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ieVinne
-
《明朝的那些事》,青少年最缺乏的就是定性,你看古文的历史书我怀疑你够戗能看的下去。
我推荐的这本书都是大白话,幽默搞笑,而作者历史的底子也非常好,很适合青少年。
看历史书要循序渐进,你现在就看那么难的只会欲速则不达,古文追求精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往往说了很多是,所以不适合你。
《百家讲坛》的书多看看也好,比较适合普通人。
楼主不要以为古文很简单,那东西翻译起来比外语难,要求底子很好的。
- 豆豆staR
-
如果你觉得官名、地名很难懂,我建议你看看《读史方舆纪要》(地理兼军事论著,明末顾祖舆所作)二十四史官书、礼书(论述典章、制度、官职)
有时你觉得读历史很枯燥,可以看看历史小说。它们既没有文言那么艰深,同时又有小说的趣味。如蔡东藩(晚清人)的历史通俗演义系列(从前汉演义到民国演义)、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他们所跨时代很广,尤其是蔡东藩的书涵盖了中国封建时期两千多年历史。
二十四史的白话本我很讨厌,太简单。是小学生看的书!
青少年看的历史书除上所述,我建议还可以看看《全球通史》,将眼光放到世界同时有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
读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有历史眼光、历史见解。能够借往知今,所以我认为读史是必须看看一些对历史的分析的专著。
否则一看书就是为了看看几个忠臣奸臣,发泄内心的善恶报应情感是不好的。
这方面我建议看看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李敖的《独白下的传统》。
茅的书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忠奸论,否定了中国神话林则徐,而是将历史的命运看做是由规律而非个人来运转。
黄的书则否定了个人决定论,论定了历史的必然性。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全力挽回的。
李敖论史则更加精彩,是这三位中最杰出的。看后你就知道了。
希望你读完这些书后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也与以前不一样了,我预祝你!
- volcanoVol
-
我从一个读了十多年历史书的角度跟你谈谈我的读书经验。
首先你读历史类的书,说明你是一个比较有涵养的人,现在能真正精心读历史书的人不多,很多人是为了装点门面,买了许多的史书,其实没有真正去读。
我只想说四个问题。
第一,
先给你总说一下哪些书该读,哪些读了意义不大,在纷繁的史书中,
《史记》和《资治通鉴》分别是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巅峰之作,
不仅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语言也写得无可挑剔,你看了《史记》,应该有所了解。
在二十四史中,前四史(《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和《新唐书》写得最好,其他一般,尤其《明史》是在清朝文字狱那么严重的情况下写成的,里面很多内容并不可靠。二十四史是正史,但读起来确实不易。像纪事本末之类,读起来很没有兴趣,内容显得苍白无力和干瘪!除此之外,必读之书就是《资治通鉴》,我读了一遍,感觉很好!
第二,
读什么书,看你想了解哪方面哪朝的历史,二十四史读完我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我读《史记》一百多卷花了一年,《资治通鉴》294卷一年半左右,就连专业的史学者读完24史都不太可能,所以看你想了解哪朝的历史,二十四史对应各个朝代,清朝有《清史稿》。除了各朝相应的史书外,《资治通鉴》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后周显德六年即北宋建立的前一年,《续资治通鉴》主讲宋、辽、金、西夏。
第三,
我个人认为读这些史书之前最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前你可以读一下《中国通史》,上网了解一下古代的官职制度,在网上找一下各朝的详细地图,再买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样比较便于理解史书。还有就是买书就买中华书局(其他像上海古籍出版社、月麓书社也不错)的,其他很多出版社的书,华而不实。
另外,如果想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史书,我给你推荐几本较有可读性的。像蔡东潘的演义系列、《明朝那些事》等等都不错!
第四,
读史书很重要的是作者的历史观和读者的历史观。个人的历史观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你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看法,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些世界历史的书籍,拓展你的思维和眼界。中国的历史是处在世界历史之中,如果只看中国历史,就会缺乏纵向比较,不能更深理解其中的意义。建议看一下《世界通史》,强烈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的《全球通史》
,该书我读了好几遍了,简直爱不释手!其他你可以看看汤因比的书,也很不错!
