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犀牛吃什么食物?

2023-08-31 13:58:50
TAG: 食物
共4条回复
莫妮卡住了

犀牛是一种素食动物,一般情况下犀牛都是吃牧草的,有些犀牛也会吃一些蔬菜水果,主要还是以这些食物为主。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

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拓展资料:

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犀牛

Chen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天线宝宝说害怕

繁华过后好好干好好

相关推荐

爪哇犀的介绍

爪哇犀牛(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1。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2。
2023-08-30 17:11:511

世界珍稀动物第一名 全球只有35只 入选极危动物

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以及环境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动物都陷入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最濒危的就是十大世界珍稀动物,它们分别是爪哇犀牛,远东豹,金头猴,华南虎,扬子鳄,亚洲象,坡鹿,苏门答腊犀牛,克罗斯河大猩猩,加湾鼠海豚,下面就跟着本站来了解一下。 爪哇犀牛 爪哇犀牛体长通常为2.5-3.5米,最大的体重可以达到2300千克,是印度犀牛的近亲,虽然比不上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的白犀牛,但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处,包括我国南部和中原地区,但如今仅分布于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内,现在野外的爪哇犀基本已经灭绝了,2010年最后一只野生爪哇犀被发现死于偷猎行为,目前只有印尼的国家公园里还生活着35只爪哇犀,已经进入了红皮书中的灭绝动物名单。 远东豹 远东豹全身布满黑色的环斑,呈现椭圆形的梅花图案,形状与古时的铜钱十分相似,所以又被称为金钱豹,体长0.8-1.4米,最大可达130公斤,颈下,胸腹以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耳朵北部为黑色,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部以及朝鲜半岛,但是目前经中国和俄罗斯专家统计,全世界的远东豹只剩下40只左右,整个中国只有10只,俄罗斯有30只,而韩国的最后一头野生远东豹在1969年被射杀。 金头猴 金头猴常年栖息于越南,目前只有不到70只,在2003年数量上有一定回升,但是仍不乐观,在2000年就被列为了保护动物,但是仍然随时面临灭绝的风险。 华南虎 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亚洲虎种,体长2.5米,重150公斤,是亚洲虎中最小的虎种,全身橙黄色,布满黑色条纹,腹部呈白色,是我国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在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名单,为红名单中的极危动物,已被宣布野外灭绝,在2010年,全世界的人工繁殖华南虎只有110只,不过好消息是目前我国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已经完成了数个华南虎繁殖的成功案例。 扬子鳄 扬子鳄也和华南虎一样,是中国特有的鳄鱼种类,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经常生活于长江流域,所以被叫做“扬子鳄”,它可是生物界的“活化石”,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曾经和恐龙一样,称霸中生代时期。扬子鳄身长1-2米,头部扁平,吻突出,是水陆两系的爬行动物,截止到目前,扬子鳄一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每年它的数量还在以4%-6%的速度下降。 亚洲象 亚洲象分布于我国云南和老挝的部分地区,体长5-6米,有1米多的象牙,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它的鼻子是现存动物中最长的,头部较小,但前额较宽,有两块巨大的突起,被称为“智慧瘤”,截止到2004年,据国家林业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亚洲象仅存180只,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从19世纪早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到目前下降比例已经高达97%。 坡鹿 坡鹿的形态和梅花鹿极为相似,呈现黄棕色,或褐色,斑点较少,背脊两侧有一列白色斑点,常年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在泰国和老挝已经区域性灭绝,截止2003年,大约还有180只野生坡鹿,另有180只坡鹿被人类圈养。 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只有240-315厘米,体重500-1000千克,喜欢独居,常年分布于雨林和沼泽,目前在老挝,泰国,越南,不丹等多个东南亚国家已经区域性灭绝,由于它们长有两角,前角最长可达到81厘米,所以经常遭受偷猎者的袭击,目前全世界仅剩200余头苏门答腊犀。 克罗斯河大猩猩 克罗斯河大猩猩是4个猩猩亚种中最为濒危的物种,仅生活于尼日利亚的喀麦隆丛林中,当地为这种世界上最稀有的大型猿类建立了19.5平方米的自然保护区,有20只克罗斯河大猩猩生活于此,目前整体的数量预计只有250-300头。 加湾鼠海豚 加湾鼠海豚的背鳍和鲨鱼鳍极为相似,没有一般海豚特有的长吻,它几乎没有吻,分布区域极窄,很少有野外的观察记录,是加尼福利亚北部的特有物种,估计数量不到300头,由于生存地狭小,再加上常被渔网缠绕,预计在2018年就有可能全部灭绝。
2023-08-30 17:13:571

现存犀牛主要有哪些种类?

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庞大(其中白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象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在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非洲黑犀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名小独角犀,原产在印度,现仅存爪哇岛。它与印度犀同属,生活习性也与印度犀相似。现在世界上仅存约50只,均生活在爪哇岛西端的保护地中,是最稀少的一种犀牛。苏门犀(Didermocerus sumatrensis)或称苏门答腊犀,又名亚洲双角犀,是现存5种犀牛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也是仅有一种身上有毛的犀牛。原产在印度、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现仅生存于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一般体长2.5-2.8米,肩高1.1-1.5米,体重约1吨。亚洲犀牛中只有它具双角,所以易于区分。它们原来常在开阔地区生活,现主要在茂密丛林中近水源地区。清晨和傍晚吃食树叶、细树枝、竹笋,偶然也吃果子。每产一仔,据说孕期为7-8个月。非洲的黑犀与白犀的肤色均为铅灰色,白犀略白些。黑犀(Diceros bicornis)又名尖吻犀,是分布最广、现存最多的一种,达一万至两万只之间。现产于非洲东、南部。栖息在丛林地带。体长3-3.75米,尾长约70厘米,肩高1.4-1.5米,体重1-1.8吨。主要吃树叶、黑犀素有脾气不好的恶名,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它的脾气确实难以预料,有时会攻击车辆、人和营火。短距离奔跑时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全年均繁殖,孕期438天-469天。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方吻犀,是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陆地动物。体长3.6-5米,肩高1.6-2米,体重2.3-3.6吨。产在扎伊尔、苏丹、肯尼亚、乌干达。栖于草原及丛林地带,食草及低矮灌木。它比黑犀合群,成对或家族3、4只在一起。全年均繁殖,孕期约17-18个月。现存世上约4000只。
2023-08-30 17:14:172

世界十大野生动物

世界十大野生动物有:爪哇犀牛、远东豹、金头猴、华南虎、扬子鳄、亚洲象、坡鹿、苏门犀、克罗斯河大猩猩、加湾鼠海豚。1、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牛喜欢独来独往,据说幼仔很早就单独生活。目前几近绝种,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2、远东豹远东豹生活在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曾经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受到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远东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3、金头猴金头猴栖息地为越南,现剩余少于70只,是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在2000年,这个灵长类动物被开始保护起来。它仍然是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但其数量在2003年上升为几十年来第一次,但仍然不乐观。4、华南虎华南虎(厦门虎,南中国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5、扬子鳄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6、亚洲象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7、坡鹿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70~130千克。8、苏门犀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9、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1904年被发现时,曾作为单独的一种来命名。数年以后,又把它与西非大猩猩视为同类。然而,最后的两个单项研究显示,克罗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亚种。它们仅限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距西非低地大猩猩分布的最近距离至少250公里。10、加湾鼠海豚加湾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者,体格粗壮。背鳍显著,似鲨鱼鳍。头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加湾鼠海豚天性害羞、退却,通常惊鸿一瞥后,不复再现。除非它们被渔网缠绕并打捞上来之后才能看到。加湾鼠海豚是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估计其数量不到300头。
2023-08-30 17:14:581

全球10大稀有动物

全球10大稀有动物有爪哇犀牛、加湾鼠海豚、克罗斯河大猩猩、苏门答腊虎、婆罗洲侏儒象、大熊猫、北极熊、远东豹、黑足雪貂、金头猴。1、爪哇犀牛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曾经在亚洲广泛分布着,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单独栖息。2、加湾鼠海豚加湾鼠海豚又叫小头鼠海豚,它是地球上一种罕见稀有的鼠海豚属。加湾鼠海豚是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估计其数量不到300头,它们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永远消失。3、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家族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现存的数量仅有300多只。如今它们仅生存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数量目前仅有150到200只,而且还被支离破碎地人为分割在不同的地带生活。4、苏门答腊虎苏门达腊虎是地球上的濒危物种,由于12000年前的海平面上升,导致这一物种的生存栖息地与亚洲大陆分割开来,现今存活的苏门答腊虎只有400到500多只。5、婆罗洲侏儒象婆罗洲侏儒象是地球上罕见的珍稀物种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仅有大约1500只,由于这种动物数量稀少,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十分有限。6、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的生育率低,而且对栖息环境要求过高,被评为濒危物种,是地球上稀有的珍贵物种。7、北极熊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冰雪地区,是世界上生活在陆地上的最为凶猛的动物,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使得原本就面临生存威胁的北极熊的生存更为危险了。8、远东豹远东豹喜欢生活在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种动物目前在全球的数量不到一百只,我国现存约10只左右。9、黑足雪貂黑足雪貂是唯一原产于北美的雪貂,具有夜行性和穴居的生活习性。它们自己从不打洞筑窝,而是利用草原犬鼠遗弃的洞穴作为休息和狩猎的场所。但食物的减少以及栖息地的减少使得它们面临灭顶之灾,让它们成为了地球上的珍稀物种。10、金头猴金头猴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这一物种主要生存栖息在越南,仅有的数量已经不足70只。2000年这种灵长类动物被归为保护动物,但是它仍然面临灭顶之灾。近些年金头猴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回升,但仍然不乐观。
2023-08-30 17:16:551

东北虎和爪哇犀牛谁厉害

爪哇犀牛更厉害。东北虎打不过爪哇犀牛。犀牛的皮普通的子弹都打不穿的,老虎的牙齿对它造成的伤害是不大的。很多情况下,老虎都被水牛角顶地皮开肉绽,而犀牛要比水牛强很多。
2023-08-30 17:18:291

爪哇犀的种群现状

2010年4月死亡的爪哇犀牛是越南最后一头爪哇犀牛图册中国的爪哇犀牛于1922年灭绝。爪哇犀牛在199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至少有不到10只的族群。2010年11月22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监测相机在印尼乌戎格库龙国家公园犀牛保护区内拍摄到一头爪哇犀牛和它的幼崽。2011年10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国际犀牛基金会经过为期两年的监测分析后发表研究报告正式宣布,越南境内极濒危物种爪哇犀牛已完全灭绝。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头爪哇犀牛被发现死于偷猎行为,其犀牛角被残忍砍掉,2012年12月5日,位于肯尼亚中部的勒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发表声明称,生活在保护区内的4头犀牛被盗猎分子残忍杀害,盗猎活动使保护区内的犀牛数量降至71头。
2023-08-30 17:18:391

一头成年犀牛有多重?

