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中药,方剂学!桂枝汤歌诀

2023-07-26 18:06:24
共2条回复
再也不做站长了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表虚自汗正宜用。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脉浮缓。

【正文】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服后片刻,饮一小碗开水,使其微微汗出。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表虚是因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守则汗自出,风邪乘虚入于肌表。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主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且可阻止桂枝以防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药合用共凑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应用广泛,除用于风寒表虚证外,亦常用于一切杂病之表虚自汗。如妇女任娠恶阻、病后、产后营卫不和,或气血不调之时而微热、时而微寒、脉缓有汗者。

2.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

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4.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用于阴阳失调之遗精、眩晕、盗汗、自汗者,取其调和阴阳、镇潜固涩之效。

5.本方芍药量加倍,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挛痛。

注意事项:

1.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

2.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有汗而渴,舌红苔黄,脉数者禁用之。

天线宝宝说害怕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表虚自汗正宜用

相关推荐

方剂趣味记忆歌诀是什么?

1、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等药物组成。方歌: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趣味记忆: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2、大承气汤组成较简单,只有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等四味药。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趣味记忆:黄后只是笑——黄厚枳实硝。3、小柴胡汤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组成。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趣味记忆:生芹菜炒大虾仁——生芩柴草大夏人。4、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等药配伍组成。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趣味记忆:吾令贵侄择白猪——五苓桂枝泽白术。5、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成。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趣味记忆:小姚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逍遥术茯煨生姜薄荷当柴草芍。6、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药、枳壳、甘草、柴胡等药物组成。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趣味记忆:翘桃红穿柴草要当牛耕地——壳桃红川柴草药当牛梗地。7、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组成。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趣味记忆:陈麻人骑猪胡干当归——陈麻人芪术胡甘当归。8、归脾汤由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等组成。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趣味记忆:四君子骑龙姜远归,二嫂慕——四君子汤芪龙姜远归,二枣(大枣、酸枣仁)木。
2023-07-26 14:06:121

方剂歌诀

方 剂 歌 诀一、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4、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5、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2、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二、泻下剂 2、1寒下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积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齐,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2、4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2、5攻补兼施 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攻下热结养气血,阴阳腑实气血伤。三、和解剂3、1 和解少阳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2、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3、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除。4、达原饮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3、2调和肝脾 1、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2、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3、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3、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四、清热剂 4、1清气分热 1、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2、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4、2清营凉血 1、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2、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4、3清热解毒 1、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2、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3、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4、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4、4清脏腑热 1、导赤散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2、龙胆泻肝汤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3、左金丸 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已,专治泄痢痛在脐。4、苇茎汤 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5、泻白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6、清胃散 清胃散中升麻连,当归生地丹皮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7、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8、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9、芍药汤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10、白头翁汤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4、5清虚热 1、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地知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2、清骨散 清骨散君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3、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五、祛暑剂 1、清络饮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2、香薷散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3、六一散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4、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滑石膏,寒水猪苓泽术草,清暑化气利水湿,暑湿俱盛重证疗。5、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六、温里剂 6、1温中祛寒 1、理中丸 理中干姜参术草,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2、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3、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6、2回阳救逆 1、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2、回阳救急汽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与生姜,三阴寒厥建奇勋。6、3温经散寒 1、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2、阳和汤 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七、补益剂 7、1补气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莲,甘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3、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柴升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4、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5、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6、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怀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7、2补血 1、四物汤 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虚滞诸多证,加减运用贵变通。2、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3、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7、3气血双补 1、八珍汽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2、炙甘草汤 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痿疗。 加芍去参枣桂姜,加减复脉滋阴饶。7、4补阴 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养阴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2、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3、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4、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襄,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7、5补阳 1、肾气丸 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 济生加入车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2、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7、6阴阳双补 1、地黄饮子 地黄饮萸麦味斛,苁戟附桂阴阳补,化痰开窍菖远茯,加薄姜枣喑痱服。2、龟鹿二仙胶 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八、固涩剂 8、1固表止汗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8、2敛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8、3涩肠固脱 1、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2、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8、4涩精止遗 1、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沙苑,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2、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龙龟甲,参归茯神菖远合,调补心肾又涩精,心肾两虚尿频佳。8、5固崩止带 1、固冲汤 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2、固经丸 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根香附应,阴虚血热经量多,滋阴清热能固经。3、易黄汤 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固肾清热又祛湿,肾虚湿热带下医。九、安神剂 9、1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9、2滋养安神 1、天王补心丹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2、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十、开窍剂 10、1凉开 1、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用良。2、紫雪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丁沉木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3、至宝丹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10、2温开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襄,犀冰术沉诃香附,再加龙脑温开方。十一、理气剂 11、1行气 1、越鞠丸 行气解郁越鞠丸,香附芎苍栀曲研,气血痰火湿食郁,随证易君并加减。2、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3、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4、金铃子散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疏肝泄热行气血,肝郁化火诸痛蠲。5、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苓陈草,干姜生姜一齐熬,行气燥湿蔻木香,脘腹胀痛服之消。6、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青姜巴豆制楝榔,行气疏肝散寒痛,寒滞疝痛酒调尝。7、暖肝煎 暖肝煎中桂茴香,归杞乌沉茯加姜,温补肝肾散寒气,肝肾虚寒疝痛康。11、2降气 1、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2、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桑白皮,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3、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础方,主治痰饮呕吐证,若加茯苓效力彰。4、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5、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重姜枣,参草益气共煎熬,降逆止呃又清热,胃虚有热呃逆疗。十二、理血剂 12、1 活血祛瘀 1、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2、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归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 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3、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4、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酒军柴,桃红归甲蒌根甘,祛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痛加酒煎。5、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暧胞宫。6、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7、失笑散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8、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症块胎可安。9、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疟母方,蟅虫鼠妇及蜣螂,蜂窠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缠日久胁下硬,症消积化保安康。12、2 止血 1、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2、咳血方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3、小蓟饮子 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4、槐花散 槐花侧柏荆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清肠止血又疏风,血热肠风脏毒疗。5、黄土汤 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睥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十三、治风剂 13、1 疏散外风 1、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2、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当,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3、小活络丹 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4、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全蝎合僵蚕,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5、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6、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13、2 平息内风 1、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凉肝息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2、镇肝息风汤 镇肝息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3、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4、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仁,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十四、治燥剂 14、1 轻宣外燥 1、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2、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3、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14、2 滋阴润燥 1、增液汤 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2、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3、益胃汤 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地合成方,玉竹冰糖同煎服,温病须虑把津伤。4、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5、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十五、祛湿剂 15、1 燥湿和胃 1、平胃散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2、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15、2 清热祛湿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2、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3、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4、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5、连朴饮 连朴饮用香豆鼓,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6、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猪苓泽,二术茵芩苦羌葛,升麻防风知参草,湿重热轻兼风邪。7、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15、3 利水渗湿 1、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2、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3、防己黄芪汤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4、五皮散 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15、4 温化寒湿 1、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饮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2、真武汤 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康。3、实脾散 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从,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崇。4、萆薢分清散 萆薢分清益智仁,菖蒲乌药盐煎成,下焦虚寒得温利,分清化浊效如神。15、5 祛风胜湿 1、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祛风胜湿通经络,善治周身风湿痛。2、独活寄生汽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十六、祛痰剂 16、1 燥湿化痰 1、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2、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症除。3、茯苓丸 指迷茯苓君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伏痰臂酸痛,气行痰消痛自罢。16、2 清热化痰 1、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瘳。2、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3、滚痰丸 礞石硝煅滚痰丸,大黄黄芩沉香添,泻火逐痰临睡服,实火顽痰怪证蠲。16、3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臣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16、4 温化寒痰 1、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2、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16、5 化痰息风 1、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2、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全蝎蚕琥珀,竹沥姜汁草朱砂。十七、消食剂 17、1消食化滞 1、保和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齐,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2、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效堪灵。17、2 健脾消食 1、健脾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2、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先,麦芽夏曲朴姜连,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3、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酲泽二苓,砂蔻青陈木香并,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消寒化酒湿灵。十八、驱虫剂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清热又安蛔。十九、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赤豆等分研,豆鼓汁调温服验,涌吐治法之首方,胸脘痰涎宿食蠲。1
2023-07-26 14:06:301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 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7.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 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8.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 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 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 21.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润下剂 24. 麻子仁丸(脾约丸):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逐水剂 27.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28. 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31.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32. 蒿芩清胆汤: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33. 截疟七宝饮:截疟七宝草果仁,常山槟朴草青陈,疟收发频频邪气盛,劫痰燥湿此方珍。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34.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35. 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37.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又腹痛,治在抑肝与扶脾。 第三节 调和寒热剂 36.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38. 白虎汤: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39.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烦热渴脉虚寻。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40.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脉数舌绛辨分明,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41.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 第四节 清热解毒剂 42.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黄柏黄芩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皆可为。 43. 凉膈散:凉膈硝黄枙子翘,黄芩甘草薄菏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45.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46.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天花兼乳没,穿山皂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47.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第五节 清脏腑热剂 49. 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51. 左金丸:左金茱连六一九,肝经火郁吐吞酸,再加芍药名御。 50.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52. 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53. 苇茎散:千金苇茎生薏仁, 桃仁瓜瓣四味临,吐咳肺庸痰秽浊,凉营清气自生津。 54. 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55. 玉女煎: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阴虚胃火牙痛效,去膝地生温热痊。 56芍药汤:芍药芩连与锦纹,桂甘槟木及归身,别名导气除甘桂,枳壳加之效若神。 57.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第六节 清虚热剂 58.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59. 清骨散: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 第五章 祛暑剂 第一节 祛暑解表剂 61. 香薷散: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第三节 祛暑益气剂 64. 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65. 理中丸: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66.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67.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69. 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71.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枣通草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72.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73. 暖肝煎: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姜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74. 阳和汤: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第一节 解表清里剂 75.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甘草四般治二阳,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下利保安康。 第二节 解表温里剂 76. 五积散: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归芍齐,枳枯桂芩甘草朴,川芎两姜半陈皮,发表温里活血瘀,祛湿化痰兼顺气。 第三节 解表攻里剂 77.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78.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菏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第八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剂 80.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 祛痰补益气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81. 参苓白术散:参芩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82.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83.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用防风,芪相畏效相成,白术益气更实卫,表虚自汗服之应。 第二节:补血剂 85. 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补血调血理冲任, 加减运用在其中。 86. 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此方煎。 87.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四节 补阴剂 90.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阴虚火旺加知柏,养肝明目杞菊煎,若加五味成都气,再入麦冬长寿丸。 91. 左归丸:左归丸用大熟地,枸杞萸肉薯牛膝,龟鹿二胶菟丝人,补阴填精功效奇。 92. 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猪髓蒸熟炼蜜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93. 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地黄, 沙参枸杞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 阴虚肝郁是妙方。 94.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第五节 补阳剂 96. 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虚劳肺痿效如神。 97.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第六节:阴阳并补剂 98. 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山茱斛, 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 少入薄荷姜枣服。 第七节 气血阴阳并补剂 101. 炙甘草汤(复脉汤):炙甘草汤参姜桂, 麦冬生地与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瘘效如神。 第九章:固涩剂 第一节:固表止汗剂 102. 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黄根最宜,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第二节:敛肺止咳剂 103. 九仙散:九仙散中罂粟君,参胶梅味共为臣,款冬贝桑桔佐使,敛肺止咳益气阴。 第三节:涩肠固脱剂 104.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105. 四神丸: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需,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泄火衰扶。 第四节:涩精止遗剂 106. 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实研,莲须龙牡沙菀填,莲粉糊丸盐汤下,肾虚精滑此方先。 107. 桑螵蛸散:桑螵蛸散用龙龟,参茯菖远及当归,尿频遗尿精不固,滋肾宁心法勿违。 第五节:固崩止带剂 109. 固冲汤:固冲术芪山萸芍,龙牡棕炭海螵蛸,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气固冲功效高。 110. 易黄汤: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第九章 安神剂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123. 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 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124. 磁朱丸: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治目疾,心悸失眠皆可用,癫狂痫证服之宜。 第二节 补养安神剂 125. 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 二冬生地当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 远志茯苓共养神。 126. 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128. 养心汤: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 第十一章 开窍剂 第一节 凉开剂 129.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 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珍珠冰麝箔, 热闭心包功效良。 第二节 温开剂 133. 苏合香丸:苏合香丸麝息香, 木丁熏陆荜檀襄, 犀冰术沉诃香附, 衣用朱砂中恶尝。 130. 紫雪:紫雪犀羚朱朴硝, 硝磁寒水滑和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 更用赤金法亦超。 131. 至宝丹:至宝朱砂麝息香, 雄黄犀角与牛黄, 金银二箔兼龙脑, 琥珀还同玳瑁良。 第十二章 理气剂 第一节 行气剂 134. 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 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 气畅郁舒痛闷伸。 135.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除。 137.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咳息短气时咳唾,难卧再加半夏良 138.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开郁气自舒。 139. 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全。 140. 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脘腹胀满用皆灵。 141. 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第二节 降气剂 143. 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半夏归, 前胡桂朴草姜随, 上实下虚痰嗽喘, 或加沉香去肉桂。 146. 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用人参, 半夏姜甘大枣临, 重以镇逆咸软痞, 痞硬噫气能禁。 144. 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 外寒痰热喘哮力能禁。 145. 四磨汤:四磨汤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第十三章 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淤剂 149. 桃核承气汤:桃仁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蓄血如狂最相宜。 150. 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少腹逐瘀芎炮姜,元胡灵脂芍回香,蒲黄肉桂当没药,调经种子第一方。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151.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152. 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去。 153. 温经汤: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154. 生化汤: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化瘀温经功效彰。 155. 桂枝茯苓丸:《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仁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症块散。 156. 失笑散:失笑灵脂与蒲黄,等分为散醋煎尝,血瘀胸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第二节 止血剂 158. 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159. 咳血方: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枙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廖。 160. 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161. 槐花散: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荆壳充,等分为末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动。 162. 黄土汤:黄土汤将远血医,胶芩地术附甘奇,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宜。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163.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164. 大秦艽汤: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165. 消风散:消风止痒祛风湿,木通苍术苦参知,荆防归蒡蝉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167. 小活络丹:小活络丹天南星,二乌乳没加地龙,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第二节 平息内风剂 169. 羚角钩藤汤:俞氏羚角钩藤汤,桑叶菊花鲜地黄,芍草茯神川贝茹,凉肝增液定风方。 170. 镇肝熄风汤: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171.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服良。 172. 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第十五章 治燥剂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174. 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175. 桑杏汤: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枙豉与梨皮,身热咽干咳痰少,辛凉甘润燥能医。 176. 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177.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178. 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179. 琼玉膏: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尝,合成膏剂缓缓服,干咳咯血肺阴伤。 180. 玉液汤: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第十六章 祛湿剂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181. 平胃散: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除湿散满驱瘴岚,调胃诸方 以此扩,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182. 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183.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184.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185.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此方遵。 186.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188. 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人,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189. 二妙散: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再加苡仁名四妙,湿热下注痿痹痊。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190. 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191. 猪苓汤: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192. 防己黄芪汤:《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枣生姜,益气祛风又行水,表虚风水风湿康。 第四节 温化寒湿剂 194.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195. 五皮散: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齐,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虚肤胀此方施。 第四节 温化寒湿剂 196.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197.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著汤):肾著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湿身重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 198. 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199. 实脾散: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第五节祛湿化浊剂 200. 萆薢分清饮(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 201. 完带汤: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介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202.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羌独芎,甘蔓藁本与防风,湿气在表头腰重,发汗在升阳有奇功。 203.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第一节燥湿化痰剂 204. 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205. 茯苓丸:《指迷》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206. 温胆汤:温胆夏茹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症除。 第二节清热化痰剂 207. 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胆星萎,夏芩杏陈枳实投,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疗。 208. 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散结涤痰优,痰热内结痞满痛,苔黄脉滑此方求。 209. 滚痰丸(礞石滚痰丸):滚痰丸用青礞石,大黄黄芩与沉香,百病多因痰作祟,顽痰怪症力能匡。 第三节润燥化痰剂 210. 贝母瓜篓散:贝母瓜蒌天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第四节温化寒痰剂 211. 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212.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第五节治风化痰剂 213.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 痰化风息复正常。 214. 定痫丸: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蒲远半夏,胆星全蝎蚕琥珀,竹沥姜汁草朱砂。 第十八章 消食剂 第一节消食化滞剂 215. 保和丸:保和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菔子加,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216. 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217. 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陈皮,黄柏黄连莪术齐,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后重热滞宜。 第二节健脾消食剂 218. 健脾丸: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此方寻。 219. 肥儿丸:肥儿丸内用使君,豆蔻香莲曲麦槟,猪胆为丸热水下,虫疳食积一扫清。 第十九章 驱虫剂 220. 乌梅丸: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附子椒姜继,温脏按蛔寒厥剂。 221. 化虫丸:化虫丸中用胡粉,鹤虱槟榔苦楝根,少加枯矾面糊丸,专治虫病未虚人。 第二十章 涌吐剂 222. 瓜蒂散:瓜蒂散中赤小豆,豆豉汁调酸苦凑,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瘳。
2023-07-26 14:06:371

