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单格子
-
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 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 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37年9月,中学未毕业就被他的父亲强行送去学习经商。 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刻苦自学,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表现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在这里,他参加宪章派活动,结识了正义者同盟的活动家,并深入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恩格斯到曼彻斯特后不久,认识了纺织女工玛丽·白恩士。白恩士是一个有觉悟的爱尔兰工人,她爱憎分明,十分同情爱尔兰民族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恩格斯22岁与女工玛丽同居,直至1863年玛丽去世,而后恩格斯与玛丽的妹妹莉希同居,他一直不办理结婚手续,因为在《家庭、婚姻与私有制》中他曾经说:结婚,那些经过国家批准并在教堂举行的仪式都是多余的,没有必要。 由于他反对婚姻制度,两人终生未走入婚礼的殿堂。 1844年2月,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绝对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 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他在巴门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 表明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两大转变。 1845年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同年11月到次年5月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6年春,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迅委员会。同年秋天,赴巴黎开展活动,争取和教育正义者同盟的成员,使之摆脱"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影响。 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和马克思商议后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同年10月,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问答》),用问答的体裁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订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 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1848年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到达德国科伦。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他还曾去巴门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活动。 1848年秋至1849年初,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在瑞士协助组织工人协会。 1849年5月,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6月,在巴登――普法尔茨任维利希志愿军团副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到瑞士。11月抵伦敦,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为了支援陷于极端贫困的马克思一家,恩格斯不得不于该年迁居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再度经商。 在曼彻斯特居住期间,恩格斯同马克思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共同研讨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策略,探讨各个领域里的学术问题,并互相交换意见,用导师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写的东西另一个人也一定读过并完全赞同。恩格斯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尤其对军事学、语言学和自然辩证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1851年11月至1852年11月,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了一组题为《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文章,深刻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武装起义是一种艺术的著名论断。 1857-1859年,他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了许多军事条目。 1861-1865年,撰写了关于美国内战的许多文章。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为工人报刊和利用资产阶级报刊撰写了许多篇战争评论,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了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1870年9月,恩格斯结束了二十年"埃及幽囚式"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10月,经马克思提议,他当选为国际总委员会委员,任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的通迅书记和总委员会财务委员。巴黎公社期间,他和马克思一起组织声援公社的活动。 1871年9月举行的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恩格斯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工人阶级必须参加阶级斗争并建立同一切旧政党相对立的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1872年9月国际海牙大会期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为击败巴枯宁阴谋集团,通过关于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的决议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提议,国际总委员会迁至纽约。海牙大会后,他写了《论权威》、《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与国际工人协会》(与马克思合写)等论著,从政治上、理论上和组织上全面揭露和批判了巴枯宁集团的无政府主义和分裂主义,深刻阐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国际工人协会解散以后,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为在各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而努力斗争。 1875年3月,他在给倍倍尔的信中阐明了他对德国工人运动中两派合并的原则立场,批评了党内某些领导人追求无原则合并的错误。 1876-1878年,他写了一组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文章(即《反杜林论》),在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时,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许多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这是一部"深刻透彻的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学百科全书"。 1880年夏,应法国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的要求,把《反杜林论》中的某些章节改编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小册子,对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1873年至1883年间,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断,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85年7月,恩格斯在晚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工作,《资本论》第二卷出版。 1887年1月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他还再版了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沃尔弗、格奥尔格·维尔特等人的作品,并筹备出版马克思全集。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第二国际联合各国工人政党,开展了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倾向的斗争。 1893年8月,恩格斯在欧洲大陆旅行期间出席了正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国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是恩格斯唯一的一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他在大会闭幕词中希望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共同的敌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加强团结、互相学习,遵守共同的革命原则,同时各国无产阶级应该以"独立自主的形式组织起来",坚持"自由联合"和"自愿联系"的原则。他在其他文章和信件中,强调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之间建立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关系,由各国党和无产阶级因地制宜地决定本国的革命策略,反对任何一个党代表欧洲无产阶级讲话,不承认哪个党享有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长子权",反对任何一个党的领导人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者发号施令。 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相关推荐
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原理如下:《原理》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接着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它与其他劳动者的区别、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原理》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代替的必然性,指出:“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原理》指出,共产主义者的主要要求是废除私有制,并阐明了废除私有制的途径。在回答能否用和平办法废除私有制问题时指出,共产主义者但愿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但是到处都受到强力压制的无产阶级就不得不采取实际行动来捍卫无产阶级的事业。《原理》还指出无产阶级不可能一下子废除私有制而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把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到人民手里。2023-07-26 21:48:031
《共产主义原理》800字摘抄
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是一部以问答方式阐述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共产主义原理》通过对25个问题的回答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是纲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相比于1848年恩格斯与马克思联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对特定问题的阐述更清楚,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而且,问答的形式也使人觉得亲切,仿如直接与大师对话一般,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这种形式更易于使人理解和接受。《共产主义原理》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接着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它与其他劳动者的区别、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马克思后来科学表述为“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同时又是工业革命孕育着的进行社会革命的阶级。恩格斯写到:“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马克思的《资本论》最后一章“阶级”,仅仅写了几句引言,此后直到去世的整整十年里未再续一字。著名的、人们称之为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卢卡奇说:“就在马克思要规定什么是阶级的时候,他的主要工作被中断了,这对无产阶级的理论和实践来讲都是一种灾难。因此,后来的运动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只能依靠各种各样的解释,依靠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偶尔发表的意见加以归纳,依靠独立地研究和运用他们的方法。多数人将无产阶级划分为普通无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两类,而恩格斯的定义明明白白排斥了流氓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的可能。如果将这个定义看作是对普通无产阶级的定义,那么,包括普通无产阶级与流氓无产阶级的“无产阶级”又该如何定义呢?根据不同谋生方式的收益所占比率的不同,主要依靠谋生资料谋生的就是有产阶级,主要依靠谋生能力谋生的就是无产阶级。也就是说,以“谋生”而不是以“生产”才能概括所有阶级的共同点。在《共产党宣言》中, 关于经济危机是否是共产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的标志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都坚信经济危机的暴发是共产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的标志。我们不禁要问,经济危机的暴发就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从此走向衰败了吗?《共产主义宣言》发表近两百年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仍然在蓬蓬勃勃发展、而且呈加速度发展的态势。马克思已经正确指出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与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这一本质矛盾的必然体现。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先天性疾病。正如一位患有先天性癫痫的人,他的癫痫的每一次暴发并不标志着他的生命力的衰减,他一样可以在一次次的周期性癫痫暴发中长大成人、直到老死。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上都证明经济危机的暴发并非资本主义濒死的标志。毫无疑问,如果不是对外殖民、对外贸易,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会以早得多的时间暴发。如果以第一次经济危机为共产主义革命条件成熟的标志,我们不禁要问,资本主义的寿命就是如此短暂吗?有这么短暂的社会形态吗?那么,共产主义实现条件成熟的真正标志究竟是什么呢?一种社会形态的兴起无疑要以前一种社会形态的衰败为条件,而一种社会形态衰败的起点无疑就是这种社会形态兴盛到巅峰的终点。资本主义发展的顶点何在呢?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前进乃至加速前进的势头、并无停滞不前迹象的事实证明,它的发展并未到头。根据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资本不断集中的规律,资本集中到了极限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极限。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一体化运动证明资本不断集中规律的客观存在性。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宣言》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当时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二,最不反对使用和平手段;三,必须帮助资产阶级尽快地取得统治,以便尽快地再把它推翻;四,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在一国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五,逐步实行国有制、消灭私有制;六,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首先在最文明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2023-07-26 21:48:261
共产主义本质是什么?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2023-07-26 21:48:358
共产主义原理的介绍
共产主义原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1914年第一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表。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原理》通过对25个问题的回答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是纲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2023-07-26 21:48:511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其揭示了共产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也揭示了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复杂性、曲折性。2023-07-26 21:49:042
谁写了《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于1847年10月底至11月写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著作。1914年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2023-07-26 21:49:121
共产主义思想是什么
共产主义(英语:communism;拉丁语: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经济结合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集体生产),而且主张一种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的社会[1][2]。在此一体系下,土地和资本财产为人民共同所有。[3]其主张劳动的差别并不会导致占有和消费的任何不平等,并反对任何特权。[4]在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论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为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随著工业革命后各种机械自动化生产所带来的高生产力,长期而言经济生产所需的人力将愈来愈少,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口将会失业,因此社会若想继续和平发展就必须进入共产主义,将愈来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给各工作人口,除了为兴趣而自愿长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数人可减少许多工作时间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2023-07-26 21:49:203
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共产主义(Communism)是一种政治观点和思想体系,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包含以下六大方面内容: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第六,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2023-07-26 21:49:397
共产主义原理的相关信息
写于1847 年10 月底—11 月原文是德文1914 年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第357—374 页① 手稿此处空白,指的是第十八个问题。——编者注2023-07-26 21:49:591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自含义与区别
一、共产主义一般来说,“共产主义”包含三层含义:1、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所说的,“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2、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阶级对立和“三大差别”最后消失,全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没有阶级,没有政权,没有政党的社会。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 。3、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实践性。共产主义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运动。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最终目的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群众实践,就是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章程》二、社会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章程》2023-07-26 21:50:241
共产主义是什么?
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共产主义义的解释是“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表现为三点。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023-07-26 21:50:313
合作共赢,关于古今的名人合作取得成功的事例,可否详细说一下?
