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阿涅德
-
B2B行业起源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到2012年衰退,以阿里B2B退市为标志。而医药B2B以2007年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第一张国A证书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11年的时间。为何还是不温不火呢?这期间倾注了一批又一批医药B2B创业者的心血,今天笔者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这其中的五味杂陈,欢迎业内人士拍砖指正!
首先,由于B2B行业本身的性质,其市场涉及的是企业,企业的体量相比于个人而言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在推进行业内的企业进行互联网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时候,就犹如一只巨轮在海面上进行转弯,巨轮的体积越大,转弯的速度就会越慢,而如果转弯的幅度越大,那么需要的时间就会越长。这个比喻可以用到每个行业的B2B,但是,今天居然讨论的是医药B2B,那么就来看看医药行业的实际案例。在医药行业供应链体系中,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自己内部的信息协助管理系统,俗称ERP系统。而医药B2B就需要企业的内部ERP系统接入到公共的互联网,达到ERP系统的外延,从而达到另一个B端。那么看似是个小小的动作,其实涉及面是相当的广。为什么呢?
因为这涉及到ERP系统工具的迭代升级以及企业内人员利益的重新分配。那么先来说说ERP系统的迭代升级。没有接入互联网前,ERP系统只需要满足企业内部人员使用,而现在不同了,通过互联网延伸出去了,需要另外一个B端也要参与使用,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为这个新的角色,在ERP系统里面设计相关的价格、品种、库存以及来订单了之后,整个传输处理流程。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那么我再具体一点。
例如,现在很多药品批发企业借助B2B平台来做电商,那么就需要有的企业维护一个专门的电商价格。为什么要维护一个专门的电商价格呢?用之前的销售价格不就行了吗?那是因为有部分药品批发企业在做产品销售的时候,是由业务员或者开票员跟下游的终端灵活定价的,企业会给业务人员一个价格区间范围,让他们在这个区间值之内灵活拿捏,且最终以整个单子的毛利考核业务人员。有的药品批发企业甚至是这样考核业务人员的,只要你销售出去的整个单子,毛利为某个值以上,那么这个单子上的价格你自由调配,这就导致了每个品种针对于每个客户的价格是不同的,而且是实时变动的。那么当接入互联网,让价格直接面对终端的时候,药品批发企业就得确定一个价格出来。而对于品种来说,也是同理。有些品种是厂家进行渠道管控的,那么怎么通过技术的手段接入互联网之后,也能满足这一要求。因为之前这个流程是通过人,也就是业务员来把控的。另外,库存是否要设置一个专门的电商库存?以及终端下单之后如何回传到ERP系统之中?又该如何展示给出库发货人员?以及财务如何去对账?这样具体的举例子之后,我相信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说企业内部ERP系统搭上互联网之后需要整个进行迭代升级了!
