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oublesleeper
-
是日本学中国的,日本有时代祭,为纪念日本从公元794年迁都至平安京而举行的祭典,当祭典开始人们会穿著古代到近代的服饰从京都御所建礼门行至平安神宫,展现给大家看和服由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当中有多少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对日本时代祭有兴趣的话亲可以查找相关内容。
时代祭上的服饰最早是古坟时代,那时候日本还没开化,没有遣唐使的年代(公元300年至600年),约中国晋朝至隋朝。
接著是奈良时代(公元710 -794年,唐朝时期) ,这时候日本遣派大量遣唐使来到唐朝,大量吸收唐朝的文化,而首都平城京乃是模仿唐朝京城长安。
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日本不论服饰跟发型都跟唐朝的风格颇为接近。
详细的情况可以看此贴http://tieba.baidu.com/p/1233895652
亲可以看看日本的一个电影《千年之年-源氏物语》里面有提及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还有两部《阴阳师》,都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作品,都有提及向大唐学习的事
- 康康map
-
是日本学习我们唐朝的,像是和服什么的是根据唐朝澡堂的服饰改进的,还是木屐我国汉朝时候就有,日本很多文化都是学习我国的只不过他们保留的比较好慢慢的变成了自己的文化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都是学唐朝的,包括发型,服饰,战刀,文字、礼仪还有榻榻米。所以你如果想了解唐朝是什么样,你看看日本人就明白了。
- 陶小凡
-
不是的,其实日本文化很多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如日语、日本的古建筑、日本的和服等等。隋唐时期,日本大批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的隋唐文化,不仅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和封建化进程,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本文化之中,且影响深远。日本和服正是在中国传统汉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相关推荐
晋朝的衣服是广袖吗?
你好是,本身传统汉服就是广袖,晋代士大夫尚清高空谈,更是鹅冠大袖2023-07-25 17:17:012
秦朝的衣服和东晋的衣服是否一样??
原文: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男人女人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 秦朝服饰的特点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此文本来就是虚构,再者陶潜只是一个文学家,而且文学拉伸性大,只要能够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又不会太过于背离实际就可以了。劝你不要太过于钻牛角尖了,现代人只会去研究陶渊明他本人的思想而已啦……^^2023-07-25 17:17:082
晋朝服饰与秦朝服饰
晋朝服饰与秦朝服饰有博友问及秦朝与晋朝的服饰有何不同。这个题目不小,三言二语很难叙述清楚。秦朝统一中国后,只有十五年的历史。除_兵马俑_出土的大量资料外,其他的形象资料并不多,但是,秦始皇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单就服饰而言,而后的汉代虽历经四百余年,它却仍延用了秦朝的服饰遗制。所以,秦和汉时期在服装样式上很难仔细区别。所不同的是,汉代在经历四百余年的历史过程中,其纺织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以及通过_丝绸之路_与西域各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广泛通商交流,这个时期的服饰在颜色、纹样上逐渐趋于更加华丽和美_。我因曾参加过中国历代服饰的编撰工作,现以手头的一些资料略作说明。秦汉时期男子服装,以袍为贵。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民白袍,皆以绢为之,袍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在袖口部分却收缩紧小。袍服的领和袖,一般都用花边。花边的色彩、纹样较之衣服为素,常见的有菱纹、方格纹等。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都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里衣。另外也有大襟斜领,衣襟开得很低,领袖也用花边装饰。,袍服的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之状。平日燕居仕宦之间多服禅衣。禅衣即单衣,其形制与袍略同,唯不用衬里。禅衣除平时在家穿著之外,也可以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面。博士、儒生常服,一般都遵循古制,以儒服为雅。儒服的特点,〔后汉书记载。〕主要是方领,据说凡是穿上这种服装,举足行步都有一定规矩,如不合这个规矩,就要入学重新学起。至于普通男子,则穿布儒短衣。其制大多紧身,袖口窄小,以便劳动从役。盛夏之日,也有不著上衣,单穿一条短裤者。秦、汉代男子服装的样式,大致可以分成二种类型。一为曲裾,一为直裾。曲裾之服即战国时代流行的深衣。秦汉仍然延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及至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穿直裾之衣。直裾又称____,西汉已经出现,但并不作为正式礼服。史记。武安侯传有_衣__入宫,不敬_之语。究其原因,实与当时内衣有关。古代裤子皆无裆,仅以两只裤管套在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说文曰:__〔即裤〕,胫衣也。_也单指裤腿而言。这种裤子穿在里面,如不用外衣将它掩住,裤管就会外露,这在当时,是被视作_不恭不敬_的。到了后来,裤的形制日益完备,并且出现了有裆之裤---_。_是一种合裆的短裤,因其形似犊鼻,故又名_犊鼻__。秦代男女便服秦代男女日常生活的服饰形制差别并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的是男子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妇女则无,只以丝带系扎。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深衣为尚。和战国时期相比,曲裾深衣的衣襟绕转层数增多,衣服三讯网贷下摆部分增大,腰身一般都裹得很紧。另缀一根绸带系扎,以使盘绕的衣襟不会松散脱落。另有一衣式名曰__衣_,与深衣相似,唯衣服底部由衣襟曲转盘绕成两个尖角以示装饰。除此之外,妇女亦穿襦裙。乐府诗:_长裙连理带,广袖合以襦。_襦是一种短衣,衣长至腰,穿时配裙,裙子也属下裳。除裙外,妇女下裳也穿裤。女裤大多只有二只裤管,上端以带系住。在宫中妇女有穿名曰_穷__的,汉书。外戚传记载:_穷_,有前后当,不得交通也穷_即今之绲裆_也。_佩绶,佩绶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因为战争关系,贵族阶级的佩饰,一般都是兵器。自秦汉以后,除佩带刀剑外,还有佩挂组绶的礼俗。_组_,是一种丝带编织物饰品,系在腰间。_绶_是官印上的绦带,又称_印绶_。是汉朝官员权力的象征,汉朝及附属了汉朝的少数民族的官员,均由朝廷统一发放。皇帝:祀天地明堂,冠旒冕,玄衣?裳。冠冕系素白玉珠十二旒,衣裳十二章;以其绶采色为组缨。大佩,赤舄绚履,以承大祭。通天冠为皇帝常服,其衣为深衣制。有袍,随五时之色:春服青色,夏服朱色,季夏服黄色,秋服白色,冬服黑色。后夫人:均深衣制。凡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及皇后谒庙之服,皆绀上皂下。蚕服,青上缥下,隐领袖缘以绦,皇后以下至二千石夫人,皆从蚕衣为朝服。贵夫人著蚕服,纯缥上下。公卿,列侯,中二千石夫人,入庙佐祭之服,皂绢上下。助蛋之服,缥绢上下。以上各阶所佩首饰都十分讲究。诸臣百官:三公诸侯祀天地明堂,冠旒冕,玄衣?裳。三公诸侯冕七旒。青玉为珠衣裳九章。九卿以下冕五旒,黑玉为珠。衣裳七章。皆备五采,大佩,赤舄_履,以承大祭。除以上服制之外,公主,贵人,妃以上者,嫁娶得服绵绮罗毂缯采十二色,重缘袍服饰的发展变化,很难以朝代的更迭来划分它的异同。它的变化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大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发展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战乱不断,当时的经济中心-黄河流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饥荒,天灾,病疫,迫使北方人民背井离乡,向南迁移。这一大规模的南迁行动,逼迫成千上万的北方民族入居中原。与南方汉民族相互错居,相互接触。这时,从生产技术,文化思想以及生活习俗,包括服饰的样式,在民间俏俏地,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抱朴子。讥惑篇记:_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_裁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_这就是这个时期的衣冠服饰变化无常的生动写照。在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南方人民在原来汉服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优点,将服装裁制得更加精美,更加合身合体。传统的服装样式〔包括曲裾深衣制〕在民间逐渐消失,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胡服,则成了社会上普遍的装束。另一方面,帝王,文武百官及宫庭内各种礼仪,仍承袭秦汉时期的礼仪服冕制度。最有影响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_孝文改制_行动。在孝文帝的大力提倡和推广下,汉文化的服饰制度成为朝庭祭祀典礼及重大朝会时的专用服饰。使得汉文化的服饰冠冕制度保留下来。并影响以后直至明朝。2023-07-25 17:17:371
秦朝时的衣服和晋朝有什么不同
秦朝官员服饰尚黑,大多沿用战国习惯,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从结构来看,秦朝主要是长衣,上衣下裤的穿着很少见。晋朝服饰主要宽袍大袖,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 这里的舆台是指最下层的人,我国衣裳博大是很早就有的特点,但限于贵族,到此时似乎普通人也都博大起来了。。。2023-07-25 17:17:471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制度是怎样的?
汉、胡服饰文化的相互交流 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服饰文化,是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方向互相转移的。其一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封建服饰文化,魏晋时基本遵循秦、汉旧制;南北朝,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初建政权之后,鉴于他们的本族习俗穿着不足以炫耀其身份地位的显贵,便改穿汉族统治者所制定的华贵的服装。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高冠博带式的汉族章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公元486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帝始服衮冕;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改革其本族(鲜卑族)的衣冠制度。公元495年接见群臣时他就班赐百官冠服,用以更换胡服。其二是在实用功能方面比汉族统治者所穿的宽松肥大的服装优越的胡服,向汉族劳动者阶层传移,魏孝文帝曾命令全国人民都穿汉服,但鲜卑族的劳动百姓不习惯于汉族的衣着,有许多人都不遵诏令,依旧穿着他们的传统民族服装。官员们“帽上着笼冠,裤上着朱衣”,连魏文帝的太子也私着胡服,从洛阳逃回平城,后被废为庶人。这是由于服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有民族的习惯性,他们原来的服装样式比汉族服装紧身短小,且下身穿连裆裤,便于劳动,这种服装是鲜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形成的,魏孝文帝在推行汉化中未能使鲜卑人断其流行,反而在汉族劳动人民中间得到推广,最后连汉族上层人士也穿起了鲜卑装。其根本原因,就是北方胡族服装便于生活活动,有较好的劳动实用功能,因而对汉族民间传统服装产生了自然传移的作用。在同一时期,西域各国商民来到中国经商,在中国归附定居的也不少。北魏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曾谈到当时“自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至于大秦(罗马),百国于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趋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南北朝时期这种胡汉杂居,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的异质服饰文化与汉族传统服饰文化并存和互相影响的情形,构成了中国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新篇章。 裤褶、裲裆、半袖衫的流行 裤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其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西汉每年赐匈奴酋长大量丝织品缯帛,但匈奴人在游骑中易于被草棘刮破,不如毛布结实。《史记·匈奴传》中讲道:“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弊,以视不如旃裘坚善也。”骑马奔驰穿较短的上衣,自然也更方便。秦汉时期,汉族人也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必于襦裤之外加穿袍裳,只有骑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上身甚至不穿上衣。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上衣和裤外出的。到了晋代,这种习惯起了变化,据《晋书·舆服志》记载,把袴褶定为:“车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标,以缯为之,长四寸,广一寸。”腰用络带(即以丝线编织的较厚的织成带),于带头装有带扣以代鞶带。《急就篇》颜师古注褶字说:“褶,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的衣服款式,与汉族传统以右衽为习尚不同。 南北朝的 裤有小口裤和大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方便,故用三尺长的锦带将裤管缚住,称为缚裤。《魏志·崔琰传》记载,魏文帝为皇太子时,穿了裤褶出去打猎,有人谏劝他不要穿这种异族的贱服。而到晋朝裤褶就规定为戒严之服,天子和百官都可以穿。《宋书·帝纪》说,宋后废帝(刘昱公元473年至476年)就常穿裤褶而不穿衣冠。《南史·帝纪》则说,齐东昏侯把戎服裤褶当常服穿。在后魏朝服都穿裤褶,《梁书·陈伯之传》记载,褚缉写了一首诗以讽刺后魏人,诗曰:“帽上着笼冠,袴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反映了当时的衣着情况。此时,汉族上层社会男女也都穿裤褶,用锦绣织成料、毛罽等来制作,脚踏长靿靴或短靿靴。南朝的裤褶,衣袖和裤管都更宽大,即广袖褶衣、大口裤,这种形式,又反过来影响了北方的服装款式。 裲裆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起初是山军戎服中的裲裆甲演变而来。这种衣服不用衣袖,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后来称为“背心”或“坎肩”。裲裆可保身躯温度,而不使衣袖增加厚度,以使手臂行动方便。也是男女都用的服式。《玉台新咏·吴歌》讲道:“新衫绣裲裆,连置罗裙里。”妇女穿的裲裆,往往加彩绣装饰,起初妇女都在里面穿裲裆,《晋书·舆服志》曰:“元康末,妇人衣裲裆,加于交领之上。”就是把裲裆穿在交领衣衫之外。 半袖衫是一种短袖式的衣衫。《晋书·五行志》记载,魏明帝曾着绣帽,披缥纨半袖衫与臣属相见。由于半袖衫多用缥(浅青色),与汉族传统章服制度中的礼服相违,曾被斥之为“服妖”。后来风俗变化到隋朝时,内官多服半臂。 裤褶、裲裆、半袖衫都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的异族文化,经过群众生活实践的优选,由于它们具有功能的优越性而为汉族人民所吸收,从而使汉族传统 的服饰 文化更加丰富。 冠帽形制的变迁 魏晋南北朝 时期统治阶级的冠冕制度,虽然承袭汉代遗制,但具体形制还是有一些变化。首先是巾帻的后部逐渐加高,中呈平型,体积缩小至顶,称为平巾帻或小冠,小冠非常流行。在小冠上加笼巾,称为笼冠,用黑漆细纱制成,故也称漆纱笼冠。下图中,左为戴小冠的侍从,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小红门出土陶俑。中为戴笼冠的贵族男子,河南巩县石窟寺石雕。右为戴卷荷帽的吹鼓手,河南邓县出土彩色画像砖。 当时还有叫作高顶帽的,《隋书·礼仪志》七,记梁代“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以白纱者名高顶帽,皇太子在上者则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又有缯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准。”《晋书·舆服志》说:“江左时野人已著帽,人士往往而然,但其顶圆耳,后乃高其屋云。”实际有好几种形式,有的带有卷荷边,有的卦有下裙,有的带纱高屋,有的带有乌纱长耳。公元7世纪后周流行一种突骑帽,垂裙复带,可能就是胡人所戴的风帽。 妇女服饰的演变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式,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筒肥大。裙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并且加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首饰华丽,一般妇女也使用假发作各种发式,如灵蛇髻、飞天髻(均系在头顶梳出一些发环,使作凌空摇曳之状)、盘桓髻(以头发反复盘桓然后作髻)、十字髻(头顶作十字形髻,余发下垂过耳)等等。有的更将假发装在假头上以增加其高度,有的使之自然危、邪、偏、侧,以表现妩媚的风姿。发髻上再饰以步摇簪、花钿(用金、银、珠、玉等做成的花朵形,用以掩饰头髻的短腿簪子)、钗、镊子,或插以鲜花。少女则梳双髻或以发复额。女子还戴巾子,即晋陆刿《邺中记》所说石季龙常以女骑千人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纹织成靴。 传统的深衣,到魏晋时男子已很少穿了,女子深衣在衣服下摆施加相连接的三角形装饰,在深衣腰部加围裳,从围裳伸出长长的飘带,这种装饰始于东汉,走动时可以起助长动姿的作用。 北魏供养人服饰 文士 的服饰 风尚 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蔑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便是当时文士服饰的写照,反映了社会意识和服装形式具有内在的关系。2023-07-25 17:18:012