1、管鲍之交“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君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君,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齐侯,历史上称为“齐桓公”。齐桓公一当上国君,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上卿,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上卿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上卿。”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上卿?”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上卿,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2、将相和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3、恩格斯和马克思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和马克思商议后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同年10月,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问答》),用问答的体裁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订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到达德国科伦。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他还曾去巴门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活动。1848年秋至1849年初,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在瑞士协助组织工人协会。1849年5月,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6月,在巴登――普法尔茨任维利希志愿军团副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到瑞士。11月抵伦敦,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为了支援陷于极端贫困的马克思一家,恩格斯不得不于该年迁居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再度经商。在曼彻斯特居住期间,恩格斯同马克思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共同研讨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策略,探讨各个领域里的学术问题,并互相交换意见,用导师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写的东西另一个人也一定读过并完全赞同。4、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5、涿鹿之战涿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涿鹿战争对华夏战争影响最深的还是在军事方面。由于涿鹿战争是部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局又是以黄帝之弱势胜了蚩尤之优势,之后黄帝又趁势收复了中原,使华夏族各部落实现了团结统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鲍之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相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恩格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涿鹿之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2023-07-26 21:50:412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学科社会主义理论的?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相继发生,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开始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卡尔·马克思,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具有远大抱负。1835年他中学毕业之后,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1年获博士学位。次年担任资产阶级激进派办的“莱茵报”主编。他在该报发表许多政论文章,抨击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就从这时,他的思想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1843年10月,马克思偕妻子燕妮迁居法国巴黎。在这里,他一面进行紧张的理论研究,在刻苦钻研哲学的同时,大量阅读经济学、历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工人运动,与法国工人运动领袖和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建立了联系。他在这时发表的两篇文章里都明确讲到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实现人类彻底解放,从而表明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菜茵省巴门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中学未毕业,父亲就让他去经商。但他勤奋自学,读了许多文学、哲学、历史书籍,还利用在柏林服役的空余时间到柏林大学听课。之后到英国曼彻斯特父亲入股的一家棉纺厂工作。在这里,他广泛接触工人群众,参加工人的斗争。他在这时发表的文章中以鲜明的唯物史观分析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推翻资产阶级解放自己和一切被压迫者的决定力量。1844年8月,这两位革命导师在巴黎会面。他们倾心交谈了各自的政治理论观点,并取得完全一致。他们从此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合作。在以后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他们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从而创立并不断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了。宣言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崩费、共产主义不断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甚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思想,等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23-07-26 21:51:105
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社会形态。人类社会由两大本源力量,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思想,物质是支撑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包括有使用价值的虚拟物质),思想是物质的分配方式集合以及物质的控制方法集合(包括科学技术),在人类中物质力量占优则处于物质社会,物质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思想力量占优则处于思想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社会是以物质利益为纽带支撑社会体系,人类的主要社会活动是用各种方式获取生存资料,并以家庭为私有制基本单位,以国家为集体单位来分配物质,战争等人为灾难和一切常见的社会问题均是在这种物质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社会是以高度合理的物质分配和控制体系为基础支撑社会体系,因为物质的生产和分配极为合理,人类不再为生存担忧,战争以及大多数社会问题也会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和解决,人们的社会活动将极为自由,除了按照社会需要完成自己的社会义务之外,其他时间都是人们自己自由安排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思想社会的最终极社会形态。目前,因为人类社会处于物质社会和思想社会的转折期,物质力量和思想力量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也是最容易发生战争的社会阶段,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把这个社会阶段推向了高潮,我们现在处于高潮过后的平稳过渡阶段,但依然存在不安全因素。目前中国的国家政策是以物质发展为核心,思想发展严重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社会发展没有经历完整有效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思想底蕴不够,同时又因为共产主义理论还不是很完善,不能有效支撑共产主义社会体系在目前的社会基础上稳定运行,因此不得不引入资本主义思想体系,以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体制上的危机,同时让中国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底蕴积累,但这毕竟违背了社会发展大势,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思想体系的发展,即使在物质社会,也是按照思想体系来划分社会形态的,所以未来中国要想重归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2023-07-26 21:54:522
《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共产党宣言”译名来自日语,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的意思,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日本《周刊·平民报》上,这部著作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扩展资料主要思想:《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2023-07-26 21:55:002
马克思主义有哪三个理论来源?其公开问世的标志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其公开问世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2023-07-26 21:55:155
为何《共产党宣言》能让世界为之动容?
一部著作能让世界为之动容,不同反对声音对之恨得咬牙切齿,却不得不认真研读,且随着深入阅读,还不得不佩服,这样的著作可堪称“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能对得起这一美誉,非《共产党宣言》莫属。《共产党宣言》诞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的它。起初,它并不受待见,后因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正义者同盟(1836年成立),一个主要由无产阶级化的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他们的领导人在多次斗争失败后终于醒悟,他们所坚持的空想共产主义观点和宗派性、密谋性斗争方式在理论、实践上都是错误的,认识到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战斗,那只能导致屡战屡败的结局。明白其中的道道,他们意识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没有迟疑,知道哪里有“宝”,就得热情挖“宝”。正是认可他们的热情邀请和尊重,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了同盟,并对同盟进行改组。说干就干,1847年6月,同盟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恩格斯出席并指导大会工作。大会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大会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稿本,即《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与会者进行头碰头、脑对脑的“较量”,决定将这个草案作为制订同盟纲领的基础。这次大会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也载入了史册。打铁要乘热,会议结束后,恩格斯于同年10月底至11月受同盟巴黎区部委托,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基础上开始新的创作,撰写了新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准备提交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期出席会议。恩格斯拟定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得到与会代表严肃讨论,最终,在热烈掌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观点和策略思想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中国充分绽放《共产党宣言》之花,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共产党宣言》被译成全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它的思想影响遍布全球,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真理,不可磨灭!2023-07-26 21:55:581
恩格斯是不是共产党员?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生平恩格斯在伦敦的故居1820年初冬,诞生于德国(普鲁士王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先祖是犹太人。父亲老弗里得里希是工厂主,虔诚的基督徒。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文学和历史。1837年,被父亲命令从中学辍学,到营业所学习其厌恶的经商。1838年8月,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不来梅当办事员。在这个自由和民主思潮彭湃的城市,成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并以弗·奥斯沃特为笔名写下许多激情诗篇。其中1839年发表的《乌培河谷来信》为代表作。1841年9月,他为了服兵役而来到柏林。业余时间就到柏林大学听哲学讲课。很快成为了“黑格尔青年派”中积极的一份子。1842年深秋,恩格斯告别家人,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纺织厂当总经理。曼彻斯特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心。在那里他开始真正深入工人阶级的生活。并且在这段时间,认识了还是莱茵报主编的马克思。1843年冬天,恩格斯认识了爱尔兰工人姑娘玛丽·伯恩斯。不久后,两人开始同居。1844年8月,恩格斯返回德国巴门老家,途中经过巴黎。和马克思见面。1845年2月,马克思举家迁往布鲁塞尔。几个月后,恩格斯同样迁到布鲁塞尔帮助困境中的马克思。1846年8月,和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6月,起草《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后来进一步完善成《共产主义原理》。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此为基础,与马克思合作拟定《共产党宣言》。1848年4月,和马克思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1850年前后,民主革命失败。恩格斯和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压迫。经济拮据,恩格斯决定暂时回曼彻斯特纺织厂工作。以便继续资助马克思,一待就是20年。期间他和马克思以书信来往,并在多份报纸上发表评论。并且进行涉及各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军事。在未署名发表的军事评论《战争短评》中,他被公推为军事权威。此时他的语言才能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阅读运用12种不同的语言文字。1869年7月,恩格斯终于从商人生涯中摆脱。1870年10月,移居伦敦,与马克思再度相聚。1878年,《反杜林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问世。1883年,马克思去世。《资本论》只出了第一卷,剩下的只是一些字迹潦草的手稿。此时恩格斯正在整理其持续10年来累积的有关自然辨证法的研究记录,但他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整理资本论剩下的手稿。在他的努力下,凭借12年的努力。资本论二、三卷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1895年8月6日,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在泰晤士河边的住所中长眠。三周后,他的骨灰被撒在伊斯勃恩海湾。恩格斯除了是一个文学斗士、哲学家、军事家以外。还是一个强大的战士,几次大革命的成果保卫战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柏林做志愿兵的一年,培养了他无畏的勇气和军事才干。以致革命失败多年后,曾与他并肩作战的人们对他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镇静和漠视一切危险的气魄”记忆犹新。2023-07-26 21:56:303
恩格斯是如何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的?
