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打游戏的长毛
-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在组织内外部员工之间、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关系的科学。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组织中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来实施和实现的。不过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误把公关理解为“公关小姐”之类的东西,这是极不利于公关这门科学与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的,需要全面学习公关,树立正确的公关意识。
本原属性
公关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
功能性定义
公关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1)公关构成三要素: 传播――社会组织——社会公众 沟通:主体中介客体 核心工作:塑造组织形象、协调利益 目的:组织生存发展 范围:组织生存心理环境 1.延伸属性的定义(从略) ①指公关活动 ②公关职业 ③公关学 ④公关意识(观念)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公关职业的定义: 专门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人员。
西方社会的定义
“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 根据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中国式公共关系
目前国内网络公关行业现状
2011年11月,CHINA品牌价值研究中心对外公布了《中国网络危机管理公关公司TOP10排行榜》,具体排名如下:[1] 第一名易神州公关 第二名奥美公关 第三名伟达公关 第四名迪思公关 第五名蓝色光标公关 第六名万博宣伟公关 第七名灵思公关 第八名凯旋先驱 第九名安可顾问 第十名博雅公关 从本年度的榜单来看,可以明显的呈现出两大特点。 第一,本土网络公关公司的崛起之势更加明显,实力优于国外公司的情况更加清晰; 第二,网络已经成为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部分和不可取代的途径。 现如今是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会公众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网络对社会的舆论导向,对公共事件的评价都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已经成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或商品影响、评价的第一来源,而且网络上信息传播迅速,短时间内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网络日益成为企业日常公关活动的主阵地。 扩大对外宣传,树立企业品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网络宣传成本相对较低,且针对性强效率高,网络宣传作用日益扩大,对于企业口碑的形成也有重要推动作用。 网络公关公司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大多也是在最近几年纷纷涌现,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市场扩展过快,网络公关公司特别是国内的网络公关行业就显得有一些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通过一年又一年的网络公关公司的评比,明显也可以看出一些上榜公司的努力和自律。难能可贵的是,像易神州公关、迪思公关等一批本土的网络公关公司以自我为标榜,以行业为己任,提倡自我规范,用正规合法的方式为企业服务,杜绝网络恶意营销行为,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楷模形象。既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强大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带动了真格行业的良性发展,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负责任的本土网络公关公司可以上榜,同时也期待涌现一批有实力网络公关公司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编辑本段新闻公关
新闻公关也称新闻行销,即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行产品或企业宣传之目的,此乃属形而上层次的高明行销手段。同样是将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广告的张扬与自夸,可能让人不胜烦扰,而新闻公关的表现方式则显得客观、公正,在不动声息娓娓道来之余让君自动入瓮。 可以说,新闻公关是公共关系与营销策略之间的一种巧妙组合。 在激烈商战中,新闻公关是一件披着新闻外衣的营销利器,虽锋芒内敛,但精气内聚,谈笑间,令无数樯橹灰飞烟灭,杀敌于无形之中。遥想当年,韬光养晦数载的史玉柱倚剑重出江湖,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以八篇新闻科技软文一举打开脑白金的全国市场,横扫大江南北无敌手,后来跟进者,以数百万的广告投入尚不能望脑白金之后背,足可见史巨人手段之高明,功力之深厚。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一窥新闻公关之营销威力。 新闻公关的核心在于传播。传播目的在于张扬企业良性信息、提高企业知名度,最后达到促进产品销售或塑造企业品牌的目的。出色的新闻公关有三个层面的应用:思维创新、品牌传播与事件营销。不同层面的新闻公关应用会有不同的效果。 国内开展新闻公关业务,并具有卓越策划及执行能力的公司有蓝色光标、闻达先驱、极地公关等。 