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线宝宝说害怕
-
《浮士德》是一个预言,也是一个寓言,它写出了人类理性的一种普遍的“悲剧性”宿命:人类由于拥有理性而永远不会像动物一样满足于现实,一方面人类的追求永无止境,一切都不过是有始无终,未来总是一种幻想和不可言说之境,因此追求之人必然感到孤独和忧伤;另一方面人类既渴望向善飞升又永远受物质世界牵引,既俱绝梅菲斯特又接受梅菲斯特,因此每一次追求又总与自身内部的“恶魔”相伴,每一次超越都不过是唤起更高的追求。面对这样一种“贪得无厌”、有加无已的悲剧性理性,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义无反顾,大胆进取,乐享人生,体现了一种无限开放的性格和积极健康的人格。浮士德精神并不能证明他会在除旧布新的人生探索中愈来愈从善如流,逐渐摆脱遗憾进入辉煌,浮士德是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写照:既乐观又迷茫,既冲动又沉着,既肯定又神秘。所以歌德的《浮士德》既是对“浮士德精神”的颂歌,也是对浮士德式追求的反思;既是对人的自信,也是对人的怀疑;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呼唤。
相关推荐
浮士德的精神是什么?
热爱现实、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是浮士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浮士德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意义。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扩展资料: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2023-07-22 18:53:071
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精神是什么?
浮士德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浮士德毕竟是中世纪的书斋里走出来的,他身上仍有明显的旧的痕迹。他的性格充满矛盾,正如他自我解剖道:“有两种精神寓于我的心胸”,一个“执着尘世”,“沉溺于爱欲之中”;一个则要“超离凡尘”,“向那崇高的精神境界飞升”。向崇高的境界飞升无疑是他主导的方面,但他那“沉溺于爱欲”,亦即贪图眼前的享受,以至不惜与宫廷同流合污,去干镇压起义的勾当。这充分反映了他身上那渺小的、庸人习气的一面。正是存在着这一面,那善良、纯洁的葛丽卿及其一家成了他的牺牲品。浮士德身上的这些阴暗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固有缺点,预示着这个阶级必然走向反面,而与劳动人民尖锐对立。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扩展资料《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浮士德》反映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概括了这一阶段的人类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主人公一生不懈追求,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宏伟气魄。它诉诸形象阐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内容。《浮士德》全书有个主题音响:追求。这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莱辛就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博士就是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物典型,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即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者。他不局限于从书本里去了解世界,而渴望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去改造世界,这是一种为腐朽的封建社会里所没有的新型的人的精神气质。他一生的精神发展经受一番脱胎换骨的历程。他追求过知识,追求过爱情和情欲,追求过美,他为了有所作为不惜与封建统治者妥协,造成了悲剧的结局。但每一次失败和迷途,都使他向真理靠近了一步,因为他没有放弃追求。最后终于在改造大自然中找到了真理。因此在每一个局部世界中浮士德都是个失败者,但在整体世界中他却是个胜利者。书中告诉人们:前进的东西总是要胜利的,不过它是以无数悲剧为代价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士德 (歌德创作诗剧)百度百科-浮士德精神2023-07-22 18:53:191
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精神是什么?
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扩展资料:1、从形象学来说,浮士德精神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2、浮士德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3、《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浮士德》反映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概括了这一阶段的人类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主人公一生不懈追求,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宏伟气魄。它诉诸形象阐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内容。《浮士德》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富影响的作品之一。同《荷马史诗》、 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士德精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士德2023-07-22 18:53:343
浮士德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
浮士德精神是指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浮士德精神浮士德虽有暂时的踟躇,但绝不栖息止步。他的瑰伟之处在于那不竭的活力总是携着人性的善审判内心的恶,这种审判横亘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难以言尽的魅力。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2023-07-22 18:53:581
什么是“浮士德精神”?什么是“浮士德难题”?
不断努力进取的精神,人类共同的难题。“浮士德精神”是不断努力进取的精神,也是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浮士德难题”是人类共同的难题,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的斗争的问题。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为”,体现了实践意识的觉醒。2023-07-22 18:54:111
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 )。
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 )。 A.自强不息 B.积极进取 C.勇于探索 D.怀疑一切 E.否定一切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浮士德精神主要包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参见教材P94。 本题知识点:歌德,2023-07-22 18:54:181
浮士德精神是什么?
浮士德式文化追求人的精神解放,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断推陈出新,而这种创新性,一定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也许有利于社会进步、创新精神的发展,但在乡土社会中,是不需要这种发展和创新。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一般来说,阿波罗文化与浮士德文化在很多方面正好相反,浮士德文化强调发展和创新,阿波罗文化则突出稳定和维持现状。扩展资料:浮士德文化对乡土社会的影响浮士德精神追求人的精神解放,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断推陈出新,而这种创新性,一定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也许有利于社会进步、创新精神的发展,但在乡土社会中,是不需要这种发展和创新。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小,社会变动也小,人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这也是为什么《桃花源记》中会出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况。2023-07-22 18:54:251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2023-07-22 18:54:391
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源自德国名著《浮士德》:永不自满,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不断进取。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浮士德精神很好地融合了佛家和儒家思想,具体体现为“浮生万象,以善为本;士有百行,以德为先”。2023-07-22 18:54:481
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名词解释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为",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也传说浮士德是德国的传奇人物,为了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浮士德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作为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歌德的绰号为浪游者在法兰克。2023-07-22 18:54:584
结合歌德的浮士德谈谈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关于《浮士德》的大致内容,可以输入“浮士德契约”后看看网页头条!2023-07-22 18:55:211
浮士德精神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有思想上的五个悲剧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泰出有道”转译成“泰出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也传说浮士德是德国的传奇人物,为了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浮士德”思想内涵:诗剧《浮士德》是由两个赌赛和五种追求构成的。《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强烈地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过他寻求真理的五个阶段的生活历程而进行展示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描写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形象。他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有强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满现实社会,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真美”的世界。第二阶段主要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开始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剧的冲突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第三阶段描写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迁就退避。他在封建宫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败。仍然尽心竭力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服务,实际上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可能有所建树,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阶段,描写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复活于现代。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就这样宣告破灭了。最后阶段描写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总之,《浮士德》的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进步性和深刻的进步意义。 象征意义:《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而在民间传说的长期流传和欧洲作家的反复加工过程中,浮士德这一形象凝结沉淀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欧洲和德国民族广袤深厚大社会心理,其内核是对“历史之谜”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国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他对自己生命本真和意义的自我意识,也就表现为分裂已是:至于型、情欲与理性、人性与神性都处于剧烈的搏斗与奋争中,对意识的分裂和二元化的体验使他充满了苦恼:“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是互相分道扬镳。”浮士德的灵魂虽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诱下沦落,但是他却没有完全沦落,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斗争与矛盾,这也就是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斗争与冲突。 《浮士德》带有歌德的自传色彩,这个人物的身上也融合进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而且这部作品诞生和贯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或多或少的带有那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共性。18、19世纪是一个多元化文化凸现,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换时期,人的理性主义,人文主义都正处在一个重新建构的重要时期,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的因子就在不断的斗争与撕裂状态下。而《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义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却恰恰处于对立面,是丑恶与罪恶的化身。浮士德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着整个人类,而他一生的结局就象征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浮士德那种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就是人性中的一种积极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为人类追求意识的体现者而出现的。