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呢?

2023-07-05 12:33:30
TAG: 古代
共1条回复
clc1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呢?

中国真正风行妇女裹脚是在宋朝,当时大多数妇女纷纷用人为的方法改变自己脚的形状,使之成为三寸金莲。

塑造女子三寸金莲的工作通常是在女孩五岁左右,母亲就开始为女孩裹脚,因为这时女孩的骨头富有柔韧性和可塑性。再大一点怎么裹也没有作用。经过几年会变成一种尖脚形的脚,这种脚最终形成所谓的三寸金莲。

古代女孩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打造双脚。并把双脚视为最重要的部位。像保护自己的贞节一样看待。这才有了后来《水浒传》中,王婆的计谋,让西门庆在桌子底下,摸潘金莲的小脚。在宋代,摸妇女的脚,等同于现代摸妇女胸部。

古代妇女为什么要流行裹脚,一般的说法是为了使走路的姿态好看。其实不然,其中还有更多的原因。

古代的说法是为了增加”性趣“。古代认为:妇女的脚越小,她的 *** 就越强,通过裹脚可以使妇女 *** 集中发展, *** 部的皱纹会一层层加厚。使之更为丰腴和敏感。

由于限制了脚部肌肉的发展,臀部变得更为丰满,对男人更有诱惑力;丰满的臀部也利于自然分娩。古代没有剖腹产,生育能力尤为重要。

古代男人的审美观不同,认为小脚更能调动男人的 *** 。更为变态的是把女人的鞋子当酒杯,直接把酒倒进鞋中饮用,美其名”金莲杯“。

现代人对古代的做法一般都是批判,这不是科学的眼光。我们不应一概否认,应客观的看待,既然存在必有道理!这也是学历史,做学问的态度。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缠小脚?

缠足现象始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嫔娘用布帛缠脚,使其呈“新月”状,穿着素袜,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进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过去的女孩-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到清朝。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

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 *** 。由于小脚“香罚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 *** 、 *** 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海关官员要求解释为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他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人的“脚”。

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而实际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

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越来越少见了。

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它的消亡,显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

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5821208?fr=qrl3

古代女子裹小脚的习俗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要呢?

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众说纷纭。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

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兴起于北宋。 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

究其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有利于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对她们的活动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以符合“三从四德”的礼教,从而达到按男子的欲望独占其贞操的目的。元代伊世珍的《琅环记》说:“吾闻圣人立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内,欲出则有帏车之载,是以无事于足也。”又如贺瑞麟在《改良女儿经》中说:“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埂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其二:由此引起妇女本身体态和性生理等变化,从而更好地承当延嗣后代的生育工具。因为缠足以后,足的形状成为畸形,当足部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量集中于踵部。也就是说,缠足后的女子是用踵部走路的,因此,每走一步,就会牵动腰髋部,长此以往,使妇女的腰髋部发达,影响骨盆,那么,对妇女的性以及生育都有影响。

其三: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在五代以前,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

其四:封建士大夫病态的审美观使然。许多封建文人士大夫视女人如玩物,病态审美,赏玩小脚成为癖好。明清时代的文人有许多咏小脚的浓词艳句,如“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笋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使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

古代女子为什么要裹脚?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这样的一句话: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个裹脚的来历和这个差不多: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湎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受李煜的宠爱。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定各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 。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

男的还可以娶三妻四妾,这对女子太不公平了吧?这个在古代是父系社会,愚昧、野蛮、封建社会压迫妇女,女人是物品是男人的私有物,地位低下。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

说明白点,就是为了取悦男人,其实裹了脚很不舒服的,还很影响行动。

就像现在女人们穿着高跟鞋,看着条挺顺的,范人来了根本跑不快(^_^)……

还有去隆胸的,只是看上去很美,又不能真用它哺乳,市场需求,你懂的……

古代中国妇女为什么要裹脚?

缠足现象始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嫔娘用布帛缠脚,使其呈“新月”状,穿着素袜,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进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过去的女孩-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到清朝。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

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 *** 。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 *** 、 *** 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海关官员要求解释为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他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人的“脚”。

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而实际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

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越来越少见了。

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它的消亡,显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

中国古代的女子为什么要缠足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便众说纷纭。据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兴起于北宋。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但清以前的出土女尸尚未发现有缠足者,可见在当时缠足也并不十分普遍。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

缠足起于何时,历来大约有这样几种说法:六朝说、唐代说、五代说。大体上每一种说法都是从前代的零星文献与诗词作品中,着意勾沉,每一种说法也都找到了一些根据,而每种说法的反对方都找到了一些反对的论据。但大体上,此种风俗起于南唐而成于南宋,则为一般学者们所接受。

说到缠足起因,大概说来有四个方面:审美的要求、汉族历史上两性隔离制度发展的结果、宋明理学的推动、处女嗜好的促进等(潘洪钢:《汉族妇女缠足起因新解》载《江汉论坛》2003年10期。)。汉族人追求女子身材美感由来已久,古来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历朝历代歌颂美女们身材娇好,步履轻盈的诗句不胜列举,白居易晚年以他自己的两个小妾名字入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里用杨柳形容女性的身段,将古人欣赏女性身材娇好的审美观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大概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女性脚小更能展示身材,摇曳生姿。所以五代以前虽然妇女不缠足,却有不少歌颂小脚的诗。以女子娇弱,步履迟缓,摇曳生姿为高贵动人。缠足一出现,就受到很多文人的欢迎,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审美倾向发展的结果。连苏轼、辛弃疾这样杰出的文豪都有歌咏和欣赏缠足的篇章。苏轼《菩萨蛮》词中有“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句,辛弃疾《菩萨蛮》有:“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句,常常为人们引用。林语堂先生曾描述过女子缠足后的步态:中国女子的缠足,完全地改变了女子的风采和步态,“其作用等于摩登姑娘穿高跟皮鞋,且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而正是这种“可怜的感觉”,膨胀了封建士大夫的自身优越感。从而滋生出其“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诡密。”(林语堂《吾国吾民》,见《林语堂文集》第8卷,作家出版社1995年出版, 157页。)

神话传说时代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狸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始于隋说

缠足始于隋代,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又说是为了不入宫),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始于五代说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小脚?