成年犀牛种类不同,所以体重也不相同,大致可分为:白犀:成年体重达1.4-5吨。苏门答腊犀牛:成年体重约600千克。黑犀:成年体重约1.5吨。爪哇犀:成年体重约1.5-2吨之间。印度犀:成年体重约2-4吨。扩展资料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参考资料:犀牛_百度百科
2023-08-30 17:18:578

犀牛吃什么食物

牧草:犀牛是草食动物,主要以牧草为食。 蔬菜:动物园中的犀牛会食用蔬菜,补充维生素。 水果:印度犀牛会吃水果、树叶。 树苗:爪哇犀牛以小树苗、灌木为食。 藤条:苏门答腊犀牛在傍晚觅食,以藤条、嫩枝为主要食物。 犀牛吃哪些食物 1、牧草 犀牛属于草食动物,栖息在非洲大草原中,主要以牧草为食,而且白犀牛的上唇较宽厚,可以啃食贴近地面的小草。 2、蔬菜 生活在动物园的犀牛吃各种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而且给犀牛吃蔬菜时,不需要将蔬菜切碎,可以直接放入食槽中。 3、水果 印度犀牛以牧草为主食,也会进食水果、树叶、稻米,而且印度犀牛体长2-4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单角犀牛,其皮肤较厚,存在数层褶皱,褶皱之间的皮肤娇嫩,容易被蚊虫叮咬。 4、树苗 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灌木等植物,在进食的过程中,会利用嘴唇将枝条吸入口中,然后用牙齿将树苗咬断咬碎,而且爪哇犀牛比印度犀牛偏小,皮肤为灰色,多分布在印度、越南等地。 5、藤条 苏门答腊犀牛一般在傍晚进食,以藤条、嫩枝、水果为主要食物,而且苏门答腊犀牛是犀牛中体型最小的品种,其皮肤较厚,全身有红棕色的长毛,多栖息在雨林、沼泽、丘陵等地,属于独居动物。
2023-08-30 17:20:061

目前全世界还有多少犀牛存活.?

全世界有27000多只犀牛存货。现有犀牛有25000多只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2000多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分别是白犀、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和黑犀,有2种处于几近灭绝的边缘,其余3种也处在受威胁状态。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爪哇犀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苏门答拉犀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5种犀牛的数量:1、印度犀印度犀属于易危珍稀类保护动物,全世界现存3200头左右,但仍是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2、爪哇犀截至2019年,爪哇犀全球估计只有72头。3、黑犀20世纪,黑犀曾经是所有犀牛总数量最多的一种。但在20世纪后半叶,黑犀的数量急剧下降,从70000下降到1981年的10000-15000头。1990年左右该数量又降到2500头以下。根据2003年的资料显示,黑犀的数量已有回升,约3610头。4、苏门答腊犀估计总数量少于275头,尽管可能超过220头。在过去的十年中(截止2016年),由于受到更好的保护,大多数较大种群的种群数量减少已停止或减缓,但仍在少量残余种群中失去了动物。5、白犀犀科白犀属的一种动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截至2013年,据IUCN非洲犀牛专家组调查,大约有20405只白犀牛存活,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种犀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犀牛、百度百科-白犀、百度百科-苏门答腊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黑犀、百度百科-爪哇犀、百度百科-印度犀
2023-08-30 17:20:374

犀牛的资料

犀牛是巨大而笨重的动物,皮厚无毛,每一肢皆具三趾,头上有一或二支角。 犀牛科中有两种分布在非洲,一为黑犀,一为白犀。虽名为黑、白,但他们的皮皆为灰褐色,并无实际的黑白之分。 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开阔的大草原。如果水源充足,黑犀的喝水是很频繁。在乾燥的栖所,多汁的植物是他们主要的食物,他们也会在乾河床中掘水。白犀又叫方嘴犀牛,体型较大,常在树荫处或水中活动。另外有三种犀牛分布在亚洲:亚洲犀(二角犀牛)体型最小,成独立的小族群,散布在亚洲的部分地区,总数约在 100到 170只左右。爪哇犀牛,头上只有一角,如今只有在爪哇的保护区中 还有数十只存在。印度犀,也只有一角,和爪哇犀的分别是其角较大,而且皮上的绉褶有不同的排列方式。由於人口增加造成的压力及捕杀的结果,如今只有印度的八个保护区中有大约 600只印度犀存在。 犀牛的社会组织和马不同。成熟的雄白犀占领一块领土,它可允许年幼或年迈的雄性白犀在它的领土内,另有带著小犀牛的雌犀生活在此一地区中。至於黑犀及亚洲犀是独立生活或成对生活,很少形成群体。 犀牛科中,排泄物是标记领域的重要表示。居领导地位的雄性白犀,常将粪便踢散,尿液乱撤,以标示领土,群体中其它的成员都无此种行为。其它种类的犀牛及貘,也有类似的散布粪便、尿液的行为,其目的可能也是在做为领土的记号、标帜吧。 粗大的 犀牛有很厚的皮。印度犀和爪哇犀的外皮是由数个大皮块连接而成,在连接处的皮肤比较薄。犀牛的皮肤上大多没有毛发。 犀牛头上的角,是表皮的衍生物,它是由一大群位於鼻骨之上,含有大量纤维蛋白的表皮细胞堆积而成。雄性的爪哇犀牛,他们的角较短,约二十五公分长,雌性爪哇犀的角只剩一点痕迹。印度犀的角可长达六十公分。亚洲犀在两眼之间有第二只角。苏门答腊之角,在中药上珍贵异常,因属国际保育动物,禁止贩售,中医药学将水牛角取代之。 明、清犀角雕件更是绝古传世珍品。.......
2023-08-30 17:21:192

犀牛生活在什么地方?

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 有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扩展资料: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庞大(其中白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象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在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非洲黑犀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   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很差,但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狮、虎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有一种犀牛鸟经常伴随着这些庞然大物,是它们忠实的“小朋友”。这些小鸟经常站在它们身上,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另一方面,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稍有异常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
2023-08-30 17:21:305

犀牛是第二大陆生动物吗?

犀牛 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约6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它们体长2-4米,重10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犀牛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发达,故有许多褶皱,褶皱里钻进不少寄生虫,全靠一种小小的犀牛鸟为它"医治"。若是发现什么特殊情况,犀牛鸟会骤然起飞,大声啼叫,似乎在向犀牛报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 犀牛四岁成熟,每胎产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6胎,故而繁育稀少,其寿命可长达50年以上。 犀角是名贵的中药 气味 :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 犀角:1、吐血不止。用鹅肝或鸭肝、犀角、生桔梗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小儿惊 (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浓汁服下,立效。服犀角末亦可。 3、消毒解热。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浓汁,频频饮服。 4、下痢鲜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黄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蜜炼丸,如弹子大。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保,去渣,温服。 附方 犀牛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所以犀牛角货源很少。现在临床上用水牛角作为犀牛角的代用品,据说两药的疗效很相近,请参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的《中药志》。 现有数量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5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饮食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胁 造成犀牛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 盗猎 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关法律 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这些行动虽然终结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1993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并没有犀牛,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2023-08-30 17:22:057

犀牛的特性

亚洲犀牛角:称为犀 角 犀角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颜色:黑褐色或黑红色。 犀角既是犀牛的角,俗称的亚洲角,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重,犀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雕刻原料。 犀角有纹丝,而且较直,较粗。犀角横切面为小砂眼,形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犀角的纹丝都是直线形,互不粘连,有破茬处用手一撕轻松到头,犀角圆身的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分底面凸出一条岗,俗称天沟地岗。 非洲犀牛角:称广 角 广角产自非洲,颜色:黑褐色 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 为与犀牛角相区别,现简单介绍一下。广角也是犀牛角,但产自非洲,因自然气候条件不同,也与亚洲犀牛各异。过去大部分由广州进口,又是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一般习称广角。 广角一般是黑褐色,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广角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犀牛角得显著区别之一。 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 犀牛角雕工艺品大多数是犀角杯,圆雕较少。广角较多,亚洲角较少。亚洲角中关于印度犀牛角的论述较详细,对爪哇犀牛角和苏门答腊犀牛角(婆罗门犀牛角)的论述较简。 下面引用《格古日记》的论述: “苏门犀之角:古代制作工艺品主要取其前角。角前边较长而弯弧,后边短而稍直。加工后呈明黄色或棕黄色。纵剖面有‘竹丝纹",横剖面(断面)有‘粟纹",气味清香。底盘如西瓜籽。” “爪哇犀之角:雕刻工艺品主要用雄性之角。雄性角长约25厘米,与前两种犀牛(印度犀和苏门犀)不同是其上端比较尖锐,稍往前弯。纵剖面有‘竹丝纹",横剖面(断面)有‘粟纹",气味清香。底盘椭圆。” 关于“鱼子纹”与“栗纹”。广角和印度犀角的横剖面都是“鱼子纹”,关于“鱼子纹”大家都较熟悉。爪哇犀牛角和苏门犀牛角的横剖面都是“栗纹”。“栗纹”是指煮熟的“板栗”剥开外壳所看到的“栗子”果实表面的纹路。“栗纹”与“鱼子纹”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格古要论》中有“粟纹绽花”一说,所谓“花儿好”指的是“栗纹绽花”。 爪哇犀和苏门犀生活习性相同,“喜游水、怕晒。经常独栖或雌雄同栖,不合群。以鲜枝、嫩芽叶、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药材界称它们为水犀。“喜游水、怕晒。”的习性有别于印度犀。
2023-08-30 17:22:212

爪哇犀的亚种分化

印尼亚种指名亚种(极度濒危)印支亚种越南亚种(2010年灭绝)印度亚种北部亚种(1960年左右灭绝)印尼亚种指名亚种是爪哇犀牛的指名亚种,曾分布于印尼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现仅见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的UdjungKulon国家公园,约有50-60头左右,无人工养殖,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印支亚种越南亚种体型较小,曾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马来西亚。1885年左右在中国境内绝迹。1930年至1932年在马来西亚、泰国绝迹。1988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和越南战争的迫害,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灭绝,战争结束后全球仅剩下越南南部有14头残存,之后因偷猎又不断减少。2004年因数量太少难以延续种群,被宣布功能性灭绝。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只雌性犀牛在国家公园内被偷猎者杀害,2011年经过越南全境的考察证实越南的爪哇犀已全部灭绝。 印度亚种北部亚种体型较大,曾分布于印度、不丹、孟加拉国、中国、泰国和缅甸。1905年至1910年因过度捕杀在印度、不丹、孟加拉国等大部分国绝迹,1922年在中国境内灭绝,30年代在泰国绝迹后几乎难寻踪迹,只有极少数残存在缅甸,最终于6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有些充满着不现实幻想的动物爱好者,依然不切实际地幻想缅甸还有一个小群体残存,但缅甸动荡的政治局势阻碍了考察证实,不过专家根据如今越南的偷猎现象依然严重分析,认为还有活体残存的可能性极小。
2023-08-30 17:22:311

犀牛为什么是“森林消防员”?

因为相传犀牛只要看到森林里有火星,犀牛就会过来用后脚板啪啪啪的将火踩灭。因此称犀牛是森林里的消防员。犀牛会灭火这种现象,最早流传于印度、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所涉及的犀牛主要是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现存犀牛共有非洲的黑犀牛、白犀牛两种,南亚和东南亚的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五种)。马来语里对会灭火的犀牛还有专有名词叫badak api ,badak是犀牛的意思,api是火的意思。
2023-08-30 17:23:012

爪哇犀的生长繁殖

雌性成熟在三到四岁间,雄性成熟在六岁之后,雌性怀孕期是16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从未在动物园中繁殖成功过,而且自1907年以后,再也没有在动物园展出过。  雌性怀孕期16个月,2~4月为生育高峰,每胎产一崽。幼崽和母亲一起生活2年左右。两次生育间隔最少3年。
2023-08-30 17:23:161

犀牛吃什么食物

犀牛主要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犀牛都是草食动物,但不同种类的犀牛食物种类是不同的,白犀牛吃矮小的草,黑犀牛吃嫩枝,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母兽妊娠期18至19个月,寿命30至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犀牛的生活习性多独居,个体之间很少接触,只有白犀牛以约10只的数目群居。多数时候都会避开人类,但在交配季节时期的雄犀牛,或带领小犀牛的雌犀牛,稍受刺激就会攻击任何目标,包括人类。其中黑犀牛是犀牛中脾气比较坏者,会主动攻击任何陌生的气味或声音,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在荆棘中也可达到4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没有击中目标时,转身的速度也很快。犀牛一头成年雄犀牛占有大约十平方公里的领地,它经常在领地内巡逻,以防外来者侵扰,但这些雄犀牛通常允许雌犀牛和小犀牛穿过自己的领地。这些犀牛不得不穿好几块被犀牛割据的领地,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水觅食。
2023-08-30 17:23:301

濒危动物有哪些

濒危动物有远东豹、华南虎、金头猴、爪哇犀牛、白犀牛。具体如下:1、远东豹,远东豹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目前全世界动物园中人工饲养的远东豹大约还有300只左右。2、华南虎,华南虎仅分布在中国,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也称为中国虎。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目前,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3、金头猴,金头猴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的物种之一,其栖息地主要在越南,目前剩余数量不足70只。2000年这种灵长类动物被归为保护动物,虽然目前数目有所上升,但是情况仍然不乐观。4、爪哇犀牛,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目前,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数量在50只到60只之间。5、白犀牛,白犀牛主要栖息地为热带和亚热带草原、灌丛,由于非法猎杀使得白犀牛的数量急剧减少,截至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头野外白犀牛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由四十位持枪护林员昼夜守护着。目前,从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证实,最后一头白犀牛因年迈体衰和感染不治,被实行安乐死。
2023-08-30 17:23:541

为什么犀牛角那么贵?

