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白
-
城镇化是通过人口、资本、信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实现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这一过程的力量来源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市场力量主要指市场机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配置资源、调节供需,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并以户籍、土地、市制与行政区划调整等行政手段对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进行干预,从而推进城镇化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中国当前的城市规模及格局分布虽然与国家的城镇化方针及一系列调控政策密不可分,但更多还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人们用脚投票的结果。
(一)大城市和城市群日益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快速的城镇化不仅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也愈发明显。2000年地级以上城市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48.3%,到2018年,全国GDP的62%由地级以上的城市(市辖区)生产。在地级以上城市的产值中,59%由35个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生产。与此同时,主要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了创新要素集聚、人口密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经济效率最优的地区。据测算,2018年,全国19个城市群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80.1%,GDP占比为88.0%。特别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三大城市群以全国6.5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9%的人口,实现了43.1%的地区生产总值、72.4%的进出口总额和57.3%的研发经费投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二)大城市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
大城市正经历着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权重逐渐下降,服务业权重逐渐提高的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大多仍然以制造业或资源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2017年,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分别为66.3%和59.8%,地级城市的服务业比重仅49.9%。上海、北京、深圳、重庆4个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服务业比重平均达到66.1%;天津、成都、广州、南京、武汉5个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服务业比重也达到60.6%。在少数超大型城市,这种产业格局已经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服务业占比已经高达80%,上海市也达到了70%。
表3 2017年不同行政级别和人口规模城市的产业结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8》《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7》。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较小的城市趋向于标准化的制造业生产和专业化的服务活动,而较大的城市因拥有更加多样化的经济基础,集中于高技术的制造业和特定的商业服务。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一般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大城市趋向于制造业导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大城市的服务业导向更加明确。例如,1950—1970年代,美国的钢铁、纺织、汽车、造船、飞机、纸浆与造纸、石油化学品等产业高度集中在特定的大都市区。大部分城市在大部分制造业活动中的从业者很少。除了那些发展专业化制造业的城市,美国一些小城市在特定的消费者服务活动上也实现了专业化发展,比如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保险服务等。
(三)大城市和行政级别较高城市的收入溢价显著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17年,上海(超大城市)的人均工资比南京(特大城市)高38%,比宁波(大城市)高45%,比镇江(中等城市)高67%,比铜陵(小城市)高86% 。收入上的显著差异、丰富的公共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们源源不断的涌入大城市,户籍限制和高房价并未改变这种趋势。简u2022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城市能够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这与中国目前劳动力流动的结构现状十分吻合。2018年的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53%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一线城市广东和深圳,16%选择了佛山和东莞两个珠三角内规模次之的城市,另有13%流向珠三角内其他五个规模较小的城市。尽管近年来受到区域间产业转移、大城市房价高涨,以及二三线城市优越的人才政策、较低的户籍门槛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人口回流、转向的现象,但劳动力就业或择业时依然将一线大城市作为优先选择。
(四)行政管辖等级赋予不同城市及城乡不同的发展权
建国初期,中国城市行政区划体系分为直辖市、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镇四级,在形态上类似西方国家,但明确规定市“是属于省、自治区、自治州领导的行政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变得更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显著。出于人口规模扩张以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原有传统的设市模式和标准严重阻碍了一些迅速壮大中的城市的发展。为加快对城镇化的推动,中国对市制进行了重大调整,通过整乡改镇、整县改市、撤地设市和市领导县(市)等区划调整赋予城市在更大范围的行政管辖权力。市制成为中央和上级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区等级的一个标志。
与此同时,城市的行政区域远大于城市连续建成区的范围,真正具有城市功能的地域在城市行政区域中所占比重不大,特别是以整县改设的市(区)往往大部分是农村地域。城乡合治的政区格局导致了乡镇层面发展自主权不足。城乡之间行政地位的不平等,导致资本、教育、医疗、优惠政策等资源向城市地区集中,这种公共或非公共资源的集中必然进一步强化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进程,导致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和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扩大。
(五)治理能力不足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
劳动力向少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加速集聚,给城市公共设施供给、公共安全保障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进入2000年后,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房价高企、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一时间,“控制”和“疏解”成为这两座城市的重要政策取向。从国际经验看,人口并非导致“城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环境问题为例,诸多国际大都市都曾在二战之后出现过环境恶化问题,如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但如今这些城市的人口已经比半个多世纪前更多,并不断吸引更多人居住生活,而其环境质量不仅没有继续恶化,反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面对不断增多的外来人口,政府治理机构与其动用行政手段消耗人力物力成本以控制和疏解人口,不如通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外来人口的文化融入,积极地应对人口增长给城市治理带来的挑战。
- 北营
-
按照诺瑟姆(Ray. M. Northam)S曲线对城镇化的三阶段划分,中国的城镇化在最近40年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到2018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8.3亿,城镇化率59.6%,即将进入到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后半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如何?
在已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发达国家(西方国家主要使用城市化一词,我国有关城市化率的统计包含了城市与小城镇的人口,统称为城镇化,为避免混淆,以下皆使用城镇化一词),在城镇化加速阶段的前半程(30~50%),英国、德国、法国大致用了60年,美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30年,俄罗斯用了25年,中国只用了15年。在城镇化化加速阶段的后半程(50~70%),英国、德国用了60年,法国、美国用了40年,俄罗斯用了20年,日本用了15年(见表1)。如果依据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的较快城镇化率增速预测,中国的城镇化率从50%增至70%大约需要15年,这一速度要远快于欧美,与日本相当。
与那些仍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1980—2018年的38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40.2个百分点,特别是2010年之后的8年间提升了10.4个百分点。如果仅看2010年之前,马来西亚的城镇化速度甚至快于中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韩国与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基本一致,但2010年之后中国的城镇化还在提速,城镇化速度要快于主要的发展中国家。
- 豆豆staR
-
首先在一些发达地区会出现逆城市化,然后才会有城市化 ,最后在逆城市化,这是一个过程 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
相关推荐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主要观点是什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关于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作者是简·雅各布斯。那么《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主要观点是什么? 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2、 主要观点: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3、 金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样,仅仅想用城市规划、水泥砖瓦来解决问题也是不可能的。“设计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缺少审视城市生活、审视城市人群的眼睛,再专业的规划师也只能听着这个妇人的唠叨。 4、 城市成了规划师手中的写字板。涂了再擦,擦掉再涂。一些高档小区,大门朝着街道,窗子几乎全都朝向里,里面24小时保安监管,似乎很安全,而小区外的街道少了两边公寓中守护的眼睛,往往成为最不安全的地方;汽车霸占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为自行车、行人预留的空间则越来越少,社区活力因而萎靡;几乎每个城市都建设了宏大壮观的广场,但因缺少供人休息的椅子,只能冷冰冰地供人远远地瞻仰。 以上的就是关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主要观点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2023-07-22 14:20:331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篇1 近日浅读了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觉得这本书中的内容所处的角度和其他城市规划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简·雅各布斯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考察了城市规划的架构并指出不合理之处,使我们对城市的规划发展不只是局限于大建筑,也应该着眼于街区、公园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对以后的城市规划有深刻的影响。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城市多样化的条,考察城市衰退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对城市规划的不同策略。读完全书,我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印象深刻。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是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的调研和作者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引发了我很多共鸣。此外,作者还强调了人行道的三大作用: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的用途。雅各布斯运用大量亲身经历的事例论述其中出现的问题,还列出了新老街道的对比。我发现美国当时的城市规划所出现的问题如今也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中逐渐暴露出。在我国,人行道并没有起到书中所说的三个用途,只承担了单一的交通用途。随处可见小商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停车等随意占用人行道,使本就不宽的人行道变得更加狭窄,很多行人即使在人行道上走,也要让着横冲乱撞的车辆先走,安全隐患很大。在书中发现很多美国人喜欢在人行道上逗留,因为在人行道上有可以交谈的,人行道两旁的商铺也和附近的居民相处友好,而在中国难以看到这种现象,居民和商铺更难以产生信任感,人行道只能当做交通道路。 在第二部分中,雅各布斯提出了城市的本质是其多样性,这个观点也是和我们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她在书中有一句话说道:"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当城市能满足城市中每个人的需求,这才会让人们想要在这个城市扎根发展。而要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就需要具备四个条: (1)用途混合吸引、留住人流,使人们能够使用很多共同设施; (2)街段要短,易拐弯,使其通达性增强,促进多样化; (3)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多样,要保留一定的老建筑,利用街区将老建筑特色突出; (4)人流的密度必须达到足够高的强度,一定的密度可以使城市的资得以有效利用,增加城市的舒适性。 雅各布斯提出的"街道眼"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汕头,在我小的时候,走在大街小巷,人们都会互相打招呼,问问吃饭了没,要出去干嘛之类的家常话,邻居都相互认识,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就会受到邻居的监督,试想这样的街道谁还有机会做坏事呢?而如今在繁华的大城市中,(fsir)就算有人在大街上碰到"呼喊救命"、"呼喊抓小偷"之类的事情,也很少人会上前去帮忙,大家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现在的小区的人大多相互不认识,小区的居住环境变好了,但是人们的心疏远了。 而关于老建筑的问题,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化标志。小公园保留了很多独具历史和地域特色的骑楼,骑楼的下面是小商铺在贩卖东西,上面则可以住人。小公园不仅保留了老建筑,也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正宗特色小吃。独具特色的骑楼吸引了很多外地的游客前参观,为汕头的旅游业做出了贡献,也让汕头的城市多样性更加丰富。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雅各布斯的理论让我学习到,好的城市规划不仅仅要有好的建筑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人主义。要想是一个城市长久发展,就要从每一个居民的最基本要求开始,把自己放在居民的角度去体验城市,感受城市。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理论,结合实际创新城市规划。 随着越越多人深入研究雅各布斯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肯定还将不断前进,最终每一个城市都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机体而不断更新、发展下去。用心规划城市其实就是在规划我们的将。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篇2 书中作者所描述的城市街区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其描述的休斯顿大街的情景和我们的老北京胡同,上海的里弄很相似。作者在导论里就说是"要抨击的是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有点感触,想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想要找一个可以公共参与交流共享的空间太少,几乎是没有,我觉得城市更新不应当只是关注一些表面的东西,应该更深入人的内心,前几年冷漠一度被提的热烈,我觉得不管是建筑师还是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如果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还是应该要尽可能的做出有利于人类情感共鸣的建筑,不应该只是某一个建筑只存在其单一的功能,我觉得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其实也不只是我们设计单方面的事,我觉得大众的观念需要转变,其实行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设想,但是真正有权利有金钱去做的人可能又会考虑利益最大化空间集约的问题。 在中国虽有各种拆迁补偿,但年老的人们被迫离开生活了许久的家,心中难免有芥蒂。对规划者来说,那只是危房、废墟和未来的高楼大厦,但对于搬迁者来说,那里或许有着孩子的出生,青年的奋斗和老人的失去,永不可再复制的记忆都埋葬了。城市发展最大的悲哀就在这里,失去的情感只能用物质替代。作者以她的角度研究城市规划问题,她调查和走访结果与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差异巨大,这本书充满着人性关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略有涉及,但讲述的最多的还是人,是生活在这座城市、这个社区、这条街道上的人的情感。当然了,城市改造一直是持续性研究的话题,每年也会有竞赛涉及改造与重塑等等。不仅仅是对城市社区的激活,还有对城市未来的猜测,对每一个居民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城市改造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也许这也是中国打造城市社区,进行城市改造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说"这个学科的实践者和教授者们却忽视了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对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的原因漠不关心,相反,他们只是遵循源自小城镇、郊区地带、肺结核疗养院、集市和想象中的梦中城市的行为和表象的原则——这一原则源自除城市之外的一切".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基本上同质化很严重,城市规划缺乏活力,就像大城市的一些郊区,很多道路设计的并没有那个合理,尤其是在城市外环的出入口处,街道显得无比混乱,现在的城市规划者,大多是在用那些板上钉钉的理论来设计,很少有设计者从人机学、行为学以及从真正的设计上来设计一个街道。 通常来说,人们总是把"整""洁"绑在一起,"脏""乱"系在一块儿,但是它们彼此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和因果联系。比如说我就喜欢"乱""洁"结婚。打乱后的排列让我感觉更加自由也更加顺手还省精力。首先,物件的摆放虽乱但并不是没有固定的位置,所以不会找不到,可以说是乱中有序;再者,添新的"东西的时候可以自然而然摆放而不必为了整齐美观而必须将它强行融合到原本的系统;第三,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讲,规整严格的环境虽然看上去美观,但总会给人一种压抑感,这仅代表我个人感受。就像那个著名的例子,说在草坪上如何开辟一条小路呢?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让行人自由穿梭,不久之后踩出的那条就是最佳路线。而这条最佳线路靠科学是无法计算和预测的。当然也不否定在大环境中人工科学规划的重要性,只是说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细微之处,科学有时候力不能及。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篇3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获得设计界胜赞的规划方面的参考书,还记得似乎被竭力宣传该书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著作之一”。当时以为这是一本大部头的理论书籍,但是翻开书的序言就被他的第一句话吸引了。 “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序”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 雅各布并未面对当时美国城市现象中的所有重大问题,比如强烈的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制度下巨大的阶级矛盾,甚至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但是雅各布作为一名非本专业作家则从的综合的社会学角度,针对当时美国盛行的存在严重问题的规划方式,提出了一些更具人性关怀、激发城市活力的规划原则。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论述是在多样化的自由发展存在一定的“真善美”的约束的条件下进行的,作者的原意也并非一次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理论,或者执笔未来美国大城市的总体规划,而是希望在城市规划界引发一种对人,对丰富的城市生活的意义的关注,以及对当时战后美国的以大规模重建计划批判。她通过非专业化的清晰语言,将人们与人们的活动、活动的场所交织起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将她的"城市生态学"转化为我们身边真实而生动的"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可以说这本书的作用更多是给迷茫的专业规划设计者们一些思想的触动,希望以此唤起一场新的城市规划革命,而她热情同样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关于简.雅各布斯和他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在这篇文章中,她充满激情地批判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规模旧城更新项目,同时赞美了曼哈顿现状环境中街道生活的欢乐与祥和。之后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此后她在有关发展的问题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集体失忆的黑暗世代》。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一名新闻记者,很显然,雅各布敏感的观察力,和作为一名大城市的生活的参与者。使她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对其街区以及她周围的街区原本祥和的生活所带来的大规模破坏。她用她的热情、悲悯和激昂向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开战,旗帜鲜明地与“现代城市规划”唱反调:人家呼吁清除贫民区,她却提出要增加城市人口的多样性,让人和各种活动聚集在一起;人家说应该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开放空间,她却觉得要把城市变得更密,形成一种符合居住传统的适度的混乱。 这本当时被誉为妇人连篇累牍的唠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 雅各布关于美国旧城更新问题的核心思想 1“街道眼” (streeteye)概念 通过大量事实的调研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这里她提出了著名的“街道眼” (streeteye)概念。区别于“现代的”广场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这是一种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她论述老社区是安全的,因为邻里有着正常的交往,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她指出交通拥堵不是汽车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篇4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美国作家简·雅各布斯的一本著名作品,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阅读这本书过后,我对城市管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许多人说,这本书对我们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全书分为导言和四个部分,依我理解,导言主要讲述的是作者表达对当时城市规划的不满,希望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一个不同的城市规划;第一部分是城市的特性,主要讲述了作何以人行道的三个功能: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用途这几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当时城市规划的一些不同意;第二部分是城市多样化的条件,主要阐述了作者认为多样性给街区、城市不同的功能特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使得街区、城市有自己的活力;第三部分是衰退和更新的势力,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城市的使用中,考察了城市中衰退和更新的势力的各种因素;第四部分是不同的策略,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的一些建议。 整本书精彩的观点十分多,难以一一阐述,所以我选取了两个我认为比较深刻的观点,来讲一下我的看法。 这本书说到"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受到陌生人的威胁。"我认为是对的,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他们对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么,城市规划者在规划城市时应如何考虑城市地区的安全工作呢?首先,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必须界线分明不能像郊区的住宅区那样混合在一起。这样,那些需要监视的地方就会有一个清楚、适用的范围。第二,必须要有监视的眼睛。街边的楼房应该面向街道,这个楼房的居民可以起到应付陌生人和保护陌生人的作用。第三,人行道必须要有行人。行人不仅可以增加"监视的眼睛",还可以吸引楼房里的居民向街道看。街道的作用不仅是要防备那些要做坏事的陌生人,还要保护那些本来善良无辜的行人们。在我看来,有时候深夜仍然热闹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人安全感,因为你知道在这街道上你自己不是孤身一人,你遭遇不幸时可以求救,求救也会得到回应。常听人抱怨密集型地方的环境太嘈杂,却忽略了这种拥挤带来的安全感。再有的是,我认为城市的安全不是依靠警察来维护的,他们只是在某些必要事件的维护者,城市的安全最基本是我们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在城市中要有认同感归属感,我们才会自觉的维护城市的安全。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篇5 这本书说到"一定量的绿地并不会比同样大小面积的街道更能为城市增加更多的空气。"在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包括五类:公共绿地、环境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中国对于绿地建设是有规定的,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所以,现在许多城市会一味盲目的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来减少污染量,这看似十分理智,但是有时候不合理的规划会导致绿地面积扩大了,却导致污染多了,这是因为绿地增加,人行道和车道就少了,所以街道与街道的距离远了,人们的出行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车辆,最终的污染便增加了。所以说一定量的绿地并不会比同样大小面积的街道更能为城市增加更多的空气。由此可知,我们建设城市时,不应该盲目的一味增加绿地面积,应该好好的规划好,把绿地面积和街道面积协调好,才能达到最优化。 2011年,世界城市人口占到了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也首次超过50%。然而围绕城市化到底是好是坏,以及我们如何建设城市的讨论却刚刚开始。不过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以来缺乏现代城市建设的经验,而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城市规划也显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书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会在21世纪的中国一版再版,一再被提及。 任何城市都可以成为堵城,一到暴雨季节就全部上演“看海”戏码。太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却没有了以前的温度。与其说人们在谈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倒不如说是拿着他山之玉,说自己的担忧。 当然,经典总是被用于被超越的,所有的理论也必有不完善之处。正如《城市的胜利》作者格莱泽坦言,本书不少理论是基于简?雅各布斯的论述,但却在其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崛起与衰落的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在书中,格莱泽更是彻底颠覆了一些大家引以为常识的观点、甚至是对雅各布斯的观点发起了挑战。 比如,城市制造了贫穷。在关于纽约的影像资料中,我们总会看到一边是辉煌明亮的第五大道,一边是肮脏破败的贫民区,两者的鸿沟仿佛在印证“城市是不平等和被剥夺的地方”。然而在格莱泽看来,城市中存在的贫民区事实上体现了城市的优势,而非劣势,“城市里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这就如同专家们担心农民一旦出卖土地就不得不成为城市的贫民,却没有看到农民早已经出于对城市的向往而来到城市。正如我们虽然担心城中村的治安与卫生,希望通过一个个的改造还城市以明亮,却忘记城中村作为城市的洼地,寄托着太多进城人融入城市的希望。 比如,城市不“绿色”的。梭罗的《瓦尔登湖》一度是小资们的最爱,借此以表达自己亲近自然而热爱自然的美好愿望。然而格莱泽还是挖出来梭罗小时候曾经引起一场森林大火的轶闻来证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天性”。因此,与其倡导着融入自然,但实际上在破坏自然(正如作者自我检讨,为了保证自己郊区住所的供暖,不得不燃烧更多的柴油),倒不如将人们赶进城去,选择雅各布斯所倡导的通过集中居住在高楼里并步行上班的方式,将自身对于环境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比如,应该限制城市的高层发展。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强调底层化社区的重要性,以保证街道的安全,以及生活的质感。然而格莱泽认为,雅各布斯的这一结论源于其在格林威治村的生活经历,但是城市的高楼大山虽然不一定有格林威治村那样漂亮迷人,但也有许多不错的餐馆和各种各样的商店,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人,街道也是相当安全的。而向上发展的城市,也能够制约人们平面拓宽的野心。 其实,通过格莱泽的论述,我们会发现格莱泽将问题的关键指向了城市的本相,人所居住的场所。正如他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之道,与其改造贫民区,倒不如改善“贫民”,而虽然城市是环保的,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人口密度对于城市人的影响。城市应该提供给人们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城市才会因人而更智能。2023-07-22 14:20:401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主要设计思想有哪些