摘自《共产主义原理》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无产阶级? 答: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这一阶级的祸福、存亡和整个生存,都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即取决于生意的好坏,取决于不受限制的竞争的波动。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第四个问题:无产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答:无产阶级是由于工业革命而产生的,这一革命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发生于英国,后来,相继发生于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业革命是由蒸汽机、各种纺纱机、机械织布机和一系列其他机械装备的发明而引起的。这些价钱很贵、因而只有大资本家才买得起的机器,改变了以前的整个生产方式,挤掉了原来的工人。这是因为机器生产的商品要比工人用不完善的纺车和织布机生产的又便宜又好。这样一来,这些机器就使工业全部落到大资本家手里,并且使工人仅有的一点薄产(工具、织布机等)变得一钱不值,于是资本家很快就占有了一切,而工人却一无所有了。从此,在衣料生产方面就实行了工厂制度。机器和工厂制度一经采用,这一制度很快就推行到所有其他工业部门,特别是印花业、印书业、制陶业和金属品制造业等部门。工人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于是,从前完成整件工作的工人,现在只做这件工作的一部分。这种分工可以使产品生产得更快,因而也更便宜。分工把每个工人的活动变成一种非常简单的、老一套的机械操作,这种操作利用机器不但能够做得同样出色,甚至还要好得多。因此,所有这些工业部门都像纺纱和织布业一样,一个跟著一个全都受到了蒸汽动力、机器和工厂制度的支配。这样一来,这些工业部门同时业就全都落到了大资本家的手里,工人也就失掉了最后的一点独立性。除了原来意义上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也渐渐受到工厂制度的支配,因为这里的大资本家也在通过建立可以大量节省开支和实行细致分工的大作坊,不断挤掉小师傅。结果,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文明国家里,几乎所有劳动部门都照工厂方式进行经营了,在所有劳动部门,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几乎都被工业挤掉了。于是从前的中间等级,特别是小手工业师傅日益破产,工人原来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生了两个逐渐并吞所有其他阶级的新阶级。这两个阶级就是: 一、大资本家阶级,他们在所有文明国家里现在已经几乎独占了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须的原料和工具(机器、工厂)。这就是资产者阶级或资产阶级。 二、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个阶级叫作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第十一个问题:工业革命和社会划分为资产者与无产者首先产生了什么结果? 答:第一,由于在世界各国机器劳动不断降低工业品的价格,旧的工场手工业制度或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制度完全被摧毁。所有那些迄今或多或少置身于历史发展之外、工业迄今建立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的半野蛮国家,随之也就被迫脱离了它们的闭关自守状态。这些国家购买比较便宜的英国商品,把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工人置于死地。因此,那些几千年来没有进步的国家,例如印度,都已经进行了完全的革命,甚至中国现在也正走向革命。事情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今天英国发明的新机器,一年之内就会夺去中国千百万工人的饭碗。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因此,如果现在英国或法国的工人获得解放,这必然会引起其他一切国家的革命,这种革命迟早会使这些国家的工人也获得解放。 第二,凡是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地方,工业革命都使资产阶级及其财富和势力最大限度地发展起来,使它成为国内的第一阶级。结果,凡是完成了这种过程的地方,资产阶级都取得了政治权力,并挤掉了以前的统治阶级——贵族、行会师傅和代表他们的专制王朝。资产阶级废除了长子继承权或出卖领地的禁令,取消了贵族的一切特权,这样便消灭了特权贵族、土地贵族的势力。资产阶级取消了所有行会,废除了手工业者的一切特权,这样便摧毁了行会师傅的势力。资产阶级用自由竞争来代替它们;在自由竞争这种社会状况下,每一个人都有权经营任何一个工业部门,而且,除非缺乏必要的资本,什么也不能妨碍他的经营。这样,实行自由竞争就是公开宣布:从今以后,只是由于社会各成员的资本多寡不等,所以他们之间才不平等,资本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从而资本家,资产者成为社会上的第一阶级。但是,自由竞争在大工业发展初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大工业才能成长起来。资产阶级这样消灭了贵族和行会师傅的社会势力以后,也就消灭了他们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在社会上上升为第一阶级以后,它也就在政治上宣布自己是第一阶级。它是通过实行代议制而做到这一点的。代议制是以资产阶级的在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承认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这种制度在欧洲各国采取立宪君主制的形式。在这种立宪君主制的国家里,只有拥有一定资本的人即资产者,才有选举权。这些资产者选民选出议员,而这些资产者议员可以运用拒绝纳税的权利,选出资产者政府。 第三,工业革命到处都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同样的速度发展起来。资产者越发财,无产者的人数也就越多。因为只有资本才能使无产者找到工作,而资本只有在使用劳动的时候才能增加,所以无产阶级的增加和资本的增加是完全同步的。同时,工业革命使资产者和无产者都集中在最有利于发展工业的大城市里,广大群众聚集在一个地方,使无产者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其次,随著工业革命的发展,随著挤掉手工劳动的新机器的不断发明,大工业把工资压得越来越低,把它压到上面说过的最低额,因而无产阶级的处境也就越来越不堪忍受了。这样,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著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2023-07-26 21:56:382
历史上关于合作获得成功或导致失败的例子
合作成功的例子有:秦末农民起义军与六国残余势力合作灭秦成功、三国时刘备与孙权在赤壁合作抗曹成功、王莽时代,绿林与新林两支义军合作,推翻王莽的新朝成功、五代时石敬唐与契丹合作灭亡后唐成功、北宋与金国合作灭辽成功、南宋与蒙古合作灭金成功、明末满清与蒙古各部合作灭明成功、近代史上国共合作北伐成功、合作抗日成功。 合作失败的例子有:战国时六国合纵合作抗秦失败、三国后期蜀国与吴国合作抗魏晋势力失败、隋朝末年王世充与窦建德合作对抗李世民失败、唐朝时高丽与百济合作抗击唐军失败、唐朝末年黄巢与王仙芝合作反唐失败、五代时北汉与契丹合作对抗后周的柴荣失败、北汉与契丹合作抗宋失败,宋朝顺利灭亡北汉,击败契丹援军、元末各路起义军合作灭元失败,元朝未灭,就自相残杀起来、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明朝残余势力合作抗清失败。2023-07-26 21:56:489
恩格斯 马克思 的一个小故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者,在经济上却是严贫户,这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济学家,本身一贫如洗,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的。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的援助,马克思无法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从1852年2月27日给恩格斯的信中我们看到这位全世界著名理论家的困境,马克思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不久又写信向恩格斯倾诉:“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以后也不能请,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到底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饥饿贫困和家务琐事,困扰着马克思,他心情愤怒烦躁,无法集中精力和智慧进行理论创作。对马克思的困境,恩格斯当作是自己的困难。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2月初我将给你寄5英镑,往后你每月都可以收到这个数。即使我因此到新的决算年时负一身债,也没有关系。……当然,你不要因为我答应每月寄5英镑就在困难的时候也不再另外向我写信要钱,因为只要有可能,我一定照办。”此时的恩格斯在欧门——恩格斯公司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办事员,收入也是十分低微的。他后来做了公司的襄理,月薪有了提高,从1860年以后,对马克思的支援增加到了每月10镑,还常常另外给些资助。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镑。对当时的恩格斯来说,这已是倾囊相助了。扩展资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还体现在互相合作的方面:1、1844年2月,恩格斯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绝对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2、1845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同年11月到次年5月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春,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年秋天,赴巴黎开展活动,争取和教育正义者同盟的成员,使之摆脱"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影响。3、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和马克思商议后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1月,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4、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弗·梅林曾评价两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完全不能低估的功绩是他们把我们从哲学行话中解放出来,这种哲学行话曾盛极一时,但在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中就显得是完全陈腐的东西了——那就会完全像海涅在歌德之后用高特舍特的语言写诗一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马克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恩格斯2023-07-26 21:57:233
马恩与列宁的观点哪一种更正确
需要具体观点具体分析。例如,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理论,列宁观点比马恩正确。第一,马、恩的“同时胜利”理论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1848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真理性: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不尖锐,可能联合镇压无产阶级革命。参照点:181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君主在巴黎结成“神圣同盟”,沙皇亚力山大一世为盟主。后来欧洲的绝大多数君主都加盟,目的是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封建专制。1820年西班牙和意大利革命、1830年波兰革命都受到“神圣同盟”的镇压。第二,列宁的“首先胜利”理论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一年之后,他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写道:“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真理性: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化,帝国主义战争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彼此消弱、自顾不暇,难以联合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观照点: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单独存在较长时间之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2023-07-26 21:57:591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条件和历史需要 急需 希望今天下午之前得到
自己直接搜就可以,网上这种东西有很多的。 —、《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 《宣言》的问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两次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工人发起了以实现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自1836年开始,持续了12年之久,吸引了成百万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84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显示出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义、蒲鲁东的改良主义等等,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进步青年组成的半秘密性组织,受魏特林主义的影响,奉行“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这是在当时易被接受的形式。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德国代表外,还有瑞士、波兰、英国的代表。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这两稿的基础上,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五、《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6](p93)迄今的世界历史实践证明,《宣言》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朽文献,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尽管现在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1.《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此可以用崭新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随后中国人民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形形色色假社会主义的批判,为我们识别今天种种真假社会主义思潮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 2.《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系列观点,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与发扬,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获得独立、摆脱苦难、建设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是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必须永远坚持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把人民群众武装起来,就会变成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兴盛;反之,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走向衰落,甚至亡党亡国。 3.《宣言》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属性,即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更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由于具有些先进性,我们党才能在取得政权以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赢得夺取政权的伟大胜利;才能在夺取政权以后的建设、改革时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向“四化”挺进。在当前改革深化的重要关头,能不能继续坚持共产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严峻考验。因此我们今天重新学习《宣言》,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宣言》对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向全球扩张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在发展程度上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正是朝着他们在《宣言》中所揭示的趋势而展开的,例如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的扩张、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等等,都是以活生生的现实——验证《宣言》的预言。虽然《宣言》中没有出现“全球化”这个术语,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全球化”的本质和后果的深刻揭示,也正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写照。 5.《宣言》所做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论断在当今世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今世界表现为更加发展的形态,在空间范围上显现为全球性的特点,在形式上也有新的变化,但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剥削手段更加精巧,剥削范围更加扩大,剥削程度更为深化而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做出的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以更为清晰的趋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全球化运动、“替代”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出现的、以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对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拉丁美洲的“新社会主义运动”,都预示着“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回归马克恩”、“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在当今世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6.《宣言》中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介自由人联合体的学说,代表了整个进步人类的理想和信念,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全人类解放的思想,也就是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思想,迄今仍是人们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最高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只有以《宣言》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 7.《宣言》强调共产党人在反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运动中,“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翅的发展程度怎样”。这为我们在当今“一球两制”的现实世界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了指南。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样的词语,如“信息社会”、“福利社会”、“人民资本主义社会”等来指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坚持《宣言》提出的标准,把所有制问题看作基本问题,就可清晰地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与《宣言》中所揭示的一样,仍然是资本剥削劳动的私有制社会。而在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也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所有制这一基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以保证我们的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http://hi.baidu.com/%C3%F7%ED%B5/blog/item/0dcba67ece89dc390cd7da87.html2023-07-26 21:58:062
鲁迅是共产主义者吗?