说了这么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真颛
-
首先,我建议你先看《中华上下五千年》,初步熟悉中国历史,起码能弄懂各个朝代和建立者、灭亡者。然后,在开始看一些如《史记》、《资治通鉴》等一些能介绍N个朝代在一起的书。接着,你就可以去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个朝代去逐步了解,开始有选择性的去看书。如喜欢汉代,就可以去看《汉书》;如喜欢晋朝,就去看《晋书》。当然,一些小说演义也必不可少,虽然如《三国演义》也许“三分真,七分假”,但是,当你能逐步了解历史后,也就能开始慢慢学会分辨了。推荐你看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荡寇志》、《杨家将演义》、《岳飞传》等一些书,这些书读起来结构完整,情节引人入胜,也可以让你对历史产生兴趣。最后,推荐你可以去听一些评书、讲座呀,如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那些大师当讲至某一朝代时,说不定正好你也知道这一事件,这样你就更能增加自信。我差不多就是这样喜欢上历史的吧,祝你也能喜欢上历史!!!!!
- 康康map
-
尚书》
《尚书》是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最古的书。“尚”指上代;“书”指简册,意谓上古的书,原称《书》,是史官所记录的统治者的讲话。在先秦时期称为《书》,但《书》并不是《尚书》的专名。其核心思想为敬天、明德、慎罚和保民四端。
《春秋》
通名泛指春秋时期各国的史书,向我们展示了由西周初年的“八百诸侯”,兼并成为春秋时期170多个大小侯国,这就形成大国争霸的政治局面,是各侯国在迅速发展中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左传》
上下260年的历史,涉及到东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许多方面。它比较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及诸侯争霸血淋淋的场面。同时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划和深入剖析。
《战国策》
《战国策》记述当时谋臣策士“辅所用之国”的活动和谋臣策士游说各国的种种谋策,也可以说是策士们用以揣摩纵横术的“课本”。亦丈亦史的著述让你在战国中驰骋,给你一种纵横捭阖的感受。
《史记》
《汉书》(东汉)班固
包括了整个西汉200多年的历史。承袭《史记》之长,并以更新。言简意赅,开后世骈文之先声。保存大量历史史料,是西汉时期的活历史,并客观上记述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及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以“正一代之得失”为宗旨,范晔在对人物的评述上以“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为原则,不把眼光只集中在将相百官的狭小圈子中,对博学兼通,崇尚名节的大儒、党人、逸民,独行尤为关注,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探索东汉社会。
《三国志》(晋)陈寿
该书记事始于汉少帝光熹元年(189年)董卓乱政,止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孙吴灭亡,前后90余年,以严谨和系统的态度向我们后人展示了一幅群雄争霸斗智斗勇的历史画面。可鹿死谁手呢?走进去,你会一目了然。
《资治通鉴》
《中国史稿》郭沫若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历史的辉煌和蕴涵,那就得读一下由郭沫若老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它集众家之长,系统地描述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且图文并茂,使读者能够领略到中华历史的辉煌。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
从屈辱的鸦片战争讲起,述说了中国一个世纪的沧桑和苦难。同时,通过叙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的经过、发展和结果来赞扬中华儿女反帝爱国的献身精神。
《剑桥中国晚清史》
晚清,是使中国近代走向耻辱与落后的转折期。你知道原因吗?了解晚清史吗?由国外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晚清历史,使你一睹国外学者眼中的晚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该书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主要论述中华民国的历史,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国史不可不知,欲知民国之春秋,不可不读《剑桥中华民国史》。
《青年文库·中国古代史常识》
中国古代史冗长、深奥、难懂。本书通过对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简要介绍,以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叙述,给紧张生活的青年朋友们一个轻松学习历史知识的好机会。
《青年文库·中国近代史常识》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中国新旧民主革命从发生到胜利的历史,你知道多少?打开这书,你会得到你想知道的一切。
《“文化大革命”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陶小凡
-
我亲爱的朋友,我想你问到了点子上了。
我是比较喜欢历史的,从初中到现在大学,历史书看了一大堆,回想过去,现在才知道以前自以为对历史很在行,其实不懂历史。
朋友,我真的觉得你的问题问的太好了,我没有矫情,这是我真切的体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书籍记述许多人事,这是社会上的事情,是成人的世界。我想你是中学生吧,在学校的世界是不同于社会上的,我只能说,中学生很美好,很纯洁。现在给你说社会如何如何复杂,你也体会不深,将来你长大了会明白的。正是青少年涉世不深,对社会的许多人际关系没有亲身的体验,所以看历史书有许多不懂,觉得难理解。为什么说“不同年龄阶段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就是因为不同年龄,社会阅历不同,见识不同。
我最先看历史书,是出于不知道那些历史故事,好奇而看;其后就羡慕历史建功立业的人物,学习他们的智谋而看;再后来养成一种习惯,喜欢在历史书上圈点自己的看法;到现在,才明白,看历史书,其实看的是人情世故。这时,才恍然大悟,“凡治天下,必因人情”这句话才真正看懂。这可能就像古书上的“道”,别人不能告诉你,老师也无法教你,全靠自己根据个人的经历去悟出来。
像《道德经》,许多人根本看不懂,40岁的许多学者其实也不懂,我也不懂。你想想看,老子活了上百岁,用自己一百年的人生经历写出的书,你40岁就能看得透彻,岂不是老子后面的60岁就白活人了???
