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kbok
-
古代陈姓名人
(朝官4人,将军5人,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69人,举人7人,
地方官6人,贡生7人,其他1人)
陈经邦,字贵新,浦源(今龙港镇平等陈家宅村)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进士,官迪功郎。
陈桷,蒲城城西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进士第三名探花,南宋高宗时官礼部侍郎。
陈经德,平等陈家宅人。北宋太学生。
陈存心,仙居雅店桥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官宁国节度签书推官。
陈鳌,金乡坊下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武状元,官东南第八将。
陈鹗,陈鳌弟,金乡坊下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武状元,官东南第十将。
陈端彦,龙江下涝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科进士,官建宁县令、归州判。
陈季平,龙江下涝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癸未科进士,官宁海丞。
陈远,仙居柘园人。南宋隆兴二年(1164)甲申科进士,官中宪大夫。
陈仁,仙居柘园人。南宋乾道元年(1165)乙酉科进士,官户部主事。
陈季礼,湖前西浦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官龙图阁直学士。
陈岘,字泰南,陈桷孙,蒲城城西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以博学鸿词科赐第。历官秘书郎、礼部郎中、广州知州兼劝农事、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兵部侍郎等职。
陈麟之,仙居柘园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进士,官括苍太守。
陈宗遇,字逢春,金乡前半垟人。南宋绍熙二年(1191)辛亥科进士。
陈子式,仙居柘园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进士,官无锡知事。
陈元珏,字国玉,金乡东田人。南宋进士,官龙严尉。
陈应鳌,仙居柘园人。南宋进士。
陈蛟,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武科进士,英勇抗金义士。
陈可书,钱库陈家堡人。南宋咸淳释褐进士,官铨部。
陈士龙,龙港江山北店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进士,官广东总管。
陈季永,金乡坊下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进士,官藤州知州。
陈嵘,浦西(今龙港湖前)人。南宋绍定二年(1209)己巳科进士,官肇庆知府、京湖宣抚使。
陈唐器,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官通议大夫。
陈遇明,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官监登闻鼓院。
陈师川,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进士。
陈子道,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官处州教授。
陈梦龙,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官云南御史。
陈桃,力修从父,字寿翁,江山陈营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官广东提点刑狱。
陈梦弼,江南浦源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
陈力修,陈营(今江山月里)人。南宋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进士,官工部都水主事。
陈瑀,仙居柘园人。南宋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武进士,官忠训郎。
陈廷秀,江山陈营人。南宋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武进士,官知吉阳军。
陈伋,金乡东田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官福建汀州通判、闽清县令。
陈元普,龙江下涝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武探花,官雷州知州。
陈棚,金乡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朝散大夫。
陈直甫,金乡东田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临县尹。
陈梦柱,金乡东田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广东提干。
陈懋钦,龙江下涝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户部侍郎。
陈基先,龙江下涝人。南宋宝庆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高邮知州。
陈子美,字克允,懋弟,龙江下涝人。宝佑元年(1253)癸丑进士,官铙州判。
陈换武,龙江下涝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建 康 教授。
陈泉,金乡东田人。南宋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进士,官雷州教谕、江西万年县令。
陈正夫,(江南)陈库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知藤州。
陈若水,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
陈淳辰,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官河源县令。
陈素,钱库陈家堡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官护驾防御。
陈天佑,江南陈库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官石门县令、腾州知州。
陈天锡,金乡东田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官阴县县令兼劝农事。
陈郁,江山陈营人。南宋咸淳五年(1269)己巳科武进士。
陈鹏,江山陈营人。元大德四年(1300)庚子科武进士,官福建游击。
陈高,钱库项桥一带人。文学家。元至正十四年(1354)甲午科进士。
陈允耕,仙居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科武进士,官宝庆推官。
陈叔文,钱库陈家堡人。明洪武八年(1375)乙卯科进士,官剡城县副堂。
陈讷,龙港新渡村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进士,官刑部主事。
陈以诚,字天佑,仙居柘园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巳科武进士,官雷州经历。
陈诚福,陈高之子,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武进士。
陈端,金乡坊下人。明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进士,官南昌通判。
陈永,字惟修,金乡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进士,会试中式卒。
陈士域,字良远,号善石,仙居柘园人。明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进士。
陈宣,钱库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进士,官工部主事、刑部郎中、云南参政。
陈典学,仙居柘园人。明万历十年(1582)壬午科进士,官静海知县。
陈光奎,号慎江,金乡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岁贡。
陈九韶,号秋塘,金乡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恩贡,官训导。
陈瑞麟,字定亨,仙居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武举。
陈云彪,字虎臣,仙居柘园人。清光绪元年(1875)乙亥科武举。
陈振熊,字渭臣,金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武举,官宋埠泛把总管带,瑞平练军代理,江口舥艚泛千总。
陈王绪,字籍卿,金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举人,官归化典史。
陈庆扬,字籍卿,金乡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武举。
陈懿,字公美,陈桷父,蒲城城西人。以子陈桷贵赠通直郎、以曾孙岘再赠银青光禄大夫。
陈汝贤,陈桷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朝请大夫、四川达州知州。
陈昕,陈岘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迪功郎、监官主纂。
陈暕,陈岘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通仕郎。
陈昉,字叔方,陈桷曾孙,蒲城城西人。南宋历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兼中书门下省公事、吏部尚书等职。
陈均,字子公,陈昕之子,蒲城城西人。历官西安县令、中奉大夫、直焕章阁、镇江知府、枢密院都承旨兼检正中书门下公事等职。
陈洪范,仙居柘园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进士,官乐平县令。
陈文,金乡坊下人。南宋弃家从军,隶韩世忠部下水军将领。尝诫二子曰,世治习学,世乱学武,建功保国,系此时也。后二子均考上武科状元。
陈玉,金乡坊下人。与陈麟之同科进士,官 安丰 教授。
陈宗旦,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
陈烈,字居晦,江山陈营人。南宋武科进士,官长溪县令。
陈振孙,字伯玉,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
陈过,字圣规,振孙子,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官监察御史。
陈尧英,江山陈营人。南宋太学生。绍兴年间屡次上书陈述国策,不见用。遂闭户著书。
陈懿,仙居柘园人。进士,官河阳知县、中书舍人。
陈楠,仙居柘园人。进士,官国史编修、礼部郎中。
陈安顺,仙居柘园人。进士,官仙居县令、朝议大夫、直制焕章阁。
陈大静,仙居柘园人。进士,官广州知府。
陈伯清,仙居柘园人。进士,官龙泉主簿。
陈稳,仙居柘园人。进士,官眉州马军指挥使,吉州刺史。
陈庆,德诚之子,字帝庞,仙居柘园人。明赐进士。
陈良翰,进士,官左司谏。
陈密,仙居柘园人。进士,官金华训导。
陈善,金乡东田人。明景泰年间进士。
陈侣,陈宣从子,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正德年间贡生。
陈焕,陈宣之孙,钱库人。明隆庆年间举人。
陈诚初,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
陈序,钱库人。明以子陈宣封云南左参政。
陈老,蒲门城内人。抗倭义士。明嘉靖年间倭寇登犯蒲城,陈老英勇杀敌,壮烈牺牲。
陈彦生,仙居柘园人,明嘉靖岁贡,官楚府教授。告休家居,著述甚。卒年105岁。
陈鹗,彦生父,仙居柘园人。明正德贡生。
陈澜,彦生兄,仙居柘园人。明正德贡生。
陈锡琛,泥山(今宜山镇)人。清宣统初举孝廉方正。
陈元梅,仙居柘园人。元代武科进士。
陈鄂,仙居柘园人。明成化年间岁贡生,官清州教授。
相关推荐
好声音耿斯汉陈直春天里歌词
摇滚青年耿斯汉在盲选时曾因为一首美丽世界的孤儿而备受关注,也因此被网友封为汪峰梦想团队的黑马,此次在PK赛中,耿斯汉对战陈直台站导师汪峰的经典曲目《春天里》,更是唱尽人世沧桑,直抵人心。365语录台词网特意为你收集整理了耿斯汉陈直春天里歌词,一起来试听一下吧! 好声音耿斯汉陈直《春天里》歌词 作词:汪峰 作曲:汪峰 演唱:耿斯汉 陈直 【耿斯汉陈直春天里在线试听 】 【汪峰春天里在线试听】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没有信用卡没有她 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在街上 在桥下 在田野中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这春天里 还记得那些寂寞的春天 那时的我还没冒起胡须 没有情人节 没有礼物 没有我那可爱的小公主 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糟 虽然我只有对爱的幻想 在清晨 在夜晚 在风中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也许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 春天里 凝视著此刻烂漫的春天 依然像那时温暖的模样 我剪去长发留起了胡须 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 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 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 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 也许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 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在这春天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 春天里 以上这篇好声音耿斯汉陈直春天里歌词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精彩不容错过。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365语录台词网汇集和分享最新最热门的精彩内容。 好声音歌曲相关阅读推荐2023-07-04 04:18:371
读义理书学法帖字的出处
读义理书学法帖字的出处是宋代陈直《寿亲养老新书》。卷一原名《寿亲养老新书》,为宋·陈直撰,卷二至卷四为邹铉续增。卷一讲饮食调养、形证脉候及简妙老人备急方等15篇,共223条,节宣之法详备。卷二分保养、服药诸篇,罗列古今丸、丹、膏、散、酒、粥、糕、饼等具体方药与主治。卷三与卷四为寝、兴、器、服、饮、膳、药石之忌宜,附妇儿食治诸方,共256条。其中卷三中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为古代记载最详细的六字气诀;尚有“食后将息法”及“养性”等气功养生方面的内容。《寿亲养老新书》的重要意义:《寿亲养老新书》总结了一套“十乐”养生经,内容为:“读义理书、学法贴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这十条养生之道,就是要求人们要寓“乐”于日常生活之中。在《述齐斋十乐》中古人还将“读书义理”列为养生十乐之首。"2023-07-04 04:18:431
贵族还是普通人?楚国春申君的真实身份
晚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作为「 ”战国四君子”之一,是楚国政坛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然而,与另外三位君子不同,春申君的身世模糊不清,学界一直对此有不同的说法。 《史记》载:「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 从这里我们能够得出的信息很有限,只知道春申君名为黄歇,是楚人,活动于楚顷襄王到楚考烈王时代。 目前学界关于春申君身份的争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春申君名为黄歇,应该是黄国的后代,这派观点在较长的时间里占据着主导地位。 陈直《史记新证》中就认为:「 ”春申君疑为黄国之后,《左转》所谓‘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灭国以后归于楚,故称为楚人。” 黄德馨编著《楚国史话》也说:「 ”黄歇的生年历史无记载,他可能是被楚灭亡了的黄国的后裔,以国为姓。” 另有张兴杰发表的《公子乎?士人乎?——春申君身份新论》一文,直接从《史记》得出结论: 「 ”由《史记》本传可知,春申君不是王公贵族之子,他与楚国的王室没有任何血亲,姻亲关系,他的前辈家族没有任何人在楚国或其他国家担任高官、享受厚禄。” 这一观点至少具有两大漏洞。 其一,战国四君子的说法,可以追溯到西汉贾谊的《过秦论》:「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可见西汉时期便有将这四人并称的习惯了。既是并称,这四人必然有较多的共同之处,其他三位无不是各自国家的王族成员,那么为何春申君单单是例外呢? 其二,楚国的贵族政治,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尤为顽固,尤其是到了晚期,更是愈演愈烈。如春申君这般与王室毫无姻缘关系的「 ”庶人”,难道仅凭「 ”游学博闻”,就可得到重用吗? 魏昌在《春申君黄歇与楚国晚期政治》中解释道: 黄国「 ”被灭后一直臣属于楚,并成为楚国古老的贵族。楚国晚期,黄歇先为左徒,后任相、封君,执掌楚国军政大权,与这一名门望族地位是分不开的。” 然而,黄国作为被楚灭掉的国家,其后裔的地位能有多高呢?「 ”任左徒、相、封君、掌军政大权”这一系列的活动,仅凭一个黄国后裔的身份,是可以做到的吗?魏昌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因此,则有另有一派的观点认为,春申君应是楚国王族的后裔。 如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便写道: 余考《史记》载春申事,不足信者颇有之。韩非书以春申为楚庄王弟,与《史记》绝不同。韩非亲与春申同时,其言当可信。 如屈原以楚宗姓,为怀王左徒之列,春申以游学博闻事顷襄王,为左徒,盖不以游士跻要职。如信陵平原孟尝皆贵戚,知春申正亦为王弟当朝。 钱穆还考证了韩非所说的楚庄王,即为楚顷襄王。并且举了申包胥的例子,作为旁证: 「 ”申包胥《国策》作棼冐勃苏。棼冐即蚡冐,勃苏则包胥。盖楚武王兄蚡冐之后,食邑于申,因以为氏。然则黄歇犹申包胥之例,其先或封于黄耳。” 这里对于春申君是楚国王族的论证可以说相当充分了。 申包胥,就是当年伍子胥率领吴军攻入楚都后,在秦庭前大哭七天七夜,感动秦王,为楚国求得救兵的著名人物。 申包胥原本姓「 ”蚡冒”,是楚武王兄蚡冒的后代,因为被封到「 ”申”地,便以「 ”申”为氏。 而春申君黄歇,以「 ”黄”为氏,大概率有相似的原因。 其中所引用的韩非书云云,出自《韩非子·奸劫弑臣》一文,申包胥称「 ”棼冐勃苏”,则是《战国策》里的记载。 事实上,在《史记·游侠列传》中,便写道:「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 可见,司马迁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春申君的身份,但他或许也倾向于春申君是楚国王族的说法。 我们大概率可以认为春申君是楚国王族。那么他究竟是不是楚顷襄王的弟弟呢? 基于钱穆的研究,骆科强在《春申君的身份及其生年的大致推定》一文中,便得出结论:春申君确实是楚顷襄王的一个弟弟。 首先,《韩非子》的记载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其次,《汉书·游侠列传》中直接称春申君为「 ”公子”,是一条有力的证据。 关于「 ”公子”,《礼记》、《诗经》等典籍,认为「 ”公子”泛指诸侯之子。 当然,骆科强还发现了一条具有决定性的证据: 根据《战国策》记载,门客朱英曾劝春申君代立为楚王。如果春申君没有王族血统,朱英怎么敢轻言「 ”代立”呢? 而在赵逵夫《「 ”左徒”新考》一文便指出,左徒是一种负责外交事务的官职,「 ”且任职者必须是楚国的宗室成员。而春申君恰恰担任过左徒的职位。 由此我们可知,关于春申君的身份,「 ”王族说”更加有信服力,也更能合理地解释春申君在楚国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影响力。 但是,春申君究竟是否为楚顷襄王之弟,还需要更深入的考证。 因为,支持这种说法的史料,目前仅有《韩非子》一种,并且其中也没有确切说明春申君与楚顷襄王是何种关系的兄弟。 笔者这里认为,春申君应是楚国王族或贵族的成员,至于具体是什么身份,目前暂无定论。 还有一些疑点 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春申君是楚国王族。 一是目前尚无决定性的证据,二是,《史记》和《战国策》里,都有这样一段记载: 今君相楚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 即楚王更立,彼亦各贵其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突然也? 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 至少从这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春申君与楚考烈王的血缘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楚王若死,春申君地位或将不保。 至于骆科强所说朱英劝春申君代立一事,也不能证明春申君有王族血统,毕竟当一个政治家权力足够大的时候,血统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这在那一时期并不罕见。 因此,我们只能认为,春申君黄歇,极大可能是楚国王族成员,而非平民出身。但关于他的具体身份,尚存在一些疑点。 我是造作的楚狂人,感谢您的阅读!如有想法或者建议,欢迎留言区交流指正。2023-07-04 04:18:591
陈直的文学贡献
陈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读书人家庭。在家庭的影响熏陶下,他自少年时代便“尤喜治秦汉史”。从13岁起,即系统研读《史》《汉》,以后每二年必通读一次,相沿为习。为了糊口,17岁的陈直到扬州宜之斋碑店当学徒,后又做家庭教师、县志编辑、义务教员等。在紧张劳作之余,自学不辍。24岁时,撰成《史汉问答》二卷,39岁前刊行的著作有《楚辞大义述》、《楚辞拾遗》、《汉晋木简考略》、《汉封泥考略》、《列国印制》、《周秦诸子述略》、《摹庐金石录》等多种。其中不少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好评。如《汉晋木简考略》,1934年一出版即流布海外,为学人所瞩目。再如他26岁时写成的《楚辞拾遗》,与洪兴祖、戴震等鸿儒巨匠的著作并列,为研究楚辞的必读之书。此外著有的《朱育对濮阳兴问较注》、《东坡词话》、《慈萱室骈文》及诗集因条件限制,未能刊印。另又对古代货币进行研究,著《列国币考》,并参与了由丁福保主编的《古钱大辞典》的撰写工作。2023-07-04 04:19:051
好声音第一季冠军(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成员)
好声音第一季冠军《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冠军是出生于1991年的梁博,身为一名唱作人,他曾经创作的音乐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梁博的表现出色,让人印象深刻。那细腻、温柔的嗓音总是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梁博演唱过哪些歌曲他演唱过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男孩》、《变了》、《日落大道》、《出现又离开》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出现又离开》,每当这首歌旋律响起的时候,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爱人的模样。这首歌很治愈,而且旋律轻快,却还透露着一种淡淡的悲伤。梁博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无论是摇滚音乐,还是轻柔细腻的浪漫音乐,他都可以利用专业唱功很好地诠释。要说梁博在声乐演唱方面,最大的一个优势那就是“高亢”,站在舞台上的他总是能够很快渐入佳境,甚至有网友评价说梁博在舞台中的表演总是无可挑剔的。听着他的音乐,脑海会有各种各样的画面感。梁博的音乐总是那么深邃,好像在旋律中隐藏着很多的故事,让人想入非非。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舞台上,他都不会紧张慌乱,总是可以很镇定地表演,心态很稳,非常厉害。这种淡定自若的状态,让他的声音更加动听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选手1,《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冠军:梁博梁博,1991年3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内地唱作人,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2,《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亚军:吴莫愁吴莫愁,1992年4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3,《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季军:吉克隽逸吉克隽逸,汉名王隽逸,1988年5月13日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4,《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殿军:金志文金志文,1982年7月12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中国内地唱作型艺人。2003年踏入编曲行列。相关资源:中国好声音2019??????链接:?提取码:YICV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前十名第3季中国好声音64强名单:1、杨坤组学员名单:陈永馨、秦晓林、赵钶、RobynnKendy、开开、刘珂、徐剑秋、苏琪繁、戎琦、余枫、莫海婧、邓小巧、苹果园组合、伊克拉木、李文琦、梁栋江。2、那英组学员名单:魏雪漫、艾怡良、李嘉格、刘明湘、刘辰希、张智勇、张江、陈冰、李维、夏恒、郑俊树、周深、张碧晨、崔忠华、毛泽少、吐洪江。3、汪峰组学员名单:陈直、张丹丹、张心杰、陈乐基、耿斯汉、李琪、赵琪、帕尔哈提、王凯琪王卓、石宇凡、莫艳琳、由美、于勃、陈昕、张婧懿。4、齐秦组学员名单:魏然、刘双双、张卓含威、莉娃、李蔓、白穆、胡慧仪、郑心慈、崔西、李慧贤、南玛子呷、申钰林、秦宇子、刘至佳、楼沁、罗景文。扩展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由汪峰,那英,杨坤,齐秦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中国好声音》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以350万三季的价格从注册在英国的版权代理公司IPCN手中购买《TheVoice》的中国版权后制作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实现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制播分离,第三季于2014年7月18日起在浙江卫视播出,导师为那英、汪峰、杨坤、齐秦,冠军得主为张碧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好声音第三季2023-07-04 04:19:191
秦孝文(安国君)的王位当了三年还是三天
秦孝文王在历史上的地位无足轻重,他的在位时间因史料记载简短,加之人们的疏忽,常被错误地认为在位时间是一年甚至是二年。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献,通过分析和运用干支纪年、纪月表,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秦孝文王在位的时间是三日,而非一年或者二年。 《史记新证》中指出:“秦昭王以五十六年秋卒,是岁庚戌孝文王次年十月除丧后,正式即位,在位仅三日即卒,盖古代帝王在卒之年,嗣王即位不改年号,孝文王亦同此例,特孝文王仅在位三日,时间之短,无逾此者,其事实突出,后世史家故疑叙事有误文”。富文谓“陈直《史记新证》的看法实际上与梁玉绳相同。”认为陈直轻易地使用了“次年十月”一语,看来也忽略了问题的关键,即秦当时用的是什么历法。实际上秦在当时使用的是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这已由秦简所证实,里耶秦简的《祠律》中记载:“以三月祠先农,秦以十月为岁首,祠先农当在春耕先”。在这个问题上,阎若璩以十月为岁首是正确的,“读史者”和梁玉绳不以十月为岁首是错误的。但陈直并没有错,富文误解了陈直的意思。陈直的意思是说:昭襄王五十六年秋还是庚戌年,秋后就是十月,到十月已是进入次年,即辛亥年,在这个次年辛亥的岁首十月,孝文王改了元,除了丧,即了位,接着就丧了命。他特别指出:“古代帝王在卒之年,嗣王继立不更年号,孝文王亦同此例。”既然孝文王已更年号,而且“仅在位三日,时间之短,无逾此者”。可见他是按岁首十月来解释的,应该说是准确而不是轻易地使用了“次年十月”一语。 “孝文王元年(辛亥)冬,十月,己亥,王即位,三日薨。子楚立,是为庄襄王”。而睡虎地秦简中《编年记》记载:“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和“孝文王元年,立即死”的记载。《史记》中记载的公元前250年为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所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年,天干是辛的年份所对应的月份干支正好是己亥。所以,《史记》、《资治通鉴》和《编年记》三者相互印证,孝文王元年就是公元前250年,十月就是孝文王元年的十月,孝文王在位的确只有三天。至于《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孝文王享国一年,葬寿陵”及《吕不韦列传》中“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这里的一年,并不相矛盾,都是指他的年号持续了一年,而正好庄襄王元年为公元前249年,正好佐证了这一点。 来源:文教资料 (2014年29期)2023-07-04 04:19:261
中国好声音陈直现状
陈直,四川成都人,是一位吉他弹唱老师,痴迷于摇滚乐,曾有过两三个乐队,摇滚乐给了他很多力量。其实,陈直的背景同样不简单,多次参加过选秀,还和郁可唯同场竞技过。[1]嘉田传媒签约歌手。[2]2023-07-04 04:19:321
陈直的演艺经历
2014年8月 《网易云音乐,只听真声音》好声音校园行成都站 2014年12月 天翼飞Young中国好声音百城百场演唱会上海站 2008年,参加了《绝对唱响》,是成都赛区8强,和郁可唯一届。2014年7月,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一首《私奔》让汪夫子与齐小哥都选择了转身了,最后成为汪峰队的第一名学员。 2015年4月,第三季《中国好声音》人气学员陈直今日推出他的赛后首支单曲,这首由陈直自己作词作曲的单曲《不再停留》正是这个热爱音乐的大男生对这个世界的呐喊。 这首完全原创的歌曲《不再停留》延续了流行摇滚的基调,不仅再次证明了陈直的演唱实力,也像粉丝们证明自己是一个全能型唱作人。2023-07-04 04:19:391
预见丹阳出皇帝秦始皇