是的,鲁迅是在中国文化战线上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关于这个十分谨慎的问题,须知无产阶级(Proletariate)是共产主义的分概念,不知道这个逻辑就会犯下错误的或不切当的认识,并不是所有无产的人都是无产阶级的属性或性质,比如奴隶农奴、流氓无产者(无产者不等于无产阶级)、封建半封建无产者、手工业暂时无产者、宗法关系的工场手工业工人和单个的无产者等就是非无产阶级。弗·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认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一句话,无产阶级,亦称无产者阶级,它是指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产生于或起始于或源自19世纪出现的劳动阶级,也是由于(英国)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是相对于资产阶级或资产者阶级而言的概念;而无产者不是一向就有的,正如竞争并不一向是自由的或没有节制的一样。较之古代或从前说来,作为新阶级的两个阶级就是:一、大资本家阶级,他们现在已经几乎独占了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原料、工具(机器和工厂)。这就是资产者阶级或资产阶级。二、完全没有财产(即完全无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个阶级叫做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参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6~80页)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于1847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即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并确定了新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参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5页注释2)要知道,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者不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换言之,一方面,一切共产党人是所有的共产主义者之一或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共产主义者是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所有人,包括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者(或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无产阶级文化(思想)革命者等。1927年(即民国十六年)9月,鲁迅先生致信台静农,并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经过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努力,成立于1930年3月2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它的旗帜人物就是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举行的成立大会上所作的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还强调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触实际的社会斗争。“左联”作为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组织的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中国支部,其成员鲁迅先生曾经对它在工作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过中肯而切实的批评。“左联”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冯雪峰等人都做了不少的翻译介绍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成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对“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等资产阶级的文艺观点进行了批评,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文艺政策进行了批判和斗争,并且形成了很有声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有巨大成就,一些革命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如: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等。“左联”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残酷的压迫和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顽强战斗了6余年,粉碎了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军事上的反“围剿”斗争,逐步地培养了一支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大军。鲁迅先生离世的同年即1936年初,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行解散。阶级斗争的教训,促使鲁迅的世界观,产生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伟大飞跃。(有的人)对鲁迅精神的任何淡化、矮化和曲解都是站不住脚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某些人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客观的原则立场,要知道鲁迅先生为了唤醒中国人民革命救国,由于自己没有控制枪的实际权力,主要地是拿起笔杆子作为匕首投枪进行了长时间不断的战斗;是因为他活着或在世的时候,日本侵华的抗日战争还没有全面爆发即“七七事变”并未到来,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他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在文化“战线”上具有代表性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革命思想家或思想革命家,那时的当务之急便是致力于唤醒广大中国人的革命斗争精神而用笔杆子“战斗”的历史使命。因为鲁迅先生长期动脑筋以笔杆子的“战斗精神”连续创作,导致旧的疾病复发,不幸的结果是早在1936年10月19日他就逝世了。但是,在鲁迅先生去世以后的次年(1937年)7月7日夜,日本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这个“七七事变”,正式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对于此,毛主席著作(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原著有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共产主义者“逻辑”(即论理)的科学论断。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经典的论文中,有两处直接涉及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他在论述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锻造了一支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时说:“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参见《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658页)他在论述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遭到一败涂地时说:“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参见《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663页)。这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崇高评价,在我国文化战线上唯有鲁迅一人。因此,鲁迅是在中国文化战线上一位真正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2023-07-26 21:58:158
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当世人最喜欢讨论的学说 但有多少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深深误读了马克思 今天就来谈谈马克思主义那些被一些人误解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极为严整的理论体系 由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彼此相得益彰 紧密咬合 拿出任何一部分 单独作为工具使用是可以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 而几部分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人类的历史中同其他历史学科又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匹配性有人说马克思的学说枯燥 在我的眼中 其实马克思主义不仅不枯燥 而且是时刻在运动着的科学的理论图景 让人深深的为之着迷 但凡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人 无不被其宏伟的历史感和所处的历史高度所深深震撼 无不被其吹响的割命的号角所召唤 读他的书就犹如在跟本人对话一般...... 首先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共产主义 人们说到这个词 往往想到的是《共产党宣言》里的理论阐述 但是有一篇常不被人们注意但重要性丝毫不比《宣言》弱的一片文章《共产主义原理》这是恩格斯为《宣言》写的纲领性草案 里面25个问答 包含科学社会主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原理 以往人们所想到的共产主义 可能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或是物质极大丰富 人们觉悟极高等等 其实在在马恩那里共产主义是极为简洁的一句话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但是这里包含了极为多和极为重要的信息 在马恩的人类史观之中 没有哪个阶级能像无产阶级那样 被赋予这样崇高和艰巨的历史使命 正如他们所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 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对这个解放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而不是具体的某个结果 马恩学说最强调的是对整个历史过程的考察 而不热衷于对某个事物最终结局的预言 在过去人们总是热衷于探讨和遐想共产主义后的人类世界 但却忽略了 人类解放整的运动本身 这个“解放”应该是解放后再解放 一直解放到全人类都得到了解放 而不是通过一次解放就完成了全部历史的任务.....例如恩格斯这样写道:“而且还有小农和小资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一切政治利益的实现都越来越依赖无产阶级,因而他们很快就会同意无产阶级的要求。这也许还需要第二次斗争,但是,这次斗争只能以无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终。 ”既然无产阶级肩负的使命如此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什么是无产阶级第二个问题 无产阶级如何定义 无产阶级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在马恩那里不是什么赤贫者都可以被称为无产阶级的 无产阶级必须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 他们本身的利益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是相一致的 劳动阶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着 而无产阶级的产生却是随便着先进生产力的产生而产生 是自19世纪大工业兴起后引起的产业割命而导致的的一个特殊而普遍的阶级 说到无产阶级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农民 其实农民从严格意义上讲 并非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阶级 相反 马恩对农民阶级的革命性是一直持否定态度的 《从巴黎到伯尔尼》恩格斯把农民称为土豆 而农民阶级是一麻袋的土豆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把农民形容成彼此隔绝 多半的生活资料是靠与自然交往而非社会交往 农民仅仅是因为生产方式相同而并非是因为共同利益才构成了一个似乎相似的阶级 其实本质上农民并非是一个阶级 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农民更是被这样直白的描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 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它却始终是东方专制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们的头脑 局限于极小的范围内.....”如果说农业是封建专制的牢固基础 那么存在数千年之久的农民阶级就注定只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却至死都无法掀起改变人类历史的浪潮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资产阶级靠工业产生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到了18世纪才将一顶顶王冠打翻在地.....就这样一个马恩看不入眼的阶级 到了20世纪头20年的某国割命和1949年都居然成为了所谓“社会主义割命的主体” 宪法中 也仍可以看到“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字样早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就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阶级做出比较准确的定义 但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确实是马恩首次提出 只有新的更大的生产力的产生 才会有新生产方式 从而产生新的社会意识 而无产阶级都是这个过程中是主要的载体和产生历史进步动力的发动机 无产阶级首先要发展成为一个“阶级” 后登上历史舞台 进而发挥重要作用 然后进一步形成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阶级 为了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统治地位做历史准备... 列宁曾经说 成功的社会割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另外一个就是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无产阶级专政连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本身的发展都是渐进的历史过程....而正如恩格斯所讲 共产主义割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发生 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在所有文明国家内同时发生....发生的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和最终推翻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 这个过程具体是被恩格斯这样描述的的:“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因此,如果现在英国或法国的工人获得解放,这必然会引起其他一切国家的革命,这种革命迟早会使这些国家的工人也获得解放。”“这样,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如果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是垄断资本 那么无产阶级发展到高级阶段就必然形成无产阶级专政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无产阶级专政被形容为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下面 我们就看看什无产阶级专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政第三个问题:无产阶级专政及其性质和政治形式无产阶级专政在大学教材中被描述为同以往任何国家形式都有根本区别的特殊的新型国家形式 可我并不把无产阶级专政看成一个国家形式 因为无产阶级专政内部并无以往国家的镇压机器 也没有为保障整个社会生产体系运行的强制性法律和统治集团的存在 在这个专政内部 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所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内部是没有以往历史中的阶级斗争的 生产者在这里都将自觉而积极从事物质精神产品的生产 并且获得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精神生活而且他们的体能和智力都将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和运动 巴黎公社便是第一个带有这样无产阶级专政色彩和特点的历史早产儿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用大篇幅文字中对巴黎公社的状态和政治性的历史寓意给予极高的评价:“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法国的京城不再是不列颠的大地主、爱尔兰的在外地主、美利坚的前奴隶主和暴发户、俄罗斯的前农奴主和瓦拉几亚的封建贵族麇集的场所了。尸体认领处里不再有尸体了,夜间破门入盗事件不发生了,抢劫也几乎绝迹了。事实上自从1848年2月的日子以来,巴黎街道第一次变得平安无事,而且不再有任何类型的警察。有一个公社委员说: “我们再也听不到杀人、偷盗和人身袭击事件;看来真好象警察已经把他们所有的保守派朋友一起带到凡尔赛去了。” 荡妇们已经跟在她们的庇护者——那些家庭、宗教、尤其是财产的卫士们的屁股后头跑掉了。没有了荡妇们,真正的巴黎妇女又出现在最前列,她们像古典古代的妇女那样具有英勇、高尚和献身的精神。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它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完全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这样,不但人人都能受教育,而且科学也摆脱了阶级偏见和政府权力的桎梏。 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这种独立性只是他们用来掩盖自己向历届政府奴颜谄媚的假面具,而他们对于那些政府是依次宣誓尽忠,然后又依次背叛的。法官和审判官,也如其它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人们对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证明公社完全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压迫性。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如果没有最后这个条件,公社体制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就是欺人之谈。生产者的政治统治不能与他们永久不变的社会奴隶地位并存。所以,公社要成为铲除阶级赖以存在、因而也是阶级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杠杆。