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DNA中氢键在复制时,为啥要用到解旋酶

2023-06-29 07:14:26
TAG: DNA 解旋酶
共2条回复
Troublesleeper

单个氢键可能容易断开,但多个氢键的能量大。比如C-G要比A-T稳定。这和一根筷子容易掰断,一束却不容易是一样的道理。解旋酶降低打断氢键所需的活化能,从而达到解旋的目的。酶都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的

安徽路人假

解旋酶是一种常见的马达蛋白,它以核酸单链为轨道沿着核酸链定向移动,并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打开互补的核酸双链, 获得单链。解旋酶在DNA的复制、修复、重组以及转录等代谢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迄今还没有完全理解解旋酶的解旋机制。单分子操纵技术帮助人们在单分子水平定量研究解旋酶的解旋动力学,是研究解旋酶分子机制的高端技术。

相关推荐

解旋酶移动方向

解旋酶的移动方向多是从5"端向3"端移动。结合在后随链模板上的解旋酶,移动方向5"→3",结合在前导链的rep蛋白,移动方向3"→5"。解旋酶是作用与氢键使DNA双螺旋打开,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促使转录RNA合成,待一系列工作完成后,该酶又会重新开始结合DNA移动,因为解旋酶在转录过程只起到促进作用,并不参与反应。
2023-06-29 02:50:332

求解解旋酶的作用和DNA聚合酶的作用?

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而不是一种酶,由水解ATP供给能量来解开DNA的酶.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一般在DNA或RNA复制过程中起到催化双链DNA或RNA解旋的作用. 解旋酶是一种常见的马达蛋白,它以核酸单链为轨道沿着核酸链定向移动,并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打开互补的核酸双链,获得单链.解旋酶在DNA的复制、修复、重组以及转录等代谢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迄今还没有完全理解解旋酶的解旋机制. DNA聚合酶聚合的是磷酸二脂键.DNA复制时,以DNA为模板,在引物(主要是RNA)存在下,聚合酶Ⅰ催化聚合反应,使底物逐个依5′→3′方向聚合;DNA新链得以延长,若参入的核苷酸有错误,该酶即显示外切酶活性,经其切除,以保证复制的真实性.
2023-06-29 02:50:411

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RNA聚合酶分别有何作用?

解旋酶:dna复制时,解开dna的拓扑双链。也就是解开双螺旋的作用。本质:切断碱基间的氢键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的碱基序列,并切割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本质:切断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到一起本质:连接磷酸二脂键rna聚合酶:是在一个rna片段上逐个添加核苷酸本质:连接磷酸二脂键
2023-06-29 02:51:062

转录过程是否需要解旋酶?

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通常不能单独发挥转录作用,而需要与其他转录因子共同协作,有些辅助功能的转录因子就是解旋酶。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为模板,以ATP、CTP、GTP、U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进行转录时,一个基因会被读取并被复制为mRNA,即特定的DNA片断作为遗传信息模板,以依赖DNA的RNA聚合酶作为催化剂,通过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前体mRNA。RNA聚合酶通过与一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完成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扩展资料转录的过程: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RNA的合成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合成原始转录产物(过程包括转录的启动、延伸和终止)。第二步转录产物的后加工,使无生物活性的原始转录产物转变成有生物功能的成熟RNA。但原核生物mRNA的原始转录产物一般不需后加工就能直接作为翻译蛋白质的模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录
2023-06-29 02:51:1510

解旋酶,D N A聚合酶,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什么部位

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双链DNA分子的氢键,DNA聚合酶,DNA连接酶作用部位都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NA解链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催化DNA双链结构解链,并具有ATP酶活性的酶,两种活性相互偶联,通过水解ATP提供解链的能量。不同来源的DNA解旋酶的共同特性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解链的能量,而复制叉结构的存在与否对活性的影响因酶而异。扩展资料:ATP通过断裂最后一个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同时产生的AMP和T4DNA连接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形成E-AMP复合物。所形成的E-AMP复合物可以识别DNA双链之前被切开的切口,识别之后AMP会脱离E-AMP复合物并与DNA的5"-P基团结合。需要连接的另外一段DNA分子片段的3"-OH会攻击第二步形成5"-P-AMP,3"-OH和磷酸基团残基发生反应形成磷酸二酯键,同时释放出一个AM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接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旋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聚合酶
2023-06-29 02:51:503

DNA聚合酶,解旋酶,RNA聚合酶各自的作用对象和作用时期(详细)

