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

2023-07-26 15:15:50
共1条回复
bikbok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考虑到课本知识巩固积累和运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精选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期未成绩分析,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基础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应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巩固必修1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必修2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应用。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和高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5.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6.认真做好月考分析和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精选篇2#

一、学生情况简要分析

高一11、12班,每班64人。11、12班为三类班。经过半年的学习,已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任务。11、12班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①矢量的慨念及矢量的运算;

②数学的函数关系及函数图象;

③物理慨念和规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④思维方法的超前性,如极限的方法,空间的关系等;

⑤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等。

要解决这些难点,我认为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好进度,宁慢勿快才可能有好的结果;

②加强实验与观察,强调物理慨念和规律是从实验中严格推导出来的。

③教育学生重在理解,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④不要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都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有步骤地提出恰当的要求,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

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

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

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三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第四章能量守恒与可持续发展

2、教材编写特色分析

教材采用沪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本教材的插图明显增多,所讲知识主要来龙去脉与实践知识相联系,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书后有供学生选做的研究课题示例,对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很有帮助。正文之外还有“阅读材料”“讨论与思考”“做一做”等栏目,以开阔眼界,启发思考。

3、教学实施设计

(1)加强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理念,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高质量”的价值取向,推进有效教学过程管理,整合校内一切资源,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

(2)注重有效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落实。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练习、作业批改与辅导和检测“五有效”的管理,突出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法的研究。

(4)反思、总结、改进,推进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4、德育目标设计

以德治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学生为目标,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五爱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

三、主要的"教学改革方向、重点及措施

(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物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这里主要是讲教师的演示实验。但常规的演示实验往往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如实验器材太小,过程进行得太快,使得观察效果不好。而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通过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教学,我感到与原教材相比,难度是提高了,能力要求也高了,教材比过去更有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四、配合教学安排的课外活动

(1)小制作、小实验;

(2)课外阅读;

(3)科技讲座;

(4)知识竞赛;

(5)趣味游戏;

(6)现场参观;

(7)社会调查。

总之,物理课外活动与物理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它是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教师和学生都对其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形式化、任务化,从而真正做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精选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必修模块Ⅰ的知识属于力学部分的内容,知识难点多,而本学期课时较紧,学生功课又较多等实际情况,高一物理教学目标总体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而不强调挖掘知识难度,符合会考必修要求。

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高一物理每周安排2课时,完成必修模块Ⅰ教学任务。另各校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设如物理学史、生活中的物理学等校本课程。

三、知识内容及说明

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内容

说明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化模型,通过具体事例弄懂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参考系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必须选择同一物体作参考系才有意义。用物理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1课时)

2、时间和位移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能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能用直线坐标系表示位置和转移;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会用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计算位移。(1课时)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理解平均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理解瞬时的意义,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1课时)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和构造,理解纸带中的点所表示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出瞬时速度;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获得相关信息。(1课时)

5、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公式、定义、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知道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及其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2课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知识内容

说明

6、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了解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器材及操作;会运用列表法、图象法(描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小车运动的特点。

理解速度-时间图象(2课时)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直接读出某一时刻的速度,也可求出位移;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会应用速度公式对简单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由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方向、加速度方向及求解加速度的方法;明确速度-时间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2课时)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意义;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_=V0+at2,V0-V=2a_.(1课时)

9、自由落体运动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及其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2课时)

10、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需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1课时)

三、相互作用

知识内容

说明

1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力、力的作用范围、数量级等知识;能从力的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作用效果四个方面深刻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能在具体问题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知道重力是因为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掌握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确定质量均匀分布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的位置(1课时)

12、弹力

了解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本质是电磁力;物体形变的概念和形变种类及特点;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弹簧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单位(2课时)

13、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的确定;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由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方向决定;知道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会确定其方向;会用F=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决定;知道滚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道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2课时)

14、力的合成

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1课时)

15、力的分解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计算分力(1课时)

四、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内容

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1课时)

17、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了解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课时)

18、牛顿第二定律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2课时)

19、力学单位制

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1课时)

20、牛顿第三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1课时)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精选篇4#