有关晋朝的民风民俗,如服饰,佩戴,礼仪习俗,节日,家庭关系,吃住行等。写小说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的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中国长江、黄河、辽河、漠北广大区域。北方各民族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卢水胡各族先后建立政权,将社会组织模式乃至文化习惯带到中原;南方的山越、蛮族、茎人、俚人、僚人也走出深山老林,开始与汉族融合。 南北朝裤褶1 民族大融合带来了南北社会组织形态的激烈变动。北方割据政权大体都经过“胡汉分治”的阶段。所谓胡汉分治,就是对于境内少数民族采用本族制,而对于境内汉族则采用汉制。直到北魏太和(477—499年)初年,才逐渐用汉族的原有办法改革地方基层管理。太和九年到十年 (485—486年),均田制、三长制、州郡制相继出台。三长制规定每五户百姓置邻长,合五邻置一里长,合五里置一党长。太和十年,北魏下令在全国设置38个州,同时对畿内地区居民实行分并改组。北方地区重新纳入秦汉以来的州、郡、县的组织结构。魏晋南朝的汉族政权虽然社会组织方式与秦汉基本相似,沿用州、郡、县的管理模式,但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大为膨胀,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门阀士族。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士族也迅速发展。南、北士族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建有田庄,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个体小农虽然也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但往往沦为士族的奴婢、豪强的佃客。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六大著名稻作区。它们是江南稻作区,包括三吴、皖南及晋陵地区,它是南朝最重要的稻作区;荆湘南川稻作区;汉中巴蜀稻作区;南阳盆地稻作区;淮南稻作区;交广和闽广稻作区。这些稻作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农业在全国经济中的低下地位。南方城市的密集度也远远超过了秦汉时期,其中尤以扬州、荆州、益州 、广州四个地区城市最为密集。 南北朝裤褶之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食为稻米、小麦。在面食制作方面出现了很多变化,西晋束皙的《饼赋 》提到新出的面食有安乾、豕耳、狗舌、剑带、案盛、髓烛等名目。它们有的由普通百姓发明,有的从外族传入中原。这一时期,中国菜肴的九大主味:酸、甜、苦、辣、咸、鲜、香、麻、淡等都已具备。汉代已知如何用曲酿醋。北魏时,用谷物制曲酿醋的技术相当成熟。《齐民要术》中有多种制曲酿醋法,而且还开创了酿造陈醋的方法 。先秦时只有肉酱“醢”,汉人已用豆作酱。《齐民要术》有《作酱法》,专章介绍13种风味不同的酱的做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还有一种菜肴,叫“羌煮貊炙”。据《齐民要术》介绍,羌煮原是羌人的一道菜,吃法是将精选的鹿肉煮熟后切成块,蘸着各种调料制成的浓汁吃;貊炙是貊人发明的一种烤乳猪,做法是用火慢烤,一边烤,一边往上洒酒抹油,烤熟的乳猪色泽鲜丽, 呈琥珀色,入口即化,汁多肉润,是上等美味。 魏晋南北朝时期,讲究服饰之美。体衣(上下衣)、头衣(冠帽)、足衣(鞋袜)成为人们典型的装饰式样。当时服饰更新速度很快。《抱朴子·饥惑》曾说,当时冠履衣服,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经常突破等级限制 。胡服在当时十分流行。十六国、北朝时,胡服在黄河流域达到与汉服平分秋色的程度。直到孝文帝改革后,服饰的胡化风气才有所改变。 魏晋南北朝的婚尚以等级性婚姻为典型特征。世族享有特权,他们把血统、门第、出身当作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及身份价值的尺度,婚姻也竭力保持血统的纯化,因而形成了世族婚姻的两个特点:一是重门第。南方世族之间依据政治地位、社会名望和家庭势力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婚姻圈。琅笽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三者之间的通婚最繁,其他如河南褚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等虽与王、谢通婚,但政治地位、家族势力有所不及,频率不高。与北方大族崔氏、卢氏联姻的,绝大部分都是有一定郡望的世族。可见当时南北方的大族 ,对于婚姻等级界线划分得十分严明。二是地缘性因素比较突出。如吴姓大族中以吴郡顾 、陆、张氏同会稽孔氏和吴兴沈氏五者通婚最密,而以吴郡顾氏、陆氏、张氏三者婚嫁较繁 。等级性婚姻造成早婚现象非常普遍。如东吴郁林太守陆绩之女,年方13就嫁给同郡张自,东晋荀羡年15岁就与帝室联姻。梁武帝纳丁贵嫔时年14岁。陈朝周弘正年10岁时,河东裴子野就以女妻之。早婚自然早育,这就造成了兄弟姊妹年龄悬殊、而叔侄姑侄之间年龄反而相近的现象,遂使高频率的血缘异辈婚姻成了这时门阀婚媾的一个显著特色。 南北等级性婚姻习俗虽然大体相似,但也略有不同。在继娶纳妾方面,南方的正室侧室之分及嫡庶之别,不如北方严格,家庭纠纷亦不如北方严重。妇女在家中的地位,南北也有不同。北方受少数民族胡化的影响,妇女与社会接触较多,地位较高。家庭的组织形式和家庭情感 ,也复有南北之别。南方形成了父子异居和一门数灶之风。 魏晋妇女发式之一 魏晋南北朝特别重视葬事,但对葬礼却并不十分重视,而重视至情至性的哀悼。西晋王戎在母丧期间,饮酒食肉,不拘礼制,但内心十分悲伤,容貌憔悴。东晋会稽王献之死,其兄王徽之奔丧不哭,因为王献之喜好弹琴,王徽之将王献之的琴取下来,坐在灵床上试着弹一曲 ,但怎么也弹不出和谐的音调,他把琴摔在地上,悲痛地感叹“人琴俱亡”,恸绝良久(《 世说新语》卷下《伤逝》)。当时比较重视相墓术。郭璞、张子恭、高灵文等是当时的相墓大师。相墓术除了继承天人感应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以外,还十分重视审察山川形势,讲究墓穴的方位,向背、排列结构等,其中山川形势的勘察最受注重,它涉及山脉、水流、林木的位置、走向、枯荣,看重山川的“形”、“势”、“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较为强烈。佛教和道教都拥有大量信徒。秦汉时期所确立的祭祀天地之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个别皇帝举行以外,并未得到高度重视。而对佛 教和道教神佛的崇拜却与日俱增。道教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神仙谱系,它虽然没有超越固有的 宇宙观念,仍以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岳镇、海渎、山川作为构造神系的主干, 但在道教神系中,神的形象更加富有感染力,不像国家祭典中那些偶像那样严肃,较少政治 色彩。而且道教还认为有“真人”、“仙人”,他们是得道而有神通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人又多是传说中的人物,如赤松子、彭祖、王乔之类。南北朝期间,庐山曾建有招真馆,衡山建有九真馆,桐柏山建有金庭馆,茅山建有曲林馆,对道教神仙进行祭祀。寇谦之、陆修静对祭祀道教诸神的祭礼还有所规范。佛教的神佛体系主要包括佛、菩萨、天王(护法神)、力士。佛教神佛谱系既不像儒家国典化的神系,也不像道教神系。对佛教偶像的崇拜主要包括佛诞节、成道节的纪念仪式、寺院日常礼拜仪式。举行上述仪式, 以香花供养为主,反对杀生。 在佛教、道教的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神祀也日益庞杂。精怪迷信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木、石、兽、禽都被认为可以成精作怪。在各种精怪之中,当时人们对龟精、獭精、鱼精、山精、狐精、鼠精尤为迷信。这些精怪或为妙龄少女,或为英俊少男,或为皓首宿儒,变化多端,体现出人们受宗教观念影响后对于大自然的艺术改造。2023-07-25 17:18:213
秦与东晋服装的特点和区别
秦与东晋服装区别不大。一、款式不同。1、秦朝服饰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2、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女子服饰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二、衣服颜色划分等级不同。1、秦朝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2、东晋时期的服饰不再以衣服颜色来划分士族等级。扩展资料:秦朝士兵服饰轻装步兵俑,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浅履,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重装步兵俑服装有三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铠甲,下穿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浅履或短靴,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第二种的服装与第一种略同,但头戴赤钵头,腿缚护腿,足穿浅履;第二种服装与第三种相同,但在脑后缩板状扁形发髻,不戴赤钵头。战车上甲士服装与重装步兵俑的第二种服装相同。骑兵战士身穿胡服,外披齐腰短甲,下着围裳长裤,足穿高口平头履,头戴弁(圆形小帽),一手提弓弩,一手牵拉马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服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服饰2023-07-25 17:18:324
请问五胡十六国的语言是什么?他们的官职与中原王朝(晋朝)是否相同?他们的百官服饰什么样?谢谢!
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在入侵中原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官职都有差距,有各自的名族特色,但制度多是模仿东晋的。百官服饰以他们的民族服饰为,也就是匈奴、羯、鲜卑、羌及氐族民族服饰。也有的国家官职与服饰和东晋相同有北燕,前秦,汉赵,代,冉魏。2023-07-25 17:18:501
历朝历代的那些军戎服饰,大清和大明是怎样的?
从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民族部落的不断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多时可达一万三千人,如此庞大的军队,又是几支部队配合,如果没有统一的服装,指挥起来必定是十分困难。因此由于中国古代连绵不断的战争就催生出独具特色的军戎服饰。这种服饰分戎装和甲胄两个部分,均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特有的作用,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各朝代军戎服饰,其中明朝最为霸气好看,清朝最土渣!公元前11世纪末,周武王击溃了商纣王的军队,建立了西周王朝。西周是青铜台铸发达时期,铠甲已经向金属材料发展。《周礼·春官·司服》详细记载了周天子、诸侯的各种冕服,其中的韦弁服是为“兵事之服”。西周军队中还没有武官,天子及诸侯就是军队的统帅,他们出征所穿韦弁服,就是专用戎服。帅与兵的戎服区别只在与兵的裳要比帅的短些(以便于奔跑);衣裳简陋些,衣料粗些。西周武士身着的“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强国。秦代的军戎服饰是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要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秦军军装,主要是黑色为主,表现在军装上就是秦朝黑压压的一片。给人肃穆专杀的感觉。铁兵器经过战国后期和秦代的发展,到西汉时已占主要地位。西汉铠甲全都是锻铁制成。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有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汉军曾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大汉是唯一一个建立数十万骑兵和少数民族进行骑兵野战的朝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长期兼并,司马氏在灭吴后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虽然促使战略战术得到发展,但给社会经济生产造成的破坏却极其巨大,因此在武器装备方面与汉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代之后又一个短命的,但是统一的封建王朝。由于建国时间短,在没有完成各种政治经济变色之前就已被推翻,因此很多方面还基本沿袭着南北朝的旧制,军戎服饰也是如此。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武官制度全面建成的时期,因此唐代武官的服饰比过去历代更为完备,官服有朝服和常服之分,服用范围是朝廷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唐代的铠甲有13种之多,甲片的形式有细鳞、山文、锁子等,材质则包括金属、皮革和绢等。可以说从样式到工艺,唐代的军服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宋朝自建立起制定出一整套以文制武、兵权分立的措施。这些措施被奉为宋室治军的家法而代代相传,一开始颇有成效,但经过后来几位庸帝的滥意发挥,使宋军出现了冗兵、积弱和对外战争每战必败的严重局面。而宋朝重装步兵是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步兵。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2023-07-25 17:19:071
白浅穿的服装属于什么朝代
据我推测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因为东华帝君下凡历劫的时候那会是晋朝的服饰,而那会已经过了好多年了所以应该是最早的服饰,而南北朝是第一个朝代,所以我推测是南北朝的,但是具体什么样的还得有待考证希望能帮到你2023-07-25 17:19:432
关于中国古代服饰分类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20:063
中国古代的衣服都有些什么名字啊?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 ,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20:551
关于中国古代服装的问题?