犀角昂贵一则因为它本为名贵的材——性寒,具有清热之功效。《神农本草经》有过记载:“主百毒虫注……久服轻身”。又载:“犀角出南郡,上价八千,中三千,下一千”。这也道出了犀角不是“寻常物”。犀牛角是名贵药材,能解脏毒、血毒、尿毒、暑毒,治大热症,还有强心定惊的功效,重要的作用其实还是防癌抗肿瘤。另外,除有极强的药用疗效外,民间传说有辟邪、镇宅、护平安的作用,所以,犀牛角自古以来被视为“物之珍”、“国之宝”。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因其性凉,能够通关开窍、退烧、偏瘫症和心脑血管硬化等病症。“犀角制品”必是伪品。虽然辨别犀角和牛角不难,但有些自明代以来即有的犀角——犀角贴面的牛角制品——还需收藏者小心鉴别。搞清了犀角和其它质...犀牛角质地坚硬而细密,有纯黑色,称黑犀角;有纯黄色,色如黄金;有带纹理者,如黑色中带黄色纹理,或黄色中带黑色纹理。有的纹理宛如龙、山水、日月星辰等状,但大多呈鱼子或小米状,称为粟纹。犀牛角的鉴别方法1.角短粗且底盘很大,角壳内充满毛发孔均匀分布的物质。2.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横截面出现“鱼子纹”纹理,为犀牛角(独有特征)。真犀牛角纹理3.用热水烫泡会闻到特殊的清香味。4.角的外皮褶皱,无光泽。内部组织具有半透明度,纵向具有牵长的纤维丝状线条。假犀牛角,角内有树脂充填物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禁猎,犀角变得十分珍贵,而见过犀角的人又很少,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也不多,从而更显得十分珍罕,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从而使造假者大行其道.为防上当减少经济损失,希望各位藏友谨慎购买收藏。
2023-08-30 17:24:311

成年犀牛有多重?

犀牛分5种:白犀牛,黑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白犀牛的体形是5种犀牛中最大,重达1,800-2,700公斤(4,000-6,000磅),一般的成年犀牛体重大概在3500千克~5000千克犀牛的简介: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仅次于大象体型大的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犀牛的栖息环境:栖息于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其中苏门答腊犀只能在森林深处找到,一般以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物。犀牛用尿与粪推区分领域范围犀牛的分布范围: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
2023-08-30 17:25:092