《新闻公关策划实战》是新闻公关方面的专业著作。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学会分辨公关建议的好坏,避开沦为众矢之的的陷阱。 DICK MARTIN 著 -------------------------------------------------------------------------------- 编者按:不论企业聘请什么人担任公关顾问,后者可发挥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企业本身作为客户的素质。然而,在现在的商业圈之中,知道辨别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公关建议的CEO寥寥无几。了解有关公关的六条真理,是帮助你学会识别好的公关建议的起点。 -------------------------------------------------------------------------------- 在商界,公众的看法很重要。问问格拉索(Dick Grasso)就可以知道。短短几个月内,这位纽约证券交易所的CEO从企业胆识与达观的化身,跌落为肆无忌惮的企业贪婪的代表。甚至连韦尔奇也发现了公众情绪逆转之迅速,尽管他在任职期间成功地使通用电气(GE)的市值增加了36倍。 这两位并非特例。今天的CEO们都在顶着贪得无厌近乎盗窃的嫌疑劳作。而媒体以报道体育新闻的方式报道有关CEO们的新闻:纪录每天得分,宣布输赢名单,沉湎于博弈的迷局。无怪乎CEO们在抗争与逃匿两种本能之间摇摆不定了。 懂得辨别何为真正有效的公关建议的CEO和董事会屈指可数。而且,广为人们所接受的看法可能导致他们做出恰好是错误的选择,误把玩弄字眼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当作是自己具备成熟的判断力、创造力和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的表现,而这三种能力才是他们真正需要培养的。此外,不论他们聘用了什么人担任公关顾问,后者可发挥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他们极可能忽略的因素:他们本身作为客户的素质。 要知道识别好的公关建议,你需要了解以下关于公关的六条真理。 公众的看法不等于事实 虽然公众的看法可能破坏一家公司或某个高管的声誉,震荡市场,但如果认为可以直接控制公众的看法那就错了。 韦尔奇通过放弃部分退休待遇解决了问题。格拉索的解决方案却是找枪手为他撰写评论辩护,然后以诽谤罪把前雇主告上法庭。一位脱离了困境,另一位还在不断给自己挖掘坟墓。韦尔奇看清了问题背后的现实,做出了让步,格拉索却一味纠缠于公众的看法中。CEO们应该寻找的是那些对他们行业的细节比对有关他们的新闻的剪报更有兴趣的公关顾问。公众的看法的确重要,给予关注是应该的。但是,如果CEO们花大量时间去应对公众的看法,而却对导致该看法的事实不予重视,那么他们就误入歧途了。 作为一个历史性重组计划的一部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宣布削减4万个岗位。公司首席财务官下令公关部出文宣传该行动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性裁员。他知道投资者会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消息。事实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裁员规模只能排到第四位,屈居IBM、通用汽车和西尔斯公司(Sears)之后。然而,投资者还是被打动了,两天内公司的股市市值增加了60亿美元。 对这条新闻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投资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发出裁员通告恰逢总统大选初选。人民党候选人布坎南(Pat Buchanan)抓住这条新闻,将其作为企业贪婪的象征大肆批判,并利用这条消息在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取得了意外的胜利。媒体惊讶于布坎南的胜利,认为他所发表的关于倍受工作无保障折磨的“被遗忘的美国人”的煽动性言辞立了大功。 随后,媒体就该主题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纽约时报》就裁员发表了一个分为7个部分的系列报道。《商业周刊》出了一期关于经济焦虑(economic anxiety)的特刊。《新闻周刊》的一篇封面报道指名道姓列出了12个把工人当作柴火扔进火堆以拨旺企业利润之火的“打手”名单。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频道的60分钟节目(60 Minutes)专门用一节的时间,报道了贪婪的CEO们如何在裁掉上千名不辞辛劳工作的普通人的同时(也许可能正因为此),往自己的口袋里塞了上百万美元的报酬。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与电视节目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CEO艾伦(Bob Allen)都俨然作为冷酷无情的企业贪婪的代表赫然在目。 本为刺激投资者好感的计划恶化为风暴般的负面宣传,虽然这些认知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只有毫发之细。“4万”这个裁员数字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出售或剥离的部门的人数而得出的,并没有考虑正常的人员耗损。实际上,公司的裁员人数要比这个数字小得多。作为一个衡量效率是否提高的指标,这个数字却极大地误导了公众。媒体抓住裁员消息不放的原因—因为它刺激了布坎南的胜利—实在是谬之千里。不论其他,最后的结果已经证明,裁员问题在当年的总统大选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感觉有时比事实重要 CEO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是忽视他们的言谈举止会对公众产生的情绪影响。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裁员公告本身就可能引发大量恶意的报道。