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ieVinne
-
在美国名字随便改,叫的别太绕口就行,书面名字更是随意的。但是在美国有一个习惯,就是有中间名的人都是代表自己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有的从小就有中间姓,证明母亲家族很有名望,有的长大成名以后自己把母亲姓加中间,代表对母亲的尊重,一般老百姓没有三个字母组合的名字,就算有平时介绍自己也不会说。你这么起五个字母组合是南美人的习惯了,并不是美国传统,当然自由国家,你想怎样都可以。
我建议你英文名+父亲姓+母亲姓,就完了。父亲的姓可以假定成你原来中文名的尾音字。比如贝律铭英文名就起的非常讲究——Ieoh Ming Pei,一般美国人就叫I`M Pei。美国人很少叫出中间名。如果你要非要起一个两个甚至三个中间名,那么叫你基本就全是A`B`C Lee。
还有就像楼下说的改姓,可能涉及到中国房产、继承权之类的会很麻烦,也要考虑。
如果你非要改,我真心推荐你只起两各词,比如你父亲姓李,你英文名就叫Leo外加你母亲姓。把你父亲的姓编入的英文名里。leo Chu,最起码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华人。不是名人别整中间名。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你最好的方法是把你父姓,母姓,妻姓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中间名
这样你自己也不糊涂,也不失纪念意义
其实,名字就是一个别人识别你的符号而已
你还要做好准备,你将来如果在中国有什么瓜葛的话
你改了的名字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的
这都是经验之谈
相关推荐
贝聿铭简介
全名:裴一鸣职业:建筑师 国籍:美国中国 为什么出名:现代派建筑师最著名的是他为巴黎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钢金字塔。由弗朗索瓦·密特朗委托建造并备受争议的这座建筑如今已成为巴黎和卢浮宫的象征之一。贝聿铭获得了“他艺术中任何重要的奖项”,包括1961年的布伦纳奖和1983年的普利茨克奖。普利茨克陪审团称赞贝聿铭给了“本世纪一些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式。” 出生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地: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光州 一代:最伟大的一代星标:金牛座 去世于5月16日,2019年(102岁) 文章和照片卢浮宫金字塔贝聿铭的杰作于1988年3月4日在卢浮宫(卢浮宫)的主庭院(Cour Napoléon)贝聿铭的生平事件1983-05-16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被授予1989-03-04纽约普利茨克建筑奖卢浮宫I. M. Pei设计的金字塔由法国总统Francois Mitterrand 1990年至05-17创立,由I. M. Pei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作为美国外部传记外的第一座超高层摩天大楼,裴勇俊逝世,享年102岁。脸谱网在Twitter著名建筑师“KDSIMG5”艾伯特上的日常分享卡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雷德里克·劳·奥尔姆斯特德勒柯布西耶皮埃尔·查尔斯·伦凡特“0”拉斐尔2023-09-02 13:02:511
介绍一下贝律铭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律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律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律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律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律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在圣保罗小学读书,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2023-09-02 13:02:581
狮子林和贝律铭有什么关系?
“狮子林”是贝家祖宅。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年少时光多在香港和上海度过。贝家早在明朝已是在苏州经营中医药的大户,到了清末民初又开始涉足金融业。父亲贝祖贻为银行家,1919年到香港创办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苏州知名园林“狮子林”是贝家祖宅,小时的贝聿铭通常会在暑假回去居住。穿梭在亭台、回廊、奇石和竹林之间,“狮子林”赋予了他对建筑最初的审美和灵感。随家人搬到上海居住后,贝聿铭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的拔地而起。他曾告诉媒体:“我被它(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扩展资料:贝律铭的创造杰作:由于主持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肯尼迪图书馆等知名建筑的设计,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大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的建筑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的信仰,并因精妙的细节、抒情性和美感而被赋予人性化特色。令贝聿铭更加声名远扬的是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卢浮宫入口处现代主义风格的玻璃金字塔,被公认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国首都巴黎的地标景点。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2023-09-02 13:03:271
贝律铭的详细资料
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Pei,Cobb,Freed & Partners,Architects总建筑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 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 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所谓社会艺术,是指建筑与绘画、雕塑等门艺术的区别。绘画和雕塑等强调作者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而建筑师在重视其个性与内涵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为人们创造生活工作的环境,从为多数人使用的大型公共空间到个人使用的小天地,建筑师会受到来自社会、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这些制约要比艺术家遇到的问题多得多。但是贝聿铭说: “只要建筑能够跟上社会的步伐,它们就永远不会被遗忘。”贝聿铭又主张:“建筑虽受科技的影响,但并非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它还需要其他的条件。”贝聿铭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因此,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2023-09-02 13:03:431
贝律铭设计的建筑物有哪些?
一、卢浮宫金字塔卢浮宫金字塔位于巴黎卢浮宫的主庭院拿破仑庭院,是一个用玻璃和金属建造的巨大金字塔,周围环绕着三个较小的金字塔。大金字塔作为卢浮宫博物馆的主入口,由贝聿铭设计,于1989年建成,已成为巴黎的城市地标。二、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三、北京香山饭店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香山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四、香港中银大厦香港中银大厦由贝聿铭设计,1985年4月动工,1989年建成,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全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楼。五、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位于离故宫约2公里的西单商业闹市区长安街边,大厦主体高度为45米,南面和东面两个入口各宽54米,高9米,进深14米,在仅有45米的高度衬托下,建筑的体量显得很大。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曾被贝聿铭自称“收山之作”,2002年,贝聿铭又接受了苏州博物馆与澳门青少年科技馆设计任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2023-09-02 13:03:521
贝律明修建的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在当时有什么争议
贝聿铭的金字塔提案,却在当时收到法国上下一片骂声。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在古典王宫建筑面前摆上一个“不伦不类”的金字塔,简直是对美学的亵渎。不过在密特朗独排众议下,这件充满新现代主义风格的前卫建筑,还是在1989年成功落成。金字塔建成后头几年依然遭到巴黎市民的唾弃。不过大约到了第十年左右——就像过去埃菲尔铁塔逆转一样——卢浮宫金字塔也开始在巴黎人心中“丑小鸭变天鹅”。扩展资料:贝聿铭设计建造了玻璃金字塔,他在设计中并没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4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0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玻璃金字塔2023-09-02 13:04:032
建筑师梁思成和贝律铭是什么关系?
建筑师梁思成和贝律铭先后在哈佛大学就读,可以说是校友,并无其它特别的关系。梁思成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1927年,贝聿铭回到上海就读青年会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1935年,贝聿铭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可见,求学过程中,梁思成和贝律铭也就是在哈佛大学先后就读过,还不是同一时期。扩展资料:梁思成和贝律铭在建筑领域的相关成就:1、1928年梁思成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2、198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律铭2023-09-02 13:04:394
关于贝律铭的书籍有哪些
《贝聿铭》、《贝聿铭全集》1、《贝聿铭》《贝聿铭》是199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天锡。《贝聿铭》以《贝聿铭的成功之路》一文简略概括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生涯,一方面展示他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探索他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2、《贝聿铭全集》《贝聿铭全集》是201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菲利普·朱迪狄欧,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贝聿铭全集》以他最著名并广受赞誉的卢浮宫作为焦点,展示了贝聿铭逾50年来一众卓越的雕塑感造型作品。贝聿铭偏爱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的结合,他将自己的现代建筑愿景以作品的形式散布全球,远至卡塔尔、中国、卢森堡、日本和德国。扩展资料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聿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聿铭全集》2023-09-02 13:04:562
都说“富不及三代”,那为何贝聿铭家族能打破这个怪圈?