DNA聚合酶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ATP、dCTP、dGTP、或dTTP,四者统称dNTPs)为作用对象,作用时期为DNA复制时期。解旋酶以DNA双链的氢键为作用对象,作用时期为DNA或RNA复制时期。RNA聚合酶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三磷酸(NTP:ATP、GTP、CTP、UTP)为作用对象,作用时期为转录时期。扩展资料1、DNA聚合酶特性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即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逐步逐个、连续地将dNTP加到延伸中的DNA分子3"-OH末端,逐步合成延长中的子链DNA。这是D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可见,3"→5"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真实性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以保证复制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5"→3"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该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DNA延长链前方的DNA链(即只对DNA上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有切割作用),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这种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DNA解旋酶(DNA helicase)通常为流体蛋白环,通过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由解旋酶装载器装载到DNA单链上(单链穿过环中央),有3"→5"或5"→3"方向极性,该极性就是它结合的单链的极性。它像DNA聚合酶一样具有延伸性。与解旋酶装载器结合,装载到单链DNA上之前,DNA解旋酶是没有活性的,只有解旋酶装载器将它装载到单链DNA上,解旋酶装载器自动离开之后,DNA解旋酶的活性才被激活。直到双链全部解开,运动到单链末端时,它才从单链上离开。注意DNA解旋酶结合的是DNA单链而不是双链,至于它结合的单链,是由起始子蛋白作用到被称为复制器的DNA区段使该区段发生双链解旋才产生的。3、RNA聚合酶该酶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三磷酸(NTP:ATP、GTP、CTP、UTP)作为RNA聚合酶的底物,DNA为模板,二价金属离子Mg2+、Mn2+是该酶的必需辅因子。其催化的反应表示为:(NMP)n+NTP→(NMP)n+1+PPi。RNA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3",第一个核苷酸带有3个磷酸基。其后每加入一个核苷酸脱去一个焦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焦磷酸迅速水解的能量驱动聚合反应。与DNA聚合酶不同,RNA聚合酶无须引物,它能直接在模板上合成RNA链;RNA聚合酶能够局部解开DNA的两条链,所以转录时无须将DNA双链完全解开,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聚合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旋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NA聚合酶
2023-06-29 02:52:224

关于dna解旋酶机理的问题

H键属于化学键,化学键断裂应属于化学反应解旋酶是一种常见的马达蛋白,它以核酸单链为轨道沿着核酸链定向移动,并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打开互补的核酸双链, 获得单链。解旋酶在DNA的复制、修复、重组以及转录等代谢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迄今还没有完全理解解旋酶的解旋机制。单分子操纵技术帮助人们在单分子水平定量研究解旋酶的解旋动力学,是研究解旋酶分子机制的高端技术。大肠杆菌UvrD解旋酶是具有在DNA单链上由3′至 5′方向行走极性的解旋酶,有4个子功能域。关于UvrD各个子功能域的功能、它的解旋机制、特别是其有效的工作模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低蛋白质浓度下,他们观察到了一系列单次DNA解旋过程,发现相邻两次解旋过程的时间间隔由两个相连的泊松过程控制,给出了UvrD双体工作模型的实验证据。特别是,他们还研究了外界拉力对UvrD解旋效率的影响,发现作用于DNA分开的两个单链端点、且使DNA失稳的拉力反而抑制该解旋酶的工作。这与以前报道过的T4解旋酶[PNAS,104 (2007) 19790]和T7解旋酶[Cell,129 (2007) 1299]有明显区别,说明UvrD是一个有特殊作用机制的马达蛋白。结合已经报道的UvrD解旋酶的晶体结构、生化实验数据以及上述实验结果,他们提出了一种应变蠕虫二聚体协同工作模型。他们认为UvrD单体的2B子功能域与双链DNA结合后阻止其解旋,也就是说有“自锁”效应。需要另一个UvrD与之结合,形成二聚体,后面一个UvrD的2B子功能域与前面一个UvrD的2B子功能域紧密结合,解除自锁,允许前一个UvrD完成解旋功能。此过程导致穿过该二聚体的DNA单链形成50度左右的弯折,将单链收缩约0.5-1.0 nm。从力学角度看,此解旋过程需要克服外力做功,从而导致解旋速度随外力的增加而降低。这种二聚体模型也与他们观察到的解旋动力学细节相互印证。例如,他们推断,二聚体在解旋过程中解体时会导致解旋暂停,且UvrD沿DNA单链反向行走会有两种不同的速度,分别代表UvrD单体和双体的行走速度。这些推论都被实验证实。此项工作得到了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和基金委的资助。
2023-06-29 02:52:392

转录时DNA解旋需要什么酶

需要,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通常不能单独发挥转录作用,而需要与其他转录因子共同协作,有些辅助功能的转录因子就是解旋酶。以反式作用影响转录的因子可统称为转录因子。RNA聚合酶是一种反式作用于转录的蛋白因子。与RNA聚合酶Ⅰ、Ⅱ、Ⅲ相应的转录因子分别称为TFⅠ、TFⅡ、TFⅢ。转录是以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模板链用于转录,编码链不用于转录)为模板,以ATP、CTP、GTP、U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扩展资料转录的过程:1、转录的启动DNA上存在着转录的起始信号,它是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启动子。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全酶结合于启动子而被启动的。2、转录的起始当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后,在启动子附近将DNA局部解链,约解开17个碱基对。3、链的延伸当s因子从核心酶上脱落后,核心酶与DNA链的结合变得疏松(依靠其蛋白质的碱性与酸性核酸之间的非特异性的静电引力),可以在模板链上滑动,方向为DNA模板链的 3′→ 5′,同时将核苷酸逐个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使RNA链以 5′→ 3′方向延伸。4、转录的终止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也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称为终止子。RNA聚合酶可以识别终止子,它在一种蛋白质 —— r因子的帮助下,终止转录,放出RNA链;有时,RNA聚合酶不需要r因子的帮助即可终止转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录
2023-06-29 02:52:503

