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瑞爱吃桃
-
凤鸣岐山①,声闻九天。山河焕彩,光弥赤县。周都岐山,形胜古城,文明渊薮,名播迩远。"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②。"岐山之下圣人出,岐山之上凤凰鸣,和鸣千古启神州,唤起春风遍域中。华夏文明五千载,文字历史溯源岐山;周室江山八百春,文明传承发轫周原③。
人文岐山,其史何悠?炎帝生息,岐水波映太古;周室发祥,岐山脉接万里。后稷教民稼穑④,开农业文明先河;公刘播时百谷⑤,创周人初兴之业。古公避戎兮⑥,去邠逾梁;走马来朝兮,至于岐下。相度形势兮,筑城建邦;奖励耕战兮,丰实廪仓。王季文王兮⑦,拓土开疆;德化万邦兮,四方附仰。积三世之功兮,国富兵强;极一时之盛兮,西岐辉煌。武王奋先帝之德威⑧,挟新兴之国势,举翦商之大纛,会诸侯于孟津。义旗所向兮望风披靡,兴周灭纣兮国命维新。周公吐哺兮天下归心⑨,制礼作乐兮典章大成。成康之治,首开华夏盛世;岐周之胜,过于五帝三皇。毛公、大盂西周宝鼎皆源岐山⑩;甲骨、金器早期文字多出周原。山水钟毓,千载才俊熠熠;文化洗礼,百代史迹煌煌。召康公听讼甘棠树下○11,弘扬德政世风清; 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12,列侯获封岐西地。穆公失纳蹇叔哭谏,终有肴函之败○13;逢尧巧说默啜可汗,智服北地突厥○14。隋筑仁寿之宫,御道岐岭通九成○15;唐起法门之寺,皇家经声绕周原。诸葛星坠○16,遗憾抱恨五丈原,渭水呜咽流不断;淳风鹤游,制历定风长安城○17,北山顿首峰肃然。梁星源布政粤、鄂,饶有清声○18;张镇岳公车上书,倡言维新○19。杨虎城鏖战绩石原,吴新田仓皇逃遁○20;彭德怀兵临罗局镇,马步芳溃不成军○21。江山代有人物出,各领风骚若许年。
礼乐岐山,其俗何淳?礼乐文明,厥为中国古代文明特征;瓜瓞承传,周文化遂成华夏文明主脉○22。"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文化养成,岐人性格独特鲜明;礼乐陶冶,岐地风俗浑厚天成。"忆昔西周全盛时,越裳航海亦来仪○23。"耿直执着,崇公理讲公道;纯朴善良,乐助人重情义。婚丧嫁娶时令年节,遵礼依俗作为有序;耕耘收种避灾克难,敬贤济弱节义不悖。崇礼尚文,是岐人之大德;郊媒遇合,亦开放之民俗○24。春节隆庆,家家设案追先敬贤,察德正风;甘棠高挂○25,户户扫舍净身烧柏贴画,除旧布新。岐人怀邠,有乡镇之设;邠人望岐,筑亭台之构○26。"邠岐一家",足证周人亲情之恋;风俗不二,彰显先民真爱之心。文化熏染,男子洁衣素服朴实自然;水土滋润,女子勤谨知礼天生丽质。"岐山娃"水灵粉嫩,外地人择娶为荣○27。岐人语言,诚为西府典型,发音厚重咬字真切;读音特殊,堪作方言标本,韵母缺"U"如"出"念"吃"。耕读传家,门楣匾额透漏文化气息;重文崇学,穷通贵贱须叫子弟读书。设书院兴学校,风气东渐岐地甚早○28;集庙钟办中学,抗战军兴"镕铁铸人"○29。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西路秦腔活跃城乡。王天民珠圆玉润腻娇细靓,红极"西京梅兰芳"○30;张班长味醇韵深痴倒戏迷,誉满"西府活乔老"○31。曲子、道情、社火、锣鼓特色突出风姿殊绝,刺绣、编织、剪纸、版画别有风格光彩夺目。
灵秀岐山,其地何美?岐伯居兹地,与黄帝谈哲论医,《黄帝内经》称奇书○32;箭括望云天○33,偕青山接陇连蜀,双峰耸峙曰岐山。踞关中平原西部,控两山而带三水○34。千山屏障于北,迤逦俊秀;秦岭横亘于南,巍峨碧翠。林草繁茂,山地丘陵分布两翼;农桑丰硕,台原河谷纷呈中区。陇海穿境,连海达疆欧亚陆桥;高速横贯,西安宝鸡一时之程。北山之阳,平畴广漠昊天厚土,乃周原之核心;渭河两岸,陇亩棋布水华田地,正秦川之膏腴。河之北台地突起周原膴膴,雍河、横河数水涌波,堇荼如贻青青蓝蓝;河之南坡势渐高秦岭巍巍,石楼、棋盘诸峰插云,绿树嘉花郁郁葱葱。五丈秋风清高洁傲,诸葛遗风弥西岐;箭括辙印斑驳陆离,唐王故道觅鸿踪。