春秋战国时代,丹阳是楚国的属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国江南地带,设置会稽郡,管辖今江苏东南部和浙江东部,丹阳被改为云阳县。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云阳县邑,不知让秦始皇操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价连破此地的王气。将云阳更名为曲阿公元前538年,楚国讨伐吴国,为维持军事交通,在今丹阳、丹徒地区的前线设置云阳驿,这是史书上首次出现的云阳这一地名。此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楚威王又南下灭了越国,公元前334年,云阳驿改为云阳邑。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他强化郡县乡机构的管理,实施连坐法,在县和乡里都有伍、什编制,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有伍长,什有什长,什伍要连保,如果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以此来防止和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秦始皇经常组织大臣出巡,视察各地的防务,及时打击企图复辟的奴隶主贵族的残余势力,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10年的前后11年中,秦始皇曾带领群臣5次大规模出巡,视察各地防务,加强对多民族的统治。专门研究丹阳历史的眭书义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秦始皇带领群臣东巡,路过丹阳境界时,随从史官占卜称:云阳有王气。秦始皇怕丹阳出皇帝夺他的江山,所以立即下旨破丹阳的风水,其中一个举措,就是将带有王气的云阳县名改为曲阿县。秦朝虽然很快灭亡了,但曲阿县却流传久远,除三国、东吴和两晋初期一度复称云阳外,上起东西汉、东晋,下至南朝的宋、齐、梁、陈直到隋朝,一直沿袭曲阿名。直至唐玄宗天宝元年,曲阿改名为丹阳县,一直到1987年撤县建市至今。预见丹阳要出皇帝秦始皇开创了诸多有利于统一和发展的事业,不仅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还修建了通向四方边区的驰道,并统一道路的宽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大帝国。在国家统一进程中,秦始皇在丹阳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地广为流传,其中尤为深刻的,是秦始皇在世时曾预见丹阳要出皇帝。果然,秦始皇死后430年,丹阳出了第一位皇帝——三国吴大帝孙权。孙权原籍浙江富阳,后祖辈移居曲阿,祖父孙钟在丹阳司徒以种瓜为生,死后葬于司徒白鹤山,其父孙坚死后葬于丹阳司徒吴陵港,墓叫高陵。到了南朝,丹阳又出了两代开国皇帝。萧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是南朝齐高帝,丹阳访仙萧家巷人,享年56岁,死后葬于丹阳胡桥狮子湾泰和陵。萧衍,字叔达,史称梁武帝,也是丹阳访仙镇萧家巷人,公元549年在一场大祸中死亡,享年85岁,葬于丹阳荆林三村巷修陵。2023-07-04 04:19:511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原文及翻译,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原文及翻译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说明】本传叙述季布、栾布、田叔三人的事迹。这是一篇善于处死者的类传。季布,初为 项羽 将兵,屡次窘迫 刘邦 。刘邦灭项羽后,悬赏捉之,他匿于朱家处为农奴,后经朱家帮助得以赦免,任为郎中,文帝时宫至河东守。栾布,初事彭越。汉诛彭越悬首示众,发令收捕同情者,他前去哭祭,为刘邦所赦免,任为都尉,后因平吴楚之乱有功封为g侯。田叔,好任侠,为赵王张敖的郎中,当汉诏捕张敖及打击同情者之时,他与孟舒等十余人自愿随至长安,为刘邦赏识,任为郡守,为地方长吏数十年,颇有名声。《史记》以季布、栾布合传,盛称二人善于处死;另传田叔的侠义行为。《汉书》将田叔与季布、奕布合于一传,因都善于处死。《汉书》袭用了《史记》的材料,然删去文中一些对话,顿使情节稍欠生动。 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1),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项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2),罪三族(3)。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4),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乃钳布(5),衣褐,置广柳车中(6),并与其家僮数十人(7),之鲁朱家所卖之(8)。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9),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10)。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 (11)!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肯所以鞭荆平之墓也(12)。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布匿其所,乃许诺。侍间(13),果言如朱家指(旨)(14)。上乃赦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布能摧刚为柔(15),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布召见,谢,拜郎中。 (1)任侠:以侠义自任。(2)舍匿:犹窝藏。(3)罪三族:言罪重以至于诛及三族。(4)迹:言追踪。(5)钳:剃去头发,以铁箍束颈,扮作囚徒。(6)广柳车:有篷的大车。一说是装棺柩的丧车。(7)家僮:私人家的奴隶。(8)朱家:鲁人,见本书《游侠传》。(9) 汝阴侯滕公:夏侯婴,本书有其传。(10)职:职责,应分。(11)何示不广:言何必显示出狭隘的气度。(12)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因父伍奢被害,自楚至吴,以吴兵攻楚,鞭楚平王之尸。荆平:楚平王。(13)侍间:犹相机。(14)果言如朱家旨:言果然按朱家所说向汉高帝进言。(15)摧:折也。 孝惠时,为中郎将(1)。单于尝为书吕太后(2),太后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太后(3),以哙言为然。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4)!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瘳(5),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1)中郎将:西汉时中郎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之。(2):秽亵,侮辱。(3)阿:附和,曲从。(4)面谩:当面欺诳。(5)疮痍未廖(chōu):言战争的创伤尚未治愈。 布为河东守(1)。孝文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2)。至(3),留邸一月(4),见罢(5)。布进曰:“臣待罪河东 (6),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7)。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恐天下有识者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之官。 (1)河东:郡名。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2)使酒:酗酒,发酒疯。难近:难以亲近。(3)至:言到了京师。(4)邸:客馆。(5)见罢:引见即罢去。指没有新任命。(6)待罪:臣对君的谦辞。(7)此:如此之意。欺:妄誉之意。(8)窥:意谓窥测深浅。 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雇)金钱(1),事贵人赵谈等(2),与窦长君善(3)。布闻,寄书谏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4)。”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布(5)。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悦)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6),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则揖布曰:“楚人谚曰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梁楚之间哉?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7),顾不美乎(8)?何足下距(拒)仆之深也!”布乃大说(悦)。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1)曹丘生:犹言曹丘先生。招权:谓借重权势而招摇过市。雇金钱:谓受人雇用而取利。(2)赵谈:即宦音赵谈。见本书《爰盎传》。(3)窦长君:文帝窦后之兄,景帝之母舅。(4)通:言交往。(5)欲得书请布:言要窦长君给封介绍信,以谒见季布。(6)先发书:言先送去介绍信。(7)游扬:宣传。(8)顾:犹岂。难道。 布弟季心气盖关中(1),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争为死。尝杀人,亡吴(2),从爱丝匿(3),长事爰丝(4),弟畜灌夫、籍福之属(5)。尝为中司马(6),中尉那都不敢加(7)。少年多时时窃借其名以行(8)。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闻关中。 (1)气盖关中:侠气之名声胜过关中所有的人。(2)亡吴:逃亡到吴王国。(3)袁丝:即爰盎(字丝),时为吴相。本书有其传。(4)长事:言事以长辈之礼。(5)弟畜:言以弟辈对待。灌夫、籍福:见本书《灌夫传》。(6)中司马:如淳说是中尉之司马。陈直疑似中骑司马。(7)郅都:见本书《酷吏传》。不敢加:《史记》作“不敢不加礼”,文义较明。(8)窃借其名:盗用其名义。 布母弟丁公(1),为项羽将,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汉王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2)!”丁公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以下公徇军中(3),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1)母弟:母亲之弟。丁公:名固,薛人。季布的母舅。(2)两贤:指丁公与刘邦自己。相厄:互相困辱。(3)徇:示众。 奕布,梁人也。彭越为家人时(1),尝与布游,穷困,卖庸(佣)于齐,为酒家保(2)。数岁别去,而布为人所略卖(3),为奴于燕。为其主家报仇,燕将臧茶举以为都尉(4)。荼为燕王,布为将。及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为梁大夫。使于齐,未反(5),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枭首洛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6)。布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7)。吏捕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8)?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反明矣。趣(促)亨(烹)之。”方提趋汤(9),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10),与汉合从(纵)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壹顾(11),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12),项氏不亡 (13)。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欲传之万世。今帝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细诛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烹)。”上乃释布,拜为都尉。 (1)家人:平民。(2)保:佣工。(3)略:劫掠。(4)举:推荐。都尉:指燕王国的都尉。(5)反:还也。(6)收视:指收殓与吊丧。(7)祠:祭祀。(8)若:你。(9)方提趋汤:言正在提着奕布走向汤镬之时。(10)徒:但,只。 (11)壹顾:意谓倾向一边。(12)微:非也。(13)不亡:不会灭亡。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称曰(1):“穷困不能辱身,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功封为g侯(2),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3),号曰栾公社。 (1)称曰:扬言。(2)g:县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3)立社:建祠,犹后世建造生祠。 布薨,子贲嗣侯,孝武时坐为太常牺牲不如令(1),国除。 (1)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牺牲不如令:言祭宗庙时所用的牺牲未达到法定的标准。 田叔(1),赵陉城人也(2)。其先,齐田氏也(3)。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4)。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5),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6),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1)田叔:字少卿。(2)赵:赵王国,都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陉(xíng)城:西汉无陉城县,可能是苦陉之误。苦陉,西汉时属中山国,在今河北无极县东北。(3)齐田氏:指战国时齐国田氏贵族。(4)黄老术:黄老学派的学说。乐巨公:汉初人,姓乐,名巨公。(5)游:交游。(6)言之:《史记》作“午言之”,此‘午”字不可省。 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1)。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储衣自钳,随王至长安。赵王敖事白(2),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3)。上说(悦),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4)。 (1)赵王张敖获罪事,详见本书《张耳传》附张敖传。(2)白:明也。(3)无能出其右:言没有人能超过他。(4)汉中:郡名。治西城(在今陕西安康西北)。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1)?”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2),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盂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钳,随张王,以身死亡,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拒),士卒罢(疲)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疲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1)长者:旧指性情谨厚的人。(2)云中:郡名。治云中(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爱盎(1),景帝召叔案梁(2),具得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3)?”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4)。 (1)梁孝王使人杀爱盎事,见本书《文三王传》。(2)案:审问。(3)事:指事状。(4)鲁相:鲁王国之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帅)二十人笞(1),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1),大惭,发中府钱(3),使相偿之。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1)渠率:同“渠帅”,首领。(2)鲁王:鲁共王刘余,景帝之子。(3)中府:王国藏财物之府。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1),王辄休相就馆(2)。相常暴坐苑外(3),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 (1)苑:园林。(2)休相就馆:让相到馆中休息。(3)暴(pù):暴露。(4)舍:入舍休息。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1),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1)百金:一百斤黄金。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仁以壮勇为卫将军舍人(1),数从击匈奴。卫将军进言仁为郎中,至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后使刺三河(2),还,奏事称意,拜为京辅都尉(3)。月余,迁司直(4)。数岁,戾太子举兵(5),仁部闭城门,令太子得亡(6),坐纵反者族。 (1)卫将军:卫青。本书有其传。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属官。(2)使刺:使其刺探举发。三河:指河南、河内、河东三郡。(3)京辅:即京畿。国都所在地及京辅行政长官所辖地区。京辅都尉:掌管京辅军事的武官。(4)司直:官名,属丞相。(5)戾太子举兵事,详见本书《武五子传》。(6)亡:逃亡。 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1),可谓壮士。及至困厄奴戮(2),苟活而不变,何也。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 *** ,感概(慨)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3)奕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 (4),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1)履军搴旗:谓战胜敌军拔取其旗。(2)奴戮:谓戮钳而出卖为奴。(3)画:计画。俚:聊赖。(4)所处:如何对待,这里言如何对待死。犹今言怎样过生死关。2023-07-04 04:19:571
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文言文
1. 12铜人在秦代表什么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责率兵向南攻齐。齐王建昏唐无能,一味听信佞臣,毫无抵抗准备,而佞臣后胜早就接受了秦国的贿赂。所以,秦军一到,齐国立即上崩瓦解,齐王建被俘,齐亡,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战国的历史至此告终,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肖灭六国以后,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在边境上,秦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另外,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因此,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在乎定天下不久,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元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关十这一点,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彩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见了,元疑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挑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这是不少统治者所惯用的伎俩。 可惜的是,今人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元明载,故赞同者甚少。 2.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还不能展开,因而十二铜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或许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谜才能解开 2.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真的存在!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集中于首都咸阳加以销毁,铸造了钟鐻和十二个各重千石的大铜人,置于宫廷之中。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三十七点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个大铜人就重达四十五万公斤。 为什么铸造铜人: 贾谊《过秦论》亦说:“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兵。” 十二金人的结局究竟如何: 《三辅黄图》:金人铸成,初置钟宫,后移至阿房宫。秦亡,阿房宫毁,十二金人被埋废墟。西汉立,刘邦定都长安,运十二金人至长乐宫之大夏殿。王莽夺西汉,托古改制,一日梦有五金人起而立,以为不祥,又记金人胸前“皇帝初兼天下”之语,甚是郁闷,遂派工匠凿其胸前铭文。 东汉末,天下乱。《后汉书》、《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鐻、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晋人潘岳《关中记》:“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 也就是说他把铜人熔铸成了铜钱。 三国时,魏明帝欲运最后两个金人往洛阳,《汉晋春秋》:“帝徙盘,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霸城。” 十六国,后赵皇帝石季龙令将军张弥把运二金人至邺都。前秦帝苻坚后又派人运回此二金人于长安销毁。 3. 文言文翻译: 1、项王曰:“壮士!枣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于是(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传授道理、教给业务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名 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5、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池抵偿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说:“这宝玉有点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4. 当年始皇帝扫清六合 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实际上是十二铜人。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元明载,故赞同者甚少。 2.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符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符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5. 秦朝当时收集了天下的兵器聚集于咸阳,造了12个铜人应该会很巨大, 关于金人的下落问题存在着三种猜测:有人认为,当初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12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这种说法始于元明时期,证据并不充分。 还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12个金人是毁在董卓和苻坚的手上。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鐻、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晋人潘岳《关中记》:“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 也就是董卓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到洛阳。当成千上百的工匠们运到霸城时,由于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多人运到了邺城。后来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600年的12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看法,那就是因为12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宝一起随着秦始皇的死去被当作随葬品葬于陵墓中了。 6. 有关十二铜人的史实 有关十二铜人的文献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史记索隐》按:“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正义》引《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三辅黄图卷之一:“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高三丈,钟小者皆千石也。” 《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云:“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长安志》引《三辅旧事》云:“秦作铜人,立在阿房殿前,汉徒著长乐宫大夏殿前。” 又云:“坐高三丈,铭其后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云:椎破铜人十及锺鐻,以铸小钱。《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馀二枚,徙清门里。 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入长安而销之。 《过秦论》云:“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史料分析铜人的称谓 史料中有关铜人的称谓很多,大概有以下几种:钟鐻、金人、钟、金狄人、翁仲、铜人等。 将铜人称作“钟”,那是因为铜人是空心的,像钟的样子。将铜人叫“金狄人”,那是因为夷狄人是铜人的原形。 翁仲即铜像。铜人的重量和高度 关于铜人的重量史料中有这么几个数字。 ①“重各千石”;②“钟小者皆千石也”;③各重三十四万斤;④各重二十四万斤。为什么会有四种数字呢,我们说这些数字均属估计数字(而实际上只有三个数字)。 非确切数字。推想,这么大的铜人也是无法一一去称的,重量只能是个估计。 千石之说只是泛指。十二枚铜人不是一样大,也不是一样重。 小者千石,大者应该大于千石。确切说来,应该有十二个数字才对。 石是秦时的重量单位,一石为一百二十斤。秦时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6.26克,按最小数字一千石计,合今30715.2千克。 按二十四万斤计,合今61502.4千克,按三十四万斤计,合今87128.4千克。这就是说最小的一枚铜人重也在30吨以上,大的则在87吨以上。 关于铜人高度史料记载有三说:①:“高三丈”;②“坐高三丈”;③“有大人长五丈……铸而象之。”这就是说铜人的高度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三丈,合今8.12米;另一种可能是五丈,合今13.7米。 显然这个数字也不是确切数字,也是个大约数字。铜人的造型 ① 铜人的相貌应该是狄人相貌,服饰也是狄服。 ② 铜人是坐姿。长五丈的人坐下来也差不多是三丈,与史料相吻合。 王莽梦见五枚铜人起立,可以说明这一点。 ③ 正背均有铭文。 史料有两说:“其胸前铭”;“铭其后”。铭文是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 李斯是丞相,蒙恬是大将军。由此可见铭文档次之高。 铸造如此大的铜人,铭是必不可少的。从史料中零星铭文的内容推断十二个铜人应该均有铭文。 ④ 铜人应该是空心的。按照铜的比重计,最大的重量87128.4千克,它的体积为9.8m3;最小的重量30751.2千克,它的体积为3.5m3。 这与身穿狄服,下有座子,高三丈的铜人造像比,数字小多了。可以见得铜人是空心的。 铜人造型的思考 “金人十二”,十二这个数字寓义着什么呢?十二这个数字很奇特。古时的人把大地分成十二支,称为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统合起来就是大地。大地还有一种分法,先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再分出两个方向,这就是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也是十二。可见十二这个数字是能够代表大地的,而且是一个统一的大地。 大地不就是天下吗?秦始皇所建立的不就是一个天下统一的封建王朝吗?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十二这个数字就寓意着“天下统一”。还有,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个月,如此往复便是千秋万代。 两者合一,十二这个数字解密后就是:天下统一,千秋万代。秦始皇所希望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夷是上古人对域外人的称谓,狄是地名,即现在甘肃的临洮。 秦长城西起临洮,临洮在长城内,也就是说原来的夷狄人现在已经成了国人。将铜人造像成夷狄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秦所建立的封建统一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大团结的国家。 铜人的铸造方法和过程推测 两千多年前冶炼技术还不发达的秦时,能铸造30到80余吨的铜器确属一件奇迹。它是怎样铸造出来的呢?据知,北京大钟寺有一口明代永乐铜钟,座高5.9米,重约5万公斤,内外满铸佛经文字,声音洪亮,荣膺为“钟王”。 研究认为它是采用地坑造型法铸造的。秦十二铜人采用的应该就是这一方法。 地坑法就是在地下挖个大坑,依坑作成范模,铸成后破坏范模,挖开地坑,将铸器拖出来。铸器小容易拖出来运走,铸器太大,拖出坑又成了问题。 铸一个可以不计余力,批量浇铸就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聪明的设计者想出了办法:在地面上筑台,在台中心做范,铸成后破坏筑台,铸器即可容易运走。 铸下一个时,补好筑台,重做范模。秦十二铜人想必就是用这种方法铸成的。 范的问题解决了,铜水溶化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根据以往考古发现,在殷墟安阳小屯一带,曾在冶炼遗址里发现有坩锅残片,经复原,可盛铜液12.7公斤。按此推算铸造。 7. 当时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造反,下令将民间兵器收缴运到咸阳并铸成 今人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元明载,故赞同者甚少。 2.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 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还不能展开,因而十二铜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或许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谜才能解开。 8. 秦始皇没收的箭镝,铸成的12铜人哪去了 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可惜的是,今人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元明载,故赞同者甚少。 2.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符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符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还不能展开,因而十二铜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或许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谜才能解开。2023-07-04 04:20:151
最低调的文物,专家3次鉴定都为赝品,他50元买走,如今怎样了?