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直到老死之日。

究其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有利于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对她们的活动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以符合“三从四德”的礼教,从而达到按男子的欲望独占其贞操的目的。元代伊世珍的《琅环记》说:“吾闻圣人立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内,欲出则有帏车之载,是以无事于足也。”又如《女儿经》中说:“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其二:由此引起妇女本身体态和性生理等变化,从而更好地承当延嗣后代的生育工具。因为缠足以后,足的形状成为畸形,当足部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量集中于踵部。也就是说,缠足后的女子是用踵部走路的,因此,每走一部,就会牵动腰髋部,长此以往,使妇女的腰髋部发达,影响骨盆,那么,对妇女的性以及生育都有影响。   其三: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在五代以前,虽然也有过缠足的记载,如“足下蹑丝履,纤纤作细步”等等,但大概是指把脚裹小一点而已,使步态轻盈、优美,起舞时婀娜多姿,而并未折骨缠裹,使脚弯成弓型。裹脚的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巅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有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脚。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    其四:封建士大夫病态的审美观使然。许多封建文人士大夫视女人如玩物,病态审美,赏玩小脚成为癖好。明清时代的文人有许多咏小脚的浓词艳句,如“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笋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使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的女人为什么要裹脚?

缠足这样一个对女性身体残害的习俗,却能在中国延续近千年之久,有许多社会文化上的因素,包括:

审美的理由:当时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认为足小为美,尤其对男性来说,小脚具有性的吸引力。例如「三寸金莲」一词代表掀美女性脚美的名词。关于对小脚的审美,最著名的小脚审美著作,是清代李渔的《香莲品藻》,把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装饰、气味等角度来作分类品评。

道德的理由:缠足的习俗,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良家妇女的表,因此不缠足的女性在婚嫁上常有困难。缠足作为标识女性特点的重要一环,以缠足来强化男女有别的传统规范。缠足也使得女性因行走的困难而不易自行活动外出,即使外出也多需要乘车或乘轿,强化了当时男外女内的空间区划。

民族意识的原因:清人入关以后,对汉族男性及女性的身体都检视加以控制,男性要剃发,女性要禁止缠足,前者在清 *** 的强力推行下达成成功,但禁缠足却未能奏效,因此在清代,缠足常被认为是对抗满人意识的一种表现。

古代女子为什么要缠足?

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直到老死之日。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始于隋说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始于五代说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窅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始于北宋说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 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 *** 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 *** 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

相关推荐

江汉论坛杂志社的稿件要求

1、稿件用A4版式、标题3号字、正文5号字成文。文稿应主题鲜明、立论新颖、论据确凿、论证周密、语言精练、数据准确。文字一般不超过4500字为宜(两版)。2、请在稿件末尾写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单位全称、所在部门及电话。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本刊对拟用文稿有修改的权力,若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上注明。 3、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正文中的主要信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4、稿件中引用论点、公式、图、表均需注明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顺序编码,在右上角用小方括号标出)。正文后则按编码次序依本刊要求的编排格式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2023-07-05 09:29:301

2017-2018《江汉论坛》是2018cssci期刊吗?

是CSSCI来源期刊,非扩展版。你在社科综合类里找。作为科研工作者,你居然在本都知道里问这问题,我又恰巧在这里回复你。这个也真是。。。。。
2023-07-05 09:29:541

江汉论坛 杂志是cssci期刊吗

经查证《汉江论坛》不仅属于CSSCI期刊,而且是中文核心期刊。
2023-07-05 09:30:031

资本论里的问题

马克思资本论的问题就是资本偏见,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吗?不是,请看施国宝的《知本论》,施国宝发现了生产力的本源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协新价值,资本是创造和共享协新价值的价值,资本家天生高贵,企业家天生高尚,施国宝说得多好啊,要想企业家受人崇拜,要想劳资关系相亲相爱,真得看看施国宝的《知本论》啊!
2023-07-05 09:30:102