其实,工具的迭代升级从技术层面来说并没有多困难。而涉及面更大的应该是人员利益的重新分配。这也是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会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这样说可能还是会有点抽象,还是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逻辑是这样的,工具的背后对应的是人,而对于医药企业的ERP系统来说,是各个部门的人员在使用,那么当工具进行系统迭代之后,流程也会随之改变,他们使用工具的操作方式也要随之改变,甚至还要进行人员的重新分工,及组织构架的调整。这个时候就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发生利益的碰撞和重新分配。再具体一点来说的话,就是刚刚上面所提到的,有部分医药批发企业,它的产品部分定价权是由业务人员把控的,公司只是考核毛利即可。那么这个时候,有部分业务员就可以赚取信息不对等的钱。这个时候,互联网就会成为Ta天然的敌人。而且上面提到的,药品批发企业维护一个专门的电商价之后,业务人员的考核又该如何制定?这就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所以这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既有技术工具的迭代更新,有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思维变革,从而致使他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最终利益进行重新分配。
除了上面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也是阻碍医药B2B发展的障碍。不管是大B端,还是小B端,每家所使用的ERP软件都是不一样的,每家的信息化程度也是不一样,每家的ERP内部协作流程,根据业务模式也是不同的。这就给医药B2B增加了很大的技术壁垒,没办法进行技术的标准化处理。这在医药B2B平台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需要接入很多的大B和小B,无法标准化接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还想打通医药零售终端的ERP软件,进行无缝对接,那更是难上加难啊!这对整个药品流通供应链接入互联网,提高运作效率,形成行业标准,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而笔者认为,医药B2B平台应该担起整合药品流通行业技术标准化的重任。因为,也只有B2B平台的模式可以,这个在此文的后面会有论述。而关于技术产品标准化,可以回答我之前在“成长N次方”的公众号上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医药B2B平台来说,刚开始与大药企合作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大药企的个性化需求比较多,作为平台方个性化设计,成本代价过高。而且大药企一般实力比较雄厚,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建平台,积累属于自己的数据,掌握主动权。而到平台方入驻,只是为了学习相关经验而已,不会长久的,“离婚”是迟早的事。目前,这个现象已经有案例了。在四川省有家B2B平台企业,与其合作的部分大药企,都纷纷开始自建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上网了解一下。而对于中小药企来说,平台方对其进行标准化技术产品的输出,可能性更大。因为这部分药企资金实力较弱,更倾向于依靠平台方搭上互联网。他们更容易改变自身去适应平台的标准化技术产品。而对于医药B2B平台来说,这也是最佳策略,先帮助一批中小药企做起来,再去带动大型药企!
而如果想要通过互联网这个工具去优化整个药品流通供应链,药品厂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那么,再引入厂家这个角色,医药B2B这艘巨轮的体量就会变得异常的庞大,进行大幅度的转弯必然会变得更加缓慢。每个厂家的渠道政策不同,渠道管理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药品采取的推广方式也是迥然不同。那么如何让各个药厂参与到医药B2B中来,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目前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就是B2B企业为厂家提供药品流向的查询,而这对于药厂来说,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何让厂家能够在B2B上形成交易闭环。这样也是医药行业B2B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这里可以大胆畅想,将来能够带动整个行业内的企业进行互联网信息化的转型升级的,必然是平台型B2B,或者是自营+平台型的结合体。因为只有平台型的B2B才有整合和链接的能力,从而让整个行业内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标准化,这样才能使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服务大大提升。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药企都自建一个网站,一个零售终端需要进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网站,才能采购到自己想要的品种或者价格合适的品种。这将是一种让人崩溃的场景。所以,能让整个行业的药企、甚至药厂统一步伐,进行互联网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必定是带有平台性质的医药B2B。而这个推进过程中,有一个制约因素让平台型的B2B很是抓狂,那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里的药企进行赋能的过程。因为每个企业的内部信息化程度不一,使用的内部协同信息软件也大相径庭,业务模式、组织构架等也都是各有性格。所以致使整个赋能的过程中,很难有一套标准化的赋能方法论,能够针对所有的药企都管用。这个我在之前“成长的N次方”公众号的文章中也略有提到过。因此,这也是致使医药B2B发展缓慢的一个因素。