西安是数朝古都,陕西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说当地老百姓以前种地随便一锄头下去都能发现文物或者宝贝,实际上也是如此,当地很多农民在不经意当中就发现了数千年前的文物。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一件在陕西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个文物。杨东锋是陕西西安郊区的一个农民,1975年的冬天,他去沈家桥村东北边整理自己的一块土地,准备后面种一点庄稼,好给自己一家人养家糊口。拿着锄头在地里翻来翻去,突然遇到一个硬东西,以为是块石头,就准备捡起来丢掉。然而捡起来之后,正准备丢掉,他却发现这块“石头”形状颇为奇特,不像是自然形成的石头。于是他将石头清理干净,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准备拿回去在家里看看,毕竟当地人种地时发现文物的传说太多了。回家用清水一冲,这块“石头”居然显示出金属光泽,略微呈现一个动物的形状,上面还有清晰可见的字迹,不过那个字体像是比较古老的字体,杨东锋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但是他肯定这个玩意肯定有大来头。于是他去找附近的一个博物馆的专家去鉴定,可能是因为被骗的多了,这个专家看都没怎么看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就说这是假货。杨东锋不甘心,又连续去找了三个人,但是他们都没怎么看出这个黑乎乎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不样式上来说很像是古代的“虎符”,但是它的形制和上面的字迹又与大家所知道的虎符格格不入,所以他们还是认定这是一个“赝品”。快要准备放弃的杨东锋找到了一个叫陈尊祥的人,听说这个人见识多广什么事情都见过,于是他就把他的“宝贝”拿出来向陈尊祥请教。陈尊祥确实见识多广,不过他并不是专业的研究历史和文物的人,但是他也不想与一件可能是“宝贝”的东西失之交臂,于是他告诉杨东锋自己暂时也无法鉴定,但是可以花50元买下这块东西,以后找人鉴定。杨东锋为了这块石头东奔西走,搞得很麻烦,加上被三次鉴定为“赝品”,他也有些信心不足了,这时候陈尊祥提出购买他的这块石头,而且是50元,这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是一笔巨款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陈尊祥拿到了这块“宝贝”之后,利用自己的人脉,把他拿给了一个叫做陈直的专家去鉴定。陈直是大学历史教授,专门研究秦汉历史和文物的,因此他对秦汉的东西十分敏锐,他一眼就看出这块“石头”上面写的是小篆,而“石头”的模样非常像是虎符,于是他将这“宝贝”拿去与自己的考古学界的朋友一起讨论。虎符是古代的一种兵符,形状像是一只老虎,被一分为二,一半在朝廷手中,一半则在将军的手中,两半合在一起就可以调动一只与虎符对应的军队。传说当年信陵君为了从魏王那里拿到兵符调兵援助赵国,就派自己的心腹如姬(同时也是魏王最宠爱的妃子)偷偷的拿走魏王手中的虎符,然后用虎符调兵打败了秦军,拯救了赵国。由此可以看出,虎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重器当中的重器。因此虎符的收藏也非常的隐秘,很多历史上的虎符都在战乱当中不知所踪。在此之前,中国一共只出土了3块虎符。所以面对这块非常像虎符的“石头”陈直非常的激动,他并没有果断的下结论,而是仔细的研究了起来。这块虎符上共有铭文40个字,长95毫米,高44毫米,厚7毫米,经过许多专家的认真检查,他们认定,这就是一块货真价实的虎符。不仅如此,这块虎符的发现还让人知道了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其实已经有了小篆,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几个人都认定这是“赝品”的原因,他们不敢认同秦以前也有小篆这个他们并不知道的历史事实。就这样,这块虎符如同“和氏璧”一般,遭遇了几次被人否定之后,它终于被认定为货真价实的文物瑰宝。现在它的价值已经上亿。2023-07-04 04:20:224
泰宁县铜像群人物介绍及故事
泰宁“千年赋”青铜雕塑群,有主题雕塑和19组浓缩反映泰宁千年历史人文精华的大型青铜雕塑,记录了泰宁从战国末期至红军长征北上近2200来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目前国内县级首创和全国最大的青铜雕塑群。 青铜雕群由67个人物、10头牛、1口井及5匹马组成,浓缩再现了泰宁县虹彩斑斓的科举盛事、民俗风情和人文创举,具有丰富、深厚的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很值得一看,雕塑群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张立旗先生创意、设计、铸造。 无诸校猎 泰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先秦一直到西汉,福建建立了闽越国,福建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君王闽越王无诸万年曾在泰宁的金饶山狩猎,并建行宫“乐野宫”、“高平苑”于县城,你看这组铜雕“弯弓射箭、香车宝马、从者如云、这种其实充分体现了无诸当时狩猎的一种王者风范。 不过既然是王者,为何他射的猎物不是豺狼虎豹而是一头野猪?实际上这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野猪目前在泰宁数量较多,野猪对农作物破坏性非常大,所以暂时不受保护,不过考虑到以后野猪也会受到保护,所以你看就连这只野猪也没射中,这跟箭有被野猪给衔住了。 据县志记载,无诸死于泰宁,葬于泰宁城西的无诸坑。 先贤奠基 汉武帝歼灭了闽越国之后,将闽越族人大批量的迁移到淮河以北地区,他们的血统和文化自然逐渐的被当地的 *** 给同化了,一个民系也自此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我们知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闽西北这片广袤的山林中,由于没有人类的活动,历史的进程也由此中断了,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一千余年。 当然,在这漫长的一千余年中,依然有些先知、先觉者,你看他手持书卷,眺望远方,还在探究,思索….当然,也正因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断涌现出这些先知先觉者,才为泰宁的发展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梅福炼丹 在泰宁留下遗迹最早的除了闽越王无诸,其次就要属西汉的梅福最早了。 梅福,字子真,汉元帝时九江寿春人,王莽篡汉,梅福便弃家修道,传说泰宁上清溪景区下码头的栖真岩便是梅福当年炼丹的场所,上清溪的得名,也正是因为当年梅福在栖真岩修道,所以位于栖真岩附近的溪流便取道教“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之一的“上清”二字,溪流风景如画,幻若仙境,上清二字又是天镜的代名词,溪流的得名由此而来。 邹公开泰 隋唐五代时,泰宁尚未开发,当时还只是一个属于建州府的偏僻小镇,叫归化镇。 “榛芜旦野,烟火仅百家”正是形容当时归化镇的现状。 一直到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后,任邹勇夫为尚书左仆射(ye),并派他到泰宁的大杉岭镇守闽疆边关。 邹勇夫到任后率领军士广修房舍,招徕安顿了大批因避兵乱而南逃的中原 *** 。 并引进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由于邹勇夫励精图治,使得归化镇的人安居乐业,外景人口也不断增多,到了北宋时,归化县已是闽中的大县,后人为了不忘这位对泰宁有开拓之功之人,因此把邹勇夫尊称为“开泰公”这位“开泰公”也是南宋状元邹应龙的先祖。 李纲著书 李纲,福建邵武人,字伯纪,他也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宋高宗赵构泥马渡江,建立南宋后,起用李纲为宰相,但他在职仅77天,就因为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官。 被变为单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海南。 于建炎四年也就是1130年在泰宁的丹霞岩居住了一年多,与众多的诗词爱好者结为好友。 在丹霞岩中写成了《易经内外篇》一书。 《瑞光岩丹霞禅院记》、《修供罗汉岩因访丹霞长老》诗一首。 龟山倡道 这里说的“龟山”说的是宋代的一位大理学家——杨时。 杨时,福建将乐人,他是朱熹的老师,二十九岁时他拜河南学者程颢、程颐为师,并将二程创立的洛学带到福建来。 著名的“程门立雪”典故说的便是杨时拜师的感人故事。 他曾在泰宁聚徒讲学,他的洛学后经朱熹等几代人的传承发展,终于创立了一个体系完备、内容博大精深的宋代理学。 杨时身边的这位便是杨时形影不离的好友——邹裴。 邹裴,泰宁人,他这一生大多在外地为官,他与杨时是忘年交。 朱熹题壁 朱熹,福建尤溪人,祖籍在江西婺源,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在十九岁时就考中进士,但他不爱做官,一生过得也很清贫,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在江西、浙江、湖南安徽逗留了三年多之外。 其余七十多年都在福建的闽北讲学,朱熹晚年被打入“伪学派”于1197年到泰宁投奔他的学生——赵时馆。 赵时馆当时是泰宁的知县。 我们眼前这春夏秋冬四季诗就是朱熹当年在泰宁时所留下的。 这四季诗的壁板已陈列在国宝单位—尚书第。 古韵奇葩 这奇葩说的便是泰宁非常有名的地方土戏——梅林戏。 因发源于泰宁县朱口镇的梅林村,因此在1960年组建专业剧团是取名为“梅林戏”1992年梅林戏剧团创作的《贬官记》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并荣获国家文化部优秀剧目、编剧、演员三项大奖。 这里展示的便是梅林戏中非常著名的表演:原始傩舞,踩高跷,跑汉船等。 这些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韵味。 是我国古典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隔河状元 现在所展示的都是泰宁在宋代最为辉煌的科举盛况。 因为中国科举考试从随带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上有两千多个县,共处了五百多位状元,泰宁这个偏远的山区居然一个县就出了两位,而且都是在宋代出现的。 足见当年科举的盛世了。 这“隔河”指的便是北宋、南宋各出的状元,这位在马上的人物便是泰宁北宋的庄园——叶祖洽,叶祖洽,字敦礼。 24岁中状元,泰宁城管叶家窠(ke)人。 南宋的便是泰宁的第二位状元——邹应龙。 邹应龙,泰宁水南人,25岁高中状元,他在官场里宦海沉浮了41年,为官清廉,最后官职枢密院签书兼参知政事。 民间有许多—邹公庙。 并把邹应龙当做神一样的人物来供奉,后人都尊称他为“广佑圣王” 魁坊才俊 泰宁,在宋代文风蔚起,科甲兴盛。 庆元五年,为表彰状元叶祖洽、邹应龙,解元黄应南、江庭宾。 释褐萧舜咨等五位在科举考试中勇拔头筹,以及为家乡的父老争光的优秀学子们而在县城西建立了一座五魁坊,因年代久远古时的五魁坊已坍塌。 为了让子孙后代都能像这些光荣的学子们学习,因此,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尚书街的牌坊也是仿五魁坊而建的。 叶母教子 叶祖洽18岁中乡试第一名解元,除了老师的教导之外,他也时常接受母亲的教诲,终于在宋熙宁三年,也就是1070年被新登基的神宗皇帝钦点为“龙飞状元”。 他这一生主要的功劳是诏改了家乡的县名。 甘露岩寺 “甘露岩”为泰宁最大的四大名岩之一,他是叶祖洽为长还母亲夙愿而建造的,它位于泰宁金湖景区境内,因整个寺庙建在一个上宽下窄的岩穴中,传说,叶祖洽的母亲结婚多年久未得子,于是不远千里来到当时只是供奉送子观音的一个小寺庙来虔诚许愿,他许愿,如果得一子,必来修此庙,岩穴有多大,就建多大的庙,夜晚做梦菩萨对她说叫他多做善事,后来叶祖洽的母亲做了很多善事,在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叶祖洽,据说是魁星下凡,叶祖洽高中状元后,叶母便对叶祖洽说了这个夙愿,御史叶祖洽便准备建此庙。 据说,当时请了宫廷名匠—周斫头来建此庙。 由于地势非常的险峻,周斫头一直为建庙发愁。 有一天,他看见一位壮汉扶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很轻松的放在一个树杈上休息,他由此受到了启发,于是便建成了“一柱插地,不加片瓦”的甘露岩寺。 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人民也是我们获取智慧的源泉。 定光涌泉 定光古佛是闽西北一带家喻户晓的地方神,泰宁人称之是“南安公“。 县志记载南安公名自岩,法号定光。 他是南安人。 宋韩德年间(963-968)到泰宁,驻在泰宁城西的保安寺。 传说,南安公法力高深,有一天他见小孩喝溪边浑浊的溪水,于是便随手往地下一指,地面立即陷成了一个方坑,坑底便冒出了一股清泉,后人在坑边垒砌石块,遂成一井,名“圣公井”后来,泰宁人民为纪念南安公教民凿井取水,防止疫病蔓延,因此,在东门圣庙巷建塑像,世代奉祀,并定每年农历八月初十日为南安公庙会日,现在,已逐渐演变成一年一度的商品交易盛会。 何恩凿井 何恩是元代的一位举人,明处湖光按察副使何道旻的父亲,何恩,是一位重德青财、乐于行善的人,他的儿子——何道旻也是继状元叶祖洽,邹应龙之后又一位泰宁的俊杰,虽说他居官四十年,身居高职,但却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在何道旻还未出生之前,他的父亲何恩每逢春雨季节时期因河水浑浊,城东的居民都要靠挑喝水饮用,为了解决乡人饮水困难,因此,他在家人的帮助下在城东建了三口井,即“崇仁三井”。 目前还现存“大头头井”和“牌楼下井”。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人们为了纪念何恩,在大头井的井圈上还刻有“崇仁三井,何恩公立”八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他的义举也正如井中清甜的井水一样永远滋润着后人的心田。 关于何恩凿井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何恩结婚多年都未得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何恩对此非常着急,有一晚他梦见神仙托梦,告诉他要施万旦粮,方可得一子,何恩醒后非常着急,何恩两袖清风,别说万旦了,白旦粮都是施不起的,他的夫人看见他整日愁眉不展于是就问他发生什么事,何恩就把这个梦告诉了他的夫人,他的夫人给何恩出了个主义。 当时泰宁的老百姓都是喝河水为生的。 春秋季节雨水多,河水非常浑浊,何不在城中凿三口井,以水代粮,这样就不只是白旦粮了,万旦都有,于是何恩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城中凿了三口井。 第二年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何道旻。 熊令筑城 泰宁建县后,久未筑城,只在县治东南面设隘,早晚启闭,明朝正统年间。 沙县邓茂七农民起义,进军泰宁,百姓受害深苦,于是,县令熊鄂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460年,率众筑城,各里甲筹资,分片包干,历时五年零七个月竣工,总长2363米,城墙高达3米,有8个城门,四大四小,喻义四通八达,技能抗敌又能防洪,历时近600年,1958年才陆续拆除。 寿亲养老 邹铉,宋状元邹应龙第四代玄孙,元代著名医学家,晚年订正、扩编宋人陈直的《养老寿亲书》,增补成《寿亲养老新书》,以其科学见解、详尽论述的贡献而被收入纪晓岚的《四库全书》 伍宁育人 伍宁,泰宁开善乡上坑村人,28岁中举,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年,桃李满天下,历任浙江淳安县教育(教师加督学)浙江台州、湖广辰州、广东肇庆教育等职,明朝中叶连中三元的内阁大学士商辂就是他的门生。 明朝科举90次,取进士2407人,商辂是唯一一位连得三个第一名的。 商辂,浙江淳安县人,为表达对老师的谢意,便在伍宁的家乡建有一座牌坊——青云坊。 上有商辂亲笔题名的对联“敢谓三元魁大对,深知一得有渊源”。 赞颂他的老师。 元实十咏 黄元实,元至顺元年举人,才思敏捷,文词优美,诗词一经写出即被争相传抄,他写成了泰宁春、夏、秋、冬风景的诗作共有十首,流传后世作品有《春江十咏》诗十首,《金饶山》赋一篇,《双溪渡》记一篇。 御史荐才 这位是明朝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江日彩,曾在江西任过知县,也曾在浙江担任过监察御史。 官至太仆寺少卿(正四品)他一生为官清正,极受父老乡亲的爱戴,他这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推荐袁崇焕出守辽东,袁崇焕当时还只是邵武知县。 后来历史证明袁崇焕是明代最卓越的军事将才,是一位令人扼腕的民族英雄。 尚书求言 这位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李春烨,李春烨,尚书府第就是他告老还乡之后建的,李春烨他这一生六岁开始读书,十六岁中秀才,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六岁中进士,为官十年晋升十四级,后人便用:大器晚成,青云直上,急流勇退。 概况他的一生。 在未为官之前,为了敬孝心给79岁的母亲过寿,但又无力筹措精美的食品,便写了一篇《求言小引》,请老师和同学写些文章为他母亲过寿,文章感情真挚,言辞恳切,母子情深,催人泪下。 南石风云 这里杨柳依依,秀才牵着马,美女打着小洋伞过桥,看似非常浪漫的一个场景,但实际上这里上演了泰宁有史以来最为凄惨、悲壮的历史,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陷北京,天下改朝换代,清兵入住中原之初,推行了一系列的暴政,强迫 *** 臣服,激起了江南 *** 强烈反抗,顺治三年,明末江日彩的儿子江豫、江复因不堪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便带领城关、朱口一带的居民逃到石辋村的南石寨。 清兵冲入石辋峡谷后,杀死老弱妇孺两万余人,制造了令人发指的血腥惨案,江日彩的两个儿子也因此献上了自己不足三十岁的生命。 淘金人家 泰宁古称“金城场”“金泉场”因有一条金溪沙金含量非常高,也是福建唯一盛产金矿的一个县,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仍有江西一带的淘采工来淘金,至今在金溪旁边仍建有和宝山金矿。 现在还建有和宝山金矿,据说在挖和宝山金矿隧道的时候,发现古时已有人挖过,据考证,很可能是宋朝时的遗迹。 田园牧歌 泰宁是农业县,水牛是农人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泰宁人民忠实的伙伴,它陪伴着农人共同耕耘着土地,给农人带丰收和希望,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一共有九头牛,这里主要是雕塑家希望咱们泰宁有种积极向上的“牛气”精神,同时在这里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一种“田园牧歌”的田园风光。 岁寒三友 清兵入关后,泰宁一批不愿臣服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归因山野,不入村市,不事新朝,其中最有名的是:明末爱国举人邱嘉彩,隐居金湖肖岩;举人李向奎,隐居莲岩;诸生肖士骏,遁居山林,三人不愿改明朝人服侍,足迹不入城市,三人常相互诗词唱和,人称“岁寒三友“ 网巾正气 清朝顺治二年,清兵入关之初,强迫 *** 按满族的习俗剃头编辫子,因 *** 崇尚儒学,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他剃头,无疑要他背弃祖宗,极大地伤害了 *** 的民族感情,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这位网金先生不知何处人,也不知姓什么,他带着两个仆人逃到了邵武光泽县的古庙里,后来被清军抓到强行摘取了他的网巾,这位先生说:网巾乃太祖高皇帝所创,君子即便死去,也不能忘记祖宗的规矩呀。 御史,他便让两位仆人找来笔墨在额头上画出一幅网巾,天天如此,清兵见了都感到滑稽可笑,后来,网巾主仆被送到泰宁,交给坐镇泰宁的福建总兵王之纲处处置,王之纲都网巾先生说“你如果肯剃头梳辫。 我可免你一死。”网巾先生说“我连网巾都不肯除去,何况是头发呢!”就这样网巾先生被暴尸道路,人不敢视,后来一位叫谢韩的诸生将他们三人收葬。 市井之娱 泰宁古为闽越族,东汉末年开始有 *** 陆续迁入,现在 *** 占99%之多,泰宁文化也陆续从中原传来,这是客家民间艺人将他们的一些有趣的杂耍带到泰宁,使得这个山城增添热闹。 朱周跃马 泰宁是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将泰宁开辟为中央苏区21县之一,1931年至1933年,红军三进三出泰宁,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等都曾在这里指挥红军作战过,我们所看到的这两位便是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红军作战,对革命充满信心的英勇气势,当时有2800余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队伍,县城内至今仍有红军总部和东方军司令部旧址。2023-07-04 04:21:091
第三季好声音汪峰学员名单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汪峰组学员包括:陈直、张丹丹、张心杰、陈乐基、耿斯汉、李琦、赵琪、帕尔哈提、王凯琪、王卓、石宇凡、莫艳琳、由美、于勃、陈昕、张婧懿。扩展资料与以往选秀节目的简单复制不同,由于《中国好声音》有来自《The Voice of Holland》的正版授权,因此版权方全程进行指导——他们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剧本大纲和操作“宝典”,包括前期准备、内容安排、导师选择、学员挑选,现场音响的安装和调试,灯光的色彩、明暗的调校,甚至接线的方法。即“盲选”,包括复活赛,一共六期。参赛学员演唱歌曲,四位导师背对舞台,如有意向邀请该学员加入己方战队,则通过按键旋转座椅方向。如有多位导师转身,则由学员自行选择加入哪个战队。若四位导师均未转身,则该名学员淘汰。参考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_百度百科2023-07-04 04:21:172
翁博的意思翁博的意思是什么
翁博的词语解释是:1.同"_渤"。2.盛大宽广。《荀子.乐论》:"管钥发猛,埙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翁博的词语解释是:1.同"_渤"。2.盛大宽广。《荀子.乐论》:"管钥发猛,埙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拼音是:wēngbó。结构是:翁(上下结构)博(左右结构)。注音是:ㄨㄥㄅㄛ_。翁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同“_渤”。盛大宽广。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引《荀子·乐论》:“__发猛,_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二、网络解释翁博翁博:词语翁博: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讲师翁博(词语)翁博,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盛大宽广。关于翁博的成语盲翁扪_阿家阿翁阿姑阿翁盲翁扪钥塞翁之马塞翁得马盲翁扪龠塞翁失马关于翁博的词语失马塞翁塞翁之马田翁野老主人翁渔翁之利盲翁扪钥塞翁得马塞翁失马不倒翁盲翁扪_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翁博的详细信息2023-07-04 04:22:481
最坎坷的国宝:被专家3次判定是赝品,50元卖掉,后来怎样了?