世界人口最多的岛屿——爪哇岛

世界第13大岛 在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中,有一个面积13.8万平方千米的大岛,这就是印尼第五大岛、世界第13大岛的爪哇岛。爪哇岛位于南纬7度~8.5度、东经105度~115度之间,东西长970千米,南北最宽处160千米;北临爪哇海,南濒印度洋,西隔巽他海峡与苏门达腊岛相望,东与巴厘岛之间有一极窄的巴厘海峡。爪哇岛北部海岸地形平坦,有较大的冲积平原;南部海岸十分陡峭,不易建海港。爪哇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间有一些宽广的盆地和河谷地;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4座,全岛最高峰是东部的赛梅鲁火山,海拔3676米(比日本的富士山低100米)。爪哇岛有35座活火山,著名的有默拉皮火山(海拔2911米)、布罗莫火山(海拔2329米)、格德火山(海拔2958米)、芝雷迈火山(海拔3078米)、拉翁火山(海拔3332米)、覆舟火山(海拔2220米)、赛梅鲁火山等。位于日惹市以北30千米处的默拉皮火山是爪哇岛最活跃的火山(“默皮拉”在爪哇语中是“不灭之火”的意思),是被国际地球化学和火山学协会列为应当加强监测与研究的全球16座火山之一;公元1006年的大喷发火山灰埋没了婆罗浮屠塔;1930年的喷发造成山下13个村庄毁灭,死亡7000人;2010年10月26日的喷发导致300多人死亡;2018年5月11日该火山喷出的浓烟冲至5000米的高空,当局将火山喷发警戒级别提升至3级(橙色),火山周围5千米内的居民全部撤离。 爪哇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了大片的热带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但由于人类长时期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原始丛林已不多,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已灭绝(如爪哇虎)。地处爪哇岛西南端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是印尼最著名的国家公园之一,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国家公园成立于1958年,包括乌戎库隆半岛和沿海的一些小岛,占地1206平方千米(包括443平方千米的海洋),主要保护低地雨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包括57种稀有植物、爪哇犀牛、巽他叶猴、爪哇猴、爪哇豹、爪哇长臂猿等濒危动物、240种鸟类、80多种两栖及爬行动物、70多种昆虫、5种灵长类动物等)、沿海沼泽及红树林生态系统(含33种珊瑚礁、100多种鱼类)等。爪哇犀牛是印尼的“国宝”级动物之一,是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三个吉祥物的野生动物原型之一(爪哇犀牛、极乐鸟和巴岛花鹿);爪哇犀牛是独角犀牛的一种(独角犀牛有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两种),雄性头部长有一支角(雌性没有角),目前全球仅存70头左右,全在乌戎库隆国家公园里,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世界人口最多的岛屿 爪哇岛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岛屿,全岛人口1.45亿(2014年,包括附近的马都拉岛等小岛);仅有我国安徽省一般大的爪哇岛人口十分稠密,平均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1050人,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海岛之一。爪哇岛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地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 爪哇岛居民主要有爪哇族和巽他族两大民族。爪哇族是爪哇岛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岛人口的78%以上,主要居住在该岛的中部和东部;他们大约是3000~4000年前从亚洲大陆南部迁来,讲爪哇语(属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当代爪哇族多能讲爪哇语和印尼语;爪哇族原先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当代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部分信奉基督教。爪哇族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民族,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总数超过1亿人。爪哇族著名人物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首任总统苏加诺(1901~1970年)、现任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 爪哇岛第二大民族是巽他族,占全岛人口的近20%,主要居住在西部的万丹省、西爪哇省,讲属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巽他语,曾建立过巽他王国(印度教王国)、万丹苏丹国(伊斯兰教国),其文化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当代巽他族大多是虔诚的穆斯林。巽他族杰出的 历史 人物当数印尼共和国第十任总理朱安达·卡塔维查亚(1911~1963年)。 印度尼西亚的“主岛” 印度尼西亚有17000多个岛屿组成,是绝对的“万岛之国”,论面积爪哇岛只是印尼的第五大岛(比爪哇岛大的岛屿有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和西伊里安(新几内亚岛西半部))。爪哇岛(包括附近的马都拉岛等岛屿,马都拉岛面积5290平方千米,人口300多万,属东爪哇省管辖)的土地总面积仅占印尼国土总面积的近10%,人口却占印尼总人口的50%多,GDP占60%以上(印尼现在是世界第16大经济体),是印尼 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是印度尼西亚的“主岛”。印尼现有10个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其中的雅加达、泗水、万隆、三宝垄、茂物等5个城市都集中在爪哇岛。爪哇岛在行政上属印尼的东爪哇省、中爪哇省、西爪哇省、万丹省、日惹地方特区和雅加达首都特区(印尼现分为33个一级行政区,包括30个省和3个地方特区)。 爪哇岛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水稻、玉米、木薯、花生、棉花、甘蔗、椰子、咖啡、可可、茶叶、油棕榈、金鸡纳树、木棉等多种农产品,稻米、木薯、甘蔗、茶叶、椰子均占印尼总产的六成以上。爪哇岛全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多为肥沃的火山土),水稻可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了全印尼70%的稻米(印尼是世界第三大稻米生产国)。木薯是爪哇岛居民的传统主食之一,爪哇岛所产的木薯占全国总产的60%(印尼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木薯生产国)。爪哇岛自1867年从斯里兰卡引进茶树,如今茶园遍布爪哇各地,茶园面积约占印尼的八成(印尼在20世纪初曾是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国,如今是世界第七大茶叶生产国)。爪哇岛还是印尼最大的甘蔗产地,17世纪开始大规模种植,如今种植面积约占全印尼的六成以上,由于人多地少,一般采用水稻、甘蔗轮作方式种植,甘蔗不留宿根。爪哇岛种植的椰子、咖啡、可可、油棕榈、天然橡胶、金鸡纳树、木棉等经济作物规模很大,是东南亚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1696年荷兰人将咖啡树引种到爪哇岛西部,1711年后开始向荷兰出口咖啡豆,现在仍是印尼重要的阿拉卡比种咖啡产区;爪哇岛产的咖啡豆以香气浓郁、口感厚实、酸性明朗而著称。爪哇岛还是印尼第二大可可产区,可可豆产量约占印尼总产的二成(印尼是全球第三大可可生产国)。爪哇岛是世界最大的金鸡纳霜产地;金鸡纳霜是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取的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也叫奎宁、金鸡纳碱;金鸡纳树是茜草科金鸡纳属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区,19世纪荷兰殖民者将金鸡纳树引种到爪哇岛。 爪哇岛还是印尼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以纺织服装业、橡胶加工业、胶合板工业、制糖工业、电子电器、造船、机械等较发达;纺织服装工业是印尼支柱产业之一,占全印尼制造业产值的10%以上,从业人口在270万以上,全印尼有4000多家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88%的纺织服装企业集中在爪哇岛的雅加达、泗水、万隆、三宝垄、茂物等大城市(纺织品及服装是印尼出口额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2017年的出口额在124亿美元以上。爪哇岛的制糖工业也较发达,集中了印尼80%以上的制糖厂,在三宝垄、泗水都有大型甘蔗制糖厂。 爪哇岛的交通设施是全印尼最好的地区,集中了印尼70%以上的公路线、铁路线,有即将建成的全印尼第一条高铁:雅加达——万隆高铁,有印尼第一大海港——丹绒不碌港,有印尼最大的国际机场——苏哈托-哈达国际机场。 “婆罗佛屠塔”和“普兰巴南寺庙” 爪哇岛 历史 悠久,曾统治过爪哇岛的古代王国有夏连特拉王国(9~10世纪)、三佛齐王国(8世纪~13世纪)、马打兰王囯(8~10世纪)、巽他王国(7世纪~16世纪)、谏义里王国(11~13世纪)、满者伯夷王国(13~15世纪 )等,其中基本统一爪哇全岛的是夏连特拉王国和满者伯夷王国;夏连特拉王国在9世纪曾统治了爪哇岛除东爪哇山区外的全岛,修建了以“婆罗佛屠佛塔”为代表的一系列佛教建筑;满者伯夷王国在14世纪极盛时期的领土范围包括今印尼绝大部分和泰国南部及东帝汶,定都于爪哇岛中部的满者伯夷,是古代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王国之一,也是爪哇岛上最后一个印度教王国。 今天爪哇岛留存下来的 历史 古迹中最具代表性的宏伟建筑当属“婆罗佛屠塔”,该建筑位于日惹市西北40千米处马吉冷,2012年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该佛寺建造于9世纪,后因火山喷发,隐匿于热带丛林中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婆罗佛屠塔”修建于一座海拔265米的岩石山上,“婆罗浮屠”是梵语“山顶上的佛寺”之意;整座建筑分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塔基是一个边长123米的正方形,塔身由五层逐渐缩小的正方形构成,塔顶由三层圆形构成,每层上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层的共72座舍利塔形成三个同心圆,塔顶正中是一座圆塔。婆罗佛屠塔共有2670块浮雕(其中1460块叙事浮雕、1212块装饰浮雕),覆盖了建筑的立面和回廊,主要浮雕叙事了佛教的因果报应、佛陀的生平。1885年一名日惹的考古学家发现了该建筑群,1900年荷兰东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并开始修复,20世纪60年代印尼政府呼吁国际 社会 支持佛塔的修复,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印尼政府开始进行彻底的修复,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这座著名的佛教圣殿,建于公元8世纪至9世纪,位于爪哇岛中部,整个建筑分为三层;基座是五个同心方台,呈角锥体;顶端是佛塔;四周围墙和栏杆饰以浅浮雕,总面积2500平方米;围绕着环形平台有72座透雕细工的印度塔,内有佛龛,每个佛龛供奉一尊佛像;该遗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援助夏于20世纪70年代得以重建。 位于日惹市东北部18千米苏拉卡尔塔的“普兰巴南寺庙”是印尼最大、最宏伟的印度教寺庙,是世界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该寺庙群由250座庙宇组成,建于公元900年左右,是为埋藏当时国王及王后骨灰而建造。“普兰巴南寺庙”由6座主庙和200多座孤立的小神庙组成,其中最大的3座主庙是湿婆庙、毗湿奴庙和梵天庙;湿婆神庙位于正中,是一座高达47米的塔形石砌庙,有东、西、南、北四个石屋,主室供奉一座3米高的湿婆像;寺院内有大量的浮雕,描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1991年“普兰巴南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建于10世纪的普兰巴南寺庙群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湿婆神建筑群;六座寺庙在同心广场的正中间拔地而起,其中三座主寺庙饰有罗摩衍那史诗的浮雕,分别供奉着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湿婆、毗湿奴和罗摩);另外三座寺庙为守护神灵动物而建造。 爪哇岛上的名城 爪哇岛上有一座世界级的超级大城市,这就是印尼首都及最大城市雅加达。雅加达在15世纪以前还是爪哇岛西北沿海的一个小渔村,1527年万丹王国征服此地取名“查雅加达”,意为“胜利之城”,1619年荷兰人占据该地取名“巴达维斯”,立为“荷属东印度”的首都;19950年改名为雅加达并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首都,1961年设立雅加达首都特区(是印尼33个一级行政区之一);雅加达首都特区面积 662平方千米,人口已突破1027万(2019年);包括周边的勿加泗(属西爪哇省)、德波(属西爪哇省)、丹格朗(属万丹省)、南丹格朗(属万丹省)等卫星城组成的大雅加达都会区总人口达3000万之众,是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雅加达是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雅加达大都会区的GDP占印尼全国的28%,也是东南亚经济规模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大城市;有炼油、化工、纺织服装、电子电器、造船、橡胶加工、造纸、建材、食品、摩托车制造、 汽车 装配等多种工业,是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印尼电信、印尼人民银行、印尼鹰航等大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是印尼唯一入选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印尼鹰航也译为“加鲁达航空公司”,是印尼最大的航空公司;印尼人民银行成立于1895年,目前有3000多个营业所遍布印尼各地,在“2020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列81位。雅加达是印尼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尼总统大学等高校,主校区在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创办于1849年,是印尼 历史 最久、办学质量最高的大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世界第305名、印尼各大学首位。雅加达的外港丹戎不碌港是印尼最大海港,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达680万标箱,居当年世界各大港第26名。郊区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以纪念印尼首任总统苏加诺和印尼首任内阁总理默罕默德·哈达)是印尼最大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以上(2019年旅客吞吐量居世界各大机场第18位),可直飞泗水、棉兰、北京、广州、厦门、香港、澳门、台北、东京、首尔、莫斯科、法兰克福、曼谷、伦敦、迪拜、孟买、新加坡、伊斯坦布尔、悉尼、吉隆坡、巴黎、阿姆斯特丹、开罗、纽约、旧金山、马德里等80多个国内外城市。雅加达地标建筑是市中心独立广场上的“民族解放纪念碑”,该纪念碑用大理石建造,高137米,顶端有一个用35千克黄金打造的火炬雕塑。雅加达著名建筑还有国家博物馆、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印尼微缩公园等。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也叫独立清真寺,建成于1978年,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占地95000平方米,礼拜大厅可供12万人同时礼拜。雅加达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所在地;雅加达曾主办过第四届亚运会(1962年)、第18届亚运会(2018年)。雅加达国际知名度很高,入选《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列榜单第45名;2018年雅加达进入“世界一线城市”之列(世界一线城市全球共有55个,东南亚仅有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和雅加达4座城市)。 爪哇岛第二大城市是东北部的海港城市泗水,别名“苏腊巴亚”,有人口305万(2018年),也是印尼的第二大城市。泗水是东爪哇省首府和印尼第二大工商业城市,有造船、炼油、纺织、机械、电子电器、制糖、食品等工业;泗水港是印尼第二大集装箱港、世界最大的50个集装箱港之一(2019年泗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00万标准箱,居世界各大集装箱港第46位)。泗水郊区的“朱安达国际机场”(以纪念印尼杰出的政治家朱安达·卡塔维查亚)是印尼第二繁忙机场,可直飞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马尼拉、胡志明市、香港、澳门、麦加、利雅得、阿姆斯特丹等城市。泗水与马都拉岛有总长5438米的跨海大桥相连。泗水在世界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入选《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列榜单第193名。 因主办1955年亚非会议(也叫万隆会议)而闻名于世的万隆是爪哇岛上第三大城市、印尼第四大城市,是西爪哇省首府,人口234万(2015年)。万隆位于爪哇岛西部一海拔700米的山间盆地,周围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景色秀丽,气候凉爽宜人,有“印尼最美城市”、“爪哇的巴黎”之美称,是印尼著名的 旅游 城市之一,以北20千米处的覆舟火山风景区是印尼著名的游览胜地。万隆交通便利,郊区有万隆国际机场,还有即将建成的雅加达——万隆高铁相通。万隆的工商业发达,有纺织服装、制药(以生产奎宁为主)、橡胶加工、电子电器、 汽车 装配、飞机零部件制造、食品等工业;万隆科教发达,创建于1959年的万隆理工学院是印尼办学质量最高的大学之一,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世界各大学第313名、印尼各大学第2位。万隆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入选《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列榜单第218位。万隆与我国的杭州市、柳州市、营口市是友好城市。 坐落在爪哇岛北部沿海的三宝垄是印尼著名的海港城市,中爪哇省首府,人口162万(2015年)。三宝垄的得名来源于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南洋时曾在此登陆,郊区的“郑和庙”是游客云集之地。三宝垄工商业发达,有纺织、制糖、电子电器、木材加工等多种工业,三宝垄港是爪哇岛农林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港之一。三宝垄是印尼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是“爪哇糖王”黄仲涵的出生地,现在三宝垄还有一条以他命名的大街——“黄仲涵街”(黄仲涵是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华商,祖籍福建同安,20世纪初在爪哇各地创办了糖厂、木薯淀粉厂、银行、保险公司、轮船公司等企业)。 茂物是一座位于雅加达以南56千米的千年古城,12~16世纪曾是巽他王国的都城,1745年荷兰殖民者建立城市;因茂物坐落在海拔300米的山间盆地中,年雨量在4000毫米以上,气候凉爽,遂成为避暑胜地,有“雅加达的后花园”之称;如今茂物是印尼的工业重镇和科研中心,建有印尼农林实验总站、印尼橡胶研究所、印尼林业研究所、茂物植物园(建于1817年,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植物园)等科研机构;茂物有纺织服装、轮胎制造、造纸、制鞋、建材等多种工业,印尼最大的轮胎制造厂就在该城。茂物还有“世界雷都”之称,每年有320天要打雷。茂物现为西爪哇省管辖,有人口103万(2019年),有高速公路、铁路与雅加达相通。 坐落在爪哇岛中南部的日惹市是爪哇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曾是日惹苏丹国的都城,1945年至1949年间还是印尼共和国的临时首都,现在是日惹地方特区的首府,现有人口40多万。日惹是印尼著名的 旅游 城市,是前往世界遗产地“婆罗佛屠” 、“普兰巴南寺”的 旅游 集散中心(婆罗浮屠距日惹市中心西北约40千米、普兰巴南寺距日惹市中心仅15千米 ),东北郊建有可直飞印尼各大城市及新加坡、吉隆坡的“日惹国际机场”。日惹市还是爪哇文化中心,建有印尼著名的公立大学——“加查马达大学”,该大学以印尼古代著名政治军事家加查·马达命名,建于1949年,现有18个学院27个研究中心,有师生5万多名,主校区在日惹,在雅加达设有分校。
2023-08-30 17:25:321

世界珍稀动物第一名

爪哇犀牛。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但如今仅分布于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内,现在野外的爪哇犀基本已经灭绝了。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的濒危有两个主要原因:爪哇犀被大量偷猎(犀角被视为名贵中药,且在也门被雕刻为匕首把柄)和爪哇犀栖息地的减少与破坏。扩展资料:爪哇犀牛外形特点:爪哇犀牛皮肤暗灰色的。它身长可以达4米,高1.7米,重达2.3吨。它在外观上与近缘的大独角犀牛非常相似,但它体型略小一些且头部要小得多,皮肤皱褶也更松散,不那么明显。爪哇犀有一个约25厘米的单角,上嘴唇是尖的,可以用来抓取食物并将其送到嘴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爪哇犀
2023-08-30 17:25:421

亚洲犀牛角跟非洲犀牛角有什么差别?

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比较明显的区别:亚洲犀牛角有“天沟”、“地岗”特征,而非洲犀牛角无此特征。亚洲犀牛角的角前面有一纵沟,沟长9cm~15cm,深约3cm ,习称“天沟”。亚洲犀牛角的基部宽大,周边呈钝齿状,称“马牙边”。底面长圆形,长13cm~20cm,宽11cm~14cm,凹入3cm~6cm,称“窝子”,密布细孔,称“砂底”,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至灰黄色,并有一条沿前后方向的岗状隆起,习称“地岗”。亚洲犀牛角(又称暹罗角)与非洲犀牛角(又称广角)其他的区别:1、角的形状:亚洲犀牛角:呈圆锥形,稍向后弯曲,长可达10cm~30cm。表面黑色。非洲犀牛角: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型,稍弯曲,长可达60cm。2、角的构造:亚洲犀牛角:上部光滑,并有细纵纹,顶端钝圆。中部有纵纹及未去净的硬刺,习称“刚毛”。下部色渐浅呈灰棕色,近基部色更浅,有的近白色。非洲犀牛角:上部灰黑色,自底部向上渐细,中部较圆,尖端弯细而略扁,稍光滑。下部灰黄色,表面较粗糙,有细裂纹。底部四周有粗毛,底盘圆形,稍凹入,有极细小的鬃眼。3、角的坚硬度:亚洲犀牛角:角质坚硬。可纵向劈开,纵剖面有明显的纵粗丝,不断裂,无牵连绞丝。镑片卷曲不平,呈灰白色,夹有暗棕色芝麻小点或短线纹。非洲犀牛角:角质坚硬,不易劈开。纵剖面纵丝断裂,牵连成绞丝。镑片呈灰白色,夹有暗棕色短线纹,芝麻状小点不明显,质柔韧而不脆。4、角置沸水中浸泡是否有清香:亚洲犀牛角:置沸水中微浸后,气微清香。非洲犀牛角:入沸水中浸泡,无清香气。扩展资料:犀牛角,即犀角,为犀科动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等的角。根据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22年因人类猎杀灭绝),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2018年12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消息将暂缓出台通知配套实施细则,继续严格禁止犀牛和虎及其制品贸易,严禁犀牛角和虎骨入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犀牛角
2023-08-30 17:26:201

犀牛主要分布在哪里?