作者分了四个部分阐述,分别是城市的特性、城市多样化的条件、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和不同的策略。在书中,作者雅各布斯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以流畅而充满激情的文字,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重发挥功能的方式。是什么使得街道变得安全或不安全?为什么有些城市花园赏心悦目,有些却是藏污纳垢之地和四忙陷阱?是什么构成街区,它在更大的城市机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有些街区仍然贫困,有些街区却获得新生?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雅各布斯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更使我们读者有受益匪浅,豁然开朗。然而她并不是用严肃干枯的语言和无味的陈述来表达她的独到见解而是喜欢巧妙地将人与人的活动及活动场所交织起来,展示在我面前的是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在雅各布斯的眼中,城市就像人体一样在运作,街道就是大大小小的动脉和血管,每一条都有自己特殊的功用,而定期的修葺能使它们充满活力。她的城市理念是:人口应该高密集聚集,因为密度意味着安全;城市不应该分区,这样人们可以在工作的地点附近居住;人行道一定要足够宽敞,让孩子自由玩耍在其中;街道必须短小,让行人每每产生转弯的新鲜感。在书中,她提倡将人口和各种活动聚集起来,共同组成一幕欢愉自在的城市生活:她倡导城市“多中心化”,强调要珍惜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元性和混合性,这不但切合了对环境养成了依赖性的人的心理。2023-07-22 14:20:49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主要观点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主要观点:1、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2、金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样,仅仅想用城市规划、水泥砖瓦来解决问题也是不可能的。“设计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缺少审视城市生活、审视城市人群的眼睛,再专业的规划师也只能听着这个妇人的唠叨。3、城市成了规划师手中的写字板,涂了再擦,擦掉再涂。一些高档小区,大门朝着街道,窗子几乎全都朝向里,里面24小时保安监管,似乎很安全,而小区外的街道少了两边公寓中守护的眼睛,往往成为最不安全的地方;汽车霸占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为自行车、行人预留的空间则越来越少,社区活力因而萎靡;几乎每个城市都建设了宏大壮观的广场,但因缺少供人休息的椅子,只能冷冰冰地供人远远地瞻仰。2023-07-22 14:20:581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言 此书是对20C美国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 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通过观察最普通的场景和事件,试图弄清城市表现出来的神秘莫测的行为 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探讨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关联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的需要这一普遍原则的实质 第三部分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 第四部分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作者指出,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有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1.在城市建设和设计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有试验也有错误,有失败也有成功。在这个实验室里,城市规划本该是一个学习、形成和试验其理论的过程 2.城市无序的表象之下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有序 3.一些城市规划的思想: 霍华德:建设花园城镇,处理城市功能的方法是分离或分类全部的简单用途,并以相对的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安排这些用途,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家长式的社会 格迪斯: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来考虑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将大城市非中心化,稀疏化,将其中的企业和人口驱散到小型的,分类隔离的城 柯布西:(梦幻之城)辐射之城,实现远离责任的个人自由 芝加哥哥伦比亚展览会:模仿文艺复兴的风格,城市美化运动 作者认为他们的观念和计划与城市的运转机制无关,缺乏研究和尊重,城市成为了牺牲品 第一部分城市的特性 一、人行道的用途(城市街道的自治功能): ①行人走路 ②安全,组建公共监视网,以此来保护陌生人及我们自己 ③交往,发展一个小范围的建立在日常公共生活基础上的网状关系,以此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社会监控的机制 ④孩子的同化:帮助把孩子纳入一种相当负责的能包容的城市生活里,孩子能从人行道上的人那里学习,孩子喜欢在街道上玩耍(自由的户外活动) 城市街道的自治方面还有另一个功能:当街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必须能有效地找到帮助 这些用途是城市正常运转机制的基本要素 1.一个成功的城市街区: ①它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感到人身安全 ②能够在防卫人们的基本隐私和希望与周围人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中获得平衡 ③让互不认识的人能够在文明的,带有基本的尊严和保持本色的基础上平安的相处,容忍邻里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④街区公园将周边地区多样化的城市功能贯穿在一起,起了一种很和谐的组织作用 ⑤能知晓自己的问题,不至于导致问题成堆而积重难返 ⑥成功的街区是具体的,社会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的连续体 街区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依赖于各个街区间的互相交错和重合,以及互相帮助以渡过难关 2.人行道的安全用途 城市的街道到底能给犯罪提供多少机会? 城市街道想要在陌生人多的时候能确保安全的条件: ①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界限分明 ②有一些眼睛(街道的天然居住者)盯着街道,街边的楼房应面向街道 ③人行道必须总有行人 满足这种监视条件是要在沿着人行道的边上布置足够数量的商业点和其他公共场所,特别是晚上(这样给人们提供了具体使用人行道的理由,吸引人流,店主和小企业主是典型的安宁和秩序的坚决支持者) 一条有活力的街道应既有行人也有观看者,城市互相关联的人行道用途为它带来了一个个驻足的目光,这种目光构成了城市人行道上安全教室系统 城市公共区域(如人行道、街道)的安宁主要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这是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由人们自行产生,也由其强制执行 在一些比大城市更小和简单的地区,对公共行为的监控或多或少是通过一个由声誉、街谈巷议、赞许、反对和制止等行为构成的网络来运转的 城市的街道必须通过更加直接和明确的方式来实施监控 3.人行道的交往用途 人行道上的社会生活的核心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公共活动 这些平常的,公开的接触,总和是人们对公共身份的一种感觉,是公共尊重和信任的一张网络,是在个人或街区需要时能做出贡献的一种资源 城市正规的公共组织需要一种非正规化的公共生活来映衬,在其和城市人的私人生活间起调和作用 只要存在一些它所需要的具体的,可见的设施,或是公共人物(如店主),人行道上的社会生活就能开始 4.人行道保持活跃的原因:周围地区功能的多样化及由此促成的使用者及其日程的多样化 在街区中,我们需要的是促进城市街道的安全、活力和稳定需要的人的素质和物质设施 人行道要宽一点以提供孩子玩耍、成人活动和漫步的空间,种些树木来遮阳 二、街区公园的用途 1.公园及其所在的街区易变的行为特征可以表现出非常极端的一面,是受欢迎程度变化无常的地方,既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经济资源 2.在城市中,生机和多样性产生更多的生机,而沉寂和单调则让生机远离 3.街区公园规划的一个主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培植一个能够使用和支持公园的街区 从任何形式上说,街区公园不能代替城市的多样性,而是需要贯穿起周边地区多样性,增添起已有的多样性,给予周边环境回报 4.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具备了真正多样化内容(能够产生不同日程活动的人流)的环境才能赋予公园意义 5.街区或地区对街区公园冷淡的原因:一是周围地区缺乏多样性使公园因单调乏味气氛而丧失了功能,二是公园太多,目的相似,原本具有活力和多样性也因此殆尽 6.以一般的公共场地的方式为使用目的的公园,在设计中应关注的因素: ①互构性,眼光所及的平面上的互构造成复杂景观,表现不同的细微之处 ②中心作用,最好的中心是那种能为人的活动提供舞台的地方创造中心,使它与周边产生互构关系(以显示细小区别) ③阳光作用,建筑物不应遮住公园的阳光 ④封围作用 7.公园存在的理由:必需物品的运转法则(类比开店) 针对某种特殊的问题公园,哪些多样化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发挥必需物品(如小型的公园活动)的作用 8.城市的公园不是抽象物,也不是天然的良好行为或榜样的表现场所。一旦它们脱离了具体的、实际的使用和城市里的地区对它们的影响,它们就不具有任何意义 一个城市的街道越是成功地融合了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各种各样的使用者,也就越能得到人们随时随地的包括经济上的支持,促使其更加成功,得到了支持和获得了活力的公园因此也就可以以优雅的环境和舒适的氛围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内容回报街区的人们 三、城市街区的用途 1.我们在城市街区上的失败,其源头就是在自治本地化上的失败,这个自治是指社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自我管理 2.城市人的这种自由的丰富多彩的选择和对城市的使用是大多数城市文化活动和各种特色行业和商业的基础,因为这些活动能够从很多地方为城市带来技术、物质、顾客,而且形式多样 3.城市人互相间拥有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共享一个地理位置 4.从把城市的街区看成是自治机构这一角度来看,只有三种类型的街区是有用的: ①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能把有共同兴趣的人聚拢到一起 ②街道为主的街区,促成一个公共街区的.生活的连续体 ③大城市中的地区,它需要将城市的资源输送到街区需要的地方,同时它们也得帮助把街区实际情况翻译成政策和目标,转达给作为整体的城市,而且它还得帮助维持某个地区,保持其用处和文明 街区需要回答,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 5.城市有效街区的目标: ①造就生动有趣的街道 ②在城市辖下具有小城市的面积和力量的地区内尽可能地促成具有这种特性的街道网 ③将公园、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街道特性的一部分来使用,从而强化街道用途的多样化并将这些用途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④突出一些地域的功能身份,这些地方应大到足够作为地区来运行 造就一个地区的不是分界线,而是交叉使用和活力。相异性而不是重复性,造就交叉使用,因此也促使一个人对比他所在的街区更大的地方产生认同感 6.一个城市拥有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城市拥有的流动性使得人们能够利用这些机会和选择,这是城市的一项资产,可以用来支持城市街区的稳定 城市只有靠充分发挥它的资产的作用才能获得成功,积累潜在的资产和优势需要弄清城市行为背后的原则,弄清总目标是什么,城市生活如何运转,给城市的使用者提供活跃的街道和地区的经济机制 第二部分城市多样化的条件 条件一: 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这些功能必须要确保人流的存在,让各种人都应该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 1.设想中的新用途要能够吸引新融入的人群,不能排挤原有的一些建筑和地域的用途,应该与这个地区的特点相一致 2.作者讨论两种形式的多样性: ①首要用途,把人群引向一个地方 首要用途的混合必须非常有效(首要用途本身有效发生作用,与其他三个发生多样性的条件结合一起)才能达到发生多样性的目的 ②那些为回应第一种用途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主要服务于被首要用途吸引来的人群 条件二: 大多数的街段必须要短,即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 街道出现得频繁和街道的短小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可以让城市街区的使用者拥有内在有机的交叉使用 街道的频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有在它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挥作用时,才能有效地帮助生发多样性 条件三: 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在经济效用方面可各不相同。这种各色不同建筑的混合必须相当均匀 老建筑的必要性: ①是城市多样性的一个必需成分,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 ②一个已经折旧的建筑的使用成本总要比一个还没有收回投资成本的建筑的使用费用要低 ③持续上涨的建房成本 ④旧建筑的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这种多样性需要的经济必要条件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而言,只能继承,并在日后的岁月里持续下去 条件四: 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这也包括本地居民的人流也要达到相等的密度。 住宅的有效密度是城市促进多样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需要激活城市生活的地方,提高人口的密度,同时把目标定在促进街区生活的活跃程度,不仅在经济而且在视觉方面,竭尽全力激发和增加多样性 这四个条件的结合能产生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四个条件必须共同作用才能产生城市的多样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会阻碍一个地区潜能的发挥 第三部分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着重讨论在一个地区缺乏生发多样性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情况下,将会影响城市多样性和活力的几股强大势力,这些势力是相互关联的 产生不利影响的几股势力: 一、城市里及其成功的自我毁灭的多样性倾向 1.其原因纯粹就是太成功 2.其表现是导致城市里的闹市区时刻改变中心位置,永远处于迁移状态 3.其后果是制造很多曾经存在现在已不复存在的地区,以及城市内的停滞和衰败 4.关键的问题是要阻止在一个地方过度复制一种用途,把这种用途分散到别的地方去,有三种分散方法: ①目的是多样性的划分 ②公共建筑的“坚强性”,公共建筑和半公共组织为了它们的地产而应采取的一种政策 ①和②是针对多样性自我毁灭的保护措施 ③竞争性分散 5.从根本上说,这种极其成功的多样性自我毁灭的问题,是一个如何使供(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街道和地区)需关系成为一种和谐合理的关系问题 二、城市中许多个别因素产生滞缓影响的倾向 1.交叉地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消极的对象,或者是一个边缘地带,但实际上它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交界处的周边区域会形成一个用途的真空地带(简单化,非常有限的用途范围) 2.交界处会对城市产生“切割”,同时也是一个活地图的标志,关键是要去发现位于交界线上的用途并创造新的用途,在保持城市(正常部分)与公园各自形态的同时,突出它们之间的互构关系,并使这种关系明晰、充满活力和无时不在 三、人口的不稳定阻碍多样性发展的倾向 1.非贫民区化的基础是创造一个活跃的气氛,使得贫民区里的人能够享受城市的生活和人行道的安 成功的非贫民化的过程是指足够多的人愿意待在这个地方,表现出对这里的依赖,而且也是指现实条件能够让他们在这里待下去 2.非贫民区化及随之而来的自我多样化很可能是存在于美国大都市各种活跃的经济成分中最具再生力量的一股势力——代表了经济和社会的混乱和无序,它们实际上正是这样被对待的 四、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产生阻止或扼杀发展和变化的倾向 1.资金既能造成城市的衰退,也能促成城市的再生 城市里存在三种资金,给住宅和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并左右其变化: ①常规的借贷机构的信贷 ②ZF提供 ③非官方、非正式的投资 2.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运转方式——或阻止这种用途的方式——已经成为城市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 3.资金使用的方式应该转化为城市再生的手段,从造成剧烈的、迅猛的变化转化为持续的、渐次的、复杂的和温和的变化 第四部分不同的策略 ①房租担保建房策略 ②车辆限制策略 ③提示原则,提供主要的视觉景致,地标,活动中心,吸引注意力,让街道视觉保持整体性的策略,加强设计和装饰的作用 城市设计者们要做的是回到一种尊重和突出艺术和生活的思想认识上来:一种阐明和提现生活,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意义和秩序的这样一种战略思想——即阐明、体现和解释城市的秩序 ④引入住宅用途不同的用途,让廉租住宅区重新回到整个城市的构筑中 ⑤做好地区规划与管理 1.目的是城市活力的规划必须做到 ——每个地区最大程度地在数量和形式上刺激和催化各种城市用途 ——促成一个以当代街道为主的街区网络的形成,确保安全和公共空间 ——消除不良的交界空旷地带,建立人们与城市地区之间的认同关系 ——把非贫民区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使当地居住者愿意留在本地和在居民间保持社区的连续性 ——把多样性自我毁灭和急剧性资金用途的局面转化为一种有利的、建设性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机会遏制破坏性势力的产生,另一方面则需要促使更多的城市区城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尤其是适应于不同的城市居民发展的经济环境 ——把澄明城市视觉秩序作为一个目标,但同时,必须通过促进和阐明实用功能秩序,而不是阻碍或否定这种秩序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2.学会如何处理行政、协调和规划事宜 ⑥理解城市方面的思维角度: 1.对过程的考虑 2.从归纳推导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点到面,从具体到总体而不是相反 3.寻找一些“非平均”的线索,这些线索会包括一些非常小的变数,正是这些小变数会展现大的和更加“平均”的变数活动的方式 ;2023-07-22 14:21:121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这本书是我在朋友家的时候看到的,被它的名字吸引读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只要是对自己的城市有过观察的人都会看得心声万千感慨的书,毕竟,我们的城市发展过程似乎都与本书作者的期望背道而驰。许多在我们小时能够看见的事物,带着我们童年生长回忆的事物仿佛在大城市中不见了。在中国的2020年,高科技的所摄像头天网系统保证了人行道的安全,就这样的大环境而言,我们似乎也不再需要对着街道的商铺及其中的“监视者”,我们也不会像古代或者像书中那样不欢迎流动的陌生人,更不会有青少年的闹事,帮派的割据,我们或许不再需要让一条街道或是一片地域承担那么多的职责。但是,我们似乎还缺了些什么。 许多城市的道路那么敞亮,如此一尘不染,道路两旁唯有公交站,绿化,休息亭,没有商店,杂货店,路灯昏黄的光提供的丝些暖意早已随风散过,亭内也无人坐歇,玻璃幕墙折射着霓虹,而街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匆,高楼大厦往往也是在短时间内建好,城市普遍发展很快,但是也多了一些疏离。而在夜幕降临的学校门口让人心生暖意,摊贩们贩卖着水果、小吃,生气骤起。 许多街道的功能在城市规划的路上变得单一,但这样的街道功能过于单一化从而造成了这样的冷淡,不能给人提供一种归属感。我们的街道、绿地、开放空间,旧建筑,音乐厅,影剧院若是综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多功能城市,小街道贯穿居住区分布着各类小贩,街头艺人,开放空间处于这些街道的焦点处且功能齐全,滑板坡道,健身设施,跑道,各样俱全,尽量使功能复合,混杂,才不会造成冷清与死寂,人们或许能在一个与往常不同的,更加美观的地域内享受曾经的交际温度,街头乐趣,以及生活的美感。我们有时会为广场舞大妈占用开放空间而感到烦恼,而他们的存在不也是为我们的城市添加了一份人情味吗? 随着发展大家越来越忙,哪怕是邻居见面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而街道内也没有任何能够交流的地方,从而导致大家不会有过多的交流,并且许多楼房千篇一律,楼房一个挨着一个多数房屋见不到阳光,甚至会因为小区居民太多从而造成被迫交往。我常常会想这种城市是我们想要的呢种大城市吗,没有过多的活力,却带着发展带来的僵硬。2023-07-22 14:21:241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创作背景
1916年,简·雅各布出生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克兰顿,高中毕业后曾在一家地方报社工作过一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她来到纽约,并很快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不久,她嫁给一位建筑师,定居在格林威治村的休斯顿大街,与一家甜食店隔街相望。与此同时,她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为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和国务院写作。显然是受到了丈夫职业的影响,从1952年起,她开始在《建筑论坛》(Architectural Forum)担任助理编辑。雅各布喜欢在纽约的街道上步行,并在步行中逐渐发现城市尤其是她所居住的格林威治村的魅力。尽管雅各布最初的写作多以学校和医院为主题,但随着她在纽约居留时间的增长,她的文章开始更多地涉及到城市设计问题。1958年,雅各布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在这篇文章中,她充满激情地批判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规模旧城更新项目,同时赞美了曼哈顿现状环境中街道生活的欢乐与祥和。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雅各布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得知雅各布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死与生》这本20万字的著作问世了。关于美国旧城更新问题的核心思想《死与生》这部著作在文字上洋洋洒洒,落落大方,它虽出自城市规划的“外行”之手,却是“关于美国城市的权威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雅各布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Diversityisna鄄turetobigcities)。她犀利地指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一点上,她与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L·克里尔、A·文丘里等不谋而合,遥相呼应。同时,雅各布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街道眼”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雅各布对1950-196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死与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1、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2、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3、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雅各布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规划界主流理论思想的强有力批驳。此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反抗与批评声逐渐增多,如:C·亚历山大《城市不是一棵树》(1965)、《俄勒冈实验》(1975)、P·达维多夫的《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1965)以及A·雅各布与D·阿普尔亚德的《城市设计宣言》(1987)等等。可以说,《死与生》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死与生》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雅各布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2023-07-22 14:21:31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关于此书
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去年的这个时候,有位搞建筑的好友热情推荐这本刚刚出的中文版《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竭力宣传该书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著作之一”。“有史以来……最……”这个句式,已经被我锁定为书商招揽生意使出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怕被满篇艰涩的专业术语弄晕,所以就将那些美国大城市的命运束之高阁了。两个月前,这本书再次进入我的视线。因为它的作者简·雅各布斯永远地离去。那天,离她90岁的生日只有9天。那天,我听到了多伦多市长对她的评价———“简·雅各布斯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为人们铭记,她的洞察力和做出的贡献将改变北美城市发展的方式。”思想家而不是建筑家的界定,让我恍然间意识到也许自己并不缺少走进她心灵的通道。于是,踩着凳子,将书取下,收获了不小的惊喜———专业书中少见的热情、悲悯和激昂。2寓言说,往一头骆驼背上一根一根地加稻草,最后总有一根稻草会把骆驼的背脊压断。雅各布斯正是这样一根伟大的稻草。长着娃娃脸的雅各布斯出生于美国宾州,早年当过记者,用这个职业的行话来说,她是跑建筑“条线”的记者。她喜欢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在用脚“欣赏”城市的同时,也用超乎常人的细心洞察到美国大城市正面临着的某种灾难———“被规划者的魔法点中的人们,被随意推来搡去……完整的社区被分割开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做的结果是,收获了诸多怀疑、怨恨和绝望”。于是,她像斗士一样,向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开战,旗帜鲜明地与“有识之士”唱反调:人家呼吁清除贫民区,她却提出要增加城市人口的多样性,让人和各种活动聚集在一起;人家说应该打开城市空间,她却觉得要把城市变得更密,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混乱。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裹挟着另类的城建规划观点,意气风发地登场了。许多城市规划者被激怒了,他们批评这本书是没有任何建筑规划研究背景的妇人的唠叨,他们抱怨这本书“除了给规划带来麻烦,其余什么也没有”。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妇人连篇累牍的唠叨,竟然几乎颠覆了以往的城市规划理论,也几乎改变了美国城市的发展方式。3人们好奇,是什么赋予这个妇人以改变历史的魔力?其实,并没有什么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都源自她的眼睛与心灵。在她的笔下,城市不再只是建筑、道路和桥梁组合而成的水泥丛林,她关心下水道是否堵了,自来水是否干净;她在意孩子们是否安全,公园里的路灯是否可以照见荫蔽的角落……她的细心让她拥有了发现“街头芭蕾”的美妙情愫,也让她能够看到很多专业建筑师看不到的东西,她甚至触碰到他们所感受不到的城市温度,因为她有一双最尽职的守护城市的眼睛,这双眼睛注视的正是那些生活在建筑里的人。她敏锐地提出“街道眼”(StreetEye)的概念,这个新鲜而可爱的概念反对建设那些寂寥的“花园城市”,它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她论述老社区是安全的,因为邻里有着正常的交往,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她指出交通拥堵不是汽车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当然,她对那些“专业人士”也不嘴下留情,“城市设计的规划者们和建筑师们费尽心思去学习现代正规理论的圣人们和圣贤们曾经说过的话,他们对这些思想如此投入,以致当碰到现实中的矛盾将威胁到要推翻他们千辛万苦学来的知识时,他们一定会把现实撇在一边。”440年前深刻影响美国的书,终于在去年有了中国的面孔。有人说,它来得太晚了;更多的人说,它来得很及时。当人们咀嚼着这位妇人的唠叨时,会发现我们的很多城市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正是美国当年所经历的:城市成了规划师手中的写字板,涂了再擦,擦掉再涂。一些高档小区,大门朝着街道,窗子几乎全都朝向里,里面24小时保安监管,似乎很安全,而小区外的街道少了两边公寓中守护的眼睛,往往成为最不安全的地方;汽车霸占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为自行车、行人预留的空间则越来越少,社区活力因而萎靡;几乎每个城市都建设了宏大壮观的广场,但因缺少供人休息的椅子,只能冷冰冰地供人远远地瞻仰;全国183座城市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一幢幢缺乏创意、失去传统的标志性建筑迫不及待地拔地而起,以为这样就可以摇身一变为国际大都市。“缺乏研究,缺乏尊重,城市成为了牺牲品。”雅各布斯40年前的这句唠叨,应该会让一些中国城市规划者听得汗颜吧。5有人汗颜,就会有人不以为然,“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的金钱,就一定可以把城市建设好。”雅各布斯称这种想法为“一厢情愿的神话”,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那最初的几十亿建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金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样,仅仅想用城市规划、水泥砖瓦来解决问题也是不可能的。“设计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雅各布斯的伟大就在于她敏锐地看到城市规划背后的社会精神,在于她将人文主义精神灌输在城市规划和建筑中,使城市有了生命,有了感情。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缺少审视城市生活、审视城市人群的眼睛,再专业的规划师也只能听着这个妇人的唠叨,不是吗?2023-07-22 14:21:44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简介
作者: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1916-2006)原书出版:Randon House Trade Publishing版本: 2006年8月第2版(纪念版)2005年5月第1版市场价:¥34.50 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此后她在有关发展的问题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1969)、《分离主义的问题》(1980)、《城市与国家的财富》(1984)、《生存系统》(1993)。2023-07-22 14:22:04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城市的特性一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二 人行道的用途:交往三 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四 街区公园的用途五 城市街区的用途第二部分 城市多样化的条件六 产生多样性的因素七 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八 小街段之必要九 老建筑之必要十 密度之需要十一 有关多样性的一些神话第三部分 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十二 多样性的自我毁灭十三 交界真空带的危害十四 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十五 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第四部分 不同的策略十六 对住宅的资助十七 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十八 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十九 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二十 地区管理和规划二十一 城市的问题所在致谢索引2023-07-22 14:22:28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美国] 简·雅各布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BCMUJ4kXZLFhidqoP-CvA 提取码:y4u8书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作者:[美国] 简·雅各布斯译者:金衡山豆瓣评分:8.6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8页数:424内容简介: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作者简介: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此后她在有关发展的问题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1969)、《分离主义的问题。(1980)、《城市与国家的财富》(1984)、《生存系统》(1993)。2023-07-22 14:22:521
学土建交通道桥方向的有木有必要读读《美国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
有必要。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这么跟你说吧,土建、交通道桥方向,将来要达到一定高度,加强对城市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的理解很有必要。另外,由于中国许多城市长期以来盲目扩张,相信不久的将来城市病的种种症状将会涌现。阅读本书相信对加强这方面的理解有用处。2023-07-22 14:23:052
参考文献,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怎么写
英文版: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中文版: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2023-07-22 14:23:12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美国] 简·雅各布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d83lY1eunJHxEBEtcHFxA 提取码: bkmx书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作者:[美国] 简·雅各布斯译者:金衡山豆瓣评分:8.6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8页数:424内容简介: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作者简介: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此后她在有关发展的问题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1969)、《分离主义的问题。(1980)、《城市与国家的财富》(1984)、《生存系统》(1993)。2023-07-22 14:23:191
介绍几本关于美国服务业的书籍
社会服务业:战略与选择美国服务业面面观客服的奥秘:当代美国客户服务业全景纪实2023-07-22 14:23:471
