进,策应红一、四方面军作战。但是,由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整个战役计划没有得到贯彻执行,结果不但没有消灭胡宗南部,反而使胡宗南部乘机由西安进至清水、秦安、庄浪地区,同毛炳文部靠拢了。川军孙震部也由武都进至康县一带,企图同胡宗南部、毛炳文部夹击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为了尽快摆脱这一困境,红二方面军经请示中革军委同意,计划经天水、甘谷与武山之间北渡渭河,向通渭地区前进,迅速汇合红一、四方面军,协同作战。10月4日,红二方面军分左、右两路纵队向北转移。红六军团为右路纵队,晏福生同新任师长张辉率红十六师为前卫,从两当县出发,向西北方向拓展,边打边开辟军团的前进通道。5日夜,红十六师进至娘娘坝,获悉镇内守敌不多,晏福生、张辉各自带兵一部突入镇内杀敌。正准备组织清点战利品,困守在河对岸碉堡里的国民党军突然居高临下向娘娘坝街心射击,张辉师长不幸中弹牺牲。经过激战,红十六师最终全歼了娘娘坝守敌。1946年7月,晏福生在兴凯湖白凌河10月7日,晏福生率部继续北进,在罗家堡与从盐关镇出来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碰了个面对面。敌我双方各自抢占有利地形,展开了一场激战。红十六师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冲击,但由于胡宗南调集的堵截大军越聚越多,怎么也脱离不开战场转移,使整个红六军团陷入了危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晏福生命令部队退出山头阵地,决心从山下的斜坡处杀开一条血路,掩护军团主力转移。红十六师刚撤至斜坡,国民党军一窝蜂似的扑了上来。晏福生在阵前指挥部队向敌人冲杀。激战中,师参谋长杨_、师政治部主任刘礼年相继负伤,师部的四个指挥员只剩下晏福生一人了。他满怀悲愤,命令三营猛烈攻击敌人队伍密集的右翼,迷惑吸引敌人,其他部队趁机从左翼突袭,杀出一条血路。此时,军团模范师的一个连也抢占了红十六师阵地侧后的一个山头阵地担任警戒,军团直属机关和后勤部门的同志迅速冲出了封锁线,军团主力部队也迅速转移。正当晏福生指挥红十六师撤出战斗时,国民党军的飞机飞抵红军阵地狂轰滥炸。一颗炸弹在晏福生的近处炸开,他躲闪不及,右臂被弹片炸伤,鲜血直涌。晏福生用左手从贴身口袋里掏出密电码本交给警卫员,并挣脱搀扶他的警卫战士,纵身跳下身旁的陡坡。敌人蜂拥而至,战士们只得撤离。红六军团主力通过十六师杀出的血路脱离危险后,军团政委王震接到晏福生负伤下落不明的报告后,立即对模范师师长刘转连说:“十六师损失很大,晏福生负了重伤还没出来,生死不明,你赶紧派部队去找一找。”“好,我亲自去。”刘转连随即率两个营返回罗家堡战场。国民党军当时还没有完全撤退,刘转连率部边打边找,寻遍了阵地,仍然没有发现晏福生,只好返回向首长汇报。军团长陈伯钧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十六师政委晏福生同志阵亡。”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也在日记中写道:“我部晏福生同志牺牲。”在红二、六军团胜利渡过渭水,到达目的地总结战斗经验时,王震在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沉痛地提议:“请大家起立,向晏福生同志默哀三分钟。”历尽艰险回陕北——不幸失去右臂晏福生没有死。他跳下陡坡后,被酸枣树、粗篱草七阻八拦,竟轻轻地滚落在一个土窑洞边,便顺势滚进了土窑洞。因流血过多,他晕倒了,一直昏睡到第二天清晨。后来,当地一对父子把晏福生救回了家,又是喂米汤,又是喂山药蛋,总算把他救了过来。10月8日,换上了便装的晏福生赶到刘家坝时,红六军团已到了横门镇;次日他找到横门镇,军团又开到了达门镇一直追到通渭,还是没有追上部队。晏福生架着残臂,体力日渐不支。伤口生了蛆,奇痒难忍,他用木棍一条条掏出来,继续赶路。当他坚持走到大水头地区时,终于晕倒在路旁。当地的农民兄弟把他救回家,问明情况后,找来一块门板,将他抬到驻扎在水暖堡地区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的一个师部。这个师的师长不认识晏福生,但知道晏福生已经牺牲了。面对这个伤残疲惫的陌生人,他警惕地问:“你说你是红二方面军十六师政委,你们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是谁?”“萧克。”“你认识萧克吗?”“认识。”“他认识你吗?”“认识。”“那就好了,二、四方面军汇合后,他调到我们三十一军当军长了。”晏福生喜出望外:“请你们马上给萧军长发电,就说晏福生还活着,请他派人来接。”萧克接到电报,又惊又喜,遂派徐继海把晏福生接到军部。两人见面,百感交集。萧克扶着晏福生一直未得到治疗的伤臂,要医生赶快诊治。经医生检查,认定必须截肢。萧克立即将晏福生转送红四方面军卫生部所在地山丹县,请以“一刀准”而闻名的卫生部部长苏井观为其手术。晏福生10月下旬,为了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第五、第九、第三十军共2.1万余人西渡黄河。11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正式授予河西部队西路军称号。晏福生伤口还没愈合,便奉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的命令,担任了警卫团的政治委员。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在绝对优势的敌人面前,经过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虽歼敌约2万人,而自身也几乎全军覆灭,余部700多人进入新疆地区。这期间,被敌人打散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晏福生和几位干部战士困在祁连山数日,弹尽粮绝。历经艰险,晏福生终于在1937年3月底到了镇原,见到了三十一军军长萧克。再一次意外重逢,两人三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不久,晏福生到了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生产英雄独臂参加南泥湾大生产,两次被评为“生产英雄”,毛泽东亲笔题词赞扬晏福生。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边区政府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晏福生一面与团里其他领导一起给各个单位明确任务、制定规划,一面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宣传鼓动工作,还经常挥着伤臂亲自参加开荒种地。看到开荒第一线人手比较紧张,他就在勤杂人员身上琢磨开了。他想,开荒和打仗一样,要尽量减少非战斗人员。晏福生先做自己警卫员的工作,要求警卫员凡是不外出执行任务,一律要参加开荒。警卫员考虑到晏政委的安全,加之他又失去一臂,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因此一开始不愿意。但是,晏福生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告诉警卫员,现在不是在敌占区,安全问题不那么突出,而一线的同志们很辛苦,任务很重,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晏福生还让自己的妻子马忆湘帮助他做警卫员的工作。马忆湘知道丈夫的脾气,也极力支持他,自己承担了全部家务,把公务员也抽出来参加生产。在晏福生的带动下,全团上下纷纷响应,大部分勤杂人员都安排了生产任务。各级领导也都亲自参加开荒。这一来,光是警卫员、通信员、文书等,开荒第一线就增加了三四十人,一天下来,全团就多开荒地二三十亩。直接抡镐头开荒,晏福生无能为力,但他在做好思想发动以及组织协调工作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地找别的活儿干。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三连干部战士就在连长的带领下上山了。到了预定作业地点一看,荒地上的枣刺、藤条、茅草都不见了,大家都很纳闷,连队的干部战士都在,是谁帮我们干了这活儿?战士们环顾四周,忽然看到不远处的山坳中飘起一股浓烟,好奇的战士们都往起火的方向跑去,透过烟雾,看到两个人正在来回奔跑着引火,其中一人一只空荡荡的袖筒在晨曦中随风飘舞。“是晏政委!”连长这才想起还忘了两个客人———昨天晚上,晏政委带着警卫员来连里了解生产情况,由于太晚了没有回团部,就住在连里。大家呼喊着跑过去,将晏政委围住,三连长夺过他手中的捅火棍子,感动地说:“晏政委,你昨晚为开荒的事和我们商量到了很晚,结果我们还回去睡了一会儿,你却跑到山上来帮我们做准备工作,看你眼睛都熬红了。”“没有的事,是让烟熏火烤的。”晏福生三连长不容晏福生再说什么,上前推着要他回去睡一会儿。晏福生指着火堆惬意地对战士们说:“看你们连长,我当不了壮劳力,放把火烧烧荒还顶一个人嘛,再说没有我提前烧荒,你们得窝工嘛。”连长赶忙检讨自己的工作计划不周,硬是推着晏福生离开了山坳。晏福生回营地后,并没去睡觉,他让警卫员回团部告诉团长一声,他想再在三连待两天,深入了解一下生产进度以及战士们的思想情况,并嘱咐警卫员回去抓紧时间开荒。送走了警卫员,晏福生还是没有去休息,而是走进了伙房,操起扁担去挑水。挑满缸后,正赶上锅里的水烧开了,于是他又挑起开水桶给山上的同志们送水。三连的干部战士深受感动,干劲更足,成了全团的开荒先进连。播种了,禾苗出土了,晏福生寻思着:锄地比挖地要轻松得多,不能握大锄头,何不打一把小锄头?于是,他亲自掌钳,指导打铁的战士锻打了一把小锄头,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干到哪里。同志们都亲切地称这把锄头为“晏氏”锄头。汗水浇出丰硕果。当年,七一七团的生产成绩名列全旅、全边区之首,晏福生被推选为生产英雄。中共中央和中央领导对他们在生产运动中做出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42年12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上,毛泽东在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时,称赞三五九旅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不仅在政治上与军事上起了保卫边区的作用,而且解决了大量的财政供给问题,并为三五九旅颁发了“发展经济的先锋”的锦旗。边区政府还奖励了22名生产英雄,晏福生名列第三。为了推动大生产运动,毛泽东主席亲笔给生产英雄题写奖状,给三五九旅的题词是:“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二者缺一不可。”给王震的题词是:“以身作则。”给晏福生的题词是:“坚持执行屯田政策。”晏福生是一把火,走到哪里,哪里的生产就热火朝天,硕果累累。高干会后,他被调到警备第一旅当副政委,负责警一旅的大生产,很快取得丰硕成果。经历文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成为林彪的死党。黄永胜对上一向阳奉阴违、见风使舵,对下独断专行。对于他的这些问题,作为广州军区党委监察委员会书记的晏福生,曾多次在党内当面对黄永胜提出过批评。晏福生正直的行为触到了黄永胜的痛处,他把晏福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运动一来,他就密令爪牙对晏福生立案。晏福生1968年5月,黄永胜在还没有找到晏福生所谓的“罪行”材料时,就决定下手了。但是他暂时还不能把晏福生怎么样,于是先密谋把晏福生的妻子马忆湘抓起来,罪名是“写黑书吹捧贺龙”,妄图从马忆湘的身上挖出整晏福生的黑材料。原来,马忆湘13岁时因忍受不了当童养媳的苦难,跑到贺龙的部队当了红军。60年代初,党为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号召老同志写回忆文章。马忆湘响应党的号召,以自己当红军前后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长篇小说《朝阳花》,出版后很受青少年欢迎,一版再版印了80多万册。而黄永胜却叫嚷说:“坏书坏书,彻头彻尾的坏书!”马忆湘被带走了,晏福生无能为力,他用左手紧紧握着妻子纤细的手,千言万语凝聚成四个字:“我等着你!”马忆湘深深理解这四个字中所包含的信任和鼓励。黄永胜本想从马忆湘嘴里得到一些整晏福生的黑材料,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灰,于是气急败坏地嚷道:“把晏福生也关起来!”黄永胜的手下干将们惧怕晏福生的凛然正气,不敢硬干,只好谎称开常委会,请晏福生参加,以此把他从家中骗了出来,而且不让带警卫员和秘书。晏福生预感到有事情要发生,但是,他心地坦荡,毫不畏惧地跟着来人走了。晏福生随来人刚走到办公楼门口,黄永胜手下的一员干将就说:“晏书记,党委决定让你参加学习班。”在那个年月,“学习班”就是隔离审查的代名词。晏福生冷冷地说:“学习可以,我回去拿点东西。”“不用了,学习班什么都有。”说话间,一辆黑色小轿车开来,他们把晏福生推上车子,关上门,放下窗帘,飞驰而去。车子七拐八转,不知开到什么地方停了下来,晏福生被送进一间九平方米的小屋里。屋内一张单人木床,一张二屉桌,一把木椅,一盏100瓦的大灯泡高高悬在顶棚上,大白天还放着刺眼的光。晏福生被逮捕了,他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半年前,黄永胜发了迹,被林彪点名提升为总参谋长。赴任前,他派人将晏福生叫到办公室。一进门,就听黄永胜“嘿嘿”狞笑几声,讽刺地说:“怎么样,我的监委书记,冷板凳有味吗?”晏福生瞪了黄永胜一眼,没有理他。黄永胜又说:“我要走了,知道吗?”晏福生的鼻翼重重地翕动了一下,“哼”了一声。在晏福生的眼里,黄永胜只是个势利小人,不足挂齿。黄永胜听惯了恭维话,这几天,得知他又荣升总参谋长后,送礼、说好话的人更是踏破了门槛,看到面前的晏福生却依旧蔑视他,黄永胜不禁暴跳如雷,忽地从沙发上站起来,跳到晏福生面前大声吼道:“晏福生,你这个家伙好毒辣、好阴险,你怎么总跟老子过不去!”黄永胜两眼怒视着晏福生,想知道他的反应,但他看到的还是对方蔑视的目光。黄永胜又气又怕,他知道,作为监委书记的晏福生手中掌握了不少别人检举自己所做坏事的材料。他担心的是,晏福生会揪出他的狐狸尾巴。于是,黄永胜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只得恨恨地嘟囔道:“你原则性强,我倒要看看你能坚持多久!”说完又狞笑了两声,摆摆手让晏福生走。晏福生站起身,冷冷地说了一句颇有预见性的话:“我也奉劝你一句,别高兴得太早了!”说罢拂袖而去。晏福生被关押后,白天晚上在大灯泡下烘烤,再加上车轮战式的逼供,他人瘦了,视力急剧下降。但不管黄永胜的人如何逼他、折磨他,他没有说过一句违心的话。1969年10月,马忆湘因心脏病时常发作而被释放回家,晏福生也由“特号”移到大监狱,放风时可以散散步。马忆湘回家后想知道丈夫的下落,到处探问,却没人敢说。她想,丈夫一定关在军区监狱,要想探监,他们不给她机会。她于是灵机一动,便经常地到与军区监狱一墙之隔的一五七医院,以看病为名站在围墙下扯着嗓子喊:“有没有鸡蛋,多少钱一斤?”一次、两次,高墙内始终没有反应。马忆湘痛不欲生。后来,她又得知劳改犯正在挖塘泥,心想,晏福生是独臂人,挖泥不行,担泥还凑合。于是偷偷钻进山坡上的树丛中察看,仍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只好怏怏离去。原来,晏福生被移到大监狱不久,林彪为显示他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发出所谓的“一号令”,要求全党、全国、全军开始进行紧急战备。于是晏福生从广州军区监狱移送到湖南耒阳监禁。这些,马忆湘全蒙在鼓里。1970年11月,黄永胜下令把同晏福生一起在安源煤矿共过事的十多位70多岁的老工人骗到株洲关起来,强迫他们交待所谓晏福生叛变自首的问题。老工人们都说没有这回事。黄永胜的人骗他们说晏福生自己都交待了。老工人们气愤地责问说:“那还问我们干啥?他交待了你们就问他去,反正我们没看见!”黄永胜的爪牙火了:“你们不交待晏福生叛变自首的问题,一辈子也不准回家!”老工人们说:“只要你们管饭吃,不回去倒给家里省了一份口粮。”黄永胜的人讨了个没趣,只好草草收场。晏福生与夫人马忆湘黄永胜的干将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拿来一张晏福生在延安时期的照片,在照片前放上四根黑色小木棍,再加以翻拍,然后让人带着这张“艺术”照,到洞庭湖劳改农场,找到一个80多岁的老叛徒作伪证。面对伪证,晏福生义正辞严地质问:“你们还像共产党人办事吗?我从没被捕过,哪来坐监狱的照片!”黄永胜得知从政治上一时半会儿整不死晏福生,就指令手下从生活上折磨、虐待他,让他担水、担粪,进行重体力劳动。干活儿,对晏福生这个从小当长工、矿工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此时他已经60多岁,且失去右臂,加上长期牢狱生活的折磨,别说担东西,就是空手走路爬坡,也都力不从心了。不过,乐观的晏福生却把折磨看成是锻炼身体和意志的事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林彪折戟沉沙后,黄永胜再也跳不起来了,真应验了晏福生当初的那句话。1980年深秋,早已获得自由的晏福生和马忆湘终于看到了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的电视实况转播。两人高兴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心地笑了。
2023-07-22 11:29:421

