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kcik
-
碳水化合化物在人体内吸收利用的形式是葡萄糖。
葡萄糖(glucose),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改带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盯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由于葡萄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其化学组成和结构成为19世纪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1884年,埃米尔·费歇尔(Fischer)开始研究糖类。当时所知的单糖只有4种。
两种己醛糖(葡萄糖、半乳糖)、两种己酮糖(果糖 、山梨糖),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6H12O6,慕尼黑大学的化学家吉连尼(H.iKhani)初步探明凯歼哪葡萄糖和半乳糖是直链的五羟基醛,果糖和山梨糖是直链的五羟基酮。
注意事项:
1、有低钾倾向、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在使用高浓度糖液过程中,突然停用时,可能引起低血糖。
3、周围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易发生静脉炎和血栓,渗漏血管外可刺激局部组织。
4、葡萄糖有吸湿性,且易发霉,故在注射剂的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无菌操作。
5、冬季应先将其加热至与体温相近,再徐徐静注,以避免引起血管痉挛。
相关推荐
埃米尔·费歇尔详细资料大全
1852年10月9日生,逝世 1919年7月15日,化学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外文名 :Hermann Emil Fischer 别名 :埃米尔·费歇尔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德国奥伊斯基兴 出生日期 :1852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 :1919年7月15日 职业 :化学家 毕业院校 :波恩大学 信仰 :天主教 主要成就 :诺贝尔化学奖 (1902) 性别 :男 教育背景,生平,研究贡献, 教育背景 研究机构 慕尼黑大学 (1875-81)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1881-88) 维尔茨堡大学 (1888-92) 柏林大学 (1892-1919) 母校 波恩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 博士导师 阿道夫·冯·拜尔 博士学生 阿尔弗雷德·斯托克 奥托·迪尔斯 奥托·鲁夫 获奖 诺贝尔化学奖 (1902) 生平 1852年10月9日,埃米尔·费歇尔出生于德国莱茵河附近的乌斯吉城,他的父亲劳伦兹·费歇尔是当地富有的企业家。埃米尔自幼勤奋好学,186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波恩大学预科,1871年进入波恩大学,一年以后,又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该校对于新入学的化学系学生要求很严,规定必须经过严格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训练。在德国化学家H.罗斯指导下,E.费歇尔熟练地掌握了用本生创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水质。接着,E.费歇尔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很幸运的是,他开始与拜教授接触。拜耳很快就发现了这位勤奋好学的青年的才能,并精心地加以培养。 1874年E.费歇尔在拜耳教授指导下,完成了论文《有色物质的萤光和苔黑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E.费歇尔毕业以后,当时已受聘担任慕尼黑大学化学教授的拜耳希望E.费歇尔能和他一起在慕尼黑大学任教。能够在这位有机化学权威指导下学习和研究,恰恰是E·费歇尔的愿望,于是E.费歇尔欣然当了拜耳的助教。 19世纪的有机化学大师,对糖、酶、嘌呤、胺基酸和蛋白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在著名的威廉皇帝学会的创立中,费歇尔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德国的费歇尔是最知名的学者之一。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童年与教育 费歇尔出生在德国科隆地区的奥伊斯基兴小镇,父亲是一个商人。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后,他本想进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但他的父亲强迫他从事家族生意,直到确定他的儿子不合适经商,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太蠢成不了商人,只能去读书”[1]。费歇尔从而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化学,曾经上过凯库勒等人的化学课程。1872年他转学到德国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建立的威廉皇帝大学(现今的斯特拉斯堡大学,该大学化学系的一间阶梯教室以费歇尔命名)以求继续学习物理,却在阿道夫·冯·拜尔的影响下,决定终生从事化学。1874年以对萤光黄和酚酞染料的的性质进行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助理讲师。 Emil Fischer 研究贡献 糖类和蛋白质研究 1883年他接受巴登苯胺苏打厂(巴斯夫股份公司的前身)的邀请,前往担任其实验室负责人。期间他开始了对糖类的研究。1880年以前,人们已经测出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并通过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裴林反应推测葡萄糖中存在醛基。费歇尔结合前人的成就和自己对肼类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首先研究了葡萄糖的性质,如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葡萄糖被还原为醇,糖类与苯肼的反应形成苯腙和脎,后者成为确定糖类的特征鉴别反应。 1888年到1892年他成为维尔茨堡大学化学系教授,这是他觉得很快乐的一段时间,他喜欢去附近的黑森林散步,对其中生长的地衣进行了研究,这一阶段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有机化学中描述立体构型的重要方法—费歇尔投影式,竖直线代表远离观察者的化学键,水平线代表朝向观察者的化学键,这样将三维结构的分子用二维形式表达出来,使得研究者便于互相交流。。1892年他接替刚刚去世的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任柏林大学化学系主任一直到1919年去世。在柏林,费歇尔总结当时所有已知糖的立体构型他接受了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葡萄糖中存在四个手性碳原子的观点,确定了葡萄糖的链状结构,并认为葡萄糖应该有2的四次方=16种立体异构体。并且自己合成了其中的异葡萄糖、甘露糖和伊杜糖。 1899年到1908年费歇尔对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费歇尔之前,李比希等人试图像小分子一样用简单的化学式来描述蛋白质,但遇到了困难。费歇尔首先提出胺基酸通过肽键(-CONH-)结合所形成的多肽,多肽正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在实验上,费歇尔改进了测试胺基酸的办法,发现了新的环状胺基酸脯氨酸和氧脯氨酸。他还尝试使用光反应来让胺基酸合成蛋白质。并合成了二肽,三肽和多肽(含18个胺基酸[5])。给后来桑格等人对蛋白质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 费歇尔的后半生得到了很多荣誉。他是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荣誉博士。他还荣获普鲁士秩序勋章和马克西米利安艺术和科学勋章。1902年他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但生活是悲惨的,他的一个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另一个儿子在25岁时因忍受不了征兵的严厉训练而自杀。费歇尔因此陷入抑郁之中,并患上了癌症于1919年去世。费歇尔的第三个儿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对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有一定贡献。 肼类与嘌呤研究 在斯特拉斯堡的临时讲师任上,费歇尔作出了自己在化学上的第一个重要发现,使用亚硫酸盐还原重氮苯,合成了苯肼(C6H5NHNH2)。以苯肼为起点,他和他的表弟奥托·费歇尔一起研究肼类的性质,他们提出了从三苯甲烷生产染料的新合成路线,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1875年拜耳被邀请前往慕尼黑大学接替1873年去世的李比希留下的化学系教授的教职,费歇尔跟随拜耳前往,成为拜耳在有机化学研究上的一名助手。 嘌呤的化学结构1879年费歇尔被慕尼黑大学任命为分析化学的副教授,并拒绝了来自亚琛工业大学的担任化学系主任的邀请。1881年他被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任命为正教授,对茶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的组分进行研究,分离并分析了茶碱、咖啡因和可可碱等,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化合物和尿酸都是一个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这个化合物便是嘌呤,是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杂合的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代谢物之一。 科学发展的贡献 一、对糖类的研究; 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 三、对蛋白质;主要是胺基酸、多肽的研究; 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 由此可见,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对有机化学中那些与人类生活、生命有密切关系的有机物质的探索。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蛋白体”实际上就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鉴于这一点,可见费歇尔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为现代蛋自质和核酸的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AKA Hermann Emil Fischer Born: 9-Oct-1852 Birthplace: Euskirchen, Prussia, Germany Died: 15-Jul-1919 Location of death: Berlin, Germany Cause of death: Suicide Gender: Male Race or Ethnicity: White Sexual orientation: Straight Oupation: Chemist Nationality: Germany Executive summary: Investigated sugars and purines Father: (busines *** an) Wife: Agnes Gerlach (dau. of Professor J. von Gerlach, m. 1888, three sons) Son: (d. WWI) Son: (d. suicide age 25, during WWI) Son: Hermann Otto Laurenz Fischer (Professor at UC Berkeley, d. 1960)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onn University: PhD, University of Stra *** ourg (1874)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unich (1875-81)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Erlangen (1881-88)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1888-92) Professor: Professor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erlin (1892-)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1902 Davy Medal 1890 以费歇尔命名的贡献 费歇尔吲哚合成 费歇尔投影式 费歇尔恶唑合成 费歇尔肽合成2023-06-28 02:10:571
因发现人类血型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人是谁?拜托各位了 3Q
兰德斯坦纳,奥地利人。兰德斯坦纳于1868年6月14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43年6月24日殁于美国纽约,是奥地利一美国病理遗传学家。他是一位著名的维也纳记者的儿子,在少年时代,他就酷爱医学。他家附近有一所公立医院的附属医学院,那里经常进行人体解剖实验。小兰德斯坦纳经常爬到实验室窗口偷看,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他甚至想知道,人在临死瞬间是个什么情形。他弄来许多有插图的医学书籍,常常看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探索人体奥秘,成为一名医生。1885年,17岁的兰德斯坦纳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学校里,他广博的医学知识引起了教授们的注意,也因此受到学校格外重视和特殊培养。大学学业完成后,1891年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随后,两度在维也纳短期从事临床。1892~1894年他先后在德国化学家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和阿瑟·汉茨(Arthur Hantzsch)指导下学习化学。学成后回到维也纳,1896~1908年作为病理学家在维也纳大学卫生系和病理解剖研究所任职。1911~1917年在该校任病理学教授。后来他又到荷兰度过两年时光,然后移居美国。1922年他到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任职,中间还来中国北平(今北京)工作过一年,以后他转赴纽约,1929年加入美国国籍,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逝世。2023-06-28 02:11:281
汉斯费歇尔发现了什么
汉斯费歇尔发现了“叶绿素”分子结构与人体的红血球分子,结构上很相似,制造成了“人造血红素”。汉斯·费歇尔,Hans Fischer,(1881~1945)德国生物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柏林洪堡大学埃米尔·费歇尔助手。1908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不久去该校任教。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大学有机化学教授。汉斯·费歇尔成功的研制出了人造血红素,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血红素是血液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常作为血红蛋白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内的传递和氧化还原作用。汉斯·费歇尔的人物生平1、1904年获得马尔堡大学化学学位。2、1906年和1908年分别获得医学执照和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成为埃米尔,费歇尔的助手。3、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4、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教授。5、1930年因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结构的研究,以及血红素的合成,获1930诺贝尔化学奖。2023-06-28 02:12:001
请问什么是费歇尔投影式啊?