人卫方剂学第三版方歌?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脉浮缓。 【正文】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服后片刻,饮一小碗开水,使其微微汗出。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表虚是因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守则汗自出,风邪乘虚入于肌表。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主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且可阻止桂枝以防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药合用共凑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应用广泛,除用于风寒表虚证外,亦常用于一切杂病之表虚自汗。如妇女任娠恶阻、病后、产后营卫不和,或气血不调之时而微热、时而微寒、脉缓有汗者。 2.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 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4.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用于阴阳失调之遗精、眩晕、盗汗、自汗者,取其调和阴阳、镇潜固涩之效。 5.本方芍药量加倍,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挛痛。 注意事项: 1.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 2.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有汗而渴,舌红苔黄,脉数者禁用之。
2023-07-26 14:07:061

归脾汤的方剂歌诀、四君汤方歌

四君子汤方歌: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人参白术茯苓草,益气健脾功效强。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归脾汤方歌:归脾参芪术草姜,当归龙眼枣木香,茯神远志酸枣仁,益气补血心脾强。
2023-07-26 14:07:433

归脾汤的方剂歌诀、四君汤方歌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人参白术茯苓草,益气健脾功效强。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我再给你个趣味记忆法,归脾汤:酸枣眼肉将早香,四君远归齐(来尝) 酸枣元肉姜枣香,“四君子汤”远归芪(来尝) 四君子汤:“四君子‘拎草煮人参 ”四君子“苓草术人参
2023-07-26 14:07:523

方剂歌诀完整版——辛温解表

1、麻黄汤(附:庥黄加术汤、庥杏苡甘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服之宜; 方中加术治湿痹,去桂加苡亦能医。 本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四味药组成。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伤寒病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本方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主治湿痹病无汗、身体烦疼之症。 本方去桂枝加苡仁,名麻杏苡甘汤,主治风湿病发热、身疼,傍晚时候加剧。 2、桂枝汤(附: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枣姜同; 加重桂枝治奔豚,倍用芍药腹痛松; 或加葛根医项强,或加大黄表里通。 本方由桂枝、芍药、付草、生姜、大枣等五味药组成。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太阳中风证。 太阳,指太阳病,即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风,指中风。太阳中风的特点是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脉浮缓。 本方药味不变,仅加重桂枝的用量,名桂枝加桂汤,能治奔豚。 本方仅加重芍药的用量,名桂枝加芍药汤,治太阳病腹满时。 本方中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中风证,兼有项背强。 本方加重芍药的用量并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太阳中风证,兼腹满疼痛、大便燥结不通。 3、大青龙汤(附:越婢汤)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若于方中除杏桂,主治风水身肿强。 本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等七味药组成。功能: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身疼、兼有烦躁。 本方去杏仁、桂枝,名越婢汤,主治风水。风水,水肿病的一种。症状是既发热恶风寒,又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 4、九味羌活汤(附: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 发汗祛风可建功; 大羌活汤除白芷, 白术连知己独充。 本方由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等九味药组成。功能:发汗祛风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疼、口苦而渴。 本方去白芷,加白术、黄连、知母、防己,名大羌活汤。主治同九味羌活汤。 5、葱豉汤(附:活人葱豉汤,葱豉桔梗汤) 葱豉汤原肘后方, 同煎葱豉代麻黄; 或加麻黄葛根用, 伤寒无汗项背强; 或添栀翘与甘桔, 薄荷竹叶效均良。 肘后,肘,zhǒu,读帚,《肘后》,方书名。书中多实用有效的单验方。 本方由葱白、豆豉二味药组成。功能:通阳发汗,主治微恶风寒、头痛鼻塞、脉浮外感风寒轻症等。本方加麻黄、葛根,名活人葱豉汤,出自《类证活人书》。主治伤寒病恶寒无汗、头痛项背强者。 本方加山栀、连翘、甘草、桔梗、薄荷、竹叶,名葱豉桔梗汤。出自《通俗伤寒论》。主治外感风温,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者。
2023-07-26 14:08:001

方剂考试要考方歌吗

考的 间接考的有人之前跟我争论要不要背方歌的问题,并且说近年来统计的方剂考组成的题目每年是10道题左右,可以自己蒙对3-5道题,然后可以省去大把大把的时间复习别的科目。我的要求是,必须背方歌,而且最好不要背趣味的。方剂考的配伍、组成,2019一试考了8个组成,大概是1/5的数量,分值已经很多了,所以方歌不背不行。功效、主治、应用、方中药物的意义都有涉及,其实绝大多数是一级和二级重点方,在方剂葵花宝典也有70%的考点都可以包括在内,主要是要求大家背方歌,方歌可以解决组成、功效、主治、应用绝大部分的分数,其中方中中药的意义,需要配合方解加上中药学习的基础就会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023-07-26 14:08:161

中医方剂趣味歌诀的目录

方剂总论歌诀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组成原则第二节方剂的组成变化第五章方剂的用法第一节剂型第二节汤剂制备第三节服药方法方剂学各论歌诀第一章解表剂第二章泻下剂第三章和解剂第四章清热剂第五章祛暑剂第六章温里剂第七章补益剂第八章固涩剂第九章安神剂第十章开窍剂第十一章理气剂第十二章理血剂第十三章治风剂第十四章治燥剂第十五章祛湿剂第十六章祛痰剂第十七章消食剂第十八章驱虫剂第十九章涌吐剂
2023-07-26 14:08:241

方剂中那么多歌决能不能不背还能记住啊?

在我还没有学的时候,就听说搞一定要背《性赋》和《汤头歌》等等。但在学院学习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强调背诵的重要性。课程分了选修和必修,内容分了一二三类,考试范围分了重点和了解等。学生首要应付的当然是考试,却往往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背诵,总是想先把考试解决了,其他的东西可以在临床的时候慢慢补充。就这样本科五年下来,学的东西随学随忘,到最后脑子似乎没留下什么东西,真到临床的时候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时候再去背诵,虽是亡羊补牢到也为时不晚,但很难有好的效果了,因为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饭做夹生了,再回锅怎么也不爱熟!在我看来,若想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背诵是头等重要的,理解和运用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你连内容都不知道,又何谈去理解、分析和运用呢!如果不需要背,那老祖宗就不用费那么大劲儿把那么多知识编成歌诀了。《医宗金鉴》之所以在师带徒的学习方式中以及民间那里被视为学习的必备书籍,就是因为它歌诀试的背诵体列宜于掌握。我的体会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可以“徐图之”一点一点的慢慢去背,中和脉学也可以理解性的掌握(当然能背下来更好)。但方剂一定要背,而且要够一定的数量。用如用兵。一味一味的单都是散兵游勇,一个又一个经过前人验证的方剂才是一支支队伍。相信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会深有这样的体会——常被老师问到的就是方子,那还仅仅是组成。北京大学的王洪图教授不止一次地感叹,现在太多学生,包括研究生和年轻的医生,掌握的方剂太少。这你还怎么去看病呢?到底该如何背方剂?我把我的感受和经验告诉大家,信不信由你。一、方剂(歌诀)版本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首先是《方剂学》教材的一、二类方剂,因为这要兼顾到考试,非教材类的方剂书有些方子的组成和教材的有出入。把这些方剂整理下来,如果你认为某些方剂的歌诀编得不好,可以自己修改,这样更容易记住。然后做个备份,免得丢失前功尽弃。除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可去背汪昂的《汤头歌诀》了,汪昂虽然算不上出色的临床医学家,但至少他的方歌公认编得是最好的:有方名,有组成,有主治。这里面有些方剂与教材重复了,略过,选剩下的背。最不能用来背的就是《趣味方剂歌诀》这类的书,因为难以融入方名和主治,而且编进去的绝大多数都以谐音的方式写入,日久极易搞混,张冠李戴,学切不可找捷径,所以这种方法万万不可取。如果你用了这种法,时间越久越会发现其遗害无穷。二、经方的背诵。《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不用问了,这必须得掌握。除了教材选过的,这些经方编得比较好的,是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和《金匮方歌括》。经方的量都是极严格的,所以陈念祖的歌括里编入了量。但他的这些方歌也有不好的地方,很多都没有方名,这方面和汪昂比起来,要逊色些。所以经方背起来有些难度,虽然大多数方子的物都不太多。三、杂方。除了上述的这些方剂,还要掌握后世医家的一些代表方剂,相对于经方被称为时方。这里面包括温病、妇科、儿科、五官科和外科的一部分方剂。这些大多都没有方歌,需要自己编写。这类方子看似有些麻烦,但自己编写也有好处在里边——原创当然容易记得,更主要的是后世医家,在结构方剂时很多都参考了前世医家的成果——有多少方子里有张仲景的桂枝汤,恐怕没人能说得清。再比如圣愈汤,就是四物汤加参芪。这样组织起来就容易许多。不管怎么说,背诵是个挺枯燥的事,但这是这门学问的固有特点,舍此别无他途。如果你受不了这份罪,那我劝你尽早改行!
2023-07-26 14:08:472