关于城市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睿智的书,因为他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人这种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城市 读后感 ,希望你们喜欢 城市读后感1 北京,不是一个谈恋爱的城市 如果你是一个踌躇满志的男人,在事业上却毫无建树而又收入平平,那么还是趁早离开北京吧,否则多年以后,你一无所有,只会成了这个城市的殉葬品。这座城市在吸干了你满腔的热血之后就会无情地将你唾弃,它得到的是繁华,你逝去的是青春。 如果你是风姿绰约的女人,却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归属,还是趁早离开北京吧 长安街的银泰大厦承载不了你的梦想,王府井的繁华市井给不了你幸福的生活。这座城市在蹂躏了你原本纯洁的.肉身之后就会一脚将你踢开,它得到的是快感,你破灭的是梦想。 这些话悲观的现实极了。在我安稳的十年工作经历之后,我却要选择重新出发奔跑到一个如此压抑的城市之中。城市给了梦想,却不一定都能为每个人实现蓝图。我却决心为了爱情,为了我所牵挂的一个人,陪伴上一次赌注。不去想结果,唯有随心而走,除了让自己随心而走,我已经不想清楚未来该作什么选择,静静的等待下一个十年,岁月游走品味我的人生。真挚的相信他也一样,渴望我们的见面,在一起,相爱,结婚。然后一起在某个城市里心心相惜,一起努力。 诚市读后感2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书,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想象,给了我们幸福。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老师,当你用心读完这本书时,你就会明白一个真理,任何一个都能让你受益终生。 《一只狗和他的城市》的作者是常新港。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狗,和他的家人生活城市的下水道里。在他寻找一个叫“窗口”的东西时,认识了粉红色的蚯蚓,她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可是,她却走了,只留下一件粉红色的外衣给他。当她曾提到过的轻风一样的声音挤进“窗口”时,他朝一块石头撞了过去……他变成了一个英俊少年,走进了城市,他遇到了美丽的少女六月,他想跟她一起上学。 他不知道吃饭还要付钱,不知道上学还要考试,也不知道开除是怎么回事,可是,他却能像天才一样答卷,像天才一样飞跑,他可以感受过去和预知未来……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六月竟是那条粉红色的蚯蚓。但是这时,六月已经又离开了他。爱他的人一个个都走了,在一天深夜,他也出了门,去寻找把生命留给他的六月…… 这本书,用它那简朴的语言,把爱情、亲情和友情全部集中在了一个 故事 上。它就像一束阳光,融化了多少人心中的坚冰!书,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书,一个多么浪漫的字眼;书,这里面到底蕴涵着多少未被我们发现的真理!假如你有一点时间的话,那么,请你也看一本好书吧…… 城市读后感3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一只狗和它的城市》的书,作者是常新港,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捧腹大笑,有时却伤心流泪。 因为这本书里用狗眼看城市,用独特的视角展示独特的风景。主要内容是一只狗对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时常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变成人,经历了种.种疑惑,痛苦与磨难后,它终于如愿以偿变成了一位少年,内容简介还没有看完,我脑子里就不禁萌生了许多问题,狗眼里的人是什么样子,狗眼里的城市又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已经把这本书读了四五遍了,可还是想读,正是这本书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现在就请你们看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吧!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条极其普通的笨狗,它不满于自己生存的现状,总想到人类的世界去探寻一番,我被它这种敢说就敢做的精神感动了,因为这时它已变成一位翩翩少年和我一同幻想,进入人的世界后它充分体验了人的善良与虚伪,无情与多情,使它又开始留恋起狗的世界,最后它带着一条曾帮它成为人类的粉红色蚯蚓又回到了动物界。它的行为使我想到我们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是可以是双面性的,一面是秉直善良,一面是狡诈虚伪。而动物却只有前者,这使我深思了半晌,最后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世界上根本就不分好人和坏人,只是因为人们都有他们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写到这里我对人生突然感到很困惑,不禁哭了起来,妈妈对我说:"在人类的世界中,还是善良的人占大多数,这个社会的主流是善良,积极,向上的,不要一叶障目,只看到阴暗面,人类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是最聪明的动物,所以才有丰富的思想,和各种各样的感情。”我在似懂非懂中还在沉思。 城市读后感4 初读《围城》,没觉得有多大意思。但是作为一部名作,定有它的独特之处。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接着读下去,果真,越到后面越有意思。尤其是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语言,几次自己乐得笑出声来。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或曾有过爱慕自己的苏文纨,或曾有过两情相悦却因误会而分开的唐晓芙。我们对爱情充满了幻想,想着某天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的两个人,走进婚姻,也能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你的好脾气、大度量,为什么不留点在家里,给我享受享受?见了外面人,低头陪笑;回家对我,一句话不投机,就翻脸吵架。”我们曾经或现在,也是这样,对外人客气,跟家人生气。 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生活,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以下 总结 的更有深度: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围城”。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对,老是与他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他不想结婚,但父亲却塞给他一个老婆,却也因“祸”得福,有机会 出国 留学 ;他不想得什么学位,在父亲和岳父的催促下,才买了一个假文凭充数;他不爱对自己一片痴情的苏文纨,爱上了温柔伶俐的唐晓芙,眼看就成了,却因为误会分了手;到了三闾大学,他不愿意在履历表上填上假学历,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却受到同样是“克莱登大学博士”的外文系主任韩学愈的排挤;他害怕自己爱上孙小姐,却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孙小姐的婚事……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无法沟通的小说”;也有人认为阐释了生活是荒谬的这一哲学命题;还有人把人物的命运和现实的斗争生活结合起来,认为这种荒谬性是由于他们精神上的围城造成的,只有面对广阔的生活,才能摆脱各种围城的束缚。每一种理解都有道理,这也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城市读后感5 在《围城》中,鸿渐是一个失败的人,从一事无成地留学归来,到在银行挂名,到失恋,到失业,至家庭的破裂,鸿渐的生活似乎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来概括了。看着他颓唐地倒坐在躺椅上,眼角留下一抹清泪,沉沉地进入那无梦的睡眠中,心理也不禁为他感到隐隐的难过。 鸿渐的原型无须费心寻找,正是那一时代也是每个时代最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志大才疏、满腹牢骚,又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这注定使他成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也有一点儿灵气,还可以给苏文纨写上一封消解尴尬的短信。但是一点灵气却也是普通的,庸俗的,只能作为他为人的一点标志,为这个人添了一点的人气。而他的普通却并非是他失败的原因。现在,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庸俗的人,照样也可以活得很成功。而他的失败只是在于他生活在一个不的时代,而这时的他,恰好具有的一种不应在那个时代存活的东西。应该说是“良心”吧。他希望他和苏小姐的“爱情”能够“无疾而终”,不想她难过,他明明骗到“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却从来也没有向别人炫耀,或者该说这是一种愚蠢吧。同样是假文凭,韩学愈就可以凭借其成为三闾大学的系主任。而鸿渐讲了良心,便成了副教授,真是“骗了人还要讲良心”的“大傻瓜”。是应该说庆幸么?他没也遗失良知,但却也是无奈吧。这种良知在那个时代,只是一种累赘而已。毫无意义,更使他成为一个失败的人。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毫无意义,支持着我们一代代成长。终于没有迷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吧。 在整本书中,作者始终仿佛上一个上帝一样,站在局外,毫无表情地俯视着整本书,整个世界。无疑,作者是不爱他们的,常常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但他的话却也是无已辩驳的。让人觉得冷,仿佛是在说自己,却也让人觉得真实。 关于城市的读后感相关 文章 : ★ 城市读后感5篇600字 ★ 没有悲伤的城市读后感范文5篇 ★ 没有悲伤的城市读书笔记5篇 ★ 《航拍中国》每个城市的观后感350字【精选5篇】 ★ 没有悲伤的城市读后感范文 ★ 一座城池读书笔记范文5篇 ★ 没有悲伤的城市文学书籍读后感作文 ★ 城管文明城观后感大全最新汇总 ★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3篇 ★ 2019最新读书心得体会读后感2023-07-22 14:23:541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一) 《街道的美学》是一本关于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书。作者芦原义信是日本建筑协会主席,并着有《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作者对于外部空间的尺度、比例以及一些行为心理学在空间设计上的应用颇有研究。在本书中,作者从文化角度出发,将日本街道空间与西欧的街道空间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同时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了中西方街道格局的图底关系,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论述了如何发掘城市空间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本书写作于1979年,上世纪60年代欧美建筑界正在刮起一阵人本主义风潮,亚历山大的《建筑的永恒之道》、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文丘里的《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他们的理论虽然各有倾向,但他们都关注到了工业和科技对人的异化,提倡对人性本身的观照。芦原义信在书中这样写,所谓外部空间的构成,就是让巨大的城市达到人的尺度,把大空间还原成小空间,把空间充实得更富有人情味的技术。可以说,作者提倡的街道的美学,是以肯定人的存在为基础的。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讲街道空间的构成,下篇侧重城市景观的分析。对于书中的内容,做如下总结: (1)内部和外部 作者开篇发问,为什么西欧的街道总是整齐划一、充满秩序感,而日本的街道总是杂乱无章?这是东西方街道的一个显着差别,西欧的街道总是由建筑构成连续的街景立面,而类似日本这样的东方式国家却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街道往往缺乏组织,建筑也鲜少面临街道,都是以院落或者围墙作为屏障的。作者认为这是东西方文化对空间的理解不同,我们对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认识有偏差。对日本人来说,穿着鞋进入的空间是外部,脱了鞋进入的空间是内部,而西欧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城市或街道那样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作者举了旅馆的例子,日本的温泉观光旅店夜间大门上锁,房间不上锁,西欧的饭店则是大门人人都可以进去,里面的房间则要上锁。他认为,西欧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他是城市或街道那样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相对的,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家庭私用的内部秩序,结果在欧洲的家中和外边一样地要穿着鞋,而在日本的家中则要脱鞋。由此作者得出的结论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薄的。这颇有点像许多人多国人公德与私德的看法,认为中国人私德很好,对外的公德却很差。对此有点存疑,这是对现象的总结,因果必然性却不尽然。 作者还有一段坐的文化论来解释日本为什么没有形成欧美式的秩序街道。传统的日本住宅没有家具,甚至没有椅子和床,一切日常活动都在地板上进行,因此衍生出与坐的.文化论相对应的地板型建筑,在这样的建筑中,空间不是由厚重的实墙限定的,而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场(地)"观念加以限定的。因此,作者认为日本这种墙的观念淡薄的‘地板型建筑"在街道的形成上是分厂困难的。 (2)街道的构成 对街道构成的分析,芦原义信引入了一些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主张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作者分别给出了意大利和日本古代江户的地图黑白反转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意大利的对比图中,建筑内部空间与街道的外部空间,在质量上市近似的,而江户的对比图中,道路与建筑之间还有很多用途不明确的剩余空间。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具有轮廓清晰的‘图形"性格。常常能看到有人用图底反转的方法来做一些城市空间的比较与分析,我至今都对这种分析方法表示疑问,好像是一种为论据而论据的过程。 (3)一次轮廓线和二次轮廓线 东京银座等最繁华的街道,立面往往都被巨大的招牌所占据,如果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二次轮廓线,二次轮廓线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对街道的认知和观感,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杂乱和无序,作者认为应该把二次轮廓线整合在一次轮廓线中,例如把侧招牌按照同样大小等间距设置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手段。 由此可见建筑师对于秩序感真是谜一般的痴迷。新生代的日本建筑师BOW—WOW犬吠工作室却对现实是一种解构而非建构的姿态,他们欣赏这种非秩序的东京景观,对本土文化也表现出更多额自信。两代建筑师的观点对照起来看也非常有趣。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二) 近日终于读完了《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非常精彩。尤其为作者芦原义信漫布于全篇的对日本城市街道环境不佳的关注、呼吁的一片拳拳之心所感动,作者又以一个建筑师的专业知识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具体的改善方案,看起来真是过瘾! 作者在内部与外部中说:日本的传统是在家的内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以家族为中心,在一幢建筑里保持着内部秩序。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泊的。日本人将家看作‘内",把街道看作‘外",不像西欧人那样在空间领域上加以统一。换句话说,‘外"是外部,这就意味着它的整洁漂亮由谁来管是和人们无关的。作者提到的这些日本人的特征和问题,因其源流于中国,也同样是中国人的特征和问题,而在中国建筑学者的文章中,却尚未见到阐述得如此切中要害的观点。不管是所谓大师还是一般的业内人事,多是以个人好恶或人云亦云的观点来肆意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能够像芦原义信在文中对日比谷公园所做的那样提出具体改善措施的,更是少之又少。 《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8年,当时日本正处于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不顾衣着打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作者认为:为了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光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提倡都市的文化和美好。我觉得作者说得很好,现在的中国也正在迈入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不能再像改革初三十年那样不顾衣着打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了,也应该在努力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更美好的都市的文化和景观。 借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只重视‘内眺景观"而对‘外眺景观"不太介意的中国人,作为文化高度发达国家,也该把街道的美学提到日程上来了。2023-07-22 14:24:131
从美学的角度,怎样理解美好的生活?
从美学的角度,对美好的生活的理解: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对丑的审美特性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丑多是被作为美的反面或陪衬,在研究美的本质时也是一笔带过。总之,生活中的丑在艺术表现中很难登上大雅之堂。毫无疑问,大众对于那些表现生活美的艺术一定是更为青睐的。诸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泉》等经典作品,大多是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美。但是,这并非是艺术美的全部内涵。艺术美应该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凝聚,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涉及艺术美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再现生活中美好事物,而不顾及现实中丑恶的东西。艺术有着极大的兼容性,它既包含了对自然美和现实美最真切的关照和美化,又包含了对生活丑的透视剥露和审美转化。虽世有丑物,但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可使丑以特殊方式被接受。生活感悟1、生活,其实是很美好的。不要再为邻里间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过往的烦恼而闷闷不乐,不要再为曾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拉。把心胸放宽些,把心态摆平和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是挺美好的。2、人不可以没有信心和爱心,爱心表现了你温柔善良的品质;信心让你斗志昂扬,勇敢地走向未来。教师有爱,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工人有爱,才会用心帮我们建造家园;司机有爱,才会让车安全地穿梭于大街小巷;医生有爱,才会将一次次地从病魔手中抢回病人是呀,社会需要爱,只有被爱包围的社会才和谐,才美好。2023-07-22 14:24:244
为什么豆瓣被称为“佛系”互联网公司?
因为豆瓣的商业性并不是很强,一般人开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当然除了那些公益基金。可豆瓣这个作为性质是盈利性的互联网公司却不太看重盈利,那么在其行业中就显得尤为佛系。我想使用过豆瓣的人都知道,豆瓣公司貌似非常随缘,并且它的步调很缓慢,好像跟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点格格不符,如今信息速度变化如此之快,许多互联网公司都靠着与时俱进和商业发展的多样性创新性,在互联网行业占有一席之地,而豆瓣公司却像千年老王八一样一动不动。但是我们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可能正是由于它商业性质不强,所以并不会做出一些有违本心的事情,所以豆瓣在影迷心中有非常高的权威性。而多半之所以被称为佛系,公司又有以下两个原因。一豆瓣公司并不看重大众给豆瓣带来的收益我们一般都是在看过电影之后,利用豆瓣来对看过的电影进行打分和进行影评,而豆瓣就起到给用户一个发表自己言论的平台作用,并且在豆瓣上并不只针对电影进行评分,还有读过的书,或者说是听过的音乐都可以进行评论和收藏,并且这种评论机制是免费开放的,所以其实豆瓣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的盈利机会。二豆瓣仍然保持自己本身的独立客观性豆瓣之所以在影迷心中有很高的权威性,就是他在互联网行业中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客观性,现在豆瓣的电影音乐以及书的评分机制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就带来了很多流量以及关注要知道,在互联网行业里面能够忍得住诱惑,而保持自己本来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他能够为了初心而不采用一系列商业手段对其进行推广就更为难得。在豆瓣读书,安全作出保障,要防止那些水军影响其豆瓣本来的氛围。所以久而久之,用户却觉得豆瓣越来越佛系了。2023-07-22 14:25:0114
小时候看过一套漫画书,国外的,叫什么奇妙的科学还是什么
【分享】100本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晨灵u2661 小酋长 1-27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我们不仅要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同时也要了解各学科领域的书来拓展我们的视野……最热评论晨灵u2661 小酋长4楼 1-2712. 最大的小发明:螺丝与螺丝刀作者 : 里布金斯基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评语 : 霹雳东风(机械专业)推荐:前半部分有些学究考古的味道,没什么意思。后半部分被这个外行人道出了机械行业一个最关键的概念之一——精度。而且从螺丝的角度来讲精度,就相当于是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去讲。所以这本书相当靠谱。13.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作者 : 麦克莱伦第三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评语 : 吃瓜王(科学史)推荐14.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作者 : 彭一刚 著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语 : chenglixiang88(建筑):最后一章用处不大,这本书我现在还没读透15.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作者 : [美] 威廉·E.布隆代尔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评语 : 不过如此了得(新闻传播学)推荐16. 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作者 : 刘其中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评语 : ida推荐:我就是靠着它,从不懂得新闻的人,到通过了许多报社的笔试。17. 法律之门作者 : [美] 博西格诺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评语 : shumi1推荐:虽然这是美国法学院的教科书,但你完全可以当作案例故事书来读。一书在手,足以应付你在中文网络环境中可能遇见的关于美国法律的问题。18.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 [美]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评语 : 心理学众人推荐:《伦理学与生活》,《经济学与生活》还有同系列的《听音乐》强烈推荐。30晨灵u2661 小酋长3楼 1-277. 梦断代码作者 : Scott Rosenberg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评语 : idel(软件工程)推荐:如果是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呢,可以看《梦断代码》;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写程序的艺术呢,可以看《编程之道》;如果是追求技术卓越,可以看《代码大全8. 编码的奥秘作者 : Charles Petzold/伍卫国/王宣政/孙燕妮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评语 : windstorm(计算机工程,嵌入式)推荐;come_god 说,什么都不说了,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神作!9. 大众天文学(上下两册)作者 : C.弗拉马里翁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评语 : Gerry(天文学)的推荐10.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卷)作者 : Richard P. Feynman/Robert B. Leighton/Matthew Sands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评语 : Yin Zhangqi推荐(量子光学):用于学习现代物理学非常有帮助。如果想专门学习量子物理学,可以读第三卷,是入门的好教材;bullimit点评:经典,同时还可以结合阅读费曼的两本自传及QED这本演讲集来作为辅助入门读物。11. 环境科学:全球关注 上下作者 : 库宁汉姆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newgnaw(环境科学):有中译本,虽然个别地方译的不是太好。比国内的各种教材入的深,出的浅,有趣得多。3 22晨灵u2661 小酋长2楼 1-271. 师从天才作者 : [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评语 : sunfield推荐(药理学):介绍里说这本书说的是科研界的师承关系,其实大部分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史。2. 普通生物学作者 : 陈阅增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评语 : 桔子(细胞生物学)推荐:我就是高中看《普通生物学》才突然对生物感兴趣。以至于报考时候脑子里除了生物其它什么也不知道。比后来编的所谓什么“面向21世纪教材”强多了;生物学入门的好书;come_god说:记得高三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时看的第一本书。《普通生物学》高教出版社3. 什么是数学作者 : [美] R·柯朗 H·罗宾 著/I·斯图尔特 修订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评语 : 数学专业众人推荐4. 病者生存作者 : (美)莫勒姆,(美)普林斯 著,邵毓敏 译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评语 : BoBo(医学)推荐:从新的角度来看我们所生的疾病。英文原本也不长的。这本中译本,看看既新鲜又产生很多奇怪想法。5. 物理世界奇遇记作者 : (美)伽莫夫/(英)斯坦纳德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bullimit(理论物理)推荐:这本书中对理论物理基础做了极富独创性而又深刻的描述, 不是一般物理类的科普书-例如时间简史所能够比得上的。6. 追寻记忆的痕迹作者 : [美] 埃里克·坎德尔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评语 : 我的推荐(神经科学):可当作梳理神经科学历史的一本书7 18全部评论倒序查看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2楼 1-271. 师从天才作者 : [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评语 : sunfield推荐(药理学):介绍里说这本书说的是科研界的师承关系,其实大部分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史。2. 普通生物学作者 : 陈阅增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评语 : 桔子(细胞生物学)推荐:我就是高中看《普通生物学》才突然对生物感兴趣。以至于报考时候脑子里除了生物其它什么也不知道。比后来编的所谓什么“面向21世纪教材”强多了;生物学入门的好书;come_god说:记得高三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时看的第一本书。《普通生物学》高教出版社3. 什么是数学作者 : [美] R·柯朗 H·罗宾 著/I·斯图尔特 修订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评语 : 数学专业众人推荐4. 病者生存作者 : (美)莫勒姆,(美)普林斯 著,邵毓敏 译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评语 : BoBo(医学)推荐:从新的角度来看我们所生的疾病。英文原本也不长的。这本中译本,看看既新鲜又产生很多奇怪想法。5. 物理世界奇遇记作者 : (美)伽莫夫/(英)斯坦纳德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bullimit(理论物理)推荐:这本书中对理论物理基础做了极富独创性而又深刻的描述, 不是一般物理类的科普书-例如时间简史所能够比得上的。6. 追寻记忆的痕迹作者 : [美] 埃里克·坎德尔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评语 : 我的推荐(神经科学):可当作梳理神经科学历史的一本书7 18土豆 : 酋长厉害[emoji]~好多医学的书啊encounter : 就是啊更多5条回复 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3楼 1-277. 梦断代码作者 : Scott Rosenberg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评语 : idel(软件工程)推荐:如果是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呢,可以看《梦断代码》;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写程序的艺术呢,可以看《编程之道》;如果是追求技术卓越,可以看《代码大全8. 编码的奥秘作者 : Charles Petzold/伍卫国/王宣政/孙燕妮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评语 : windstorm(计算机工程,嵌入式)推荐;come_god 说,什么都不说了,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神作!9. 大众天文学(上下两册)作者 : C.弗拉马里翁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评语 : Gerry(天文学)的推荐10.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卷)作者 : Richard P. Feynman/Robert B. Leighton/Matthew Sands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评语 : Yin Zhangqi推荐(量子光学):用于学习现代物理学非常有帮助。如果想专门学习量子物理学,可以读第三卷,是入门的好教材;bullimit点评:经典,同时还可以结合阅读费曼的两本自传及QED这本演讲集来作为辅助入门读物。11. 环境科学:全球关注 上下作者 : 库宁汉姆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newgnaw(环境科学):有中译本,虽然个别地方译的不是太好。比国内的各种教材入的深,出的浅,有趣得多。3 22「丌·约」 : 给个赞听着听着就倦了 : 求珠宝专业的可怜更多1条回复 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4楼 1-2712. 最大的小发明:螺丝与螺丝刀作者 : 里布金斯基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评语 : 霹雳东风(机械专业)推荐:前半部分有些学究考古的味道,没什么意思。后半部分被这个外行人道出了机械行业一个最关键的概念之一——精度。而且从螺丝的角度来讲精度,就相当于是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去讲。所以这本书相当靠谱。13.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作者 : 麦克莱伦第三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评语 : 吃瓜王(科学史)推荐14.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作者 : 彭一刚 著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语 : chenglixiang88(建筑):最后一章用处不大,这本书我现在还没读透15.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作者 : [美] 威廉·E.布隆代尔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评语 : 不过如此了得(新闻传播学)推荐16. 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作者 : 刘其中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评语 : ida推荐:我就是靠着它,从不懂得新闻的人,到通过了许多报社的笔试。17. 法律之门作者 : [美] 博西格诺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评语 : shumi1推荐:虽然这是美国法学院的教科书,但你完全可以当作案例故事书来读。一书在手,足以应付你在中文网络环境中可能遇见的关于美国法律的问题。18.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 [美]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评语 : 心理学众人推荐:《伦理学与生活》,《经济学与生活》还有同系列的《听音乐》强烈推荐。30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5楼 1-2719.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作者 : 岳晓东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评语 : 0.618(咨询心理学领域)推荐20.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第7版)作者 : 索尔索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评语 : 世界公民顾彬(心理学)推荐: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灵魂,所以推荐实验心理学的书,最能代表心理学这门学科。此书不但注重研究实例,而且对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的各种模式和实验研究的具体过程都论述得精辟、详细、透彻。此书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已经修订到第七版。21. Lehninger生物化学原理(第3版)作者 : David L.Nelson/Michael M.Cox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评语 : Riverbed推荐:生物化学入门22. 思维的版图作者 : 理查德.尼斯贝特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评语 : 文化心理学的推荐23. 社会心理学(第8版)作者 : [美] 戴维·迈尔斯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2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者 : Keith E.Stanovich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评语 : 它不厚,特点在于纠正了大众对心理科学的误读误解。25. 所罗门王的指环-劳伦兹动物行为学著作系列作者 : (奥)劳伦兹出版社 : 中国和平出版社评语 : 动物行为学之推荐3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6楼 1-2726. 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作者 : 桑德拉·L.卡尔弗特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评语 : 蓝枫(心理学)推荐:最近在看它,感觉以人为本的心理咨询的发展,不能被连DNA阿姨(我在找抽!)都认为仅仅是 忆往昔童年 卧舒适躺椅 精神分析 刺激应激 这些。27. 人工智能的未来作者 : Jeff Hawkins/Sandra Blakeslee出版社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评语 : 人工智能方面的推荐28. 花的智慧作者 : (比)莫里斯·梅特林克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评语 : 翼紫岚(植物生殖生物学)推荐29. 外部空间设计作者 : 芦原义信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语 : phare(风景园林):现在就能找到电子版了30. 清洁与高雅-浴室和水厕趣史作者 : [英]劳伦斯·赖特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评语 : 街角的蔷薇(给排水工程)推荐:推荐的是商务出版局出版的,英国人劳伦斯·赖特所著的《清洁与高雅》。虽然它介绍的不是工程学,却从我们日常的清洗用具入手,配有大量插图,很有趣。31. 蒙面骑士作者 : (墨)马科斯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评语 : lynn推荐:号称切格瓦拉的继承人,在丛林里运用公共关系和外部世界斗争,喜欢公关广告和媒体的愤青应该都会喜欢的。32. 理解航天:航天学入门作者 : (美)塞勃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评语 : 赵洋推荐:航天学入门3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7楼 1-2733. 改变世界的方程: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作者 : (德)弗里奇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评语 : 谭伦(相对论)推荐:对相对论感兴趣但又觉得难以靠近的朋友,可以看看《改变世界的方程 ——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作者是哈拉尔德.弗里奇(Harald Fritzsch,1943—),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现任慕尼黑大学久享盛誉的索末菲教授职位,其中《夸克》(Quarks)一书的中译本拥有众多读者。