一、教材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别为第一章《曲线运动》、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时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学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抛运动》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一单元第七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四节、第五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六节:学习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四、五、六、七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八、九、十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了解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了解研究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能应用有关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自然规律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3)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具有团队精神。

3.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通过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4)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具体实施:基础+学法+培养兴趣

1.精讲

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晰。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其次,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例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对于提高题,由于主要面对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以方法指导为主,而一般的习题必须考虑到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并且要结合精练。

2.及时的反馈

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要及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以课后习题为主。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3.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其中要求之一是让学生重视课本。做法:笔记直接做在课本上,课后习题都要在课本上有完整的解答,把课本补充成为一本好的学习资料。

4.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备,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要用真诚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向备课组各位老师请教,尤其要多听老教师的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

7.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

(2)指导他们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帮助他们举一反三。

五、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

12.13—2.18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0—2.25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2.27—3.0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3.05—3.10圆周运动

53.12—3.1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19—3.24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73.26—3.31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84.02—4.07行星的运动(清明节)

94.09—4.14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

104.16—4.2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14.23—4.28期中考试

124.30—5.05万有引力定律理论的成就及宇宙航行(劳动节和青年节)

135.07—5.12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和单元测试

145.14—5.19能量、功、功率

155.21—5.26功、功率及习题课

165.28—6.02重力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探究

176.04—6.09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与动能

186.11—6.16动能定理及动能定律习题课

196.18—6.2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实验探究

206.25—6.3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及习题课

217.02—7.07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分解精选篇5#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2、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

5、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6、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6、加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

相关推荐

力要怎么分解?

力的分解 (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这个问题一般可有无数组解,只有在另外附加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确定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很少用):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我们将在这里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2023-07-26 04:43:072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如下: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度数以及大小来表示。(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0≤θ≤π)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当θ=120°时,合力=分力)多个力求合力的范围有n个力,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力,即它们的代数之和,而它们的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①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大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该最大力与其他力代数和的差(此时,所有力在一条直线上,最大力的方向与其他力的方向相反);②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小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0。3.三角形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F1,F2首尾相接地画出来,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4.分力与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5.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样,由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不加任何限制而将某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则可以得到无数种分解的方式,这是毫无意义的。通常作力的分解时所加的限制有两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按照所建立的直角坐标将力作正交分解。6、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Fx=F1x+F2x+…+FnxFy=F1y+F2y+…+Fny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求得。
2023-07-26 04:43:141

高中物理中关于力的分解,应该怎样理解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1)一个力如果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的合力,而那几  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有  向线段作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3)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两者的夹角有关,两个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  小,即合力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4)合力可以大于等于两力中的任一个力,也可以小于任一个力。当两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两力夹角  的增大而减小,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2、力的分解(1)由一个已知力求解它的分力叫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也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力的合成是惟一的,而力的分解则可能多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力的  分解必须依据力的作用效果,答案同样是惟一的。(4)把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叫正交分解。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时,一般常用正交  分解法,将各个力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沿两个方向上求解。
2023-07-26 04:43:351

力的分解有哪些解题方法

1、力的正交分解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所有的力都分解到这两个方向上去,注意在建坐标系的时候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两个轴上。 2、力的三角形方法:用于物体受力为三个或可以转化为三个的。必须为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如重力。另一个力大小变化,但是方向不变比如电场或磁场力,最后一个即大小方向都变。这种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平移方向不变的力的受力线,最后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解答相关力的最值问题。 3、相似三角形法:画出受力分析图,即为矢量三角形。同时在图中找出线段三角形,利用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2023-07-26 04:43:441

什么是力的分解,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1.力的分解的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运算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力分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在力的分解当中被分解的力(合力)是实际存在的,而分力实际上不存在.两个合力唯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是唯一的,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一个对角线,可做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及同一个f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大方向不同的分力.2.力的分解原则:具体问题中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必须根据一个力在该问题中的实际效果来分解这就要求再力的分解之前必须搞清楚力的效果搞清楚了力的效果也就搞分裂的方向而搞清了个分力的方向之后分解力将是唯一的.
2023-07-26 04:44:021