贝聿铭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一个建筑学家,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与国外建筑专家相媲美的一个了,贝聿铭之所以能打破“富不及三代”的魔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贝聿铭的家族原本就是经商的,不仅如此,其还是书香门第,拿到现在说,就是典型的富二代,他的祖辈是在上海办银行的,而且世代为官,家世是非常清明,且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而且无论往上往下数几代,贝聿铭一脉的人都是娶了名门望族做老婆,所以贝聿铭的家族一直都是非常兴旺的。一、富庶之家,书香门第,贝聿铭的家世太过于豪横贝聿铭出生在上海,一个极为富有的家庭,为什么这么说,贝聿铭的祖上世代都是在朝廷做官的,官运一直都是恒通的,当然家中有做官的,那么家中有产业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比如贝聿铭家的祖父有做过当时非常肥的医药生意的,而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在上海商储银行那是副行长的官职,不仅如此他还是上海的中央银行的总经理,而且贝聿铭家还自己创办了一个银行,可见家境的殷实。二、贝聿铭家族的男人,娶得都是名门望族的女子贝聿铭的父亲有过两任夫人,她们都是出身名门闺秀,非常识大体而且家境殷实。而贝聿铭的亲母是庄氏,这位女性的来历更是让人惊讶,她是是清朝的国子监大官的女儿,后来贝祖贻也算是不负众望,更是迎娶了当时著名的江南名媛——蒋士云女士做他的妻子。世代家族惯例如此,贝聿铭也不能做特例,他的妻卢爱玲,是东莞虎门的一个非常有钱的名门望族,这位卢女士更是有才华,曾经和宋庆龄、宋美龄、冰心先生都是校友。2023-09-02 13:05:104
狮子林和贝律铭有什么关系?
因为贝聿铭的祖辈是苏州望族,并且童年时在家族狮子林度过一段时光,又因为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所以请他来设计苏州博物馆。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贝聿铭的叔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扩展资料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聿铭2023-09-02 13:05:521
“艺术三宝”有哪些成就?
“艺术三宝”是: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 贝聿铭 (Ieoh Ming Pei)(1917-)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1918年其父亲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初中就读上海青年会中学,高中毕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来赴宾州大学攻读,因为认为自己没有画图的天赋而转读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贝氏埋首于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醉心的,日后贝氏作品所呈现的雕塑性 ,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响。1939年毕业。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1956年 - 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 - 1967年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 Boulder 1962年 - Place Ville-Marie, 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 - 1974年 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1968年 -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 雪城 1969年 -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 哥伦布 1969年 - 1975年 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 - Harbor Towers 1972年 -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 -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 -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 纽约州罗彻斯特: 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 -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 - 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 - 1986年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81年 - 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 -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 - 威斯纳馆(Wiesner 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麻州波士顿 1989年 -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 -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德国柏林 1995年 - 中国银行总行,北京 1996年 - 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 - 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 2002年 - 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 - 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 - 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u2022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零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香山饭店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修了专门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 再现苏州园林记忆 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 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 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里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群山律动中的一波 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丰富而错综的东方情结 苏州博物馆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银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这座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幸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台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1997年1月21日贝聿铭在纽约曾接受过一次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构造的形态当然被地形所左右,根据当地的规定,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必须在地下才行。”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 赵无极(1921-)旅法画家。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赵无极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与好奇,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发起成为画家的抱负。 1935年14岁时,他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 具象”时期。 1941年,赵无极举行首次个展,但他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盼望有一种更令他满意的训练。于是他在1948年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而他与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结识。 他的绘画在巴黎获得全面开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赵无极从塞尚、毕卡索过渡到克利,此时艺术也从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过渡到随机创作的阶段。至此,观众已无法直接从视觉形象来定义作品的内涵,1952年的作品“静物”,即是此类转型作品的典范。画面中随意置放一些乾树枝及杂物,造型奇特且充满荒凉、神秘的气氛。对艺术家而言,静物是色彩与符号,在一定光线下,配上各种冷暖色调的合,他摆脱了具象画风,从分解主观的外表,使客观的形体以简单的形式出现。 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华裔美国作曲家。原籍江苏常州,生于山东烟台。1946年赴美国,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4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音乐学和作曲。1954年取得音乐硕士学位。1958年入美国籍,先后任伊利诺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70年代任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教授兼系主任,1978年在该大学建立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并担任主任。作品有管弦乐曲《花月正春风》、《唐人得意小品两首》、《山水画》、《渔歌》、《卦喻》、《花落知多少》等,钢琴曲《阳关三叠》等,小号、铜管与打击乐合奏《尼姑的独白》,清唱剧《思凡》。2023-09-02 13:06:092
贝润生和贝祖诒,以及贝聿铭是什么关系呀?
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父,贝祖诒为贝聿铭的父亲。贝润生,名仁元,字润生,江苏元和(今苏州市内)人。曾多次担任洋货公会总董,及平江公所总董,苏州旅沪同乡会会长等。民国16年辞去瑞康职务,并投资滋康瑞记钱庄、瑞昶盛记钱庄、宝丰安记钱庄。曾捐资创办吴县城东幼稚园,捐资中华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1945年贝润生病故。贝祖诒,男,号淞荪,生于1892年,苏州人。1946年3月1日贝祖诒出任中央银行总裁,在一年的任期内,贝祖诒致力于外汇管理,被视为最有才干的财务官员。1947年2月因卷入黄金风潮,贝祖诒被撤职查办。1973年退休,后寓居纽约。1982年12月27日去世。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男,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扩展资料:贝氏家族:明朝中叶,原籍浙江的贝兰堂定居苏州,以行医卖药为生,成为苏州贝氏的始祖。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贝氏由于经营中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到了近代,贝氏家族以同为第十三世孙的贝哉安和贝润生两支最为兴旺。贝哉安及其子孙被称为“金融世家”,而贝润生则被称为“颜料大王”。这两支成就非凡,贝润生在苏州留下了一座修缮完整的狮子林。狮子林是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又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贝哉安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还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贝哉安的五个儿子、四个孙子也都从事金融工作,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贝哉安的第三子,也就是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贝祖诒出任过中国银行副总经理以及中央银行总裁。1948年,贝祖诒赴美,担任驻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此后,贝祖诒做出了一生中一个重大决定:留在美国。若不是这个决定,日后就不会有建筑大师贝聿铭了。贝聿铭的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认为,“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把自己花巨资修缮一新的狮子林,给全体族人享用。此外,他在园子里设立了贝氏祠堂,并在旁边捐资建立了贝氏承训义庄,用来赡养、救济族人。贝润生与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共同捐资在苏州城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幼稚园,二人对苏州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前夕,孔祥熙一人就卷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而贝聿铭的父亲,身为中央银行总裁的贝祖诒远走美国之时却没拿走一分公款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而他的四个子女们,其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事建筑工作,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都非常出色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3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本科学了物理,研究生时转学了建筑;贝礼中在哈佛大学念的是设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润生百度百科——贝祖诒百度百科——贝聿铭2023-09-02 13:06:193
听说贝聿铭设计香港中银大厦,报酬是1.4亿?
贝聿铭设计香港中银大厦,报酬是1.248亿外汇人民币。2023-09-02 13:06:331
世界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有句名言"人类只是地球上匆匆的旅行者,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
我也很喜欢贝律铭的光影传奇那部纪录片 建筑艺术道路就是两旁开满红色花朵 可以说壮丽也可以是小清新至于你提到的这句人类只是匆匆的旅行者。 宇宙中的星系千千万万个 Steven Hawking 也说红移现象是他们看上去就像隔了一层玫红色的玻璃 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也在远离银河系的漩臂朝遥远的猎户座飞去 所以人类都毕竟太渺小唯有城市可以永存。这里城市不是单单建筑了。贝律铭是建筑师 回顾建筑史 城市的兴起和衰落也在投射一个地域的文化 就像我们如今依然孜孜不倦地去探索 罗马的庞贝古城 希腊雅典那样 这些城市是住所 是起源 也是载体 时间在这里不畏流逝2023-09-02 13:06:411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怎么评价贝聿铭的成就?
贝聿铭的一生,是了不起的,他给全世界的华人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参与设计的卢浮宫的金字塔,那是一个让全世界人民都为之心动的建筑。他的孩子贝莲回忆时说,她父亲要设计这个罗浮宫金字塔的时候,当时全巴黎的人都朝她父亲脚上吐唾沫,没有人相信一个华人会设计出这种世界顶尖的建筑。贝聿铭却用自己作品向全世界证明了,华人不容小觑。2023-09-02 13:06:4910
贝聿铭的最出名的名言?
