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一起来看看文学大师是如何给他们的孩子起名字的?

2023-08-02 09:53:17
TAG: 名字 文学
共1条回复
真颛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xxx

你叫什么名字?

凡人都有姓与名,这是我们用来相互区别的辨识标志(跟logo起着同样的作用)。

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无名之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姓名都是十分珍视的。

父母在为孩子取名时,自然是再三斟酌对比,力求自家“商标”超群出众、独一无二。

作家也一样。他们为孩子取名,有的就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用字考究、含义深刻,每个字每个偏旁,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也有随意平常简洁大方的。

1

孔子

孔子大家再熟悉不过,以他的学识会给儿子取什么名呢?很好奇吧?然而,他儿子名字取得是十分的随意,没有引经据典、没有考究的用字,就是单纯为拍上司马屁。

在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便娶了妻。一年后,生下孔鲤。

孔子在当时是个仓库管理员,业绩突出,得到大boss鲁昭公的赏识。于是鲁昭公在孔子儿子出生之日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以表祝贺。

孔子以大boss亲自赐物感到莫大的荣幸,于是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以示纪念。

2

鲁迅

鲁迅与儿子周海婴

首先,千万别问我鲁迅儿子为什么不姓鲁。

鲁迅,浙江绍兴人(知识点:他叫周树人,并不是周树人)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自己曾多次改名,且寓意讲究,那他儿子的名字是出自何处呢?

鲁迅在四十多岁时才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妻子许广平,并生下儿子。老来得子的鲁迅十分高兴,给儿子取名周海婴 。

其实含义简单明了,一为这个婴儿在上海出生,二为这个名字听起来颇为悦耳,雅俗得当,且与人绝不雷同。

3

老舍

老舍一家

儿女:舒济、舒乙、舒雨、舒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他给孩子起名就像他的文章一样幽默质朴、张弛有度。

他有三女一子,大女儿在济南出生,老舍便给她取名舒济。

起初他对这个切合环境的名字颇为满意。但到女儿上学时,济的繁体笔画太多(当时还不流行简体字),孩子写起来十分费劲。众人纷纷声讨老舍这名取得不好,实在是在太为难小娃娃了。这让夫妻二人懊悔不已。

1935年儿子出生,老舍决定取个简单好记的名字。由于1935年是中国农历中的乙亥年,再加之舒乙在姐弟三人中排行老二,所以就有了这个简单好记的名字——舒乙。

到了二女儿出生之年,正值大旱,饮水成难。却恰在她出生时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于是老舍给取名舒雨。

据说在二女儿出生前老舍准备起名为“乱”,因为刚刚发生“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国难当头,全国形势大乱。不过还好以妻子极力反对而告终。

大儿子和二女儿上学后再也没有大女儿的苦恼,这让老舍对自己取的简单好记的名字十分满意。

到小女儿出生,他沿袭了一贯的极简起名法。因其出生那天是立春,于是给取了只有五笔的“立”。

为什么不起名为“春”呢?因为老舍同样出生在立春,自己已率先抢占一“春”,遂小女儿只能名“立”。

4

郁达夫

现代作家郁达夫一生与三个女子结缘,生育子女11人。名字取得颇有深意的当属他与一生挚爱王映霞的三个孩子。

长子郁飞,因郁达夫仰慕岳飞,于是借名于岳飞。次子郁云,借名于岳飞之子岳云。在他们第三个孩子出生前,郁达夫与王映霞闲谈说,若是女孩,就叫银瓶,因为银瓶是岳飞的女儿。这样咱们家就正好凑齐岳飞全家了。

王映霞却说,“若生男孩就叫郁亮。三国志里有飞(张飞),云(赵云)两将,有了猛将,自然不能差个谋臣。通观全史谋士,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郁达夫听后大为赞赏。

不久后,果然王映霞诞下一男孩,于是取名为亮,后来此事一度被传为佳话。(可惜郁亮在两岁半便夭折)

5

巴金

巴金一家

女儿:李小林 儿子:李小棠

巴金原名李尧棠,他二哥叫李尧林。在他19岁时跟随二哥来到上海闯荡,二哥对他关爱有佳。二人感情十分深厚,二哥却不幸英年早逝,这使巴金十分悲痛。

于是为了纪念二哥,巴金给女儿取名李小林,儿子则用了自己的“棠”字。希望姐弟二人的感情能像他与二哥般亲密深厚。

6

沈从文

沈从文有两个儿子,长子沈龙朱,次子沈虎雏。

这两个名字看似复杂难解,但了解沈从文作品的一看便可明白。龙朱和虎雏是他在《龙朱》、《虎雏再遇记》中塑造出的两个角色。

他希望兄弟二人能像龙朱一样“像神一样的男子,美丽强壮像狮子,温和谦驯如小羊,是人中模型。是权威,是力,是光。种种比譬全只为了他的美,其德行则与美一样,得天比平常人特别多”。

希望他们能像《虎雏再遇记》中成长后的虎雏一样,不逞口舌之快、不得理不饶人、不急于求成。收起年少的轻狂,懂得人生的收放。

7

林语堂

林语堂全家

林语堂家三朵金花:如斯、太乙、相如

起初林语堂为他们取名凤如、玉如,相如。

他认为一般女子的名字都是俗不可耐的,他的女儿一定要与众不同。于是在鼓励女儿们向杂志社投稿时,将凤如、玉如名字改为如斯(取“逝者如斯夫”之意)、无双。

至于相如这个名字他觉得并不俗,所以未改。

但玉如觉得无双的繁体太复杂不好写,且无双无双,听着就容易单身嫁不出去,于是拒绝接受“无双”这个名字。

宠女狂魔林语堂自不会罢休,又从《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与太乙”中找到灵感。为玉如改名“太乙”,意为天地间的混沌之气。

改完后林语堂还在心中沾沾自喜,殊不知事后“太乙”常跟人抱怨说“我宁可叫林玉如”。

8

章太炎

章u3e1a、章叕、章u382d

认识这三个名字吗?反正我是除了“章”字都不认识。这是清末国学大师章太炎为三个女儿取的奇名。

章太炎绰号章疯子,行事特立独行,所以在为女儿取名上就更需要与众不同了。一为显示自己的学识,二为与别家女儿区别开来。

他放出话,娶她女儿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她们的名字。据说就是这个原因,三个女儿到了及笄的年纪,却无人上门提亲,险些孤独终老。

连人姑娘名字都不认识谁敢登门提亲?哪个媒婆、青年才俊丢得起这个人。

万幸,章老及时找出原由,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过程中,他叫大女儿章u3e1a(lǐ)出来为各位倒茶,倒完退下后,章太炎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u3e1a”字,并为大家介绍这个字有缀联的意思,能够了解为好事不断。

讲完了大女儿的姓名,他又唤出二女儿为大家送茶点。送完退下后,章太炎又在白纸上写上了“叕(zhuó)”字,解释这个字的字意是交之广也。

按照之前的套路,他唤出了三女儿,为众人摆上生果。下去后,章太炎又开始为世人讲“u382d(zhǎn)”的意思为展,意思为打开,展露才华的意思。

发布会开完,大家终于明白了章家三女姓名的含义,回去后各处宣扬。不过几天,上门提亲的媒人、才俊络绎不绝,三个女儿自然顺利出嫁。

你还知道哪些文人是怎样给孩子起名的吗?

不知道没关系,跟大家分享下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吧。

相关推荐

巴金的后代叫什么

巴金的后代叫李小棠。李小棠是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他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继续操练》、《天桥》、《最后的晚餐》、《四十而立》等。作品曾获全国1985—1986年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年《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文艺部全国中篇小说奖,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奖。扩展资料: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小棠
2023-08-01 15:14:091

李小棠结婚了嘛

李小棠结婚了。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显示,1944年5月8日结婚,两人恩爱了整整28年。
2023-08-01 15:14:161

巴金的后代叫什么?

巴金的后代叫李小林(女儿),李小棠(儿子)。
2023-08-01 15:14:251

巴金几个女人

一位。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巴金只有一位妻子,著名作家巴金一生只结过一次婚,他的妻子是萧珊,巴金32岁时发表中篇小说家而出名,当时年仅19岁的萧珊作为读者慕名给巴金写信,两人相识,巴金40岁时与萧珊结婚。萧珊是个翻译,他们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非常幸福,但结婚28年后妻子萧珊患肠癌离世,巴金独自伴着骨灰活到101岁。
2023-08-01 15:14:322

巴金原名是 李晓棠 巴金儿子为啥也叫李晓棠?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他的儿子名叫李小棠。李小棠,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
2023-08-01 15:14:391

小说门规最后水生的结局是什么

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门规》小说的结局中,唐老板为了救人,没有杀水生,最后水生和唐老板一起回到了上海滩,过起了隐居生活。《门规》是李晓得作品,李晓是大名鼎鼎的老辈作家巴金的儿子,原名李小棠,子承父业,继续写作。
2023-08-01 15:14:463

巴金轶事两则(关于珍惜时间,奉献爰)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得半天没喘过气来。选自“名人轶事网”
2023-08-01 15:14:531

巴金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巴金生平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巴金同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在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并参加了《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思念着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他怀着这份深厚的感情,写下了反抗黑暗势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上海。在这期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托尔斯泰的《丹东之死》、高尔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33年参与《文学专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学习日文。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支持许多进步作家的创作,为发展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1938年后,他在广州、上海、昆明、重庆、桂林、成都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同志历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华东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荣誉委员。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巴金同志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出色的翻译家、卓越的编辑家、出版家。他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火》、《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长篇、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散文、报告特写、游记、童话等等。他通晓英、法、俄、德、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翻译了十几部世界名著。《家》对中国封建专制家庭罪恶的强烈控诉与反抗,曾经引起无数青年的共鸣,激励他们走出封建牢笼,参加革命和社会进步运动。《寒夜》反映抗战最困难时期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悲惨命运,为被践踏被蹂躏的小人物申诉,表达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1958年至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四卷《巴金文集》,这是他解放前创作成就的结晶。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深入到工厂、农村和革命老区体验生活,两次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创作了大量的报告特写、散文随笔,出版了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他与靳以创办、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之一,数十年间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年近八旬的时候,仍克服巨大的病痛,用坚强的毅力写完了五卷《随想录》,使他的散文创作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90年代后又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他以一部部饱含激情的作品和一颗挚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饮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许多作品先后被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瑞典、朝鲜和世界语等近30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巴金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领导,重视团结广大作家,关心作家队伍建设,推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巴金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全国解放后,他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多次出国访问,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1950年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61年4月,出席亚洲作家东京紧急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62年8月,率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又多次去日本访问。1979年4月,他率中国作家代表团首次访问法国,在巴黎掀起了一股“巴金热”,极大地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1981年春,他率代表团出席在瑞典召开的世界语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了国际笔会里昂━━巴黎大会。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他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海内外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几十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民主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热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全面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皖南事变后,他参加签名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他积极拥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晚年虽病魔缠身,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积极呼吁和组织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并将自己几十万元的积蓄、稿酬和8000多册藏书捐赠给文学馆。他参与创建中华文学基金会,并一直担任会长。还多次为希望工程、社会慈善事业捐款。因其特殊贡献,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3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他连续五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代文学大家巴金逸闻趣事■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家》给巴金带来家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没饭吃也要买书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巴金儿子“隐姓埋名”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到处托人走后门,然而巴金却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还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参考资料:北方网 潇湘晨报回答者:醉冰轩主 - 进士出身 九级 10-26 14:27评价已经被关闭李小棠
2023-08-01 15:15:0213

巴金是怎么死的

巴金是因为恶性间皮细胞瘤病逝的。导致巴金去世的病因为恶性间皮细胞瘤。2005年4月,巴金病情出现异常,发现腹部腹水。经过反复会诊、检查,诊断为腹腔间皮细胞瘤。10月3日,胃部出血。10月13日腹腔大量出血,确诊为恶性间皮细胞瘤。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病逝,享年101岁。扩展资料:家乡人民深切追思巴金:人走了灯还亮着一株株金黄色的菊花寄托着家乡人民深切的哀悼之情,一只只千纸鹤承载着学子们对中国文坛巨匠无比崇敬之情。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们穿着深蓝色的衣服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来了,成都百花潭公园的全体工作人员来了,外地的游人来了,远在成都市东郊的工人来了,巴金在家乡的生前好友和亲属来了??今天,深秋的蓉城告别了几天的秋雨,久违的阳光洒在百花潭公园的广场上。上午十时,以巴金《激流三部曲》生活原型而修建命名的成都百花潭公园“慧园”内,纪念巴金追思会在这里开始了,广播里播放着巴金十八年前回家探亲访友时低沉的乡音。“人民作家——家乡人民永远怀念您”的黑底白字巨幅横联挂在了巴金全身铜像的正中,铜像右侧的巨幅横联上写着“巴金是中国人的骄傲,您走了灯还亮着。”庄严肃穆的氛围弥漫在“慧园”的广场上,敬仰悲痛的心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晶莹的泪水挂在人们的眼角上。花圈、花篮、千纸鹤、挽联寄托着人们对巴老的悼念和缅怀之情,“巴金四舅安息”,“尧棠四哥安息”,“巴金四伯千古”,巴金在成都家乡的亲属敬献的花圈摆放在巴金铜像的两侧,“巴金爷爷您走好”,巴金母校成都东城根街小学的学生敬献的花篮摆放在巴金铜像正中。巴金生前好友、四川省政府文史馆馆员蓝菊荪教授在追思会现场拿着昔日巴金为他题写的“百家齐放”题字,追忆着巴金与他的往事。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大一女学生唐荣对记者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至今没有读懂,这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他的精神、人品,我们懂了。一九二三年四月,春天里一个早晨,成都望江楼下码头,江水滔滔。十九岁的巴金和二十岁的三哥李尧林,乘舟东下,外出求学深造。八十二年来,巴山蜀水的父老乡亲们,时刻牵挂着这位离家八十二年的游子。巴金逝世后,家乡民众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二十二日上午,四川省政协主席秦玉琴受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的委托,前往上海武康路巴金的家中,代表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主要领导和八千七百多万四川人民,哀悼巴金逝世,对巴金家人表示亲切慰问。巴金子女李小林、李小棠代表家人,对来自家乡的慰问表示感谢。巴金生前十分关爱的母校成都东城根街小学的几个学生代表,来到巴金上海住所,向巴金爷爷道一声最后的祝福,并看望巴金的亲属,巴金的女儿李小林脸贴着孩子们的脸,浓浓乡情催人泪下??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衡道学社是西南交通大学一个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社团,他们在巴老逝世后举办了“我对巴老说最后一句话”,“巴金电影展播”等活动,广大的学子争先恐后地在签字簿上写下了自己最想对巴老说的心里话。青年学子没有一个不为他的文学造诣所倾倒,没有一个不为他的敢于说真话的气魄所感动。他们真诚地、郑重地签下了自己名字、写下了自己最想说的话,其中,有人写道:“巴老您走了,您的光辉不减,您去了,您的精神永存,灯灭了,光还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家乡人民深切追思巴金:人走了灯还亮着
2023-08-01 15:15:271