中国历代服装的来龙去脉汉服即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民族服饰传统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作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汉服基本知识、形制、历史、相关传统习俗先秦汉服 (前26世纪 - 前256年)神话及传说时代(前26世纪初 - 前21世纪初)夏朝 (前22世纪末 - 前17世纪初)汉服的起源神话及传说起源 --- 中华始祖,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 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如文字,农业,音乐,历法等。黄帝的正妃嫘祖,传说中就是她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实际起源 ---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对人类来说,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商朝 (前17世纪初 - 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西周 (前11世纪 - 前711年)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东周(春秋 战国)(前711年 - 前256年)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一种重要的汉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续了汉服交领右衽的特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裙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外观区别在于下身是否有围绕的线条。这一时期纺织和染色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汉服上已经出现很多繁复华丽的图案。秦汉汉服 (前221年 - 280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 赢政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为中华国家势力和汉民族的形成及延续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因为秦始皇陵 兵马俑 的发现,秦代的服饰和风俗研究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汉朝 (前206年 - 220年)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从这一时期开始,平民开始穿着精织服饰。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静与优雅。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字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汉代妇女的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湖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大量丝绣织品,生动呈现出其装饰风格的特点,并反映出来汉代纺织业的发展水平。汉代的染织工艺在继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有着飞跃的发展,染织的品种增多,不仅能织出精美多样的花纹,而且染织技术也有较高的水平,染织工艺的进步是汉代服装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随着著名的 丝绸之路的建立,中华服饰之美,从此开始得以传向四面八方。魏晋南北朝汉服 (220年 - 589年)三国 (魏,蜀,吴)(220年 - 280年)晋朝 (265年 - 420年)南北朝 (420年 - 580年)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姿容飘逸的魏晋风度也反映到了汉服上,这一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腰用帛带系扎,款式多为上俭下丰,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服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隋唐汉服 (581年 - 960年)隋朝 (581年 - 618年)唐朝 (618年 - 907年)五代 (907年 - 960年)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相继四百年的分裂局面。这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封建统一国家,一个以汉族为中心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南北两地服装彼此仿效,业以合壁。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唐朝时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封建文化已经达到高峰。近三百年的唐代服饰经过长期的承袭、演变、发展成为中国服装发展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唐代服装上承历代冠服制度,下启后世衣冠之径道;另一方面唐朝服装发展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大放异彩。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是唐宋封建军阀割据的继续,在服饰上大体沿袭唐朝之制。隋唐服装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和女装,都表现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由于身材丰硕,中唐女服也渐趋宽大,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衣衫虽为小袖,但与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显趋于宽松。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就是对这种服装的概括。宋代汉服 (960年 - 1279年)宋朝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高度发达的王朝。农业,制船,纺织和造纸业达到了新的高度,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技术被发明。宋代服饰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宋代妇女服饰——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宋朝流行一种叫褙子的外衣,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穿褙子时,却在腰间用勒帛系住。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明代汉服 (1368年 - 1644年)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明代襦裙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明朝时,对襟的衣服流行,尤其是女装。明朝的汉服,在影视剧中所能见到的最美丽最正式的规制。莫过于八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此剧的服饰由对此深有研究的沈从文先生指导操刀,堪称绝顶之作。汉服的异化确切的说,“异化的汉服”指的是清代中叶以后的女服。清代开始时,汉族男子就被迫易服,已经没有服装可供异化,唯有女子依然可以着旧时衫,也就是所谓的“男从女不从”。但到了清朝中期,慢慢的,女装也逐渐发生变化,但其宽大的风格还保留着些许汉家衣冠的影子。只是失去了男子的衣冠和那衣冠所蕴含的精神,女子那被刻意弱化的身体又如何撑起完整的天空?这是经过时装设计大师叶锦添之手美化的汉风满装,仔细对照后才发现,汉人的行云流水、飘逸自如何时已经演化成了繁琐和细碎?华夏重归岁月悠悠,时光轮回,中华传统与衣冠似乎又有逐渐找回来的意思。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化自觉萌醒的先兆。我们早就熟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自称,却很少想想到底礼仪在哪里?那梦中的霓裳羽衣啊,包含着古老中华悠远气息.2023-07-25 17:21:041
皇帝的服装颜色
皇帝为了和那个“皇”谐音历史上、秦始皇穿的工作服是黑色的,其他历代皇帝都是黄色的.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找的很幸苦。希望予以采纳。2023-07-25 17:21:322
古代女性跟男性衣着搭配
古代的裤子 裤子是腰部以下所穿的主要服饰。现今,人们穿著的裤子由裤腰、裤裆和两个裤脚三部分组成,但中国古人所穿的裤子与现在的裤子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古代的裤子种类极为繁多,也有著极为漫长的演变历史。 从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来看,中国早期的裤子都为开裆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穿著裤子,它在古代写作“绔”、“袴”。不过那时的裤子可不分男女,而是都只有两只裤腿,无腰无裆(也可说是无腰开裆),穿时只套在胫上(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古人又称之为“胫衣”。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以“双”字来计。穿这种裤子,其目的是为了遮护胫部,尤其是在冬季,可起到保暖的作用。当然,穿著这样的裤子,如果外面不用其他服饰加以遮掩的话,那就有点不文明了。所以,古人在袴的外面,往往著有一条似腰裙的服饰,这就是裳。可见,那时古人用於遮羞的并不是裤子,而是衣裳。秦汉之际,裤子也从胫衣发展到可遮裹大腿的长裤了,但裤裆仍不加以缝缀。因为在裤子之外,还有裳裙,所以,开裆既不会不文明,也便於私溺。因而古书上也将这种裤子叫作“溺袴”。 传入中原的满裆长裤,则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对於这些长年骑在马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穿裳骑马会很不方便。因此,他们很早就开始穿著满裆的长裤了。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才开始穿长裤。但最初仅在部队中流行。到了汉代,这种满裆长裤已为汉族百姓所接受。为与开裆的“袴”区分开来,这种满裆裤多称为“裈”。颜师古在《急就篇》中说:“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也就是说裈是贴身穿著的。裤子有了蔽羞的合裆之后,应该不需要裳了,但当时贵族阶层还是习惯於在外面再穿上裳,只有士兵及地位低贱的奴仆,为活动便捷,才单独穿裤。 魏晋南北朝是裤子最为盛行的时期。由於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受异域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士庶多以著裤为尚。这一时期裤子的特点就是裤脚管特别肥大,人们称之为“大口裤”,类似於七十年代流行的喇叭裤的裤形。与大口裤相配套的则是比较紧身的“褶”,褶与长裤在当时合称“袴褶”,这是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到了开放的大唐,尤其盛行“胡服”,男女老少皆以穿裤为荣。但这时的裤管已明显收束。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演变之后,裤子又回到了其最初开裆的形制,即以“膝裤”的形式出现。但与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身穿著不同,这种开裆膝裤,多加罩於满裆裤之外。 这件烟色牡丹花罗开裆裤出土於福州南宋的黄升墓中。裤的通长为87厘米,腰宽74厘米,腰高11.7厘米,裆深36厘米,腿宽28厘米,脚宽27厘米,腰带有所破损。它的面料是花罗,以三经绞罗为地组织,花部组织属平纹组织,提花的纹饰为牡丹。牡丹自唐代以来,就拥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它是富贵与荣誉的象徵,为唐宋吉祥纹样中运用最广的题材之一。 该裤的裤筒每边各用长方形单幅纵式折合,顶部每边各向内皱折两道,略呈弧状。两裤筒内侧加一三角形小裆,裆以下至裤管缝合,而裆以上至顶部未缝合。上接有腰,於背后正中开腰,两端系带。 黄升墓中出土的开裆裤尺寸均大於合裆裤,因而推断当时合裆裤穿在裏面,而开裆裤则是套在合裆裤外面的。 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鞋子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被泛称为“足衣”。鞋子对推动人类服饰改革、发展,曾立下汗马功劳,它不仅注重于实用,同时有着审美装饰的功能;有些鞋子还代表了等级的标志和礼仪的规范,并且深刻反映了历代人们的良好祝愿,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制作工艺本身来说,鞋子还是一种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与民俗学,工艺学、美学、考古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中国鞋子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粗到精的过程,历史十分悠久。从古到今,创造众多,不仅样式多彩,而且在造型、色彩、技巧上部有丰硕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我们对我国鞋文化史进行探索,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在我国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以各种简单的石制工具捕获动物。在得到动物后,就带到自己的洞穴里,“食其肉而用其皮”,这就是历史上“茹毛饮血”、“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的猿人时期、为了不受外界的气候条件以及地面条件的影响和威胁,他们不仅制作兽皮衣来抵御风寒,并且知道用兽皮来保护脚,就是用兽皮简单地将脚裹住,达到不受冻.不被刺伤的目的。 古代把人类身上的服饰分作首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对鞋与袜的总称。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发明纺织。“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u2022五蠹》)据专家研究,人类经历过赤足时期,后来才发明了鞋子。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当时的原始人用一种小皮条将割成整块的兽皮包扎在脚上,实际上是一种兽皮袜。这是最早的“足衣”,已有数万年以上的历史。因用于裹脚,亦有“裹脚皮”之称。据推断,它是最古老的原始鞋,也是今天鞋子的原始形态。 在我国虽然至今未发现这种“原始鞋”的实物.但在考古出土文物中,有反映远古居民所着靴鞋的形象,为我们研究中国远古时期文化史,提供了生动的资料。 1973年秋,在我国青诲大通县孙家寨一座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墓葬中,出土了氏族时期的一件陶器,上面一人.足上已穿鞋,而且鞋尖上翘。鞋翘,是中国古鞋最典型的特征之;有史料记载,中国鞋翘始于石器时代,从以上文物的发现看,鞋翘起源时期还可提前。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据测定,其具体年代为五千或五千八百年前,约相当于我国传说中炎帝到黄帝时代,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那么,当时原始人是如何从“裹脚皮”逐步过渡到鞋子的呢?当时穿的鞋及鞋翘究竟是什么原料制作的呢?是皮靴还是草鞋,木屐?具体形状又怎么样?我们仍处于无知状态。 履是自汉以后对鞋子的总称。古代称鞋为履,履本为动词,是“践”、“踩”或“穿鞋”的意思,但称鞋为履后,履也就有了名词的属性。古代的履种类繁多,以质料来分,有布帛,草葛和皮甲三种。布帛履是以丝、麻、绫、绸等织物制成的履。草葛履是以蒲草为原料,经碾搓编织而成的鞋子。皮甲履有生皮和熟皮之分,以生皮制成的称革踏,以熟皮制成的称革千。 我国古代鞋子款式都鞋头上翘,称“翘头履”。唐代的翘头履多以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科为履面,其履底薄,履帮浅,较轻巧便利,翘头做成风头、虎头等,生动逼真。此外还有重台履、高墙履.勾履、芴头履等名称。 屐,一种鞋底装有双齿的鞋子,它主要是以木料为主,称木屐。木屐是由面、系.齿三个部分组成。面即为鞋面,鞋面上系有鞋带,即系。齿在屐的底部前后,呈直竖式。 汉代末年,女子出嫁多穿木屐,屐上彩画十分美观。晋朝,有一种木屐,面、帮、齿全部用整块木头制成,帮代替了原来的系。还有—种,它的双齿可以任意拆卸;据说,这种木屐为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创,称谢公屐,为登山旅游时穿用,可以在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以便保持人体平衡。 舄,古代一种加有木底片用五彩带系之的鞋子。在古代的诸鞋中,以舄为贵。舄的穿着只限于朝觐、祭祀时穿用,而履随时可用。舄是双底,木制或注蜡,以防潮湿。周代君王之舄为白、黑、赤三种颜色,其赤为上服,其次是白舄与黑舄;而王后为赤、青、紫三色,以紫色为上服,其次是青舄和赤舄,在隆重的庆典,君王穿赤舄,王后穿紫舄,舄的材料是绸缎。 靴,一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为皮革制成。我国在三干八百多年前,已有皮靴出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靴才开始流人中原。南北朝时期,妇人常以冬至日添置履袜及靴。而靴流人中原作为礼服配套时,造型更为完美;这时,开始有六合靴出现(用六块皮革拼合缝制而成)。到唐代,官庶普遍着靴;靴有长筒、短筒、圆头、平头、尖头等多种款式。宋代初期制鞋工艺仍沿用唐、五代。宋后期,用黑革为其面加以靴筒,里面衬毡子,靴高八寸,文武官员按其品级服色来饰其靴边缝滚条。宋、辽、金、元时期,靴的式样较多.有鹅头靴、云头靴、花靴、颉嘴靴、旱靴、革翁靴、高丽式靴等,造型简单,靴的颜色随衣搭配。 自明代起,朝廷开始禁止庶民穿靴,穿靴已有等级制度。到了清代,男子穿便装时以鞋为主,但穿公服时仍需要穿靴子。靴子的面料多为黑缎,式样初期为方头,后改为尖头,但和朝服配套的靴子仍是方头靴。民间的尖头靴,贫富式样相同,只是用料有严格区别,富者在春秋时,可穿青素缎靴,冬季可穿青绒靴。贫者只能穿青布靴。在官场,牙缝靴为高级官员所穿,其他官员所穿大都是黑色缎料方头靴;而武弁、公差所穿的靴子又称“爬山虎”,也就是轻便短筒薄底靴。 旗鞋,俗称“花盆底鞑”,是清代满族旗人妇女穿的一种高底鞋,鞋子为木底,跟在中部。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中间,一般有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度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如“船形高底鞋”等。 三寸金莲既指女人的小脚,又特指缠足女人所穿的鞋。 