费歇尔投影式描述旋光异构体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时可用费歇尔(E.Fischer)投影式来表示。费歇尔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于1891年提出。2023-06-28 02:12:132
汉斯·费歇尔详细资料大全
汉斯·费歇尔,Hans Fischer,(1881~1945) 德国生物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柏林大学埃米尔·费歇尔助手。1908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不久去该校任教。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大学有机化学教授。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汉斯·费歇尔 外文名 :Hans Fischer 国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881 逝世日期 :1945 职业 :生物化学家 毕业院校 :马尔堡大学 主要成就 :诺贝尔化学奖(1930),胆红素与血红素的合成 人物生平,科研成就,砒咯色素,科研功用,研究叶绿素,晚年生活, 人物生平 1904年获得马尔堡大学化学学位 1906年和1908年分别获得医学执照和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成为埃米尔,费歇尔的助手 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 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教授。 1930年因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结构的研究,以及血红素的合成,获1930诺贝尔化学奖。 科研成就 从1921年到1928年,费歇尔了8年多的时间在 色素 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卟啉化合物。费歇尔在实验中还发现,当把胆汁中的胆红素分子碎裂一半时,在胆汁色素里就有血红素的成分存在。同时,他又发现血红素的结构同吡咯有着实质性的类似,这就证明了一切结构与吡咯类似的有机物质都可能用来制造提取 血红素晶 ,当把铁加入一种合成的名为原卟啉的卟啉分子中时,就制得了 人造血红素 ,并证明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同从血红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样。由于这一突出贡献,费歇尔于1930年荣获 诺贝尔化学奖 。 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30年代,费歇尔研究 叶绿素结构 问题,发表100多篇有关论文。着重论证叶绿素噗吩取代时,中心有1个镁原子。这些研究成果为最后 合成叶绿素 铺平道路。 砒咯色素 费歇尔从胆汁主要有色物质胆红素入手研究砒咯色素。第一个研究成果是血红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脊椎备注的输扭送色素。研究表明,血红蛋白质是由CH基联结起来的4个不同取代吡咯,中心有铁原子大环结构。1929年后,证明胆汁色素是由卟吩氧化降解产生的线型四吡咯结构。1944年发表有关胆红素合成论文。 汉斯·费歇尔 科研功用 汉斯·费歇尔成功的研制出了人造血红素,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血红素是血液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常作为血红蛋白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内的传递和氧化还原作用。从1921年到1928年,费歇尔整整花了8年多的时间对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卟啉化合物;还发现,当把胆汗中的胆红素分子碎裂一半时,在胆汗色素里就有血红素的成分出现。在实验中,他还发现血红素的结构同吡咯类似,这一情形证明了一切结构与吡咯类似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用来制得人造血红素,并证明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同从血红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样。费歇尔的这一突出贡献,使他获取了193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人造血液是一种乳白色的完全人工合成的血液代用品。它可以代替人血中的血红蛋白从肺脏向人体其它部分输送氧气。 血红素 196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两位教授拉克和高兰做了一次示范表演:将一只小鼠完全浸没在全氟化碳溶液中,小鼠仍能活着,这是因为在这种全氟化碳溶液中,小鼠仍能得到生存所必需的氧气,所以不至于因窒息而死亡。但是这种全氟化碳溶液不能同血液混合。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亨利·阿·斯拉维持终于在补充蛋白的情况下,使全氟化碳溶液乳化,这种乳化液就称为“复苏DA”。虽然这种乳化液能同血液混合,但是仍有使血液凝聚的危险,并有可能阻塞某些毛细血管,因此没能在临床上套用。1979年4月,在日本一家医院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亟待抢救,但是因为他具有罕见的血型,当时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血型给他输血,所以良知内藤医生只好给他注射了一定量的人造血—复苏DA。病人却因此而得救了。第一次向人体输送人造血的试验获得了成功。这说明费歇尔的这项科研成果将会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研究叶绿素 汉斯·费歇尔获得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继而着手研究叶绿素---植物中的绿色物质。关于叶绿素,威尔施塔特曾花费很大精力进行过研究。叶绿素的分子组成很象血红素,但是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极细微的差别,难以分辨清楚。费歇尔把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全部时间都奉献给这一任务,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得出了叶绿素分子的完整结构。血液之所以红、植物叶子之所以绿的秘密都被他揭开了。 晚年生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费歇尔仍留在德国,在德国战败前一个月,由于慕尼黑遭到大规模空袭,他的实验室被炸毁,在绝望之中他自杀了。2023-06-28 02:12:481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化学奖详细资料大全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化学奖》主要讲述了,诺贝尔奖自1900年设立、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诺贝尔奖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学奖项,它是科学文化殿堂的皇冠与权杖,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科学文化荣誉。 这套丛书用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精彩绝伦的人生画卷,愿青少年们“见贤思齐”,从世界一流大师的经历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和点拨,从而开拓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基本介绍 书名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化学奖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页数 :143页 开本 :16 品牌 :未来出版社 作者 :李磊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41744464 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化学奖》由未来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雅克比·亨里克·范特霍夫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斯万特·奥古斯都·阿雷尼乌斯 威廉·拉姆塞 阿道夫·冯·贝耶尔 亨利·莫瓦桑 欧内斯特·卢瑟福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维克多·格林尼亚 西奥多·斯维德伯格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阿道夫·奥托·莱因霍尔德·温道斯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詹姆斯·贝特切尔·萨姆纳 格林·西奥多·西博格 莱纳斯·卡尔·鲍林 弗雷德里克·桑格 威拉得·法兰克·利比 多萝西·玛丽·克劳福特·霍奇金 曼弗雷迪·艾根 约翰·瓦卡普·康福斯 赫伯特·查尔斯·布朗 保罗·伯格 福井谦一 劳德·霍夫曼 亨利·陶布 李远哲 保罗·克鲁岑 理察·埃立特·斯莫利 保罗·博耶 田中耕一 彼得·阿格雷2023-06-28 02:12:541
臭哄哄的化学家埃米尔费歇尔有哪些突出特点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德国的是最知名的学者之一。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是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领袖,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第二个荣获此项荣誉的化学家,可见科学界对他的推崇。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由此可见,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2023-06-28 02:13:211
费歇尔投影式的介绍
费歇尔投影式描述旋光异构体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时可用费歇尔(E.Fischer)投影式来表示。费歇尔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于1891年提出。2023-06-28 02:13:281
埃米尔·费歇尔的介绍
1852年10月9日生,逝世 1919年7月15日,化学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2023-06-28 02:13:401
葡萄糖含糖吗?
葡萄糖是单糖。是化学结构最简单的糖。糖分为单糖和多糖,单糖有蔗糖和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是多糖类物质,如米饭,土豆,芋头类食物,多糖经消化系统分解后以单糖的形式吸收入人体。2023-06-28 02:13:543
费雪的介绍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德语:Hermann Emil Fischer,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他合成了苯肼,引入肼类作为研究糖类结构的有力手段,并合成了多种糖类,在理论上搞清了葡萄糖的结构,总结阐述了糖类普遍具有的立体异构现象,用费歇尔投影式描述之。他确定了咖啡因、茶碱、尿酸等物质都是嘌呤的衍生物,合成了嘌呤。他开拓了对蛋白质的研究,确定了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并成功合成了多肽。1902年他费歇尔因对嘌呤和糖类的合成研究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2023-06-28 02:14:061
在炼金术之后详细资料大全
《在炼金术之后》是200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全俊。 基本介绍 书名 :在炼金术之后 作者 :全俊 ISBN :9787536680876 页数 :405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 内容简介,目录,重要地位, 内容简介 《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时间为主线,在对历届获奖者生平、理论创立过程、科学发明进行介绍的同时,拓展至相关领域、学科以及人物及其观点,以大量图释解读化学百年发展历程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化学成就所产生的影响等,展现了物质变化背后的“隐藏世界”,以此再现化学大师们的科学成就与人格魅力。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自然学科,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进步。 目录 前言 1901年度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 化学动力学/可逆反应/渗透与渗透压/旋光性与旋光异构 1902年度 埃米尔·H·费歇尔 嘌呤及嘌呤类化合物/苯肼/糖及其存在形式/粪臭素 1903年度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活化能/阿累尼乌斯电离理论/阿累尼乌斯方程/反应热 1904年度 威廉·拉姆塞 稀有气体/氦、氖、氩、氯、氙、氡的发现 1905年度 阿道夫·冯·拜耳 酚酞/染料/芳香族化合物/靛蓝/尿酸 1906年度 亨利·莫瓦桑 电解法制氟/危险化学元素的发现史 1907年度 爱德华·毕希纳 发酵/葡萄糖/葡萄糖的工业生产 1908年度 E.卢瑟福 放射性/元素蜕变/半衰期/卢瑟福成果的时代局限性 1909年度 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 氨的催化氧化/化学平衡 1910年度 奥托·瓦拉赫 脂环族化合物/萜烯/香精/聚合物/异戊二烯 1911年度 玛丽·居里 镭/x射线 1912年度 维克多·格林尼亚 有机镁试剂/有机镁试剂的制作保尔·萨巴蒂埃 不饱和烃/催化作用/吸附与化学吸附 1913年度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配位化合物/配位原子与配位数/化合价 1914年度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原子量/衰变 1 915年度 理察·威尔施泰特 叶绿素/光合作用/卵磷脂/分配色层法 1918年度 弗里茨·哈伯 合成氨法的工业实现/光气/哈伯循环/哈伯计画 1920年度 瓦尔特·H·能斯特 热力学四定律/化学热力学的建立 1921年度 弗雷德里克·索迪 同位素/α、β、γ射线 1922年度 弗顿西斯·威廉·阿斯顿 质谱仪/原子能/核裂变与核聚变/平均原子量/物质的量 1923年度 弗里茨·普瑞格 微量分析法原理及其套用/胆酸/病理学 1925年度 理察·阿道夫·席格蒙迪 胶体化学/超显微镜/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 1926年度 西奥多·斯维德伯格 胶体/分散系/离心现象与离心原理 1927年度 赫瑞奇·奥托·维兰德 胆汁酸/加成反应/硝化反应 1928年度 阿道夫·奥托·温道斯 甾类化合物/胆甾醇/维生素D 1929年度 阿瑟·哈登 汉斯·冯·奥伊勒·歇尔平 酶/辅基与捕醢 1930年度 汉斯·非舍尔 血红素/叶绿素/卟啉/吡咯 1931年度 卡尔·波斯 固氮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高压合成技术/氯苯/苯酚/煤的干馏 1932年度 欧文·兰格缪尔 表面化学/理、化吸附对比/兰格缪尔吸附等温方程/人工降雨 1934年度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重氢(D)和重水(D:0)/铀 1935年度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一居里 伊伦·约里奥一居里 人工放射性/核电站 1936年度 彼得·J·w·德拜 射线衍射及其在晶体分析中的套用/分子偶极矩/德拜长度 1937年度 罗曼·霍沃思·一 维生素c/呋喃 保罗·卡雷 维生素 1938年度 理察·库恩 维生素B2/维生素B6 1939年度 阿道夫·布特南特 性激素/孕酮 利波德·鲁齐卡 萜烯树脂/香料/海狸香 1943年度 格雷吉德·赫维西 示踪元素与示踪技术及其套用/镧系收缩原理 1944年度 奥托·哈恩 重核裂变/射气法/核反冲分离法 1945年度 阿图瑞·艾尔玛瑞·魏尔塔南 果蔬后熟与食物贮藏保鲜/植物的氮代谢与胺基酸的合成/pH值与人体体质的关系 1946年度 詹姆斯·贝特歇尔·萨姆纳 病毒蛋白质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脲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质变性 温德·麦雷蒂斯·斯坦利 病毒/菸草花叶病毒 1947年度 罗伯特·鲁宾逊 生物碱/吗啡/青霉索/尼古丁 1948年度 阿恩·威谦·卡林·蒂塞留斯 吸附色谱法/电泳/血清球蛋白 1949年度 威廉·吉奥克 摄氏温标/开氏温标/磁场与磁力线 1950年度 奥托·狄尔斯 库特·阿尔德 共轭双键/胆结石/双烯合成 1951年度 格林·西奥多·西博格 超铀元素/超重元素“稳定岛”假说/回旋加速器 爱德温·麦克米伦 钸及钸的命名/过渡元素 1952年度 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 密灵顿·辛格 分配色层分离法/类胡萝卜紊/类胡萝卜素与人体健康 1953年度 海尔曼·施陶丁格尔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 1954年度 利留斯·卡尔·鲍林 杂化轨道理论 1955年度 文森特·杜·维格诺德 催产素/后叶加压玉素 1956年度 欣谢尔伍德 化学动力学及其发展史/火药的产生及其演化史 利可雷·谢苗诺夫 链反应理论 1957年度 阿力克斯安道尔·罗伯图斯·托德母扎中的核苷酸 1958年度 弗雷德里克·桑格 胰岛素 1959年度 雅罗斯拉夫·海洛夫斯基 极谱分析法 1960年度 维纳德·利比 放射性碳元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度 麦利芬·卡尔文 卡尔文循环/光合作用的发现 1962年度 马克斯·费迪南德·佩鲁茨 约翰·考德里·肯德鲁 蛋白质/血红蛋白如何输送氧/蛋白质工程 1963年度 卡罗·齐格勒 吉利欧·纳塔 聚乙烯/橡胶的历史 1964年度 多萝西·M·c·霍奇金 维生素B 1965年度 罗伯特·B·伍德沃德 奎宁/皮质酮 1966年度 罗伯特·马利岢 分子轨道理论/诱导效应 1967年度 乔治·波特 光解/雷射 罗兰德·G·w·诺里什 过氧化氢 曼弗雷德·艾根 1968年度 纳斯·翁萨格 化学热力学的产生和发展/不可逆热力学 1969年度 德雷克·哈罗德·理察·巴顿 欧德·哈塞尔 分子的形状和运动/电子偶极矩 1970年度 路易斯·F·莱洛伊尔 核苷酸/糖原 1971年度 吉尔哈德·赫兹伯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法/自由衷 1972年度 克里斯廷·波默·安芬森 蛋白质一级结构及安芬森原理/蛋白质四级结构/胺基酸/树脂/分子极性与非极性 斯坦福·莫尔 威廉·霍华德·斯坦 超微量分析 1973年度 奥托·菲舍尔 二茂铁 格弗雷·威尔金森 1974年度 保罗·弗洛里 晶格/克劳修斯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质一熵/相平衡热力学 1975年度 约翰·瓦卡普·康福思 维纳德米尔·普雷洛格 生物碱/抗菌素 1976年度 威廉·利普斯科姆 缺电子化合物/硼烷及碳硼烷 1977年度 伊尔亚·普里戈金 耗散结构论对自然科学研究及人与社会和谐的影响/最小熵产生原理 1978年度 彼得·D·米切尔 细胞膜/生物能 1979年度 赫伯特·查尔斯·布朗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吉奥格·维蒂希 重排反应与分子重排/碱金属 1980年度 保罗·伯格 基因重组/限制性内切酶 沃尔特·吉尔伯特 遗传DNA与亲子鉴定 弗雷德里克·桑格 噬茵体/酶切图谱法 1981年度 劳德·霍夫曼 休克尔规则与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福井谦一 前沿轨道理论/量子力学 1982年度 阿龙·克卢格 电子衍射及电子衍射法/结晶学 1983年度 亨利·陶布 取代反应 1984年度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二肽、肽键与多肽/剖相合成法 1985年度 赫伯特·亚伦·豪普特曼 杰罗姆·卡尔勒 矩阵/统计学/晶体 1986年度 李远哲 都德利·罗伯特·赫希巴奇一 约翰·查理斯·波拉尼 红外化学发光装置/交叉分子柬技术/交叉分子束装置 1987年度 让一马里耶·皮埃尔·莱恩 唐纳德·J·克拉姆 查理斯·J·佩特森·· 冠醚/超分子化学/杂环化舍物/合金催化剂 1988年度 罗伯特·胡贝尔 哈特穆特·米歇尔 约翰·戴森霍弗 菌叶绿素/光合反应中心/原初反应 1989年度 西德尼·奥尔特曼 RNA 托马斯·R·切赫 地球生命源于何处? 