转录需要解旋酶吗

1、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过程。关于转录是否需要解旋酶是有两种观点的,一种观点认为转录不需要解旋酶,一种观点认为转录需要解旋酶。2、观点一:转录不需要解旋酶3、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可是与DNA复制相类似的转录过程并不需要解旋酶,基因的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催化进行的。基因的上游具有结合RNA聚合酶的区域,叫做启动子。启动子是一段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具有和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的位点,决定了基因转录的起始位点。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在特定区域将DNA双螺旋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开,使DNA解旋,形成单链区,以非编码链为模板合成RNA互补链的过程就开始了。4、观点二:转录需要解旋酶5、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通常不能单独发挥转录作用,而需要与外切酶等其他转录因子共同协作,有些辅助功能的转录因子就是解旋酶。参与典型的真核生物转录开始过程的转录因子TFII-H和TFII-F有ATPase活性帮助转录起始复合物“撬开”DNA双链,但是TFII-H随后表现磷酸化活性,使得RNA聚合酶II从通用转录因子上释放,执行转录延伸阶段。更多关于转录需要解旋酶吗,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ce2029161610694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6-29 02:53:261

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RNA聚合酶分别有何作用?其本质又是什么?

解旋酶:DNA复制时,解开DNA的拓扑双链。也就是解开双螺旋的作用。本质:切断碱基间的氢键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的碱基序列,并切割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本质:切断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到一起本质:连接磷酸二脂键RNA聚合酶:是在一个RNA片段上逐个添加核苷酸本质:连接磷酸二脂键
2023-06-29 02:53:341

PCR技术中为什么不用解旋酶

原因如下:1、解旋酶一般只能打开很短一部分的DNA双螺旋,在具体PCR操作的时候无法控制其具体在什么时间。2、不能保证DNA解旋酶解开DNA的那段时间足够长以便让引物和模板结合,而且引物和模板结合后,解旋酶还能立刻移开以免阻碍DNA合成酶的前进。聚合酶链式反应为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扩展资料: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步: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60℃-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3′端开始以从5′→3′端的方向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聚合酶链式反应
2023-06-29 02:53:424

解链酶、解旋酶分别有什么作用?

解链酶;unwinding enzymes;unwindase 又称;解螺旋酶(unwinding enzyme)或rep蛋白 性质: 又称解旋酶 .指与DNA解旋和解链有关酶类的统称.存在于各种生物的细胞中. 作用 :这类酶蛋白一旦与双链DNA连接,就会引起DNA双链解旋,并使两条分开的链呈直线,以便模板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分子复制.
2023-06-29 02:53:561

解旋酶 与 解链酶 的区别

1解旋酶和解链酶的作用都是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将DNA双螺旋解旋,即它们的功能相同。不同点在于解旋酶是生物体自身形成的,而解链酶是人为加入的。2旋是指的双螺旋。如果把DNA看成是由两股绳拧成的一条绳子,那么解旋的意思是把这条绳子变为原来的两股绳。
2023-06-29 02:54:063

DNA复制的时候解旋酶具体是怎么作用于DNA上的

利用dna双螺旋的解旋dna在复制时,其双链首先解开,形成复制叉,而复制叉的形成则是由多种蛋白质及酶参与的较复杂的复制过程(1)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dnabindingprotein,ssbdna蛋白)ssbdna蛋白是较牢固的结合在单链dna上的蛋白质。原核生物ssbdna蛋白与dna结合时表现出协同效应:若第1个ssbdna蛋白结合到dna上去能力为1,第2个的结合能力可高达103;真核生物细胞中的ssbdna蛋白与单链dna结合时则不表现上述效应。ssbdna蛋白的作用是保证解旋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它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待单链复制后才脱下来,重新循环。所以,ssbdna蛋白只保持单链的存在,不起解旋作用。(2)dna解链酶(dnahelicase)dna解链酶能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以解开双链dna。这种解链酶分解atp的活性依赖于单链dna的存在。如果双链dna中有单链末端或切口,则dna解链酶可以首先结合在这一部分,然后逐步向双链方向移动。复制时,大部分dna解旋酶可沿滞后模板的5"—〉3"方向并随着复制叉的前进而移动,只有个别解旋酶(rep蛋白)是沿着3"—〉5"方向移动的。故推测rep蛋白和特定dna解链酶是分别在dna的两条母链上协同作用以解开双链dna。(3)dna解链过程dna在复制前不仅是双螺旋而且处于超螺旋状态,而超螺旋状态的存在是解链前的必须结构状态,参与解链的除解链酶外还有一些特定蛋白质,如大肠杆菌中的dna蛋白等。一旦dna局部双链解开,就必须有ssbdna蛋白以稳定解开的单链,保证此局部不会恢复成双链。两条单链dna复制的引发过程有所差异,但是不论是前导链还是后随链,都需要一段rna引物用于开始子链dna的合成。因此前导链与后随链的差别在于前者从复制起始点开始按5"—3"持续的合成下去,不形成冈崎片段,后者则随着复制叉的出现,不断合成长约2—3kb的冈崎片段。
2023-06-29 02:54:222

解旋酶,dna聚合酶,限制酶,dna酶分别有什么作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DNA限制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2023-06-29 02:54:311

复制解旋转录所需要的酶分别是什么作用于哪里,秒采纳

解旋: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复制:D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翻译:R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2023-06-29 02:54:452

解旋酶在什么细胞合成

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解旋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2023-06-29 02:54:536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解旋酶,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dna解旋酶是解开碱基相连接的氢键dna聚合酶是重新建立氢键时所需的作用就是连接两个配对的碱基dna连接酶是在基因工程中用的是在建立两个脱氧核苷酸相连时所需建立的磷脂和五碳糖之间的化学键的酶限制性内切酶就是剪断连接酶建立的这个键的酶
2023-06-29 02:55:261

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组结构(  ) A. B. C. D.