方剂学歌诀白话解的内容简介

医乃仁术,铁肩之道义,为苍生患疾活命之所依托者。故范文正公有言曰:“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然则良相易,则良医实难矣。祖国医学浩博源长,其籍汗牛充栋。虽有良医之愿,每致初学者望洋兴叹。何得举纲而目系其中,置枢纽而寓于纵横,循阶造顶,方能捷径于后人。兹轩歧至今,惟清吴谦等所撰《医宗金鉴》一书,致后人行由有径,言简而意赅。终因年移代革,医学速飞,咸日新其用而华叶递荣。故其书又落于时代之后,远不济于今日之需。目今,大专院校之教材,继往开来,发古人之未发,启前人之未启,内容丰富多彩;但因多为论述之文,而篇长幅广,致读者难以诵记,多有合卷茫然之感。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余不揣鄙陋,集同道与门下,从中医基础、诊断、中药、方剂、内科、男科、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皮肤、针灸、五官、温病、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均仿《医宗金鉴》之体,撰成系列丛书,刊行于世,俾学者循此阶梯,升堂入室,造福于炎黄之裔。
2023-07-26 14:09:071

寻:中国中医药版《中医内科学》的方剂歌诀

  1、感 冒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 嗽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 痿  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 痈  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 证  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6、喘 证  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 胀  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 痨  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9、痰 饮  痰饮总括  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虚标本明。  痰 饮  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 饮  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  溢 饮  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 饮  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10、自汗 盗汗  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11、血 证  血证病机归热虚,上溢下泄渗肌肤,辨清部位明脏腑,三大治则火血气。  鼻 衄  鼻衄热迫肺胃肝,桑菊玉女龙胆煎,归脾汤补气血亏,局部用药效更添。  齿 衄  齿衄胃火循经冲,清胃泻心合方攻,肝肾阴亏相火浮,滋水清肝茜根终。  吐 血  吐血由胃呕吐出,泻心十灰胃热著,肝火犯胃龙肝泻,气虚血溢归脾主。  咳 血  咳血总由肺中来,燥热桑杏汤化裁,肝火泻白黛蛤合,阴虚百合固金筛。  便 血  便血肠道湿热致,地榆散或槐角施,若由脾胃虚寒生,黄土汤方温而止。  尿 血  尿血实热小蓟饮,虚热知柏地黄斟,脾虚归脾汤堪用,肾虚山药功中肯。  紫 斑  紫斑血热妄行伤,犀角地黄汤最良,虚火茜根散增损,气不摄血归脾汤。  12、心 悸  心虚胆怯安神志,心血不足归脾施,阴虚火旺补心丹,阳虚不振用桂枝,苓桂术甘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治,惊悸怔忡当细辨,斟酌病情分虚实。“桂枝”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3、胸 痹  阴寒痰浊并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标实宜通虚温补,血府逐瘀活法立,栝蒌半夏或白酒,痰壅寒凝证有异,左归生脉合养营,参附右归从本议。  14、不 寐  不寐虚实道理深,肝郁化火龙胆斟,痰热内扰胃不和,温胆为法崇经云,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长沙妙绝伦,心胆气虚安神志,是疾尚虚医精神。  附1.多寐  湿困脾弱多贪眠,阴盛阳虚气不前,平胃六君随证用,阳虚理中补中研。  附2:健忘  健忘证关心脾肾,归脾汤方思虑斟,六味地黄肾精耗,劳心过度枕中神。  15、厥 证  厥证昏仆气逆乱,搐鼻参附针为先,醒辨气血与痰食,虚实气厥不一般, 虚证四味实五磨,血厥独参通瘀煎, 痰厥导痰汤为主,食厥神术保和丸。  16、郁 证  情志不舒郁证生,六郁总由气郁成,肝气郁结郁化火,柴胡丹栀证不同,半夏厚朴主梅核,甘麦忧郁伤神灵, 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火旺滋水清。  17、癫 狂  癫狂总括  癫狂多发青壮年,精神失常证易辨,肝胆心脾关系紧,气郁痰火阴阳偏。癫疾沉默神痴呆,语无伦次多喜欢,狂证喧扰躁妄骂,多怒不识六亲眷。  癫,  癫证忧愁久致郁,气滞津聚伤心脾,痰气郁结顺气导,心脾两虚养心宜。  狂,  狂证恼怒不得宣,化火挟痰神逆乱,肝胆胃经审病机,生铁落饮二阴煎。  18、痫 证  痫证形成多先天,惊恐脑伤气逆乱,昏仆抽风吐涎沫、声类畜叫总由痰。定痫丸主风痰阻,火盛涤痰并龙胆,大补元煎合六君,心肾亏虚滋是全。  19、胃 痛  胃痛良附散寒凝,柴胡主疏气滞型,肝胃郁热化肝煎,保和丸消食积停,失笑丹参活瘀血,一贯芍甘阴虚更,黄芪建中温脾胃,通则不痛含义精。  附1:吐 酸  泛吐酸水有两端,香砂六君左金丸,寒热加减灵便用,病机指示属于肝。  附2:嘈 杂  脘中饥嘈时作止,胃热温胆加连栀,四君增味治胃虚,归脾汤主血虚时。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右归延生机。  20、噎 膈  噎即噎塞隔为拒,酒食所伤忧思郁,标本虚实当首察,启膈润燥利痰气。五汁津亏得良剂,通幽瘀血最相宜,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右归延生机。  附:反胃  食入反出胃家寒,丁香透膈治弗难,更有下焦乏火化,附子理中益火源。  21、呕 吐  胃失和降气上逆,虚实详辨定缓急,食伤外邪犯胃腑,保和丸施香正气。痰饮半夏合苓桂,疏肝夏朴左金一,理中脾胃虚寒型,麦门堪为胃阴虚。  22、呃 逆  胃气上逆呃呃呃,食乖正亏志不和,实证胃寒或火逆,丁香竹叶柿蒂多。若属气机郁滞型,五磨顺气勿蹉跎,更有阳虚理中施,阴虚益胃功效卓。  23、泄 泻  泄泻便稀更衣烦,湿胜脾虚最关键,藿香正气除寒湿,湿热葛根汤芩连。痛泻要方肝乘脾,保和食滞肠胃间,参苓白术脾胃弱,四神泻在黎明前。  24、痢 疾  痢下赤白并腹痛,里急后重夏秋生,湿热疫毒内伤食,损伤脾胃肠澼成,疫毒清凉白头翁,湿热芍药定权衡,寒湿胃苓重温化,阴虚驻车养阴清,真人善治虚寒痢,连理休息痢收功。  25、霍 乱  吐泻交作霍乱名,挥霍撩乱势堪惊,时伤秽浊食弗洁,三类寒热干霍生,寒霍重证急回阳,藿香纯阳适证轻,蚕矢燃照主热霍,绞肠为干玉枢平。  26、腹 痛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审病因,寒则良附热承气,虚则温补建中饮,实痛疏肝气不运,日久少腹除瘀根,另有食积保和丸,通字义广法度深。  27、便 秘  便秘脾肾关系密,胃肠传导论病机,不通艰涩便时长,治分热冷与气虚。热结麻丸冷济川,气结六磨能解急,黄芪汤擅气不运,尊生润肠治血虚.  28、虫 证  虫证总括  虫证寄生肠道间,蛔绦钩蛲及姜片,伤脾扰腑耗气血,面黄异嗜腹痛现。  蛔虫病  蛔虫痛剧乌梅丸,痛减驱蛔化虫专, 病久香砂六君子,尚有简易方法便  蛔 厥 蛔厥痛引右背肩,弯要曲膝躁不安,安蛔定痛乌梅施,缓解胆道驱蛔餐。  绦虫病  绦虫特征白节片,治疗南瓜子雷丸,槟榔石榴仙鹤草,驱虫务尽勿留患。  钩虫病  钩虫病为多南方,脾虚黄病绛矾良,气血两虚八珍施,驱虫榧子雷丸榔。  蛲虫病  蛲虫儿童患病多,肛痒夜甚小虫着,内服追虫外百部,注意卫生功效卓。  姜片虫  姜片虫病囊蚴染,菱角荸荠因生餐,驱虫为主佐健脾,槟榔香砂六君专。  29、胁 痛  胁痛病源主肝胆,实多虚少气血辨,滞瘀湿热肝阴虚,以通为主虚滋肝。气郁当疏柴胡散,瘀血旋覆汤复元,肝胆湿热龙胆妙,养阴柔肝一贯煎.  30、黄 疸  黄疸病由湿邪生,色分暗滞与鲜明,阳黄热重茵陈施,湿多甘露配五苓。急黄毒盛犀角解,阴黄术附寒湿凝,尚有木瘀郁血积,逍遥鳖甲随证定。  附:萎黄  萎黄肌肤淡黄色,倦怠干萎无光泽,黄芪建中温脾胃,调理脾胃为要则。  31、积 聚  腹内结块胀或痛,积聚病形各不同,聚证肝郁逍遥主,六磨食滞痰阻通。积初金铃失笑和,日久酌补膈下攻,正虚八珍化积施,重证切记图缓攻。  32、鼓 胀  鼓胀气血水交凝,肝脾肾脏常俱病,气滞柴胡胃苓选,寒湿实脾温而行,湿热中满合茵陈,肝脾血瘀需调营,六味膈下主阴虚,脾肾阳虚附五苓。  33、眩 晕  诸风掉眩肝风荡,髓亏血乏痰火伤,晕眩呕恶汗自泄,急标缓本辨证昌,肝阳上亢天麻潜,气血亏虚归脾汤,痰浊中阻夏白术,肾亏左归右归方。  34、中 风  中风总括  中风卒起证多端,气血虚火及风痰, 肝肾阴虚为根本,真中类中外邪辨。  中经络  络脉空虚风邪袭,大秦艽汤祛风亟,肝肾阴虚风阳扰,镇肝息风滋潜需。  中脏腑  中脏闭脱必须分,突然昏到不知人,口噤手握二便频,脱则手撒汗如淋。阳闭羚羊角汤治,至宝安宫急灌进,阴闭涤痰苏合香,脱证参麦复阳阴。  后遗证  中风后遗治颇难,针灸推拿并锻炼,偏瘫补阳还五施,镇肝息风病机转。语蹇肾亏地黄饮,风痰阻络解语丹,阳亢天麻须加味,口眼歪斜牵正散。  35、水 肿  水肿原因水湿起,越婢加术风水袭,五味消毒麻连豆,湿毒浸淫用之宜,胃苓五皮水湿证,湿热雍盛疏凿立,脾阳虚衰实脾饮,济生真武肾虚。  36、淋 证  淋证涩痛小便频,湿热蕴结膀胱肾,热淋通利八正散,石淋石韦增三金。气淋虚证补中气,实证利气取香沉。血淋小蓟导赤散,知柏地黄虚实分。膏淋汤治虚膏淋,实证萆薤分清饮。劳淋无比山药丸,六淋转化要详珍。  附:尿 浊  浊由湿热萆薤佳,气陷精下补中法,水缺知柏地黄主,火衰右归温肾家。  37、癃 闭  癃闭似淋闭不通,上焦不外肺热壅,中清不升浊弗降,下属湿热肾不充。清肺补中上中施,八正济生下辨明,更有沉香疏肝气,尿阻代抵挡堪攻。  38、腰 痛  腰痛悠悠酸无力,肾着沉沉不转移,若还湿热伴热感,痛如锥刺属血瘀。左右归丸肾虚主,甘姜苓术金匮立,四妙身痛逐瘀施,综合治疗勿劳欲。  39、消 渴  消渴三多体羸常,病在水金燥土伤,食乖情志劳欲过,阴虚为本燥标彰。上消肺热消渴方,中消玉女胃火炀,下消地黄肾阴亏,两虚肾气鹿茸良。  40、遗 精  遗精梦遗滑精探,心肾失调最相关,君相火动黄连施,补心三才封髓丹。湿热下注分清饮,劳伤心脾妙香散,肾虚滑脱精不固,地黄左归右归丸。  附:阳痿  阳痿赞育命火衰,归脾气血心脾责,大补元煎恐伤肾,湿热下注用知柏。  41、耳鸣耳聋  耳窍闭塞起鸣聋,鸣聋有别机理通。肝火痰火风热火,龙胆温胆银翘宗,肾精亏虚左慈滋,脾虚益气聪明崇,新久虚实标本辨,肝胆脾肾分补攻。  42、痹 证  痹证风寒湿热乘,闭而为痛痹斯名,风盛走游防风取,寒则痛剧乌头通。重着麻木薏苡仁,红肿白虎加桂精,虚久独活寄生施,内舍五脏法道更, 肝肾亏虚守虎潜,针灸推拿佐功成。  43、内 伤 发 热  内伤发热病缠绵,气血精亏脏腑偏,情志饮食劳倦因,孟浪发散或苦寒,阴虚内热清骨散,补中归脾气血研,血府逐瘀神方妙,丹栀逍遥热郁肝。  44、虚 劳  虚劳总括  五脏虚候立为目,气血阴阳大纲辨。虚劳病势多缠绵,内因外因先后天,  气虚  气虚主在肺脾脏,补肺加味四君良.血虚  血虚须辨心与肝,养心四物汤效验。  阴虚  阴虚在肺沙麦擅,心亏天王补心丹,脾胃阴虚汤益胃,肝肾补肝左归丸。  阳虚  阳虚里寒为征象,心用拯阳理劳汤,附子理中温脾土,右归丸方复肾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证:虚证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痰壅盛,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忡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瘕,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四肢冷,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亡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肝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7、血瘀: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症见。  28、气滞血瘀:气滞血瘀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9、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30、气虚失血: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尽力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2023-07-26 14:09:223