1990年度 伊利亚斯·J·科里 逆合成分析/萃取器 1991年度 理察·R·恩斯特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波谱学 1992年度 鲁道夫·亚瑟·马库斯 马库斯电子转移理论的产生/统计力学 1993年度 凯瑞·穆利斯 人类基因组计画 米切尔·史密斯 分子生物学原理/基因突变/克隆 1994年度 乔治·A·欧拉 烃/欧拉的碳正离子理论及贡献 1995年度 马里奥·莫利纳 保罗·克鲁茨 西沃德·罗兰德 南极“臭氧洞”成因/平流层/温室效应 1996年度 哈罗德·克罗托 理察·斯莫利 罗伯特·柯尔 朴素与尊贵的比较——石墨与金刚石 1997年度 詹斯·斯科 保罗·博耶尔 约翰·沃克 三磷酸腺苷(ATP)/分子生物学 1998年度 沃尔特·科恩 约翰·A·波普尔 薛丁格和薛丁格方程/量子化学 1999年度 艾哈迈德·H·泽维尔 飞秒及飞秒化学 2000年度 艾伦·J·黑格 艾伦·G·麦克迪尔米德 白川英树 聚合物导电机理/超导及超导材料的套用/发光二极体 2001年度 威廉·诺尔斯 野依良治 K·巴里·夏普莱斯 手性与旋光性 2002年度 约翰·芬恩 田中耕一 库尔特·维特里希 生物大分子 2003年度 罗德里克·麦金农 彼得·阿格雷 水通道蛋白 2004年度 阿龙·切哈诺沃 阿弗拉姆·赫尔什科 欧文·罗斯 泛素/蛋白质降解机理 2005年度 伊夫·肖万 罗伯特·H·格拉布 理察·R·施罗克 卡宾 索引 巴黎索邦大学 重要地位 《在炼金术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100年图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为主线,将历届化学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生活情感、科学研究过程与贡献等多方面内容有机地融合和真实地再现。本书文字内容丰富、理论及实验阐述详尽。图文相得益彰,并附有化学及相关知识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2023-06-28 02:14:181
汉斯·费歇尔的人物生平
1904年获得马尔堡大学化学学位1906年和1908年分别获得医学执照和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成为埃米尔,费歇尔的助手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教授。1930年因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结构的研究,以及血红素的合成,获1930诺贝尔化学奖。2023-06-28 02:14:241
汉斯·费歇尔的介绍
汉斯·费歇尔,Hans Fischer,(1881~1945) 德国生物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柏林大学埃米尔·费歇尔助手。1908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不久去该校任教。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大学有机化学教授。2023-06-28 02:14:351
科学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人物?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 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 宋朝 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2023-06-28 02:15:011
柏林大学的著名校友
柏林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产生过29位在化学、医学、物理和文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得主,成就惊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就出自柏林洪堡大学即当时的柏林大学,他是1901年获奖的荷兰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学动力学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神学家施莱马赫,法学家萨维尼都曾在此任教。与此同时,共产党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读过柏林大学,其他曾在此就读过的还包括欧洲议会主席舒曼、哲学家费尔巴哈、著名诗人海涅、铁血宰相俾斯麦及作家库尔特·图霍尔斯基等。柏林大学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留学生,中央大学老校长罗家伦、美学家宗白华、物理学家王淦昌、气象学家吕炯、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兽医学家盛彤笙、历史学家陈寅恪、傅斯年、韩儒林以及周恩来、温朋久、马君武、顾孟余、朱家骅、谷正纲、关吉玉、章伯钧、张君劢、俞大维和包尔汉等人曾在此就读。在20世纪20年代,柏林大学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黄金柏林1920年代」。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1921年获奖。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物理学家,1918年获奖。古斯塔夫·赫兹(1887-1975),物理学家,1925年获奖。马克斯·冯·劳厄(1879-1960),物理学家,1914年获奖。阿尔伯特·A·迈克尔逊(Albert A. Michelson)美籍德国物理学家,曾就读于洪堡大学。因较准确地测定了光速和发明分光仪于,1907年获奖。加布里埃尔·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法国物理学家,曾在洪堡大学学习和工作。因创立电守恒定律、“李普曼干涉定律”等于1908年获奖。卡尔·F·布劳恩(Karl F. Braun)德国物理学家,曾在洪堡大深造。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研制阴极射线示波管于1909年获奖。马克斯·玻恩(Max Born)德国物理学家,1915年起任洪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由于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与德国的另一位科学家瓦尔特·波西于1954年同获此奖。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物理学家,193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1852-1919),现代生物化学创始人,1902年。弗里茨·哈伯(1868-1934),化学家,1918年。奥托·哈恩(1879-1968),化学家,1944年。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荷兰化学家,曾就读于洪堡大学。因提出碳原子理论、化学、力学法则和渗透压,1901年获奖。汉斯·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化学家,曾在其叔父、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米尔·菲舍尔资助下进洪堡大学深造。因关于血液、胆汗的色素研究并研制人造血红素晶于1930年获奖。彼得·德拜(Peter J·W·Debye)美籍荷兰物理化学家,在开始任洪堡大学教授的同一年(1936年)荣获此项殊荣,原因是他提出了极性分子理论,确定了分子的偶极矩的测定方法以及对电子衍射、气体中的X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保罗·埃尔利希(1854-1915),细菌学家,免疫学家,1908年获奖。埃米尔·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德国医学家,曾在洪堡大学学习并于1889-1895年在该校工作。因研究抗毒素血清,尤其在运用血清治疗防治白喉和破伤风等病症方面的贡献于1901年获奖。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德国病菌学家,在任洪堡大学教授、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期间,因分离并确证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结核病菌、霍乱弧菌于1905年获奖。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Otto Heinrich Warburg)德国生物化学家,曾在洪堡大学学习并任教授(1914-1923年)。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于1931年获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奥多尔·蒙姆森(Theodor Mommsen)德国历史学家,曾在洪堡大学讲授古代史,1874-1875年任该校校长。因著《罗马史》于1902年获奖。格哈特·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德国作家,曾在洪堡大学学习。因创作《织工们》、《沉钟》、《米哈依尔·克拉玛》等剧本于1912年获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德国政治家、外交家,曾任德国首相和外交部长,曾在洪堡大学攻读国民经济学。因推行德国与交战国,特别是与法国的和解政策于1926年奖。2023-06-28 02:15:191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知名校友
数目众多的知名人士曾在弗雷德里希-亚历山大-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学习和任教约翰·克里斯丁·冯·施雷贝尔 Johann Christian von Schreber (1739–1810),药物学和植物学教授约翰·乔治·莫伊瑟尔Johann Georg Meusel (1743–1820),历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德国哲学家、数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哲学家,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孔斯坦Benjamin Constant (1767–1830),法国瑞士作家,国家理论家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 (1789–1854),物理学家,根据其命名国际单位欧姆(Ω)尤斯蒂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化学家,有机化学的创始人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1872),哲学家,宗教评论家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Klein (1849–1925) 发展了数学中的埃尔朗根纲领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 (1852–1919),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02年布赫内Eduard Buchner (1860–1917),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07年亚瑟·哈登Arthur Harden (1865–1940), 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29年埃米·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 数学家盖革Hans Geiger (1882–1945),物理学家,盖革计数器的发明者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 (1897–1977),财政部长,联邦总理保罗·劳伦岑 威廉·卡拉Paul Lorenzen (1915–1994) und Wilhelm Kamlah (1905–1976),哲学中的埃尔兰根构成主义创始人。赫尔曼·哈肯 Hermann Haken(1927年7月12日-)多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医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2008年。冯必乐(Heinrich von Pierer,1941年-),企业家,前西门子集团全球总裁兼CEO。卡尔海因茨·勃兰登堡 (Karlheinz Brandenburg 1954年–),发明家、mp3之父。2023-06-28 02:15:331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诺贝尔得奖主列表
1901威廉·伦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威廉·维恩(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4马克思·冯·劳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8马克斯·普朗克(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9约翰尼斯·斯塔克(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古斯塔夫·赫兹(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2维尔纳·海森堡(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5沃尔夫冈·泡利(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7汉斯·贝特(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格尔德·宾宁(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沃尔夫冈·克特勒(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5特奥多尔·亨施(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2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诺贝尔化学奖) 1905约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冯·拜尔(诺贝尔化学奖) 1907爱德华·比希纳(诺贝尔化学奖) 1915里夏德·梅尔廷·维尔施泰特(诺贝尔化学奖) 1925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诺贝尔化学奖) 1927海因里希·奥托·威兰(诺贝尔化学奖) 1930汉斯·菲舍尔(诺贝尔化学奖) 1936彼得鲁斯·约瑟夫斯·威廉默斯·德拜(诺贝尔化学奖) 1938里夏德·库恩(诺贝尔化学奖) 1939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诺贝尔化学奖) 1944欧托·汉恩(诺贝尔化学奖) 1973恩斯特·奥托·菲舍尔(诺贝尔化学奖) 1988哈特穆特·米歇尔(诺贝尔化学奖) 2007葛哈特·艾尔特(诺贝尔化学奖) 1935汉斯·斯佩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6奥托· 勒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4康拉德·布洛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卡尔·冯·弗利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1厄温·内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9布洛伯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汤玛斯·曼(诺贝尔文学奖)2023-06-28 02:15:491
葡萄糖含糖吗