李劫夫做什么的

李劫夫李劫夫(1913年11月17日—1976年12月17日),原名云龙,吉林农安人。著名歌曲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人民剧社教员,西北战地服务团、冀东军区文工团团员,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文工团团长,1948午后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院长,中国音协第一、二届理事和辽宁分会主席。1976年12月17日,李劫夫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于沈阳,终年63岁。1979年11月20日,辽宁省纪委作出决定:李劫夫积极投靠林彪反革命阴谋集团,问题性质是严重的,但考虑其全部历史与全部工作,定为严重政治错误,并因其已死,对其处分不再提起。中文名:李劫夫别名:李云龙、李捷夫国籍:中国出生地:吉林农安出生日期:1913年11月17日逝世日期:1976年12月17日职业:军人,演员,音乐家信仰:共产主义代表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沁园春·雪》人物生平1913年11月17日,生于吉林省农安县。早年在家乡就读小学、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在青岛、南京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延安人民剧社、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1943年,调往晋察冀边区任宣传干事及冲锋剧社副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副社长、冀东军区文工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九纵队文工团团长和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副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并兼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1972年初起,在其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不论是广播电台中,还是电视里,却突然听不到这位红色音乐家所作的那些歌曲了,只因李劫夫“与林彪的事有关”而“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1976年12月17日,李劫夫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于沈阳,终年63岁。1979年11月20日,辽宁省纪委作出决定:李劫夫积极投靠林彪反革命阴谋集团,问题性质是严重的,但考虑其全部历史与全部工作,定为严重政治错误,并因其已死,对其处分不再提起。2019年6月,《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词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文艺成就文艺作品李劫夫有广泛的文艺才能,对美术、文学、戏剧都有较高的造诣,其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歌曲创作方面。他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及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习惯有深刻的了解,他的作品大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通俗、质朴、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他以民间分节歌形式写作的许多叙事歌曲,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小唱》和《忘不了》等,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和英雄事迹,曲调亲切动听、结构简练严谨,曾流行于华北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他运用北方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艺术手法于歌曲创作之中,扩大了歌曲体裁的表现容量。在《八月十五》、《常家庄的故事》、《胜利花开遍地红》等歌曲和歌剧《星星之火》等作品中,表现出他对歌词的处理、对音乐语言的推陈出新所具有的独到功力。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热情洋溢、豪迈乐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如《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雪》、《七律二首·送瘟神》和《浪淘沙·北戴河》等,成功地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或气势雄伟,或委婉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64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劫夫歌曲选》,其中收入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歌曲作品205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劫夫创作的歌曲传唱甚广,如《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沁园春·雪》等。然而,自1972年初起,突然听不到这些歌曲了。这是什么缘故?流传的消息是:与林彪有关。劫夫是一个非常勤奋的音乐创作家。从他在抗日根据地开始创作歌曲时起,一生中,他竟写就两千多首歌,如《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文革”中,他的创作更是进入一个特别的时代,李劫夫为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所有诗词,都谱了曲,写下了大量的所谓“语录歌”,并被广为传唱。创作思想春风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劫夫歌曲选》劫夫在本人所作的前言里写道:“我写的歌曲,几乎绝大部分都是为配合党的方针、政策和种种政治运动的。我觉得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假如不是配合全党的各项政治活动,便不能产生我的这些歌曲,因为党的各项政治活动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我国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重大事件,千百万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跟着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假如我的歌曲不去表现他们,不能对他们壮丽的事业起一点作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考察了劫夫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后,此说尚不准确,大家认为劫夫的创作理念是“致力于表现人民的斗争生活”。安波同年在《人民日报》对劫夫的评价“他是群众的知音,群众是他的知音”,相对准确一些。一言以蔽之,人民性应该是劫夫的的创作理念。劫夫作曲的素材基本上源于民间,应该说民间音乐、抗战救亡歌曲和苏联歌曲对劫夫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但劫夫作曲并非简单地套用这些丰富的素材,而是化用中的“化”便生出属于他自己的风格来。论者鲁煌曰:他有“非凡的处理歌词的才能。无论多么拗口、参差不齐或冗长的歌词,在他笔下都能处理得流畅通顺,易于上口。”劫夫学生的日记表述了劫夫对自己创作的阐述:“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应把表现乐曲内容放在第一位,根据内容确定形式,要准确地抓住形象,创作要把词的语气充分表达出来。我写的曲子有个特点,强调对句,使歌曲进行有规律,唱起上口,另外,特别注意形象,力求把形象表达准确;特别注意语言语气,尽可能表达出内容的神态。”其实,毛主席语录“入歌意谓劫夫写作已进入自由境界”。沈阳音乐学院的部分教师认为,劫夫处理歌词的能力“不但国内很少有人与之相比,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上,也足可与擅长在音乐中处理语言的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天才相媲美!”,上述评价是中肯的。劫夫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革命者。他的一生,包括创作生涯,与革命、政治息息相关,而他的个人悲剧也正是因为与政治的关联而产生的。人物事迹李劫夫有“红色音乐家”之称。他1937年5月奔赴延安,1938年入党。到“文革”前,劫夫担任了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文革”一开始,劫夫就很害怕。因为他是个音乐天才,在音乐方面无师自通,但在其他方面则常显幼稚。尤其是他不懂政治,不知道政治游戏中的潜规则。李劫夫受到红卫兵的批斗、抄家。然而幸运的是,他受到“中央文革”的力保。因为他们认为,劫夫所作的歌曲是符合革命文艺路线的。那时,李劫夫大多数时间留在了北京。除为《毛主席语录》谱曲外,他还加强了与黄永胜一家的往来,这是导致劫夫陷入万劫不复的人生黑洞的开端。劫夫1943年就与黄永胜认识。上世纪60年代初,李劫夫将黄永胜年仅12岁的三儿子黄春跃招到沈阳音乐学院学音乐,并让他住到自己家中。后来,黄永胜的妻子项辉方还让黄春跃做了劫夫的干儿子。“文革”一开始,劫夫其实就很害怕。因为他不懂政治,不知道政治游戏中的潜规则。对政治运动,他常常害怕会整到自己头上来。但身为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像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一样,没有逃脱被批斗、抄家的厄运,但后来他被“中央文革”力保留在北京。李劫夫1967年在北京期间,常住黄永胜(1943年李劫夫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下属的文艺机构“冲锋剧社”的副社长,当时三分区司令员是黄永胜,两人是上下级关系。——编者注)家里。后来两家人在往来中变得非常亲密,劫夫的夫人张洛与黄永胜夫人项辉芳更是以姐妹相称。1968年初的一天,项辉芳告知张洛,叶群委托她帮林豆豆找一个非干部子弟做对象。因此,她问张洛能否在文艺界找找。后来张洛还真在文联给找了一个小伙子,经带给项辉芳与叶群先后“目测”合格后,叶群便让项、张带给林彪看。于是,叶群便安排了一个由林彪接见革命音乐家李劫夫的政治活动,让那小伙子冒充劫夫的随行人员。这是劫夫惟一的一次受到林彪接见。回家后,夫妇两人连忙给林彪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林副主席”等等。这封信,日后便以向林彪表忠心的“效忠信”名目,成为劫夫的一桩罪行。除此以外,劫夫还有两个“投靠林彪集团”的问题。其一,1970年的一天,张洛在李作鹏家里,偶然看到了林彪写的那首《重上井冈山》,便将它抄下,回沈阳时带给了劫夫。为毛泽东诗词谱曲谱上瘾了的作曲家,情不自禁地为林彪这首《重上井冈山》谱了曲。黄永胜与吴法宪、叶群后来听到这首歌时,都很满意。其二,1971年9月下旬的一天,劫夫从偷听到的蒙古电台中得知,中国有一架飞机飞到蒙古时坠毁了,飞机上有许多文件,是中国内部出了事,毛泽东病危了。到“十一”国庆那天,劫夫又看到北京没有举行庆祝活动,便胡猜可能是毛泽东病重,已由林彪战胜了江青集团而接了班。于是,他想提前创作一首庆祝林彪接班的歌,因而在一张纸上写出了《紧跟林主席向前进》的歌曲题目,后被张洛看见了,让他赶快别写了,这张写了歌题的纸也给烧了。此事后来被张洛在“学习班”说了出来,成为他们长期受审并在政治上永无翻身之日的关键。劫夫两口子是1971年10月20日从锦州押到沈阳,尔后,被关进了地处沈阳的“学习班”进行审查。凡经历过“文革”中那种所谓“学习班”的人,都能明白“学习班”的厉害,“学习班”虽然不是正式监狱,但其精神摧残力度,却大大强过正式监狱。据张洛后来回忆说:她被关进“学习班”后,1972年春节左右的一天晚上,吃过饭后,她突然觉得脑袋里轰的一下,随后,她便感到自己的头盖骨变得像木头一样了。她便问“学习班”的人,是不是给她吃了什么药?自那以后,她就控制不住了,什么都讲。因此,劫夫两口子之间的一些话,也被掏了出来。1979年,辽宁省纪委于11月20日作出决定:“李劫夫积极投靠林彪反革命阴谋集团,问题性质是严重的,但考虑其全部历史与全部工作,定为严重政治错误,并因其已死,对其处分不再提起。”这是官方对李劫夫问题的正式结论。1981年7月,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吕骥为他说话:“劫夫同志写的那些好歌可以唱,今后应该继续唱。他生前的后期有过错误,但他写了不少好歌,有的可以说是我们音乐创作中的珍品。”从此,《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也得到了“平反”。1994年4月1日,辽宁及全国文艺界等方面人士,在沈阳回龙公墓,为他举行了一个有数百人自发参加的骨灰安放仪式。4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记者为此采写的文章《深深的怀念》,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人民送英灵,英灵垂千古!劫夫终于安息在‘回龙岗"了。”1981年后,被封禁十年的李劫夫的歌,又可以唱了。人物评价著名音乐家傅庚辰说,李劫夫是中国少有的音乐家,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惊人的。他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与人民密切相关的联系,一生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绝大部分都是中国观众熟悉的民族音乐,而这其中编入年表的就有500多首,像《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还广为传唱。可以说,李劫夫是人民的知音,人民是李劫夫的知音。同时他也用实践证实了民族的才是经典的道理。著名音乐理论家周荫昌认为,李劫夫的歌曲是大众里面最专业的,也是专业里面最大众的。他为中国的民族音乐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歌曲,这与他的创作激情是分不开的。周荫昌还回忆说,有一次一个共产党的干部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没有透露一点机密。后来,别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他回答说是两首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和《王禾小唱》。而这两首歌就是李劫夫的作品。可以说,正是李劫夫的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精神的作品鼓舞了几代人,才会让太多的人至今难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向延生说,李劫夫对中国音乐的贡献不仅仅在于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他在音乐教育上的作用不亚于他的创作。向延生说,他的父亲与李劫夫是同事,与李老接触的机会非常多,从小他就听李老的歌,后来就来到了东北,在沈阳音乐学院跟李老学音乐。可以说像他这样喜欢李老的歌、并跟他学习的人非常多。音乐家王蔼说,他就是听着李劫夫的歌长大的,至今那些经典的歌曲他都能准确地唱出来,李劫夫的歌一直在激励着他们这一代人成长,这些经典的歌曲让他们永生难忘。潘兆和回忆上世纪60年代,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当时前苏联的一本小说《旅顺口》因为部分内容不真实,让周总理十分生气,他责成田汉等人来旅顺收集资料重新创作,李劫夫等人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之后周总理到辽宁视察,接见了李劫夫等人并就当前形势鼓励他们创作出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作品来。当时的李劫夫正在酝酿创作作品之中,在总理的鼓舞下,他终于写出了《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经典的歌曲。李劫夫夫人张洛,心中感慨万千,对于这首歌,她说:“劫夫的作品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他的歌记录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劫夫的作曲才华,基本是肯定的。从他的第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开始,到文革中好多好多毛主席语录歌曲。他的歌曲几乎和时代的节拍一直紧扣着,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他的歌曲传世。这是他成功的一方面,不过,也可能是他的作品受到限制的一方面。随着中国不断变化的时代步伐,他的歌曲魅力不断的减少,渐渐的,只是同代人的一点回忆,甚至是怀旧时的酒后助兴而已。搞的不巧,还可能是一种讽刺。就拿《二小》来说,相信抗战的时候,歌曲来源的故事本身,就充满戏剧性,历史性,煽情性和流传的普遍性。乡村小调单调的旋律和三段同样平铺的节奏--一点都影响不了这首歌唱小英雄的历史性地位。同样的角度来看劫夫的名作《我们走大路上》,也有同样的问题。这首歌,在60年代艰苦的日子里,给了那个时代增添了无比的振奋和无限的力量。从小孩子到中央首长,几乎个个会唱。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生活在大时代中,免不了受个人能力所限,随波逐流。然而,艺术家又和常人有所不同,在生活中感悟着生活的精神,将对生活的感悟再创作成作品,再让作品回到生活中,社会上,产生共鸣。劫夫的创作,一直随着社会和政治的主流,于是,他的作品一直是中国主流社会的宠儿:《我是一个黑孩子》--配合着北京支持非洲革命的主旋律;《哈瓦那的孩子》--配合支持古巴革命;《蝶恋花》,《沁园春·雪》--迎合着对领袖的崇拜;《前言》(林彪),《语录歌》--迎合着文革的大趋势;《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迎合着狂热的个人崇拜;《重上井冈山》(林彪词)--迎合着政治新领袖的崇拜;从抗战到文革,劫夫的创作才华,几乎没有不遇过,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劫夫的歌曲,广为流传。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的人文思想发出了无限的魅力。即使为宗教政治题材创作的绘画和雕塑中,艺术大师们都体现了人文的基本生命力量和意义。艺术家在早年的奴役性的服务宗教和政治的角色中,自我省悟和解放出来,使得他们的作品光辉永衡,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宗教,跨越了种族--得到了世人广泛的共鸣和敬仰。拿劫夫同时代的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来说,他们的作品同样是大时代的产物,也同样有社会和政治的积极趋向。尤其是聂耳,和劫夫最有相近之处:自学,喜欢民间小调,题材广泛。聂耳的《卖报歌》和《开路先锋歌》《毕业歌》,相信和劫夫的《二小》和《我们走在大路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可是,聂耳的旋律感和抒情的深情感人,却是劫夫缺乏的。《铁蹄下的歌女》的时代性和艺术性,经过了长时间的检验,仍然适合在音乐会上由女高音独唱,仍然可以绕梁三日。聂耳的《码头工人歌》,更是在码头上得到了灵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劳动者的挚爱,在每一个音符中注入了艺术家朴实的人文思想和感情。聂耳那首《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除了这首歌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起到的积极的抗侵略作用,还因为这首歌曲,像聂耳的其他歌曲一样,体现了大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社会人士的共同心声--超越了宗教,政治和党派--自然得获得人民广泛的共鸣。而聂耳这些歌曲里的成功的音乐元素,在1949年之后,劫夫的作品里非常有限。聂耳的歌曲中那种上海大都市的时代节奏,也是劫夫欠缺的。劫夫是善良的,正直的,健康的,民族的,革命的,抗战时的热情创作精神是值得敬佩和无可怀疑的。但是,他对政党和领袖的忠诚,却限制了他的创作精神的狭隘,远离了人文精神。包括了他的旋律不够饱满和丰富,他得作品节奏简朴,琅琅上口,但是却减弱了他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生命的局限性。同时,不要忘记解放后被垄断的广播网络,他的符合政治潮流的广为宣传的歌曲,能够家户欲晓,部分与艺术作品的水平高低无关。当年,电台里不断教唱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就是一例。再说,人人会唱的歌不一定是艺术上可取的歌曲,如今天的《老鼠爱大米》。用延安同时期的作曲家冼星海来说,他也生活在革命的中心,他也在火热的革命浪潮中创作,可是,他的专业的中西作曲的技术训练和他本身的艺术修养和独立的思维,使他创作的歌曲在体现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展现出非凡的节奏,饱满的旋律,庄严的气势和艺术家对人类真理的追求,融汇成史诗般的音乐歌曲:《黄河大合唱》。如果只是专注于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以及一个领袖的艺术家--他不可能创造出如此震撼所有民族的艺术。这艺术,就不可能在今天--时隔60多年的今天,依然魅力无穷。《黄河颂》和《黄河怨》--只要在音乐会上有人独唱,总是扣人心选。冼星海生活和创作在革命圣地延安,处在革命的中心,身在领袖的旁边--可是他的作品里没有党啊--领袖阿--革命阿---红旗阿---会不会和他留学法国有关?他可能接受了人道主义的革命思想,他是真正领会了国际歌中“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的艺术家,他早就知道老祖宗的“以人为本”真理--这是劫夫欠缺的思想和境界,也是劫夫的歌曲达不到的境界。冼星海是“人民的音乐家”;而劫夫是“红色的革命音乐家”,还是有所区别的吧?“哪个作家是党叫他当作家,就当了作家的?鲁迅、茅盾难道真是听了党的话才写?党叫写啥才写啥?!那么,马克思又是谁叫他写的?”(赵丹去世前1980年8月10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里的一段话。)“法国著名学者路易斯·博洛尔在《政治的罪恶》一书中所说:“政治本来是一门非常高尚的、非常重要的关于管理公共事务的艺术,但是,政治这一美好的形象长期以来一直被许多错误的政治原则所玷污。”李劫夫和许多文人一样,把某个政治原则当作人生信仰,甚至把某个政治家和政客当作“靠山”,从而人身依附和盲目崇拜。”(杨学武)李劫夫不断的创作革命歌曲和语录歌曲,使得他在文革中不像其他当权者“靠边站”,或是挨打,挨批,成了音乐学院“革命委员会“的主任。虽然林彪接见他,据说只是为了太太热心帮林彪的女儿介绍男朋友。无论如何,那时候,是劫夫的艺术生命和政治生命中,获得了最高,最辉煌的一顶皇冠。对人的忠厚,对艺术的痴情,对党和领袖的愚忠,对副主席的感恩,他为林彪写出了《重上井岗山》。在李劫夫作的曲子中,毛主席诗词歌曲的艺术性都较强与他其它的歌曲。可能是诗词的本身艺术性珠玉在前吧?不过,也不能否认他的作曲天才。《雪》---用的是京腔的高昂抒情法,和当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情景不谋而合,实在精彩!《卜算子·咏梅》也有京剧和歌曲两个版本,都不错,不知是否劫夫的作曲?《蝶恋花·答李淑一》,是劫夫的作曲,非常有情有义,适合独唱。《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非常洒脱,干练,配上击鼓,爽极了帅极了的旋律!为“副主席”谱的曲子《前言》,简直是空前绝后的创作了,干巴巴的内容,口号式的文字,长长的颂歌,居然可以唱足20分钟。没有音乐的天分和没有狂热的激情,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歌曲。一个朴实的乡间来的音乐天才,直接将自己和疯狂的时代连在一起,随着时代的残酷变化,随着政治中的残酷斗争,像好多中国特色的政治弄潮儿一样,歌声中,掌声中,辉煌中,悲哀的命运正在等待着他的到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古如此,任何处在动荡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每个时代,都可能有意外的逆境,何况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文革“浩劫”中?赵丹女儿赵箐写道:文革中,赵丹被关进牢房,夫人黄宗英马上要和他办理婚--脱离关系,为的是不要“连累”孩子的毕业分配。赵箐马上上门哀求这位“后娘”--说赵丹第二次冤狱,(上一次在解放前的新疆)如果家人都抛弃他,他会崩溃,他会吃不消。。。黄宗英总算没有当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同林鸟”。海归大作家老舍,红卫兵斗他,他还摆弄了牌子,据说瞌到红卫兵发怒了,挨打了,去自杀了。劫夫的所谓的“罪状”--就别说和他为革命做出的“贡献”相比较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为林彪诗词《重上井岗山》谱曲的时候,个个都在喊“永远健康”呀!在林出逃之前,江青还为他拍个人封面相片呢!所以,林彪出逃五年来,被隔离的劫夫还都安然无事。专案组的人谁没唱过他的歌?谁不知道他是艺术家脾性没有政治野心?谁不知道他只是忠心耿耿为党为领袖--为人民?然而,致命的打击来了,连同情他的专案组人员都束手无策:据他太太说,在林彪“失踪”那几天,自以为政治觉悟高的的劫夫,准备写《跟着林主席向前进》--他以为老态龙钟的毛主席去世了,那么,林副主席自然将成为党的主席,全国人民必然要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跟着林主席向前进啦不过,歌词还没写,歌谱还没有一个音符,他在太太的警告下,撕掉了刚写了歌名的那张纸想不到,他太太在隔离的“学习班”中,将他的“罪行”供了出来
2023-07-22 11:29:491