巴金小传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 巴金于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我国文学界有“鲁郭茅,巴老曹”的美称,也就是说,我国文学界的泰斗主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六位。 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 1920年8月,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1年4月,以芾甘为笔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3年春,先到上海入读上海南洋中学,1923年夏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附中(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1925年毕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在1928年10月,以巴金为笔名发表译著《托洛斯基的托尔斯泰论》,为此笔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4年11月赴日本留学,1935年8月回国。 1936年8月,巴金在上海应约与通信半年的15岁小读者萧珊见面认识。两人开始了8年之恋。 1944年5月1日,巴金和萧珊(原名陈蕴珍)结婚。从此相濡以沫28年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1972年8月13日,萧珊罹患直肠癌过世。 1945年12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出生于重庆。 1950年7月28日,儿子李小棠出生。 1957年7月,巴金和靳以主办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并担任主编。 1960年8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 1966年8月,受上海作家协会“造反派”批判,开始强迫劳动的生活,关进“牛棚”;被《人民日报》署名文章点名批评。 1977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直至逝世达28年之久。 1983年起连续五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职达22年之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位超过百岁且在任上去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1984年5月,被国际笔会第47届大会推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10月获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3月26日,主持北京西郊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典礼。 1999年2月8日,因呼吸道感染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 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6分,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2023-08-01 15:15:523

巴金的一生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巴老故事: “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 巴金诞生于成都正通顺街,不少国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到成都时都想去巴金故居看看,但无法如愿。因为,巴金故居已经不复存在。 1985年,四川省作家协会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要求恢复巴金故居。省委同意,并且成立了筹备小组。巴金知道后不同意,“不要恢复故居,如果将来要搞点纪念,可以在旧址钉一个牌子,上面写: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1986年10月,巴金再次“申明”他的意见:“……不要重建我的故居,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旅游局搞什么花园,我不发表意见,那是做生意,可能不会白花钱。但是关于我本人,我的一切都不值得宣传表扬。” “不要用我的名字”,在一些名利等问题上,巴金时常这样说。 1993年,巴金90岁诞辰时,四川省作协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巴金坚决不同意。1994年1月1日,巴金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协,再次表述自己的意见。他在信中写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工作者,写作六十几年,并无多大成就,现在将我的名字和我省文学事业联系在一起,对我实在是莫大的荣誉,我非常感谢。但是建立‘巴金文学基金",设立‘巴金文学奖",又使我十分惶恐。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巴金喜欢记日记,他的许多日记都是很美的散文,更具史料价值。1991年,巴金的侄儿李致向他转达了四川出版界想单独出版日记的要求。巴金不太同意,李致做工作道:“《鲁迅日记》也有单行本,您的日记也可以出单行本。”在李致的再三要求下,巴金勉强同意了。 李致高兴地回成都了,但是没几天,收到巴金的来信。巴金在信中写道:“关于日记我考虑了两个晚上,决定除收进《全集》外,不另行出版发行,因为这两卷书对读者无大用处。我没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费纸张……”至今,巴金的日记没有出版单行本。 称自己作品百分之五十是废品 文人多自尊狂傲,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正所谓“文人相轻”。 巴金却对自己说“不”。这不是他在《随想录》中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而是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文学生命说“不”。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巴金全集》。起初,巴金不同意。编辑王仰晨几次来沪做说服工作,被其热情和决心打动,一年后巴金终于同意了。 巴金为何不同意?他说,编印《全集》是对自己的一次惩罚。因为,他认为,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 巴金是无情的。他说,《死去的太阳》是一篇幼稚之作,《利娜》严格地说还不算“创作”。 巴金是严厉的。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爱情三部曲》,他说是不成功之作。巴金曾写道:“《爱情三部曲》也不是成功之作。关于这三卷书我讲过不少夸张的话……有人批评我的革命是空想,说得对!我没有写革命的‘本钱"……我只是想为一些熟人画像,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使我感动、发光的东西。我拿着画笔感到毫无办法时,就求助于想象、编造,企图给人物增添光彩,结果却毫无所得。” 巴金是苛刻的。他多次讲到《火》是失败之作,“我不掩盖自己的缺点……《火》中我写了两位熟人……但是我应该承认跟我这样熟的两个人我都没有写好……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文学家,更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用笔作武器,靠作品生活,在作品中进行战斗。我经常战败,倒下去,又爬起来,继续战斗。” 巴金是彻底的。他觉得,他还写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他的这些观点,自然不被人们认同。王仰晨首先在给他的信中表达了异议,巴金回信道:“说到废品你不同意,你以为我谦虚。但是,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有人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言壮语成为现实。” 巴金是理智的。他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他曾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年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我写了一本又一本,送到年轻读者手中,我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友谊在加深。但是20年后,50年代至80年代的青年就不理解我了。我感到寂寞、孤独,因为我老了,我的书也老了,无论怎样修饰、加工,也不能给它们增加多少生命。你不用替我惋惜,不是他们离开我,是我离开了他们。我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我理解了自己,就不会感到遗憾,也希望读者理解我。” 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巴金还在刚踏上文学之路时,朋友约他到自己办的书店作编辑,每个月给80元大洋。可他却说:40元就够了。他将第一部小说《灭亡》的稿酬,给了一位生活困难的朋友。30年代至40年代,是巴金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却将14年的宝贵时间,用在编辑他人的书上,而且不取分文。建国后,他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但他却是中国惟一不拿工资的作家。到了晚年,他悄悄地,将稿费、藏书一一捐了出去。 老舍之子舒乙先生曾回忆这一幕: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时,巴金虽行动不便,还是来剪彩了。那天,他端坐在沙发上,手往口袋里掏呀掏呀,最后摸出一个纸包来,交给舒乙,说道:“刚收到的稿费,上缴!”舒乙说:“我当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这个人完全透明,爱祖国、爱人民,乐于奉献自己。” 曾在上海文联负责作家联络工作的徐钤说,这一生他接触过许多文化名人,惟对巴老的感情最深。他是在一些细小事情上感受巴金的: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一些名人在家里接待客人,连茶水点心,都是由公家买好后送了去的。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通常,礼品都由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 1960年,巴金回到故乡成都,四川歌舞团正在上演《刘三姐》。一天,巴金请沙汀代买8张票,请大家看戏。有关方面知道了,决定送票给巴金。巴金坚决不要,说道:“我请人看戏,必须自己花钱。”80年代,巴金有过几次出国机会。每次回来后,都是由巴金出钱,请大家吃一顿后再“散伙”。 徐钤说:“巴老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不揩公家的油。我敬佩他,愿意终身为他服务。” 使每个人都得到春天 用全部的真诚和热情,“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的愿望。 巴金善待每一个人。在朋友面前,总是赤诚地捧出自己的心。50年代,作家萧乾受到莫须有的批判。这时候,昔日的朋友避之不及,形同路人。只有巴金,在公众场合,大声地唤着他,大方地坐在他的一边,悄悄地关照他:要谦虚,要谨慎。而当曹禺,头上的头衔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时,他却批评他:不要太顾及事务,应该多写些好作品。曹禺逝世后,他又嘱人帮助曹禺夫人李玉茹,整理出版曹禺未发表过的文稿,留下曹禺最后的真实形象。 巴金对于他人的关心,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天冷了,巴金站在窗前,看到在风中修整花苗的师傅,就担心师傅会冻着,便赶快让家人买来羽绒背心和棉帽送去。小张、小吴,从农村到巴老身边工作,一晃多年过去了。巴金一直担心,自己百年后,这两个孩子怎么办?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一桩桩、一件件,在巴金身边或与巴金有过接触的人,都会说出许多故事,由衷地说一句:“巴老这个人就是好!” 你是巴金的儿子!? 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 “你是巴金的儿子!?我怎么不知道!”陈铁迪十分惊异。 陈铁迪当然不知道。在小棠身上,一点也看不到名人之后的影子。他自己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在以巴金为主的公众活动中,难以看到他的身影。以至于有人玩笑地说:“见小棠比见巴金都难。” 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惟有巴金,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的很多同学,有的留在了高校,有的进了中央大单位,有的进了报社、电视台……分配的工作都比李小棠好。而李小棠来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半点怨言。
2023-08-01 15:16:034

巴金的故事主要内容

 巴金的故事一:钱,是用来买书的  巴金胞弟李济生曾谈起四哥爱书、买书的情况:“说到他最喜爱的东西,还是书。这一兴趣从小到老没有变。在法国过着穷学生的清苦生活时,省吃俭用余下来的钱,就是买自己喜爱的书。有了稿费收入,个人生活不愁,自然更要买书。‘1·28"日本侵略军的炮火毁去了他的住处,收藏的书也随之毁了。习惯已成,兴趣所在,书慢慢地又积累起来。去日本小住1年,就买了许多英日文版书带回来。有的名家作品他会不遗余力地搜集各种文字的译本。住屋几乎全放满了书。解放后搬了家,房子宽敞了,书架、书橱也随之增多增大。书房内四壁皆书,客厅内也顺墙壁一溜立上4只大书橱,连走廊上、过道上也放有书橱。一句话,无处不是书了。”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元银元。萧珊从菜场买来价廉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就算全家有了荤腥蔬菜吃了。这两只菜,竟然支撑了全家半年的伙食。  一天傍晚,楼梯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和养子绍弥迎了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喘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从来就十分尊重,也什么都依着巴金的萧珊,这时说了一句:“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就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  第2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买书真的没商量。  在现存的300多封巴金与萧珊的通信中,有不少内容是关于寄钱买书的。1949年9月20日巴金书信萧珊:“昨天刚寄出一信,今早又收到你的信了。我还没有到开明去拿钱,过两天我会去拿的。其实我自己也不需要多少钱,不过来北平一趟总得买点东西带回去送人,我自己也想买几本书。”从中可以看出,巴金这时在北京,准备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金已寄信嘱萧珊汇钱来,等不及又发信回去。  巴金的故事二:称自己的作品百分之五十是废品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巴金全集》。起初,巴金不同意。编辑王仰晨几次来沪做说服工作,被王仰晨的热情和决心打动,一年后巴金终于同意了。  巴金为何不同意出版他的《全集》?巴金说,编印《全集》是对自己的一次惩罚。因为,他认为,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  巴金的故事三:出书献给读者是莫大的快乐  中国文学和中国出版史上,留有值得大书的一页: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这个由吴朗西、巴金等人创办的小小的同仁出版社,却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5年创办到1954年公私合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8种丛刊、专集、选集,计有226部作品。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书,是经总编辑巴金的手编排发印的。  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当年的老编辑、巴金胞弟李济生整理的图书出版目录中,我们看到了一长串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故事新编》、《骆驼祥子》、《边陲线上》、《憩园》、《第三代》、《淘金记》、《前夕》、《八骏图》、《路》、《团圆》、《南行记》、《运河》、《饭余集》、《雷雨》、《日出》……长篇、中篇、短篇、散文、诗歌、戏剧……涵盖各个文学门类。  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汪曾祺、李健吾、靳以、艾芜、沙汀、郑振铎、黄源、穆旦、何其芳、唐弢、萧乾、李广田、师陀、黄棠、王西彦、黎烈文、柯灵、鲁彦、方令儒、芦焚、张天翼、王统照、肖军、胡风、罗洪、吴组缃、丽尼、欧阳山、陈荒煤、刘白羽、艾青、卞之琳、臧克家、端木蕻良、陈白尘、曹葆华、冯至……86位作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灿若星际。  巴金的故事四: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  1954年,徐钤由部队转业来到上海文联,在对外友协,负责作家、音乐家的联络工作。今天,徐钤两鬓染白,早已离休。然而,每星期他总有几天,从远离市中心的莘庄,坐上地铁和公交车,花去一个多小时的时辰,来到医院,探望巴金先生,顺便为巴金处理一些事情。  这一生,徐钤接触过许许多多文化名人,惟有对巴金的感情最深。他是在一些细小事情上感受巴金的。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这是徐钤对巴金的深刻印象之一。  二楼,巴金书房,北墙处有一尊褐色巴金铜像。这是50年代中期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雕铸的。徐钤清楚地记得这一幕幕。那会儿,谢里汉诺夫同时为上海好几位文化名人塑像。按中苏两国的协议,谢里汉诺夫在沪的吃、住等费用,由上海方面一次付清。因此,他在为文化人塑像期间的用餐,由自己解决。  那一天,轮到巴金了。从小见到拍照就躲,不喜欢出头露面的巴金,“乖乖”地当了回“模特”。在巴金的不自在中,时间流过去了,到了中午时分。谢里汉诺夫在收拾着工具,巴金问道:“中午是休息,还是继续做?”谢说:“都可以。由你定。”巴金关切地问道:“你中午干什么?”谢里汉诺夫答道:“我带了面包,吃一点就可以了。”巴金听后,十分不安,说道:“我也要吃饭,我请你,一起去吃吧。”这样,巴金的塑像雕了3天,巴金请谢里汉诺夫吃了3天的饭。  徐钤说:“巴金就是这样一个厚道的人,总想着别人。”  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甚至,一些头儿或名人,在家里接待客人,连茶水、点心,都是由公家买好后送了去的。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通常,礼品都由夫人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  巴金的故事五:你是巴金的儿子?  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说了一句:“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赶紧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  “你是巴金的儿子?我怎么不知道?”陈铁迪惊异地问起来。
2023-08-01 15:16:131

哪里可以找到李晓的《门规》啊?就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原著,书和电子版都可以

没有电子版也没有书,我是在图书馆的期刊杂志上看到的,一般大学的图书馆都有。发表在《钟山》杂志1994年第4期和第5期上。
2023-08-01 15:16:202

繁星(巴金)的资料

《繁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作者也通过写景抒发了淡淡的离情。全文语言隽永清丽,耐人寻味,读着这样的文字,感到很亲切,很自然,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文写于1927年作者赴法留学途中。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九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三十八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繁星
2023-08-01 15:16:307

张艺谋的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是根据哪篇小说改编的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改编自李晓的《门规》,李晓是大名鼎鼎的老辈作家巴金的儿子,原名李小棠,子承父业
2023-08-01 15:16:542