缠足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到底在什么时代开始,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说法,专家们意见难以统一,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学者依据民间传说,认为三寸金莲出现于隋朝。该民间故事是:隋朝时,荒淫无道的昏君隋炀帝,经运河去扬州游玩,不想用男子,而改用百名美女为他拉纤。一位姓吴的铁匠的女儿吴月娘被选中,由于吴家父女非常痛恨隋炀帝,因此商议后准备借此机会刺杀隋炀帝。为此,吴父专为女儿打制了一把三寸长、一寸宽的蓬花办刀。吴月娘将刀用布裹在脚底下,同时把脚也尽量裹小,又按裹小的脚做了双鞋,鞋底上刻上莲花,十分漂亮。隋炀帝在龙船上见到吴月娘后,非常喜欢,就下旨召见吴月娘近身,想看看缠足。吴月娘借口其秀足只能让皇上一人欣赏,于是隋炀帝喝令左右退下。吴月娘等隋炀帝身边无人时,只才慢慢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花刀刺向隋炀帝,隋炀帝一闪身,被刺中了手臂。此时,隋炀帝一边大叫“来人抓刺客”,一边随即拔刀向吴月娘砍去。尽管吴月娘没有被砍中,但自知事已败露,便投河自尽了。这件事给隋炀帝刺激很大,他当即就下了一道圣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选”。此时传到民间后,人们为了怀念吴月娘,竟鼓励女人裹起脚来,以示纪念,缠足风俗由此而来。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大多数研究鞋文化的学者认为根据现有历史资料来看,应当是在南唐(公元937年—975年)。据考证,南唐皇帝李后主喜欢美色及音乐,他用黄金制成莲花台,高六尺,令宫女睿娘用帛缠足成弓状,在金制蓬花台上跳舞。 李后主令宫女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作新月状成弓形,并在金制莲台上面跳舞,回旋有凌云之状,宫女舞娘的小脚以及所穿的鞋被称为“三寸金莲”由此得名。此后,宫内外皆仿效之,形成妇女纤足以小、瘦、尖为美、为贵的民俗。 而缠足风俗自南唐开始一直沿袭到辛亥革命年间,不过民国年间此风俗并未杜绝,甚至在解放初期仍有极少地区还有缠足习俗,上下一千多年。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方、各地区女人所穿的三寸金莲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款式。大体讲三寸金莲分南北两大类,南方以浙江的舟山、宁波、绍兴、嵊州及安徽的黔县为代表;北方以北京、天津、青岛为代表。相对讲,南方的三寸金莲较别致、细腻,绣工考究。北方的三寸金莲较粗犷有力,较大方。 在缠足风俗鼎盛的清朝年间,缠足女子为了衬托其三寸金莲,以博得男人欢心,还喜欢穿用腿带、藕覆、套裤。 腿带,指缠足女子用于缠束在小腿上的带子,质料有棉织及丝、缎等,考究的在腿带上绣上图案。 藕覆,分两种,一种是像裤脚的脚管形状,是套在裤脚外面;另一种是一块长方形棉布或绸缎,有夹里,是卷扎在踝骨上部、裤脚外面。两种藕覆的用途是覆盖踝骨的畸形,增加脚部美感。藕覆上面均绣上五彩图案。 套裤,清代女子喜欢穿套裤,套在腿上至踝骨部;套裤上有系,用时系在腰部,目的是为了御寒及增加脚部美观。 在民国时代,由于新文化运动影响,西方鞋文化开始渗透中国,机械生产的各种布鞋、胶鞋、雨鞋、塑料凉鞋以及高跟皮鞋、皮靴流入中国;至此中国的鞋文化吸取了西方鞋文化的优点,结合中华民族的特点,走向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鞋文化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即使在当代也是如此,比如一带女布鞋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国鞋,而外国妇女到中国最喜欢购买的就是一带女布鞋。更令国人骄傲的是:20世纪初,人们意外地在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遗址中,发现了一件裸形少女红陶塑像,可惜头部、右足缺失,残高不到十厘米,左足上却穿着一双短筒皮靴,其特征十分明显。这就把我国制鞋工艺史上溯到五千五百多年前。 此外,鞋文化专家在新疆温泉县阿尔卡特草原发现的一尊石人像(据测定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身高2米,圆脸深目,面部饱含威武神情,身穿宽厚的翻领大衣.腰间束带,足登高筒皮靴。它真实地反映了远古居民着靴的原始面貌,以及远古鞋文化的特征。2023-07-25 17:21:411
古代服装名称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大衣: 深衣、襜褕、圆领袍、衣裳、袿衣、袴褶、裲裆、半臂、褙子 外出、礼衣 中衣: 襦裤、裙襦、反闭、中单、曲领 衬托、保暖 小衣 : 汗衣(汗衫)、褌、犊鼻褌、肚兜 贴身衣服 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 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短衣,下长袴)。 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服饰】式样可以是花卉,如:金芍药,黄鹤翎,金孔雀,侧金盏,莺羽黄;月下白,玉牡丹,玉宝相,玉玲珑,一团雪,貂蝉拜月,太液莲。碧江霞,双飞燕,剪霞绡,瑙盘,紫罗繖。美人红,海云红,绣芙蓉,胭脂香,锦荔枝,鹤顶红。淡红色的有佛见笑,红粉团,桃花菊,西施粉,玉楼春。皇帝:明黄色皇后:明黄色 正红色 可戴凤钿/凤冠正一品:正紫色,可戴侧凤簪钗各宫主位:宝蓝色,可戴侧凤珠钗从三品以上:可穿红色(红色必须为偏色,如橙红、海棠红),可佩戴金步摇,可佩带垂至耳垂流苏)从四品以上:可穿紫色(紫色必须为偏色,如浅紫,紫罗兰),可佩戴银步摇,可佩带短流苏)从五品以上:可穿蓝色(蓝色必须为偏色,如宝石蓝,靛蓝),可佩戴宝石翡翠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七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可为正色。可佩戴珊瑚象牙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必须为偏色。可佩戴金银为材质制成的首饰秀女:统一穿粉红色/浅绿色宫服。只可带头花{灰色为国丧时所穿,其余时候不得穿之。}飞龙图腾为皇帝之用凤凰牡丹为皇后之用孔雀为正二品妃之用正三品方可佩戴护甲贵人才能饰一侧丝质流苏婉仪饰两侧丝质流苏贵嫔以上方能饰步摇、两侧玉石玛瑙流苏仅皇后和贵妃可饰凤样头饰,皇后九凤,贵妃六凤颜色:茜素青色,水蓝色,月白色,鹅黄,深兰色,妃色,朱色,藕荷色,芙蓉色,烟罗紫,石榴红;绛紫色;水绿色;湖蓝色;冰蓝色;品竹色;葱绿色;乳白色;象牙白色;澹澹色;莲青色;烟霞色;赭红;玉涡色;樱红;湖碧;羽蓝色;蜜合色;月蓝色【常见服饰材料 】中国各省的场馆也都拿出了看家的纺织瑰宝––广西馆的“壮锦”、贵州馆的“苗绣”和“马尾绣”、江苏馆的“乱针 双层绣”和“南京云锦”、上海的“绒绣”、西藏的“唐卡”等等。强明娟 滚雪细纱;南天XX色苏绣;蜀锦;烟纱散花裙;金丝软烟罗;滚雪细纱;织锦,罗绸;银霓红细云锦广绫合欢上衣;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宫绦;八幅锣裙;迷离繁花丝锦;曳地望仙裙;裙上用细如胎发的金银丝线绣成攒枝千叶海棠和栖枝飞莺,刺绣处缀上千万颗真珠,与金银丝线相映生辉、贵不可言.;广袖上衣绣五翟凌云花纹,纱衣上面的花纹乃是暗金线织就,点缀在每羽翟凤毛上的是细小而浑圆的蔷薇晶石与虎睛石,碎珠流苏如星光闪烁,光艳如流霞,透着繁迷的皇家贵气。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用金镶玉跳脱牢牢固住;曳地望仙裙;素雪绢云形千水裙;霞影纱;撒花软烟罗裙;逶迤白梅蝉翼纱; 孔雀氅是去年上元节时钦赐的海外贡物。说是氅,实则尚有衣裙。据闻,一套皆是以孔雀初生细羽捻入天蚕冰丝织成,间又杂以极细赤金丝。叠领,广袖,裙摆有十幅宽,后拖一袭曳地大氅。织绣精妙,几殆鬼工。色泽肌理,皆与真正的孔雀羽毛别无二致。光线下角度转侧,有不同光彩。衣上罥以银泥,饰以明珰,缀以七宝。腰间束以四指宽的辟尘苍佩流苏绦。大氅展开,便是完整的一副雀尾屏;蜀锦向来被赞誉“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更何况是金错绣绉的蜀锦,蜀中女子百人绣三年方得一匹,那样奢华珍贵,一寸之价可以一斗金比之。;云霏妆花缎织的海棠锦衣;烟萝纱衣;银纹蝉纱丝衣;青烟紫绣游鳞拖地长裙;头饰:碧玉瓒凤钗,羊脂色茉莉小簪,红梅金丝镂空珠花;镂空兰花珠钗;碧玉玲珑簪;镶嵌珍珠碧玉步摇;乳白珍珠璎珞;海棠滴翠珠子碧玉簪;空雕花的芙蓉玉环;垂珠却月钗;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红珊瑚番莲花钗;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簪;金镏银镶黑曜石蜻蜓草虫头【常有】1、笄簪钗笄:骨笄,玉笄簪:玉簪玉搔头玉葱茏,玉茏葱。简称“珑王忽”象帝金簪金凤簪:清。作展翅凤凰形,细部用盘丝,垒丝工艺制作,凤簪稍有摇动,其羽翅便随之颤动。蜂恋花金顶簪:明。顶花以白玉作花瓣,大红宝石做花蕊,傍有金蝶蝶须嵌珍珠两颗,花四周饰红、蓝宝石,簪柄弯处托以“古线”纹。珠簪通簪:气筒。一种空心簪,以鹿角或竹木制成,两端通气,四周有孔,插入发髻间,是髻心通气。犀簪:用于簪发,尘埃不著于发。玳瑁簪虾簪:以虾须制成。钗:古称“蓖”。一股为“笄”,两股为“钗”。玉钗玉鸦钗:“玉丫钗”。形似鸦翅。玉燕钗:“燕钗”,燕形。玉蝉钗:蝉形。金钗金雀金蝉垒丝金凤钗:凤钗为一对,一俯一仰,凤头用金叶制成,颈、胸、腹、腿等全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制成长鳞状的羽毛,整齐排列。背上两翅如刀形,上长下短,尾羽从体后回旋向上,及于讽首。脚胫用蛇状金丝缠绕而成,脚趾抓于云体之上,云体尾尖向后,用大小金丝编组而成,云体下端为钗股,股上端之粗圆形金丝,自云体穿入其内。玳瑁钗银钗花钗:镂金、银花凤钗翠云钗:形如翠云鸳钗:鸳鸯形鸾钗:鸾形灵钗:用大龟壳之缘制成玉制之钗脚,亦称“玉股”。钗之头部饰物,作虫形,“玉虫”。钗上的花状,“钗朵”。“镊”,“念”:缀附于簪钗端的垂装饰物。钿:金翠珠宝制成。花钿:“钿朵”,花形。金钿碧钿:碧玉质或碧绿色之钿。翠钿:翠玉制成或镶嵌而成。宝钿翘:状若翘起之鸟尾。翡翠翘:翠鸟之长尾。凤翘双翅;尾成双。胜:编织或剪裁之首饰。人胜:人形之采胜。方胜:方形胜。玉胜花胜金胜采胜:多用于节日佩带幡胜:立春时佩带,用剪纸或绸绢制成旗幡形。宝胜阖采:插的花朵及发髻上的饰物。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金镶玉步摇,四蝶银步摇)金步摇九枝花五兵佩:晋,兵器状。六珈双箪曼玉螺:踊玉做成的螺贝形吊朵:悬于发上。金九凤垫根儿:九双凤凰为衬金支:“金枝”草虫头:金玉制成的草虫形草裹金:以草虫果以金属饰物雪柳:用绢花装簇的花枝。宋,元宵柳叶形金饰:唐鱼须滴:汉啄针儿珠花钿针:以金花为饰之针形首饰银牌儿闹蛾儿:“蛾儿”,“闹嚷嚷”。用乌金纸剪作飞蛾,缚于针上2、裹束绀缯帼:用黑中透红丝织品制成头巾或头饰。翦牦帼:细长马尾制成。凤环:凤状花纹簪圈;束发头饰,银、金俪:包发的丝绵4、梳与篦栉玉栉银:“蓬沓”骨梳玳瑁梳龙凤象牙梳双凤牙梳鹤顶梳洛成:别称八字牙梳篦银篦比余:“梳比”,黄金制银掠儿鸾篦镊:拔除毛发,夹取小东西。鬓枣:分发具郎当:清除梳子,篦子齿中污垢的用具刷:理发或栉沐之具抿子:使头发光泽帖服的刷子豪犀:刷鬓毛的器具梳头匣子:咸妆:“拣妆”,梳妆匣,盛镜、粉及梳具,饰物。钿合:首饰盒,装钿钗。梳:“踯躅”详细就去看看“汉服吧”“宫斗吧”之类的吧,里面很多的。2023-07-25 17:21:527
古人郡主穿的什么颜色衣服?
个人以为是因为朝代而异,不同朝代皇室的服饰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秦朝,是水德王朝,所以皇帝穿的是黑色,皇室穿的也是黑色。黑色五行属水。当然,那个时期还没有郡主的说法,郡主的出现是在东汉,由郡公主一词演变而来。图片来源于网络汉唐时期是土德王朝,所以郡公主是穿黄色(明黄色)的服饰。汉朝原本应该是土德,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成为了火德。晋朝金德,隋朝火德,唐朝土德,宋朝火德,元朝金德,明朝火德,清朝水德不过隋唐时期开始明黄色变成了皇家专用,而且后来也不注重五德始终说,所以隋唐时期开始,郡主的服饰应该都是以明黄色为主。2023-07-25 17:22:184
我想知道古代的男子服装分别叫什么?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22:331
古人说的“裾”、“袖”、“襦”,都是什么衣服,或衣服的哪个部分?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2023-07-25 17:22:433
古代服饰名称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从图中我们看到,发式的样式丰富多彩,图案的纹样有凤的纹样,有牡丹花纹样。有的发式显现出云纹的印迹,是发展变化的云纹的体现。 从鞋的式样上看,唐代盛行翘圆头鞋,做工很精致,就连草鞋也是讲究工艺的。丝鞋的纹样绣作虎头,和现在山东一带儿童所穿的虎头鞋纹样相似,只是现在山东一带农村儿童穿的虎头鞋的鞋尖没有那么向上翘。男鞋的样式和现代的鞋样有相似之处,说明那时鞋的发展已达到了高峰。 纵观唐代的服饰图案,可以这样来认识: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这时期的服饰、承前代的形式,在图案运用上不仅将云纹发展成朵云纹样,而且更多地运用了"吉祥图案"。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服装的配件设计更加多了起来,特别是在宋代,开始注重幞头这种饰件的装饰效果了。 幞头,即著公服、常服时所戴的首服,又名折上巾,因为它是折而向上的巾式。 在后周时,幞头就一改以前的幅巾样式为四脚幞头了;后来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变成裹戴的一种样式;到了宋代,幞头就成为服饰中的主要首服了。为此,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各种图案纹样的幞头。其颜色的运用多是两种颜色,或两种颜色以上的。与之相应地又出现了革带。 革带,以宋代的服饰中是标志官职高低的一种配件。制作革带的材料和装饰都很考究。在图案的设计上还是运用变形的云纹或回龟纹。图案效果给人以明快、简练的感觉。宋代服饰图案,运用的多是云纹、回龟纹,同时也有朵云的,妇女的头饰也运用云纹。 宋、元、明、清时期的云纹图案,也是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 例如:一类在"吉祥图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如意云图案,几个如意云相互连在一起,增加了图案的装饰趣味;另一类的"自由式"云纹逐渐变为写生云纹图案了,明清时期云锦图案的云纹,就是典型的例子。云锦图案上的云纹大都作为龙凤、狮子、蝙蝠等的陪衬,除?quot;四合云"等是规则的云纹图案外,其它大部分以写生的"行云"、"大云"、"卧云"等为主。"行云"是一种像飘浮在蓝天的云,有徐徐而动的感觉,几乎和真实的云彩一样;"大云"其特点是任意向四周发展,形成"连身通气"的气势,也是接近写实的。由于云纹在当时锦绣中运用极为普遍,因此,云锦艺人总结了画云的口诀:"行云绵延似流水,卧云平摆像如意,大云连身通气,小云巧面生灵",来描绘各种云形图等。 明代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为明代明宪宗成化皇帝的常服。他头戴善冠,穿有满地云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样的服饰,冠以纱,折角向上,后名翼善冠;袍用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一;带佩玉,靴为皮之。皇帝常服饰有云纹及十二章的各种纹,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全、能呼风唤雨,是想象中?quot;人格化"的神。明朝冠服制度规定,皇帝在举行祭礼和大典及处理朝政时要穿有龙纹的袍服。明神宗万历皇帝寿圣节(即诞辰)所穿的龙袍与宪宗皇帝龙袍相似,只是满地的云纹样图案被满地的寓意图纹所代替。它的装饰美化只是一方面,而纹样寓意的内涵更为深刻,仅在明万寿服服饰图案一个纹样里,美好寓意的纹样就如此丰富。另外,随之发展的,如桂花和万年青,意为富贵万年青;太阳和凤凰,意为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意为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蝙蝠和云,意为福从天降。这种寓意图案还有不少,有的至今仍在沿用。从上述图中可看出,不论是团龙、坐龙,还是行龙,都呈现出程式化造型,云纹、植物纹、鸟纹、鱼纹也都趋向写实,表现出程式化造型特点。 清代的服饰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顶峰,服饰图案在这时的装饰作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如果说历代服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发展,都有尚可创造的余地,那么,到了清代,服饰的装饰纹样就是繁杂堆砌。如果说清代服饰的发展与历代服饰也有不同的话,那么,在这里所要说的,就是各种服饰配件的完善、图案的繁琐,以及等级观念在图案上的反映更加森严明确了。 清代的服饰除了承前代的装束外,主要是在装饰物件上更加完备了,如服装出现了马蹄袖的上衣,出现了马甲(坎肩)。 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纷的程度。服饰上的装饰也如此纷繁。 这一时期,服装出现了一种叫补子的装饰,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 清代的帽子一改历代的式样装束,而注重帽子顶上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下面就具体冠来说明清代冠上花翎的表示内容。皇帝夏朝冠,背面。顶三层,前饰金佛,后饰舍林,此为舍林中饰东珠七颗。清代以帽子有无花翎和顶子的制作材料来区分封建贵族的政治地位。,群王冬朝冠,正面。顶金龙二层,上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 贝子夏朝冠,顶二层。前饰舍林,戴三眼花翎。,民公夏朝冠,顶与冬朝冠同。顶镂花金座,中衔东珠四,上衔红宝石。,镇国公吉服冠。顶用红宝石,戴双眼孔雀翎。,皇太后、皇后冬朝冠,薰貂为之。顶三层,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后金翟一,翟尾垂珠,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条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这些装饰的重要意义,就是显示其高贵的政治地位。皇子福晋夏朝冠(背面)。青绒为之。其他与冬朝冠同,即顶镂金三层,上衔红宝石,朱纬上周缀金孔雀五,后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金黄条二,末缀珊瑚,青缎为带。2023-07-25 17:23:081
对襟是指什么服饰?
简单说也就是扣子在胸口正中的白色褂子。对襟的意思:1、汉服的一种固有衣领,汉服左右两边的衣襟相对的衣领叫做“对襟”。2、中装上衣的一种式样,两襟相对,纽扣在胸前正中。扩展资料:一、其他相关对襟跟交领,是汉服几千年来重要的两种衣领,也是汉服固有衣领。对襟汉服的款式颇多,有对襟罩衣(半臂、鹤氅、披衫、褙子、比甲),对襟上衣(对襟襦、对襟衫)。对襟外衣至战国以来一直受汉族男女欢迎,到了魏晋朝还发展出鹤氅,唐代由鹤氅又发展出披衫,宋朝由披衫由发展出褙子、由褙子发展出背心(比甲)。晋朝女子好穿对襟衫裙,束以腰带,崇尚宽博,领袖具施边缘,下着多纹条间色裙。二、对襟的历史溯源对襟服饰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具备方便、实用等功能,随着服饰文化的慢慢发展,这种衣式上也出现了装饰,安阳殷墟墓出土的玉人身上的花纹也证实了这种对襟服饰的发展,但从实物资料来看,这种对襟服饰的出土实物甚少,商代的玉雕人是发现的最早着对襟服饰的人物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襟白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襟2023-07-25 17:23:341
现在街上很多人穿汉服,这种汉服是哪个朝代的款式?