中医方剂趣味歌诀的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了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满足目标教学的需要,解决学生学习方剂记忆难的实际问题而编写。此书以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在文字上力求言简意赅,语趣、押韵、朗朗上口,并采用趣味化、谐音化,每诀有方、有药、有证及掌握要点,兼顾了方剂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每诀后附趣味歌诀以供学习者阅读、理解和记忆。此书文字精练,便于记忆,实为掌握方剂组成、功效、主治、适应证及使用要点之捷径。
2023-07-26 14:09:291

新编临床中药方剂歌诀的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一名基层中医大夫,他临证五十余年,整理了一套学习中药、方剂的简捷方法,并以歌赋的形式编成此书。 本书将临床常用中药640昧,分为20类。分实用便读、类效对比、临证对比三方面论述。主要功能清楚,容易学,记得住,不混难忘,临诊选药方便。方剂部分收载方剂400余首,并编为歌诀。 全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朗朗上口,实用性强,可广泛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生、自学中医者使用。 本书利用通读易懂的歌诀,将临床常用中药640昧,分为20类,分实用便读、类效对比、临证对比三方面论述。全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朗朗上口,实用性强,对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工作者,药物研究者,中药开发者,医学院校的学生不失为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好书。
2023-07-26 14:09:431

方剂歌诀的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血府逐淤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用柴胡,花粉草归山甲俱,大黄桃红煎入酒,损伤瘀血总能祛。七厘散: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证,补气活血经络通。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瘀少腹时作痛,淤散气顺保安康。丹参饮: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气滞血瘀两相合,瘀散气顺保安康。温经汤: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本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与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活络效灵丹:活络效灵用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症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桂棱茯苓丸;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胞宫淤血全可散。大黄庶虫丸:大黄庶虫芩芍桃,地黄杏草漆蛴螬,虻虫水蛭和丸服,祛瘀生新功独超。 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丹荷搁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四生丸:四生丸用三般叶,侧柏艾荷生地协,等分生捣如泥煎,血热妄行止衄惬。咳血方:咳血方中诃子收,海石栀子共瓜蒌,青黛泻肝又凉血,咳嗽痰血服之瘳。槐花散;槐花散治肠风血,芥穗枳壳侧柏叶,等分为末米汤下,凉血疏风热能涤。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藏,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黄土汤: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胶艾汤: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2023-07-26 14:09:561

方剂歌诀的解表剂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2023-07-26 14:10:101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以中医学术思想为基础,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方剂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样就能贯通整个方剂学了。方剂学于20世纪50年代方剂理论体系才得以初步形成,方剂学才逐渐地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方法是在传统中医临床观察和思辨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和吸取现代科学方法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医学整体、系统、辨证的基本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结合,方剂学科理论与现代多学科技术手段的结合。扩展资料方剂学研究具体工作主要有临床试验,文献整理,逻辑分析,实验研究,多学科研究等方面。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实证的角度认识方剂效用与方内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阐明方剂效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剂学
2023-07-26 14:10:264

中药方剂--理血剂咳血方

〖方源〗 《丹溪心法》卷二咳血十九:青黛 瓜蒌仁 诃子 海粉 山栀 各炒黑,右为未,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 〖组成〗  青黛水飞[6g]     瓜蒌仁去油[9g]    海粉[9g] 被过滤广告      山栀子炒黑[9g]    诃子[6g]   〖用法〗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 〖方歌〗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分析][病因病理]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2023-07-26 14:10:381

方剂学-按出处分类(金匮要略2)

1.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歌: 大柴胡汤用大黄,芩枳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力彰。 2.肾气丸 组成: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歌: 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 少量桂附苓泽丹,水中生火在温煦。
2023-07-26 14:10:451

三拗汤的方歌是什么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提到,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渣,口服,以衣被覆睡,取微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其实在出门前含片生姜,在嘴里里含着,让唾液慢慢地和姜汁混合,然后咽下,最后把姜片慢慢地嚼碎,吐掉或者咽下,这样就可使前胸保持一股暖气,不受外面风寒的影响。在《本草纲目》里这样记载: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瘴气。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相关内容解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中医方剂学著作,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本书是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以及从事中药炮制、制剂、调剂研究工作的必读书籍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2023-07-26 14:10:554

《汤头歌》和高校教材《方剂学》有什么不同?

同名的书有不同的版本,即使是“汤头歌”也分不同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也有优劣之分。总的来说,“汤头歌”注重的是歌诀,也就是总结方便大家记忆的歌诀来代替其中方剂的主要内容(组成、功效),有的“汤头歌”类书会附加方剂的方解、病机等,不过也是精简了的,主要是概括性的内容。但是《方剂学》是系统地对其中方剂详细的讲解,而且书后也附有方歌。可以这样比喻,《方剂学》比作语文,那么“汤头歌”相当于《语文》的总结资料书,汤头歌诀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所以汤头歌的书也分优劣),你学习语文不能拿一本讲解书来学习吧?所以汤头歌是在你学习了《方剂学》后去理解兼记忆用的。所以学习方剂还是要看《方剂学》类有系统详细内容的书,然后利用汤头歌诀来帮助记忆。
2023-07-26 14:11:503