当然含糖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 ,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为重要的单糖。葡萄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大多数藻类的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中的光能,这些植物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在植物体内葡萄糖被用来制造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纤维素也是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葡萄糖是所有生命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用于新陈代谢的葡萄糖部分会变为聚合物储存在生命体内,在植物体内主要是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形式,在动物体内则是糖原的形式。葡萄糖的自然存在形式是D-葡萄糖,也就是水溶液旋光向右,亦被称为“右旋糖”。而L-葡萄糖是相对较少的合成产物。名称 葡萄糖IUPAC名称 (2R,3S,4R,5R)-2,3,4,5,6-PentahydroxyhexanalCAS码 50-99-7缩写 Glc化学式 C6H12O6摩尔质量 180.156 g/mol外观 白色粉末密度 1.54 g/cm3熔点 146 ℃溶解度 909 g/L (25 °C)偶极矩 8.6827热容 218.6 J/(K·mol)标准摩尔熵 209.2 J/(K·mol)标准摩尔生成焓 u22121271 kJ/mol历史葡萄糖首先与1747年由德国化学家安德里亚斯·马格拉夫从葡萄干中分离出来。[1][2]1792年,约翰·托比亚斯·洛维茨从葡萄中发现了葡萄糖,并被认它为不同于蔗糖。葡萄糖这个术语由巴蒂斯特·杜马于1838年提出,在后来的献中逐渐占据了主流。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提出了“dextrose”这个术语(来自拉丁文德克斯特=右),因为在葡萄糖的水溶液中,线性偏振光的平面向右。相比之下,D-果糖(一种酮糖)和L-葡萄糖将线性偏振光转向左侧。根据线性偏振光平面的旋转后来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D-还有L-符号。[3][4] 由于葡萄糖在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正确理解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化学的进步。而这主要归功于由于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的研究,他的发现获得了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5]葡萄糖的合成搭建了有机材料的基本框架,也是第一次对范特霍夫的化学动力学理论和含碳分子中化学键排列的验证。[6]在1891年至1894年间,费希尔建立了所有已知糖类的立体化学构型,并应用范特霍夫的不对称碳原子理论正确预测了可能的异构体。葡萄糖代谢的发现者——奥托·迈尔霍夫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 1929年,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和阿瑟·哈登因“对糖的发酵及其在这一过程中的酶份额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8][9]1947年,贝尔纳多·奥赛(因发现脑垂体在葡萄糖和衍生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卡尔和格蒂·科里(因发现糖原从葡萄糖转化)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0][11][12]1970年,路易斯·勒利尔因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发现葡萄糖衍生的糖核苷酸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3]2023-06-28 02:16:031
卡罗瑟斯的发明氯丁橡胶
1928年2月26日卡罗瑟斯成为杜邦公司有机化学研究的负责人,他来到杜邦后的第一个目标是合成出一种最早由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实现合成的分子量超过4200的聚合物。然而直到1929年中旬,卡罗瑟斯带领的研究团队仍未能合成出分子量超过4000的这种聚合物。1930年1月,Elmer K. Bolton博士成为卡罗瑟斯的顶头上司(immediate boss)。Bolton想要在1930年取得实际的成果而且他的愿望实现了。Bolton要求卡罗瑟斯试验利用乙炔聚合生产合成橡胶.1930年4月,卡罗瑟斯的研究组的一名成员Arnold M. Collins博士分离得到了生产合成橡胶所用的单体氯丁二烯并合成出了第一种合成橡胶-氯丁橡胶。2023-06-28 02:16:111
你知道1902到1906年有什么历史大事吗
1902年壬寅年大事记 布尔战争结束。 1月8日——慈禧和光绪帝回到北京。 1月18日——慈禧太后第一次撤帘露面,召见各国驻华使节。 1月28日——卡耐基华盛顿研究所成立。 2月1日——清廷准许汉满通婚。 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 3月6日——皇家马德里成立。 5月8日——马提尼克岛上的培雷火山爆发,三万多人遇难。 5月8日——英国人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山西大学堂。 5月11日——上海耶松造船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是月,上海商人成立商业会议场所,后改为上海总商会。 5月20日——古巴独立。 5月21日--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 7月17日——卡里而发明了空调 8月9日——爱德华七世被加冕为英国国王。 9月29日——美国百老汇第一个剧场开始营业。 出生 1月4日——廖继春,台湾知名画家。 2月8日——德王,内蒙古王公(1966年逝世) 2月10日——沃尔特·豪斯·布拉顿,美国物理学家(1987年逝世) 3月7日——海茨·乌曼,德国电影演员(1994年逝世) 8月22日——莱妮·里芬斯塔尔,德国电影导演和演员(2003年逝世) 8月28日——周培源,中国物理学家(1993年逝世) 9月21日——艾德华·伊凡普理查,英国人类学家(1973年逝世) 9月23日——苏步青,中国数学家(2003年逝世) 10月18日——帕斯库尔·约当,德国物理学家(1980年逝世) 11月26日——罗荣桓,中国元帅(1963年逝世) 12月28日——沈从文,中国文学家(1988年逝世) 吴学周,中国化学家(逝世1983年) 逝世 9月29日——埃米尔·左拉,法国作家(出生1840年) 诺贝尔奖 物理:亨德里克·安通·罗伦兹和彼得·齐曼 化学: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生理和医学:罗纳德·罗斯 文学:特奥多尔·蒙森 和平:埃利·迪科门和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2023-06-28 02:16:451
3-甲基吲哚的理化性质
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 ,别名 β-甲基吲哚、粪臭素、β-甲基氮杂茚等。分子式为C9H9N,通常是纯度为98%的白色结晶或细粉状固体,但久置后会转为棕色。可溶解于3体积95%乙醇、醇与苯及油质香料中,在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与硫酸的溶液中呈紫色。具有双环结构,其中一个环是吡咯,并具有芳香性,因为分子结构连续(所有环中的原子为sp杂化)、平面并遵守4n+2规则(含10个π电子)。可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所发展的费歇尔吲哚合成来制造。3-甲基吲哚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有带咸臭而强的吲哚样动物香,气势非常有力,扩散力强,很持久。浓度高时的气息令人作呕,仅在极低浓度下才有大灵猫香样动物香,味觉是温暖过熟熟果样口味。青蛙皮下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1.0g/kg。2023-06-28 02:16:541
粪臭素稀释多少倍才有香味
粪臭素稀释200倍或者10000倍后才有香味。粪臭素一般指3-甲基吲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粪臭,又名粪臭素,白色或微带棕色结晶,一般稀释后有茉莉花香。粪臭素具有双环结构,其中一个环是吡咯,并具有芳香性,因为分子结构连续(所有环中的原子为sp杂化)、平面并遵守4n+2规则(含10个π电子)。可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所发展的费歇尔吲哚合成来制造。2023-06-28 02:17:071
fischer投影式书写规则
fischer投影式书写规则如下:Fischer投影式是一种用于在平面上表示立体分子结构的方法,常用于描述手性分子的空间结构。它是以德国化学家埃米尔·费舍尔(Emil Fischer)的名字命名的。Fischer投影式是一种简洁而直观的表示手性化合物的方式,因此在有机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Fischer投影式通过将手性分子垂直于平面投影到平面上来表示其立体构型。1.长的竖线表示一个手性中心,称为“Fischer投影式轴”。2.分子左边的链式碳基团在垂直于平面时向左伸出,右边的链式碳基团在垂直于平面时向右伸出。3.上方的链式碳基团在垂直于平面时向里伸出,下方的链式碳基团在垂直于平面时向外伸出。4.两个或多个手性中心相连时,它们的Fischer投影式可以重叠在一起。通过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手性分子表示为Fischer投影式。例如,对于赤藓糖的构型,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构建其Fischer投影式:1.找到分子中的所有手性中心。在赤藓糖中,共有四个手性中心。2.以其中一个手性中心为基准,将其置于Fischer投影式轴上。在这里我们选择了第二个手性中心(称为C-2)。3.根据Fischer投影式规则,将C-2左侧的基团向左伸出,右侧的基团向右伸出,上方的羟基向里伸出,下方的氢原子向外伸出。4.将其他手性中心按照相同的方式标出。最终,我们得到了赤藓糖的立体构型的Fischer投影式。通过观察这张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分子的绝对构型,即D-赤藓糖。这种表示法也方便进行手性化合物的比较和推导。总之,Fischer投影式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显示手性分子立体构型的方法,因此被广泛用于有机化学领域。然而,在处理高级手性的复杂分子时,Fischer投影式的局限性也变得明显。2023-06-28 02:17:141
提出费舍尔投影式的是哪个费舍尔?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具体内容请baidu2023-06-28 02:18:091
请问,从天干地支来分,1902、1918分别是什么年?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0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数字和汉字一一对齐 公式,记住!(没有理由) (公元年份—3)60 余数 记为 x x10 余数 是天干 x12 余数 是地支 那么 1902-3=1899 除以60 得31 余39 39除以10 得3 余9 对应天干 壬 39除以12 得3 余3 对应地支寅 剩下一个自己算算试试 我费了这么答功夫该奖励点分吧~~ 记住 关键是余数 不是商~~2023-06-28 02:18:204
埃米尔·费歇尔的研究贡献
糖类和蛋白质研究1883年他接受巴登苯胺苏打厂(巴斯夫股份公司的前身)的邀请,前往担任其实验室负责人。期间他开始了对糖类的研究。1880年以前,人们已经测出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并通过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裴林反应推测葡萄糖中存在醛基。费歇尔结合前人的成就和自己对肼类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首先研究了葡萄糖的性质,如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葡萄糖被还原为醇,糖类与苯肼的反应形成苯腙和脎,后者成为确定糖类的特征鉴别反应。1888年到1892年他成为维尔茨堡大学化学系教授,这是他觉得很快乐的一段时间,他喜欢去附近的黑森林散步,对其中生长的地衣进行了研究,这一阶段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有机化学中描述立体构型的重要方法—费歇尔投影式,竖直线代表远离观察者的化学键,水平线代表朝向观察者的化学键,这样将三维结构的分子用二维形式表达出来,使得研究者便于互相交流。。1892年他接替刚刚去世的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任柏林大学化学系主任一直到1919年去世。在柏林,费歇尔总结当时所有已知糖的立体构型他接受了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葡萄糖中存在四个手性碳原子的观点,确定了葡萄糖的链状结构,并认为葡萄糖应该有2的四次方=16种立体异构体。并且自己合成了其中的异葡萄糖、甘露糖和伊杜糖。1899年到1908年费歇尔对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费歇尔之前,李比希等人试图像小分子一样用简单的化学式来描述蛋白质,但遇到了困难。费歇尔首先提出氨基酸通过肽键(-CONH-)结合所形成的多肽,多肽正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在实验上,费歇尔改进了测试氨基酸的办法,发现了新的环状氨基酸脯氨酸和氧脯氨酸。他还尝试使用光反应来让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并合成了二肽,三肽和多肽(含18个氨基酸[5])。给后来桑格等人对蛋白质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费歇尔的后半生得到了很多荣誉。他是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荣誉博士。他还荣获普鲁士秩序勋章和马克西米利安艺术和科学勋章。1902年他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但生活是悲惨的,他的一个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另一个儿子在25岁时因忍受不了征兵的严厉训练而自杀。费歇尔因此陷入抑郁之中,并患上了癌症于1919年去世。费歇尔的第三个儿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对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有一定贡献。肼类与嘌呤研究在斯特拉斯堡的临时讲师任上,费歇尔作出了自己在化学上的第一个重要发现,使用亚硫酸盐还原重氮苯,合成了苯肼(C6H5NHNH2)。以苯肼为起点,他和他的表弟奥托·费歇尔一起研究肼类的性质,他们提出了从三苯甲烷生产染料的新合成路线,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1875年拜耳被邀请前往慕尼黑大学接替1873年去世的李比希留下的化学系教授的教职,费歇尔跟随拜耳前往,成为拜耳在有机化学研究上的一名助手。嘌呤的化学结构1879年费歇尔被慕尼黑大学任命为分析化学的副教授,并拒绝了来自亚琛工业大学的担任化学系主任的邀请。1881年他被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任命为正教授,对茶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的组分进行研究,分离并分析了茶碱、咖啡因和可可碱等,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化合物和尿酸都是一个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这个化合物便是嘌呤,是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杂合的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代谢物之一。科学发展的贡献一、对糖类的研究;二、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三、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四、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由此可见,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对有机化学中那些与人类生活、生命有密切关系的有机物质的探索。可以说他是生物化学的创始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蛋白体”实际上就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鉴于这一点,可见费歇尔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为现代蛋自质和核酸的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AKA Hermann Emil FischerBorn: 9-Oct-1852Birthplace: Euskirchen, Prussia, GermanyDied: 15-Jul-1919Location of death: Berlin, GermanyCause of death: SuicideGender: MaleRace or Ethnicity: WhiteSexual orientation: StraightOccupation: ChemistNationality: GermanyExecutive summary: Investigated sugars and purinesFather: (businessman)Wife: Agnes Gerlach (dau. of Professor J. von Gerlach, m. 1888, three sons)Son: (d. WWI)Son: (d. suicide age 25, during WWI)Son: Hermann Otto Laurenz Fischer (Professor at UC Berkeley, d. 1960)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onnUniversity: PhD,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1874)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unich (1875-81)Professor: University of Erlangen (1881-88)Professor: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1888-92)Professor: Professor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erlin (1892-)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1902Davy Medal 1890以费歇尔命名的贡献费歇尔吲哚合成费歇尔投影式费歇尔恶唑合成费歇尔肽合成2023-06-28 02:18:481
埃米尔·费歇尔的生平
1852年10月9日,埃米尔·费歇尔出生于德国莱茵河附近的乌斯吉城,他的父亲劳伦兹·费歇尔是当地富有的企业家。埃米尔自幼勤奋好学,186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波恩大学预科,1871年进入波恩大学,一年以后,又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该校对于新入学的化学系学生要求很严,规定必须经过严格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训练。在德国化学家H.罗斯指导下,E.费歇尔熟练地掌握了用本生创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水质。接着,E.费歇尔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很幸运的是,他开始与拜教授接触。拜耳很快就发现了这位勤奋好学的青年的才能,并精心地加以培养。1874年E.费歇尔在拜耳教授指导下,完成了论文《有色物质的荧光和苔黑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E.费歇尔毕业以后,当时已受聘担任慕尼黑大学化学教授的拜耳希望E.费歇尔能和他一起在慕尼黑大学任教。能够在这位有机化学权威指导下学习和研究,恰恰是E·费歇尔的愿望,于是E.费歇尔欣然当了拜耳的助教。19世纪的有机化学大师,对糖、酶、嘌呤、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在著名的威廉皇帝学会的创立中,费歇尔也起了重要的作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德国的费歇尔是最知名的学者之一。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童年与教育费歇尔出生在德国科隆地区的奥伊斯基兴小镇,父亲是一个商人。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后,他本想进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但他的父亲强迫他从事家族生意,直到确定他的儿子不合适经商,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太蠢成不了商人,只能去读书”[1]。费歇尔从而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化学,曾经上过凯库勒等人的化学课程。1872年他转学到德国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建立的威廉皇帝大学(现今的斯特拉斯堡大学,该大学化学系的一间阶梯教室以费歇尔命名)以求继续学习物理,却在阿道夫·冯·拜尔的影响下,决定终生从事化学。1874年以对荧光黄和酚酞染料的的性质进行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助理讲师。2023-06-28 02:19:011