正好机器里有个《贝律铭写给年轻设计师》贴给你吧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设计,切不可沉湎于设计。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设计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 [3]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设计师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显示器!设计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设计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抓住时机向工程管理或行政方面的转变!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设计,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前途会更大,以前搞设计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设计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尽管你可能设计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装备电脑,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网络,咱搞技术的没有钱,只有技术,技术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人脉,有了这些,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人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2023-09-02 13:07:222
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律铭的主要成就
1956年-1963年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1967年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Boulder 1962年-PlaceVille-Marie,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1974年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1968年-EversonMuseumofArt,纽约州雪城 1969年-CleoRogersMemorialLibrary,印第安纳州哥伦布 1969年-1975年JohnHancock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HarborTowers 1972年-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约翰逊艺术馆,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罗彻斯特大学WilsonCommon,纽约州罗彻斯特: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1982年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1986年JavitsConvention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81年-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1990年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威斯纳馆(Wiesner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麻州波士顿 1989年-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DeutschesHistorischesMuseum),德国柏林 1995年-中国银行总行,北京 1996年-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2002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2023-09-02 13:07:291
贝隶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贝隶铭在建筑设计方面主要成就曾获普利兹克奖,代表作品: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2023-09-02 13:07:404
苏州博物馆是谁设计的?
贝聿铭,祖籍苏州,所以才为苏州设计了博物馆...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 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 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2023-09-02 13:08:523
贝律铭的苏州博物馆吸取了古代园林中哪些思想
1.天人合一,建筑物与自然和谐统一 2.意境。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外形上: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 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你照着往苏州博物馆上套就是了2023-09-02 13:09:131
外滩中行大楼是谁陆谦还是贝律铭设计?
1936年奠基的外滩中行大楼,由中国银行建筑课长陆谦受(后曾任全国建筑师协会副会长)与英商公和洋行共同设计。贝聿铭设计的是位于北京的中国银行总行大厦(1995年)和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1982年)。2023-09-02 13:09:212
贝聿铭的女婿是谁?
贝聿铭的女婿是杨振宁。2023-09-02 13:09:281
贝律铭设计玻璃金字塔的原因
1981年,密特朗(Mitterrand)当选法国总统,结束了保守派此前23年的统治。他上台即推行改革,认为经济的复苏必须和“新文艺复兴”相伴而行,因此在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艺术方面的支出增长了一倍。而最为密特朗看重的工程,就是修复日益衰败的卢浮宫。 1983年,密特朗钦点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负责卢浮宫改造工程,这一决定,顿时让优越感极强的法国人目瞪口呆。 一般来说,这种引发世界关注的工程都应通过公开竞争决定人选,但总统密特朗却不是这样的人,他热爱艺术,出过十几本书,还曾到佛罗伦萨研究过意大利历史,他认为在艺术这一块,自己有发言权。当时,密特朗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结果有13位都推荐了同一个人,他就是刚完成了华盛顿艺术馆东馆而在美国声名大噪的贝聿铭。于是密特朗派人秘密接洽了他,贝聿铭沉思了一会,礼貌地给与了答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就让别人去参与竞标而我们放弃。呵呵,牛吧?这是当时62岁的贝聿铭的一种策略吗?还是他猜到了法国政府的迫切需求?没有人知道,从结果来看,密特朗似乎真的很急,他听取了下属的汇报之后,当机立断,立刻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贝聿铭。这是法国唯一一项不通过竞争直接授予建筑师的大工程。2023-09-02 13:09:361
中国“最牛家族”富17代,坐拥上海1000栋楼,后代都怎样了?
“最牛家族”富17代,坐拥上海1000栋楼,后代没有消息了,因为他们现在比较低调了,很少出现在新闻里,而且没有小道消息披露,所以没什么消息,祝他们生活幸福。2023-09-02 13:09:554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姓贝的名人啊??
中国现在还有姓贝的_--历史名人 贝 俊:唐代画家,工花鸟,犹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 贝 琼:明朝文学家,字廷居,浙江省崇德人。博览群史,工诗能文。明初召修《元史》,官国子监助教。有《清江文集》。 贝 泰:明代太学士,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贝青乔:清代诗人,字子木,江苏省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曾为奕经幕僚,于浙东抗击英国侵军,目睹清政府腐败,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影响较大,有《半行阉诗存》。 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吴兴人。书有《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现存江苏南京,碑文残损过半,留存的字,带有行草笔意,颇为雄难。 贝钦世:宋代江阴知县,上虞人有惠政。县有运河久湮,贝钦世欲浚治之,大姓争捐金为助,不逾月而成。 贝时璋:浙江省宁波镇海人。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2023-09-02 13:11:081
苏州火车站建筑谁设计的,我以为是贝律铭呢
是建筑大师崔凯,苏州火车站的设计理念和构思以及建筑细部的表现他很高的手法。2023-09-02 13:11:18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建筑是谁设计的?
是由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律铭先生设计的。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共15层。两栋L形的办公楼中心环绕一个17平方米,高40米的中庭。中庭花园里饰有从云南石林运来的40吨的石头。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建筑2023-09-02 13:11:253
人生低谷时最安慰自己的一句话是什么?
人生低谷时最安慰自己的一句话如下:1、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2、不要见一个爱一个,爱的太多,你的爱就要贬值。3、如果说我懂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4、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嫉妒。5、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6、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7、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8、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9、女人用友情来拒绝爱情,男人用友情来换取爱情。10、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一一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11、年轻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是拍给自己看的。12、你永远看不见我眼里的泪,因为你不在时我才会哭泣。13、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14、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金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2023-09-02 13:11:341
中国著名建筑师都有谁
吴良镛、张开济、杨廷宝这三位先生等很有名。吴良镛,男,1922年生于南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张开济,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第一批全国设计大师之一。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我国建筑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协常委兼城建组组长、北京市科协常委等职。杨廷宝(1901.10-1982.12),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2023-09-02 13:12:0411
列举几个世界著名建筑工程师。最好带上他们的作品。
1、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切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2、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3、安东尼奥·高迪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堂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4、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学习建筑学,1977年从AA Diploma毕业,获得建筑联盟学院本科学位。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中国广州的歌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5、安藤忠雄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堂”等。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2023-09-02 13:12:366
卢浮宫入口的设计者是谁?
贝聿铭 华裔美籍建筑师。1917 年4月26日生于中国广东,在上海受中等教育。1935年赴美国,194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4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48 年起,任W.泽肯多夫的地产公司建筑部负责人。1955年他集合一批从整体规划到室内设计的专家,在纽约开业。他不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创造了许多出色的个体建筑,而且这些个体建筑又使邻近区域的面貌改观,推动城市的发展。他对蒙特利尔、丹佛、费城、波士顿、纽约、达拉斯、新加坡等大城市的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作出了贡献。贝聿铭的建筑风格一般认为受W.格罗皮乌斯的影响,他掌握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抽象几何形体的娴熟技巧,巧妙运用石、混凝土、钢和玻璃等建筑材料。作为华人建筑师,他主张寻求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贝聿铭是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美国室内设计协会荣誉会员,美国设计科学院和国家艺术委员会成员。他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和1983年普里茨克建筑艺术奖等。他的代表作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卢斯纪念教堂、费城社会岭住宅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新加坡中国银行办公楼、达拉斯市政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拿破仑庭园4座玻璃金字塔等。2023-09-02 13:13:142
贝律明简介?
贝律铭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在圣保罗小学读书,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与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零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修了专门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 再现苏州园林记忆 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 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 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里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群山律动中的一波 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丰富而错综的东方情结 纵观贝幸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这座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幸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台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1997年1月21日贝聿铭在纽约曾接受过一次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构造的形态当然被地形所左右,根据当地的规定,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必须在地下才行。”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在杜景观之大景。2023-09-02 13:13:401
贝聿铭被称为什么风格的代表
贝聿铭被称为现代主义的代表。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扩展资料贝聿铭艺术特点光线特点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玻璃钢材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巧用混凝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几何构造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聿铭2023-09-02 13:14:123
贝律铭设计的建筑物有哪些?
一、卢浮宫金字塔卢浮宫金字塔位于巴黎卢浮宫的主庭院拿破仑庭院,是一个用玻璃和金属建造的巨大金字塔,周围环绕着三个较小的金字塔。大金字塔作为卢浮宫博物馆的主入口,由贝聿铭设计,于1989年建成,已成为巴黎的城市地标。二、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三、北京香山饭店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香山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四、香港中银大厦香港中银大厦由贝聿铭设计,1985年4月动工,1989年建成,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全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楼。五、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位于离故宫约2公里的西单商业闹市区长安街边,大厦主体高度为45米,南面和东面两个入口各宽54米,高9米,进深14米,在仅有45米的高度衬托下,建筑的体量显得很大。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曾被贝聿铭自称“收山之作”,2002年,贝聿铭又接受了苏州博物馆与澳门青少年科技馆设计任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聿铭 (美籍华人建筑师)2023-09-02 13:14:292
设计师贝律铭是哪里人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艺术特点光线特点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玻璃钢材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巧用混凝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几何构造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2023-09-02 13:15:442
狮子林和贝律铭有什么关系?