不仅仅如此,整个市场和国家政策也对医药B2B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单从发展时间上来看,就晚了类似于服装等贸易行业大概七八年的时间。阿里的B2B从1999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就是服装等品类,而医药行业的第一张国A证书,到2007年才下发。这个时候药品流通才迎来了B2B。不光是起点比别的行业低,而且在流通环节中,整个低效率的操作方式,也让行业内的企业保守奴役。这就是整个企业资质或者药品资质的传递过程,政策要求必须是用纸质档的传递且存档。而且全国各个省份的要求还都有差异。这对于行业B2B提效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制约。最近几年,在国家中央层面倡导大力发展互联网,进而推动各个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下,医药行业也慢慢的出现了电子资质的传递,并且各地政府也开始逐步承认电子资质了。当然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目前来看,不是全国所有省份的药监部门都认可。从政策的放开,到最终的全面执行,还需要时间,也更需要行业的推动者。再来看看市场层面,目前医药B2B能够影响的市场份额在整个药品流通市场份额中,占比很小。因为目前医药B2B主要撬动的还是第二终端零售药店这一块。对于第一终端医院和第三终端乡镇卫生室影响有限,因为这一块涉及到国家的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相关的政策,在我看来基本上还是属于国家的“计划经济”。而第二终端占据的市场蛋糕和第一、第三终端占据的市场蛋糕,基本符合28法则。所以这也会成为将来掣肘整个医药B2B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希望国家的医改能够早日成功。
除了上面的所有因素以外,还有最后一个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整个资本市场对于医药B2B的撬动不够,媒体行业对于整个医药B2B的宣传不足。整个医药B2B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很“闷”的状态,除了2015年得到了资本的垂青,和媒体的关注以外。其他时候和整个互联网行业的B2C、O2O等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B2C十年就产生了天猫,O2O两年就产生了美团,它们的融资速度和融资额度让你看的怀疑人生。他们的估值更是让你不可思议。每天都能够听到科技媒体的争相报道。而你再看看B2B,那真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啊!当然,这也跟资本的逐利性有关,那个资本不想投资的公司,三五年就能够上市套现呢?
医药B2B发展的不温不火,也致使了行业的很多创业者放弃,以及行业的精英人才外流。这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时代,大家对于B2B都缺乏一定的耐心,而B2B的创业者们和行业精英们,也都面临着这个时代变化带来的压力。世上让人绝望的莫过于迟迟看不到希望!当看着隔壁的B2C、O2O发展迅猛,“隔三差五”的诞生一个独角兽企业,他们都忙着发展、忙着大战,甚至忙着数钱!不免心中会有几分凄凉!
笔者作为一个B2B行业的从业者,真心的希望行业内的战友们,不要放弃,一起努力!相信一天会比一天好的!
- ardim
-
近年来,医药电商B2B市场增长迅速,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电商购药成为许多老百姓的首选,医药电商B2B趁势而起,实现高速增长。资本热度方面,传统药企企业积极扩大B2B版图,新型企业加速冲击二级市场,行业热情提升,在政策与市场不断完善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医药电商B2B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复杂的分账业务却一直困扰着各大医药电商平台,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医药电商平台替代了传统的多级分销商,直接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医院、诊所及药店等各个B端。一方面,采购方在线上生成订单,线下通知财务人员按订单进行网银转账,效率低、时间久;另一方面,分账业务涉及到大量的参与方,医药电商平台按采购方的订单需与各个供货商进行合规分账,还要保证采购方与供货商件信息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合一,分账业务的开展并不顺利。
但如果医药电商平台选择对接智能分账系统,以数字化分账技术来助力平台的分账业务,则可以大大提升整体的交易管理效率。
一是从分账业务的支付端入手,平台在合作银行开通平台存管户,采购方财务在企业网银审核订单信息并完成付款,支付的交易资金会进入存管户封闭式管理,有效保障了资金安全。且资金直接支付进入医药电商平台的对公账户,能够保证三流合一,提高订单支付转化率、提高收款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投入。
二来智能分账系统可以为平台下的各企业方提供集收、付、结算于一体的分账业务解决方案。
当采购方确认收货后,系统自动对订单资金进行智能化分账,根据平台与各供应商协议的不同分账周期或结算方式,自动打款,交易资金进入各方存管户后,可自由提现,T+1到账。这样一来,有效提高了分账效率,助力分账业务合规进行。
其实,B2B医药电商位于医药流通产业链的中游,其以数字化方式革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方式来节约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不管是由政府主导的医药电商B2B、传统药批转型B2B或是第三方医药电商B2B平台,大多都会难以处理复杂的分账业务,想要实现便捷化交易服务共同助力医药流通的高效运转,还是要借助数智化加码,利用MallBook智能分账系统打造药品购销的支付结算多元化服务,帮助平台更好地服务上下游购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