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司令及炮纵司令是谁?

一纵司令员为李天佑,政委梁必业。二纵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四纵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六纵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赖传珠。七纵司令员邓华,政委吴富善。八纵司令员段苏权,政委邱会作。九纵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中权。十纵司令员梁兴初,政委周赤萍。十一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政委陈仁麒。十二纵队司令员钟伟,政委袁升平。炮兵纵队司令员朱瑞。扩展资料1947年9月,民主联军的野战部队已发展到了9个纵队27个师、10个独立师、2个骑兵师,1个炮兵司令部共计29万人,加上地方武装近23万人,总兵力已近52万。其中,民主联军总部直属4所学校,1个炮兵司令部,1支护路军和独立2、4、5师以及骑兵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指挥机关与军区分开,原有领导机构不变。1948年2月,原有的9个独立师重新编组,新成立了第五、第十一和第十二纵队。其中,南满的三个独立师改编为第五纵队,万毅任司令员,刘兴元任政委,下辖13、14、15师。冀察热辽军区的三个独立师改编为第十一纵队,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委,下辖31、32、33师。北满的三个独立师则改编为第十二纵队,钟伟任司令员,袁升平任政委,下辖34、35、36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2023-07-22 11:29:561

四野实力最强,谁是林总的左膀右臂和“五虎上将”?

作者:相忘于江湖 如果要问我军五大战略集团,哪一个野战军实力最强? 恐怕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林总和他的第四野战军—— 相较于彭总一野仅10几万人,二野征战不止消耗大,三野是山东剩下的八路军和华中的新四军,唯有四野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抗战胜利以后,抢占东北的人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精兵强将: 山东八路军6万余人都是各分区的精华,华中新四军只去了一个师,但超过3.5万,冀察热辽有近水楼台的便利,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输出排级以上干部100多个团的架子。 正因为群英荟萃,1955年授衔时四野的开国将帅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元帅有林、罗,大将有黄克诚、谭政、萧劲光,上将19人占总数57人三分之一,中将57人超总数157人三分之一,少将440人超总数1614人四分之一。全部519位,占总数1614人近三分之一。 四野是我军五大战略力量中兵力最为雄厚的野战军,要驾驭如此庞大的队伍,仅靠林总一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实力和战力超群的四野,谁是林总的“左膀右臂”和“五虎上将”呢? 在东北战场,林总得力的“左膀”是罗荣桓。 第四野战军是1949年1月全军整编后的番号,在此之前先后经历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以及东北野战军三个阶段。罗荣桓是东北战场上和林总搭档合作时间最早的高级将领。 罗荣桓比林总年长5岁,毕业于青岛大学、武昌中山大学,是红军少有的大学生。 林、罗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30年8月,林总出任红4军军长,主席给他配的代政委就是罗荣桓。两人一起经历过攻打长沙的挫折,也一起分享过活捉张辉瓒的喜悦。林总升任军团长后,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后调离一军团。湘江战役后回归,任政治部副主任。 全面抗战开始后,林总任八路军115师师长,罗荣桓是政训处主任。 1938年3月,林总意外负伤回后方疗养,罗荣桓和陈光代师长挺进山东。林、罗从此天各一方,直到1945年底在沈阳再次相会。罗荣桓是东北我军的关键一环,兼有招兵、练兵、政工等多项职能。但是在原则问题上,罗荣桓从来不会退让。 罗荣桓在大连、苏联休养期间,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的老人谭政主持工作。 =林总的“右臂”,是红4军时期的“护法”刘亚楼。 在林总任红4军军长时期,同为福建老乡的刘亚楼和杨成武是林总麾下的“左右臂”。红军时期,仅比林总小3岁的刘亚楼一直在林总麾下,林总23岁任军长,20岁的刘亚楼是营长。 长征时期,林总是红一军团军团长,刘亚楼是红2师政委,和师长陈光参加了湘江血战、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斗,尤其是指挥红4团飞夺泸定桥的奇迹斗,在军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抗战时期,刘亚楼有近6年在苏联度过,其间和林总一同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还分别参与了卫国战争,这无疑加深了两人的关系。刘亚楼回国后,林总亲自出迎,称他“一个人顶三个参谋长”。 刘亚楼之所以备受林总的喜爱,既有年龄相近、志趣相投的因素,也有长期共事、留学苏联的原因,还有人才难得、惺惺相惜的作用。当然,在东北战场上配合默契、珠联璧合,更让两人情同兄弟。在四野众多名将中,参谋长刘亚楼是唯一自由出入林家大门的人。 在参谋长刘亚楼之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参谋处长苏静,也是林总的得力助手。 除了“左膀右臂”,谁能称得上是林总的“五虎上将”呢? 四野名将如云,但能称得上“五虎上将”的,应该具备几个条件:第一,特别会打仗,战力爆表;第二,有大将风范,独当一面;第三,有勇有谋,善于出奇制胜;最后一个硬性条件,必须战绩彪炳。 四野战将很多,有的是政工干部,如黄克诚、肖华、周桓、赖传珠;有一部分从事后勤工作,如李聚奎、杨至成、周纯全、洪学智;有一些高开低走,如詹才芳、钟伟、贺晋年;还有的能打,但级别较低或崛起较晚,如梁兴初、吴克华、龙书金、丁盛。 盘点下来,真正符合“五虎上将”标准的只有这几位:一纵(四野38军)李天佑,二纵(四野39军)刘震,三纵(四野40军)韩先楚,七纵(四野44军)邓华,八纵(四野45军)黄永胜。 李天佑是广西临桂人,14岁加入桂军,15岁参加了百色起义,16任特务连连长。19岁任团长,不满20岁任师长。抗战时期任团长、旅长,1939年赴苏就医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44年春回延安。 在东北战场,李天佑参三战四平、四战四平,攻克天津、挺近中南后和张云逸主军广西。 刘震和韩先楚都出自鄂豫皖红25军,率先长征到达陕北。 红25军为主力红军在陕北落脚立下了旷世奇功,而刘震和韩先楚是红25军长征胜利的关键将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二纵、三纵也是最早成立的主力纵队,也是两个最能打的纵队。 红25军时期,刘震和韩先楚同在陈先瑞的班。抗战时期,刘震随黄克诚南下华中,任新四军3师7旅旅长,抗战胜利后转战东北。刘震的二纵一直是林总最放心的主力,歼敌数量位居各纵队之首。 与刘震的顺风顺水不同,抗战时期韩先楚有些高开低走。 红军改编后,韩先楚任115师689团团长,随129师转战太行。1941年,离开一线回延安学习。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分配到三师,但是被黄克诚婉拒,转而出任四纵副司令,给罗舜初当副手。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话用在韩先楚身上最贴切不过。 这位来自第一将军县的红脸汉子,最大优势就是能打、会打、敢打,初战鞍(山)海(城),激战新开岭,奔袭威远堡,再战梅河口,韩先楚用自己的表现实现逆袭,三纵被廖耀湘誉为“旋风部队”。 与刘震、韩先楚“哥俩好”相比,邓华和黄永胜则不对付。 邓华出生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虽然长期担任政工干部,但打仗也不含糊。而黄永胜则是放牛娃出身的“二杆子”。所以,两人在红36师搭档并不顺畅,后来缩编后分到了两个团。 抗战初期,两人又就分派到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黄永胜是团长,邓华是副团长兼政训处主任,可是两人还是拧不到一块。最后,总部调老成的杨得志任团长,黄永胜到独立团给杨成武当副手。邓华则和宋时轮带着第四纵队到冀东、雁门,独立发展游击区。 在东北战场,邓华把辽吉部队打磨成七纵,黄永胜把冀热辽部队整合为八纵。 这两个纵队比起五大主力纵队来说略有逊色,但实力也很强。辽沈战役发起后,林总把黄永胜调任六纵司令员,发挥他打仗的长处。而前任洪学智则被调到后方军校,培养急需的指挥员。 抗美援朝爆发后,在林总的建议下,邓华带着十五兵团的班子空降十三兵团,和黄永胜互换。 后来,邓华的发展步步为营,接替彭总出任志愿军司令员,是“五虎上将”最风光的一位。 而最能打的韩先楚则出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在三八线让美韩联军好好领教了“旋风司令”的厉害。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2023-07-22 11:30:041