巴金故事

对自己作品说“不”的文人文人多自尊,多轻狂,多自以为是。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巴金却说自己的“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巴金全集》。起初,巴金不同意。编辑王仰晨几次来沪做说服工作,被王仰晨的热情和决心打动,一年后巴金终于同意了。巴金为何不同意出版他的《全集》?巴金说,编印《全集》是对自己的一次惩罚。因为,他认为,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巴金是无情的。他认为《砂丁》和《雪》都是失败之作。这两篇小说,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以矿工生活为题材。他虽然在长兴煤矿住过一个星期,但是对矿工的生活,了解的还只是皮毛。因此,编造的成分很大。巴金是严厉的。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爱情三部曲”,他也说是不成功之作。巴金是苛刻的。他还说《火》是失败之作。《火》也是三部曲,在编选《巴金选集》时,也没有把它们收进去。巴金说:“除了刚才说的‘避实就虚"外,我还有一个毛病,我做文章一贯信笔写去,不是想好才写。我没有计划,没有蓝图,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巴金是彻底的。他的百分之五十废品的观点,自然不被人们认同。编辑王仰晨首先在给巴金的信中表达了异议。巴金回信道:“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有人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言壮举成为现实。”巴金是理智的。他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所以,他说:“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青年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但是二十年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青年就不理解我了。我感到寂寞、孤独,因为我老了,我的书也老了,无论怎样修饰、加工,也不能给它们增加多少生命。我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我理解了自己,就不会感到遗憾,也希望读者理解我。”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徐钤1954年由部队转业到上海文联,在对外友协负责作家、音乐家的联络工作。今天,徐钤已两鬓染白,早就离休,然而,每星期总有几天,他来到医院探望巴金,顺便为巴金处理一些事情。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这是徐钤对巴金的深刻印象之一。二楼,巴金书房,北墙处有一尊褐色巴金铜像。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雕铸的。徐钤清楚地记得这一幕幕。那会儿,谢里汉诺夫同时为上海好几位文化名人塑像。那一天,轮到巴金了。从小见到拍照就躲,不喜欢出头露面的巴金,“乖乖”地当了回“模特”。在巴金的不自在中,时间流过去了,到了中午时分。谢里汉诺夫在收拾着工具,巴金问道:“中午是休息,还是继续做?”谢说:“都可以。由你定。”巴金关切地问道:“你中午干什么?”谢里汉诺夫答道:“我带了面包,吃一点就可以了。”巴金听后,十分不安,说道:“我也要吃饭,我请你,一起去吃吧。”这样,巴金的塑像雕了3天,巴金请谢里汉诺夫吃了3天的饭。徐钤说:“巴金就是这样一个厚道的人,总想着别人。”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通常,礼品都由夫人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巴金的这一“习惯”,保持到今天,反映在方方面面。20世纪80年代,巴金有过几次出国机会。那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同行的有冰心、艾芜、杜鹏程等人。回国后,在上海作总结。按理,会后应该由中国作协请大家吃饭。但是,没有。还是由巴金出钱在静安宾馆包了两桌,大家吃了一顿后各奔东西。省吃俭用买书的写书人汽车库、储藏室、阁楼上、楼道口、阳台前、厕所间、客厅里、卧房内……在巴金偌大的寓所内,曾经到处是书。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他的藏书之多,在当代文人中,恐怕无人可比。藏书多,自然在于书买得多。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只剩下57块银元。萧珊从菜场买来价廉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就算全家有了荤腥蔬菜吃了。这两个菜,竟然支撑了全家半年的伙食。一天傍晚,楼梯上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和养子绍弥迎了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喘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从来十分尊重、也什么都依着巴金的萧珊,这时说了一句:“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就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不为儿子的工作托任何人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说了一句:“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赶紧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在小棠身上,一点也看不到名人之后的影子。他自己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在这个家里,凡需要“出头露面”的事,小棠一概推到了姐姐小林的身上,他总是躲在幕后。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见小棠比见巴金都难。”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这里托人,那儿找人,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唯有巴金,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小棠来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
2023-08-01 15:17:011

我要巴金的资料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2023-08-01 15:17:126

巴金字什么?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基本信息中文名 巴金别名 鸣希、Bakin、马拉、吞风等出生日期 1904年11月25日去世日期 2005年10月17日出生地 四川成都展开全部相关人物萧珊妻子李小棠儿子夏衍好友人物经历巴金 不同时期巴金 不同时期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中国,开始写作《灭亡》。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1]1933年,任《文学季刊》编委。[2]1934年,赴日本旅行。1935年,8月,从日本回国。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务,主编《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生活小丛刊》等。1936年,巴金与上海爱国女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结识。陈当时是巴金作品的喜爱者,两人由通信讨论作品开始认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与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1938年,2月,写完《春》。3月,参加文协,被选为理事。同年7月,萧珊高中毕业后追随巴金来到广州。1940年七月始,辗转于昆明、重庆、成都、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1944年5月,与萧珊在贵阳花溪结婚。1945年,于重庆作《第四病室》。11月返回上海。同年,抗战胜利,女儿李小林出生。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0年,7月,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57年7月,任《收获》主编。同年始编《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编定后出版。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妻子萧珊病逝。[3]巴金 不同时期(2)巴金 不同时期(2)1977年,任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90年代后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4]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5]个人作品中长篇小说《灭亡》《小说月报》第20卷第1期,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初版《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8月版《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9月初版《爱情三部曲》:《雾》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1月版《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1月初版巴金作品 封面 一览巴金作品 封面 一览《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3月初版《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海底梦》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8月初版《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沙丁》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9月初版《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11月版《利娜》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
2023-08-01 15:17:311

求一部小说 《门规》

http://sosu.qidian.com/search.aspx?t=zh&rqw=iqb&tt=zh&fr=bd&k=门规-李晓
2023-08-01 15:17:392

巴金的夫人萧珊是怎么去世的?多大?

1、萧珊于1972年8月13日身患癌症,手术后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2、萧珊 (1917-1972),巴金之妻,与巴金厮守了28年直到逝世。原名陈蕴珍,乳名长春,鄞县人。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同年始认识巴金,在巴金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毕业后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与巴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上海文学》、《收获》编辑,兼事文学翻译。病逝上海。
2023-08-01 15:17:583

巴金的爱情故事?

巴金之爱情:萧珊之后,不曾动情 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巴金 以一个名作家的身份,并以大量作品吸引无数青年男女的情况来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像巴金这样的男子,本很容易演绎出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像同时代的徐志摩,郁达夫那样。可是恰恰相反,巴金的爱情,不绚丽,不夸张,但他却以朴实、诚挚为自己找到了幸福、温暖、安稳的家。 爱情首部曲:动情 不善言语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许多拘束,开心地说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呀!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于是,18岁的萧珊开始介绍自己。此后,两人开始了8年的恋爱。 1936年的大上海,年仅32岁的巴金声誉卓著,当时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但他却没看上任何人。在给他写信的爱国学生中有一女生写给他的信最多,她笔迹娟秀,言词不多,落款总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他们通信达大半年之久,却未见过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巴金原名李芾甘)能答应我的请求……”信中不仅约了时间、地点,还夹着一张她的照片。巴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约定的饭店。一会儿,一位梳着学生头、身着校服的女生出现了,还没等巴金回过味来,那女孩已像熟人似的欢快地叫起来:“哎呀,李先生,您早来啦!”巴金谦逊地一笑:“唉,你也早啊!”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巴金,文雅、快活地笑着说:“李先生,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轻多了。”不善言语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许多拘束,开心地说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呀!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于是,18岁的萧珊开始介绍自己。此后,两人开始了8年的恋爱。 一天,萧珊高兴地来到巴金的住地,不一会儿,却泪流满面地从楼上下来。同院的朋友好心地拉住萧珊问道:“李先生欺侮你啦,我去找他算账。”萧珊不好意思地说:“我爸爸要我嫁给一个有钱人,我来请他决定,他却说,这件事由你自己考虑。”这时,随后下来的巴金解释说:“我是说,她还小,一旦考虑不成熟,会悔恨终身的。如果她长大有主见了,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她生活在一起。”巴金一番发自肺腑的表白更坚定了萧珊追求爱情的决心。 爱情次部曲:浓情 巴金和萧珊婚后的四五年中仅有两次小别。此外他就不曾离开过上海,不曾离开过萧珊和女儿小林。 1944年5月1日,巴金在桂林漓江东岸,借了朋友的一间木板房当新房,他们没有添置一丝一棉、一凳一桌,只有巴金4岁时与母亲的合影,作为祖传的珍贵家产。也没有什么可安排的,只委托弟弟李济生以双方家长名义,向亲友印发了一张旅行结婚的“通知”,并在贵阳郊外小旅馆里度了三天蜜月。 第二年,巴金与萧珊生下了女儿李小林,5年后,又添了儿子李小棠。新的家给巴金带来了完全新的人生体验,是以前40年所从未有过的那种温馨,宁静而又充满着爱的家庭生活。他曾经因为反对阴暗的旧的生活秩序而告别了四川老家,到外面的世界寻找新的人生理想;也因为献身社会解放而有意躲避爱情,婚姻。现在,他却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他几乎不再外出旅行。巴金和萧珊婚后的四五年中仅有两次小别。此外他就不曾离开过上海,不曾离开过萧珊和女儿小林。他深深地爱这个家。他曾多次说:“我到处跑来跑去,其实我最不愿离开家。”过去,巴金喜欢到处旅行奔跑,对每个地方又恋恋不舍。现在,他却“最愿意安安稳稳地在上海工作”,因为这里有他和萧珊亲手筑造的家。萧珊是第一个走进巴金内心的少女,在她之后,巴金再也不曾动情过。 而萧珊也很爱巴金,把巴金看成自己的生命,“在我的生活里,你是多么重要,你永远是我的偶像,不管隔了多少年。”“能够作为你的妻子,在我永远是一件值得庆耀的事。”所以萧珊在人们面前,在通信中,一直都是称巴金为“李先生”。 爱情三部曲:离情 直到1972年7月底,萧珊才好不容易住进中山医院病房,癌细胞已经扩散,在不得不立即开刀进手术室以前,她生平第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 在“文革”那段最痛苦难熬的日子里,他们相濡以沫。有一段时间,巴金每天要到上海作协去接受“审查”。萧珊每天天不亮就要送他出门到电车站。因为上班高峰时间,公车特别拥挤,乘客把车门口堵得严严的。巴金何尝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于是看着一辆辆车驶走,却上不了车;但又怕迟到受训斥挨罚,心里更是着急。好不容易挤上了一辆车,身体有一半在车外,萧珊就在车下用纤细的双手和双肩用力地推着巴金微驮的后背,使劲帮巴金往里挤。她是在用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心力支撑着不使他倒下来! 白天,巴金经常被揪斗。每逢夜晚来临,巴金拖着受尽屈辱的身躯疲惫地跨进家门,一看到妻子萧珊关切抚慰的目光,一切磨难顷刻去了大半。巴金是这样回忆那段岁月的: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要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将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但惊恐、忧虑、劳累还是损坏了萧珊的健康。她患了肠癌没能得到及时检查、治疗,身体一天天消瘦,为了不让巴金担心,从不哼一声,也不诉说疾病的痛苦。 直到1972年7月底,萧珊才好不容易住进中山医院病房,癌细胞已经扩散,在不得不立即开刀进手术室以前,她生平第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萧珊开刀后仅活了5天。1972年8月13日,萧珊走了。巴金的爱情也走了。 研究者周立民曾对巴金的《随想录》的手稿仔细校斟,发现巴金的《怀念萧珊》的第四部分最末段之前,在修改时删去了这样一段:“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文字虽然删去,但这却是巴金内心最真切的情感,是不可多见的一种表述。萧珊永远没有离开巴金。
2023-08-01 15:18:072

巴金的个人资料???急!急!急!

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回国。1949年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及第四、五届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主编。中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全国第六、七、八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少年作家班顾问。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寒夜》、《火》、《憩园》、《第四病室》,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散文集《随想录》(5卷)等,译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文学生活五十年》巴金一生写过九百多万字的文章,用过二十多个署名。用得最多的是“巴金”这个名字。这名字怎么来的呢?那还是在法国沙多—吉里小城,他写完了处女作《灭亡》,想寄回国出版,又不想用真实的名字李尧棠,就想起了一位北方同学巴恩波,相处不到一个月,他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在项热投水自杀。为了纪念他,就用了百家姓中这少见的“巴”字;这时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看到桌子上摆着巴金正在译的克鲁泡特金(1842—1921)的《伦理学》,就建议取用这个“金”字。一个很随意、很平常的署名,后来却成了巴金信仰无政府主义的“罪证”:巴是巴枯宁的首字,金是克鲁泡特金的尾字,说明他崇拜无政府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不允许有别的解释。巴金对鲁迅的敬重也远非自今日始。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被捕,6月盛传她在南京遇害,鲁迅曾写了一首《悼丁君》的诗,深沉地纪念这位优秀的青年作家的“罹难”。半年后《文学季刊》第一期上曾登了季羡林的一篇书评《夜会》,对丁玲有所批评。巴金从茅盾处得知鲁迅对在这种时候发这篇文章不大满意,便在这一期季刊再版时将它抽去了。由此还引发过季刊内部的一些矛盾,巴金也在所不顾。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 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太多了! 给武士们当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很够了! 我们的血管里还流着人的血, 我们的胸膛里还跳着人的心: 我们要站起来,像一个人。 我们要坚决表示:不是任人宰杀的羊群, 我们要靠自己来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 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对于巴金来说,‘友情是生命中的长明灯",如今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故去了,他感到十分孤寂,于是他说:‘长寿是一种惩罚"。
2023-08-01 15:18:151

谁有巴金的资料?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023-08-01 15:18:2512

巴金的资料

李尧棠(1904~2005),笔名巴金,字芾甘。汉族。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的著作的作者“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巴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曾在四川广元县做县令,为官清正,辛亥革命后辞官归隐。1914年母亲去世。1917年父亲也去世。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旧历年底,祖父去世,巴金庆幸“家里再也没有人可以支配”他的行动了。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巴金的长篇小说创作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译著也很多。解放后,他写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著作书目:《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书店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译文集: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8-01 15:18:5913

巴金的资料(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扩展资料: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中国,开始写作《灭亡》。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
2023-08-01 15:19:3213

有谁知道关于巴金,布什,钱学森的一些资料?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翌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并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该分院后来发展为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兼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1998年被聘为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是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至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九至和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被中国科协四届一次全委会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称号。1957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由于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诸多技术科学领域以及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使他获得来自国内外的很高荣誉。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6月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同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 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等。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美国共和党政治家,第41届总统(1988~1992)。1924年6月12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米尔顿,青少年时代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城度过。菲利普斯学校毕业后,参加美国海军预备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太平洋舰队担任鱼雷轰炸机驾驶员,期间,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飞行十字勋章。1944年与巴巴拉·皮尔斯结婚,生有四子一女。194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移居得克萨斯州,成为油田物资供应的推销员。1953年与人合股筹建扎帕塔石油公司,1954年又创办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1971年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73年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1974年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1976年奉召回国,接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职务(1976~1977)。1980年原拟参加总统竞选,后来成为里根的竞选伙伴。里根当选总统后,布什担任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1984年再度当选为副总统。1988年11月当选为美国第41届总统。在任期间,对外政策多有建树。1989年5月,宣布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12月,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会晤。1990年5月31日至6月3日,与苏联就削减战略性核武器、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监督和检查地下核试验等有关军备控制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该协议。1991年1月,在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布什坚决主张由联合国出兵干涉,亲自参与并指挥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1992年11月竞选连任总统,因国内经济问题败北。
2023-08-01 15:20:579