方剂趣味记忆2

七福饮:(白叔)远归,当地人炒(酸枣) 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和马,才将秦(国老)晃眩 柴胡葛根汤:俏石姐请葛牛升柴炒粉 清瘟败毒饮:石母请俏丹姐要山地(玄参)炒犀(竹叶) 清胃解毒汤:粉要连升当地俏丹 不换金正气散:香后(仓促)令(二陈)炒枣酱 人参乌梅汤:(莲子)炒山瓜 牛黄清心丸:大山姐将请(四君子)归教(蒲黄)金曲,(犀角)才要防(雄黄)射羚(龙脑)卖猪肉(大豆黄卷)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草药 人参五味子汤:草令卖猪 葶苈大枣泻肺汤: 三拗汤:干嘛信? 二陈开郁汤: 香棱丸:我只能敛回(青皮)丁木箱 启宫丸:(二陈)令凶猪想超神 开郁种玉汤:粉丹令猪想要归 养精种玉汤:要熟鱼归 毓麟珠:人兄令猪要当地(杜仲)炒(二椒)鹿兔 小营煎:当狗要炒熟(山药) 荆防四物汤:四物汤加荆芥、防风 解毒活血汤:翘桃红只要当地(银花)割柴草 圣愈汤:四物汤加人参、黄芪 保阴煎:二弟请(黄柏)要续山草 胎元饮:(杜仲)白要当地人皮草 寿胎丸:续交(寄生)兔 五味消毒饮:二紫银菊公 止带方:(茵陈)责令黄西山要猪丹车 内补丸:连叫将归 左归饮:令(山药)炒熟狗鱼 调肝汤:当爸要教(山药)炒鱼 清热调血汤:兄要连当地香(红花)逃索丹 少腹逐瘀汤:小胡兄将没官当,要肉、蒲黄、五灵脂 膈下逐瘀汤:当乌胡兄只要红(牡丹)屎炒香桃 苍附导痰丸:导痰丸加苍术、香附 补肾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 一阴煎:西丹麦(生地)要炒熟 人参养营汤:(思君)起草远(五味),陈红将要当(官桂) 归肾丸:杜令熟狗兔鱼归山 安冲汤:龙牡猪飘旗,要(地黄)续欠 举元煎:白人升旗杆 清热固经汤:柏板要春情香交(地榆) 二至丸:悍女 透脓散:皇兄(穿山)归(皂甲) 复方大柴胡汤:老公只想要请(大黄)索敛财 红藤煎:(红藤)乳没银紫花,(大黄)干索丹 沉香散:王归(沉香)书草药,(石韦)滑(去卖)(葵子) 黄芪鳖甲散:(天门)(地黄)九令(白皮)柴姐要夏官人母炒(地皮) 顾步汤:(石斛)西归,(银花)参芪 四妙勇安汤:银花玄参归甘草 止痛入神汤:(槟郎)(仓促)归(皂角),九责(大黄)防(黄柏)逃 脏连丸:(地榆)情连当地,要(槐角)教(槐花)(警戒) 凉血地黄汤:(黄柏)(槐角)当地亲母 当归饮子:四物(首乌)界防芪草刺 除湿胃苓汤:六一散(仓促)防(五苓散)通陈后山 萆u424f渗湿汤:萆u424f薏黄柏,丹泽茯苓滑通草 二仙汤:威灵仙、仙灵脾 逍遥蒌贝散:当白领(慈菇)半醒才诉(牡蛎) 身痛逐瘀汤:桃红九兄没枪归西,炒香(地龙)屎 四妙丸:一苍黄牛 干姜苓术汤 龟鹿二仙膏:龟板胶、鹿角胶 虎潜丸:大补阴丸没蜂蜜,(陈皮)要将(虎骨)锁 双合汤:二陈令(桃红四物汤)炒(白芥子),沥姜 薏苡仁汤:干姐 乌头汤:干妈要骑乌 防风汤:葛妈九跪官,请令归草房 导痰汤:二陈指令(天南星) 通瘀煎:乌山择香(红花)归(青皮)(木箱) 五磨饮子:四磨汤去人参加木香、枳实 通关散:(细心)(鹅不食)(牙皂) 大补元煎:熟人(杜仲)归山炒狗(鱼肉) 槐角丸:(侧柏)请(地榆)归,只界防(白术) 附子理中丸:理中汤加附子 保元汤:桂草参芪 补肝汤:(首乌)要当地瓜兄炒鱼 益胃汤:沙门生冰玉 沙参麦冬汤:沙门(玉竹)炒粉扁桑 养心汤:(茯神)参芪凶,令远(二仁)早归炒拌(五味)肉 补肺汤:(石英)起草厚陈,令远门人贵将当地(五味)(红枣)种桑碗 清骨散:九连蒿母鳖柴炒(地骨皮)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哄葛(木香) 消渴方:(葛根)连(花粉)请母卖生(藕汁) 香附旋覆花汤:二陈一令(苏子) 十枣汤:着急遂愿 椒目瓜蒌汤:二陈令(苏子)停刺(桑皮) 柴枳半夏汤:(瓜蒌子)请(杏仁)姐炒(青皮) 己椒苈黄丸: 甘遂半夏汤:加草药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地榆散:(乌梅)归炒(柏根皮) 茜根散:(茜根)请(地榆)教(侧柏叶) 泻心汤:情连(大黄) 甘麦大枣汤:要卖人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涤痰汤:二陈去乌梅,男人是蜘蛛 苏合香丸:? 参附汤:加姜枣 羚角钩藤汤:领狗上草地,主妇要被拘 杞菊地黄丸:六位地黄丸加枸杞、菊花 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 春泽汤:五苓散人才门 代抵挡丸:(大黄)(穿甲)归逃 清肺饮:妈玄门结母喝荆粉 无比山药丸:山神指责巴地(五位)(杜仲)兔牛鱼 程氏萆u424f分清饮: 石韦散:(石韦)滑车(去卖)(葵子) 桃红四物汤: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疏凿饮子:(小豆)令(大腹)九郎抢交通商 胃苓汤:平胃散加五苓散 五皮饮:令陈(大腹)(将军)上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加白术 何人饮:归陈姜 清瘴汤:二陈请蒿连,六一才指令母茹尝 截疟七宝饮:(常山)青郎皮草厚,(煨草果) 柴胡疏肝散:穷陈只要香干柴 柴胡桂枝干姜汤:姜炒(牡蛎),请(天花粉)才贵 柴胡截疟饮:桃郎才尝(乌梅) 附子理苓汤:五苓散加四逆汤,加人参 调营饮:我(大腹)兄心归胡要令郎(桑皮)(大黄)停止卖肉枣酱 中满分消丸:四君子连二陈将只请母后杀黄猪 化积丸:山神连我兄三来香桃山 六磨汤:(大黄)(沉木箱)只要郎 木香顺气散:清官二陈炒厚肉,砂木屋香 鳖甲煎丸:(半吓)仁厚贵人为(牡丹)去(凌霄)交房消螂要胡大(将军)别射情妇 茵陈四苓散:(茵陈)(仓促)请陈柏令(苏梗)择车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 茵陈术附汤:肉炒姜 千金犀角散:(茵陈)连令山地(大黄)丹拦(玄参)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加茵陈 黄芪汤:贵人石门炒熟药,令母升旗 连理汤:草述连炮 桃花汤:赤石脂,姜,粳米 驻车丸:当交连炮 正气天香散:将香(苏叶)陈屋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丁香散:丁连早 补气运脾汤:四君子红旗人 通幽汤:桃红升归炒二地 启膈散:母郁令(沙丹二参)和砂糠 理中汤:参草姜术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去茯苓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去生姜 小半夏汤:半生 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 丹参饮:丹参(檀香)砂 清中汤:二陈令草寇连山 还少丹:西山小鱼令远地杜爸续食(五味)兔肉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二陈 通窍活血汤:兄要桃红充大将射(黄酒) 定痫丸:丹麦陈石老下南疆伏虎,扶母珠江远歇 琥珀养心丹:当地龙琥(二仁)连朱牛唱人神远(酸枣) 二阴煎:(黄连)通令(玄参)炒卖(酸枣仁) 癫狂梦醒汤:(苏子)(半夏)炒四皮通胡想要逃 生铁落饮:天麦星贝神令(二参)远钩菖砂俏皮 顺气导痰汤:导痰汤加香附、木香、甘草 逍遥散:白领当才干,逍遥逐江河 地黄饮子:远东贵妇赴沪地,将从大巴鱼尝味 解语丹:天蝎男远娼妇抢香草 真方白丸子:乌父知夏天天蝎香 芎芷石膏汤:高举枪 安神定志丸:神龙令人远唱 交泰丸:桂心、黄连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加黄连 龙胆泻肝汤:? 四逆加人参汤:父肝酱加人参 当归四逆汤:肝大同志药当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瓜 炙甘草汤:阿妈卖地,贵大人干酒浆 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黄芪、肉桂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白酒 桃仁红花煎:桃红想要乳兄请当地胡参 桂枝龙骨牡蛎汤: 七味都气丸:六君子汤加五味子 麻黄升麻汤:(玉竹)(麦门)炒出高贵药,令请姜母归 生姜甘草汤:生姜甘草人参枣 甘草干姜汤: 平喘固本汤:气沉下身,数款陶瓷无尘 桑白皮汤:二母前,(桑皮)擒瓜射(地龙)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加半夏 苏子降气汤:苏大官爷盛夏前后归国 补天大造丸:四君子远归要狗地板角骑(紫河车) 保真汤:当(两地)四君子齐知二门陈(地骨)后才要(五味)(黄柏) 秦艽鳖甲散:九地胡甲归母 百合固金汤:两地卖草药,百元皆归母 四磨汤:想要(人参)郎 五磨饮子:四磨汤去人参加香附、枳实 三子养亲汤:来借书 二陈汤:二陈领草莓酱 麻杏石甘汤: 华盖散:橘树杏林,(桑皮)麻草 金水六君煎:当地二陈领草 生脉地黄汤:生脉散加六味地黄丸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二陈 越婢汤:膏妈炒枣酱 射干麻黄汤:(细心)将桑麻碗五枣射下 黛蛤散:青黛、海蛤壳 清金化痰汤:(山栀)姐(知贝母)请(瓜蒌)令(陈皮)炒卖(桑白皮) 二陈平胃散:二陈(茯苓)苍老厚 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 再造散:再造桂枝汤,凶富人抢新房妻 新加香薷饮:香花逗俏猴 荆防败毒散:苏(将军)吃葱界防胡人结红草 月华丸:天门山地,沙母百令(景天)交(水獭肝) 沙参清肺汤:黄(太子)当沙党(贝母)炒(冬瓜仁)卖百玉 加味桔梗汤:陈银姐毅力炒母鸡 如金解毒散:如金解毒栀桔草,芩连柏英消毒好 千金苇茎汤:以桃敬瓜 参蛤散:人参、蛤蚧
2023-07-26 14:11:591

宣毒发表汤的方剂主治

麻疹发热,欲出未出。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方歌】疹伏宣毒发表汤,升葛前桔梗荆防,薄通翘蒡淡竹草,引加芫荽水煎尝。
2023-07-26 14:12:061

方剂歌诀的固涩剂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表敛汗效特灵。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敛汗见效奇。 九仙散: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皮贝母承,粟壳阿胶冬花味,敛肺止咳气自生。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木香诃,粟壳当归肉蔻合,术芍桂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桃花汤: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用之,温中涩肠功效好,久痢不愈正可施。 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能止无梦夜滑遗。桑螵蛸散:桑螵散治小便数,参苓龟壳同龙骨,菖蒲远志加当归,补骨宁心健忘除。缩泉丸:缩泉丸治儿尿频,脬气虚寒约失灵,山药台乌加益智,糊丸多服效显明。 固经丸:固经丸用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震灵丹:震灵丹治崩夹瘀,乳香没药五灵须,代赭禹粮赤石脂,朱砂石英入味具。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及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2023-07-26 14:12:211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重点解析

  中药方剂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复习的难点,关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相信很多考生都想了解,下面请大家阅读整理的关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复习重点解析的这篇文章:  一、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方剂功用主治组成方歌大承气汤峻下热结①“峻下剂”-痞、满、燥、实之阳明热结重证。  ②热结旁流证。  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大黄(实)、  芒硝(燥)、  厚朴(满)、  枳实(痞)。  趣记:皇后只是笑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小承气汤轻下热结,  除满消痞“轻下剂”-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大黄、厚朴、枳实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缓下剂”-燥、实而无痞、满之证大黄、芒硝、甘草  临床学科运用:  中西医/中医内科学——腹痛——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  中西医儿科学——腹痛——胃肠结热——大承气汤  二、大/小柴胡汤  方剂功用主治辨证要点配伍意义及组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①伤寒少阳证;②热入血室证;  ③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和解少阳—柴胡、黄芩  降逆止呕—半夏、生姜  扶正祛邪—人参、大枣、炙甘草大柴胡汤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不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大黄、枳实(无厚朴)  缓急止痛—芍药  组成为小柴胡汤+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去人参、甘草+大黄、枳实、芍药)    临床学科运用:  中医妇科学——经行感冒——邪入少阳证——小柴胡汤  中医内科学——阳黄——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  中医外科学——肠痈——湿热证——复方大柴胡汤  三、小建中汤/大建中汤  方剂功用主治辨证要点配伍意义方歌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饴糖+桂枝-辛甘化阳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芍药-缓急止痛。  大柴胡汤、麻子仁丸均有芍药)  组成: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生姜)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上下走窜,攻撑作痛,呕吐剧烈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趣记:人嚼姜糖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临床学科运用:  中西医/中医内科学——腹痛——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  中西医儿科学——腹痛——脾胃虚寒——小建中汤合理中丸  区别:中西医儿科学——腹痛——腹部中寒——养脏散  四、大陷胸汤/小陷胸汤(中医助理医师无)  方剂功用主治辨证要点组成方歌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水热互结之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大便秘结,舌红大黄、芒硝、甘遂(君)  大黄先煎,取其“治上者治宜缓”之意。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黄连、半夏、瓜蒌实(君)  趣记:拌黄瓜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散结涤痰优,痰热内结痞满痛,苔黄脉滑此方求。    五、另附总结诗一首:  大小兄弟要记牢,  承气柴胡建中汤,  大小陷胸互结证,  大汤证重小汤轻。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常备习题及答案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高效复习题及答案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终极冲刺习题及答案  执业医师, 方剂学, 儿科学, 内科学, 文章
2023-07-26 14:12:331

请问学习中医方剂学主要看什么,哪些是必须要背诵的?请略说一下即可

如果你想学好,而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话,那么中药的药性,归经是一定要会的,至于药效和主治那就不用说了,必须会,方剂其实就像写作文,关键在于看你怎么去根据病症调遣用药,书上的方子都是经典方,要背,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它的方子的精髓,就是它的药物搭配组成成功的地方,千万不要盲目的去背
2023-07-26 14:12:444

中药方剂--和解剂半夏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组成〗 半夏 半升,洗 [12g]      黄芩 干姜 人参 各三两 [各9g]      黄连 一两 [3g]      大枣 十二枚,擘 [4枚]     甘草 三两,炙 [9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合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2023-07-26 14:12:511

