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康map
-
化学危害的主要来源有:
1.天然毒素:包括河豚毒素、组胺、雪卡毒素、氰苷、棉酚等;
2.农药残留:
包括有机氯杀虫剂、
有机磷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多菌灵杀菌剂和有机汞、有机砷杀菌剂等农药的残留;
3.兽药残留:包括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等药物的残留;
4.金属:包括镉、铅、汞、砷、锌等的超标;
5.滥用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使用等;
6.食品包装材料、容器与设备:包括塑料、橡胶、涂料、陶瓷、搪瓷极其它材料等带来的危
害;
7.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包括各种放射性同位素污染食品原料等造成的危害;
8.其它: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多氯联苯等。
相关推荐
雪卡毒素的简介
雪卡毒素(Ciguatoxin,雪卡毒素,又名西加毒素)的名字来源于雪卡鱼类,是20 世纪60年代由夏威夷大学教授Scgeuer首次从毒鱼中发现的。该毒素曾从400多种鱼中分离得到过,但其真正来源是一种双鞭藻岗比毒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高醚类物质,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赤潮生物毒素之一,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已发现3类雪卡毒素,即太平洋雪卡毒素(Pacific ciguatoxin)、加勒比海雪卡毒素(Caribbean ciguatoxin)和印度雪卡毒素(Indian ciguatoxin)。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毒性上,雪卡毒素是已知的对哺乳动物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 雪卡毒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由食用含雪卡毒素的草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引起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随着人类对海洋蛋白依赖性的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达5万多人。过去,雪卡毒素引起的人体中毒事件只局限于加勒比海地区和35′N~35′S之间的太平洋地区,然而,有证据表明由于鱼类的洄游性和鱼类产品的贸易扩大,雪卡毒素也可以影响到其他地区。中国南海诸岛、台湾海峡和香港地区常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发生。雪卡毒素已成为影响渔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的一大障碍。但是,由于对于雪卡毒素的检测尚缺少相应的检测标准,有关检测还处于研究阶段,截止至2006年只有美国生产的一种商品化试剂盒cigua2check,而且该试剂不能定量检测。2023-07-22 21:09:382
如何治疗雪卡毒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家人因为吃了深海鱼中了这个毒,有哪为仁兄知道该如何治疗的 先谢了 解析: 慎防雪卡毒 肌肉毒鱼类中毒是食物中毒的一种,中毒原因是进食了含有雪卡毒素的鱼类所致。 雪卡毒素来自一种「双边毛藻」的海洋微生物,这些毛藻依附在死去的珊瑚礁和海藻上生长。毒素经由细鱼吃海藻、大鱼吃细鱼以至人吃大鱼的食物链中传到人体内。毒素的含量随著食物链级数相应增加,越大条的海鱼所含的毒素越高。毒素多积聚于鱼卵、肝、肠、鱼头和鱼皮。此毒素对鱼本身不会引致任何病征,因此不能从检验、外观、气味、味道和肉质来分辨该鱼是否有毒。 不过,常聚居于珊瑚礁一带觅食的海鱼较可能含有此毒素,常见的有油ued47、金钱龙趸、蓝瓜子斑、老虎斑、老鼠斑、苏眉、西星斑、豹星斑、燕尾星斑、红鰽、杉斑及东星斑等。 在进食含雪卡毒素的海鱼数小时后,会出现肠胃、神经系统或造成心脏及血管不适的现象。主要病征包括呕吐、腹泻、四肢及口角麻痹、冷热感觉颠倒、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病征可维持数天至数星期不等。 患者对此毒素不但没有免疫能力,相反,日后若再次接触到毒素,就算只是很少的份量,也会产生中毒征状。另外,患者亦应避免喝酒及吃花生或豆类食物,以防加剧中毒的病征。 预防肌肉毒鱼类中毒的方法 消费者: u2027减少进食珊瑚鱼; u2027每次只吃少量珊瑚鱼; u2027避免进食珊瑚鱼的卵、肝、肠、鱼头和鱼皮; u2027当进食珊瑚鱼或正患上肌肉毒鱼类中毒时,应避免同时喝酒及吃花生或豆类食物; u2027应向信誉良好及领有牌照的商店购买珊瑚鱼,及查询它们来自哪一捕鱼区;若有怀疑,应放弃购买;及 u2027如发现有任何中雪卡毒的病征,应立即延医诊治。 海鲜经营商: u2027选择信誉良好的批发商购买珊瑚鱼,并要清楚知道珊瑚鱼来自哪一捕鱼区; u2027应保存珊瑚鱼来货的记录,以便发生问题时,可追查鱼的来源; u2027把不同来源及供应商的珊瑚鱼饲养在不同的鱼缸或养鱼区;及 u2027避免购买低于市价的珊瑚鱼,因它们可能来自新捕鱼区,而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该处一带的鱼类不含雪卡毒素2023-07-22 21:10:021
雪卡毒素的分布及危害
雪卡毒素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以及加勒比海的热带区域。在全球三个雪卡毒素主要流行区域中,南太平洋地区的前吉尔伯特群岛、托克劳和图瓦卢的流行状况最为严重,年中毒率可达100人/(万·年),加勒比海地区的美属维京群岛仅次于之,年中毒率为73人/(万· 年),印度洋地区的留尼汪岛年中毒率为0.78人/ (万· 年)。中国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发生最多的香港地区,年中毒率为0.17人/ (万·年)。随着海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达50000多人。在美国夏威夷和佛罗里达州,雪卡鱼毒素已影响到当地捕鱼业的发展。在路易斯安那、马萨诸塞州、纽约、佛蒙特、哥伦比亚特区、德克萨斯、堪萨斯都有病例的记录。在加勒比等地区危害很大。在澳大利亚,大多数毒鱼集中在昆士兰和北部海域附近。北部新南威尔士和澳州西部很少有雪卡鱼毒素中毒的事件。在亚洲,毒鱼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岛地区,在尼留汪岛、罗得里格斯岛、毛里求斯、塞舌尔、马尔代夫和日本都有病例记录。在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雪卡毒素并不常见。中国雪卡毒素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华南沿海地区的香港、广东、台湾、海南和西沙群岛等地。2023-07-22 21:10:111
雪卡毒素 石房蛤毒素哪个毒性强?
说是 雪卡毒素 比河豚毒素强102023-07-22 21:10:242
老虎斑鱼有毒吗
老虎斑鱼体内含有一种叫雪卡的毒素。这种毒素对鱼没有影响,但人吃了会有中毒的现象。雪卡毒素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大分子聚醚神经毒素。老虎斑鱼局部含有的雪卡毒素一般来源于所吃的藻类,老虎斑鱼吃了带毒的藻类后,雪卡毒素往往会在体内聚集,这种成分对鱼往往没有影响,但对人来说却有较强的毒性。雪卡毒素主要聚集在老虎斑鱼的内脏、头部、生殖器官等部位,并且加热和冷冻无法破坏毒性,所以这些部位对人来说是有毒的,误食之后通常会出现手脚麻痹、呕吐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威胁生命,因此食用老虎斑鱼之前,通常需要将内脏、头部、生殖器官等部位进行切除。老虎斑鱼营养价值较高,正确食用之后往往可以起到健胃养肾、美容养颜等作用,因此建议适量食用。2023-07-22 21:10:511
哪些海鱼不能吃或身体有毒钓到怎么辨别!
海鱼有很多都是有毒的,要吃自己认识的种类,并且买经过卫生检疫过。海鱼自己并不能产生毒素,它身体内的毒素来自摄食的海藻或低等海生动物体内毒素在自己身体内的沉积,所以一种鱼有的海域的有毒有的没毒。一般说外形奇怪的有毒,颜色鲜艳的热带珊瑚鱼很多种类的都有毒,不要轻易食用。比如有的海鱼中含有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叫做雪卡毒素。为什么鱼类含有雪卡毒素?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由有毒藻类产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这类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鱼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体积越大的鱼类,聚集的毒素越多。什么是雪卡毒素?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显规律性。每年3~4月份繁殖季节,珊瑚鱼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味道也最鲜美,而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 含雪卡毒素的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等地。鱼类身体哪个部分有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不易被胃酸破坏,高温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雪卡毒素的危害及症状?据医生介绍,雪卡毒素比河豚毒素还要强100倍,严重可能致死。食药监局部门介绍,大型珊瑚礁鱼类易聚集雪卡毒素,一旦食用后引起严重食物中毒,会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而沿海地区常出现由于进食野生海鱼(珊瑚鱼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数较多,全球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达5万人之多。哪些鱼不能吃呢?畸形的鱼其他如畸形的鱼不要吃,鱼胆不要吃,死的甲鱼、鳝鱼不能吃。被污染的鱼有毒的鱼包括被酚、重金属或农药污染的鱼,体内含有生物毒素的鱼等。带有浓重煤油味的鱼虾是酚污染的结果;总吃体型大的海鱼如鲨鱼、金枪鱼、旗鱼、鲭鱼和方头鱼容易发生汞中毒。特别要强调,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要食用这些鱼。2023-07-22 21:11:002
雪卡毒素的毒素检测技术
由于雪卡毒素在鱼体内含量很低,而且染毒鱼类在感观、嗅觉和味觉上均没有什么异常,不易用简单的常规方法检测到。因此,尚未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可信赖的检测方法。已有多种检测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主要的方法有:生物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化学分析法等。小鼠生物法具有可靠性强、不需复杂设备等优点,但缺陷是观察时间长、步骤繁琐,不能确定样品中的毒素结构、灵敏度低,易受实验小鼠的品系、批次、大小等因素影响等。细胞毒性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较高,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缺点是不能确定毒素的准确成分,实验配置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免疫学检测法具有准确、灵敏、便利等优点,但是毒素抗体和其他聚醚类物质的交叉反应以及抗体供应不足限制了免疫学方法的广泛应用。HPLC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可靠、能确定各种毒素成分、使用广泛、易校正、所需样品量少等优点,缺点是需要不同的毒素标准品,毒素标准品价格昂贵,样品前处理要求较高,需要昂贵的设备仪器及高素质的操作人员。2023-07-22 21:11:091
一家六口吃鱼中毒紧急送院,这毒素竟比河豚强100倍
大海广阔且资源丰富,人类到目前仍只探索了其一小部分,不少人也靠海吃海,不过海中的水产并不是没种都适宜食用,有些就含有剧毒。近日珠海的黄先生从市场买了一条海鱼回家食用,结果一家六口全部中毒进了医院,医生说他中的毒素比河豚还毒100倍。1、一家六口吃鱼中毒9月24日下午,黄先生在珠海广富市场买了一条海鳗鱼,当晚家庭聚餐就把这条鱼吃掉了。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一家六口吃鱼中毒紧急送院这毒素竟比河豚强100倍。黄先生说,除了不吃鱼的小儿子,妻子、两个女儿、两名亲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医院。妻子因为吃了大块鱼腩,情况最为严重,目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经医生检查,黄先生一家并不是患了急性肠胃炎,而是误食一种罕见的毒素——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不易被胃酸破坏,高温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珠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总监黄建恩表示,“这是个偶发的事件,并不是所有的海鳗都有雪卡毒素,大家要吃这种野生的深海鱼,吃的个体不要太大,尽量不要超过2公斤以上的这种,因为深海大鱼会有风险。”2、雪卡毒素是什么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由有毒藻类产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这类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鱼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体积越大的鱼类,聚集的毒素越多。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显规律性。每年3~4月份繁殖季节,珊瑚鱼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味道也最鲜美,而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含雪卡毒素的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等地。养殖类鱼类少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报告。一般在进食后2~10小时出现临床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可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特症性的温度感觉倒错表现。一般轻度中毒可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中毒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渐至运动神经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表现为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3、如何避免中此毒1.尽量避免在3~4月份(生殖期)进食珊瑚鱼。避免进食1.5kg以上深海珊瑚鱼,因为鱼体越大,毒素含量越高。避免进食深海珊瑚鱼的头及内脏(如肝、肠及卵巢),这些部位带毒素较多。2.外购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体外后再食用,可减少中毒机会。3.曾有过雪卡毒素中毒的人3-6个月内应避免食用海鱼。4、吃鳗鱼有什么好处(1)补虚养血鳗鱼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2)强精壮肾鳗鱼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3)预防骨质疏松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4)盲人的佳品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5)促进脑部发育鳗鱼还含有被俗称为“脑黄金”的DHA及EPA,含量比其他海鲜、肉类均高,而DHA和EPA被证实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6)美容延缓衰老鳗鱼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故被称之为“可吃的化妆品”。2023-07-22 21:11:211
石斑鱼有毒吗?
吃石斑鱼可能会中毒。石斑鱼本身没有毒性,其毒性来自于海藻中的雪卡毒素。海洋食物链中小鱼吃海藻,大鱼吃小鱼,石斑鱼因此也吃进了毒素。石斑鱼的雪卡毒素不能去除,雪卡毒素非常耐热,即使用高温烹煮、冷冻、干燥,均不能去除。而且从石斑鱼的外观、气味或肉质等方面也无法判断是否有毒。如果吃石斑鱼后胃肠道出现不适,一定要用匙柄、筷子或手指等搅触咽喉位置催吐,并迅速赶往正规的大型医院进行急救。石斑鱼处理方法石斑鱼主要以天然野生为主,越大肉越嫩,肉细嫩厚实、无肌间刺,味鲜美。常用烧、爆、清蒸、炖汤等方法成菜,烹制时不可过老,断生即可。也可制肉丸、肉馅等。代表菜式有清蒸石斑鱼。把买回来的石斑鱼放在案板上面抹上一层盐,这样可以让其表层的粘液全被清理掉,然后把钢锯片用绳子全部捆绑在一起,逆向刮鱼鳞就可以了。如果家里面没有钢锯条的话,拿几个啤酒瓶盖子钉在案板上之后对着石斑鱼敲打也可以去掉鱼鳞。石斑鱼去内脏洗净后,用盐将鱼身和内膛抹一遍,加料酒腌15分钟。至于石斑鱼肚子里有黑色的东西,这个就很难说了,估计是污染所致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一定要去掉,弄干净就可以了。2023-07-22 21:11:314
黄珊瑚鱼可以吃吗?