因为贝聿铭的祖辈是苏州望族,并且童年时在家族狮子林度过一段时光,又因为贝聿铭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所以请他来设计苏州博物馆。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贝聿铭的叔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扩展资料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聿铭2023-09-02 13:15:553
狮子林和贝律铭有什么关系?
“狮子林”是贝家祖宅。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年少时光多在香港和上海度过。贝家早在明朝已是在苏州经营中医药的大户,到了清末民初又开始涉足金融业。父亲贝祖贻为银行家,1919年到香港创办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苏州知名园林“狮子林”是贝家祖宅,小时的贝聿铭通常会在暑假回去居住。穿梭在亭台、回廊、奇石和竹林之间,“狮子林”赋予了他对建筑最初的审美和灵感。随家人搬到上海居住后,贝聿铭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的拔地而起。他曾告诉媒体:“我被它(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扩展资料:贝律铭的创造杰作:由于主持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肯尼迪图书馆等知名建筑的设计,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大奖评委会认为,贝聿铭的建筑体现了对现代主义的信仰,并因精妙的细节、抒情性和美感而被赋予人性化特色。令贝聿铭更加声名远扬的是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卢浮宫入口处现代主义风格的玻璃金字塔,被公认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国首都巴黎的地标景点。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建筑史上的华人之光2023-09-02 13:16:362
介绍一位国外近现代的建筑大师的生平及其作品
贝律铭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在圣保罗小学读书,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与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零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修了专门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 再现苏州园林记忆 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 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 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里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群山律动中的一波 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丰富而错综的东方情结 纵观贝幸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这座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幸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台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1997年1月21日贝聿铭在纽约曾接受过一次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构造的形态当然被地形所左右,根据当地的规定,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必须在地下才行。”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在杜景观之大景。2023-09-02 13:17:052
贝律铭的妻子—卢爱玲
2019年5月,贝聿铭被新华社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很少有人说起贝聿铭的妻子卢爱玲。只有贝聿铭家经常说。 贝聿铭每次提起他的母亲都是深情而难过的,13岁的时候,他就失去他的母亲。 但幸运的是21岁时,他在纽约的火车站里遇上了卢爱玲,卢爱玲正要去卫斯理学院学习风景园林。四年后两人结婚了。历史上常常是宏观论,但背后的细节往往才是破局的关键。 比如贝聿铭开始进入美国的主流建筑圈是因为在哈佛成为了格罗皮乌斯的学生,同时还结识了约翰逊这样的同窗。而贝聿铭能够去格罗皮乌斯那里,是卢爱玲的社交能力帮他争取到了机会。贝聿铭是个沉稳从容的人,而卢爱玲是个活泼开朗且很有艺术气息的人,她使得贝聿铭在很多社交场合里更加自如。贝聿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卢爱玲的牺牲和参与。 卢爱玲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学习,帮贝聿铭更加全心地投入工作。他们也一直都是职业上的同路人。 卢爱玲几十年默默做着幕后英雄,助丈夫成功,育儿女成才,无论你翻找报章,还是搜遍网络,关于卢爱玲的记录均是只言片语。她低调为人,踏实做事,她是一位行事谨慎的女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人似乎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的妻子都最重要的助力,她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梦想和可能达到的成就来成全他们的梦想。2023-09-02 13:17:251
贝聿铭建筑作品及内涵
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6448.htm贝聿铭生平简介 (Ieoh Ming Pei)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1956年 - 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 - 1967年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 Boulder 1962年 - Place Ville-Marie, 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 - 1974年 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1968年 -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 雪城 1969年 -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 哥伦布 1969年 - 1975年 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 - Harbor Towers 1972年 -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 -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 -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 -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 纽约州罗彻斯特: 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 -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 - 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 - 1986年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79年 - 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 1981年 - 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 -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 - 威斯纳馆(Wiesner 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麻州波士顿 1989年 -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 -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德国柏林 1995年 - 中国银行总行,北京 1996年 - 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 - 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 克利夫兰 2002年 - 2006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 - 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 - 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编辑本段]贝聿铭著名建筑作品简介 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u2022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其实,在约翰u2022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此后,贝律铭几乎年年获奖。一九八四年,由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而夺得是托漪学会颁发的荣誉奖。一九八五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崇高的研究院院士。一九八六年他作为十二名各族移民中有个人杰出成就者之一,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一九九零年,他和儿子贝礼中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得「洛杉矶美化奖」。一九九一年接受了新罕布什州特矛斯学院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得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香山饭店 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以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太太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 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一百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修了专门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 再现苏州园林记忆 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 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了美学上的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 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里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 群山律动中的一波 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丰富而错综的东方情结 苏州博物馆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银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贝聿铭的设计理念: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幸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幸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台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建筑构造之意境 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忧秀的创造才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是一件绝好的范例。 1997年1月21日贝聿铭在纽约曾接受过一次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我感谢KERK,我的老朋友,构造的形态当然被地形所左右,根据当地的规定,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必须在地下才行。” 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 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匠心独运,让2023-09-02 13:17:333
介绍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以及他的风格
贝聿铭(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艺术特点光线特点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玻璃与钢材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混凝土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几何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2023-09-02 13:17:496