所以,人生阅历是很重要的。
朋友,你现在是青少年,人生阅历太少了,看这些历史书不懂,是很正常的。
如果硬要我推荐一本好书,那我说,
《明朝那些事儿》是最佳的选择,它把真实的历史以小说的形式体现出来,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不要觉得他写得啰嗦,你们往往看书看表面,忽略了许多背后的故事,背后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成就了那些舞台上的光辉。
顺便举个例子,你看《屈原传记》时,看到了他很爱国,但还是不被重用,你有没有想过楚王为什么不重用他?难道楚王就真的那么糊涂啊?好歹楚王也活了几十年人,怎么可能这么糊涂?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屈原口无遮拦,屈原有王室血统,楚王和他是亲戚吧,私下经常和他说些不能公开的话,而屈原就经常把这些话在外人面前说,夸耀自己得楚王的信任,搞得楚王很没面子。你说,你同别人交心,别人却不顾及你的感受,把你的私事到处去说,你不讨厌这个人吗?
你看到《岳飞传》时,是不是很气愤?气愤宋高宗怎么可以如此残害忠良。岳飞的精忠是无容置疑的,但是他也有许多的不对地方。宋高宗连发12道金牌让岳飞退兵,一些人都只看到宋高宗胆小怕事,不敢对抗金国,不去想为什么别的将领只需一道金牌就执行命令,而却给岳飞发了12道?因为岳飞违抗命令已经不是一两次的事了,如果武将都像岳飞那样,那皇帝还能发号司令了吗?这些武将不就成军阀了。岳飞还有个坏脾气,有时皇帝不满足自己的用兵条件,就退出辞职,岳飞为镇守一方大将,统兵多年,为什么叫岳家军,其实就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这支军队只认得岳飞,恐怕皇帝的话有时也不好使。如果皇帝允许岳飞回家养老,这支军队不就没人能指挥了,那金军进攻岳家军的防区,岂不一攻就破了?长江防线出现个漏洞,金军趁机南下,南宋不就危险了。所以,宋高宗根本就没得选择,不能让岳飞辞职。这就像在威胁皇帝必须答应自己的条件.我想,每个男人都会痛恨威胁自己的人的。
这些就是人之常情,就是细节,史书是不会写出来的,靠自己去理解。
你可以认真看看《明朝那些事儿》,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吧自己融入进去切身体味。
那些史书,比如《左传》,《春秋》,《史记》,记述都记载事情的大概,而《明朝那些事儿》把整个事情的运作过程全部剖析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只讲明史的《明朝那些事儿》的字数比讲多个朝代的《史记》的字数多的多的缘故。
如果看着感觉不好,也没有关系的,那等你出生社会再看吧,多看看对你有帮助的。
- 不白九百
-
《中国通史》
这个是通览。优点:通俗易懂。缺点:只介绍的是通俗历史,或者说官方历史吧。
《明朝那些事儿》
优点:幽默风趣,绝对读得下来,而且还有很多深度剖析,比如“名将是怎样炼成的。缺点:只有明朝一朝。很遗憾,我还盼望着当年明月能把所有年代写尽呢!