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服饰影响,女性爱穿Blagi,即连衣裙和列宁装(双排扣制服),男性爱穿中山装。60年代的女生爱穿工装裤,也就是双绑带的裤子或者带绑带的裙子。男人穿蓝色或灰色制服。当时的人很单纯。由于最近的解放和三年的自然灾害,许多人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当时流行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拼凑再三年。当时给新兵发了一个军用绿色的针线包,里面有几根针,两个铁环,一个银顶针。针线包是革命传统之一,也是红军时期传下来的传家宝。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80年代初,军装成为民族服饰的主流。人们以穿着军装、军帽、解放鞋和绣有红色丝线的军用帆布挎包为荣,这是当时最时髦的服装。80年代后期,服饰开始多样化,但很多人觉得一定要有一套西装和一件斜纹黑呢子的外套,不管穿不穿,或者放在衣柜底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萝卜裤、喇叭裤、脚蹬裤开始在女性中流行,男装开始由套装向休闲转变。女士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围巾来搭配他们的衣服。丝巾扣、领带扣、胸花、项链、首饰都是随着服装的繁荣而兴起的,服装的色彩趋向于个性化而不是追求统一。21世纪,服装的演变已经达到完全个性化,正统化、休闲化、名牌化、DIY化,流行风格也在多方面发展。人家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没人跟我说怎么办,也没人说什么不负责任的话。概况:中国现代服装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由于解放初期国家千疮百孔,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服装文化主要受苏联影响。六七十年代,军绿色服装是中国服装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中国服装出现了许多名牌服装企业。服从的美叫中国,伟大的礼仪叫夏天。我们称自己为中国的儿女,这与我们悠久的服饰文化密不可分。从黄帝垂衣治国到清军入关,汉服的历史可以说和我们汉族一样长。约会是历史的原因,我们找回她也是历史的动力。纵观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作为唯一真正幸存下来的四大古文明之一,我们自然有。秦汉至宋明时期,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是汉服,只是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我很高兴和十年前相比,我们有了更多理解我们爱她的人。同样,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和喜欢她2023-07-25 17:23:534
关于古代衣服的一些问题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24:303
白色在古代代表着什么?为何古人都不穿白色衣物结婚?
今天,我们对嫁衣的印象是大红色的,其实,那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历史上的嫁衣要比现在的要丰富、鲜活得多。比如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新娘,穿的就是一袭黑衣。据先秦经典《仪礼·士昏礼》记载,那时的婚礼,没有后世的欢腾热闹,衣服也是简洁肃穆,甚至有些凝重。新婿服叫“爵弁玄端”,新妇的嫁衣则是“纯衣繻衲”。所以新郎新娘的礼服,属于玄缥色礼服。这是先秦时最神秘和尊贵的色彩。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周礼·染人》中的玄色解释道“玄者,天地之色,以为祭服。”后人又进一步解释“天之正色苍而玄,地之正色黄而醺。”玄缥色乃是天和地的颜色。玄,黑中泛赤,象征天之色;缅,黄里带红乃大地之色。其视觉效果,大体就是黑红二色了。在降重的祭祀场合,天子“玄衣玄冠玄裳”,王后在祭祀先王时穿着最隆重的礼服袆衣“袆衣玄”。连卿士们听朝所穿的正服,也是黑色。因此,在婚礼那天,把象征天地的玄之色穿上身,如祭祀般隆重这正应了先秦经典《礼记·昏义》对于婚礼的理解“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据《周礼》记载,天子般是在祭祀这样的重大礼仪场合才会穿上冕服。不同的祭祀场合穿不同等级的冕服。而冕服并不是天子的专利,大夫以上级别的人也可穿。士虽没有资格穿冕服,但可以穿上与冕服同类但低一级的爵弁服。比起冕,爵弁少了前后垂下的旒。春秋战国时期大夫以上的人穿着冕服去接新娘,而士则穿着爵弁去迎亲,这大概是当时婚礼的常态。古人已把五色与五方、五侯(四时)、五行等对应起来。五色中的青,对应着五方中的东方、四时中的春、五行中的木,五帝中的青帝。所以青是东方,东方是春,而春,则是男婚女嫁的时节。东汉班固等所撰的《白虎通义·嫁女篇》说得最是直接“嫁娶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通过一系列勾连转换,象征春的青,就和春的嫁娶之事连在了一起。它不再如玄色般高贵和冷酷,却充溢着一股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生命力。因此在唐代选择青色作为新娘礼服,正是源于此。同样是一袭青衣,不同的新娘,得按自己的品级来穿。如果是庶人就用“花钗礼衣”;如果新娘的夫婿属于九品以上六品以下小官,所穿为花钗大袖礼衣;如果是五品官以上的命妇,或者皇家的公主,可用“花钗翟衣”;最高等的是皇后、太子妃接受册命时所穿,分别用“神衣”、“褕翟”。《唐六典》中道“庶人婚,假以绛公服。”官员女儿初次出嫁,可穿母亲品级的嫁衣,但若是平民的女儿,还是穿自己的花钗直袖礼衣,别再奢望命妇的荣耀了。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平民新所穿的,不仅是公服,还是绛色的公服。至此,红色婚服粉墨登场了。新郎绯红,新娘青衣被后世形容为“红男绿女”,不过确切地说,应是“红男青女”。明朝以赤为尚。《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于赤为宜。”于是在帝后妃嫔的礼服中,就多见这大红之色了。命妇的礼服中,也有“真红大袖衣大红圆领袍”等。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人们愈发追求世俗的享乐渴望打破阶层的藩篱。于是那后妃命妇的大红礼服,便也成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礼这样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征着大富大贵的红,仿佛自己也跻身于高贵的阶层。“一副金丝冠儿,一副金头面一条玛瑙带,一副丁当七事,金镯银钏之类,两件大红宫锦袍儿,四套妆花衣服,三十两礼钱,其余布绢绵花,共约二十余抬。”这是明代小说《金瓶梅》中的情节,描述的是西门庆第三房妾孟玉楼收到的彩礼。不过新郎不是西门庆。这时候,西门庆早已命丧黄泉。新一任郎君,是知县儿子李拱璧(李衙内)。清明时节,孟玉楼上坟祭祀,不想却与李衙内相遇,四目传情,心意相通。衙内很快托陶妈妈来说媒。四月八日,李家便送来上述聘礼。到了十五日婚期,孟玉楼拜别旧夫之家,玉楼戴着金梁冠儿,插着满头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红通袖袍儿,先辞拜西门庆灵位,然后拜月娘。……媒人替他带上红罗销金盖袱,抱着金宝瓶,月娘守寡出不的门,请大姨送亲,送到知县衙里来。37岁的孟玉楼三嫁,新郎仅是个芝麻小官的儿子,但她的一身穿插却似一位贵妇人。其他不说,单说这主色调,无论是聘礼中提到的“大红宫锦袍儿”,还是出嫁的行头“大红通袖袍儿”,“红罗销金盖袱”,都是明艳的红。后世心目中的中国新娘红衣,直到创作《金瓶梅》的时代,才正式登场亮相。这时候,无论是官家的小姐夫人,还是平民家的小家碧玉,都会在婚礼时穿上红衣。不过这大明江山的主人,原本对红色是设了禁令的。据《明会典》记载,平民女服用色用料多受限制。即使是婚礼服,也限用紫色粗布,并且禁止用金绣。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绿色和桃红色等浅淡的颜色,而禁止用大红色、鸦青色、明黄色等浓艳的色彩。红色是平民女子的禁色,但这只是枯燥的律令罢了。活生生的现实是,到了明代后期,违令之事已经司空见惯。据明末清初叶梦珠《阅世编》所记,“时惟大红为礼服而不轻用。未几,遂为常服。……寝淫至于明末,担石之家非绣衣大红不服,婢女出使非大红里衣不华。”连牌女在正式场合都要穿大红礼服,更何况是生仅能做一次的新娘子。明朝以赤为尚。《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于赤为宜。”于是在帝后妃嫔的礼服中,就多见这大红之色了。命妇的礼服中,也有“真红大袖衣大红圆领袍”等。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人们愈发追求世俗的享乐渴望打破阶层的藩篱。于是那后妃命妇的大红礼服,便也成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礼这样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征着大富大贵。民间新娘既敢穿上违禁的红,自然也能在款式上大胆追求高品级,比如瞄准后妃和命妇的礼服—凤冠霞帔。《明史·礼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凡庶人娶妇……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也就是说,庶民结婚,既可穿符合本人身份的正装作为吉服,也可往上越级,穿上九品芝麻官的官服。这便是“新郎官”一词的来源。可是新郎官的新媳妇儿,按规定只能穿“花钗大袖”,并未被允许穿上命妇服饰。这与唐代的规定几乎如出一辙。到了清代,“凤冠霞帔”更成为汉族新娘的标准盛装。而这样的穿戴,不仅是荣耀那么简单还成为一种身份的证明,以表示是明媒正娶的嫡妻。不过凤冠霞帔虽备受追捧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毕竟要置办一套九品官服、凤冠霞帔,对于普通小民来说,也是相当耗财耗力的。古代中国人喜欢喜庆吉祥的红色婚服,而白色则是凶丧的象征,是丧葬服饰用色。白色婚纱,是基督教影晌下出现的西式婚服,代表着新娘的纯洁和忠贞,而随着西风东渐,中国人才渐渐接受这种婚服。不过历史上总会有“奇葩”,晋朝皇宫里流行起了白色的婚服。2023-07-25 17:24:452
中国古代的服装是怎样的??
称呼和服于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称呼,部分称呼更加偏离原意,甚至连日本本身也对这种衣饰有着不同的统称。这些称呼的偏差与其历史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和服”、“吴服”跟“着物”(Kimono)是三个最主要的称呼,基本上这三词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来源及解释。[编辑] 和服和服,从字面上解释为“和”的服装(“和”一字源于日本人为大和民族)。这种称呼源于明治时期,因西方衣服(即“洋服”)的流入,人们用以将其与日本本地的衣服作分别之故。后来为了将一般的衣物(即着物)作分别,此字逐渐演变成单指某种日本民族服饰。[编辑] 吴服吴服(ごふく)一字的产生,是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传入日本的缘故。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丝绸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现在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呉服屋),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编辑] 着物着物,于日文字面上意为“着る物”,以语体中文来解释的是“穿着的东西”。初此词是单指“衣服”这种东西,亦因为日本文化本位的缘故,因此日本人会将其民族所穿的衣服以着物著称。这种称呼一直维持到明治时代,因明治维新活动将洋服带进日本之前。后来因为洋服的流入,穿着洋服的人增多,为了区别日本人就将其民族的衣服改称为“和服”,由外地(普遍是指西方)传入的衣服则为“洋服”。现今着物有着两个解释,其一就是直指“和服”这种由东吴时期传入的民族服饰,其二就是指一切所穿着的衣服。[编辑] 历史今天日本服装主要分为现代服装“洋服”,即从欧洲传来的样式,和传统服装。和服最早期因中日文化交流而深受古代中国的汉服影响,尤其是日本历史上的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晋朝及南北朝时期)。但到了平安时代(相当于唐末宋初),由于中日因双方内外条件变化而暂时中断交流,日本文化进入了一个高度本土化发展的时期(也是一段自我孤立时期),和服的构造也因而更具有其本地色彩。日本平民和服受东吴传来的编制缝纫风格影响较深,故称为“吴服”。而贵族的服装则受之后的唐朝影响更深,称为“唐服”。从镰仓时代起贵族和武士逐渐开始在家里穿着吴服,从室町时代开始上层贵族也开始穿着吴服。江户时代起吴服的样式和今天的和服已相差无几。今天,平民在节日、庆典上多穿着吴服,即一般意义上的和服,而皇族礼服仍以唐服为主,偶尔穿着吴服,礼服中最华丽的是十二单。[编辑] 绳文时代严格来说,绳文时代的日本是没有其独特的民族服饰的。考古学家于当时遗迹中所发现的古物中推测,当时的人是以一些以苎麻及麻织成的布制作衣服的。可惜的是,因发掘出来的文物资讯不足,故当时衣服的模样至今仍未明。[编辑] 弥生时代基于本土史料不足,以水稻耕作为主的弥生时代的衣服样式至今仍不可考。但根据中国史书魏书东夷传的“魏志倭人传”所记载,当时日本人的衣着是以几块大布所剪裁而成。不过因魏志倭人传真伪仍未确定,故该书的描述至今仍未成为对该时代衣服样式的正式解释。男的叫横幅,女的叫贯头衣。因为没针剪,所以不成样式,类似东南亚与百越民族的服饰。[编辑] 古坟时代及飞鸟时代高松冢古坟的女子群像古坟时代及飞鸟时代为中国的东晋、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未有统一国家,故当时中日尚未有正式的外交往来,但是在部分地域,却有着海路商贸的往来。由于前东吴地区临海,故商贸往来较多。当时东吴风格的服饰就是经此商路传至日本,造就了和服的雏形,“吴服”一词亦因此而来。另外,由于日本出现了第一批正式的史书,包括古事记、日本书纪及古风土记,衣服的样式逐渐变得可考。据上书所述,当时的衣服不论男女,都是由上半身及下半身两部分所组成。但至于实际的样式模样是如何就因为以上史书并没有图画解释而不可考。[编辑] 奈良时代奈良时代模仿唐朝襦裙、披帛的女服(今人模拟)白江口一役战败后,日本朝廷大力引进唐朝的制度及文化,使日本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直接。因此于奈良时代,日本对中国文化有着大规模的模仿,下至平民,上至统治者。此时期的和服基本上完全模仿当时期中国服饰的模式,而日后贵族阶级所穿着的“唐服”样式亦于此时期留存下来。现今对当时和服的了解主要来自令义解、令集义解、续日本纪及日本纪略等古籍,以及正仓院等遗留下来的史料。以上大多都没有图画表述,因此研究者对确实的衣服模样依然了解甚少。701年制订的大宝律令,以及由大宝律令所衍生出来,718年制订的养老律令,都包含了对衣服制式的规定。这两条律令将朝廷的制服定义为“礼服”(らいふく)及“朝服”(ちょうふく)两种。而不同官位、场合、身份等的衣服各自有不同的部件、颜色及剪裁。另外,于这个时代的719年,和服右衽的传统亦由此时经政令所制定,这亦是经唐文化所影响下的结果。[编辑] 平安时代于平安时代初期,中日交往仍然相当紧密,故中国文化对和服的影响仍深。但由于894年日本撤回遣唐使,中断了中日的交往,使和服发展逐渐倾回去日本自身的文化,开始建立起别于中国服饰的独特风格。尤其是这个时期纹章及染色技术大幅发展,令当时和服的花款变得更加多样化。源氏物语画卷、年中行事画卷及伴大纳言画词等古代画卷为当时期的衣服样貌提供了确实及有用的证据。另外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三代实录、日本纪略及多个当时的故事、日记等古籍亦为当时衣服发展提供了不少研究资料。据述,当时衣服的原材料多为丝绸、麻等纤维,另有以金属或木材所制成的配件。不过基于布料容易腐烂,能够完整保留下来和服并不多。基本上这个时期出现的和服成为了日后朝廷及幕府的礼仪服式;当时对和服的穿着法及穿着礼仪亦有部分留传到现代。[编辑] 镰仓时代及室町时代到了镰仓时代,原本中国服饰中的裤跟裳被省去,袖口亦开始缩小,形成现今和服雏型的“小袖”;另外女子和服亦开始一件化。室町时代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割据战乱不断,人民生活不振,造成和服的演变逐渐减慢。此时期亦产生了大纹(だいもん)及素袄(すおう)两种款式的和服。另外以平安时期平民所穿着的水干(すいかん)为本所演化出来的直垂(ひたたれ)于镰仓时期成为了武家的礼服,到了室町时代更成为了武家的第一正装。[编辑] 安土桃山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及以后的服装主流都是以小袖为主,而于这个时代和服被加上衽(おくみえり)、袖、袴(はかま)等部件。虽然细部的变化于以后的时代仍然持续著,但和服的形态至此已基本定型,直到现代。姬路城的千姬人形[编辑] 江户时代前期江户时代初期,小袖的样式仍然流行。因平民势力的抬头,平民生活水平提升,衣饰渐趋华丽;反之武士阶级却因连年战争所造成的财政紧拙,样式趋于平淡。作为这种反常现象的应对,德川幕府于此时以儒家的价值观为由,颁行了俭约令,才使这种现象渐渐回复过来。此时腰带的使用开始流行,及后更成为和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辑] 江户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后期,基于锁国政策,由外地输入的丝绸大幅减少,而日本本地生产的丝绸却比较偏少,未能满足制作和服的需求,因此平民的和服开始改以绉丝等比较廉价的材料制作。另外,因1783年至1788年的天明大饥荒,幕府于1785年禁止平民穿着由丝绸制成的和服。平民只好穿着由木绵及麻制成的衣服。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和服的样式自此变得淡薄,直至明治时代初期。这个时期,女子的和服服饰开始流行附有长的袖兜(袂、たもと),形成了日后的振袖。1864年,因为禁门之变,幕府向长州发兵讨伐,军服决定改为西洋式,洋服开始在日本流行。一位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摄于1870年[编辑] 明治时代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关系,政府推动了现代化的纺织工业,使丝绸之类的和服衣料产量大升。另外重新开国的日本亦大力发展与外国的商贸往来,引入了不少新的衣料,使和服的材质变得多元化。另外,亦因为工业的推动,布料的染色技术大幅提升,亦使和服的纹理及色彩变得斑烂。另外,因与洋人交流的机会增多,一些与西洋人有比较多接触的人如华族、政府要员等开始改穿洋服,以便与洋人交涉,充份显现出日本人当时急切求变的心态。至于平民,因洋服的价钱高昂,以及传统对美的观点所影响,江户时代的生活模式基本上维持,故此平民多为穿着和服。