A、图示结构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腺嘌呤构成的腺苷,解旋酶不作用于腺苷,A错误; B、解旋酶的作部位是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因此可作用于G-C之间的氢键,B正确; C、U(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不出现,C错误; D、图示结构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解旋酶不作用于该结构,D错误. 故选:B.
2023-06-29 02:55:331

DNA转录需要解旋酶吗?

不需要,DNA转录的时候,双链解开是用的RNA聚合酶.高中是没有学的,我给你简单说一下过程.首先RNA聚合酶和DNA上面的启动子(就是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结合,然后RNA聚合酶自身发生变化,从而诱导转录的发生,使DNA双链解旋.也就是说,RNA聚合酶自身有诱导DNA解旋的能力.
2023-06-29 02:55:411

解聚核酸的酶有哪几类?他们的作用和特异性是????

解旋酶:有DNA解旋酶和RNA解旋酶,DNA解旋酶的作用是只作用于双链DNA分子,使DNA双链打开,RNA解旋酶的作用是只作用于双链RNA分子,使RNA双链打开。聚合酶:有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形成新的DNA分子,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形成新的RNA分子。希望能帮助你。^__^
2023-06-29 02:55:502

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有什么区别?

DNA聚合酶: 在DNA复制时起作用,将多个脱氧核苷酸催化聚合为脱氧核苷酸链(也就是DNA单链),此时形成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DNA解旋酶: 在DNA转录时起作用,将DNA的双链解开,作用对象是氢键,使氢键断裂
2023-06-29 02:55:581

DNA复制时需要的酶

DNA聚合酶解旋酶解旋酶: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2023-06-29 02:56:061

dna复制的主要酶是什么?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有:DNA聚合酶、拓扑异构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酶、DNA连接酶。1、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也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2、拓扑异构酶:催化DNA超螺旋解开,使之变为双螺旋;3、解旋酶:解开DNA双链,使之变为单链;4、单链结合蛋白:和单链DNA结合,使之变为能够作为复制模板的稳定单链;5、引物酶:以解旋后的单链DNA为模板,催化合成一小段带有3'-OH的RNA;6、DNA连接酶:催化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缺口处游离的3'末端-OH与5'末端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复制
2023-06-29 02:56:121

解旋酶的例举

1、 E.coli及噬菌体的解旋酶 表11-2E.coli及噬菌体的解旋酶 解旋酶 结构 功能 DnaB 330 kD六聚体 结合于oriC,oriλ参与前引发,分离双链,水解ATP提供能量 rep蛋白 66 kD单体 ATP依赖性解旋酶,在φX174滚环复制中推进复制叉 PriA(n′蛋白) 82 kD单体 φX174Rf形成中参与前引发体3′→5′移动,取代SSB,识别特异位点 TraY/I 多聚体 F因子滚环复制中解链 基因4蛋白 58 kD T7噬菌体复制中延5′→3′解链 合成位置:存在于核膜上的核糖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2、TFⅡ-F 和TFⅡ-H(有解旋酶活性)转录前先是TFⅡ-D与TATA盒结合; 继而TFⅡ-B以其C端与TBP-DNA复合体结合,其N端则能与RNA聚合酶Ⅱ亲和结合; 接着由两个亚基组成的TFⅡ-F加入装配,TFⅡ-F不仅能与RNA聚合酶形成复合体,还具有依赖于ATP供给能量的DNA解旋酶活性,能解开前方的DNA双螺旋,在转录链延伸中起作用. 这样,启动子序列就与TFⅡ-D、B、F及RNA聚合酶Ⅱ结合形成一个有转录功能基础的“最低限度”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转录mRNA. TFⅡ-H是多亚基蛋白复合体,具有依赖于ATP供给能量的DNA解旋酶活性,在转录链延伸中发挥作用; TFⅡ-E是两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而可能与TFⅡ-B联系不直接与DNA结合,能提高ATP酶的活性; TFⅡ-E和TFⅡ-H的加入就形成了完整的转录复合体,能转录延伸生成长链RNA.3、T4解旋酶
2023-06-29 02:56:381

解旋酶是什么

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而不是一种酶,由水解ATP供给能量来解开DNA的酶。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一般在DNA或RNA复制过程中起到催化双链DNA或RNA解旋的作用。与解链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包括:1.单链结合蛋白2.解旋酶 3.拓扑异构酶Ⅰ 4.拓扑异构酶Ⅱ。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2023-06-29 02:58:191

解旋酶是什么 ?

解旋酶就是把DNA双链变成两条单链的酶,这种酶只作用于DNA。  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希望能帮助您。^__^
2023-06-29 02:58:272

解链酶、解旋酶分别有什么作用?