能吃。每年3—4月份是珊瑚鱼等海鱼繁殖季节,鱼类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而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3—4月份繁殖期的珊瑚鱼要少吃,外购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体外后再食用,可减少中毒机会。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还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雪卡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2023-07-22 21:12:012
鳉鱼有毒吗?能不能做菜吃?
找到一篇文章,虽然不是说的鳉鱼,可以参考,还是慎是鳉鱼为好。原文:《美丽深海鱼可能有毒 切勿食用深海鱼内脏》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监督所前不久发布了食品安全预警,提醒消费者注意不要食用含雪卡毒素的鱼类,食用深海鱼时一定要将内脏剔除,以防食物中毒。 美丽深海鱼可能有毒 近期以来,广东沿海连续出现因食用珊瑚鱼引起的“雪卡”中毒、港澳相继发生3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已向人们发出了警告。 带有雪卡毒素的鱼类广泛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周围和近海岸,全世界约有400多种,我国有30多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其中包括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的老虎斑、东星斑、苏眉等石斑鱼等。 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热,且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 雪卡毒素并非鱼类与生俱来的,属于获得性毒素。通过食物链聚集浓缩,珊瑚鱼越大,毒性越大,食用的安全风险也越高。由于鱼体内含有的雪卡毒素毫无规律性,同一海域同一种属的鱼在某个时期有毒,在另一时期可能无毒;同一种鱼因栖息环境不同而可能有些有毒,而有些无毒;有些鱼种可能鱼小时无毒而成为大鱼后有毒。正是由于鱼体含毒没有明显规律可循,因此容易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雪卡”对人体危害很大 人类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在食后2—10小时出现,病程2—3周,主要症状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排水样便、唇周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及双手温度感觉倒错(即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入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等。 雪卡毒素中毒对人体危害很大。据研究报道,轻者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休克甚至呼吸麻痹死亡。 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检测 值得重视的是,目前临床上尚无简便有效的方法检测雪卡毒素,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进食深海鱼(珊瑚鱼),出现胃肠道症状和特异性温度感觉倒错等来判断。但早期病人可能只出现胃肠道症状,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因此,专家提醒人们:进食深海鱼后如出现消化道症状,需注意雪卡毒素中毒的可能。 另外,雪卡毒素中毒目前在治疗上也没有特殊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稿源:人民网-市场报]2023-07-22 21:12:149
石斑鱼哪个地方有毒
石斑鱼的鱼头、鱼卵、鱼皮、内脏等部位都含有毒素。石斑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石斑鱼本身没有毒性,其毒性来自于海藻中的雪卡毒素。通过生物链就会沉积在上层食物链的物种之中(石斑鱼就属于上层食物链的物种),除此之外除了清理毒素还需清理的就是污染。石斑鱼的卵巢中含有一种有毒性的脂蛋白,尤其是鱼卵成熟后毒性更强,同时石斑鱼的鱼头、鱼皮、内脏等部位容易堆积雪卡毒素,雪卡毒素是鱼类大量摄食剧毒藻类后在体内积累的大分子聚醚神经毒素,毒性极强,比河豚毒素还要强100倍。代表品种:1、点带石斑:点带石斑是热带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底质海区,性凶猛,喜食鱼、虾、蟹等,饥饿时自相残杀,可生活在盐度11至41‰水域,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等海域。2、青石斑:青石斑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稚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蟹等,雌雄同体,为中国及东南亚浅海养殖对象,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及日本。3、赤点石斑:赤点石斑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成鱼主要摄食鱼、虾、蟹、贝类等,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现已进行人工繁殖,分布于我国台湾、东海、南海及印度、日本等地。4、斜带石斑:斜带石斑是暖水性鱼类,头部和体背部呈棕褐色,有很多橙褐色或红褐色的小点分布在头部、体侧、鳍条的中部,主要分布于红海,栖息在大陆沿岸和大岛屿附近。2023-07-22 21:12:301
为什么尽量别吃1.5公斤以上深海鱼?
毒素积蓄多。2023-07-22 21:13:061
加热或者冷冻能不能破坏雪卡毒素毒性
雪卡毒素属神经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不会被高温分解,故烹煮过程并不能除去毒素。2023-07-22 21:13:321
下列关于雪卡毒性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雪卡毒性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卡毒素在人体不存在富集效应 B.雪卡毒素与海豚毒素强度相当 C.加热或冷冻不能破坏雪卡毒素毒性 D.对雪卡鱼毒素已有行之有效的办法预防 正确答案:C2023-07-22 21:13:381
毒素鱼类有哪些?
世界海洋有600余种毒素鱼,中国有170余种。一般在肌肉、内脏、皮肤或血液中含有毒素,毒性稳定,不易被加热和胃液破坏。包括两类:(1)肉毒鱼类。种类繁多,主要有海鳝科、笛鲷科、裸颊鲷科、刺尾鱼科、蛇鲭科等,共300余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各海域。中国约有30种,产于东海南部和南海。肉毒鱼类的含毒机制甚为复杂,有些鱼类在某些地区是无毒的,但在另一地区却有毒;有的平时并不含毒,而在生殖季节则有毒;有的幼鱼无毒,成体有毒。一般认为该类毒素的形成与摄食习性有关,如植食性肉毒鱼类摄食有毒的藻类,将毒素积存于体内,当它们被肉食性凶猛鱼类捕食后,毒素便转移到肉食性鱼体内。人们误食后就引起中毒。肉毒鱼类的毒素称为“雪卡毒素”。(2)鲀毒鱼类。分布于温带和热带的海域,少数种类可进入河口,或在生殖时栖于淡水中。以鲀科类的东方鲀属(即河鲀属)为典型代表,其内脏含有剧毒,人畜误食均能致死。东方鲀的含毒量因部位和季节而异,卵巢、肝脏和胆囊有剧毒,肾脏、皮肤和血液(有些种的无毒)次之,精巢和肉一般弱毒或无毒。每年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食用时必须严格除去内脏。2023-07-22 21:13:531
海洋中的毒素鱼可分为哪两类?
(1)肉毒鱼类。种类繁多,主要有海鳝科、笛鲷科、裸颊鲷科、刺尾鱼科、蛇鲭科等,共300余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各海域。中国约有30种,产于东海南部和南海。肉毒鱼类的含毒机制甚为复杂,有些鱼类在某些地区是无毒的,但在另一地区却有毒;有的平时并不含毒,而在生殖季节则有毒;有的幼鱼无毒,成体有毒。一般认为该类毒素的形成与摄食习性有关,如植食性肉毒鱼类摄食有毒的藻类,将毒素积存于体内,当它们被肉食性凶猛鱼类捕食后,毒素便转移到肉食性鱼体内。人们误食后就引起中毒。肉毒鱼类的毒素称为“雪卡毒素”。(2)鲀毒鱼类。分布于温带和热带的海域,少数种类可进入河口,或在生殖时栖于淡水中。以鲀科类的东方鲀属(即河鲀属)为典型代表,其内脏含有剧毒,人畜误食均能致死。东方鲀的含毒量因部位和季节而异,卵巢、肝脏和胆囊有剧毒,肾脏、皮肤和血液(有些种的无毒)次之,精巢和肉一般弱毒或无毒。每年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食用时必须严格除去内脏。2023-07-22 21:14:001
超市里的水产区有毒吗
超市里的水产区没有毒。售卖有毒海鲜的餐馆受到严格监管,比如只有经过三年以上专业训练的厨师才可以料理河豚。中毒事件往往发生在不正规的餐馆,或民众自己在家烹煮时。鱼虾蟹贝为人类提供了13.8%~16.5%的蛋白质来源,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每年因吃海鲜而中毒的人数高达数万,主要毒源便是海鲜体内可能含有的各类毒素。主要信息:河豚毒素通常聚集在河豚的血液、卵巢和肝脏部位。但不同种类河豚的有毒部位以及毒素产生的机理有所不同,有些种类河豚几乎无毒;而有些种类的河豚,眼睛、皮肤、精巢甚至是肌肉都有毒。河豚毒素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强到什么程度呢,仅需1~2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并且目前没有解药。因此想吃到鲜美的河豚肉,必须由专业厨师将其眼睛、肾脏及血液等有毒部分剔除才行。雪卡毒素是由某些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生藻类产生的。与河豚毒素类似,它也是经由食物链一点点富集到大型珊瑚礁鱼体内的。雪卡毒素主要集中分布在鱼的头部、皮肤和内脏。一般来说,鱼越大,毒素含量越高。2023-07-22 21:14:082
淡水里的石斑鱼子吃会中毒吗
会。淡水里的石斑鱼叫做光唇鱼,分布广,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长时间加热能将石斑鱼子中的毒素破坏。扩展资料:淡水石斑鱼的营养价值:野生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62%,脂肪2.66%,水分80.73%,灰分0.92%;养殖光唇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51%,脂肪2.51%,水分80.65%,灰分0.94%;野生光唇鱼的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养殖光唇鱼略高。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风味氨基酸4种。野生组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也高于养殖组。与养殖光唇鱼相比,野生光唇鱼肌肉中苏氨酸、亮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含量较高。在淡水鱼中是较高的,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唇鱼2023-07-22 21:14:443
吃海鱼竟引起中毒,怎样健康食用海鲜?
现在人们生活饮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肉类、蔬菜,对于饮食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食物的营养均衡更受到人们关注,深海鱼类成了受欢迎食物之一。但是挑选海鲜也是有讲究的,一旦吃不对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现象。近期,就发生一起食用深海鱼中毒事件。深海鱼中毒事件民福康追踪报道,最近,在珠海地区陆陆续续有多名患者疑似食用被污染的野生海鳗,而出现严重的中毒情况。9月24号,珠海的黄先生在市场上购买了一条“油锥”深海鳗鱼,当天晚上酒吧这条鱼吃了。全家老小除了不吃鱼的小儿子之外,黄先生的妻子以及两个女儿盒亲戚都先后有出现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经相关医生检查,得知,黄先生一家是误食了一种很罕见的雪卡毒素。而黄先生自己反应,在吃鱼的时候就已经感觉舌头发麻并且口腔也有发麻的情况,吃完之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等到了晚上9点多的时候自己身体就出现了虚脱出虚汗的情况,而自己的妻子由于吃了较大的鱼腩,出现了更严重的情况。深海鱼中毒事件后续民福康报道,在事件发生之后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局立刻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并对市场上售卖的大型野生鱼类进行排查,并对此类食物进行暂停销售,其中包括海鳗、石斑、苏眉等。并对菜市场张贴相关的紧急通知,告知消费者,并且要求各个餐饮单位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认真排查风险降低隐患,防止食用深海鱼中毒事件再次发生。什么是雪卡毒素?民福康了解到,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此类毒素目前尚未有特效药能够直接治疗,紧急急救措施就是将已经摄入人体的毒素进行催吐、洗胃,帮助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盒酸碱平衡失调。同时,应该要注意避免在3-6个月类再次食用深海鱼。野生海鳗为什么会中毒?野生海鳗以及生活中珊瑚礁附近的野生海鱼,都会有可能因为大鱼吃小鱼,而小鱼吃了珊瑚上的有毒海藻,从而就导致了鱼体内藏有雪卡毒素。根据该地的食监局表示,雪卡毒素通过常规的手段是检测不出来的,并且在雨的感官以及嗅觉和味觉上都是没有明显的异常的。民福康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慎食深海鱼,特别是大号的深海珊瑚鱼类,避免鱼内部藏有毒素,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吃与内脏,同时,在选购深海鱼时,购买回来的鱼最好放置几天等毒素排清在进行食用,食用时要保证是进过高温煮熟的,避免因为不熟而造成中毒。2023-07-22 21:15:141
鹦嘴鱼睡觉时,为什么会吐出一层透明的膜将全身包裹住?