陈国恩的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观 (合作)专著 成都出版社 1990年2月出版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6万字专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30万字专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和2002的10月重印 2001年获安徽省政府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2年获武汉大学第九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12月获湖北省文学奖提名奖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25万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合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合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05年12月出版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第一辑(副主编)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合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第二辑(合作主编) 中华书局2007年4月出版博士原创学术论丛(7本)(唐金海 陈国恩 周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权绘锦:《转型与嬗变——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研究》龚金平:《开放视野下多维对话关系的构建——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罗显勇:《梦中的国土——后现代语境中的乡土小说的文化母题及现代性特质》刘海波:《20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刘俐莉:《战争苦难与女性成长——20世纪中国女性的战争书写》杨蓉蓉:《学府内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现代大学与中国新文学关系研究》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鬼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 1、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现代浪漫抒情小说发展的一个侧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88年第3期《中外郁达夫研究文选》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2、屠格涅夫对郁达夫小说的影响 《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1990年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3、《柔石小传》补正两则 《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4、论五四文学的自我表现特征 《学术论坛》1993年第5期5、论现代浙江作家群的崛起 《宁波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94年第5期转载 1995年宁波师院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6、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传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1995年第12期转载1996年获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获宁波市第五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获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7、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及其研究的反思· 对人性的探索 《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96年第6期8、论婉约词对“新月”诗人的影响 《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11期摘录1997年获宁波市文联优秀评论奖二等奖9、论中国“自由”派文学 《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10期转载《传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1998年获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社会革命与浪漫主义的调适 《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11、30年代的“最后一个浪漫派”──历史与现实交汇点中的沈从文小说 《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摘录12、浪漫的传奇──论抗战时期的新浪漫派小说 《江汉论坛》1999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1999年第11期转载13、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回顾与反思 《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14、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论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15、人生边缘的牧歌──论30年代的浪漫主义思潮 《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6期16、五四浪漫主义的局限与衰落 《宁波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7、“感伤的行旅”──论五四浪漫抒情小说 《宁波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8、闪光的浪漫主义流星──论新时期的知青小说 《文学评论》1999年青年学者专号19、世纪初的启蒙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观的萌芽 《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2期20、《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小说”吗? (易竹贤)──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中的观念与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21、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潜在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2期22、民族精神的延续与新生──论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人文论丛》2000年卷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3、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宗教 《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24、回归、新变与泛化──论四十年代浪漫主义思潮 《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1 期25、废名小说与禅佛精神 《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26、周作人思想蜕变问题的再检讨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7、“历史反思”应该具有历史感 《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28、论浪漫主义的自由本质——兼及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 《长江学术》第2辑(2002年)29、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 《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传承与创新》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2年12期转载30、《堂·吉诃德》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31、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道家色彩 《文学评论》2002年专号32、阳明心学与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 (朱华阳) 《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 2003年3期转载33、文学思潮变迁与闻一多的新诗创作 《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34、中国新诗知性品格的建构(左敏) 《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35、小说稿费制与清末民初的文学变革(左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6期36、再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易竹贤)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37、知青小说: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与泛化 《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4年第2期转载38、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39、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0、论池莉的小说创作(王艳) 《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41、周作人与“江户情趣”——兼与永井荷风比较(孙德高)《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42、俄苏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影响综论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43、论冯至叙事诗中的现代意识(刘悠扬) 《长江学术第》6辑(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4年第7期转载44、龙泉明教授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45、还原历史的真相——关于舒芜和七月派的几个问题(朱华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5年第12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2007年获重庆市第六届期刊优秀作品一等奖46、香港电影的后现代性流变(魏家文) 《中国电影年鉴》(2005年)47、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论巴金的《寒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48、《故事新编》的“油滑”与现代历史小说的文体自觉(权绘锦)《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49、略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庄桂成) 《光明日报》2006年4月4日第11版理论周刊50、文学的审美泛化(庄桂成) 《人民日报》2006年4月20日第九版51、“拉普”文学观的传播与中国左翼文学批评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52、《堂·吉诃德》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53、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与巴赫金形象(雍青)《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 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54、市民世态 历史文化 欲望叙事——九十年代城市小说的三种表述(吴矛)《福建论坛》2006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6年第8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1期 论点摘编55、张承志小说中的男权意识(王淼怡) 《江汉论坛》2006年第6期56、书信中所呈现的闻一多人格 《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论点摘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复印报刊资料J3 2007年第4期转载57、《萧萧》、《丈夫》、《三三》、《贵生》的版本问题(孙霞) 《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3 2007年第1期58、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59、论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 《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论点摘编《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60、中国现代浪漫小说的怀乡意识(张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61、文学革命:新文学历史的原点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论点摘录62、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联想 《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63、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外来影响及其经验 《福建论坛》2007年第5期64、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 《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65、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66、商品拜物教与作家的创作心态 《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67、“两个口号”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孙霞)《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8、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7年8月24日 用300字的篇幅重点介绍了本文的主要观点69、沈从文小说《静》的空间形式(吴翔宇) 《名作欣赏》2007年第11期70、“革命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孙霞)《西南师范大学学报》71、论应修人诗的牧歌风味 《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72、巴人乡土小说探析 《宁波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73、郁达夫小说抒情风格的演变 《宁波师院学报》1988年第5期74、“五四”文学的文化品格 《宁波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75、关于鸦片战争以后文学史分期问题──与近现代文学合并说商榷《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76、巴人作品中的宁波方言 全国第三届巴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1年11月77、鲁迅《狂人日记》新论 《宁波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78、鲁迅《狂人日记》的结构艺术 《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79、关于《沈光文与晚明易学》一文史料失实及沈光文祖籍问题《宁波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80、论“自我表现”的多重涵义 《广西民院学报》1994年第1期81、巴人作品使用宁波方言得失略论 《宁波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82、方方池莉谈创作 《阅读与写作》1995年第1期83、新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问题 《广西民院学报》1995年增刊84、文学的民族化方向与外国文学的影响 《宁波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85、自由主义文学与启蒙思潮 《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第4期86、整体世界史观与文学的民族化 《宁波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87、巴人作品宁波方言词语释义 《宁波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88、中国现代文学为何较少深刻性 《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2期89、“男性的音调”:论郭沫若的《女神》 《中国新诗研究》1998年第2期90、禅意与佛性──论废名小说 《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91、新诗源头的一座丰碑──郭沫若《女神》综论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92、文学思潮变迁与闻一多的新诗创作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93、现代派文学背景中的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思潮 《洛阳师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4、世俗认同与身份焦虑——池莉创作简论(王艳) [香港]《新亚论丛》2003年第3期95、新月派诗与婉约派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96、论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孙德高)《闻一多研究集刊》第9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出版97、情感的矛盾与艺术的超越——论闻一多的爱情诗(魏家文)《闻一多研究集刊》第9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出版98、萧红的小说与“五四”文学传统(任秀霞) 《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99、“拉普”与中国左翼文学批评的历史反思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5期100、游走于多重文学思潮之间——论林徽因的诗歌道路(王一珂)《创作评谭》2004年第4期101、中国乡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浮躁》《废都》《高老庄》的精神症候分析(王俊)《文艺评论》2004年第5期102、透射理性之光的浪漫情怀——论萧红小说创作风格(万娟)《创作评谭》2005年第2期103、经典作品与文学审美教育——陈国恩教授访谈录 《文学教育》2005—07(下)104、易竹贤先生的“鲁迅研究”与“胡适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105、爱情的想象与恋爱的告白——“湖畔”与“新月”情诗比较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6、心中有良知 彩笔写春秋——评龙志毅的长篇小说《政界》 《贵州作家》第1辑107、鲁迅和茅盾的小说创作与时代精神 《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湖北省作家协会2005年文学讲习班纪念特刊》108、《世界美文精选》序 《写作》2006年第2期109、浪漫主义的田园牧歌——论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 《珞珈讲坛》第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110、新的开拓 新的挑战——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词《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11、受虐倾向与权力欲望——余华早期小说人物心理分析及其他 (王钟屏)《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112、意识到的启蒙主义的历史限度——论《祝福》中的“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中国现代话剧名作导读(36万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经典作品与文学审美教育 《文学教育》2005—07(下)3、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4、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 (参编)教材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5、当代中国文学 (参编)教材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6、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精品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出版ISBN 978-7-900725-12-7
2023-07-05 09:30:191