温庭筠吟道:"天晴杀气腾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上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35何景明叹曰:"星落空营在,云横阵已沉。千秋一瞻眺,梁父谁为吟?"○36周京华城,宫室宗庙万代香烟缭绕○37;窟山名刹,佛寺道观千年经声依稀○38。登临山之绝顶,纵目岐周大地:峰峦隐显绵亘如云者,秦山也;其下如线似带闪烁明灭者,渭水也;绿丛星点散若水面青萍者,乡镇村落也。"庙前问古老,泉上拜周公"○39。凤凰山下,卷阿故地○40。周公庙松柏森森,蟾岭坡桃花殷殷。盛世喷涌乱世涸,润德泉清明穷通。一泓岐水净年芳,缘知地久与天长。成王游历,昔时胜景犹在;周公治世,百代祠庙肃然。三王三公并三圣○41,岐山岐水岐祖先。祭拜如仪,年年香火旺三月;络绎于道,处处游人敬圣贤。苏子曰:"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42康海云:"秋空漠漠双鹤来,岐山千叠云锦开。"○43
丰饶岐山,其物何阜?渔猎农耕,先民自古繁衍生息;麦菽稷粟,岐地从来名产盛出。鲁庄"紫麦",粉白筋富宜面宜馍;安乐大米,香甜适口可蒸可煮。"硬粒小麦"走关外,"专用玉米"受青睐。庙底下红萝卜,色红芯细味甘美;北杨村白头葱,白长叶绿杆厚实;蔡家坡紫皮蒜,瓣大色白辣味鲜;何家道大白菜,包紧叶宽心嫩甜。岐地现代工业,源自抗战初期;陆续壮大发展,渐成西府重镇。陕汽西机,开三秦汽车制造电子工业之端;九棉渭工,亦关中纺织骄子工具行业之先○44。载重车奔驰海内外,帘子布行销国东西○45。机械建材饶有基础,食品制药颇具实力。面食缤纷,素为内外称道;名吃荟萃,由来享誉华夏。周文王斩蛟为汤剁肉为丁制面为条分食快乐;臊子面刚柔相济底表相衬色泽相映品享哲学○46。九字歌诀道尽色香味形内含外延,风流天下无伦比○47;一碗红火馨透热烈和谐滋深味长,风靡世上真绝馔。百年名品御京粉,原为皇家美食;一帜独树擀面皮,堪称面皮至尊。挂面空心柔韧,入水不糊;酥饺金黄醇爽,油而不腻。岐山凉粉扁豆好,岐山锅盔脆而香。岐山名吃名何处?名在样样有千秋。做工精细,道道工序极讲究;注重质地,用料挑剔筛选严;色味谐求,醇厚悠长光鲜亮;名牌意浓,照壁背后八亩沟○48。凝结于其上者,乃岐人精明厚朴之性格特点;体现于其中者,为岐人礼乐文化之深厚底蕴。千年不衰,历久而弥新;万里非遥,逾远而逾名。外地人至岐,谓之"吃文化"。西府谚曰:"金宝鸡、银凤翔,不及岐山一后晌"。个性民俗多姿多彩,独特名产美轮美奂。
盛世岐山,其变何巨?沧海桑田,莫道朝阳鸣凤去;圣日贤月,梧岗已是新岐山。思周时兮迢遥,瞻绚丽兮今朝。风雨兼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春华秋实,岐周故地谱新篇。经济总量翻六番,农民收入过四千,工业产值超百亿○49,改革发展着先鞭。城乡一体推进,经济社会日新月异;文明两手齐抓,县容乡貌覆地翻天。城镇易容,街衢亮丽马路宽,楼厦林立商贾繁;乡村巨变,民居崭新姿彩多,水泥道路晴雨便。创建卫生县城,大街小巷树绿花艳情景焕然;弘扬周原文化,旧镇新村风正气清创业争先。学校医院,闪亮乡村风景线;上学看病,欢颜从此不再难。壮哉周广场,车辚辚马萧萧群雕轩昂向征程;美焉民俗村,人涌涌气腾腾万家潇洒展岐风。发展为要环境为先是治县宗旨,以人为本民生为贵乃施政指南。戮力奋斗,"八县"光环耀日增辉○50;创造未来,一方热土群情激荡。宏图已绘,三大战略齐推进○51;上下同心,一体协力奔小康。突破蔡家坡,集群崛起工业城;振兴东北片,建材引领产业园;打造凤鸣镇,文化旅游开新天。亲近文明源头,感知魅力岐山,铸就文化名县,实现科学发展。盛世华章,明月故乡岐山;满目生机,朝阳喷薄岐山。
周文化春风浩荡兮,万古清高;
五丈原秋雨明媚兮,千载朗润。
西岐故地山河峥嵘兮,云蒸霞蔚;
凤凰振翅高歌长鸣兮,再铸辉煌!
附:注释
注释:
①岐山:岐山县,在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面积856平方公里,人口46万。岐邑:在今岐山县东北,周族古公亶父受戎狄威迫,自豳地迁于岐山下周原,筑城郭居室,作邑以居四方来归之民。岐山:山名,属千山余脉,绵延于岐山县北部。相传殷商末年有凤凰鸣于此,西周遂兴。《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能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②见《诗·大雅·卷阿》。
③周原:狭义指岐山、扶风两县北山前的平原地区,广义指东自武功、杨凌交界的漆水河,西至凤翔灵山,北起雍山、岐山一线,南到渭河的广大原区。
④后稷:古代周族始祖,有邰氏女姜塬所生,名弃。善于种植粮食作物,尧时为农官,教民稼穑。他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⑤公刘:周族领袖,后稷10代孙。夏末率周族由邰迁豳,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
⑥古公:古公亶父(周太王),后稷19代孙。率周族从豳地(今陕西旬邑,彬县一代)迁于岐山周原,定国号为"周"。
⑦王季(季历):古公子,继位后率兵征伐,国势渐强。文王(姬昌):王季子,周朝的奠基人。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安抚四方,殷商三分天下有其二。被后世誉为"圣人。"
⑧武王(姬发):文王二子。率兵推翻殷商,建立周朝。
⑨周公(姬旦):文王四子,武王弟。辅佐武王、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天下大定。周文明的集大成者。相传他"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废寝忘食处理政务。
⑩毛公鼎、大盂鼎:清代出土的四大国宝中的两件,皆出土于岐山,西周时器物,其铭文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十分重要。现一在北京故宫,一在台北故宫。
○11召康公(姬奭shi):文王八子,采邑在今岐山县城西南召地,亦称召公。相传他在甘棠树下听讼断案,又出使江南,宣传德政。岐山人春节家家挂"召北甘棠图",纪念召公。
○12秦原为诸侯之下的小部落,后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被赐以岐西之地,成为诸侯,渐次壮大。
○13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国,岐人蹇叔时任丞相,哭谏劝阻,穆公不听。结果肴函一战,秦全军覆没,三将被俘。后穆公曾为此自责,悔不听蹇叔之言。
○14和逢尧,唐代岐山人,长于辞令。公元711年出使突厥,巧辞说服突厥默啜可汗,向唐称臣。回来后满朝称贺,拜为户部侍郎。
○15隋朝在麟游置仁寿宫,为皇亲避暑地。唐扩建,改九成宫,华丽壮观。长安通九成宫的御道即建于岐山山岭之上。
○16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中原,与魏相持数月,病逝于岐山五丈原军营。后世在此建有武侯祠。
○17李淳风:唐初岐山人,我国古代最着名的天文、历法家,着作甚丰。编撰新历法。将风划为八级, 是世界上最早为风划定等级的科学家。
○18梁星源(1789-1852):清代时岐山人,字石泉。历任广东、湖北等省布政司,治理有方,颇得赞赏。
○19张镇岳(1866-1912):清代岐山人,光绪20年(1894)举人。1895年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反对马关条约,请求变法维新。后在本县举办教育,培养了一批英才。
○201926年,北洋系陕西督军吴新田率部出宝鸡接应吴佩孚,杨虎城率部在岐山南原一带阻击,吴部不支,溃退汉中。
○211948年,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发动"扶眉战役",在岐山罗局镇一带打败马步芳军。