雷诺扮演的警察说,贝垏詺设计的卢浮宫金子塔建筑是巴黎脸上的一道伤疤,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巴黎卢浮宫的这个新入口现在几乎跟卢浮宫美术馆一样有名。这座由生于中国的美国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引起诸多争议的全新的现代玻璃金字塔,现在仍受到传统派的嘲讽。因为他们觉得它破坏了这个文艺复兴时期王宫的尊严。歌德曾把建筑描述成凝固的音乐,批评贝聿铭的人把这七十一英尺高的金字塔描述为光洁黑板上的指甲划痕。然而激进的崇拜者们认为贝聿铭这七十一英尺高的透明金字塔将古老的结构和现代方法结合起来,艳丽多姿,二者相得益彰,它是一种连接新与旧的象征,它有助于将卢浮宫推进下一个千年。” ——引自“达芬奇密码”2023-09-02 13:18:054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前十名
一、哈佛大学美国政府的思想库、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北美最古老的法人机构校训:Veritas(真理)哈佛大学何以一流?这里,几乎聚集了全球最聪明的年轻头脑。近距离接触哈佛校园,你可以感受到一种让人精神释放的空气,学子和学者沐浴在不被禁止和排斥的气氛中。杰出校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等。二、剑桥大学公立研究性大学、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众多学术联盟的成员之一、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校训: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剑桥一定是有着特别的魔力,才会让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时如此不舍吧。英国剑桥大学:一个完美读书的地方!杰出校友:牛顿、达尔文、罗素、霍金、拜伦、查尔斯王子、金庸、徐志摩等。三、麻省理工学院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之美誉、“美国社会不朽的学术脊梁”(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称)校训:Ments et Manus(手脑并用创新世界)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经济学、语言学、商科也已发展得非常强。其斯隆商学院被列入美国商学院的“Magic 7”之中,生物则与哈佛办有联合教学及研究所。杰出校友: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世界级建筑师贝律铭等。四、斯坦福大学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临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硅谷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自由之风劲吹)该校先后培养了很多杰出的科技牛人,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特斯拉汽车、Firefox、艺电、太阳微系统、NVIDIA、思科、硅谷图形及eBay等公司的创办人。杰出校友:Google创办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前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美国前任能源部长朱棣文等。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公立研究性大学、以“自由”和“包容”著称、美国最自由、最激进的大学之一校训:Fiat Lux(拉丁语)"Let There Be Light"(英译)"让此地闪耀"伯克利的风格是独特的,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精英文化和草根大众文化这两种几乎背道而驰的文化特点,并孕育出其独一无二的校园风格。在这个诞生过72位诺贝尔奖得主、13位菲尔兹奖得主、22位图灵奖得主的校园里,也许路上偶遇的人就是下一个国际奖项的得主。杰出校友: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现任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等。2023-09-02 13:18:141
建筑小短文
室内外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人类的科学技术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生存空间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完善,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与建筑空间密切相关的学说,现代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设计需要通过密切结合运用环境心理学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善人类的日常生活。 环境心理学,人类的居住史,现代建筑,贝律铭的香山饭店,江西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9环境艺术设计系 朱蕾 人类拥有上万年的居住历史,从最远古的山洞,到草棚,到木构建筑,再到石材建筑,总是在不断的发展。显而易见的是,人类总是在不断的依托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空间,从而为自身谋取舒适的居住生活空间。在自身能力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人类会自觉的借助自己的能力而提升对居住的要求。不可否认,人类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从最原始时期就已经在运用环境心理学了,只不过那时候是无意识中的具象形态,没有人给其定义,完全是自发的智慧与能力。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文化技术不断完善的今日,拥有着比较完善的环境心里学说的今日,人类的居住空间,是如何运用环境心里学的呢?环顾四周,大到户外的建筑,小到室内空间,无一脱离环境心理学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实际是人类出行空间决定的,建筑的朝向,是希望最大程度的汲取阳光,建筑的层高,是顾及人类生存空间的极限,私密性的要求,建筑周围的绿化,人类追寻自然生活,改善空间质量的保证,建筑居住环境,最大的程度的远离繁杂地段,空间清新,交通便利等等。室内环境中,房屋的层高,空气的质量,居住生活空间的大小,具体的比如说,卧室要多大住的舒服,安全,卫生间浴室要多大要怎样设计才会让使用者更方便自在,餐厅得多大才让家人觉得用餐愉快,厨房得多大怎样设计才让忙碌的人觉得也很轻松,这一切都是有人类自身对归属感,领域感,个人空间,私密性等等决定的,也都是环境心理学运用的结果。 理想的生活空间,生活形态定是完美的结合了环境心理学的影响,拿实例分析,成功的建筑作品总能让多数人认可的一个参照,绝对是少不了看着美观,住着舒服,用着方便,而这些感性的意识形态也是空间完美利用的真实映射,拿贝律铭的香山饭店做分析,贝律铭设计香山饭店的时候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的,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与建成以后与当地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他主张严格限制北京城的建筑高度,以保持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这是为了极大程度的将建筑本身与整个环境极可能的融合,即是充分的结合和运用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整个建筑建在香山,也生在香山。香山饭店建造有许多的园林庭院,在设计过程中,无论设计师是布置一座假山或是一个植物空间的布局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需要考虑,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还要考虑与它有关的人的关系,设计师应该通过一系列关系的设计来充分展示物体最吸引人的特征,从而控制人对物体的感知。成功的建筑作品,总是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享受其带来的舒适人性化的设计,环境心理学,也总是会被完美的运用在每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人性化的设计,就拿江西师大的宿舍楼来说,一条条长长的通道,漆黑抑郁,不管是从室内空间来讲,采光来讲,还是安全消防来讲,这都绝对是一件及其失败的建筑作品,宿舍楼更是不人性化,室内空间狭小,人类长期生活在狭小的居住环境中,很容易让其心理变态,抑郁,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狂躁,从而影响身心健康,这都是欠缺对环境心理学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运用,当然也是中国平民的人权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折射。 人类的社会环境,物质环境都在不断的改善,渐渐的人性化,多数西方国家无论是在建筑中还是社会环境中都越来越适应人类生活的需求与发展的趋势,也是充分利用环境心理学的表现,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成功的建筑作品人性化的建筑作品也会在中国更多的呈现。2023-09-02 13:18:441
一级建筑指导:外国建筑史(6)
126. 个性与象征 对现代建筑风格“共性”的反抗。反对集体创作,认为“建筑是不能共同设计的”。其手法有以下三种: 1) 运用几何形构图。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赖特)、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 2) 运用抽象的象征。朗香教堂、柏林爱乐音乐厅(夏隆)、理查医学研究楼(路易斯·康) 3) 运用具体的象征。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小沙贝宁)、悉尼歌剧院。 127.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主张二元论、激进的折衷主义。隐喻主义思想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 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的语言》 布莱克——《形式跟随惨败——现代建筑何以行不通》。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三个特征:a)采用装饰,b)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c)与现有环境融合(文脉主义)。 英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就是至少在两个层次上说话:一方面他面对其他建筑师和留心特定建筑含义的少数人士;另一方面他又面对广大公众和当地居民”。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赞成二元论”。“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东西中挑挑拣拣”。认为建筑师不应抱‘或此或彼",应将对立的彼此的东西都包容下来。 文丘里:母亲住宅(1963年)、美国奥柏林学院艾伦美术馆扩建部分(1976年) 格雷夫斯: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2年) 穆尔: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圣约瑟喷泉 约翰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1984年)。 128. 解构主义 80年代中期,埃森曼、屈米为代表,把法国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理论应用于建筑创作。提出解构主义建筑。理性的非理性化是解构主义建筑思潮的主张。代表作:俄亥俄大学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129. 文丘里——“少就是少”——对“少就是多”进行批评 130. 《马丘比丘宪章》是UIA(国际建协会议)1977年;提出了城市规划新宪章。 131. 《威尼斯宪章》——1964年,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132. 《华盛顿宪章》——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的补充。 133. 《佛罗伦萨宪章》——1981年,保护古迹园林的宪章。 134. 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的建筑设计负责人是哈理森和阿布拉莫维茨 135. 法国在巴黎西郊自1965年起规划建筑的一个新区高层贸易办公区是德方斯新区 136.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北京香山饭店是贝律铭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是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 137.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厦是格雷夫斯设计的 138. 纽约AT—T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厦是由约翰逊设计的 139. 美国二十年代末由佩里首创的城市规划理论是邻里单位 140. 意大利广场的圣约瑟喷泉的设计者是查理斯.摩尔 141. 日本筑波中心大厦——矶奇新设计 142. 晚期现代主义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用高科技成果作为建筑艺术表现 143. 目前世界上跨度的建筑是巴黎工业技术展览大厅、底特律的韦恩县体育馆 144. 目前世界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 145. 耶路撒冷市最的伊斯兰教建筑是圣石清真寺(又称圣岩寺、奥马尔礼拜寺) 146. 印度最的素堵波式塔是桑契塔 印度的泰姬马哈尔陵被称为印度的一颗明珠,它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建在一个大坪台上。建筑形体四面对称,中央大穹窿是波斯的尖顶式,坪台四角有四座邦克楼。2023-09-02 13:18:511