劳动一解放,每个人都变成工人,于是生产劳动就不再是一种阶级属性了。”最后马克思又一次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社员和巴黎公社的历史首创精神:“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大部分公社委员,都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最积 、最有见识、最刚毅的人物……这些人都百分之百地正直、真挚、聪明、忠诚、纯洁、狂热——正面意义上的狂热。”“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像马克思这样惜字如金的历史学家 对巴黎公社却丝毫不加吝惜的用这样的溢美之词 可以想象巴黎公社所表现出的一些特质正是马克思所设想未来....至于有人评价巴黎公社是无政府主义的论调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早有定论:“一般说来,全新的历史创举都要遭到被误解的命运,即只要这种创举与旧的、甚至已经死亡的社会生活形式可能有某些相似之处,它就会被误认为是那些社会生活形式的对应物。”所以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生产组织集团 与传统意义的国家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意义和表现形式 这样的最后阶级或超阶级形式是向共产主义过度的工具和桥梁 担负对人类整个社会的深刻和全面的改造的历史任务.....为了最终消灭剥削和剥削阶级做物质准备... ...而这最终的决战必将是以暴力割命的形式来完成...第三个问题 关于暴力割命问题以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印象就是侵润了暴力割命的鲜血学说 可是我想用恩格斯的一句话来赠予这些人:“历史可以说是所有女神中最残酷的一个,她不仅在战争中,而且在‘和平的"经济发展的时期都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驰驱她的凯旋车。”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成功的社会割命不是伴着巨大的历史牺牲的 也没有哪个既得利益集团和统治集团是自动让出其现有地位的 在这里人们忽略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辩证关系 旧事物孕育了新事物 同时又不断的压制新事物对其历史地位的挑战 决战往往发生于旧事物的垂死挣扎和新事物破茧而出的时候...滥用暴力不但不会促使社会前进反而使历史倒退和陷入动荡 还有人说 恩格斯晚年已经放弃了暴力割命的历史观点 对于这些误解 早在1847年的时候 恩格斯已经对和平办法废除私有制阐述了其看法:“能不能用和平办法废除私有制?答:但愿如此,共产主义者是最不反对这样的办法的人。共产主义者很清楚,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他们很清楚,革命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造,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但他们也看到,几乎所有文明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发展都受到暴力压制,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敌人用尽一切力量引起革命。如果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因此最终被推向革命,那时,我们共产主义者将用行动来捍卫无产者的事业,正像现在用语言来捍卫它一样。”第四个问题 关于私有制和私有制的消亡私有制的产生和普遍性的确立并非是历史上从来就有的 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而导致的全新的所有制形式 是旧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所导致必然结果 私有制始终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独特表现形式而非是资本主义的基础 以往人们只注重于对私有制的批判 而忘记了其存在的历史正当性和进步性 私有制同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资产阶级割命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封建地主的手中转到了资产阶级自己的手中 私有制从此获得确立 但私有制的确立却是使社会全体成员和整个人类历史都为之受益 正像恩格斯在《1847年的运动》中支持资产阶级对其他民族的征服和殖民一样 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出于私有制的逐利本质才使资产阶级不辞辛苦的将资本推向全球 将这些世界上从未开化各自独立的民族和地区都纳入了全球资本的生产体系和统治中来 如果他们还不想被消灭就不得不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私有制的确立在剥削社会的历史上最大的程度使社会的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因其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都最大程度的解放了社会成员 也为未来共产主义的解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们也都最知道 共产主义是以消灭私有制为基础 但是对于如何消灭私有制的方法 存在很多的种看法 我认为与其说消灭 不如用‘消亡 替代 废除"当私有制失去其历史合理性时 自然被历史所抛弃 历史唯物主义反复强调 没有哪个历史事物不是处在不断发展 或走向灭亡或被新事物替代的历史过程中 私有制不会超越这个历史规律 真理是有前提条件的 私有制同样也受历史条件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私有制的消亡的历史条件时这样写道:“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如果把生产力比作私有制的土壤 那么私有经济就如同上面的作物 盲目的铲除私有制的结果不仅不会让私有制灭亡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只有改变了土壤的成分 不再适合其生长 私有制才会彻底的绝迹.....第五个问题 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态度和意见民主社会主义者同共产主义者有着很多相同的利益 但并不排除他们之间的争论 更多的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者是通过一些措施改变和消除现实社会中的弊病 而不是利用这些措施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正如恩格斯说:“这些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或者是还不够了解本阶级解放条件的无产者,或者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这个阶级直到争得民主和实行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措施为止”“共产主义者在行动的时候,只要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不为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效劳和不攻击共产主义者,就应当和这些社会主义者达成协议,这时尽可能和他们采取共同的政策。当然,共同行动并不排除讨论存在于他们和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分歧意见。 ”马恩的很多历史观包含于原著中的论述中 很多并未有具体描述需要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和辩证的理解 回归原著仍然是左派或是共产主义者解决行动原则确立行动纲领的最好办法!2023-07-26 21:58:412
法律究竟会不会消亡
法律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法律消亡的前提是国家的消亡,国家消亡的前提是实现全世界共产主义。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专政机关——法院 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u200d2023-07-26 21:58:49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只说革命活动?1、1848年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即第一国际),发表了《共产党宣言》2、支持巴黎公社,写文章支援,但是也指出其不足3、恩格斯创立第二国际,领导世界无产阶级继续革命。他们搞研究那些不算革命活动,就不说了2023-07-26 21:59:112
辩论:社会安定主要依靠道德而不是法律。急需一辩稿和例子~!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道德法律一方:一辩开篇陈词:谢谢主席,大家好!和平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社会的安定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呢?我方的观点是以法为主并辅之以道德,宗教,习俗等各种手段。我们所说的社会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由一定的物质基础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因此生活在其中的人能按一定秩序正常生活,整个社会能按一定规范正常运转,即可视为安定。法律是什么呢?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而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一种准则和规范,它是由人的主观意念所决定的,不具有法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第一,不利于安定的事件发生前,对于抑制这种不安定件的发生,法律起到了主要作用。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既要靠道德,更要靠法律。道德可以明辨善恶,它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所以我们需要道德。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没有达到那种圣人的境界,所以一旦欲望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更需要一个有强制力的行为准则,而这种强制力恰恰就是法律所拥有的。正是由于法律的强制力,使其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在当今这个人们的道德观念不足以约束人们犯罪行为的前提下,这一点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法律比道德在维持社会安定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第二,即使不安定事件发生了,对于不安定事件的消除法律还起到了主要作用。法律具有强制实效性,这是法律和道德同为规则,彼此效力却不同的根本所在。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社会舆论,个人信念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起作用。而法律,它不是吓唬鸟用的稻草人,它用“和平的暴力”保护人们安居乐业,真正做到“布大信于天下。”当假酒假烟,假钞,假药,假新闻“假作真来真变假”时,对方辩友您是靠道德还是靠法律呢?当犯罪分子被国家绳之以法,当3u202214事件被国家用法律来压制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主要靠法律。 第三,当法律和道德在维持社会安定过程中发生冲突时,我们究竟是应该选择道德呢,还是应该选择法律?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重要性的体现过程。众所周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贫富之分(思想家卢梭说的好“法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并在其命令范围内对全体人适用,因为它的基础是理性),而道德的模糊性使它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会影响人们行为的协调一致,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是非观念的形形色色,判别标准的五花八门,若没有一夺统一的权威规则,天下必定是非不明,天下是非不明,如何做到协调一致和井然有序,社会安定又何谈起呢?由于道德的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和不可操作性,我们当今社会,当大众的道德与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无一例外坚定的选择了法律。当然,社会安定 既要靠道德,更要靠法律,法律与道德各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只有以法为主,辅之以德,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坐而论道,只能独善其身,行而有法,方能兼济天下!谢谢大家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道德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安定1①(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ㄧ情绪~ㄧ社会秩序~。 ②使安定:~人心。 社会: 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 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 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道德: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法律: 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 灋(法的旧体字),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律,均布也。——《说文》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u2022蒙》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u2022诏圣》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u2022察今》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u2022告子下》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u2022地官》我方材料对方辩友应该没有忘记许霆的故事吧,ATM机吐出1000元时,他没有靠道德把钱返还银行,而后还分171次从自动取款机里取出了17万元人民币,次日,他就赶紧逃离了广州,这时他还没有靠道德归还这17万元钱,那么对方辩友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才想到要归还这些钱的吗?是有人给他打电话说银行已经要依靠法律去告他的时候,他才想猛然想到要归还银行钱的啊,对方辩友,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法律在使社会安定方面,要比道德产生的作用更大吗?无独有偶,今年1月11日,台州市发生了一起市民哄抢50万现金大案。案发后,公共安全专家部门试图让哄抢者依靠自己的道德幡然悔悟,结果无人归还赃款,迫不得已,公共安全专家部门只能用法律手段强制进行侦破处罚,才追回31.73万元的现金。对方辩友也看到了,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首先根本不起作用,更谈何维护社会安定,显然法律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曾经专门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原理和实现条件: (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 (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5)对社会全体成员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6)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金融业集中在国家手里。取消一切私人银行和银行家。 (7)随着国家拥有的资本和工人的增加,增加国家工厂、作坊、铁路和船舶,开垦一切荒地,改良已垦土地的土壤。 (8)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 (9)在国有土地上建筑大厦,作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 (10)拆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得很坏的住宅和市区。 (11)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12)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以上的各条几乎都要靠法律来实现。(这只是材料,不用全说的)我突然想到一个标准:怎么判断什么是主要什么是次要呢?不能只看一个东西是否重要,有什么优点,对方有什么缺点,因为对方一句话:“我方并没有否认法律的重要性啊,没有忽视法律的作用,但我方认为道德起主要做用,法律的那么多作用只能作为辅助而已。”所以我认为判断的标准应该是,在法律与道德矛盾时,舍谁弃谁,舍弃的那个肯定是次要的,而我们使用的那个肯定是主要的。正如要比较鱼和熊掌哪个更重要,在两者可以兼得的时候作比较就很困难,但是如若二者不可兼得,我们肯定会舍弃那个不太重要的,而留下那个重要的。所以法律与道德不可兼得的时候的取舍就体现了哪个更重要 。我方问题我方问题1.为什么会有“除暴安良”之说而没有“教暴安良”的说法呢?就是说明了不除去暴徒根本就不能使人心安定啊!人心不安定,社会何以安定?用什么去除去这个暴徒?难道要靠道德吗?这还是要靠法律啊!2.【我方】:对方辩友一直说杀坏人要分开来看,说杀人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其行为是不道德的。那么说来,对方辩友是认为不论杀人的目的是什么,即使目的是好的,它都是不道德的?【对方可能回答一】:可以这么说。【我方】:那么我想请问您了,为什么法律杀了那么多人,难道法律也是不道德的吗?【对方可能回答二】:不是这个样子的,评判道德不道德,是要看它是否对社会安定有利,如果,对社会安定有利,它就是道德的,如果它对社会安定不利,它就是不道德的。【我方】:好,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换问题)3.【我方】:对方辩友,当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不安定因素都是由不公平所产生的。我们知道,道德是具有阶级性,对方辩友同意这一点吗?(道德具有阶级性是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上的原话)【对方】:同意,但是@#&*^#……【我方】:也就是说各个阶级的道德是不同的,而阶级的冲突将必然导致不公平的产生,也就由此产生了不安定的因素,对方辩友,这种不公平如果用道德去治理的话只会越治越不公平,使社会越来越不安定啊!{然后换问题}【对方一会可能会说】:这种不公平是由道德产生的,所以解玲还需系玲人,所以要靠道德解决啊【我方】可是那也要系玲的人想去解才可以解开啊,不然你要是让他解玲,他只会把玲系的更紧!正如现在我们的社会上还存不同的阶级,还存在阶级矛盾,要是现在让道德去维护社会安定,恐怕只会使其越来越乱4.5.大家应该知道东郭先生吧!他处处善待别人,认为每个人都是好的都是善良的,可是他的结果是被他道德 的善良所害,而且他还给社会带来了危害。这个传诵了几百年的事难道大家都忘了吗6.如果我方无法回答对方问题,我们可以:【我方】:既然对方辩友这么说了,我倒想请问对方,你们是如 何界定社会安定的标准的?7.现在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是主要靠道德的?8.自由辩论时对方问题:1.【对方】: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德治的国家,以德教化 使百姓自古以来就安居乐业,在远古时期,在没有成文典法之前,依靠德治的力量,人民一样可以生生不息 ,所以,我方认为,德治先于法治,德治重于法治。2.【对方】: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榜样,他们有着崇高的道德,像雷锋,他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难道对方辩友能说他对社会安定没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吗?据我所知对方辩友中也有志愿加入雷锋营的啊,这不正说明了我方的观点吗? 【我方】:就是因为道德这么重要,我们在使社会安定时,才不是仅仅依靠法律,而是在主要依靠法律的 同时还辅以道德啊。对方辩友请不要把我方的观点错误地理解成道德是无用的。3.【对方】: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加上人的主观感受,难免有误差,从而对事物做出差别很大的判决。 【我方】:法律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误差,但是道德呢,刚根本连执行都不执行,因为怕产生误差而不 去实际行动,这不是因噎废食的做法吗? 【对方】:谁说道德没有去执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等等来执行的 【我方】:对方辩友说了道德要靠舆论来执行,那么对方辩友不知道意识到没有舆论本身就是主观感受的 体现,它难道不比法律更容易使人误解吗?正如家乐福事件,那一群大学生,都在随意地发表着自己对法国 的不满的看法,由此在他们中间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舆论,使那么多人都以为抑制家乐福是一种爱国的行为, 从而导致了家乐福事件的发生。-{后面一句如果是一对一攻辩时就不要反问了}-难道对方辩友还没有发现, 道德要比法律更容易使人误解吗?4.1.对方辩友说的守法的美德就是守法意识深入人心啊2.2023-07-26 21:59:192