但当该公告发布几天后,传出公司给予艾伦近1,000万美元股票期权的消息时,这位CEO一跃成为企业贪婪的首席代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公司内部居然没有人把这两起事件联系在一起,主要因为敲定这两件事的时间之间间隔了几个月。艾伦获得股票期权是在公司宣布重组的时候,在此几个月后具体裁员规模才确定。但是,选择几天内先后公布这两条消息完全是对公众情感的麻木不仁。那些辛苦工作的人们本已对日益削弱的购买力与缺乏工作保障充满恐惧与愤怒,这样做彻底使得民怨沸腾。 艾伦之所以成为典型,不仅仅因为他象征了企业的贪婪,更因为他真正刺激了劳动大众被压抑的恐惧感与愤怒感的迸发。任何理性的辩解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CEO们需要的公关顾问是这样的:不仅能提醒他们注意自身行为的象征意义,而且能在事后为他们推荐补救措施。遗憾的是,公关行业充斥着半桶水的专家。这些人深信自己代表“企业的良知”,做事只动口不动手。他们忘记了他们代表的是一家企业。对于他们来说,价格上涨是天灾,裁员是人祸,争议是罪恶的诱因。 得力的公关顾问对自己所代表的那家企业的了解,与坐在这家公司的高层办公室里的同仁们对它的了解一样多,并且他们会为达到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与这些同仁通力合作。他们能够从商人而非记者的角度看问题。在他们眼中,正面的新闻舆论本身不是企业公关的最终目标,避免负面报道并非要不惜任何代价—肯定不能以撒谎为代价。得力的公关顾问知道如何平衡企业的利益和利益相关者们的利益,从而帮助企业领导人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新任CEO阿姆斯特朗(C. Michael Armstrong)宣布继续取消1.8万个岗位时,他同时冻结了管理层的工资,取消了给他们配有私人司机的豪华轿车。虽然这一举措对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却显示了他愿意与员工共同进退的精神。 最佳的防守不是进攻 毋庸置疑,当斗争无法避免,许多CEO都想首先击出第一拳。当受到攻击,CEO们就想回击。在某些圈子内,这被称为“强势公关”(hardball PR)。CEO们应该抵御此类公关顾问许诺的诱惑。这种公关手段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业务上的成功基于你与客户之间的长久关系,而并非辩论的输赢。 一次,在阿姆斯特朗准备主持自己上任以来的首次股东大会时,《纽约时报》发行人兼董事会主席小舒茨博格(Arthur Sulzberger Jr.)向他请教如何应对批评。“不论批评多么苛刻刺耳,”阿姆斯特朗回答道,“置之不理。” 不论你的回答多么有理有据,对批评的回应只会招致更详细的盘问,令攻击你的人获得更多的关注,有时甚至让他们显得更可信。对每次质问都做出回应,就等于把辩论的主动权交给了你的批评者。不论谁选择了战场,都会利用优势创造倾向己方的有利条件。 此外,你如何回应批评不仅会产生语义意义,还会产生语用涵义。人们不仅会讨论你实实在在说过的话,还会讨论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回应。你的回应可能会加深人们“无风不起浪”这种认知。除非不回应批评的代价是对关键关系产生长期影响,否则置之不理。此外,这些愤怒的辩驳常常没有对准“焦点”,要知道媒体远不如许多CEO所想的那么重要。 媒体不是利益相关者 事实上,媒体根本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只是大部分人了解企业的渠道。CEO们应该避开那种喜欢利用所谓“媒体关系”的公关人员。 把媒体这些中间人混淆为企业真正的利益相关者,即客户、员工、投资者以及所有这些人生活和工作所属团体的领导者,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只有当一家企业具有新闻价值时,媒体的雷达才会紧紧盯牢它。媒体可以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上添加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彻底忽略你的信息。这样传递出去的内容往往与你的原意大相径庭。 CEO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诚信,而非打造个人名声。在寻求建立诚信形象的过程中,CEO们应该避免发表任何助长期望值的言辞。保守承诺不能保证成功,但过度承诺一定会导致失败。这往往意味着企业要表现得比媒体有时希望的更乏味,没有太多新闻价值,也不是随时就可接受采访。 直接与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沟通更有利于企业,尤其是针对关键时刻发生的决定性事件,面对面的沟通更是必选的交流渠道。没有人可以独立应付这种事情。这个时候,CEO们需要的公关顾问不仅是要具备人际沟通技巧,还要具备训练和激励他人的能力,以帮助CEO们传达信息并带回反馈。 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它有5,000万名客户、400万名股东。仅给每位股东寄一封信就需耗资几百万美元。为了节约成本,公司曾一度取消股东季度报告,这是一项愚蠢的举措!如果真要采取什么措施的话,应该增加在报告上的投入,尽可能提高它的可读性。为了能直接把信息传递给个人投资者而不附加任何第三方评论,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攘外必先安内 CEO们在聘请公关顾问前应该首先问对方这样一个问题:谁是企业最重要的听众?如果答案不是企业员工,那么你还是再接着找吧。 正如商业哲学家汉迪 (Charles Handy)指出,“公司”一词的英文“company”起源于“companion”(同伴)—旅程的同行者或者共同执行某个使命的伙伴。每个为企业工作的人都走在同一段旅程上,旅程的意义不是来自于他一路获得的工资,而在于他与同行者共享的使命。如果该使命不以企业客户为中心,那么组织中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会放错地方。 CEO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确定员工的共同使命,并制定实现该使命的执行路线。CEO应该成为企业发展故事的叙说者,守护那个激励人们继续这段共同旅程的神话。但是,如果在许多员工看来CEO就是企业的化身,那么他们会希望自己的直接主管告诉他们,到底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不幸的是,在大部分企业,一线主管往往是被遗忘的一个管理层级。