高华平的论文

目录(加*者为CSSCI期刊,加√者为权威期刊论文)1、近两年来汉赋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术信息》第74、75期合刊;*2、试述《文心雕龙.诠赋》篇的重大意义及理论成就,《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文心雕龙学综览》编委会编:《文心雕龙学综览》摘编论点,第241页,上海书店1995年版;√3、古乐的沉浮与诗体的变迁--四言诗的音乐文学属性及兴衰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4、从混合到单一:四言诗的文体特征及衰落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5、也谈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海外陈寅恪研究者多次引用;√6、玄学清谈与魏晋四言诗的复兴,《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又见于同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3年第4期;*7、建设史学批评史的奠基之作---评张三夕博士的《批判史学的批判》,《浙江学刊》199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1993年书评卷;*8、论魏晋玄学与四言诗的盛衰流变,《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9、佛理嬗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之际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摘译为英文;《文摘报》论点辑录。*10、从文笔之辨到重文轻笔--《诗品》扬谢抑颜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又见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6年第6期;11、魏晋的书法与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专辑;√12、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doctrine and new literary style,《social science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6.1;*13、传统文化热走向新保守主义了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14、对承诺制的一点哲学思考,《运城高专学报》1997年第3期;15一切哲学都是实践性的--读张舜徽先生的《周秦道论发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专辑;*16、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又见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8年第10期和《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学术月刊》摘编论点。17、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18、阮籍、嵇康与酒及道释宗教之关系,《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19、试述《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的道家思想,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0、范缜反佛说质疑,《闽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1、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佛教之可能,《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第2期;*22、魏晋的围棋和范汪的《棋品》,《文献》2000年第2期;*23、试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24、“即色游玄”的一代名僧--支遁,《闽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5、玄学思潮下的魏晋山水文学之一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 2001年第1期;*26、中国传统哲学美育与素质教育资源的现代转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共青团中央编《青年塑造未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2期辑录论点;*27、“言意之辨”与魏晋文学理论的新成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8、中国文学史上东西部文学的交融,《文学评论》编辑部、南京大学中文系编《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2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29、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真”范畴,《运城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30、陶渊明儒、释、道辨证统一的艺术人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31、庾肩吾《书品》创作年代考,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研究》2002年第5期,湖北辞书出版社《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32、梁代三家书论述略,《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33、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论诗特色及作者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34、《魏书》《北史》之《韩麒麟传》附《显宗传》所引《庄子》文字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6期;35、略论禅宗哲学思想的几个源头,《闽南佛学》第一辑,岳麓书社2002年11月版;*36、也谈“唯务折衷”--刘勰《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新论,《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37、北凉王段业事迹考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38、对西晋末年道教西入凉州的历史文献学考查,《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39、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编《华林》第三卷,中华书局2003年1月版;*40、郭店本、帛书本、河上公注本三种《老子》之比较--以三种《老子》中的仁义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3年第1期;*41、是“东宫之师”还是“东宫之杯”--郭店一号楚墓漆耳杯铭文考释之我见,《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2、道家思想与汉赋创作,武汉大学中文系编《长江学术》第三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版。43、和谐与统一——中西方早期和谐观之比较,《哲学伦理学评论》2003,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44、玄学的人格本体与魏晋的有无、本末之辩,《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45、何晏著述考,《文献》2003年第4期;46、南北朝佛教僧侣文学概述,《闽南佛学》第2辑,岳麓书社2003年版;*47、《九歌·山鬼》源于祀夔乐臆说,《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48、评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魏晋风度二十讲》,骆玉明、肖能选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49、论骚体的中国东西部文学交融性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50、出土文献二题(两篇),《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52、美义溯源——由楚简美字看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演变及其特点,《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3、中西早期和谐观之比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4、南北朝佛教僧侣的文学成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55、唐代的诗僧与僧诗,《闽南佛学》2004年第1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56、“四声之目”的发明时间及创始人再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2006年《中国学术年鉴》《中国文学年鉴》有摘编);57、佛教与佛学的分与合,2005年12月厦门大学佛学中心编《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教面面观》,刘泽亮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版;58、“心无义”与以玄对山水——论“心无义”的形成及其与魏晋山水审美意识的关系,香港浸会大学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59、《全辽文》与辽代佛教,《佛教与辽金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能仁书院2005年版;《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60、论中国古典诗学的人学取向,《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61、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创新,《光明日报》2006年2月24日第7版“文学遗产”副刊;*62、楚简文献与先秦的文艺发生论——由《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民之父母》中的“五至”说起,《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63、道家文化与两汉文论,《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64、对郭店楚简《老子》的再认识,《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65、谢灵运的佛教著述,《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又见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5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6、唐代的著名文僧南岳玄泰禅师及其《畲山谣》,《禅和之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版;*67、中国佛教文学的概念、研究现状及走向,《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8、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1期;*69、中国先秦小说的原生态及其真实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中国文学研究年鉴》2007年;*70、《孟子·尽心下》“二女果”试解,《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秋之卷;*71、《天问》的写作时间及地点推测,《复旦学报》2007年第6期,又见莫砺锋编《谁是诗中疏凿手——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72、客观的总结和辨证地扬弃——韩非子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73、“诗言志”续辨——结合新近出土楚简的探讨,《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74、由出土文献中的“贤”字看先秦“贤”观念的演变,《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75、韩非对儒、墨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诞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76、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77、以德为本,实至名归——关于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闽南佛学院编《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2月版;*78、“四书”进中学课堂刍议,《光明日报》2008年5月5日“国学版”(第12版)。*79、让国学真正热起来,《光明日报》2008年5月26日“国学版”(第12版);*80、《论语集解》的版本源流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2期(第4—10页)。*81、赞体的演变及其所受佛教影响探讨,《文史哲》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8年第11期;*82、丑义溯源,《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春之卷;√83、《郭店楚简的“道”与“ ”》,《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84、性、情论——由新出楚简中“性”“情”二字形义引发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85、繁钦《与魏文帝牋》的写作时间及相关问题,《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86、屈原的“美政”理想与楚国的诸子学,《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87、庄子与颜渊,《诸子学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023-07-05 09:30:321