如何理解恩格斯晚年对革命性质的新观念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存在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种思潮和流派。马克思、恩格斯自称共产主义者,并将自己的理论、从事的运动和为之奋斗的制度都称为共产主义,党叫做共产党。而那时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则属于资产阶级思潮和流派。马克思、恩格斯争取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但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更反对拿原则作交易。1871年后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容忍了“社会民主”这个用语,1874年后他们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但仍认为“共产主义”一词“更确切”,并坚持在正式场合使用它。恩格斯即使给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写稿,也“处处不把自己称作社会民主主义者,而称作共产主义者。” 一、《资本论》第三卷推翻了第一卷的结论吗? 近期,学界有种观点先后引用《资本论》第三卷关于股份制度的三段论述,从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马恩选集》1995第版第2卷,第519页),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断言它“使资产阶级的统治虚幻化”,是一场和平“革命”;从股份公司内“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同上,第517页),宣称“资本主义就这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资本论》第三卷推翻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结论,不再需要‘炸毁"资本主义的‘外壳"了”。 《资本论》第三卷手稿基本上完成于1865年,在此前的四十年代,已出现布雷工人股份公司。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又指出“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同上,第520页)。可见股份制只是把分离的私人财产变为联合的由公司经营的财产。所谓“直接的社会财产”中的“社会”,德文有“社会”、“公司”两个含义,此处实为“直接的公司财产”,并非未来的全社会所有制,根本谈不上什么和平“革命”。 也正因为这样,恩格斯在这段话的后面加括号解释道:“自从马克思写了上面这些话以来,大家知道,一些新的工业企业的形式发展起来了。这些形式代表着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竞争已经为垄断所代替,并且已经最令人鼓舞地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民族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同上,第517-518页)。联系第三卷的“这个形式本身一旦把资本主义的外壳炸毁”;“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再对比第一卷说的“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同上,第511、587、266、269页);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前后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第三卷推翻了第一卷的结论,不再需要“炸毁”之说,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是论者的一厢情愿。 二、恩格斯晚年到底有没有修改《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策略? 某些观点对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取其所需,作出面目全非的解读。 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揭露有人“力图使自己和党相信,‘现代的社会正在长入社会主义",而不去问一下,与此同时这个社会是否还要像虾挣破自己的旧壳那样必然从它的旧社会制度中破壳而出,并且还必需用暴力来炸毁这个旧壳”。说像法、美、英那样的国家,“可以设想”旧社会有可能和平长入新社会。但德国是半专制制度,“这样的政策只能是长期把党引入迷途”。指出“我们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同上,第4卷,第411、412页)。表明晚年的恩格斯,同《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中“但愿”用和平的办法,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基本思想,是一以贯之,坚持到底的。 可是,有些观点却把恩格斯说的“可以设想”同德国拼在一起,写作:“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意义:‘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照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有可能和平长入新社会,比如在法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经过这样的变戏法,恩格斯对德国机会主义的严肃批判一字不见了。“可以设想”而后来条件变化从未出现过的“和平地长人”,竟被说成恩格斯对德国党的“具体指导”和在马克思逝世后“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达十二年”的策略意见。这是多么严重的歪曲和颠倒! 某些观点认为,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最后的反思和修正”。这更是没有足够的根据。 《导言》高度评价原著对事变的叙述及其内在联系的揭示,“达到至今还无人达到的程度”,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仅在“关于革命运动的条件和进程的看法上”有了改变。其中“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说的是1848年二月革命发生时,大家以为它会像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样不断上升,向前发展,以致革命失败了还期待不久会有新的高涨。1850年秋季马克思全面研究经济状况后,便永远抛弃了这种心理。历史表明,欧洲的资本主义当时“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的程度,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1848年想“一次”袭击就实现社会改造是不可能的。以上讲的是对革命的曲折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属于对革命“过程”的看法。《导言》认为“这是我们所必需做的唯一重大修改”,而“对于事变所作的解释,那里所确定的种种因果关系,都绝对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同上,第4卷,第507、509、510、512、508页)。论者却将“唯一重大修改”说成是对整个理论体系的修正。 “19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里的“斗争方法”,绝非论者加注解读的“指《共产党宣言中》说的暴力革命”,而是说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斗争方法必须随着革命“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即由少数人带领群众、依靠街垒巷战、实行突然袭击,变为发动群众用暴力的、和平的各种手段,通过长期斗争占领各种阵地,由大多数人参加的、为大多数人的革命。但在坚持革命权的同时,更加注重“使用选举权”,开展合法活动,包括争取更多选民,利用国会同对手斗争,宣传和组织群众,以积蓄革命力量等。一旦反动统治者破坏合法性,在“决战的那一天”就要“放开手脚”,像罗马帝国的基督徒那样把法律从墙上扯上来,并放火烧毁皇宫。这是《宣言》说的“争取选举权”,最后革命夺取政权的“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的”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特别是《导言》重申“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重申“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经济改造公式。强调“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同上,第十卷,第510、523、525、508、521页)。所有这些,某些观点却把斗争策略的变化等同于革命道路的放弃,说恩格斯“期待的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取得政权,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两者不仅大相径庭而且是根本对立的。 三、恩格斯晚年是否放弃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某些观点摘引恩格斯1893年对《费加罗报》记者的谈话,断言恩格斯晚年“放弃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没有最终目标。这是无稽之谈。 请看原文!记者问:“你们德国社会党人给自己提出什么样的最终目标呢?”恩格斯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在目前的君主联邦制政府的统治下,这是不可能的。”(《马恩全集》第22卷,第628-829页)前后文显示,是记者先提出“最终目标”。恩格斯才从没有“最终规律”和没有未来社会组织的“预定看法”这两层意义上,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放弃”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毫不相干。为使记者不误解为没有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恩格斯画龙点睛地谈到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它同《共产党宣言》说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和他自己1887年说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使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马恩选集》第1卷,第286、307页,第4卷,第390页),前后是一脉相承的。 恩格斯1893年以后是否像某些观点说的不再提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了呢? 1894年出版的恩格斯《<人民国家报>国际问题论文集》一书中,就讲到德国共产主义者之所以是共产主义者,是因为他们通过一切“中间站”始终“瞄准和追求最后目的:消灭阶级和建立不再有土地私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同上,第3卷,第248-249页) 1894年1月9日,恩格斯应某周刊之情,找一段题词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他回答说,除了《共产党宣言》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第4卷,第730—731页) 1894年1月26日,恩格斯撰文要意大利社会党实行《共产党宣言》的策略,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首要的伟大目的”是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为改造社会的手段。这种“永远不忽视伟大目标的策略”,能够防止产生失望情绪。而“缺少远大目光”的政党,把前进中的“一个普通阶段看作是最终目的”。(同上,第4卷,第454页)恩格斯在这里不仅用不断发展论科学区分了“首要的伟大目的”和“最终目的”,而且阐述了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和“永远不忽视伟大目标”的重大意义。 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在《导言》中说,1848年那时有的是许多宗派福音及其万应灵丹,“现在则是马克思的理论,是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透彻明了的、明确表述了最终斗争目标的理论”(同上,第4卷,第513页)在这篇被当作恩格斯的“最后遗言”中,革命导师始终如一、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的理论,并称它为“明确表述了最终斗争目标的理论”。而某些观点却视而不见,说恩格斯早已“放弃了”最高理想,甚至修在了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并把这些不实文词说成是以“精湛的马克思主义学识”和“令人信服的历史考证”得出的结论。如此撰文治学,只能让人想起一句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 四、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吗? 当前出现的某些观点使用的论据和材料,许多都来自伯恩斯坦的著作。 近期出现的以上观点,总的是要说明马.恩晚年修正了自己,恩格斯修正了马克思,两人都成了民主社会主义者。而经过我们查对和辨析,没有任何一条站得住脚,因而其结论不能成立,是强加的。那么,论者上述奇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家知道、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共产党宣言》标志科学共产主义的问世,《资本论》为它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晚年坚持和丰富了这个理论。他1895年8月5日逝世后不久,伯恩斯坦就借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诋毁马克思的理论“过时”并公开进行系统的批判、修正,重点攻击由这两部书阐明的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替代的根本道路。近期出现的相关观点也是围绕这两部书,在替代的必然和道路这个基本问题上大做文章;连使用的论据和材料,许多也来自伯恩斯坦的著作。例如,论者说的有了股份制,资本主义就完成了和平“革命”,它来自伯恩斯坦认为信用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发展,造成了资本的“民主化”,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生长起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论者说的恩格斯的《导言》修改了《共产党宣言》的策略。它来自伯恩斯坦抓住只言片语,宣称《导言》是其修正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以及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可以使无产阶级通过普选和议会掌握政权,“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暴力革命是布朗基主义的残余。论者说的恩格斯“放弃了”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是基督教的文化传统,它直接来自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是没有的,运动就是一切”,并诋毁马克思一涉及党的最终目的,就为了“教义”而牺牲科学,等等。如果从这一层面上说,这些观点在理论上的确没有什么新东西,而是拾人牙慧,包括照搬这些年来国际上的恩格斯“修正”马克思一类怪论,不过是世界社会主义严重挫折时的沉渣泛起而已。 革命导师不仅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摒弃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而且对民主、对社会主义总是坚持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 然而伯恩斯坦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者”。他要求社会民主党成为“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良政党”,他的修正主义后来为各种社会改良主义政党所传承,并用以对抗马克思主义。论者为给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翻案,竟说马恩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和最高成果。有点理论和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存在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种思潮和流派。马恩自称共产主义者,并将自己的理论、从事的运动和为之奋斗的制度都称为共产主义,党叫共产党。而那时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则属于资产阶级思潮和流派。马恩到处争取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但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更反对拿原则作交易。1864年德国拉萨尔派出版《社会民主党人报》,恩格斯就说“这是多么糟糕的名字啊!”随后相继有人从民主与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或从先民主革命再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上,使用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1871年后马恩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容忍了“社会民主”这个用语, 1874年后他们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但他们仍认为“共产主义”一词“更确切”,井坚持在正式场合使用它。恩格斯即使给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写稿,也“处处不把自己称作社会民主主义者,而称作共产之义者”。1887年他说,“共产党人”,这是“我们当时采用的、而且在现在也决不想放弃的名称”(同上,第4卷,第395页)。直到晚年,他还谈到“那种根本不把全部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的口号写在自己旗帜上的人自称是社会民主主义者”。而“对于经济纲领不单纯是一般社会主义的而直接是共产主义的党来说,对于政治上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整个国家因而也消除民主的党来说,这个词还是不确切的”(《马恩全集》第22卷,第489、490页)。革命导师不仅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摒弃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而且对民主、对社会主义总是坚持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从不抽象地、一般地谈论民主或社会主义,更不认为两者是各个阶级、各种制度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某些观点将毕生严格区分共产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马恩扣上“民主社会主义”的帽子;将同伯恩斯坦作坚决斗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恢复了党的正统名称——共产党的列宁扣上“最大的修正主义者”的帽子;将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说成“中国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如此历史颠倒,是非混淆,要“为中国共产党向民主社会主义转变”扫清障碍,这是不是高估了自己这些“家”们、“长”们的能量,低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的意愿与毅力?1989年西方某政要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常常是同共产主义学说的吸引力进行斗争及为共产主义模式提供另一种民主选择的最有效办法。论者这般鼓吹“只有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要将千百万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和平”转变为民主社会主义这种人家自己也承认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究竟是在实现谁的战略?2023-07-26 21:59:271