怎样巧记中药方剂

方剂记忆教学法 1 背诵方歌,重点记忆 现今方剂学教材所选的正、附方剂近四百首,每首方剂由哪些药物组成,具有什么作用,主治哪些病证等基本内容,都应该要求学生熟悉或掌握,这是在方剂学的学习过程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的确,如果孤立地去记忆并掌握这些内容确实比较困难。因此,前辈医家们为了方便记忆,将方剂的重点内容提炼压缩,并用歌诀的形式编写成方歌,如麻黄汤的方歌是:“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该方歌只用四句话,就囊括了方名、组成配伍、功用主治及主症等主要内容。方歌是中医传统的记忆方法,其特点是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方剂学教学大纲对教材中要求掌握或熟悉的一百五十多首方剂,明确规定要背诵方歌。为此,笔者第一次上课就要求学生自备一个袖珍小本子,将已学过的方剂歌诀抄在上面,晨起或利用零碎时间背上几首,在背诵新方歌前,必须先背旧方歌,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背诀要做到一章一节地背,学到哪里抄到哪里背到哪里,有些同学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深有体会,觉得尽管书后附有方歌或有专门印刷的方歌小册子,但“手抄本”更亲切,印象深。我经常告诫学生:年轻时记忆力强,背熟的东西不易遗忘,因此,要求他们趁年轻时多背诵,反复背诵,每次上课前都要检查督促,并定期在课堂上默写方歌。好多经过见、实习的同学都感受到了当时上方剂课时为什么老师一再强调要背熟方歌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熟练而准确地背诵方歌,临床用方才可能得心应手。 2 衍化延伸,扩展记忆 这种方法是将部分基础方衍化出的系列方或通过适当加减而变成的类方进行纵横梳理、总结延伸,有机地联系,触类旁通,以扩展记忆。例如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其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用是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若加陈皮名异功散,功兼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功兼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功兼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四君子汤除可衍化出如上所述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附方外,还可衍化为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正方。有时其药味组成仅相差一味而功用就大不相同,归类也不一样,如四君子汤去佐药茯苓加干姜为君名理中丸,归在温里剂,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四君子汤去君药人参加桂枝为臣名苓桂术甘汤,功用为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此方属于祛湿剂中的温化寒湿剂。其它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布袋丸、八珍汤等方都可以说是四君子汤的衍化方。笔者体会到重点掌握这类基础方的组成、功用以后,通过扩展,就容易记住更多相关联的方剂。 3 理解贯通,加深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方剂的组成、方义、用法用量、功用(治法)、主治证等内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只有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在理解贯通的基础上,才能加深记忆。例如寒下剂的大承气汤,组成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芒硝软坚润燥,以除燥坚;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其煎服方法为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且厚朴用量倍于大黄,故泻下与行气并重,攻下力最峻,主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明热结重证,为峻下剂;而小承气汤则不用芒硝,厚朴用量为大黄之半,且三物同煎,故泻下热结之力较轻,主治痞、满、实而不燥之阳明热结轻证,为轻下剂;调胃承气汤不用枳实、厚朴,芒硝溶服,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热结之力较缓,主治燥、实同见而无痞、满之阳明热结证,为缓下剂。这就从组成、用量、煎法等的变化来理解和推断其功用及主治证的差异。再如药味较多的独活寄生汤,相关内容比较难记,但根据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可从主治证的病因病机入手。该方主治久痹证,其病因病机特点是风寒湿邪合而为痹,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故治疗(即功用)既要祛风湿,止痹痛,又要益肝肾,补气血。在理解其病因、病机、立法之后,再分析其组成药物和方义:方名上的两药独活和桑寄生,既祛风湿,又益肝肾;秦艽、防风、细辛、桂心助独活祛风湿止痹痛,温经散寒;牛膝、杜仲助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以四物汤(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以四君子汤(去白术)益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同学们觉得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方剂进行这样的分析、推导、贯通,不但容易记,而且印象深,记得牢,可谓终生难忘。 4 抓住要点,巧妙记忆 中医方剂要掌握记忆的内容较多,如何熟记也得有个技巧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记忆的窍门。例如在讲解方剂的功用时,根据“以法统方”的原则,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记住方剂的分类,在明确共性的基础上,再抓住一些知识要点区别其个性。以理血剂中活血祛淤的方剂为例,其共性都有活血祛淤作用,而桃核承气汤中因含有调胃承气汤,组成中有大黄和芒硝,故兼下淤泻热作用,因主药桃核,祛淤作用较强,故有的教材称逐淤或破血祛淤;血府逐淤汤的组成除含有桃红四物汤,还寓有四逆散加味,故功用除活血化淤外,尚有行气止痛作用;补阳还五汤重用生黄芪,意在气旺血行,用桃红四物汤去生地活血,加地龙通络,故其功用为补气,活血,通络;复元活血汤用治跌打损伤,胁肋淤肿疼痛,药用柴胡、穿山甲等,故尚有疏肝通络作用,本方的组成可趣记为:将军(大黄)穿山,桃花(粉)红,柴草贵(归),再通过联想便可记忆其药物组成;温经汤的病机为寒、热、虚、实(淤),组成抓住气、血、阴、阳,补气用人参、甘草,养血用当归、芍药、川芎(四物汤去地黄),滋阴清虚热用阿胶、麦冬,温阳(经)祛寒用吴茱萸、桂枝(共为君药)和生姜,再加丹皮活血散淤,又清血分虚热,半夏通降胃气,有助于祛淤调经,诸药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淤之功;生化汤因主治产后虚血寒凝淤阻胞宫之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故功用为养血温经,祛淤止痛。其它如失笑散:活血祛淤,散结止痛;活络效灵丹;活血祛淤,通络止痛(功似复元活血汤);丹参饮: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效同血府逐淤汤而力弱);桂枝茯苓丸:活血化淤而缓消块等。学习中只有抓住了主要知识点,才可能类推其它,也就便于巧记这一类方剂的重要内容。 5 归纳对比,强化记忆 在同章、同节或同类的某些方剂中,其组成、功用和主治证有相似之处,因此对这样的方剂要加以归纳比较,找出方与方之间的异同,寻求共同点,区别不同点。如五苓散和猪苓汤,两方相同的药物是茯苓、猪苓、泽泻,功用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之证。不同的是:五苓散中尚有桂枝、白术,温阳健脾以化气利水,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饮;而猪苓汤组成尚有滑石、阿胶,清热养阴以润燥利水,主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之证。有些方剂,尽管分属在不同的章节,因其药物组成部分相同,也有其共性所在,可跨章节前后联系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析同,如桂枝汤与小建中汤、小青龙汤与苓甘五味姜辛汤、蒿苓清胆汤与温胆汤、导赤散与小蓟饮子等。有些主治证类似的方剂,其病因病机和具体症状都有一些差异,亦可以比较鉴别,强化记忆,如治疗久泻久痢的方剂就有真人养脏汤、四神丸、补中益气汤、乌梅丸等。总之,方剂之间可以比较的内容较多,笔者一般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其制成图表,以形象、直观的效果,使学生一目了然。 6 联系临床,巩固记忆 中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学习方剂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方剂的主治和自己临床使用这些方剂的经验讲一些现代应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成方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体会方剂运用的规律和灵活性,开拓学生视野。与此同时,可根据所学方剂的功用、适应证精选病案,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所讲方剂的印象和理解,巩固记忆的内容,通过具体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临床,提高学生分析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方剂学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适当地穿插记忆方法教学,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开发智力和记忆潜能,而且使学生不再为方剂难记而苦恼,也避免了方剂学教学枯燥而单一的模式,增强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
2023-07-26 14:13:001

谁能帮忙讲解一下中医考研的具体事项,要提前多久准备

中医综合的考试,涵盖六门专业课,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考点繁杂,分值也最高,应给予最多的时间,最大化的重视。应对中医综合总的思路就是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争取早日开始规律性的背诵。中医综合拆分为:方剂中药中内靠无数次的背,中基+中诊靠深刻理解,针灸随缘。四个部分,从六月开始,依次复习。与此同时,深刻的理解每门课的考点在哪,一定要将各个科目拆开。课本上的知识点非常准确,但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啰嗦和不简练,如果你基础很好,确实适合翻烂课本,冲击400分,如果你基础不好,那还是早点把课本放一边,你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于课本,个人意见仅适合在对教辅书答案或观点有冲突时查证使用,其他适合完全可以丢一边。打印一份方剂学按章节排列的所有方歌及其组成的文件;打印一份中药按章节排列的功效、性味归经,治疗的文件;打印一份中内只有病名、证型、治法、处方的文件;打印一份中诊望闻问切四诊要点及其对应表现的文件;打印一份针灸学要求记忆的穴位定位的文件,这就差不多了。这些打印稿非常重要,首先是方便记忆,非常简单凝练,没有什么废话,其次是心理压力小了不少,你会发现背完一门课是如此的快,对于建立信心大有裨益。首先从方剂的方歌和中药的功效开始,按照大纲的要求,一个方歌也不要少,一味中药也不要漏。最开始把方解直接抛开,中药的性味归经直接抛开,只追求记忆的数量,不追求质量,最短的时间内做到能每天循环一遍方剂+中药。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每天看一会儿某宝典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不需要记忆多深刻,有个印象就行。这期间的重点在于最短时间把所有方歌和所有中药形成一个记忆,这两门是没有诀窍可寻,没有捷径可走,无法推理,无法分析,必须死记硬背,而且记忆的次数越多越好,最好争取做到每两天一个循环,背一遍中药和方剂,因此方剂中药必须首先拿下。方剂中药背完,继续拿宝典的中基中诊当小说看不要停,每两天循环滚动方剂中药加深记忆不要停。开始着手背中内,中内只背病名证型和处方,边背边做历年真题,背一章节做一章节,再背再做,反复背反复做,中内的考点相对密集,各个证型的特点非常清晰,再日后熟练了中诊以后更是可以无压力推理,不需要在证型上花太多功夫。重点是记住每个病,几个证型,分别是什么,各用什么方,就不会有问题。加深记忆,主要靠做题。一定要做真题,反复做,一直做到对考研英语的出题套路心中有数。每次做,做完批改,不要在乎答案得分的多少,你要重视近十年的卷子是不是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看懂了,要逐句逐句翻译,不管这里是不是出了题目。结合你背单词的效果,将高频单词和真题刷漏互为补充。政治①肖1000②红宝书同时画树状图(哲学部分),画时间线(近现代史),道德和法律基本看天③一定要背肖四!有时间可以搭配看一下20天20题。
2023-07-26 14:13:091

方剂歌诀——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 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 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 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医学教育 网原创;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银翘汤 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   麻杏甘石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发表汤 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   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医学教育 网原创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柴葛解肌汤 程氏也有同名方,柴葛草芍芩地黄;丹皮二母一并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葱豉汤 葱豉汤是肘后方,解表发汗又通畅;恶寒发热头闷痛,服后邪散津不伤。   活人葱豉汤 类证活人葱豉汤,更加葛根与麻黄;恶寒腰背头项痛,得汗表解保安康。   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荆防败毒散 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仓廪散 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参苏饮 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医学教育 网原创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邪寒外解不伤阳。   麻附甘草汤 前方去辛加炙草,无汗微热宜煎尝。   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汤 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独白薇木香草;外感热伤津不足,生津清热又解表。
2023-07-26 14:13:281

清热剂歌诀——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 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汤 身热欲呕骨节痛,加入桂枝疏经脉。   白虎加苍术汤 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苍术湿热减。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 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莲子心。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清热解毒   黄莲解毒汤 黄莲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泻心汤 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干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化斑汤 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神犀丹 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清脏腑热   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清心莲子饮 清心莲子参耆苓,地骨车前甘草芩;益气生津清心火,主治淋浊与遗精。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泻青丸 泻青丸用龙脑栀,泻火下行大黄施;羌防升散芎归养,泻火养肝不宜迟。   当归龙荟丸 当归龙荟用四黄,栀子木香与麝香;和蜜为丸加青黛,肝胆实火悉能攘。   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戊己丸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医学教育 网原创泄痢痛再脐。   香连丸 香连相合治热痢,症现腹痛又里急。   泻白散 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亦泻肺,行水祛痰喘自息。   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泻黄散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芍药汤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黄芩汤 黄芩汤用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医学教育 网原创黄柏秦皮备。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上方加草与阿胶,产后虚痢称良剂。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旱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清骨散 清骨散主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2023-07-26 14:13:361

方剂歌诀的介绍

方剂歌诀,中医将不同病例使用方剂,编成歌诀。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方便临床实用和中医药爱好者研读使用。
2023-07-26 14:13:551

谁知道方剂“珍珠母丸”的方歌、谢谢啦

珍珠母丸归地参,犀沉龙齿柏枣仁;朱砂为衣茯神人,镇心潜阳又宁神。方剂书上的歌诀。
2023-07-26 14:14:193

我记不全“养精种玉汤“的方剂,有趣味歌诀吗?

养精种玉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是由《局方》中的四物汤加山茱萸去川芎而成方!所以记住这句口诀“记得四物汤,枣皮(山茱萸)换川芎”!全方药组便为当归,白芍,熟地,山茱萸!
2023-07-26 14:14:261

谁能帮我找到方剂,中药和针灸歌诀

  十四经经穴歌  四经经穴歌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歌  手太阴经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之下是尺泽  孔最下行接列缺  更有经渠于汰渊  鱼际少商如韭叶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  手阳明经起商阳  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复温溜  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醪五里进  臂瑙肩隅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镣接  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  承泣四白巨镣经  地仓大迎夹车对  下关头维与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  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  不容承满及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  天枢外陵大巨屯  水道归来气冲穴  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  上巨虚穴条口位  下巨虚穴是丰隆  解溪冲阳陷谷中  直下内庭厉兑穴  四十五穴阳明终  四.足太阴经经穴歌  足太阴经脾中舟  隐白在足大趾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  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泉  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  腹哀食窦天溪连  胸乡周容大包进  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穴歌  九穴心经手少阴,  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隧,  神门少府少冲寻。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  少泽前谷后溪数,  腕骨阳谷养老绳,  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  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  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  听宫耳前珠上走。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七,  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  五处寸半上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昴  天柱后际大筋旁  大杼夹脊第一行  直下风门肺俞长  又厥阴俞与心俞  督俞隔俞俱一行  肝胆脾胃接三焦  肾俞气海大肠乡  关元小肠到膀胱  中膂白环仔细量  上燎次燎中复下  一空而空要髁当  会阳阴尾骨外取  附分挟脊第二行  魄户膏肓神堂走  噫嘻膈关魂门当  阳刚意舍仍胃仓  盲门志室续胞盲  二十一椎纹中央  殷门浮郄委阳到  委中合阳承筋乡  承山飞扬踝跗阳  昆仑仆参申脉忙  金门乘骨束骨接  通谷至阴小趾头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歌  足少阴经二十七  涌泉然谷太溪溢  大钟水泉通照海  复溜交信筑宾接  阴谷膝内辅肾后  以上从足走至膝  横骨大赫连气穴  四满中注膏俞集  商曲石关阴都蜜  通谷幽门半寸辟  步廊神封又灵墟  神藏玉中俞府毕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歌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  关冲液门中渚旁  阳池外关支沟正  会宗三阳四读长  天井清冷渊消泺  懦会府寥天寥党  天牖翳风瘛脉青  颅息角孙耳门乡  和镣前接丝竹空  三焦经穴此推祥  十一.足少阳胆经经穴歌  足少阳经瞳子僚  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  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百次  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  正营承灵脑空摇  风池肩井渊腋部  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  居僚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泉  阳交外丘光明宵  阳辅悬钟丘虚外  足临泣与地五会  侠溪窍阴四趾端  十二.足厥阴肝经经穴歌  一十四穴足厥阴  大敦行间太冲侵  中封蠡沟中都近  膝关曲泉阴包临  五里阴廉急脉穴  章门常对期门深  十三.督脉经经穴歌  督脉廿八行于脊  长强腰俞阳关密  命门悬枢接脊中  中枢筋缩至阳逸  灵台神道身柱长  陶道大椎平肩列  哑门风府上脑户  强间后顶百会率  前顶囟会下上星  神庭素僚水沟系  兑端开口齿中央  龈交唇内齿缝间  十四.任脉经经穴歌  任脉廿四起会阴  曲骨中极关元针  石门气海阴至交  神阙鸠尾步中庭  膻中玉堂连紫宫  华盖璇玑天突逢  廉泉承浆任脉终
2023-07-26 14:14:341