由于此时期日本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因此“着物”一词就改称为“和服”,将日本传统的服饰与由西洋传来的洋服作分别。不过,由于明治维新不断力求西化的行径,洋服逐渐取代和服于平民中的地位。于1871年,为了统一陆军及官僚的制服,明治天皇颁布了政令,让警察、铁道员及教员等逐渐改穿洋服。另外军队亦规定必须穿着军服,而当时的军服正是洋服。而当时的军服亦在后来演变成当时男子学生的制服。此时期平民服装的西化大多局限于男性。身着和服的中国革命烈士秋瑾玉照此外,源于中国汉民族民族服的和服,是与汉民族的民族服装“汉服”有着十分相近设计的衣服。正因如此,明治时期的1900年左右,从满清朝廷逃亡到日本,进行革命运动的中国运动人士中,有不少人将和服作为汉服的替代品而穿着,作为汉民族抵抗満州族(即满族)所统治的清朝的一种象征。(现在,チャイナドレス(chinadress,即旗袍)及ブルース・リー(Bruce Lee李小龙)等的功夫电影中所为人知的中国服旗袍,其本源是满洲族的民族服装,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满州族强制被统治阶级的汉民族的历史。汉服其实与和服相似)[编辑] 大正时代大正时代因明治维新将大量西方文化带进日本,使洋服取代和服成为流行的服式。再加上女性主义的抬头,使得服装西洋化变得不再局限于男性,如女学生的制服由初期日本化的行灯袴(行灯袴)变为后期西化的水手服。于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亦是一个洋服取代和服的转折点。由于灾后社会动荡,抢掠时常发生,穿着和服的女性往往就因为和服紧身的剪裁影响而成为贼人抢掠的目标。翌年,“东京妇人子供服组合”发起了妇女服装西洋化的行动,使洋服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穿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国内混乱,和服的发展进入一个完全的空窗期。服装趋向以实用为主,如当时所制订的国民服,为洋服完全取代和服为日常服奠下了基础。[编辑] 二次大战后战后,由于穿着麻烦的和服变得昂贵,而反之实用的洋服变得便宜,以和服作为日常衣服的人逐渐减少。但值得一提的是,和服曾经在1965年至1975年因新款的羊毛和服的面世而再度流行了一段时间。但自此之后和服就一直走下坡,造成和服业界一厥不振而相继倒闭,令其成为少数行业。现代的和服店[编辑] 现代步入平成年代,和服再度成为部分重要活动或场合的流行服饰,更逐渐成为潮流的一部分。和服自此被定位为节日及重要场合的服饰,不过穿着和服的都是女多男少。而浴衣则因轻便及凉快之故而成为现今很多日常场合或者祭典的热门衣着。[编辑] 样式在江户时代之前,男女子的服饰分别不大。但过了江户时代,女子的服饰渐渐变得鲜明夺目,而男子的服饰则慢慢变得庄重朴素以显出身份地位。年龄与婚姻状况也影响了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编辑] 女子和服现今很多日本女性都不懂得如何自己穿着和服,这是因为现代大部分的和服都包含了至少十二件的部件,而且需要复杂的方法去将其穿着、组合及系稳。故此很多时女子穿着和服都需要别人的协助,甚至需要请到专业人士去协助穿着。现代女性和服的样式大多反映了其年龄、婚姻状况及社会地位,也反映了穿着场合的重要度。[编辑] 浴衣浴衣(ゆかた)为和服的一种,是以绵为材质的简化版和服。[3]浴衣因材质轻便而令穿著者容易感到凉快,但它与其他日本传统衣着基本上相似,有着直线的缝接与宽阔的衣袖。[编辑] 振袖振袖(ふりそで)为未婚女性所穿着的和服,有色彩斑斓的图案及纹理。它依照袖的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及小振袖,而袖长大约于39吋至42吋之间。振袖为现今未婚女性最正式的服饰,是未婚女性参与成人节或者亲友婚礼的常见服饰。[编辑] 黑留袖黑留袖(2023-07-25 17:25:312
提供一些古代服饰的词汇。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汉代舞女服饰 左图为头梳盛髻、身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广州汉墓出土陶俑)。中图为穿袍服的歌女与舞女(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画像砖拓片)。右图为梳分髾髻、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四川彭县出土东汉画像砖)。 秦汉时期,我国的舞乐表演艺术在前代基础上有较大进步,并出现了专职的歌舞艺人,以共封建贵族阶层的观赏。在汉代的壁画、石刻、砖刻等艺术图像中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本图所列的陶塑舞女,服饰交代得比较清楚,头梳高大的发髻,髻上插满珠翠花饰,为典型的东汉装束。身穿曳地长袍,衣襟左掩,即史书所称的“左衽”。最有特点的是袖端接出一段,各装一只窄而细长的假袖,以增加舞姿的美观。后世戏曲服装上的“水袖”,可能是由此而来。 魏晋南北朝妇女服饰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打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此图为穿汉化衣裙的贵妇。 隋唐五代服饰 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初妇女服饰,仍以小袖短襦及长裙为主,裙腰束至腋下。本图为梳“抛家髻”、穿襦裙的妇女(陕西西安东郊出土陶俑)。隋唐胡服 胡服流行于元、天宝年间。它的特征是翻领、对巾、窄袖、锦边。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原来是北方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省去“七事”,以窄皮条代替,仅存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本图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明代皇后服饰 霞帔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凡命妇所穿的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霞帔是一种帔子,它的形状象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霞帔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隋唐以后,人们常赞美这种服饰美如彩霞,所以有了霞帔的名称。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的形容。到了宋代,已正式将它用作礼服,并随着品级的高低在刺绣纹样而有所不同。 明代士人服饰 明代士人的冠帽,以四方平定巾为主,也有戴“皂条软巾”的,后垂双带,俗称“襦巾”。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这是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饰。在当时被称为“直裰”,或称“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这种服装。此图为儒巾及高筒毡靴(出土实物)。清代后妃服饰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本图为清代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头戴冬朝冠,外穿冬朝褂,内穿冬朝袍,周饰貂皮边。 清代戏服 清代的戏衣一般都用明代传统形式,故宫保存的戏衣中,很多做工讲究,纹样精美,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此图为刺绣舞衣(宫装),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下裳为两层飘带裙袖端镶有数层花边,并披有云肩。(实物)2023-07-25 17:25:411
周朝崇尚什么颜色?
问题一:周朝为什么尚黑! 历史上公认的周朝并不尚黑,而是尚赤,这是由于周朝被认为属于“火德”的缘故。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据文字记载说:黄帝时是土气胜,尚黄色,故服装及服饰用黄色;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商朝是占金德而得天下,尚白色,故服装服饰用白色;周朝是占火德而得天下,尚红色,故服饰用红色;而秦始皇时,说是因占尚水德而得天下,秦朝就确定为水德,五色里配合水德的颜色是黑色,于是大家都纷纷把衣服染黑。秦王嬴政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 因此秦朝尚黑色,故服饰、旗帜及用品均用黑色。 战国时代儒家提出的“周人尚赤”说,是通过夸大周鸡习用红色牺牲等个别事实的意义构拟的一种假说,它与西周春秋时代战旗尚白、礼服尚黑的历史实际相抵牾,故难以成立。儒家对“周人尚赤”的论证一开始就相当牵强,秦汉学者特别是董仲舒的一些补充,说明其已完全陷入不顾史实随意演绎的误区。将崇尚某种颜色列为一朝典制是从秦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并不存在与“秦尚黑”类同的制度。 “周人尚赤”说是儒家创建的三代礼制解释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另外两个命题“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相配合,构成了一个用以说明三代礼制或三代文化发展进程的完整的历史公式。近代以前,“周人尚赤”说一直被当作一种可信的历史知识广泛传用。 问题二:商朝崇拜白色,周朝崇拜什么颜色 夏尚黑商尚白周尚红秦朝尚黑,汉朝尚黄,魏朝尚青,晋朝尚白,唐朝尚黄,宋尚黄红明朝尚黄红,清朝尚黄 问题三:不同的朝代崇尚的颜色是什么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秦朝是水德,水克火,尚黑。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秦朝,从周朝的火德直接跳到水德,尚黑。到汉武帝时候,武帝觉得跳过秦朝的做法欠妥,改水德为土德,尚黄。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历代君王的德性分别是: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与相克说一致)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帝喾又归于木德;唐尧为火德;虞舜为土德;夏禹为金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商朝为水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周朝为木德;(与相克说不一致)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 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 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 三国时期,魏按照相生说,续为土德,蜀延续汉的火德,吴也同样相生为土德。 两晋时期,晋朝接替魏,以金代土,自然定为金德。从西晋末期开始,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汉-前赵政权的匈奴人刘渊硬说自己是汉朝的亲戚――刘邦曾经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所以,继承汉的火德。到了刘曜时期,改为水德,理由是替代晋朝,金生水。后赵也延续了水德。慕容氏的前燕定木德,理由是燕发迹于东方,东青龙,青乃木德之色,并且从后赵论起,水生木也说得过去。 前秦的符氏对“五德说”缺乏兴趣,没有定德,所以缺德。 后秦自称火德,理由不明。 匈奴人的夏竟然自称是夏大禹的后代,承继夏朝的金德。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别论德。南朝的刘宋接替晋朝,金生水,属水德,尚黑。南齐,水生木,属木德。 梁不愿意晋升火德,沿用南齐的木德。 陈,接续木德,木生火,属火德。 北朝的北魏声称自己是皇帝之后,所以继承土德,尚黄。但到了孝文帝时,改为水德,理由是北魏传承于晋,金生水。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都沿用了北魏的水德。 继而,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按照水生木德原理,北齐、北周皆取木德。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德木生出火,属火德,尚赤。 唐朝替代隋朝,火生土,属土德,尚黄。 到了武周时期,“五行说”出了点小意外,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硬说自己的祖先是周文王,在“五行相克”体系中,周德为火,所以武周继承火德。 唐睿宗时,改回唐德土德。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自认没有资格称德,只有五代参与论德。后梁承唐的土德,土生金,属金德。 后唐不承认后梁,认为自己仍是唐朝的延续,沿用土德。 后晋,土生金,续为金德。 后汉,金生水,续为水德。 后周,水生木,续为木德。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出现了一个辽朝。辽为契丹人所建,契丹人起源于辽水,所以自认是水德。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续后周,木生火,为火德。但到了宋朝,“五德说”已经不太被看重,有走向消亡的迹象。 辽之后,北方又出现了一个金。金世宗定德为金,尚白。但金章宗改为土德,理由是靖康之变,金掳徽钦二帝,理应续宋德,火生土,所以为土......>> 问题四:据说秦崇尚黑色,那么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都各自崇尚什么颜色?北齐是不是尚红色? 1、北齐自称是木德,尚青 2、尚色源于五行学说,历史上很混乱: 在王莽篡汉之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说。 夏,木德,色青, 商, 金德,色白, 周,火德,色红, 秦,水德,色黑 汉,火德,色红, 王莽篡汉后为了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采用了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 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颜色也发生改变 此后这样排序到元朝: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元(金)→明(火)→清(水) ――殷商尚白、西周尚赤,较为可信。 秦王朝崇尚黑色。汉初尚赤。到汉武帝时,改尚赤为尚黄。唐朝和宋朝都尚赤,元代尚白,明代也尚赤。清代尚黄 ――南北朝这样的割据时代最为混乱,大家都有自己的说法: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别论德。南朝的刘宋接替晋朝,金生水,属水德,尚黑。南齐,水生木,属木德。梁不愿意晋升火德,沿用南齐的木德。 陈,接续木德,木生火,属火德。 北朝的北魏声称自己是黄帝之后,所以继承土德,尚黄。但到了孝文帝时,改为水德,理由是北魏传承于晋,金生水。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都沿用了北魏的水德。继而,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按照水生木德原理,北齐、北周皆取木德。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德木生出火,属火德,尚赤。 问题五:古代皇帝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从西周开始 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朝皇袍颜色是黄色的。宋朝以红色为主偶有白色。明清皇帝的正装皇袍颜色是黄色, 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所以皇帝袍服基本还是在这五个范围内 问题六:各个朝代国号的属性和崇尚颜色!要全、要详细…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秦朝是水德,水克火,尚黑。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秦朝,从周朝的火德直接跳到水德,尚黑。到汉武帝时候,武帝觉得跳过秦朝的做法欠妥,改水德为土德,尚黄。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历代君王的德性分别是: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与相克说一致)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帝喾又归于木德;唐尧为火德;虞舜为土德;夏禹为金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商朝为水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周朝为木德;(与相克说不一致)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 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 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 三国时期,魏按照相生说,续为土德,蜀延续汉的火德,吴也同样相生为土德。 两晋时期,晋朝接替魏,以金代土,自然定为金德。从西晋末期开始,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汉-前赵政权的匈奴人刘渊硬说自己是汉朝的亲戚――刘邦曾经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所以,继承汉的火德。到了刘曜时期,改为水德,理由是替代晋朝,金生水。后赵也延续了水德。慕容氏的前燕定木德,理由是燕发迹于东方,东青龙,青乃木德之色,并且从后赵论起,水生木也说得过去。 前秦的符氏对“五德说”缺乏兴趣,没有定德,所以缺德。 后秦自称火德,理由不明。 匈奴人的夏竟然自称是夏大禹的后代,承继夏朝的金德。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别论德。南朝的刘宋接替晋朝,金生水,属水德,尚黑。南齐,水生木,属木德。 梁不愿意晋升火德,沿用南齐的木德。 陈,接续木德,木生火,属火德。 北朝的北魏声称自己是皇帝之后,所以继承土德,尚黄。但到了孝文帝时,改为水德,理由是北魏传承于晋,金生水。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都沿用了北魏的水德。 