力的分解有哪些解题方法

  第一,力的正交分解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所有的力都分解到这两个方向上去,注意在建坐标系的时候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两个轴上.u200d 第二,力的三角形方法:本方法用于物体受力为三个或可以转化为三个的.其中,一个里必须为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如重力),另一个力大小变化,但是方向不变(比如电场或磁场力),最后一个即大小方向都变.这种情况的的话,画出受力分析图,平移方向不变的力的受力线,最后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就可以解答相关力的最值问题了. 第三,相似三角形法.就是画出受力分析图,即为矢量三角形.同时在图中找出线段三角形,利用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列出方程求
2023-07-26 04:44:241

力的分解怎么理解(详细)

力的分解主要有2种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和矢量三角形。力的分解就是把某一个力分解成2个或者多个力,但是被分解的力和一个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力的分解利用了分力的独立性。。。(类似于速度的分解,分速度的独立性,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时独立的,互不影响)
2023-07-26 04:44:323

什么是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力的合成规律也是力的分解规律.所不同的是已知两个分力求合力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的,求出的合力也是唯一的;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有无数个,也就是说有无数组解,所以在对力进行分解时,要加上限制条件.本书通过例题的教学来说明如何根据一个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和需要对力进行分解,可以在教学中多举一些实例,说明如何根据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023-07-26 04:44:422

力的分解到底是怎么分的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2023-07-26 04:45:031

什么是力的分解

一、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2.力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3.力的分解不唯一,在实际问题中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4.分力是对原来这个力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换,受力物体不应随力的分解而转移
2023-07-26 04:45:091

何为力的分解

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而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是那个力的分力。力的分解例如,在木板上固定两根橡皮绳,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上两根细线。如图3—65所示,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把结点拉至某一位置O,并注意观察拉力F所产生的效果。接着,用沿BO方向的拉力F1专门拉伸OB,沿AO方向的拉力F2专门拉伸OA,当F1、F2分别为适当值时,结点也被拉至位置O。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F1、F2就叫做拉力F的分力。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在力的分解中,被分解的那个力(合力)是实际存在的,有对应的施力物体;而分力则是设想的几个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施力物体。请看参考资料~
2023-07-26 04:45:173

力的分解方法,原则

1.正交分解法(1)定义:把一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2)优点:把物体所受的不同方向的各个力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再求每个方向的分力的代数和,这样就把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成了简单的代数运算,最后再求两个互成90o的力的合力就简单多了.(3)运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步骤:1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通常选择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x、y的选择可按以下原则去确定: a.尽可能使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b.沿物体运动方向或加速度方向设置一个坐标轴. c.若各种设置效果一样,则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设置两坐标轴.2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轴各力投影的合力Fx和Fy,其中,;3求Fx和Fy的合力即为共点力的合力 合力大小:, 合力的方向与x轴夹角:.2.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分力的大小. 如图2-2-5甲已知力F和α、β,显然所做出的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确定的,即两个分力的大小也唯一确定.(2)已知合力、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令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2-2-5乙,已知F、F1和α,显然此平行四边形也被唯一确定,即F2的大小和方向(角度β)也被唯一确定了.(3)已知合力、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即已知F、α(F与F1的夹角)和F2的大小,求F1的大小和F2的方向,有如下几种情况:F>F2>Fsinα时,有两个解;F2=Fsinα时,有唯一解;F2<Fsinα时,无解,因为此时无法组成力的平行四边形;F2≥F时,有唯一解.
2023-07-26 04:45:261

谁能告诉我 力的分解怎么个原理 要详细的解答 顺便给出一道例子 在说明

力的分解与合成均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这就是力的分解原理平行四边形法则定义:如果有两个方向不一致的力作用于同一点 沿这两个力作平行四边形 从这个点出发的对角线就是这两个力的合力 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果AB AD是两个分力 那么AC就是这两个力的合力 再如果两个力不是作用于同一点 那么平移一个力 是他们作用于同一点 在画平行四边形 注:一定要把两个力的起始点移到同一点 把两个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的两个力首尾相连当成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边,然后把第三条边补上,第三条边就是这两个力的合力。 你可以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就是把任意两个力当成是平行四边形的两个边,然后把这两个边在平移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画出对角线,对角线就是两个力的合力。晾衣服的绳子上挂一件衣服,绳子两端力的合力就是衣服的重力。
2023-07-26 04:45:361