历史类小说。推荐《回到明朝当王爷》《铁血大秦》。这个就是消遣和培养兴趣之用啦!言情的有《笑倾三国》《美人殇》。你会对一些人物和事件耳目一新。
当然,想一些《资治通鉴》这类书的儿童版、青少年版,实在是让我无语。如果可以,最好还是在有一些底子之后再读吧。这样才可以有一些收获。
春秋难、纪事本末难……除了官名、地名之类的不好记忆和理解之外,还有就是它的思想,实际上很多时候很难理解,也很难认同。就像你不可能让今天的女人去讲“三从四德”或者夫为天什么的。
下面就是你问的:二十四史。
《史记》 忍辱负重那哥们儿写的——司马迁。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可谓相当之高了。而且描写精彩,堪称文学史记录历史的典范。且大部分评价客观公正。推荐深度阅读。
《汉书》《后汉书》。一般。如果读也未尝不可。
《三国志》。如果你对三国很感兴趣,那么不妨一读。史料记载比较可靠。千万不要轻信《三国演义》,那本书对人们荼毒不浅啊。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都是名臣写的啊……有些因为比较熟知,比如隋朝、唐朝什么的,这样的就比较好理解……但如果不太了解,阅读起这些史书来就比较晦涩,也缺乏兴趣了。
如果可以,最好还是先有一些铺垫比较好。比如,我会先读一两本有关的历史小说,或者像《明朝那些事儿》这类的比较可信的书。还有一类就是人物传记,比如《风雨张居正》《睁眼看曹操》这类的书,都写得很好。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 meira
-
这几大模块,就按时间顺序,先整理事件,因为课本有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可能第一课讲政治,讲到了1943年,第三课讲民族,又讲到了1930年,这样就不能将时间和事件联系起来,影响记忆和理解。
比如先看政治,中国历史,先按朝代分,夏商周直到元明清,然后是军阀混战啊,抗日内战建国文革直到最近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就相当于一份政治史年表了,当然得自己列出来,课本后印的那个没经过自己的手就不熟悉。
然后就跟画表格一样,把各个历史时期,分大块,古代,近代,现代,分类,熟悉。之后挑一些重点时代的,再细化,然后挑重点里的重点,着重了解和掌握。比如,政治制度的变化,文化制度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化,民族政策和关系的发展变化,等大的方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乐此不疲的进行流水账式的罗列,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以前经常会弄混朝代和时间的一些事件,现在变得有序了。这可以解决排序啊等试题。
历史地图很重要,很多题都要求分析时代啊,事件啊,看着图,你再看着历史书,想象大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想象船队从地图的这边,航行到那边,想象整部历史地图,大的版块,就跟动画片一样,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演变,一个不平等条约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变化,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当然,想象力需要丰富一点。图形想象有助于记忆。
当然,这是很笨的方法,不过突击考试这样也比较省事了。最怕的就是你东看一眼,西看一眼,一章章看完了,还是不知道整个事是怎么回事,还是不明白历史是怎么颠沛流离过来的。
以下是我个人对具体章节学习的一些想法。
历史是发展中前进的,所以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爆发和起点,也有鼎盛和转折点,然后就是慢慢衰落,直至最后的消亡或者被渗透。
比如,学某个事件,就要知道历史背景,导火索,或者导致的原因,因素,有了这些铺垫,就会必然发生,在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人物和事件,一些政策和文件等,最后的结果怎样,然后是历史意义和影响。
以辛亥革命为例,首先是原因,清政府出卖路权,由此引起保路运动,到了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之后建立中华民国,到次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
这是一个时间为轴的过程,这一课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小段,所以不能割裂的看待,有历史背景,当然也得有历史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还有它自己的历史意义,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等。
每一课的内容可以先用时间顺序理清楚,然后理解其影响意义。
历史事件都是一定的,但是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你可以依靠记忆力,去复述整个课文,甚至默写出来,你很厉害,你把历史读成了一本教材。你也可以把教材读成一部历史,动态的去理解和演绎,最后你没准就能发现,自己也能随口讲历史故事了,讲历史典故了,甚至发现自己从历史中发掘出了一些经验教训,汲取了智慧,这就达到了不忘历史,以史为鉴的目的。
应试教育的典范就是,学会解题方法,学会答题思路,学会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你现在虽然是初中,但是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习不是仅仅以考分为重,虽然现实是,目前要求考高分。
给你的建议就是,先掌握了教材,能把一些历史事件在自己脑海里完整的过一遍,能讲出起始发展高潮结局和意义,同时看地图,脑袋里装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看到地名就能想到版图就好。先把考试这一关过了,把教材扣熟悉。毕竟,考试考的是课本,不是课外的参考。
考试结束了,没事了,建议你没事能看点中国文化史啊,经济史啊,思想史啊之类的书,扩展思路,开阔视野,兴趣是什么,在我看来,可能就是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好奇心,然后总是想去知道和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当得到了,就很高兴,但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无穷的,于是就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了。
具体的书,我觉得中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也许还有更高的目标,对吧。所以,取百家之所长,博览群书,是好事,但是要选择有质量的书,什么明朝那些事之类的就当娱乐看看好了,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学好语文英语,尤其是文言文也是关键。等你再成长一点,可以去看原文的历史书籍,比读一些所谓的名家的二手甚至三手文献著作要有益。