中药方剂--清热剂龙胆泻肝汤

〖方源〗《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阳药也”。[说明] 〖组成〗 龙胆草 酒炒[6g]   黄芩 炒[9g]   栀子 酒炒[9g]   泽泻 [9g]   木通 [6g]      当归 酒炒[3g]   生地黄 酒炒[6g]   柴胡 [6g]   生甘草 [6g]   车前子 [6g] 〖用法〗水煎服。 〖方歌〗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病机〗         ┌ 内扰 ─→ 情志变化(烦燥易怒,发狂、抑郁)         │ 肝胆 ┌实火 ─┤ 上炎 ─→ 目赤肿痛,巅顶头痛,口苦咽干,耳聋、耳肿、耳痛、耳内疮疖。    │    │    │    └  胁肋胀满疼痛  ┌─┤  │ │    ┌下注 ─→ 前阴(痒、肿、痛),小便淋浊,带下(黄稠、粘滞、臭*)  │ └ 湿热 ┤  │      └交蒸 ─→ 胆汁外溢 ─→ 黄疸  │  └─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
2023-07-26 14:15:031

中医考研方剂怎么保证的15分

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中医考研的学生来说,就是中医综合、英语和政治。(一)中医综合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和人文。这七科中中内占28%,所以一定要重点复习。1、中医基础:(1)阴阳、五行、藏象生理病理及联系、气血津液、经络循行等等,这些重点一定要知道。(2)内经原文非常重要,一定要理解书中的内经原文,现在特别喜欢出原文的题,然后让你去理解,或者让你选下一句话。2、中医诊断:中诊比较杂,东西都比较散,其中四诊(舌诊、脉诊),八纲、脏腑、三焦、六经辨证这些要重点看,辩证一定要弄明白,这直接影响方剂、中内,所以基础一定要打牢。3、中药:(1)每天规定自己背10-15个,一周抽出一天复习,一定要反复反复的去背,人都是会忘的,所以不要气馁,多背几遍就变成你的了。一些特殊药的用量、用法、禁忌症要重点记忆(2)主治应用理解记忆,根据功效去推,特殊功效重点记忆。4、方剂:(1)背方歌(2)功效主治(尽量背,有能力的一定要都背下来)、方解(理解)、配伍特点(尤其要注意方中的君药),从去年这个出题来看,现在偏于考那种方解,某一味药在不同方中的作用,或者某一味药在这个方中的作用,都是多选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多看书,多理解。总的来说要看兴趣,我就特别喜欢中医,特别是药才,还有要努力,怎么不能多考点,十五分有啥用
2023-07-26 14:15:132

中医考研中医综合怎么复习?我把书看了一遍,做题基本对的少,好痛苦,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正确的,怎么办呢

中医综合考试试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rSBTYoyZYhHhKoPOT5zkw提取码:njtp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2023-07-26 14:15:235

目前为止,最好的中药学教材是哪个版本?同问方剂学?金匮要略?具体说明一下原因,谢谢~

中药学、方剂学,个人认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黄白色封面的好,作者写得认真。第二版白灰色封面的感觉一般。金匮要略的教材,没什么好推荐,大同小异。 只要是教材,就是一帮砖家把各种主流的学术观点合拢在一起,找出最中庸(有时最中庸=最没用)的观点写进去。只要是教材,就必然是业界争议最小的观点合集。争议最小=最缺乏创新。 另外还推荐1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的方剂学、金匮要略、伤寒论。这个系列的丛书编写质量比较高,但不是教材,是研究参考书。2上台湾有个叫“诚品书店”的官网,地址好像是eslite,上面可以网购一些台湾的中医教材。运费贵,但是那边的学术氛围好,编写质量会好一点。 这位仁兄必然是有心的中医同道。真心话,教材,只是入门中医的捷径,但不是日后提高的道路。学完中药、方剂、伤寒、金匮、内经,要在一边刻苦复习方歌、条文的同时,一边学习各家学说。各个流派的中医的用药、开方思路,分散写在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卢崇汉、张锡纯等等人的书里。那些藏在方子背后的理论,是教材远远未涉及的。
2023-07-26 14:15:473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如何进行学习?

【导读】在进行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时候,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必然要进行方剂学学习,而方剂学学习的时候,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所以亟待好的方法来进行学习,那么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如何进行学习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1、方剂总体分析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方剂总论部分考察内容较少,考点也相对比较集中,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求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其次要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第三,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了解药物组成;第四,对组成、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要加以鉴别比较,从中掌握其配伍特点与变化。2、要掌握方剂的考点,知道考什么我们以阳和汤为例,本方有三个考点,而三个考点几乎都是能反推出来的。第一个功用,阳和汤病因是因为营血虚,寒凝痰滞,那么根据病因我们就能推出它的功用,治疗需要温阳补血、散寒通滞,这已经解决了第一个考点。第二个药物的配伍,我们接着上面的思考,治疗要温阳补血,那药物里,谁温阳?谁补血?本方中用了熟地去补血,用鹿角胶去温阳,这两个药也是方剂中的君药;同时还有痰,那这个痰我们用了能清皮里膜外的白芥子;再谈一谈方中的麻黄,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在温阳、补血、散寒的基础上配伍麻黄,以其辛散之气来鼓动气血流通达到散寒通滞的作用;最后记住熟地与麻黄的比例20:1,这就解决了第二个考点。第三个考点主治,也就是方剂干嘛用的,治疗什么,阳和汤治阴疽。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来,知道方剂的考点,然后进行一个分析,可以发现并没有那么难,并不是一定要死记硬背下所有的药物组成,同样可以拿到分。3、比较记忆有些方剂,组成、功效和主治证有相同之处,这样的方剂应互相比较,找出共性,突出个性,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总结,下面通过表格来给大家举例。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两个方剂的不同,方便对比着记忆。4、趣味记忆歌诀就是大量的方剂如何去记忆,我们要从功用、主治、药物组成这几个方面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加上一些趣味记忆歌诀,可以更好地去记忆。我们以寒下剂为例。可以看到,我们在表格最后加入了一些趣味歌诀,如果一直机械的背诵方剂,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差。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每次都从解表剂的方歌开始,背了几天背不下去,再次从解表剂开始,效果并不好。而一些趣味歌诀,可以帮我们记住药物组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就是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记忆的方法,对于2020年备考的考生,如果你想要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可以通过一些中医经典必背方剂歌诀,进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加油!
2023-07-26 14:15:551

怎样学好《方剂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级研究生 于梅《方剂学》是中医学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许多同学对学方剂感到头痛,认为背方歌、记组成枯燥乏味,而且背后就忘。尤其在临床见习或跟老师坐诊时,发现临床所用方剂大多与课本中所学不同:有的方子与所学方剂仅一两味相符,还依稀可见原方的影子:有的则面目全非,完全是老师的自组方。由此疑窦丛生,提出了背方剂还有没有用?背多少方子为好?如何背?所学方剂与临床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疑问。笔者临证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工作和学习中,对学用方剂略有心得,笔之于纸,希冀能给后学者一点启迪。1.背多少方子为好?《方剂学》教材中所选方剂比较精当,且各科有代表性皆有,总计200多个,这是众方之基石,是必须记住的。记住这些名方和临床常用方,初入门墙,已足矣。当医生之后,再根据临证需要,不断充实没学过的有效的新方,借以丰富自己,恐怕还要增加一倍。记得南京有位樊天徒先生,掌握了一万首处方。2.如何背方子?背方剂的方式因人而异,或依照课本上的方歌,歌诀琅琅上口,好记;也可按照自己的方式编顺口溜来记。总之,只有采取方式的不同,毫无投机取巧可言。只要下死功夫背,对于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而言,记住二三百方,是不难做到的。背过了,不久又忘了,怎么办?再背,重复是记忆之母。年轻时记的东西,到老都记忆犹新,这叫“童子功”。 3.如何学习方剂?理解是记忆之父。学方剂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不仅要背诵,还要通过记组成,学其立方之法,悟其制方之意。君臣佐使,药物用量,都要高清楚。如徐灵胎所言:“昔者圣人之制方也,推药理之本源,识药性之专能,察气味之从逆,审脏腑之好恶,和君臣之配偶,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经络,其思远,其义精,味不过三四,而其变化不穷。” 他还指出:“古人制方之异,微妙精祥,不可思议。盖其审查病情,辨别经络,参考药性,斟酌轻重,其于所治之病,不爽毫发,故不必有奇品异术,而沉疴艰险之疾,投之辄有神效。”只有领悟其立方之义,才能掌握其真谛,临证方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此外,还要学会作同类方的比较分析,例如桂枝汤与麻黄汤,麻黄汤与麻黄加术汤,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苡甘汤,大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桑菊饮与银翘散,三承气汤等。通过比较分析,即可理清处方用药的特点,又有助于加深对方子的记忆。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方子,是撰方医生一生心血的结晶,如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丹溪的大补阴丸,陶节庵的回阳救急汤,吴澄的补脾阴正方等。有的医生是“名以方传”,如三子养亲汤的撰方人韩飞霞,一贯煎的撰方人魏柳州,牵正散的撰方人杨倓等。如能由其方而进一步学习他们的学术思想,不仅方记得牢,还会有其它更大的收获。4.方剂与临床关系如何?首先,把学到的方剂运用于临床,由“规矩”变为“方圆”,并在临证中学会加减变化。如已故名医程门雪评叶天士医案所言“加减变换之美,从来所无”。“知常则以达变”,当行医10年、20年,有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之后,就要逐步摆脱方剂的约束,以追求更好的临床疗效。宋代名医徐叔微云:“余读仲景书,用仲景法,而未尝泥于仲景方,斯谓得仲景之心”。元代罗天益叶主张“临病制方”。金寿山指出:“临证治病,既要掌握几张主方,又要随时变通。”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中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证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已故名中医蒲辅周先生更进一步强调“一人一方”。他说:“医生没有‘通关钥匙",看病就如同拿钥匙开锁,一千把锁,就要一千把钥匙。就是所患病状完全相同,但人有男女老幼,地有南北西东,时有春夏秋冬,质有刚强柔弱,就要求我们同中求异,做到“一人一方”,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习用套方套药的路子,提高疗效。”明乎此理,临证之际,有现成方可用者用之,不合适的加减变换之,完全不对路子,无方可用者,则因证立方,自辟蹊径。正如张洁古所云:“前人之方,也都是前人对证之药,你要用,就必须审证求因,‘体指下脉气",看合适不合适。”他曾形象地把这比作“拆旧房,盖新房”,有的材料可用便用,用不上就不要用,完全不合适就只好自己想法子了。其次,带着病人的“病情”去读书,为解除病人的痛苦、抢救病人的生命而求立竿见影之效。元·滑寿治疗“一妇反胃,每隔夜食,致明晚吐出不消,其脉沉细弱,他医以暖胃药罔效。”求治于滑氏,滑氏迟疑不决,难以处方。夜来他带此病潜心拜读前人有关论述,终于从李东垣治“反胃”中得到启示:“通其秘,温其寒,复以中焦药和之。”他按照这种方法,二十余剂便治好了这位患者的病(《张氏医通·反胃门》)。韩飞霞云:“余每以夜央跏坐,为人处方,有经旬不能下笔者”,这其中也道出了医生处方的辛苦。事实上,医生的许多好处方,都是这样“逼”出来的。带着遇到的棘手的或从未见过的病例,沉浸在书海中,寻找解扣开锁的窍道。翻开古奥的中医典籍,便如同向长辈请教,虽不必正襟危坐,但虔诚的态度必不可少,决不同于读武侠、言情小说那样轻松,也不同于“随便翻翻”那样洒脱,病家的性命就悬于你的笔下。“书卷多情似故人”,一个问题的豁然领悟,一个相似病案提供的医疗经验,一首名方的化裁,一两味药的灵活运用……无不使你茅塞顿开,想到又可治好一位病人,又能解决一道难题,顿觉“灯花亦灿烂”。虽然“天下之病,千端万绪,而我之设方亦千变万化”,但“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易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医学源流论》)即无论临证方剂如何变化,法不离宗,其遣方用药思路无不受经典方剂立法之启发。否则,临证用药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上所述,方剂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所选的方剂都是历经临床验证的,是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总结,是方剂中之精华,也正是我们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学好经典方剂,是我们步入医门的必由之路。
2023-07-26 14:16:031