力的分解

解答:1、将任何一个力分解成x分量,与y分量,x分量与y分量互相垂直;2、y分量除以x分量,就是tan, tan = tangent = 正切。3、楼上说的不对,很老的书上,用的就是tan,只是在文革前后,尤其是在文革 中,大中小学(文革中有戴帽子小学,就是小学办初中)的教科书上都是清一 色的tg。4、咱们坚持了几十年,结果还是回到了当初,还是采纳了国际惯例。咱们现在 的教科书上,还有很多坚持,例如排列,国际惯例是P,咱们不接纳,我们坚 持用A。这种现象还有很多,当楼主以后出国留学了,就有切身的体会,就会 感到很多人为的障碍了。
2023-07-26 04:45:572

关于力的分解有何方法?

正交分解就是把一个矢量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矢量 是将一个力沿着互相垂直的方向(x轴、y轴)进行分解的方法 从力的矢量性来看,是力F的分矢量;从力的计算来看,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来表示,分量为正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分量为负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把力的矢量运算转变成代数运算.所以,力的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力的合成分解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一种解析法.特别是多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计算起来,非常方便. 利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可分以下四步: (1)以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 (2)将各力进行正交分解; (3)分别求出两个坐标轴上各分量的代数和 (4)正交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3-07-26 04:46:042

物理中力的分解

我们在作力的分解时,是为了分析问题,并不是这个力在客观事实上已经自动分解好的。既然要分析问题,我们就人为地将力分解成我们想要知道的方向上的力。斜面的上一个物体,我们想知道它由于客观存在的地球引力而引起的重力对斜面有多少压力,我们就得向斜面的方向作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分解力。如果想知道物体由于地球引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我们就得按斜面平行方向分解出一个力。分解方法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一个物体是与地平面平行的平面上,我们就没必要去做分解。如果有两根绳子吊着一个物体,这两根绳子呈角度斜着的,我们为了分析绳子受力情况,就得沿绳子角度方向去分解物体的重力。所以说,什么时候按什么角度去分解力,是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分解的。
2023-07-26 04:46:133

力的分解如何求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力的分解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   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正交分解法  研究对象受多个力,对其进行分析,有多种办法,我认为正交分解法不失为一好办法,虽然对较简单题用它显得繁琐一些,但对初学者,一会儿这方法,一会儿那方法,不如都用正交分解法(高中较为常用)。   可对付一大片力学题,以后熟练些了,自然别的方法也就会了。 正交分解法斜面应用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   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 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   Fx=F1x+F2x+…+Fnx Fy=F1y+F2y+…+Fny   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根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   tank=Fy/Fx(即求出tan值,在和已知的tan值比较,进而得知k的度数)   例:    已知:F1,F2为F的分力,F的角度为37,物体重力为G,动摩擦因数为0.5.    求: f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   解:F1=Sin37*F F2=Cos37*F   f=μN=0.5*(G-Sin37*F) F合=F2-f=m*a   a=(cos37*F-(0.5*(G-Sin37*F))/(G/g)   注;斜面上的重力分解   下滑力=mg·sin角度   正压力=mg·cos角度
2023-07-26 04:46:231

力的分解与合成分别是?

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则把这个力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特殊情况:沿同一直线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沿同直线的同一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的绝对值。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替关系。相关信息: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度数以及大小来表示。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0≤θ≤π)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当θ=120°时,合力=分力)。
2023-07-26 04:46:561

力要怎么分解?有哪些方法

力的分解 (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这个问题一般可有无数组解,只有在另外附加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确定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很少用):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我们将在这里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2023-07-26 04:47:143

一个力,比如说重力可以同时分解成几个力吗?