珊瑚礁岛屿上没有大型河川,因此缺少陆源输入,几乎所有的沙子都是来自生物作用。这些沙滩的主要成分是珊瑚和众多海洋生物的骨骼或壳体颗粒(通常呈现洁白的色泽)。而主要成因归功于鹦嘴鱼。嗜食藻类的鹦嘴鱼将珊瑚啃下并研碎,鹦嘴鱼的消化系统会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将不能消化的钙质颗粒排出体外,而这些颗粒就是细白沙滩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鹦嘴鱼是用粪便建造了珊瑚岛屿迷人的白沙滩。特别的是,鹦嘴鱼睡觉时还会从口中分泌粘液,吐出一层透明的膜将全身包裹住,如同一张轻薄的“蚊帐”;本着节俭的原则,起床后还会把“蚊帐”收回口中。科学家推测这是为了防止睡觉时被猎食者嗅到自己的气味,从而免遭杀身之祸——横竖听起来,都是萌萌的。鹦嘴鱼是热带岛屿及周边沿岸居民习惯捕食的一种食用鱼,鱼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我国沿岸居民俗称它为青衣、鹦哥鱼或蚝鱼等等,体宽肉厚尤其适合煎制和烤制。不过,和很多珊瑚礁鱼类(如石斑鱼)一样,食用鹦嘴鱼也有小概率的雪卡毒素中毒风险。雪卡毒素并非鱼类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的神经毒素。含有雪卡毒素的海洋藻类黏附在珊瑚表面,被鹦嘴鱼啃食后便会在鱼体内富集,所以在一些旅游胜地,常常有提醒游客谨慎食用鹦嘴鱼的小贴士。这就是始终微笑,能够制造浪漫沙滩的鹦嘴鱼。呆萌的它即使混在一堆鱼干中,也能被一眼认出。2023-07-22 21:15:4111
请停止食用这5种鱼,其中或含有甲醛和重金属,鱼贩:被发现了
年年有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每当到了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鱼肉,特别是到了现代 社会 ,随着人们 养生 保健意识的逐步加强,吃鱼似乎已经成为了 养生 必备。 在每个地区都有关于鱼肉的特色 美食 ,比如松鼠桂鱼、黄河熬鲤鱼、糖醋鱼等,凭借其鲜美的口感,抓住了人们的味蕾,让人垂涎欲滴。 鱼肉不仅口感美味及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其中含有促进大脑发育的DHA,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黄金,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吃了之后都能够提高记忆力,增强大脑活力。 除此之外,鱼肉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对于人体免疫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尽管鱼肉好吃有营养,并不代表所有的鱼肉都能毫无顾忌的食用,以下这5种鱼或许含有甲醛和重金属,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 01 请停止食用这5种鱼,其中或含有甲醛和重金属,鱼贩:被发现了 1、大型深海鱼 如今随着人们对海洋的 探索 越发深入,对于大型深海鱼的捕捞更加广泛,老虎,斑东星斑,还有卖鱼等日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这些鱼的口感吃起来非常美味鲜嫩,但是其中却含有一种致命的毒素——雪卡毒素。 有研究发现,体积越大的鱼类,体内聚集的毒素也就越多,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经过一层层的毒素累积,这些大型深海鱼的体内会积累更多的雪卡病毒,就算经过加热或冷冻都无法破坏其毒性,一旦出现手脚麻痹,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尽早就医。 2、被污染的鱼 虽然现在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越发重视,但是仍有个别海洋存在污染的情况,如果大家在买鱼时发现鱼身上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被污染的水域,要慎重购买。 有毒的鱼主要包括被酚、重金属或农药污染的鱼,体内含有生物毒素的鱼等,带有浓重没有味的鱼是酚污染的结果,另外体型较大的鲨鱼,金枪鱼,旗鱼,方头鱼等容易发生汞中毒,大家一定要多加防范。 3、咸鱼 咸鱼应该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腌制食品,尤其是在重庆四川等地方的人更是爱吃咸鱼,但是有研究表明,闲鱼中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之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 除此之外,咸鱼属于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当中加入了大量的食用盐,吃多了非常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还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尤其是已经患有高血压肾炎泌尿系统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少吃咸鱼,以免加重病情。 4、生鱼片 在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影响之下,吃剩余票似乎成为了一种 时尚 潮流,尤其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平时更是将吃生鱼片当成高档生活的象征。但是吃生鱼片对于单项 健康 不利,非常容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5、死鱼 很多人在购买鱼的时候特别喜欢贪便宜,而很多商家也迎合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会把已经死掉的鱼进行低价售卖,其实鱼死后非常容易腐败变质,因为鱼体表面、腮和肠道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细菌,死亡后的鱼体更易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 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季节交替,天气骤然变化,水体污染等都会导致鱼类突发死亡,如果因水体污染导致鱼类死亡,人体吃完之后会给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02 吃鱼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现杀活鱼不要立即烹饪 刚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的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味道才会更加鲜美,比如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等两个小时之后再进行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两个小时。 2、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调方法当中,蒸是最 健康 的,不仅温度低,而且用油少,能够更好的保护鱼肉中的绝大部分营养,煮或炖会使鱼中的一部分营养流失于汤水当中,而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油炸的用油量也较多,会破坏了鱼低脂的 健康 特色。 3、尽量不要吃鱼的肝脏 如今网络上吃各种鱼的肝脏,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短时间大量食用鱼的肝脏,会造成维生素A急性中毒。生鱼肉内含有硫胺素酶,能分解维生素B1,所以鱼死后要尽快加工烹调,及时破坏硫铵酶,以防止维生素B1的损失。 4、挑选8分大的鱼 一般来说,个头八分大的鱼是比较合适的,鱼的个头决定了鱼肉的口感和安全性,太小的鱼可能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美,鱼刺也会比较多,而个头太大的鱼,肉质比较粗糙,体内更容易积聚有害物质。 5、避免空腹吃鱼 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需要碳水化合物来分解,如果空腹吃鱼,非常容易导致体内嘌呤含量上升,从而引起体内的酸碱不平衡,因此在吃鱼之前最好先吃米饭或馒头,来帮助分解鱼肉中的嘌呤物质。 大家在平时喜欢吃鱼吗?尽管吃鱼有不少好处,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吃鱼的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吃鱼,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鱼肉的营养价值。2023-07-22 21:16:211
石斑鱼的毒性主要在哪?
石斑鱼的毒素主要集中在鱼头、鱼卵、鱼皮和内脏等部位,石斑鱼本身没有毒性,其毒性来自于海藻中的雪卡毒素。通过生物链就会沉积在上层食物链的物种之中(石斑鱼就属于上层食物链的物种),除此之外除了清理毒素还需清理的就是污染。地理分布石斑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鸢属、烟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鳃棘鲈属和贫鲈属。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台湾海峡尤其是澎湖列岛海域,不仅有黑潮支流的加温效应,且多有浅滩、峡谷、海岛、礁石,珊瑚礁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石斑鱼类栖息,其石斑鱼种类较东海、南海更为丰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石斑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雪卡毒素2023-07-22 21:16:281
请停止食用这4种鱼,或许含甲醛和重金属,建议转给家里人看下-
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食不果腹的原始人在觅食时,因打野兽难度大,采野果太简单,捕鱼成为主流,并促成了原始人的进化,千百年来,鱼除了食用之外还演变成一道道 美食 ,进而衍生出种种绚丽多彩的文化。 鱼肉中富含DHA,俗称脑黄金,也就是不饱和脂肪酸,这是大脑和视网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鱼 养生 备受人们的欢迎,在日本冲绳县居住着很多长寿人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常吃鱼。 1、健脑益智 鱼体内含有丰富的DHA,它们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脑部、视网膜和神经中,DHA不仅能维持人的视网膜的正常功能,而且有利于人的智力系统的发育。因此,多吃鱼会使人变得聪明 2、降低胆固醇 鱼肉中所含的脂肪大多事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消化吸收后的脂肪酸在血液中可以与血胆固醇相结合,把胆固醇从血管中带走,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身体 健康 。 3、促进发育 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每500克鱼中所含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600克鸡蛋或850克猪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丰富蛋白质是人生命的载体,具有均衡营养、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以有效的帮助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 4、预防哮喘 在儿童时期多吃鱼可以有效预防哮喘,荷兰一项针对7210名儿童的研究显示,在6~12个月内开始吃鱼的孩子,到4岁时患上哮喘的风险会明显降低36%,研究人员推论,这可能适合多吃鱼有助于抗炎有关。 1、大型深海鱼 有研究发现,体积越大的鱼类,体内聚集的毒素也就越多,主要分布于内脏、鱼头和生殖器官。被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加热或冷冻都不能破坏它的毒性。 对此,专家建议尽量选择1.5公斤以下的鱼,同时吃鱼的时候应将鱼头、内脏之类毒素含量比较高的部位去除掉。 2、肉质发红的鱼 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另外有一些鱼,被重金属或农药污染,体内还有大量的生物毒素,也会出现肉质发红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要食用这些鱼。 3、咸鱼 咸鱼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实验其中含有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且在腌制过程中还会分解出大量的胺类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强制癌物,容易引起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癌症。 在吃咸鱼时最好采取炖食而不要油炸,因为油炸咸鱼比炖鱼中亚硝胺的含量高2.5倍以上,同时吃炖咸鱼时最好不要喝汤,这样能够使人体摄入亚硝胺的分量降到最低。 4、生鱼片 生鱼片备受年轻人的喜欢,但是生鱼片非常容易导致寄生虫感染。如果吃了感染寄生虫的生鱼片以后,有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吃鱼虾等肉类食物时,最好是不要生吃,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避免导致寄生虫感染。 另外,切肉类食物的案板、刀及盛肉类食物的器皿,一定要刷干净再用,生熟分开,如果有消毒条件的,可以消毒后再用比较安全,避免导致寄生虫感染。 1、不要空腹吃鱼 吃鱼的时候要注意因为鱼肉中含有很多的嘌呤物质,需要碳水化合物来分解,如果空腹吃鱼很容易导致体内嘌呤含量上升而引起体内的酸碱不平衡。最好是能够先吃米饭,来帮助分解鱼肉中的嘌呤物质。 2、活鱼不马上吃 刚杀的鲜活的鱼最好不要马上就吃。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的过程,刚宰杀完的鱼体内可能会残留一些有毒物质还没有完全分解掉。一般说来小的鱼最好在杀完之后能够冷藏1~2小时,大的鱼冷藏时间应该更长。 3、吃八分大的鱼 一般说来,个头“八分大”的鱼是比较合适的。鱼的个头决定了其的口感和安全性,太小的鱼可能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新鲜,鱼刺也会比较多。太大的鱼肉质较为粗糙且体内容易积聚有害物质。 4、谨慎鱼胆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用开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土方说鱼胆可清热解毒、明目止咳,所以总有人跃跃欲试。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极强的毒素,这些毒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是煮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1、鲫鱼 鲫鱼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 2、鲤鱼 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 3、鲢鱼 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 养生 食品。 4、青鱼 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5、黑鱼 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肾等功能。 6、墨鱼 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能。是妇女保健食品。 7、草鱼 有温胃和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 养生 之佳品。 8、带鱼 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 9、鳗鱼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10、黄鳝 入肝脾肾三经,有补虚损、祛风湿、强筋骨等功能,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11、泥鳅 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渴醒酒、祛毒除痔、消肿护肝。2023-07-22 21:16:411
炸小鱼要去内脏吗
要去,手指掐出内脏就行,不用那么干净。世界上现存已发现的鱼类约三万二千种,鱼生活在水里,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着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二千五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鳔为鱼鳔胶)。大黄鱼(耳石为鱼脑石)肝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从各种鱼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河豚的肝脏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来治疗神经病、痉挛、肿瘤等病症。大型鱼类的胆汁可以提制“胆色素钙盐”,为人工制造牛黄的原料。鱼类各纲之间的差异之大就如陆生脊椎动物各纲之间。一般认为,鱼类是体滑而形如纺锤、呈流线型、具鳍、用鳃呼吸的水栖动物,但更多的种类不符合此定义。有的鱼体极长,有的极短;有的侧扁,有的扁平。有的鳍大或形状复杂,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鳃开口形状位置变化极大。鱼类是人类的重要食物。过度捕捞、污染和环境变化都会破坏鱼类资源,鱼类捕食,有助于控制疟疾等蚊传疾病。鱼是行为学、生理学、生态学及医学的重要实验动物。2023-07-22 21:17:145
梭鱼有毒吗能吃吗,梭鱼有毒吗
1.有梭鱼可能带有一种叫做“雪卡毒素”的有毒物质,这种物质对人的身体有害。 2.这种物质可能存在于梭鱼的头、内脏或生殖器官内。 3.不过,梭鱼本身的肉是没有毒的,这种物质也不是梭鱼本身产生的,而属于获得性毒素,并不是所有的梭鱼都有毒。 4.不过,鉴于该物质会让人类产生中毒的症状,因此如果要食用,最好将鱼头和内脏器官去掉。2023-07-22 21:18:051
吃石斑鱼会中毒吗 石斑鱼有毒吗
以下供参考石斑鱼无毒。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2023-07-22 21:18:153
梭鱼为什么开膛卖
鱼头和内脏器官有毒。梭鱼带有的雪卡毒素的有毒物质是存在于梭鱼的鱼头和内脏器官内,因此要开膛卖。梭鱼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鱼类,它有一个特别的外号叫做梭鱼海鱼,一般生活在近海水区域。2023-07-22 21:18:221
烟仔鱼有毒吗
鱼越大中毒概率越高,鱼越小越安全很抱歉的告诉你,有没有毒从外表看不出来,因此极难避免,不过烟仔鱼中含雪卡毒素的概率并不高,目前检测手段分别为:生物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化学分析法,其中生物分析法其实就是用老鼠做实验,看鼠吃了会不会中毒,如果你一定要百分百的知道会不会中毒,鼠实验也是你唯一可以用的方法。2023-07-22 21:18:291
·哪些鱼是有毒的呢?
