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kbok
-
没有谁能阻止你 (名人故事)
他出身卑微 却身怀远大理想
多年前 他在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 为增加一点点戏份 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知 只能被一掌打死 有一天 这个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的时侯 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 五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的安装工程师 依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 有时侯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 但一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 当年的他就是这么边干活边写词 半年积累了200多首歌词 他选出100多首装订成册 寄了100分到各大唱片公司 结果被联络到的几率只有1% 可能你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 一个是周星驰 一个是方文山 他们是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人中的一部分 他们在成名前和你并无多大不同 不要抱怨富不均 生不逢时 社会不公 要知道 其实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关键看自己的信心与努力别站在伞沿下
有一个女孩 大学毕业后 分到了议价大公司作销售工作 她妈妈最担心孩子与上司相处不好 果然 因为女孩直率的性格与上司交恶 上司经常为难她 公司每年一次考核 排在最末位要扣30%的奖金 还得下降工资 第一年 女孩排在最末 被扣了奖金和工资 第二年 女孩咬着牙好好干 而且出色完成任务 但年终 考核下来 她仍然排在了最后面 这次考核令女孩和上司好好吵了一场 女孩有向公司上层反映此事 但上层给的回复是 这个考核分并不是女孩上司一个人决定的
女孩觉得自己的处境微妙 她已陷入了一种十分被动的境地 她在公司是一个被排斥者 她努力想融入就有一股无形得力量将她挤出来 有一天她和妈妈 妹妹 一起上街 回家时 天空中下起了西雨 妈妈拿出一把伞 三人相依着慢慢回家 也许伞太小的缘故 女孩经常站在了伞沿下 结果那些雨水全部浇到了女孩的身上 妈妈说 你快躲进来呀 别站在伞沿边 女孩突然忽然开朗 自己的处境不正象三人同在一把伞下因为伞太小 肯定回有人被挤到伞沿下 结果那些伞面上的雨水全部到了自己的身上 而且三人挤在一把伞下 互相制约 行走十分困难 不久 女孩向公司辞了职进了一家收入较低的公司 但她却在公司如鱼得水
一年后她就升职为销售主管 得到了公司上层的器重 现在她活的很开心 她认为如果你不能挤进雨伞中间 而只能享受别人头上的雨水 那么 还不如选择离开这把雨伞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把伞人在地球上像一粒尘埃,地球在宇宙中像一粒尘埃。而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一颗流星!
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这样的微不足道!人生是这样的短暂,人生又是这样的丰富多彩。所以,让每一天都想法得到快乐、充满快乐,是智者的选择。
烦恼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忘掉烦恼,充满快乐,做一个充实、乐观、友善的逍遥派,何乐而不为呢?!
给一堵墙让路
假如你正往前走 前面突然出现一堵墙
假如你迎着这堵墙一直走下去只能被碰得头破血流 于是你停下来想到了两种方案 一 你可以找来一个锤子 将这面墙砸开 二 你可以叫来一辆推土机 将这面墙推倒 当然 这都可以 当墙被砸开或被推倒你才突然想起 原来你的目的并不在这堵墙 而是为了赶路
是的其实只为赶路 那么你完全可以绕开这堵墙
有些困难是可以绕开的就像墙 墙不会移动不会时刻跟着你 你绕开它 很快它会被你摔在身后 你会发现 对于墙 你给它让路 他马上还你一条路换一个角度寻快乐
一天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 便打趣地问道 小崔哥 有什么不开心吗 崔永元不知道从何说起 一声叹息
鞠萍问 你以前上班骑自行车吧 崔永元说 骑 刮 沙尘暴都骑
挣的钱也没有现在多吧 鞠萍又问
那自然 崔永元回答说
鞠萍听后笑了 一脸的阳光对崔永元说好日子过着 还有什么不快乐的 鞠萍几句话 说的崔永元一切烦恼皆除 一身轻松
法国哲学家 阿兰说 一个聪明的人如果他是忧郁的 总会找出足够的使自己忧郁的原因 如果他是快乐的也会找到足够的快乐原因
所以 每当我们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时 还是应像鞠萍开到崔永元的那样 换一个角度去寻找快乐
无法重复的选择 几个弟子 问释迦牟尼佛 人生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把他们带到一片桃树林 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舌头走到那头 没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 不能走回头路 不能选择两次 在穿过桃林的过程中弟子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果实 等大家来到桃林的另一端 释迦牟尼佛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 他笑着问弟子 你们都挑选到自己最满意的果子了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没有回答 世尊 让我们在选择一次吧 一位弟子请求说 我刚走进过林时 就发现一个很大很好的 桃子 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 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 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位弟子接着说 我和他恰恰相反 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 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 所以我有点后悔 世尊让我们在选择一次吧 其他弟子都请求道释迦牟尼佛 笑了 笑 然后语重心长的说 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生命负责 不管怎样 都不要去抱怨任何人 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周总理的朴素生活
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 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邓颖超在悼念周恩来的文中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这里始终保持着庄严、幽静、美丽与朴素的开国总理风格。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恩来也。"
风趣的陈毅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共和国大将罗瑞卿
罗瑞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1906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8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多种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
罗瑞卿由于多年来在军事上的杰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军神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共和国元帅。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
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四川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率领部队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了重伤。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没有用一点麻醉药。手术开始,刘伯承手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手术顺利地完成了。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地说:“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
--------------------------------------------------------------------------------
2
朱德-从教育救国到从军
朱德元帅,1886年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朱德出生之前的几个小时还在干活。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六岁时朱德进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由于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从军,从此走上了曲折、伟大的革命道路。
张衡制造地动仪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 ,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