力的分解需要明白的两点:一个力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无数种分法。但力的分解并非随意进行的。要结合实际受力、物体运动方向、有利于解题的方向进行分解。比如说分析斜面上的木块的受力情况,可以把重力分解成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u200du200du200d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这个问题一般可有无数组解,只有在另外附加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确定解。如何分解:u200du200d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
2023-07-26 04:47:231

力的分解怎么分与计算

1.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实是形象化的图示表示方法,更直观而已。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是起到了图示的作用,并不能直接用于解决问题,2.真正的方法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3.有两种解答方法:(1)不用坐标系,可以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进行计算。 (2)用坐标系是先将所有矢量分解成x分量,y分量,z分量,然后用代数方法,进行加减运算,再用勾股定理计算答案需给出矢量的角度,通过反正切计算!
2023-07-26 04:47:322

力的分解是公式是什么

从力的矢量性来看,是力F的分矢量;从力的计算来看,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来表示,分量为正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分量为负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把力的矢量运算转变成代数运算.所以,力的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力的合成分解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一种解析法.特别是多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计算起来,非常方便. 利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可分以下四步: (1)以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 (2)将各力进行正交分解; (3)分别求出两个坐标轴上各分量的代数和 (4)正交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3-07-26 04:47:422

力的分解中,夹角增大分力也增大怎么证明?

是分解成两个对称的,大小相等的力么? 那就设两个分力的夹角为α,则分力与合力的夹角为α/2. 2F(分)*sin(α/2)=F(合) F(分)=F(合)/[2sin(α/2)] 所以分力随着α的增大而减小
2023-07-26 04:47:491

在力的分解中三角函数的应用法则是什么?求解答,谢了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表示乘方,例如^2表示平方)正弦函数sinθ=y/r余弦函数cosθ=x/r正切函数tanθ=y/x余切函数cotθ=x/y正割函数secθ=r/x余割函数cscθ=r/y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正矢函数versinθ=1-cosθ余矢函数vercosθ=1-sinθ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sec^2(α)cot^2(α)+1=csc^2(α)·积的关系:sinα=tanα*cosαcosα=cotα*sinαtanα=sinα*secαcotα=cosα*cscαsecα=tanα*cscαcscα=secα*cotα·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sint=b/(a^2+b^2)^(1/2)cost=a/(a^2+b^2)^(1/2)·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tan(2α)=2tanα/[1-tan^2(α)]·三倍角公式: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半角公式:sin(α/2)=±√((1-cosα)/2)cos(α/2)=±√((1+cosα)/2)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verco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2(α/2)]cosα=[1-tan^2(α/2)]/[1+tan^2(α/2)]tanα=2tan(α/2)/[1-tan^2(α/2)]·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2023-07-26 04:47:581

力的分解

两分力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你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就知道了
2023-07-26 04:48:072

为什么合力不是性质力,而力的分解中,合力与分力为同种性质的力?

力的合成中,合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这两个力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合力本来是不存在的,只是它的作用效果和你求出来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合力不是属于某类性质的力。同样,在力的分解中,分力也只是一个力的两个(或多个)作用效果,也是不存在的,说“力的分解中,合力与分力为同种性质的力”是不正确的。
2023-07-26 04:48:461

力的分解

初学力的分解,的确可能有所疑惑。F分解成F1和F2,那么F1为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F2为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如果F是重力和其它力F3的合外力,那么F1为 重力与F3在竖直方向上分力 的和,特殊地,如果F3朝水平方向,那么F3在竖直方向上分力为0,F1就仅仅是重力。如果F是单独一个力,那么就如上所述,F1为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F2为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力是可以按需要任意分解和合成的,当F是单独一个力时,也不会存在什么也不是的情况。不知上述是否足够清楚,望您理解!
2023-07-26 04:48:551

在画力的分解示意图时的步骤

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力的分解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我们将在后面“发展级”中作进一步的讨论,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编辑本段]三角形定则 即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则合力就是由f1首端指向f2尾端的有向线段 [编辑本段]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3-07-26 04:49:031

力的分解

解,设当每根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时,刚好断裂将绳子的拉力按照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分解有2Fcosa=mg得到cosa=mg/2Fcosa=(√(l^2-(0.5s)^2)/l=√1-(0.5s/l)^2=mg/2F得到l=√((0.5s)^2/(1-(mg/2F)^2))望采纳
2023-07-26 04:49:111

物理——力的分解

力是矢量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行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023-07-26 04:49:192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

以两个分力所在的边来画平行四边形,和力所在的方向就是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方向,所以逆向思考,重力为和力时,它所在的方向为以两个分力画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在的方向,所以已只的重力如果为合力时,两个分力一定在它两边,重力的长短是根据物体具体有多重决定的,长度不够可以延长,长度一般为那个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
2023-07-26 04:49:354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