鳜鱼背鳍硬刺有毒,在捕捉和宰杀时如不慎刺破手指会剧痛难忍,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流脓淌水,十分痛苦。鳇鱼、斑节唇鱼、鲶鱼、黑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河豚鱼的肝脏、血液、卵巢、生殖腺、鱼子均有毒,食后舌、唇、手、足失去知觉,全身麻木,血压下降,很快便会窒息死亡。青鱼的胆有毒,误食会引发急性肠胃炎,如救治不及时会导致严重脱水,最后肾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2023-07-22 21:18:493
溪石斑鱼吃黑壳虾吗
溪石斑鱼吃黑壳虾。溪石斑鱼鱼本身是没有毒,但是其鱼卵有毒,溪石斑鱼是属于淡水石斑鱼,它的鱼卵在发育阶段逐渐变得有毒,成熟的鱼卵毒性最强,但鱼肉却无毒,可以食用。溪石斑鱼卵有毒主要是因为它的鱼卵中含有一种无色无味的神经毒素——“雪卡毒素”,这种毒素不会对鱼本身造成影响,但人、家禽或牲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溪石斑鱼食用带卵的中毒后,一般2-10小时出现反应,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四肢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出冷汗、眩晕、胸闷等,严重者痉挛、抽搐、昏迷,病情发展迅速可致人死亡。注意:钓溪石斑鱼的方法技巧1、时间溪石斑鱼喜欢觅食,比较活跃,垂钓选择在3月早期到10月后期会比较合适。2、鱼饵想要溪石斑鱼比较容易上钩的话,建议在鱼饵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类似面包虫,蚯蚓之类的,这是石斑鱼比较喜欢的食物。3、地点溪石斑鱼喜欢在石缝间、石潭等小溪的激流处觅食活动,所以钓鱼的地点具备以上的这些特点最好。4、浮标用浮标来钓石斑鱼的话,发现浮标有下沉的情况要立马提竿,因为石斑鱼性情比较凶猛,发现食物,会迅速捕捉,动作较快,所以浮标会出现快速下沉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就是上钩了。2023-07-22 21:18:582
河豚有剧毒,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尝鲜?
有句俗语说:“拚死吃河豚”。河豚是河鲜珍品,味道鲜美,吸引了不少食客品尝。可河豚含有剧毒,主要在内脏和血液中。如要食用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厨师烹制。食材必须是活体,现场宰杀,去除内脏,洗尽血液才能制作。为了安全起见,厨师必须先尝,证明食用是没有风险后才可供食客享用。由此看来,厨师这项职业也是有风险的。 长相可爱的河豚,也叫球鱼、充气鱼、气球鱼,它在热带海洋中确实很普通,但又是一种让人猜不透的鱼类。比方说,它最拿手的好戏就是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膨胀到原来的2-3倍,一旦它受到惊吓或是打搅的时候,它就会把水或空气,挤入体内的一个袋子,以此恐吓敌人,阻止捕食者的下一步进攻。即便如此,河豚也还是成了餐桌上常见的食用鱼,除了人工养殖场外,在普通的山河水溪中,河豚这种鱼类还算较为罕见。它们的头根据种类的不同,呈菱形、方形等,有的河豚有美丽的斑纹,有些则没有。它们通常身藏细刺,遇惊变胀,如同带刺的圆球般,这样的河豚与刀鱼、鲥鱼统称为“长江三鲜”。肉质皆为味美嫩香,从古至今令无数人垂涎欲滴。 在日本,河豚是 美食 家眼中的上上品,人们还用柔软、细嫩、丝滑来赞美它,称它是难以形容的美味,和日本生食方式不同的是,国内吃河豚的最佳月份,主要在三月底至四月初,这个时节,豚鱼生长到了产卵期,经过一个冬季的缓养,它们身上的脂肪与皮肉比例更为优厚,问题是,它们体内的毒素含量也达到了较高的峰值,所以说,厨师在处理过程中,更需要小心翼翼,要知道,在100多种河豚中,许多河豚都是有毒的,人类早年因吃河豚而毙命的,也不在少数,别忘了,自古民间就有“舍命吃河豚”的说法,说的就是这河豚有剧毒,品尝这道美味,大致就是需要拿生命去冒险,这河豚鱼到底能不能吃?它的剧毒是从哪来的?河豚的毒性有多大,几百年来日本人真的是在冒死吃河豚吗?看完不得不佩服日本人,首先要明确一点,河豚并非一生下来就含有致死的剧毒,这种毒素的来源,除了主要出自其身上的细菌种类外,还与其食用大量特殊的海藻有关,因为河豚食用完藻类后,它会在体内逐步转化为毒素,有专家说,河豚毒素会麻痹神经,主要是肌肉麻痹,严重的时候,横膈膜的肌肉会被麻痹,导致患者无法呼吸,时间长了就会无法抢救。 你可能还不知道,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倘若就医不及时,10分钟到6小时内就会死亡。说白了,河豚毒素主要是海洋里的一些细菌分泌的。简单来说,海洋里的生物,包括鱼虾、藻类等,都有可能含有河豚毒素。但由于这些毒素的含量极小且无法积累,得益于河豚鱼对河豚毒素的耐受性强,可在体内不断积累,以致于野生的河豚鱼毒性非常大。根据化学分析结果来看,河豚毒素是一种比可卡因效力足足大100倍的麻醉药。更惊人的是,从一只中等体型河豚中提取的白色粉末,大约只是一片阿斯匹林的1/10的大小,就可毒死30个人。 如此看来,河豚就是人类餐桌上最毒的食物。现实中,河豚的药力的确不同凡响。据说,在一次事故中,一个人仅仅吃了一口烤河豚的内脏,就昏迷了24小时,你知道吃河豚后致死的可怕景象吗?有目击证人表示,中毒的人思路清晰,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最后甚至不能呼吸。可以确定的是,日本人非常清楚,河豚有剧毒,他们爱吃,主要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去处理干净有毒的河豚。在日本境内,所有处理河豚的厨师,都需要有专业的证书,才能去做厨师,而且要考这个认可证书,是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毕竟吃完河豚这种最鲜美的东西后,能活下来的秘密就在于准备工作。懂的人都懂,河豚可食用的部分是它的肉,只要它没有受到肝、卵巢、肠、肾、眼睛的污染即可。尴尬的是,尽管烹制河豚的人受过训练,烹制的时候也很小心谨慎。但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还是有200多人死于食用河豚,这其中的多数死亡事件,都是因为食用了自家没处理妥善的河豚所致。其次是因一些河豚爱好者,为了寻求强烈的刺激,恳求厨师为他们制作除去毒素的肝和卵巢。从理论上来说,吃了这种致命毒药的恢复率为50%,但不得不说的是,食用河豚的内脏往往就成了一个人“最后”的晚餐,若是食用有经验的厨师做的河豚,才会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大约是1989年的时候,河豚鱼就进入了美国,在这之前并非没有人反对。比方说,纽约一家餐馆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谈判了整整4年才被允许进口河豚,管理局还要求他们只准从下关市进口虎河豚。原因很简单,因为下关市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没有发生过一例河豚中毒事件,河豚也只有在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期间的非交配季节里,在除去一切有毒部分,并说明使用目的后,才被允许空运到美国。你可能知道,即使经过仔细的处理,河豚体内还会有微量河豚毒素,少量食用这些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它会引起轻微的麻醉效果,一般来说,“河豚醉”的感觉表现在嘴唇轻微发抖,指尖微微发麻,河豚爱好者认为这是吃河豚最愉快的感觉,没有人认为这种反应会让人类死亡,虽说现在做河豚的特色饭店数量不少,却也没有人敢担保处理后的河豚百分百没毒,所幸的是,人工淡水饲养品种的河豚,它们的毒性低了很多,再加上厨师们处理得越来越科学,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要小心,不要因为贪恋河豚鱼美味,导致食物中毒。 主要是吃那种感觉 现在有养殖河豚 毒素极低 但是也必须有专业厨师来做 味道极鲜 吃了就不会忘记的那种 所以一定要尝试一次 此生无悔 河豚有毒,早已成为“定论”,真没和您开玩笑: 总和大家说: 吃任何一种食品,您都应该具备“安全意识”。 经常发生一些“河豚鱼中毒”事件,该类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河豚毒素”。具体说来,河豚毒素是一类毒素,它主要包括河豚酸、河豚素、河豚肝脏毒素、河豚卵巢毒素,这其中毒性最强的当属“河豚卵巢毒素”,0.5毫克左右就会致人死亡。 请您明确,河豚鱼中的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肉之外的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皮、鳃等组织”,卵巢和肝脏的毒性最为“强悍”;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河豚鱼肉都无毒,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是因为河豚毒素的特殊性,才有了“河豚去毒师”这个职业,只有杀河豚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人群”才能将河豚鱼的毒素去除完全,之后才能烹熟提供品鉴。 虽然鱼很美味,但有些鱼(部位)真的不能吃: 对于那些“处在食物链中层级较高的鱼类”,其中含有的重金属汞等有害物质的风险更高,食物中毒的风险亦会更高,包括金枪鱼、鲨鱼、剑鱼以及旗鱼在内的鱼类,不建议食用。 市面上的鱼类可以分为野生鱼和养殖鱼,很多人喜欢“猎奇”,对于“野生鱼”同样如此。然而,野生鱼的生存环境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水质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污染、重金属是否超标等问题皆会增加其“富集毒素”的风险。 这其中就包括河豚毒素、雪卡毒素等致毒物质;不吃野生鱼,你会更安全。 鱼胆,在江湖中有“明目清火”的作用,此乃谣言,它有毒。 大多数鱼的鱼胆中都含有氢氰酸、胆酸等“毒素”,包括鲫鱼、鲤鱼、草鱼、胖头鱼等各种“胆毒鱼类”。 鱼胆中毒,很可怕,短时间发病,中毒后会导致肝肾受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言于此,吃鱼之前,您务必摘掉鱼胆;如果误将其弄破,需要先完全清洗干净。 品鉴任何一种美味之前,您首先应该搞清楚“它是否安全”。用理智的态度和较高的 美食 智商去品鉴食物,您才能收获 健康 与幸福。 你好,我是奥斯卡炊事班,希望下面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河豚是至毒和极鲜融于一体的,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只有拼命一试。河豚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要0.48毫克就能致命。但肉中不含毒素。 河豚肉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抗癌抗衰老的元素含量高于甲鱼和海参。所以流传一句话:不吃河豚,不知鱼美。 河豚的做法也很多,刺身,红烧,白汁皆可。但需要专业的厨师做处理,自己不要轻易尝试。 河豚是一种高档的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同时也含有剧毒,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厨师的处理私自食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中国政府禁止私人养殖和售卖河豚,在市面上基本买不到,物以稀为贵,同时中国也受到了日本河豚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很多人喜欢尝鲜。 1.什么是河豚 :河豚也叫气球鱼,当它遇到危险受到惊吓或者兴奋的时候,会把周围的水或者空气吸入体内,让自己的身体膨胀到原来的2-3倍,以此来威吓敌人,阻止敌人的进攻。 2.河豚为什么有剧毒 :河豚自身是没有毒素的,它身上的毒素来自于生长环境中海藻的毒素,野生的河豚含有剧毒,不能私自食用,人工养殖的河豚由于水质的严格控制,生长环境中没有有毒的海藻,所以人工养殖的河豚没有毒素,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肝脏、眼睛、血液、皮肤、鳃,鱼肉不含有毒素,但是如果鱼死后,内脏的毒素会渗透到肌肉中,其中卵巢的含毒量最大,肝脏次之,不同水域的河豚毒性不一样,不同季节的河豚毒性也不一样,产卵期的河豚毒性最大,另外野生河豚的毒性比人工养殖的河豚毒性要大。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尝鲜 1.物以稀为贵 :因为河豚有剧毒,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的身体 健康 ,在食品安全的管控这方面非常严格,国内是禁止私人养殖和经营河豚的,2016年9月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药监办公厅才发布了有条件开放河豚加工经营的通知,也只仅限两个品种,“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即使有条件的开放了,市面上经营河豚的营业场所也非常的少,必须要在相关部门由专家进行考核,并进行备案才能取得经营资质,在国内能够食用的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河豚。 2.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河豚本身味道鲜美有韧劲,肉质Q弹,河豚肉可以做刺身、炖汤、煲粥、做鱼丸、碳烤、油炸、下火锅,鱼皮可以凉拌,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吃法,河豚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 3.深受日本河豚文化的影响 :河豚是日本的传统 美食 ,自古以来日本就有食用河豚的饮食文化,日本也经历了食用河豚到禁用河豚,再到规范食用这个过程,在日本烹饪河豚的厨师要经过几年的专业培训,并在相关机构取得资格认可才能进行河豚的烹饪操作,日本山口县的下关是日本河豚的原产地,在这里能够非常强烈的感受到日本的河豚文化,来这里 旅游 的游客都会品尝这里的河豚 美食 ,做法五花八门,可以让人大开眼界,在日本有很多华人,所以对河豚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河豚虽然有剧毒,但是由于河豚自身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且物以稀为贵所以很多人都想尝鲜,同时中国也深受日本传统河豚文化的影响。 体内有河豚毒素这种生物碱,这种毒素麻痹神经,最后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河豚毒性的大小,也与其生殖周期有关。 晚春初夏产卵河豚毒性最大。 这种毒素麻痹人的神经,呕吐,冷却四肢,停止心跳和呼吸。 河豚鱼体内含有河豚毒素和河豚酸。 这是两种毒性较强的物质。 据测定毒性相当于剧毒氰化钠的1250倍,是迄今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专业蛋白之一。 河豚鱼毒素主要集中于卵巢、肝脏、血液,其次还包括眼、鳃和皮肤,这种毒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经过一般的炒、煮、腌、晒黑等,不能立即破坏,因此人畜中毒死亡率极高。 本人是杭州从厨十余年,河豚鱼是江苏湖州那边吃的比较多的,现在食用河豚鱼都必须有国家的证书才能处理售卖,我们也是早很多年前私下处理尝个鲜罢了。 河豚的肉质虽然非常鲜美,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人们出现中毒,引发生命方面的危险,所以在平时吃河豚的时候必须要精致,而且有专业的手法,在使用河豚之前,必须要反复的清理,把里面的毒液彻底取出来,不建议大家自己在家里做。 用的河豚鱼如处理不当,确实可毒死人,经常有报道。 