於可训的论文

1、《简论中国古典风格论的起源》,《武汉大学学报》,1982、22、《论新人质的规定性的几个问题》,《长江文艺》1983、33、《塑造变革中的新的农村人物形象――论楚良的小说创作》,《长江文艺》1984、84、《将自由写在文学的旗帜上》,《青年论坛》1985、25、《时代精神与文学题材》,《文艺论坛》1985、16、《通俗文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更新》,《长江文艺》1985、57、《汗漫于小说中的诗的精神――论方方的小说创作》,《芳草》1985、98、《历史大变革时代的悲喜剧――论映泉的小说创作》,《长江文艺》1986、29、《论文学观念变革的双重动因》,《长江文艺》1986、510、《当代农村的道德教化诗――论叶明山的小说创作》,《萌芽。1986、911、《表现“思想者”的风韵和神采――评祖慰的报告文学创作》,《人民日报》1986、6、1612、《祖慰论》,《当代作家评论》1986、513、《新时期文学的民族意识》,《人民日报》1986、9、2214、《对建设文艺批评学的思考》,《文艺学习》1986、315《文艺争鸣的激活力》,《中国青年报》1986、11、2816、《寻根:多样化的美学追求》,《文学知识》1986、917、《匆匆而过的巡礼――评<芳草>武汉大学作家班作品专号》,《芳草》1986、118、《关于人的生态、心态及其他――评<奔流>武汉大学作家班的几篇小说》,《奔流》1986、519、《对心理小说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他――评<百花园>武汉大学作家班小说专号》,《百花园》1986、320、《一部娘儿们的风流史――漫评映泉的“桃花湾”作品系列》,《当代作家》1986、321、《自觉意识·主体精神――关于文学批评的通信》,《中国作家》1986、222、《文学趣味性的历史及现实》,《青春丛刊》1987、123《论曾卓和他的命运交响乐》,《文学知识》1987、424、《论艺术决策》,《决策与信息》1987、425、《强化小说的文体感觉》,《中国文化报》1987、2、426、《社会学批评在新时期的更新和开放》,《文艺争鸣》1987、127、《探索当代青年的心灵奥秘――简评方方的小说创作》,《人民日报》1987、7、2128、《小说的探索与传统》,《芳草》1987、729、《民族的道德原型的重塑与再造――再论叶明山的小说的道德教化倾向》,《长江文艺》1987、930、《现实的撞击和传统的裂变――<冻土>漫论》,《文艺评论》1987、531、《小说文体的变迁与语言》,《文艺报》1987、7、1832《怪味:变革时代奇异的文化景观――论祖慰创作的外来影响》,《当代文艺探索》1987、633、《在历史与道德之间》,《长江文艺》1987、1234、《城市人与城市文学》,《芳草》1987、1235、《饥饿:欲望的变奏――论蒋子龙<饥饿综合症>系列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88、136、《文体的多元和观念的多元》,《文学评论》1988、237、《文学的价值取向》,《人民日报》1988、1、1938、《方方和她的文学风景》,《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6、1339、《小说与笔记》,《文艺报》1988、10、2940、《社会历史批评二题》,《光明日报》1988、5、1341、《对建设文学批评学的再思考》,《文论报》1988、10、542、《关于接受祖慰的两个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88、543、《论对立的环境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文学主体性问题的一个角度》,《江汉论坛》1988、1044、《近世小说艺术形态分化略论》,《学习与实践》1988、1045、《文学与知识分子问题――兼评<长江文艺>的几篇“知识分子问题”小说》,《长江文艺》1988、1046、《论多元格局中的社会历史批评》,《湖北社会科学》1988、947、《重新认识现实主义》,《人民日报》1988、9、1348、《论1949――1976年中国文学的文化检讨――当代艺术文化批评论略》,《芳草》1989、849、《陈世旭近作散论》,《小说评论》1989、650、《近十年通俗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文艺报》1989、11、2551、《论整体格局中的湖北中青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1989、652、《批评:教人阅读的艺术――文学批评的性质与功能之二》,《百家》1990、153、《动物小说的新探索――论李传锋的动物小说》,《长江文艺》1990、154、《近四十年小说文体流变略论》,《当代文坛报》1989,10/1155、《浪漫原型:姜天民新作散论》,《江汉大学学报》1990、156、《论作为实践形态的新写实主义――写在新写实主义倡导周年》,《当代作家评论》1990、557、《刘醒龙与大别山之谜――刘醒龙创作散论》,《长江文艺》1991、158、《论现阶段小说创作中的新写实主义浪潮》,《芳草》1991、259、《作家:在批评的视野中――文学批评的对象和类型之一》,《福建文学》1991、460、《文学:在哪里失去了读者――对新时期文学与读者的关系的考察》,《长江文艺》1991、661、《新大众文学:80年代通俗文学浪潮》,《文学报》1991、8、862、、《叙事话语的戏剧性和非戏剧性――读小说札记》,《芳草》1991、963、《中国朦胧诗》,《法国研究》1991、264、《论鲁迅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新东方》1992、265、《天性的证明:论<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兼论儿童文学的本体意义》,《儿童文学研究》1992、166、《渐入佳境:在平实中透着空灵――池莉小说艺术论》,《芳草》1992、667、《特区与文学》,《人民日报》1992、10、868、《池莉论》,《当代作家评论》1992、569、《现代商品经济背景下的通俗文学》,《通俗文学评论》1992、270、《二十年代自由诗诗体流别略论》,《湖北民院学报》 1993、171、《论二十世纪诗歌革命的文体纲领》,《海南师院学报》 1993、172、《论方方近作的艺术》,文学评论 1993、4,10000字。73、《漫议市场与文化》,《人民日报》 1994、4、2274、《论文学转型》,《长江文艺》 1994、675、《在迭起的新潮中沉稳求变——武汉作家群创作精神述评》,《文艺报》 1994、12、1076、《当代文学史的新探索》,《人民日报》 1994、12、1677、《九十年代:对当代文学史的挑战——兼论当代文学史的时间、空间及观念诸问题》,《文学评论》 1995、278、《小诗的兴起与“冰心体”》,《爱心》 1995、9/1079、《历史转折期的艺术见证——重读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小说》,《当代作家评论》 1995、280、《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俗化问题的思想提纲》,《海南师院学报》1995、381、《愚昧与野性的悲剧——<威风凛凛>漫论》, 《小说评论》 1996、182、《熔铸中西诗艺的现代诗体——论彭邦桢的诗艺兼论“彭邦桢体”》,《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1996、183、《小说界的新旗号与“人文现实主义”》,《文学评论》 1996、284、《现代主义将与诗和艺术同在》,《中州学刊》 1996、285、《池莉的创作及其文化特色》,《小说评论》 1996、486、《民族精神的叙事》,《赵淑敏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心出版社 1996年版87、《艺术鉴赏中的想像与超越》,《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6、1288、《世纪、年代与文学史》——兼论九十年代文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文艺报》1997、4、2489、《从仓促应对到自觉回应——试论九十年代文学的发展态势》,《光明日报》 1997、8、1990、《沉淀经典——<跨世纪文丛>的文学史意义》, 《南方文坛》 1997、691、《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当代作家评论》1998、192、《文学史的有机整合》,《文学评论》1998、193、《中国新文学历史中的当代文学》,《佳木斯大学学报》1998、194、《论“武汉作家群”》,《芳草》1998、895、《在经典与现代之间——论近期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江汉论坛》1998、796、《什么是关山林性格及其文化涵义——对(我是太阳)中心人物的文化阐释》,《当代作家评论》1998、497、《论当代文学的历史整合》,《学习与探索》1999、198、《论当代文学的有机整一性》,《零陵师专学报》1999、199、《当代文学史的逻辑建构——兼评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文学评论》1999、3100、《论新旧转变之中的近代诗运》,《人文论丛》1999、2101、《世纪之交湖北文学的回顾与前瞻》,《湖北作家论丛》,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版102、《激情与理想年代的知识分子——池莉长篇(江河水)人物解读》,《小说评论》2000、1103、《干预生活》,《南方文坛》2000、2104、《批评:一种特殊的文学“消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105、《论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叙述视角》,《文学评论》2000、5106、《走向“大失败”的结局——读熊召政长篇新作(张居正)》,《文艺报》2000、12、5107、《历史的艺术解构——读阎连科的(坚硬如水)》,《新闻出版报》2000、12、20108、《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论纲》,《福建论坛》2001、1109、《70年代人看70年代作家——70年代人的一次批评行动》,《文艺争鸣》2001、1110、《文学的流行与流行文学》,《南方文坛》2001、4111、《文学价值的失落与重建》,《河北学刊》2001、4112、《晓苏和他的故事体小说》,《文艺报》2001、11、17113、《拒绝遗忘》,《人民日报》2002、1、26114、《战争与人性的交响——评长篇战争小说(音乐会)》,《光明日报》2002、4、27115、《创造性转化:林庚的格律诗学》,《长江学术》2002、1116、《论“十七年文学”的历史叙述——兼论“十七年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学评论丛刊》2002、7117、《论20世纪中国诗学的现代转型》,《人文论丛》2002年卷118、《时尚:文学的双刃剑——从最近10年来的文学时尚谈起》,《文艺报》2003、1、21119、《历史记忆与民间文本》,《海南师院学报》2003、2120、《近十年“文化散文”创作评述》,《文艺评论》2003、2121、《走向现代的哈萨克诗人----读<唐加勒克诗选>》,《伊犁师院学报》2003、1122、《回归传统:20世纪50年代诗学的格律化倾向——新诗形式讨论中的诗学问题》,《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3、1123、《一部书的命运和阐释的历史――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江汉论坛》2003、12124、《权力怪圈中的改革悲剧》,《文艺报》2003、12、23125、《二次创格:何其芳的格律诗学》,《汕头大学学报》2004、1126、《在古典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5127、《阐释的历史与历史的阐释》,《江汉论坛》2005、2128、《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的反思》,《文学评论》2006、2129、《艺术接受活动中的感受和理解》,《文学教育》2006、3130《“楼梯式”与敬之体》,《贺敬之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131、《文学: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文艺报》2006、12、28132、《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文艺争鸣》2007、2133、《湖北的文学资源版图与近期文学创作》,《山花》2007、7134、《构建用材料和事实说话的文学史》,《社会科学报》2007、8、9135、《最近十五年来的长篇小说》,《小说评论》2008、2136、《读〈圣天门口〉(修订版)断想》,《南方文坛》2008、4137、《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8、7138、《极权政治的历史寓言》,《湖北大学学报》2008、5139、《幻化的蝴蝶——王蒙传》,《芳草》2008、6140、《艺术接受活动中的想像与评价》,《文学教育》2008、11141、《新世纪文学的困境与蜕变》,《江汉论坛》2009、9142、《人与土地的缱绻》,《文艺报》2009、10、24143、《重建批评的感悟》,《光明日报》2009、12、11144、《中国经验:存在与可能》,《芳草》2010、1145、《新世纪文学研究断想》,《文艺争鸣》2010、2146、《论文学批评的创造性特质》,《山西大学学报》2010、3
2023-07-05 09:30:441