具体怎么做呢,你可以用一个星期,把教材的几大模块归纳出来,再用一个星期填充,一个星期熟悉记忆,最后冲刺的时候,把老师画的重点和考试的范围重点复习,做几份题,参考书或者套题都可以。
这些话你可能一时不能全部理解,学习计划也是因人而异,你可以做一个短期的计划,比如,期末考试70分以上,你得怎么学习,老师讲的重点都背了掌握了,就能考到,但是要中考呢,高考呢,甚至大学期间的学习,你都可以长远的规划一下。光规划做不到就得适时调整计划。
最后,我觉得我有点罗嗦了,其实我是觉得,有些事不说得具体就不清楚,希望能帮到你。
- 莫妮卡住了
-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此书为白话文解读历史,言语极为幽默,用词很契合青少年。我先复制开头一小段你看看。
一、童年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一切的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然而当时农民朱五四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
农民朱五四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这就决定了作为这个劳动家庭的一员,要活下去只能不停的干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个月后,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元时惯例):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亲我们介绍过了,叫朱五四
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
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的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以下内容略。你要觉得合适就看吧
- u投在线
-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连环画,叫《上下五千年》,适合少年看。
二十四史中《史记》算比较简单的了,而且故事性很强。
貌似百家讲坛出过《正说唐朝二十一帝》《正说明朝十六帝》《正说清朝十二帝》也可一观。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很好看。
网上其他陆续又有什么《宋朝那些事》什么的,不过很一般。
我最近在看《如果这是宋史》,还可以吧。
二十四史其实就前四史可读,又以《史记》最有趣,以《明史》《元史》《宋史》最不可信。
读《春秋》不如读《左传》吧。
我觉得《资治通鉴》其实不难,前几天刚刚看了下《万历十五年》,感觉也不错。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1.首先熟读四大名著。
然后再挑《聊斋志异》
等自己有一定半白话半文言文基础了。就可以看全古文版的了。
不建议看白话版的历史读物,一来就像看故事书一样,不能领略期间的神韵。二来如白开水,喝久了便淡然无味。
2.可选择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例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孙立群的<读史记》系列,阎崇年的清代系列,首先对自己有兴趣的图书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去找原版去看,看名家和自己的见解有什么区别,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 阿里阿涅德
-
不知道你是想看正史还是改写的小说,正史原文当然很难,现在有一些通俗白话本,便于理解,但是有很多都失去了原著的味道,柏杨版的资治通鉴挺好的,如果有耐心看完的的话,会受益匪浅。三国志、东周列国志、古文观止,都挺好,还有一些不是古代作品,但也是讲历史的向你推荐:原来这《秦朝那些事儿》、
《大齐天下》、《春秋长风》、《大唐往事》、《五代疯狂史》、《才是春秋》、《明朝那些事儿》,《我是宋朝人》
至于二十四史,你如果觉得难得话,可以先不看,那个还是有点深度的,不一定好接受。
- 可可科科
-
其实历史的东西看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一些东西自然的就知道了。因此在读书时觉得对一些官名或地名什么的不懂,可以先不理他,看的多了慢慢就知道了。如果是很有兴趣,迫切想知道的话,可以到网上查,应该都有的,或者查一下古代汉语词典什么的。
至于历史书,个人觉得除了《史记》,《三国志》,《汉书》,《战国策》,《资治通鉴》都可以读下,如果觉得难,可以先看看翻译本,或者是附有对文章词语解释的古文本,我觉得后者更有利于提高历史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你的古文阅读能力,同时还能获得相关的历史知识,那些解释对地名和官位都有介绍,刚好解决你的第一个问题。另外,一些整体性的也该读读,如《中国通史》,《剑桥中国史》。
至于《二十四史》,我没有看过,太多了,恐怕看不完,也记不清,所以不多讲。
总之,看历史书要靠兴趣,自己好好斟酌。
- 寸头二姐
-
《中国古代史常识》
这本书比较全面、准确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一套取材广泛、内容扎实、比较通俗浅近的历史基础知识读物。这套书采取问答形式,从我国古代大量的事件和代表人物中,选择了五百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把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和知识,介绍给读者。既是一本学习历史的入门书,又带有工具书的特点。由于主要读者对象是初学历史的青年,这套书打破了一般教科书的格式,吸收了不少历史传说、故事、典故,加以科学说明和简单分析,借以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这样写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故事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套书运用得是比较成功的。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说实话《二十四史》只有史记好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是盖的
只推荐三本
《明朝那些事》一部杰作,以心鉴史,绝对值得一看
《流血的仕途》以李斯为主人公,记录了秦统一六国的历程
《血染刀锋八十年》五代十国的混乱历史
本人看的书还蛮多的,不过觉得只有《明朝那些事》很了不起,另两本也不错
顺便说一下,百家讲坛出的那些书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