解链酶;unwinding enzymes;unwindase 又称;解螺旋酶(unwinding enzyme)或rep蛋白 性质: 又称解旋酶 。指与DNA解旋和解链有关酶类的统称。存在于各种生物的细胞中。 作用 :这类酶蛋白一旦与双链DNA连接,就会引起DNA双链解旋,并使两条分开的链呈直线,以便模板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分子复制。
2023-06-29 02:58:351

DNA聚合酶,解旋酶,RNA聚合酶各自的作用对象和作用时期(详细)

DNA聚合酶以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ATP、dCTP、dGTP、或dTTP,四者统称dNTPs)为作用对象,作用时期为DNA复制时期。解旋酶以DNA双链的氢键为作用对象,作用时期为DNA或RNA复制时期。RNA聚合酶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三磷酸(NTP:ATP、GTP、CTP、UTP)为作用对象,作用时期为转录时期。扩展资料1、DNA聚合酶特性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即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逐步逐个、连续地将dNTP加到延伸中的DNA分子3"-OH末端,逐步合成延长中的子链DNA。这是D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可见,3"→5"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真实性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以保证复制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5"→3"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该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DNA延长链前方的DNA链(即只对DNA上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有切割作用),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这种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DNA解旋酶(DNA helicase)通常为流体蛋白环,通过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由解旋酶装载器装载到DNA单链上(单链穿过环中央),有3"→5"或5"→3"方向极性,该极性就是它结合的单链的极性。它像DNA聚合酶一样具有延伸性。与解旋酶装载器结合,装载到单链DNA上之前,DNA解旋酶是没有活性的,只有解旋酶装载器将它装载到单链DNA上,解旋酶装载器自动离开之后,DNA解旋酶的活性才被激活。直到双链全部解开,运动到单链末端时,它才从单链上离开。注意DNA解旋酶结合的是DNA单链而不是双链,至于它结合的单链,是由起始子蛋白作用到被称为复制器的DNA区段使该区段发生双链解旋才产生的。3、RNA聚合酶该酶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三磷酸(NTP:ATP、GTP、CTP、UTP)作为RNA聚合酶的底物,DNA为模板,二价金属离子Mg2+、Mn2+是该酶的必需辅因子。其催化的反应表示为:(NMP)n+NTP→(NMP)n+1+PPi。RNA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3",第一个核苷酸带有3个磷酸基。其后每加入一个核苷酸脱去一个焦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焦磷酸迅速水解的能量驱动聚合反应。与DNA聚合酶不同,RNA聚合酶无须引物,它能直接在模板上合成RNA链;RNA聚合酶能够局部解开DNA的两条链,所以转录时无须将DNA双链完全解开,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聚合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旋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NA聚合酶
2023-06-29 02:58:441

DNA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吗?

需要,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通常不能单独发挥转录作用,而需要与其他转录因子共同协作,有些辅助功能的转录因子就是解旋酶。以反式作用影响转录的因子可统称为转录因子。RNA聚合酶是一种反式作用于转录的蛋白因子。与RNA聚合酶Ⅰ、Ⅱ、Ⅲ相应的转录因子分别称为TFⅠ、TFⅡ、TFⅢ。转录是以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模板链用于转录,编码链不用于转录)为模板,以ATP、CTP、GTP、U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扩展资料转录的过程:1、转录的启动DNA上存在着转录的起始信号,它是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启动子。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全酶结合于启动子而被启动的。2、转录的起始当聚合酶结合到启动子上后,在启动子附近将DNA局部解链,约解开17个碱基对。3、链的延伸当s因子从核心酶上脱落后,核心酶与DNA链的结合变得疏松(依靠其蛋白质的碱性与酸性核酸之间的非特异性的静电引力),可以在模板链上滑动,方向为DNA模板链的 3′→ 5′,同时将核苷酸逐个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使RNA链以 5′→ 3′方向延伸。4、转录的终止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也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称为终止子。RNA聚合酶可以识别终止子,它在一种蛋白质 —— r因子的帮助下,终止转录,放出RNA链;有时,RNA聚合酶不需要r因子的帮助即可终止转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录
2023-06-29 02:59:0111

解旋酶,dna聚合酶,限制酶,dna酶分别有什么作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DNA限制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2023-06-29 02:59:441

求解解旋酶的作用和DNA聚合酶的作用?

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而不是一种酶,由水解ATP供给能量来解开DNA的酶。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一般在DNA或RNA复制过程中起到催化双链DNA或RNA解旋的作用。解旋酶是一种常见的马达蛋白,它以核酸单链为轨道沿着核酸链定向移动,并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打开互补的核酸双链, 获得单链。解旋酶在DNA的复制、修复、重组以及转录等代谢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迄今还没有完全理解解旋酶的解旋机制。DNA聚合酶聚合的是磷酸二脂键。DNA复制时,以DNA为模板,在引物(主要是RNA)存在下,聚合酶Ⅰ催化聚合反应,使底物逐个依5′→3′方向聚合;DNA新链得以延长,若参入的核苷酸有错误,该酶即显示外切酶活性,经其切除,以保证复制的真实性。可以参考dna解旋酶的相关内容。http://baike.baidu.com/view/207912.htm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7%A3%E6%97%8B%E9%85%B6望采纳!!谢谢!!
2023-06-29 02:59:532

PCR技术为什么不使用解旋酶?