但是,为了凸现他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歌德运用了辩证法的论证,浮士德这种对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过对错误的不断否定来实现的。而作为人类的代表他又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有着灵与肉,理想与现实实践的冲突,追求的古典美与现代社会现实的不协调性,因而由于人格中的弱点而被魔鬼梅菲斯特利用引诱而屡犯错误,屡陷迷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完全堕落,完全沦落,而是处在一个不断的斗争中,这善与恶这两种思想正是在他的意志与占据控制心灵力量的大小而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导致了他的行为的不断变换与痛苦抉择。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他的灵魂未被梅菲斯特所带走,而是在上帝的天使带领下进入天堂。这也就代表着善良最终仍然战胜了邪恶与丑陋。 浮士德在带领群众改造自然,兴建海边乐园的壮举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也领悟到了理想的人生:“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的热爱自由,积极进取,努力创造,乐观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帝的垂青,尽管曾经因为被引诱而犯错,但是上帝善待那些去恶向善的人,怜悯并接纳他们。而且他的一生的奋斗也证明了上帝的话,人在努力时尽管难免迷误,但是会返归正道,由迷混不清进入澄明之境。 正如在《歌德谈话录》中说的:“像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道德也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它不是人类沉思的产物,而是天生的内在的美好性格。它多多少少是一般人类生来就有的,但是在少数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心灵里大道很高的水准,这些人通过伟大事业或为大学说显现他们的神圣天性,然后以这种天性所展示的美赢得人们的热爱,强有力的因达人们敬重和效法。”“对道德的美与善的价值的知觉可以通过经验和智慧获得,因为丑恶已经证明自身是个人和集体幸福的破坏者,而高尚正直则是产生和巩固个人和集体幸福的。因此,道德美便得以成为教义,作为一种明白表述的道理在所有民族中传播开来。” 《瓦尔普吉斯之夜》这一场中是在玛干泪接连遭遇误杀母亲,哥哥被杀,自己疯癫,私生子被自己溺死而被判死刑,囚在牢狱这样的背景中进行的,但是尽管最初浮士德受到魔鬼的诱惑而赴宴,而且他对群魔夜会上放纵无度的淫欲有所追求,但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经过了灵与肉的冲突,善与恶的斗争,欲望与道德的矛盾,唤醒了他对春天的感应,从溪流中谛听到“亲切的爱的呻吟”,在群魔乱舞中爆发对玛干泪的思念和不安。而在明白了她的处境之后,就愤怒的指斥梅菲斯特“我为了这个唯一的姑娘的苦难就觉得痛彻骨髓,而你却无动于衷地对千万人的命运狞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潜意识的道德里是善良的,有良知的,但是在魔鬼的作用下却往往是不容乐观的。后来还有出于对情敌的妒嫉,使得帕里斯的精灵爆炸;为占有海伦,他用武力驱逐她的丈夫;为创建海边王国,他以人为畜,死人无数,最后导致了不愿迁居的老夫妇的死亡,尽管他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永恒的爱”和“崇高的灵的境界”和实现“在自由的土地上居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社会理想。彩虹般的人生中本来就存在着人类感情的多层面结构这种”多声”现象,正如俄国著名作家格林卡在其《札记》中所说:“生活中一切都是对位的,也即互相矛盾的。”而歌德也发现自己作为艺术家,他是一个泛神论者;作为自然研究家,他是多神论者;作为有道德的人,他倾向于相信一种神性的人格。这样对于浮士德的这种矛盾性格的塑造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这种善恶冲突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带上了时代的色彩和意义,价值观念的尚未成熟,多种价值取向共存,没落的封建势力与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的斗争与冲突等等,这些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浮士德的尸体最后是在上帝派出的天使们抬向了天国,得到了光明,使得上帝获得了胜利,这就要归功于他的乐观向善,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人格精神,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理性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小世界到社会,理想的大世界,也是资产阶级的胜利。正如歌德所说的“他不是让人固定在特性中,而是让人在内在的法则中看到心灵生活的统一性,这种法则把这种统一性的各个生活瞬间结合在一起,好似结合成它的存在的旋律。”这让我们对付使得这个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摧残桂冠的人物形象的内在性格和人性有力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我们不禁要说:“歌德是美的作家,如同拉斐尔是美的画家,莫扎特是美的音乐家。”2023-07-22 18:55:311
浮士德中彰显了什么样的浮士德精神
对于浮士德来讲,勇于实践、不断追求是他的性格的主要特征。在诗剧的开头,天帝强调说,一个善人只要“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在结束时,天使将浮士德灵魂接上天堂时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总结了他的一生。歌德说:“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活力,是他日益高尚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这种“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活力”也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正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表现。2023-07-22 18:55:371
举例说明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是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他把艺术上升到了一种浮士德精神,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网上随便搜搜就能知道大体,如果你想更深刻体味的话,可以先自己认真读一下《浮士德 》,个中滋味精神会比别人说的更好吧,下面是他的大体简介: 在广阔的天庭,上帝正在召见群臣,仙官侍立左右。三仙长出位,以宇宙的浩瀚,变化的无穷景象,颂扬上帝造化万物的丰功伟绩。 恶魔靡非斯特和往常一样来到这里,口中无一句称颂的话,反而大发一通议论,说什么世界是一片苦海,而且永远不会变;人只能终身受苦,像虫鱼一样,任何追求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上帝问起浮士德的情况 。靡非斯特说他正处在绝望之中 。因为他欲望无究,他想上天揽明月,下地享尽人世欢娱,到头来,什么也不能使他满足。上帝坚信浮士德这样的人类的代表,在追求中难免有的失误,但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最 玛甘泪的哥哥——军人华仑亭,一天晚上回家,正好碰上浮士德再次前来与玛甘泪幽会,华仑亭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立刻向浮士德挑战。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唆使和帮助下,拔剑杀了华仑亭。 哥哥又遭噩运,玛甘泪再次被恐怖压迫着,终于昏倒在地。这时,浮士德却逃出法网,无忧无虑, 与靡非斯特一道赶赴下流淫荡的瓦普几司的晚会去了。 晚会结束后,靡非斯特告诉浮士德,玛甘泪已身陷囹圄。这消息唤醒了浮士德怜悯的心,他狂怒地斥骂靡非斯特背信弃义,连狗都不如,接着坚决要求去救玛甘泪,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去。 他们飞马连夜赶到监狱, 玛甘泪已经神经错乱, 把浮士德来看她当作是刽子手来提她到刑场。浮士德看到这般情景,内心悲痛万分,急切的催玛甘泪出狱。但她不愿意走,她深知自己药死母亲,又害死了哥哥,是有罪的。天快亮了,死亡就要来临。任凭浮士德怎样劝逼,玛甘泪都不出狱。靡非斯特冲来,不顾一切把悲痛欲绝的浮士德拖走了…… 在阿卑斯山麓,侧卧在百花烂漫的草地上的浮士德,疲备不堪,昏昏欲睡,无数精灵围绕着他唱歌跳舞,给他身上撒着迷魂川的水。浮士德一觉醒来,浑身轻松舒畅,没有一点罪孽感,他感到自己又有了一种坚毅的决心,要向新的生活高峰飞跃。 靡非斯特把他引入一个金銮宝殿,皇帝正想举行化装舞会,寻欢作乐。但国库空虚,财政发生严重困难。愤怒的群众正抗拒官兵横征暴敛。浮士德积极为国王献计献策,建议发行纸币,使王朝暂时渡过了财政危机。这时,皇帝又异想天开去见古希腊美人海伦和美男子帕里斯。浮士德借靡非斯特的魔法,招来了这对美男女。 海伦出现了,男人们个个神魂颠倒,浮士德更是销魂忘形。海伦俯下身去吻帕里斯,引起浮士德极大的醋意,便冲上前将魔术的钥匙触到帕里斯身上,引起一场爆炸,海伦化为烟雾消散,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正在进行“人造人”的实验,几百种元素在蒸馏、升腾、姚、逐渐增长,一个小人儿终于创成功。小人儿发现浮士德迷恋着海伦,自愿带他到古希腊去找海伦。 在那里,浮士德感动了地狱女主人, 她放海伦重返阳间。 海伦和浮士德一见钟情,结成夫妻。 他们很快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 小欧酷爱高跃和飞翔,瞬间从空中坠地身亡。海伦悲痛万分,抱吻浮士德后消逝了。她留下一件白色衣裳,幻化为一朵云彩,托着浮士德腾空飞去。 浮士德降落在山顶上,俯视着无际的大海,一个庞大的计划又涌上心头:移山填海,造福人类。这时,国内发生内战,他下山帮助了国王,得到一片赐封的海滩,便立刻动手在这里建造一个平等自由的乐园。但有一对老夫妇不肯搬迁,靡非斯特便派人捣毁了作们的家门,放火烧了他们的小屋、教堂和森林,两个老人被吓死。这事引起了浮士德的忧愁。 这时,忧愁妖女乘机对他吹了一口阴气 ,使他双目失明。 恶魔召来死灵,为浮士德挖掘墓穴,浮士德听到锄头的声音,以为这是响应他的号召前来移山填海的民众,顿时,他觉得大海变良田、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就要到来了。他满怀喜悦,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随声倒地死去。 浮士德终于满足了。魔鬼生怕他的灵魂逃走,口中念起咒语来。但这时天上的光明圣母却派来一群天使,魔鬼被天使们的美貌住,忘离守护的职责。天使们趁机抢走浮士德的灵魂,飞上天去。高空中,她们高唱着“凡是自强不息者, 到头我辈均能救”, 飞回天堂。天堂顿时欢声四起,众天使为战胜魔鬼、获得浮士德的灵魂而高奏凯歌。2023-07-22 18:55:464
浮士德精神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浮士德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2023-07-22 18:55:541
两希精神(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是如何在浮士德的身上体现的?
两希(古希腊和古希伯莱)文明的西方文明,其重要的两点精神特点便是“英雄崇拜”和“悲剧情结”。这两种特点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西方人崇拜英雄,具有“英雄主义情结”。西方人认为最高的审美艺术是悲剧。然而,人往往是不屈服于这种注定命运的安排的,这时人便要起来抗争,纵使知道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更改,但还是要抗争不息奋斗不止。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也传说浮士德是德国的传奇人物,为了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二战以后,当德国民众再度回首历史时,却对这一精神产生了怀疑:这种永远不对自己满足的精神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信念、是真理。答案是否定的。人们是担心对于浮士德精神会发展成为无所节制的贪欲的。于是,近年来对于浮士德精神的探索学术界出现一种辩证的思想,即将其探求的精神保留在合理的范围和程度中,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浮士德精神永存光辉,不断地照耀着人们的思想。2023-07-22 18:56:011
结合文本分析《浮士德》的批判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勇于进取,又贪图享受.他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这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一生,贯穿着批判现实精神和辨证精神.他与恶的化身靡非斯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一种辨证哲学的体现.靡非斯特的形象:体现了恶,体现了否定精神,他对一切都抱着轻蔑嘲笑的态度.他的清醒,往往能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他引浮士德走出书斋,使他过享乐的生活,一再引诱他作恶,实际上却使浮士德不断向真理前进,不断向善,他成了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作者通过靡非斯特表明了这样一个哲理:即恶的作用不全是破坏,“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取得进步”.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这些便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这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识分子的写照.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面想节欲精进,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着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权的支持者.浮士德身上的这种“灵”与“肉”的矛盾,“善”与“恶”的斗争,体现了歌德身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浮士德的形象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人生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浮士德和梅非斯特的辨证关系 梅非斯特在诗剧《浮士德》中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他主观作恶,客观作善,是对浮士德形象的补充.他对于浮士德探索人生的过程,客观上起着推动作用:他把浮士德引入尘世,主要目的是要诱惑浮士德堕落,实际上却帮助他摆脱了阴暗的书斋,投身社会实践;他多次诱惑浮士德作恶,客观上却使浮士德从错误和挫折中猛醒,向更高的境界迈进;他忠实的完成了上帝赋予他的使命:鞭策人们精神中的懈怠和贪图安逸的惰性,激发人们更加努力.总之,梅非斯特和浮士德是对立统一关系,浮士德满足之日就是身亡之时.他们打赌订约一方面表明梅非斯特对他的帮助为了占有他,有得必有失,得失之间是辨证关系.同时,他们的打赌,特别是浮士德之死,说明对真理的追求不应该有止境,满足必然停止,停止就意味着死亡.矛盾永远存在,矛盾解决之日就是事物死亡、消灭之时.所以进取不能满足.天帝最后接浮士德上天,既说明善一定战胜恶,也说明恶可以反过来推动善.正是在梅非斯特的推动下,才造成浮士德不断追求.所以梅非斯特和浮士德体现了善恶相反相成的关系2023-07-22 18:56:091
《浮士德》的思想内容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2023-07-22 18:56:253
浮士德精神(节选)