西安郊区有个叫杨东锋的人,1975年,杨东锋和村上的村民一起在政府的带领下平整土地。他分到的小土包正好对着家门口。在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小土包平整完之后,杨东锋发现了一个埋在土里的小陶罐。他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还有一个铜片,铜片看上去像老虎,但是又有几分像豹子。因为那会儿西安已经出土了不少文物了,杨东锋就大胆的猜想,是不是自己这个也是文物?去博物馆找专家了,专家说这个老虎是赝品。后来他不甘心又去找了两三次专家,可是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就在他难过转身准备回家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管理员喊住了他,他好像对这个物件挺感兴趣的。这个管理员就是陈尊祥,他也是一名著名的钱币专家。但这个老虎毕竟是铜器,陈尊祥并不擅长这方面,当时就说先给杨东锋五十块钱把这个小老虎买下来,杨东锋一想有五十块钱也算的,毕竟之前那些专家都说是假的,现在家里人着急治病,五十块钱对于那会儿的人家来说是很多的钱了,他很感谢陈尊祥,也是就去看病了,但他自己也想不到,就这个被很多专家说赝品的小老虎,居然价值连城。那时的5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抵得上一个工人的工资,陈尊祥对这个虎符,却迟迟做不下定论,他于是邀请了自己的好友,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直一起研究探讨。陈直在这方面要比他有点经验,不少专家判断下来的赝品在陈直这里都被挽救了回来,当时陈真看到这个老虎就吓到了,知道它绝对不简单,万一是秦朝时期的虎符呢?虎符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秦汉的时候四处推广,上面就有铭文,也是用铜器做的。虎符是调动增派军队的信用凭证,分为左右两半。一半由朝廷发给地方,而另一半则由朝廷自己保存。不仅如此,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专门的虎符。别的地方无法盗用误用,也没有办法去别的地方调用军队,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调兵安全。经过了好几位专家们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赝品,而是历史文物。后来这块儿多次被认为是赝品的虎符,终于在1978年送到了博物馆当中进行收藏。如今这个虎符早就价值超过亿了。杨东锋发现了国宝,博物馆负责人想到他们一家生活艰难,就以此为理由给了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嘉奖。而陈尊祥也是无心插柳,虽然原本看到那个孝顺的少年只是内心很感动才买下来虎符,但是不得不说虎符被识出真身也有他的功劳。2023-07-04 04:22:565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ELxEKoCdmaSrf7w0O6sTA?pwd=62mu 提取码: 62mu2023-07-04 04:24:177
求陈直私奔mp3
歌曲:《私奔》歌手:陈直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都市为了这个美梦 我们付出着代价把爱情留给我身边最真心的姑娘你陪我歌唱 你陪我流浪陪我两败俱伤一直到现在 我才突然明白我梦寐以求 是真爱和自由想带上你私奔 奔向最遥远城镇想带上你私奔 去做最幸福的人不要再悲伤 我看到了希望你是否还有勇气 随着我离去想带上你私奔 奔向最遥远城镇想带上你私奔 去做最幸福的人想带上你私奔想带上你私奔想带上你私奔下载地址:http://music.163.com/#/song?id=288754682023-07-04 04:24:391
特别喜欢《私奔》,有么演唱技巧吗
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有一些长得还算可以的选手吸引了屌丝们的眼球,没人顾及他。第二。他唱的真的很一般,音域窄,技巧少,扯着嗓子嘶吼。第三。相比那个组里的选手,他确实属于炮灰他的声音让我记忆更深刻梁博是好,可他的《私奔》是一种清淡的弹唱,要知道这是一首充满了力量饱含情感的歌,梁博把他一贯的唱法纳入了这首歌就完全不对味道了。陈直的副歌的的确确没有梁博稳定,可那是一种豁出去的唱法,是和主歌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水平也许不太符合,可绝对的连贯,也不突兀。就音乐的水平而言,梁博是绝对高出陈直的,但是,《私奔》的那股感觉,陈直的拿捏绝对是胜出梁博几筹陈直版适合声音开比较大才会接近现场版,有人说陈直唱腔是很老套的挤压唱,那是没有开大音量的缘故,最后的那几声确实破得很彻底。。。但整体听完绝对记忆很深刻的2023-07-04 04:24:462
温州市西郊法庭有几个法官
十个。根据查询温州市西郊法庭发布的公告得知:截止到2023年6月17日,温州市西郊法庭有十个法官,分别是周洪英,潘世文,林毅,陈捷,胡剑辉,黄书瑶,林鸯鸯,于柱,叶爱武,陈直生。2023-07-04 04:24:531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西北大学考古专业50年历程回顾
举世闻名的古都长安和三秦大地,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非常丰富的文物古迹,为西北大学历史、考古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营造了得天独厚条件。西北大学考古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南迁汉中城固时,历史系就成立了考古委员会,陆懋德教授等对张骞墓、樊哙墓等进行调查和发掘,发现“博望侯印”封泥和绿釉陶器座等一批珍贵文物,并发表了《发掘张骞墓前石刻报告书》。1939年,西北联大改名国立西北大学,历史系成立了考古室,组织师生对汉中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陆懋德教授等先后发表了《汉中各县诸葛武侯遗迹考》和《汉中地区的史前文化》等论文,周国亭发表了《勉县考古记实》等。这是西北大学最早的考古活动。1938年,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者之一黄文弼,到西北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42年任历史系主任,开设了考古学、史前史等课程,并从事西北史地和考古学研究。1943年受西北大学委托第三次赴新疆考察,考察重点在教育文化及古迹古物等(他在1927至1930、1933年,参加了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发起的中瑞科学考察团,对以新疆为重点的西北文物进行了调查)。任教期间,先后撰写了《罗布淖尔考古记》、《张骞通西域路线考》、《吐鲁番古代之文化与宗教》等专著和论文。1940年秋,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王子云任团长。对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的资料。1945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累年所得的各类文物、拓片、模型、石窟临摹、绘画、照片等资料100多种,计2000余件全部拨归国立西北大学,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与原有历史系考古室合并,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王子云随调西北大学任教授,并担任西北文物研究室主任。之后王子云等积极开展相关资料的整理和调查研究,在西安郊区发现史前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在鱼化寨遗址获得一批陶、石、骨器等。著有《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西北史迹文物踏查纪实》、《汉唐陵墓图考》、《唐韦顼石椁发现记》、《古杜国考》等论著。此外,还举办有关金石拓片及汉唐陵墓艺术等专题展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47年5月,为推动西北地区文化古迹的研究,历史、边政两系学生成立了考古学会。组织会员利用星期日分赴市郊考察古迹,利用假期赴甘肃洮河流域考察石器时代遗址,并将考察之成果,精制成三集照片展出。1948年暑假,边政学系21位学生对甘肃、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文物古迹进行了4个多月的实习,实地考察了敦煌莫高窟、焉耆唐代古城、库车千佛洞等古迹。此外,还邀请著名学者裴文中作“北京人”和“渭河、洮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之新发现”等学术报告。1951年,陈直先生在历史系开设“考古学通论”课。1954年,陈直受聘担任文物陈列室主任。1955年,北大考古专业应届毕业生李家翰先生被分配来校任教,为考古教学增添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武伯纶、刘士莪等组织历史系的师生参加了麦积山石窟勘察、新疆文物普查、西安白家口汉墓的发掘、咸阳底张湾北周隋唐墓发掘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积累了最初的田野考古经验,而且为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基于当时国家对文物考古人才的迫切需要,在郑振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冶秋(时任文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和尹达(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等国家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领导的关心下,1956年,历史系首先在54、55级历史专业选出部分学生,成立考古班。其后设立了考古专门化,考古专业正式创立。同年成立了考古教研室,马长寿先生任主任,陈直先生任副主任,教师有刘士莪、李家翰等。“西大考古专业的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陕西乃至中国考古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石兴邦:《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40周年贺文》,载《考古文物研究》第1页,三秦出版社,1996年)。从1956年开始,考古专业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考古教学除本校的几位老师(马长寿、陈直、刘士莪、李家瀚、贾德耀、蔡尔轨等)承担外,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郭宝钧、石兴邦、金学山、杨泓、郭仪孚、王伯洪、林寿晋、马得志等相继来校分段讲授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隋唐考古及考古技术课,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知名度很高的教师队伍,开始了较为系统的考古教学活动。时任校长侯外庐还邀请埃及开罗大学考古学家埃米尔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教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梦家教授等作考古学术报告,在西北大学形成一股考古热。除了系统的考古学理论教育外,还十分重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考古专业师生先后参加了西安唐兴庆宫、铜川耀州窑等遗址的发掘。1958年,在蔡尔轨老师的率领下,考古班的学生参加了宝鸡北首岭遗址的第一次发掘。1960年,56级考古班学生参加了陕西彬县(今属长武县)下孟村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早于庙底沟类型的地层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专业创立以来,曾琪、段浩然、黄碧芳、高建民、韩伟、韩保全、郭长江等先后留校任教,教师队伍不断壮大。1961年,考古专门化改称考古专业,但不久由于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而精简专业,考古专业被迫停止招生。考古教学活动处于停滞状态。1972年,考古专业恢复招生,考古教研室重建,陈直任主任,刘士莪任副主任。之后,王世和、戴彤心、段连勤、孔哲生、肖安顺等先后到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任教,考古专业的教师队伍得以重建。特别是有丰富田野考古工作经验的戴彤心、王世和的任教,使西北大学田野考古发掘教学与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973年,刘士莪、张洲与西北大学地质系共同发掘了韩城禹门口旧石器时代遗址。同年,刘士莪、王世和、段浩然、段连勤指导72级考古班学生参加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发掘。1974年,刘士莪等带领74级考古班部分学生,与北京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作,发掘了周原凤雏和召陈建筑遗址、庄白青铜器窖藏和云塘制骨作坊遗址等。同年王世和、孔哲生等指导74级考古班学生,参加了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1975年,贾正中带领74级考古班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上述发掘不仅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在实践中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1956年考古专门化以来,共培养了7届130名学生。他们后来成为我国各地考古学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和著名学者的优秀学生,在我国的文博考古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一时期考古专业的科学研究方面也产生了一批新的成果,促进了西北大学的文物研究。其中马长寿在20世纪60年代初撰写的《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充分利用碑刻文字资料,对关中古代部族的名类渊源、地域分布、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部族人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考论。陈直著有《关中秦汉陶录》、《秦汉瓦当概述》等论著,其中《秦汉瓦当概述》一文对秦汉瓦当的文字书体及规格、断代及分期、制法及窑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至今对秦汉瓦当的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77年恢复高考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考古专业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考古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1980年以后,刘士莪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考古专业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发展。1986年获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了文博学院,增设了博物馆学专业,成立了文博教研室,王世和任主任。1989年,增设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1991~1994年,戴彤心任考古教研室主任。1994年起王建新任考古教研室主任。2002年,考古专业被评为陕西省首批普通高等院校名牌专业。2003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成立了考古学系(含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两个本科专业),由王建新任主任。2004年,成立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并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建立了考古技术与文物修复实验室,大大改善了教学科研的条件。2005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年,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联合组成的“砖石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基地”通过专家组评审,成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06年,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了文化遗产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建成了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文物考古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在教学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考古教研室就组织编印了《原始社会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隋唐考古》等系列教材和参考图录,邀请苏秉琦、安志敏、李学勤、张光直、田边昭三等著名学者先后来校讲学。1994年开始,考古专业的课程体系做了较大的调整,新开设了专业基础课“中国考古学通论”,传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五代考古、宋元明考古等7门课程成为方向性的专题课。新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课程的教学。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乾陵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周原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支持下,建立了十多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逐步建立了由课程实习与综合实习构成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形成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田野考古发掘、博物馆实践相结合的特色。2003年,对教学内容又进行了改革,修改制定了各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强了重点课程的建设。赵丛苍教授主持的《科技考古学概论》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张宏彦教授主持的《史前考古学》(2004年)被列入陕西省精品课程,有“中国考古学通论”、“田野考古学”、“新石器时代考古”、“隋唐考古”等课程被列入西北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教材建设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赵丛苍、张宏彦、钱耀鹏教授编写的教材《科技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教材建设计划,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2003年)、《科技考古学概论》(2006年)教材。1993年9月,王世和教授主持的“考古专业电化辅助教学体系的建设”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王建新、张宏彦、钱耀鹏等的“考古专业教学实践的改革”获西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钱耀鹏教授获西北大学第一届教案展评(新石器时代考古)一等奖;2003年,钱耀鹏教授获西北大学第二届教学质量奖二等奖;2004年张宏彦教授获西北大学第二届教案展评(中国考古学通论)一等奖, 2004年张宏彦获西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2005年张宏彦编著的《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获西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人才培养方面,多年来考古专业始终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强调“三个重视”,即重视专业基础教学,重视知识视野拓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物考古高级专门人才。从1977年至2006年,考古专业连续招收本科生27届(含2届专升本班),毕业571人;招收硕士研究生共20届,毕业获得学位者83人。从1985年开始,招收博物馆专业、文博专业专科生10届共250人。毕业生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广东、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贵州、四川、重庆等20多个省区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其中陕西地区文物考古研究和管理机构的业务人员90%以上、西北地区70%以上均是我校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或已担任了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文博单位的领导职务,或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及各省区文博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业务骨干。此外,多年来还承担了陕西省和国家文物局的培训工作,培训了文物干部数百人。特别是2003、2005、2006年先后承办了三期全国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管理干部培训班,培训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所级领导73人。在科学研究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考古专业充分利用陕西及西北地区丰富的文物资源,配合田野考古教学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物考古研究,形成了若干稳定的研究方向,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取得了显著成就。1980年,戴彤心、张洲指导77级考古班,主持发掘了陕西华县梓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一处仰韶文化早期墓地和客省庄文化聚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石、骨器等。1981年戴彤心、肖安顺带领78级学生参加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秦宫殿遗址的发掘。1982年,王世和、张宏彦指导79级考古班,主持发掘了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现了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客省庄文化的大量遗迹、遗物。1983年戴彤心、段浩然带领80级考古班学生参加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临潼白家村老官台文化遗址的发掘。1984~1987、1991、1993年,王世和、张宏彦、王建新、钱耀鹏等主持发掘了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发现了大量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时代早期的遗迹、遗物。先后有81级、84级、90级考古班和双学位班、85级文博班、陕西省有关县市的文物干部、外国留学生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案板遗址的考古发掘实习或培训,成为20世纪80年代培训学生最多的考古实习基地。1985年,刘士莪等主持发掘了西安老牛坡遗址(含许家寺地点),至1989年,共发掘了六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和商代的墓地、车马坑、建筑基址等一批十分重要的遗迹、遗物。先后有83级、86级考古班和部分研究生在此进行了考古实习,取得了教学与科研双丰收。1985年,戴彤心、张洲、王维坤等指导82级考古班发掘了陕西宝鸡石嘴头遗址。发现了龙山时代窑洞式居址和大量的陶、石、玉、骨器等。1988年,戴彤心和傅勇等,率领85级考古班发掘了青海化隆县四更卡拉遗址,为研究卡约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1990年,王世和、张宏彦、钱耀鹏带领87级考古班学生和日本留学生加藤隆也,参加长安北塬(风雷仪表厂)汉、北周、隋、唐墓的发掘。同年,刘士莪、赵丛苍指导88级考古班首次发掘了陕西城固宝山遗址。至2001年,宝山遗址共发掘了3次,发现有大量商时期的烧烤坑、建筑基址、墓葬等,为探索汉中地区巴蜀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1991年,赵丛苍、张克平指导89级考古班部分学生,发掘了新疆维丄吾丄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柴窝堡遗址和拜城县克孜尔墓地。1993年,戴彤心、段浩然、冉万里率领部分学生首次发掘了校园内的唐太平坊和实际寺遗址。之后,累积历年发掘和收集的校园文物,在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内设立了校园考古陈列室,成为西北大学的一个特色和亮点。1994、1995年,王建新、冉万里、指导91、92级考古班发掘了河南渑池班村遗址和山西垣曲古城镇遗址,并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在班村遗址开展了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6年,王世和、赵丛苍、王维坤、张宏彦、周晓陆、冉万里、刘瑞俊等指导93级考古班发掘了西北大学桃园校区唐崇化坊遗址,出土了唐代“踏步”、唐三彩等大量遗物。从1997年开始,考古专业开始承担国家基本建设重大考古发掘与科研项目。1997年由陈洪海、刘瑞俊主持发掘了河南小浪底水库区盐东遗址。1997至2004年先后由王建新、张宏彦、赵丛苍、钱耀鹏、陈洪海、冉万里、刘瑞俊主持发掘了重庆长江三峡水库区万州中坝子、上中坝、余家河、白河沟遗址,巫溪河坪遗址的发掘与研究。2006年,由陈洪海、冉万里主持发掘了南水北调河北涞水县西水北遗址,河南镇平县姚寨遗址。从2000年开始,考古专业启动西北古代游牧民族文化调查研究计划。2000~2002年,王建新、刘瑞俊等与新疆、甘肃两省区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西北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的调查与研究,试掘了甘肃安西潘家庄遗址、敦煌西土沟遗址。2003年,王建新主持了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新疆东部及甘肃西北部秦汉时期遗迹的考古调查”,调查新疆哈密马鬃山区的相关遗存。2003年,钱耀鹏、陈洪海率领2000级考古班部分学生,参加了新疆伊犁尼勒克吉林台库区、特克斯恰卜其海库区古代游牧民族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战国至汉代游牧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同年,赵丛苍带领2000级考古班部分学生,发掘了甘肃酒泉西河滩遗址,发现了早期青铜时代的聚落遗址,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由王建新主持,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部分研究生参加,发掘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发现了祭祀高台、居址、墓葬等一批重要遗迹,在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2003年,在陕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西北大学考古学系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启动了“古豳地区域考古研究”项目,钱耀鹏等对陕西彬县、旬邑、淳化一带的古遗址进行了调查。2004年,陈洪海、刘瑞俊、陈靓老师指导2001级考古班学生发掘了陕西旬邑下魏洛遗址,发现了一批龙山时代窑洞式居址和陶窑,其中新发现了可能专用于烧制石灰的窑址。2006年,钱耀鹏、魏女指导2003级考古班学生,主持发掘了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发现了先周时期的聚落和大批极具特色的蛇纹陶器。对于研究先周文化的形成及与北方青铜时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资料。2004年,考古学系师生参加了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国家博物馆联合实施的早期秦文化研究项目,对甘肃东部礼县一带的古遗址进行了调查。2005年,王建新、赵丛苍、陈靓老师主持,指导2002级考古班学生发掘的甘肃礼县西山遗址,获得了大量墓葬、祭祀遗迹等早期秦文化的考古资料。2005年,在多年对汉水上游城固宝山遗址和城洋青铜器研究的基础上,由西北大学、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启动了汉水上游先秦时期文化调查研究项目,赵丛苍主持进行了前期的调查工作。在上述考古发掘、调查的基础上,近十年来,考古专业的学术研究一直保持着旺盛势头,在中国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隋唐考古、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古代文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考古学报》、《民族研究》、《考古》、《文物》、《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5部、译著2部。其中,刘士莪教授的《老牛坡》、王世和、张宏彦教授等的《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王建新教授等的《慈善寺与麟溪桥》、赵丛苍教授的《城固宝山遗址发掘报告》等集中反映了考古专业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与调查的重要收获。此外,王建新教授的《东北亚的青铜器文化》、王维坤教授的《中日古代都城与文物交流研究》、戴南海、张懋镕教授等的《文物鉴定秘要》、张懋镕教授的《中国青铜器真伪鉴别》、周晓陆教授的《秦封泥集》、赵丛苍教授的《中国古代玉器》、钱耀鹏教授的《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等和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大量研究论文,集中反映了考古专业在中国史前考古、周秦汉唐考古和文物研究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体现了专业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显著的学术特色。其中王世和、张宏彦等的《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钱耀鹏的《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获2003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建新的《慈善寺与麟溪桥》、《东北亚系青铜剑分类研究》获2004年陕西省第七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赵丛苍的《城固宝山》获2004年陕西省第七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3-07-04 04:25:131
想带着你去私奔去做世上最幸福的人这句歌词是什么歌
正确的歌词是“想带上你私奔,去做最幸福的人”,出自歌曲《私奔》中文名称:私奔 所属专辑:长安长安发行时间:2006年6月19日 歌曲原唱:郑钧填词:郑钧 谱曲:郑钧编曲:曾宇歌词: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都市为了这个美梦我们付出着代价把爱情留给我身边最真心的姑娘你陪我歌唱你陪我流浪陪我两败俱伤也直到现在才突然明白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想带上你私奔奔向最遥远城镇想带上你私奔去做最幸福的人在熟悉的异乡我将自己一年年流放穿过鲜花走过荆棘只为自由之地在欲望的城市你就是我最后的信仰洁白如一道喜乐的光芒将我心照亮我要在悲伤我看到了希望你是否还有勇气 随着我离去想带上你私奔奔向最遥远城镇想带上你私奔去做最幸福的人不要再悲伤 我看到了希望你是否还有勇气 随着我离去想带上你私奔奔向最遥远城镇想带上你私奔去做最幸福的人带上你私奔带上你私奔2023-07-04 04:25:265
古代陈姓名人??