什么是"费歇尔投影式
费歇尔投影式描述旋光异构体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时可用费歇尔(E.Fischer)投影式来表示。费歇尔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于1891年提出。2023-06-28 02:19:211
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是什么过程
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咀嚼米饭等时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单糖。食物进入胃肠后,还能被胰脏分泌出来的淀粉酶水解,形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成为人体组织的营养物。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2023-06-28 02:19:472
1902年的诺贝尔奖
物理:亨德里克·安通·罗伦兹和彼得·齐曼化学: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生理和医学:罗纳德·罗斯文学:特奥多尔·蒙森和平:埃利·迪科门和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2023-06-28 02:20:011
因发现人类血型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人是谁?拜托各位了 3Q
兰德斯坦纳,奥地利人。兰德斯坦纳于1868年6月14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43年6月24日殁于美国纽约,是奥地利一美国病理遗传学家。他是一位著名的维也纳记者的儿子,在少年时代,他就酷爱医学。他家附近有一所公立医院的附属医学院,那里经常进行人体解剖实验。小兰德斯坦纳经常爬到实验室窗口偷看,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他甚至想知道,人在临死瞬间是个什么情形。他弄来许多有插图的医学书籍,常常看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探索人体奥秘,成为一名医生。1885年,17岁的兰德斯坦纳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学校里,他广博的医学知识引起了教授们的注意,也因此受到学校格外重视和特殊培养。大学学业完成后,1891年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随后,两度在维也纳短期从事临床。1892~1894年他先后在德国化学家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和阿瑟·汉茨(Arthur Hantzsch)指导下学习化学。学成后回到维也纳,1896~1908年作为病理学家在维也纳大学卫生系和病理解剖研究所任职。1911~1917年在该校任病理学教授。后来他又到荷兰度过两年时光,然后移居美国。1922年他到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任职,中间还来中国北平(今北京)工作过一年,以后他转赴纽约,1929年加入美国国籍,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逝世。2023-06-28 02:20:144
酒石酸的四种费歇尔投影式
费歇尔投影式描述旋光异构体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时可用费歇尔(E.Fischer)投影式来表示。费歇尔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于1891年提出。2023-06-28 02:20:351
科学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人物?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 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 宋朝 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2023-06-28 02:20:561
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1901 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 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免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1902 埃米尔·费雷(Emil Fischer)德国人(1852--1919) 埃米尔·费雷,德国化学家,是一九O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 阿列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在生物化学领域,阿列纽所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他 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 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列纽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 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 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 拉第奖章。 1904 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拉姆 赛爵士。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 种惰性气体:氯、氖、员、氮、试和氨。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 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O 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5 阿道夫·冯·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 德国人(1835--1917) 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柒素 分子结构的德国有机化学家阿道夫·冯·贝耶 尔,一八三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生在柏林一个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家庭。 1906 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法国人(1852--1907) 亨利·莫瓦桑发现氛元素分析法,发 明人造钻石和电气弧光炉,并于一九O六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 大化学家。 1907 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 德国人(1860--1917) 爱德华·毕希纳,德国著名化学家。由于发 现无细胞发酵,于一九O七年荣获诺贝尔化学 奖,被誉为"农民出身的天才化学家"。 1908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英国人(1871--1937) 一八七一年八月三十日,在远离新西兰文 化中心的泉林衬边,在一所小木房里,詹姆斯 夫妇的第四个孩子铤生了。达就是后来在揭示 原子奥秘方面板出卓越贡献,因而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金的英国原子核物理学家欧内斯待·卢 瑟福。 1909 威廉·奥斯持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 德国人(1853--1932) 奥斯特瓦尔德所到之处,总要燃起科学探索的埔熊烈火。他 在莱比锡大学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研究工作。由于他从很多方顶研 究了催化过程,顺利地完成了使氨发生氧化提取氧化氮的研究 工作,它为氨的合成创造了条件。奥斯特瓦尔德在这一领域中的 成就得到世界科学界的高度评价。由于在催化研究化学平衡和化 学反应率方面功绩卓著,一九O九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1910 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 德国人 (1847--1931) 一八八九年,瓦拉荔出任哥丁根大学化学研究院院长,其间, 他继续对获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九O九年写成了《菇和樟 脑》一书,总结了他一生对于醋类化学的研究成果。一九一O年, 瓦拉赫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 玛丽·居里(Marie S.Curie) 法籍波兰人(1867--1934) 玛丽.居里是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两次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她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和 她那崇高的思想品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 赞誉。 玛丽·届里面强地战斗了一年又一年,头上的白发一天天增 多了,本来就消瘦的面容更清瘦了,可恩她却乐此不疲,决心 "不虚度一生。"她写了许多著名论文,完成了由镭盐分析出金属镭 的精细实验。一九O七年,她提炼出纯氯化镭,精确地测定了它 的原子量。一九一O年,她提炼出纯镭元素,并测出锗元素的各 种特性,完成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正是由于这些杰出的 贡献,一九一一年,她再次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1912 维克多·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 法国人(1871--1935) 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 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格氏试 剂是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无论 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和化学虫著作都有着关于 格林尼亚教授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 1913 保尔·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 法国人(1854--1941)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美国人 (1868--1928) 著名的有机催化专家保尔·萨巴蒂埃于一 八五四年十一月五日生于法国南部的卡尔卡 松。他是当地一所著名师范学院物理系的高材 生。大学毕业后,他便来到了巴黎,在有机合 成创始人柏里勒教授的指导下,从事金属硫化 物的研究。由于虚心好学他长进很快。二十 四岁时,就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这在十九世纪末叶的法国,是很少见的。他曾被誉为"娃 娃博士"。 西奥多·成廉·理查兹是美国著名化学 家,哈佛大学教授,曾多次获得奖章和各国大 学授予的荣誉学位。理查兹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之一是他对原子量进行了精确的测定,因此获 得了一九一四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1914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 Werner) 瑞士籍法国人(1866--1919) 为了解释钴氨络合物中氯的不同行为,维尔纳又提出把络合 物分为"内界"和"外界"的理论。内界是由中心离子与周围紧 密结合的配位体组成的,例如内界中的氯离子和氨分子与钴紧密 结合,不易解离,因而其中的氯离子不被硝酸银沉淀,其中的纪 在加热时也不易释放,而外界的氯离子则容易解离,所以可被硝 酸银沉淀。 维尔纳的理论不仅正确地解释了实验事实,扩展了原子价的 概念,还提出了配位体的异构现象,为立体化学的发展开辟了新 的领域。 他的理论一发表,使得到了化学界的极高的评价,并因此而 荣获一九一三年诺贝尔化学奖 1915 理查德·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 德国人 (1872--1942) 经过二十年的艰苦研究,威尔斯泰特阐明了在绿叶细胞中以三 比一的量存在的叶绿素a及b,都是镁的络合物。他因此而获得 一九一五年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 空 1918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德国人(1868--1934) 提到农业上的化肥,几乎每个人都可说出 它们的某些名称如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 等。但是你可知道,这些化肥是用什么制造的, 它们的诞生经历过多么漫长的曲折的道路?又 有哪些科学家曾为此奋斗不息?这里介绍的, 就是曾为化肥的诞生作出重要贡献并获得诽贝 尔化学奖金的科学家弗里茨·哈伯,他是德国 自修成才的化学家。 1919 空 1920 瓦尔特·能斯脱(Walther Nernst) 德国人(1864--1941) 热力学的基础是三个定律,即热力学第一、 第二和第三定律。其中热力学的第三定律就是由德国卓越的物理 化学家能斯脱所阐明,他因此而获得一九二O年诺贝尔化学奖。 1921 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 (男) (1877-1956) 一九二一年,由于对放射性物质和同位素的研究,索迪荣获 了这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金,以后备种荣誉接因而来,但他并不以 为然,仍一如继往,埋头于教学和研究工作。 1922 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FRANCIS WILLIAN Aston) 英国人 男 (1877-1945) 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仪素,和发现原子结构及原子量的整数规则而获得了一九二二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金 1923 弗里茨·普端格 (FRITZ PREGL)奥地利人 (1869-1930) 普瑞格的微量分析法,正是由于普瑞格的这一杰出贡献,他荣获了一九二三年度的 诺贝尔化学奖金。 1924 空 1925 理查德·席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 德国人(1865-1929) 就在他逝世的前四电因为他毕生在胶体化学研究上有卓越贡献及发明了超显微镜,而荣获了一九二五年度的话贝尔化学奖金。 1926 西奥多。斯维德伯格 (Theodor Svedberg) 瑞典人(1884-1971) 他专门研究胶体化学,发明了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 体物质的研究。他的这项发明使他成了举世仰慕的科学家。 1927 海因里希·O·魏兰德(Heinrich.O.Wieland)德国人(1877-1957) 魏兰德是一位以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而闻名于世的德国化学家,井于一九二七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 1928 阿道夫·O·R·温道斯(Adolf .O.R.Windaus)德国人(1876-1959) 他曾经因为研究一族固辞和它们与维生素的关系,并发现维生素D,而获得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29 阿瑟·哈登(Arthur Harden)英国人(1865--1940) 汉斯。冯。奥伊勒一歇尔平(Hans von Euler-Chelpim)德国人(1873--1964) 哈登在发酵机理的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由于在酶化学上的杰出贡献,奥伊勒一歇尔乎与阿瑟"哈 登一道获得了一九二九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0 汉斯·菲舍尔(Hans Fischer)德国人(1881--1945) 他完成了对人造血红素品的研制.他在一九三O年到一九三二年期间,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全部叶绿素的结构,并且证实了叶绿素和血红素之间在化学结构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叶绿素和血红素的活性核心部是由卟啉构成的。 1931 卡尔·波斯(Carl Bosch)德国人(1874-1940) 弗里镕里希·贝吉乌斯 (Friedrich Bergius) 德国人 (1884--1949) 对改革合成氨工业体 系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一九三一年诺贝尔化学 著名高压力化学的开创者 为现代化学工业特别是高压力化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他于一九三一年与卡尔·波斯共同获得了这年度的话贝尔 化学奖 1932 欧文·兰茂尔(Irving Langmuir) 美国人 (1881--1957) 欧文.兰茂尔是世界上首先发现氢吸收大 量热而离解为原子的现象并创造了原子氢焊接法的物理化学家。 兰茂尔一生潜心科学研究,有过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由于 对表面化学的探究和发现以及在原子结构和理论方面的建树,于 一九三二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3 空 1934 哈罗德·克荣顿·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美国人(1893-- ) -九三二年发现了重水及重氢同位素。