巴金爷爷的故事

  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父亲和祖父都做过官。那时候.社会的习俗、仪式特别多。有一次,祖父生日,家里非常热闹。大大小小的屋子被客人挤满了,院子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什么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姨妈婶婶,还有许多他从没见过的远房亲戚都来了。一时间.大人们的说话声、孩子们的嬉笑声.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大老远就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小巴金喜欢安静,家里是不好待了,只好和邻居家的小伙伴躲起来玩了。  可是没多久就被人发现了,带到了宴会上。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父母要为祖父设个虚座,点上红蜡烛,然后让子女们向那配有红椅套的空椅子叩头拜寿,以此来祈求祖父的健康长寿。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叩拜了,父母突然发现巴金不在,就派人四处搜索,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回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巴金就是不肯拜,这让在场的大人们很着急,有的说,只要你拜了,就给你零花钱;也有的说,给你买最喜欢的书。小巴金还是无动于衷,气得母亲打了他一顿,结果还是没用……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就害怕出席大场面,害怕任何仪式,害怕任何礼节。”但是一旦自己认定了是正确的事,他就会很勇敢、很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正是因为这种倔强,让他在以后碰到的许多困难面前。毫不退缩。  喜爱小动物  他特别喜欢小动物。在广元(巴金父亲曾任广元知县)时。衙门后院养了不少的鸡。巴金就常常与鸡群为伍,成了一个“鸡司令”。这群小鸡一天天地长大。终于变成了神气的公鸡与漂亮的母鸡。终于有一天,一个厨师奉命来后院宰鸡做菜。受惊吓的鸡到处乱窜引起了小巴金的注意,他飞快地跑过来制止了厨师,又跑过去向母亲求救。结果还是无济于事,甚至连他最心爱的大花鸡也难以幸免,为此他大哭了一场,别人还笑话他“痴”。他那小脑袋里想不通的是:做了鸡为什么就要被人食用?他向父母讨教,可是都没得到自己听得懂的,且满意的答复。既然得不到满意的解答,自己又保护不了大花鸡们,自此他也就不想再做“鸡司令”了。  巴金原来以为再也不养小动物了。后来正巧一个朋友要搬到外地去住了。临走时送了他一条小狗。小狗全身都是白色的绒毛,很乖巧。总是喜欢紧紧地跟着家里人,一步不离。全家人很快就喜欢上这位新朋友。大家不仅给小狗起了名字,还训练它做很多动作,最让人吃惊的是,它居然学会了给客人作揖。它会在你的指令下先是两腿立起来,然后。把前面的两条腿放下来,身体使劲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等着你来抚摩它。后来。巴金还写了篇短文来纪念这条小狗呢。  兴趣, 泛小时候,巴金的兴趣就非常广泛。他常常随父亲去戏院看戏,在父亲的引导下懂得了京剧、川剧。他还喜欢集邮、下象棋、看电影、听音乐、旅游等等。当然最喜欢的还是读书。读书这一兴趣从小到老从未改变。在广元时。他刚进书房识字不久。就爱上了老师画的人物画。从此,养成了孜孜不倦的读书习性。家里收藏的旧书很快就被他看完了。后来。看到哥哥弟弟们买了新书,大家就会抢着看呢。从书中,他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巴金不仅爱读书。也爱收藏书籍。如果你去他家拜访,就会发现书房内四壁都是书,客厅里也顺着墙放着四个大书橱,连走廊、过道也有书橱。他很爱书,他的朋友也喜欢书。经常彼此交换着看。他买的书很杂。各种各类的书都有,特别喜欢那些有名家插图的精装本。书籍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晚年时,他多次向北京图书馆、母校捐出了自己心爱的书籍.
2023-08-01 15:21:236

巴金与妻子恋爱8年,将其骨灰放在枕边,晚年感叹长寿是折磨,你怎么看?

“他最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冰心评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看过《家》与《寒夜》的人该知道他的名姓。他早年体弱多病,毕生却活到了101岁高寿。世人谁不想长命百岁?巴金却在晚年慨叹长寿是折磨。这便不得不提及一个女人。她叫萧珊,是此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人都说入土为安,萧珊病故后,巴金却拒绝将其下葬,而是将妻子的骨灰安放在自己的枕边30年,夜夜与之共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说的也便是巴金对亡妻的思念了。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巴金出生于1904年的四川成都。《家》是他的长篇小说,在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名列第8,这本书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巴金也因为《家》成了很多青年人的偶像。同时,巴金也是个伯乐,他慧眼识珠,读了《雷雨》之后,促使这个被尘封整整一年的剧本被发表,也将曹禺引入了文艺界。后来,《雷雨》大热,多次被搬到舞台上。萧珊原名陈蕴珍,生于1917年,比巴金小13岁,彼时还是个学生。1936年她来到上海,进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热衷戏剧和表演的萧珊便曾在曹禺的《雷雨》话剧中扮演四凤。她有颗年轻热血的心,因着扮演四凤,与“进步人士”交往太多,她被开除了。就在这个迷惘的关口,萧珊拜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就宛如一盏指路明灯一般,一下子照进了萧珊的心里。于是,萧珊也成了众多给巴金写信“追星”的一个书迷。不过萧珊的特殊之处在于,她追逐偶像的心最赤诚,写给巴金的信最多。巴金也向这个小书迷回了信,称她为“我的小友”。巴金自小便生活在一个封建的大家庭中,他只觉得家更是一种束缚,而且家国飘零,他不忍与旁人有更多牵扯,以至于连累旁人。因此,他虽与萧珊通信,却更多的是为她拨云见日,引导鼓励她走向文学创作之路。萧珊也有着很高的才学,她的《在伤兵医院》还发表在了矛盾主编的《烽火》杂志上。不过在这一来二去的通信过程中,萧珊对于巴金的敬爱崇拜之情渐渐升华至爱慕,巴金对这个爱国小女生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她年轻而勇敢的心大半年后,萧珊勇敢地发出了邀约,在信中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这位大胆的姑娘在信中还附了一张照片,约了时间地点,想与巴金见面。巴金怀着一丝好奇,或许还有一些连他都没有察觉到的情绪,如约前来,见见自己的小友。萧珊还梳着学生头,穿着校服,眼睛忽闪忽闪的。她一见巴金就笑了:“李先生,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轻多了。”随后的时间里,这双美丽的眼睛逐渐占据了巴金的心底。不过,巴金对恋爱是无比虔诚、严肃,且专一的,他是个绝对的君子,不想让小他13岁的萧珊因为过于年轻,冲动犯错。他尽管视萧珊为小友,为知己,却不忍随意跨越两人之间的界限。萧珊则勇敢多了,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她更为主动,明示暗示自己对巴金的心意。但是巴金年长她13岁,始终没有同意。直到那天,萧珊找到巴金,明白地表示,家里为她定了亲。这一刻,小姑娘是想巴金冲动一把,牵起她的手的。然而巴金想想自己的年龄,还是沉默了。萧珊就像电视里的那样,被气走了。而巴金最终没法欺骗自己,他追上前,拉住了萧珊,看着她的眼睛,很是认真。“将来你长大能有主见了,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年轻的萧珊只回答:“那我就让你看看我成熟后的决定吧。”这一刻,好似电影中那般幸福,但是他们谁都没有能看到未来的眼睛。又或许,即使知道了结局,相爱的彼此,也仍然还会奋不顾身地在一起。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巴金和萧珊此后进行了8年的爱情长跑,这期间,即使被战火阻隔,即使世事变幻莫测,萧珊依然是那个勇敢坚定的姑娘。1944年,成熟了的萧珊不改八年前的决定,毅然嫁给了巴金。这年巴金40岁,已是不惑之年。萧珊27岁,风华正茂。两人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家。他们的婚房是借的朋友的一间木板房,没有任何新家具,也没有喜宴,只有一张发给亲友的旅行结婚的“通知”。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裸婚,他们也甘之如饴。次年,他们生下了女儿李小林。建国后一年,萧珊为巴金产下儿子李小棠。这一子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他们的家,也相当和睦。婚后的28年间,夫妻俩没有红过一次脸,急过一次眼。他们也十分疼爱儿女,哪怕是儿子都长大了,萧珊还叫着“棠棠”。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巴金到底如他早年担忧的那般,连累了萧珊。特殊时期,巴金被点名批判,劳动多年。萧珊作为巴金的妻子,被各种谩骂,指责,受到精神虐待和身体上的疼痛,可她还是为巴金各种奔走。她听到巴金的诉苦后,每每鼓励巴金“要坚持下去”。可萧珊一天天地憔悴下去,生命之火逐渐熄灭。再后来,萧珊患了癌,因巴金的原因,求医无门,耽误了病情,以至于后来癌症很快到了晚期,并且扩散。一天,萧珊躺在床上,好似睡着了一样,却再也叫不醒了。巴金并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他在《怀念萧珊》中写道:“眼睛很大,很美,很亮。”应该也想起了二人初见时,萧珊美丽明亮的大眼睛。他也想,“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是我害了她。”不知彼时,他有没有后悔,当初自己勇敢的那一回。但想来,萧珊是没有后悔过的,因为她面对生死未卜的手术时,还对巴金说:“你陪我就好。”萧珊的遗体火化了之后,巴金拒绝安葬她的骨灰。在存放室寄存三年后,巴金将“小友”领回了家,将其安放在枕边30年,夜夜陪着她之入睡。少年夫妻老来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说的应该就是他们了。即使萧珊已经不在了,能安睡于巴金枕侧的,也只能是她的骨灰。巴金这一生,活了101岁。萧珊死去之时,他68岁。这一生,他只爱过萧珊,萧珊走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也并未再娶。巴金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掺和在一起。”2005年10月17日,慨叹长寿是种折磨的巴金去世。后人将他与萧珊的骨灰混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后撒向了大海。“李先生”和他的“小友”,自此再无痛苦与别离。
2023-08-01 15:21:397