犀牛的主要分布:犀牛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多数生活于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生活在热带低地和热带雨林。亚洲分布有3种犀牛,即单角的印度犀和爪哇犀、两只角的苏门答腊犀;非洲有白犀牛和黑犀牛两种,都生有双角。除白犀牛列入CITES附录II以外,其他四种犀牛均被列入CITES附录I。
2023-08-30 17:26:381

关于犀牛的事实

一头白犀牛妈妈和小牛在吃草。蒂姆·布思(Tim|u Booth | Shutterstock) 犀牛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通过其特有的有角吻来识别。“犀牛”一词来自希腊语“犀牛”(鼻子)和“犀牛”(角)。犀牛共有5种11亚种,有的有2角,有的有1角。由于犀牛的角在民间医学中被用于治疗疾病,犀牛几乎被猎杀殆尽。它们的角有时被当作战利品或装饰品出售,但更多的是被碾碎后用于中药。据国际犀牛基金会(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称,犀牛角是一种强效的 *** ,是治疗发烧、风湿病、痛风和其他疾病的宿醉疗法,通常将犀牛角粉添加到食物中或在茶中冲泡而成。“保护状态”KDSP“拯救犀牛”估计有500只,20世纪初,非洲和亚洲有1000头犀牛。该组织说,现在野生犀牛有2.9万头。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使所有犀牛物种都面临灭绝的危险。[相关报道:2013年是南非偷猎犀牛的创纪录年份]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一具被砍掉角的黑犀牛尸体。(Lowveld Trust)黑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是“极度濒危”的,这是名单上风险最高的种类。有5055头黑犀牛,不到100头苏门答腊犀牛,只有35至44头爪哇犀牛。【相关报道:爪哇犀牛在越南正式灭绝】大独角犀牛“易受伤害”,这意味着除非环境改善,否则它们可能会濒临灭绝。幸运的是,它们的数量正在增加;世界上有3333头更大的独角犀牛。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2007年的总人口估计为2575人。白犀牛“濒临灭绝”,这意味着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认为受到灭绝的威胁。南部白犀牛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共有20405头南部白犀牛。然而,北方白犀牛在野外被认为已经“灭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2009年,四头北方白犀牛从捷克共和国的一个动物园转移到肯尼亚的一个私人保护区,希望它们能够繁殖。2014年10月18日,Ol Pejeta保护协会宣布,其中一只,最后两只繁殖的雄性之一,已经死亡。不过,他不是偷猎的受害者,保护协会正在调查死因。2018年3月20日,保护协会宣布苏丹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 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dlife Fund)统计,目前世界上仅存两只北方白犀牛,均为圈养动物。被俘虏的北方白犀牛是两只雌性——苏丹的女儿纳金和纳金的女儿法图——它们生活在肯尼亚的Ol Pejeta保护区。据专家介绍,这两名女性无法成功受孕:纳金年龄太大,腿部问题使她无法支撑不断增加的男性体重;法图患有子宫疾病,很可能使她无法生育。 随着北方白犀牛自然繁殖尝试的失败,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转向了体外受精。然而,这些犀牛的体外受精也面临着自身的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让未成熟的卵子在雌性体外发育,以及如何将 *** 注入这些卵子中。 对于苏门答腊犀牛来说,它们也是一根线挂在上面。与爪哇犀牛一样,苏门答腊犀牛在野外也几乎没有存活下来。据国际犀牛基金会(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称,2010年在越南和2015年在马来西亚灭绝。在苏门答腊岛的三个国家公园里生存着少量的亚种。2016年3月,自然资源保护者在B岛的印尼部分捕获了一头苏门答腊犀牛这是第一次。尽管2013年拍摄的一张相机捕捉图像显示苏门答腊犀牛确实在这个被称为加里曼丹的地区生存下来,但对这只雌性犀牛的捕捉标志着40年来人类第一次与苏门答腊犀牛进行身体接触。 犀牛角 犀牛角是由角蛋白构成的,角蛋白也是人类毛发的关键成分指甲。但角不仅仅是浓密的毛发。CT扫描显示在角的核心有大量的钙和黑色素沉积。俄亥俄大学的科学家说,钙使角更强壮,黑色素保护角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角类似于马蹄、海龟喙和凤头鹦鹉喙,OU博士生托宾·海罗尼莫斯说。犀牛角倾向于向后弯曲,朝向头部,因为前面的角蛋白比后面的角蛋白生长得更快,Hieronymus告诉《生活科学》。根据圣地亚哥动物园的说法,角的外部相当柔软,使用多年后可以磨破或磨快。如果角断了,它可以逐渐长回来。 黑犀牛、白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有两个角。爪哇犀牛和大独角犀牛有一个。根据国际犀牛基金会(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的数据,黑犀牛的前角可以长到20到51英寸(51到130厘米),后角可以长到20英寸左右。白犀牛的角稍小,苏门答腊犀牛的角前部约10至31英寸(25至79厘米),后部不到3英寸(7厘米)。大独角犀牛的角有8到24英寸(20到61厘米),爪哇犀牛的角有10英寸(25厘米)长。 犀牛有多大据圣地亚哥动物园称,最大的犀牛种类是白犀牛。它从蹄到肩长到12到13英尺(3.7到4米),从蹄到肩长到6英尺(1.8米)。它重约5000磅(2300公斤)。 最小的犀牛种类是苏门答腊犀牛。它从蹄到肩长到8到10英尺(2.5到3米)和4.8英尺(1.5米)。苏门答腊犀牛重约1765磅(800公斤), 栖息地 白犀牛和黑犀牛生活在东非和南非的草原和漫滩上。在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南部的沼泽和雨林中可以找到大独角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只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沼泽和雨林的一小部分地区被发现。 犀牛日夜吃草,只在白天最热的时候睡觉。在他们很少不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发现他们正在享受一个冷却的泥浆浸泡。这些浸泡也有助于保护动物免受虫子的侵害,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泥土是天然的防晒霜。 虽然犀牛通常是孤独的,但它们偶尔也会形成群体。所谓撞车,这些群体是由一名女性和她的后代组成。占统治地位的男性统治着一块土地。雄性会允许一些次优势雄性生活在他的领地上。雌性在几个不同的地区自由游荡。 饮食 犀牛是草食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只吃植物。它们吃的植被类型因物种而异。据《国家地理》报道,这是因为它们的鼻子形状不同,可以容纳不同种类的食物。例如,黑犀牛吃树或灌木,因为它长长的嘴唇可以让它从高处摘树叶和水果。白犀牛有一个扁平的鼻子,可以让它靠近地面吃草。 的后代 每两年半到五年,一头雌性犀牛就会繁殖。母犀牛携带幼犀牛的妊娠期为15至16个月。他们通常一次只生一个孩子,尽管他们有时也有双胞胎。出生时,被称为小犀牛的小犀牛仍然很大,根据圣地亚哥动物园的数据,它们的体重在88到140磅(40到64公斤)之间。 在3岁左右,小犀牛会自己出发。犀牛可以活45年。 根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分类 ,犀牛的分类学是: 王国:动物亚王国:双翅目下王国:后口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下门:颚口动物超纲:四足动物纲:哺乳动物亚纲:喉亚纲:欧氏目:近趾犀科:犀牛科属、种: 白犀牛:南方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北方白犀牛(ceratherium cotton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这些列为樱花亚种。苏门答腊犀牛:苏门答腊毛犀牛(又称毛犀、亚洲双角犀牛)。亚种:苏门答腊黑犀牛、苏门答腊黑犀牛、苏门答腊黑犀牛:黑犀牛。亚种:苏门答腊黑犀牛、苏门答腊黑犀牛、苏门答腊黑犀牛、苏门答腊黑犀牛、苏门答腊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 minor,Diceros bicornis occidentalis爪哇犀牛:大独角犀牛:Rhinoceros unicornis sondaicus犀牛(也称印度犀牛)。亚种:松茸犀牛、无齿松茸犀牛、松茸犀牛其他事实 少于250头苏门答腊犀牛(苏门答腊石斑犀)留在野外。(版权保护犀牛国际) 虽然犀牛并不经常和对方在一起,但它们确实和鸟在一起。啄牛鸟会坐在犀牛背上,吃掉爬行在犀牛皮肤上的虫子。这不是这只鸟唯一的好处。当危险来临时,这只鸟会叫出来,警告犀牛。当犀牛高兴时, 会用嘴发出“mmwonk”的响声。据国际犀牛基金会(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称, 黑犀牛其实并不黑。据拯救犀牛组织(Save the rhino)称,它们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它们喜欢在黑暗、泥泞的土壤中打滚,或是为了与白犀牛区别开来。 偷猎者还看重犀牛角制作装饰性的匕首柄,称之为jambiyas。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石油繁荣的推动下,这种手柄成为也门的身份象征,当时有更多的人能买得起奢侈品。Jambiyas可以由贵金属、牛皮或塑料制成,但那些由犀牛角制成的被认为是“劳力士”版。据《拯救犀牛》报道,近年来,犀牛角的使用减少了偷猎事件的发生。 毛犀在大约10000年前灭绝。据国际犀牛基金会(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称,在整个欧洲和亚洲都发现了化石。早在三万年前,人类就开始猎杀这些动物,并在法国洞穴墙壁上的绘画中描绘它们。 附加资源国际犀牛基金会拯救犀牛
2023-08-30 17:26:581

老亚犀角是什么

回答:亚洲犀牛角。犀牛角,即犀角,为犀科动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等的角。根据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ratin)。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 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类等。犀角角蛋白的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占8.7 %, 3种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其分子数比值为1∶5∶12,因此它与羊毛、 牛角等相似,主要属于优角蛋白(Eukeratin)。延伸: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纲、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角
2023-08-30 17:27:062

犀牛角透光吗

  犀牛角不透光,表面反光是紫色,跟验钞机那颜色差不多,就像手电照在手掌一样,不透光,但是可以照亮!   犀牛角,即犀角,为犀科动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等的角。根据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22年因人类猎杀灭绝),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2023-08-30 17:27:261

犀牛有哪些种类?