叶祥松的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以上)

(均为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1] 当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A1类期刊)[2]宏观经济、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A1类期刊)[3]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4]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财贸经济》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资源》2011年第6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5]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八大难题,《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5年第10期全文复印。(B1类期刊)[6] 戴维·卡德与艾伦·克鲁格对经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B1类期刊)[7]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B1类期刊)[8] 网络组织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B1类期刊)[9]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B1类期刊)[10]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B1类期刊)[11] 美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2] 论美国货币市场构成及其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B2类期刊)[1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B2类期刊)[14]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经济评论》199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3期索引。(B2类期刊)[15]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B2类期刊)[16]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B2类期刊)[1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8] 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B2类期刊)[19]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经济学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0] 几个重大所有制关系的梳理与重构——兼论“和谐所有制”理论体系的构建,《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1] 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陕西旅游集团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B2类期刊)[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新探——“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经济学家》2008年第1期。(B2类期刊)[23]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制理结构,《求是》2002年第12期。(B2类期刊)[24] 显性契约还是隐性契约——公司和农户缔约属性的影响因子分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B2类期刊)[25] 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到现代虚拟经济,《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B2类期刊)[26]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7]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8]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南大核心)[29] 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南大核心)[30]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南大核心)[31] 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第6期索引。(南大核心)[32] 论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索引。(南大核心)[3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系统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1995年第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34]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若干对策,《江汉论坛》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年第11期索引。(南大核心)[35]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6年第1期。(南大核心)[36] 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南大核心)[37] 论粤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南大核心)[38] 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三个糊涂认识,《福建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39]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4期,载《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0] 英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国有资产管理》199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1]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载《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6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2] 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财经》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南大核心)[43] 西欧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对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启示,《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南大核心)[44]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7年第1期。(南大核心)[45] 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现代企业家,《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索引。(南大核心)[46] 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个问题,《学术界》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索引。(南大核心)[47] 国有企业托管中的误区,《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南大核心)[48]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4期。(南大核心)[49]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0] 试论对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南大核心)[51] 对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南大核心)[52]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经济经纬》2000年第4期。(曾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4期。)(南大核心)[53]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4] 国外农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南大核心)[55] 论控制内部人控制,《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南大核心)[56]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7] 两种不同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评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8]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9] 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开放时代》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0] 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桂海论从》2001年第5期。(南大核心)[61] 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南大核心)[62] 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南大核心)[63] 西部大开发之逻辑演进,《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4] 要素投入与创新支撑:广东制造业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3年第6期。(南大核心)[65] 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综述,《南方经济》2012年第2期。(南大核心)[66] 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67]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8] 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八大难题,《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0] 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1] 论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上海经济》2002年04期增刊。(南大核心)[72] 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73]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缺陷,《求是学刊》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4] 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5]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著,第一作者)《求是》2002年第16期。(南大核心)[76]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南大核心)[77] 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8] 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9] 从价值理论到价格论的演变,《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南大核心)[80]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年8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81]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初探——“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农联”模式的集体化之路,《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南大核心)[83]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研究综述,《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4]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系统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南大核心)[85] 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南大核心)[86]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南大核心)[87]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南大核心)[88] 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南大核心)[89]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南大核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7期摘要。[90]我国农村机构改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南大核心)[91] 威廉姆森对企业理论的贡献与未来发展方向,《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南大核心)[92] 评“社会劳动价值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南大核心)[93] 在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04期。(南大核心)[94] 农业中的三维契约及治理机制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1期全文复印。[95] 关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的几个问题,《岭南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全文复印。[96] 关于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0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97] 泛珠三角制造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全文复印。[98] 我国跨国经营的步骤与组织机构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第6期。(北大核心)[99] 关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北大核心)[100] 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北大核心)[101] 国有公司新老三会关系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北大核心)[102]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财产权问题,《学术探索》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3] 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4]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5] 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6] 应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与许兴亚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7]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必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8] 我国纺织业如何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商业时代》2007年第5期。(北大核心)[109] 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北大核心)[110] 改进SA8000认证体系与市场秩序之我见,《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1] 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2] 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3] 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北大核心)[114]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5] 我的学术研究之路——近20年学术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6]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北大核心) 1.《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出版,独著。2.《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独著。3.《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专著(第一作者)。4.《现代企业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独著。5.《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独著。6.《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借鉴、启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独著。7.《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编。8.《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9.《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主编。11.《政治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主编。12.《政治经济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主编。13.《政治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主编。14.《实用政务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0月,副主编,撰写10万字。15.《土地有偿使用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1月,副主编,撰写4.5万字。
2023-07-05 09:30:571

蔡续的简介?