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诞生 〔成都〕 11月25日(农历甲辰年10月19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诗经》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从1928年写完《灭亡》时起,开始使用笔名“巴金”,沿用至今。 原籍浙江嘉兴。高祖李介庵作为“幕友”从浙江到四川定居。曾祖李王番,著有《醉墨山房仅存稿》。祖父李镛(号皖云),也做过官,后闲居在家,为大家庭的家长,有五子一女(子:李道河、李道溥、李道洋、李道沛、李道鸿;女:李道沆)。他印过一册《秋棠山馆诗钞》送人。父亲李道河,曾任四川广元县知县;母亲陈淑芳。 巴金有同胞两兄、两姊、两弟、三妹:大哥李尧枚(1897——1931),三哥李尧林(1903——1945);二姐李尧桢(1898——1915),三姐李尧彩(1899——1924);十四弟李尧椽(1913——),十七弟李尧集(继母生,1917——);九妹李琼如(1909——),十妹(1910——1917),十二妹李瑞珏(继母生,1916——)。(以上兄弟姊妹均按大排行)。 整个大家庭有长辈近二十人,兄弟姐妹三十余人,男女仆人四、五十人。1909年(清宣统元年) 〔成都——广元〕 五岁 父亲出任四川北部广元县知县,随父母前往。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先生姓刘。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背诵《古文观止》,并在晚间从母亲学读《白香词谱》中的词。在书房由六十岁的老书僮贾福服侍,生活起居由杨嫂照料,十二、三岁的姑娘香儿陪伴玩耍。 大妹(九妹)琼如生。一九一年(清宣统二年) 〔广元〕 六岁 夏 二妹(十妹)生。从母亲房里搬出,由女佣杨嫂照护。 十二月 26日(农历庚戌年11月25日)为庆祝祖父生日敬神,因讨厌礼节不肯磕头,第一次挨母亲的鞭子。 约本年,对父亲坐堂用刑、犯人受刑后叩头谢恩不解,对母亲命人用皮鞭抽打在十妹出痘期间偷吃“发物”黄瓜的奶妈一事,亦产生不快。这期间,初步感觉到世上许多事情的不合理。 约本年,留学日本的二叔李道溥、三叔李道洋回四川。二叔在家开办“律师事务所”,三叔曾任南充县知县。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 〔广元——成都〕 七岁 上半年,女佣杨嫂久病而死,留下很深的印象,后以她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杨嫂》。 父亲辞官,随父母回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先生姓龙(或姓邓),具有“新党”思想。 六月 中旬,川汉铁路“保路同志会”成立,四川掀起保路斗争高潮。至7月初,成都保路会开会十余次,群众爱国保路情绪高涨。8月25日起成都罢市,9月7日、8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制造成都血案,此后,四川各地纷纷发生武装起义。 十月 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十一月 22日重庆独立,建立蜀军政府。27日,成都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家中制做大汉旗。 十二月 8日(农历10月18日)成都发生军队哗变,城中秩序大乱。父亲和大哥留家,母亲带其他儿女到外祖母家避难,翌日回家。22日赵尔丰被军政府捕杀,这消息使龙(邓?)先生高兴,在家里成为大人们许多天的话题。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29日,孙中山在南京当选临时大总统。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 〔成都〕 八岁 一月 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家中做五色旗。 二月 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祖父因革命而感悲哀,父亲没有表示什么意见,二叔、三叔颇感幻灭。 本年,大哥进中学。 约本年起,常参加大哥和姐姐、堂姐、表姐们的聚会和游戏,踢毽子、拍皮球、掷大观园图、行各种酒令。还和三哥尧林及其他兄弟组织新剧团,充任配角;他们自己编剧,复写戏票赠人,在家中竹林里演出。他还常到剧场或在家中看川剧、京剧。这一时期,受家庭熏陶,熟知《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 约本年,二姐患病,母亲曾请四圣祠医院的外国女医生来家治疗。第一次见到外国人,印象颇深。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 九岁 大弟(十四弟)尧椽生。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 十岁 〔成都〕 七月(农历) 母亲病故,安葬于成都市郊磨盘山。此后,深深感到没有母亲的孩子的悲哀。母亲“爱一切人”的教诲,对巴金有很大影响,后来称母亲为自己的“第一个先生”。 在母亲的允许下,返成都后,常与“下人”在一起,同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离开成都。在这些人中,得到了近于原始的正义的信仰和直爽的性格。轿夫老周教他真诚地做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后来称他为自己的“第二个先生”。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 十一岁 〔成都〕 一月 15日(农历甲寅年12月1日)二姐尧桢死于肺病。 本年,父亲娶继母(邓景遂)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 十二岁 〔成都〕 大哥尧枚中学毕业,由家庭包办完婚,并到成都商业场股份有限公司当职员。 继母生三妹(十二妹)瑞珏。 约本年,六叔李道鸿、二哥李尧林、香表哥濮季云合办复写的小说杂志《十日》,三个月共出九期,巴金是第一个订户。他对其中千篇一律的哀情小说感不到兴趣,但佩服他们经营杂志的苦心。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 十三岁 〔成都〕 一月 4日陈蕴珍(肖珊)生于浙江鄞县(宁波)迎凤桥。 春 成都发生巷战,川军、滇军混战七天。这期间,二叔的两个儿子病死。巴金和三哥也患喉症。战事刚停止,父亲李道河病逝。父亲死后,更感空虚,向书本寻找慰藉,读了《说岳全传》、《施公案》、《彭公案》、《水浒》等许多古典小说。 父亲死后,大哥挑起了长房的生活担子,以忍受和让步来应付其他各房的仇视、攻击,大家庭内的矛盾加剧。 继母生二弟(十七弟)尧集(遗腹子)。 三哥尧林进中学读书。二妹(十妹)病死。 从本年起,利用晚间跟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的香表哥学习英文。香表哥是对巴金的智力的最初发展有帮助的人。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 十四岁 〔成都〕 秋 进成都青年会英文补习学校,一月后因病辍止,继续在家跟香表哥学习,持续两年。这期间,第一次直接通过英文阅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史蒂文森的《宝岛》。这两本书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使他受到教益。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 十五岁 〔成都〕 “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潮涌入四川。大哥从成都市内唯一的一家代售新书报的书铺——“华阳书报流通处”买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后来在该处存放一百元专购新书报。巴金得以读到《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北京、上海出版的许多新刊物,和成都出版的刊物《星期日》、《学生潮》、《威克烈》等,他如饥似渴地接受各种新的思想,并常和兄姊们聚在一起讨论其中论及的各种问题。 本年,曾向留学日本的两个叔叔学过日语,并颇有兴趣地听他们讲日本的一些情况。 1920年(民国九年) 十六岁 〔成都〕 二月 19日(农历已未年12月30日)祖父病故。因祖父逝世,大嫂搬至城外生产。祖父死后,大家庭内部的争斗和倾轧更加剧了,造成的悲剧更多了。 下半年起,读到克鲁泡特金《告少年》中译本,异常激动,给翻印此书的新青年社的陈独秀写信,寻求指导,未接到回信。后又读到廖亢夫的剧本《夜未央》中译本,深受感动。北京大学实社出版的《实社自由录》第一集中刊登的流亡美国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富于煽动性的文章,使他第一次了解到无政府主义的要义,开始有了献身社会革命的明确信仰;后来,称高德曼为“精神上的母亲”。 九月 同三哥尧林一道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从补习班到预科、本科,在该校读书两年半。 冬 成都学界为反对军阀刘存厚开展请愿活动和集体罢课,巴金亦参与,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冬 大哥尧枚因在家庭中受刺激患神经病,时有发作。 本年起,开始向成都师范学校学生、朝鲜人高自性学习世界语,不久辍止。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 十七岁 〔成都〕 二月 20日成都《半月》刊第14号出版,读到该刊登载的《适社的旨趣和大纲》后,很感兴趣,写信给《半月》编辑部要求加入。三天后,编辑来访,说明适社在重庆;此后便参与《半月》刊的工作。编辑部的青年朋友吴先忧以实行“自食其力”的行动,教给巴金“自我牺牲”精神,后来巴金称他为自己的“第三个先生”。 四月 1日出版的《半月》刊第17号刊载《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这是目前所见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半月》刊17号《本社社员录》中列出他的名字:芾甘。 五月 参加纪念“五一”活动,第一次上街散发鼓吹“社会革命”的传单。 参加组织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秘密团体“均社”,并发表《均社宣言》。他们办刊物、通讯、散传单、印书、开秘密会议。自此,开始自称为“安那其主义者”。 七月 《半月》第24号于15日出版,因发表文章反对军阀政府禁止女子剪发,被禁止发行。 秋 参加《警群》月刊编辑工作,第一期出版后,因与《警群》原筹办者发生争执,原《半月》刊同人联名发表声明,集体脱离该刊,《警群》亦停刊。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 十八岁 〔成都〕 上半年 参加创办成都无政府主义者联盟主办的《平民之声》周刊,主持编辑事务,通讯处设在自己家中,印一千份。第一期出版后即被警察厅禁止发售,但仍半公开地发行;此后用各种办法对付警察厅检查员的干涉和限制。该刊共出十期。在此期间,结识《学生潮》主编之一袁诗尧。袁当时也信仰无政府主义,后来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被四川军阀杀害。 七月 21日,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郑振铎编)第44期上发表新诗《被虐〔待〕者底哭声》(共十二首),这是目前所见到的他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本年及次年,先后在《文学旬刊》、《妇女杂志》发表新诗九题二十首、散文一篇,这是他最早创作的一批文学作品。 八月 23日,给《文学旬刊》编者写信,对鸳鸯蝴蝶派文学表示不满。该信署名李芾甘,载9月11日《文学旬刊》第49期“通信”栏,同栏还刊出编者的答复,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 十九岁 〔成都——上海——南京〕 四月 三姐尧彩出嫁作继室,参加婚礼。 五月 和三哥尧林一起,离开成都乘木船去重庆,由重庆沿长江至上海。此时得到大哥的帮助和继母的允许。离开四川的原因,是渴望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投身到新的广阔的天地中去;另一方面,也因无中学毕业文凭,被外专改为旁听生,失去了获得该校毕业文凭的资格。 秋 进上海南洋中学。 年底 去南京,住北门桥鱼市街21号。进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补习班学习。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 二十岁 〔南京〕 五月 在广州真社的刊物《春雷》第3期上发表诗作《悼橘宗一》和《伟大的殉者——呈同志大杉荣君之灵》。 秋 结束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补习班的半年补习,进入该校高中三年级。 接大哥信,获知三姐尧彩因难产而死。 本年至1925年在课余认真学习世界语,向上海世界语书店函购书籍自修,并开始据世界语翻译文章。 本年,两次回原籍浙江嘉兴,住在一位年过八十仍在家中作私塾老师的伯祖父家中。 本年,发表译文等近十篇。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 二十一岁 〔南京——北京——上海〕 年初 经友人秦抱朴介绍,开始给爱玛·高德曼写信,并收到复信。 六月 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后,南京学生开展声援活动,巴金亦参加。这段生活后来写进了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 八月 毕业于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随即前往北京,准备投考北京大学。在北京结识曾通信联系的朝鲜流亡青年沈茹秋等,经沈介绍住北河沿同兴公寓。在北京住半月左右,因患肺结核未进考场,在寓中读鲁迅的《呐喊》,得到慰藉。下旬返回上海养病。 三哥尧林进苏州私立东吴大学念书。 九月 参与发起创办无政府主义刊物《民众》半月刊。发起人共十六人,为:真恒、健民、仲九、三木、培心、惠林、芾甘、禅林、吕千、索非、一波、茹秋、种因、剑波、抱朴、不如。 本年,发表各种译文、论文约二十篇。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 二十二岁 〔上海〕 在上海住康悌路康益里,后迁法租界马浪路和友人同住,直至次年一月离沪赴法。 一月 为纪念被军阀政府杀害的工人领袖黄爱、庞人铨,撰写《黄、庞死后的第四年》。 一月至三月 在《时事新报·学灯》、《洪水》等报刊上撰文,就“国家消亡”等问题批评郭沫若。 四月 《五一运动史》出版,这本小册子是目前所见的第一本单行出版的书。 上半年 曾和法国巴黎《新世纪》发行人、无政府主义者格拉佛通信。 十一月 译完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 本年,向友人卫惠林学习日语。读斯捷普尼雅克的《地下的俄罗斯》日译本。 本年,发表各种政论文二十余篇。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 二十三岁 〔上海——巴黎——沙多——吉里〕 一月 15日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九人。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 赴巴黎沿途写《海行杂记》三十八则。 二月 18日抵达马赛。19日抵巴黎,住Blanville街五号旅馆,后又搬至Tournefrt街的旅馆。 上午常到卢森堡公园散步,晚上去法国文化协会附设的夜校学习法文,不久,家里破产的消息传来,便停止了正式学习。 三月 为排遣寂寞心情,写下《灭亡》第一至第四章。 四月 与君毅、惠林合写的《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一书,由上海民钟社出版。该书在法国写成寄回上海印行,主要讨论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1930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以“煽惑军队”的罪名查禁。 五月 用文言补译李石曾译《狱中与逃狱》(克鲁泡特金著)由广州革新书局出版。该书共52页,后12页原译稿遗失,书局请巴金补译。 本月 参加救援凡宰地、萨珂的活动,给狱中的凡宰地写信。凡、萨是流亡美国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被美国当局诬陷犯抢劫、杀人罪判死刑。这件事当时成为轰动欧美的大事件,法朗士、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都参加救援,形成国际性援救活动。 七月 上旬收到凡宰地的回信和一包书,11日给凡写第二封信,并在此后几天内,激动地写下《灭亡》第十一章“立誓献身的一瞬间”。 夏初 因健康恶化迁至巴黎以东约一百公里马伦河畔的小城沙多椉?又译作蒂埃里堡)休养,住在拉封丹中学,并学法文,同时根据英文本(参照内山贤次的日译本)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在翻译过程中,阅读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和《圣经》等。这时,还系统地研究法国大革命,阅读了大量史料和著作,如《吉隆特的党史》(拉马丁著)、《法国革命》(L马德楞著)、《四个法国妇人》(道布生著)、《大革命史》(J米席勒著)、《1789?804年的法国革命》(W布洛斯著)等。对民众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对马拉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亦极推崇。 开始撰写俄国民粹派女革命者苏菲亚、妃格念尔等的传记,后来编成《俄罗斯十女杰》一书。 这期间获悉一些关于国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就国内政局在《平等》月刊(美国旧金山华侨工人钟时主编的无政府主义刊物)上发表一些短论,批评国民党和其他反动政客,并宣布同赞成“清党”的无政府主义刊物《革命周报》(系李石曾出资创办)断绝关系。 八月 上旬在沙多椉锸盏椒苍椎?月23日写的回信。24日,下午从报纸上得知凡宰地、萨珂两人已于22日午夜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查理斯顿监狱中被电椅烧死,整天激动地写信寄往各处,探诉美国政府。此后几天内,连续写下《灭亡》中的若干片断。 十一月 8日,译完凡宰地的自传。 译作《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本年,还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二十余篇。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 二十四岁 〔沙多——吉里——巴黎——马赛——上海〕 一月 翻译高德曼的《易卜生的四大社会剧》和《斯特林堡的三本妇女问题剧》。 二月 5日收到美国伦敦《自由》杂志主编T.H.Keel寄来的赫尔岑《往事与随想》英译本(康·嘉尔纳特夫人译)。 参与编译的《克鲁泡特金学说概要》(柏克曼等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 三月 参与翻译的《苏俄革命惨史》(柏克曼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 四月 参与翻译的《革命之路》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 译完克鲁泡特金《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上册,同年九月以《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为题出版。 五月 由于《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中涉及与国民党合作问题,“四·一二”政变后受到一部分无政府主义者的误解和攻击,因而写《答诬我者书》作自我辩护。 夏 收到大哥来信,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与大哥在思想上的严重分歧,决定完成《灭亡》,使大哥更了解自己要走的路。 八月 经过半个月时间,于月初整理和补写完《灭亡》全书二十一章,并抄写在五大本硬纸面练习簿上。将书稿寄给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周索非,打算自费印刷。在该书稿上第一次署笔名巴金。寄出书稿后从沙多——吉里回到巴黎。 九月 翻译托洛茨基的论文《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寄回上海,载于10月18日《东方杂志》第25卷第19号。由于该文发表较《灭亡》早将近三个月,因而,是以马金的署名最早披露于报刊的一篇文章。 十月 17日办理回国手续。18日到马赛,因海员工人罢工,滞留十二天,住马赛海滨的美景旅馆,此期间读左拉的《卢贡一马加尔家族》。30日乘船离马赛回国。在船上产生创作描写自己家庭生活的小说的想法,并拟题《春梦》。 本年,在巴黎翻译廖亢夫的剧本《前夜》(即《夜未央》),译稿在寄回上海的邮途中丢失。 在法国期间,常用世界语与朋友通信。 在法国期间,曾与高德曼和柏克曼见面。柏克曼是流亡西欧后加入美国籍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 十二月 月初回到上海。应友人索非之邀,在鸿兴坊七十五号上海世界语学会住半个月。 本月 译作《一个卖鱼者的生涯》(凡宰地自传)出版。 本年,写研究俄国社会运动及革命人物的一些文章,1935年整理后收入《俄国社会运动史话》一书。 本年,还发表论文、译文二十余篇。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 二十五岁 〔上海〕 一月 从鸿兴坊搬至闸北宝山路宝光里十四号,与索非同住一楼。直至1932年1月下旬离开,共住三年。在这里创作了《家》、《雾》、《新生》(第一稿),翻译了《秋天里的春天》等作品。 本月 中篇小说《灭亡》开始在《小说月报》连载,至四月载完,在文坛引起反响。决定发表《灭亡》的是当时《小说月报》的编者叶圣陶。《灭亡》的发表使巴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本月 加入上海世界语学会(号数为317),并任上海世界语函授学校教员,后当选为上海世界语学会执行委员(理事),直至1932年初才离开世界语运动。先后据世界语翻译过许多文章和作品,比较重要的有剧本《过客之花》(意大利亚米契斯著)、《丹东之死》(苏联阿·托尔斯泰著)、《骷髅的跳舞》(日本秋田雨雀著),中篇小说《秋天里的春天》(匈牙利尤利·巴基著)等。 本月 译著《断头台上》出版。 本月 开始参加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自由书店的编辑工作,以“马拉”之名编辑五期《自由月刊》。自由书店主要出版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因书店负责人朱永邦与巴金等意见不合,加之朱赌博造成经济亏空,书店于次年停办。 四月 在本月出版的《自由月刊》一卷四期发表文章,就托尔斯泰的评价问题批评钱杏屯。 五月 译著《蒲鲁东底人生哲学》(克鲁泡特金著)出版。本月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下册。 春夏之际,在宝光里索非家结识翻译家马宗融,九月下旬见到其未婚妻罗世弥(罗淑)。 六月 14日写《克氏〈人生哲学〉之解说》,系统论述克鲁泡特金的道德观。 七月 大哥尧枚从成都来上海,住一月左右,闲谈中,巴金提到写《春梦》的想法,得到大哥支持。三哥尧林是时在北平燕京大学念书。 本月 译作《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下篇)出版。 八月 译作《地底下的俄罗斯》(斯捷普尼雅克著)出版。 十月 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单行本由微明学社编、开明书店出版。此书1934年被国民党当局禁止发卖。 年底,创作第一个短篇小说《房东太太》。 本年,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托索非请丰子恺题写书名。 本年,还发表各种译作、文章四十余篇。其中《〈工女马德兰〉之考察》、《〈党人魂〉及〈火榴〉之考察》、《〈黑暗之势力〉之考察》等文,是他最早的文艺评论文章。
2023-08-01 15:22:426