古代陈姓名人 (朝官4人,将军5人,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69人,举人7人,地方官6人,贡生7人,其他1人)陈经邦,字贵新,浦源(今龙港镇平等陈家宅村)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进士,官迪功郎。 陈桷,蒲城城西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进士第三名探花,南宋高宗时官礼部侍郎。 陈经德,平等陈家宅人。北宋太学生。 陈存心,仙居雅店桥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官宁国节度签书推官。 陈鳌,金乡坊下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武状元,官东南第八将。 陈鹗,陈鳌弟,金乡坊下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武状元,官东南第十将。 陈端彦,龙江下涝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科进士,官建宁县令、归州判。 陈季平,龙江下涝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癸未科进士,官宁海丞。 陈远,仙居柘园人。南宋隆兴二年(1164)甲申科进士,官中宪大夫。 陈仁,仙居柘园人。南宋乾道元年(1165)乙酉科进士,官户部主事。 陈季礼,湖前西浦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官龙图阁直学士。 陈岘,字泰南,陈桷孙,蒲城城西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以博学鸿词科赐第。历官秘书郎、礼部郎中、广州知州兼劝农事、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兵部侍郎等职。 陈麟之,仙居柘园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进士,官括苍太守。 陈宗遇,字逢春,金乡前半垟人。南宋绍熙二年(1191)辛亥科进士。 陈子式,仙居柘园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进士,官无锡知事。 陈元珏,字国玉,金乡东田人。南宋进士,官龙严尉。 陈应鳌,仙居柘园人。南宋进士。 陈蛟,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武科进士,英勇抗金义士。 陈可书,钱库陈家堡人。南宋咸淳释褐进士,官铨部。 陈士龙,龙港江山北店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进士,官广东总管。 陈季永,金乡坊下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进士,官藤州知州。 陈嵘,浦西(今龙港湖前)人。南宋绍定二年(1209)己巳科进士,官肇庆知府、京湖宣抚使。 陈唐器,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官通议大夫。 陈遇明,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官监登闻鼓院。 陈师川,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进士。 陈子道,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官处州教授。 陈梦龙,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官云南御史。 陈桃,力修从父,字寿翁,江山陈营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官广东提点刑狱。 陈梦弼,江南浦源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 陈力修,陈营(今江山月里)人。南宋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进士,官工部都水主事。 陈瑀,仙居柘园人。南宋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武进士,官忠训郎。 陈廷秀,江山陈营人。南宋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武进士,官知吉阳军。 陈伋,金乡东田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官福建汀州通判、闽清县令。 陈元普,龙江下涝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武探花,官雷州知州。 陈棚,金乡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朝散大夫。 陈直甫,金乡东田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临县尹。 陈梦柱,金乡东田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广东提干。 陈懋钦,龙江下涝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户部侍郎。 陈基先,龙江下涝人。南宋宝庆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高邮知州。 陈子美,字克允,懋弟,龙江下涝人。宝佑元年(1253)癸丑进士,官铙州判。 陈换武,龙江下涝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建 康 教授。 陈泉,金乡东田人。南宋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进士,官雷州教谕、江西万年县令。 陈正夫,(江南)陈库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知藤州。 陈若水,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 陈淳辰,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官河源县令。 陈素,钱库陈家堡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官护驾防御。 陈天佑,江南陈库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官石门县令、腾州知州。 陈天锡,金乡东田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官阴县县令兼劝农事。 陈郁,江山陈营人。南宋咸淳五年(1269)己巳科武进士。 陈鹏,江山陈营人。元大德四年(1300)庚子科武进士,官福建游击。 陈高,钱库项桥一带人。文学家。元至正十四年(1354)甲午科进士。 陈允耕,仙居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科武进士,官宝庆推官。 陈叔文,钱库陈家堡人。明洪武八年(1375)乙卯科进士,官剡城县副堂。 陈讷,龙港新渡村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进士,官刑部主事。 陈以诚,字天佑,仙居柘园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巳科武进士,官雷州经历。 陈诚福,陈高之子,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武进士。 陈端,金乡坊下人。明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进士,官南昌通判。 陈永,字惟修,金乡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进士,会试中式卒。 陈士域,字良远,号善石,仙居柘园人。明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进士。 陈宣,钱库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进士,官工部主事、刑部郎中、云南参政。 陈典学,仙居柘园人。明万历十年(1582)壬午科进士,官静海知县。 陈光奎,号慎江,金乡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岁贡。 陈九韶,号秋塘,金乡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恩贡,官训导。 陈瑞麟,字定亨,仙居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武举。 陈云彪,字虎臣,仙居柘园人。清光绪元年(1875)乙亥科武举。 陈振熊,字渭臣,金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武举,官宋埠泛把总管带,瑞平练军代理,江口舥艚泛千总。 陈王绪,字籍卿,金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举人,官归化典史。 陈庆扬,字籍卿,金乡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武举。 陈懿,字公美,陈桷父,蒲城城西人。以子陈桷贵赠通直郎、以曾孙岘再赠银青光禄大夫。 陈汝贤,陈桷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朝请大夫、四川达州知州。 陈昕,陈岘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迪功郎、监官主纂。 陈暕,陈岘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通仕郎。 陈昉,字叔方,陈桷曾孙,蒲城城西人。南宋历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兼中书门下省公事、吏部尚书等职。 陈均,字子公,陈昕之子,蒲城城西人。历官西安县令、中奉大夫、直焕章阁、镇江知府、枢密院都承旨兼检正中书门下公事等职。 陈洪范,仙居柘园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进士,官乐平县令。 陈文,金乡坊下人。南宋弃家从军,隶韩世忠部下水军将领。尝诫二子曰,世治习学,世乱学武,建功保国,系此时也。后二子均考上武科状元。 陈玉,金乡坊下人。与陈麟之同科进士,官 安丰 教授。 陈宗旦,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 陈烈,字居晦,江山陈营人。南宋武科进士,官长溪县令。 陈振孙,字伯玉,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 陈过,字圣规,振孙子,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官监察御史。 陈尧英,江山陈营人。南宋太学生。绍兴年间屡次上书陈述国策,不见用。遂闭户著书。 陈懿,仙居柘园人。进士,官河阳知县、中书舍人。 陈楠,仙居柘园人。进士,官国史编修、礼部郎中。 陈安顺,仙居柘园人。进士,官仙居县令、朝议大夫、直制焕章阁。 陈大静,仙居柘园人。进士,官广州知府。 陈伯清,仙居柘园人。进士,官龙泉主簿。 陈稳,仙居柘园人。进士,官眉州马军指挥使,吉州刺史。 陈庆,德诚之子,字帝庞,仙居柘园人。明赐进士。 陈良翰,进士,官左司谏。 陈密,仙居柘园人。进士,官金华训导。 陈善,金乡东田人。明景泰年间进士。 陈侣,陈宣从子,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正德年间贡生。 陈焕,陈宣之孙,钱库人。明隆庆年间举人。 陈诚初,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 陈序,钱库人。明以子陈宣封云南左参政。 陈老,蒲门城内人。抗倭义士。明嘉靖年间倭寇登犯蒲城,陈老英勇杀敌,壮烈牺牲。 陈彦生,仙居柘园人,明嘉靖岁贡,官楚府教授。告休家居,著述甚。卒年105岁。 陈鹗,彦生父,仙居柘园人。明正德贡生。 陈澜,彦生兄,仙居柘园人。明正德贡生。 陈锡琛,泥山(今宜山镇)人。清宣统初举孝廉方正。 陈元梅,仙居柘园人。元代武科进士。 陈鄂,仙居柘园人。明成化年间岁贡生,官清州教授。2023-07-04 04:25:391
第3季中国好声音64强名单
第3季中国好声音64强名单:1、杨坤组学员名单:陈永馨、秦晓林、赵钶、Robynn & Kendy、开开、刘珂、徐剑秋、苏琪繁、戎琦、余枫、莫海婧、邓小巧、苹果园组合、伊克拉木、李文琦、梁栋江。2、那英组学员名单:魏雪漫、艾怡良、李嘉格、刘明湘、刘辰希、张智勇、张江、陈冰、李维、夏恒、郑俊树、周深、张碧晨、崔忠华、毛泽少、吐洪江。3、汪峰组学员名单:陈直、张丹丹、张心杰、陈乐基、耿斯汉、李琪、赵琪、帕尔哈提、王凯琪 王卓、石宇凡、莫艳琳、由美、于勃、陈昕、张婧懿。4、齐秦组学员名单:魏然、刘双双、张卓含威、莉娃、李蔓、白穆、胡慧仪、郑心慈、崔西、李慧贤、南玛子呷、申钰林、秦宇子、刘至佳、楼沁、罗景文。扩展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由汪峰,那英,杨坤,齐秦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中国好声音》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以350万三季的价格从注册在英国的版权代理公司IPCN手中购买《The Voice》的中国版权后制作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实现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制播分离,第三季于2014年7月18日起在浙江卫视播出,导师为那英、汪峰、杨坤、齐秦,冠军得主为张碧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好声音第三季2023-07-04 04:25:476
在没有养老金制度的古代,普通人老了以后是怎样养老的?
“存留养亲”制度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对某些犯人进行特赦,以确保家庭养老的实现,这在古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唐代的家庭养老做得很好。在唐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子女不仅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和赡养老人,而且要在精神上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当时称之为“色养”。所谓“色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所以,不管是一般家庭,还是官宦人家,唐代的老人除了在物质上老有所养,还能笑着养老。在唐代,如果儿媳妇不能“色养”公婆,那就可以成为丈夫休妻的理由。盛唐时期,一位叫李向秀的大臣,就因为妻子未能尽到“色养”公婆的义务而将其休掉。先秦时期,国家就将养老问题纳入制度,《礼记·王制》规定:“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意即家中50岁的老人吃细粮;60岁的老人吃肉;70岁老人增加辅食;80岁的老人吃饕餮珍馐;90岁的老人需在床前伺候饮食。虽然这套饮食规定在当代看起来非常不科学,但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最好的美食都供给家中老人享用,体现“孝”为“忠”之基础,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美好观念。另外,有关减免徭役的政策,《礼记》:“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意即家中有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则儿孙可以相应地减轻徭役。如果长辈有疾病需要有人照护,则儿孙中可有一人不服徭役。宋朝时,泰州兴化县令陈直著《养老奉亲书》。陈直是古代最优秀的养生专家之一,他从食治之方、医药之法、摄养之道诸方面为如何养好老人开好了“方子”,使孝子们有方可循。元朝时,“敬直老人”、中都总管邹铉又在《养老奉亲书》的基础上增撰《寿亲养老新书》,这两部书成为古代孝老养生治病经典著作。除了《孝经》与《养老奉亲书》这些理论著作,古代还注意搜集孝子故事在社会大力宣传,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著《孝子传》,中国化的佛教经典亦有《二十四孝押座文》,南宋画家赵子固创作“二十四孝书画合璧”,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清朝张之洞扩编《百孝图说》,以及《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风行社会,尤其是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影响深远。在这些孝道榜样人物的影响下,古代孝子曾出不穷,隋唐的英雄好汉秦琼就号称“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几乎凡是古代英雄人物,无不打上孝的标签。2023-07-04 04:26:493
我只是很少说而已,陈词滥调里确有真心,我觉得生硬的象形文字不足以表达我的情?
人家说的就是自己平常比较少表达自己的感情。虽然是陈直,但掉的却是真心的,实意的说话。他觉得比较生硬的象形文字不足以表达他自己的感情。就是这个意思啦。2023-07-04 04:27:141
潜在写作的学者的“潜在写作”
“潜在写作”是学者陈思和提出的概念:“这个词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潜在写作”是在没有写作自由的特定时代里的地下写作。“潜在写作”并不专属于文学创作者,坚韧的学者同样以自己的方式从事着“潜在写作”。在“文革”那样的不正常年代,知识分子被驱逐到知识和学问之外,失去了研究和写作的权利,不仅造成了学术的大面积荒芜,而且也消解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和尊严,给他们带来难以抚平的心灵伤害。“潜在写作”作为一种精神例外,在挑战自由限度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学术遗产和精神财富。“文革”期间,在运动最猖獗的时代,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知识分子,整日挨批受整,学术研究被迫中断,几乎找不到一丝自由呼吸的空隙。受尽凌辱的经济学家王亚南在1969年告别人世前说:“过去有一个学者讲过‘专制制度下面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哑子,一种骗子"。我看上海就有专制制度的味道,上海就是少数骗子在统治多数哑子。”沉默也是有程度之分的。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潜在写作”是沉默的中间状态,介于爆发与灭亡之间,既不甘于死寂状态,又要寻求在高压中喘息,是一种柔韧的反抗方式。但是,在“文革”中,学者们难以逃脱被抄家的厄运,大量书籍资料被烧毁,手稿流失。“潜在写作”实质上已经成为受难者在废墟残骸上的痛苦自救。历史学家魏建猷花费大量心血搜集的学术资料卡片在抄家中被没收,被造反派用水浸泡后归还回来。他在接受审查期间所写的“交代材料”,用的是清一色的楷体字,其总量几乎与他的全部学术论著相等。历史学家陈直被认为搞“复古”而遭到批判,几十本手稿被当成“四旧”付之一炬,几十年辛苦钻研的成果令人绝望地化为乌有。为了挽回这一惨重的学术损失,陈直白天打扫卫生接受改造,晚上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关门闭窗写作。到1976年,陈直把原来的200多万字手稿进行了恢复性修订补充,出于“一朝被蛇咬”的教训,陈直先生在毛边纸上用楷体、草体字同样内容抄写了3份,共有几十本,六七百万字,算是上了多重保险。烧了又写,写了又抄,正是这种无声的执著和倔强使得学术火苗在风雨飘摇之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一份光亮。同白天在检讨交待中受辱相比,陈直夜晚的潜在写作虽然是在清贫艰苦、提心吊胆中进行的,却沉潜着一种大快乐。和陈直进行同样的“地下工作”的学者并不在少数。学术真理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它能够使学者们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去奋斗。“潜在写作”是一种地下写作,学者连同他的研究成果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写作中断、书稿流失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险状态中笔耕不辍,而最终却连作品都保不住,这恐怕是最让学者心疼的事情了。因“新人口论”而遭到批判的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虽然人口问题研究受到了政治批判,但是,马寅初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学术抱负。1962年至1965年,马寅初把自己关在家里,潜心撰写农业经济学专著《农书》,他认为:“除了人口问题外,农业问题应及时研究,要早为之图,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农书》的书稿是马寅初用毛笔在一张张宣纸上写就的,裱糊成长幅,卷成书卷,用白纸封好,显示出他对学术的敬重。马寅初清楚,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百万字《农书》的出版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他用这种近乎庄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真理的热切追求。可是,马寅初的家人因担心给抄家者留下把柄,将《农书》手稿连同书籍资料、书信、字画等付之一炬。据说,他们是在小锅炉房里焚烧这些珍藏的、成堆的手稿和文物竟然将小楼里的暖气片都烧热了。1951年,70岁的马寅初就任北大校长时说:“我要争取再活三十年,服务三十年。”到1982年辞世,马寅初以101岁的高龄笑傲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再活三十年”的目标算是达到了,“服务三十年”的心愿却被政治风暴吹得无影无踪,连潜在写作的成果都没有保全下来,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像这种丢失手稿的憾事在“文革”中并不少见。历史学家蔡尚思在“文革”中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厄运,大儿子蔡夏惨死,手稿和藏书也流失殆尽,其中就有其呕心沥血写成的70多万字的书稿《中国思想史通论》。在焚书时代,学者的“潜在写作”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他们随时会因为研究和写作而招来灾祸,更难以预料的是,这些研究成果是否有问世的那一天。但是这漫长的暗夜并没有吞噬他们的学术热情,让人想起廖沫沙的诗句:“坑灰未冷心犹热,读尽残篇断简书。”“文革”后期,随着政治空气的缓和,学者们的潜在写作比较普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在自传中写道:“‘文化大革命"期间荒疏了好几年,1972年,我重整笔墨,恢复了研究生涯。”这种恢复是自觉进行的。1972年离自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也还有一段距离,要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恐怕为时尚早,学者们更多是怀着对学问的执著潜在写作的。历史学家方国瑜体弱多病、视力不好,但仍坚持做学问,“想此生勉力治学,略有积稿而未经编定,终为憾事,遂从1973年春开始清理、改造旧稿。将其稍有可取者编录定稿,得友人誊写清本。五六年间竭尽心力、目力,完成数总共四百万言。”一位七旬老人在那样的年代里完成了400万字的学术著书,恐怕仅仅用“勤奋”二字来描述是远远不够的。“文革”后期,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和学者们的努力下,一些被撤销的科研机构逐渐恢复。1971年,张岱年结束了在江西鲤鱼洲北大干校的劳动锻炼,回到北大哲学系承担了中国哲学史教材宋元明清部分的编写任务,得到重新梳理学术思路的机会。1972年,陈望道回到部分恢复的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随即发表了《论现代汉语中的单位和单位词》、《汉语提带复合谓语的探讨》等论文,修订重印了《修辞学发凡》。历史学家陈旭麓在“文革”后期主编了《中国近代史丛书》,并参与了章太炎著作的编注以及盛宣怀未刊档案资料的整理,为整个近代史研究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学术活跃都不是突兀而来的孤立现象,“文革”后期学者们的“潜在写作”,为80年代的“文化热”埋下了伏笔。关于20世纪70年代的精神价值,有许多人已经注意到。作家阿城就指出,“我觉得70年代算是一个活跃的时期”。为什么恰恰这时思想活跃呢?这种活跃是学者们在沉重压抑稍微舒缓而自觉复位的结果。2023-07-04 04:27:221
陈姓男孩取名
你好,我本人是从事影视创作的,平时写剧本用到很多名字,所以在取名字上很重要。因为是姓陈,我本人对这个姓氏特别喜欢,现给你取几个名字,希望能用上。陈卓(卓是卓越的意思。陈卓本身的谐音是“沉着”,听起来很优雅)陈猎(不好意思,我喜欢的字都比较特别。假如你好好想想,会理解的)陈晨(叠音。听起来很个性。晨本身代表早晨,暗喻希望的意思)陈直(还是那句话,我喜欢的比较特殊)陈殊(特殊啦,哈哈)综上,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就叫他陈殊(注意是一声)很个性的一个字。不要问我为什么。哈哈,希望帮上你的忙。2023-07-04 04:27:387
汪峰在好声音第四季选了哪四强?
最终汪峰组学员晋级4强的学员分别是:耿斯汉、帕尔哈提、王凯琪、李琪。 王峰组学员有:陈直、张婧懿、张丹丹、陈乐基、于勃、耿斯汉、莫艳琳、帕尔哈提、王凯琪、由美、张心杰、李琪、陈昕、王卓、赵琪、石宇凡。 汪峰组学员第一轮比赛16进8名单及歌单曝光 1.张丹丹PK由美,演唱曲目:《也许明天》。由美晋级,张丹丹遭淘汰。 2.李琪PK赵祺,演唱曲目:《Make feel my love》。李琪晋级,赵祺被淘汰。 3.莫艳琳PK张婧懿,演唱曲目:《那些花儿》。莫艳琳晋级,张婧懿被淘汰。 4.王凯琪PK石宇凡,演唱曲目:《What" up》。王凯琪晋级,石宇凡淘汰。 5.耿斯汉PK陈直,演唱曲目:《春天里》。耿斯汉晋级,陈直淘汰。 6.帕尔哈提PK王卓,演唱曲目:《故乡》。帕尔哈提晋级,王卓被淘汰。 7.陈昕PK于勃,演唱曲目:《像个孩子》。于勃晋级,陈昕被淘汰。 8.陈乐基PK张心杰,演唱曲目《光辉岁月》。张心杰晋级,陈乐基被淘汰。 汪峰组学员第二轮比赛8进4歌单曝光 1.于勃PK耿斯汉,演唱曲目《下沙》、《我真的需要你》,最终于勃被淘汰,耿斯汉晋级4强。 2.莫艳琳PK帕尔哈提,演唱曲目《风吹麦浪》、《Give Me A Reason》,最终莫艳琳被淘汰,帕尔哈提晋级4强。 3.王凯琪PK由美,演唱曲目《带我到山顶》、《一无所有》,最终由美被淘汰,王凯琪晋级4强。 4.张心杰PK李琪,演唱曲目《没离开过》、《Man‘s World》,最终张心杰被淘汰,李琪晋级4强。2023-07-04 04:27:532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汪峰组学员都有谁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汪峰组学员包括:陈直、张丹丹、张心杰、陈乐基、耿斯汉、李琦、赵琪、帕尔哈提、王凯琪、王卓、石宇凡、莫艳琳、由美、于勃、陈昕、张婧懿。拓展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版权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荷兰之声)。四位固定导师为那英、汪峰、杨坤、齐秦。伴奏乐队由总监刘卓、键盘手李海郡、吉他手高飞、金天、贝斯手李九君、鼓手卢炜组成,成员皆为天王天后演唱会的御用乐手。乐队在节目开播前一个半月进驻,根据每个学员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演奏方式 。现场摄像由19个机位协力完成,团队摄像师人数达40多人,每期节目生成200小时素材,再由剪辑团队剪辑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旨在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四位导师通过盲选选择自己心仪的学员组成战队,并带领自己的战队进行战队内和战队间关于音乐的对抗。《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于2014年7月18日起每周五晚21:10在浙江卫视首播,于2014年10月7日收官。2023-07-04 04:28:013
翁博的解释翁博的解释是什么
翁博的词语解释是:1.同"_渤"。2.盛大宽广。《荀子.乐论》:"管钥发猛,埙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翁博的词语解释是:1.同"_渤"。2.盛大宽广。《荀子.乐论》:"管钥发猛,埙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结构是:翁(上下结构)博(左右结构)。拼音是:wēngbó。注音是:ㄨㄥㄅㄛ_。翁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同“_渤”。盛大宽广。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引《荀子·乐论》:“__发猛,_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二、网络解释翁博翁博:词语翁博: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讲师翁博(词语)翁博,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盛大宽广。关于翁博的成语盲翁扪钥塞翁得马阿家阿翁塞翁失马阿姑阿翁盲翁扪龠塞翁之马盲翁扪_关于翁博的词语塞翁得马失马塞翁渔翁得利不倒翁盲翁扪钥醉翁之意盲翁扪_渔翁之利塞翁之马主人翁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翁博的详细信息2023-07-04 04:28:241
翁博的网络解释翁博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翁博的网络解释是:翁博翁博:词语翁博: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讲师翁博(词语)翁博,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盛大宽广。翁博的网络解释是:翁博翁博:词语翁博: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讲师翁博(词语)翁博,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盛大宽广。拼音是:wēngbó。注音是:ㄨㄥㄅㄛ_。结构是:翁(上下结构)博(左右结构)。翁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同"_渤"。2.盛大宽广。《荀子.乐论》:"管钥发猛,埙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二、引证解释⒈同“_渤”。盛大宽广。一说,翁指埙声,博指篪声,翁为_字省文。见陈直《读子日札·荀子》。引《荀子·乐论》:“__发猛,_篪翁博。”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翁当为_。《文选·江赋》曰:‘气_渤以雾杳。"翁博犹_渤也。”关于翁博的成语塞翁得马盲翁扪钥阿姑阿翁阿家阿翁盲翁扪龠盲翁扪_塞翁失马塞翁之马关于翁博的词语田翁野老盲翁扪钥不倒翁塞翁得马塞翁之马盲翁扪_失马塞翁渔翁之利塞翁失马主人翁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翁博的详细信息2023-07-04 04:28:311
西汉时期,人一旦判了死刑是不是就被剥夺了爵位和官职,免为庶民了?