本书以虚拟对话的方式设计了牛顿从自己创立的宏观经典力学的角度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的疑问,然后由爱因斯坦进行回答,一问一答,读者仅具有高中牛顿力学的知识就可以,正适合我们这些本科不是物理学专业的学生阅读34. 语言本能作者 : (美)史迪芬.平克出版社 : 汕头大学出版社评语 : Tony Yet (语言学)推荐:那是一本能够让你越看越着迷的书,关于语言学的众多秘密都在该书里面提到了。推荐看英文版。35.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作者 : 大卫·奥格威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评语 : shouren258(广告学)推荐36. 超越CSS作者 : Andy Clarke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评语 : sasa(网页设计)推荐37. 相同与不同作者 : 洛德·霍夫曼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评语 : xzchem(化学)推荐2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8楼 1-2738.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作者 : [加拿大] 简·雅各布斯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评语 : yola(城市规划)推荐:生动而充满责任感。有很亲切的小故事,一如作者并非科班城规专家的出身。相当细腻的描述与分析,反而不像是如此伟大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倒像是捷克作家那种纯真好玩的小说与传记。39. 古典作曲家排行榜作者 : 菲尔.G.古尔丁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评语 : 二少爷推荐:作为爱好的古典音乐,推荐的是《古典作曲家排行榜》行文风趣幽默,绝对适合上手。40.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作者 : (美)罗森 著,袁崇义 等译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评语 : obtuseSword推荐:深入浅出,仅需要高中知识,我就是高中开始学的,数学从不及格升到了班级第一,主要是这本书能让人学会数学思维,以及引起对数学的兴趣。41. 博弈论基础作者 : 高峰 罗伯特·吉本斯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评语 : einheriar推荐:推荐一本博弈论的吧:罗伯特.吉本斯的《博弈论基础》。一个小绿皮册子,比较好读,对数学要求不高^^如果看完不过瘾的话,推荐Tirole的那本《博弈论》,不过这个应该超标了吧……42. 计算机网络作者 : Andrew S. Tanenbaum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评语 : RustingSword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中文版翻译得也不错。8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9楼 1-2743. 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作者 : 范丽珠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评语 : 蓝枫(管理科学与工程)推荐:大家很多都是用西方管理学的思想在做事情,这样很不好。决策管理派、科学派管理很多学派的模型换上我国环境后是不适用的。那组织管理也是这样。组织管理中大家是否考虑过如果组织成员间没有稀缺资源的约束但以组织目的为核心的志愿式社会企业管理方法呢~~~如果你说这种小组织管理有啥难的,那希望你不吝赐教。44. 安藤忠雄连战连败作者 : (日)安藤忠雄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语 : goodluck(建筑学)推荐45. Kirklin/Barratt-Boyes心脏外科学两卷套(第3版) 作者 : Nicholas Kouchoukos 著出版社 : Oversea Publishing House评语 : TEA(心脏外科)推荐:经典中的经典46.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作者 : 郭亚军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Waitinsea(综合评价)推荐:2007年(第二版,比第一版增加了一些评价模型——这些模型不易看懂,初学者可忽略)47.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振动·机架设计作者 : 成大先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评语 : 庞国栋(机械设计)推荐:如果对机械想有所了解一本书就够了。48.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作者 : 杨伦出版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评语 : 零余子推荐:地质学3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10楼 1-2749. 艺术的故事作者 : [英] 贡布里希 (Sir E.H.Gombrich)出版社 : 广西美术出版社评语 : heather09推荐50. 工程热力学作者 : 曾丹苓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评语 : lepetitprince (热能工程专业)推荐51. 如何求解问题:现代启发式方法作者 : Zbigniew Michalewicz/David B.Fogel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评语 : Ren(演化计算)推荐:很适合入门52. Head First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作者 : Brett D. McLaughlin/Gary Pollice/Dave West出版社 : O"Reilly Media评语 : 西西弗(计算机)推荐:计算机类的太多太多,这本是关于软件设计的。图文并茂,深入浅出。53. 原动画基础教程作者 : 威廉姆斯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评语 : lotus (动画)推荐:基础啊!完全的基础!54. 测绘学概论(第二版)作者 : 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 等编著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评语 : Jarod (测绘学)推荐6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11楼 1-2755.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作者 : 诺曼K.布思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评语 : pink(园林设计)推荐:要是想了解园林和景观设计这个专业(我是指广义上的这个专业,而不仅仅是中国或西方古典园林),那么你有很多消遣类的书籍可供选择;但是如果你想学习这个专业,那么请看看这本《风景园林设计要素》。56.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作者 : (美)约翰D.安德森(JohnD.Anderson) 著,吴颂平,刘赵森 译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评语 : ziplb(流体力学):cfd方向经典教材,浅显易懂。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影印版是原文版57. 历届CMO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1986-2009作者 : 刘北兴出版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评语 : 王世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推荐58. Biomimicry作者 : Janine M. Benyus出版社 : Harper Perennial评语 : Fujia(仿生学)推荐59. 训诂学(修订本)作者 : 郭在贻出版社 : 中华书局评语 : lmzs(古典文献)推荐:训诂学是古典文献专业的入门学科,这本书薄薄一本,却深入浅出,知识丰富又具有学术价值。读来饶有趣味7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12楼 1-2760. 搏击沧海――地学革命风云录(第二版)作者 : (瑞士)许靖华 著出版社 : 地质出版社评语 : 地球科学61. 机器学习作者 : (美)米歇尔(Mitchell,T.M.) 著;曾华军 等译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评语 : gflfof推荐:人工智能方面应该推荐Mitchell的机器学习比较好吧,这本书才是真正描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之一到底在做些什么,内容不难容易读懂,而且还能在研究中用上,说到高中水平,把计算学习理论那章删去就好了62. 从一到无穷大作者 : [美] G. 伽莫夫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数学入门推荐63. 统计学的世界(第五版)作者 : David S. Moore/William I. Notz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评语 : lang推荐:统计学入门64. 创世纪的第八天: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作者 : 霍勒斯u30fb贾德森/李晓丹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评语 : 我的推荐:分子生物学入门,梳理历史,大家都以为别人会推荐吧……65. 埃及考古学作者 : 刘文鹏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评语 : by推荐:埃及学2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13楼 1-2766. 灵魂机器的时代: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作者 : (美)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评语 : by推荐:奇点理论67. 文化人类学作者 : 威廉·A·哈维兰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评语 : injoy(人类学)推荐:强烈推荐弗雷泽的名著《金枝》,人类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另外还有入门普及书《文化人类学》68. 双螺旋作者 : [美] J. D. 沃森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评语 : 分子生物学的推荐,sunfield说,记得饶毅先生和蒲慕明教授不止一个场合推荐过69. 叔本华的治疗作者 : 欧文·亚龙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评语 : 蔓珠莎华(专业:神经内科学、心理学)推荐:心理学在大众眼中是如此神秘、如此唯心,以至于从综合医院的老教授还是年轻有为的医生,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斜眼看着从事心理治疗的那些“谈话者”们。如何将心理学、心理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等等等等最基本的原理和认识呈现于大众,于它就像吃喝拉撒、读书看报一样熟视无睹;把走进治疗室当成进餐厅、进售楼中心一样平常,去读读亚龙的一系列心理读物,这本叔本华的治疗不失为又有深度又能浅显的说明问题而且能吸引普通读者的一本书,亚龙的写作才华也是我更应该学习的地方。70. 金枝(上下册)作者 : [英] J.G.弗雷泽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评语 : 人类学的推荐:现代人类学奠基之作3晨灵u2661 小酋长 楼主14楼 1-2771. 我怎样设计飞机--美国飞机设计师凯利u30fb约翰逊自传作者 : 凯利u30fb约翰逊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评语 : Auror(航空)推荐:我们校长做开学推荐推荐五年了72. 图解思考作者: [美] 保罗u2022拉索;译者: 邱贤丰 / 刘宇光 / 郭建青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评语:angelliu321(建筑学)推荐: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以图画居多。并阐述了建筑设计的每一道程序2023-07-22 14:26:043
全封闭和半封闭小区有什么区别?
1、管理要求不一样全封闭就是管理上更严格,人和车一般都施行刷卡制。房客只有进行登记,确定访问哪一住户才可放行进入。而半封闭小区对车辆出入管理较严格。外来车辆需登记才可入内,但人多数可直接进入。2、小区的设施不一样全封闭小区周围均有围墙、防爬栅栏等设施,且小区的各个入口均设置了门亭或门岗。3、管理针对人员不一样封闭式的小区只允许小区居民自由出入,小区外的一概不允许随便出入。扩展资料:全封闭小区缺点1,城市交通受阻研究表明,在大中城市内部,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如果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城市如果每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路口,北京则是一平方公里只有14个路口。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对于疏解交通来说,增加道路密度比增加车道其实更重要、更有效。住区规模过大常常导致城市道路被阻断,城市道路遇到小区,不是嘎然而止,就是绕道而过。这也正是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却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2,街道活力丧失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大力提倡街道的作用: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封闭式小区不仅不允许小区边缘的住户及单元直接面向街道,甚至长达二、三百米远只有一、两处配备保安的出入口。雅各布斯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街道芭蕾”图景:孩子们在公共空间玩耍嬉戏,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但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呢?有道路(road)却少街道(street),封闭空间所造成的空间断裂比比皆是。大学、居住区、公共建筑、高楼大厦围栏冰冷,相互之间缺少支持与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性空间。3,服务设施不足虽然根据《居住区规范》要求,每个小区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且不说我们的小区内的商业设施是否完全配备,即使种类配备完全了,也不过就是各种服务提供一两家,根本不足以满足一个小区内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人的需求,就更不用说我买个东西还想“货比三家”了。相反的是,在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内,开发者不惜下重金建造游泳池会所等高端设施,但使用人数有限,最后还是不得不对小区外顾客开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闭式小区2023-07-22 14:26:211
文学专业学生可以做哪些暑期社会实践
大学生暑期实践课题大盘点,文学专业学生可以做哪些暑期社会实践呢?其实文学专业的学生暑期实践课题颇多,因文学的广泛性,再结合当前文化热点,小编认为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调查、中国红色文化发展调查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等实践课题最适合文学专业学生。课题一: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调查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但是由于过去民间艺术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受重视,前人并未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留给后人,所以,很多民间艺术多是在坊间流传,而真正理解民间艺术精粹的人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间艺术的濒于失传。民间艺术是处于民间的艺术总和,但发展到今天,知道民间艺术的来源、内涵的人却少之又少。民间艺术的传承究竟该何去何从?小编建议:民间艺术是一个大概念,大范围,做起调查来可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建议学生从小方面入手,如选取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剪纸等某一方面,或者从当地特色入手。课题二:中国红色文化发展调查什么是中国红色文化?从广义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便逐渐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随之跌到谷底。后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全新的实践进程。这一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集中在两条战线:一是创造新社会,二是创造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如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今天,我们可以概括地称之为红色文化。课题三: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及措施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果没有它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老建筑对街道和街区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种必需,人们离不开他们提供的方便和亲近的人际关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人们对历史保护的认识水平还普遍很低,尤其是某些城市领导者的认识还有些欠缺与模糊。尽管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发现一些古镇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进行保护,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把保护历史环境看成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而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将保护纳入地方建设的规划中。民间文化遗产是无价瑰宝,其保护刻不容缓。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一课题作为暑期实践课题也是非常好的,切入点好,也非常具有意义。不过同样要注意贪多不烂,从小角度切入会更容易实施。2023-07-22 14:26:471
拉美国家的城市化陷阱 是怎么回事
城市化陷阱 :大都市环境脆弱不堪一击 当人们每天在城市奔忙穿梭,享受着文明成果,尽管时不时会有几句抱怨,但总是容忍着它愈演愈烈的弊端。其实,城市,它早就“病”了。哪怕自然界一次降雨或下雪,也会让大半个城变得“消化不良”,落入积水的围困中或暴雪的覆压下。更不消说常常伴随着冬季到来的停气和夏季的限电、缺水等外在变化,还有它自身出现的种种状况,看似活力四射的城市,往往在陡然间陷入瘫痪。 诊断 何为“城市病”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城市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治安恶化等诸多负面影响。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貌似强大,有时却因为一场雪灾、电煤告急、限制用气等一点小问题,而变得不堪一击。 病情 “摊饼”式扩张 “北京是个大郊区”,环线已修到六环,有的地段到了河北地界。有网友开玩笑说,沿着六环走,手机会收到“河北移动欢迎你”的短信。这种“摊大饼”式的扩张,是一种无序发展的模式。即便修地铁、高架桥,但千百万人聚集在这张“大饼”上,各种车辆到处行驶,只能是人满为患、环境嘈杂。 借鉴 构建城市群 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中心只有300多万人口,而周边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多个中小城市,构成“大洛杉矶”城市群,总人口近1000万。原本可连在一起的一个大城市,分散成一个个中小城市,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集中居住的作用没有下降。纽约和巴黎大体上也是如此布局。 提醒 别重蹈覆辙 发达国家当年的“城市病”如今正在中国许多城市“蔓延”。中国有655个城市,京、沪、渝、穗、津人口超过千万,其中有100多座城市的领导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病”治理,加强为社会、为百姓服务意识,提早研究规划,避免城市发展重蹈痼疾缠身的覆辙。 几天前,一则发生在英国的消息在网上点击率颇高。家住苏格兰的一名妇女在圣诞节前两天出门采购食品,结果一场暴风雪阻塞交通,让她有家不能回。她不仅错过了与家人团聚相庆的圣诞节,也没能一同迎来元旦。等到十多天后,她终于再次站到家门口,2010年的日历已经撕去几页了。 中国人没法儿“笑话”英国大婶夸张的遭遇。2008年初,蔓延了大半个中国的雨雪冰冻灾害,就更是让多个城市里的无数个家庭和个人有了一种独特的体验:那时,不断爆出有人徒步千里回家的新闻。再比如说西安,也就是几年前,几乎每逢降雨、下雪,拥堵得一塌糊涂的城市也一度阻挡了人们回家的路。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回家,居然变成城市人群的梦想。在提及上述见闻时,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然气候难辞其咎。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其间的城市“病”了。因为一个个突发状况而时不时“病”倒的城市,被放在了“手术台”上。 病象 “北京是个大郊区” 对于西安市民来说,城市积水早已见多不怪。曾经,西郊昆明路是雨季里大名鼎鼎的“昆明湖”,而繁华的小寨也屡屡“水漫金山”。至于多个路段上的拥堵,更是家常便饭。有人因此把城市排污管道不通畅比拟为像人一样的“消化不良”,而交通拥堵则是“肠梗阻”。 “这就是"大城市病"。”67岁的福建省政府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严正教授对华商报记者如是说。2003年,严正主导了名为“21世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的学术研究,撰写了《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列举了“城市病”的种种病象,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噪音污染、社会治安问题等方面。而涉及到交通拥堵这个世界各国都头疼的“城市病”,报告更是用了单独一个章节来阐述。 “不独西安如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都会由此引起一系列城市问题。”走过世界20多个国家、到访诸多国际大城市的严正看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所谓“城市病”越来越多、愈演愈烈。 严正的研究结论是,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貌似强大,却往往因为一点小问题,比如“输血管道”的暂时中断而变得不堪一击。一场雪灾、电煤告急、限制用气,都会使城市陷入危机。 而“病了”的城市,不仅影响人的生活,甚至还吞噬人的性命。 就以交通这一“城市病”为例,发生在中国最为极端的事情是在1999年。新华社记者王军记得,那年北京召开世界建筑师大会,南非建筑师学会主席维维安雅弗在横穿北京一条道路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王军后来看到英国建筑学者彼特戴维为此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批评说,千万以上人口的巨大城市北京,在广阔的大地上延绵伸展,体现着建筑和城市发展的不协调,小型运输机械常常不得不与体型庞大的运输卡车,以及为数众多的出租汽车和公共汽车抢道,“要么以惊人的速度呼啸而过,要么陷入到永远无法摆脱的交通阻塞之中。” 当年的北京,“病”得不轻,甚至到今天,它的“交通病”还没有根治。美国新奥尔良土伦大学设计中心葛满囤教授曾对王军说:“北京是个大郊区。”因为“北京只追求道路的宽度,而这些宽马路跟两边的建筑不发生关系,(车辆)只是快速通过。这是一种典型的郊区模式”。 诘问 城市的“死”与“生” 在中国,关注城市化,才只是最近十几年的事。 陕西行政学院公共管理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王嘉让教授对华商报记者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出现的不是“城市病”,而是所谓“恐城症”——比如“上山下乡”政策,是把大批城市人口迁往农村。 曾经是著名的新华社记者、现任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的朱幼棣,在其出版的《后望书》中这样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对全国城市规模进行压缩,4年撤销建制市40多个。 而从1980年后的20年间,城市化在中国提速,从此没有出现减缓的势头。近几年,中国城镇化速度是世界同期城镇化平均速度的两倍多。不久前召开的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今年,陕西城镇化将达45%。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市蓝皮书》披露,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达到45.7%,城镇人口6.07亿,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天津的城市人口超过千万。 难怪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除了人类的新技术革命,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只是,中国城市的快速“生长”,衍生出一个个与之俱来的城市问题:怎么规划?怎么建设?怎么管理?怎么维护?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电煤气、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资源的紧缺。这些问题似乎令城市的管理者猝不及防,城市的负面性暴露得越发充分和复杂,稍有不慎,城市就连咳带喘地“病”了。 其实,这不单是中国遇到的问题。77岁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鲍世行研究员为华商报记者梳理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早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催发的工业化、从而催发的城市化,使得从人口的集聚到生产力、基础设施等各种要素的集聚,引发城市像人“局部感染”似的“病”起来。 早期遇到过“城市病”的欧美国家,也尝试着试图解决问题。直到1961年,一个叫做雅各布斯的美国妇女对“城市病”发出哈姆雷特式的诘问,她写了一部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雅各布斯曾是一名跑建筑口的记者。在她的眼里,诸多病症使得美国的大城市俨然是濒临“死亡”了。她用妇女特有的“絮叨”试图颠覆人们对“城市病”固有的评价。比如她认为“交通拥堵并非汽车多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再比如学者们说“应该打开城市空间”,她却“觉得要把城市变得更密,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混乱"”。 雅各布斯把纽约、芝加哥这样的美国大城市放在了手术台上,不留情面地解剖。尽管几乎所有的城市规划者都被激怒了,认为这本书是“妇人之见”,“除了絮叨、除了给城市规划带来麻烦,什么也没有”,但耐人寻味的是,至此,美国城市的发展方式被改变了——从“死”走向了“生”。 近50年前影响美国城市发展的书,在2005年有了中文版。它来得这么晚,又这么及时。人们发现,美国当年的“城市病”,正在中国目前许多城市里发生着。 治病 关键是政府足够重视 说起“城市病”,王嘉让教授体会颇深。他举例说,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上下班是个大问题,从南郊住处到东三环,20公里,遇到如雪天拥堵时,“有私家车也没用。”首都成了“首堵”。 相对于交通拥堵这样的“城市病”,王嘉让说,政府更重视自然灾害等偶发、突发事件带来的“城市病”,这已成为考验政府管理的一个考核指标,各个职能部门都出台了应对各种状况的应急预案,比如与城市关联密切的电力、运输、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 但是有些问题,不是一个预案就能解决的。王嘉让研究发现,一个城市的规模要有所控制,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遇到的问题相对要少许多。人数一旦集聚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交通就成为痼疾。而应对这一问题,“政府的传统解决思路是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如今,北京的环线已经修到六环了,有的地段到了河北的地界。有网友开玩笑说,沿着六环走,手机一定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河北移动欢迎您。 严正教授批评说,这种“摊大饼”式的习惯性作为,使城市形成单中心,无休止地蔓延、扩张,是一种无序发展的模式。即便修地铁、高架桥,但几百平方公里的一张“大饼”,千百万人聚集其上,各种车辆到处行驶……只能是人满为患、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只要想想就让人头疼得不行。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一些大城市制定城市规划的"寿命",平均不到12年。”朱幼棣在其撰写的《后望书》中,直言批评了一些城市规划的“短命”,“这反映了决策者、制定者的知识、观念和眼光。” 王嘉让列举国外一些大城市应对“城市病”的经验。典型的如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中心只有300多万人口,而周边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80多个中小城市,构成“大洛杉矶”城市群,总人口近1000万。原本可以连在一起的一个大城市,分散成一个个中小城市,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集中居住的作用没有下降。 而纽约、巴黎,也大抵如此。以这一经验来对照西安,南北两个中心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咸一体化”,也颇有些城市群的意味。 这样做就能把“城市病”彻底治愈吗?王嘉让希望政府管理能从更长远的战略思路来考虑。他将这一问题的外延伸展到了政府部门的设置上:“目前,解决此类"城市病"的机构,也就是"管社会"的结构,其实不太多。” 王嘉让认为,政府管理职能应过渡到现代社会的管理上,“为社会、为百姓服务的意识要加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决“城市病”,“政府重视得还不足”。 借鉴 避免国外“逆城市化” 与前述几位专家学者略有不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韩骥教授认为,中国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才有所谓“大城市病”,其他大多数城市都是在传统的农业城市进入现代城市过程中得的“病”。 “现在困扰城市最大的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不完善、交通组织能力太低、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韩骥对华商报记者说,这与“城市病”没有关系。他笑称,对待这样的问题,外国专家认为我们是“儿童病”,我们却认为是“老年症”。 王军曾请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评价北京的城市发展。贝聿铭说:“北京总是在变化,(我)每次来都在变。但是,北京只有cityplan(城市规划),没有urbandesign(城市设计)”。他直言不讳:“这样就很难搞好。” “很难搞好”的城市最终会迫使人们不愿意住在城市中心区,以至于“逃离城市”。韩骥说,国外“大城市病”的表现之一,是城市空壳化和郊区化:原本繁华的市中心由于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有钱人搬到郊区去了,市中心成为平民和流浪者的家园。20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过这种“逆城市化”。 鲍世行认为外国这种现象值得研究。作为解放后第一批学习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员,鲍世行曾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唐山大地震后唐山等地的重建规划。他认为,“城市病”是伴随城市发展,出现问题、解决、再出现新的问题、再寻求对策解决,像潮水一样,有一个不断涌现的过程。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对中国的城市化具有借鉴价值。他认为,应提早研究国外已经出现过的问题,提前进行多学科的研究规划,以避开人家走过的老路。 令人忧心的是,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有100多座城市的领导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而大都市或许意味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盲目。这种盲目性一旦变成现实,将使前景美好的城市重蹈痼疾缠身的覆辙。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脚步正在踏进,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于“手术台”上的城市来说,这是个良好的祝愿。2023-07-22 14:26:541
请介绍几位对现代设计有较大影响的的艺术家
u2022 风格派建筑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在形式与色彩的抽象上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在著名的“红蓝椅”和施罗德住宅设计作品中,他已经将体积的不同表面用色彩加以区别,大大改变了体积本身的观感。 …………………………………………………………………………….u2022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u2022 芬兰设计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有机功能主义,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设计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u2022 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激进主义的年代。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从北京、纽约、伦敦到巴黎,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这一激进主义也反映在西方学术界。自那时以来,西方文化便开始为一股思潮所缠绕,其代表人物是极具批判性的福柯、德里达、布希亚等人,而他们的矛头则直指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这一思潮统称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或post-modernism),其影响力也开始触及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受此影响,许多自文艺复兴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信仰和概念开始为人所怀疑。……………………………………………………………………u2022 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著作有:简u2022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伟大的美国城市的死与生》(1961)、凯文u2022林奇的《城市意象》、亚历山大的《城市不是树》、罗伯特u2022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向拉斯韦加斯学习》、奥尔多u2022罗西(Aldo Rossi)的《城市建筑学》(1966)和哈珊u2022法西(Hassan Fathy)的《贫民建筑》(1969)。………………………………………………………………………………………….2023-07-22 14:27:054
未来的城市,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你好,未来就是将来、还没有来到的意思。我们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可以预测,未来的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城市会更加立体化、人性化,生活会越来越方便,各个国家都有对未来发展的规划,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慢慢的会实现。谢谢。2023-07-22 14:27:1315
有哪些适合大学生看的书籍推荐?