好奇成份固然有,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因为如果河豚鱼经过名师处理,味道确实鲜美无比而且营养丰富,本人烹调河豚鱼几年的经验如下:(1)首先食用的河豚鱼最好用江苏,浙江一带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不但毒性较低,而且个头肥美。且一定需要活鱼,死的河豚鱼不但很难处理毒性,因河豚鱼的毒素主要在眼,血,卵巢,肝脏等部位,鱼肉无毒,但鱼死了,肉质被污染,而且鲜味已变。 (2)杀鱼时最重要,先放盆清水,还对着水龙头不停放水,把河豚鱼放于盘中,用剪刀先剪去鱼眼,再剪鱼的两边鱼翅。然后用剪刀剪开鱼肚(此时一边操作,鱼血不停流,不停放自来水)刮干净鱼的内脏,近鱼尾处有条横骨需剪掉,再翻起鱼皮在鱼背上,处去鱼皮脂肪,排干净血水,现出雪白的鱼身。把完成的河豚鱼再于清水中漂二十分钟以上(不停放自来水)即完成第一步操作。河豚鱼的肝,亦可食用,但需漂水(不停放自来水)三小时以上,漂干净河豚毒素才可以食用。有点泥腥味。煎蛋亦可。 (3)烹调(河豚刺身,鲍汁扒河豚,白汁河豚)在此介绍多数厨师制作的白汁河豚用姜葱起锅,放金星牌玫瑰露酒少许,再放先用瘦肉,老鸡等煲好的上汤一起煲滚,倒入沙锅中改文火,放入处理好的河豚鱼慢火煲半小时左右,然后收汁到汤汁有少许胶性,调味即成,肉质爽滑,汤汁浓白鲜美可以上等浓汤翅比美。 现在市面上吃河豚的比较少,毕竟生命就一次,一般现在吃刺豚比较多,刺豚,又称小硬颚鱼。和河魨是近亲,腹部有一大大的气囊,大多生活在热带的近海处。全身长满硬刺,颜色多为棕色。刺豚的肉处理好也比较鲜美的。 又到了吃河豚的季节了,河豚鱼看起来蠢萌蠢萌的,还生得这般剧毒,依旧逃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在众多的 美食 之中,就有一种“致命美味”受到很多 美食 家、吃货的追捧,也就是说味道越鲜美,食用的危险性就越大,那就一定要吃。河豚鱼虽然毒性大,但对吃遍天下的吃货们却是一个终极考验, 没有经过这种生与死的考验,好意思说自己是吃货吗?拼死吃河豚要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刺激。 其实有谁真的不拿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儿呢!无论在我国还是在日本、韩国要经营河豚鱼都是要考试的,有证才让干,以前还有河豚上桌厨子要先尝的说法。河豚鱼的美味在于它的皮、骨、肉、白子(精囊), 卵巢,血液,肝脏都是有毒的 ,要是没什么想不开的就别碰了吧。 我吃过如照片中这样的河豚,一人一份一小条,汤汁十分浓稠,说句真心话,没有传说中那么鲜美,冒死一试的话本人还是持保留态度。河豚上得有点晚,已经吃了七八分饱,河豚的鱼皮比较厚实,胶质多,皮上有点刺刺的,鱼肉和其他鱼类差不多,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吃光鱼肉还剩了半张皮,遭到耻笑说我不识货,跟肥肉一样真是吃不下啊。看来我是享不了这个福啊。2023-07-22 21:19:311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
美丽的珊瑚礁吸引着众多的海洋动物竞相在这里落户,其中最大的珊瑚鱼类,便是苏眉鱼了。下面是我收集的相关资料。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苏眉鱼 苏眉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成年后通体铁蓝色并长出突出的嘴唇。苏眉鱼主要产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珊瑚礁中,其身长可超过两米,体重可达190公斤,寿命超过30岁。苏眉鱼分两种,一种是深海苏眉鱼,一种是养殖的 淡水苏眉鱼。深海苏眉鱼体内可能含有 雪卡毒素。苏眉鱼的主要消费地和产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巴布亚和新几内亚)。苏眉鱼在2004年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同年10月被列为CITES(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的保护物种。 外形特征 大型之隆头鱼,个性温和,又因为高高隆起的额头,就像拿破仑戴的帽子,所以有“ 拿破仑”之称。本鱼成鱼的 眼睛很小位于头部的上侧位,两眼间隔处甚为隆起,体延长而呈长卵圆形;头部轮廓自背部至眼平直,然后凸出;成鱼前额突出。口大斜裂,上下颌各具锥形齿一列,前端各有一对大犬齿;前鳃盖骨边缘具锯齿。体被大形圆鳞。尾鳍末缘圆,头颈部呈墨绿色,体侧则呈黄绿色,身体的后半部则具深色的波状横纹。幼鱼则呈深蓝色,头、腹部色淡有许多朱红色的细纹,身体的鳞片末缘具有紫色横纹。头部有两平行黑带通过眼部。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8枚。体长可达200厘米。 苏眉鱼名称众多,英语称拿破仑濑鱼、隆头濑鱼或毛利濑鱼,汉语里则叫苏眉鱼或 波纹唇鱼,“苏眉”源于这种鱼眼睛后方两道状如眉毛的条纹。苏眉鱼属隆头鱼科,是一种体型最大、寿命最长的的珊瑚鱼类,一般可活30年以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苏眉鱼年龄超过50岁,长达2.5米,重达191公斤。成年苏眉鱼斑纹明显,色彩艳丽,并且每只苏眉鱼面部都具有独特的花纹,这些花纹从眼睛处向外辐射出去,就如人类的指纹一样。 分布范围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 红海、东非、南非、琉球群岛、台湾、 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越南、 印尼、 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澳洲、所罗门群岛、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 夏威夷群岛、美属萨摩亚等海域。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沙群岛和台湾附近海域。 生活习性 眉鱼食谱很广,除鱼类外,还以众多种类的 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许多有毒和有棘刺的动物,如 海胆、 棘冠海星、 硬鳞鱼、 海兔。苏眉鱼吃了这些有毒动物后并不会中毒,但毒素会在苏眉鱼体内积聚起来,消费者如果吃了未清理干净毒素的苏眉鱼后就会中毒。 苏眉鱼有一整套对付猎物的技巧。如果猎物躲进 珊瑚礁缝里,它会伸长自己的颚将猎物紧紧夹住并拖出来。对于隐蔽型的猎物,它会咬掉猎物所藏身的珊瑚枝,或者通过喷射强劲的水流将泥沙等覆盖物吹走从而捉住猎物。要是猎物钻到石头下面,苏眉鱼会用强有力的颚将石头翻过来,它还会用坚硬的咽头齿来压碎有壳类动物的硬壳。 繁殖期 苏眉鱼属于 雌雄同体 雌性先熟鱼类,这类鱼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在一定的时期改变性别。大部分苏眉鱼出生后即保持性别不变,只有一小部分成年雌性苏眉鱼有机会变为雄性,这一小部分中较大的雌性苏眉鱼才有机会变为 超雄性,这种情形常发生在另一只超雄性苏眉鱼首领死去时。 超雄性苏眉鱼是一群苏眉鱼的首领,它比所有其它雄性苏眉鱼都大,有着独特的颜色和花纹。 苏眉鱼会在繁殖季节选择新月初升时群聚交配产卵,届时,超雄性苏眉鱼会与大多数雌性苏眉鱼进行交配。超雄性苏眉鱼还负责巡视它的地盘,一旦有另一群苏眉鱼入侵,它会猛烈地驱逐走入侵的雄性苏眉鱼,并与入侵群中的雌性苏眉鱼交配。 苏眉鱼不象许多 洄游鱼类一样到出生地产卵,它们的整个交配产卵过程也很短,不超过一天。苏眉鱼交配产卵后,受精卵会漂浮到海洋 光合作用带,并在那里孵化成幼鱼。幼鱼一般生活在内滨珊瑚虫丰富的泻湖里,成年后游往 外滨。 有趣的是,尽管苏眉鱼是最大的 珊瑚鱼,但却很容易受到惊吓,并在受惊吓时钻入 珊瑚礁寻求安全。苏眉鱼性情温和,深受潜水爱好者喜欢,因为它甚至可以允许潜水员触摸它。 他们栖息在杂藻丛生的 岩礁和珊瑚海域,一般体长40厘米,体重1.5-2.5千克,较大型的苏眉鱼体长70-80厘米,体重可达10千克,其成长期较长,一般需要7-8年,生殖期是4-7月,产卵鱼可达8-12万粒。 种群数量 苏眉鱼天敌很少,自然死亡率较低,曾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但为什么在过去的30年中种群数量中竟减少了至少50%,而且还有加速减少的趋势。 苏眉鱼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经济鱼类进行交易,苏眉鱼肉质鲜嫩,是很有名的美味,但由于数量少,价格昂贵,一公斤苏眉鱼可卖到200美元,一盘 鱼唇更可卖到300美元。正是昂贵的价格刺激着一些人不断冒险去捕捉苏眉鱼。苏眉鱼的 种群密度本来就不高,在未遭受捕捞和轻度捕捞的区域,平均每公顷 珊瑚礁内有成年苏眉鱼2到20条(很少多于10条),远达不到经济鱼类所要求的最低密度,在重度捕捞区域,种群密度会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有些地区甚至已经灭绝了。 经济价值 苏眉鱼的生物学特征使其特别容易被 过度捕捞,因而并不适合作为经济鱼类进行交易,苏眉鱼寿命长, 性成熟慢的特点使其种群数量极易受捕捞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断代现象。其次,苏眉鱼聚群产卵的特点使其容易被过度捕捞,捕猎者一旦掌握了苏眉鱼聚群交配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就可将其一网打尽。再次,市场上对30到45厘米长的苏眉鱼需求量更大,而这种尺寸的鱼尚未性成熟,从而极大地降低种群的 繁殖力。此外,苏眉鱼人工养殖尚处于实验阶段,不具备供应市场能力。大多数所谓的人工养殖不过是捕来幼鱼饲养,长大后再卖,因而市场上的苏眉鱼基本上都是野生鱼。 2004年被列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 濒危物种,同年10月被列为CITES(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的保护物种。 有专家表示,苏眉鱼被列为濒危物种后,最关键的是进行实际保护。因为苏眉鱼虽被列为濒危保护物种,但对苏眉鱼的偷捕、私运、黑市交易等非法行为仍在继续,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对苏眉鱼的现状仍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照吃不误。而要改变这种状况,相关国家就要达成一致,对苏眉鱼交易实施严格监管,杜绝私捕现象,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苏眉鱼也是 濒危保护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而不是吃掉它们。2023-07-22 21:19:381
麻痹性贝毒的毒素来源
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来源于赤潮中的有毒藻类。赤潮一般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已知中国沿岸海域中能引起赤潮的生物有260余种,其中能产生赤潮毒素的就有78种,与有毒赤潮相关的赤潮藻毒素(贝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丧失性贝毒(ASP)和雪卡毒素(Ciguatera)五大类。其中,PSP被公认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严重。 麻痹性贝毒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主要由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is)、微小亚历山大藻(A.minutum)、链状亚历山大藻(A. catenella)、A.fraterculus、A. fundyense、A. cohorticula、Pyrodinium bahamense、Gymnodinium catenatum等分泌产生。此外,细菌、蓝藻、红藻(Janiasp.)中的一些种类也可以产生PSP毒素。1999年在淡水蓝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Lyngbya wollei(Onodera et al.,1997)中也发现了PSP毒素。 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大量摄食有毒藻,其藻毒素在贝类体内累积,当毒素含量超过人类食用安全标准时,人类食用此类贝类产品往往就会发生中毒的危险。染毒贝类不能通过外观与味道的新鲜程度来加以分辨,而且冷冻和加热不能使其完全失活。2023-07-22 21:19:451
鲅鱼肝能吃吗怎么做好吃
鲅鱼的内脏能吃吗部分内脏吃了没事,就是普通人都习惯除去内脏,因为比较不干净。所有鱼类的胆都不能食用(有些深海鱼的鱼胆有剧毒)。鱼肝应该可以的市面上还有销售鱼肝丸(金黄金黄的一粒粒的)里面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治夜盲症。但建议还是不要吃鲅鱼的内脏。鱼类内脏的作用建议不要食用鱼的内脏,有百害而无一利。内脏是鱼的胃肠,食料聚集的地方,特别是胃肠系统内往往残留很多污秽物。鱼死后,这些部位的细菌开始迅速繁殖,逐渐遍及全身,加速鱼体腐败变质。目前已知的雪卡毒素至少有4种,它们的毒性比河豚毒素强20倍。因此,专家提醒,为安全起见,不要吃鱼的内脏。雪卡毒素多会积聚在鱼类的肝脏、胆、卵等内脏,把内脏去掉是一个避免中毒的好方法。此外,加热、冷藏及晒干等办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2023-07-22 21:19:591
原料乳中含有抗生素残留是不是生物性污染
不属于生物性污染,抗生素不属于病原微生物。生物性污染为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直接成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疾病。衡量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类指数、细菌总数等。生物性污染与其它污染的不同之处,它的污染物是活的生物,能够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害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昆虫及病毒的污染。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出现在食品中的细菌除包括可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等的致病菌外,还包括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并可作为食品受到污染标志的非致病菌。扩展资料:生物性污染的特点:1、主要包括细菌及细菌毒素、霉菌及霉菌毒素等。这些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大量生长繁殖,使食物的感官性质恶化、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引起严重的腐败、霉烂和变质,产生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素,而引起各种疾病和食物中毒 。2、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中大约有30%~60%的菌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为代表)。受污染的食物主要有粮食、花生、豆类、食用油、发酵食品等,其中以玉米、花生和花生油最易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3、寄生虫和虫卵污染食物,污染源主要为病人、病畜及水生物。污染方式多为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或土壤,从而使家畜、鱼类及蔬菜受到感染或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蛲虫、肺吸虫、肝吸虫、旋毛虫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性污染2023-07-22 21:20:382
怎样吃烟仔鱼可以避免雪卡鱼中毒?