不会,死刑,官职,都是可以用金钱赎买的。由于《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以及考古出土的相关简牍较多,为便于行文,先分类将其搜列编排如下:(一)律、令中对于汉罚金刑的记载首先来看《史记》、《汉书》的相关内容。1.“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汉书》卷4《文帝纪》)2.“律,诸当占租者家长身各以其物占,占不以实,家长不身自书,皆罚金二斤,没入所不自占物及贾钱县官也。”(《汉书》卷7《昭帝纪》)3.“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乘轺传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史记》卷102《张释之传》)4.“令甲,诸侯在国,名田他县,罚金二两。”(《汉书》卷11《袁帝纪》)5.“乙令,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汉书》卷50《张释之传》)6.“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其与饮食计偿费,勿论。它物,若贾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没入臧县官。吏迁徙免罢,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士伍,免之。无爵,罚金二斤,令没入所受。有能捕告,畀其所受臧。”(《汉书》卷5《景帝纪》)其次来看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大量汉代法律方面简牍文书。居延汉简中的罚金条文有:10.“官去府七十里,书一日一夜,当行百六十里,书积二日少半日乃到,解何。书到各推辟界中,必得事,案到如律令,会月廿六日。会廿四日。”(EPS四·T二:八A)10".“不中程,百里罚金半两,过百里至二百里一两,过二百里二两,不中程,车一里夺吏主者劳各一日、二里夺令口各一日。”(EPS四·T二:八B)甘肃武威旱滩坡汉简[6]中的罚金条文有:11.“吏金二两,在田律。民作原蚕,罚金二两,令在乙弟廿三。”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中的罚金条文有:(1)《奏谳书》12.“··河东守谳:士吏贤主大夫桃,祧盗书軗(系)隧亡,狱史令贤求,弗得,軗(系)母亭中,受豚、酒臧(赃)九十,出,疑罪。廷报:当罚金四两。”《奏谳书》(简61、62)12".“·异时鲁法,盗一钱到廿,罚金一两。过廿到百,罚金二两。过百到二百,为白徒。过二百到千,完为倡。”《奏谳书》(简20)(2)《二年律令》中的罚金条文这一部分给我们提供了西汉罚金制度的详尽资料,为明了起见,笔者择其要点,在尽量保持原貌的基准下,制成表1。这样做难免有破坏资料原貌之嫌,但考虑到文章篇幅及行文方便,只能冒此风险。有兴趣者可参照整理小组的整理结果,在下表中,笔者将所引每条简文的编号及其在书中的页码明确标出来,以方便查找。据以上所列资料,我们首先来看看汉代的“罚金”分为几等。 表1 《二年律令》之“罚金”相关律简表(二)汉代罚金刑的等级及其表现形式《晋志》载魏罚金有六等;《唐六典》载晋罚金有五等,分别为十二两、八两、四两、二两、一两;《梁律》载梁代罚金有五等;《魏志·鲍勋传》有依律罚金二斤之语,当时承用汉律。因此可推知汉律有罚金一项,但具体分为几等,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从例1、2、3、4、5、6、《史记》、《汉书》的记载中可知包括二两、四两、二斤几个级别,这是在居延汉简、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等考古资料出土之前我们掌握的相关资料。现依据以上所列56条例子,综合考古与古籍资料,以及后代刑法志汉代部分的记载,可知汉代的罚金有七等:半两、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二斤,各个等级所对应的例号制成表2。 表2 汉代罚金刑的等级表从表2可以看出,二两、四两罪最普遍,半两、八两、一斤、二斤的案例较少。这56个案例中,有几个需要重点分析:1.例7因简上端断裂,无法知道简的完整意思,但据残文可知此简大意是负责边境烽燧值勤的吏因玩忽职守而遭斥责,并被处以罚金四两,简末的“直二千五百”似乎表明罚金四两也可以用钱二千五百征收。此外,例7、8、9、9"对于罚金的表述与其他例证不同,不是以“罚金……两”,而是以“罚金……两,直……”或“罚金二千五”、“罚金五千”的结构表达。例8“口罚金二两直千口”,据例7的句式可推知千之后的残失文字为“二百五十”,这里有了一个抵算标准,即金四两=钱二千五百,金二两=钱千二百,被罚之人采用那一种方式交纳似乎有选择性。例9、9"“罚金二千五”、“罚金五千”应是省略句,完整表述为“罚金(四两,直)二千五”、“罚金(八两,直)五千”。这两例说明当时罚金也可用钱交已成俗规,甚至在法律条文中都可以用省略句表述,这几例同时也证明了在汉代“黄金”与“铜钱”具有同样的法偿资格。2.例36、38均有“罚黄金……”的句式,又《二年律令·盗律》(简76,第145页):“盗出黄金边关徼,吏、卒徒部主者智(知)而出及弗索,与同罪;弗智(知),索弗得,戍边二岁。”《二年律令·津关令》(简492,第206页):“二、制诏御史,其令扜(扞)关、郧关、函谷关、临晋关,及诸其塞之河津,楚毋出黄金,诸奠黄金器及铜,有犯令。”均不称“金”而称“黄金”,是什么原因呢?西汉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但改黄金的计量单位为斤,不再称镒。《史记·平准书》注引臣瓒云:“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汉一斤为十六两,百斤黄金称“百金”,千斤黄金则称“千金”,余以类推。陈直先生指出:“至于黄金问题,汉人称金为黄金,铜直称为铜”,“铜与黄金名称,绝不相混杂”[7]。因此,汉代史籍中常见的“百金”、“千金”等词例,既省“斤”字,又去“黄”字,其实都是指黄金[8]。既如此,这几条律文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是书写律文时的笔误,还是其他原因,期望方家指教。2023-07-04 04:28:381
秦朝的谁的传记里与这局话《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
2023-07-04 04:28:482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全部学员名单,参赛歌曲及冠军是谁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冠军是张碧晨,全部学员名单及参赛歌曲如下:那英战队1、崔忠华《听说爱情回来过》2、毛泽少《下个路口见》3、吐洪江《绒花》4、郑俊树《You raise me up》5、周深《欢颜》6、张碧晨《她说》7、陈冰《盛夏光年》8、刘辰希《忘不了》9、张智勇《火》10、李维《一江水》11、夏恒《对你爱不完》12、张江《泡沫》13、艾怡良《头发湿的》14、李嘉格《普通朋友》15、刘明湘《漂流过海来看你》16、魏雪漫《我是真的爱你》杨坤战队1、陈永馨《你不知道的事》2、秦晓林《火》3、赵钶《我等到花儿也谢了》4、Robynn & Kendy《思念是一种病》5、开开《你要的爱》6、刘珂《我知道你很难过》7、戎琦《离开地球表面》8、徐剑秋《我好想你》9、苏其繁《会痛的石头》10、余枫《有多少爱可以重来》11、莫海婧《凤凰于飞》12、邓小巧《我们都寂寞》13、苹果园组合《她他》14、伊克拉木《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15、李文琦《流星》16、梁栋江《爱疯了》汪峰战队1、陈直《私奔》2、张丹丹《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3、张心杰《大惊小怪》4、陈乐基《月半小夜曲》5、耿斯汉《美丽世界的孤儿》6、李琦《爱我别走》7、赵琪《You Are SoBeautiful》8、帕尔哈提《你怎么舍得我难过》9、王凯琪《过不去》10、王卓《老男孩》11、石宇凡《风筝》12、莫艳琳《平凡之路》13、由美《那种女孩》14、于勃《飞机场的10:30》15、陈昕《空港》16、张婧懿《斑马斑马》齐秦战队1、刘至佳《Girl on fire》2、罗景文《看见什么吃什么》3、楼沁《咕叽咕叽》4、郑心慈《火柴天堂》5、申钰林《这一次我绝不放手》6、秦宇子《I love Rock "N Roll》7、李致贤《我最亲爱的》8、胡慧仪《落叶归根》9、南玛子呷《一朵云》10、李蔓《寂静的天空》11、崔西《再见》12、白穆《流星》13、刘双双《致青春》14、张卓《笨小孩》15、莉娃《没时间后悔》16、魏然《I believe I can fly》2023-07-04 04:28:553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汪峰组学员都有谁
汪峰战队学员分别是李邹珺、杨宝心、林燕、王飞雪、黄霄云、苦鬼、别日克、黄恺、张博林、张小鑫、许哲、修儿。汪峰队擂台赛分组:张柏林vs杨宝心,苦鬼vs林燕,黄霄云vs王飞雪,张小鑫vs黄恺,修儿vs贝贝,别日克vs许哲最终夺得汪峰组四强的是:张鑫鑫、黄霄云、贝贝(李邹珺)、黄勇(苦鬼)。扩展资料节目背景:《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大体上仍然会延续前三季的制作模式,但首次增加了“导师混战”项目:由导师分班、导师考核、导师混战、巅峰之夜、荣耀之战五部分组成。《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在赛制上有了新的变化,引入“混战”,代表着四位导师之间竞争的火药味会愈发浓烈。在前三季节目中,“终极考核”一直是以四个导师战队内比拼,各队选出一个战队冠军参加最后“年度盛典”,争夺“年度好声音”桂冠,这保证了每个导师麾下都有学员进入总决赛。导师背景:汪峰:中国大陆摇滚男歌手、音乐创作人、作词人、作曲人,鲍家街43号乐队发起人。代表作:《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勇敢的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好声音第四季2023-07-04 04:29:473
求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所有盲选歌曲名单
【第一期】 刘至佳——Girl On Fire崔忠华——听说爱情回来过毛泽少——下个路口见陈永馨——你不知道的事陈直——私奔罗景文——看见什么吃什么楼沁——咕叽咕叽吐洪江——绒花郑俊树——You Raise Me Up钱盈盈——这样一个麻烦简红——矜持胡兴华——幸福着【第二期】 秦晓林——火周深——欢颜郑心慈——火柴天堂赵钶——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张碧晨——她说申钰林——这一次我绝不放手张丹丹——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Robynn&Kendy——思念是一种病张心杰——大惊小怪姚梦宇——辛德瑞拉吴晶晶——愚人码头王睿——祝我生日快乐【第三期】 陈冰——盛夏光年开开——你要的爱陈乐基——月半小夜曲耿斯汉——美丽世界的孤儿李琪——爱我别走赵祺——You are so beautiful刘珂——我知道你很难过帕尔哈提——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梁栋江——光芒悬铃木——痛并快乐着朱文婷——蜗牛惠雷——那就是我王允勤——你的眼睛【第四期】 戎琦——离开地球表面刘辰希——忘不了张智勇——火王卓——老男孩石宇凡——风筝秦宇子——I Love Rock"n Roll李维——一江水徐剑秋——我好想你李致贤——我最亲爱的胡慧仪——落叶归根苏琪繁——会痛的石头王凯琪——过不去南玛子呷——一朵云夏恒——对你爱不完李文琦——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廖晶——我期待二月半——谢谢侬王汇筑——super star【第五期】 张江——泡沫李蔓——寂静的天空余枫——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莫艳琳——平凡之路崔西——再见艾怡良——头发湿的白穆——流星由美——那种女孩于勃——飞机场的10:30李嘉格——普通朋友刘明湘——漂洋过海来看你陈昕——空港莫海婧——凤凰于飞刘双双——致青春张卓含威——笨小孩莉娃——没时间后悔邓小巧——我们都寂寞朱强——菊花台魏然——爱是怀疑张婧懿——玫瑰任飞——爱着谁王璐——我曾用心地来爱着你段炼——离歌陈刚——Still loving you【第六期】 苹果园组合——她他伊克拉木——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魏雪漫——我是真的爱你丁文淞——第一次张婧懿——玫瑰钱华兴——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复活赛】 李文琦——流星张婧懿——斑马斑马梁栋江——爱疯了朱强——卷珠帘魏然——彩虹天堂钱华兴——无辜【加时赛】 魏然——I believe I can fly扩展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于2014年7月18日起每周五晚播出,2014年10月7日收官。四位固定导师为那英、汪峰、杨坤、齐秦。赛程分四部分导师分班:“盲选”,包括复活赛。导师考核:每个导师战队决出四强。冠军之战:每个导师战队4进1,决出冠军。巅峰之夜:四位战队冠军角逐“中国好声音年度总冠军”。《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年度总冠军由张碧晨获得。2023-07-04 04:30:072
五铢.怎样区分汉,陈,隋的五铢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方孔圆钱,有周郭,背有内郭,法重五铢 (一两重二十四铢,约合 3.5克),钱文篆书“五铢”2字,属记重货币。初时由郡国分铸,很不统一,重量、字文不甚严格。一般重3.6~4.4克,最轻者只有2.5克,最重可达7.5克。钱径2.55~ 2.6厘米。五铢二字写法多样,“五”字交笔或成直线,或作微曲,或弯曲较大,甚至有呈两个对头“炮弹”形者。“铢”字金头或作箭镞形,或作三角形;朱字头方折,少数稍带圆意。字体宽大,结构松散,铢字多不清晰,有缺笔短划者。周郭多宽窄不均。后世称之为“郡国五铢”。在郡国五铢中,已出现“符号”钱,所见有“穿上三角”、“穿下半月”、“穿上一横”、“穿下一横”、“四角决文”等。也有无符号的。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时规定五铢钱须由朝廷掌管铸钱的“钟官”统一铸造,所以钱型统一,铜色殷赤,制作精美。钱径2.53~2.54厘米,个别的有2.56厘米,差距只在0.03厘米之间。郭厚 0.2~0.26厘米,重4~4.5克。“五”字直划交笔只用缓曲一种,文字工整秀丽,点划匀称清晰,钱体厚重工整,为武帝铸造中之最精者。符号钱目前所见以“穿上一横”与“四角决文”居多,亦有“穿下半月”者。元鼎四年 (前113)到西汉末,五铢钱均由“三官”统一铸造,后人称为“三官五铢”。经陈直考证,三官为“钟官”、“技巧”、“辨铜”三令丞。属水衡都尉,掌铸钱。“三官五铢”直接继承“钟官赤仄”,铜质、钱型、字文无大改易。其工艺、轻重、厚薄稍逊于“赤仄”。钱径 2.5厘米,厚0.15厘米,重3.5 克,符号钱沿自郡国五铢而略有变化,除“穿上一横”、“穿下一横”、“四角决文”外,“穿上三角”已消失,“穿下半月” 者缩小为“穿下半星”。自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至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三官铸钱先后延续了118年。其钱型规范,历朝相承,唯钱文“五”字写法稍有演变。根据历年出土纪铭钱范,武帝时仍承“赤仄”“五”字写法,交笔只用缓曲一种,昭帝时“五”字交笔已渐弯曲,宣帝时“五”字交笔弯曲较甚,且末端内收,两竖近乎平行。元帝以后竖画末端敞开,与上下二横相接。此外,昭、宣帝到元、成帝时,还铸造过小五铢,现发现的实物颇多。西汉末,王莽代汉,废五铢重新铸造刀、布及大泉五十、货泉等圆钱。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十六年(公元40)复行五铢钱,钱型仿西汉三官五铢,铜质较差,多呈绿色,钱体较薄,一般重约3克,钱径2.6厘米,外郭扁圆向内斜落,郭厚约0.12厘米,铸造工艺稍逊于西汉钱,肉面不甚平整,钱文清晰,笔划较细,“五铢”二字书体宽大,“朱”旁上笔略呈圆折,“铢”字金头三角稍大,四点较长,也有各种符号钱,如“穿上一星”、“穿下一星”、“穿上下各一星”、“穿上一横”等。东汉早晚期钱型文字无大变化,中期以后质量降低,多用黄铜,字文粗而浅,重量仅为2.1~2.4克,这种钱符号增多,除“穿下一横”外,出现“穿上一短横”、“穿下 T字”、“穿下一短横”、“穿上短竖(多种)”、“穿上王字”等等。东汉灵帝中平三年 (186)铸“四出五铢”钱,背穿四角有斜纹四道,接于外郭。钱径一般2.55厘米,穿宽 0.8厘米,郭厚0.1厘米,重约3.6克,铸造工整,但铜质粗劣,铜色黄而泛白,多有砂眼。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处于分裂时期,有些割据势力或朝代也铸行过五铢钱,大都铸量较少,钱型混乱。东汉末年董卓“更铸五铢钱,文章轮郭不可把持”。曹魏、西晋行使过五铢钱。蜀铸“直百五铢”,另有传世“刘备五铢”,是否为刘备据蜀时所铸,目前尚无确证。东晋沈充曾铸小五铢,世称“沈郎钱”。南朝梁代初期,铸过大样五铢,武帝铸铁五铢,背有四出文。敬帝太平二年 (557)铸“四柱五铢”和“二柱五铢”。北朝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太和十九年 (495)铸“太和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铸“永平五铢”(文曰“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 (529)改铸“永安五铢”,北齐天宝四年(553)铸“常平五铢”,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铸“大统五铢”(文曰“五铢”),其中有些是带有年号的五铢钱,容易辨认。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 隋代文帝时整顿币制,铸隋开皇“五铢”,规定钱一千文重一斤二两,每枚重约 3.168克,行人带钱入关要经过检查,符合标准后才准携带入关,不合格者要溶铸,并禁止流通前朝的各种钱币。隋五铢制作精美,面背肉好,皆有周郭,笔划精细,规格统一。因铜泛白色,又名“白钱”。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隋初钱币混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图示四枚隋五铢有较宽外部,内部边缘中,只有右侧“五”字直划形成一内部线。钱文“五铢”两字瘦长工整,笔划略显粗壮,但仍不失精良秀美的风格气息。左下一枚五铢钱色较白,俗称“白钱”。然而并非真正白铜所铸,唯因青铜合金中锡的比例略大。唐高宗武德四年 (612)时改铸“开元通宝”,从此中国钱币实行“通宝”钱制,用“铢两”记重钱制至此结束。2023-07-04 04:30:261
哀帝纪第十一原文及翻译,哀帝纪第十一原文及翻译
哀帝纪第十一 【说明】本卷叙述汉哀帝刘欣在位六年的史事。汉哀帝博学敏捷,少有才名。二十岁即位,年轻志大,不好声色,鉴于皇权削弱,故临朝屡诛大臣,抑制外戚王氏,又拟采用贤才,革除弊端,曾想采纳孔光等奏议限制自诸侯王下至吏民名田及奴婢数,但因遭贵戚权臣的 *** ,限田不果行,外戚仍然势盛;加之哀帝身患偏枯之疾早丧,而社会矛盾增长不已,西汉命运可想而如。 孝皇帝(1),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津。元廷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2)。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众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3),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上令诵《诗》,通习,能说(4)。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诵《尚书》,又废(5)。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6)。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时王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赂遗上所幸赵昭仪及帝舅票骑将军曲阳侯王根(7)。昭仪及根见上亡(无)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8),劝帝以为嗣。成帝亦自美其材,为加元服而遣之(9),时年十七矣。明年,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证定陶王,立为皇太子。谢曰:“臣幸得继父守藩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陛下圣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祗,宜蒙福v子孙千亿之报(10)。臣愿且得留国邸⑾,旦夕奉问居,俟有圣嗣 ⑿,归国守藩。”书奏,天子报闻。后月余,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奉恭王祀,所以奖厉(励)太子专为后之谊(义)。语在《外戚传》。 (1)孝哀皇帝:汉哀帝刘欣6年至前1年在位。(2)尽从:都随从入朝。傅、相、中尉:皆官名,这里指定陶王国的三位官员。(3)令:汉律令。(4)能说:能解说其义。(5)废:忘记。(6)袜系解:袜带松开。(7)私赂遗:暗地里行贿送礼。(8)更称:相继称扬。(9)加元服:即加冠。(10)子孙千亿:言子孙众多。⑾国邸:定陶王在京师的府邸。⑿圣嗣:指天子之嗣子。 绥和二年三月(1),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赐宗室王子有属者马各一驷(2),吏民爵,百户牛酒,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独帛。太皇太后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 (1)绥和二年:前7年。(2)属:亲属。一驷:四匹马。 五月丙戌,立皇后傅氏(1)。诏曰:“《春秋》‘母以子贵"(2),尊定陶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3),食邑如长信宫、中宫 (4)。”追尊傅父为崇祖侯、丁父为褒德侯(5)。封舅丁明为阳安侯,舅子潢为平周侯。追谥满父忠为平周怀侯,皇后父晏为孔乡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1)傅氏:傅晏之女。(2)“母以子贵”:见《公羊传·隐公元年》。(3)詹事:官名。秦汉置詹事,秩二千石,掌皇后、太子家事。(4)长信宫:成帝之母王太后居于此宫。中宫:皇后之宫。(5)傅父:傅太后之父。丁父:丁太后之父。 六月,诏曰:“郑声淫而乱乐,圣王所放(1),其罢乐府(2)。” (1)放:弃。(2)乐府:主管音乐的官署。罢乐府事,详见本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曲阳侯根前以大司马建壮稷策(1),益封二千户。太仆安阳侯舜辅导有旧恩(2),益封五百户,及丞相孔光、大司空锵绾詈挝湟娣飧髑ЩА (1)建社稷策:指王根建议立刘欣为太子。(2)舜:王舜。 诏曰:“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1),益封万户。” (1)仪表:为礼仪之表率。 又曰:“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无)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其议限列(1)。”有司条奏(2):“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3)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4),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5)。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数中(6)。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7),犯者以律论。诸名田畜奴婢过品 (8),皆没入县官(9)。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红之物,皆止,无作输(10)。除任子令及诽谤诋欺法⑾。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为庶人。禁郡国无得献名兽。益吏三百石以下奉(俸)。察吏残贼酷虐者,以时退。有司无得举赦前往事。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⑿。” (1)又曰等句:时师丹辅政,此诏从师丹所请。限列:令条列而为限禁。(2)有司条奏:这是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所奏,见本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3)列侯得名田国中:诸侯各有封国,故得以名田国中。名田:占田,各以名自占。(4)名田县道:在长安未就国的列侯与公主,止得名田县道,其限制与关内侯、吏民相同。(5)无得过三十顷:如淳曰:“名田国中者,自其所食国中也,既收其租税,又自得有私田三十顷。名田县道者,令甲,诸侯在国,名田他县,罚金二两。今列侯有不之国者,虽遥食其国租税,复自得田于他县道,公主亦如之,不得过三十顷。”这是说的限田。(6)不在数中:这是限奴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的奴婢,不在限数内。(7)贾人:商贾。(8)过品:超过限额。(9)县官:指官府。(10)齐三服官等句:齐三服官及诸织官,都停止做难以制成的织物以输送朝廷。参考《通鉴》胡注。女红:女工。⑾任子令: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任:保。⑿予宁;予告归。予宁三年:汉代官吏新丧告假期为三月,今因博士弟子通经守礼关系,准假三年。 秋,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皆有罪(1)。根就国,况免为庶人,归故郡。 (1)有罪:坐山陵未成而置酒歌舞。 诏曰:“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无)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1)。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惧焉。已遣光禄大夫循行籍(2),赐死者棺钱,人三千(3)。