○22文怀沙:"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制礼作乐,使周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主脉。"
○23"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见唐·谭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忆昔西周全盛时,越裳航海亦来仪。"见明·康海《周公庙古楸行》。
○24岐山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周公庙会,已婚无子的年轻媳妇,晚间到庙后的山坡上秉烛夜游求子,谓之"郊媒。"
○25岐山人每逢春节,在家中悬挂"召北甘棠图",以纪念召公于甘棠树下听讼断案,宣扬德治。
○26岐山人来自古豳地,历史上曾设有"怀邠乡",而邠县曾建有"望岐亭",两地民情风俗相同。
○27岐山娃:周围县人对岐山女子的俗称。
○28岐山最早设书院为清乾隆43年(1778),知县郭履恒将县城东街金川凯旋公署改为凤鸣书院。光绪32年设岐山县高等小学堂,33年设劝学所,全县设初等小学30处。
○291940年秋,一批乡贤将全县寺庙大钟集中变卖,筹集资金创办了岐山中学,称为"镕铁铸人"。
○30王天民(1914-1972),字子纯,岐山人,着名秦腔演员,工闺阁旦。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西北,有"西京梅兰芳"之称。戏剧评论家封至模评:"王天民扮相得一个腻字,身段得一个娇字,做工得一个细字,脱尽秦腔火气、豪壮之俗。"
○31张班长(1885-1975):张德民,又名保祥,岐山人,着名秦腔演员,初演小生,后工道袍须生,终以衰派老生盛名于世。在《甘露寺》中饰演乔国老最为有名,有"活乔老"之称。
○32《黄帝内经》记载岐伯与黄帝讨论医学、哲学,内容深刻,千古奇书。
○33箭括:箭括岭,在今县城东北四十里之北山,两峰对峙,中间相连,狭义岐山即指此。
○34两山:秦岭、千山余脉(亦泛称岐山山脉),俗称南山、北山。三水:渭河、雍河、横水河。
○35唐·温庭筠《武侯庙》。
○36明·何景明《五丈原怀古》。
○37西周京城在今岐山县东北京当乡一带,现有宫室宗庙遗址。
○38窟山:在县东北北山之上,海拔1561米。"窟山名刹,"为岐山旧八景之一,名胜颇多。
○39明·王九思《周邸治泉》。
○40卷阿:周公庙,其地形曲、凹,古称卷阿。
○41三王:太王、王季、文王;三公:周公、召公、太公(姜子牙);三圣:姜嫄、后稷、公刘。
○42宋·苏轼《谒周公庙》。
○43明·康海《周公庙古楸引》。
○44陕西汽车制造厂,简称陕汽;西北机器厂,简称西机;陕西第九棉纺织厂,简称九棉;渭河工具厂,简称渭工。
○45陕汽生产之载重汽车,陕九生产之帘子布,均是国内有名产品。
○46岐山臊子面,相传为周文王斩蛟龙剁肉熬汤所制,以使军民分食,其面条筋道、柔韧,有底菜、漂菜,红黄黑白绿诸色相映。
○47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为岐山臊子面九字歌诀。前三字是讲面条,中间三字讲汤,后三字是总体而言。
○48照壁背后:岐山面名牌甚多,以"照壁背后"最为有名。八亩沟:岐山擀面皮主要产地。
○491978年,岐山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亿元,2008年为69亿元,翻了6翻多。2008年工业总产值为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77元。
○50八县:近年来岐山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先进县等。
○51三大战略:岐山县确定的"突破蔡家坡、打造凤鸣旅游文化名镇、促进东北片崛起"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