浮士德精神(节选) 陈 铨 歌德①浮士德精神,到底是什么呢·第一:歌德的浮士德,是一个对于世界人生永远不满意的人。世界的进步,是无穷的,人生的意义,是要永远找寻的。天地间最没有希望的人,就是对人生世界认为满意无缺。因为人类只要满意,立刻就要停止活动。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呢·世界上先知先觉的职务,就是能够常常发现世界人生的缺点,时时刻刻都要努力去改良。他的努力,也许一时不能唤醒一般人,但是他决不灰心,不丧气。大家不爱听他的话,讨厌他,痛恨他,残害他,他也置之不理。他要的是进步,是真理,不是糊里糊涂鬼混的生活。假如他牺牲,他觉得牺牲是光荣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牺牲是伟大人物的光荣。因为要没有这一群永远不肯满意的人,历史就会停滞,人类也看不见光明。……浮士德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人、魔鬼虽然用尽方法,醇酒,女人,金钱,势力,走遍天下,尝尽人生,浮士德始终没有被他欺骗,安静懒卧床上,而魔鬼始终也没有成功。第二:歌德的浮士德,是一个不断努力奋斗的人。生活的意义,不在努力奋斗的结果,而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人生的意义,是不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彻底明白了解的。但是人类的内心,都有明白了解的要求。根据这一种要求,不断的努力奋斗,人类的生活就有意义。人生最怕不活动,不工作。只要活动,工作,生活立刻就不觉无聊。悲观厌世的人,多属有闲阶级,吃完饭不作事,当然感觉生活干枯。真正提起精神,孜孜不倦,寻求真理的人,他们充满了生命,兴趣,希望,决不会有这种病态的 *** 。他们的奋斗努力,也许会走错方向,但本来是人类,自然免不了错误。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错误,乃是灰心。英国的卡奈尔受了歌德的影响,在他的文章中,不断宣传工作的意义,可以说得着了浮士德精神的三昧。第三:歌德的浮士德,是一个不顾一切的人。要作事,就得不怕事。自己先要有决心;那怕天崩地裂,我也要勇往前进。孟子②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这一种人,一生也作不出任何精采的事业。浮士德要探讨宇宙人生的真理,他的野心是大的,他的工作很困难,同时他冒的危险也是不可想像。旁人的冒险,顶多损坏他的身体,浮士德的冒险甚至于要毁灭他的灵魂。他想,与其糊里糊涂地生,不如清清楚楚地死。歌德写浮士德最初内心烦闷的时候,决心要饮鸩③自杀,还是教堂的歌声,引起他儿时的回忆,才打断了自杀的念头。他一心一意,只要求真理,死生祸福,早已置之度外。他同魔鬼订约的时候,没有丝毫的迟疑恐惧。第四:歌德的浮士德,是一个感情激烈的人。人类固然是有理性的动物,但是人生最精采的事业多半从感情得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到了紧要关头,能够牺牲一切不顾一切,战胜死的恐怕,全靠心中沸腾的热情。就是科学的研究,也要先有求真的冲动,然后能够推动一切。理智应当是感情的工具,没有真正感情的人,他也许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并不能使他努力实行,甚至于他还可以利用他的理智来掩护他的虚假,达到的私谋。浮士德的爱人格饶琴,问他为什么不进教堂礼拜,是不是他没有宗教,浮士德的答语是:感情是一切!这一句话,简直是狂飙时代的口号。因为德国的狂飙运动④,主要的就是反对十八世纪初年的启蒙运动,唯智主义。浮士德是狂飙时代的产儿,所以也是感情主义的崇拜者。歌德本人,一生最富于感情,后来虽然极力回复到希腊的古典主义,但是歌德的人格个性,并没有多大变更。而且歌德的古典主义,和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最重要的分别,就是前者勉强抑制他的热烈的感触,他的作品,处处表现作者的灵魂,法国的古典主义的作品却往往只是作者笔尖上的花样。所以狂飙运动和感情主义,实在是全部浮士德的胚胎。浮士德之所以为浮士德,也就全靠他内心有激烈感情的冲动。第五:歌德的浮士德,是一个浪漫的人。浪漫两个字,在中国到处被人误解。一般人都以为在男女关系上随便一些,就是浪漫,这真是大错误大荒唐。浪漫主义运动,在西洋历史上,乃是一种新的人生观运动。浪漫主义者,实际上就是理想主义者。他对人生的意义,有无限的追求,因为人生的意义无穷,永远追求,永远不能达到,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精神。德国最富于浪漫色彩的诗人罗发利斯,曾经写了一部小说,里面描写一朵青花,或隐或现,若远若近,书中的主人翁,不绝在寻求,始终没有得到。这一朵青花就是人生最高的理想。歌德的浮士德的态度,就是浪漫主义者的态度,——他有无穷的渴想,内心的悲哀,永远的追求,热烈的情感,不顾一切的勇气。以上般般,可说是歌德浮士德主要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以来,贤人哲士,都教我们乐天安命,知足不辱。退后一步自然宽!如果对于人生不满,认为是自寻烦恼。这一种不积极的精神,在从前闭关自守的农业社会,外无强邻,还有相当的价值。处在现今生存剧烈竞争的时代,不改变这种态度,前途只有暗淡不堪。奋斗努力,不顾一切,也不是中国的理想,却正是目前最需要的精神。感情方面,中国人素来就在重重压迫之下,不能发挥,浪漫主义者无限的追求,更可予我们静观的哲学以根本纠正。如果没有感情的冲动,没有无限的追求,中华民族怎样还可在这一个战国的时代,演出伟大光荣的一幕!总起来说,浮士德的精神是动的,中国人的精神是静的,浮士德的精神是前进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保守的。假如中国人不采取这一个新的人生观,不改变从前满足,懒惰,懦弱,虚伪,安静的习惯,就把全盘的西洋物质建设,政治组织,军事训练搬过来,前途怕也属有限。况且缺乏这个内心的新精神,想要搬过西洋外表的一切,终究搬也不过来! 原载1940 年4月1日《战国策》第1期 〔注释〕 ①歌德(1749—1832):德国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②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 ③饮鸩:原指喝用鸩鸟羽毛泡制的毒酒,后泛指服用毒品。 ④狂飙运动:德国18世纪70—80年代发生的文学运动。名称源自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代表人物有歌德、席勒等。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批评封建文艺和虚伪的道德,歌颂自然、天才。文学史家也称这一时期为“天才时期”或“天才时代”。〔鉴赏〕 浮士德是德国16世纪民间传说中一个极具神秘意味的人物。在歌德之前,尽管浮士德的形象,在文艺作品中不断演变,最后还是不能摆脱被魔鬼打入地狱的结局。到了歌德那里,一反前人的初衷,浮士德成为一个主动接受魔鬼挑战,不肯迷恋现世,不肯沉湎享乐,不肯向命运服输,自强不息,富于进取精神的斗士的形象。尽管他济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但感动了天使,他的生命被超度被拯救,引诱他堕落的魔鬼输了。陈铨的《浮士德精神》,张扬的就是为歌德所赞颂的那种不回避内心冲突,抵抗满足、懈怠和堕落的诱惑,表现人性升华的精神。拯救浮士德的,其实就是寻求一种体现向上精神的人生观。毫无疑义,歌德创作《浮士德》的立意比他的前人高出一筹,他洞察人性弱点,表现人的内心挣扎,正气益强,最终赢得胜利。平心而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魔鬼”。谁不向往五光十色的世界,谁不羡慕物质生活的舒适,谁不想在种种欲望(包括功名利禄)方面得到满足。浮士德和我们一样是个凡人,如古人所言“食色,性也”。但可贵的是,浮士德在现实生活的碰撞中,看到了自己精神的失落,灵魂的空虚;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悟得自己究竟要什么,从“小我”走向了“大我”,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陈铨将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归纳为五点:一是对世界人生的永不满足。能看到世界人生缺陷的人,心中时时有痛楚,就不会与生活握手言和。哪怕有醇酒、美女、金钱和权势,都不是根本的幸福所在。浮士德存心与魔鬼较劲,让魔鬼考验自己,给自己头上设置了假以它手的利刃,要求魔鬼“假如我安静懒在卧床上,/你立刻让我生命丧亡!假如你能够谄媚阿谀,/使我看着自己满心欢喜,/假如你能够用享乐欺骗,/那一天就是我最后一天!”二是锲而不舍地奋斗。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的。他不愿做有闲阶级的一员,拒绝随波逐流,拒绝悲观厌世,拒绝病态 *** ,在充满了生命、情趣和希望的奋斗中,不怕挫折,不怕犯错误,因而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三是为求真理将死生祸福置之度外。浮士德知道自己所冒的危险不仅是肉体的,而且魔鬼企图攫取和毁灭的是他做人的灵魂,他已经想透了,决不和魔鬼妥协,与其糊里糊涂地生,不如明明白白地死。四是敢于表现自己的感情。没有情感,何以谈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一些人的患得患失不同,浮士德把感情看作顺从理智的工具,看作追寻真理的动力。活就要活得奔放,活得精彩,在有价值的追求中敢做敢当。五是浪漫主义精神。通常,有些人会误解浪漫主义表现在男女关系上。实则不然,在西方,浪漫主义“乃是一种新的人生观运动。浪漫主义者,实际上就是理想主义者。他对人生的意义,有无限的追求”。文中提到德国有一位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人,在一部小说里描写到一朵青花,时隐时现,忽远忽近,主人公不懈地追寻,到后来还是没有得到。这朵青花极富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生的最高理想难以实现。也就是说,人是欣赏美的,美既是社会意义的,也是文化意义的,美的理想没有终极的边际,也许不能抵达,但是它始终像幽暗中的灯火,在前方昭示、召唤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人生的希望,就在于此。文章的针对性很强,它的震撼力就体现在作者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度感应上。陈铨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又留学德国。作为一位接受过东西方文化熏陶的爱国知识分子,重在思考如何在世界民族生存竞争中激发自己民族的创造力。在本文的最后一节,他以浮士德精神为参照,揭示出国人在人性深处的病疴:“浮士德的精神是动的,中国人的精神是静的,浮士德的精神是前进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保守的。”国人的软弱,还表现在意志薄弱,做事缺少义无反顾、勇于牺牲的精神。再次,就是在情感上的自我压抑,被一种静观的哲学所拘囿。这样的精神状态岌岌可危,“假如中国人不采取这一个新的人生观,不改变从前满足,懒惰,懦弱,虚伪,安静的习惯,就把全盘的西洋物质建设,政治组织,军事训练搬过来,前途怕也属有限”。何况缺少内心的新精神,“想要搬过西洋外表的一切,终究搬也不过来!”这是对国人的当头棒喝。振兴民族精神,去掉国民中的劣根性,这是“战国策派”的宗旨所在。陈铨是以浮士德精神来说明这一宗旨的。“战国策派”因《战国策》杂志而得名。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林同济、陈铨、雷海宗在昆明主办《战国策》半月刊。之后又于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在这两个刊物上,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浮士德精神》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把战争理解为国力的竞争,而国力的关键在民气。他们推崇德国狂飙运动,这个运动是思想解放的运动,是发展民族精神的运动。他们希望中国能吸取狂飙精神,其核心就是浮士德精神,陈铨力图借此培养我们的民族活力和进取精神,认为缺乏这样“一个新的人生观,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应付日前和今后紧张的国际局面”(《狂飙时代的歌德》,重庆《大公报》1942年7月1 日)。这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改造健全国民性的问题。陈铨希望这样的借鉴能改变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所鼓吹的乐天知命、知足不辱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战国策派”在理论上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石的,但在唯心的论说中也有合理的因素。他们的文化思考更多的价值,在于对国民性的探索。当前国人的种种不文明陋习,尤其在国外旅游中暴露出来为人们所指责的诟病,表明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所研究的课题,至今依然是新鲜的、仍有研究的必要。2023-07-22 18:56:321
详细分析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强烈地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过他寻求真理的五个阶段的生活历程而进行展示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描写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形象。他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有强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满现实社会,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真美”的世界。第二阶段主要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开始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剧的冲突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第三阶段描写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迁就退避。他在封建宫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败。仍然尽心竭力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服务,实际上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可能有所建树,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阶段,描写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复活于现代。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就这样宣告破灭了。最后阶段描写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2023-07-22 18:57:052
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歌德的作品处理了爱情、处理了对理想的追求、处理了最接近永恒之感的艺术之美,也处理了对社会、国家的期待;他也看重生命历程远胜过思想主义知识。但歌德并没有把道德宗教的自我悔罪、自我要求当成最终的答案。在《浮士德》中,歌德的确非常强调人生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堕落、努力向上,并为更多人谋得幸福,可是歌德还是强调,人不可能成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这一生就越需要经历谦卑的洗礼。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完美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上帝接纳人此生的每个阶段,也乐意看见认真面对生命的人,在这一生的各种经历中更接近善。每一场奋斗都伴随着自我的软弱,而每一个经历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认识上帝。最终,人的获救,不是因为努力获得至善,而是至善的上帝以怜悯慈爱伸手接纳这些认真一生的人。因此,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所以浮士德说:“这世界我已经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尘世成为神的欲念。”“这世界对追求理想的人并不沉默。”“我要坚定生活在尘世间。”歌德比托尔斯泰更往前走一步,在人生的一切经验,不管是在爱情、美、社会实践甚至是道德宗教的追求中,他都承认自有其价值与意义,也承认一定会经历自我的幻灭,最终,每一个幻灭无非都是让人看见“人不是上帝,人需要谦逊”。但他却肯定在经历幻灭之后,不是虚无颓废,而是透过恩宠与至善的上帝相遇。经历过英雄大起大落、自由平等理想成为暴民政治的笑谈的时代,歌德沉淀自我反省历史,能不落入虚无,反而写出浮士德精神,肯定人世一切向善的努力与最终的上帝恩宠,未尝不是从一个伟大时代中洞见自我实现的真意。(陈韵琳)2023-07-22 18:57:131
浮士德精神与中国经典【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有什么区别?