之所以不用解旋酶是因为难以控制。解旋酶一般只能打开很短一部分的DNA双螺旋,在具体PCR操作的时候无法控制其具体在什么时间打开那一段DNA,更无法控制其具体能作用多少时间。详细一点说,我们没有办法知道DNA解旋酶打开的是模板DNA与引物结合的部分,还是不结合的部分,还是干脆分开了和模板结合的引物;我们也不能保证DNA解旋酶解开DNA的那段时间足够长以便让引物和模板结合,而且引物和模板结合后,解旋酶还能立刻移开以免阻碍DNA合成酶的前进;我们更没法让DNA在复制的过程中,DNA解旋酶一直走在复制叉的前方来帮助DNA复制等等。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使得我们现阶段不可能在体外让DNA解旋酶按照我们希望的模式来工作。在细胞内,解旋酶需要DNA复制复合物(下图)的帮助才可以精密地调节DNA的复制,在体外实验中,每多引入一种蛋白质就会让实验体系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控制、更加高成本,所以DNA变性的工作就都交给高温了。
2023-06-29 03:00:001

转录过程是否需要解旋酶?

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通常不能单独发挥转录作用,而需要与其他转录因子共同协作,有些辅助功能的转录因子就是解旋酶。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为模板,以ATP、CTP、GTP、U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进行转录时,一个基因会被读取并被复制为mRNA,即特定的DNA片断作为遗传信息模板,以依赖DNA的RNA聚合酶作为催化剂,通过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前体mRNA。RNA聚合酶通过与一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完成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扩展资料转录的过程: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RNA的合成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合成原始转录产物(过程包括转录的启动、延伸和终止)。第二步转录产物的后加工,使无生物活性的原始转录产物转变成有生物功能的成熟RNA。但原核生物mRNA的原始转录产物一般不需后加工就能直接作为翻译蛋白质的模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录
2023-06-29 03:00:251

解旋酶 与 解链酶 的区别 旋是指的双螺旋还是什么

解旋酶 与 解链酶 是一种酶 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 将DNA双螺旋解旋,线性化 使得DNA内部的信息可以被识别
2023-06-29 03:01:051

有关DNA的几种酶,及介绍

DNA水解酶:水解DNA的酶,使其变成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合成DNA的酶,DNA聚合酶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的末端DNA连接酶:连接粘性末端,基因工程使用 ,因为DNA的复制是多起点复制,要将多个冈奇片段连在一起需要DNA连接酶解旋酶:复制或转录是解开DNA的螺旋,解旋酶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生物,不同DNA对应不同解旋酶,解旋酶用于DNA双链打开时断裂氢键限制酶:切开DNA特定的碱基序列,基因工程中使用
2023-06-29 03:01:133

PCR技术中为什么不用解旋酶

之所以不用解旋酶是因为难以控制。解旋酶一般只能打开很短一部分的DNA双螺旋,在具体PCR操作的时候无法控制其具体在什么时间打开那一段DNA,更无法控制其具体能作用多少时间。详细一点说,我们没有办法知道DNA解旋酶打开的是模板DNA与引物结合的部分,还是不结合的部分,还是干脆分开了和模板结合的引物;我们也不能保证DNA解旋酶解开DNA的那段时间足够长以便让引物和模板结合,而且引物和模板结合后,解旋酶还能立刻移开以免阻碍DNA合成酶的前进;我们更没法让DNA在复制的过程中,DNA解旋酶一直走在复制叉的前方来帮助DNA复制等等。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使得我们现阶段不可能在体外让DNA解旋酶按照我们希望的模式来工作。在细胞内,解旋酶需要DNA复制复合物(下图)的帮助才可以精密地调节DNA的复制,在体外实验中,每多引入一种蛋白质就会让实验体系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控制、更加高成本,所以DNA变性的工作就都交给高温了。
2023-06-29 03:01:213

请帮我区分一下这几种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DNA解旋酶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被限制酶切割开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是DNA片段DNA聚合酶:DNA复制,连接磷酸二酯键,把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与模板链互补的链上。DNA解旋酶:使DNA两链中的H键断开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是以一条DNA为模板,通过磷酸二酯键而聚合的合成RNA的酶, 逆转录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把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连接磷酸二酯键。
2023-06-29 03:01:351

高中生物,请问dna连接酶,聚合酶,解旋酶,限制酶,分别作用于哪个部位?画图,拍下来,谢谢

1,DNA链接酶和解旋酶是作用于碱基间的氢键,链接和分开两条DNA单链,2,聚合酶和限制酶都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即图上所显示的
2023-06-29 03:01:443

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蛋白质因子有哪些?