黑山阻击战英雄事迹有哪些

  黑山阻击战是中国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期间,发生在辽西黑山、大虎山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黑山阻击战英雄 事迹 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黑山阻击战英雄事迹   黑山阻击战是一次非常残酷的战斗,国共双方在黑山口投入了很多的兵力,目的都是为了将锦州置于自己的手中,而黑山口是锦州的东大门。在黑山阻击战中,涌现出了很多的黑山阻击战英雄事迹。   101高地是黑山一带最高的地带,国共双方都想要争夺这个地方,双方在101高地上发生白刃战,101高地几易其主,面对敌人大炮的轰击,解放军第三师的士兵有序地向101高地进发,补充101高地上死亡的战士。101高地是黑山阻击战英雄事迹的发生点,曾有一个营集体阵亡在101高地上。   蒙古骑兵在黑山阻击中也有他们的英雄事迹。来自内蒙古的骑兵营不善于打防御战,在黑山战役打响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炮火的猛烈攻击,骑兵营损失惨重。但是这些内蒙古的战士并没有退缩,依然指挥着战马向前冲击,在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白刃战时,他们的马刀与敌人的美式军械刀相互碰击。   黑山阻击战中,一些老百姓也来支持国民党军队,一位老大妈将自己家中的一件棉衣送给了解放军,这件棉衣本来是她儿子的,她儿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死在了战场上。解放军战士在收到这件棉衣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大妈虽然不是一位解放军,但却支援了黑山阻击战,她的事迹也是英雄事迹。   王玉山是黑山狙击战中的战斗英雄,被誉为硬骨头排长。在黑山阻击战中,他率领自己的战士同国民党军队发生白刃战,王玉山在战斗中牺牲,他的这一排战士全体阵亡。王玉山和他那排战士的英雄事迹在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中保存有档案。在黑山阻击战中,有很多的无名英雄壮烈牺牲,这次阻击战是国共战斗中一次较为惨烈的战斗,解放军在这次战斗中伤亡很多。   黑山阻击战简介   黑山阻击战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在东北战场上,解放军包围了锦州,准备采取关门打狗的方法,以此全歼锦州的国民党军队。锦州是东北通向华北的大门,如果锦州失陷,那么国民党在华北的军队就无法进入东北, 黑山阻击战简介又如何呢?   锦州遭到包围后,蒋介石指挥廖耀湘兵团从营口前往锦州救援。中共中央在得知廖耀湘的动向后,派出第十纵队在黑山口阻击廖耀湘兵团。廖耀湘兵团的先头部队到达黑山口后与解放军交战。   对于解放军来说,只要阻击住了国民党军队,就可以使得围攻锦州的解放军攻下锦州,攻下锦州就可以切断华北的国民党军队与东北的国民党军队之间的联系。对于国民党来说,冲破黑山就可以救援锦州,可以救援东北全局。   关于黑山阻击战简介,黑山阻击战异常惨烈,双方都是用重炮轰击对方的阵地。101高地是双方争夺的重点。两军曾经在101高地上发生过白刃战。在石头山上,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发生白刃战,而国民党军队却不顾自己人的性命,向石头山发射炮弹,在石头山上两军士兵全部死亡。   黑山阻击战的结局是解放军胜利了。锦州被攻陷后,国民党军队已经没有必要再冲击黑山口,廖耀湘兵团选择了撤退,准备逃亡沈阳,但是解放军的几路大军已经对廖耀湘兵团进行了合围,最终廖耀湘兵团被全歼,锦州完全落入解放军手中。   黑山阻击战是谁打的   黑山阻击战是谁打的,是黄永胜打的,黄永胜是第六纵队的总司令,林彪派遣黄永胜阻击廖耀湘兵团。黄永胜率领第六纵队与廖耀湘兵团在黑山口展开激战。   黄永胜是江西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加入了共产党,曾经化装成一名国民党军队在县城中偷了报纸,毛泽东在看到这些报纸后,得知陕北还有一块根据地,根据当时的形势,就将红军的最后落脚点选择在了陕北。   黑山阻击战是谁打的?黄永胜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成为了纵队的司令员,跟随在林彪手下打辽沈战役。林彪在攻陷锦州后,廖耀湘兵团向锦州方向反扑,企图夺回锦州。林彪派遣黄永胜前往黑山口阻击,黄永胜在黑山阻击战中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御战。   黄永胜指挥军队沿黑山布防,给全军下了死 命令 ,剩到一兵一卒也不放跑廖耀湘。廖耀湘在到达黑山口后,派出先头部队猛攻黑山口。黄永胜指挥重炮轰击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黄永胜在黑山阻击战中打了一个大胜仗。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陆续到来,黑山口的解放军感到了吃紧。国民党军队猛攻黑山口,从解放军手中夺去了三块高地。黄永胜指挥士兵同廖耀湘兵团进行白刃战。在争夺101高地的时候,两军打得异常惨烈,解放军死死守住101高地,士兵们倒下了一拨又一拨,黄永胜指挥士兵们补上。廖耀湘在攻取黑山无果后准备撤往沈阳,在途中遭到解放军围追堵截,最后全军覆没。黄永胜将黑山阻击战打得很漂亮,为廖耀湘军团的覆灭拉开了序幕。
2023-07-22 11:30:331

常发 这一人物的原型是谁?

小说改编的,估计综合一些事情虚构的...下面引用一段话.."小说<狼毒花>是权延赤的作品,结合权延赤写的其它一些纪实文学作品,结合真实的历史人物,三斗给大家说说这部作品里面人物的原型。 甄一然,就是权延赤的父亲权星垣。抗日战争时期任阜平中心县的县委书记,阜平不但是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同时也是第三军分区的驻地,而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就是黄永胜。进军东北后,权星垣任赤峰市(也就是电视剧里的赤河市)市委书记,后任内蒙古自治区书记处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孟常胜,很多人都看出来他的原型就是黄永胜。抗日战争就不说了,进军东北后,他任热河军区司令员,权星垣的赤峰市就在他的辖区。孟常胜乱世用人乱着来的说法,正是黄永胜的脾气。在这部电视剧里面,黄永胜第一次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很是难得,战争年代,人家确实是有功的。 戴政委,就是黄永胜的老搭档,开国上将王平。电视剧里司令员与政委抢肉的场面,就是王平与黄永胜经常做的游戏。 常发,真名叫段长发,外号酒神。干过土匪,是黄永胜送给权星垣当警卫员的,他酒量大,枪法好,确实有不少传奇经历。后来他就在赤峰巴林左旗定居。三斗对他的印象很深,是因为三斗也在巴林左旗呆过几年。 "
2023-07-22 11:31:133

张桂芳的一个关于他的笑话

一次他去广州军区找黄永胜,军区的警卫见他一副高州农村老头的打扮,满口高州土话,围着高州农民常用的蟒巾布,穿着宽松的大爹裤,便要赶他走,他大声叫道,叫黄永胜出来见他。黄永胜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出来一看,原来是他井冈山时期的班长,把警卫臭骂了一顿,赶紧招呼他进去。
2023-07-22 11:31:201

四渡赤水时的“瑞金团”团长高翔,后来怎么了,有知道他生平的吗?

瑞金团的团长高翔,是支持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干部的代表,原型应该是耿飙,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后曾任国防部长,2000年6月23日1时6分,耿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2023-07-22 11:31:383