根据力F的产生的实际效果,F分解为竖直向上分力F1和水平向左分力F2,F2使物体与竖直的墙壁相互挤压而产生摩擦力f,f阻碍物体向下滑动,f方向向上与F1方向相同,二者合力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物体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一个力都不会因为其他力的存在而受影响,F1不会因为有了f而消失,相反,f也不会因为F1的存在而受影响,f的大小取决于f=μFn,压力Fn即本题的分力F2.受力分析不能漏力,也不能添力,受力分析图中合理与分力不能同时画。上面受力分析图中,可以不画F,而竖直向上方向还要画上摩擦力f.
2023-07-26 04:50:006

高一物理 力的分解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它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恒定推力F的作用下 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为x轴垂直斜面方向为y轴,把水平推力,和重力在xy轴上分解x:Fcosθ-f-mgsinθ=0y:N+Fsinθ-mgcosθ=0f=μN以下解方程就可以了。
2023-07-26 04:50:193

力的分解是几年级学的

力的分解是高一年级学的,力的分解 (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这个问题一般可有无数组解,只有在另外附加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确定解。分解法:研究对象受多个力,对其进行分析,有多种办法,正交分解法不失为一好办法,虽然比较简单题用它显得繁琐一些,但对初学者,一会儿这方法,一会儿那方法,不如都用正交分解法,在高中可对付一大片力学题,以后熟练些了,自然别的方法也就会了。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
2023-07-26 04:50:421

怎样进行力的分解

1.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大小来表示。   (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   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   (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   .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0≤θ≤π)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多个力求合力的范围   有n个力,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力,即它们的代数之和,而它们的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大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该最大力与其他力代数和的差(此时,所有力在一条直线上,最大力的方向与其他力的方向相反);   ②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小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0。   3.三角形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F1,F2首尾相接地画出来,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4.分力与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 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5.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同样,由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不加任何限制而将某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则可以得到无数种分解的方式,这是毫无意义的。通常作力的分解时所加的限制有两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按照所建立的直角坐标将力作正交分解。   6、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   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   Fx=F1x+F2x+…+Fnx   Fy=F1y+F2y+…+Fny   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根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   五.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   (1)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理解: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方法: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与所施出的力混淆起来,通常需要采用“隔离法”,把所研究的对象从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为了不使被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在分析过程中发生遗漏或重复,通常需要按照某种顺序逐一进行受力情况分析,而相对合理的顺序则是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场力、浮力等)。   重力是否有:宏观物体都计重力,而一些微观粒子有时不计重力   弹力看四周   分析摩擦力   不忘电磁浮   (3)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态还是加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   (4)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依据:在具体的受力分析过程中,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依据通常有如下三个。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六.平衡概念的理解及平衡条件的归纳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转动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其共同的物理本质是描述转动状态的角速度这一物理量保持恒定;而能够迫使物体转动角速度发生变化的只有力矩,所以在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矩为零,即=0.   4.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受力情况;③建立适当坐标;④列出平衡方程
2023-07-26 04:51:556

力要怎么分解?有哪些方法

力的分解(resolutionofaforce)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这个问题一般可有无数组解,只有在另外附加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确定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很少用):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我们将在这里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2023-07-26 04:52:121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1、什么是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而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是那个力的分力。力的分解   例如,在木板上固定两根橡皮绳,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上两根细线。如图365所示,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把结点拉至某一位置O,注意观察拉力F所产生的效果。接着,用沿BO方向的拉力F1专门拉伸OB,沿AO方向的拉力F2专门拉伸OA,当F1、F2分别为适当值时,结点也被拉至位置O。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F1、F2就叫做拉力F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在力的分解中,被分解的那个力(合力)是实际存在的,有对应的施力物体;而分力则是设想的几个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施力物体。    2、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力的分解   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三角形定则   即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则合力就是由f1尾端指向f2首端的有向线段。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和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力合成时,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正交分解法   研究对象受多个力,对其进行分析,有多种办法,我认为正交分解法不失为一好办法,虽然对较简单题用它显得繁琐一些,但对初学者,一会儿这方法,一会儿那方法,不如都用正交分解法(高中较为常用)。可对付一大片力学题,以后熟练些了,自然别的方法也就会了。正交分解法斜面应用   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 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Fx=F1x+F2x++Fnx Fy=F1y+F2y++Fny 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根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 tank=Fy/Fx(即求出tan值,在和已知的tan值比较,进而得知k的度数) 例:已知:F1,F2为F的分力,F的角度为37,物体重力为G,动摩擦因数为0.5。求:f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 F1=Sin37*F F2=Cos37*F f=N=0.5*(G—Sin37*F) F合=F2—f=m*a a=(cos37*F—(0.5*(G—Sin37*F))/(G/g) 注;斜面上的重力分解 下滑力=mgsin角度 正压力=mgcos角度
2023-07-26 04:52:211