犀牛是一种体积庞大,十分强壮的动物。它长着厚厚的皮肤,鼻子上长着独特的角质的角。犀牛这个名字就是从希腊文“长角的鼻子”演化而来,它们是食草动物,每只脚上都长着蹄子。犀牛共有5个种类:非洲的黑犀牛和白犀牛,亚洲的苏门答腊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大多数犀牛都是单独生活,而雄性白犀牛有时则和雌犀牛以及它们的后代生活在一起。
2023-08-30 17:27:362

美国一级保护动物都是什么动物

1、加利福尼亚神鹰加利福尼亚神鹰是土生土长的濒危动物,和其他地区的神鹰没有亲缘关系,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24只上升到280只。2、红狼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其祖先是灰狼和郊狼的杂交种。由于数目稀少,红狼常找不到同类繁殖,而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令纯种红狼的数量下降。1980年在野外灭绝,1989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USFWS)将驯养的狼引入北卡罗来纳州野外放养,至2002年已繁衍到超过50只。此外,还有170多头红狼在美国被圈养。3、夏威夷僧海豹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临灭绝物种清单中属于极危物种。夏威夷僧海豹是唯一一种全年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正如名字一样,该物种仅生活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岛和环礁上。4、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5、棱皮龟属棱皮龟科、棱皮龟属动物。棱皮龟体大,是龟鳖目中体型最大者,头大,颈、尾短,四肢桨状,无爪,前肢特别发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红狼百度百科 加利福尼亚神鹰百度百科 夏威夷僧海豹百度百科 棱皮龟百度百科 爪哇犀牛
2023-08-30 17:27:475

中国有犀牛吗?

中国已经没有犀牛了,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72年因人类猎杀灭绝。现存的4属5种的犀牛除白犀牛外,都濒临绝种,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数目最少,约50头左右;而黑犀牛也只有约1万到3万头。这些居住于亚洲与非洲的犀牛面临原生栖地破坏,东亚的犀牛角买家与欧美狩猎观光者的威胁。扩展资料:关于犀牛保护措施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一中。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严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的通知》,严格禁止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所有出售、购买、利用、进出口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的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
2023-08-30 17:29:533

亚洲哪些地方有犀牛?

亚洲有3种犀牛。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又称大独角犀,有一个鼻角,身上的皮肤似甲胄,体型较大,是仅次于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现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地,虽然数量不多,仅千余头,但仍是目前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称小独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体型略小,仅雄性有角。爪哇犀原分布于东南亚广大地区,现在仅存于爪哇岛极西部和越南一处森林中,总数不过几十头,且无人工饲养,是现存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现存体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和爪哇犀一样原分布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现在分布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广泛,数量也略多,现存数百头。
2023-08-30 17:30:503

犀牛角怎么鉴别_犀牛角的鉴别方法

  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禁猎,犀角变得十分珍贵,而见过犀角的人又很少,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也不多,从而更显得十分珍罕。你想知道怎么鉴别犀牛角吗?接下来,我跟你分享犀牛角的鉴别方法。    犀牛角鉴别的方法: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所谓的犀角杯90%都是赝品,有的是根本没有收藏价值可言的合成犀角,有的是黄牛、水牛等其他动物角,还有的虽然是犀牛角,但不是明清雕刻,而是现代仿品。亚洲犀牛几乎已经灭绝,因此现在市面上见到的不少犀牛角制品都是非洲犀牛角。但有些人会将角染成古红色,其实自然界中只有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花犀牛角的价钱却买到的是水牛角、黄牛角,假犀角杯让收藏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犀牛角区别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有,其表面的纵向纹路永远都是相互平行的,不像其他牛角会出现交叉网文,此外,犀牛角的横断面也会有其他牛角所不具备的“鱼子纹”。多数人把有竹丝纹的角当做犀牛角,其实这是个误区,犛牛、水牛角也同样有竹丝纹,而网路纹和鱼子纹才是犀牛角所独有的特征。有造假者将黄牛角、水牛角、犛牛角剖开,一层层烫压,再煮熟后制作雕刻成假犀角杯,由于看起来也有成片成片的竹丝纹,而且价钱不贵,很多收藏者上了当,吃了亏。另外,市场上还存在合成犀角做成的赝品,成份为树脂胶、石蜡等化学物质,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鉴别犀牛角真假的方法1.看纹理   任何犀角的纵剖面都有平行的“竹丝纹”,也叫“顺纹”。亚洲犀角“竹丝纹”粗,非洲犀角竹丝纹”细。任何犀角的横剖面都有“粟纹”,也称“鸡皮纹”、“毛囊纹”、“鱼子纹”?。水牛角纵剖面都有交缠的“绞丝纹”?也叫“绞纹”“牛毛纹”,而没有平行的“顺纹”。   鉴别犀牛角真假的方法2.看色泽   苏门犀角和爪哇犀角制品为蜜色或栗色、色较纯,透明度高;印度犀角上部色暗?下部明朗,称“云头雨脚”。广角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犀牛角颜色往往被染成古红色,是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其实自然界中只有绝种的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   鉴别犀牛角真假的方法3.感觉温度   犀角凉而温;水牛角凉而寒、冰冷;树脂合成品没有冰凉的感觉。   鉴别犀牛角真假的方法4.闻气味   亚洲犀角清香,有种中药味道具体是什么味道我也没办法准确描述。广角味腥?;水牛角干磨有硫磺味。   鉴别犀牛角真假的方法5.看雕刻   犀角雕刀工细腻流畅,细部处理认真,地子光整;   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细部处理草率,常见毛刺、刀痕、刀伤,地子不平整。   树脂模制品不见刀工,没有雕刻痕迹。犀角雕和牛角雕之刀工优劣系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绝对化。    判断犀角杯的新旧   判断犀角杯的新旧则要看雕工,看作品属于哪个时代的风格。从故宫的藏品可见,明代犀角杯风格大气、圆浑、花纹不满,庄严高贵,而清代犀角雕刻雕工繁杂,刻意显示刻工技巧,这是两个朝代的犀角雕刻在风格上的区别,明代朱元璋实施海禁,多数犀角都是从非洲、爪哇、印度走私来的,材料稀少珍贵,所以雕刻家采用磨工浅浮雕,而清代海运进一步发展,进口材料增多,更有官员直接从国外淘买,雕刻家得以在犀角上用高浮雕、镂雕刻意展现刻工。    犀角不可能低价拍卖   2011年底,我国出台了禁止公开销售象牙犀角的档案。拍卖行人士表示,尽管国家近期不会放开市场,但犀角的高价决定了其拥有者都有较强的实力,不可能低价出手。   事实上,在2000年之前,犀角收藏还是一个偏门。1994年至2000年间,犀角上拍量32件,成交价多为十几万元或者数十万元, 超过50万元的寥寥无几。进入新千年之后,犀角拍卖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升温,表现在投放量放大,成交率升高,成交纪录不断被重新整理。   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末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以1076万港币晋级“千万元俱乐部”;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又有两件犀角器均以3986万港元的高价,打破了这项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0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松竹堂珍藏30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高达2.37亿港元。同年6月,北京古天一拍卖行犀角专场中,15件拍品同样百分百成交,成交额高达626万元。同年12月5日,北京保利“酌兕觥”犀角专场中,21件犀角器拍出6046.9万元。这一年秋拍中,北京翰海投入犀角器30件,北京匡时投入33件,也全部成交。    犀角大收藏家聚集在香港与欧美国家   很多人认为,犀牛角越重越值钱。而专业藏家则认为,作为艺术品,犀牛角的质地、工艺、形状同样重要。亚洲犀角质感细腻、凝重、美观,非洲犀角是作为亚洲犀的补充,才进入中国市场的,其商业目的性强,艺术性也较低。   业界人士告诉记者,近年出现在拍卖会的犀角雕,多数来自于欧美的旧藏,原因是一些博物馆经费不足或其他因素,而不得不把部分藏品拍卖。   玩犀角器的大收藏家,也都聚集在香港与欧美国家。其中,被业内所熟知的是香港名医叶义,北京故宫现存的100多件犀角中有81件是他捐赠的。除此之外,美国藏家黄蕙与霍满棠分别藏有犀角器40多件与80余件,也是业内公认的专业藏家。    中国犀角雕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   一是北京派,代表宫廷艺术,取材厚、大,表现皇室题材,工艺精美,不计工本材料;   二是苏州派包括嘉定,工巧荟萃,讲究文人气息,多取材兰亭雅集、东坡游赤壁等题材,用料次于皇家;   三是广东派,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以花卉为主,用料较薄。   中国历史上,犀角雕刻工艺在明清达到高峰,现存的亚洲犀角雕刻作品绝大多数是明清时代的作品。亚洲犀角绝迹后,非洲犀角取而代之,则是在清中叶以后,大多是为了贸易,作来料加工。此外,犀角雕刻作品除了看材质,还要看制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名家手笔。    亚洲犀与非洲犀的四个区分   犀牛角有非洲犀牛角和亚洲犀牛角之分。目前,亚洲犀牛已经灭绝,因此亚洲犀角格外珍罕,价值高于非洲犀牛角;从药用价值上说,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20倍。所以,如何区分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就显得格外重要。鉴别方法之一是看犀牛角,黑犀、白犀、苏门答腊撒马利亚犀这三类有双角,爪哇、印度犀则是单角。印度独角犀的角,由于数量极少,价值极高,非常珍贵。三种亚洲犀角中,最长的是印度犀角,最长的有20多厘米,东南亚犀角次之,苏门答腊犀角最短。二是形状比较特殊,角上有纵向纹路,类似甘蔗,横断面则呈“栗米纹”,底座呈马蹄形,最适合制作马蹄杯,角的前后有“天沟地岗”。三是药用价值高,有腥味。老作品有的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也有的皮壳上了漆,但只要在毛料上摩擦,就能闻到一股香味。四是亚洲犀角质地半透明,在光照下呈玛瑙色。还可以从犀牛的面板上进行区别,印度犀牛的面板上清晰可见深深的折痕,就好像穿了铠甲一样,而非洲犀牛的面板则比较光滑,没有折痕。    犀角器观赏五要点   一、刻工。精细入微,布局完美。一般而言,人物、动物图案优于山水、花卉、禽鸟图案,人物、动物、祥禽瑞兽图案优于规整且常见的螭龙图案。   二、材料。质地光泽莹润,颜色不能太深。亚洲犀角呈火红色,非洲犀角呈灰白色且透明度高。   三、题材。雕者一般会挑选自己最拿手的题材,同时也要应材料的形态、大小来决定刻什么,通常会采用大众都喜欢的典故,寓意吉祥的题材。   四、年代。犀角雕不是年代越早就越有价值,相反,年代较早的雕工不及明、清朝代时精细华丽,只要年代不低于18世纪便可接受。   五、作者。犀角雕上有作者留款的,即名家作品,如有题诗句的,与犀角雕的背景相映成趣,则更为难得。一般有名家留真款字的,百中无一,购买时要看清楚是真款还是后仿的。
2023-08-30 17:31:001

犀牛角产自哪个国家

犀牛角主要产自南非和东南亚部分国家,但现在已严禁捕杀。犀角由表皮角质形成,内无骨心。犀角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ratin)、胆固醇、磷酸钙、碳酸钙等.还含有其他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 derivatives)、甾醇类等。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厘米。表面为乌 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底部周边有马牙状锯齿,称"马牙边",高约3厘米,表面 凹凸不平。"马牙边"向上之中部有纵纹及去净的坚硬直刺,习称"刚毛",有时并有裂纹 ;中部向上渐光滑,角尖端钝圆发亮,并可见鬃眼状圆点。角前面有一纵长凹沟,沟长约9 ~15 厘米,深约3厘米,习称"天沟",其下相对的底盘上有一突出的高岗,岗长约6~7厘 米,高2~4厘米,习称"地岗"。扩展资料:目前全世界仅存犀牛25000头,生存状况堪忧。犀牛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是为获取犀牛角而滋生的盗猎。过去40年里,犀牛种群数量整体下降超过九成。犀牛角两大用途分别是收藏和入药。实际上,早在1993年国务院就下达了《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通过法律明令禁止了犀牛角的一切贸易活动,并取消犀牛角的药用标准。2011年,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向拍卖企业下达了《有关野生保护动物物品拍卖问题的意见的紧急通知》,重申犀角等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属于国家禁止贸易,不得作为拍卖标的。“买卖犀牛角不仅是违法行为,”野生救援(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史蒂夫说:“而且如果犀牛因为盗猎灭绝,这也与收藏传承文明的初衷相违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角
2023-08-30 17:31:094

为什么要保护爪哇犀牛?