光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光显示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对夜景照明创作的冲动。光是人居环境的要素,为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创造光明、舒适、绚丽。创造优美的光环境是建筑师、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光使建筑的实存成为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弱发生了变化,建筑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人们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形和影中感受光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正如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所说:“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变化,反映着光与建筑的完美交融。记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过SOHO概念的例子,撇开功能不讲,自然光在其设计中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它是一种人造环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通过小区内小环境,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由建筑围合的环境景观充当了阳光、雨水和风等自然要素的代言人,并成为居民生活体验的一部分。这里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可观赏树木的庭院,而是会有一种触动更深层情感的场所。在这样一个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中,人在精神上达到了至高的享受。通过树种、树形的精心挑选和搭配,绿化、水景的合理布局,铺地、设施的巧妙安排等等,都可以在环境景观中体现到“阳光感”无处不在。另外在这个人造自然中,尽量创造出让人能感受阳光,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正如有些小区中设计的“阳光会所”、“阳光曲廊”等诸如此类的小品景观,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光是建筑艺术的灵魂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正确地设光(指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反之则导致形象平淡或歪曲。光建构空间:明和暗的差异自然地形成室内外不同空间划分的心理暗示。光的微妙的强弱变化造就空间的层次感。光渲染气氛:晴空万里,细雨连绵,不同的环境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这当中光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光渲染的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光环境的艺术感染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光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人平庸。强化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实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光演现色彩:显色性好的人工光源可以象天然光一样真实地演现环境,人和物的缤纷色彩;显色性差的灯则造成颜色变异,丧失环境色彩的勉力。彩色灯光赋于光环境情感意识,使一些颜色响亮,但也会使一些颜色受到扭曲。光装饰环境:光和影编织的图案,光洁材料反射光和折射光所产生的晶莹光辉,光有节奏的动态变化,灯具的优美造型都是装饰环境的宝贵元素,引人入胜的艺术焦点。在以自然光源进行照明设计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可以采用,就是你要把整座建筑当作灯具,那么光源就在建筑物的外边,就是日光与天空的散光,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建筑物的开口部位,即门窗和天窗。事实上建筑物的所有表面都在改变着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进窗户,照到物体上。自然光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日光,另一个就是天空的散光。日光就是由太阳直接照射出来的光束;天空的散光就是空气中的微粒对阳光的散射。设计人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然光直射与散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天空光的散射效果是光设计的背景,是基础,这一点是很多设计人员没有意识到的。研究光与建筑的关系:其中包括1、光本身的性质(直射光、漫反射光、光的色彩,人工光、自然光);2、光的形状与建筑物的洞口;洞口在墙面上的高低位置对室内光照的影响;3、光射入建筑后的光域范围及成影形象随时间的变化;4、透光材料(全透、半透,材料的色彩对光色的影响);5、室内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承影面(墙面、地面、屋面)对室内光空间的影响;6、光在室内的明暗变化,小面积亮光与大面积光域对室内气氛营造的差别,可以用对比以营造空间变化。通过研究以上6点光与建筑环境的关系,运用光与建筑的一些基本特性,最终去分析、思考我们要如何创造建筑内特定的光气氛。建筑光环境设计在建筑节能方面同样大有可为。天然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要有效利用它。如果自然光能进入到某一空间,那电光源就只能算是一个补充光源,进行定点照明,平衡一些亮度而已。首先自然采光方面,应仔细考虑窗的面积及方位,并可设置反射阳光板;建筑内装修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通过这些手段保证获得足够的室内光线,并达到一定的均匀度,由此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节省照明能耗。采光窗作为建筑构成一个元素,在艺术上应和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在视觉上要求舒适,无眩光,功能上要考虑光、热与隔声的问题。建筑师根据不同建筑要求设计采光窗。目前除常见的侧窗和天窗外,天穹式采光窗、带反射挡光板的采光窗、阳光凹井采光窗、带跟踪阳光的镜面格栅窗和全反射采光窗使用也不少,呈现出采光窗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往的建筑采光设计都是假定天空是阴天,不考虑直射阳光。这样的采光设计计算简单,对阳光多变带来的采光不稳定,过热、眩光等问题都回避掉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节能的影响,国际照明委员会编写了《国际采光指南》,为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标准。利用晴天采光计算方法设计采光,约可减小15%的开窗面积,具有重要的节能和经济意义。另外直射阳光进入室内,不仅可给人们提供时间信息,多变的阳光和室内植物装饰,可增加室内视环境的情趣,赋于人有大自然的感受,可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自然光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可以使建筑富于各种特征,在空间和光影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可以创造出戏剧性”……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这句话极好地表达出“光”在设计师心目中的地位。确实如此,我们稍做回想,就能历数出众多将“光”视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设计大师们:柯布西埃,路易·康,迈耶,贝律铭,安藤忠雄……,迈耶以光为笔,勾勒出浓淡相宜的“精致水墨”,贝律铭大方又不失细腻的光的塑造,安藤忠雄以光在无机墙面上描画的“动人表情”,简约而纯净的气息,一次次以它们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展示光在建筑设计中的无穷潜力。如果说大师们运用自然光表现空间和质感的惊人之笔给人以无限的启迪,那么居室环境中人工光技术运用的巨大进步则给我们展现了又一大可作为的天地。光表现空间设计优秀的设计方案,首先对空间做慎重考虑,因为所有的建筑空间,无论有多少优点,难免有一些遗憾,首先要对其做扬长避短的再调整,即考虑对空间的二次创造,其中光对表现这种二次创造设计如强调空间、突出层次、虚化背景界限、深远空间等有极大的作用。背景照明:使空间更人性化背境照明的光线使房间充盈着柔和、迷人的光线,令空间人性化。为获得理想的背境光线,现代的照明设计采用反射自墙面和天花板的光线,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亮点,光线也不会在人的脸上产生阴影,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光线效果。背境照明的可以来自壁灯、吊灯或在橱柜、梁柱等高处光源。重点照明:强化突出光线重点照明采用精心布置的较为集中的光束照射某件物体、艺术品、盆景或某些建筑细部结构。主要目的是取得艺术效果。重点照明的设计常常使观赏者觉得光线是不太明亮的光源提供的,比如蜡烛或墙上的吊灯。嵌入式可调节照明装置、跟踪照明设备或可移动照明装置都可以提供重点照明的光线。可以让灯光来营造出您所期望的情调和氛围,取得最动人、最富戏剧性的效果。正因为灯光具有如此魅力,可以根据各个房间和空间块面的特殊情形来进行照明规划。由于所要达到的意图和目标不同,设计方案自然也大相径庭。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房间没有必要突出家具物品陈设,便不妨采用漫射光照明,让柔和的光线遍洒每一个角落,而在那些放满艺术收藏品的区域,最有效的便是准确、直接的灯光投射,以突出主题。一些公共活动场所(比如客厅、餐厅)需要有一种友好、亲切的气氛,产生这一效果的最好办法是选用传统的顶灯或枝形灯。如果还能辅以大落地窗,以便吸纳自然光线,效果则更佳。有时,照明也有一些不寻常的用法。比如,把光源嵌在大理石楼梯的台阶内部,可以产生美丽的半透明光效。即使像台灯之类的家用照明用具,如果加以精心选择,所产生的投影效果和情调也会有很多变化。例如,手制羊皮纸灯罩和日本纸灯灯罩质地比较轻薄透明,光效透过它们射向四周,显得柔和、飘渺;而那些不太透光的灯罩会将光线向下聚拢,其效果与前者相比自然情趣迥异。要是灯架或灯罩上缺了这些饰物,如此丰富有趣的光影组合实在是难以企求的。浴室的照明设计最好是或浪漫或平易的情调,复古的墙地砖在多层次灯光洋洋洒洒的照射下,带来了古典的美,而局部的投射光则将我们引入深邃。光的装饰作用在现代居室设计中,光不再仅仅是照明作用,随着人们对环境气氛的要求越来越高,光所具有的装饰效果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们所运用,光有冷暖之分,有颜色,经过“裁剪”有形状,光与其他材质配合可共同演绎动人的场景效果。光色最基础的便是冷暖,室内环境中只用一种色调的光源可达到极为协调的效果,如同单色的渲染,但若想有多层次的变化,则可考虑有冷暖光的同时使用。现代居室中考虑动用五/+颜六色的光营造温馨气氛的佳做举不胜举,例如淡黄色墙面和地面的房间,采用暖光源与地面石材相映,突出温暖气氛,而白色吊顶采用非直接照明用途的冷光源,达到了衬托暖光源的作用,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丰富。装饰照明的光色彩不同,人的视觉效果就不同。用照度适宜的中性白光照射白色或近似白色的墙面,会出现清洁、宽敞、明亮、醒目的效果。通常性况下,鲜艳、饱和、照度充足的彩光会带来健康、明亮、堆璨、瑰丽的效果,而光色不纯或照度不足的彩光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效果。如微弱的黄光会散发昏暗、暧昧的气息,暗淡的红光会渲染压抑、恐怖的气氛,幽暗的蓝绿光则会造成阴暗、诡秘的效果等等。另外,照明效果直接受到建筑立面的材料材质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墙面配合灯光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粉刷墙壁应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适宜颜色的乳胶漆。一般用白色粉刷墙壁的居多。因为白色反光强,使房间显得洁净、宽敞、明亮,较适合小或暗的居室。淡橙色给人以热烈、愉快、兴奋和温暖的感觉,宜于冬季采用,如果更淡一些,便四季咸宜。红色刺激性较强,一般不宜用来粉刷房间。不过,如果用极淡的粉色浆刷墙,再配以各色灯泡,整个房间会造成热烈、温暖的气氛;用红色内墙乳胶漆来装饰结婚新房,更显得喜庆、热闹。淡蓝或淡绿,前者给人以清爽、开阔的感觉,后者具有安谧恬静的效果。南向的房间可用清淡些的色调,北向的房间宜用暖色调。房顶、墙壁、地面要依次渐变地布色,正如自然环境的过渡:天空的淡蓝,田野的浓绿,土地的黄褐。光还可被“裁剪”成各种形状,或点,或绒,或面,光的边缘则可虚可硬,主要取决于受光面或是“穿过面”的形状,如居室的门厅较为狭长,为了不使大门或客厅之间的连接看上去低矮、狭窄、冗长、阴暗,设计师通过大量用光,将其设计成了一个“光的环境”,一个处理精致的门厅走廊,从客厅往外看去,是另一处明亮、有趣的天地,而非简单地承担交通功能的走廊。此外,光通过影对有质感肌理的材料表现的强化装饰效果,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光与彩色玻璃的配合几乎可使任何色彩和花纹表现其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其实,最能影响室内环境的装饰项目就是光(照明),因为它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休闲。不同形式的照明会左右物体或空间的形象、色调以及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照明既能营造也能破坏室内环境的气氛。但实际情况常常是:建筑风格与结构已设计完成并付诸建筑实施,这时人们才想到照明,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照明同其它因素一样,需要从设计之初就予与考虑。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建筑学、室内设计)在这方面缺乏训练与主动的学习思考,出色的照明设计应当把居住者所有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考虑在内。(一些专业设计软件对光效果的设计分析帮助很大,如:3dsmax,Lightscape,finalrender,Vray,但仍然需要掌握照明的理论和实践。)总之,光在居室设计中的运用,令古今中外的很多设计师不断探索其神奇的魅力,当光被设计师们更好地利用并展现其魔力时,我们的生活空间将会创造得更美。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app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2023-09-02 13:18:581
一家三口计划去苏州游玩,有哪些地方推荐?