浮士德精神是自嘲型的就爱有!而周易里的自强不息是君子型的!2023-07-22 18:57:221
浮士德精神名词解释
一)《浮士德》的基本内容及寓意(浮士德一生追求探索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探索过程的意义何在)1 、两场赌赛的寓意第一场赌赛指天帝与梅非斯特订约,其本质是关于人性善恶的哲学论辩和试炼;第二场赌赛指梅非斯特与浮士德订约,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渴望变革现实的愿望。2 、五个悲剧的寓意( 1 )知识悲剧: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隐喻了任何一个精神探索者求“知行合一”理想境界的愿望。( 2 )生活悲剧:表现资产阶级(或所有精神探索者)的两面性:理性与情感、精神性与世俗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耽于感官享受,另一方面又努力自拔,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时,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放纵行为。( 3 )政治悲剧: A 表现启蒙主义者企图依靠君主改良现实的迷梦的破产;表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以及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B 说明在强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力量微不足道。( 4 )美的悲剧: A 表现歌德“艺术改良”理想的幻灭,欧福良是其理想的化身,即古典美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但因这种理想远远超越德国现实而毁灭。海伦代表古典美,她的消失意味着现代人的刻板复古,只能借到形式,不能得其精髓。B 宁静、和谐的古典美的精神,不能挽救浮躁、动荡的现代人的灵魂。因为现代人只能生活在现代。( 5 )事业悲剧:表现浮士德“改造自然”造福人民的社会理想的幻灭。说明这种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理想,在当时的德国,只能是一种美妙的幻觉。2023-07-22 18:57:291
试论浮士德精神的现实意义论文
试论浮士德精神的现实意义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试论浮士德精神的现实意义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十八世纪德国社会的转型期里,浮士德对生命的本真意义和自我的认识意义的探索,同时,在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冲突和斗争中反映了近代思想家将理论自觉融入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融入到行中的历程,对当代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 】浮士德精神;现实意义;人类 【引言】 在十八世纪里德国的狂飙运动时期时,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转型背景下,人的理性主义,人为主义都处在一个建构的重要时期。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的一面在不断斗争和撕裂。浮士德与梅菲斯特正好是社会的两个代表。《浮士德》从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两场赌赛、五个人生阶段来阐释古典主义与现代社会的不协调性,同时在浮士德代表的向善的人类身上看到了他性格中的惰性、弱点、错误但最终浮士德在善与恶的周正里战胜了梅菲斯特,他用一只来控制和战胜心灵欲望。 在浮士德的追求并不一帆风顺的历程里,整个探索前进的过程都是矛盾的,即平庸与崇高。一方面他执着于尘世的情欲给少率一家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他又不断自我反省,不断从平庸里解放出来,积极入世,不敢堕落,用不满足。在当今社会里,浮士德做出了重要榜样,对于人类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和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浮士德精神凝聚和沉淀着文艺复兴以来的三百年间欧洲和德国民族的广袤而深厚的社会心理。浮士德对生命本真意义和自我认识意义的探索,对意识的分裂和二元化的挣扎和统一过程具有强烈的苦闷意识。在恶为代表的梅菲斯特的诱惑下——沦落,但并没有完全堕落,他的心总在矛盾里。这同时也是善于恶、灵与肉的冲突。浮士德在天庭和书斋的两场赌赛以及追求知识,体验爱情,投身仕途,向往艺术,了悟真理的五个人生阶段,让我们看到在不断追求探索中高大的形象;他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执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做法反映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将理论自觉融入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融入到行中的历程,对当代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故事开始是在没落的中世纪书斋,浮士德在冥想精神得不到依托,没有任何的价值成果,在绝望之下准备饮毒酒自尽。太初有为: 是浮士德的座右铭。他在强调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神会的实践里。当他把哲学、法学、医学、神学都研究透了的时候,时间的意识开始觉醒。他充满自信地与梅菲斯特打赌,走出象牙塔。在浮士德的精神追求与天主的预见想吻合,他对自己的进取精神很满意,便于魔鬼梅菲斯特签约:既往不沉缅逸乐,绝不苟且偷安,绝不偷安,绝不停止奋斗的坚决誓言,于是,他们开始了诱惑或与反诱惑的庄严斗争。 在知识上,他自身作为一个学者皓首穷经,在封建王朝里浮士德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形象,有强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满于现状,不局限于社会现实,要为“人类”创造一个善的.是世界。体现的山的行径是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只有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发展体系中,适当加以考察,两个或多个作品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的讨论上才会有所收益。特定的历史时期不是一个理想型或一个抽象的模式或是一种人类概念的系列,被整体所规范。 由此,将追求知识,对空虚生命的寄托体现的非常精准。最终浮士德却对自身的并不满足过是对精神的自我否定的悲剧结束,我不过像蚂蚁往尘土里钻,当它在尘土里觅食。路人会一脚把它踩死,踏烂。 忧愁便立即盘聚在浮士德的内息,自我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看似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他战胜了梅菲斯特,但实质上是对子我的一种不满足。 在爱情的路上,浮士德对格蕾琴的爱,而格蕾琴却并没有体验她得到的这份爱。因为格蕾琴一家陷入了无穷的灾难之中。浮士得用毒酒杀死了少女的母亲;有私生子的格蕾琴收到邻居尽情的嘲讽,格雷斯琴羞愧难当之际,把孩子淹死自己也因此入狱;格蕾琴的哥哥瓦伦廷为此与浮士德决斗,被浮士德杀死。一系列对格蕾琴家的不幸助长了梅菲斯特胜利的决心,他用“瓦尔普吉斯之夜”来让浮士德的继续沉沦而浮士德得知格蕾琴的事后,理智地放弃了和各种裸体或是半裸体的女人的狂欢,带着良心的谴责潜入坚守之中。在社会的转型里,在人为主义和新兴资产阶级意识的影响下浮士德在最终坚决的行动中体现着自身价值,同时对中世纪陋习的小镇,对人类灵魂的惨害深恶痛绝。在爱情与中世纪相接壤的时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对人浮士德坚持用行动为人类吹昂早一个善的世界,但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面前,他没有妥协。不甘于堕落在失败的爱情面前,在深深的反省,以追求人类的生存意义和自我价值。 在政治上,长久地侍奉封建宫廷。看到王朝的腐朽,但他仍旧在为这个王朝服务着。可就在他看到自己不可能有建树的时候便选择了放弃,开始了自己心的探索。在仕途的路上他始终坚持着,自强不息。 在“人造人”的指引下,重返希腊王国。在那里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沉迷于古希腊时代的光艳美,浮士德与美丽的海伦结婚,而且生下了一个叫欧福里翁的孩子。这个孩子是美化身,他可以上天入地非常自由,但最后却被摔死了。海伦因为悲伤也消失了,而浮士得自己也会到了现实。他对没的追求达到了至上的自由注定是失败的、是悲剧的。在自然的欲望和人类的到得的和谐中,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动态美。浮士德在欲望中表现的人性弱点,然而也正由于他在这些弱点、错误中不断反思,才由平庸走向了不凡。 在现实里,浮士德对历史、神话无止境的探索和各种经验的可能性,发现自己走向了穷途末路。他决心由官场的追求转向自然。从精神就是世界开始转向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改造。他要驾驭大海为老百姓开辟一片可开垦耕作的土地,但一对老夫妇却在梅菲斯特真迹点燃的火把中罹难,浮士德内心十分忧愁,这时候魔鬼在浮士德的眼睛上吹了一口气,他便双目失明。魔鬼让那些移山填海的人给浮士德挖坟墓。浮士德听到铁楸的声音,以为他的事业还在不断继续。他心花怒放,说道,“逗留一下吧,你是那么美好!” 按照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失败了。他也被上帝的使者带走了。浮士德的一生从屈服于个人渺小的物质享受。虽然最后的他被带走了,但他是带着自己为人类造福的信念倒下的,而魔鬼鱼浮士德的契约兑现来了,浮士德的灵魂在天使们的呵护中进入天界。因而,梅菲斯特不能算做这场赌局的胜利者,“《神秘的合唱》点明了:一切无常的事物,无非比喻一场,不如意事的事是常的,而今如愿以偿;奇幻难成笔木着,焕然竟成文章。”朦胧的结尾给了读者多层意义。浮士德作为西欧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尤其是德国理想化想象征,他的上下求索,不怕失败,对知识、爱情、仕途、善的追求是人类积极精神的代表,从中世纪挣脱出来,体现了资产阶级巨人的开拓活力。 浮士德一生的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积极入世,对人类社会善的追求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构成其精神的主要部分同时也反映和说明了任何一个所具有睿智目光和承担社会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前瞻性。在狂飙运动下,歌德用浮士德的精神强调:人成为人真正的活动,是世界各族人民的任务,为此必须缔造一个联系各国民族的纽带,着就是文学。 人类的追求中,同时也是自我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东西,而是人,只有人猜可能拯救自己,因为历史的进程是由人决定的,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实现自我的人生意义。 ;2023-07-22 18:57:451
歌德的求索和“浮士德精神”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浮士德精神是什么,其次,再来解决歌德的求索,就是哥的一生的经历,浮士德五个人生悲剧对应的哥的的五个人生悲剧,歌德通过对浮士德故事的讲述就是要以浮士德的一生来说明自己的一生的探索。 浮士德精神的魅力在于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浮士德精神。浮士德身上具有辩证的精神,一方面面对梅菲斯特的引诱,对现实的享受走向堕落,林一方面,又在同自身的错误作斗争,此外他是理想的探求这者。浮士德这部剧总共有两部分为五个阶段,讲了浮士德的五个悲剧。在这五个悲剧中不同的悲剧,各个悲剧具有具体的显示的意义,这五个意义就是歌德对于当时社会的文化现象,政治生活,艺术,爱情,制度等揭露与探索。最后以五个浮士德的悲剧对应歌德的五个人生悲剧,以及歌德的探索,就可以解答歌德的求索与“浮士德精神”2023-07-22 18:57:571
《浮士德》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2023-07-22 18:58:421
“浮士德精神”与中国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有何区分?如题 谢谢了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1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因而他充满自信,勇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终究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1种不甘腐化、永不满足的寻求精神。也传说浮士德是德国的传奇人物,为了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乾卦天的运行康泰良好,君子应当效仿天而发奋图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大地的气势厚实温柔,君子应增厚美德,荣在万物.君子应当像天宇1样运行不息,即便颠肺流离,也不屈不饶,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1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区分就是中华的涵蓄隐蔽而伟大,西方外向而自信英勇。 查看原帖>>麻烦采纳,谢谢!2023-07-22 18:58:491
为什么说浮士德精神涵盖了歌德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进程的思考总结
浮士德经历的五个阶段象征着欧洲文明进程中每个阶段,而浮士德所追求的又与各阶段主要的领导思潮相呼应。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到古典主义至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可以说作者用浮士德这个虚构的人物象征了欧洲几个世纪的人们,他所思考和经历的正式所有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思考和经历。浮士德主要是采用象征的创作手法写成的,真实由于创作手法的运用,使得浮士德在艺术上达到了形象性与哲理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交融。艺术的传统型和现代性的密切结合,还运用了多种诗歌艺术体裁和包容有多种艺术行程因素,并将其有机融为一体。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2023-07-22 18:58:562
谈谈《浮士德》的思想价值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023-07-22 18:59:061
浮士德的形象是什么?
《浮士德》五个阶段及意义:第一阶段:知识悲剧,描写浮士德的双重活动。第二阶段:爱情悲剧,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第三阶段:政治悲剧,描写浮士德的政治生活。第四阶段:美的悲剧,描写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第五阶段:事业悲剧,描写浮士德理想的部分实现。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1、他不断的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即 “浮士德精神 ”。2、浮士德又有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构成了浮士德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2023-07-22 18:59:121
怎样评价《浮士德》?