学习中医要先学中药吗?要不然很多方剂的药都不知道药性。

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不然很难理解中医,然后多背,《黄帝内经》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书先不要看,把基础打好在去看,不然就像学长说的看也是白看,因为根本看不懂。师传的一般都是先背书,几大经典著作都背了再上临床跟着学如果是自学,我交你一套我们大学时期的教学方法吧,首先你要买一套教材,我把基本的教材列出来,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这只是基本的,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一下希望能帮助你,我觉得对于自学比较容易入门。比较快的能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思路。第一门课程你需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必修的,会有很多看不明白,没关系,一直看到第五章节你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医的理论了,中医的学科是抽象的,第二门课程你要学习中药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当然条件允许最好能卖点带图像的中药书籍来加深印象,第三门课程,方剂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书里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记下来,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八珍汤等,大概有几百个方子,把重点的方子记下。这三门课程归纳为理论课程,就好比打仗你现在已经掌握如何用枪了,下一步应该学习如何射击,如何打中把心。第四门课程,中医诊断学,这课程很重要,是理论步入实践的桥梁,把中医诊断学学会,后面的课程如鱼得水,中医诊断学主要讲的是如何分析疾病,如何诊断疾病。第五门课程,中医内科学,必修的,中医内科学属于实践课程,里面讲解很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有其他的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都属于实践的课程。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想学习治疗儿科的疾病,就多专研。医院也不是每个医生样样都精通的,所以这时候你需要选择自己的想专研的课程,(正规院校内,外,妇,儿,是必修的,自学的就可以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来学,太大量自己也消化不了)如果想往针灸推拿方面发展,在第四门课程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学习经络学,学完经络学在学习针灸学,经络学是理论学科,针灸推拿学属于实践课程。学完这些,你以及是个中医的入门学生了,想治病厉害,救死扶伤,你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医学院校这时候是在医院学习一年或者两年,临床实践很重要,你最好能找个诊所之类的跟个老师学习一两年,就当是你的医院实习。在学习中医最好能同时学西医的课程,(我们当时也学的)第一门解剖学,第二门生理学,第三门,病理学,第四门药理学,如果时间多,最好把生物化学也学了,这课程讲解DNA排列,维生素的作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以及自身合成还有需要饮食补充。人体需要多少热量,一天消耗多少,需要喝多少水,里面都有详细飞分析。西医至少学这5门课程
2023-07-26 14:16:145

哪里有方剂学学习心得

我觉得吧,方剂学习方歌的背诵很重要。中医毕竟是门经验学科,古人的经验一定要继承好。再说没有继承,创新也无从谈起。
2023-07-26 14:16:322

要怎样才能学好中医?

自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学习的更快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不然很难理解中医,然后多背,《黄帝内经》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书先不要看,把基础打好在去看,不然就像学长说的看也是白看,因为根本看不懂。师传的一般都是先背书,几大经典著作都背了再上临床跟着学如果是自学,我交你一套我们大学时期的教学方法吧,首先你要买一套教材,我把基本的教材列出来,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这只是基本的,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一下希望能帮助你,我觉得对于自学比较容易入门。比较快的能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思路。第一门课程你需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必修的,会有很多看不明白,没关系,一直看到第五章节你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医的理论了,中医的学科是抽象的,第二门课程你要学习中药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当然条件允许最好能卖点带图像的中药书籍来加深印象,第三门课程,方剂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书里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记下来,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八珍汤等,大概有几百个方子,把重点的方子记下。这三门课程归纳为理论课程,就好比打仗你现在已经掌握如何用枪了,下一步应该学习如何射击,如何打中把心。第四门课程,中医诊断学,这课程很重要,是理论步入实践的桥梁,把中医诊断学学会,后面的课程如鱼得水,中医诊断学主要讲的是如何分析疾病,如何诊断疾病。第五门课程,中医内科学,必修的,中医内科学属于实践课程,里面讲解很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有其他的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都属于实践的课程。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想学习治疗儿科的疾病,就多专研。医院也不是每个医生样样都精通的,所以这时候你需要选择自己的想专研的课程,(正规院校内,外,妇,儿,是必修的,自学的就可以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来学,太大量自己也消化不了)如果想往针灸推拿方面发展,在第四门课程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学习经络学,学完经络学在学习针灸学,经络学是理论学科,针灸推拿学属于实践课程。学完这些,你以及是个中医的入门学生了,想治病厉害,救死扶伤,你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医学院校这时候是在医院学习一年或者两年,临床实践很重要,你最好能找个诊所之类的跟个老师学习一两年,就当是你的医院实习。在学习中医最好能同时学西医的课程,(我们当时也学的)第一门解剖学,第二门生理学,第三门,病理学,第四门药理学,如果时间多,最好把生物化学也学了,这课程讲解DNA排列,维生素的作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以及自身合成还有需要饮食补充。人体需要多少热量,一天消耗多少,需要喝多少水,里面都有详细的分析。西医至少学这5门课程
2023-07-26 14:16:546

怎么背方剂?

在我还没有学中医的时候,就听说搞中医一定要背《药性赋》和《汤头歌》等等。但在中医学院学习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强调背诵的重要性。课程分了选修和必修,内容分了一二三类,考试范围分了重点和了解等。学生首要应付的当然是考试,却往往忽视了中医基本技能的背诵,总是想先把考试解决了,其他的东西可以在临床的时候慢慢补充。就这样本科五年下来,学的东西随学随忘,到最后脑子似乎没留下什么东西,真到临床的时候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时候再去背诵,虽是亡羊补牢到也为时不晚,但很难有好的效果了,因为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饭做夹生了,再回锅怎么也不爱熟!在我看来,若想牢固地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和技能,背诵是头等重要的,理解和运用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你连内容都不知道,又何谈去理解、分析和运用呢!如果不需要背,那老祖宗就不用费那么大劲儿把那么多中医知识编成歌诀了。《医宗金鉴》之所以在师带徒的学习方式中以及民间中医那里被视为学习的必备书籍,就是因为它歌诀试的背诵体列宜于掌握。我的体会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可以“徐图之”一点一点的慢慢去背,中药和脉学也可以理解性的掌握(当然能背下来更好)。但方剂一定要背,而且要够一定的数量。用药如用兵。一味一味的单药都是散兵游勇,一个又一个经过前人验证的方剂才是一支支队伍。相信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会深有这样的体会——常被老师问到的就是方子,那还仅仅是组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洪图教授不止一次地感叹,现在太多学生,包括研究生和年轻的医生,掌握的方剂太少。这你还怎么去看病呢?到底该如何背方剂?我把我的感受和经验告诉大家,信不信由你。一、方剂(歌诀)版本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首先是《方剂学》教材的一、二类方剂,因为这要兼顾到考试,非教材类的方剂书有些方子的组成和教材的有出入。把这些方剂整理下来,如果你认为某些方剂的歌诀编得不好,可以自己修改,这样更容易记住。然后做个备份,免得丢失前功尽弃。除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可去背汪昂的《汤头歌诀》了,汪昂虽然算不上出色的临床医学家,但至少他的方歌公认编得是最好的:有方名,有组成,有主治。这里面有些方剂与教材重复了,略过,选剩下的背。最不能用来背的就是《趣味方剂歌诀》这类的书,因为难以融入方名和主治,而且编进去的药绝大多数都以谐音的方式写入,日久极易搞混,张冠李戴,学中医切不可找捷径,所以这种方法万万不可取。如果你用了这种法,时间越久越会发现其遗害无穷。二、经方的背诵。《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不用问了,这必须得掌握。除了教材选过的,这些经方编得比较好的,是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和《金匮方歌括》。经方的药量都是极严格的,所以陈念祖的歌括里编入了药量。但他的这些方歌也有不好的地方,很多都没有方名,这方面和汪昂比起来,要逊色些。所以经方背起来有些难度,虽然大多数方子的药物都不太多。三、杂方。除了上述的这些方剂,还要掌握后世医家的一些代表方剂,相对于经方被称为时方。这里面包括温病、妇科、儿科、五官科和外科的一部分方剂。这些大多都没有方歌,需要自己编写。这类方子看似有些麻烦,但自己编写也有好处在里边——原创当然容易记得,更主要的是后世医家,在结构方剂时很多都参考了前世医家的成果——有多少方子里有张仲景的桂枝汤,恐怕没人能说得清。再比如圣愈汤,就是四物汤加参芪。这样组织起来就容易许多。不管怎么说,背诵是个挺枯燥的事,但这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固有特点,舍此别无他途。如果你受不了这份罪,那我劝你尽早改行!
2023-07-26 14:17:132

方剂学好学吗?

我觉得还可以了,被一些方歌蛮有意思的!不要又惧怕的心理,其实当你真正学进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他很好学的!加油啊!o(∩_∩)o...
2023-07-26 14:17:201

如何根据中药来知道是由什么方剂加减而来?

这个软件已经有了,就是千年健病历处方软件。支持方剂的复制粘贴,很方便。还是免费的
2023-07-26 14:17:294

零基础如何学针灸

第一步,要学习中医的相关基础课程。比如说《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针灸学》等这些最基本的课程都需要全面学习和掌握。这些你对基本的理论掌握了,才能够明白中医的一些基础架构和思维方式,接下来做其他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一些了。第二步,针灸一定要记住穴位。记穴位,就跟我们平日学习外语背单词一样,可能会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又容易忘记。但是穴位是必须要记牢的,所以大伙在这方面一定要加把功夫,认真记住各个穴位,千万勿要搞混淆了。针灸的歌诀和中医的方歌一样,属于基础必背的知识。当然,歌诀只是辅助记忆,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必须加以理解才真正有用。针灸的歌诀主要是穴位的定位歌,特定穴的歌诀。知道穴位的位置和哪些是特定穴及其作用,是步入临床的基础,否则永远只会是外行看热闹。第三步,练习进针。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开始练习进针了,此时可以先在棉球或者纸球上好好练习一番,待有感觉了、熟练了后,才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此时若是害怕的话,不妨求助专业老师,这样你就不用担心针灸不到位,或者针灸会疼了。第五步,学习用针灸解决病痛的问题。做到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因为如果你的中医理论基础不扎实,做不到辩证诊断病情的话,是很难到达治疗这一步的。所以,刚开始入门的朋友,请注意多跟自己的师傅旁观学习,注意做好笔记,这样才到某天自己单独实现针灸治病的理想。
2023-07-26 14:17:394

方剂歌诀的祛痰剂

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温胆汤: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茯苓丸: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诸证罢。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滑浮。滚痰丸: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沉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秩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定痫丸: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止嗽散: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2023-07-26 14:17:471

中药方剂的历史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方书著述的数量倍增,但多已亡佚。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金元时期有刘、张、朱、李四大家。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方对峙的时方。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为方作论之先河。明代朱组织编著《普济方》,载方61739首,为方书之最。吴《医方考》综编历代医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详析方义,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如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美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吴仪洛的《成方切用》等,丰富了研讨方剂的理论。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这时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张秉承的《成方便读》、 陈修园的 《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等。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建立,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界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新思潮,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160首,立法处方均有新见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古代方书和民间秘方、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创制新方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2023-07-26 14: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