力的分解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啊?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2023-07-26 04:52:293

力的分解有哪些解题方法

  第一,力的正交分解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所有的力都分解到这两个方向上去,注意在建坐标系的时候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两个轴上.u200d 第二,力的三角形方法:本方法用于物体受力为三个或可以转化为三个的.其中,一个里必须为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如重力),另一个力大小变化,但是方向不变(比如电场或磁场力),最后一个即大小方向都变.这种情况的的话,画出受力分析图,平移方向不变的力的受力线,最后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就可以解答相关力的最值问题了. 第三,相似三角形法.就是画出受力分析图,即为矢量三角形.同时在图中找出线段三角形,利用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列出方程求
2023-07-26 04:52:393

力的分解有几种方法?

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 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 Fx=F1x+F2x+…+Fnx Fy=F1y+F2y+…+Fny 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根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tank=Fy/Fx(即求出tan值,在和已知的tan值比较,进而得知k的度数)
2023-07-26 04:52:461

力的分解是公式是什么

从力的矢量性来看,是力F的分矢量;从力的计算来看,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来表示,分量为正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分量为负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把力的矢量运算转变成代数运算.所以,力的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力的合成分解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一种解析法.特别是多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计算起来,非常方便. 利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可分以下四步:(1)以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 (2)将各力进行正交分解; (3)分别求出两个坐标轴上各分量的代数和 (4)正交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3-07-26 04:52:541

力的分解有哪些解题方法

第一,力的正交分解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所有的力都分解到这两个方向上去,注意在建坐标系的时候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两个轴上. 第二,力的三角形方法:本方法用于物体受力为三个或可以转化为三个的.其中,一个里必须为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如重力),另一个力大小变化,但是方向不变(比如电场或磁场力),最后一个即大小方向都变.这种情况的的话,画出受力分析图,平移方向不变的力的受力线,最后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就可以解答相关力的最值问题了. 第三,相似三角形法.就是画出受力分析图,即为矢量三角形.同时在图中找出线段三角形,利用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当然,光说可能很抽象,还要多加练习,才能更加熟练.
2023-07-26 04:53:031

力的分解ppt力为什么要分解力应该怎样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所以平行四边行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一、关于力的分解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力的分解的教学设计方案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引出课程内容.二、授课过程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力的分解.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2、力的分解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 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 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 ,力 和力 的大小为: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 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 (如图),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使物体压紧斜面.3、力的分解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 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 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常被分解成 和 ,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分解成 和 ,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4、课堂小结:探究活动题目  关于“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劳动、学习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绳子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进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具有实践意义.有关内容可以参见备课资料中的“扩展资料”.让同学观察周围的力学工具,对比杆与绳子,分析说明各个物体的受力特点,与其有关的题目可以参见如下:  1、晾晒衣服的绳子,为什么晾衣绳不易过紧?  2、为什么软纸经过折叠后,抗压性能提高?对比拱桥的设计,有什么感想?
2023-07-26 04:53:111

力的分解 结论

啥意思?是不死这个?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而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是那个力的分力。 力的分解例如,在木板上固定两根橡皮绳,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上两根细线。如图3—65所示,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把结点拉至某一位置O,并注意观察拉力F所产生的效果。接着,用沿BO方向的拉力F1专门拉伸OB,沿AO方向的拉力F2专门拉伸OA,当F1、F2分别为适当值时,结点也被拉至位置O。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F1、F2就叫做拉力F的分力。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在力的分解中,被分解的那个力(合力)是实际存在的,有对应的施力物体;而分力则是设想的几个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施力物体。
2023-07-26 04:53:501