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有什么区别?
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所用的领域和意蕴上存在区别:1、所用的领域工人阶级多用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无产阶级多用在哲学类或政治类文献中,作为特定的历史主体或政治主体。2、意蕴工人阶级更为经验现实化,更多具有经济学、社会学的意蕴,而无产阶级更为哲学化、抽象化,更多具有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的意蕴。扩展资料: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把无产阶级同奴隶、农奴、手工业者、工场手工业工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无产阶级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才出现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workingclass)。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的英文版上,恩格斯专门加了一个注,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概念做了明确界定:“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这个注释很明确地将无产阶级等同为现代雇佣工人阶级,即与资产阶级相对应的、依靠雇佣劳动为生的劳动者阶级。2023-07-26 21:59:361
在世的著名哲学家有哪些
1.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莱布尼茨博览群书,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遍及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地质学,哲学等,在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重要的工作。莱布尼茨善于吸收别人的思想,他善于用访问和通信方式与人们讨论问题,一生中曾与千余人有过书信交往,留下了一万五千多封信件。与他通信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士,既有科学界、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有各国的王侯皇妃,距离远至中国。内容涉及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等等。这些信件记载着他的思想、见解和种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生前未发表,大量的手稿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汉诺威图书馆中。法国科学院准备在20世纪末出版《莱布尼茨全集》。 2.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笛卡儿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一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儿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8岁时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笛卡儿后来回忆说,这所学校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1625年返巴黎。1628年,他从巴黎移居荷兰,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生涯,先后发表了许多在数学和哲学上有重大影响的论着。1649年冬,因患肺炎逝世。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恩格斯称他为“辩证法的卓越代表”。同时笛卡儿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 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朗格勒手工业者家庭。早年曾学神学和法律。1746年发表具有反宗教倾向的《哲学思想录》,被政府当局下令焚毁。1749年发表《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触怒教会而被捕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着手主持编写《百科全书》,用了近30年时间,完成这部科学巨著,从而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他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实体,物质之外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提出物质具有“感受性”,说明人的思维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认为万物由物质元素构成,元素数日无穷,性质相异,由此组成各种不同事物。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静止只是相对的,“移动”和“激动”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提出发展进化观点,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认识论上,旨定自然界是认识的唯一对象,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主张把感觉和思维结合起来,认识应当“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但否认抽象的作用。提出认识的三种主要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产物,宣称“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主要著作还有《对白然的解释》、《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淡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拉摩的侄儿》等。 4.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能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他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任上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30僭主复辟时,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它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5.霍尔巴赫 (Paul Henri Dietrich baron d"Holbach,1723-1789)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应伯父邀请,随同父亲移居巴黎。曾就学于荷兰莱顿大学,毕业后回巴黎取得法国国籍。不久即结识狄德罗等人,成为《百科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最大成就是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界观加以系统化。认为自然是物质和运动的总汇,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具有质的多样性。肯定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从不同角度对运动形式作了分类,但最终又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之中,但把因果性和必然性等同起来,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受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一部分,与肉体同生共死。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认上帝的存在,指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宗教起源于人们的恐惧和无知以及神学家的欺骗,提出消灭宗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无神论,教育人民,启发人的理性。主要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的体系》等。 6.黑格尔(1770年一1831年)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早年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曾经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后来畏惧雅各宾派专政,并与普鲁士专制王朝妥协。从1801年起,先后在耶拿大学、纽伦堡中学,海得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1830年升为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其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黑格尔把个人意识的阶段、社会意识的阶段以及观念在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形式之下最终达到其自我认识的最高阶段都列入第三阶段。他宣布哲学是“绝对知识”,并认定自己的哲学就是观念自己发展的最后阶段。这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辩证方法,但是,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辩证法的革命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摈弃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小逻辑》、《自然哲学》等。 7.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父亲是纺织厂的厂主。1837年中学没有毕业就被父亲所迫去经商。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小组。1844年2月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1844年8月底,会见了马克思,结成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亲密战友。同年合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845年3月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5年移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先后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并和马克思合写了同盟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1877—1878年写了《反杜林论》,对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杜林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沦》第二、第三卷等文献的工作,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地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89年亲自参加领导第二国际的建立,指导它的活动,并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8.列宁(1870.4.22-1924.1.21)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大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 9.马克思(Karl Marx,1818.5.5- 1883.3.1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842年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法国秘密工人团体建立联系。1844年初创办《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结合。1844年与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5年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2023-07-26 21:59:533
共产主义名词解释
答:指共产主义社会。包括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中,彻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生产资 料全民所有制;全体人民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其丰富,实行“各尽所 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2.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资料扩展:一种建立在马克思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和政治学说。或建立在马克思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和政治运动,它说明历史是无情的阶级斗争,最终必然是无产阶级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胜利,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与此相应的是所有人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平等,最终导致一个无阶级的社会。2023-07-26 22:00:0214
共产主义原理的简介
《共产主义原理》《原理》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接着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它与其他劳动者的区别、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马克思后来科学表述为“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同时又是工业革命孕育着的进行社会革命的阶级。《原理》根据对资本主义大工业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代替的必然性,指出:“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原理》指出,共产主义者的主要要求是废除私有制,并阐明了废除私有制的途径。在回答能否用和平办法废除私有制问题时指出,共产主义者但愿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但是到处都受到强力压制的无产阶级如果最终被推向革命,它就不得不采取实际行动来捍卫无产阶级的事业。《原理》还指出无产阶级不可能一下子废除私有制而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把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到人民手里,使私有制自行灭亡。《原理》还提出一些设想,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它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美、法、德等国同时发生。认为废除私有制后的新社会的大致轮廓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福利和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原理》最后阐述了共产主义者和各种社会主义者的区别。共产主义者对各国现有其他政党的态度以及共产主义者在德国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原则。2023-07-26 22:00:371
共产主义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事实上,在以前人们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一种错误理解,导致了典型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样吃饭的错误理念。认为似乎只要人的需求足够小,则物质生产就成为极大丰富,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求能填饱肚子;只要求有地方睡觉;吃多少饭,随便盛,就是各取所需;由于是共产主义,劳动成果是大家的,所以大锅饭就是共产主义。但是,这种限制个人发展的方式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应该是每个人高度自由的。共产主义者的宗旨: (1)实现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 (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 (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 ——恩格斯2023-07-26 22:00:513
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
共产主义(英文:Communism)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 定义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2023-07-26 22:00:594
共产主义是?