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4),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1)比比:犹言频频。(2)举籍:举报其名籍。(3)三千:三千钱。(4)灾害什四:灾损失十分之四。 建平元年正月(1),赦天下。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成阳侯赵ue844皆有罪(2),免为庶人,徙辽西(3)。 (1)建平元年:前6年。(2)有罪:二人皆以赵昭议灭继嗣故坐,赵钦是赵昭议之况。赵ue844,《表》言赵议兄,《外戚传》言钦兄子。(3)辽西:郡名。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 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1),皆以赋贫民(2)。 (1)茔(yíng):坟地。(2)赋:给与。 二月,诏曰:“盖闻圣王之治,以得贤为首。其与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举孝弟(悌)厚能直言通政事,延于侧陋可亲民者(1),各一人。 (1)延: 俞樾 以为“延”为“起”字之误。 三月,赐诸侯王、公主、列侯、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官郎吏金钱帛,各有差。 冬,中山孝王太后媛、弟宜乡侯冯参有罪(1),皆自杀。 (1)媛:冯奉世之女。有罪:傅太后陷媛以祝诅大逆。 二年春三月,罢大司空,复御史大夫(1)。 (1)复御史大夫:改大司空复称御史大夫。 夏四月,诏曰:“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1)。尊皇太后曰帝太太后,称永信宫;恭皇后曰帝太后,称中安宫(2)。立皇庙于京师。赦天下徒。” (1)不宜复称定陶:去“定陶”而直称“恭皇”。(2)此改名称事,详见本书卷八十六《师丹传》。 罢州牧,复刺史(1)。 (1)复刺史:改州牧复称刺史。 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上曰:“朕闻夫妇一体。《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1)。"昔季武子成寝(2),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 (3)。附葬之礼,自周兴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4)。"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皇之园。”遂葬定陶。发陈留、济阴近郡国五万人穿复土(5)。 (1)《诗》云等句:引诗见《诗经·王风·大车》。谷:生,活。穴:冢圹。(2)季武子:鲁大夫季孙宿。寝:陵寝。(3)此事见《礼记·檀弓》。(4) “郁郁乎文开”等句:见《论语·八佾》。(5)陈留、济阴:皆郡名。陈留郡治陈留(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济阴郡治定陶(今山东定陶)。穿复土:穿圹筑坟。 待诏夏贺良等言赤 *** 之谶(1),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2):“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 (3),汉国再获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4),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5)。漏刻以百二十为度(6)。” (1)待诏:诸以材技征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诏”。赤 *** :相传汉高祖 刘邦 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夏贺户等因是作谶。赤 *** 之说与谶始于此。(2)诏曰:此诏详见本书卷七十五《李寻传》。(3)皇天降非材之佑:哀帝自言不材,皇天降佑。(4)基事:始事。元命:大命。(5)陈圣刘:敷陈圣刘之德。(6)漏刻以百二十为度: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至一百二十。百刻分配十二时,一时得八刻二十分,今改为百二十刻,则一时得十刻。 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勿徙郡国民,使得自安。 八月,诏曰(1):“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2),冀为海内获福,卒亡(无)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3),也(它)皆蠲除之(4)。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司。”皆伏辜。 (1)诏曰:此诏详见本书卷七十五《李寻传》。(2)过听:误听。(3)非赦令:言制书并不是赦令。赦令不可追改;而制书是可以追改的。(4)它:其它。这里指改制易号,一概作废。 丞相博、御史大夫玄、孔乡侯晏有罪(1)。博自杀,玄减死二等论(2),晏削户四分之一(3)。语在《博传》。 (1)博:朱博。玄:赵玄。晏:傅晏。有罪:以奏免傅喜侯事。(2)二等:《通鉴》作“三等”。胡注云,减死罪三等为隶臣妾。(3)晏削户四分之一:晏原封五千户,今削四分之一为一千二百五十户。 三年春正月,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 癸卯,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1)。 (1)桂宫正殿火:《五行志》作“桂宫鸿宁殿灾”。 三月己酉,丞相当薨(1)。有星勃于河鼓(2)。 (1)当:平当。(2)河鼓:星名。又名黄姑、天鼓。一说河鼓即牵牛。 夏六月,立鲁顷王子乡侯闵为王(1)。 (1)立闵为王:鲁顷王子文王睃薨无后,乃以闵绍封。 冬十一月壬子,复甘泉泰、汾阴后土祠,罢南北郊。 东平王云、云后谒、安成恭侯夫人放皆有罪(1)。云自杀,谒、放弃市。 (1)有罪;云、谒坐祝诅上。云、谒获罪事,详本书卷四十五《息夫躬传》。 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1),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1)传行西王母筹:当时谣言西王母将至,为之传行诏筹。西汉末年已盛行西王母神话。 二月,封帝太太后从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太后同母弟子侍中郑业为阳信侯。 三月,侍中附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阳太守孙宠皆以告东平王封列侯(1)。语在《贤传》。 (1)侍中:官名。秦汉时为自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驸马都尉:官名。汉时掌副车之马,为近侍官之一种。南阳:郡名。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夏五月,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及天下男子爵。 六月,尊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 秋八月,恭皇园北门灾。 冬,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兵法有大虑者(1)。 (1)大虑:深谋远虑。 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1),日有蚀之。诏曰:“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遑)宁息(2)。惟阴阳不调,元元不赡(3),未睹厥咎。娄(屡)敕公卿,庶几有望(4)。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是故残贼弥长,和睦日衰,百姓愁怨。靡所错(措)躬 (5)。乃正月朔,日有蚀之,厥咎不远,在余一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帅百寮,敦任仁人,黜远贱贼,期于安民。陈朕之过失,无有所讳。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 (1)元寿元年:即前2年。(2)遑:闲暇。(3)瞻:足。(4)望:望其励精为治。(5)靡所错躬:无所置身。 丁巳,皇太太后傅氏崩。 三月,丞相嘉有罪(1),下狱死。 (1)嘉:王嘉。有罪:坐迷国罔上不道。 秋九月,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免(1)。 (1)丁明免:丁明素重王嘉而怜其死,故哀帝免之。 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1)。 (1)铺首:门上用以衔环的底盘,一般作兽形。铜龟蛇铺首:陈直以为“当是龟蛇相交之形”的铜铺首。 二年春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1)。二月,归国,单于不说(悦)。语在《匈奴传》(2)。 (1)大昆弥:乌孙君主之号。(2)单于不说(悦):《匈奴传》没有“单于不悦”之记载。 夏四月壬辰晦(1),日有蚀之。 (1)四月壬辰晦:杨树达以为“实五月壬戌朔交周”。 五月,正三公官分职(1)。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正司直、司隶(2),造司寇职(3),事未定。 (1)正:修改。分职:分掌各自的职务。《通鉴》胡注云,大司马掌兵事,大司徒掌人民事,大司空掌水土事。(2)正司直、司隶:司直、司隶之官,汉旧有之,但改其职掌。(3)造:创设。司寇旧无,今为创置。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1)。秋九月壬寅(2)。葬义陵(3)。 (1)帝崩:汉哀帝终年二十五岁。(2)九月:杨树达以为“八月”之误。(3)义陵:陵名。在咸阳北。 赞曰:孝哀自为藩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1)。睹孝成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屡)诛大臣,欲强主威(2),以则武、宣(3)。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躬武戏(4)。即位痿痹(5),末年浸剧(6),飨(享)国不永(7),哀哉! (1)令闻:好名声。(2)欲强主威:想要加强君主的威严。(3)则:法,效法。武、宣:武帝、宣帝。(4)卞:徒手博斗。武戏:角力。(5)痿痹(wěIbēi):病名。身体筋肉痿缩、偏枯之病。(6)浸剧:逐渐加剧。(7)享国不永:言在位时间不长。2023-07-04 04:30:391
中国好声音歌手姓陈的名单
陈直,四川成都人,是一位吉他弹唱老师,痴迷于摇滚乐,曾有过两三个乐队,摇滚乐给了他很多力量。其实,陈直的背景同样不简单,多次参加过选秀,还和郁可唯同场竞技过。2023-07-04 04:30:571
汉书新注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的译文....灌水
汉书新注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汉书新注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说明】本传叙述季布、栾布、田叔三人的事迹。这是一篇善于处死者的类传。季布,初为项羽将兵,屡次窘迫刘邦。刘邦灭项羽后,悬赏捉之,他匿于朱家处为农奴,后经朱家帮助得以赦免,任为郎中,文帝时宫至河东守。栾布,初事彭越。汉诛彭越悬首示众,发令收捕同情者,他前去哭祭,为刘邦所赦免,任为都尉,后因平吴楚之乱有功封为鄃侯。田叔,好任侠,为赵王张敖的郎中,当汉诏捕张敖及打击同情者之时,他与孟舒等十余人自愿随至长安,为刘邦赏识,任为郡守,为地方长吏数十年,颇有名声。《史记》以季布、栾布合传,盛称二人善于处死;另传田叔的侠义行为。《汉书》将田叔与季布、奕布合于一传,因都善于处死。《汉书》袭用了《史记》的材料,然删去文中一些对话,顿使情节稍欠生动。 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1),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项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2),罪三族(3)。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4),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乃■钳布(5),衣褐,置广柳车中(6),并与其家僮数十人(7),之鲁朱家所卖之(8)。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9),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10)。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11)!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肯所以鞭荆平之墓也(12)。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布匿其所,乃许诺。侍间(13),果言如朱家指(旨)(14)。上乃赦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布能摧刚为柔(15),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布召见,谢,拜郎中。 (1)任侠:以侠义自任。(2)舍匿:犹窝藏。(3)罪三族:言罪重以至于诛及三族。(4)迹:言追踪。(5)■钳:剃去头发,以铁箍束颈,扮作囚徒。(6)广柳车:有篷的大车。一说是装棺柩的丧车。(7)家僮:私人家的奴隶。(8)朱家:鲁人,见本书《游侠传》。(9)汝阴侯滕公:夏侯婴,本书有其传。(10)职:职责,应分。(11)何示不广:言何必显示出狭隘的气度。(12)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名员。因父伍奢被害,自楚至吴,以吴兵攻楚,鞭楚平王之尸。荆平:楚平王。(13)侍间:犹相机。(14)果言如朱家旨:言果然按朱家所说向汉高帝进言。(15)摧:折也。 孝惠时,为中郎将(1)。单于尝为书嫚吕太后(2),太后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太后(3),以哙言为然。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4)!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瘳(5),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1)中郎将:西汉时中郎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之。(2)嫚:秽亵,侮辱。(3)阿:附和,曲从。(4)面谩:当面欺诳。(5)疮痍未廖(chōu):言战争的创伤尚未治愈。 布为河东守(1)。孝文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2)。至(3),留邸一月(4),见罢(5)。布进曰:“臣待罪河东(6),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7)。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恐天下有识者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之官。 (1)河东:郡名。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2)使酒:酗酒,发酒疯。难近:难以亲近。(3)至:言到了京师。(4)邸:客馆。(5)见罢:引见即罢去。指没有新任命。(6)待罪:臣对君的谦辞。(7)此:如此之意。欺:妄誉之意。(8)窥:意谓窥测深浅。 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雇)金钱(1),事贵人赵谈等(2),与窦长君善(3)。布闻,寄书谏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4)。”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布(5)。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悦)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6),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则揖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梁楚之间哉?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7),顾不美乎(8)?何足下距(拒)仆之深也!”布乃大说(悦)。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作者:云梦浦 2006-3-28 17:58 回复此发言 --------------------------------------------------------------------------------2 汉书新注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1)曹丘生:犹言曹丘先生。招权:谓借重权势而招摇过市。雇金钱:谓受人雇用而取利。(2)赵谈:即宦音赵谈。见本书《爰盎传》。(3)窦长君:文帝窦后之兄,景帝之母舅。(4)通:言交往。(5)欲得书请布:言要窦长君给封介绍信,以谒见季布。(6)先发书:言先送去介绍信。(7)游扬:宣传。(8)顾:犹岂。难道。 布弟季心气盖关中(1),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争为死。尝杀人,亡吴(2),从爱丝匿(3),长事爰丝(4),弟畜灌夫、籍福之属(5)。尝为中司马(6),中尉那都不敢加(7)。少年多时时窃借其名以行(8)。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闻关中。 (1)气盖关中:侠气之名声胜过关中所有的人。(2)亡吴:逃亡到吴王国。(3)袁丝:即爰盎(字丝),时为吴相。本书有其传。(4)长事:言事以长辈之礼。(5)弟畜:言以弟辈对待。灌夫、籍福:见本书《灌夫传》。(6)中司马:如淳说是中尉之司马。陈直疑似中骑司马。(7)郅都:见本书《酷吏传》。不敢加:《史记》作“不敢不加礼”,文义较明。(8)窃借其名:盗用其名义。 布母弟丁公(1),为项羽将,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汉王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2)!”丁公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以下公徇军中(3),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1)母弟:母亲之弟。丁公:名固,薛人。季布的母舅。(2)两贤:指丁公与刘邦自己。相厄:互相困辱。(3)徇:示众。 奕布,梁人也。彭越为家人时(1),尝与布游,穷困,卖庸(佣)于齐,为酒家保(2)。数岁别去,而布为人所略卖(3),为奴于燕。为其主家报仇,燕将臧茶举以为都尉(4)。荼为燕王,布为将。及茶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为梁大夫。使于齐,未反(5),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枭首洛阳,下诏有收视者辄捕之(6)。布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7)。吏捕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8)?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反明矣。趣(促)亨(烹)之。”方提趋汤(9),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10),与汉合从(纵)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壹顾(11),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12),项氏不亡(13)。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欲传之万世。今帝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细诛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烹)。”上乃释布,拜为都尉。 (1)家人:平民。(2)保:佣工。(3)略:劫掠。(4)举:推荐。都尉:指燕王国的都尉。(5)反:还也。(6)收视:指收殓与吊丧。(7)祠:祭祀。(8)若:你。(9)方提趋汤:言正在提着奕布走向汤镬之时。(10)徒:但,只。(11)壹顾:意谓倾向一边。(12)微:非也。(13)不亡:不会灭亡。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称曰(1):“穷困不能辱身,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功封为鄃侯(2),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立社(3),号曰栾公社。 (1)称曰:扬言。(2)鄃:县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3)立社:建祠,犹后世建造生祠。 布薨,子贲嗣侯,孝武时坐为太常牺牲不如令(1),国除。 (1)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牺牲不如令:言祭宗庙时所用的牺牲未达到法定的标准。 田叔(1),赵陉城人也(2)。其先,齐田氏也(3)。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4)。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5),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6),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1)田叔:字少卿。(2)赵:赵王国,都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陉(xíng)城:西汉无陉城县,可能是苦陉之误。苦陉,西汉时属中山国,在今河北无极县东北。(3)齐田氏:指战国时齐国田氏贵族。(4)黄老术:黄老学派的学说。乐巨公:汉初人,姓乐,名巨公。(5)游:交游。(6)言之:《史记》作“午言之”,此‘午”字不可省。2023-07-04 04:31:051
预见丹阳出皇帝秦始皇
春秋战国时代,丹阳是楚国的属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国江南地带,设置会稽郡,管辖今江苏东南部和浙江东部,丹阳被改为云阳县。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云阳县邑,不知让秦始皇操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价连破此地的王气。将云阳更名为曲阿公元前538年,楚国讨伐吴国,为维持军事交通,在今丹阳、丹徒地区的前线设置云阳驿,这是史书上首次出现的云阳这一地名。此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楚威王又南下灭了越国,公元前334年,云阳驿改为云阳邑。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他强化郡县乡机构的管理,实施连坐法,在县和乡里都有伍、什编制,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有伍长,什有什长,什伍要连保,如果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以此来防止和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秦始皇经常组织大臣出巡,视察各地的防务,及时打击企图复辟的奴隶主贵族的残余势力,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10年的前后11年中,秦始皇曾带领群臣5次大规模出巡,视察各地防务,加强对多民族的统治。专门研究丹阳历史的眭书义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秦始皇带领群臣东巡,路过丹阳境界时,随从史官占卜称:云阳有王气。秦始皇怕丹阳出皇帝夺他的江山,所以立即下旨破丹阳的风水,其中一个举措,就是将带有王气的云阳县名改为曲阿县。秦朝虽然很快灭亡了,但曲阿县却流传久远,除三国、东吴和两晋初期一度复称云阳外,上起东西汉、东晋,下至南朝的宋、齐、梁、陈直到隋朝,一直沿袭曲阿名。直至唐玄宗天宝元年,曲阿改名为丹阳县,一直到1987年撤县建市至今。预见丹阳要出皇帝秦始皇开创了诸多有利于统一和发展的事业,不仅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还修建了通向四方边区的驰道,并统一道路的宽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大帝国。在国家统一进程中,秦始皇在丹阳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地广为流传,其中尤为深刻的,是秦始皇在世时曾预见丹阳要出皇帝。果然,秦始皇死后430年,丹阳出了第一位皇帝——三国吴大帝孙权。孙权原籍浙江富阳,后祖辈移居曲阿,祖父孙钟在丹阳司徒以种瓜为生,死后葬于司徒白鹤山,其父孙坚死后葬于丹阳司徒吴陵港,墓叫高陵。到了南朝,丹阳又出了两代开国皇帝。萧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是南朝齐高帝,丹阳访仙萧家巷人,享年56岁,死后葬于丹阳胡桥狮子湾泰和陵。萧衍,字叔达,史称梁武帝,也是丹阳访仙镇萧家巷人,公元549年在一场大祸中死亡,享年85岁,葬于丹阳荆林三村巷修陵。2023-07-04 04:31:111
跪求中国好声音,陈直唱的私奔mp3!
陈直唱的私奔歌曲下载地址已发送到你的百度私信请及时下载若看不了私信可以追问,选择发送邮箱或者百度云盘同求资源的请去百度提问问题地址发我百度私信2023-07-04 04:31:182
陈姓在姓氏中排第几,按人口算又排多少?