为你推荐以下几本书:1、《我们仨》《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2、《围城》《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3、《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该作讲述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师的奸诈、法官的误判、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将正处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间地狱。而狱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无可忍的安迪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越狱而出,重获自由。当翌日典狱长打开安迪的牢门时,发现他已不翼而飞,预感到末日来临的典狱长在检察人员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证之前,畏罪自杀。4、《人类简史》《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历史类著作,于2012年首次出版。作者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并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5、《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6、《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多看书,可以改变思维,增加自己的谈资,提升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读书,能够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2023-07-22 14:27:4914
关于彼岸花的唯美、伤感句子
关于“彼岸花”的唯美句子有:1、彼岸花,忘情之花,花落忘川情彼岸。2、彼岸花,恶魔之花,情早已殇不愿念。3、彼岸花,水月镜花,镜中之花影漫漫。4、彼岸花,紫陌之花,滚滚红尘点不沾。5、彼岸花,漠尘之花,心与愿违梦之残。6、彼岸花,轮回之花,生生不息花芊澜。7、彼岸花,梦殇之花,天心无限花笑颜。8、蝶恋花 彼岸花9、彼岸花开开彼岸,独泣幽冥,花艳人不还。尘世忍离谁再念?黄泉一路凝泪眼。叶落花开花独艳,世世轮回,花叶空悲恋。莫叹人间魂黯淡,何知生死相怜远!10、生生相错不相见,世世轮回血色湮。只见花开难见叶。黄泉一路两相牵。11、彼岸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花。彼岸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轮回而花叶永不相见,也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12、彼岸花,恶魔的温柔——彼岸花是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13、蝶恋花 彼岸花彼岸花开开彼岸,独泣幽冥,花艳人不还。尘世忍离谁再念?黄泉一路凝泪眼。叶落花开花独艳,世世轮回,花叶空悲恋。14、莫叹人间魂黯淡,何知生死相怜远!15、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 .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2023-07-22 14:29:258
全封闭和半封闭小区有什么区别?
1、管理要求不一样全封闭就是管理上更严格,人和车一般都施行刷卡制。房客只有进行登记,确定访问哪一住户才可放行进入。而半封闭小区对车辆出入管理较严格。外来车辆需登记才可入内,但人多数可直接进入。2、小区的设施不一样全封闭小区周围均有围墙、防爬栅栏等设施,且小区的各个入口均设置了门亭或门岗。3、管理针对人员不一样封闭式的小区只允许小区居民自由出入,小区外的一概不允许随便出入。扩展资料:全封闭小区缺点1,城市交通受阻研究表明,在大中城市内部,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如果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城市如果每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路口,北京则是一平方公里只有14个路口。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对于疏解交通来说,增加道路密度比增加车道其实更重要、更有效。住区规模过大常常导致城市道路被阻断,城市道路遇到小区,不是嘎然而止,就是绕道而过。这也正是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却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2,街道活力丧失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大力提倡街道的作用: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封闭式小区不仅不允许小区边缘的住户及单元直接面向街道,甚至长达二、三百米远只有一、两处配备保安的出入口。雅各布斯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街道芭蕾”图景:孩子们在公共空间玩耍嬉戏,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但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呢?有道路(road)却少街道(street),封闭空间所造成的空间断裂比比皆是。大学、居住区、公共建筑、高楼大厦围栏冰冷,相互之间缺少支持与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性空间。3,服务设施不足虽然根据《居住区规范》要求,每个小区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且不说我们的小区内的商业设施是否完全配备,即使种类配备完全了,也不过就是各种服务提供一两家,根本不足以满足一个小区内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人的需求,就更不用说我买个东西还想“货比三家”了。相反的是,在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内,开发者不惜下重金建造游泳池会所等高端设施,但使用人数有限,最后还是不得不对小区外顾客开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闭式小区2023-07-22 14:29:564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美] 威廉·H·怀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arHiZ_Va3LLAfj8Ogz2bw 密码:xwvj书名: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作者:[美] 威廉·H·怀特译者:叶齐茂豆瓣评分:7.9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3页数:176内容简介:为什么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很人性化,运转良好,有些却不然?这本书是关于城市空间的,所得出的结论,也都是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1970年,威廉H怀特建立了一个叫做“街头生活项目”的研究小组,观察城市的公共空间。观察是从纽约市的公园、游戏场地和街区里那些非正式的休闲娱乐场所开始的。观察的时间长度是10年。究竟是什么让城市里的公共空间生机勃勃或死气沉沉?是什么在吸引着人们?又是什么在令人们厌恶?对于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阳光是重要的,树、水、可以买到小吃,能有地方坐坐,也很重要。这听上去没什么稀奇,而怀特用10年的观察证明,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异乎寻常地重要。我们无法阻止城市的蔓延。对于生态环保主义者而言,保护乡村和保护城市其实同样重要。因为如果人们发现城市不宜居住,就像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样,他们就会离开城市,搬到乡村和郊区。正如怀特所观察到的,城市中无所不在的小空间,会对城市生活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人们聚会的场所,而不是工程项目。因此,在我们设计新的小城市空间,或是改造旧的小城市空间时,必须把人和人的使用考虑进去。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样,《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协会推荐的必读经典。作者简介:威廉·H·怀特 William H. Whyte (1917-1999),《财富》杂志编辑,美国关于城市、人与开放空间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通过他的著作,特别是《有组织的人》《最后的景观》和《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威廉u2022怀特教育了一代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应该把城市看作 是人的居住地,而不是简单地作为经济机器、交通节点或巨大的建筑展示平台。2023-07-22 14:30:231
关于城市管理的书籍
1、《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作者为唐燕、克劳斯·昆兹曼; 2、《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作者为雅各布斯; 3、《城市意象》,作者为凯文·林奇; 4、《落脚城市》,作者为道格·桑德斯 ; 5、《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为简·雅各布斯; 6、《伦敦城市构型形成与发展》,作者为特里·法雷尔; 7、《城记》,作者为王军; 8、《城市的精神》,作者为贝淡宁; 9、《城市管理学》,作者为冯云廷;2023-07-22 14:30:371
简·雅各布斯的研究与贡献
1944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针对雅各布斯的贡献,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幸运地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我们重新审视美国旧城更新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上述大规模计划的失败还有其更加深刻的原因。事实上,几乎就在雅各布斯写《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时,这些由政府主导的计划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们认为这些大规模规划停下来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开始走向萧条,而不是这位坊间主妇的愤怒叫喊与温情絮语。2006年4月26日,简·雅各布斯逝世,享年89岁。2023-07-22 14:30:441
温州世纪广场的广场作用
广场是为市民设计的,首当其冲的使用者应当是老人和小孩。可为何少有老人来此?因为步行至广场的可及性太差,虽然市府大道上有公交车线路。吸引孩子们的东西也不多。总是听到广场管理人员在广播里大声警告骑自行车的请马上离开,有没有谁想过为什么会有孩子在这骑自行车?那是因为在这个城市里现在已经找不到几个地方能像这个广场一样提供一个没有机械车辆,安全的大型空间来供孩子们嬉玩。白天除了市府的工作人员中午可能会在广场上吃吃中饭,晒晒太阳外,少有人光顾。广场周围建筑功能的单一性决定了这一点。除了行政工作人员外,附近的建筑多属居住性质,这里的居民白天大都去了市区工作,更少有老人住在广场附近的住宅区里。在寸土如金的温州,这么大的广场多数时间闲置,可惜。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就被现在已经81岁的简·雅各布在她的1961年出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里就指出过了类似的不足。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在周边投资修建多种功能混合的建筑,让不同的时段都会有人光顾广场。市规划局的郑晓东先生大力提倡的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也相吻合。对比一下温州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的和一百多年前的欧洲旧城改造时遇到的限制,我们会发现,土地公有制应该让那些在19世纪欧洲流产的宏伟蓝图的作者们欢呼雀跃。从市政广场的建设说开去,现在当地政府有资金,有权力,更有义务把温州建设成真正适合居住的城市。我们面临的真正困难,是决策中如何避免再犯历代不停重犯的错误,慧眼识别出优秀的提议和规划。2023-07-22 14:30:561
《落脚城市》目录
第一章 城市的边缘 六公里,中国 塔村,伦敦 第二章 由外而内:新城市的盛衰演变 最初的开端:小移动,大迁徙 寇赫瓦迪,印度勒德纳吉里 诞生之痛:落脚城市的成形 坎兰格查,孟加拉达卡 发展停滞:无法落脚的城市 基贝拉,肯尼亚内罗毕 改革:危立于悬崖边上 圣玛尔塔,巴西里约热内卢 第三章 立足于金字塔的顶端 令人感叹的美国落脚城市 洛杉矶,加州 后移民国际的落脚城市 外来移民的郊区化发展 荷顿,弗吉尼亚;惠顿,马里兰 第四章 乡村的城市化 乡村陷阱 达塔利,波兰 最后的村庄 水林,中国四川 没有城市的乡村 朵利,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 落脚村庄 毕斯瓦纳,孟加拉锡尔赫特 第五章 第一波人口大迁徙:西方今日面貌的形成 现代世界的丑陋门户 巴黎 19世纪的建构过程 伦敦 隐藏的落脚者 多伦多与芝加哥 第六章 一座落脚城市的死与生 伊斯坦布尔 第七章 起于市郊边缘的巨变 尔撒圣殿,德黑兰 佩塔雷,加拉加斯 穆兰德,孟买 第八章 新城市与旧世界的冲突 空间的问题 金字塔小区,法国埃夫里 公民身份的问题 克劳兹堡,柏林 空间与公民身份 帕尔拉,西班牙 第九章 迁徙的终点:从底层到中产阶级 不再被排挤的邻里 佳丁·安吉拉,巴西圣保罗 帕拉博夫妇的家 孟买 第十章 在都市立足扎根 密集度,自发性,独立自主 斯洛特瓦特,阿姆斯特丹 土地,连接,治安 卡拉伊尔,孟加拉达卡 仅求生存还是重振健全的城市? 松克里夫公园,多伦多 致谢 参考资料2023-07-22 14:31:101
关于城市管理的书籍
1、《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作者为唐燕、克劳斯·昆兹曼; 2、《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作者为雅各布斯; 3、《城市意象》,作者为凯文·林奇; 4、《落脚城市》,作者为道格·桑德斯 ; 5、《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为简·雅各布斯; 6、《伦敦城市构型形成与发展》,作者为特里·法雷尔; 7、《城记》,作者为王军; 8、《城市的精神》,作者为贝淡宁; 9、《城市管理学》,作者为冯云廷;2023-07-22 14:31:301
王者荣耀背后的市场有多大?
《王者荣耀》背后的百亿级市场《王者荣耀》自诞生起,伴随着收入的爆炸式增长,在游戏领域一骑绝尘。根据腾讯2017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网络游戏收入增长39%,达到238.61亿元。其中,《王者荣耀》立下奇功。鲜为人知的是,伴随着《王者荣耀》和游戏领域的快速发展,由《王者荣耀》衍生出来的内容创业,已经风生水起,初成规模。《王者荣耀》背后的内容产业《王者荣耀》游戏本身究竟有多么成功,媒体已经讨论太多,2亿注册用户的规模加上数千万DAU背后,各种数据还在不断攀升。在这个巨大的IP背后正在诞生着多个小IP,最终组合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游戏生态,呈现类型包括电竞、游戏解说、游戏主播、游戏攻略等,内容形态包括现场赛事,直播、短视频、图文等。据保守估计,与《王者荣耀》有关的整个市场已经高达百亿级别。与游戏内核建立最直接联系的方式就是电子竞技了。根据Newzoo网站统计,2017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电竞游戏市场收入达到182亿元。可见,《王者荣耀》使移动电子竞技撼动传统电子竞技的地位成为可能,说《王者荣耀》推动了移动电子竞技全行业的发展也不为过。随着KPL赛事的展开,全国各地涌现了众多大大小小的俱乐部,而最终冠军的奖金设置上,也从去年的185万涨到了今年的220万。目前相关的赛事包括KOC城市赛,范围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实行零门槛报名准则,全民参与;TGA大奖赛基于腾讯游戏竞技平台,覆盖全年并有机融合线上线下赛事,每年总参赛人数达数千万;移动电竞赛事QGC由QQ手游和企鹅电竞主办、面向所有手游玩家,除通往KPL的入围赛资格外,还提供现金奖励及游戏礼包;WGC精英赛由微信游戏举办,是服务于4亿微信游戏玩家的专属电竞平台。除上述与职业联赛挂钩的四大赛区赛事外,今年4月起,《王者荣耀》还分别与大唐网络及华为荣耀V8合作开展了媒体赛。2017年单是官方介入的,就有六个《王者荣耀》电竞比赛项目轮番开展,2亿玩家都有可能参与到竞技中。直播和解说视频,本是电竞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现在却都能够独立出来形成内容,成就新兴直播平台和经纪公司。当前#KPL#微博超级话题坐拥3.9亿阅读量,而春季赛成就的许多“王者红人”如解说瓶子、嗨氏等,也纷纷从此打开了商业合作的大门。游戏直播APP前三强围绕《王者荣耀》的直播,无论是主播人数还是观看人次,都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数字。根据实测,晚10:00左右,排名第一的虎牙,其《王者荣耀》专区的热门直播前三名,平均观看人数在18万左右;企鹅电竞《王者荣耀》区有2663位主播同时在线,数量远超其他专区;而斗鱼的明星主播,观看人数超过100万。腾讯互动娱乐市场总监陆金贤,在接受南七道采访时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王者荣耀》的游戏内容作者官方接触的有4435名,其中直播类作者共765人,非直播类作者3670人,包括视频内容作者、表情包作者和插画漫画等图文内容作者。整体作者覆盖粉丝数上,在各渠道未去重的情况下超过11.57亿人次,涉及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企鹅电竞、龙珠、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微博、贴吧、兴趣部落等社交平台,以及lofter、花瓣、5sing等小众专业平台。直播类相对名气较大的头部主播和公司,每年能创造1000-4000万的商业价值,如爱拍原创62万粉丝的小潮、虎牙直播65万订阅的疯行兄弟等。非直播类的头部作者,也有400-600万/年的价值输出,如美人鱼头、琪琪等。非直播类创作者人数占比相对较多,虽然单次内容的影响力没有直播类内容那样大,但是在短视频的风口下,如果有优质的作品稳定输出,后续的影响力和市场潜力也不容小觑。而游戏攻略类内容,是当前最能大量稳定输出的内容产品,这一区域使得每个玩家都有分享和展示的机会。据悉,从草根的UGC到官方监修的团队作品,攻略解说类文章和视频,产出量高达每周10万以上。游戏官方网站的图文攻略周榜上,排行前五的文章,后台监测到的平均阅读量达100万以上。从去年5月开始,就有部分游戏门户站招募《王者荣耀》原创写手,今年2月,号称“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的17173发表公告,开展内容创作者招募。随着新人的不断涌入,攻略类内容的市场一片繁荣。那些因《王者荣耀》而崛起的创业者在与《王者荣耀》相关的整个生态链中,有些平台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基于《王者荣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团队、内容风格、独立品牌,有些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捞月狗从尴尬的社交平台到直播聚合平台,捞月狗通过《王者荣耀》找到了以游戏切入社交的突破口。“《王者荣耀》俨然已经成了社交身份的代表。”CEO痞子狼说,从2016年9月布局《王者荣耀》开始,捞月狗除了在电竞方面购买战队、参加腾讯的职业联赛外,也着手打造游戏内容,包括游戏攻略、《王者荣耀》表情包和与电竞相关的社会新闻,还从老牌游戏网站和传统媒体挖来主编做指导,以生产更有体系的内容。伴随着游戏热度的增高,到今年5月初,捞月狗已经拥有4300万注册用户和300万DAU,并宣布完成超过4000 万人民币的B+ 轮融资。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一个像纽约这样世界性大都市要保持持续性繁荣, 必须是由新的摩天大楼、矮小的老建筑,大马路,短街道等互相关联、多方位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良性的生态模式。而对于《王者荣耀》这样一个新兴网络城市来说,它提供和促进了这些不同的内容创业者的基础和发展,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王者荣耀》才能不断的创造着数据和收入的新高和奇迹,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文化和时代的标签。2023-07-22 14:32:042
如何学习城市规划专业
看来你是个刚考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吧,我是城市规划研究生,我谈谈大学阶段城市规划该怎么学吧。1.首先,大一阶段,你不会接触到专业知识,你先把一些基本课学好,千万别觉得没用,城市规划专业是个涵盖量很广的专业,你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否则你到大三大四时会后悔的。另外,大一学好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多练手绘,有机会的话练练线条吧,城市规划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手绘能力,你以后做快题,做草案的时候都要用到的。大一我不推荐去图书馆看专业书,因为你看不懂。可以看些哲学书,增加自己看问题的角度。2.大二时会接触到建筑方面的知识,开始做些建筑设计,好好做这些设计,为大三大四的城市规划设计打下基础,设计一般是7-8周做完一个,做设计时每周都要给老师去看方案,千万不要平时不做,最后一周来不及了,通宵胡乱赶个方案当做作业交上去,这对你将来的发展没好处。同时大二时会上一门“城市规划初步”和“城市规划原理A”,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把这些知识好好梳理掌握。大二时可以开始看一些专业方面的书,推荐:《城市意向》《城市形态》《美国城市的死与生》。这几本书一般是城市规划者必看的书。3.大三开始做城市规划设计,刚开始的时候会大脑一片空白,多模仿别人做的案例,同时大三时还需要掌握CAD、PS等几个绘图专用软件。有时间把GIS学一下(城市规划行业未来搞设计都是要用到GIS的)4.大三时做详细规划,大四时做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具体怎么做设计,我现在说了没用,要你自己去实践的。5.大五时出去实习(城市规划是5年制的)6.城市规划者还要掌握社会调研的能力,多接触社会,深入分析问题,大学里会有很多的调研机会。2023-07-22 14:32:512
什么是城市增长机器
城市增长机器是城市政体论的一个理论来源,同时也属于城市政体的一个部分。它指的是以土地资源为纽带结成的城市政体,以土地资源为城市增长的主要手段。关于城市政体论你可以上网搜一下,是关于利益主体的合作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2023-07-22 14:32:594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街道的美学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1 作者芦原义信是日本建筑协会主席,并着有《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作者对于外部空间的尺度、比例以及一些行为心理学在空间设计上的应用颇有研究。在本书中,作者从文化角度出发,将日本街道空间与西欧的街道空间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同时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了中西方街道格局的图底关系,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论述了如何发掘城市空间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本书写作于1979年,上世纪60年代欧美建筑界正在刮起一阵人本主义风潮,亚历山大的《建筑的永恒之道》、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文丘里的《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他们的理论虽然各有倾向,但他们都关注到了工业和科技对人的异化,提倡对人性本身的观照。芦原义信在书中这样写,“所谓外部空间的构成,就是让巨大的城市达到人的尺度,把大空间还原成小空间,把空间充实得更富有人情味的技术。”可以说,作者提倡的“街道的美学”,是以肯定人的存在为基础的。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讲街道空间的构成,下篇侧重城市景观的分析。对于书中的内容,做如下总结: (1)内部和外部 作者开篇发问,为什么西欧的街道总是整齐划一、充满秩序感,而日本的街道总是杂乱无章?这是东西方街道的一个显着差别,西欧的街道总是由建筑构成连续的街景立面,而类似日本这样的东方式国家却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街道往往缺乏组织,建筑也鲜少面临街道,都是以院落或者围墙作为屏障的。作者认为这是东西方文化对空间的理解不同,我们对“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认识有偏差。对日本人来说,穿着鞋进入的空间是“外部”,脱了鞋进入的空间是“内部”,而西欧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城市或街道那样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作者举了旅馆的例子,日本的温泉观光旅店夜间大门上锁,房间不上锁,西欧的饭店则是大门人人都可以进去,里面的房间则要上锁。他认为,”西欧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他是城市或街道那样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相对的,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在于它是家庭私用的内部秩序,结果在欧洲的家中和外边一样地要穿着鞋,而在日本的家中则要脱鞋。“由此作者得出的结论”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薄的。这颇有点像许多人多国人“公德”与“私德”的看法,认为中国人“私德”很好,对外的“公德”却很差。对此有点存疑,这是对现象的总结,因果必然性却不尽然。 作者还有一段“坐的文化论”来解释日本为什么没有形成欧美式的秩序街道。传统的日本住宅没有家具,甚至没有椅子和床,一切日常活动都在地板上进行,因此衍生出与“坐的文化论”相对应的“地板型建筑“,在这样的建筑中,”空间不是由厚重的实墙限定的,而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场(地)"观念加以限定的。因此,作者认为“日本这种墙的观念淡薄的‘地板型建筑"在街道的形成上是分厂困难的。 (2)街道的构成 对街道构成的分析,芦原义信引入了一些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主张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作者分别给出了意大利和日本古代江户的地图黑白反转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意大利的对比图中,建筑内部空间与街道的外部空间,在质量上市近似的,而江户的对比图中,道路与建筑之间还有很多用途不明确的剩余空间。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具有轮廓清晰的‘图形"性格。常常能看到有人用图底反转的方法来做一些城市空间的比较与分析,我至今都对这种分析方法表示疑问,好像是一种为论据而论据的过程。 (3)“一次轮廓线”和“二次轮廓线” 东京银座等最繁华的街道,立面往往都被巨大的招牌所占据,如果“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二次轮廓线”,“二次轮廓线”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对街道的认知和观感,映入眼帘的往往是杂乱和无序,作者认为应该把二次轮廓线整合在一次轮廓线中,例如把侧招牌按照同样大小等间距设置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手段。 由此可见建筑师对于秩序感真是谜一般的痴迷。新生代的日本建筑师BOW-WOW犬吠工作室却对现实是一种“解构”而非“建构”的姿态,他们欣赏这种“非秩序“的东京景观,对本土文化也表现出更多额自信。两代建筑师的观点对照起来看也非常有趣。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2 近日终于读完了《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非常精彩。尤其为作者芦原义信漫布于全篇的对日本城市街道环境不佳的关注、呼吁的一片拳拳之心所感动,作者又以一个建筑师的专业知识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具体的改善方案,看起来真是过瘾! 作者在“内部与外部”中说:“日本的传统是在家的内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以家族为中心,在一幢建筑里保持着内部秩序。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泊的。“日本人将家看作‘内",把街道看作‘外",不像西欧人那样在空间领域上加以统一。换句话说,‘外"是外部,这就意味着它的整洁漂亮由谁来管是和人们无关的”。作者提到的这些“日本人”的特征和问题,因其源流于中国,也同样是中国人的特征和问题,而在中国建筑学者的文章中,却尚未见到阐述得如此切中要害的观点。不管是所谓“大师”还是一般的“业内人事”,多是以个人好恶或人云亦云的观点来肆意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能够像芦原义信在文中对日比谷公园所做的那样提出具体改善措施的,更是少之又少。 《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8年,当时日本“正处于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不顾衣着打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作者认为:“为了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光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提倡都市的文化和美好”。我觉得作者说得很好,现在的中国也正在迈入“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不能再像改革初三十年那样“不顾衣着打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了,也应该在努力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更美好的都市的文化和景观。 借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只重视‘内眺景观"而对‘外眺景观"不太介意的“中国人”,作为文化高度发达国家,也该把街道的美学提到日程上来了。 街道的美学读后感3 街道与建筑的关系?建筑外墙既是广场或者街道-即城市外部空间-的内墙。作者认为街道是一种文化,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在现代城市里面,绝大多数人都在室内活动,建筑内部才是最有活力的场所,所以要死的街道富有活力,就必须将建筑内部的秩序渗透出来,街道的活力是两侧的建筑造成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程度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认为街道空间为生活所必须的交流空间。