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可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张衡虽然后来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是他的这些科学发明和实验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鲁迅先生与电影
鲁迅先生一生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鲁迅先生的大半生中,去影院的次数比较多。他看电影不拘一格,尤其讲究电影的品位鲁迅当时很推崇进步的外国电影。他对前苏联的早期革命电影情有独钟,如《夏伯阳》、《复仇艳遇》(《杜勃罗夫斯基》)等。许广平曾回忆说:"至于苏联的片鲁迅是每部都不肯错过的,任何影院不管远近,我们都到的,着重在片子。"虽然,在当时很难看到这些影片,鲁迅先生还是想尽办法看了10部。就在他逝世前的10天,还看了由普希金小说改编的《复仇艳遇》,鲁迅把它视为"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足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影片,并向友人推荐"不可不看"。
对美国电影,他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接受、欣赏。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波及到世界各个影院,充斥着驳杂斑斓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对传入中国的美国电影,鲁迅先生虽时而流露出不满和激愤,但更多的还是成了他考察美国文化和作为文化娱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鲁迅在1927-1936年的10年间,共观看了142部影片,其中美国片就有121部。对好莱坞的探险片、喜剧片、侦探片、歌舞片都作了公允的评价,特别对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城市之光》给以热烈的赞赏。他看得最多的是美国纪录片学派实地拍摄的探险片,有37部之多,如《南极探险》、《人兽奇观》等等,有的不止看了一遍。
--------------------------------------------------------------------------------
3
鲁迅热情扶持中国的"左翼"电影事业,在《准风月谈.后记》、《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他毫不畏惧地痛斥了蓝衣社特务用法西斯手段捣毁艺华影业公司,禁演田汉、夏衍等编写的早期进步电影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对早期进步演员阮玲玉的自杀和"左翼剧联"盟员艾霞之死,鲁迅写下了怒不可遏的檄文《论人言可畏》。鲁迅对当时一些不好的国产电影也兴趣索然。针对无聊的电影,鲁迅曾当头棒喝:"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很受着"才子加流氓"式的影响……看了之后,令人觉得现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须是流氓。"
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后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董卓入朝专权,曹操拒绝他的拉拢,聚兵5000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后来曹操逼迫汉献帝迁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有一件事可以鲜明地表现出曹操的这一面。有一次他的座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曹操好兵法,著有几十万字的兵书。他所著的《孙子略解》开创了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曹操"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
李政道是著名的华裔科学家。192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43年于江西联合中学毕业,就读浙江大学物理系,1944年转入西南联大,1946年 赴美留学,1953年至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1984年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杨振宁是安徽省合肥人,1945年赴美,1948年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当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骄傲。杨振宁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致辞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力于现代科学。"
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
被誉为核物理女皇、中国居里夫人的吴健雄(1912.5.21~1997.2.16)是世界公认的最杰的女性物理学家。她的用功是有名的。上学的时候,功课做不完,题目想不出是不上床睡觉的。她在中央大学毕业时以总分86.3分,冠全校之首的优异成绩毕业。
大学时代的吴健雄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中央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愤怒了,纷纷涌向行头游行示威。物理系同学公推吴健雄作游行请愿的领头人。她极有心计,讲究策略,精心选择游行路线和时间。为要求政府抗战,率同学到总统府大院静坐,顶风冒雪,直到深夜。与吴健雄相交很深的田蕴兰教授回忆她时说:"吴健雄在各方面的表现,更甚于西方的居里夫人。她不只敬业,她在管理、领导上展现的才能,提倡两性平权的见识,令人如沐春风的处世风格,教人折服。她对当代后世的影响,也必然凌驾居里夫人。"
- gitcloud
-
鲁迅的故事
故事简介: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起,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寻找真理的青年时代 1881年 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程度。鲁迅从...
故事名称: 毛泽东戒烟的故事
故事简介: 毛泽东烟龄长,烟瘾大。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中国时,曾告诉毛泽东说:“苏联的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他可能不会逝世得那么早。”也许是他的劝告起了作用,毛泽东戒了烟。但是,十个月以后,他又抽了起来。1958年6月7日,外交部长陈毅率黄镇和另外几位回国的大使一同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招呼大使们入座,递上一支烟给陈毅,陈毅摆了摆手:“...
故事名称: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
故事简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故事名称: 风趣的陈毅
故事简介: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故事名称: 张衡制造地动仪
故事简介: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 ,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
故事名称: 中国第一飞机设计师 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
故事简介: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冯如遗体葬于空军坟场,现迁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土墓左侧,建有纪念碑一座,供后人瞻仰。
故事名称: 伟大友谊的力量——马克思的故事
故事简介: 伟大友谊的力量——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也是高尚的。他们不仅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帮助,亲密合作。在40年的风雨中,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建立了他们伟大的友谊。
故事名称: 希腊数学的鼻祖——泰勒斯
故事简介: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生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西岸的米利都城。他出生在奴隶主贵族家庭,政治地位显贵,经济生活非常富有。他的父亲本以为泰勒斯会做官出人头地,或经商发家。可是他却把金钱、时间与精力全部倾注于哲学与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上。后来他在科学与哲学上取得了很高成就。 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是这样评述泰勒斯的:他是希腊最古老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几何学家,是古希腊第一名享有世...
故事名称: 居里夫人成功背后的故事
故事简介: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
- 苏萦
-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