因为爪哇犀是世界上极度濒危的犀牛。爪哇犀现在尚未灭绝,但是在野外的数量非常少,几乎快要绝种了,全世界大概只有几十头,主要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而在越南的爪哇犀已经宣布灭绝了,爪哇犀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爪哇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喜欢独来独往,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爪哇犀外形特征:爪哇犀皮肤呈灰色,除了耳边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无毛。皮肤有厚摺。身体肥大,四肢短粗,显得很笨拙。雄犀有一只短小的角,雌犀通常无角。爪哇犀的体长250~350厘米,体重最重可以达到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爪哇犀和印度犀曾一度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事实上印度犀体形要大些,它的皮肤折叠稍微有异与爪哇犀,相对来说爪哇犀皮肤更加光滑。
2023-08-30 17:31:461

爪哇犀的生活习性

爪哇犀牛喜欢独来独往,据说幼仔很早就单独生活。爪哇犀喜欢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芦苇的低地雨林环境中,以树枝、嫩芽、嫩叶、果子、竹类、芒果及无花果等为食 。清晨和傍晚是采食的主要时间。爪哇犀很胆小谨慎,一旦有一点异常动静,它就会立马逃之夭夭。视力不佳,但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爪哇犀几乎从不主动攻击人,除非是近距离受到惊吓或正在抚养幼崽,它的活动范围一般在20平方英里之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单独栖息。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也有过50多年的记录。
2023-08-30 17:31:531

世界上稀有动物排名

全球10大稀有动物有爪哇犀牛、加湾鼠海豚、克罗斯河大猩猩、苏门答腊虎、婆罗洲侏儒象、大熊猫、北极熊、远东豹、黑足雪貂、金头猴。1、爪哇犀牛爪哇犀牛又称小独角犀,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曾经在亚洲广泛分布着,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十分清楚爪哇犀牛的习性,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数量极少,另外一个原因是即使住在保护区中,犀牛仍然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单独栖息。2、加湾鼠海豚加湾鼠海豚又叫小头鼠海豚,它是地球上一种罕见稀有的鼠海豚属。加湾鼠海豚是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估计其数量不到300头,它们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永远消失。3、克罗斯河大猩猩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家族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现存的数量仅有300多只。如今它们仅生存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数量目前仅有150到200只,而且还被支离破碎地人为分割在不同的地带生活。4、苏门答腊虎苏门达腊虎是地球上的濒危物种,由于12000年前的海平面上升,导致这一物种的生存栖息地与亚洲大陆分割开来,现今存活的苏门答腊虎只有400到500多只。5、婆罗洲侏儒象婆罗洲侏儒象是地球上罕见的珍稀物种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仅有大约1500只,由于这种动物数量稀少,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十分有限。6、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的生育率低,而且对栖息环境要求过高,被评为濒危物种,是地球上稀有的珍贵物种。7、北极熊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冰雪地区,是世界上生活在陆地上的最为凶猛的动物,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使得原本就面临生存威胁的北极熊的生存更为危险了。8、远东豹远东豹喜欢生活在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种动物目前在全球的数量不到一百只,我国现存约10只左右。9、黑足雪貂黑足雪貂是唯一原产于北美的雪貂,具有夜行性和穴居的生活习性。它们自己从不打洞筑窝,而是利用草原犬鼠遗弃的洞穴作为休息和狩猎的场所。但食物的减少以及栖息地的减少使得它们面临灭顶之灾,让它们成为了地球上的珍稀物种。10、金头猴金头猴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这一物种主要生存栖息在越南,仅有的数量已经不足70只。2000年这种灵长类动物被归为保护动物,但是它仍然面临灭顶之灾。近些年金头猴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回升,但仍然不乐观。
2023-08-30 17:32:121

爪哇犀牛现存数量

尚未灭绝,但是野外数量不多了。目前几近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生活在印尼和越南的山区。2011年10月25日,世界自然组织宣布,生活在越南的爪哇犀已全部灭绝。现在爪哇岛西部成了爪哇犀已知的唯一的幸存地。
2023-08-30 17:34:016

我国有犀牛吗?

中国的野外没有犀牛!!!现有的犀牛都分布在: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5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2023-08-30 17:34:151

目前世界上剩几种犀牛?列举3种。

犀牛是至今生存在陆地上的仅次于大象的庞大哺乳动物。它的体重约两吨半重,身高两米多。犀牛大部分时间都在吃草,每天的食草量达半吨左右。 白犀牛与黑犀牛是非洲最著名的犀牛种类。白犀牛与它的近亲黑犀牛有许多不同。黑犀牛长着一个尖尖的上嘴唇,它正是拿这个尖嘴唇在灌木丛中寻找食物。黑犀牛的头总是抬得比白犀牛高,尽管它并不比白犀牛高大,但脾气却比白犀牛暴躁。白犀牛一般来说比较温顺。<br> 一头成年雄犀牛占有大约十平方公里的领地,它经常在领地内巡逻,以防外来者侵扰。但这些雄犀牛通常允许雌犀牛和小犀牛穿过自己的领地。这些犀牛不得不穿好几块被犀牛割据的领地,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水觅食。一头白犀牛一年能排粪便三十吨左右。犀牛的许多粪便,排在它的领土周围,有些边界的粪堆大约有4.5米宽,尤其是在旱季末,犀牛的粪便积的更多。 打滚对犀牛来说非常重要。犀牛在水洼里打滚里是一种不让蚊虫叮咬的有效办法。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凉爽。非洲啄牛鸦经常与犀牛为伴。对于啄牛鸦来说,犀牛是一张会自行移动的宴席桌,因为在犀牛身上寄生着许多味道鲜美的虱子,足够让它饱餐一顿。而对于犀牛来说,啄牛鸦可以除去它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在出现危险时,还可以向它报警。犀牛的悠闲自得与啄牛鸦的忙碌,形成了有趣的对照。<br> 几千头笨重而古老、高傲而倔犟的白犀牛曾经悠闲自在地出没在非洲的大森林里。但是到了1850年,白犀牛的头数已经急剧下降。到本世纪初,只有二十五头白犀牛幸存了下来。由于人们大批捕杀白犀牛以猎取犀牛角,使这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白犀牛,1897年在非洲建立了三个犀牛保护区。现在,这些犀牛的后代仍然生活在保护区内。经过多年的保护,犀牛的数量已经有大量的增加。今天已经不再把非洲白犀牛列入需要紧急抢救的濒危动物名单了。 奇蹄目 犀科(Rhinocerotidae) 本科包括4属5种动物,其中亚洲3种:苏门答腊犀、印度犀、爪哇犀;非洲2种:黑犀、白犀。 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庞大(其中白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象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在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非洲黑犀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 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很差,但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狮、虎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有一种犀牛鸟经常伴随着这些庞然大物,是它们忠实的“小朋友”。这些小鸟经常站在它们身上,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另一方面,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稍有异常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 犀牛除发情期外,一般都单独生活,但非洲的白犀通常结成小群在一起。它们主要在傍晚、夜间和清晨活动,白天在茂密的丛林或草丛中憩息,休息场地有时距水源数公里远。一般它们都限在每天能走到水源去的地方栖息。在经过荆棘丛生的密林时,犀牛纯靠力量钻出一条“函洞”。它们吃各种植物通常都是多汁的。喜欢在泥水和多沙的河床中跋涉和打滚。 犀牛睡觉的姿势很特殊,它们有时卧倒,也有时站着入睡。它们激动时会发出“嗯嗯哼哼”的鼻音和尖叫声。 犀牛在固定的地方排便,积攒成堆,还经常用角在粪堆周围掘出沟。这些粪堆起着划分它们地界标记的作用。它们还在一些地方排尿和蹭上气味,以标出地界。 在繁殖季节,一对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个月。每产1仔。孕期15-18个月。幼犀出生后约半个小时才能站立,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哺乳。一直跟随母犀在一起到下一只幼犀出生。母犀每隔数年产一仔,寿命可达50年。 在5种犀牛之中,非洲的黑犀与白犀和亚洲的苏门答腊犀生有双角,印度犀和爪哇犀是独角。犀牛过去数量并不少,分布范围也比现在广泛得多,尤其是黑犀,过去曾遍布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的犀牛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狂杀滥捕而急剧减少。主要是取其犀角而将犀牛射杀。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可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其余如犀牛皮和犀牛血亦可入药。一般都认为印度犀角为上乘,但由于印度犀数量已很少,而且又受到保护,所以现在买卖的犀角面分之九十都是非洲犀牛的。目前非洲的两种犀共计约1万4千至2万4千只,亚洲的三种犀牛总共仅约2千只。在1970-1980年间,由于战乱和猎捕等人为原因,在肯尼亚、乌干达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犀牛有大约百分之九十都被杀死了。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自1970年至1976年从东非运往国外的犀牛角总重量将近24吨。这说明大约有8300只犀牛被杀,而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偷猎的数目。自从1970年以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成为世界上进口犀牛最多的国家。根据也门的统计数字,该国自1969年至1977年的8年之中,进口了共25吨犀牛角。在也门犀牛角主要用于制造传统的阿拉伯弯刀的刀柄。一把这样的刀价值300-1300美元。犀角的价值从1970年的每公斤34美元激增至1979年的每公斤675美元。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统计数字估计,1969年在肯尼亚的犀牛至少有18000只,而到1979年时只剩下1500只了。由此看来,现在必须采取严格措施保护犀牛,否则它们确有灭种之灾。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又名小独角犀,原产在印度,现仅存爪哇岛。它与印度犀同属,生活习性也与印度犀相似。现在世界上仅存约50只,均生活在爪哇岛西端的保护地中,是最稀少的一种犀牛。 苏门犀(Didermocerus sumatrensis) 或称苏门答腊犀,又名亚洲双角犀,是现存5种犀牛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也是仅有一种身上有毛的犀牛。原产在印度、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现仅生存于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一般体长2.5-2.8米,肩高1.1-1.5米,体重约1吨。亚洲犀牛中只有它具双角,所以易于区分。它们原来常在开阔地区生活,现主要在茂密丛林中近水源地区。清晨和傍晚吃食树叶、细树枝、竹笋,偶然也吃果子。每产一仔,据说孕期为7-8个月。 非洲的黑犀与白犀的肤色均为铅灰色,白犀略白些。 黑犀(Diceros bicornis) 又名尖吻犀,是分布最广、现存最多的一种,达一万至两万只之间。现产于非洲东、南部。栖息在丛林地带。体长3-3.75米,尾长约70厘米,肩高1.4-1.5米,体重1-1.8吨。主要吃树叶、 黑犀素有脾气不好的恶名,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它的脾气确实难以预料,有时会攻击车辆、人和营火。短距离奔跑时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全年均繁殖,孕期438天-469天。 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又名方吻犀,是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陆地动物。体长3.6-5米,肩高1.6-2米,体重2.3-3.6吨。产在扎伊尔、苏丹、肯尼亚、乌干达。栖于草原及丛林地带,食草及低矮灌木。它比黑犀合群,成对或家族3、4只在一起。全年均繁殖,孕期约17-18个月。现存世上约4000只。
2023-08-30 17:34:241

怎样辨别亚洲犀牛角与非洲犀牛角?