这项重要发现和成就,使他荣获 一九三四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5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一居里(Frderic Joliot-Curie)法国人(1900--1958) 伊伦·约里奥一居里(Irene Joliot-Curie)法国人(1897--1956) 中子发现后,约里奥一居里就以中子理论作指导,继续进行 研究。一九三四年,夫妇俩用M粒子轰击铅、硼、镁,产生了人工 放射性物质。这一发现为核物理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因为 在这之前,世界上还只知道有极少几种天然放射性物质,从今以 后便可以获得人工放射性物质了。这对人类科学事业该是多大的 贡献!为此,一九三五年,达对年轻的夫妇科学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6 彼得·J.W·德拜 (Peter J.W.Debye) 美籍荷兰人(1884--1966) 他提出了极性分子理论确定了分子的偶极矩,对电子的衍射和气体中x射线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一九 三六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7 瓦尔特·N.霍沃恩(Walter N.Haworth) 英国人(1883--1950) 保罗·卡雷(Paul Karrer) 瑞士人(1889--1971) 由于他对碳水化合物研究的 卑越贡献相对维生素c的研究成果,瑞典皇家 科学院授予他一九三七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一九二九年,他分离出了维生素K1。他成了科学界公认的第一个研究维生素结构获成就的化学家。由于这方面的成就,卡雷获得过多次的荣誉。一九三七年,也因为研究维生素的成就, 他与英国化学家霍沃思共同获得这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8 理查德·库恩 (Richard Kuhn) 德国人 (1900--1967) 由于对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的结构和作用作了精深的研究,库 恩于一九三八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1939 阿道夫·布泰南特 (Adotf Butenandt) 德国人(1903一 ) 利奥波德·鲁齐卡 (Leopold Ruzicka)瑞士藉南斯拉夫人 (1882--1976) 在性激素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他于一九三九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因为他的工作与德国科学家A·布泰南特 的性激素研究工作有关,所以两人合得了一九三九年的诺贝尔化 学奖金。其中一半授予他"以奖励他的聚亚甲基多碳原子大环和多蘸烯的工作" 1940-1942 空 1943 盖奥尔格·冯·赫维西(Georg von Hevesy)瑞典(1885--1966) 著名化学家盖奥尔格·冯·赫维西,由于使用放别性同位素作为化学 上的示踪剂而获得了一九四三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44 奥托·哈思 (Otto Habn) 德国人(1879--1968) 奥托·哈恩是德国化学家,他因发现了"重 核裂变反应"荣获一九四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45 阿尔图巴·I·魏尔塔雨Arturi.I.Virtanen 芬兰人(1895--1973) 魏尔塔南由于在农业化学上的杰出贡献,特别是发明了饲料 贮存的AIV方法而获得了一九四五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农业 化学上的功绩是不朽的。 1946 詹姆斯·B·萨姆纳 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国人(1887--1955)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美国人(1891-- )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能磨灭一个人的意志,一个身体病残的人也同样可以为人类做出贡献。这里介绍一位失去左手的人成了赫筋有名 的化学鼠成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就是詹姆斯·B·萨姆纳。 诺恩罗普所从事的研究和他所提出的结论,对酶化学的发展无疑是一项 重大的突破,他因此荣获一九四六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947 罗伯特·鲁宾逊Robert Robinson英国人 (1886--1975) 罗伯特·鲁宾逊是英国科学家中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作出重 要贡献的人物之一。关于生物碱的研究,当时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 水平。虽然在科学研究上,他取得了那么巨大的成绩,获得了那么多的殊荣和奖励,但是他一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他反对人们对他进行不适当的颂扬,更讨厌当面阿谈奉承。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属于乎凡的工作,只要这些工作对人们有利, 不论困难多大,经济价值多高,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他以达到探本求源,造福人类的目的。 1948 阿恩·w.K.蒂塞留斯 ( Arne W,k,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 阿思·w.K·带塞留斯是瑞典的生物化 学家,他对现代化学和药物的研究,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他对血清蛋白质性履的精确分析,导致了计多药物的改进。今天,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寿命延长,是与蒂塞留斯卓有成效的研 究分不开的。一九四八年,为了表彰他对电泳 现象和吸附作用的分析,特别是对血清蛋白复 杂性质的发现,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这年度 的话贝尔化学奖金。 1949 威廉·F·吉奥克(William .F.Giauque)(1895--)美国人 大家知道,处于超低温下的物质,往往具有 一些平常所没有的特性,对于这些特性及其实 际应用的研究,无论是劝物理学还是化学,都 具有极共重要的价值。美国当代物理化学家威廉·F·吉奥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权威, 他 曾做过重大贡献。 1950 奥托.P.H·第尔斯(Otto P.H.Diels) (1876--1954)德国人 库特·阿尔德 (Kurt Alder) (1902--1958) 德国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无论是工业 还是农业,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和塑 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塑料汹品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塑料制品经济灾惠,大 入小孩都爱使用它。可是,你可曾想到达一新 兴工业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应该归功于谁呢? 这人就是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托·第尔斯。 德国当代化工界的权威、现代有机化学大 师库特·阿尔德,与他的老师奥托·第尔斯在 化学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杰出的成果,两人合作 发明的双烯合成反应,震动了整个化学界,因 而共同获得了一九五O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51 艾德温.M·麦克米伦(Edwin M.Mcmillam) 美国人(1907-- ) 格伦.T.酉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 美国人 麦克米伦不仅是一位放射化学家,还在原于核物理研究方面有着较深的 造诣,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西博格和他的助了们,相继为门捷列夫周期表增添了八种新 元素。除前面已经提到的第九十四号元素坏以外.还有七种元素, 它们是;第九十五种元素镅,这是他们于一九四四年利用原于反 应堆的中子流照射环238而发现的。 1952 阿切尔·J.P·马丁(Archer J.P. Martin) (1910-- ) 英国人 理查德·L.M·辛格(Richard L.M.Synge)英国人(1914--) 同理查德·L.M·辛格博士一起获得一 九五二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阿切尔J.P·马 丁,于一九一O年三月一日出生在英国伦敦。 他父亲是内科医生,母亲是护士,有三个姐姐, 他是家今晚一的男孩。 马丁和辛格所发明的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分离出许多新的物 质,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生物体内的代谢路线。后来英国劳 名生物化华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桑格就曾利用这一方法测定了 复杂的胰岛素分子结构。 你知道分溶层析法是谁首先发明的吗?他就是一九五 二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理查德·L.M·辛格和他的合作者阿切尔·J.P·马丁。他们于一九四一年发明了这 种分镕层析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分离了氰基酸、抗菌素各种 混合物,为分溶层析法的发展和运用树起了丰碑。辛格发明分溶层析法时,虽然只有二十七岁,为取得这项成果却花了七、八年时间,几乎消耗掉了他全部的青东年华。 1953 赫尔曼·施陶丁格尔(Hermann Staudinger) 德国人(1881--1965) 赫尔旦·施陶丁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 一八八一年三月件三日生于德国莱因兰--法 耳次州的沃尔姆斯,一九六五年九月八日在弗 赖堡选世,终年八十四岁。他是一九五三年诺 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在一九四七年,他编辑出版了《高分子化 学,杂志,形象地描绘了高分子存在的形式。从此,他把"高分 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领域,并确立了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与分子 量之间的关系,创立了确定分子量的粘度的理论(后米被称为施 陶丁格尔定律)。他的科研成就对当时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 维等工业的蓬勃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由于他的员队一九五三年 他以七十二岁高龄,走上了诺贝尔奖金的领奖台。 1954 菜纳斯·c.波林 (Linus C.Pauling) 美国人 (1901--)(一九六二年获和平奖) 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一个科举家在一生中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就更是凤毛磷角了。我们所要介绍的莱纳斯·c.波林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在不同领域内 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1955 文森特·杜·维格诺德(Vincent du Vigneaud)美国人(1901--) 在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以文森 特·杜维格诺德为主任的生化实验室里,有一 批杰出的化学家和医学家。他们大都是维格诺 德培养出来的学生。维格诺德本人"由于对生 物化学中重要含硫化合物的研充特别是第一 次合成了多肽激素"而获得了一九五五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1956 西里尔·N.欣谢尔伍掐(Cyril N.Hinshelwood) 英国人(1897--1967) 尼古拉·N·谢苗诺夫 (Nikolai N.Semenov)苏联人(1896-- ) 西里尔.N.欣谢尔伍德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化 学家,由于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卓越贡献,而于一 九五六年与苏联的若名物理化学家谢苗诺夫共同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金。 苏联著名物理化学家尼古拉.谢苗诺夫生 于一八九六年四月三日。鉴于他与英国化学家 欣谢尔佰德研究连锁化学反应机理的贡献,荣 获了一九五六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1957 亚历山大·R·托德 (Alexander R.Todd)英国人(1907--) 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亚历山大.R.托 德,由于十五年如-日,辛辛苦苦、兢兢业业 地深入研先核苷酸和核苷辅酶,最后取得了 优异成绩而获得了一九五七诺贝尔化学奖。 1958 弗雷德里克·桑格(Fnederick Sanger)英国人(1918--)(一九五八、一九八O年两度获奖) 英国著名化学家邦雷德里克·桑格在生物 化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就因为他发现了 腕岛素的分子结构,并在决定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顺序方面作出了贡献,于一九五八年 和一九八O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9 雅罗斯拉夫·海洛夫斯基(Jaroslav Heyrovsky) 捷克斯洛代克人(1890--1967) 与极谱学的创立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雅罗斯拉夫·海洛夫斯基,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为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一生。 1960 威拉德·弗兰克.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 美国人(1908--) 一九五O年的一天,埃及的一座高一百四十六点五米、底海边长约二百三十米、由二百多万块重约两吨半的大石块垒成的金宁塔,作为历史的见沉默默无声地证明了美国科学家 威拉德·弗兰克·利比的一顶重大发明成果: 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用这种方法所测定的 金字塔建造年代,竞奇迹般地和历史记载的年代相符。人们早就盼望找到一种新方法来研究 地球和人类发展史了,如今夙愿终于实现了。消息一传开,人们为之欢呼,都把利比的这项发明誉为"考古学时钟"。从此,利比便成了白然科学界一他举世昭月的人物。 1961 MELVINCALVIN 1962 约翰·考德里·肯德鲁 (John Cowdery kendrew)英国人(1917--) 约翰·考德里·肯德鲁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一九五七电他首先确定了多肽链在肌红蛋白分子中的空间排列顺序。一九五九年,他又查明了肌红蛋白分子的详细结构,从而证实了美国化学家、一九五四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莱纳斯·c·波林关于纤维状蛋白质分子中存在M螺旋体模型的设想。为此,肯德鲁和他的同事、奥地利血统的马克斯·费迪南掐·佩鲁茨分享了一九六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1963 卡尔·齐格勒 (Karl Ziegler)德国人(1898--1973) 久里奥·纳塔 ( Giulio Natta) 意大利人 (1903-1979) 齐格勒博士用来制造世界上最早的低压聚乙烯 的聚合反应器。 从此由三乙基铝和三氧化钛组成的催化剂便脱颖问世了。它与齐格勒发明的聚乙烯催化剂被统称为齐格勒一纳塔型催化剂。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日,他们共享诺贝尔化学奖的崇高荣誉。 1964 多罗西·克劳宣特·霍奇金(女)(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英国人 (1910--) 她在维生素B11结构分析上做出的贡献,又为这个新时代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人们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提取维生素B12,正是仰仗这一研究成果。一九六四年,在多罗西·克劳富持·霍奇金一生中是难忘的一年,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将这一年的化学奖授予了霍奇金。她是继居里夫人及其女儿伊伦·约里奥一居里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1965 罗伯持·伯恩斯·伍德沃德 (Robert bruns Woodward) 英国人 (1917--1979) 他对有机合成的重大贡献,荣获一九六五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伍德沃德对有机化学的最主要贡就是他于一九五二年首次提出的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这种结构现在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当时则是很难想象的。鉴于这一成就,他荣获了一九六五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966 罗伯持·桑德逊·马利肯 (Robert S Mulliken) 美国人(1896--) 马利肯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由于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学说而荣获一九六六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7 曼弗雷德·艾根 (Manfred Eigen) 德国人 (1927--) 罗纳德·G.w·诺里什 (Ronald G.W.Norrish) 英国人 (1897--1978) 乔治·波特 (George Porter) 英国人 (1920--) 由于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的技术,获得196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艾根等所创立的方法称为“弛豫法”,也叫松弛技术,它包括 温度、压力跳跃法以及离解物效应法。 罗纳德·G.w·诺里什同他的学生乔治·波特以及德国科学家曼弗雷德·艾根一起,因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的技术而获得一九六七年诺贝尔化学奖。 波特和德国哥丁根大学的艾根协力攻关,使反应动力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鉴于上述成就,独特与他的老师诺里什及后来的合作者艾根共同获得一九六七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8 拉斯·翁萨格 (Lars Onsager) 美籍挪威人 (1903--1976) 拉斯·翁萨格是美籍挪威人,由于创立多种热动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而获得一九六八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69 德里克·哈罗德·理查德·巴顿 ( 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 ) 英国人 (1918--) 奥德·哈塞尔 (Odd Hassel)挪威 德里克·哈罗德·理查德·巴顿教授与挪威的奥德.哈塞尔教授由于在“形成构象极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所作的贡献”,共同获得一九六九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一八九四年范德华——拉贝尔理论在立体比学中的一个真正的发展。 奥德·哈塞尔教授同英国有机化学家巴顿,由于“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反应所作出的贡献”,共同获得了一九六九年诺贝尔化学奖。 1970 卢伊斯·弗德里科·菜洛伊尔 (Luis Federico Leloir)阿根廷 (1906--) 一九四九年2023-06-28 02:21:133