叶群的爱情婚姻

叶群是个内心丰富的女子,当她还是一个高中生时,就开始谈恋爱。在南京时曾和一个国民党CC特务教官眉来眼去,关系暧昧。到延安后,又爱上一个山东青年,两人曾海誓山盟要结婚。后来那个男子被派到山东后,背弃了诺言,使得叶群一直对他又恨又想。1942年春,林彪从苏联回国不久,在一次报告会上叶群目睹“常胜将军”林彪的风采,美女怦然心动,产生了爱慕英雄的恋情,随后她主动找林彪示爱。林彪带着与张梅离异的沮丧,带着与倾心女友孙维世模棱两可的答复,一路郁闷不解地回到了延安。情感上落泊的林彪此时正需要爱恋来填补精神的空虚,需要爱恋来抚慰滋润这颗孤傲的心。叶群的出现,重新点燃了林彪的情感火花。于是林彪与叶群算是“情投意合”地走到了一起。当林彪的婚恋故事在延河岸边、宝塔山下再次重演时,遭来不少人的羡慕和忌妒。叶群比林彪小十岁,她爱林彪既是美女对英雄崇拜的人之常情,更多的是政治考虑。论年龄、相貌,叶群肯定看不上林彪。但三十出头的林彪已是我军赫赫有名的高级军事将领之一,是一位政治前景无量的新星。叶群在接触林彪不久,当得知他过去的未婚妻叫汪静宜,就很恼怒地将自己的原名叶静宜改为了叶群。当叶群又得知林彪与张梅的婚史,心里更平添了许多矛盾和酸楚,但为了傍上政治大腕,想到夫贵妇荣的未来,叶群还是不露声色地进入了林彪独居的窑洞,投入了林彪的怀抱。弄到中国的许多史学家都不知道林彪与叶群究竟是什么时候结的婚。只知道叶群在1944年生下了女儿林豆豆(林立衡),1945年生下了儿子林老虎(林立果)。叶群有了两个小孩后,大多时都以随军家属出现在林彪身旁。新中国成立后,她挂名过林彪的秘书,从事过俄文翻译工作。1960年,林彪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中央考虑林彪身体欠佳,需要人贴身照顾;公务繁忙,需要人帮忙打理,就将叶群任命为“林办”主任。级别是正师职大校。叶群是那种八面玲珑,善于交际,十分有心计的女人,也是我们常说的女能人、女强人之列的人。随着林彪的升迁,叶群成了中国的“第二夫人”,实现了夫贵妻荣的梦想。有了林办主任这一职,给了她参政并干政的巨大舞台。由于林彪少言寡语,不善交际,加之身体欠佳,林彪的很多事都是由她操办,很多指令都由“林办”的叶主任说了算。就连狂傲的亲生儿子林立果对她也惧让三分,每每见到叶群都只能尊称“叶主任”。可以说林彪叛党出逃很大程度也是叶群扯虎皮作大旗,结党营私,拉帮结派造成的。 少女叶群算不上上乘女子,倒也楚楚动人。她的脑子反应特别快,是个善解人意的“人精。叶群的同学、高岗的妻子李力群曾这样评价她——“对人从无真心,要利用你时,或者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时,可以把你捧上天,说得天花乱坠,没有的事,她可以说得活灵活现。待她用完你时,对她不利时,又可以置你于死地。”这就是少女时叶群留给人的印象。林彪有了紫色光环的笼罩,有了择美的资本,有了纵情理由。离开苏联时,林彪信誓旦旦地对孙维世表白:“非你莫娶”,回国不到半年又与叶群恋得如胶似漆,不到一年林彪就与叶群走到了一起。这也说明林彪虽是英雄,也是凡夫俗子一个。从林彪与叶群的婚恋来看,林彪也没有走出“自古英雄多好色,好色英雄少真情”的定律。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这是林彪的座右铭之一。人的一生为了某人、某事,难免不说“假话”。人们经历的这类所谓“假话”,大都是善意的。如老人病重,子女们会安慰他说“不要紧的”;张三背后说李四的坏话,李四问你,你为了朋友的友谊,你会说“张三讲了你很多好话”。但林彪为了其政治野心、为了其集团利益,时常是假话连篇。如林彪常说“永远忠于毛主席”全是假话;“声明”叶群是处女,更是假的让人恶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林彪与叶群不是一种亲密的夫妻关系,是一种政治婚姻,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借重关系。叶群依赖林彪实现了政治上的飞黄腾达。林彪依赖叶群处理好了他政治生活中“与人以共事难”的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林彪在并不显山露水中,一跃成为中国人民的“副统帅”。这些应该说很大程度归功叶群。她这个“贤内助”,八面玲珑,会来事、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弥补了林彪为人处世的很多不足。反过来说,林彪政治集团的组成,林彪“9.13”的仓促出逃,也是叶群促成的。1971年9月12日,毛泽东南巡突然改变行程回到了北京,这让实施“5.71”工程败露的林彪如坐针毯。9月13日,林彪称病,想到山海关空军基地坐飞机“上天转转”。周恩来得之这一异常情况后,打电话给叶群,拟到山海关“看看生病的林彪”。这时叶群报告林彪,说“周恩来要动手了”。这时心虚如惊弓之鸟的林彪一家登机仓惶出逃了,最后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叶群陪着林彪走完了他们的最后人生。 叶群卧室曾挂有两个条幅,是9.13事件前一年写的。一幅是林彪赠叶群:发不同青心同热,生少同衾死同穴。另一幅是叶群回赠林彪的:教诲恩情感不尽,天长地久永相随。命运就是那么巧合,两人在温都尔汗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偷情秘闻能够告诉我们叶群和黄永胜之间特殊关系的史料来源主要有三处:林立果偷录的黄永胜与叶群通话的录音带;“九·一三”事件以后从叶群文件柜中发现的黄永胜写给叶群的一首爱情诗;还有叶群的内勤王兰多的有关回忆。“九·一三事件”之后查抄叶群文件柜中发现的黄永胜本人写给叶群的那首诗中写道:“缠绵五周月,亲手折几枝。虽是寒冬日,黄叶热恋时。”而作为证明黄永胜与叶群的关系的人证则是叶群的内勤王兰多。王兰多是叶群的司机杨振纲的妻子,杨是叶群的亲信之一,以后也同叶群等人一起外逃,死于非命。所以,叶群对王兰多很信任,叶群的日常生活当然也都入了王兰多的眼里。王兰多的回忆证实了林立果偷录通话,还证实了叶群与黄永胜之间的不同寻常的关系。其中有一次很晚的时候,叶群与黄永胜开车到郊外,黄永胜的警卫员和王兰多都倍感纳闷。当时,叶群的司机问王兰多,黄(参谋)总长和叶主任这么晚了来这里干什么呢?王回答说这是首长们在散步,司机又问散步为什么不用手电筒,而要带着马灯和毛毯呢?王兰多回答不出来了。为监视叶群,林立果从叶群的电话线外接了一根窃听线,一直通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并偷录了黄永胜与叶群的一段对话。对话一共是157分钟,时间是1970年10月7日。这个录音带也是公审黄永胜时,法庭公开出示的黄叶不正当关系的证据之一。我们就把叶群和黄永胜的一段通话节录于下:叶群:你想我吗?黄永胜:怎么不想呢?叶群:说真话,我可想你了。我跟你说,我这个生命是和你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政治生命,还是个人生命。黄永胜:我觉得,我完全像你一样了解,请放心。叶群:101(林彪的代号)在家你还不知道?我就是挨着骂声过生活,我讲这些你不会觉得太庸俗了,太温情主义了吧?黄永胜:不会,你怎么还刺我的心呢?叶群:说不定将来,你能在中国革命、世界革命的领域上,起很大的作用。黄永胜:在这个方面我要向你学习。叶群: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助手,做你的秘书,以你的意志为意志,而且我决不强加于你,我一定在你的领导下。黄永胜:我明白。叶群:我们都有孩子,我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要考虑,每个孩子往哪个方面培养,另外,连我的加到一起,至少有五个吧,连新朝(吴法宪之子)六个,这五六个虎大将,将来都可以,国家这么大,他们互相不会矛盾,一个人把一个关口,也是你的助手嘛,你说是不是?黄永胜:是。叶群:你永远是元帅,我永远是元帅手下的一个传令兵。这段对话已清晰地表明了叶黄二人的关系,至于叶群是出于政治目的拉拢黄永胜,还是别的目的而与黄有了不正当关系,已无从考证。但作为林彪最信任的大将,黄永胜居然背地里与首长夫人有了关系,不能不让人惊叹。
2023-07-22 11:31:461

抗美援朝27个军参战,军长政委江西人最多,其次是湖南人

作者:相忘于江湖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各省市区纷纷踊跃参战,湘军尤其出彩。 自古以来,川、桂、湘、鲁军一直都是战斗力剽悍的代名词。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尽管湖南没有四川、山东、吉林、辽宁、河北出兵更多,但湘军贡献可称第一。 作为抗美援朝的主要拍板者,主席来自湖南,志愿军司令部、五任司令员(代司令员)、六个兵团、27个军的高级将领,大多来自湖南,构成了志愿军指挥系统的骨架。 唐宋时期,湖南还被视为荒蛮之地、化外之地,非常落后。 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近现代, 历史 给了湖南一个机遇。太平天国运动、北洋军阀混战、北伐、日本全面侵华,湖南成为主战场之一。乱世出英雄,内忧外患催生了湖南无数仁人志士浮出水面,如: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宋教仁等。 民国时期流传一句话:中国若为德意志,湖南即是普鲁士。 近现代也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说:近代中国政坛名人,湖南籍44人,广东38人,浙江22人。现代,湖南63人,为广东44人,四川40人。而从清末曾、左、胡、彭训练湘军开始,渐渐的也有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黄埔军校1 5期毕业学生7399人,湖南籍就有2189人,占30%。陈赓、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都是湖南人。开国将帅之中,湖南人占比最多。 1955年大授衔,10大元帅湖南有3位: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四川有2人朱德、陈毅,重庆有2人刘伯承、聂荣臻(原属四川)。10大将,湖南占6位: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许光达。57名上将,湖南有19人。177名中将,湖南也有45人。 1950年6月25日,朝军突然发动进攻,韩军猝不及防。 很快,人民军的战线就推进到了釜山附近,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u2022沃克的军队,被压缩在很小的区域。8月27日起,美机连续侵入东北领空,对边境城乡侦察、轰炸和扫射。 9月15日凌晨,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腹背受敌的人民军在全线撤退中陷入大溃败,7个主力师大部被打散、俘虏,只有2个师回到北方。10月3日凌晨,周总理让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通过尼赫鲁转告美国,美军如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 胡乔木回忆,在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有两件事,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个是1946年同老蒋决裂,第二个就是出兵抗美援朝。出兵决策艰难,是因为很多因素。 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苏联是否提供空军支援?还有三大顾虑:挑战头号军事强国能否打赢?新中国建设还能否进行?会不会引发更大国际冲突乃至世界大战? 最终,主席做出抗美援朝的艰难抉择, 历史 从此改变了走向。 1950年10月19日,由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的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司令部(简称志司)正式组成,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陈赓、宋时轮,参谋长解方。洪学智是安徽金寨人,韩先楚是湖北黄安人,解方是吉林辽源人。彭、邓、陈、宋都来自湖南。 志司从成立到1958年10月回国,一共驻扎过六个营地:大榆洞、玉泉站、君子里、上甘岭、空寺洞和桧仓郡。五任志愿军司令员、代司令员,都是湖南人。 彭德怀(1950年10月 1952年4月); 陈赓大将(1952年4月 6月代司令员); 邓华上将(1952年6月 1954年9月代司令员,1954年9月 10月); 杨得志上将(1954年10月 1955年4月); 杨勇上将(1955年4月 1958年10月)。 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湖南宁乡人。妻子李贞是湖南浏阳人,被彭总亲自点名,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李志民,湖南浏阳人。 入朝参战的六大兵团,也有很多湖南元素。 六个兵团11个司令员,5人来自湖南。第一任6个司令员,4人来自湖南。 13兵团司令员邓华,湖南郴县人。 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湖南醴陵人;王建安,湖北黄安人。 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湖南株洲人;韩先楚,湖北黄安人;黄永胜,湖北咸宁人。 3兵团司令员陈赓,湖南湘乡人;王近山,湖北省红安人;许世友,河南新县人。 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福建长汀人;杨勇,湖南浏阳人。 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山西河津人。 任志愿军23兵团副司令员姚喆,湖南邵阳人。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寿轩,南省宝庆(邵东)县人。志愿军炮兵政委邱创成,湖南平江人。 抗美援朝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参战,军长和政委人数最多的是江西,有26人次在15个军担任军长、政委。其次就是湖南,有9个军长、2个政委。 39军军长吴信泉,湖南平江;66军军长萧新槐,湖南宜章;政委王紫峰,湖南耒阳。 20军军长张翼翔,湖南浏阳人;47军军长曹里怀,湖南资兴。 64军军长唐子安,湖南湘潭;67军军长邱蔚,湖南浏阳。 24军代军长张震,湖南平江;1军政委颜金生,湖南茶陵。 21军军长吴咏湘,湖南湘阴;政委谢福林,湖南平江。 在抗美援朝烽火岁月中,湘籍将领还有裴周玉、颜金生、段苏权、匡斌、黄连秋、曹玉清、朱绍田、梁金华、袁福生、杜屏、刘克、彭飞、李元明、夏伯勋等人。而在19.7万烈士中,来自湖南的烈士数量,排在四川、山东、吉林、辽宁、河北之后,位居第六。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2023-07-22 11:32:021