苏州作为旅游城市之一,有很多著名的景点:苏州博物馆、古典园林等都比较适合一家三口游玩,既能赏林又能学习,不失为小朋友大朋友的好去处啊。苏州博物馆巧借拙政园的一方粉墙黛瓦,于古典园林中融入现代感极强的几何线条,点缀江南常见的青竹绿柳,“不高不大不突出”成了苏博设计的重要理念。伫立苏博院外,你很难想象出这是一家博物馆,但是稍稍回味,就会觉得这才是苏州博物馆该有的样子,有着传统的美感,却又不显的过时,再等待上几百年,苏州博物馆也应当是这古典与现代融合得刚刚好的模样。景点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用时参考:3小时以上交通:乘坐9016路社区巴士/9025路社区巴士公交车至苏州博物馆站下车,步行约160米即可到达。门票:免费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开放时间09: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月1日-9月30日 周二-周日)全天(全天)(1月1日-9月30日 周一)09: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0月1日-10月7日 周一-周日)09: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 (10月8日-12月31日 周二-周日)全天(全天)(10月8日-12月31日 周一)补充说明::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并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景点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沧浪亭街3号用时参考:3小时以上交通拙政园:乘坐公交好行1号线北线/好行1号线南线/好行夜1线至拙政园换乘中心(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沧浪亭:乘坐公交好行1号线北线/好行1号线南线至沧浪亭(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狮子林:乘坐公交好行1号线北线/好行1号线南线至狮子林(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留园:乘坐公交好行1号线北线/好行1号线南线至留园景区(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怡园:乘坐公交好行1号线北线/好行1号线南线至怡园(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门票:(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各个园林票价不同,请以具体景区官网或现场公示为准开放时间:07: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2023-09-02 13:19:172
参观苏州博物馆后的个人感想(2)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四 国庆节,我去了苏州博物馆参观,它是由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贝律铭设计的。博物馆外观是由灰白两色组成的,从远处看,就像一幅水墨画。 博物馆内收藏了3万多件文物,有史前陶器、玉器;春秋青铜器、玉器;六朝青瓷,五代秘色瓷,还有竹木牙角器,文具,赏玩杂件,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是由一个碗和下面的托盘组成的。为什么说它是“秘色”?我看了介绍,原来是吴越国钱氏控制了窑厂,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老板姓不能用,所以叫秘色。它装饰的像一朵荷花,大大小小的花瓣连成一片。上的釉很精致,黄中带白,白中带青,处理的非常精精细,很光滑。 我又到了下一个馆,最引人注目的是“真珠舍利宝幢”,这是国宝级文物,也是苏州博物馆珍藏文物之一,是北宋遗物,距今已经有1千多年了。它是用楠木做成的,高122.6厘米,每一个地方都做得很精美。制作者用了很多珍贵材料,还用了10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巧夺天工,精美绝世,光装饰的珍珠就有3万多颗,体现了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物是体现了古城苏州的品味与风格,是文明记忆的汇聚凝结和传承。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五 苏州博物馆、忠王府、贝聿铭。乍看之下,这三个词语根本毫无关联,可是我们苏州的新博物馆恰是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新馆也包括修葺一新的忠王府。带着对苏州博物馆的好奇,我们与今年3月来到了新馆。 刚走到西北街段,就望见远处有一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几何形建筑——苏州博物馆!这就是贝聿铭老先生所钟爱的“小女儿”吗?我们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到了!到了!新馆与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新馆正门口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桃花灿灿。广场两侧修复了古色古香的沿街古建筑,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公众配套服务于一体,为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提供了便利。 刚进大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园林式花园,池塘、小桥、假山、亭台交相辉映,恰到好处的组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佩服贝聿铭老先生的鬼斧神工。 但这赞叹马上又被诧异所取代——我们走入了西部主展区,首先看到的是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为北宋遗物,距今一千年左右。真珠舍利宝幢外形精美,选材名贵,工艺精巧,是北宋人民智慧的结晶。她静静地端坐在玻璃罩内,仿佛诉说着吴地的千年辉煌。 同样身为国宝级文物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则给人以神秘感地多。这种瓷莲花碗,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突起。它的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所谓秘色,各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青瓷统称,有的说是翡色之意u2026u2026。究竟是何意也不是你我所能讲得清楚的。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接下来的文物更是层出不穷,书斋陈设、玉器摆设、服饰u2026u2026这般精美的东西,今生得以一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忠王府。曾经骁勇善战的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曾经被李鸿章称赞“平生所未见之境也。”江南最大的古戏台就在这里。玻璃柜中陈列的发饰、戏服美伦美焕,令人痴迷。红鲤、池水、古木、青竹构勒出一幅美丽的花园春景水墨画。 苏州博物馆,美丽,安详,丰富。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六 寒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游玩,我和妈妈一同来到位于苏州齐门路以东、东北街以北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听说它是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亲自操刀的在故乡的“封笔”之作,在这里的所见所闻都是前所未有的,令人赞叹。 苏州博物馆新馆占地10666平方米,建筑占地617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最高不超过17米。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新馆建筑为地面二层,地下一层。有书画厅、两塔瑰宝厅、明清工艺厅、吴文化厅和临时展厅,另设有书店、影视厅、多功能厅、贵宾厅、观摩室、书画装裱室、文物修复室、陈列设计部、考古部和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地下库房、面积达57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吴地遗珍”系列包括史前陶器、玉器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的"吴塔国宝"系列包括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 馆内还珍藏吴江海堤、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等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构形惟妙惟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馆藏从虎丘塔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造型精美别致,釉色晶莹滋润;从瑞光塔发现的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年)所制“真珠舍利宝幢”,虽历千年之久,仍然斑斓璀璨,富丽堂皇,体现了当时在雕刻、镶嵌、漆工、金银细工等方面高度的技术水平;同时发现的宝幢内木函四壁彩绘 、天王像和木刻版妙法经华经册等,也是价值很高的文物。特别在地下一层,珍藏了70余幅清代苏州地区状元书扇,其数量占清代地区状元数量的一半以上,是具有地方特点的书画扇。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寒假见闻!2023-09-02 13:19:461
我不同意「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后天努力」