尽管众多调查显示一线主管是员工青睐的沟通渠道,但他们往往与他们的下属一样消息闭塞。 为了训练一线主管回答下属问题的能力,公关需要扮演沟通促进者而非指挥者的角色。即确认有影响力的普通员工,让他们参与关于企业绩效的开放式讨论,内容涉及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意义。 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阿姆斯特朗时代而言,最大的错误不在于公司应对外界媒体的手段,而是处理内部沟通时的方式。起初,阿姆斯特朗的到来使原本因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以及仓促更替CEO的事件而士气低落的员工大受鼓舞。公司的小道消息传言这位新任CEO信心十足、坚决果断,并且敢于大刀阔斧地改革。 然而最终,在千钧重债迫使阿姆斯特朗分拆公司的同时,员工们获得了他将带着有线部离开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消息。在那一刻,阿姆斯特朗失去了他最珍贵的资产:他的诚信。在人们决定追随一个人之前,他们首先希望知道:“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吗?”阿姆斯特朗仓皇撤退的决定证实了员工们最大的担忧。从公司宣布重组到重组结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员工们事实上是群龙无首。他们不得不相信他们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许多CEO要求公关顾问有一手好文笔。其实他们更应该要求对方具有卓越的思维能力。能干的CEO最大的长处—如激光聚焦般的专注—也正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得力的公关顾问可以拓宽CEO的视野,在问题发生之前预见问题,并帮助CEO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得力的公关顾问借助沟通技巧,展现自己渊博的商务知识。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第一位公关主管是曾任某杂志编辑的佩奇(Arthur W. Page)。当公司总裁吉福德(Walter Gifford)找他出任这个职位时,他说如果吉福德只是想找个媒体经纪人(press agent),那还是另请高明。吉福德最终还是说服佩奇相信,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帮助公司在这个对大企业缺乏信任、充满怀疑的时代,在公众舆论的涡流中顺利航行的人。吉福德不仅聘请了佩奇,任命他为公关主管,还使他成为了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之一。 佩奇当时提出的基本建议今天听来也同样正确:“所有企业都因公众许可而生,因公众认可而存。因此,我们和所有其他企业一样都依赖公众的认可而生存。总的来说,你得到的认可度越高,你就可以生存得越好。”当然,他同时也指出:“获得认可最基本的途径是,让自己值得得到他人的认可。” 你可以推销宣传企业的“个性”或者“形象”,但企业的“品格”源于公司的行为而非言辞。企业的道德义务包括:诚实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给予员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给予股东合理的投资回报;帮助建立一个公民社会。经营企业并不是为了创造短期交易价值,而是为建立一个持久的机构。 原文经The Conference Board Inc.许可,摘自其旗下杂志Across the Board2004年11月/12月期。胡凌鹊译。 Dick Martin曾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担任公关顾问32年,其中最后5年担任执行副总裁。出版著作Tough Calls:AT&T and the Har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Telecom Wars。 中国案例:波音的内外公关 在网上搜索“波音郑和号”这个关键词就会发现,2005年6月波音将777-200LR飞机命名为“郑和号”的新闻事件已经变成众多公关教材的案例。这个在短短一周内完成操作的公关活动,不仅让受众了解到波音最新的技术和价值,还有效进行了品牌传播。 波音依靠公关实现销售,公关能力在业内一直以“翘楚”著称。在国外专门研习传播社会学的刘江,现任波音中国公司主管传播事务的副总裁,在公关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 用公关协调需求 在波音,公关的作用是识别和协调、满足需求。这个需求不仅包括乘客对便捷、舒适的需求,航空公司降低成本的需求,还包括民航总局的安全需求以及政府促进贸易往来的需求。 “去年恰逢中国政府纪念郑和600周年。波音777-200LR是目前航程最远的民用飞机,它正在做环球飞行的首航。本来首航没有中国站,但我们把这架飞机请到中国来,命名为郑和号,参加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活动。”刘江说,郑和宝船和波音的民用飞机都是它们所处时代最先进和方便的交通工具,郑和的和平探索精神与波音的品牌理念“探索无止境”也有高度的一致性。 波音“郑和号”活动不仅宣传了品牌,还加深了波音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与友好关系,成功协调和满足了各方需求。 实事求是,要有重点 公关的作用对每个公司来讲是共通的,波音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操作手段上的章法。波音比较突出的公关手段有两点:一个是实事求是、先做后说;另外就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讲究技巧,在对外公布信息时选择重点,保护公司的形象。 说到实事求是的公关原则,刘江举了一个例子。年初,波音公布去年的净订单是1,002架,并且到去年11月底,其竞争对手的订单是600多架,波音看起来赢定了。就在波音志在必得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公布了去年业绩:1,055架。