求东野八纵司令员段苏权的生平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段苏权(1916-1993)湖南茶陵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曾读私塾和高等小学6年。 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任共青团区委书记、茶陵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兼县赤卫大队代理政治委员、共青团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1932年8月,带领一批模范少先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湘赣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1933年9月任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巩固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多次反“围剿”及挺进南浔铁路的作战。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随军参加西征。10月担任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后在战斗中负伤休养。 1937年秋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8年春结业任抗大政治教员,6月调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1939年春入中央马列学院攻读政治理论。1940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7月担任中共平北地委书记兼平北军分区政治委员,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坚持艰苦的敌后反“扫荡”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所部收复塞北重镇张家口。不久担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后兼北平军调部驻承德第十一小组中共代表。1946年10月担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后兼中共冀热察区党委书记并兼军区政治委员,率部在热河地区作战。1947年10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冬季攻势和辽沈战役。1949年4月调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第二军军长,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军事学院空军系主任,高等军事学校战略教研室主任、副教育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协助指挥中朝空军作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5年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被“暂授少将”。并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被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63年底秘密出使老挝 帮助老挝人民党建设根据地 1993年9月28日,飞将军段苏权去世,在所有的人民解放军将帅中,他是唯一一个穿中山装入殓的,他的骨灰盒上并没有覆盖军旗,对于一个15、6岁就献身部队的老兵,一个因在战场上坚持说真话而被剥夺了戎马生涯的将领,这是他所能做的最强烈的、最后的充满怨屈和悲愤的无声抗议 夕阳如血,大如轮。 狼烟未熄,枪声零落,红旗已经飘上围场上空。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打隆化。 踩着黄沙、衰草和齿状的钢铁碎片,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同热河省军区司令员段苏权,漫步走来。长征时,这两位将领一个手负伤,一个脚负伤,被人玩笑为“手足之情。” “仗越打越大,地方部队要不断转入野战军。”程子华瓮声瓮气说:“热河另组织一个野战司令部,黄永胜当司令,你去当政委。” 段苏权脚步聚停,迅速瞄了一眼程子华。 “不行,我不行。”段苏权摇头。 “你怎么不行?” 段苏权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一尊日本山炮,炮口对着如血如轮的夕阳,象要将它轰落,却又一声不响。 “孤山未能全歼敌人,隆化伤亡大,没有攻进隆化城。看来黄永胜也不是永胜。”程子华笑笑,“他喜欢甩手当家,你喜欢事事亲躬,我看你们正好配对。” “……我不会打牌,”段苏权吭哧,“也不会玩……” “要打仗,不是要玩牌。” “我了解永胜……缺一样不好搭档。”段苏权从鼻子里喃喃:“再说……” “说呀,你就是不痛快。” “他是击鼓冲锋,鸣金玩妓。” “噢?”程子华叫了一嗓。 段苏权憨然一笑,不再言声。 “噢,”程子华忽有所悟,“击鼓进兵,鸣金收兵。你不怕打仗,就怕不打仗?” “不打仗,他要是玩女人我管得了?” “嗯,嗯,”程子华不住地捏下巴,“林总不吃不喝不吸烟也不玩,我不信他就能容得……”话没讲完,程子华转了口:“那就再说吧。” 铁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林彪率领的“四野”执行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尤以第七项注意“不调戏妇女”执行得严厉,不慎出格就要拿命抵。立过大功的一位战斗英雄不慎出格,谁说情也不行,枪毙。一名基层干部与女房东通奸,虽是双方情愿,又有全村百姓求情,还是拖走毙掉。三名战士想强奸一个女人,尽管那女人是留用的日本人,尽管未遂,尽管三名战士都不满十八岁,仍然不能幸免,统统拉出去枪毙。 “要决战东北呢,我救不了他们。”林彪脸色苍白,沙哑着嗓子对几名高级将领说:“不开活口,再遇这种事,少数意志薄弱者有贼心也没贼胆儿;开了活口,我们就会失去群众失去战斗力。我们就会失去胜利失去东北。” 程子华在院子里散步,他散步有时要摇晃肩膀,摇晃双臂,摇晃整个身体,这是运动。 他脑子也在运动,嘴里偶尔念念有词。 下午要见林彪,跟林彪说事不能有废话,所以要准备。 他已经见过三次林彪了,就为了坚持一个意见,给八纵换将,推荐段苏权替代黄永胜任司令员。 第一次见林彪,他说:“黄永胜整天打牌跳舞,不干工作。” 林彪说:“辽西三战三捷,八纵从地方部队上来不久,黄永胜当司令,半个月歼敌1万6千多人,打得不错。” 第二次见林彪,他说:“黄永胜太霸道,什么都得他说了算。可部队里许多具体工作他又不管,他又要说了算,不许别人管……” 林彪说:“不要搞山头,要团结,要能容人。无‘度"不丈夫;不是毒,是度量。” 第三次见林彪,他不得不说出不愿说的话:“黄永胜在生活作风上实在糟糕,用林总的话讲,他是有‘贼心"也有‘贼胆儿",影响很不好……”他举了例子。 林彪平平静静地听完,平平静静地说:“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个故事。刘邦问韩信:‘我能将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将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没有发火,反而笑了,说‘你既然这么大本事,怎么被我捉来阶下,供我驱使了?"韩信不慌不忙说:‘陛下不善将兵,却比韩信善于将将呢,所以我被捉到了阶下……"” 程子华半响无言。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林彪用这句话送走了程子华。 林彪面无表情地在屋里踱步,一边听程子华谈意见。 知情人都奇怪,林彪见了他喜爱的将领和老部下,总是没什么说;对他不喜欢的将领,反而再忙也要耐着性子听完意见。 上午,秘书见林彪精神很好,进来报告:“黄永胜来了,要跟林总汇报。”林彪目光不离军用地图,摆摆手:“告诉他,我要睡觉。” 下午,秘书见林彪精神不好,满面疲惫,小声报告:“程子华又来了,跟他说你休息了?”林彪目光离开军用地图,两手搓搓脸说:“叫他来,我精神还好。” 据“四野”一些老人讲,部队日常管理教育都是罗荣桓负责,林彪不大管,林彪只是一门心思琢磨打仗。他很少与干部谈话,只有冀察热辽的干部例外。 因为他对冀察热辽分局及军区有意见,对其领导人也有意见,他们对东北的许多看法不一致。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意见不一致才要多听。” “永胜同志确有不少长处。”程子华尽量客观地说看法:“善于捕捉战机,强毅果敢过人,会打巧仗也能咬牙打硬仗,六次负伤,足够顽强。” 他停顿片刻,望林彪。 林彪静气过人,听见和没听见一个样,脚步一直是匀速运动。 “但他有个要命的短处:贪享乐好斗狠。他喜欢以己之长凌人,不喜欢别人触其短处。发展下去,对党、对军队、对他个人,我怕都会不利。” 林彪继续踱他的步。 “苏权同志的特点是忠诚老实,原则性强,组织纪律性强,从不胡来。” 林彪还是踱他的步。 程子华看不出态度,只好讲下去:“他和永胜恰恰相反,凡事谦以待人,谨言慎行。但也能打仗,长征时就是师政委;红军时期、抗战时期都打过漂亮仗。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地方工作都搞过,比较全面。” “讲这么多就不叫特点。”林彪立住脚,终于说话了:“讲特点只能讲一个。” “这个……”程子华沉吟再三,“忍辱负重。” “根据呢?”林彪重新踱步。 “任弼时同志讲的。” 林彪不语,还是匀速踱步。 “长征时,他任独立师政委,负重伤被留下,沦为乞丐。靠讨饭活下来,又找回部队。受审查没怨言,职务安排低了没怨言……” “他自己对来八纵是什么态度?”林彪在桌子对面坐下,这是接近表态了。 “他……”程子华略显尴尬,只能实话实说:“不大愿意。” 林彪认真看一眼程子华,极轻微地点点头:“好吧,我和荣桓同志谈一下。” 高级军事会议要开始了,黄永胜仍然留在林彪房间,胸脯扇个不停。 “程子华、李运昌他们搞鬼,安插人!”黄永胜见没了别人,咬着牙根发泄,“段苏权是冀察热辽的人!” 林彪平平淡淡地说:“苏权同志来谈过了,他不想去八纵。” “他是装样子!” “他说他对冀热察比较熟悉,那里条件也艰苦,他的长处是能吃苦,想留在那里干。” 黄永胜怔怔地睁大眼睛,半天没有眨。 林彪起身朝外走:“就这么定了,给你另安排。” “段苏权替我当司令,”黄永胜跟在林彪身后走,余愤难消:“我打的仗他替得了吗?” 林彪在门口回头:“他打的仗你替得了吗?” 黄永胜又是一怔。从井冈山打到东北,林彪从来没说过什么仗他打不了;他也从来不曾在战场上给林彪丢脸。 “你能忍辱负重吗?”林彪再问一句,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 候鸟使劲扇动羽翅,扑打硝烟弥漫的空气,撵过一片片庄严缓慢飘移的乌云,匆匆慌慌向南飞去。 一阵凄凉的鹤唳从九天落下。段苏权陡地收缰,战马嘶叫着缓下步子。 他的心有些难受。抬眼间,目光里流出惆怅。 9月12日,国共双方在黑土地上的大决战正式揭幕。根据林彪的命令,他率八纵3万6千指战员,从八面城出发,昼伏夜行,渡辽河,穿草原,过沙漠,9天行程1000里,进抵北宁线中段。气还没喘一口,命令又到,连夜强行军120里,渡大凌河,突然包围葛文碑、大薛屯之敌,截断了锦州和义县两敌间的联系。 林彪曾讲过:“打锦州必先得义县。” 包围刚形成,林彪电令已到:八纵3个师,九纵两个师,三纵1个师,总计6个师的兵力,由八纵统一指挥,攻歼大薛屯、葛文碑之敌。 接命令后,段苏权采取了战役截断与战术包围相结合的部署:以九纵两个师阻援,并防敌南逃锦州;以三纵1个师做总预备队,以八纵3个师分别攻歼大薛屯和葛文碑之敌。 这场战斗,原国民党九十三军中将军长盛家兴这样记述: “绝难预料到在24日阴雨之夜,解放军八、九两个纵队以强大兵力从西北和东南两方奔袭而来,对锦北的纵深阵地,乘隙擒毁,当头一棒,给(锦州)守军以莫大的打击。 “25日当夜,在锦州通义县公路两旁葛文碑一带警戒阵地上的部队,也同时遭到自东北方向来的强大解放军的夜袭,发生混战,不能退脱。大战序幕,遂从此开端。” 时过40年国民党将领还记得八纵。因为锦州之战是由八纵攻打葛文碑而“大战序幕,遂从此开端”。 可惜,林彪“疏忽”了八纵。这一仗,他始终是只说九纵,不提八纵。 段苏权心里不舒服。若换了黄永胜会骂娘,他不会骂。此后几十年他什么也没讲。 攻占葛文碑、大薛屯后,段苏权奉林彪命令,又率八纵攻歼大、小紫荆山,北大营,八家子,被服厂,东大梁等高地和据点之敌,战十余场,受两次通报批评。这两次通报批评影响之大,直到40年后,作家张正隆写辽沈战役,老人们的回忆都忘不了。 打锦州前出了三个问题。一个战略上的,两个战术上的。 后两个问题都出在八纵。 一个是没有及时封锁西面机场,让沈阳之敌投下两个团的援兵,任务也让九纵抢去了。 电报是参谋长黄鹄显发的。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封锁哪个,对于这位当年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作战科长,是不必再发个电报请示一下的…… 9月30日,毛泽东致电“林罗刘”,表扬九纵控制了机场,“毁机五架”。同时批评八纵贻误战机,指出:“大军作战,军令应加强。” 毛泽东都有话了,八纵压力很大。 八纵紧急召开常委会,决定将毛泽东批评电报转发到团,让各团党委立即讨论表态,坚决打好下一仗。 这边正攒着劲儿准备雪耻,那边又把小紫荆山丢了。 10月9日夜,二十三师六十八团副团长韩枫,率三营打下小紫荆山后,麻痹大意,下山吃饭去了。担任警戒防御的八连,连长也下山去了。下半夜,敌人突然一个反击,把阵地又夺了回去。 南京《中央日报》迅速作出反应:《锦州国军反击克紫荆山》。 …… 八纵这下子更吃不住劲了。 政委邱会作火速赶到六十八团。当年八纵的老人说,邱会作有水平,有派头……讲明天拂晓后两小时,必须把小紫荆山再夺回来。然后当场宣布,将六十八团团长和副团长撤职,八连连长枪毙。说这次先杀“两条腿的”,下次再出事就杀“四条腿的”(指骑马的)…… 邱会作就在六十八团等着,夺回小紫荆山才走…… 两个通报,毛泽东也讲了话,又枪毙一个连长,全军无不震悚警惕。大决战中,有这么一笔,其作用不亚于几次最精彩的战场总动员。 优秀的统帅都明白应该有这么一笔。 不过,段苏权除了压力和沉痛感 大战之中,许多部队或大或小都发生过一些具体失误,林彪抓住八纵暂时失守小紫荆山,警醒全军,段苏权直到40年后仍是心服口服无异议。可是攻占机场呢? 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东野”的电令是:攻占机场,阻敌援锦。 电令没有讲哪个机场,但敌人空降援兵的是西面机场,稍有头脑的指挥员也会判定应是攻占西面的机场才能“阻敌援锦”。 但是,八纵在东面,九纵在西面,若是攻占西面的机场,八纵就必须在敌人阵地前做180度转向运动,并且要奔袭几十里,越过九纵驻地去作战,这又不符合起码的用兵之道。 为此,段苏权才生出疑惑,由参谋长回电请示:锦州有东、西两个机场,打哪个? “东野”回电:攻占西面的机场。 段苏权接电,立刻派1个师,准备穿越九纵防区去打西面的机场。部队尚未行动,又接电令:改派九纵攻占西面的机场。 那么,是林彪电令不清还是派兵有误,如果不能责备林彪,那就只能说段苏权无能了。 现在,锦州外围已经扫清,总攻阶段马上要开始。段苏权心事重重地去见林彪。 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 林彪脸色苍白。他用脑过度,又很少见阳光。他已经连续几天不出门,不离军用地图,没完没了地看,没完没了地想。 在他脑子里转动的有军事,有政治,有地理也有历史,更有敌我双方的各个将领…… 然而,无论怎样转动总是摆不脱那团阴影──四平攻坚战。 1947年5月13日,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全国战场上率先转入对国民党军的战略性反攻。打山城镇、草市,克东丰、辽源,占梅河口、大石桥,又连下通化、安东、本溪诸城。可是,四平攻坚,部队受挫。 从6月14日总攻开始,四平城便失去了昼夜之分──白日浓烟滚滚,天冥如翳;黑夜火光冲天,闪耀如昼。连续13天枪炮轰鸣,天地摆簸,直打得血肉横飞,尸盈全城!国民党兵用钢铁和血肉一步一步地抗击,民主联军用钢铁和血肉一寸土地一寸土地攻夺。其酷烈程度,堪称解放战争史上的一最。 千万战士打聋了耳朵,打红了眼。22日,我一纵伤亡惨重失去攻击力撤出战斗,六纵又全部投入攻击。最后将守军压至城东北隅,苦战久攻不得下。29日,国民党援兵逼迫而来,30日拂晓,民主联军不得不撤出战斗,撤出这座血城…… 1年又3个月过去了,阴影始终不曾消逝。若将锦州打成四平,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于是,林彪又想起段苏权,并且用力磨了磨牙。锦州机场没有及时攻占,使沈阳之敌空运来两个团的援兵。根据四平攻坚的经验,敌人是逐屋逐墙争夺。两个团能守多少房屋?驱逐争夺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难怪林彪要齿寒又齿痒。 但是,林彪不会大吼大骂,更不会气急败坏。他只是盯着地图没完没了地想,直要想出一个透亮。 他想起刘伯承讲过的话:打仗有个吃肉和啃骨头的关系。啃骨头,仗打得硬;牺牲大,俘虏少。吃肉,仗打得痛快;牺牲少,俘虏缴获多。 他想到国民党将领董其武讲过的话:“共产党打胜仗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国民党打仗不行,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都想吃肉,没人啃骨头。” 有人说,若没有李先念啃骨头,以成千上万的牺牲去牵制敌人,就不会有粟裕的七战七捷。他们是团结战斗的整体。 共产党团结一心,但也不是个个都喜欢啃骨头。比如黄永胜和段苏权,黄永胜吃肉大概比段苏权胃口好。但啃骨头,黄永胜决没有段苏权那份忍耐性和好牙口。 看孩儿先看娘。段苏权是聂荣臻的老部下。对于聂荣臻,毛泽东曾评论说:“老实,能忍耐。” 段苏权也老实,段苏权也能忍耐。 大战之中,各部队都会出现疏漏和问题。有的部队大意,被敌人一个反击,打退几里地,还被抓去八九百名俘虏。同段苏权的八纵暂时丢失小紫荆山相比,那问题显然更严重。但林彪一声没吱。 通报批评并不是最终目的,枪毙个别指战员也不是目的。既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那就要有灵活性,要有选择。 吃柿子要选软的,通报批评要选硬的。不是硬的听不得批评,而是听了批评精神仍然硬而不倒。 段苏权能忍辱负重,忍辱负重就是一种硬。选择段苏权任八纵司令,林彪就想到了这一条,正好“派上用场”。 如此想下去,林彪脸色开始缓和,心情也有转变:这个段苏权还有可爱之处。 准确地说,应该是还有用场。攻锦之战,毕竟还需要一个啃骨头的。 林彪望着地图吁了口气,嘴里念念有词:“空降两个师,多两根骨头叫他啃……” 刚被“示众”过的段苏权,心情郁郁地在林彪面前坐下来。 “吃豆。”林彪将布口袋里的炒黄豆倒一些在桌子上。 “吃茶。”林彪亲自将茶水杯推到段苏权面前,并且极稀罕地幽默一句:“你们茶陵人,不喝茶,吃茶。” 真怪,段苏权本来郁郁的心情,忽然热起来。那是一种带了酸滞的热。 “把你示众了,知道为什么?”林彪淡淡地问。 “小紫荆山没打好,应该受到批评警告。” “将兵,将将,都有斩首示众。我不是警告你,是警告他们──示众,那11个纵队。” 段苏权望定林彪,眼神表明他还在慢慢吃透精神。 “两个通报,你们还有两面锦旗。小紫荆山出现疏漏,大紫荆山出了英雄。七十团一营三连,顶住了大炮飞机,顶住敌人4次强攻,毙敌过百,获‘顽强守备"锦旗。七十团七连,连长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突入北大营,前仆后继,直插敌核心阵地,歼敌过百,又获‘顽强歼敌"锦旗一面。对吧?” 段苏权嘴角抽动一下,眼圈忽然湿润了。林总了解八纵,即便1个连队打的仗他都清楚。这比任何安慰话都更能让人得到安慰。 “二十四师攻占东大梁,伤亡1000多?” “1100多人。” “人民忘不了他们,八纵打得英勇。战后要在东大梁修一座烈士纪念碑。” “林总……”段苏权激动地立起来。 林彪用手势叫段苏权坐下,仍是那平静的声音:“大决战,战战都要协同作战。一仗下来,总有人争谁打的。争什么?都是人民解放军打的。你不争,这好。” 段苏权不但心里热,脸上也微微烧起来。想起攻歼大薛屯、葛文碑之敌,自己还曾生过委屈感。唉,惭愧啊! “弼时同志和子华同志都曾对我讲过,你的特点是忍辱负重。现在,我也这么看。” 林彪没说一句安慰话,段苏权却不但受到了最大的安慰,而且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还有什么安慰话能比了解和信任更有力量呢? “锦州之役,马上要开始总攻阶段。南北对攻,我们集中了5个纵队零1个师。只有你们八纵,既没有并进的部队也没有对进的部队,独立由城东向西攻击。这样安排的意图你明白吗?” “感谢林总的信任!”段苏权一跃而起,挺身立正。 “记住,你们纵队的任务是牵制敌人。”林彪永远是一副冷峻的面孔,特别是谈到战争,不会给任何笑脸。“你们吸引的敌人越多,挨的炮弹越多,你们完成的任务就越好。” “是!我明白。” “炮纵全部集中于南北两面,攻坚没有炮不行。我已命令一纵炮团配属你们八纵作战。” “坚决完成任务!”
2023-07-22 11:32:101