有关巴金爷爷的事

  南方网讯 10月25日,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巴金祖籍嘉兴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嘉兴市人民政府、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在上海参加完前一天举行的巴老追悼会,陈思和、李存光、陈子善、李辉等60多位学者,连夜赶往嘉兴,按照原计划参加这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研讨会主题是“巴金与当代”,分为“巴金的创作和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经典化的巴金创作与当代思想文化的沟通”、“新发现的巴金文献资料与当代思想文化关系”三大议题。  “我以为,今天我们对巴老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生前的愿望和目的,不打折扣、完完全全地实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学者李辉动情地说。  为赠书向国图讨说法  10月25日下午3时半,嘉兴阳光大酒店三楼。在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吴福辉发言完毕以后,主席台上的主持人李辉神情激动,以巴金文学研究会的名义发表声明:要求国家图书馆向全社会公布三年前巴老赠书流失的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  2002年12月19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以《谁亵渎了巴金?———巴金赠书流失家属追索手稿》为题,刊发了国家图书馆流失巴金赠书事件的报道。事件披露后,国图方面经历了从否认到承认的过程。  在巴金的家属给国家图书馆发函要求“归还父亲捐赠的手稿:《春》、《秋》、《寒夜》、《憩园》、《随想录》的第五卷及《家》的散页”以后,国家图书馆派专人到上海,与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儿子李小棠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他们解释因工作原因造成了图书流失,并承诺将对分散在不同的书库中的巴金赠书进行清查,核实流失图书数量,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然而,时间一晃就是三年,国家图书馆仍未兑现它的承诺。直到巴老去世,国家图书馆方面再没有跟巴金家属就此事进行沟通和说明。李小林说,“自从那次见了面以后,他们一个电话也没有打过,什么情况我们都不知道。”  作为巴金研究者,在人民日报社从事编辑工作的李辉,当时是在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上发现国图流失的巴老赠书的。流失事情被国图方面确认以后,他曾经以《人民日报》的名义,采访国家图书馆的负责人。  “当时,他们对我的承诺是,一定会认真清查此事,并对外公布调查结果,给躺在病床上的巴老、巴老家属和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全国新闻界一个交代。结果到现在,国家图书馆方面对此没有任何回答和解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辉仍然感到愤怒和不解。  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立民曾经到国家图书馆去暗访过。他到了图书馆,按照巴老给国家图书馆的赠书清单,要求借阅。结果工作人员对他说,“你借的书,有的有,有的没有。”  “为什么没有?”周立民反问。后来他得到的结果是,巴老的赠书,有的不在馆里,根本就找不到。周立民因此怀疑,国图方面根本就没有巴老赠书的完整清单,另外也没有认真统计过书刊的分布情况,更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巴金赠书流失一事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在研讨会场内,一位原想学习巴老赠书的知名的文化老人表示,宁可把自己的藏书当废品卖,也决不捐给(国家)图书馆。  李辉、周立民的发言引起了研讨会现场70多位学者的强烈回应。来自俄罗斯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教授罗季奥诺夫对记者说,他是头一回听说这样的事件。“无论在俄罗斯还是中国,发生这种事都是难以想象的,图书馆这样对待巴金的书是非常不正常的。我希望这些书会尽快地找到。我也不能想象巴老这样受人尊重的作家捐赠的书会流失、被卖掉。”  曾经与巴金有过几十年友谊的学者欧德罗夫耶曾捐书给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辟专室把他捐赠的书集中到一起,以欧德罗夫耶的名字命名图书室,向读者开放。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坂井洋史不能理解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绝对不应该有的事,这样的事情在日本没有听说过。假使有发生,社会舆论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应,这个图书馆的领导将因此引咎辞职,直接的责任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向国民道歉,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来自韩国水原大学的学者李喜卿认为,“即使是一本很普及的图书,可是因为是名人所捐,有名人签名,它就有了无形的价值。研究者可以凭此了解名人的阅读过程,了解他的精神、思想构成,并对他的学术成就进行价值判断。”  会场内的气氛因此变得严肃。众多学者纷纷就此事发表意见,要求国家图书馆方面信守诺言,公布调查结果并改善图书管理工作。  据悉,巴金文学研究会将在近日向国家图书馆致函,要求尽快公布对此事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文学馆?资料馆?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十几年,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仍然记得,1985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北京西三环边上的万寿寺挂牌成立。在文学馆开馆当天,巴金在会场刚一坐下,就从裤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当时的馆长杨梨。杨梨打开,发现里面有纸钞也有毛、分的硬币。巴金认真对他说,“我刚得到一本书的稿费,给文学馆。”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巴金晚年的梦想。有感于“文革”否定了一切,作家大都被打成“牛鬼蛇神”,作品被否定说是“毒草”,全国只保留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巴金认为,在“文革”里被打倒的那些作家对文学是有贡献的,需要有一个机构来介绍这些作家的生平、作品。另一个原因就是“文革”之后,很多现代文学的资料被销毁了、遗弃了、丢失了。  “可以说,建现代文学馆就是为了反‘文革",肯定被‘文革"否定了的现代文学。”现代文学馆前馆长舒乙说。  从1979年开始,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个想法就出现在巴金的脑海里。1981年2月14日,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关于“寒夜”》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巴金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一倡议于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81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通过了巴老建议,上书中央,请求建立现代文学馆。  经由巴金的奔走呼号,1983年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成立。1985年3月,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北京西三环边上的万寿寺挂牌。1996年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奠基。  为解决经费问题,不拿一分钱工资的巴金前后捐了25万元人民币给现代文学馆,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图书、杂志、手稿、书信、照片7765件捐给了文学馆。  在巴金的感召下,茅盾亲属将茅盾全部遗书和生前用过的实物赠给了文学馆。在巴金的劝说下,唐弢献出了作为一个文学收藏家的收藏:杂志1.5万册,图书3.5万册,其中许多是孤本。  如今,现代文学馆共有藏品30余万件,其中书籍17万册,杂志2100种、9万余册,手稿10970件,是国内最大的和最权威的文学手稿库。  “在梦里我也几次站在文学馆的门前,看见人们有说有笑地进进出出。醒来时我还把梦境当作现实,一个人在床上微笑。”在《随想录》中,巴金这样说。  吴福辉对记者说,在那个著名的建议中,开始还有“资料”两个字,但是在筹建过程中把“资料”两字去掉了,因为这样能够承载更多的内容。  巴金心中的文学馆是一个资料中心,由作家自己组成。它搜集、收藏和供应一切我国现代文学资料,“五四”以来所有作家的作品,以及和他们有关的书刊、图书、手稿、信函等等,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一个总结,是让大家认识文学,认识中国人民的“心灵美”的地方。  “现在的文学馆是一个局级行政单位,似乎成了一个安排干部的场所。它的发展、变化和巴金最初的设想有很大的距离,更像是一个文化的景观,那么豪华,是用来参观展览的,谁出钱谁就可以使用。我们当然要对巴老的东西有所发展,但方向应该是往他的本意发展,成立文学展览馆也不错,但你建得那么豪华,那么多编制,却没有一个研究部,成立这么多年,在现代文学研究上也没有什么成果。”李辉对文学馆的现状是“爱之切,恨之痛”。  “现在文学馆把巴金的手印刻在门上,上面还铸有巴金的印章,而且在门口还立了他的雕像,我觉得巴金清醒的时候未必同意这样做,因为他不要在文学馆突出自己,他是个不突出自己的人。但是,现在的文学馆给人的印象很不好,好像文学馆是为巴金而建的。”  邵燕祥认为,文学馆里“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塑像中,缺少了胡适和陈独秀这样文学革命和文学改良的旗手,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这意味着我们对历史真实的回避和躲闪,是不符合巴老意愿的。下个月,文学馆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第二、三期工程即将起动,李辉希望文学馆能够真正踏踏实实地准备做些学术研究。  “文革”博物馆的可能方案  在10月25日上午开幕的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画家郁风落泪了。“巴金就是民族的良心,一想到他就不敢去做坏事。巴金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建立‘文革"博物馆,趁着大家对那段历史还没有遗忘,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多搜集相关物品资料。”  在接受《凤凰周刊》的采访时,巴金的女儿李小林说,“文革博物馆是爸爸惟一未了的心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冰心的女儿吴青也表示,“巴金舅舅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但是,这两个目标只实现了一个。”  1986年,巴金在《随想录·“文革”博物馆》一文中,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思。他说:“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最好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20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并没有完备的计划,也不曾有过周密的考虑,但是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是应当做的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我只说了一句话,其他的我等着别人来说。”  “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我们总应弄出个眉目来吧。”“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因为怕历史重演,巴金连晚上做梦都感到恐惧。  1995年6月23日,巴金在杭州的疗养住所为《十年一梦》增订本新写了一篇简短的序:“十年一梦!我给赶入了梦乡,我给骗入了梦乡。我受尽了折磨,滴着血挨着不眠的长夜。多么沉的梦,多么难挨的日子,我不断地看见带着血的手掌,我想念我失去的萧珊。梦露出吃人的白牙向我扑来。在痛苦难熬的时候,我接连听到一些友人的噩耗,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手结束生命的。梦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我不是战士!我能够活到今天,并非由于我的勇敢,只是我相信一个真理:任何梦都是会醒的。”  这一年,正是“文革”30年,年过九旬的巴金再次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年里,巴金还给大型图录《“文革”博物馆》一书写了后记。大型图录《“文革”博物馆》分为上、下集于1995年年底出版,收录了数千张历史照片,是迄今为止关于“文革”历史的资料最齐备、叙述最有力度的著作。  巴金不仅答应将自己写于1986年的《“文革”博物馆》一文放在书首,还用颤抖的手题词:“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在接见这本书的编写者时,巴金说:“这件事应该做。”  郁风到现在还保留着一件旧衣服,在“文革”中坐牢,她穿了7年,之前丈夫黄苗子也曾经穿过。每到周末,她会收到一些针线,在时间静止的监狱生活里,一针一线地缝补,这曾给她带来莫大的快乐。郁风认为,在“文革”博物馆没有建立之前,现代文学馆应该担负起搜集展览“文革”时期物品资料的责任,她表示,她愿意捐出这件珍藏的衣服。  邵燕祥说:“巴金一生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厚的遗产。接近它、清点它、继承它,是思想界、文化界首先要做的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馆可以让人们反思历史。我们纪念巴老,最好的方式是实现巴老的意愿,开拓、营造一个让说真话畅通无阻的空间,使说真话成为社会氛围和普遍心态。”  李辉的建议则更加具体:“在文革馆不能成立之前,文学馆是否可以承担巴老在《随想录》中提出的文革博物馆的部分功能,比如它至少应该成为文化艺术界的文革博物馆。现在文学馆有那么多的展厅,我们是不是可能拿一个展厅,作一个永久性的展览,这是我的一个想法。”(编辑:姜志)  更多的在这里找吧 http://www.southcn.com/news/community/shzt/jnbj/memory/200511040168.htm
2023-08-01 15:23:093

给孩子取“伪复姓”为显贵气,90后父母沾沾自喜,殊不知苦了孩子

人的名字,是给外界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签。 为了让孩子名字听起来“洋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的部分家长确实在孩子名字上下了不少工夫。 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喜欢回家跟我分享幼儿园生活的趣闻,欧阳XX午睡时尿裤子了、张扬XX哭了一早上、刘陈XX 体育 课摔了一跟头…… 我听完很诧异,有种穿越到古代武侠小说里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幼儿园开联谊会,儿子班级24名小朋友,有8个小朋友名字四个字,占了全班的三分之一。 难道给孩子取四个字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 时尚 了吗? 如今90后成为了生育的主力大军,而这代人很多从小看着“玛丽苏”小说和电影长大,这些偶像剧的主角也基本是清一色的四字名字,什么 慕容云海、 上官瑞谦、欧阳雨萱…… 还有最近事业蒸蒸日上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玺,很多人觉得易烊是“四字弟弟”的姓氏,其实并不是,我国没有“易烊”复姓。 易烊千玺其实姓“易”, 在他家乡的方言中,“烊”是欢迎之意,出生在2000年的易烊千玺,名字意涵是“欢迎千禧年”。 只不过名字是四个字,容易被人误以为是复姓。 孩子的父母都不是复姓,却给孩子取四字的名字,这种名字被很多人叫做“ 伪复姓 ”。 比如跟吴某凡传出过绯闻的 秦牛正威,在节目中解释自己姓名来历: “爸爸姓秦,妈妈姓牛,我属虎,正在发威——所以叫秦牛正威。” 《百家姓》里有记录的复姓有51个,这些都是官方认定的复姓。 在古时候,复姓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而当代“伪复姓”的来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父姓+母姓的组合,另外一种是年轻父母为了追求新潮赶时髦,给孩子起个四字名字显“洋气”,凸显与众不同。 家长只想着赶时髦,却没有想过“伪复姓”给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会带来困扰。 有一次跟小学老师聊天,老师坦然地说,现在给孩子取的名字越来越多,要是简单好记的话也无可厚非,可偏偏都爱起生僻字。 今年她带一年级新生,其中有个孩子叫楚魏赟灏,名字加起来都快70画,每次等他写完名字,其他的同学都做完好几道题。 有些老师对于名字里有不熟的字,干脆不提问你,孩子直接变成小透明,上课一直不被老师提问,学习的热情也逐渐消退。 与之相反的是 ,就在前几天,2021年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并且登上了热搜榜单。 这份广东佛山市公安局公布的 2021年新生儿取名热门名单中, 可以窥见目前新生儿的取名趋势。 男孩取名为“ 梓豪 ”最多,大约1000个男孩有2个取名为“梓豪”。 排名 2~10的男孩名字为 梓轩、梓睿、宇轩、梓航、俊宇、浩然、奕霖、子轩、梓谦。 男孩取名单字的前5名为 睿、昊、皓、越、辰。 2021年,女孩取名为“芷晴”最多, “芷晴”终于打败“梓晴” ,成功登上榜首,大约1000个女孩有4个取名为“ 芷晴 ”。 排名2~10的女孩名字为 梓晴、语桐、芊妤、芯妍、芷瑶、雨桐、可晴、乐瑶、梓潼 。 女孩取名单字的前5名为 可、玥、悦、滢、果 。 给孩子起名岂不能“过于复杂”,又要避免“俗气”,那到底该如何给孩子取名呢? 让我们看看文学大师们是怎么给孩子取名的。 鲁迅 ,(千万不要问我鲁迅为什么不姓鲁,那是他笔名)十四多岁才老来得子,因为这个婴孩在上海出生,所以给儿子取名周海婴,提起来颇为悦耳,重复度又不会太高。 老舍 , 原名舒庆春, 育有三女一子,分别是: 舒济、舒乙、舒雨、舒立。 大女儿在济南出生,老舍便给她取名舒济。 儿子出生在 中国农历中的乙亥年,再加之舒乙在姐弟三人中排行老二,所以就有了这个简单好记的名字——舒乙。 二女儿出生之年,正值大旱,饮水成难,却恰在她出生时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于是老舍给取名舒雨。 小女儿,因其出生那天是立春,于是给取了只有五笔的“立”。 巴金 , 原名李尧棠,他有个感情特别好的二哥叫李尧林,兄弟二人感情深厚。 不幸的是二哥英年早逝,巴金为了纪念二哥给女儿取名李小林,儿子则用了自己的“棠”字,取名李小棠,希望姐弟二人的感情能像他与二哥般亲密深厚。 父母给孩子起名字别太随意和任性,要慎重考虑,毕竟名字会伴随孩子一生,给孩子起个有意义的名字, 不仅代表了爸妈深深的爱意,也表达了对孩子的美好愿望。
2023-08-01 15:23:161