亚洲犀牛角:称为犀角,犀角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颜色:黑褐色或黑红色.犀角既是犀牛的角,俗称的亚洲角,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重,犀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雕刻原料。犀角有纹丝,而且较直,较粗。犀角横切面为小砂眼,形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犀角的纹丝都是直线形,互不粘连,有破茬处用手一撕轻松到头,犀角圆身的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分底面凸出一条岗,俗称天沟地岗。非洲犀牛角:称广角,广角产自非洲,颜色:黑褐色,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为与犀牛角相区别,现简单介绍一下。 广角也是犀牛角,但产自非洲,因自然气候条件不同,也与亚洲犀牛各异。过去大部分由广州进口,又是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一般习称广角。广角一般是黑褐色,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广角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犀牛角得显著区别之一。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犀牛角雕工艺品大多数是犀角杯,圆雕较少。广角较多,亚洲角较少。亚洲角中关于印度犀牛角的论述较详细,对爪哇犀牛角和苏门答腊犀牛角(婆罗门犀牛角)的论述较简。
2023-08-30 17:34:322

犀牛食草吗?

犀牛吃草。外形特征它们体长2-4米,重10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犀牛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发达,故有许多褶皱,褶皱里钻进不少寄生虫,全靠一种小小的犀牛鸟为它"医治"。若是发现什么特殊情况,犀牛鸟会骤然起飞,大声啼叫,似乎在向犀牛报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犀牛四岁成熟,每胎产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6胎,故而繁育稀少,其寿命可长达50年以上。分布范围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栖息地的消失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种群的分离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2023-08-30 17:34:412

犀牛角一般一只多重啊,有公母之分吗?

  犀牛 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约6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它们体长2-4米,重10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犀牛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发达,故有许多褶皱,褶皱里钻进不少寄生虫,全靠一种小小的犀牛鸟为它"医治"。若是发现什么特殊情况,犀牛鸟会骤然起飞,大声啼叫,似乎在向犀牛报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  犀牛四岁成熟,每胎产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6胎,故而繁育稀少,其寿命可长达50年以上。  犀角是名贵的中药  气味 :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 犀角:1、吐血不止。用鹅肝或鸭肝、犀角、生桔梗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小儿惊 (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浓汁服下,立效。服犀角末亦可。  3、消毒解热。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浓汁,频频饮服。  4、下痢鲜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黄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蜜炼丸,如弹子大。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保,去渣,温服。  附方 犀牛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所以犀牛角货源很少。现在临床上用水牛角作为犀牛角的代用品,据说两药的疗效很相近,请参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的《中药志》。  现有数量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5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饮食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胁  造成犀牛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  盗猎  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关法律  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这些行动虽然终结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1993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并没有犀牛,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2023-08-30 17:34:503

犀牛吃什么

主要以草为食。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犀牛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犀牛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扩展资料:非洲犀牛保护任重道远:截至2019年4月,非洲剩2万至2.5万头犀牛,主要栖息地分布在东非及南部非洲。现存的犀牛种群多数濒临灭绝,北方白犀牛仅存两只雌性。偷猎行为激增是非洲犀牛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以南非为例,过去10年有近8000头犀牛被猎杀。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扩张致使动物栖息地减少,也导致犀牛数量进一步下降。为了保护犀牛,非洲各国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帮助非洲国家减少并最终杜绝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通过《禁止非法买卖野生动植物合作执法行动卢萨卡协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等非洲多国签署了该协定。非洲各国还通过设立禁猎区和提供特别保护等措施,对犀牛进行保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非洲犀牛保护任重道远 目前只剩下2万至2.5万头
2023-08-30 17:35:002

动物百科知识犀牛

  犀牛的外形特征   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庞大(其中白犀是仅次于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它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在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 非洲黑犀在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   它们体长2.2-4.3米,重5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 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 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犀牛的生活习性   犀牛一头成年雄犀牛占有大约十平方公里的领地,它经常在领地内巡逻,以防外来者侵扰。但这些雄犀牛通常允许雌犀牛和小犀牛穿过自己的领地。这些犀牛不得不穿好几块被犀牛割据的领地,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水觅食。一头 白犀牛一年能排粪便三十吨左右。犀牛的许多粪便,排在它的领土周围,有些边界的粪堆大约有4.5米宽,尤其是在旱季末,犀牛的粪便积的更多。   打滚对犀牛来说非常重要。犀牛在水洼里打滚里是一种不让蚊虫叮咬的有效办法。同时,还可以保持身体的凉爽。非洲啄牛鸦经常与犀牛为伴。对于啄牛鸦来说,犀牛是一张会自行移动的宴席桌,因为在犀牛身上寄生着许多味道鲜美的虱子,足够让它饱餐一顿。而对于犀牛来说,啄牛鸦可以除去它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在出现危险时,还可以向它报警。犀牛的悠闲自得与啄牛鸦的忙碌,形成了有趣的对照。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很差,但 嗅觉和听觉敏锐。一些大型猫科动物,如 狮、 虎等有时偷猎幼犀,但成年犀牛除人类外是没有敌人的。有一种犀牛鸟经常伴随着这些 庞然大物,是它们忠实的“小朋友”。这些小鸟经常站在它们身上,啄食犀牛身上的寄生虫和它们行走时踢起来的昆虫;另一方面,这些小鸟还起着“哨兵”的作用,稍有异常它们便鸣叫着飞离犀牛身上,使犀牛及时得到“警报”。   犀牛的生长繁殖   在繁殖季节,一对犀牛可能在一起生活四个月。每产1仔。孕期15-18个月。幼犀出生后约半个小时才能站立,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哺乳。一直跟随母犀在一起到下一只幼犀出生。母犀每隔数年产一仔,寿命可达50年。   母犀牛每4到5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犀牛孕期将近两年,小犀牛要跟随妈妈生活3年才能独立生活,而且犀牛每次只能生一胎。因此,犀牛是每4-5年才能繁殖一次。   犀牛的种类分群   白犀(2个亚种,北部亚种野外灭绝高危截止2015年仅剩3只,南部亚种易危)   印度犀(1个种,无亚种,濒危)   黑犀(4个亚种,西部亚种灭绝,中南部亚种濒危,西南亚种、东部亚种极危)   爪哇犀(3个亚种,越南亚种和印度亚种灭绝,印尼亚种极危)   苏门答腊犀(3个亚种,北方亚种灭绝,婆罗洲亚种野外绝灭高危3只,西部亚种极危)   北部白犀:3头(野外灭绝,处于灭绝边缘)   南部白犀(指名白犀):18600头(近危)   西部黑犀:2006年灭绝   东部黑犀:900头(极危)   中南部黑犀(指名黑犀):2900头(濒危)   西南部黑犀:1000头(极危)   印度犀(无亚种):3200头(易危)   印支爪哇犀:2010年灭绝   印度爪哇犀:1960年代灭绝   印尼爪哇犀(指名亚种):50到60头(极危)   西部苏门犀(指名亚种):200多头(极危)   婆罗洲苏门犀:3头(野外绝灭,处于灭绝边缘)   北部苏门犀:1970年代灭绝   犀牛的保护级别   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 犀牛角。中国境内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国的最后一只犀牛于1922年因人类猎杀灭绝),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2023-08-30 17:35:281

犀牛是在什么地方生长?

犀牛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栖息于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或沼泽地,其中苏门答腊犀只能在森林深处找到,一般以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物。犀牛用尿与粪推区分领域范围。
2023-08-30 17:35:383

犀牛是夜间活动的吗?

犀牛一般是白天活动的。 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仅次于大象体型大的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类基本上是腿短、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生活习性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犀牛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分布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2023-08-30 17:35:472

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区别

  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撒马利亚、爪哇、印度。前两类是单角,后三类有双角。前两类角呈圆锥形,自底部向上渐细,稍弯曲,长短不等,大者长达30厘米。表面为乌黑色,下部色渐浅,呈灰褐色。后三类底盘较大,长圆形,前窄后宽,形如龟背,长13~20厘米,宽11~14厘米,灰黑色或黑棕色,向外逐渐变浅,呈灰棕色或灰黄色。  亚洲犀牛角:称为犀角,犀角产自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颜色:黑褐色或黑红色.犀角既是犀牛的角,俗称的亚洲角,小的一二斤,大的十几斤重,犀角为珍贵的中药材和雕刻原料。犀角有纹丝,而且较直,较粗。犀角横切面为小砂眼,形似蜂窝状,斜切面为鱼籽状纹,犀角的纹丝都是直线形,互不粘连,有破茬处用手一撕轻松到头,犀角圆身的上面有一深沟,底部洼进部分底面凸出一条岗,俗称天沟地岗。  非洲犀牛角:称广角,广角产自非洲,颜色:黑褐色,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
2023-08-30 17:35:564

为何犀牛角价格高昂?

犀角昂贵一则因为它本为名贵的材——性寒,具有清热之功效。《神农本草经》有过记载:“主百毒虫注……久服轻身”。又载:“犀角出南郡,上价八千,中三千,下一千”。这也道出了犀角不是“寻常物”。犀牛角是名贵药材,能解脏毒、血毒、尿毒、暑毒,治大热症,还有强心定惊的功效,重要的作用其实还是防癌抗肿瘤。另外,除有极强的药用疗效外,民间传说有辟邪、镇宅、护平安的作用,所以,犀牛角自古以来被视为“物之珍”、“国之宝”。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因其性凉,能够通关开窍、退烧、偏瘫症和心脑血管硬化等病症。“犀角制品”必是伪品。虽然辨别犀角和牛角不难,但有些自明代以来即有的犀角——犀角贴面的牛角制品——还需收藏者小心鉴别。搞清了犀角和其它质...犀牛角质地坚硬而细密,有纯黑色,称黑犀角;有纯黄色,色如黄金;有带纹理者,如黑色中带黄色纹理,或黄色中带黑色纹理。有的纹理宛如龙、山水、日月星辰等状,但大多呈鱼子或小米状,称为粟纹。犀牛角的鉴别方法1.角短粗且底盘很大,角壳内充满毛发孔均匀分布的物质。2.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横截面出现“鱼子纹”纹理,为犀牛角(独有特征)。真犀牛角纹理3.用热水烫泡会闻到特殊的清香味。4.角的外皮褶皱,无光泽。内部组织具有半透明度,纵向具有牵长的纤维丝状线条。假犀牛角,角内有树脂充填物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禁猎,犀角变得十分珍贵,而见过犀角的人又很少,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也不多,从而更显得十分珍罕,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从而使造假者大行其道.为防上当减少经济损失,希望各位藏友谨慎购买收藏。
2023-08-30 17:36:031

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区别

1、大小不同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非洲犀角有二只角,角大,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硬,易裂,半透明。亚洲犀牛只有一只角,角小,最大的一度犀角也仅有三十厘米,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2、底盘不同亚洲犀角的底盘为马蹄形,非洲犀角为马鞍形。3、味道不同亚洲犀角味浓纹粗,非洲犀角味淡纹细。4、纹路不同犀角有丝纹,纵向的若甘蔗,横向的如粟米。纹细的是非洲犀,纹粗的是亚洲犀。5、截面不同亚洲犀角截面是椭圆形的,一般被制成酒杯,以尽量保持其原状,有些佛像,底座若接近椭圆形,基本可以认定是亚洲犀。非洲犀角的截面是圆形的,一般用做碗,瓶类雕件,还有一种截面接近长方形的是非洲白犀角。常常被削割成椭圆形,冒充亚洲犀角,但白犀的粟米纹在放大镜下蜂窝状不如亚犀明显。6、雕件腔口不同亚洲犀角杯的杯槽(就是能盛水的部位)都比较浅。非洲犀角的腔口则较深,原因是非洲犀角长度大,因而底部的凹腔就比较大。7、裙边不同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2023-08-30 17:3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