到现在为止,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有几位,是谁
1990年—1999年1990年:伊莱亚斯u2022科里(美)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1991年:理查德u2022恩斯特(瑞士)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1992年:罗道夫u2022阿瑟u2022马库斯(美)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1993年:凯利u2022穆利斯(美)迈克尔u2022史密斯(加)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1994年:乔治u2022欧拉(美)对碳正离子化学反应的研究。1995年:保罗u2022克鲁岑(荷)马里奥u2022莫利纳(墨)弗兰克u2022罗兰(美)对大气化学的研究。1996年:罗伯特u2022苛尔(美)哈罗德u2022沃特尔u2022克罗托(英)理查德u2022斯莫利(美)发现富勒烯。1997年保罗u2022博耶(美)约翰u2022沃克尔(英)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 延斯u2022克里斯汀u2022斯科(丹)离子传输酶的发现,钠钾离子泵。1998年:沃特u2022科恩(美)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 约翰u2022波普(英)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1999年:艾哈迈德u2022兹韦勒(美)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2015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托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奇和阿齐兹·桑贾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2015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托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奇和阿齐兹·桑贾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2000年—2016年2000年:艾伦u2022黑格(美)艾伦u2022麦克迪尔米德(美/新西兰)白川英树(日)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2001年:威廉u2022诺尔斯(美)野依良治(日)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巴里u2022夏普莱斯(美)手性催化氧化反应。2002年库尔特u2022维特里希(瑞士)约翰u2022贝内特u2022芬恩(美)田中耕一(日)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2003年:彼得u2022阿格雷(美)罗德里克u2022麦金农(美)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2004年:阿龙u2022切哈诺沃(以)阿夫拉姆u2022赫什科(以)欧文u2022罗斯(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2005年:罗伯特u2022格拉布(美)理查德u2022施罗克(美)伊夫u2022肖万(法)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2006年:罗杰u2022科恩伯格(美)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2007年:格哈德u2022埃特尔(德),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2008年:下村修(日)、马丁u2022查尔菲(美)、钱永健(美),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2009年:万卡特拉曼u2022拉玛克里斯南(英)、托马斯u2022斯泰茨(美)、阿达u2022约纳什(以色列),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贡献。2010年:理查德u2022赫克(美)、根岸英一(日)、铃木章(日),发明新的连接碳原子的方法。2012年:罗伯特u2022莱夫科维茨(美)、布莱恩u2022克比尔卡(美),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奖。2013年:马丁u2022卡普拉斯(美)、迈克尔u2022莱维特(英、美)、阿里耶u2022瓦谢勒(美、以色列),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做出贡献。2014年:埃里克u2022贝齐格(美)、威廉u2022莫纳(美)、斯特凡u2022黑尔(德),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做出贡献。2015年:托马斯u2022林达尔(瑞典)、保罗u2022莫德里奇(美)、阿齐兹u2022桑贾尔(土耳其、美),因“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获奖。2016年:让-皮埃尔u2022索维奇,Ju2022弗雷泽u2022斯托达特和伯纳德u2022Lu2022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2023-06-28 02:21:313
有哪些比较巧妙的科学实验
中高级谱仓各别堪问2023-06-28 02:21:561
马尔堡大学的教授校友
建校几百年来,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马尔堡大学工作,也有许多知名人物从这里毕业。其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人物有: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医学家、细菌学家,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物理学家,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威廉·本生:化学家。阿道夫·布特南特:化学家,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汉斯·费歇尔: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富兰克兰:化学家。奥托·哈恩:化学家,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化学家。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学说创立者。格奥尔格·维蒂希:化学家,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尔·齐格勒:化学家,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化学家、哲学家。马尔堡大学一向重视人文学科,尤其是神学与哲学。曾在这里工作或学习的神学家有鲁道夫·布尔特曼、威尔汉·赫尔曼、保罗·田立克、卡尔·巴特等,哲学家有恩斯特·卡西尔、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马丁·海德格尔、汉斯·约纳斯、汉娜·阿伦特、何塞·奥特嘉·伊·加塞特、列奥·施特劳斯等。其它领域的知名校友还有: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作家,《格林童话》的作者。威廉·李卜克内西:革命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作家,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斯塔夫·海涅曼: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总统。科斯塔斯·西米蒂斯:希腊前总理。2023-06-28 02:22:051
有关与诺贝尔奖的两个问题
颁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文学奖1902年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8年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1910年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1912年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1929年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1946年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1999年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23-06-28 02:22:182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历届名单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特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37-1938-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1939-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1943-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1944-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1945-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1946-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47-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1948-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1949-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1950-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1-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铀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2-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3-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4-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5-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56-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7-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8-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59-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海洛夫斯基因发现并发展极谱分析法,开创极谱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60-美国科学家利比因创立放射性碳测定法获诺贝尔化学奖。196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1962-英国科学家肯德鲁、佩鲁茨因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63-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4-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用X射线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65-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类固醇、叶绿素等物质获诺贝尔化学奖。1966-美国科学家马利肯因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学说获诺贝尔化学奖。1967-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8-美国科学家昂萨格因创立多种热动力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1969-英国科学家巴顿、挪威科学家哈赛尔因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相方面的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0-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1971-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2-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3-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4-美国科学家弗洛里因研究高分子化学及其物理性质和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75-英国科学家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瑞士科学家普雷洛洛因研究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6- 美国科学家利普斯科姆因研究硼烷的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77-比利时科学家普里戈金因提出热力学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1978-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因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9-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0-美国科学家伯格因研究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英国科学家桑格因创立DNA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1-日本科学家福井谦一因提出化学反应边缘机道理论、美国科学家霍夫曼因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2-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获诺贝尔化学奖。1983-美国科学家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能移机理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84-美国科学家梅里菲尔德因对发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1985-美国科学家豪普特曼、卡尔勒因发展了直接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6-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7-美国科学家克拉姆因合成分子量低和性能特殊的有机化合物、法国科学家莱恩、美国科学家佩德森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8-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9-美国科学家切赫、加拿大科学家奥尔特曼因发现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0-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创立关于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1991-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1992-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对化学系统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1993-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寡聚核甙酸基定点诱变”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4-美国科学家欧拉因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德国科学家克鲁岑、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6-美国科学家柯尔,英国科学家克罗托因,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因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丹麦科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8-奥地利科学家科恩,英国科学家波普因提出密度泛函理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9-美籍埃及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因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3年 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伊尔温-罗斯【美国】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奖。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0年美国化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23-06-28 02:22:273