急求力的分解与合成具体说明

【概念】   1. 用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的作用叫做力的合成,,用几个力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叫做力的分解。    2.合力与分力: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则把这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 [编辑本段]【运算及其法则】  1.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大小来表示。   (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秋两邻边的问题。   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最小;反之最大。   (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
2023-07-26 04:54:001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篇1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分解并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分力的概念,清楚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   (2)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作图并计算。   (3)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和正交分解法。   (4)能应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产实践的意识和勇气。   教学设计的思想:   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观察、分析、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力分解时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及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台、投影仪、细绳套、橡皮筋若干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班级找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同学上台进行拔河比赛,再成鲜明对比地请一位个子小的女同学上台交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即要求她一个人拉动两个人。教师指导让小个子女同学在绳子中间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都被拉动了。一名弱小女子能拉动两名大力士。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学生满脸惊讶与好奇之中)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待认真学完这节课后你们就可以自   己揭开这个谜了。   二、新课展开:   [复习回顾]: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这个力称为这几个力的,另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   [演示实验]将钩码挂在橡皮筋的中点,将橡皮筋的两端A、B慢慢靠拢,再将A、   B两端慢慢分开。   教师:观察此过程中橡皮筋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橡皮筋的长度在变。靠拢时长度变小,分开时长度慢慢变长。   教师:橡皮筋的长度变化说明橡皮筋的拉力大小,这两个橡皮筋的拉力可以等效   于一个合力,则这两个橡皮筋的拉力叫分力,在橡皮筋慢慢靠拢和分开的   过程中,这两个分力变了吗?这两个分力的合力变了吗?   学生:合力相同,但分力不变。   教师引入: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是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幻灯片展示演示实验中力的分解。)   总结:有相同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有无数个,也就是说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教师: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以随意分解一个力呢?   学生:应该不行。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篇2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一个已知力的分力;   2、会用三角形法则求解;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所以平行四边行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与水平方向成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   1、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如图),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使物体压紧斜面。   3、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常被分解成xx和xx,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分解成xx和xx,压缩铅笔,拉伸橡皮筋。   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课堂小结。
2023-07-26 04:54:061

物理中力的分解怎么找相似角。初中相似角没学好

对于斜面,重力的分解时。可以用极限法肉眼观察出哪个角度与斜面角度相等斜面角度很小,小到零时,平面。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为竖直向上,两个的夹角为零。还不清楚,就假设斜面角度很大,大到成了墙面似的直立。假设有弹力,垂直斜面,那么该是水平,弹力和重力垂直,90度很容易找。用上面两种方法很容易判定斜面的力的分解。对于其他的可类推。如果有其他不明白的,请提出具体的模型或题型。PS:问题有补充时,请用交谈或留言
2023-07-26 04:54:15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

1.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度数以及大小来表示。(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0≤θ≤π)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当θ=120°时,合力=分力)多个力求合力的范围有n个力,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力,即它们的代数之和,而它们的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①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大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该最大力与其他力代数和的差(此时,所有力在一条直线上,最大力的方向与其他力的方向相反);②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小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0。3.三角形法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F1,F2首尾相接地画出来,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4.分力与力的分解: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5.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样,由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如不加任何限制而将某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则可以得到无数种分解的方式,这是毫无意义的。通常作力的分解时所加的限制有两种: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按照所建立的直角坐标将力作正交分解。6、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求其合力,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直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是处理多个力作用用问题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步骤为:①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水平方向或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为X轴,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②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投影在坐标轴上,分别求出坐标轴上各力投影的合力。Fx=F1x+F2x+…+FnxFy=F1y+F2y+…+Fny③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F=√Fx2+√Fy2(根号下Fx的平方加根号下Fy的平方),合力方向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求得。
2023-07-26 04:54:241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力的分解有哪两解?

如图所示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就是两个解.画图过程我想你能理解到的.不明再追问吧!
2023-07-26 04:54:371

求力的分解有多少种方法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力的分解,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力的分解,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2023-07-26 04:5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