陈姓是我国十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十,按人口算历年都在4~6名徘徊。说起百家姓,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其实,《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妘起源于帝喾高辛氏;嬴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姚 、妫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姒起源于大禹。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几千年来,中国人姓氏分布的特点十分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姓氏之中,目前形成了大姓、常见姓氏、罕见姓氏、稀有姓氏之分。十大姓氏分布:1、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48%,人口众多。2、李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00%。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3、张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6.83%。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4、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5、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6、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7、赵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8、黄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黄姓在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9、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10、吴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宋朝、元朝及明朝首十个姓的次序如下:宋朝姓氏排名前10名王,李,张,赵,刘,陈,杨,吴,黄,朱,元朝姓氏排名前10名王,张,李,刘,陈,赵,吴,杨,黄,周,明朝姓氏排名前10名王,张,李,陈,刘,杨,吴,黄,周,徐,2006年,中国调查百家姓次序,袁义达主持完成。这项调查共涉及1110个县市,2亿九千六百万人口的数据,获得姓氏4100个,经过省籍,地区,县市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排定。调查发现:李、王、张三个大姓人口均接近1亿,都超过中国总人口的7%;占中国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8个,占人口0.1%以上的姓氏共有129个,而这129个姓氏的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7%。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是当今中国的十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甚至全球的十大姓氏。姓氏排名前10名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2007年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王姓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25%。这个排名跟2006年1月中国科学院的统计有差别。姓氏排名前10名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2008年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排名前10的姓氏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2013年姓氏排名前10名1王2.李3.张4.刘5.陈6.杨7.黄8.吴9.赵10.周。2015年,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前10名01王02李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中国5大罕见的姓氏:死 。据说是倒数第二“小姓”。“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避讳这种事情,不愿意张嘴闭嘴“死来死去”的。可是,以此为姓,就没办法了,无非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难 。有人统计过,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姓。这个“难”,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 据说“难”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改名成了“难江”。几经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黑 。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往往有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却读作“贺”。只是落到纸上,较为尴尬。老。 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不愿意也得这么叫,“老”字跟你一辈子。比如“老宝宝”、“老小姐”。这个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萨克达”的满语就有“苍老”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毒。 这个姓,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据说,台湾嘉义县太保市过沟里就有一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稀有姓氏:其中属人体或动物器官的有头、骨、心、肾、肠、手、爪;属动物名称的有鸭、鸽、羔;属气象或物品的有雪、风、盐、瓜、桃、琴、窗、盒、筷、葫;能显示性别的有雌、男、嫂;表示方位或地名的有外、葑;表示数字的有一、四、五、十,百;属动词的有笑、揉、猜、拣;属形容词有香、扁……这些稀有姓氏,每个姓的人数最多也就几十人,最少的只有1个。2023-07-04 04:31:285
分数的产生
简单的说就是,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发明创造了分数。分数就是这样产生的。 最早使用分数的是我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如:在《左传》一书中记载,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最大不超过周国的1/3,中等的不超过1/5,小的不得超过1/9;秦始皇时期,拟定了一年的天数为365又1/4天;《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古代分数用“1/111”表示1/3。分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人们只使用简单的分数,如一半,一半的一半等,后来才逐渐出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简单的分数。 大约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已经开始用分子和分母表示分数。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它是在用算筹做除法运算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除不尽时,把余数作为分子,除数作为分母,就产生了一个分子在上,分母在下的分数筹算形式。继中国的筹算分数之后,又过了五六百年的时间,印度才出现了有关分数理论的论述。印度人记录分数的形式与我国古代的筹算分数是一样的,只不过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2023-07-04 04:31:524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杨坤战队学员名单 杨坤战队学员有哪些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杨坤组学员名单为陈永馨、秦晓林、赵钶、Robynn & Kendy、开开、刘珂、徐剑秋、苏琪繁、戎琦、余枫、莫海婧、邓小巧、苹果园组合、伊克拉木、李文琦、梁栋江。其中余枫是杨坤组内的冠军。扩展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由汪峰,那英,杨坤,齐秦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第3季中国好声音64强名单:1、杨坤组学员名单:陈永馨、秦晓林、赵钶、Robynn & Kendy、开开、刘珂、徐剑秋、苏琪繁、戎琦、余枫、莫海婧、邓小巧、苹果园组合、伊克拉木、李文琦、梁栋江。2、那英组学员名单:魏雪漫、艾怡良、李嘉格、刘明湘、刘辰希、张智勇、张江、陈冰、李维、夏恒、郑俊树、周深、张碧晨、崔忠华、毛泽少、吐洪江。3、汪峰组学员名单:陈直、张丹丹、张心杰、陈乐基、耿斯汉、李琪、赵琪、帕尔哈提、王凯琪 王卓、石宇凡、莫艳琳、由美、于勃、陈昕、张婧懿。4、齐秦组学员名单:魏然、刘双双、张卓含威、莉娃、李蔓、白穆、胡慧仪、郑心慈、崔西、李慧贤、南玛子呷、申钰林、秦宇子、刘至佳、楼沁、罗景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好声音第三季2023-07-04 04:32:073
好声音第一季冠军(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成员)
好声音第一季冠军《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冠军是出生于1991年的梁博,身为一名唱作人,他曾经创作的音乐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梁博的表现出色,让人印象深刻。那细腻、温柔的嗓音总是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梁博演唱过哪些歌曲他演唱过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男孩》、《变了》、《日落大道》、《出现又离开》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出现又离开》,每当这首歌旋律响起的时候,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爱人的模样。这首歌很治愈,而且旋律轻快,却还透露着一种淡淡的悲伤。梁博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无论是摇滚音乐,还是轻柔细腻的浪漫音乐,他都可以利用专业唱功很好地诠释。要说梁博在声乐演唱方面,最大的一个优势那就是“高亢”,站在舞台上的他总是能够很快渐入佳境,甚至有网友评价说梁博在舞台中的表演总是无可挑剔的。听着他的音乐,脑海会有各种各样的画面感。梁博的音乐总是那么深邃,好像在旋律中隐藏着很多的故事,让人想入非非。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舞台上,他都不会紧张慌乱,总是可以很镇定地表演,心态很稳,非常厉害。这种淡定自若的状态,让他的声音更加动听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选手1,《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冠军:梁博梁博,1991年3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内地唱作人,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学位。2,《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亚军:吴莫愁吴莫愁,1992年4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3,《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季军:吉克隽逸吉克隽逸,汉名王隽逸,1988年5月13日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4,《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殿军:金志文金志文,1982年7月12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中国内地唱作型艺人。2003年踏入编曲行列。相关资源:中国好声音2019??????链接:?提取码:YICV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前十名第3季中国好声音64强名单:1、杨坤组学员名单:陈永馨、秦晓林、赵钶、RobynnKendy、开开、刘珂、徐剑秋、苏琪繁、戎琦、余枫、莫海婧、邓小巧、苹果园组合、伊克拉木、李文琦、梁栋江。2、那英组学员名单:魏雪漫、艾怡良、李嘉格、刘明湘、刘辰希、张智勇、张江、陈冰、李维、夏恒、郑俊树、周深、张碧晨、崔忠华、毛泽少、吐洪江。3、汪峰组学员名单:陈直、张丹丹、张心杰、陈乐基、耿斯汉、李琪、赵琪、帕尔哈提、王凯琪王卓、石宇凡、莫艳琳、由美、于勃、陈昕、张婧懿。4、齐秦组学员名单:魏然、刘双双、张卓含威、莉娃、李蔓、白穆、胡慧仪、郑心慈、崔西、李慧贤、南玛子呷、申钰林、秦宇子、刘至佳、楼沁、罗景文。扩展资料《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由汪峰,那英,杨坤,齐秦四位著名歌手作为明星导师,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中国好声音》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以350万三季的价格从注册在英国的版权代理公司IPCN手中购买《TheVoice》的中国版权后制作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实现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制播分离,第三季于2014年7月18日起在浙江卫视播出,导师为那英、汪峰、杨坤、齐秦,冠军得主为张碧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好声音第三季2023-07-04 04:32:251
谁能告诉我史记的作者以及他的生平吗?谢谢
作者是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县名,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56岁。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编辑本段]生平 生平简介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 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编辑本段]祠墓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 “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编辑本段]忆古思今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究竟怎样去了解它、认识它并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与鼓舞?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看来,怎样读史,确是值得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依我的肤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着眼于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示。这种启示,一是可以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认识而获得,一是可以从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去发掘。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的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来说,在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些角色和他们所活动的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些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属于他那个领域或视角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尽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 比方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有关社会公众同历史学之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是不应当混同的。这是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士”何以要“志古之道”。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则(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规律)?如果有的话,人们认识这种法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而首先是认识历史之本质属性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应当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触及到了。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采、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贵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讲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还说:“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又说:“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后论)他认识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显然,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往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还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态度。 再如,历史运动主要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无从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究竟应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这不仅涉及到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涉及到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对此有种种说法,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他们所论大多是理性的阐说,这无疑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从史学家的角度,冷静地观察那些经过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冲刷之后(如大浪淘沙之后),仍然没有逝去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了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又是他告诫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综论他为《史记》作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采;“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的事功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他所要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却又并不是用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这个准则的;他的史笔之下,也活画出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那些写入历史书的杰出人物的真正本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扶义倜傥”等等,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于后人的,后人应以为“自镜”,做一个正派的、适应历史潮流的、有益于天下的人。 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所举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着重于人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认识历史、记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演进的法则何在,在历史演进中人应当有什么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时代,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也仍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总起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编辑本段]补充资料 补注1:司马迁出生年份的争论 前145取自《太史公自序》的《正义》,所依据的是唐代张守节《正义》注称:“太初元年,迁年42岁。”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往上推42年,则是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王国维,梁启超等主此说。前135取自《太史公自序》的《索隐》,依据晋代张华《博物志》称“大夫司马迁,28岁古六月乙岁卯,石也”。也就是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升为太史令,年28岁,由此上推二十八年,即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应为司马迁生年。郭沫若等主此说。一般采用前说。 持“建元六年说”者,千方百计证明《博物志》是对的,而认为张守节《正义》的记载是错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博物志》该条所录的是汉代记籍簿,它记载着司马迁的姓名、年龄、居住地、官爵、拜官年月和俸禄等等。如此详细而真切,是录自汉代文书,其真实无疑。这是一种原始材料,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史书中的材料。其二,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今仆不幸早失二亲。”如按《正义》所言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其父司马谈死时,司马迁应是36岁。按常理,36岁死去父母说不上“早失二亲”。如按《博物志》所言,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即26岁父死,说早失父母尚说得过去。其三,司马迁《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如果他生于景帝中元五年,这一年应是55岁,他做郎中是在20岁左右邀游各地回来后的事,那么,他应该说待罪辇毂下30余年了。显然,司马迁不会连自己做过的事都记不清楚。只有晚生10年,即武帝建元六年,才符合其说。 持“景帝中元五年说”者除依据张守节的《正义》外,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或论据。其一,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认为后人引用《博物志》所以年“二十八”应是“三十八”之误。《正义》注称太初五年,司马迁“处四十二”是正确的。其二,根据〈史记u2022游侠列传〉所载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下令将各地毫强和资财三百万缗以上的富户迁往茂陵,郭解财产不多,也被强行迁徙,司马迁也见到郭解,他说:“吾观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若司马迁生于建元六年,当时年仅九岁,决不可能对人有如此深刻的观察和心理活动。如果按司马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年龄为十九岁,似更合适。其三,根据《汉书u2022儒林传》,司马迁曾向孔安国学习古文,然据《史记u2022孔子世家》和《资治通鉴》,孔安国在元朔二年为博士,元朔二年司马迁年方九岁,一个九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去太学向一个经学大师求教和商量问题的;如果生于景帝中元五年,此年十九年,似较合理。司马迁生平经历的争议很多,出生年代是争论最多的。 司马迁担任的太史公是崇天迷信的汉武帝设立的,也是他削弱丞相权力的权谋。太史公具体职权不同于西汉汉宣帝以后到东汉时期的太史令。集解如淳曰:“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迁死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汉书》记载: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他的女儿是汉昭帝丞相杨敞夫人,《汉旧仪》、《西京杂记》等记载直到汉宣帝时候,太史公这个职务才不再由司马迁子孙担任,所以也有认为司马迁没有被汉武帝判处宫刑,汉武帝这样迷信的皇帝不会把自己为崇天敬神设立的太史公下蚕室。很多史料也记载李陵只是司马迁荐举任职,而司马迁可能在李陵投降匈奴以前就去世了。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太史公兼中书令,去世后他的子孙依然以世官担任太史公,直到汉宣帝时期废除太史公,降为太史令,取消了司马氏世官太史的地位。 西汉的汉文帝时已经废除了肉刑、相坐的刑法,司马迁不论是因为替李陵辩解(并非诅咒贰师将军),还是因为荐举了李陵而获罪,都不会被问死罪,而所谓汉景帝本纪言辞的问题也不存在,在当时史官是独立于皇帝的,皇帝无权察看史官的记载,司马迁记载的汉朝很多恶行实录,都是在这种中国古代的史官特权下得以保存下来,直到东汉时期皇帝才开始干预史官记载,设置兰台令史负责史书,不再让太史负责记载历史。汉武帝对太史是非常尊敬的,不仅提升为太史公,而且由司马氏作为世官世袭,司马谈、司马迁,以及司马迁子孙一直担任太史公,直到汉宣帝时期。 补注2:司马迁出生地的争论 《太史公自序》云:“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此龙门在何处,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说在今陕西韩城,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县。 最早持陕西韩城说者是唐代的张守节,他在《史记》“正义”中说:龙门山在夏阳县(今韩城)。同时,韩城鬼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他们自称,原本为司马姓氏,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感到不光彩,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并列陕西韩城芝川镇司马迁庙为佐证。 持山西河津县说者认为,自古以来,龙门(包括龙门山、禹门口)都记载在山西河津县。黄河自西北而东南出禹门口,急转弯由北而南流去,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耕牧河山之阳”的地方。据悉此处曾有“汉太史司马故里”碑,只可惜此碑兴修水利时被毁之。而且现在该村仍有司马姓氏的居民。2023-07-04 04:32:365
古代陈姓名人有哪些?
古代陈姓名人 (朝官4人,将军5人,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69人,举人7人,地方官6人,贡生7人,其他1人)陈经邦,字贵新,浦源(今龙港镇平等陈家宅村)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进士,官迪功郎。 陈桷,蒲城城西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进士第三名探花,南宋高宗时官礼部侍郎。 陈经德,平等陈家宅人。北宋太学生。 陈存心,仙居雅店桥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科进士,官宁国节度签书推官。 陈鳌,金乡坊下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武状元,官东南第八将。 陈鹗,陈鳌弟,金乡坊下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武状元,官东南第十将。 陈端彦,龙江下涝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科进士,官建宁县令、归州判。 陈季平,龙江下涝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癸未科进士,官宁海丞。 陈远,仙居柘园人。南宋隆兴二年(1164)甲申科进士,官中宪大夫。 陈仁,仙居柘园人。南宋乾道元年(1165)乙酉科进士,官户部主事。 陈季礼,湖前西浦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官龙图阁直学士。 陈岘,字泰南,陈桷孙,蒲城城西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以博学鸿词科赐第。历官秘书郎、礼部郎中、广州知州兼劝农事、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兵部侍郎等职。 陈麟之,仙居柘园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进士,官括苍太守。 陈宗遇,字逢春,金乡前半垟人。南宋绍熙二年(1191)辛亥科进士。 陈子式,仙居柘园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进士,官无锡知事。 陈元珏,字国玉,金乡东田人。南宋进士,官龙严尉。 陈应鳌,仙居柘园人。南宋进士。 陈蛟,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武科进士,英勇抗金义士。 陈可书,钱库陈家堡人。南宋咸淳释褐进士,官铨部。 陈士龙,龙港江山北店人。南宋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进士,官广东总管。 陈季永,金乡坊下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进士,官藤州知州。 陈嵘,浦西(今龙港湖前)人。南宋绍定二年(1209)己巳科进士,官肇庆知府、京湖宣抚使。 陈唐器,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官通议大夫。 陈遇明,仙居柘园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进士,官监登闻鼓院。 陈师川,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进士。 陈子道,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官处州教授。 陈梦龙,龙江下涝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科进士,官云南御史。 陈桃,力修从父,字寿翁,江山陈营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官广东提点刑狱。 陈梦弼,江南浦源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 陈力修,陈营(今江山月里)人。南宋绍定二年(1229)己丑科进士,官工部都水主事。 陈瑀,仙居柘园人。南宋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武进士,官忠训郎。 陈廷秀,江山陈营人。南宋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武进士,官知吉阳军。 陈伋,金乡东田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进士,官福建汀州通判、闽清县令。 陈元普,龙江下涝人,南宋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武探花,官雷州知州。 陈棚,金乡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朝散大夫。 陈直甫,金乡东田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临县尹。 陈梦柱,金乡东田人。南宋淳佑元年(1241)辛丑科进士,官广东提干。 陈懋钦,龙江下涝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户部侍郎。 陈基先,龙江下涝人。南宋宝庆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高邮知州。 陈子美,字克允,懋弟,龙江下涝人。宝佑元年(1253)癸丑进士,官铙州判。 陈换武,龙江下涝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癸丑科进士,官建 康 教授。 陈泉,金乡东田人。南宋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进士,官雷州教谕、江西万年县令。 陈正夫,(江南)陈库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知藤州。 陈若水,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 陈淳辰,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官河源县令。 陈素,钱库陈家堡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官护驾防御。 陈天佑,江南陈库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进士,官石门县令、腾州知州。 陈天锡,金乡东田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进士,官阴县县令兼劝农事。 陈郁,江山陈营人。南宋咸淳五年(1269)己巳科武进士。 陈鹏,江山陈营人。元大德四年(1300)庚子科武进士,官福建游击。 陈高,钱库项桥一带人。文学家。元至正十四年(1354)甲午科进士。 陈允耕,仙居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科武进士,官宝庆推官。 陈叔文,钱库陈家堡人。明洪武八年(1375)乙卯科进士,官剡城县副堂。 陈讷,龙港新渡村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进士,官刑部主事。 陈以诚,字天佑,仙居柘园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巳科武进士,官雷州经历。 陈诚福,陈高之子,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武进士。 陈端,金乡坊下人。明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进士,官南昌通判。 陈永,字惟修,金乡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进士,会试中式卒。 陈士域,字良远,号善石,仙居柘园人。明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进士。 陈宣,钱库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进士,官工部主事、刑部郎中、云南参政。 陈典学,仙居柘园人。明万历十年(1582)壬午科进士,官静海知县。 陈光奎,号慎江,金乡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岁贡。 陈九韶,号秋塘,金乡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恩贡,官训导。 陈瑞麟,字定亨,仙居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武举。 陈云彪,字虎臣,仙居柘园人。清光绪元年(1875)乙亥科武举。 陈振熊,字渭臣,金乡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武举,官宋埠泛把总管带,瑞平练军代理,江口舥艚泛千总。 陈王绪,字籍卿,金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举人,官归化典史。 陈庆扬,字籍卿,金乡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武举。 陈懿,字公美,陈桷父,蒲城城西人。以子陈桷贵赠通直郎、以曾孙岘再赠银青光禄大夫。 陈汝贤,陈桷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朝请大夫、四川达州知州。 陈昕,陈岘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迪功郎、监官主纂。 陈暕,陈岘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通仕郎。 陈昉,字叔方,陈桷曾孙,蒲城城西人。南宋历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兼中书门下省公事、吏部尚书等职。 陈均,字子公,陈昕之子,蒲城城西人。历官西安县令、中奉大夫、直焕章阁、镇江知府、枢密院都承旨兼检正中书门下公事等职。 陈洪范,仙居柘园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进士,官乐平县令。 陈文,金乡坊下人。南宋弃家从军,隶韩世忠部下水军将领。尝诫二子曰,世治习学,世乱学武,建功保国,系此时也。后二子均考上武科状元。 陈玉,金乡坊下人。与陈麟之同科进士,官 安丰 教授。 陈宗旦,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 陈烈,字居晦,江山陈营人。南宋武科进士,官长溪县令。 陈振孙,字伯玉,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 陈过,字圣规,振孙子,江山陈营人。南宋甲科进士,官监察御史。 陈尧英,江山陈营人。南宋太学生。绍兴年间屡次上书陈述国策,不见用。遂闭户著书。 陈懿,仙居柘园人。进士,官河阳知县、中书舍人。 陈楠,仙居柘园人。进士,官国史编修、礼部郎中。 陈安顺,仙居柘园人。进士,官仙居县令、朝议大夫、直制焕章阁。 陈大静,仙居柘园人。进士,官广州知府。 陈伯清,仙居柘园人。进士,官龙泉主簿。 陈稳,仙居柘园人。进士,官眉州马军指挥使,吉州刺史。 陈庆,德诚之子,字帝庞,仙居柘园人。明赐进士。 陈良翰,进士,官左司谏。 陈密,仙居柘园人。进士,官金华训导。 陈善,金乡东田人。明景泰年间进士。 陈侣,陈宣从子,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正德年间贡生。 陈焕,陈宣之孙,钱库人。明隆庆年间举人。 陈诚初,钱库项桥一带人。明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 陈序,钱库人。明以子陈宣封云南左参政。 陈老,蒲门城内人。抗倭义士。明嘉靖年间倭寇登犯蒲城,陈老英勇杀敌,壮烈牺牲。 陈彦生,仙居柘园人,明嘉靖岁贡,官楚府教授。告休家居,著述甚。卒年105岁。 陈鹗,彦生父,仙居柘园人。明正德贡生。 陈澜,彦生兄,仙居柘园人。明正德贡生。 陈锡琛,泥山(今宜山镇)人。清宣统初举孝廉方正。 陈元梅,仙居柘园人。元代武科进士。 陈鄂,仙居柘园人。明成化年间岁贡生,官清州教授。2023-07-04 04:32:522
《宝鸡·陈仓城故址》陕西名胜简介
《宝鸡·陈仓城故址》陕西名胜简介 在宝鸡市。陈仓城故址原有两城,一曰上陈仓,在宝鸡市卧龙寺车站西北;一曰下陈仓,在宝鸡市十里铺之东。上陈仓城为春秋时代秦武公(前697—前678年)所筑,城内有羽阳宫;下陈仓城为三国时魏将郝昭所筑,是为战争的要地,魏为防蜀相诸葛亮进入关中,建此城以拒之。这里是汉中和关中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陈仓城内有祀鸡台,俗称“斗鸡台”,为秦文公所筑。文公在位50年(前765—前716年),筑台当在此期间,是为了祭祀鸡峰山上的石鸡所建。 陈仓城西有陈仓峪,其地前凸后凹,可伏兵马,暗度陈仓的战计,就发生在这里。 汉刘邦元年(前206年),刘邦以韩信为大将,韩献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以少数兵丁加紧抢修栈道(今陕西褒谷、斜谷由汉中通关中眉县之路),佯以此路打入关中而东征,此谓“明修栈道”,用以迷惑楚项。项羽部下雍王章邯得此军情,果然重兵固守栈道北口,以防汉军。然而刘邦、韩信却暗地里引军西度陈仓,出其不意杀入关中,打败章邯军,不到三月,平定了项羽在关中所立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夺取了肥沃的关中盆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也给尔后的楚汉战争打下了稳固的后方支前基地。后来,汉王东征,击败项羽,夺取了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因此,人们常引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成语,以示军事上之声东击西、示假而隐真的作战之法。 而今,上陈仓城遗址犹存,羽阳宫还留有遗迹;下陈仓城虽然早已颓废,但还保留城墙残迹,陈仓峪高屋建瓴的地形依然如故。两遗址内还出土许多秦、汉文物,据陈直《秦汉瓦当概述》载,1940年宝鸡东关修铁路时,挖掘出瓦当万余片,以“千岁”为最多,“万岁”次之,“千秋”仅十余片;“千岁”又分粗细两种篆文。2023-07-04 04: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