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蛋白质因子:1,拓扑异构酶,作用:帮助解开复制叉前后的超螺旋结构。2,DNA解旋酶,作用:解开螺旋。3,Rep蛋白,作用:帮助解开双螺旋结构。4,引物合成酶,作用:催化RNA引物合成并与DNA链互补的反应。5,单链结合蛋白,作用:稳定单连区。6,DNA聚合酶Ⅰ,作用:消除引物,填满裂缝。7,DNA聚合酶Ⅲ,作用:合成DNA。8,DNA连接酶,作用:连接DNA末端。9,RNA聚合酶,作用:沿DNA模板转录一短的RNA分子。扩展资料DNA复制过程:(1)DNA双螺旋的解旋DNA在复制的时候,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双链首先解开,形成了复制叉,而复制叉的形成则是由多种蛋白质和酶参与的较复杂的复制过程1,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DNA蛋白)ssbDNA蛋白是较牢固结合在单链DNA上的蛋白质。原核生物ssbDNA蛋白和DNA结合时表现出协同效应:如果第一个ssbDNA蛋白结合到DNA上去能力为1,第二个的结合能力可高达103;真核生物细胞里的ssbDNA蛋白与单链DNA结合时则不表现上述效应。ssbDNA蛋白作用是保证解旋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等待单链复制后才脱下来,重新循环。因此,ssbDNA蛋白仅保持单链的存在,是不起解旋作用。2,DNA解链酶(DNA helicase)DNA解链酶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以解开双链DNA。这一种解链酶分解ATP的活性依赖于单链DNA的存在。若双链DNA中有单链末端或切口,则DNA解链酶能首先结合在这一部分,然后逐步向双链的方向移动。复制时,大部分DNA解旋酶沿滞后模板的5"—〉3"方向并随着复制叉的前进而移动,只有个别解旋酶(Rep蛋白)是沿着3"—〉5"方向移动。因而推测Rep蛋白和特定DNA解链酶是分别在DNA的两条母链上协同作用以解开双链DNA。3,DNA解链过程DNA在复制前不仅为双螺旋而且处于超螺旋状态,而超螺旋状态的存在为解链前的必须结构状态,参与解链的除解链酶外有一些特定蛋白质,比如大肠杆菌中的Dna蛋白等。一旦DNA局部双链被解开,就必须有ssbDNA蛋白以稳定解开单链,保证此局部不会恢复为双链。两条单链DNA复制的引发过程是有所差异,可是不论是前导链还是后随链,都需要一段RNA引物用于开始子链DNA合成。因此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差别在于前者从复制起始点开始按5"—3"持续的合成下去、不形成冈崎片段、后者则随着复制叉的出现、不断合成长约2—3kb的冈崎片段。(2)冈崎片段与半不连续复制因为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在复制叉附近解开的DNA链,一条为5"—〉3"方向,另一条为3"—〉5"方向,两个模板极性是不同。所有已知DNA聚合酶合成方向均为5"—〉3"方向,不为3"—〉5"方向,所以无法解释DNA的两条链同时进行复制的问题。解释DNA两条链各自模板合成子链等速复制现象,日本的学者冈崎(Okazaki)等人提出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模型。在1968年,冈崎用3H脱氧胸苷短时间标记大肠杆菌,提取DNA,变性之后用超离心方法得到了许多3H标记的,被后人称作为冈崎片段的DNA。延长标记时间之后,冈崎片段可转变为成熟的DNA链,所以这些片段必然是复制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另一个实验也证明DNA复制过程里首先合成较小的片段,即用DNA连接酶温度敏感突变株进行的试验,在连接酶不起作用的温度中,便产生大量小DNA片段积累,表明DNA复制过程里至少有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之后再由连接酶链成大分子DNA。一般说,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比真核生物长。深入研究还可证明,前导链的连续复制与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界具有普遍性,故称为DNA双螺旋的半不连续复制。(3)端粒和端粒酶在1941年,美籍印度人麦克林托克(Mc Clintock)就提出端粒(telomere)的假说,指出染色体末端必然存在一种特殊结构——端粒。已知染色体端粒的作用至少有2:a.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损伤,使染色体保持稳定;b. 与核纤层相连,使染色体得以定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复制
2023-06-29 03:01:571

rna聚合酶有解旋作用吗

RNA聚合酶没有解旋这个功能,这是解旋酶的功能. RNA聚合酶是催化DN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RNA的酶. 关于转录,有下面两类观点 1、 不需要解旋酶: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可是与DNA复制相类似的转录过程并不需要解旋酶,基因的转录是由RNA聚合酶催化进行的.基因的上游具有结合RNA聚合酶的区域,叫做启动子.启动子是一段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具有和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的位点,决定了基因转录的起始位点.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在特定区域将DNA双螺旋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开,使DNA解旋,形成单链区,以非编码链为模板合成RNA互补链的过程就开始了.(从这一类看RNA聚合酶的头部是有解旋作用.) 2、需要解旋酶: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通常不能单独发挥转录作用,而需要与外切酶等其他转录因子共同协作,有些辅助功能的转录因子就是解旋酶.这是我们高中要求的RNA聚合酶的作用:1、识别DNA模板链上的启动子并与之结合; 2、保证以DNA为模板的进行转录,合成mRNA. 这个问题对不同的生物来说不一样,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解旋作用,而对真核生物来说,转录的时候是需要RNA聚合酶和解旋酶一起来发挥解旋作用的.
2023-06-29 03:02:121

解旋酶在什么细胞合成

在所有能分裂、分泌和产生蛋白类物质的细胞(在人体内除了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都能合成)中均能合成。因为蛋白质的合成需基因的表达,而在基因表达合成mRNA时就需解旋酶的解旋;同样,在DNA的复制时,也要解旋酶解旋后才能完成。
2023-06-29 03:02:202

DNA复制时需要的酶 DNA复制时需要哪些酶呢, 各种酶的作用

DNA聚合酶 解旋酶 解旋酶: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2023-06-29 03:02:371

DNA转录过程,什么酶解旋??

DNA解旋酶(解旋)RNA聚合酶(形成信使RNA(mRNA)需要RNA聚合酶)
2023-06-29 03:02:453

DNA复制之初参与从超螺旋结构解开双股链的酶是什么?

