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头二姐
-
“艺术三宝”是: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
贝聿铭
(Ieoh Ming Pei)(1917-)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1918年其父亲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初中就读上海青年会中学,高中毕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来赴宾州大学攻读,因为认为自己没有画图的天赋而转读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贝氏埋首于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醉心的,日后贝氏作品所呈现的雕塑性 ,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响。1939年毕业。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1956年 - 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 - 1967年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 Boulder
1962年 - Place Ville-Marie, 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 - 1974年 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1968年 -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 雪城
1969年 -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 哥伦布
1969年 - 1975年 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 - Harbor Towers
1972年 -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 -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 -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 纽约州罗彻斯特: 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 -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 - 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 - 1986年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81年 - 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 -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 - 威斯纳馆(Wiesner 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麻州波士顿
1989年 -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 -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德国柏林
1995年 - 中国银行总行,北京
1996年 - 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 - 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
2002年 - 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 - 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 - 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u2022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零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香山饭店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修了专门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
再现苏州园林记忆
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
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
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里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群山律动中的一波
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丰富而错综的东方情结
苏州博物馆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银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这座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幸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台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1997年1月21日贝聿铭在纽约曾接受过一次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构造的形态当然被地形所左右,根据当地的规定,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必须在地下才行。”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
赵无极(1921-)旅法画家。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赵无极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与好奇,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发起成为画家的抱负。
1935年14岁时,他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 具象”时期。 1941年,赵无极举行首次个展,但他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盼望有一种更令他满意的训练。于是他在1948年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而他与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结识。
他的绘画在巴黎获得全面开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赵无极从塞尚、毕卡索过渡到克利,此时艺术也从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过渡到随机创作的阶段。至此,观众已无法直接从视觉形象来定义作品的内涵,1952年的作品“静物”,即是此类转型作品的典范。画面中随意置放一些乾树枝及杂物,造型奇特且充满荒凉、神秘的气氛。对艺术家而言,静物是色彩与符号,在一定光线下,配上各种冷暖色调的合,他摆脱了具象画风,从分解主观的外表,使客观的形体以简单的形式出现。 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华裔美国作曲家。原籍江苏常州,生于山东烟台。1946年赴美国,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4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音乐学和作曲。1954年取得音乐硕士学位。1958年入美国籍,先后任伊利诺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70年代任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教授兼系主任,1978年在该大学建立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并担任主任。作品有管弦乐曲《花月正春风》、《唐人得意小品两首》、《山水画》、《渔歌》、《卦喻》、《花落知多少》等,钢琴曲《阳关三叠》等,小号、铜管与打击乐合奏《尼姑的独白》,清唱剧《思凡》。
- 莫妮卡住了
-
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贝聿铭
(Ieoh Ming Pei)(1917-)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1918年其父亲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初中就读上海青年会中学,高中毕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来赴宾州大学攻读,因为认为自己没有画图的天赋而转读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贝氏埋首于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醉心的,日后贝氏作品所呈现的雕塑性 ,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响。1939年毕业。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1956年 - 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 - 1967年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 Boulder
1962年 - Place Ville-Marie, 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 - 1974年 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1968年 -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 雪城
1969年 -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 哥伦布
1969年 - 1975年 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 - Harbor Towers
1972年 -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 -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 -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 纽约州罗彻斯特: 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 -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 - 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 - 1986年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81年 - 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 -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 - 威斯纳馆(Wiesner 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麻州波士顿
1989年 -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 -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德国柏林
1995年 - 中国银行总行,北京
1996年 - 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 - 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
2002年 - 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 - 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 - 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
贝律铭著名建筑作品简介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u2022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零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香山饭店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修了专门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
再现苏州园林记忆
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
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
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里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群山律动中的一波
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丰富而错综的东方情结
苏州博物馆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银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这座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幸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台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1997年1月21日贝聿铭在纽约曾接受过一次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构造的形态当然被地形所左右,根据当地的规定,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必须在地下才行。”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赵无极(1921-)
旅法画家。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赵无极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与好奇,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发起成为画家的抱负。
1935年14岁时,他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 具象”时期。 1941年,赵无极举行首次个展,但他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盼望有一种更令他满意的训练。于是他在1948年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而他与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结识。
他的绘画在巴黎获得全面开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赵无极从塞尚、毕卡索过渡到克利,此时艺术也从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过渡到随机创作的阶段。至此,观众已无法直接从视觉形象来定义作品的内涵,1952年的作品“静物”,即是此类转型作品的典范。画面中随意置放一些乾树枝及杂物,造型奇特且充满荒凉、神秘的气氛。对艺术家而言,静物是色彩与符号,在一定光线下,配上各种冷暖色调的合,他摆脱了具象画风,从分解主观的外表,使客观的形体以简单的形式出现。 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华裔美国作曲家。原籍江苏常州,生于山东烟台。1946年赴美国,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4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音乐学和作曲。1954年取得音乐硕士学位。1958年入美国籍,先后任伊利诺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70年代任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教授兼系主任,1978年在该大学建立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并担任主任。作品有管弦乐曲《花月正春风》、《唐人得意小品两首》、《山水画》、《渔歌》、《卦喻》、《花落知多少》等,钢琴曲《阳关三叠》等,小号、铜管与打击乐合奏《尼姑的独白》,清唱剧《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