一个人要成为天才,他必须具有一分比别人高上百倍的天份,再加上和天份对等的99倍努力,才可成为天才. 我用数学方式再详细解释,相信你便会更易明白: 假设成就值高于20000便定义为天才, 一个智商是200的聪明人,他付出了99倍的努力,他的成就值便是20000,算成为天才; 一个智商是250的更聪明人,但他付出了只有1倍的努力,他的成就值便是500,便算不了天才; 一个智高只有50的天生弱智的人,他付出了10倍的努力,他的成就值也是500,当然也一定不可以是天才 用数学方式来演绎这句说话,可能是有一点勉强,但细心想想3个例子的比较,就会看出一些道理来,哈哈! 其实「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后天努力」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成功不是天掉下来的东西}!这是用于提醒那些天赋条件优厚的人,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点,便是很了不起!要有卓越的成就,必须要利用比人优胜很多的天赋,加上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令才能发挥到天才的水平,也就是等于叫人不要骄傲及自满. 所以句子中字面上是用1比99的比例也好,1比10的比例也好,其实并不是重点,只是1比99予人感觉强烈一点!明白吗? 大家可以不同意那个比例,但叫人不可自满的含意却是绝对的正确,所以我会支持这句说话!希望你明白了背后的实际含意之后,可以接受更什的:「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上九百九十九分的后天努力」这个说法! 有太多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2008-03-26 17:09:13 补充: 迷信天份者,必遭遇失败,当人认为天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时,那人能成功的机会便是零.只有能明白「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上九百九十九分的后天努力」的人,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你千万不要成为 "天份”的迷信者! {成功和成就}与{天赋}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明白吗? 首先有点混乱,天才≠成就,天才≠每一方面都是天才 天才亦要吸收知识及付出 爱因斯坦天才,牛顿天才,梵高天才,贝律铭天才、莱特兄弟天才,马友友天才,贝多芬,爱迪生、但将他们的成就对调到在另外的一个不知的领域,他们是否一定有相同的成就呢?(还是天才吗?) (但他们一直努力热切追求知识,理想,肯为理想付出) 有小朋友四岁懂打鼓,十二岁读大学如果他们停止吸收相关知识十年后会如何,他们还是天才吗?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天份,但是如何被启发那天份出来,付出多少努力,最后拥有的成就乎我们才能确定他是否天才。 俗语有句天生我才必有用: 读书捧旦,运动第一(十项全能) 读书第一(十A),运动捧旦 那个是天才 还是两个都是天才,只是在唔同领域而巳。 刘祥跨栏巳打破世界纪录,赢多输少,为何还要不停练习。 为何天才通常都是只有一个专长的领域 只是代表你对某些事情是有独特天份,包含(感觉,专注,兴趣,知识追求,梦想,理解,等等) 无天份(天才)只是如何努力都要较有天份的人辛苦才能达致成功 有天份但唔努力一样无法成功 这好比uf570兔赛跑 2008-03-26 08:40:16 补充: 何必执著于1 : 99之数字 参考: 个人认同有天份比没有天份较易成功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必须先更正你的想法。 「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后天努力。」这句话,不是叫你拿「天份」跟「后天努力」作比较。比较「天份」应该占高比例一点还是「后天努力」应该占高比例一点。 这句话是想表达「无论你有多高的天份,后天的努力也是必要的。」 它用「一分」去形容「天份」﹑「九十九分」去形容「后天努力」就是想告诉你,「天份」在成功的路途上占的比例太少了,少到可以不用去考虑。「后天努力」才是必要的因素。 有听过一句话吗?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正如你所说,叫一个没天份的人(天生弱智的)去做一件事情,你敢说一句︰「他一定会做得比正常人差吗?」 (在你用「天生弱智」这四个字作例子之前,你就必须把你脑海中的「成功」这两字的意义改一下。) 虽然最后他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他起码愿意付出努力,去做过,去尝试过。 「事倍功半」就是不成功的理由吗?对你来说「成功」可能是一个「结果」。但是,「真正的成功」真的是可以用结果去衡量的吗? 好好想一下,答案是「不」。 「结果不是判定成功与否的因素。真正成功的人,是在过程中付出过努力的人。」 在你问这条问题之前,我相信你自己已经有一个想法「后天努力比起一切都来得重要」对吗? 既然「后天努力」你觉得是这么的重要,为什么不去选择相信它,坚持它呢?为什么还要拿它跟「天份」作比较呢? (相信努力会成功的人,就算最后不是赢家,也绝不会是输家。) 最后,我把你那句话改一下再送你︰ 「成功是100%的后天努力,天份只会是101%之后的加成。」 (^^希望这点小意见,可以帮得到你。不过我相信你ok的,f3就可以问得到这种问题。我想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些什么。) 我同意您的讲法 我觉得这句话太夸了! 不切实际、过份乐观且太天真了! 如果是真的 那岂不全部低能人士都可成为天才? 又正如有一句说话谓世上没有丑女人 只有懒惰的女人 都是一样难以令人信服啊! 丑小鸭变天鹅亦只是传说 样丑的女人无论多勤力都难逃做丑女的命运 只是美与丑没有一定尺度去评核 然而 智商却可以 天才与 *** 差天共地! 还未见过有智商低人士变过天才! 这句说话最初可能是用来鼓励一些平庸的人 但不真实没有说服力的说话就等于废话 通常讲是天下无敌的! 参考: 个人意见2023-09-02 13:19:531
金秋十月探访黄山名人墓
安徽省黄山市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历史 上名人辈出,汪华、郑之珍、渐江和尚、戴震、汪采白、苏雪林、许士骐、曹元宇、汪世清都是诞生在黄山土地上的杰出人物。 1、汪华墓 汪华墓,位于黄山市歙县桂林镇云岚山;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汪华(586—649),歙州歙县(今属安徽绩溪)人;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保境安民,占据歙、宣、杭、饶、睦、婺六州,自称吴王;天下归唐后,自弃王号,向唐称臣,被高祖李渊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六州总管;至太宗朝,被加封忠武大将军、九宫留守,执掌京师禁军;以文韬武略和忠义勤政为当朝和后世敬仰;六州百姓尊奉其为汪公大帝,建祠筑庙四时祭祀。 2、郑之珍墓 郑之珍墓,位于黄山市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圣堂坞山上,为夫妇合葬墓;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之珍(1518—1595),徽州府祁门县(今安徽祁门)人;考取秀才后,乡试屡试不第,遂潜心于戏曲创作,代表作有《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五福记》等,在目连戏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目连戏被誉为中国戏剧之祖。 3、渐江和尚墓 渐江和尚墓,位于黄山市歙县西于山上;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渐江和尚(1610—1664),江南省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僧名弘仁,自号渐江僧;擅画能诗,尤以山水画闻名,是“新安画派”的开创者。 4、戴震墓 戴震墓,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商山乡几山头前;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戴震(1724—1777),安徽省休宁县隆阜镇(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中举前即以学问闻名;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毛郑诗考》《尚书义考》《考工记图》《尔雅文字考》《方言疏正》《水地记》《勾股割圜记》等,在哲学、音韵、训诂、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是“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5、汪采白墓 汪采白墓,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披云峰北坡中部山岗上;现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汪采白(1887—1940),安徽省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出身名门,少承家学,5岁拜黄宾虹为师,21岁入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专攻国画;毕业后,先后担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学校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和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校长;在艺术上,上承“新安画派”,兼法宋元,以山水花鸟见长,尤擅青绿山水。 6、苏雪林墓 苏雪林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现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雪林(1897—1999),安徽省太平县(今属黄山市黄山区)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自法国留学归来后先后在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文学成就斐然,代表作有《绿天》《蝉蜕集》《棘心》《屠龙集》《蠹鱼生活》《南明忠烈传》等。 7、曹元宇墓 曹元宇墓,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披云峰上。 曹元宇(1898—1988),安徽歙县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工业专科学校、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北洋工学院、浙江医科大学、江苏医学院;除在化学上有卓越成就外,在医药学、教育、绘画方面亦有突出贡献。 8、许士骐、贝聿玿夫妇墓 许士骐、贝聿玿夫妇墓,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披云峰上。 许士骐(1900-1993),安徽歙县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院; 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代表作品有《鱼乐图》《望岳》《黄岳松峰》《黄山云海松涛图》《 人体解剖与造型美术之研究》等。 贝聿玿(1908—2010),浙江兰溪人;贝律铭堂姐,毕业于苏州女子职业学校美术专科,在书画和刺绣上造诣颇深,“中国女子书画会”重要成员。 9、粟裕墓 粟裕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旁。粟裕将军的骨灰播撒在全国8个地方,这8个地方分别建有粟裕墓或纪念设施,黄山粟裕墓是其中之一。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四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总指挥、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总指挥、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市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10、汪世清墓 汪世清墓,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披云峰上。 汪世清(1916—2003),安徽歙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分修物理专业和经济专业,文理兼通;师承黄宾虹、汪采白,对徽州书画 历史 文化有深入研究;曾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全书》学术顾问。2023-09-02 13: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