继而,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按照水生木德原理,北齐、北周皆取木德。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德木生出火,属火德,尚赤。 唐朝替代隋朝,火生土,属土德,尚黄。 到了武周时期,“五行说”出了点小意外,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硬说自己的祖先是周文王,在“五行相克”体系中,周德为火,所以武周继承火德。 唐睿宗时,改回唐德土德。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自认没有资格称德,只有五代参与论德。后梁承唐的土德,土生金,属金德。 后唐不承认后梁,认为自己仍是唐朝的延续,沿用土德。 后晋,土生金,续为金德。 后汉,金生水,续为水德。 后周,水生木,续为木德。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出现了一个辽朝。辽为契丹人所建,契丹人起源于辽水,所以自认是水德。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续后周,木生火,为火德。但到了宋朝,“五德说”已经不太被看重,有走向消亡的迹象。 辽之后,北方又出现了一个金。金世宗定德为金,尚白。但金章宗改为土德,理由是靖康之变,金掳徽钦二帝,理应续宋德,火生土,所以为土德。 元......>> 问题七:周朝宵衣是什么颜色 熟褐色不错 是处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任何一种颜色,其特征含有适中的暗淡和适度的浅灰; 褐色亦称棕色、赭色、咖啡色、啡色、茶色等; 是由混合小量红色及绿色,橙色及蓝色,或黄色及紫色颜料构成的颜色。使人感觉沉稳、宁静; 问题八:商朝君王的衣服什么颜色,谁知道呀?周朝呢? 周朝属火德,尚红,所以君王是穿红色的,商朝属于金德,我估摸着商朝君王应该是穿白色衣服的 问题九:不同的朝代崇尚的颜色是什么 按照“五行相克”理论,有人断言黄帝曾碰见过一条十几丈长的大蚯蚓,而蚯蚓属土,所以黄帝是土德;大禹曾碰到过青龙,青是木色,木又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尚白;周朝是火德,火克金,尚赤; 秦朝是水德,水克火,尚黑。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秦朝,从周朝的火德直接跳到水德,尚黑。到汉武帝时候,武帝觉得跳过秦朝的做法欠妥,改水德为土德,尚黄。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历代君王的德性分别是: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与相克说一致)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帝喾又归于木德;唐尧为火德;虞舜为土德;夏禹为金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商朝为水德;(与相克说不一致)周朝为木德;(与相克说不一致)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 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 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 三国时期,魏按照相生说,续为土德,蜀延续汉的火德,吴也同样相生为土德。 两晋时期,晋朝接替魏,以金代土,自然定为金德。从西晋末期开始,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史称“十六国”。十六国中:汉-前赵政权的匈奴人刘渊硬说自己是汉朝的亲戚――刘邦曾经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所以,继承汉的火德。到了刘曜时期,改为水德,理由是替代晋朝,金生水。后赵也延续了水德。慕容氏的前燕定木德,理由是燕发迹于东方,东青龙,青乃木德之色,并且从后赵论起,水生木也说得过去。 前秦的符氏对“五德说”缺乏兴趣,没有定德,所以缺德。 后秦自称火德,理由不明。 匈奴人的夏竟然自称是夏大禹的后代,承继夏朝的金德。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别论德。南朝的刘宋接替晋朝,金生水,属水德,尚黑。南齐,水生木,属木德。 梁不愿意晋升火德,沿用南齐的木德。 陈,接续木德,木生火,属火德。 北朝的北魏声称自己是皇帝之后,所以继承土德,尚黄。但到了孝文帝时,改为水德,理由是北魏传承于晋,金生水。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都沿用了北魏的水德。 继而,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按照水生木德原理,北齐、北周皆取木德。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德木生出火,属火德,尚赤。 唐朝替代隋朝,火生土,属土德,尚黄。 到了武周时期,“五行说”出了点小意外,武则天不按套路出牌,硬说自己的祖先是周文王,在“五行相克”体系中,周德为火,所以武周继承火德。 唐睿宗时,改回唐德土德。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自认没有资格称德,只有五代参与论德。后梁承唐的土德,土生金,属金德。 后唐不承认后梁,认为自己仍是唐朝的延续,沿用土德。 后晋,土生金,续为金德。 后汉,金生水,续为水德。 后周,水生木,续为木德。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出现了一个辽朝。辽为契丹人所建,契丹人起源于辽水,所以自认是水德。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续后周,木生火,为火德。但到了宋朝,“五德说”已经不太被看重,有走向消亡的迹象。 辽之后,北方又出现了一个金。金世宗定德为金,尚白。但金章宗改为土德,理由是靖康之变,金掳徽钦二帝,理应续宋德,火生土,所以为土......>> 问题十:周朝为什么尚黑! 历史上公认的周朝并不尚黑,而是尚赤,这是由于周朝被认为属于“火德”的缘故。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据文字记载说:黄帝时是土气胜,尚黄色,故服装及服饰用黄色;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商朝是占金德而得天下,尚白色,故服装服饰用白色;周朝是占火德而得天下,尚红色,故服饰用红色;而秦始皇时,说是因占尚水德而得天下,秦朝就确定为水德,五色里配合水德的颜色是黑色,于是大家都纷纷把衣服染黑。秦王嬴政还特意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炫耀自己的正统性。 因此秦朝尚黑色,故服饰、旗帜及用品均用黑色。 战国时代儒家提出的“周人尚赤”说,是通过夸大周鸡习用红色牺牲等个别事实的意义构拟的一种假说,它与西周春秋时代战旗尚白、礼服尚黑的历史实际相抵牾,故难以成立。儒家对“周人尚赤”的论证一开始就相当牵强,秦汉学者特别是董仲舒的一些补充,说明其已完全陷入不顾史实随意演绎的误区。将崇尚某种颜色列为一朝典制是从秦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并不存在与“秦尚黑”类同的制度。 “周人尚赤”说是儒家创建的三代礼制解释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另外两个命题“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相配合,构成了一个用以说明三代礼制或三代文化发展进程的完整的历史公式。近代以前,“周人尚赤”说一直被当作一种可信的历史知识广泛传用。2023-07-25 17:25:481
求,古代服装名称大全?
附 专业分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206084.shtml娟纱金丝绣花长裙丝绸罩衣菊纹上裳流彩暗花云锦裙翠纹织锦羽缎斗篷缕金挑线纱裙银纹绣百蝶度花裙撒花烟罗衫百花曳地裙云纹绉纱袍藕丝琵琶衿上裳紫绡翠纹裙软毛织锦披风织锦镶毛斗篷素绒绣花袄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素雪绢裙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云雁细锦衣弹花暗纹锦服羽纱衣裳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暗花细丝褶缎裙金丝织锦服烟云蝴蝶裙撒花纯面百褶裙苏绣月华锦衫挑丝双窠云雁装翡翠撒花洋绉裙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乌金云绣衫蝶戏水仙裙衫软银轻罗百合裙漩涡纹纱绣裙如意云纹衫流彩飞花蹙金翚翟袆衣缎地绣花百蝶裙缎织掐花外裳盘金彩绣棉衣裙曳地水袖百褶凤尾裙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散花百褶裙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白玉兰散花纱衣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古烟纹碧霞罗衣散花如意云烟裙烟水百花裙霞彩千色梅花娇纱裙桃花云雾烟罗衫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柔绢曳地长裙粉霞锦绶藕丝缎裙细纹罗纱锦绣双蝶钿花衫月牙凤尾罗裙翡翠烟罗绮云裙绣衫罗裙发式:朝月髻天鸾簪望仙九鬟髻凌云髻云鬓高髻云近香髻涵烟芙蓉髻朝阳五凤髻飞天髻垂云髻流苏髻流苏髻朝云近香髻百合髻芙蓉归云髻瑶台髻百花髻祥云髻鸾凤凌云髻飞云斜髻水晶蓝晶御凤钗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凤钗中的蓝晶御凤钗、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水晶紫晶御凤钗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凤钗中的紫晶御凤钗、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水晶银晶御凤钗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凤钗中的银晶御凤钗、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琏沐兰亭御茫簪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茫簪、赐于对象:任意|尊蓝夜水晶玉镯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晶玉镯的蓝夜水晶玉镯、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尊紫檀水晶玉镯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晶玉镯的紫檀水晶玉镯、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尊银希水晶玉镯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晶玉镯的紫檀水晶玉镯、赐于对象:皇后、皇贵妃|白青玉钻石项链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白青玉钻石戒指是一套的、赐于对象、妃子|白青玉钻石戒指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白青玉钻石项链是一套的、赐于对象、妃子|粉絮幻幽穆耳坠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幻幽穆耳坠的粉絮幻幽穆耳坠、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青曦幻幽穆耳坠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幻幽穆耳坠的青曦幻幽穆耳坠、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墨研静雨倩玥钻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静雨倩玥钻的墨研静雨倩玥钻、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蓝御静雨倩玥钻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静雨倩玥钻的蓝御静雨倩玥钻、赐于对象:妃子、公主、格格|洛羽紫檀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紫檀香中的极品、赐于对象:任意|羽浴红颜伞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红颜伞、赐于对象:任意|翠绿莎纯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莎纯裙、赐于对象:格格|蓝语芊纱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芊纱裙、赐于对象:格格|白御寞炎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寞炎裙、赐于对象:妃子|紫燕纷月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纷月裙、赐于对象:妃子|岚媛蓝色水雾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水雾裙、赐于对象:任意|岚媛青绿百褶裙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百褶裙、赐于对象:任意|莫弦至御琴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御琴、赐于对象:任意|莫佩至御剑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紫星蝶御剑配成一对、赐于对象:驸马|紫星蝶御剑 |介绍:皇宫中的圣物、与莫佩至御剑配成一对、赐于对象:公主|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条(拥有者可与太后平起平坐)--金镶珠石云蝠簪(拥有者可与长公主平起平坐)--金镶青金石金约(拥有者可与皇后平起平坐)--金錾花双喜扁方(拥有者可与侧皇后平起平坐)--嵌宝石白玉扁方(拥有者可与中、西、南、北、东宫平起平坐)--翠镶碧玺花扁方(拥有者可与皇贵妃平起平坐)--金镶珠镂空扁方(拥有者可与公主平起平坐)--玳瑁镶珠石珊瑚松鼠葡萄扁方(拥有者可与贵妃平起平坐)--锏镀金凤簪(拥有者可与妃子平起平坐)--圣尊翡翠珍珠项链(赐予太后,这是用民间最好的翡翠和珍珠铸造而成,宫中圣物)--.龙舞凤祥令(赐予太后,见这个牌子就如见先皇,宫中圣物)--皇后夏朝冠(赐予皇后、宫中圣物)--锏镀金凤簪(赐予皇后、宫中圣物).--衣裳: --梅花纹纱袍、--娟纱金丝绣花长裙、 --丝绸罩衣、 --菊纹上裳、 --百褶如意月裙、 --流彩暗花云锦宫装、 赐予皇后--翠纹织锦羽缎斗篷、--缕金挑线纱裙、 --银纹绣百蝶度花裙、 --撒花烟罗衫、 --百花曳地裙、 --云纹绉纱袍、 --藕丝琵琶衿上裳、 --紫绡翠纹裙、 --软毛织锦披风、 --织锦镶毛斗篷、 --素绒绣花袄、 --捻金银丝线滑丝锦被--刺绣妆花裙、 --薄罗长袍、 --勾勒宝相花纹服、(赐予侧皇后)--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 --宫缎素雪绢裙、 --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 --琵琶襟上衣、 --云雁细锦衣、 --弹花暗纹锦服、 --妆缎狐肷褶子大氅、 --八答晕春锦长衣、 --对襟羽纱衣裳、 --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 --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 --织锦皮毛斗篷、 (以上赐予中宫、东宫、西宫、南宫娘娘)--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 --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 --暗花细丝褶缎裙、 --金丝织锦礼服、 --烟云蝴蝶裙、 --撒花纯面百褶裙、 --苏绣月华锦衫、 --四喜如意云纹锦锻、 --挑丝双窠云雁装、 --碧霞云纹霞帔、 --翡翠撒花洋绉裙、 --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 --乌金云绣衫、 --蝶戏水仙裙衫、 --软银轻罗百合裙、(赐予皇贵妃)--金镶珠石蝴蝶簪--金镶珠宝蝴蝶簪--银镀金嵌珠宝蜻蜓簪--银镀金嵌宝玉蟹簪--嵌珠珊瑚蝙蝠花簪--银镀金嵌宝蝴蝶簪--银镀金穿珠点翠花簪--金镶珠宝蟾簪--金镶珠宝半翅蝶簪(赐予夫人)--漩涡纹纱绣裙、 --如意云纹衫、 --流彩飞花蹙金翚翟袆衣、 --乳云纱对襟衣衫、 --绣刻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鸾衣、 --缎地绣花百蝶裙、 --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朝服、 --缎绣氅衣、 --五彩缂丝衫、 --立式水纹八宝立水裙、 --缎织掐花对襟外裳、 --盘金彩绣棉衣裙、 --曳地水袖百褶凤尾裙、 --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 --牡丹凤凰纹浣花锦衫、(赐予贵妃) --散花百褶裙、 --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 --白玉兰散花纱衣、 --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 --古烟纹碧霞罗衣、 --散花如意云烟裙、 --烟水百花裙、 --霞彩千色梅花娇纱裙、 --桃花云雾烟罗衫、 --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 --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 --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赐予妃) 纯黑水晶参银发簪 黑珍珠吊坠参银 纯黑水晶吊坠 黑珍珠吊坠 纯水晶吊坠纯紫水晶吊坠 纯蓝水晶吊坠纯黄水晶吊坠珍珠吊坠白珍珠吊坠 紫珍珠吊坠 一般水晶耳坠 一般珍珠耳坠 银累丝耳坠 素银耳坠 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 白玉压鬓簪 珊瑚扁方素簪 紫玉芙蓉耳铛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翡翠撒花洋绉裙红绫袄 银红撒花大袄 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白地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2023-07-25 17:26:087
气温逐渐降低别再乱穿衣服了,有哪几种形制的汉服,时尚保暖又好看?