鱼越大中毒概率越高,鱼越小越安全很抱歉的告诉你,有没有毒从外表看不出来,因此极难避免,不过烟仔鱼中含雪卡毒素的概率并不高,目前检测手段分别为:生物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化学分析法,其中生物分析法其实就是用老鼠做实验,看鼠吃了会不会中毒,如果你一定要百分百的知道会不会中毒,鼠实验也是你唯一可以用的方法。2023-07-22 21:20:531
世界上有多少种有毒生物
含有毒素、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能致命或致病的海洋动物。海洋有毒动物现已知有10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海域。分别隶属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 海洋有毒无脊椎动物 约有300余种,主要属于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在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门类中也有些有毒种属。 有毒腔肠动物 包括一些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的属种,已知有数十种之多。主要分布在北纬45°C与南纬35°C之间的各个海域。腔肠动物的毒素是刺细胞的分泌物。刺细胞主要由毒素囊、毒囊管等组成(图1)。当动物受到外界刺激时,发射出刺细胞,由其毒囊管排出毒液,使受害者中毒。中毒的症状依据有毒动物的种类、被刺部位和受害者的敏感性而各不相同。被水母刺伤后,一般症状为皮肤发痒、灼烧并引起疼痛,重者失去知觉。危险最大的是细斑指水母(Chironexfleckeri),刺伤后可使心脏中毒,幸存者很少。 有毒软体动物 主要是腹足纲和双壳纲的一些种类。其毒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由于软体动物摄食了有毒物质,通过海洋食物链来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是软体动物本身含有毒素。前一类型,如双壳纲的一些种类摄食了含石蛤毒素的腰鞭毛藻。人误食这些贝后便会中毒,开始脸部发痒,接着麻痹;重者平衡失调、视觉失明,甚至停止呼吸而死亡。 芋螺科(Conidae)是属于本身含有毒素的海洋软体动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芋螺俗名鸡心螺,中国已鉴定的有30余种,其中以线纹芋螺、地纹芋螺和纹文芋螺毒性较大。中毒的症状为呕吐、剧痛,重者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曾有致死记录。(图2) 有毒棘皮动物 主要为海星纲、海胆纲和海参纲中的一些种类。海星的毒素侵入人体后,引起剧痛;海星的皮肤腺分泌的一种粘液状毒素,可麻痹甲壳类及贝类等动物,以便摄食。少数海胆的卵巢有毒,在春、夏季人误食后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绝大多数海胆的棘刺有毒,如人被毒棘海胆科(Toxopneustidae)的叉棘刺伤后,发生剧痛、昏迷现象,有过死亡的记录。海参有分泌毒素的表皮腺。如梅花参(Thelenota)所含的海参毒素集中在内脏的居维叶器内,如人误食含毒的内脏就会中毒。 海洋有毒脊椎动物 有毒鱼类 可分为毒素鱼类和刺毒鱼类。 ①毒素鱼类。世界海洋有600余种,中国有170余种。一般在肌肉、内脏、皮肤或血液中含有毒素,毒性稳定,不易被加热和胃液破坏。包括两类:(i)肉毒鱼类。种类繁多,主要有海鳝科(Muraenidae)、笛鲷科(Lutjanidae)、裸颊鲷科(Lethrinidae)、刺尾鱼科(Acanthuridae)、蛇鲭科(Gempylidae)等,共300余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各海域。中国约有30种,产于东海南部和南海。肉毒鱼类的含毒机制甚为复杂,有些鱼类在某些地区是无毒的,但在另一地区却有毒;有的平时并不含毒,而在生殖季节则有毒;有的幼鱼无毒,成体有毒。一般认为该类毒素的形成与摄食习性有关,如植食性肉毒鱼类摄食有毒的藻类,将毒素积存于体内,当它们被肉食性凶猛鱼类捕吃后,毒素便转移到肉食性鱼体内。人们误食后就引起中毒。肉毒鱼类的毒素称为“雪卡毒素”。(ii)鲀毒鱼类。分布于温带和热带的海域,少数种类可进入河口,或在生殖时栖于淡水中。以鲀科(Tetraodontidae)内的东方鲀属(Fugu)(即河鲀属)为典型代表,其内脏含有剧毒,人畜误食均能致死。东方鲀的含毒量因部位和季节而异,卵巢、肝脏和胆囊有剧毒,肾脏、皮肤和血液(有些种的无毒)次之,精巢和肉一般弱毒或无毒(见表)。每年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食用时必须严格除去内脏。 ②刺毒鱼类。全世界共500余种,中国有100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65%。鱼体内具有毒棘和毒腺,可危及人的生命,但其毒液一般不稳定,能被加热和胃液所破坏。这些鱼类大多数营底栖生活,潜伏于岩缝、珊瑚礁、藻丛或海滩泥沙中,体色常与周围环境相似。中国海洋刺毒鱼类有两个类群:软骨鱼类有、虎鲨、角鲨和银鲛等类,30余种。类为主要代表,它们具有含毒腺组织的尾刺,其毒素可影响人的中枢神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硬骨鱼类有毒鲉、蓝子鱼和刺尾鱼等类。以毒鲉类为典型代表,其背鳍、臀鳍和腹鳍的鳍棘,大部分含有毒腺组织,分泌的毒素能麻痹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产生剧痛。(见彩图) 有毒爬行类 海蛇科(Hydrophiidae)是海洋中唯一的有毒爬行类,有50余种。它们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在中国主要产于南海。 海蛇的毒素,主要有4种:①神经毒素,会引起麻痹,导致死亡。②卵磷脂酶,起破坏红血球作用。③抗凝固酶,能阻止血浆凝固。④透明脂酸酶,起扩散毒素作用。海蛇毒素的致死量依种类而不同,一般为3~10毫克。通常每条海蛇所含的毒素量高达10~50毫克(干重)。所以被咬伤后死亡率很高,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但注射抗毒蛇血清,能很快治2023-07-22 21:21:091
孕妇可以吃石斑鱼吗早期
你好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那么孕妇可以吃石斑鱼吗?孕妇吃石斑鱼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细节呢?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孕妇可以吃石斑鱼吗孕妇可以吃石斑鱼。 石斑鱼,是海鱼中的一种,因类似鸡肉,为此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石斑鱼,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除了经济价值,石斑鱼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孕妇吃有以下好处: 1、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2、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产妇也适合食用。 3、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 除了以上的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石斑鱼还具有健脾、益气的药用价值。 注意事项: 1、吃石斑鱼最好不要吃超过三斤的鱼,因为鱼的个头越大,体内蓄积的毒素可能越多。 2、尽量不吃鱼头、鱼卵、鱼皮和内脏等部位。因为雪卡毒素在这些部位中容易聚集,可能是其他部位的50-100倍。3、吃石斑鱼不要喝酒、吃花生和豆类。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雪卡毒素的中毒症状。孕妇吃石斑鱼的做法石斑鱼做法 石斑鱼是名贵海鲜品之一,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是享誉海内外的珍贵菜。 主料:鲜活石斑鱼1条(约重700克)。 调料:葱丝20克,姜丝20克,精盐5克,豉油皇汁60克,芝麻油0、5克,花生油50克。 做法: 1、将石斑鱼放在砧板上拍晕,放在70度的热水中略烫,取出,用清水过冷后,打清鱼鳞;于肛门处开一刀,将鳃根割断,用竹筷从口往鳃部插至肚内,将鱼鳃和内脏一起挟出,洗净,用盐将鱼身抹匀。 2、用长盘1个,横架上筷两根,将鱼放上,撒上姜丝,用花生油(10克)淋在鱼身上,放入蒸笼;余油和豉油皇汁用碗盛载也一同放入蒸笼,以旺火蒸约8分钟至恰熟,取出,撒上葱丝,淋上熟油和豉油皇汁即可上席。 清蒸石斑鱼做法 清蒸石斑鱼因肉质洁白,鲜美如鸡,故又有“鸡鱼”之称,可与淡水名产桂鱼相媲美。为了保持石斑鱼的营养与鲜美,一般用来清蒸。 材料:活石斑鱼1条(约重700克)、葱丝20克、姜丝20克、精盐5克、芝麻油0、5克、豉油皇汁60克、花生油50克。 做法: 1、将石斑鱼放在砧板上拍晕,放在70℃的热水中略烫、取出,清水过冷后,打清鱼鳞。于肛门处开一刀,将鳃根割断,用竹筷从口往鳃部插至肚内,将鱼鳃和内脏一起挟出,洗净,用盐将鱼身抹匀。2、用长盘1个,横架上筷子两根,将鱼放上,撒上姜丝,用花生油10克淋在鱼身上,放入蒸笼。余油和豉油皇汁用碗盛载也一同放入蒸笼,以旺火蒸约8分钟至刚熟,取出,撒上葱丝,淋上熟油和豉油皇汁即可上席。2023-07-22 21:21:162
怎样挑一条对身体好的鱼?
怎样挑一条对身体好的鱼?1、看鱼的活跃程度。一般身体健康的鱼类活跃度很高,身体不健康的鱼类,总是懒洋洋得不爱动。2、看鱼的眼睛。健康的鱼眼睛是明亮发黑的,不健康的鱼眼睛不够清澈,十分混浊。3、看鱼鳞。健康的鱼鱼鳞顺滑且富有光泽,濒临死亡的鱼鱼鳞黯淡无光,甚至会缺失。鱼怎么挑选1、咸鱼:国际性肺癌研究分析组织已把中国式咸鱼列入1类致癌物质。常常吃咸鱼当心喉癌找你,此外酥鱼、鱼干这类的也少吃!提议这类腌制的鱼,平常少吃或不吃,要不还确实挺探险的。2、尤其划算、个头大的鱼,留个心先说个头大的。假如个头大还尤其划算,妈妈们毫无疑问会动心,一定要拉住,这类极有可能被喂了料才长这么大,还尤其划算,看起来尤其快。鱼中的霸主,处在食物网高档,归属于那类“大鱼吃小鱼3,小鱼吃虾米”的主儿,越发处在顶部身体内存款的重金属超标就越大,例如汞、铜、铅、镉都是有很有可能成分多。3、便是大家常说的野生鱼。空气污染是吃野生鱼主要考虑到的,假如情况不合格,野生鱼更非常容易聚集一些彻底意想不到的有毒物质。假如鱼吃有害的藻类、河虾便会内毒素集中在身体内,普遍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据有工作经验的人共享,假如剁椒鱼头过大、鱼眼镜头鼓突混浊、脊椎变形、鱼鳞片易脱、鱼片变黄、尾端变青,这种畸形鱼最好是不买。4、买鱼的情况下,嗅到一些汽油味,这可能是酚环境污染的结果,水里酚环境污染,关键来自冶金工业、液化气、炼铁、石油化工设备等公司排出的含酚污水。这类受酚环境污染的鱼,人吃过以后假如人体祛毒工作能力无法跟上,会慢性中毒,主要表现出恶心呕吐、拉肚子、头疼、头昏、精神实质不安宁的病症。假如遇到这类带“味道”的鱼,宁可不吃,也不必买!5、种便是商贩卖的鱼。一些来路不明的小商贩,鱼的来源于害怕确保,尽管会划算许多,但安全健康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因此不必得不偿失。假如真的想吃个安心,提议或是去专业的商场、农贸市场去买。2023-07-22 21:21:245
贻贝又名海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区域?
贻贝也叫索偿,住在海边的岩石上。在我国,海红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和东海沿岸。海红的主要食物是藻类。藻类用赤潮等产生毒素,海红等贝类通过过滤过程将毒素摄入体内,食用含有毒素的海红等贝类会引起中毒。研究表明,每种藻类产生的贝类毒素多种多样,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雪卡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最有害的一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是对神经肌肉有麻痹作用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人体内细胞的钠离子通道,产生神经系统传输障碍,引起麻痹作用。出现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轻微者嘴唇麻木,刺痛,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口水、发热、皮疹等。严重的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随着我国沿海城市海红等贝类毒素中毒的发生,海红等贝类毒素中毒的危险在4~5月份比较高。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发送的警报通知和执行要注意和预防。建议不要在贝类中毒高危时期吃或少吃海红。要在正规商超,市场上购买贝类等海鲜,注意新鲜度。吃饭前要仔细洗净,蒸熟后再吃。贝类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线、裙子、蚯蚓、性腺等部位含量多,所以在食用前要去除内脏。吃海红等贝类,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其实不管真名是什么,都是贻贝。快到四月了是贻贝最肥沃的时候。海红和索赔都是其常用名。在我国南部地区,它的名字可能会更多。但科学上属于贻贝科,统称为贻贝。贻贝科的种类非常丰富,分布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海域。它像很多贝壳一样,不仅可以在潮间带生活,还可以在数百米深的海域生活。贻贝是中国最重要的海鲜贝类之一,有这么多名字的原因有两个。因为从北方到南方的海岸线生产贻贝。由于方言的差异,名字也多种多样。中国沿海生产的贻贝在品种上有一些差异。那我们平时吃的贻贝是什么种类的呢?贻贝,也就是俗称的海红,外壳比较薄,外壳黑色,外壳内部呈紫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2023-07-22 21:22:195
苏眉和青衣区别最明显在哪?