在欧洲,建筑内部秩序渗透到了街道跟广场的秩序中,建筑的外墙不是简单的围墙。作者强调道“街道和广场一直铺装到建筑的外墙根,与建筑之间没有什么含糊的空间。”“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大多连一棵树都不植,地面常施以美丽纹样的铺装。就像室内地毯一样各个角落都铺满,完全是人工的城市空间。”而且其建筑内部也没有日式的抬高地板的做法,墙壁的内外墙也大体一样,这样,“内外空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屋顶了。”建筑的外廊承担了外部跟内部沟通的作用,使得室内的活力洋溢到街道上,例如意大利圣马可广场等。 芦原义信把住宅和街道关系分为3类: 1.开放式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之地,“内部秩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院子向城市公共空间做了贡献。但是这只是低密度建筑区域的做法,不能算作城市空间。 2.欧洲式。没有前院,外墙形成街道,外墙面上门窗开洞。居民生活和街道生活交织在一起。 3.东亚式。和建筑完全脱离的院子形成街道。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与其说前院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美洲的院落式外部城市街道的一部分,而亚洲的院子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因为亚洲的传统住宅很通透私密性不强,就必须依靠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的住宅本身是因为住宅的私密性好,所以可以把院子贡献给街道。住宅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在中国的传统街道,街道往往被封闭的围墙限定。传统街道没有建筑外立面的帮助,胡同中生活的人们还是充分利用了局促的街道焦炉,端出椅子纳凉、喝茶或者聊天。虽然在传统胡同里,人们没有美化街道的观念,但很浓的生活气息,仍然使得街道体现出建筑内部的秩序。 “这是因为我在勒·柯布西埃的作品中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人情味,他的作品存在着以形式美为出发点的美学观念,其中甚至连人的存在都否定了。” 这句话对大师评价很犀利。柯布西耶规划设计的昌迪加尔,柯布把城市当做一个有机体,并以“人体”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脑;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等。柯布的规划从人体布局出发,但是却太过概念化,建成后的空间空旷巨大的,没有从城市居民真正的生活角度考虑。在城市设计中,通常图底关系理论进行分析,目的就是将外部空间图形化,可是实际中,外部空间并没与被赋予更多的人性化特性。 还有批评柯布设计马赛公寓亦如此。马赛公寓配备齐全,是一个很成功的建筑。可是人们是否愿意就呆在一栋楼里面解决所有问题呢?倘若每栋建筑都如此,城市外部空间就会更加了无生气。但是现代的网络时代,使得人们不用走出公寓就能解决生活上的一切问题,是否建筑也会有这种趋势。 书中提到了建筑的轮廓线,每次设计中总会有人提到建筑轮廓线这个概念。但是到底什么样的轮廓线才是好看的,似乎也没有什么标准可以判断。 作者定义决定建筑本来外观形态的建筑为第一轮廓线;第二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说构成的形态为第二次轮廓线。欧洲的街道多完整的保留了第一轮廓线,而亚洲的城市多呈现出第二次的轮廓线。作者认为该尽量还原第一轮廓线,恢复建筑外墙的可见性。对于亚洲多呈现出第二次轮廓的问题,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例如在中国,上海就开始提出对户外广告的控制。 个人认为第二次轮廓并非坏事。首先这个是一种很有特点的地域性特征。商业上铺天盖地的广告牌和灯箱,是最有亚洲地域性的标志,这也是日本街道、亚洲城市区别于欧美商业大街的重要标志。其中广告上的图案文字,也有像拼贴画一样的效果,有表现出更多的意思。地域性特点并不是一定要历史悠久的,只有是伴随着日常生活形成的就是有地域特点的。 其次这种铺天盖地的“第二次轮廓线”虽然打乱了建筑本身分明的天际线,却明显起着沟通建筑室内外的环境,反而沟通了室内外环境。如果这种广告牌形成了很好的过渡空间,又何必非要追求清晰的建筑轮廓? 中国和日本虽说都是东方的代表,文化上有相似性,但是国情差异是很大的。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的街道确实不太美观,立面不协调,但是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的部分。这种城市美化工程有时会把城市搞的不伦不类,而且这也不是说还原建筑立面就能完全可以解决的。很多街道的立面就算还原,依旧是不美观的。反过来想,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美化了完本不足的建筑。 书中,作者还提到D/H比值的问题,自从这本书出版,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广泛认同和讨论。和街道设计注重细节的问题。书中提到了下水井盖的这个小部分,日本的下水井盖,图案丰富有些还有颜色。而国内的下水井盖千篇一律。每次我们作设计的时候,都是想到1:200,1:500的比例,而没有把自己缩小放在空间里面考虑。2023-07-22 14:33:131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美] 威廉·H·怀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1rjUyHPXPgwZZvUorh2eQ 提取码:i71q书名: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作者:[美] 威廉·H·怀特译者:叶齐茂豆瓣评分:7.9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3页数:176内容简介:为什么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很人性化,运转良好,有些却不然?这本书是关于城市空间的,所得出的结论,也都是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1970年,威廉H怀特建立了一个叫做“街头生活项目”的研究小组,观察城市的公共空间。观察是从纽约市的公园、游戏场地和街区里那些非正式的休闲娱乐场所开始的。观察的时间长度是10年。究竟是什么让城市里的公共空间生机勃勃或死气沉沉?是什么在吸引着人们?又是什么在令人们厌恶?对于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阳光是重要的,树、水、可以买到小吃,能有地方坐坐,也很重要。这听上去没什么稀奇,而怀特用10年的观察证明,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异乎寻常地重要。我们无法阻止城市的蔓延。对于生态环保主义者而言,保护乡村和保护城市其实同样重要。因为如果人们发现城市不宜居住,就像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样,他们就会离开城市,搬到乡村和郊区。正如怀特所观察到的,城市中无所不在的小空间,会对城市生活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人们聚会的场所,而不是工程项目。因此,在我们设计新的小城市空间,或是改造旧的小城市空间时,必须把人和人的使用考虑进去。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样,《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协会推荐的必读经典。作者简介:威廉·H·怀特 William H. Whyte (1917-1999),《财富》杂志编辑,美国关于城市、人与开放空间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通过他的著作,特别是《有组织的人》《最后的景观》和《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威廉u2022怀特教育了一代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应该把城市看作 是人的居住地,而不是简单地作为经济机器、交通节点或巨大的建筑展示平台。2023-07-22 14:33:201
《经济的本质》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经济的本质》([加]简·雅各布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4pHi-rWYwpoLgAR1BTvMw 密码:e2zl书名:经济的本质作者:[加]简·雅各布斯译者:刘君宇豆瓣评分:7.5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份:2018-6-1页数:232内容简介:雅各布斯从“人类是自然界中遵循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这一前提开始,试图从自然世界中总结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综合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进化论的视角进行阐述。本书采用柏拉图式的对话体例,对话在五个虚构的人物之间展开。是颇具可读性和韵味的经典作品。作者简介: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美国-加拿大学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学术研究对城市研究、社会学、经济学都有很大贡献。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成为城市规划领域划时代的经典。此后,她笔耕不辍,出版《生存系统》《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等重要著作。她那些划时代的观点和理念,指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直到今天仍起着深远而不可替代的影响。雅各布斯还是一位始终充满热情的社会活动者。因为雅各布斯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参与,拉塞尔·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将她列为美国值得珍惜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06年4月,简·雅各布斯逝世,享年89岁。2023-07-22 14:33:322
外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中有一本红色书皮的是什么名字
在外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中,有一本被称为“红色书皮”的书籍,它的正式名称是《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是由美国女性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于1961年出版的。《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主要讨论了城市规划的问题,作者认为,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建筑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多样性、混杂性、密度和步行友好等。雅各布斯在书中强调,城市规划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和行为,而不是仅仅关注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这样才能建设出真正适合人居住的城市。这本书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城市规划界的“圣经”。总之,《城市的死与生》这本被称为“红色书皮”的书籍,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对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思考。2023-07-22 14:33:5115
求建筑资料,急急,是我满意的,再追加分啊!送分啦!
我收集的建筑方面的资料,你看有没有适用的。因为我在外面使用GPRS上网的,太慢,回家后用有线传吧。QQ:1654144572007版新教材ANSYS教程.pdfANSYS操作命令与参数化编程ANSYS结构有限元高级分析方法与范例应用.pdfANSYS高级工程有限元分析范例精选CASIOfx-3650P3950P用户说明书.pdfCASIOfx-4850P4800P3950P编程函数计算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pdfCASIOfx-4850P.pdfCASIO计算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常用公式程序编写及应用.pdfColortab.pdfLightscape3.2循序渐进教程.pdfpkpm应用教程PKPM教程.iso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pdf[周一星]《城市地理学》(电子版).pdf[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邓庆坦.扫描版.pdf[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pdf[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日]..pdf[建筑、安装、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应用百例图解].林毅辉.扫描版.pdf[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钱昆润等.扫描版.pdf[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2版)].程大锦(Francis.D.K.Ching).扫描版.pdf[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西蒙兹.扫描版.pdf[智能建筑设计与建设].宫周鼎.扫描版.pdf[机械]工矿企业电气工程师手册-王士政(1023页).pdf[机械]汽车图解说明.pdf[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pdf[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pdf[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彦.扫描版.pdf《CAD8金牌样板房》全部1695个dwg源文件《从大学生到土建工程师》刘桂新.扫描版.pdf《城市意象》(美)凯文u2022林奇.pdf《工程测量》西南交大电子教材.pdf《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手册》(word文档)《建筑结构.随刊赠阅》2006.1.pdf《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实例与图集》.pdf《构造地质学》《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doc《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讲义.pdf《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施工放样》培训教材(路桥方向).pdf一生要读知的100处世界著名建筑.pdf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pdf世界高层建筑.pdf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中国古建筑图典.pdf中国土木工程师手册.pdf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国大百科全书u2022力学.pdf中国工程地质五十年.pdf中国建筑之特征.doc中国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pdf五金手册.xls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风玫瑰.rar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应用手册.pdf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应用百例图解全站仪教程公路工程基础.pdf公路工程施工测量.pdf农房建筑图集.pdf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PDF区域规划概论.pdf园林景观设计教程.pdf国家大剧院电子标书.rar土木工程专业英语.ppt土木工程材料.pdf土木工程测量(第2版)土木工程荷载与设计方法.PDF土木建筑国家级工法汇编1999-2000.pdf地产标杆:万科、金地5+2成功法则解码地图学.pdf地基与基础.pdf地质图图例.jpg地质年代表.gif场地设计.pdf城市中心规划设计.pdf城市和区域规划.pdf城市地理学.pdf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pdf城市规划方法论.PDF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pdf城市设计概论:理念u2022思考u2022方法u2022实践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的高级应用.pdf大跨空间结构实用建筑施工手册.pdf宣威市近期建设规划图.jpg家装设计全攻略.exe小型悬索桥.rar居住区详细规划.pdf岩土词典.xls工业与民用配电安装手册.pdf工程全套资料.rar工程勘察投标书的编制和评审.pdf工程地质.pdf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pdf工程地质手册(第4版)-2007.pdf工程地质手册.pdf工程地质计算和基础处理(潘家铮).pdf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实施手册.pdf工程机械设备技术手册.pdf工程测量.pdf工程造价概论.pdf巫山县巫峡长江公路大桥(净跨460m)施工设计图.rar希腊字母及读音.jpg常用施工与预算小工具集平法制图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pdf应急救援预案建筑专业英语词汇.xls建筑图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pdf建筑学教程.doc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与软件应用建筑工程技术技术交底.doc建筑工程施工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操作规范大全.pdf建筑工程造价员培训教材.pdf建筑心理学建筑想说爱你不容易.doc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龚思礼2003.pdf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pdf建筑施工常用符号、代号与公式.pdf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扫描版.pdf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高清晰版.pdf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手册.pdf建筑施工教案.doc建筑施工教案.pdf建筑施工模板图册.pdf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df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手册.pdf建筑材料手册(第四版).pdf建筑模式语言建筑电气设计与应用.pdf建筑的百年变迁.doc建筑科学.doc建筑空间组合论.pdf建筑细部集成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数学建筑结构构造规定及图例.pdf建筑结构概念体系与估算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pdf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pdf建筑绘画及表现图(第二版).pdf建筑装饰工程手册(上、下册).pdf建筑论文集.doc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2.pdf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3.pdf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4.pdf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5.pdf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6.pdf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8.pdf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用手册(2003版).pdf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务全书.pdf建设工程建造师工作手册.pdf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手册房地产制度.pdf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三版).pdf房屋建筑学.pdf房屋建筑学试卷.doc房屋建筑学课程PPT房屋建筑工程量速算方法实例详解.pdf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常见问题解答.doc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常见问题解答.pdf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pdf技术论文技术负责人手册.doc挡土墙施工及加固技术讲义.ppt放线工手册(第二版).pdf数字化成图:AutoCAD地形图测绘高级开发.pdf斜拉桥手册.pdf施工数据手册.pdf施工组织设计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pdf最新实用五金手册.pdf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国际标准实务全书.pdf最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定额与概预算实务全书.pdf有限元分析.pdf材料力学(刘鸿文).pdf材料力学(卓家寿主编).pdf材料力学(孙训方)材料力学(铁木辛可).pdf桥梁工程.ppt毕业设计计算书.doc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iso水工隧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第二版).pdf水文地质手册.pdf水晶石建模.pdf水晶石建模素材.rar水晶石建筑表现2测量学测量学高井祥等.pdf测量学公式集.pdf测量放线工(高级工).pdf浙江造价员培训ppt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pdf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df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pdf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算例.pdf混凝土结构设计资料.pdf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pdf环境分析.pdf环境认知.pdf理论力学理论力学(西北工大).pdf理论力学.pdf电力电子学.pdf电工计算手册(增订本)上、下册.pdf矿业权分布图.jpg砌体结构CAD原理及疑难问题解答.pdf砌体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PDF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PDF程序结构力学(袁驷).pdf空间网格结构简明建筑工程预算员手册.doc简明建筑工程预算员手册.pdf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pdf简明钢结构设计与计算.pdf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龙驭球,包世华).pdf结构力学的电子计算机计算原理及程序设计.pdf结构反力弯矩挠度.pdf结构技术措施.rar结构振型系数.pdf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pdf结构设计计算书系统(按照新规范编写).xls网架结构设计手册.pdf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pdf规划图时常用的素材.rar计算系数表.pdf设计中的钢筋专业知识.ppt资料员.ceb近代建筑现象.doc造价工程师实用手册.pdf造价师强化练习软件2004钢筋工手册(第二版).pdf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1997.pdf钢筋砼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细则.pdf钢结构实用设计手册.pdf钢结构工程施工图实例图集钢结构工程施工操作手册钢结构工程施工操作手册.pdf钢结构建筑构造图集钢结构构件和框架的平面内稳定.pdf钢结构标准件分册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pdf钢结构设计:方法与例题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pdf钣金手册.pdf风水与建筑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pdf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例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高等土力学(龚晓南).pdf2023-07-22 14:34:314
城市人行道的用途和意义
本文是读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前四章)》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思路重新整理归纳的读后总结,有少许个人联想和解读。 主要是在说城市人行道的三点用途:安全、交往和孩子的同化。 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北京真是一个绝佳的反例。 按:《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文译本是非常糟糕的一本书。翻译极差,各种主谓宾、定状语满天飞,再过几年机翻肯定比这个好。另外,原作者本人在书中发泄了大量怨气,举了很多毫无作用的例子来嘲讽城市规划者,而不是去诠释理念。阅读她的文章,感受不到成形的思路和线索,读得很累。第四章看完不知所云,直接就弃书了。综上所述,这是一本过誉、不推荐购买的书。 一条城市街道要想在陌生人多的时候也能确保安全,要具备三个条件: 满足这种监视条件需要在人行道边上布置商业点和公共场所,尤其是在晚上或夜间开放的商店、酒吧和饭店等等,它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维护人行道的安全。 首先,这些场所位于人行道边上,得以让人们频繁地使用人行道。并且人们上街活动这件事本身就能吸引更多的人。 其次,店主和小企业主们本身是安宁和秩序的坚决支持者。他们憎恨打碎玻璃以及拦路打劫这种行为,他们不愿看到顾客因为害怕不安宁而战战兢兢。他们是非常管用的街道监视者和人行道护卫者。 有一些街道本身没有多少吸引力成为公共场所,但它们可以成为通向商业、公共场所的必经之路,使得这些地方也常常人来人往。因此,一片城市区域中的商业点应该频繁分布,让缺少公共场所的街道也拥有很多行人。 在大城市里,没有人愿意随时开门迎客,款待任何来访者。隐私在城市中是很珍贵且必不可少的东西。在一些小地方,每个人都知道别人的事情,在城市里不是这样 ── 只有那些你愿意向他们倾诉的人才知道你的事情,这是城市的特性之一。 但是,如果人与人的接触只能限制在私下的话,城市就会失去它的效用,变得迟钝。此时,人行道上的交往就变得非常重要。 人行道上的交往是一种公共活动,它把互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 人们要护卫基本的隐私,同时又希望能与周围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一个好的城市街区能够在这两者之间获得平衡。 人行道提供给人们一个正常的渠道,发展出一种熟悉的、公共交往的关系,建立起一条无意识的平衡线,划出了城市公共领域与个人隐私领域的界限。 这样的平衡大部分是由人与人在公共交往中的一些细节组成,平常人们很不经意地实践和接受这些细节,以致于大家几乎忽略了它们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么一条界线,或者说缺失正常的人行道生活,这种平衡关系是不可能形成的,更谈不上持续了。 当城市缺少人行道生活时,人们就必须要扩展他们的私人生活。由于牵扯到私人生活,人们就必须共享比人行道生活更多私人的东西,否则就只好少一点交往,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就是两选一。要么多牺牲一些隐私,要么就减少一些活动,无论哪个都会令人苦恼。 在那些人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共享一些私人生活,要么什么也不共享」的城市里,常有的结果是什么也共享不到(比如北京)。在缺少公共生活的城市里,人们通常处在互相隔离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产生的人际间裂缝会大得惊人。 封闭或者无人监护的空旷地区(如公园、商场里的儿童区)并不适合作为孩子们 日常 玩耍嬉戏的场所。城市里的孩子需要各种各样玩耍和学习的地方,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户外的 非专门 的活动场地,在那儿活动,有益于形成对世界的基本了解。 这样一个非专门的孩子嬉戏的地方正是家庭所在地的人行道能提供的。在正常情况下,热闹的人行道上总会有很多成人在场,不好好利用这个条件,而把希望放在雇佣他人和设备、转移到专门的玩乐休憩场所(注:指的是日常,而不是说去这些地方就是不对的),是欠妥的。 人们(原文指城市规划者)似乎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玩耍时需要有多少成人在场,也不会理解仅有空间和设备是不能让孩子长大的。这些东西可以是一些有用的辅助品,但是唯有成人才是抚育孩子长大和引导他们进入文明社会的主力军。 孩子会模仿大人的态度,如果街道成人们(你可以认为是街道的大爷大妈们)对孩子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去关注,孩子们身上会慢慢浮现出街道主人翁的意识。这种意识和思想,在商场儿童区是买不到的。2023-07-22 14:34:381
小红书的“红”与“黑”|艾问人物