加厚毛呢保暖斗篷很有设计感的一款斗篷式呢大衣,加厚的款式,防风保暖功能让你更加满意,宽松的款式,不会感觉到束缚哦。现在很多汉服商家都出了加棉加呢的交领,对襟立领袄。默默觉得冬天如果日常党,还是穿一个立领+毛呢绣花短褶,外面可以罩一个斗篷。斗篷非汉服,为了保暖,所以外面套一个。不套也行。立领里面会穿保暖背心和保暖内衣。如果是汉服礼服党,参照第一条。历史上的冬天,没有热岛效应也没有全球变暖,冬天比如今更加寒冷,历史上的人们穿的是什么御寒的冬衣呢。裘,即动物裘皮,是古人常见的冬季服饰。其中狐,貂,貉等多用于贵族富人,而穷人则穿羊皮过冬。裘在周礼中就已经有了记载,甚至有专门为天子管理裘衣的礼官。由于裘皮通体一个颜色,贵族们会在接待宾客时罩上裼衣。但是这种裘皮裼衣的穿法相对久远,缺少实物佐证。至今对它的样式研究成果尚存疑,其形式有点像藏袍,穿一般露一半。裘后来与披风,斗篷等逐渐混为一谈,主要指用毛皮制作的这些外衣。斗篷又称“一口钟”,“莲蓬衣”,是披用的外衣,用以抵御风寒。短款称“帔”,长的成为“斗篷”。明清时开始以丝织品制作,内里可衬皮毛,用于保暖和彰显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毛呢,化纤的面料也可以被应用于斗篷的制作。历史上的斗篷是有帽子的,但是帽子与斗篷是分开的。2023-07-25 17:27:019
古代哪个朝代男子的衣服最好看
先说民间。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可谓多姿多彩。宋朝,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 "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 --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元明清,受制于政治因素,服饰过于统一单调。 再说官服,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皇族服饰,只能用绚丽多彩来形容。2023-07-25 17:28:1915
中国古代历史东晋的男人和女人穿的什么衣服?
女子服装:晋朝女性的服饰分为帔、裤褶。帔类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裤褶为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在晋朝,人们的穿着和身份的高低有关,贵妇一般都是穿大袖衫,颜色鲜艳,而一些婢女的服饰没有这么艳丽,但也不单一。服饰的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下着条纹间色裙。男子服装:男子的服饰以黑色为主,晋朝的男子多穿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穿着一件类似吊带衫的内衣,并不穿中衣,这一时期的男装多为宽大的圆领外套,文人贵族一般都穿的大袖飘飘的长袍,而普通的人一般都是穿衣袖窄小的胡服。整体形象特点:女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主要发型为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发髻形势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势的簪扠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撑假发的杈子,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服装商承袭秦汉的遗俗,有衫、裤、褥、群等形制,后逐渐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款式多位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群多位折戟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给人以俊俏潇洒之感;加上丰富的首饰,反映出奢华靡丽之风。南北朝时期的百姓妇女梳丫髻,穿宽袖短衣、长裙、侍女梳环髻、穿对襟衣。男子: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藐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2023-07-25 17:29:421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有什么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身、圆领、开叉。其中:一、男服服饰1、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2、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3、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4、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魏晋南北朝以绛朝服为主。5、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6、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7、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8、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9、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族到庶民均用到它。二、女服服饰1、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2、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下。3、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均为青上缥下。4、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上缥下。南朝宋为青上青下。5、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服。6、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扩展资料: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2023-07-25 17:30:0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身、圆领、开叉。其中:一、男服服饰1、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2、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3、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4、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魏晋南北朝以绛朝服为主。5、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6、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7、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8、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9、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族到庶民均用到它。二、女服服饰1、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2、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下。3、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均为青上缥下。4、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上缥下。南朝宋为青上青下。5、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服。6、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扩展资料: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2023-07-25 17:30:161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可以概括为:紧身、圆领、开叉。其中:一、男服服饰1、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2、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3、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4、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魏晋南北朝以绛朝服为主。5、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二、魏晋南北朝妇女服饰,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打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此图为穿汉化衣裙的贵妇。扩展资料典型形象1、男子魏晋以来,社会上盛传的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他们崇尚虚无,藐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在服饰方面,魏晋时期的男子已很少穿传统的额审议,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2、女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主要发型为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发髻形势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势的簪扠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撑假发的杈子,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服装商承袭秦汉的遗俗,有衫、裤、褥、群等形制,后逐渐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服饰-百度百科2023-07-25 17:30:347
晋朝人服饰有什么特点?
因为南北朝时男足女足无异样。 还有加以锈纹的履,例如陆机《织女怨》有“足蹑刺绣之履”;梁时沈约有“锦履并花纹”。另外木屐在当时也为妇女穿着。 魏晋妇女衫裙之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衫裙 图为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侍从(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大袖衫、间色裙穿戴展示图(根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壁画复原绘制)。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小的仅有数寸,高的竟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些人物,都为修造洞窟出过资金,他们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壁上,表示该窟的菩萨佛像都由他们供养,所以被称为窟主,也被称为供养人。很多供养人的身旁都附有题记,写明年代、职衔、排行及姓氏等等。本图所绘的服饰,在当时带有普遍性,河南洛阳等地出土的陶塑妇女,也穿这类服装。其特点是: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着条纹间色裙。当时妇女的下裳,除穿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饰。晋人《东宫旧事》记太子之妃服装,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色。可见女裙的制作已很精致,质料颜色也各不相同。 魏晋信使服饰 魏晋时期的百姓服饰 近年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六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彩画,共有六百余幅。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就有二百多幅,。如农民的袍服、猎户的毡帽、信使的巾帻、牧民的绑腿、妇女的围裳等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2023-07-25 17:31:561
晋代和秦朝的服饰一样吗?
如果说款式的话,都是差不多的。都是6层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就是指这个时候的人穿的衣服特别的繁琐。),大大的衣袖,宽松肥大的。晋朝时期,在拓跋一族入住中原之前一直是这种衣服,但是拓跋族入主后,衣服发生了改变,变成了鲜卑族的服饰。一直延续到隋朝,这种服饰才被取消。变成三层的衣服,内衣,外衣,类似于薄薄纱层的外套,不过大部分人都很少穿。到了宋代,衣服就更简化了,纱层的外套,只有读书人才会穿,普通的百姓,基本上就是一件衣服。因为当时宋代已经迁都到汴京,属于南方,天气热,百姓都是一件裹身布。到了明朝时期,衣服的款式更简洁了,大中华统一了,而且衣服基本上就是两层,内衣和外套,只有北方冬天的时候会加一件大衣。如果说图案的话,肯定会有一些不同的。秦朝—晋朝 衣服一直以袖子来区分官位,一般袖子越大的人,官职也就越大。武将是以帽子上的【翎】来区分,越高越鲜艳,就代表官职越大。隋朝—明朝 衣服简洁后,变成了以颜色来区分官职。颜色越鲜艳厚重的,地位越高。比如宋朝时期的一品大臣宰相是枣红色的,而二品大臣的衣服是鲜红色的。武将是以甲胄来区分官位的,一般来说,朝廷里,甲胄越重的军官,地位越高,在战场上,胸前有一块铁镜子的是小官,铜镜子的是大官。清朝时期 衣服是以满族人衣服为主。官职的区分,是胸前绣得图案。一品文官是绣白鹤,一品武官是绣麒麟。如果都是一品官,也有分别。帽子上的“顶”如果是红色的,代表地位高,绿色的地位低,,亲王的顶上面是珍珠。帽子上的花翎,还分一眼花翎 二眼花翎 三眼花翎。希望能帮到你2023-07-25 17:32:064
关于古代服饰的一些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漫谈古代服饰名称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2:151
古人说的“裾”、“袖”、“襦”,都是什么衣服,或衣服的哪个部分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2023-07-25 17:32:221
古代女子和男子的服饰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2:432
古代服装名称有哪些?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2:514
古代服饰的不同称呼,可发图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从图中我们看到,发式的样式丰富多彩,图案的纹样有凤的纹样,有牡丹花纹样。有的发式显现出云纹的印迹,是发展变化的云纹的体现。 从鞋的式样上看,唐代盛行翘圆头鞋,做工很精致,就连草鞋也是讲究工艺的。丝鞋的纹样绣作虎头,和现在山东一带儿童所穿的虎头鞋纹样相似,只是现在山东一带农村儿童穿的虎头鞋的鞋尖没有那么向上翘。男鞋的样式和现代的鞋样有相似之处,说明那时鞋的发展已达到了高峰。 纵观唐代的服饰图案,可以这样来认识: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 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这时期的服饰、承前代的形式,在图案运用上不仅将云纹发展成朵云纹样,而且更多地运用了"吉祥图案"。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服装的配件设计更加多了起来,特别是在宋代,开始注重幞头这种饰件的装饰效果了。 幞头,即著公服、常服时所戴的首服,又名折上巾,因为它是折而向上的巾式。 在后周时,幞头就一改以前的幅巾样式为四脚幞头了;后来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变成裹戴的一种样式;到了宋代,幞头就成为服饰中的主要首服了。为此,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各种图案纹样的幞头。其颜色的运用多是两种颜色,或两种颜色以上的。与之相应地又出现了革带。 革带,以宋代的服饰中是标志官职高低的一种配件。制作革带的材料和装饰都很考究。在图案的设计上还是运用变形的云纹或回龟纹。图案效果给人以明快、简练的感觉。宋代服饰图案,运用的多是云纹、回龟纹,同时也有朵云的,妇女的头饰也运用云纹。 宋、元、明、清时期的云纹图案,也是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 例如:一类在"吉祥图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如意云图案,几个如意云相互连在一起,增加了图案的装饰趣味;另一类的"自2023-07-25 17:33:012
我想知道古代的男子服装分别叫什么?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3:081
求,古代服装名称大全!急
朋友你好!“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3:182
关于古代女子、男子所穿衣服的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3:281
古代服装的称呼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2023-07-25 17:33:383
在《桃花源记》中,晋朝和秦朝相隔几百年,但在桃花源里的人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悉如外人”质疑 》作者:沈杰 (安徽省蚌埠市龙湖中学)多年以来,初中语文课本将《桃花源记》一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一词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人。”我认为这样理解与原文意思相悖,也与历史的发展规律不符。 其一,服饰的演变是人类历史变迁的缩影。 从秦汉到魏晋时代,相隔将近六百年,人们的着装会不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吗? 秦朝统治中国的十五年间里,秦始皇兼收六国的车旗服御,创立了衣冠服饰制度。秦朝的服饰的主要特征是连体式,宽袖、大袍。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历时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是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因此,汉代的服饰中的冠制特别复杂,有十六种之多。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到了魏晋时代,人们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在服装设计与用料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洒脱娟秀的魏晋风度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社会的动荡、民族的融合,各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的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在男女衣着方面也会有许多变化。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渔人以东晋平民的眼光来看为避秦时乱而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人,这不正如东晋人乘时间机器来到六百年前的秦王朝一样吗?一切都很新鲜,一切都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是两个时代的人。古朴端庄、等级严明的秦汉服饰洒脱娟秀的魏晋风度 锦履立花纹,绣带同心苣—晋 其二、与原文的意思相悖。 人们之间观察双方的感受往往是相同的。你看我如外人,我看你也一样如外人。因为他们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渔人以当时的眼光看待桃源人;而桃源人以秦人的眼光看渔人,怎能不产生悉如外人的感叹呢? 这才会出现:(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他们吃惊什么呢?我想其一、在这个小国寡民的社会里,人与人非常熟悉,没有见过这个渔人;其二、渔人的装束是否也与众不同呢?可想而知,你会对黑猪身上的苍蝇熟视无睹,却对美玉上的微瑕耿耿与怀。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它形成对比,就因为它与众不同。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中的解释有误,应理解为与众不同的人,或世外的人。2023-07-25 17:34:121
对襟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也就是扣子在胸口正中的白色褂子。对襟的意思:1、汉服的一种固有衣领,汉服左右两边的衣襟相对的衣领叫做“对襟”。2、中装上衣的一种式样,两襟相对,纽扣在胸前正中。扩展资料:一、其他相关对襟跟交领,是汉服几千年来重要的两种衣领,也是汉服固有衣领。对襟汉服的款式颇多,有对襟罩衣(半臂、鹤氅、披衫、褙子、比甲),对襟上衣(对襟襦、对襟衫)。对襟外衣至战国以来一直受汉族男女欢迎,到了魏晋朝还发展出鹤氅,唐代由鹤氅又发展出披衫,宋朝由披衫由发展出褙子、由褙子发展出背心(比甲)。晋朝女子好穿对襟衫裙,束以腰带,崇尚宽博,领袖具施边缘,下着多纹条间色裙。二、对襟的历史溯源对襟服饰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具备方便、实用等功能,随着服饰文化的慢慢发展,这种衣式上也出现了装饰,安阳殷墟墓出土的玉人身上的花纹也证实了这种对襟服饰的发展,但从实物资料来看,这种对襟服饰的出土实物甚少,商代的玉雕人是发现的最早着对襟服饰的人物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襟白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襟2023-07-25 17:34:202
古代服装称谓
以汉服为例,古代服装称谓有有鹤氅、深衣、绛纱袍、襕衫、马面裙等。1、鹤氅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最初的鹤氅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的鹤氅,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2、深衣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广义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3、绛纱袍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绛纱袍是宋代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绛纱裙,白罗方心曲领,白袜黑舄,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会、大册命则服之。4、襕衫襕衫为汉服体系,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襕衫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襕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古代,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至明代,圆领襕衫使用更为广泛。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乡间也称作“蓝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而取消了膝襕,料想是以衣缘代替膝襕的象征意义。而有横襕的襕衫并未消失。明代小说中对襕衫多有描写,一般写为秀才等人的装束。5、马面裙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有没有任何装饰的马面裙,有装饰底襕的,有装饰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汉人女子所着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的装饰,多与裙襕一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2023-07-25 17:34:393
江苏一小伙自学手工复刻古代凤冠,凤冠在古代的来源是什么?
凤冠霞披,主要是来自于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穿的衣服。2023-07-25 17:35:053
古代怎么说衣服的总称
衣服的总称叫衣裳。在古代语中“衣”和“裳”不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是相互分开的。“衣”产生的较早《诗经》中,这里所说的“衣”和今天“衣裳”的意思相近,都是指的上衣一般是平民所穿,而“袍”也叫“深衣”。比一般的上衣要长,和今天的大衣差不多。这种“袍”一般人是不能穿的,只有士以上的贵族才能穿着,与“衣”相对的就是“裳”。扩展资料:战国之前,古人是不穿裤子的,当时的人下身穿裙子或两个裤子腿的“绔”,“绔”也就是现在裤子的雏形, 只是没有前后裆。后来裤子逐渐出现,人们还是将其习惯性地称之为“裳”。因此,古人所说的“衣裳”指的是包括上衣和下衣,在内的所有衣物的总称,和今天“衣服”的含义相近。但是评语今天的“衣裳”在词义上却有极大的区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衣裳2023-07-25 17:3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