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司令及炮纵司令是谁?

一纵司令员为李天佑,政委梁必业。二纵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政委罗舜初。四纵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六纵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赖传珠。七纵司令员邓华,政委吴富善。八纵司令员段苏权,政委邱会作。九纵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中权。十纵司令员梁兴初,政委周赤萍。十一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政委陈仁麒。十二纵队司令员钟伟,政委袁升平。炮兵纵队司令员朱瑞。扩展资料1947年9月,民主联军的野战部队已发展到了9个纵队27个师、10个独立师、2个骑兵师,1个炮兵司令部共计29万人,加上地方武装近23万人,总兵力已近52万。其中,民主联军总部直属4所学校,1个炮兵司令部,1支护路军和独立2、4、5师以及骑兵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指挥机关与军区分开,原有领导机构不变。1948年2月,原有的9个独立师重新编组,新成立了第五、第十一和第十二纵队。其中,南满的三个独立师改编为第五纵队,万毅任司令员,刘兴元任政委,下辖13、14、15师。冀察热辽军区的三个独立师改编为第十一纵队,贺晋年任司令员,陈仁麒任政委,下辖31、32、33师。北满的三个独立师则改编为第十二纵队,钟伟任司令员,袁升平任政委,下辖34、35、36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2023-07-22 11:32:187

1955年授衔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各多少人?分别斗是谁?

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798名少将。1、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2、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上将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 、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4、中将丁秋生、万毅、王诤、王必成、王近山、王尚荣、王秉璋、王宗槐、王恩茂、王紫峰、王辉球、王道邦、韦杰、文年生、方强、方正平、邓逸凡、孔从周、孔石泉、孔庆德、甘渭汉、卢胜;田维扬、邝任农、皮定均、成钧、毕占云、匡裕民、朱明、朱辉照、向仲华、刘飞、刘忠、刘少文、刘西元、刘先胜、刘兴元、刘志坚、刘转连、刘昌毅、刘金轩、刘浩天、刘培善、刘道生;庄田、汤平、孙毅、孙继先、朵噶·彭错饶杰、杜平、杜义德、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苏静、李耀、李天焕、李成芳、李寿轩、李作鹏、李雪三、旷伏兆、吴先恩、吴克华、吴法宪、吴信泉;吴富善、吴瑞林、何德全、邱创成、邱会作、余立金、余秋里、张震、张藩、张才千、张天云、张仁初、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贤约、张国华、张经武、张南生、张祖谅、张翼翔;阿沛·阿旺晋美、陈康、陈仁麒、陈正湘、陈先瑞、陈庆先、林维先、范朝利、欧阳文、欧阳毅、罗元发、罗舜初、周彪、周仁杰、周玉成、周志坚、周赤萍、周希汉、周贯五、冼恒汉、郑维山;胡奇才、赵熔、赵启民、钟汉华、钟赤兵、饶子健、饶正锡、饶守坤、姚喆、秦基伟、袁子钦、袁升平、莫文骅、聂风智、顿星云、晏福生、钱钧、倪志亮、徐立清、徐深吉、徐斌州、郭鹏;郭化若、唐天际、唐延杰、陶勇、萧向荣、萧望东、萧新槐、黄火星、黄志勇、黄新廷、曹里怀、常乾坤、崔田民、康志强、阎挨要、梁从学、梁必业、梁兴初、韩伟、韩练成、韩振纪;彭林、彭明治、彭嘉庆、覃健、程世才、傅连暲、温玉成、曾国华、曾泽生、曾绍山、曾思玉、谢有法、赖毅、鲍先志、詹才芳、蔡顺礼、廖汉生、廖容标、赛福鼎·艾则孜、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滕海清。5、少将798位,丁盛、丁世方、丁先国、丁武选、丁荣昌、丁莱夫、卜万科、于权伸、万振西、马龙、马辉、马卫华、马文波、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马白山、马忠全、马泽迎、马琮璜、王直、王胜、王屏、王谦、王力生等。注:因人员太多无法全部列举,可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录”查看,网址在本页最下方。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
2023-07-22 11:33:052

历史上,哪些人有“四大金刚”啊?

佛教四大金刚:泼法金刚、胜至金刚、大力金刚、永住金刚。杜月笙手下的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也是杜月笙的手下,分别是顾嘉棠、高鑫宝、芮庆荣、叶焯山。中国实验艺术“四大金刚”,具体包括:徐冰,谷文达,黄永砯,蔡国强。文化大革命中的“四大金刚”  “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合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四大金刚”分别是陈恭澎、赵理君、沈醉、王天木。
2023-07-22 11:33:235

段苏权为何只授少将?这段脱队两年的经历是关键因素

1937年秋,山西太原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结束了一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正要准备稍作休息,一名不速之客到来了。“党代表,你好啊!俺要求归队。”这位客人风尘仆仆,眼见是刚刚才抵达太原。 任弼时仔细端详了这位客人后,面部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小段啊,我们已经给你开过追悼会,把你定为革命烈士了,想不到你竟然还活着?”两双男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位被任弼时叫做“小段”的同志叫做段苏权。段苏权,湖南茶陵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的段苏权读了几年私塾,大革命时期即投身于农民运动中,当时的段苏权只有十三岁,还是一名小鬼,他加入共青团,积极发展茶陵的共青团组织,在茶陵县搞得有声有色。 随着当地农民运动的高涨,段苏权入了党,并与战友们壮大了茶陵的团组织,历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共青团湘赣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务,虽然年纪小,但段苏权绝对是一位老革命了。16岁时,段苏权率领一批团员加入湘鄂西红军中,历任红六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湘赣军区宣传部长等职务。 段苏权读过几年私塾,在军队中属于知识分子,又长期组织共青团的工作,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擅长宣传、政工方面的工作。在缺少知识分子的红二军团中,他很快出人头地。由于反动派的围剿,红二军团决定长征,在贺龙的指挥下,红二军团将士们浴血奋战,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与红六军团会师。二六军团会师后,段苏权与王境泽被留在黔东,指挥黔东独立师佯装成红二六军团主力,吸引贵州军阀王家烈、四川军阀刘湘的主力前来交战,以掩护二六军团主力顺利撤退。王境泽被任命为师长,当时,段苏权只有18岁,被任命为黔东独立师政委,十八岁就做到师级干部,他在军队中有着光辉的前程,但是在当前,他与黔东独立师却面临着极大的危险。 在黔东独立师主动向黔军发起进攻后,王家烈大惊,以为是二六军团主力,遂与川军刘湘一起,调集了十个团的兵力围剿黔东独立师。由于寡不敌众,黔东独立师损失惨重,师长王境泽被俘后壮烈牺牲,段苏权在战斗中受伤,被警卫员救走。 在一户农家养好伤后,段苏权乔装成叫花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家乡茶陵。回到家后,为了不引起反动派的注意,段苏权在家乡结婚务农,暗地里却一直在打听红军的消息。两年后,段苏权终于打听到了革命队伍的消息,他从茶陵来到长沙,乘一辆运兵车来到了太原,见到了自己的老首长任弼时。这段脱队两年的经历,给段苏权日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整风运动中他被迫再三做出解释,在日后的授衔中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任弼时的安排下,段苏权很快回到了延安,在抗大学习后,即被分配到军委宣传队担任科长。抗战后期,段苏权先后担任过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平北军分区政委等职务,在程子华的领导下,继续发挥自己的政治工作能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段苏权先后担任过冀热察军区司令员、东野八纵司令员等职务,由于之前一直从事的是政工方面的工作,段苏权的军事能力并不突出,在辽沈战役中,他因为未能及时领会刘亚楼的命令占领机场,差点延误了军机。但此后,段苏权亡羊补牢,率领八纵将士们浴血奋战,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辽沈战役后,段苏权被降职,八纵司令员的职务也被黄永胜取代。抗美援朝时期,段苏权担任过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2年评定级别时,段苏权被评为准兵团级干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以段苏权的资历来说,他被授予少将确实太低了。段苏权是大革命时期即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红军时期就做到了师政委。按照大革命时期和红军时期的资历的话,段苏权是够得上上将级别的。段苏权在抗战时期的职务是军分区司令员,差不多是介于上将和中将之间的资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程子华的力荐下,段苏权被任命为纵队司令,开始在军事上独当一面。但是这个任命对段苏权本人绝对不是好事,他长期做政工工作,军事并非其所长,结果他在八纵司令任上闹出了“未及时抢占机场”的一幕,也在战后被降职。 纵然如此,段苏权依然在1952年被评定为准兵团级,按照这个级别,他也应该授予中将的。但是为什么仅授予少将呢?因为他在红军时期长达两年多的脱队经历,在整风运动时此事就曾经给他造成过麻烦,在授衔时,段苏权因为这个问题,也被定性为“有 历史 遗留问题的干部”,所以,段苏权能被授予少将军衔,已经不错了。 虽脱队经历让段苏权的授衔过低,但他在脱队期间始终没有放弃革命,一直在寻找组织,在打听到组织的消息后即马上重新投入革命,段苏权将军的革命意志还是很坚定的。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2023-07-22 11:33:371

新中国的十大上将都有谁?

1955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他们是: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诚、杨成武、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扩展资料自1955年至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截至2019年09月30日,尚有10人健在,而中将及以上级别则全部逝世,第一位逝世的是贺炳炎(1960年),终年47岁。最后一位逝世的是吕正操(2009年),享年106岁。上将授衔时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其中最年长者为陶峙岳,时年63岁;最年轻的是肖华,当时39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将帅
2023-07-22 11:33:5914

求黄姓男孩名字,新历:2012.12.28早上9点33分出生生,农历是11月十六

一、命主出生情况姓氏:吴  性别:男出生时间:公历2012年12月28日9时33分农历: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巳时生辰八字:壬辰年 壬子月 癸亥日 丁巳时二、八字命局分析、五行得分情况八字详细情况:     比劫      比劫      日主      偏财八字   壬辰      壬子      癸亥      丁巳纳音   常流水     桑松木     大海水     沙中土旺衰    养       临官      帝旺       胎 八字五行原始得分情况:金0;水69    (同类帮或生日元总得分:69)木0;火24;土8 (异类克泄耗日元总得分:32)五行旺衰原始得分:37八字命局分析:八字五行旺衰综合得分:47;日主强,八字硬。命局分析:日元癸生于子月时,日元本身就旺,又有日支亥帮日元,月干壬帮日元,因此日主强,命局总评是强。八字喜用神:日主强,八字硬,实用神为偏财和正官。八字喜木火土,木火土就是此命的「喜神」。金虽为八字忌用,但金在命局中没有出现,是虚忌神,因此金也为八字喜用,八字喜:木火土金。三、取三字姓名         ←--起的名字补益八字、有利本人,数理得分较高,都是适合本人的名字姓氏吴五行为木,姓名学笔画7。此八字取名用字五行顺序应为:木火土或木木火以下名字都补益八字、数理得分高、有利本人,您可以从中选择您喜欢的名字(点击姓名查看三才五格解释):吴颜弟(85分) 吴宜耀(91分) 吴纪通(89分) 吴其展(90分) 吴英彰(84分) 吴季曦(91分) 吴颜良(85分) 吴林曦(91分) 吴坚纶(84分) 吴高进(84分) 吴奇倬(90分) 吴归骋(85分) 吴芷彻(84分) 吴林灿(92分) 吴茂连(84分) 吴梓宁(84分) 
2023-07-22 11:36:264