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 马 克 思、恩 格 斯 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 国 家 和 政 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1920年10月4日,北 京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 大 钊 为负责人。根据 恩 格 斯 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表现为三点。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曾有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实现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但它的最终实现仍是一个遥远而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整体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它一定会实现。党的十八大已为我们描绘了蓝图和路径,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 新 中 国 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我们离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实现就不那么远了。只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总有那么一天,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定会变成真真现实。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马 克 思 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2023-07-26 22:01:244
共产主义的含义
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观点和思想体系,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可以推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个阶段是由国家所有制过渡到公有制阶段,同时由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2023-07-26 22:01:454
共产主义 基本概念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主体是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生产力这一条件。 共产主义是通过发展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主导社会、无须通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来促进生产发展,没有阶级矛盾、种族争斗,把全人类从循环式的阶级矛盾中解放出来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事实上,在以前人们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一种错误理解,导致了典型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样吃饭的错误理念。认为似乎只要人的需求足够小,则物质生产就成为极大丰富,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求能填饱肚子;只要求有地方睡觉;吃多少饭,随便盛,就是各取所需;由于是共产主义,劳动成果是大家的,所以大锅饭就是共产主义。但是,这种限制个人发展的方式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应该是每个人高度自由的。 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m9Iff5hFuc1DQ8L7k5mAlNDmBZUuFTW4UVI2m0Hc6FQxovlJyWdq_xmtzKksVOg2023-07-26 22:02:212
共产主义 基本概念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主体是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生产力这一条件。 共产主义是通过发展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主导社会、无须通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来促进生产发展,没有阶级矛盾、种族争斗,把全人类从循环式的阶级矛盾中解放出来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事实上,在以前人们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一种错误理解,导致了典型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样吃饭的错误理念。认为似乎只要人的需求足够小,则物质生产就成为极大丰富,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求能填饱肚子;只要求有地方睡觉;吃多少饭,随便盛,就是各取所需;由于是共产主义,劳动成果是大家的,所以大锅饭就是共产主义。但是,这种限制个人发展的方式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应该是每个人高度自由的。 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m9Iff5hFuc1DQ8L7k5mAlNDmBZUuFTW4UVI2m0Hc6FQxovlJyWdq_xmtzKksVOg2023-07-26 22:02:28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答案D吧2023-07-26 22:02:365
什么叫做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英文:Communism)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 定义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2023-07-26 22:02:502
希望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的著作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u2022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资本论》、《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论住宅问题》、《论权威》、《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流亡者文献》、《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u2022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法德农民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23-07-26 22:03:262
请告诉我: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是一种政治观点和思想体系,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1]。中文名共产主义外文名Communism发起者卡尔·马克思、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发源地点德国创始时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2023-07-26 22:03:333
《共产党宣言》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目的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工人运动澎勃兴起。写作目的: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的宪章运动)兴起,工人运动的发展要求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又被译为《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拓展资料基本简介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共产党宣言2023-07-26 22:03:412
合作共赢,关于古今的名人合作取得成功的事例,可否详细说一下?
1、管鲍之交“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君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君,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齐侯,历史上称为“齐桓公”。齐桓公一当上国君,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上卿,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上卿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上卿。”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上卿?”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上卿,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2、将相和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3、恩格斯和马克思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和马克思商议后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同年10月,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问答》),用问答的体裁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订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到达德国科伦。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他还曾去巴门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活动。1848年秋至1849年初,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在瑞士协助组织工人协会。1849年5月,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6月,在巴登——普法尔茨任维利希志愿军团副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到瑞士。11月抵伦敦,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为了支援陷于极端贫困的马克思一家,恩格斯不得不于该年迁居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再度经商。在曼彻斯特居住期间,恩格斯同马克思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共同研讨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策略,探讨各个领域里的学术问题,并互相交换意见,用导师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写的东西另一个人也一定读过并完全赞同。4、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5、涿鹿之战涿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涿鹿战争对华夏战争影响最深的还是在军事方面。由于涿鹿战争是部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局又是以黄帝之弱势胜了蚩尤之优势,之后黄帝又趁势收复了中原,使华夏族各部落实现了团结统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鲍之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相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恩格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涿鹿之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2023-07-26 22:04:021
简答题: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含义。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主体是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生产力这一条件。 共产主义是通过发展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主导社会、无须通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来促进生产发展,没有阶级矛盾、种族争斗,把全人类从循环式的阶级矛盾中解放出来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事实上,在以前人们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一种错误理解,导致了典型的大锅饭,干好干坏一样吃饭的错误理念。认为似乎只要人的需求足够小,则物质生产就成为极大丰富,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求能填饱肚子;只要求有地方睡觉;吃多少饭,随便盛,就是各取所需;由于是共产主义,劳动成果是大家的,所以大锅饭就是共产主义。但是,这种限制个人发展的方式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应该是每个人高度自由的。2023-07-26 22:04:081
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当他指社会状态时,是指英文communist society,即共产主义社会;当他指政治信仰时,是指英文communism,又可以叫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的区别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财富是按需分配的,即每个人都尽其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依照自己的需求索取。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具有很高的素质。我国古代设想的“大同”社会就与共产主义社会有一定相似之处。2023-07-26 22:04:161
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主义?如题 谢谢了
述共产主义(英文:Communism)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2023-07-26 22:04:461
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
楼主,共产主义(英文:Communism)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 定义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马克思充分研究了人类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发现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2023-07-26 22:04:543
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做出了哪些伟大贡献?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1835年秋,在中学毕业试卷上,他说明了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的伟大抱负。同一年,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最后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月马克思开始为科隆的《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进入该报当编辑。他发表了一系列抨击普鲁士专制统治和德意志的封建势力的论文,不久马克思被迫离开主编职位,后《莱茵报》也被查封。 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封·威斯特华结婚,婚后迁往巴黎。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44年8月底—9月初,在巴黎与恩格斯会见,开始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共同进行斗争。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前往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想以此组织建立国际性的共产党,以便吸收各国先进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俩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爆发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意志,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指导了德国和欧洲革命,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849年后定居伦敦。 到伦敦后立即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系统地全面地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经验。1864年9月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在这部巨著中,他阐明了剩余价值论,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1805年—1870年间。马克思几乎每天都同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通信,商讨各种政治、社会和自然科学问题。从1851年开始,他还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和英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报刊撰稿,其中包括对中国问题的评论。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建立,马克思高度评价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并给予热情的歌颂和支持,写出了《法兰西内战》一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1875年马克思抱病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给予了彻底的批判。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以及繁重的工作,严重的损伤了马克思的健康。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后和他的夫人燕妮同葬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引了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科学巨匠”,“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马克思的名字将永垂史册。 http://rcs.wuchang-edu.com/RESOURCE/CZ/CZLS/ZSD/SJJDS/GJGCZYYD/328_SR.htm 恩格斯(1820-189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837年9月,中学未毕业就被他的父亲送去学习经商。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刻苦自学,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表现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在这里,他参加宪章派活动,结识了正义者同盟的活动家,并深入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2月,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他在巴门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1845年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同年11月到次年5月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两大转变。1846年春,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迅委员会。同年秋天,赴巴黎开展活动,争取和教育正义者同盟的成员,使之摆脱"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影响。 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同年10月,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则》),用问答的体裁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订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48年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到达德国科伦。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他还曾去巴门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活动。1848年秋至1849年初,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在瑞士协助组织工人协会。1849年5月,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6月,在巴登――普法尔茨任维利希志愿军团副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到瑞士。11月抵伦敦,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为了支援陷于极端贫困的马克思一家,恩格斯于该年迁居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再度经商。 在曼彻斯特居住期间,恩格斯同马克思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共同研讨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策略,探讨各个领域里的学术问题。恩格斯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尤其对军事学、语言学和自然辩证法作了深入的探讨。1851年11月至1852年11月,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了一组题为《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文章,深刻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武装起义是一种艺术的著名论断。1857-1859年,他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了许多军事条目。1861-1865年,撰写了关于美国内战的许多文章。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为工人报刊和利用资产阶级报刊撰写了许多篇战争评论,准确地分析和预示了战争的进程。 1870年9月,恩格斯结束了二十年"埃及幽囚式"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1872年9月国际海牙大会期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为击败巴枯宁阴谋集团,通过关于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的决议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提议,国际总委员会迁至纽约。1875年3月,他在给倍倍尔的信中阐明了他对德国工人运动中两派合并的原则立场,批评了党内某些领导人追求无原则合并的错误。1876-1878年,他写了一组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文章(即《反杜林论》)。1880年夏,应法国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的要求,把《反杜林论》中的某些章节改编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小册子,对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起了重要作用。在1873年至1883年间,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断,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第二国际联合各国工人政党,开展了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倾向的斗争,1893年8月,恩格斯在欧洲大陆旅行期间出席了正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国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是恩格斯唯一的一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 恩格斯在晚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工作,1885年7月,《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在他主持下,1887年1月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他还再版了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沃尔弗、格奥尔格·维尔特等人的作品,并筹备出版马克思全集。 八九十年代,恩格斯继续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出版,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和家庭的变迁史。1886年4月至5月,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90年和1893年,先后发表《沙皇俄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和《欧洲能否裁军》,分析了九十年代初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和趋势,揭露了沙皇俄国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阐述了无产阶级对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针。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内部右倾机会主义思潮日益抬头的情况,1891年1月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并为之作序,3月再版了《法兰西内战》并写了导言,6月写了《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1895年初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写了导言。恩格斯在这些导言中集中地捍卫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94年11月,他写的《法德农民问题》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农民同盟军、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制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批判了法国工人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农民问题上的右倾错误。他指出,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成为农村中的力量"。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http://219.239.11.21:8088/datalib/2003/Celeb/DL/DL-15162023-07-26 22: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