苏眉鱼两眼间的隆起极为明显,就像是一条戴着拿破仑帽的鱼,而青衣则没有这个特征;成年苏眉会长出厚厚的双唇,青衣并没有;苏眉的价格远超青衣,一般是青衣价格的三至四倍。苏眉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成年后通体铁蓝色并长出突出的嘴唇。苏眉鱼主要产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珊瑚礁中,其身长可超过两米,体重可达190公斤,寿命超过30岁。苏眉鱼分两种,一种是深海苏眉鱼,一种是养殖的淡水苏眉鱼。深海苏眉鱼体内可能含有雪卡毒素。苏眉鱼在2004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同年10月被列为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中的保护物种。青衣鱼学名舒氏猪齿鱼,青衣的品种很多,统称为“隆头鱼”也有叫“龙头鱼”的,其最大特征为头骨是一块整的。其它鱼多由4片骨头包着脑子。香港称为青衣,又称黑斑猪齿鱼、青衣寒鲷,俗名四齿仔、西齿、石老、青威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拉威西岛。扩展资料:苏眉和青衣同属港人口中的“四大鱼王”,它们的外形十分相像,都是体长且呈卵圆形状,头部也都是圆凸的,而且均有漂亮的花纹,同时青衣也要隆头鱼的称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波纹唇鱼百度百科 青衣鱼2023-07-22 21:23:103
清明时节话河鲀,至毒耶?至美也!
作为“大吃货国”的子民,大年小节的,往往与美食脱不开干系,清明节也不例外。除了祭扫先人、出游踏青、插柳植树等最主要的习俗,特色的美食也不少,之前日报的文章《【清明节】全国各地有什么关于吃的习俗?》对此进行了一番介绍。而有一种颇具传奇色彩的食材,在我国也往往被人和清明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河鲀。清明时节,河鲀当是时“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北宋诗人苏轼的这首《惠崇春江晚景》,是他生活在常州(今江苏省南部)时所写。古人所说的“河豚鱼”,现在被称为河鲀,以便与哺乳动物河豚区分。恰如大文豪苏东坡所描述的,每到清明节时分,河鲀便会出现在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产市场上。我国古人食用河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古代文字记载中对河鲀的称谓五花八门,有鮧、赤鲑、鯸鲐、嗔鱼、鲃鱼等,到宋代逐渐统一为“河豚”。历代诗词中对河鲀的赞誉也数不胜数,例如“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女儿浦口山堆髻,一拥河豚千百尾”、“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出网河豚美更肥”、“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等等。河鲀是鲀科鱼类的统称,有一百多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温带、热带的近海底层,少数种类生活在江河里。每年春季,许多种类的河鲀都游到江河入海口的海岸产卵,还有一些逆流而上,在河流里产卵,幼鱼在淡水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海中。我国江南一带俗称的“鲃鱼”,一般就是指暗纹东方鲀生活在淡水中的幼鱼。正因为河鲀有在春季游到海岸或江河里产卵的习性,在古代又没有食物保鲜技术,河鲀就成了一道春季的时令美食,还有“过清明而不得食”等说法。而在现代,由于捕捞业、养殖业的发展,河鲀早已成了一年四季皆可得见的食材。毒性惊人,拼死吃河鲀河鲀有“扬子江中第一鲜”、“江东四美”的美名,却是一类常有剧毒的鱼类。如果处理不当,享用河鲀美味的后果可能就是一命呜呼。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在《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写道:“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宋人沈括则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河鲀的毒性来自于它们体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河鲀毒素,有时还有蓝藻毒素、雪卡毒素等。河鲀毒素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倍,约20-30毫克就能杀死一个成年人。河鲀毒素性质非常稳定,普通烹饪过程中的清洗、加工、烹调方法,或者晒干、长时间蒸煮、盐腌、醋泡等处理,都无法将河鲀毒素破坏。河鲀毒素中毒发病很急,症状严重,一般进食后半小时至4小时左右发病。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初期面部潮红、头痛,先出现消化道症状,继而感觉神经麻痹、口齿不清、呼吸困难,然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四肢肌肉无力、身体摇摆、运动艰难、眼睑下垂,甚至因全身麻木而瘫痪。中毒严重者可因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及传导阻滞、昏迷,以至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针对河鲀毒素还没有特效的解毒剂,幸而不会长期留在体内。因此一旦发现中毒,应尽快去医院,用催吐、洗胃的方式去除毒素,再采用综合对症措施治疗,缓解中毒症状,待毒素代谢、排出后,患者就可康复。河鲀体内毒素的积累和分布因不同季节和部位而异,不同品种河鲀体内的毒素分布也有差异,通常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卵巢、脾、肝、血、眼、鳃耙、皮肤、精巢,肌肉中一般不含毒素,生殖季节的雌鱼是毒性最强的。河鲀必须现宰,快速利落地去除内脏,如果不慎弄破了内脏,或河鲀已经死亡一段时间,血液中的毒素就会渗入肌肉里。河鲀的美味让人欲罢不能,毒性却又叫人退避三舍。在日本,有极其严格的河鲀厨师资格认证考试,只有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的厨师才可以购买和处理河鲀。在我国,过去的饭店有传统,河鲀菜肴端上来,厨师先吃一口,然后食客再下箸。淡水养殖,美味又安全虽然河鲀有剧毒,但其极致的鲜美却让古往今来的饕客们欲罢不能。一个好消息是,与令人胆寒的野生河鲀不同,人工养殖的河鲀是低毒甚至接近无毒的,可以放心食用。河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素来深受古今中外的食客们钟爱。现在有了人工养殖技术,享受河鲀珍馐再也不必担惊受怕、赌上性命了。河鲀体内的毒素是由细菌产生的,除了河鲀,铜铸熟若蟹、花纹爱洁蟹、多棘槭海星、蓝环章鱼、橡子织纹螺、芋螺、渍蝾螈等多种动物体内也可能含有河鲀毒素。这些毒素被河鲀用来“防身”,那些对河鲀毒素没有抗性的捕食者,只好对它们敬而远之。河鲀的毒性来源目前还没有被研究透彻,主流的观点是大部分来自食物,小部分来自共生细菌的合成。河鲀的食性杂,小鱼、虾、蟹、贝类、藻类等都在它们的食谱上,能产生毒素的细菌被小动物摄食,小动物又被河鲀捕食,细菌及细菌产生的毒素就通过食物链进入河鲀体内。除了通过食物来获取生产毒素的细菌,河鲀还能通过“内共生”的方式,把细菌“豢养”在自己的细胞中,并传递给子孙后代。1998年,有日本科学家取野生河鲀体内的成熟卵细胞,进行人工授精后培养,发现孵化过程中,胚胎中的河鲀毒素含量不断增加。初步了解河鲀毒素的来源,人们就可以通过人工养殖来降低河鲀的毒性。目前河鲀养殖分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种,养殖的种类主要是暗纹东方鲀和红鳍东方鲀。淡水养殖的河鲀,体内只有痕量毒素,相当于无毒,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放心食用;海水养殖的河鲀,则通过严格控制饲料来降低毒性,属于低毒,一般还是只吃肌肉,不吃内脏。我国人工养殖河鲀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到日本等国。2023-07-22 21:24:131
西加鱼毒引起的食物中毒该怎么办?
西加鱼毒一类毒素的统称,是由多种毒素组成。深海藻类分泌的毒素或活性物质被食草鱼蓄积,并在鱼体内受氧化酶的作用转化成毒性更强、极性更大的毒素。预防一般来说,内脏的毒素含量比鱼肉高得多,故尽量不要去吃热带鱼类的内脏。大多数热带鱼类尤其是肉食性的礁石鱼类的卵巢都有潜在的危险,故应除去而不要食用。 西加鱼毒是这一类毒素的统称,是由多种毒素组成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分离出了西加鱼毒素(cTX)并确定为聚醚化合物后,又逐步鉴定了另外的鱼毒素即刺尾鱼毒素(MTx)和鹦嘴鱼毒素(sCTX),这是唯一的一种与赤潮没有关联的海洋风毒素。深海藻类分泌的毒素或活性物质被食草鱼蓄积,并在鱼体内受氧化酶的作用转化成毒性更强、极性更大的毒素。全球范围内每年至少有5万人感染西加鱼毒,由于潜在的和不可预测中毒暴发,以及中毒个体问症状差别,使得误诊相当普遍。 (1)来源与分布 通过对法属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鱼的食饵及肠内物分析发现,剧毒甘比甲藻(gambier"diSCtlstoxic~ts)是导致西加鱼中毒的起因生物。 研究的结果表明,此种毒藻在适宜的气候及理化条件下,可以形成“水华(bloom)”,通过食物链而使鱼类被毒化。迄今已发现,有400多种鱼类可被此毒藻所毒化,其中多数为底栖鱼类及珊瑚礁鱼类。经常引起中毒的食用鱼有:双棘石斑鱼(grouper)、梭鱼(barracuda)、绸(redsnapper)等。被毒化的鱼肝脏、卵巢及性腺的毒性大于肌肉,鱼肝的毒性为肌肉的50~100倍。 西加鱼毒对鱼类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故而可以在鱼体中积累。西加鱼毒在鱼体内分布并不均匀,积累最多的部分在肝脏,而肌肉及骨骼中含量相对较低。西加鱼毒中毒的案例多产生在温暖的热带海洋地区,范围在北纬35。至南纬34之间,随着水产品在世界范围的流通,西加鱼毒中毒的案例也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 (2)组成及毒性西加鱼毒是由多种毒素的成分组成,目前已发现的成分有:西加毒素(cigtJatoxin,CTx)、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MTx)、鹦嘴鱼毒素(sacaritoxin,scTX)、皮群海葵毒素(Palytoxin,PTX)以及腹泻性贝毒(I)SP)及类神经性贝毒(NSP)的聚乙醚毒素等[。。151],现将西加毒素、刺尾鱼毒素、鹦嘴鱼毒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分述如下。 ①西加毒素(CTX) cTx是西加鱼毒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多聚醚,分子式为C6。H8。O,。,分子量为1112,其结构由13个相连接的醚环组成,醚环的原子数在5~9之间(见图4一13)。西加毒素无色,对热稳定,易氧化。能落于甲醇、乙醇、丙酮及异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之中。这种毒素有很高的毒性,用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试验表明,其半致死量(LD50)为O.45p.g。CTX经氧化代谢会产生一些衍生物,已鉴定出来的有cTX_1、CTX一2及CTX_3(gambiertoxin一3c)、GTX一4B(gambieI·toxin一4B)等。其中cTX_1被认为是最强烈的钠通道毒素,并是肉食性鱼体内西加鱼毒的主要成分,只要高出O.1p-g/kg,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甚至致死。 ②刺尾鱼毒素(MTx) MTx是西加鱼毒中另一种主要成分,它是一种带极性的多聚化合物,有许多羟基及酯环,有两个硫酸酯基,缺侧链。可溶于水,也可溶于甲醇、乙醇,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之中,但不溶于氯仿、丙酮及乙腈之中。它的氧化代谢衍生物已鉴定出来的有MTx一1、MTX一2、MTx一3等。用小鼠进行测定发现其毒性比西加毒素高出2倍左右。研究表明,刺尾鱼毒素毒性极强,是TTx(河豚毒素)的几十倍,LD50为1.7×10叫。mg/kg,对小白鼠的致死量仅为52ng/kg[52],是至今发现的分子量最大(Mw:3404)、毒性最强的天然产物[。引,食用安全标准为3.5肚g/100g鲜鱼[。引。 ③鹦嘴鱼毒素 鹦嘴鱼毒素是一种化学性质和色谱性质与西加毒素相似的脂溶性毒素,但极性并不相同,化学结构尚未完全确定。有毒的鹦嘴鱼(parrotfish)体内含有大量的这一类毒素,但这些鱼的食物中却未见有这类毒素。由于这种毒素与西加毒素经常会在肝及肠组织之中同时出现,因此曾被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代谢产物。 (3)中毒症状 西加鱼中毒的临床症状因毒素成分和含量的不同而异,表现有神经、胃肠道和心血管症状。一般在食用有毒生物后10min~12h发病(少数在24h),主要症状为口唇麻木,温度感觉逆转,肌肉及关节痛,呕吐,腹泻,常伴有脉搏变慢,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供济失调,瞳孔散大和呼吸肌麻痹。神经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不经治疗者其自然死亡率为17%~20%,经积极抢救死亡者不足1%,死因多为呼吸肌麻痹所致[。015川,典型特征是被称为“干冰的感觉(dry—ice sensation)”的热感颠倒,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觉凉,把手放入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尽管中毒者的死亡率较低,但它能诱导其他疾病,并且恢复期需要几个月。这类毒素的毒性是TTx的几十倍。尤其是MTx是至今发现的分子量最大、毒性最强的自然产物。 (4)致病机理 随着毒素检测技术的进步,西加鱼毒的各个成分逐渐被分离出来,并分别对其致毒机理也做了一些研究。 ①西加毒素 西加毒素能打开神经及肌肉细胞膜的Na+通道,增加膜对钠的通透性,引起神经膜的去极化。由于西加毒素是西加鱼毒中的主要成分,因此西加鱼毒经常被分类为是一种“Na+通道毒素”。此外,西加毒素还可以促进植物神经介质的释放和具有抗胆碱酯酶的作用。毒素会影响温度传感的机能,并使神经中枢对体温的调节点下降到较低的水平。 ②刺尾鱼毒素 刺尾鱼毒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层次,它能使Ca。+大量进入细胞内从而提高那些依赖钙进行调节的蛋白质激酶、肌醇磷酸跨膜信息通道及磷酸酯酶等的活性。Ca0+也激活磷酸酯A2从而引起花生四烯酸及前列腺素的大量分泌。刺尾鱼毒素也会引起心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使管腔封闭,从而引起心脏细胞的变性及坏死,但也有人认为:由于细胞内Ca。+的浓度提高,使细胞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了抑制,因而引起细胞内ATP的耗竭而引起心肌细胞的破坏而死亡。这些组织病变是持久性的,修复缓慢且不完全。由于Ca。+的效应,在剂量较高时会延长心脏的收缩状态,使它滞留在收缩期,此外,Ca。+也可以对动脉施加收缩影响而产生高血压。在Ca0+的影响下,肾上腺会在短期内释放出皮质醇并造成淋巴组织的坏死,特别是与产生T细胞有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结及肠内的Payer氏板。此外还会使脾的体积减少,所有这些都会引起循环系统中淋巴细胞的减少,而被多形白细胞所代替。对于消化系统,刺角鱼毒素能刺激胃部而引起组织胺的释放,从而造成多处胃侵蚀及溃疡的症状。 (5)预防一般来说,内脏的毒素含量比鱼肉高得多,故尽量不要去吃热带鱼类的内脏。大多数热带鱼类尤其是肉食性的礁石鱼类的卵巢都有潜在的危险,故应除去而不要食用。2023-07-22 21:24:421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微物理危害吗
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来源于赤潮中的有毒藻类。赤潮一般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已知中国沿岸海域中能引起赤潮的生物有260余种,其中能产生赤潮毒素的就有78种,与有毒赤潮相关的赤潮藻毒素(贝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丧失性贝毒(ASP)和雪卡毒素(Ciguatera)五大类。其中,PSP被公认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严重。[1] 麻痹性贝毒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主要由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is)、微小亚历山大藻(A.minutum)、链状亚历山大藻(A. catenella)、A.fraterculus、A. fundyense、A. cohorticula、Pyrodinium bahamense、Gymnodinium catenatum等分泌产生。此外,细菌、蓝藻、红藻(Janiasp.)中的一些种类也可以产生PSP毒素。1999年在淡水蓝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Lyngbya wollei(Onodera et al.,1997)中也发现了PSP毒素。 贝类中PSP含量均值变化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大量摄食有毒藻,其藻毒素在贝类体内累积,当毒素含量超过人类食用安全标准时,人类食用此类贝类产品往往就会发生中毒的危险。染毒贝类不能通过外观与味道的新鲜程度来加以分辨,而且冷冻和加热不能使其完全失活。2023-07-22 21:25:001
吃石斑鱼会中毒吗?石斑鱼有毒吗?