《浮士德》这部耗费了歌德20年心血写成的巨著代表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它的全部思想价值就在于通过浮士德一生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和美德的历程,描绘了欧洲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的300多年间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表现了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光明、科学、进步与黑暗、愚昧、反动的斗争。浮士德是歌德肯定的理想人物,他体现了人类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始终向善的美德。他是人类善良、光明、理性的象征。而魔鬼靡非斯特则是虚无主义的代表,恶与非理性的化身。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对立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后者是作为前者的精神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出现的。靡非斯特的存在意义只在刺激浮士德精神的向上发展,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他可能使浮士德在前进中遭到失败,但决不能把他毁灭。当然作为社会生活现象的艺术概括,剧中人物性格也不是单纯固定的。在浮士德身上就存在着灵与肉的矛盾。而靡非斯特也有较积极的一面,他既是恶的化身,同时又以恶的讽刺者与暴露者的姿态出现。同时,歌德也通过《浮士德》一书对当时德国腐朽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批判,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谴责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浮士德》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但又以浪漫主义为主体。它既概括了当时德国与欧洲的一些重大事件,又大量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在剧中安插众多来自神话与传说中的人物,且许多场面充满了奇特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在结构上,诗剧打破了时空界限,天上人间,远古当代,形成片断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作品还广泛使用了象征、比喻等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组合上既有自由诗、民歌民谣,也有格律诗和古希腊悲剧体诗。诗歌风格也变化多端,充分显示了歌德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使《浮士德》不愧为一部时代生活的史诗。别林斯基:“无可争辩歌德的《浮士德》是我们时代的《伊利亚特》。”“《浮士德》是当代德国社会的一面完整的镜子。”2023-07-22 18:59:351
浮士德有何评价?
关于这部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著名的美学家和德国文化研究专家宗白华先生对《浮士德》的一段评价: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称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所以有人称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我想这段话已经把《浮士德》这部书在文化史上的意义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歌德在《浮土德》里所力求解决的是欧洲近代人所碰到的人生的全部问题。它并没有能够解决欧洲现代人的问题,就像古代人的圣经解决不了现代人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一样。《浮士德》作为欧洲近代人的圣经,也不可能解决现代西方人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它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这部书就体裁而言,是一部诗剧。其实要按戏剧的法则来讲,它是一部比较坏的戏剧,因为它既不遵守新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也不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那样具备戏剧的必要条件。这部戏比较难演,也很少有人演。我们把它看成一本艺术化的人生教科书,可能更好。《浮士德》是一本相当难读的书,但是,浮士德并不是不可理解的神秘人物。当你在晚上准备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从内心中涌出一股感伤:这一天过得是那么贫乏、单调而无聊,没有激动人心的欢乐,也没有刺痛肺腑的哀伤,想不出一点有价值的成绩和温暖心房的享受,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更可怕的是明天还会如此,日日月月,岁岁年年,似乎都笼罩着一种灰色。你望着灰暗模糊的屋顶,望着无边的黑夜,会提出一个问题:人活着有什么意思?一种强烈的要改变你的生命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你的心房,眼泪被欲火烧干了,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决心在你的内心凝固下来,你几乎抱着“如果这样活毋宁死”的想法准备重新生活,……当你这样想的时候,我就可以说:“你已经接近浮士德了。”长期固守在书斋里的浮士德有着同你类似的感受,不过是在早晨醒来之时:我早晨蓦然惊醒,禁不住泪满衣襟。白白度过一日的时光,不让我实现任何希望,连每种欢乐的预感,也被顽固的批评损伤,而且用千百种丑恶的人生现实,阻碍我活泼心胸的创造兴致。到了黑夜降临,我们不得不忧心仲忡地就寝;这时我还是不得安宁,常常被噩梦相侵,……所以我觉得生存是种累赘,宁愿死而不愿生。这种对于生命的不满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本能,是人的创造力与破坏欲的源泉。对于这种不满足而引起的追求欲,历来有各种不同态度。我们随便举一首李白的《古风》第十八着一看:……香风引起舞,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自信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怨忧。黄大空叹息,绿珠成衅仇,何如鸱夷子,散发掉扁舟。这首《古风》的意思很明显:欢乐和功名后面隐伏着灾祸。人的追求欲不可无节制,莫学石崇与李斯,要像范台那样功成之后,急流勇退,才可避祸消灾。近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反对这样消解情欲的。它追求欲望与理性的和谐发展,并且认为这种追求应该是无限的、无止境的。浮士德精神的出发点就在于寻求生命的最高限值和全部奥秘。即使明知“有限永远不能成为无限的伙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毁灭的终点。”《浮士德》的第一部,开始就是主人公深夜在书斋中抒发自己的苦闷: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医学和法律,可惜还有神学,都彻底地发奋攻读。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夸称什么硕士,更叫什么博士,差不多已经有了十年,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横冲直闯地团团转——其实看来,我并不知道什么事情!别妄想有什么真知灼见,别妄想有什么可以教人,使人们幡然改邪归正。我既无财产和金钱,又无尘世盛名和威权;就是狗也不愿意这样苟延残喘!开头讲的哲学、医学、法律、神学是中世纪的所谓“四大学科”。浮士德为什么厌倦这些东西?是因为它脱离了生命本原。文明的创造,本意在于生命的升华,但升华的结果往往造成对生命的压抑,这是文明的悲剧。不仅中世纪文明如此启蒙学者的思想中也有压抑生命本原的东西。浮士德的强烈欲望:“观察一切活力和种源”,他认为离开生命本原的学术研究“连狗都不如”。书斋对心灵的禁铜使他身心分裂,他渴望沐浴在月光之下,走出犹如监牢般的幽墙暗穴,“涤除一切知识的浊雾浓烟,沐浴在你的清露中而身心康健广这是一种生命力渴望获得释放而不得的苦痛。为此他乞灵于“灵学(魔术)”,但“宇宙符记”所给他的是一片虚无,一片幻景,倒是地灵使他“饮新酒而觉振奋”(地灵在这里象征着生生不息、充满活跃力量的大地),浮士德自诩与地灵亲近,但又嫌它丑陋。地灵向他揭示自己的奥秘:在生命的浪潮里,事业的狂涛里,淘上复淘下,浮来又浮去,生而死,死而葬,一个永恒的大洋,一个连续的波浪,一个光辉的生长,我架起时辰的机抒。替神抵制造牛动的衣裳。可浮士德并不理解,因此受到地灵的轻蔑,离他而去。他的弟子瓦格纳进来了,浮士德继续发挥他的思想,即枯竭的书本不能激发人的灵魂,只有“原人的快感才能震荡听众的心胸”。这里,“原人的快感”(董问樵译作“从心灵深处进发出强烈的乐趣”),近似于后来荣格提出的“无意识领域”。莱格认为,文学作品只有深触到人们千万年积淀下来的无意识领域,人们才会感到“淋漓酣畅”。18世纪末,歌德已经感到在表层情感之下潜流着一种更加强烈的生命力量,只有这股力量才能“打动一切听众的肺腑”。被地灵申斥的浮士德,反过来训责他的弟子瓦格纳。庸人瓦格纳把古代哲人的书典当作历史的精神,浮士德告诉他:过去的时代对我们是“七重封印”,而典籍不过是“一箱臭垃圾,一堆破烂品”。瓦格纳总是像土拨鼠一样在故纸堆里寻找,即使挖出一条蚯蚓,也沾沾自喜。浮士德说:难道说,羊皮古书是喝了一口便永远止渴的圣泉?醍醐若不从你的胸中涌现,你便不会自得悠然。启蒙学者认为,把《圣经》上所说的古老的羊皮书当作人生之谜的最后解答是一种愚昧。人生的快乐之源不在羊皮书里,而在你自己的心里。然而浮士德也不满足于在主观幻境中翱翔,或如维特那样的浪漫派,一旦幻想绝望即转人消沉。他说:如果幻想在平时以勇敢的飞翔?满怀希望地直到永恒的境界,但等到幸福在时代的漩涡中相继破灭,它就满足于窄小的天地,忧悲立即潜伏在心底,引起了种种隐痛无比。他痛苦地感到自己过的是一种委琐的、爬虫式的生活:我不像神,这使我感受至深!我像虫蚁在尘土中钻营,以尘土为粮而苟延生命……意识到自己:曾经迷惘地寻找光明而陷入模糊的困境,快活地追求真理而悲惨地迷误自身。当他在迷惘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便转而歌颂死亡,歌颂那使他摆脱困境的毒药。他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要走向死亡:快向那条通路毅然前趋,尽管全地狱的火焰在那窄口施威,撒手一笑便踏上征途,哪怕是冒危险坠入虚无!“如果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就应该去寻找死亡”,这反映了启蒙时代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强烈追求。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他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燃了他近似于疯狂的热情。明知追随魔鬼,有堕人地狱的危险,他依然是那么兴奋:思想的线索而今业已寸断,一切的学问久已使我恶心,让我在这感官的世界的深处,聊慰我这燃烧着的一片热情!在那颠扑不破的魔术被覆之中,我希望有奇妙的光景已经预定,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你听呀!快乐不是我所贪图。我要献身于酪酊,于最苦的欢情,于失恋的憎恨,于爽心的沉沦。我的胸心,已经解除了智的烦闷,无论有怎样的苦痛它都欢迎。我要在内在的自我中深深领略,领略尽全人类所赋有的精神,至崇高的、至深远的,我都要了解,要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我的小我便扩大成全人类的大我,我便和全人类一起最终消磨!他那颗在书斋中被麻木了的心与其说追求欢乐,不如说追求一种强烈的苦痛,因为没有苦痛的欢乐是肤浅的欢乐,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浮士德所追求的还是“全人类的一切苦乐”。那个时代的人认为自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原子”,但在这颗原子中又可以囊括宇宙的一切。在歌德看来,“把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寸心”便获得了人生的最高限值。浮士德较之哈姆雷特,没有那么多的孤独、软弱和犹豫。他确信“整个俄林波斯山上的众神都在我胸中”。因为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使当时的学者有一种普遍的信心,即:人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并且依人的意志去改造它。在这一点上,启蒙学者把人的力量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但对于实现它的艰辛却远远认识不足。浮士德与魔鬼打的赌,在中国人看来,是颇为奇怪的。靡菲斯特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引诱他去历览人生,一旦浮士德感到欣然自满,对某一瞬间说:“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呀!”浮士德便把自己的灵魂输给了魔鬼,变成了魔鬼的奴仆。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内容不同:魔鬼引导浮士德享受24年酒色逸乐、荣华富贵的现世生活,而后浮士德把灵魂交给魔鬼。马洛的浮士德是一个蔑视天堂生活的现世主义者,他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生追求。从马洛到歌德,历史又走过了200多年。这段时间西欧最大的变化是生产的飞跃与科学的突进。2023-07-22 18:59:441
《浮士德》有哪些思想成就?