2020年初疫情期间,全民宅家 ,无数90后、95后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平凡生活的一个个瞬间。 “冰雪热潮、无糖主义、酒变甜、回血式独居、无性别穿搭、在家健身、治愈式旅行、外出露营、回家做饭。”成了年轻人热议的话题。 对拥有1亿月活的小红书来说, 美食 类消费DAU一度超越美妆护肤,成为小红书社区第一大垂直品类。 截至2020年底,小红书 美食 品类笔记累计近2000万篇,超过13亿人次在小红书搜过 美食 内容。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正在进行E轮融资,估值50亿美元,高瓴资本是领投方之一。 2013年,瞿芳29岁。即将“奔三”的她,在这一年辞掉自己月薪几万的外企白领职位,另辟蹊径投身于移动互联网创业大军之中。 5月底辞职,6月赴美寻找风投,7月初和搭档毛文超在上海成立公司——行吟信息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9月公司主打产品“小红书APP”上线。 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瞿芳从一名打工仔转身成为一名创业者,对此她说:“年轻人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小红书”从上线至今,被称为“国民种草器”,不论是出国 旅游 购物,还是居家 健康 养生 ,从美妆到学习好物,又从穿衣搭配到考研心得,各种分享内容应有尽有。 在最开始,对瞿芳而言,令她最开心的事情便是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境外购物平台“小红书”顺利上线,然而平台上线之后,想进一步扩大市场的瞿芳却碰了壁。 瞿芳想做大“小红书”这个“蛋糕”。 她试图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在增加平台用户数量的同时,提高旅行社旅客的购物需求,从而达到双赢,然而对于旅行社而言,国内旅行市场已经习惯了既定的模式,非常排斥第三方信息介入,即使是瞿芳在出境旅行社工作的朋友,对于瞿芳的提议也是一口回绝。 想要打开旅行社的市场,太难太难。该怎么办? 所幸,“柳暗花明又一村”。 焦头烂额的瞿芳终于在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旅游 法》中找到了突破口。《 旅游 法》中明文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 旅游 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 “《 旅游 法》把这些旅行社都赶出了舒适区,促使他们走入市场,谋求新的合作。”找到了突破口的瞿芳十分兴奋,“这是把旅客购物这一需求释放到市场了,这是我们的机会。” 随后,瞿芳找到一家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旅行社,对方在会谈时开门见山地提到《 旅游 法》时,瞿芳知道,机会来了。 和旅行社合作后,在13年的“十一”黄金周,“小红书”的用户暴增10倍,从1个到10个,从一万个到十万个,这时,瞿芳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看着“小红书”的用户数量飞快增长。 “小红书”的起步在于出国购物经验分享,用户自主分享内容进行“种草”,在用户数量增多后,分享内容不再局限于出国购物、美妆分享,而是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实用家居,小到学习好物,可谓无所不涉及。 2014年底,“小红书”的用户们不再满足于社区的分享,通过“小红书”直接购买产品的需求日渐强烈,于是,“小红书”顺势推出电商平台,福利社(商城)的上线开启了“小红书”的自营模式。 自营意味着平台自己从采购开始,从仓储、物流、客服做到尾的一条龙服务,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为何选择道路比较艰难的“自营模式”呢? 瞿芳表示:“是因为在跨境电商中,用户最关心的是商品真假问题。而当时跨境电商的供应链还不成熟,只有通过自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商品品质。” 采取自营模式的“小红书”,利用海外购物社区用户的分享“种草”,再到跨境电商购物模块“福利社”中的购买 ,形成了自营的闭环。同时,一开始打下的社区分享互动、交流海外购物笔记基础,在为用户提供更优、更多选择时,促进用户的购买。 2017年,《人民日报》头版专题报道称“小红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社区电商平台”。这家借着跨境电商风口兴起的明星企业,成立仅四年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小红书”会彻底成为以发展电商为重的APP吗? 瞿芳指出其中分工,“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貌美如花”。 “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入口。”瞿芳说到。创业后,瞿芳最喜欢听到的话,就是朋友跟她说,每天最大的休闲 娱乐 ,是睡前刷刷小红书。睡前刷一下,好像这些生活方式就已经到达了他们身边。 “我们不要做一件小而美的事,跨境电商、垂直电商都是容易碰到天花板的。” 瞿芳从不给自己设限,亦不想公司因为某个标签而受到禁锢。 瞿芳曾对美好进行定义:给生活以仪式感。 她致力于把“小红书”打造成一个年轻人的虚拟城市,提供稳定和温暖的陪伴。 “小红书”的合伙人曾秀莲曾对“虚拟城市”的概念提出解释:“城,是指小红书的社区。大到一次毕业旅行,小到一碗泡面,用户在这里分享日常生活,做真实的自己。市,是进行交易的场所,是电商、零售、广告等商业,人们在这里进行消费。” 瞿芳曾表示:“如果我们把90、00后一代年轻人称之为新青年的话,他们有一个特别特殊的点,他们是在互联网上成长的一代,他们从小长在手机上、电脑上,他们的消费习惯的养成是伴随着大量互联网信息的发展,他们对新事物、新品牌有着极高的接受度,他们的思维特点、行为习惯更容易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平台从诞生开始就肩负着引导青年网络文化的 社会 责任。” 如今,每个月有9000多万年轻人在“小红书”上分享、发现他们的美好生活。 而截至2019年7月,“小红书”的用户数量成功突破3亿,月活突破1亿大关,“小红书”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提供展示自我、社交、做消费决策等多方面的平台,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的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 美食 内容成为了“小红书”近期增速最快、且并没有随着疫情的影响变小而消退的一大分享内容,在见证着“小红书”从分享生活到引领生活的不断成长的瞿芳,也陪伴着它的蓬勃发展,学会做饭也成了瞿芳疫情期间的收获之一。 瞿芳一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选择中,她撕掉了“小红书”电商的标签,并表示她希望将“小红书”打造成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入口,每个人都可以逛着玩,买东西只是顺便为之,做年轻人“宜居”的虚拟城市。 “城市因为人流而繁荣,人流带动区域的商业发展,商业发展可以压制犯罪,低犯罪和发达的商业可以带动人流,正向循环。”如《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所述,对企业来说,构建好良好的商业生态,才是光明之所在。 2019年5月,面对“清洗KOL”的质疑,沉寂已久的瞿芳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阐释初心。 2019年10月中旬,“小红书”重新上架面临着全盘数据下滑的问题,月活从当年6月底的9300万下降到9月底的7288万,元气大伤。 2019年12月23日,央视点名批评“小红书”上存在的违规行为及其孕育而出的一系列黑色产业链。 也是在这一年,“小红书”确定了使命和价值观。瞿芳表示, 社会 环境不断变化,但小红书的目标清晰不变。 2019年7月,小红书曾联合公安刑侦力量共同“打黑”,跨广东、福建、山东、上海四省市,协助捣毁重大刷量黑产窝点。2019年第四季度,小红书继续与上海警方紧密配合打击黑产,实现了国内首例针对刷量黑产团伙的抓捕。 不过, 作为一个消费导向型的生活社区,单凭内容本身,往往很难判定它是否为广告。 对小红书来说,打黑是一场持久战。 直播带货或许将成为小红书新的变现渠道,不过,在那个赛道里,等待着小红书的是B站、抖音等更强大的对手。 参考文献: [1]程璐.瞿芳 和时间做朋友[J].中国企业家,2020(05):48-50. [2]婷婷.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在超级城市里标记生活[J].时代邮刊,2020(20):46-47. [3]崔鹏.瞿芳:小红书之城的建筑师[J].中国企业家,2019(04):30-31. [4]王怡波.瞿芳:走出新境界[J].现代青年,2019(09):24-26. [5]李丹莲.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小红书App的扩散研究[J]. 科技 传播,2020,12(22):103-105. [6]姚心意.带货网红:“小红书”的成长启示[J].浙江经济,2020(06):77. [7]小红书瞿芳:全球化浪潮中 年轻人要不断提高创造力 .新浪 [8]瞿芳:中国最大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小红书创始人 .凤凰网 END2023-07-22 14:34:441
后现代主义组织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这个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生于现代主义之后。批判传统和正统。但它反对“科学的独裁性”。宣扬要有超越人类理性、道德和历史辖制的思想自由。在此意义下,后现代主义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建设性。 2)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道德;不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性的角度。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3)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这样,男性传统的解释就被女权主义者和被边缘化了的解释者解构了。 4)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与无政治信仰相联系;在灵命生活里,它是折衷主义(全凭在平安、安全、价值和目的方面是否有舒服的感觉)。但后现代主义的反“元解释”和“文本意义”也暗示着它本身的存在也大有问题。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淫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君子为耻、以痞子为荣的价值颠倒的恶浪中,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极端主张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23-07-22 14:35:332
关于城市管理的书籍
1、《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作者为唐燕、克劳斯·昆兹曼; 2、《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作者为雅各布斯; 3、《城市意象》,作者为凯文·林奇; 4、《落脚城市》,作者为道格·桑德斯 ; 5、《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为简·雅各布斯; 6、《伦敦城市构型形成与发展》,作者为特里·法雷尔; 7、《城记》,作者为王军; 8、《城市的精神》,作者为贝淡宁; 9、《城市管理学》,作者为冯云廷;2023-07-22 14:35:421
生命的本能从何而来?
生命的本能即潜能。人的潜能。 顾名思义,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一般的说,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潜能的,有的话也是遗传遗留的、或者是胎教促成的。 潜能被世人传得非常悬乎,说小孩有非常大的潜能,其实不然,鹰飞成功学潜能新理解: 潜能即是以往遗留、沉淀、储备的能量。如,人一生下来就要学走路,并且每天都在走路,到了18岁,即他18岁那年的脚走路的潜能就是自他学走路以来所沉淀下来的能量,曾报道有人曾经在逃命时跨越4米宽的悬崖,所以在某个环境下,人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来。至于潜能开发(鹰飞成功学另解)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多数人恐怕自己也弄不清楚。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个25岁的漂亮姑娘,不知什么原因“哑”了20年,经多方医治毫无效果。有一天,媒人领进一个大她25岁的长得很丑的老头子来相亲,见面之后,姑娘的父亲私自做主,逼着姑娘嫁给他。姑娘急了,竟讲出20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这事奇怪吗?不奇怪,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事。据《医部全录》载,明朝年间,某地有一个姑娘得了一种怪病,打哈欠后两只胳膊怎么也放不下来了,多方求医无济于事。后来家人请了一位郎中来家诊治。这位郎中看后当着病人说,要想治好病就得用艾炙肚脐下的丹田穴,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去解姑娘的裤带。这一下羞得姑娘无地自容,赶忙用手一护,想不到奇迹出现了,姑娘的两只胳膊竟于不知不觉中放了下来。 以上两个事例,似乎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中孕育着必然。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存在着一种抑制现象,使得人们长期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在意想不到的强刺激条件下,这种抑制被解除,蕴藏在人体内的潜能会突然爆发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科学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开发出来。如果我们能多挖掘自己一些潜能,那将会创造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时演得很糟,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满,他很生气地说:“这个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过去的自卑、差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期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美国的笛福森,45岁以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银行小职员。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创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他45岁生日那天,他读报时受到报上登载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决心成为大企业家,从此,他前后判若两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顽强毅力,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潜心研究企业管理,终于成为一个颇有名望的大企业家。 事情非常明显,如果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发火使他大姐受到刺激,积聚在大姐身上的表演潜力便不可能迸发出来。同样,如果不是报上刊载的故事的刺激,笛福森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企业家。在这里,刺激起了不寻常的作用。人们常常埋怨社会埋没人才,其实,由于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懒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埋没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如果我们能多给自己一点刺激,多一点信心、勇气、干劲,多一分胆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发挥出来,创造出连自己也吃惊的成功来。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须在树立自信,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心态,开发潜能,这一点也极为重要。 因为,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具有巨大的潜能。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 美国学者詹姆斯研究发现,普通人只开发他蕴藏能力的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世界赫赫有名的控制论奠基人之一N·维纳说, “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个人即便他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以上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人具有很大的潜能是无可否认的。这种潜能可用冰山理论来形容。即海面上飘浮着一座冰山,阳光之下,其色皑皑,颇为壮观。其实真正壮观的景色不在海面之上,而在海面之下,与浮出水面上的那部分相比,沉浸在海面下的部分是它的五倍、十倍,甚至上百倍。 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浮在海面以上的部分,是人的显在能力,即我们已经知道的能力;沉浸在海面以下的部分,是人的潜在能力。可见,人的潜在能力大大超过显在能力。 为什么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潜能的存在呢?为什么自己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呢?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潜能开发训练,使人的潜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而并非人们不存在潜能。 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只要他的潜能得到发挥,就可干出一番事业。因为研究发现,那些被世人称为天才者,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者,只不过是开发了他们的潜能而已。 例如,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他死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构造或细胞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人一样,没有区别。这说明,爱因斯坦事业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大脑与众不同,而是在于他开发了自己的潜能。 其实,人不仅具有巨大的心脑潜能,还有巨大的潜在体能。一个人能搬动一辆汽车,你相信么?但这确实是真的。在一家农场,有一辆轻型卡车,农夫的儿子,年仅14岁,对开车极感兴趣,有机会就到车上学一会,没过多久,他就初步掌握了驾车的技能。 有一天儿子将车开出了农场大院。突然间,农夫看到车子翻到水沟里去了,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他看到沟里有水,而他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躺在那里,只有头的一部分露出水面。 这位农夫并不高大,也不是很强壮,但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双手伸到车下,把车子抬高,让另一位来援助的农工把儿子从车下救了出来。事后,农夫就觉得奇怪,怎么一个人就把汽车抬起来了呢?出于好奇,他就再试了一次,结果是根本就抬不动那辆车子。 此事说明,农夫在危机情况下,产生一种超常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呢? 医务人员解释为,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应时,肾上腺就大量分泌出激素,传到整个身体,产生出额外的能量。大量肾上腺激素分泌的前提条件,是人的体内能够产生这种多腺体。如果自身没有,任何危机都不能使其分泌出来。由此可见,人确实是存在极大的潜在体能。 另外,农夫在危急情况下产生一种超常的力量,并不仅是肉体反应,它还涉及到心智精神的力量。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压在车下时,他的心智反应是去救儿子,一心只想把压着儿子的卡车抬起来,正是这种力量,使他的潜能得到了发挥。 又如,一个孩子的母亲,能准确无误地接住从四楼阳台上掉下来的孩子。你相信吗,但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家照顾她两周岁多的儿子,孩子睡着后,母亲把儿子放在小床上,她趁儿子熟睡这段时间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 这位母亲买完莱走到居住的楼群时,由于惦记着儿子,她不由得朝自己居住的方向望了一眼。这一望不得了,发现四楼阳台上有个黑点在蠕动。糟了,我的儿子,她大叫一声,疯狂地往前跑,边跑边喊, “孩子不要往外爬!”但是孩子哪里听得懂呀,她看到妈妈朝她挥手,兴奋的乱蹬乱舞,拼命往外爬。 这时要跑到四楼阻止儿子,已经来不及2023-07-22 14:35:5115
我要一首很美的诗,或是一遍文章。
小吉丁 一 仲东的春天是它自己的季节 漫漫永昼而到日落却一片湿润, 悬在时间中,在极圈和回归线之间。 当短暂的白昼因为寒霜和火成为最明亮的时刻, 匆促的太阳点燃了地上和沟里的冰, 在无风的冷冽中那是心的热, 在一面似水的镜子里 映照出一道刺目的强光, 在就是晌午时分之所以令人眩目而一无所见。 灼热的光比柴枝的火更烈比火盆更旺, 激起麻木的精神:没有风,只有圣灵降临节的火 在这一年的黑暗时节。在融化和结冰之间 灵魂的活力在颤抖。没有大地的气息 或者有生命之物的气息。这是春天季节 但不是在约定的时间之内。现在树篱 因为雪花短暂开放而一时满身素白, 一次比夏花绽放更突然的花开, 既未含葩待放也不会凋零谢落, 不在世代蕃衍的计划之内。 夏天在哪里?那不可想象的 零度的夏天? 如果你到这里来, 选择你可能选择的路线 从你可能出那里来的地方来, 如果你在山楂花开的时候到这里来, 你会发现五月里,树篱又变白了, 飘散这迷人的甜香。 到旅程的终点都一样, 如果你像一位困顿的国王夤夜而来, 如果你白天来又不知道你为何而来, 那都一样,当你离开崎岖的小径 在猪栏后面拐向那阴暗的前庭和墓碑的时候。 你原先以为是你此行的目的 现在不过是意义的一层贝壳,一层荚 只要有什么目的能实现的话,目的才破壳而出。 或者是你原先根本没有目的 或者是目的在于你是想象的终点之外 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已经改变。另有一些地方 也是世界的终点,有的在海的入口 或者在一片黑暗的湖上,在沙漠中 或者在一座城市里—— 但是在地点和时间上,这里是最近的地方, 现在和在英格兰。 如果你到这里来, 不论走哪条路,从哪里出发, 在哪个地方或哪个季节, 那都是一样:你必须抛开 感觉和思想。你到这里来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教诲自己,或者告诉什么新奇的事物 或者传送报告。你到这里来 是到祈祷一向是正当的地方来 俯首下跪。祈祷不只是 一种话语,祈祷者头脑的 清醒的活动,或者是祈求呼告的声音。 死者活着的时候,无法以言词表达的, 他们作为死者能告诉你:死者的交流思想 超乎生者的语言之外是用火表达的。 这里,无始无终的瞬间的交叉点是英格兰, 而不是任何其他地方。决不而且永远。 二 一个老人衣袖上的灰 是焚烧的玫瑰留下的全部尘灰。 尘灰悬在空中 标志着一个故事在这里告终。 你吸入的尘灰曾经是一座宅邸—— 墙、护壁板和耗子。 希望和希望的死亡, 这是空气的死亡。 在眼睛之上,在嘴巴里 有洪水和干旱, 止水和死沙 在争斗着谁占上风。 坼裂的失去元气的泥土 张目结舌地望着徒然无益的劳动, 放声大笑而没有欢乐。 这是土的死亡。 水和火取代 城镇、牧场和野草。 水和火嘲弄 我们拒绝奉献的牺牲。 水和火也必将腐蚀 我们遗忘的圣殿和唱诗席的 已经毁坏的基础。 这是水和火的死亡。 在黎明来临前无法确知的时刻 漫漫长夜行将结束 永无终止又到了终点 当黑黝黝的鸽子喷吐着忽隐忽现的火舌 在地平线下掠飞归去以后 在硝烟升腾的三个地区之间 再没有别的声息只有枯叶像白铁皮一般 嘎嘎作响地扫过沥青路面 这时我遇见一个在街上闲荡的行人 像被不可阻挡的城市晨风吹卷的 金属薄片急匆匆地向我走来。 当我用锐利而审视的目光 打量他那张低垂的脸庞 就像我们盘问初次遇见的陌生人那样 在即将消逝的暮色中 我瞧见一位曾经相识、但已淡忘的已故的大师 突然显现的面容,我恍惚记得 他既是一个又是许多个;晒黒的脸上 一个熟识的复合的灵魂的眼睛 既亲密又不可辨认。 因此我反复了一个双重角色,一面喊叫 一面又听另一个人喊叫:“啊!你在这里?” 尽管我们都不是。我还是我, 但我知道我自己已经成了另一个人—— 而他只是一张还在形成的脸;但语言已足够 强迫他们承认曾经相识。 因此,按照一般的风尚, 双方既然素昧平生也就不可能产生误会, 我们在这千载难逢,没有以前也没有以后的 交叉时刻和谐地漫步在行人道上作一次死亡的巡逻。 我说:“我感到惊异是那么轻松安适, 然而轻松正是惊异的原因。所以说, 我也许并不理解,也许不复记忆。” 他却说:“我的思想和原则已被你遗忘, 我不想再一次详细申诉。 这些东西已经满足了它们的需要:由它们去吧。 你自己的也是这样,祈求别人宽恕它们吧, 就像我祈求你宽恕善与恶一样。上季的果子 已经吃过,喂饱了的野兽也一定会把空桶踢开。 因为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 而来年的话还在等待另一种语调。 但是,对于来自异域没有得到抚慰的灵魂, 在两个已变得非常相像的世界之间 现在道路已畅通无阻, 所以当我把我的躯体 委弃在遥远的岸边以后 我在我从未想到会重访的街巷 找到了我从未想说的话。 既然我们关心的是说话,而说话又驱使我们 去纯洁部族的方言 并怂恿我们瞻前顾后, 那么就让我打开长久保存的礼物 褒美你一生的成就。 首先,当肉体与灵魂开始分离时, 即将熄灭的感觉失去了魅力 它那冷漠的摩擦不能给你提供任何许诺 而只能是虚妄的果子的苦涩无味。 第二,是对人间的愚行自知表示愤怒的 软弱无力,以及对那不再引人发笑的一切 你的笑声受到的伤害。 最后,在重演你一生的作为和扮演的角色时 那撕裂心肺的痛苦;日后败露的动机所带来的羞愧, 还有你一度一位是行善之举, 如今觉察过去种种全是恶行 全是对别人的伤害而产生的内疚。 于是愚人的赞扬刺痛你,世间的荣誉玷污你。 激怒的灵魂从错误走向错误 除非得到炼火的匡救,因为像一个舞蹈家 你必然要随着节拍向那儿跳去。” 天色即将破晓。在这条毁损的街上 他带着永别的神情离开了我, 消失在汽笛的长鸣声中。 三 有三种情况发生在这同一片树篱, 往往貌似想像其实截然不同: 对自身、对物和人们的依附, 从自身、从物和人们的分离;以及在这两者之间 产生的冷漠,它与前两种相似,犹如死与生相似, 处于两种生涯之间——不绽开花朵,处于 生的和死的苦恼之间。这正是记忆的用处: 为了解脱——不是因为爱得不够 而是爱超乎欲望之外的扩展,于是不仅从过去 也从未来得到解脱。这样,对一个地方的爱恋 始于我们对自己的活动场所的依附 终于发现这种活动没多大意义 虽然决不是冷漠。历史也许是奴役, 历史也许是自由。瞧,那一张张脸一处处地方 随着那尽其是能爱过它们的自我 一起,现在它们都消失了, 而在另一种模式下更新,变化。 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一切终将安然无恙,而且 时间万物也终将安然无恙。 如果我又一次想起这个地方, 又一次想起那些人,他们并非全都值得称道, 既非直系亲属也非性情和善之辈, 却是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他们都受了一种共同的思潮的感召, 而联合在把他们分裂为营垒的斗争中; 如果我在黄昏时分想起一位国王, 想起三个和更多的人被处决在绞刑架上 还有一些死后默默无闻的人 在其他地方,在这里和国外, 我也想起一个双目失明悄然死去的人, 为什么我们纪念这些死去的人 就该胜于纪念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呢? 这不是重新去敲响往昔的钟声 也不是召唤一朵玫瑰的幽灵的咒语。 我们无法复活那些古老的派别 我们无法恢复那些古老的政策 或者跟上一面古老的皮鼓敲击的鼓点。 这些人,和反对他们的那些人 和那些他们反对的人 如今都接受了无声的命令 归入一个单一的团体。 不管我们重幸运的人们继承到什么 我们已经从失败的人们取得了 他们不得不留给我们的一切——一种象征: 一种在死亡中得到完善的象征。 因此,通过动机的纯化 凭着我们祈求的理由 一切终将安然无恙,而且 时间万物也终将安然无恙。 四 鸽子喷吐着炽烈的恐怖的火焰 划破夜空,掠飞而下 烈焰的火舌昭吿世间 它免除了死者的过错和罪愆。 那仅有的希望,要不就是失望 在于你对焚尸柴堆的选择或者就在于柴堆—— 通过烈火从烈火中得到涤罪。 是谁想出这种折磨的呢?是爱。 爱是不熟悉的名字 它在编织火焰之衫的那双手后面, 火焰使人无法忍耐 那衣衫绝非人力所能解开。 我们只是活着,只是悲叹 不是让这种火就是让那种火把我们的生命耗完。 五 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 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 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每个短语 和每个句子只要安排妥帖(每个词都各得其所, 从它所处的位置支持其他的词, 文字既不羞怯也不炫耀, 新与旧之间的一种轻松的交流, 普通的文字确切而不鄙俗, 规范的文字准确而不迂腐, 融洽无间地在一起舞蹈) 那么每个短语每个句子都是一个结束和一个开始, 每首诗都是一篇墓志铭。而任何一个行动 都是走向断头台,走向烈火,落入大海 或走向一块你无法辨认的石碑的一步: 而这就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我们与濒临死亡的人们偕亡: 瞧,他们离去了,我们与他们同行。 我们与死者同生: 瞧,他们回来了,携我们与他们俱来。 玫瑰飘香和紫杉扶疏的时令 经历的时间一样短长。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 不能从时间得到拯救,因为历史 是无始无终的瞬间的一种模式,所以,当一个冬天的下午 天色渐渐暗淡的时候,在一座僻静的教堂里 历史就是现在和英格兰。 由于这种爱和召唤声的吸引 我们将不停止探索 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 将是到达我们出发的地方 并且是生平第一遭知道这地方。 当时间的终极犹待我们去发现的时候 穿过那未认识的,忆起的大门 就是过去曾经是我们的起点; 在最漫长的大河的源头 有深藏的瀑布的飞湍声 在苹果林中有孩子们的欢笑声, 这些你都不知道,因为你 并没有去寻找 而只是听到,隐约听到, 在大海两次潮汐之间的寂静里。 倏忽易逝的现在,这里,现在,永远—— 一种极其简单的状态 (要求付出的代价却不比任何东西少) 而一切终将安然无恙, 时间万物也终将安然无恙 当火舌最后交织成牢固的火焰 烈火与玫瑰化为一体的时候。2023-07-22 14:36:181
求关于曼珠沙华的伤感唯美的句子。。。
【彼岸花,彼岸处,映万重,幽明路.花开叶落无双生,相念相思永不负】 我个人喜欢这句。。。永恒,彼岸花泣血的宿命 延伸的命运 摇曳在绿色的森林禁锢因牢记 救赎后忘记 相会无期承诺千年相思相恋 至今誓言苍白已缺绯红花瓣仿若地狱火光梦已碎他乡 此岸凄怆 红色渲染 我刺伤彼岸泪眼相望 凛风拂上 此爱悠长落寞的背影 残酷的命运 融入这忘情的水滴花香唤记忆 执手不分离 怎能忘记承诺千年相思相恋 尽管天命如此决绝苍白花瓣谁在唤我耳旁秋彼岸花香 触痛旧伤 前尘勾去 拂情创情别幽路上 扬长前方 此爱茫茫火红遍野的曼珠沙华,妖冶、凄烈。用它血染般的颜色刺穿我全身。站在忘川彼岸的我,被这花香一次又一次地唤起记忆,而彼岸的你给我的永远都是背影,或许,我们之间终是如这花的瓣与叶,永不得相见……曼珠沙华,开在冥河两岸的地狱之花混沌人生,血染长衫,该爱?该很?莫入凡尘,谁又能逃开命运的牵绊。江城子 曼珠沙华烈焰空灼红遍地,花尚掩,叶未离。昀息怎忍,万劫灭心起。拜月神教叹无依,若相问,何忍忆。堪怜兄遗生父弃,颜不老,韶华去。天籁徒将,萧声鸣故里。前尘过往恨悠悠,情终叛,泪难泣。苏幕遮 曼珠沙华流火燃,清影幻,如水月华,醉颜镌枝桠。水陌清泉琉璃瓦,迷离暮霭,如墨幕笼下。深红绮,镜雕花,萦伫凄时,彼岸幽语刹。剔灯瀛海碧波霎,妖娆若许,枫火殇蒹葭。彼岸花开开彼岸 奈何桥前可奈何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奈何桥上,彼岸花开,谁人望尽沧桑似水流年彼岸花开开两生 两生花开悲伤落佛曰:梵语波罗密 此云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为彼岸 离境无生灭 如水常流通 即名为彼岸 有生有死的境界 谓之此岸 超脱生死的境界 谓之彼岸 是涅盘的彼岸佛说彼岸 无生无死 无若无悲 无欲无求 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及乐世界 而有种花 超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生于溺水彼岸 无茎无叶 绚灿绯红 佛说那是彼岸花火红似血 艳丽如霞 冥界盛开 曼珠沙华 花不见叶 叶不见花 回忆前生 了无牵挂 春天叶绿 秋天花红 彼岸盛开 曼珠沙华 长路漫漫 黑夜无涯 人生如梦 苦乐一刹2023-07-22 14:36:454
风景园林考研专硕和学硕哪个好?