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航空业谈到订单,一般有两个数据:总订单和净订单。“这就好比总收入和纯利润一样。净订单是指航空公司与飞机制造商签署了协议并把首付交到银行账户之后的确认订单。”刘江说,有国外媒体经过调查发现,竞争对手公布的订单里面,有150架应该排除在净订单之外;而波音公布的是净订单。 “波音的创始人威廉·波音是一位工程师,波音公司的文化是工程师文化。我们一直恪守着这个文化并以之为傲,对外公布的信息从来不会夸大。”刘江说,实事求是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上,甚至当危机发生时,波音首先做的也是向公众坦诚自己的问题。去年公司CEO的性丑闻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虽然在很多国内公司看来,这样的自曝家丑有点不可思议,却反映了波音公司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上的严格。 实事求是是波音的公关原则,不过也不意味着把公司的机密和盘托出。一件事情发生以后,怎样跟公众讲、讲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等都需要技巧。有些虽然要讲,但要通过强调另一个东西去平衡。 另外,由于国别文化差异,一些国外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到了中国也许就不被接受,所以波音的公关也会注意把信息翻译成中国人可以接受的语言,并且雇用本地人代表公司和当地的消费者进行沟通。 用内部公关加强管理 “公关有三大境界。第一个是把事情做对,第二个是宣传你做对的事情,第三个是让别人去传播你做对的事情。”刘江说,波音努力把前两项做好,并且最大限度地把危机的隐患消除。 在波音,对员工的管理是企业公关的一部分,通过内部公关让员工加强对企业的认识,并通过严格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统一对外口径,强化了品牌宣传力度的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危机发生的隐患。新员工上班的第一天,公司就会把企业的愿景、目标以及实现方式灌输给员工。新员工可以在公司的内部网站上检索到公司对外宣传的政策、对员工的要求等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会跟着公司的发展适时更新。另外,波音还通过内刊、会议和员工活动等鼓励员工互相交流,统一对公司的认识。 对待媒体,波音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他部门接到媒体邀请后都要知会传播部门,由传播部门统一安排,保证波音对外的形象统一。除此之外,波音还定期组织对媒体记者的研讨会或者讲座,让媒体加强对波音的了解。 公共关系指企业与其客户群或潜在客户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其中包括商业展览、市场推广、客户关系倡议等活动,[2]以及企业在与公众互动方面所做的其他努力。 公共关系:新营销? 公共关系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向传媒(小众杂志、行业期刊、报纸、广播和互联网)散播有价值的信息,以期获得公众注意的行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潜在销量,公共关系项目都应该是其成熟有效的营销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管企业销售的是产品还是服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巧妙的公关计划可带来巨大的回报,而其预算不一定很高。通常说来——当然也有例外——公共关系项目的花费比投放广告要少,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锦上添花之举最为有效。 广告支出通常包括文案、美术或摄影创意费、模特费用,以及在购买媒体(印刷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广告牌等等)的支出发生之前就累积起的其他费用。相比之下,公关项目(其成本可能更低)可以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既有及潜在客户产生重大影响。有效的公关项目可以增加销量,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 但公共关系还有另一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当公司陷入困境(比如产品召回、重大的产品责任诉讼、破产或可能对公司造成损害的其他情况)时,有效的公共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负面影响。在这些情况下,公共关系经常被称为“危机管理”。 许多大的广告公司近期收购了一些全球性的公关公司,或在其内部建立起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的部门。这一趋势反映出公共关系在营销方面的重要性已经相当于传统广告。
- 不白九百
-
公关是指企业通过对外沟通来实现企业形象提升和口碑维护的行为。它包括企业新闻发布、产品宣传、媒体关系以及政府关系等多层面的活动。它的宗旨是把企业的价值观、作风和特色,通过有效的沟通,传播给主要群体。
公关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让自己的品牌更加响亮、受欢迎,就必须进行公关活动。优秀的公关活动既能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又能够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公关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外部沟通模式,它不强调一定要在传播过程中达到什么目标,而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什么内容,让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口碑,从而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