蔡续,男,汉族,1973年9月生,中国致公党党员,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公共管理,主要讲授政策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礼仪)等课程。 1997年7月毕业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电子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学校总务基建处、后勤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从事公共管理、项目规划、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2001年参加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2006年参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得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工程师职务资格,2011年获得社科研究系列高校副研究员职务资格。先后参与编写两部教材(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全部为独著),CSSCI检索来源期刊3篇。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地厅级及横向科研课题7项,参与地厅级科研课题10项,先后多次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致公党桂林市委员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奖励。著作:1、《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校史(1960-2000)》(200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2、《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教程》(201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1、《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出口策略》(独著,《农业考古》(双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2008年被评为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优秀研究论文三等奖);2、《货币政策与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独著,《特区经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1期);3、《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独著,《中国经贸导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6期);4、《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权益》(独著,《经营与管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6期);5、《高校伙食成本管理分析与对策》(独著,《财政监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6、《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政府资金投入的思考》(独著,《商场现代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13期);7、《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独著,《江汉论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刊),2007年第6期(增刊));8、《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初探》(独著,《生产力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增刊);9、《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独著,《教育信息化》(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1期);10、《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合著,排名3,《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 第5期);11、《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新职能的探讨》(合著,排名2,《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30期);12、《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独著,《高校后勤研究》2009年 第3期);13、《创建节约型高校伙食的理论探析》(合著,排名1,《高校后勤研究》2006年第2期,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货款遭拒付原因探析》(合著,排名3,《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15、《人性假设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著,排名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6、《高校后勤管理理论研究的状况及问题》(独著,《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17、《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改革的实践》(独著,《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2期);18、《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合著,排名1,《中国电子教育》2009年3期,2010年被评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党建论文);19、《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著,排名2,《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十八卷);20、《论高校后勤管理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合著,排名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1、《我国银证合作问题初探》(合著,排名2,《广西财政》2002年第5期);22、《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合著,排名2,《桂林航天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23、《SMT产品制造网格组织与运行模式的研究》(合著,排名1,《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第10期);24、《SMT产品制造网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合著,排名2,《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25、《制造网格的服务等级协商描述研究》(合著,排名3,《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研究课题:1、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 (主持,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桂林亿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3、桂林翔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治理模式的应用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4、桂林市五星酒业商行广告营销方案的策划(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5、桂林软件行业服务外包项目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6、广西高校教师人才多样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广西城乡和谐发展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哲学社科规划课题);8、高校国防生党建机制建设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厅课题);9、多校区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建设研究(主要参与,2004年,广西教育厅课题):10、团体辅导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11、中小企业协同制造网格技术的研究(主要参与,2009年,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课题);12、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能力提升的研究(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13、学生社区环境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主持,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4、驻桂高校电能源合同管理研究(主持,2011年,横向课题);15、广西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主要参与,2012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重点研究课题)16、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6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7、大学生党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主要参与,200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8、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8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19、学生公寓管理与学风建设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20、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2023-07-05 09:31:102