我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天使讲究公平公正,魔鬼要求等价交换。我很喜欢梅菲斯特。他超有才能的呀,看事情都是直接看本质。冷酷又不失风趣。若是地狱里都是这样充满思想的哲学家,想想看,好像坠入地狱,也挺好的呀!浮士德和靡菲斯特分别代表了两种精神……这种说法非常扯淡而且不准确,然而这么随便理解一下应该是可以的吧,对于没有看过原文的人来说。浮士德是执着地认为人生和世界是具有意义的那一类人,虽然不知道意义在于哪里,然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在今天早已经被认为是扯淡的了。如果说真理,大部分的学者会觉得没有真理,或者不止一个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的人,例如儒者什么的,觉得有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很难说是一个道理,或者是一个人的教训,或者是什么生活方式之类,然而总之是在那里的。叫做“道”,或者“心性”或者“仁”,有点像西方讲的“圣”。也许是“存在”,也许是“逻各斯”……数不胜数,讲得不太一样,但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有这种信仰的人会觉得,找到了这个东西,一切迎刃而解,人生苦恼不再——这就是浮士德说的要找到真正的幸福乐趣。靡菲斯特则是妥帖地认为人生毫无希望的人。这种人的生命往往比较绽放。靡菲斯特在这书里面多可爱啊。谁都想像他这样生活吧。再加上浮士德是德国传说中一个极为有意思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很复杂,所以这本书受欢迎是没有悬念的。仅仅谈一点,有待大神。2023-07-22 18:59:522
请问歌德的《浮士德》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
我曾经看过浮士德三遍 首先很佩服歌德的精神 也佩服他长篇诗剧的语言魅力我觉得浮士德一开始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那么他这种精神是在于对事物永不满足,对真理知识美德的无限追求,要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极限,这与诗剧开篇讲述浮士德是一名博学多才受人敬仰的博士。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那么开头说与魔鬼打赌,也是变现出人们侧面对浮士德这种精神的猜忌与怀疑,人不可能一度去突破,去创造,也会存在许许多多的贪欲,这种精神不似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 都是成为真理和信仰的。所以引发出辩证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难题,亦或是现在的浮学所关注的领域。这种辩证的思想在于肯定与否定,在于善恶之间,灵魂与肉体是难以共同驾驭的,灵魂的高尚依附不上肉体的贞洁,自然欲望和道德观念,个人私念和社会责任难以共同实现的矛盾,所以伟大的揭示出此类人类值得关注的问题,并通过这来不断不完善自我,去追求灵魂与现实的双赢。这给当时欧洲的社会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对您在理解上有所帮助,谢谢!2023-07-22 19:00:251
浮士德精神是什么精神?
热爱现实、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是浮士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浮士德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意义。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扩展资料: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2023-07-22 19:00:531
浮士德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热爱现实、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是浮士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浮士德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意义。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扩展资料: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2023-07-22 19:01:151
浮士德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热爱现实、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是浮士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浮士德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意义。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扩展资料: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2023-07-22 19:01:361
什么叫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泰出有道”转译成“泰出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正像浮士德所言,“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 它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任凭魔鬼百般以恶诱恶,浮士德虽有暂时的踟躇,但绝不栖息止步。他的瑰伟之处在于那不竭的活力总是携着人性的善审判内心的恶,这种审判横亘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难以言尽的魅力。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 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2023-07-22 19:02:072
《浮士德》精神是什么?
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泰出有道”转译成“泰出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正像浮士德所言,“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 它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任凭魔鬼百般以恶诱恶,浮士德虽有暂时的踟躇,但绝不栖息止步。他的瑰伟之处在于那不竭的活力总是携着人性的善审判内心的恶,这种审判横亘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难以言尽的魅力。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2023-07-22 19:02:292
浮士德精神包涵着那些内涵?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2023-07-22 19:03:361
何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五个悲剧有怎样的思想内涵?他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浮士德精神: 首先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 “浮士德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重视实践的积极入世精神。走出书斋是他实践意识的朦胧觉醒。 总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和内容主要有三点: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 “浮士德”思想内涵: 诗剧《浮士德》是由两个赌赛和五种追求构成的。 《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强烈地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过他寻求真理的五个阶段的生活历程而进行展示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描写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形象。他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有强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满现实社会,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真美”的世界。第二阶段主要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开始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剧的冲突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第三阶段描写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迁就退避。他在封建宫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败。仍然尽心竭力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服务,实际上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可能有所建树,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阶段,描写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复活于现代。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就这样宣告破灭了。最后阶段描写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总之,《浮士德》的勇于实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进步性和深刻的进步意义。 象征意义:《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而在民间传说的长期流传和欧洲作家的反复加工过程中,浮士德这一形象凝结沉淀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欧洲和德国民族广袤深厚大社会心理,其内核是对“历史之谜”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国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他对自己生命本真和意义的自我意识,也就表现为分裂已是:至于型、情欲与理性、人性与神性都处于剧烈的搏斗与奋争中,对意识的分裂和二元化的体验使他充满了苦恼:“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是互相分道扬镳。”浮士德的灵魂虽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诱下沦落,但是他却没有完全沦落,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斗争与矛盾,这也就是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斗争与冲突。 《浮士德》带有歌德的自传色彩,这个人物的身上也融合进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而且这部作品诞生和贯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或多或少的带有那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共性。18、19世纪是一个多元化文化凸现,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换时期,人的理性主义,人文主义都正处在一个重新建构的重要时期,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的因子就在不断的斗争与撕裂状态下。而《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义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却恰恰处于对立面,是丑恶与罪恶的化身。浮士德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着整个人类,而他一生的结局就象征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浮士德那种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就是人性中的一种积极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为人类追求意识的体现者而出现的。但是,为了凸现他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歌德运用了辩证法的论证,浮士德这种对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过对错误的不断否定来实现的。而作为人类的代表他又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有着灵与肉,理想与现实实践的冲突,追求的古典美与现代社会现实的不协调性,因而由于人格中的弱点而被魔鬼梅菲斯特利用引诱而屡犯错误,屡陷迷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完全堕落,完全沦落,而是处在一个不断的斗争中,这善与恶这两种思想正是在他的意志与占据控制心灵力量的大小而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导致了他的行为的不断变换与痛苦抉择。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他的灵魂未被梅菲斯特所带走,而是在上帝的天使带领下进入天堂。这也就代表着善良最终仍然战胜了邪恶与丑陋。 浮士德在带领群众改造自然,兴建海边乐园的壮举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也领悟到了理想的人生:“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的热爱自由,积极进取,努力创造,乐观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帝的垂青,尽管曾经因为被引诱而犯错,但是上帝善待那些去恶向善的人,怜悯并接纳他们。而且他的一生的奋斗也证明了上帝的话,人在努力时尽管难免迷误,但是会返归正道,由迷混不清进入澄明之境。 正如在《歌德谈话录》中说的:“像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道德也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它不是人类沉思的产物,而是天生的内在的美好性格。它多多少少是一般人类生来就有的,但是在少数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心灵里大道很高的水准,这些人通过伟大事业或为大学说显现他们的神圣天性,然后以这种天性所展示的美赢得人们的热爱,强有力的因达人们敬重和效法。”“对道德的美与善的价值的知觉可以通过经验和智慧获得,因为丑恶已经证明自身是个人和集体幸福的破坏者,而高尚正直则是产生和巩固个人和集体幸福的。因此,道德美便得以成为教义,作为一种明白表述的道理在所有民族中传播开来。” 《瓦尔普吉斯之夜》这一场中是在玛干泪接连遭遇误杀母亲,哥哥被杀,自己疯癫,私生子被自己溺死而被判死刑,囚在牢狱这样的背景中进行的,但是尽管最初浮士德受到魔鬼的诱惑而赴宴,而且他对群魔夜会上放纵无度的淫欲有所追求,但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经过了灵与肉的冲突,善与恶的斗争,欲望与道德的矛盾,唤醒了他对春天的感应,从溪流中谛听到“亲切的爱的呻吟”,在群魔乱舞中爆发对玛干泪的思念和不安。而在明白了她的处境之后,就愤怒的指斥梅菲斯特“我为了这个唯一的姑娘的苦难就觉得痛彻骨髓,而你却无动于衷地对千万人的命运狞笑!”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潜意识的道德里是善良的,有良知的,但是在魔鬼的作用下却往往是不容乐观的。后来还有出于对情敌的妒嫉,使得帕里斯的精灵爆炸;为占有海伦,他用武力驱逐她的丈夫;为创建海边王国,他以人为畜,死人无数,最后导致了不愿迁居的老夫妇的死亡,尽管他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永恒的爱”和“崇高的灵的境界”和实现“在自由的土地上居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社会理想。彩虹般的人生中本来就存在着人类感情的多层面结构这种”多声”现象,正如俄国著名作家格林卡在其《札记》中所说:“生活中一切都是对位的,也即互相矛盾的。”而歌德也发现自己作为艺术家,他是一个泛神论者;作为自然研究家,他是多神论者;作为有道德的人,他倾向于相信一种神性的人格。这样对于浮士德的这种矛盾性格的塑造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这种善恶冲突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带上了时代的色彩和意义,价值观念的尚未成熟,多种价值取向共存,没落的封建势力与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的斗争与冲突等等,这些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浮士德的尸体最后是在上帝派出的天使们抬向了天国,得到了光明,使得上帝获得了胜利,这就要归功于他的乐观向善,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人格精神,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理性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小世界到社会,理想的大世界,也是资产阶级的胜利。正如歌德所说的“他不是让人固定在特性中,而是让人在内在的法则中看到心灵生活的统一性,这种法则把这种统一性的各个生活瞬间结合在一起,好似结合成它的存在的旋律。”这让我们对付使得这个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摧残桂冠的人物形象的内在性格和人性有力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我们不禁要说:“歌德是美的作家,如同拉斐尔是美的画家,莫扎特是美的音乐家。”2023-07-22 19:03:461
结合浮士德一生所经历的五个阶段的悲剧,谈一谈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五大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事业悲剧。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浮士德2023-07-22 19:03:561
浮士德精神是阿波罗精神的对立面吗?
浮士德式文化追求人的精神解放,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断推陈出新,而这种创新性,一定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也许有利于社会进步、创新精神的发展,但在乡土社会中,是不需要这种发展和创新。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一般来说,阿波罗文化与浮士德文化在很多方面正好相反,浮士德文化强调发展和创新,阿波罗文化则突出稳定和维持现状。扩展资料:浮士德文化对乡土社会的影响浮士德精神追求人的精神解放,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断推陈出新,而这种创新性,一定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也许有利于社会进步、创新精神的发展,但在乡土社会中,是不需要这种发展和创新。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小,社会变动也小,人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这也是为什么《桃花源记》中会出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况。2023-07-22 19:04:031
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浮士德精神?