是解旋酶. 解旋酶能在DNA复制时把DNA的双链解旋成两条单链,作用部位是碱基之间的氢键,也就是说把氢键打开. 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2023-06-29 03:02:521

DNA分子复制时,对于解旋酶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DNA分子复制时,对于解旋酶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解旋酶作用下打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B.需要消耗ATP提供能量C.解旋酶结合在DNA双螺旋上D.解旋酶的活性受到DNA复制复合体的激活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正确答案:解旋酶的活性受到DNA复制复合体的激活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
2023-06-29 03:02:581

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蛋白质因子有哪些?

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蛋白质因子:1,拓扑异构酶,作用:帮助解开复制叉前后的超螺旋结构。2,DNA解旋酶,作用:解开螺旋。3,Rep蛋白,作用:帮助解开双螺旋结构。4,引物合成酶,作用:催化RNA引物合成并与DNA链互补的反应。5,单链结合蛋白,作用:稳定单连区。6,DNA聚合酶Ⅰ,作用:消除引物,填满裂缝。7,DNA聚合酶Ⅲ,作用:合成DNA。8,DNA连接酶,作用:连接DNA末端。9,RNA聚合酶,作用:沿DNA模板转录一短的RNA分子。扩展资料DNA复制过程:(1)DNA双螺旋的解旋DNA在复制的时候,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双链首先解开,形成了复制叉,而复制叉的形成则是由多种蛋白质和酶参与的较复杂的复制过程1,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DNA蛋白)ssbDNA蛋白是较牢固结合在单链DNA上的蛋白质。原核生物ssbDNA蛋白和DNA结合时表现出协同效应:如果第一个ssbDNA蛋白结合到DNA上去能力为1,第二个的结合能力可高达103;真核生物细胞里的ssbDNA蛋白与单链DNA结合时则不表现上述效应。ssbDNA蛋白作用是保证解旋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等待单链复制后才脱下来,重新循环。因此,ssbDNA蛋白仅保持单链的存在,是不起解旋作用。2,DNA解链酶(DNA helicase)DNA解链酶可以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以解开双链DNA。这一种解链酶分解ATP的活性依赖于单链DNA的存在。若双链DNA中有单链末端或切口,则DNA解链酶能首先结合在这一部分,然后逐步向双链的方向移动。复制时,大部分DNA解旋酶沿滞后模板的5"—〉3"方向并随着复制叉的前进而移动,只有个别解旋酶(Rep蛋白)是沿着3"—〉5"方向移动。因而推测Rep蛋白和特定DNA解链酶是分别在DNA的两条母链上协同作用以解开双链DNA。3,DNA解链过程DNA在复制前不仅为双螺旋而且处于超螺旋状态,而超螺旋状态的存在为解链前的必须结构状态,参与解链的除解链酶外有一些特定蛋白质,比如大肠杆菌中的Dna蛋白等。一旦DNA局部双链被解开,就必须有ssbDNA蛋白以稳定解开单链,保证此局部不会恢复为双链。两条单链DNA复制的引发过程是有所差异,可是不论是前导链还是后随链,都需要一段RNA引物用于开始子链DNA合成。因此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差别在于前者从复制起始点开始按5"—3"持续的合成下去、不形成冈崎片段、后者则随着复制叉的出现、不断合成长约2—3kb的冈崎片段。(2)冈崎片段与半不连续复制因为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在复制叉附近解开的DNA链,一条为5"—〉3"方向,另一条为3"—〉5"方向,两个模板极性是不同。所有已知DNA聚合酶合成方向均为5"—〉3"方向,不为3"—〉5"方向,所以无法解释DNA的两条链同时进行复制的问题。解释DNA两条链各自模板合成子链等速复制现象,日本的学者冈崎(Okazaki)等人提出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模型。在1968年,冈崎用3H脱氧胸苷短时间标记大肠杆菌,提取DNA,变性之后用超离心方法得到了许多3H标记的,被后人称作为冈崎片段的DNA。延长标记时间之后,冈崎片段可转变为成熟的DNA链,所以这些片段必然是复制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另一个实验也证明DNA复制过程里首先合成较小的片段,即用DNA连接酶温度敏感突变株进行的试验,在连接酶不起作用的温度中,便产生大量小DNA片段积累,表明DNA复制过程里至少有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之后再由连接酶链成大分子DNA。一般说,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比真核生物长。深入研究还可证明,前导链的连续复制与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界具有普遍性,故称为DNA双螺旋的半不连续复制。(3)端粒和端粒酶在1941年,美籍印度人麦克林托克(Mc Clintock)就提出端粒(telomere)的假说,指出染色体末端必然存在一种特殊结构——端粒。已知染色体端粒的作用至少有2:a.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损伤,使染色体保持稳定;b. 与核纤层相连,使染色体得以定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复制
2023-06-29 03:03:051

解链酶和解旋酶的区别

解旋酶与解链酶是一种酶在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将dna双螺旋解旋,线性化使得dna内部的信息可以被识别
2023-06-29 03:03:211

解旋酶是否能将碱基间的氢键断裂?

能。解旋酶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断开磷酸二酯键的是限制性内切酶。
2023-06-29 03:03:282

在基因的转录,复制中,有哪些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DNA聚合酶 解旋酶解旋酶: 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酶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023-06-29 03:0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