五五年授衔时受上将衔的都有谁

开国上将名单详细的列表如下:  (1955年授衔上将55人,1956年补授王建安上将,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   萧克 (1908-2008.10.24 )   李达 (1905-1993.07.12)  张宗逊(1908-1998.07.14)   李克农(1899-1962.02.09)   王震 (1908-1993.03.12)  许世友(1905-1985.10.22)   邓华 (1910-1980.07.03)   彭绍辉(1906-1978.04.25)  张爱萍(1910-2003.07.05)   杨成武(1914-2004.02.14)   韩先楚(1913-1986.10.03)   李涛 (1905-1970.12.20)   傅秋涛(1907-1981.08.25)   王平 (1907-1998.02.08)   吕正操(1905-2009.10.13 )   傅钟 (1900-1989.07.28)   肖华 (1916-1985.08.12)   甘泗淇(1903-1964.02.05)   宋任穷(1909-2005.01.08)   赖传珠(1910-1965.12.24)   洪学智(1913-2006.11.20)   周士第(1900-1979.06.30)   郭天民(1905-1970.05.26)   周纯全(1905-1985.07.28)   杨至成(1903-1967.02.03)   陈再道(1909-1993.04.06)   陈奇涵(1897-1981.06.19)   王宏坤(1909-1993.08.20)   苏振华(1912-1979.02.07)   刘亚楼(1911-1965.05.07)   刘震 (1915-1992.08.20)   陈锡联(1915-1999.06.10)   韦国清(1913-1989.06.15)   陈士榘(1909-1995.07.22)   陈伯钧(1910-1974.02.06)   钟期光(1908-1991.05.22)   宋时轮(1907-1997.09.17)   朱良才(1900-1989.02.22)   董其武(1899-1989.03.03)   唐亮 (1910-1986.11.20)   叶飞 (1914-1999.04.18)   杨得志(1910-1994.10.25)   王新亭(1908-1984.12.11)   黄永胜(1910-1983.04.26)   李天佑(1914-1970.09.27)   陈明仁(1903-1974.05.21)   贺炳炎(1913-1960.07.01)   阎红彦(1909-1967.01.08)   谢富治(1909-1972.04.26)   陶峙岳(1892-1988.12.26)   乌兰夫(1906-1988.12.08)   周桓 (1909-1993.10.27)   杨勇 (1912-1983.01.06)   李志民(1906-1987.11.16)   赵尔陆(1905-1967.02.02)   王建安(1907-1980.07.25)   李聚奎 (1904-1995.6.25) 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上将55名,1956年1月和1958年7月又各补授1名,他们是王建安和李聚奎。这样,全军共授予上将57名,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开国上将。
2023-07-22 11:36:372

彭德怀恢复党籍了吗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被批判,只是被撤消了所担任的一切党内以及军队的职务,但党籍是一直保留的。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永胜却将彭德怀“开除出党”。彭德怀专案组在1970年9月17日向黄永胜呈递了《关于反党头目里通外国分子彭德怀罪行的审查综合报告》,报告中说:“彭德怀一贯反党反毛主席,里通外国,罪行累累,证据确凿,在被审查期间,态度不老实,时常出尔反尔,我们建议:撤销彭德怀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判处无期徒刑,终生剥夺公民权利。”黄永胜并未向毛泽东或林彪请示,竟然擅自大笔一挥,写上“同意”二字……但一年之后,林彪反革命集团便告覆灭,黄永胜也被撤职接受审查,此事就不了了之。究其原因,应该追朔到抗美援朝期间,黄永胜(时任19兵团司令员)曾经受到过彭德怀司令员的批评,其在文革中对彭老总如此落井下石,应该是公报私仇!!
2023-07-22 11:36:4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有多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 、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 、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扩展资料:上将的军衔标识1.“55式”军衔上将肩章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此套肩章式样自1955年起用,到1965年废止。2 .“88式”军衔上将肩章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1994年撤销一级上将军衔。一级上将陆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海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空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上将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此套肩章自1988年起用,至2007年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3 .“95式”武警上将肩章武警上将警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95式”武警上将肩章自1995年起用,至2007年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4 .“07式”军衔上将肩章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全军部队将从2007年8月1日起,开始陆续换穿07式军服。07式军服的军衔肩章在保持原有图案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对肩章底色作了改革。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武警上将警衔主要标识为,深橄榄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授衔情况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后于1956年、1958年分别补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65年取消军衔制。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1988年9月14日,授予洪学智等17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洪学智也是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将
2023-07-22 11:36:511

林彪有哪些将领

第四野战军——林彪麾下的20个军,共519位将军。具体名单如下:1. 元帅2位:林彪 罗荣桓 (全军共10大元帅);2. 大将3位:肖劲光 黄克诚 谭政 (全军共10大将);3. 上将19位:乌兰夫 邓华 吕正操 刘震 刘亚楼 李天佑 李聚奎 杨至成 肖华 肖克 陈伯钧 陈奇涵 周桓 周纯全 赵尔陆 洪学智 黄永胜 韩先楚 赖传珠 (全军共57位上将);4. 中将57位:万毅 方强 方正平 孔石泉 孔庆德 田维扬 匡裕民 刘西元 刘兴元 刘转连 刘道生 杜平 杨国夫 杨梅生 苏静 李寿轩 李作鹏 李雪三 肖向荣 吴克华 吴法宪 吴信泉 吴富善 吴瑞林 何德全 ......等;5. 少将440名:贺晋年、曾克林......等。
2023-07-22 11:37:081

我国第一次 授予军衔时 名单

一、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此10位将领被称之为“十大元帅”。二、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此10位将领被称之为“十大大将”。三、1955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分别是:1萧克、2李达、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邓华、8彭绍辉、9张爱萍、10杨成武、11韩先楚、12李涛、13傅秋涛、14王平、15吕正操、16傅钟、17萧华、18甘泗淇、19宋任穷20赖传珠、21洪学智、22周士第、23郭天民、24周纯全、25杨至成、26陈再道等等。四、1955年,有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分别是1丁秋生、2万毅、3王诤、4王必成、5王近山、6王尚荣、7王秉璋、8王宗槐9王恩茂、10王紫峰、11王辉球、12王道邦、13韦杰、14文年生、15方强、16方正平17邓逸凡、18孔从周、19孔石泉、20孔庆德、21甘渭汉、22卢胜、23田维扬、24邝任农等。五、1955年,有798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分别是:1丁盛、2丁世方、3丁先国、4丁武选、5丁荣昌、6丁莱夫、7卜万科、8于权伸、9万振西10马龙、11马辉、12马卫华、13马文波、14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15马白山、16马忠全17马泽迎、18马琮璜、19王直、20王胜、21王屏、22王谦、23王力生、24王才贵、25王义勋等。扩展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自1955年至1965年间,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2、十大元帅中:第一位逝世的是罗荣桓(1963年),终年61岁。最后一位逝世的是聂荣臻(1992年),享年93岁。元帅授衔时的平均年龄为57.1岁,其中最年长者是朱德69岁,最年轻者是林彪48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开国将帅
2023-07-22 11:37:174

新中国的十大上将都有谁?

新中国的十大上将有:1、杨成武: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张爱萍:张爱萍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3、彭绍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4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4、邓华: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组织指挥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及1953年夏季反击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5、许世友:许世友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6、王震:王震,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7、李克农:李克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8、张宗逊: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9、李达:李达,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早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0、萧克:全国解放后,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2023-07-22 11:38:047

黄永胜儿子回忆录

从黄永胜儿子回忆录再看九一三 ( 网搜
2023-07-22 11:40:011

新中国的十大上将都有谁

上将不只十位: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1956年1月25日授予) 李聚奎(1958年4月补授)硬要数优秀的十位也是不够的。
2023-07-22 11:40:113

电视剧 《狼毒花》里的 常发

人物原型  甄一然,就是权延赤的父亲权星垣。抗日战争时期任阜平中心县的县委书记,阜平不但是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同时也是第三军分区的驻地,而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就是黄永胜。进军东北后,权星垣任赤峰市(也就是电视剧里的赤河市)市委书记,后任内蒙古自治区书记处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孟长胜,很多人都看出来他的原型就是黄永胜。抗日战争就不说了,进军东北后,他任热河军区司令员,权星垣的赤峰市就在他的辖区。孟常胜乱世用人乱着来的说法,正是黄永胜的脾气。在这部电视剧里面,黄永胜第一次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很是难得,战争年代,人家确实是有功的。   戴远征,就是黄永胜的老搭档,开国上将王平。电视剧里司令员与政委抢肉的场面,就是王平与黄永胜经常做的游戏。   常发,真名叫段长发,外号酒神。干过土匪,是黄永胜送给权星垣当警卫员的,他酒量大,枪法好,确实有不少传奇经历。后来他就在赤峰巴林左旗定居。三斗对他的印象很深,是因为三斗也在巴林左旗呆过几年。
2023-07-22 11:40:201

开国上将排名有谁知道?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1、萧克。2、李达。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彭绍辉。8、张爱萍。9、杨成武。10、韩先楚。11、李涛。12、傅秋涛。13、王平。14、吕正操。15、傅钟。16、肖华。17、甘泗淇。18、宋任穷。19、赖传珠。20、洪学智。21、周士第。22、郭天民。23、周纯全。24、杨至诚。25、陈再道。26、陈奇涵。27、王宏坤。28、苏振华。29、刘亚楼。30、刘震。31、陈锡联。32、韦国清。33、陈士榘。34、陈伯钧。35、钟期光。36、宋时轮。37、朱良才。38、董其武。39、唐亮。40、叶飞。41、杨得志。42、王新亭。43、黄永胜。44、李天佑。45、陈明仁。46、贺炳炎。47、阎红彦。48、谢富治。49、陶峙岳。50、乌兰夫。51、周桓。52、杨勇。53、李志民。54、赵尔陆。扩展资料:开国上将介绍:1、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刘亚楼: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立第七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回乡后,共产党员刘克模聘请他任崇德学校教员。不久,刘克模、李长明派刘振东、刘永光等在店下开文昌栈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起,亚楼先后担任中央红军第十一师、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五次围剿战斗。第一次反围亚楼团捉了国民党十八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张辉瓒。第二次反“围剿”,亚楼手把手教团连政工干部制订政工规划,鼓励政工人员起模范作用。第三次反“围剿”,亚楼的十一师全歼国民党军最精锐的52师。3、张宗逊:渭南县赤水镇堰头村人,1927年4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他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洗礼。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舍生忘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军事训练和军队院校管理建树颇多,被公认为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上将
2023-07-22 11:40:342

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是怎么死的

  开国上将贺炳炎 1913-1960年 7月 1日、成都、享年48岁  开国上将李克农 1899-1962年 2月 9日、北京、享年64岁  开国上将甘泗淇 1903-1964年 2月 5日、北京、享年62岁  开国上将刘亚楼 1911-1965年 5月 7日、上海、享年55岁  开国上将赖传珠 1910-1965年12月24日、沈阳、享年56岁  开国上将阎红彦 1909-1967年 1月 8日、昆明、享年59岁  开国上将赵尔陆 1905-1967年 2月 2日、北京、享年63岁  开国上将杨至成 1903-1967年 2月 3日、北京、享年65岁  开国上将郭天民 1900-1970年 5月26日、广州、享年71岁  开国上将李天佑 1914-1970年 9月27日、北京、享年57岁  开国上将李 涛 1905-1970年12月20日、广州、享年66岁  开国上将谢富治 1909-1972年 3月26日、北京、享年64岁  开国上将陈伯钧 1910-1974年 2月 6日、北京、享年65岁  开国上将陈明仁 1903-1974年 5月21日、北京、享年72岁  开国上将彭绍辉 1906-1978年 4月25日、北京、享年73岁  开国上将苏振华 1912-1979年 2月 7日、北京、享年68岁  开国上将周士第 1900-1979年 6月30日、北京、享年80岁  开国上将邓 华 1910-1980年 7月 3日、上海、享年71岁  开国上将王建安 1907-1980年 7月25日、北京、享年74岁  开国上将陈奇涵 1897-1981年 6月19日、北京、享年85岁  开国上将傅秋涛 1907-1981年 8月25日、北京、享年75岁  开国上将杨 勇 1912-1983年 1月 6日、北京、享年72岁  开国上将黄永胜 1910-1983年 4月26日、青岛、享年74岁  开国上将王新亭 1908-1984年12月11日、北京、享年77岁  开国上将周纯全 1905-1985年 7月28日、北京、享年81岁  开国上将肖 华 1916-1985年 8月12日、北京、享年70岁  开国上将许世友 1905-1985年10月22日、南京、享年81岁  开国上将韩先楚 1913-1986年10月 3日、北京、享年74岁  开国上将唐 亮 1910-1986年11月20日、北京、享年77岁  开国上将李志民 1906-1987年11月16日、北京、享年82岁  开国上将乌兰夫 1906-1988年12月08日、北京、享年83岁  开国上将陶峙岳 1892-1988年12月26日、长沙、享年97岁  开国上将朱良才 1900-1989年 2月22日、北京、享年90岁  开国上将董其武 1899-1989年 3月 3日、北京、享年91岁  开国上将韦国清 1913-1989年 6月14日、北京、享年77岁  开国上将傅 钟 1900-1989年 7月28日、北京、享年90岁  开国上将钟期光 1908-1991年 5月22日、北京、享年84岁  开国上将宋时轮 1907-1991年 9月17日、上海、享年85岁  开国上将刘 震 1915-1992年 8月20日、北京、享年78岁  开国上将王 震 1908-1993年 3月12日、广州、享年86岁  开国上将陈再道 1909-1993年 4月 6日、北京、享年85岁  开国上将李 达 1905-1993年 7月13日、北京、享年89岁  开国上将王宏坤 1909-1993年 8月20日、北京、享年85岁  开国上将周 桓 1909-1993年10月27日、北京、享年85岁  开国上将杨得志 1911-1994年10月25日、北京、享年84岁  开国上将李聚奎 1904-1995年 6月25日、北京、享年92岁  开国上将陈士榘 1909-1995年 7月22日、北京、享年87岁  开国上将王 平 1907-1998年 2月 8日、北京、享年92岁  开国上将张宗逊 1908-1998年 9月14日、北京、享年91岁  开国上将叶 飞 1914-1999年 4月18日、北京、享年86岁  开国上将陈锡联 1915-1999年 6月10日、北京、享年85岁  开国上将张爱萍 1910-2003年 7月 5日、北京、享年94岁  开国上将杨成武 1914-2004年 2月14日、北京、享年91岁  开国上将宋任穷 1909-2005年 1月 8日、北京、享年97岁  开国上将洪学智 1913-2006年11月20日、北京、享年94岁  开国上将萧 克 1907―2008年10月24曰、北京、享年102岁  开国上将吕正操 1904―2009年10月13曰、北京、亨年106岁
2023-07-22 11: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