前言:世界上最可贵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坚持”。认真的人改变自己,坚持的人改变命运。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你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之前看到过一段话,“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亮了,你发现有人忘记加洗衣服,有人用的是洗衣机。但只要你认真地洗过了每一个地方,那件衣服一定可以光亮如新,而你以后每次穿那件衣服时都会想起这段岁月。”考研这个决定不难,难的是坚持。考研能够上岸的,往往是坚持到最后的人。要相信,你的坚持,终将美好。笔者是今年成功上岸西建建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学姐,转眼步入研究生生活已有一个多月,距离考研已过去了10个多月,现在已是夜深人静,外面下着冷冷的秋雨,我的心也在这漫漫秋夜静下来了.....回想去年此时的我,还在考研路上披荆斩棘,默默努力,当时秋夜再冷也挡不住我考研学习的热情,秋雨再凉也浇不灭我心中燃烧的斗志。努力的人运气总是不会太差,看到自己被心仪院校录取的那一刻,感觉考研路上留下的所有泪水和汗水都是值得的!所以我想把自己去年一年来的备考经验、心路历程说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努力坚持的追梦者们。1.为什么选择考研?PART/01我想这也是大家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吧,我认为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比如我自己,我选择考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我对我自己本科所学的风景园林专业还蛮感兴趣的,有意向以后从事该行业,但分析自身能力和专业素质等,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想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更加优秀的平台继续学习,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为以后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积累更多经验。2>个人本科成绩还不错,学习能力还行,平时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比较自律沉稳,我坚信我可以在长达八九个月的枯燥备战考研的时间里坚持下去,不会轻易说放弃。3>要想好研究生生活与本科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要有一个心理预期,做学术、读文献、写论文、人际交往、师生沟通等等充斥着你的生活,如果是跟风考研读研,而自己本来不喜欢学术,不喜欢本专业,不能静下心来学习,那么读研不是荒废就是一种煎熬。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我就抱着读研一定要学到东西,一定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有一个较大的自我提升,一定不会虚度三年时光。综合以上,我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2.关于择校PART/02其实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在前期也是很迷茫,很纠结,不知道到底该选哪个学校,自己的实力、水平到底是怎样的。后来静下心来,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给自己抛出以下几个问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选择哪个学校自己心里也有了明确的答案。1>喜欢哪个城市,以后想在哪个城市发展?南方还是北方?家乡还是远方?对于选择南方学校还是北方学校,这一点我很坚定地选择北方。也许有很多同学说,风景园林专业还是在南方发展前景比较好,相对各种资源、城市发展等都较北方强,确实如此,可是考虑到我自己很不适应或者说不太喜欢南方的气候,以后工作应该也不会留在南方发展,因为离家乡太远(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故乡情结很重,喜欢有烟火气的生活,不是很喜欢高压环境),对于以后的发展,我认为北方的发展不一定比南方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计划,这其中相关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有着紧密而直接的联系,未来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势必要为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北方城市中,有我喜欢的三大城市——北京、天津、西安。针对这三个城市我初步筛选出了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四个学校。2>以你现在的实力、时间、精力、能力、基础能较稳地考上的、努把力能考上的有哪些学校?其实这个问题是很难确定的问题,在没考之前,怎么能够确定自己有没有把握能顺利地考上?但是,在我初步确定的四个学校中做选择,还是相对容易的,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喜好,有一个自己的大致未来规划,这不是一件难事。经过考量,我第一个排除了天津大学,我认为这是一个冒险的选择,这是我努把力,心里都没底的学校,其次我排除了北林,理由同上。其实前期要考北林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但是如果选择考北林,意味着备战过程中我的压力不是一星半点(当时坚定的一点就是绝对不会二战,不给自己退路),我在强高压环境下学习效率、心态都会很差,这一点打消我选择该学校的念头;那么,学校就锁定在了西安的两个学校。3>名校情结985,211还是专业强的学校?其实,在西农和西建之间做选择还是很好选的,只要明确自己喜欢的方向是什么。农林类院校偏植物的风景园林,建筑老八校偏建筑方向的风景园林,针对我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我更喜欢偏建筑的,而且西建的风景园林专业也是非常强的,所以最终决定考西建大。当然,对于想走植物方向的同学,西农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性价比还是很高的。3.西建大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考研科目介绍PART/03学院学位类型学习方式专业、研究方向拟招人数拟招推免可招单考考试科目003建筑学院学硕全日制083400风景园林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01(全日制)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02(全日制)风景园林遗产保护05(全日制)风景园林技术科学003建筑学院专硕全日制095300(专业学位)风景园林可招单考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004艺术学院专硕全日制095300(专业学位)风景园林11814可招单考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845 3小时专业设计Ⅰ注:以上数据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网4.西建大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考研参考书目PART/04科目代码考 试 科 目参 考 书 目344风景园林基础(建筑学院)(考题分为3组,A组 中外园林史,B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C组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其中,A为必考,B、C任选一组)A组:《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B组:《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箐著,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年《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二版)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C组:《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董鉴泓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注:以上数据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网敲重点:西建大近几年理论考察趋于灵活,只复习大纲参考书目是远远不够的!根据近几年的考题,笔者建议复习书目还有《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岳邦瑞)、《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景观设计》(刘晖)、《设计结合自然》(麦克哈格)、《设计生态学—俞孔坚的景观》。另外,针对大纲中的《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箐)和《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这两本书,笔者使用的是《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和《西方园林史》,因为这两本书的内容和前者是差不多的,个人认为这两本书比较有逻辑性,更适合梳理考点框架,便于记忆。大纲书籍:其他复习书目:拓展书籍:(有时间可看)《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外部空间设计》《人性场所》《交往与空间》《城市意向》推荐公众号:中国园林风景园林谷德设计景观设计学5.关于西建大的历年复试PART/05由于疫情原因,笔者今年参加复试的形式是线上,但是正常情况大致上是以下的时间和流程:(从上几届学长学姐得知)时间:一般是阳历三月下旬。具体的时间请大家可关注 http://gs.xauat.edu.cn/(建大研究生官网)复试流程:1>第一天:早8:30-12:00为报到时间,上交通知书(官网自行下载打印),身份证,毕业证书(已经毕业的考生),思想政治考察表(官网下载自行打印)。这一天还要进行体检,在官网上下载打印好体检表贴上照片,去南院校医院体检。学院会张贴第二天快题考场。2>第二天:考快题(6—8个小时)3>第三天:面试(一般报考同一个老师会在同一个考场),按照考场名单进场,每个人10—15分钟的时间,流程为:自我介绍——汇报前一天快题方案——老师专业提问——政治问题提问——英语口语。不用害怕英语,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政治和英语在复试分数中也不会占比很大。就这些年的考试题目来看,西建大的复试题目类型跟初试其实差不多,但是相对于初试可能会稍微要求高点也很正常,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设计,沉着冷静,不要被题目吓到,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读懂题目,不要盲目标新立异,还是以稳为主。从初试成绩出来到复试大概一个月时间,这段时间一定不要松懈,快题是最后一个门槛,要多练快题。6.初试的准备PART/06首先,我想说的是学习时间计划的问题。大家要知道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好的学习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备考时间算下来大概有9个月(其实不够,19年的暑假照样在家度过,也没有有效学习),从三月份把学校确定下来开始正式学习,这个“正式学习”是指全面投入、心无旁骛地有针对性的学习,心里有了动力和方向的学习,像英语和古典园林史这样每个学校风景园林专业都要考的内容其实在前期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应该着手准备和学习。三月初我准备好了西建大的所有大纲书籍、必看书籍、资料等等,开始强度不是很高的三点一线学习,当时学校课还是比较多的,我还是坚持每节课都去,作业也是认真完成,因为知识是相通的,课堂的一些知识对于考研也是很有用的。学会分配管理好自己的上课、复习、休息时间。对于学习计划,前期我给自己定的是一个大计划,一个月看多少专业课,并记住哪些知识点,英语、政治同理(下面我会详细给大家说明)。在前期,备考时间还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我并没有那些特别详细的时间计划,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学习哪门课,我认为大计划给自己一个任务框架,小的时间安排是灵活的,这样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① 英语先来说说我自己,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大学期间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是考研英语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也没敢松懈。对于单词部分,前期,我用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书籍搭配视频(这个只针对前期,有充足备考时间的同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内容)我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跟下来,朱伟老师的视频确实不枯燥,幽默风趣,能学到很多有用的方法,《恋练有词》书籍我是记了三遍,前期单词基础一定要打扎实;中期在每天雷打不动巩固单词的基础上,我每天加了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我是在微信公众号上跟的,找一个小本本,每天跟一句,认真看句法的分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到新单词,巩固记过的单词,这些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定要坚持。对于作文和翻译,其实哪本作文书都差不多的,主要还是自己的总结和消化,这里就不推荐具体哪本书了,要记模板,多记一些高级的句式,还有也要学习范文的写作逻辑,平时要给自己规定有限的时间多练一下,这样会发现很多问题,提高的更快(我的英语作文就是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在考场上花了很久时间,写出来的内容也不是很理想,希望学弟学妹们避免我的失误);后期也就是重头戏——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西建大建筑学院从去年开始改成了考英语一,阅读理解这一块的难度还是比英语二高的,所以我着重提高阅读。对于阅读,我跟着唐迟老师的视频很是受益,其中讲到的很多方法都非常好,当然前提是自己必须得练,我一共买过两套真题,8、9月份一直用的是张剑黄皮书,练习真题,给自己规定时间每天做两篇,错题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先自己对着答案分析,再看唐迟老师的真题讲解分析视频,真的很有用。10月份之后就开始着手练习套题,其实有时候也没必要从头写到尾,像我自己,因为阅读是重点,难度,分数占比最大,我一般会给自己规定相应的时间,连续做完阅读这一大块,然后对答案,分析思考,总结反思,看讲解视频,这一项工作可能会需要整个下午来完成,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求快,要讲求效率。总之,英语复习,要分块练习提高,阅读,作文,翻译等等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阅读方法很重要,单词是基础。② 政治政治这门课只要求稳,当然能考高分更好,不需要占用一天的太多时间,安安心心按计划去复习,就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是在8月才正式开始政治的学习,我不建议大家过早学习政治、把重点放在看课程视频、一课不落地跟视频上,我认为这门课主要是背诵,有一定的时效性,过早地学习容易遗忘,一直跟视频学习容易浪费时间,我认为前期多把精力投入到专业课、英语和快题上比较合理。①在7、8月份看完徐涛老师《核心考案》配套强化课程,打好基础;②9、10月开始刷题,我用的是肖秀荣1000题,要注意总结错题,并且开始记忆选择题的答案;③进入11月份,涛涛就会在公众号上开始进行带背,每天一个大题的背诵,连续30天,建议大家跟着涛涛坚持下来,这样会减轻你之后的背诵负担;④到了11、12月份的时候肖大大会出《肖四》《肖八》,这本题我也不用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多厉害呀,多刷选择题,所有大题一字不落的全背过,(嗯,那种往死里背的)但是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肖四上,成功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最后再提醒一下各位学弟学妹,如果选择题一直错很多,一定不要气馁,大家都一样,一定不要被选择题打击了自信心,记得当时我的选择题每次做完都只能得20多分,重点就在于坚持。③ 专业课因为是理科生,我很清楚自己在学习历史方面比较差,像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园林史,这些我是最先开始着手复习的,想着这块最薄弱,想着多看几遍。西建大的参考书籍比较多,除了考中西方园林史,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就是生态方面的。在这一块也必须得下很大功夫。对于专业课,总体来说,我是分块进行的。我把专业课分成6块,分别是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园林史、生态、西方现代、现代景观规划、学科热点。对于《中国古典园林史》,这本书特别厚,刚着手复习时有些无从下手,感觉看一遍完全没有印象,思维也比较混乱。其实,复试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或者说是时间轴线,然后往里面塞琐碎的知识点。一定要自己做笔记,要理解地记忆,千万不能死记硬背。第一阶段(3—7月):我将《中国古典园林史》认认真真过了一遍,并相应捋出了一个逻辑框架,标出重点,考点等;将《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西方园林史》《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都过了一遍,标记出重点,并且做相应的笔记,对要考的知识内容形成一个逻辑框架体系。在理论学习初期,我认为可以参考学长学姐的笔记和一些买来的资料,仅限参考,起一个思维的引导作用,具体知识点一定要自己写笔记,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才是最能理解的,最容易记住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自己记东西习惯于在本子上写一写,一方面不容易看着看着就走神,学习效率还提高了。第二阶段(8—10月):开始总结、归类、分析真题,拿到近几年来的真题,我首先将9年的专业理论真题进行分块整理,例如9年中,我把考中国古典园林史的题总结在一起;考生态的题总结在一起;考西方园林的题整理在一起等等,一共整理六大块题型。在此阶段,整理真题的同时,同步进行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这一轮看书一定要细,抠每一个知识点,笔记可以再写一遍,这时候可以适当地练习一下真题,类似于自我考察,合上书,脑中巩固书里的知识点框架,用笔在纸上写一写,对于简答题或者论述题,都需要分条详细阐述,学校对学生的考察,是很注重答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先不管写的内容怎样,前期、中期答题主要是逻辑畅通。在此阶段,我每天都坚持睡前看几篇微信公众号上的风景园林前沿热点,拓展视野,积累实例,让自己的答案阐述时更有说服力。在看文章时,注意学习一下行文逻辑,借鉴并思考我们自己答题的时候该怎样阐述。同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看论文,同样,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学习别人的一个思维和逻辑。第三阶段(11—12月):合理制定计划,相信熟能生巧,多背多记总是有好处的。在该阶段,重点放在背诵前期总结的笔记上,要留出时间,进行真题的模拟,限时训练,整理重点,难点,查漏补缺。④ 快题快题练习我是从8月份开始的,当时在快题班开始成套练习一些真题、模拟题等,刚开始完成6个小时的快题还是比较吃力的,但是练习的题多了,速度提高了好多,这让我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对于快题练习,其实应该像英语一样,前期就应该有所准备和积累,前期我每天和舍友们都会进行节点打卡,互相监督,每天积累一个小节点,并进行分类,例如入口节点、滨水节点、儿童活动区节点等等,练习一下线条,这些都为后期快题练习打下基础。10到11月份我主要对快题的真题进行分类总结,对场地的性质、大小、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各种分析图的画法,多看一些优秀的案例。每周限时练习一套完整的快题,可以和舍友、同学一起画,互相监督,不然6个小时挺难坚持下去,画完后可以找老师、学长学姐或者同学舍友看一看,找他们提提意见。其实互相看图,评图是互相成长。进步最快的一个过程。之后反省、自我总结是最重要的环节,把每次画快题的问题、硬伤、错误记在小本本上,并作出相应的修改方法,提醒下次自己要注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后期冲刺阶段,快题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在脑中形成自己的方案模板,脑中要有一定的节点储备和方案储备,注意效果图、手绘的练习,拿出之前练习过的真题,看之前的问题总结,可以再适当改改图,同样的题可以多练习几套方案。快题学习方法总结:1.练习线条,积累节点,打好基础。2.学习经典案例,限时练习,注意总结反思。3.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改好旧图比低质量完成很多新图更重要。复试的准备:前期准备作品集,练习快题,西建大建筑学院复试是6小时快题并进行汇报,但是由于今年疫情原因,进行了线上面试,取消了6小时的快题考察,我认为面试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态度要谦虚礼貌,二是要沉着冷静,三是自身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临危不乱,自信满满,在复试中取好成绩。在复试之前一定要好好复习专业知识,多积累实例去支撑自己的阐述,多看一些学科公众号,关注热点,注意练习讲话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对于表达能力较弱或者容易紧张的同学,多在其他人面前练习一下发言,练习多了,自然会提高。7.给学弟学妹的建议PART/07①心态:考研能否成功,心态占很大因素,切忌和其他人作比较,每个人的能力、学习方法都不同,跟着自己的复习节奏来就行,千万不要一味和别人比进度,否定自己,让自己陷入长期的焦虑。复习过程最好找一个研友,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倾诉,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心态很容易焦虑,当心态不好的时候,可以和小伙伴倾诉一下,或者出去吃一顿好吃的,缓解一下压力,从而找到良好的状态,回来继续学习,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②效率(方法):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延的坏习惯,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和任务,到晚上睡觉前可以反思自省一下,今天完成计划了吗,学到了多少东西。最好不要熬夜,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得不偿失。③努力: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要为之作出最大的努力,如果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等到考研结果出来,悔恨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再努力一点的话,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备考吧,无论结果好坏,起码没有遗憾。努力了,相信结果一定不会差。④坚持:在考研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扰,尤其在后期心态上很容易产生焦虑,希望大家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坚定考研必胜的决心,从准备考研到初试,会有很多人陆陆续续放弃,但凡坚持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成功了。既然已经把希望播种在这条路上,就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谢幕。加油,学弟学妹们等你们考研成功的好消息吖!你的支持是我们持续更新的永久动【记得关注收藏哦!随时随地复习考研理论!】排版 | 盒子君文字 | 清风木盒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景观学无止境,乐趣多多,这里是一个分享社群景观设计拆盒匠(有关分享总结 ,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带你更加深入了解景观学习。今后我们除了分享景观优秀的设计案例和赏析和解答景观学生各种专业学习问题同时联合众多名校研究生推出了助力「风景园林考研干货」系列原创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院校干货 学习方法 项目实例讲解....同时我们非常欢迎优秀的景观研究生进行投稿如果你有一些想法欢迎来撩2023-07-22 14:2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