巴金有几个孩子

女儿李小林,儿子李小棠 巴金的故事五:你是巴金的儿子? 新华网上海11月25日电(记者赵兰英)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访。走进巴金寓所,陈铁迪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便有点奇怪地说了一句:“你怎么也来了?”这时,有人赶紧告诉她:小棠是巴金的儿子。 “你是巴金的儿子?我怎么不知道?”陈铁迪惊异地问起来。陈铁迪当然不知道。在小棠身上,一点也看不到名人之后的影子。他自己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在这个家里,凡需要“出头露面”的事,小棠一概推到了姐姐小林的身上,他总是躲在幕后。巴金年迈后,出访时需要家人陪伴左右,方便照料,这时也都是姐姐出面,他不参与。总之,在以巴金为主的公众活动中,难以看到小棠的身影。以至于,有人玩笑地说:“见小棠比见巴金都难。” 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这里托人,那儿找人,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唯有巴金,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小棠的很多同学,这个留在了学校,那个到了中央大单位,这个进了报社,那个去了电视台……通俗点说,在那时,很多人分配的工作都比小棠好。而小棠来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 在儿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巴金的许多影子。和父亲一样,小棠外表沉稳,不善言谈,不喜张扬,但不乏幽默。有一年,巴金在杭州休息,小棠去看父亲,钱包不慎在火车上被人扒了。到了巴金住所,小棠说了钱包被偷的事,完了,把手一摊,对巴金说:“老巴金,赔我钱。”巴金可不“糊涂”,说道:“你的钱被人偷了,为啥子要我赔。”“我是来看你,才被人偷的。我没有钱,要你赔。”小棠“强词夺理”。巴金“回敬”道:“你多写几部电视剧,钱就有了。”看着他们父子“唇枪舌剑”,一旁的工作人员都乐了。(
2023-08-01 15:23:252

巴金坚持不懈的故事

■《家》给巴金带来家 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没饭吃也要买书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2023-08-01 15:23:323

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平安校园,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积极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切实加强“三防”体系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教育为基础,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排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组织集中排查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校及周边环境的稳定,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二、工作目标   (一)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不良文化环境得到彻底整治。   (二)建立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校内自防能力显著提高。   (三)加强排查整改,校园各种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清除。   (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三、组织领导及时间、整治重点   (一)成立整治领导小组   组 长:梁应光 (校长)   副组长: 陈达文 (分管安全工作)   成 员:林桂莲、李小棠、何清及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摸底排查阶段。   主要工作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整治工作会议,宣传动员、安排部署、会同乡综治办、派出所、卫生院,对矛盾纠纷、高危人群、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治安乱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   第二阶段:整体联动,集中整治。   主要工作是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高危人群、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治安乱点、校园安全隐患等问题严格按整治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责任,报请上级部门后会同乡综治办、派出所、卫生院,组织力量限期整改。   (三)、整治重点   1.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交通拥挤混乱现象;“三无”(无牌无证无照)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坚决打击“黑出租车”的揽客营运等行为,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2.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重点整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和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等其它各类安全隐患。   3.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重点整治校外小商店、食品摊点和各类非法经营无牌无证摊担点。   4.学校周边教学环境。重点整治学校周边乱搭滥建,侵占校园面积、排污、居民随意进出校园等问题,还学校一片净土。    四、工作措施,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各部门建立相关制度。制定预防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有关人员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动员和组织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发挥大队部、少先队的作用,共同做好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一是要加强门卫队伍建设。要搞好门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并配备必要的防范器材,增强防范能力。二是要严格门卫询问和登记制度。非本校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理由方可进入。   3.建立并严格实行消防、食品、交通、值班值勤等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内部安全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和解决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投入,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围墙、门窗、消防设施、水源等符合标准,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通道等配套齐全,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密的措施,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学校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扎实有效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全面落实。以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会同有关部门取缔、整治校园100米范围内的和其他对教学有严重影响的娱乐场所、清理校园周边违章建筑,商业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整顿校园车辆出入和停放秩序,检查学校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小学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整治”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对象,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确保整治成效,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强化措施,彻底杜绝隐患。要结合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制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专项治理方案既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又要清晰明了切实可行,做到整治内容、整治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   (三)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加强校园安全宣传,少先队组织要积极行动,加强对学生娱乐、消费的正确引导,增强他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和对各种侵扰的抗御力。   (四)畅通渠道,严格信息报送。各小学对安全信息要及时掌握、认真汇总、如实上报,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指导意见。要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台帐,按工作进度上报综合治理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五)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协作机制,配合有关执法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协同作战,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共同创建并维护良好的学校及周边社会环境。
2023-08-01 15:23:401

巴金爷爷的资料,越多越好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杰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2005年10月17日,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被人们誉为“世纪老人”。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正通顺街,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现当代的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1] 巴金的原名和字源于《诗经·国风》中《召南·甘棠》的首句“蔽芾(即念fèi又念fú)甘棠”。而“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并非误传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然后成为了他的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笔名命名的。泉州黎明大学有全国首家巴金研究所,并编辑出版《巴金研究》季刊。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正因如此,他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四人帮的非人道迫害。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但后者至今都未实现。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表示要求安乐死。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是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之一。 他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在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中,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大众。他的作品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抒情优美,塑造了许多性格独特而丰满的典型人物。巴金的作品中,影响较大的有:《随想录 》、《萌芽》《灭亡》、《新生》、《寒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憩园》、《第四病室》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巴金是人民的作家,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贯彻落实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弘扬巴金的崇高精神,国务院决定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集和回忆录等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深喜爱。我们熟悉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就是他写的。国务院号召全国广大文学工作者以巴金为楷模,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深入生活,把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努力创作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我国文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个人经历 编辑本段 1904年11月25日 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1920年8月,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1年4月,以芾甘为笔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1922年春,先到上海入读上海南洋中学,1923年夏巴金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附中 (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1925年毕业。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在1928年10月,以巴金为笔名发表译著《托洛斯基的托尔斯泰论》,为此笔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1934年11月赴日本留学,1935年8月回国。1936年8月,巴金在上海应约与通信半年的15岁小读者萧珊见面认识。两人开始了8年之恋。1944年5月1日,巴金和萧珊(原名陈蕴珍)结婚。从此相濡以沫28年从未吵过一次架。1945年12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出生于重庆。1950年7月28日,儿子李小棠出生。1957年7月,巴金和靳以主办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并担任主编。1960年8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1966年8月,受上海作家协会“造反派”批判,开始强迫劳动的生活,关进“牛棚”;被《人民日报》署名文章点名批评。1972年8月13日,妻子萧珊罹患直肠癌过世。1977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直至逝世达28年之久。1983年起连续五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任职达22年之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位超过百岁且在任上去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1984年5月,被国际笔会第47届大会推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10月获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3月26日,主持北京西郊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典礼。1999年2月8日,因呼吸道感染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19时6分,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主要作品 编辑本段 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家》、《春》、巴金《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火》(共三部),1940-1945,开明书店 《寒夜》,1947,《晨光》中篇小说 《海的梦》,1932,新中国书局 《春天里的秋天》,1932,开巴金明书店 《灭亡》,1929,开明书局 《死去的太阳》,1931,开明书店 《砂丁》,1933,开明书局 《萌芽》(又名《雪》),1933,现代 《利娜》,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新生》,1933,开明书店 《憩园》,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1946,良友图书公司短篇小说集 《英雄的故事》,1953 《明珠和玉姬》,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火》(三部),1940-1944 《憩园》1944 《寒夜》,1947 《第四病室》,1946 《复仇》,1931,新中国书局 《光明》,1932,新中国书局 《电椅》,1933,新中国书局 《抹布》,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将军》,1934,生活书局 《神·鬼·人》,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沉落》(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发的故事》,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还魂草》,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小人小事》,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猪与鸡》,1959,作家出版社 《李大海》,1961,作家出版社散文集 《随想录》(5卷)1979-1986 《海行》(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旅途随笔》,1934,生活书局 《点滴》,1935,开明书店 《生之忏悔》,1936,商务印书馆 《短简》,1937,良友图书公司 《控诉》,1937,重庆烽火社 《梦与醉》,1938,开明书店 《感想》,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龙·虎·狗》,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无题》,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废园外》,1942,重庆烽火社 《旅途杂记》,1946,上海万叶书店 《怀念》,1947,开明书店 《静夜的悲剧》,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1951,平明出版社 《慰问信及其他》,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欢乐的日子》,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友谊集》,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倾吐不尽的感情》,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孔老二罪恶的一生》,1974,上海人民出版社[6] 《烟火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序跋集》,1982,花城出版社 《忆念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愿化泥土》,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控诉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再思录》,1995,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2023-08-01 15:23:502

答案 本文运用了三个小标题来结构全文,假如把这三个小标题都去掉,你会如何整合本

“好好休息,尽情享受”这是我们真心的祝愿。 我朝译电员笑着点了点头。这点头又是很认真的。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为了叫我放心,连声说:“上海,巴金,三小时准收到。” 冰心常嘱我见到巴金或和小林通电话时,具体地将她一些很少为外界知道的近况告诉他,她说老巴很挂念我。1984年,叶圣老住院,冰心偷偷地去看了他一次,他俩还谈起巴金的近况。冰心自1980年骨折以来,从不外出看友人,这是破例,她不愿更多人知道。 1985年冰心爱人吴文藻教授去世,巴金深为悲痛。冰心说,我暂不给巴金写信,你将一些情况告诉他,叫他放心,我好好的。过了不久,吴青写信给巴金,巴老在给吴青的回信中说: “吴青: 听泰昌说文藻先生逝世,非常难过。想写封信给你,但手抖得厉害,而且这个时候讲什么话好呢?我只能说:‘务望节哀!好好地照顾你母亲!"我知道冰心大姊是想得开的。请她多多保重。……” 1986年5月18日上午10时,冰心应北方月季花公司邀请去花房赏花,邓颖超得知这个消息,10时40分赶去看望冰心。关于两位老人在月季花丛中相会的情景,冰心当天下午叫我去,说给我听,我随即写了一篇散记发表在《文艺报》上。文章见报后,冰心又叫我去,详细对我说,叫我告诉巴金。我说巴老看《文艺报》的,他肯定会知道,但冰心说,你没有参加这个活动,你写的内容是听我说的,我上次说给你的是打算公开的,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再给你讲,告诉一下巴金,也让他高兴,文藻去世后,他一定担心我情绪不好。 冰心是巴金倡议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最热情的支持者,她将巴金心想的事当自己的事。为了文学馆的馆址、地皮,她亲自给国务院领导写信,还积极捐赠自己珍藏的手稿,1986年3月24日,冰心开始捐赠手稿和有关资料,第一批为手稿95件。1986年12月27日,冰心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我向文学馆捐赠字画的经过》一文,她在文中说:“这馆是在我的好友巴金倡议下成立的。大概是去年吧,我已将日本作家朋友送我的九十多本日文著作捐给文学馆了。近十年来,中外朋友的赠书越来越多,我的几个书架放不下了,只好先打发一些。我还和舒乙他们说好,将来我书架上的书,凡是有上下款的全都捐给他们,现在就先送走这批字画,这里面有汤定之、陈伏卢、沈尹默等老前辈的字和画,时人萧淑芳、胡絜青等的字和画,其中最多的是赵朴初同志的字,因为他常把近作的诗词寄给我看。此外还有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画等。那天舒乙他们来了,看见我桌上的那一大堆字画卷轴,就摇头说:‘这些珍品可不能捆起抱走,得用车装!"第二天他们果然开了辆面包车来了,当他们几个人轻轻地托起这些字画下楼去时,我忽然觉得欢快地‘了"了一桩大事,心里踏实得多了!现在仅有的是挂在客厅墙上的吴作人的熊猫和梁任公前辈替我写的‘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一副对联,还有卧室兼书斋的墙上挂的我的祖父子修公自写的诗,赵朴初的字,以及陈宇化画的玫瑰花,上面有黄苗子题的诗。以上这几幅字画,将来我‘走"后也都要捐给文学馆。” 巴金和冰心大姐之间的亲密友谊,同时也渗透到两个家庭的孩子们之间。巴金每次到京总要去看冰心。1977年10月,巴金“文革”后第一次随上海市干部、群众代表团到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因是集体行动,早上火车到,晚上火车返回,没有看望任何朋友,只给冰心写了一封信。1985年4月4日,巴金出席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典礼仪式后就去了冰心家。李小林、李小棠来京每次都要代巴金去看望冰心姑姑。1986年,作家出版社约我主编一本新时期《十年散文选》,在选冰心散文作品时,小林建议我就选那篇写玫瑰花的。小林还提醒我,去看老太太时“别忘了给姑姑送玫瑰花!”从此,我去冰心家都不忘送一束玫瑰花。冰心给人的永远是一副精神的面容,她生活在玫瑰花丛中。冰心为什么那么钟爱玫瑰花?她回答说:“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1989年,冰心90大寿时,受巴金委托,我代巴金送给冰心一盆90朵玫瑰花组成的大花篮,冰心高兴地说:准是巴金叫你办的,他了解我的心意。 1980年冰心最后一次访问日本后,因病就再没有出访了。1989年台湾有关方面邀请她和巴金去访问,冰心和巴金多次相商后,同意接受邀请,待天气暖和些时去,后因双方身体等原因未能成行。冰心很惦念在台湾的老友,很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冰心多次对我谈起,看来她今后没有机会和巴金一起出访了。 1985年,《中国作家》创刊,创刊号上,主编冯牧约我写一篇关于巴金的散文。初稿写出后,我曾专门去天津骥才家,请他看看,他帮我修改了几处,并建议题目就用“巴金这个人……”,但他提醒我,原稿一定请冰心老太太把关,他说,“巴金这个人……”这句话,说得好,只有老太太能说出,既是她对你说的,她看了这篇文章,认可了“巴金这个人……”是她说的,作标题就没问题了。我回京后请人工整地抄了一遍,送给冰心。她同意帮我看,第二天她来电话叫我派人去取,并附了一封给我的短信。 后来我在与冰心通电话时,她说:题目我同意,“巴金这个人……”是写不尽的。 巴金和冰心之间的友谊是文坛公开的佳话。1994年1月3日冰心在巴金画像旁题写赠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际当以同怀视之”。巴金1994年5月20日给冰心的题字:“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两位文学大师纯真亲密的友谊是文学史永远值得研究,但难以穷尽的文学话题,我以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1月14日
2023-08-01 15:24:002