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浮士德精神? A.永不满足 B.修身养性 C.永远进取 D.才胜于德 正确答案:ACD2023-07-22 19:04:291
试论《浮士德?的主题、内容与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德国]歌德/原著)歌德写<<浮士德>>花了六十年时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故事梗概 在广阔的天庭,上帝正在召见群臣,仙官侍立左右。三仙长出位,以宇宙的浩瀚,变化的无穷景象,颂扬上帝造化万物的丰功伟绩。恶魔靡非斯特和往常一样来到这里,口中无一句称颂的话,反而大发一通议论,说什么世界是一片苦海,而且永远不会变;人只能终身受苦,像虫鱼一样,任何追求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上帝问起浮士德的情况 。靡非斯特说他正处在绝望之中 。因为他欲望无究,他想上天揽明月,下地享尽人世欢娱,到头来,什么也不能使他满足。上帝坚信浮士德这样的人类的代表,在追求中难免有的失误,但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最终会找到有为的道路。靡非斯特不同意上帝的看法,他自信能将浮士德引向邪路,让他堕落,并为这事他提出敢同上帝打赌。上帝一口答应了并将浮士德交给他。靡非斯特兴冲冲地从天官下到凡尘 ,一心想到要把浮士德引向堕落 。在一个中世纪的书斋里,室内阴暗、沉闷,年过50开外的浮士德坐卧不宁,烦闷已极。他想到大半辈子自己埋头在故纸堆中,与世隔绝,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既不能救世济民,又不见半点聪明。他渴望投身宇宙,承担起世上的一切苦乐。但是,他几次努力都没成功,失望已极之时,他想到了死。他激动地倒出一杯毒酒,将它举到唇边,准备作最后一次痛饮……突然,教堂响起复活节的钟声。这钟声猛地唤起浮士德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对人生的向往,因而断了自杀的念头。春天来了,快乐的人群涌向效外。浮士德也混杂在人群中。人们尽情领略着春天的美景。浮士德特别兴奋,郊野的一切都使他无限欢欣。农民们向浮士德敬酒,酬谢他在瘟疫中搭救他们。浮士德面对群众对自己的热忱褒奖, 十分渐愧。 他反省自己,何曾医好过病人?炼的那种金丹只不过的是骗人。 夕阳西下,良辰将尽。浮士德恨自己没有腾飞的翅膀,飞去把太阳追赶。他感觉有两种意念在内心中搏斗:一个要执拗地守着尘世, 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 另一个要猛烈地离开凡尘,向一个崇高的境界飞驰。靡非斯特发现浮士德的思想正处在矛盾之中, 立刻将自己变为一个书生 ,走来与浮士德相识。他告诉浮士德:他是“否定的精神”,“恶”就是他的本质;他要与自然的权威抗衡,要毁灭一切,包括人类。浮士德向他诉说尘世生活束缚的痛苦,他宁愿死也不愿过这种安贫守分,无所作为的生活。但是,死也要死得痛快,或者战死沙场,血染荣冠,或者狂舞之后倒进姑娘的怀抱。靡非斯特乘机劝他去从事欢乐的事业,从孤僻的生活走向广阔活泼的天地。并提出给他签订这样的契约:靡非斯特今生愿做浮士德的仆人,为他解愁除闷,寻欢作乐,获得一切需要;但当浮士德表示满足的一瞬间奴役便解除,浮士德就属恶魔所有,来生便做恶魔的仆人。浮士德根本不相信“来生”,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场赌博,立下了契约。于地,靡非斯特便把黑色的外套变成一朵浮云,载着浮士德和自己,开始了四海的云游。首先,他们来到莱比锡的一家地下酒店,靡非斯特要让浮士德看看这充满“快乐”的世俗生活。酒店里,一群大学生正在饮酒作乐,玩些无聊的把戏,唱些无聊的歌曲。靡非斯特是胡闹的专家,他加入子大学生的阵营,给大家唱了一首滑的跳蚤歌。唱完,众人拍手叫好。接着,靡非斯特又耍了一个花招,在桌子边上钻出洞来,每个洞里都流出了各自想喝的美酒,乐得这群大学生狂笑不已。年过半百的浮士德对这些低级荒唐的把戏和享乐并不感兴趣,急着要离开。靡非斯特就带着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意欲用爱情生活来引诱他。恶魔先让他对着一观大的魔镜,镜子里立刻现出一个美女,引得浮士德向往、发狂。不一会儿,靡非斯特又催着浮士德喝下魔女的药汤。浮士德顿时青春年少,浑身爱情激荡。青春焕发的浮士德在街上溜达。少女玛甘泪由教堂回家,从他身边走过。她美丽的容貌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抢步上前,提出要挽着手儿送她回家。他的要求遭到拒绝,端庄的玛甘泪撒手而去。浮士德神魂颠倒,急切地要靡非斯特去把玛甘泪捉来。如不从命,就和魔鬼一刀两断。靡非斯特连忙一口应承。这样,在靡非斯特的帮助下,浮士德很快获得了纯洁的平民少女玛甘泪的爱情。为了能在家中享受爱情的欢乐,玛甘泪接受了浮士德的计谋:用安眠药使用母亲沉睡。谁知用得过多,母亲竟一睡不醒,离开了人世。玛甘泪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悲痛欲绝。她只有以悲痛和忏悔的心情祈求圣母把她从死亡和耻辱中拯救出来。可是,丑闻已经传遍市镇,原先的“花中之王”如今处处被人鄙视。玛甘泪的哥哥——军人华仑亭,一天晚上回家,正好碰上浮士德再次前来与玛甘泪幽会,华仑亭一腔怒火正无处发泄,立刻向浮士德挑战。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唆使和帮助下,拔剑杀了华仑亭。哥哥又遭噩运,玛甘泪再次被恐怖压迫着,终于昏倒在地。这时,浮士德却逃出法网,无忧无虑, 与靡非斯特一道赶赴下流淫荡的瓦普几司的晚会去了。 晚会结束后,靡非斯特告诉浮士德,玛甘泪已身陷囹圄。这消息唤醒了浮士德怜悯的心,他狂怒地斥骂靡非斯特背信弃义,连狗都不如,接着坚决要求去救玛甘泪,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去。他们飞马连夜赶到监狱, 玛甘泪已经神经错乱, 把浮士德来看她当作是刽子手来提她到刑场。浮士德看到这般情景,内心悲痛万分,急切的催玛甘泪出狱。但她不愿意走,她深知自己药死母亲,又害死了哥哥,是有罪的。天快亮了,死亡就要来临。任凭浮士德怎样劝逼,玛甘泪都不出狱。靡非斯特冲来,不顾一切把悲痛欲绝的浮士德拖走了……在阿卑斯山麓,侧卧在百花烂漫的草地上的浮士德,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数精灵围绕着他唱歌跳舞,给他身上撒着迷魂川的水。浮士德一觉醒来,浑身轻松舒畅,没有一点罪孽感,他感到自己又有了一种坚毅的决心,要向新的生活高峰飞跃。靡非斯特把他引入一个金銮宝殿,皇帝正想举行化装舞会,寻欢作乐。但国库空虚,财政发生严重困难。愤怒的群众正抗拒官兵横征暴敛。浮士德积极为国王献计献策,建议发行纸币,使王朝暂时渡过了财政危机。这时,皇帝又异想天开去见古希腊美人海伦和美男子帕里斯。浮士德借靡非斯特的魔法,招来了这对美男女。 海伦出现了,男人们个个神魂颠倒,浮士德更是销魂忘形。海伦俯下身去吻帕里斯,引起浮士德极大的醋意,便冲上前将魔术的钥匙触到帕里斯身上,引起一场爆炸,海伦化为烟雾消散,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正在进行“人造人”的实验,几百种元素在蒸馏、升腾、姚、逐渐增长,一个小人儿终于创成功。小人儿发现浮士德迷恋着海伦,自愿带他到古希腊去找海伦。在那里,浮士德感动了地狱女主人, 她放海伦重返阳间。 海伦和浮士德一见钟情,结成夫妻。 他们很快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 小欧酷爱高跃和飞翔,瞬间从空中坠地身亡。海伦悲痛万分,抱吻浮士德后消逝了。她留下一件白色衣裳,幻化为一朵云彩,托着浮士德腾空飞去。浮士德降落在山顶上,俯视着无际的大海,一个庞大的计划又涌上心头:移山填海,造福人类。这时,国内发生内战,他下山帮助了国王,得到一片赐封的海滩,便立刻动手在这里建造一个平等自由的乐园。但有一对老夫妇不肯搬迁,靡非斯特便派人捣毁了作们的家门,放火烧了他们的小屋、教堂和森林,两个老人被吓死。这事引起了浮士德的忧愁。这时,忧愁妖女乘机对他吹了一口阴气 ,使他双目失明。 恶魔召来死灵,为浮士德挖掘墓穴,浮士德听到锄头的声音,以为这是响应他的号召前来移山填海的民众,顿时,他觉得大海变良田、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就要到来了。他满怀喜悦,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随声倒地死去。浮士德终于满足了。魔鬼生怕他的灵魂逃走,口中念起咒语来。但这时天上的光明圣母却派来一群天使,魔鬼被天使们的美貌迷住,忘离守护的职责。天使们趁机抢走浮士德的灵魂,飞上天去。高空中,她们高唱着“凡是自强不息者, 到头我辈均能救”, 飞回天堂。天堂顿时欢声四起,众天使为战胜魔鬼、获得浮士德的灵魂而高奏凯歌。 相关评论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2023-07-22 19:04:391
浮士德精神的内涵是?