石斑鱼是一种常见的海生鱼类,很多人食用后都有中毒症状,那么吃石斑鱼会中毒吗?石斑鱼有毒吗?其本身并没有毒,只是生活在有毒的藻类植物中,因此吃石斑鱼的时候是可能中毒的,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对健康还是可以带来很多好处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吧。1、吃石斑鱼会中毒吗吃石斑鱼可能会中毒。石斑鱼本身没有毒性,其毒性来自于海藻中的雪卡毒素。海洋食物链中小鱼吃海藻,大鱼吃小鱼,石斑鱼因此也吃进了毒素。2、石斑鱼毒素能去除吗石斑鱼的雪卡毒素不能去除。雪卡毒素非常耐热,即使用高温烹煮、冷冻、干燥,均不能去除。而且从石斑鱼的外观、气味或肉质等方面也无法判断是否有毒。3、吃石斑鱼怎么避免中毒1、吃石斑鱼最好不要吃超过三斤的鱼,因为鱼的个头越大,体内蓄积的毒素可能越多。2、尽量不吃鱼头、鱼卵、鱼皮和内脏等部位。因为雪卡毒素在这些部位中容易聚集,可能是其他部位的50-100倍。3、吃石斑鱼不要喝酒、吃花生和豆类。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雪卡毒素的中毒症状。4、石斑鱼中毒怎么办如果吃石斑鱼后出现中毒、不适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要擅自采取偏方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5、石斑鱼的功效1.温中补气鱼肉质细嫩,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鱼肉脂肪含量低,供热能低,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2.益智鱼肉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卵磷脂,可增强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延缓脑力衰退。3.保健鱼肉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6、石斑鱼的营养1.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2.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3.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7、石斑鱼的选购技巧生的石斑鱼肉质较为甜美,活动力高,鱼身颜色多变且花纹明显,不过价格较高;养殖的石斑鱼虽然肉质较普通,不过个头大小一致、肉质较软,味道也很鲜美,价格则较为便宜。购买时应选择鱼身肥厚有弹性者为佳。石斑鱼的肉质较结实,分部也均匀,所以不论鱼头、中段或是鱼尾,吃起来滋味都不错,尤其鱼中段的部分,鱼肉鲜美又大块,整片烹煮或是切片、切块来做菜,都有很好的口感与鲜度,而鱼尾也鲜嫩肥美,适合整块烧煮。8、石斑鱼的食用方法石斑鱼主要以天然野生为主,越大肉越嫩,肉细嫩厚实、无肌间刺,味鲜美。常用烧、爆、清蒸、炖汤等方法成菜,也可制肉丸、肉馅等。代表菜式有清蒸石斑鱼。2023-07-22 21:25:071
石斑鱼有毒吗
石斑鱼有毒。石斑鱼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由于其以吃海藻的小鱼为食,海藻中的雪卡毒素积累到了石斑鱼的体内,因此石斑鱼就有了毒性。吃石斑鱼不能吃三斤以上的大鱼,不能吃鱼头、鱼卵和内脏,发现中毒要送医。 石斑鱼有没有毒 1、有毒 石斑鱼是有毒的,这种动物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由于其是肉食性鱼类,以小鱼为食,而小鱼通常以海藻为食,食物链的原理会使得海藻中的雪卡毒素大量的堆积在石斑鱼体内,它本身虽然没有异常,但人吃下去可能就会中毒。 2、有毒部位 石斑鱼基本上整个鱼身都有较为微弱的毒性,只是不同部位的毒性累积可能会少一点,毒性最少的是肌肉,也就是鱼肉部分,而鱼头、鱼卵、鱼皮和鱼的内脏等部位积攒的毒素是肌肉的100倍以上,这些部位中的毒素就有可能致命。 3、食用禁忌 食用石斑鱼的话,最好不要食用野生的石斑鱼,野生石斑鱼体内的毒素无法辨别和测定,但通常毒素都是严重超标,吃下去可能有生命危险,最好也不要吃超过三斤的大鱼,鱼越大毒素含量越高,且不能喝酒或是吃豆类以免加深毒素。 4、毒性特质 石斑鱼中的雪卡毒素分布在整条鱼的全身,且非常耐热,用烹饪的方法是无法将其去除失活的,冷冻或干燥都是同理,而且这种毒素不会影响鱼肉的状态,因此从外观、气味和肉质等方面无法辨别,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刻送医。2023-07-22 21:25:141
炸小鱼要去内脏吗
需要,因为小鱼内脏里面有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中毒对人体危害很大,轻者会有消化道病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神经、心血管系统病症以及休克,甚至会导致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 原因:含有雪卡毒素的藻类粘附在珊瑚表面,小鱼吃下有毒海藻后,大鱼再吃下小鱼,毒素随之积聚在大鱼体内,毒素通过食物链集中和浓缩,因此珊瑚鱼虽然愈大愈名贵,但毒性也会愈大,食用的安全风险也就愈高;雪卡毒素多会积聚在鱼类的肝脏、胆、卵等内脏,把内脏去掉可以避免中毒;此外,加热、冷藏及晒干等办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2023-07-22 21:25:271
石斑鱼哪个地方有毒?
石斑鱼的毒素主要集中在鱼头、鱼卵、鱼皮和内脏等部位,石斑鱼本身没有毒性,其毒性来自于海藻中的雪卡毒素。通过生物链就会沉积在上层食物链的物种之中(石斑鱼就属于上层食物链的物种),除此之外除了清理毒素还需清理的就是污染。地理分布石斑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包括光腭鲈属、下美属、驼背鲈属、石斑鱼属、鸢属、烟鲈属、纤齿鲈属、九棘鲈属、侧牙鲈属、鳃棘鲈属和贫鲈属。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其中常见种类有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驼背鲈、青石斑鱼等。台湾海峡尤其是澎湖列岛海域,不仅有黑潮支流的加温效应,且多有浅滩、峡谷、海岛、礁石,珊瑚礁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石斑鱼类栖息,其石斑鱼种类较东海、南海更为丰富。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石斑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雪卡毒素2023-07-22 21:25:341
如何提高人群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不得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的聚餐活动如年夜饭、大型宴会等。(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6、严防四季豆中毒!四季豆又称面豆、东北油豆、菜豆、架豆、芸豆、刀豆、扁豆等,如果加工方法不当(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本身含有毒素(皂甙和红血球凝集素等)没有被完全破坏,就容易导致中毒,是每年造成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集体食堂,冬春季高发。预防方法:就是要将四季豆煮熟焖透。注意不买、不吃老四季豆,把四季豆两头和豆荚摘掉,因为这些部位含毒素较多。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使四季豆外观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吃起来没有豆腥味。 集体食堂不提倡加工销售四季豆,防止因加工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7.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形状极似食盐,味略咸。人摄入纯亚硝酸盐后10-15分钟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症状,严重者死亡。常为误作食盐使用或人为投毒引起中毒。 使用者务必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禁止用于腌菜、肉等制品。严格遵守餐饮业和个人禁止购买、使用亚硝酸盐的深圳市特别规定。 绿叶蔬菜中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经加热或存放的时间过长,硝酸盐被细菌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甜菜、莴苣、菠菜、芹菜及萝卜等硝酸盐含量较高。因此加工的蔬菜应新鲜并避免加温时间过长,宜当餐用完;避免提供腌制时间不足20天的腌菜。8.预防豆浆中毒!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9.预防农药中毒!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提倡所有集体食堂、大型及有条件的单位,尤其是A级单位均宜建立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制度。10.预防瘦肉精中毒!消费者禁止采购、使用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及制品。不要购买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等有可能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少吃内脏。 (三)预防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11.禁止使用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12.禁止食用河豚鱼!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每年2-5月份河豚鱼生殖产卵期含毒最多,因此春季是易发生中毒季节。其特点为发病迅速且症状剧烈,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高达40%—60%。河豚中毒多为误食而引起,有的则因喜食河豚,但未将其毒素除净而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痹,进而四肢肌肉麻痹,甚至全身麻痹成瘫痪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超过20%。所含主要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理化性质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被破坏。11.严防雪卡毒素中毒!全球变暖后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有逐渐蔓延趋势,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引起中毒。毒素主要隐藏在贝类、海螺类以及深海鱼的内脏中。带有雪卡毒素的热带珊瑚鱼,如海产品市场和餐桌上常见的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每年易发于赤潮期(一般5月至9月)。雪卡毒素对人体危害很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目前检测技术还不能辨别哪些鱼含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也无药可解,加热、冷藏及晒干等办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海鱼越大其中所含的毒素可能越多,食用起来更危险!为安全起见,应尽量不食或谨慎少食深海鱼类;选择小鱼,尽量避免进食1.5公斤以上的珊瑚鱼;一定不要吃鱼的内脏;食用海鲜时不要喝酒、吃花生或豆类食物,以免加重中毒的程度;有雪卡毒素中毒历史的人,再次中毒的机会较大,症状会更严重,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深海鱼。12.预防鲜木耳中毒 鲜木耳与市场上销售的干木耳不同,含有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如果被人体吸收,经阳光照射,能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还能导致呼吸困难。应对方法:新鲜木耳应晒干后再食用。暴晒过程会分解大部分“卟啉”。市面上销售的干木耳,也需经水浸泡,使可能残余的毒素溶于水中。13.预防鲜海蜇中毒新鲜海蜇皮体较厚,水分较多。研究发现,海蜇含有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胺反应,引起“海蜇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对方法: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才能将毒素排尽,方可食用。“三矾”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海蜇有时会附着一种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凉拌海蜇时,应放在淡水里浸泡两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钟以上,就能消灭全部“弧菌”。14.预防鲜黄花菜中毒含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如果未经水焯、浸泡,且急火快炒后食用,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体温改变、四肢麻木。 应对方法:想尝尝新鲜黄花菜的滋味,应去其条柄,开水焯过,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溶于水中。建议将新鲜黄花菜蒸熟后晒干,若需要食用,取一部分加水泡开,再进一步烹调。如果出现中毒症状,不妨喝一些凉盐水、绿豆汤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释毒素,加快排泄。症状较重者,立刻去医院救治。15.预防青番茄中毒青番茄含有与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龙葵碱。人体吸收后会造成头晕恶心、流涎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抽搐,对生命威胁很大。应对方法:关键要选熟番茄。首先,外观要彻底红透,不带青斑。其次,熟番茄酸味正常,无涩味。第三,熟番茄蒂部自然脱落,外形平展。有时青番茄因存放时间久,外观虽然变红,但茄肉仍保持青色,此种番茄同样对人体有害,需仔细分辨。购买时,应看一看其根蒂,若采摘时为青番茄,蒂部常被强行拔下,皱缩不平。(四)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寒冷季节为高发期,初发症状与相食物中毒。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见于学校等人群聚集点集体暴发。感染的病人主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疑似为食物中毒症状。预防措施是要注意员工个人卫生,勤洗手,如有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即调离岗位;不要生吃海产品;搞好饮食卫生,各种食品都要煮熟、煮透;注意不要喝生水。(五)提高食品加工和就餐场所安全防护 出入口处设置“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等警示牌,并避免餐具和食品过早摆放。 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依法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可疑食品;及时协助救治病人,稳定患者与家属情绪;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主管部门报告;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食品召回。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2023-07-22 21:2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