巴金的为人方面

巴金,这么样一个伟大的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一般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但丁是这样,杜斯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上海,也仍然在开明书店作过极不相干的外国文底校对职务。在这种境地里的巴金,当然为一般大人物们所不屑道及的。但,这样看来在物质方面的巴金似乎也很苦痛的,可是实际上他底最苦痛的还是精神上的,譬如在《复仇》底序里面他说: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 又说: “……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这就是他的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的苦痛的自白。而且由这些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这位作家在精神上是怎样的苦痛。一代文学大家巴金逸闻趣事 ■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 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家》给巴金带来家 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没饭吃也要买书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儿子“隐姓埋名”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到处托人走后门,然而巴金却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还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2023-08-01 15:24:071

文学大师为子女周易起名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周易起名社”悄然兴起。开个商店、生个小孩托人起个吉祥、有意义的名字,无可非议,只是很多周易起名社按生辰八字,阴阳五行这类来周易起名,则充满唯心色彩。我国很多大文学家为其子女周易起名,大多显得较为随意,很少用偏僻字,为今人周易起名提供了参照。 鲁迅为儿子周易起名海婴。对此,许广平在回忆录中说,1929年9月孩子出生两三天后,鲁迅问许广平有没有想起给孩子起个名字,许广平说还没有。鲁迅说:“想起两个字,你看怎样?因为是在上海生的,这个婴儿,就叫他海婴。这名字读起来颇悦耳,字也通俗,但却绝不会雷同……” 老舍有三女一子。大女儿在济南出生,周易起名舒济。因为济的繁体字不好写,孩子上学时写起来很费劲。于是,二女儿出生后,老舍决定用笔画少些的字,周易起名舒雨。他为儿子周易起名舒乙,乙字只有一笔。小女儿周易起名舒立,立字5笔,好写好记。 巴金有一儿一女。女儿李小林;儿子李小棠。小林、小棠这两个名字均有含意。巴金原名李尧棠,他二哥名李尧林。1923年,19岁的巴金随二哥来到上海。二哥关心他照顾他,不幸英年早逝。为纪念二哥,遂为女儿命名小林,取尧林中的林字。儿子小棠,是巴金原名尧棠中的棠字。 沈从文有两个儿子,长子名龙朱,次子名虎雏。在这两个儿子出生前,沈从文写过两篇作品:《龙朱》、《虎雏再遇记》,龙朱是小说中一个苗族青年的名字;虎雏是跟随沈从文弟弟沈岳荃的小卫兵的名字,沈从文非常喜欢这两个人物,于是就为儿子周易起名龙朱和虎雏了。 从文学大师为子女周易起名可以看出,他们为子女起的名字并没有多么高深的含意,即听起来悦耳,又朗朗上口,还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是不是对您在周易起名时有一定的参口价值。
2023-08-01 15:24:141

巴金的后代叫什么

巴金的后代叫李小棠。李小棠是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他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继续操练》、《天桥》、《最后的晚餐》、《四十而立》等。作品曾获全国1985—1986年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年《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文艺部全国中篇小说奖,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奖。扩展资料: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小棠
2023-08-01 15:24:364

巴金有几个孙子

巴金的后代叫李小林(女儿),李小棠(儿子)。个人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2023-08-01 15:24:511

李小棠的笔名叫什么?

李小棠笔名:李晓李小棠,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继续操练》、《天桥》、《最后的晚餐》、《四十而立》等。作品曾获全国1985—1986年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年《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文艺部全国中篇小说奖,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奖。
2023-08-01 15:24:581

巴金的后代叫什么?

巴金的后代叫李小棠。 李小棠是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他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继续操练》、《天桥》、《最后的晚餐》、《四十而立》等。 作品曾获全国1985—1986年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年《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文艺部全国中篇小说奖,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奖。
2023-08-01 15:25:071

李小棠活了几岁

72岁。李小棠(1950至今),巴金与萧珊之子,1950年7月出生,笔名李晓。现已72岁。李小棠,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小镇上的罗曼史》、《继续操练》、《天桥》、《最后的晚餐》、《四十而立》等。作品曾获全国1985至1986年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至1988年《小说选刊》、《人民日报》文艺部全国中篇小说奖,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奖。
2023-08-01 15:25:131

巴金的后代叫什么?

巴金的后代叫李小林(女儿),李小棠(儿子)。个人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个人作品《灭亡》《小说月报》第20卷第1期,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初版《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8月版《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9月初版《爱情三部曲》:《雾》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1月版《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1月初版《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3月初版《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海底梦》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8月初版《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沙丁》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9月初版《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11月版《利娜》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
2023-08-01 15:25:221

巴金的个人信息。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扩展资料: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我国文学界有“鲁郭茅,巴老曹”的美称,也就是说,我国文学界的泰斗主要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六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
2023-08-01 15:25:334

巴金的原名李晓棠吗?他的作品集有什么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中长篇小说《灭亡》《小说月报》第20卷第1期,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初版《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8月版《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9月初版《爱情三部曲》:《雾》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1月版《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1月初版巴金作品 封面 一览(11张)《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3月初版《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海底梦》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8月初版《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沙丁》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9月初版《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11月版《利娜》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短篇小说集《复仇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12月版《电椅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云堂书店1933年4Yl初版《将军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初版《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版、《沦落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长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小人小事》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6月初版、《还魂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12月版《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与玉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李大海》作家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11] [12] [13] 散文合集《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 巴金萧珊书信集》《再思录》、《随想录》[11] [12] [13] 文学译著《薇娜》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6月初月初版《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上海新宇宙书店1929年10月初版《骷髅的跳舞》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丹东之死》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7月版、《草原故事》上海马来亚书店1931年4月初版《秋天里的春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过客之花》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6月初版《门槛》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5月初版、《叛逆者之歌》平社出版部初版本《夜未央》(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迟开的蔷薇》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1月初版《父与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7月初版、《处女地》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快乐王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3月初版、《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6月初版)《六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9月初版、《红花》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初版《癞蛤蟆与玫瑰花》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1月初版、《木木》上海平民出版社1952年初版《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初版[11] [12] 传记忆作《蒲宁与巴布林》上海平民出版社1949年12月初版《狱中与逃狱》广州革新书局1927年5月初版《我的生活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8月初版《地底下的俄罗斯》上海启智书店1929年8月初版《我的自传》上海启明书店1930年4月初版《俄国虚无主义运动史话》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8月初版《狱中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4月初版《一个家庭的戏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狱中十二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l2月初版《回忆契诃夫》上海平民出版社1950年1月初版《回忆托尔斯泰》上海平民出版社1950年4月初版《回忆屠格涅夫》上海平民出版社1950年8月初版《回忆录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5月初版《往事与随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0月初版[11] [12] [13] 理论作品《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1921年4月《半月》17号《再论无产阶级专政》《时事新报·学灯》1925年12fl 21日《列宁论》《时事新报·学灯)1925年12月29日《马克思主义卖淫妇》《时事新报·学灯)1926年1月19日《芝加哥的惨剧》旧金山平社1926年5月初版《革命的先驱》上海自由书店1928年5月初版《断头台上》上海自由书店1929年1月初版《俄罗斯十女杰》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10月初版《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上海自由书店1930年7月初版《俄国社会运动史话》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9月初版[11] [12] [13] 理论译作巴金 选集 封面一览(4张)《面包略取》上海自由书店1927年1月初版《面包与自由》上海平民书店1940年8月初版《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海自由书店1928-1929年初版《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6月初版《蒲鲁东底人生哲学》上海自由书店1929年初版《告青年》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6月初版《万人的安乐》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5月初版《西班牙的血》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7月初版《西班牙的黎明》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7月初版《西班牙的曙光》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3月初版《西班牙的斗争》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4月初版、《战士杜鲁底》上海平明书店1938年8月初版《西班牙》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1初版、《一个国际志愿兵的日记》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月初版《西班牙的日记》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月初版、《巴塞罗那的五月事变》上海平明书店1939年4月初版[11] [12] [13] 主编刊物《文化生活丛刊》(1935年一1952年)、《文学丛刊》(1935年一1949年)《文季丛书》(1939年一1951年)、《文学小丛刊》(1939年一1948年1《自由月刊》(1929年1月一4月)、《时代前》(1931年1月一7月)《文学季刊》(1934年4期)、《文季月刊》(1936年6月一12月)《文丛》(1937年一1939年)、《烽火》(1937年一1938年)《文艺月报》(1953年一1956年)、《上海文学》(1960年一1963年)《收获》(1957年一20o5年)[11] [12] [13]
2023-08-01 15:25:592

巴金是怎么死的

巴金是因病去世。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导致巴金去世的病因为恶性间皮细胞瘤。2005年4月,巴金病情出现异常,发现腹部腹水。经过反复会诊、检查,诊断为腹腔间皮细胞瘤。10月3日,胃部出血。10月13日腹腔大量出血,确诊为恶性间皮细胞瘤。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扩展资料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金
2023-08-01 15:26:389

巴金的事

巴金生平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同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在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并参加了《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思念着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他怀着这份深厚的感情,写下了反抗黑暗势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上海。在这期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托尔斯泰的《丹东之死》、高尔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33年参与《文学专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学习日文。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支持许多进步作家的创作,为发展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1938年后,他在广州、上海、昆明、重庆、桂林、成都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同志历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华东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荣誉委员。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金同志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出色的翻译家、卓越的编辑家、出版家。他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火》、《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长篇、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散文、报告特写、游记、童话等等。他通晓英、法、俄、德、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翻译了十几部世界名著。《家》对中国封建专制家庭罪恶的强烈控诉与反抗,曾经引起无数青年的共鸣,激励他们走出封建牢笼,参加革命和社会进步运动。《寒夜》反映抗战最困难时期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悲惨命运,为被践踏被蹂躏的小人物申诉,表达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1958年至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四卷《巴金文集》,这是他解放前创作成就的结晶。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深入到工厂、农村和革命老区体验生活,两次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创作了大量的报告特写、散文随笔,出版了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他与靳以创办、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之一,数十年间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年近八旬的时候,仍克服巨大的病痛,用坚强的毅力写完了五卷《随想录》,使他的散文创作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90年代后又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他以一部部饱含激情的作品和一颗挚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饮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许多作品先后被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瑞典、朝鲜和世界语等近30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巴金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领导,重视团结广大作家,关心作家队伍建设,推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巴金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全国解放后,他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多次出国访问,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1950年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61年4月,出席亚洲作家东京紧急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62年8月,率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又多次去日本访问。1979年4月,他率中国作家代表团首次访问法国,在巴黎掀起了一股“巴金热”,极大地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1981年春,他率代表团出席在瑞典召开的世界语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了国际笔会里昂━━巴黎大会。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他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海内外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几十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民主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热情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全面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皖南事变后,他参加签名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他积极拥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晚年虽病魔缠身,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积极呼吁和组织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并将自己几十万元的积蓄、稿酬和8000多册藏书捐赠给文学馆。他参与创建中华文学基金会,并一直担任会长。还多次为希望工程、社会慈善事业捐款。因其特殊贡献,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3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他连续五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代文学大家巴金逸闻趣事 ■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 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家》给巴金带来家 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没饭吃也要买书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儿子“隐姓埋名”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到处托人走后门,然而巴金却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还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2023-08-01 15:27:334

巴金是书法家吗?

巴金是文学家。尽管他的字也不错,但不是书法家。
2023-08-01 15:27:462

巴金的故乡是哪里?

巴金简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百岁简谱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 1922年:七月新诗《被虐者底哭声》发表于《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巴金发表的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7年:一月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二月抵巴黎,沿途写有《海行杂记》三十八则。译著《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 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 1928年:八月,完成中篇小说《灭亡》,署名“巴金”。九月,译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译著托洛斯基《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载于十月十八日《东方杂志》第十五卷。此文是“巴金”署名最早见于报刊的文章。 1933年:出席傅东华举办的《文学》创刊宴会,席间第一次与鲁迅、茅盾见面。 1934年:一月回上海。《巴金自传》出版。 1935年:四月五日晚,日方警察突然搜查巴金住房,巴金被带进警察所关押了十四小时,事后写散文《东京狱中的一日记》。 1936年:与上海爱国女子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 结识。 1937年:编辑《文丛》月刊,共出两卷十二期。参加上海文艺界欢迎回国的郭沫若等人大会,发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 1938年:到广州,全力筹措《烽火》,改为旬刊在广州复刊。萧珊高中毕业来到广州。 1944年:与萧珊结婚;夏,何其芳自延安来渝,领巴金到曾家岩拜访周恩来。 1945年:与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三百多人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巴金初次见到毛泽东。十一月,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 生于重庆。 1946年:与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与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与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1949年: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参加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 1952年:以全国文联组织“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朝鲜前线,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1955年: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情况。 1956年:赴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全国整风开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其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 1961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 196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巴金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1965年: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第二次访越。 1966年:以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被关入上海文联资料室“牛棚”,从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1967年: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69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 1970年: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 1972年:萧珊病故。巴金返回上海。 1973年:宣布对巴金的处理意见:“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去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看大字报。 1977年:恢复写作权利,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出席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上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78年:开始写创作回忆录。 1980年: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日本东京访问。率领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去瑞典参加第六十五届世界语大会。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81年: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得到茅盾、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臧克家、曹禺等作家的赞成和支持,成立该馆筹备委员会,巴金、谢冰心、曹禺等九人为委员。 1982年:意大利驻华大使塔马尼到巴金寓所宣布一九八二年“但丁国际奖”授予巴金。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法国荣誉勋章”。 1984年: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写出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活动在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 1988年:老友沈从文去世,抱病写作《怀念从文》。 1990年:获前苏联政府授予的“人民友谊勋章”和日本福冈市颁发的“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及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1994年:着手进行《巴金译文集》的整理和校阅工作,因脊椎压缩性骨折,住进华东医院。 1999年:因呼吸道感染突发高热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送华东医院抢救成功,但因年高体弱病情反复,从此未能出院。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巴金百年寿诞,全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巴老身体状况稳定。 2004年:上海和四川举行小规模的巴老一百零一岁寿诞庆祝活动。 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官僚地主大家族。 1909年:因父亲出任四川广元知县迁往广元在县衙内家塾就读。 1911年:父亲辞官,随父母返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涌入四川。 1920年:祖父病故。参加成都学界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这是巴金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 1921年:参与编辑成都无政府主义刊物《半月》,以“芾甘”为名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忆》(回忆录)1936,文生《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翻译著作:《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
2023-08-01 15:2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