热爱现实、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是浮士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浮士德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意义。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扩展资料: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灵革命与社会实践,感官之爱与艺术之美,共组一种平衡的生命观照。它们共同驱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迈向善。而最终,绝对完美的善,却是在上帝手中,要透过上帝的恩宠才能获得。这是获救的真义。浮士德没有忘记自己的恪守的原则和他人性的本真内在本性,使得他有着战胜诱惑的力量,去恶向善,排除欲的干扰,最后在理想国的实现下攀升进灵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2023-07-22 19:04:472
浮士德精神的精神争议
二战以后,当德国民众再度回首历史时,却对这一精神产生了怀疑:这种永远不对自己满足的精神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信念、是真理。答案是否定的。人们是担心对于浮士德精神会发展成为无所节制的贪欲的。于是,近年来对于浮士德精神的探索学术界出现一种辩证的思想,即将其探求的精神保留在合理的范围和程度中,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浮士德精神永存光辉,不断地照耀着人们的思想。浮士德精神是对人性的自我辩护2023-07-22 19:04:591
歌德作品《浮士德》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2023-07-22 19:05:121
浮士德:追寻精神家园的浪子
《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是德语文学的一部代表之作,是有着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美誉的经典力作,同时也是一部旷世不朽的巨著和杰作。这种伟大的作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并且往往常读常新、获益匪浅。本文即从一位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浮士德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出显型的浮士德精神和隐型的浮士德难题,从而清晰的诠释浮士德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次审美体验。 绿原在《浮士德》译本的前言中说:“不提到歌德,就写不成一部世界文学史;同时,不读《浮士德》,也难以理解歌德之所以是歌德。”诚然,《浮士德》是歌德的重要代表作,它与《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并列誉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关于世界和人生的作品,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味,是“现代哲学的诗,又是诗的现代哲学。”《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加之期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歌德的思想也经历了几次升华,这一切,都集中的反映在这部巨著之中,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解读空间。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不停地对浮士德形象、浮士德精神以及浮士德难题等问题进行现代性解读和阐发,可见其意义之大、影响之广。 诗剧《浮士德》分上下两部,共计12111行,篇幅虽不算小,但毕竟有限。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和影响力,却几乎无限、无穷。这是和作品丰富、复杂、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分不开的。杨武能这样解释道“艺术形式方面,首先它是一部诗剧,同时具有戏剧和诗歌的特点。其次,它所跨的时间维度极大,剧情极富跳跃性,而更堪玩味和咀嚼。最后是对于象征这一艺术手段普遍、大胆和天才的运用。思想内涵方面,它是如此地丰富、深邃、复杂而又多层面,以至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读者,人人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以至一代一代的研究者,对它总是说不完,道不尽。”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直是道出了《浮士德》研究的无限空间和价值性。 一、 浮士德形象 歌德的《浮士德》有一个特色便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不仅仅涉及人物原型、文学意象、故事模型,而是贯彻全书,几乎无处不在。深刻的象征都带有朦胧性质,作品的含义也变得丰富,浮士德形象的多重含义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在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分析了三个主要含义:“首先,浮士德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他的追求与歌德的生活经历有很多相似,他追求的性格特征寄寓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其次,浮士德又是西欧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尤其是德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象征,他离经叛道,上下求索,不怕失败,反映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要将理论见诸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再次,浮士德又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巨人形象的象征。”这三重含义彼此之间又是相通的,浮士德是歌德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原型在作品中的投射,是个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呈现,同时又添加了理想化元素,因此代表着更典型、更富有象征意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甚至整个人类的积极精神形象。小而言之,浮士德身上浓缩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体验;大而言之,浮士德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一形象揭示出人类自身存在的追求和发展必须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进行并得以实现的真理。杨武能在《术士·哲人·人类的杰出代表》一文中提出了“浮士德即歌德”的看法,他引用了歌德的话:他的所有作品“仅只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又承认自己常常进行“诗的忏悔”。并且进行了解释“诗剧的第一部中的浮士德体现了狂飙突进的精神,是青年时代的歌德;第二部中的浮士德体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是到了魏玛以后的歌德;诗剧最后一幕,那位胸怀全人类、目光远大的老博士,可以讲正是老诗人和老哲人歌德。”杨武能的这种解释不能说不对,但容易使人陷入定性思维,直接导致主题先行,诱使读者在思考作品时对号入座,从而忽略了浮士德身上的一些潜在弱点同时也限制了对思维的探讨和深层意义的追寻。 浮士德形象正是在书斋、爱情、政治、艺术和事业五种追求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彰显,他一方面作为象征代表的是歌德化身、先进知识分子形象、人类积极精神,这是下面我们将要讨论到的显型的“浮士德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向上的一股力量;另一方面浮士德形象也是“普通人类的代表”,是歌德“庸俗市民”的流露,是普遍人性弱点的揭露,这就是浮士德人生追求中所遇到的“浮士德难题”,亦或称作“浮士德困惑”或“人生悖论情结”,在剧中是一种隐型的显现,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这显型的浮士德精神和隐型的浮士德难题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真实的浮士德形象,也表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知识分子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精神理想,同时也暴露出他们身上灵与肉、感性与理性、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等二律悖反悖论,并且在此二重性中不断的实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二、 浮士德精神 在歌德的笔下,浮士德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从来没有停留在一种思想或感情的体验上,而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天堂序曲》里,歌德借上帝之口指出,阻挠人们向善的,不是人的过失,而是人的无为。“人的精神总是易于驰靡,动辄贪爱着绝对的安静;我因此要造出恶魔,以激发人们的努力为能”。天主认为,人在努力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犯一些错误,这并不要紧,而是深信“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浮士德把《圣经》上“约翰福音”的第一句话“太初有道”改译为“太初有为”,就是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行动,才能满足浮士德的追求,使他不断向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浮士德怀揣着行动和自强不息一路狂奔,为着幸福和理想而前进。覃小超在《论浮士德精神》一文中分析道“浮士德的一生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度过的,他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以及其他事业的活动。当浮士德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心中产生了一股忧愁。他感到自己走了许多弯路,常常犯错误。但是,他没有象一个‘愚人那样把眼睛仰望着上天,以为有自己的同类高坐云端";也没有象一个懦夫那样,贪图安逸,碌碌无为地生活;而是自强不息,不断地‘贪图"、‘求其实现",使他的生活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行动是浮士德一生中可以确定的、不变的规律,它是浮士德精神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特征。”这里,浮士德否定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彼岸世界”,只相信自己的行动和自强不息才能使“人生之树常青”,意味着他开始走向现实生活。行动本身也代表一种精神,代表着不断追求、永不满足、自强不息,但这行动并不是一个单曲循环的过程,而是积极进取的。歌德说:“浮士德的行动是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浮士德并不是为了行动而行动,而是为了真理而行动,为了生活和自由而行动,“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读出浮士德精神的精髓所在,一种是显型的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自强不息精神,一种是隐型的以仁爱为核心的追求善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和歌德所接受到与经历过的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相互联系的,也是感性与理性、灵与肉等二律悖反所达到的辩证统一和谐和。文艺复兴是人的解放、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得到了张扬,但同时也是“近代人失去了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谐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一超越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着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启蒙运动彰显的是理性主义,是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歌德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伟大代表,“他表现了西方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因此,歌德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剧中浮士德的人生追求中去,一方面他积极进取、不断追求、永不停留,向着真理、理想和自由而去追求;另一方面,不断追求的结果却是以一出出的悲剧收场,虽然结局是众天使解救了浮士德的灵魂,这只能说是善战胜了恶,一个集体的人类的胜利,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到底获得了什么意义与价值呢?这就不可避免的介入到这部诗剧给我们留下的浮士德难题上。 三、 浮士德难题 陈大夫在《关于<浮士德>的美学思考》一文指出“浮士德绝不是理想化的人物,而是一个有许多弱点并在克服弱点中前进的强者。”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对立,是人的内心世界中理性和欲望的对立,这种冲突使浮士德陷入两难境地:“在我的胸中,唉!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想从另一个挣脱掉;一个在粗鄙的爱欲中,以固执的官能紧附于世界;另一个则努力超尘脱俗,一心攀登列祖列宗的崇高灵境。”这就是西方著名的“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难题,不仅是浮士德个人的,也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也包含对现代人精神困惑的一种思考和回答,因此,对浮士德难题的研究仍旧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我们在上文的浮士德形象分析中注意到,在其艰难探索的一生中,充满着诸如灵与肉、感性与理性、个性的自由与社会的约束、善于恶、理想与现实等矛盾,但这是二律悖反的矛盾,对立的两者没有孰是孰非。欲望、人性、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而道德、理性、社会约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两者之间是对立的,不能追求某个方面的输赢,那样只会造成二元对立,而浮士德正是在不断的追求实现两者的统一。下面我们以灵与肉的关系为例探讨一下浮士德的寻求统一之路。 灵与肉的关系,既贯穿于整部《浮士德》之中,又在“爱情追求”中得到重点体现。在“知识追求”阶段,浮士德如康德一般沉溺于知识的海洋,皓首穷经,以期通过知识追求来把握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但这种只重精神而忽视实践的状态导致其精神危机,意欲自杀,幸亏他的“童年情感”抢救了他,也从此下定决心走出象牙塔,体验大千世界的美。从“知识追求”到“事业追求”这过程中,浮士德经历了一次一次的挫折,徘徊于一段又一段的感官欲望之中,但最终都以惊人的毅力追求着精神的超越。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于肉体的快乐和生活的享受,还是在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浮士德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他的选择:一方面对世俗感到厌倦、不满,要寻求高远的精神目标,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而达到精神目标的途径就是靠脚踏实地的生活实践,在追求灵与肉统一的前提下继续向前进发。灵与肉的关系是歌德时期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黑暗的中世纪严重压制了个人感官欲望的追求,过分强调精神超越;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开始直面自我和基于肉体的自然欲望。无论是基督教禁欲观念还是文艺复兴的肉体解放思想,都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灵与肉的统一问题。浮士德形象的塑造告诉我们人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体,不能顾此失彼,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还是要在这矛盾统一体中继续前进。 四 、 寻找精神家园 有的学者认为“因为死亡,人们为此自强不息、孜孜以求、代代袭传——这便是人类崇高的悲剧精神。浮士德精神正是这种悲剧精神、人类精神的形象化写照。”并且引用邱紫华的观点“人的最根本的精神就是悲剧精神。丧失了悲剧精神,也就丧失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诚然,浮士德的知识追求、爱情追求、政治追求、艺术追求和事业追求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理想,但并不能就此说浮士德精神是这种悲剧精神的形象化写照,虽然二者都彰显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表面相似性,是一种人类集体主义的自我牺牲,因此它掩盖了浮士德精神的内在意蕴和深层次人的、人生的意义及价值。董新祥在《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一文中指出“浮士德在‘灵"与‘肉"中困惑着,又由于‘灵"与‘肉"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救赎。可以说‘灵"与‘肉"在浮士德的身上达到了辩证统一。”“灵”与“肉”可以看做二律悖反的两方面,在此文中,作者对“浮士德难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似乎对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些线索,结果就在过程中。 杨必容在《论<浮士德>中的“人生悖论情结”及其消减方式》一文中用“人生悖论情结”解释“浮士德困境”,“人生悖论情结”即指“人性的悖论: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人与自身欲望的冲突和斗争;人生的悖论:个体的有限性无法超越时空的无限性;人的社会性悖论:人身在群体、社会之中,人的个性与自由必然受到社会组织中各种规则、等级的限制”,并指出“浮士德精神”是“人生悖论情结”最好的消减方式。这属于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来解决现下的精神困境问题,但是以“浮士德精神”来作为解决“浮士德难题”的答案未必妥当。从前面浮士德形象的分析到浮士德精神的揭示与阐发再到浮士德难题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这几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起关联作用的。下面笔者提到的寻找精神家园,也是于此有莫大关联,可以说是有浮士德形象的影子,可以说有浮士德精神的追求,也可以说有对浮士德困境的一种解答。 歌德的《浮士德》是人类追求和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浮士德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次审美体验。寻找精神家园可以说是每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追求,这与人们的文化底蕴、怀旧意识、历史态度和精神文明发展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更是文学表现的一条主线。现在有多少人还在怀念周代礼仪社会、希腊城邦时代,更不用提大量的咏怀诗、咏史诗,精神家园是一个心灵的归属、精神的寄托,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无何有之乡”。正如宋虎堂所说“精神家园,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支柱,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寻找,现代人的渴望似乎更加强烈,精神家园也就在寻找中得到永恒,在寻找中获得一种审美体验。”精神家园是一种审美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永恒。有些宗教信仰者的精神家园就是彼岸的天堂,可歌德是泛神论主义者,他笔下的浮士德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 在知识追求阶段,浮士德最初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的书斋,皓首穷经的结果换来的却是埋首故纸堆,体验生活成了他要寻找的精神家园;在爱情追求阶段,他的精神家园是甜蜜的爱情;政治追求阶段,他的精神家园是“紫禁城”;艺术追求阶段,古典美化身的海伦是他的精神家园;事业追求阶段,大海则成了他建立伟大功勋的精神家园。一步步走来,他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在他寻找之前,他以为将要寻找的那个就是,于是他努力追求,最后天使带领他去了天堂,到了他的最后归宿地点。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精神家园,但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却未必相同。浮士德就像整天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中体验,在探索中实践,是一种乐观的自强不息的追寻,毋宁说这追寻本身就是他的精神家园,因为他在这追寻中精神得到升华。尼采说过“人需要有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浮士德追寻的不是虚无,虽然他一直在追求,还没有追求到他的精神家园,也许他的精神家园就是天堂吧,如果不是那一定就是未来的“天堂”,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综上所述,在歌德的笔下,浮士德好似一位追寻精神家园的浪子,为了家园、远方、理想、真理、自由、生活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浮士德形象”深深地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浮士德精神”流淌在每位读者的血液里,“浮士德难题”启发着每位读者的思考与反思,我们在一起分析作品中寻找着浮士德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在寻找着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2023-07-22 19:05:191
《浮士德》主要内容?
《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抵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这些便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阳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而歌德在浮士德中极力将理性主义和古希腊的这种感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诞下浮士德和海伦新生的儿子“欧福良”这个人物,以及欧福良这个人物的消逝,无疑是希望把近代科学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的审美观念。这正是看到单纯的理性科学和感性审美都无法满足当时人们需要的结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士德2023-07-22 19: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