什么人不能吃葡萄糖
低渗性脱水患者禁用。1.有低钾倾向、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2.在使用高浓度糖液过程中,突然停用时,可能引起低血糖。3.周围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易发生静脉炎和血栓,渗漏血管外可刺激局部组织。4.葡萄糖有吸湿性,且易发霉,故在注射剂的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无菌操作。5.冬季应先将其加热至与体温相近,再徐徐静注,以避免引起血管痉挛。扩展资料:葡萄糖被吸收到肝细胞中,会减少肝糖的分泌,导致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加葡萄糖的吸收力。过多的血液葡萄糖会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转换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酸脂。葡萄糖加强记忆,刺激钙质吸收和增加细胞间的沟通。但是太多会提高胰岛素的浓度,导致肥胖和糖尿病;太少会造成低血糖症或者更糟,胰岛素休克(糖尿病昏迷)。葡萄糖对脑部功能很重要,葡萄糖的新陈代谢会受下列因素干扰:忧郁、躁郁、厌食和贪食。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纪录到比其他脑部功能异常更低的葡萄糖浓度,因而造成中风或其他的血管疾病。研究员发现在饮食补充75克的葡萄糖会增加记忆测验的成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葡萄糖2023-06-28 02:23:075
DNA的发现时间是?
DNA的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最早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米歇尔称之为“核素”(nuclein)。到了1919年,菲巴斯·利文进一步辨识出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碱基、糖类以及磷酸核苷酸单元,他认为脱氧核糖核酸可能是许多核苷酸经由磷酸基团的联结,而串联在一起。不过他所提出概念中,脱氧核糖核酸长链较短,且其中的碱基是以固定顺序重复排列。1937年,威廉·阿斯特伯里完成了第一张X光衍射图,阐明了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规律性。扩展资料:克里克在1957年的一场演说中,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预测了脱氧核糖核酸、RNA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转接子假说”(即后来的tRNA)。1958年,马修·梅瑟生与富兰克林·史达在梅瑟生-史达实验中,确认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机制。后来克里克团队的研究显示,遗传密码是由三个碱基以不重复的方式所组成,称为密码子。这些密码子所构成的遗传密码,最后是由哈尔·葛宾·科拉纳、罗伯特·W·霍利以及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解出。这些发现代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脱氧核糖核酸2023-06-28 02:24:343
DNA是如何发现的?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入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是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荚菌与活的无荚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菌,并发现使无荚菌长出蛋白质荚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荚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入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DNA的指令合成的。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在1948~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呤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呤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沃森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入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 X射线衍射照片。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萦回。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克里克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为了搞到DNA 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从1951年11月~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嘌呤有吸引嘧啶的趋势。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呤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嘌呤—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呤—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呤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磷基团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是围绕着4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2023-06-28 02:25:002
DNA的组成成分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称为脱氧核苷酸,而糖类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接,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是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合成的依据。读取密码的过程称为转录,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复制出一段称为RNA的核酸分子。多数RNA带有合成蛋白质的讯息,另有一些本身就拥有特殊功能,例如rRNA、snRNA与siRNA。 在细胞内,DNA能组织成染色体结构,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基因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行复制,此过程称为DNA复制。对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是存放于细胞核内;对于原核生物而言,如细菌,则是存放在细胞质中的类核里。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佛朗西斯·克里克所绘 最早的DNA双螺旋草图最早分离出DNA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米歇尔称之为“核素”(nuclein)。到了1919年,菲巴斯·利文进一步辨识出组成DNA的碱基、糖类以及磷酸核苷酸单元[3],他认为DNA可能是许多核苷酸经由磷酸基团的联结,而串联在一起。不过他所提出概念中,DNA长链较短,且其中的碱基是以固定顺序重复排列。1937年,威廉·阿斯特伯里完成了第一张X光绕射图,阐明了DNA结构的规律性。1928年,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从格里菲斯实验中发现,平滑型的肺炎球菌,能转变成为粗糙型的同种细菌,方法是将已死的平滑型与粗糙型活体混合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转型”。但造成此现象的因子,也就是DNA,是直到1943年,才由奥斯瓦尔德·埃弗里等人所辨识出来。1953年,阿弗雷德·赫希与玛莎·蔡斯确认了DNA的遗传功能,他们在赫希-蔡斯实验中发现,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剑桥大学里一面纪念克里克与DNA结构的彩绘窗。到了1953年,当时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依据伦敦国王学院的罗莎琳·富兰克林所拍摄的X光绕射图及相关资料,提出了最早的DNA结构精确模型,并发表于《自然》期刊。五篇关于此模型的实验证据论文,也同时以同一主题发表于《自然》。其中包括富兰克林与雷蒙·葛斯林的论文,此文所附带的X光绕射图,是沃森与克里克阐明DNA结构的关键证据。此外莫里斯·威尔金斯团队也是同期论文的发表者之一。富兰克林与葛斯林随后又提出了A型与B型DNA双螺旋结构之间的差异。1962年,沃森、克里克以及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克里克在1957年的一场演说中,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预测了DNA、RNA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转接子假说”(即后来的tRNA)。1958年,马修·梅瑟生与富兰克林·史达在梅瑟生-史达实验中,确认了DNA的复制机制[16]。后来克里克团队的研究显示,遗传密码是由三个碱基以不重复的方式所组成,称为密码子。这些密码子所构成的遗传密码,最后是由哈尔·葛宾·科拉纳、罗伯特·W·霍利以及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解出[17]。为了测出所有人类的DNA序列,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代展开。到了2001年,多国合作的国际团队与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组公司,分别将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发表于《自然》与《科学》两份期刊。 DNA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 1.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四类: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盐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再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 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查哥夫(Chargaff)法则。 2.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如图)。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3.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如H-DNA或R-环等三级结构。 4. 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如核糖体、剪接体),这可看作是核酸的四级水平的结构。 5. 此外,DNA的拓扑结构也是DNA存在的一种形式。DNA的拓扑结构是指在DNA双螺旋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拓扑结构的主要形式,塔可以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在相应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变。编辑本段DNA复制方式 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链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链链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由两个氢键相连)或C对G(由三个氢链相连)。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即半保留复制。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 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2023-06-28 02:25:091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有什么区别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有原理不同、分辨率不同、成像方式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具体如下:1、原理不同: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观察样品的,而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的穿透和散射来观察样品的。2、分辨率不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可以达到亚纳米级别,而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几百纳米级别。3、成像方式不同: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方式是透射成像,也就是通过透过样品的光来观察样品的,而电子显微镜的成像方式是散射成像,也就是通过电子束的散射来观察样品的。4、适用范围不同:光学显微镜主要适用于生物、材料等透明或半透明样品的观察,而电子显微镜则主要适用于金属、陶瓷、半导体等非透明或不易透明的样品的观察。2023-06-28 02:27:101
电子显微镜原理
电子显微镜原理是电子光学。1958年,我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功能也日益进步,放大倍数已超过1000多万倍,并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得许多引人入胜的显微图像,其逼真度和立体感令许多外行着迷。通过电子显微镜,人们可以观察到气味分子进入蝴蝶触须的途径。材料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从原子尺度研究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的信息。生理学家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神经组织进行研究,还可以动态观察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用显微镜检查计算机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裂缝会十分清楚。2023-06-28 02:27:491
(基因表达)为什么转录翻译后胸腺嘧啶就消失了,在之后就没出现过了,为什么密码子表只有AUGC没有T?
这是转录,不是DNA的复制。基因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出来的是mRNA,是信使RNA,它的作用就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的。T是胸腺嘧啶,只存在于DNA中,在RNA中是U,尿嘧啶。因为基因是通过不同的蛋白质来表达的,而蛋白质又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出来的,所以遗传密码就以mRNA中的碱基序列来表示了。就是说,在遗传密码表中,只有U,没有T了。遗传密码表2023-06-28 02:10:331
一条dna上胸腺嘧啶占21%,胞嘧啶占多少
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专题: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已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1%,即A=21%,则T=A=21%,C=G=50%-21%=29%.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即C1=24%、T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C=(C1+C2)÷2,计算可得C2=34%,同理,T2=12%.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T与C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T与C所占的比例.2023-06-28 02:10:251
翻译的时候,氨基酸里有没有胸腺嘧啶(T)
氨基酸里当然没有胸腺嘧啶(T),你要问的是mRNA里有没有胸腺嘧啶(T)吧?mRNA里没有胸腺嘧啶(T)。2023-06-28 02:10:182
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鸟嘌呤是dna的成分,腺嘌呤尿嘧啶胞嘧啶鸟嘌呤是rna成分
①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之一,①错误; ②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②正确; ③磷酸在DNA分子和RNA分子都含有,③正确;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是构成DNA的碱基,④正确; ⑤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分子组成,⑤正确; ⑥尿嘧啶是组成RNA分子成分之一,⑥错误. 故选:C.2023-06-28 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