王雨辰的研究成果

2010年度科研成果:1.《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个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与问题逻辑》,《中国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3.《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何以可能》,《哲学研究》(CSSCI)2010年第12期。4.《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与反思》,《学术研究》(CSSCI)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8期转载。5.《作为马哲史研究对象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10年第3期6.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0年第4期。7.《论科尔施后期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观》,《南京社会科学》(CSCCI)2010年第6期。8.《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江苏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 5 期。9.《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化的理解》,《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2期。10.《论塞耶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解读》《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1期。1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伦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6期。12.《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对启蒙道德的批判》,《江汉论坛》(CSSCI)2010年第12期。13.《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理论月刊》2010年第9期。2009年度科研成果:1.《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个人专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哲学研究》(CSSCI)2009年第12期。3.《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政治哲学初探》,《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期论点转载。4.《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哲学动态》(CSSCI)2009年第1期,《哲学文摘卡》2009年第2期转载。5.《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6.《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道路和实质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7.《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展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12月29号8.《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南京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9.《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何以可能:评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江汉论坛》(CSSCI)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10.《加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观念与方法》,《河北学刊》(CSSCI)2009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9年9月1号摘登。11.《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9年第3期。12.《论市场经济与社会信用价值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论科学对人类生态意识的萌生与生态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第11期转载。14.《孔子之“信”的适用领域与层次及其与当代诚信思想的沟通》,《伦理学研究》(CSSCI)2009年第5期,《光明日报》2009年11月10日摘登。15.《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2期。16.《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拷问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号。17.《环境伦理学》,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科研课题:1.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经费20万科研奖项:1,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研究(系列论文),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教学研究课题:1.研究生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校级),经费1.5万元.2008年度科研成果: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2.《技术批判与自然的解放: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3.《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4.《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的开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5.《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理论定位》,《学术月刊》(CSSCI)200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6.《日益模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图象》,《学术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论点转载。7.《论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3期。8.《论威廉·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6期。9.《论戴维·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汉论坛》(CSSCI)2008年第12期。10.《论作为境界的生态文明理论与作为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与作为发展观变想的理论主题及其当代影响》,《青海社会科学》实》》,《道德与文明》(CSSCI)2008年第4期1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阈》,《光明日报》2008年2月20号;《浙江日报》、《贵州日报》全文转载。12.《论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年4月8号。13.《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4.《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5.《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观述评》,《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科研课题:1.省社科基金:.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途径的历史经验研究 经费 0。5万科研奖项:1.《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学研究课题:1.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我校哲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委托课题),经费5000元2.研究生培养创新项目“人文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委托课题),经费8000元.2007年度科研成果:1.《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独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生态政治哲学何以可能: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哲学》,《哲学研究》(CSSCI)2007年第11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2期转载。3.《制度批判、技术批判与消费批判: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4.《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江汉论坛》(CSSCI)2007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5.《技术理性批判与科技伦理的重建:评威廉·莱斯的科技伦理价值观》,《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6.《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The Study of Marxist Western Philosophy in Chinese Academe and Its Defects Rethinking Marx(USA) 2007.6.8.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三个维度》,《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9.《近年来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与郭剑仁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前沿》(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0.《论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汪信砚教授合作),《红旗文稿》2007年22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科研奖项:1.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 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2006年度科研成果:1.《技术祛魅与人的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生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建与生态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4.《文化、自然与生态政治哲学概论:评詹姆斯·奥康钠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5.《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学术月刊》(CSSCI)2006年第4期。(合著)6.《生态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7.《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入选《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哲学审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环境伦理应以人为本》,《长江日报》2006年8月3号。2005年度科研成果:1.《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型》,《哲学研究》(CSSCI)2005年第4期;《光明日报》摘登。2.《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6期;入选《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3.《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4.《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5年第1期。5.《试论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江汉论坛》(CSSCI)200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6.《论卢梭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向度》,(合著)《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5年第4期。7.《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学习与探索》(CSSCI)2005年第3期。8.《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新视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9.《略论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3期。10.《“北京共识”对提高我国的软实力的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11.《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文摘卡》2005年第3期转载。12.《和谐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湖北日报》2005年4月14日。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非哲学化和科学化》,《湖北日报》2005年6月2号。13.《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湖北日报》2005年9月1号。14.《信用伦理与和谐社会》,《长江日报》2005年5月6号。15.《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科研奖项: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2004年度科研成果:1.《哲学与文化价值批判:解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CSSCI)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社会观察》2004年第5期转载;入选《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关于研究和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4年第6期。4.《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4年第1期5.《重新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北学刊》,(CSSCI)2004年第2期,《光明日报》摘登。6.《论价值哲学视阈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7.《略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价值观》,《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8.《“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伦理意蕴》,《道德与文明》(CSSCI)2004年第5期;入选《东南大学伦理论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论弗洛姆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伦理学研究》(CSSCI)2004年第2期,《哲学文摘卡·伦理学》2004年第4期转载。10.《人道主义还是反人道主义: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4年第5期;入选《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1.《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4年第1期。12.《文化选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4年第3期。13.《制约学术创新的三大因素》,《长江日报》2005年2月13号。14.《谈谈尊重》,《光明日报》(合著),2004年7月20号。科研课题:1.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陶德麟教授主持)的子课题“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经费 1万元2003年度科研成果: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两种路向》,《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2.《略论儒家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CSSCI)《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论点转载;《长江日报》摘编3.《西方马克思主义生存哲学研究论纲》,《河北学刊》(CSSCI)2003年第2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4.《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3年第5期。5.《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索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与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3年第1期。7.《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意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8.《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述评》,《理论月刊》2003年第2期。9.《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科研课题:1.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 6.5万2. 教育部人文专项课题“市场经济与信用价值体系研究” 4万3.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教材问题研究,经费0.3万科研奖项: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理论问题的辨析》,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2002年度科研成果:1.《再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评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2年第2期;《理论参考》2003年第2期转载。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转向》,《世界哲学》(CSSCI)2002年第5期。3.《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4.《信用伦理与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2年4期,《理论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5.《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内的当代哲学问题论析》,《江汉论坛》(CSSCI)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6.《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回眸与反思》,《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2年第3期。7.《论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2年第6期8.《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特点》,《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2年第3期。9.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及其对早年思想的超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10.《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初探》,《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3期.11.《关于当代中国哲学的困境与未来走向的思考》,《理论前沿》(CSSCI)2002年第7期.12.《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问题·出路·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二十年:兼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本思路的现代转换》,《理论月刊》2002年第3期。14.《全球化与建构中国现代性伦理体系的几点思路》,《理论月刊》2002年第10期。15.《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4期。16.《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的历史观及其基本价值取向》,《楚天学术》2002年第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7.《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意识形态职能关系的解决》,《哲学评论》2002年第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8.《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评论》(2002),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19.《论陈毅军事辩证法》,《创始者的精神家园》,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科研课题:1.湖北省社科基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问题研究 经费0.5万2001年度科研成果: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校学术丛书),(独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2.《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再清理与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1年第6期;入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哲学年鉴》(2002)介绍。3.《试论科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1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4.《科尔施的“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研究》,《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1年第4期。6.《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天府新论》(CSSCI)2001年第5期。7.《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三大特征》,《理论月刊》2001年第5期。8.《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9.《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反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入选《学习型社会的探索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00年度科研成果:1.《关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0年第1期;《哲学年鉴》2001年介绍。2.《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社会科学研究》2000(CSSCI)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3.《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与重构》,《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0年第4期。4.《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影响》,《中南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00年第2期。5.《略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和性质》,《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8期。6.《应加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农行干部管理学学报》2000年第8期。7.《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历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8.《社会转型期非理性现象透视》,《安徽日报》2000年1月
2023-07-05 09:31:361

谁知道“亚”这个姓氏的来源,尽量详细些,或者告诉我网页,谢谢咯!

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张淑一 撰(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03,2~7页 ------------- 在先秦文化史的研究领域,姓氏制度应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因为姓氏制度并不单纯是一种名号制度,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家庭形态、社会心理、礼俗特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姓氏制度的沿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性质的变革。科学研究先秦姓氏制度,对于确切理解先秦文献和正确研究先秦时代的历史与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对于姓氏学的研究由来已久,先秦时代的一些重要典籍,例如《诗经》、《春秋》、《左传》、《国语》、《礼记》等等,都包含有丰富的先秦姓氏学资料,尤其是《左传》、《国语》两书中的宝贵材料,更是我们研究先秦姓氏制度时所必须掌握的。 就目前所知,中国最早一部记录自黄帝以来至春秋时期帝王、诸侯、卿大夫名号、世系、姓氏源流的书是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世本》,该书总的编排特点是“言姓即在上,言氏即在下”(《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贞索隐引《世本》),以姓统氏,脉络清楚,且最早反映出先秦时代姓、氏有别的特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该书有十五篇,可惜很多已经在流传过程中亡佚,今日所能见到的只是清代学者秦嘉谟、雷学淇诸人从各部经、史的注、疏中以及《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姓氏书中整理出来的辑佚本。 秦代有一部名为《公子血脉谱》的姓氏书,据传为荀子所作,该书性质与《世本》相近,但其所述材料的可信程度却远不及《世本》,后世称引者不多。 西汉时代,汉高祖起于布衣,其祖上并无声名煊赫的人物可供夸耀,因而不重视姓氏谱牒,加上西汉政府一直在打击豪强大族,所以这一时期对于姓氏制度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东汉以后才开始有对姓氏制度进行研究的着作,班固的《白虎通姓名》篇以“人所以有姓者何?”“人所以有氏者何?”的方式提出问题,并对姓氏的起源、作用进行了解答。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也记载了大量姓氏的源流情况,应劭的《风俗通姓氏》篇则首次明确地对姓氏的来源进行分类,为后世的姓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此外,许慎的《说文解字》、王充的《论衡》和经学家郑玄为三礼所作的注释中也都包含有他们对于先秦姓氏制度的见解。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七百多年的时间里,由于门第阀阅制度的日益隆盛,各朝各代都编修了许多姓氏书,比较着名的有东晋贾弼的《姓氏簿状》,南朝王僧孺的《百家谱》,北朝何承天的《姓苑》等。但这些书多是谱牒性质,对于姓氏制度的研究很少,而且由于土族地主竞相标榜出身高贵,往往在自己祖先身上作伪,所以这些姓氏书的可信程度也比较低。当时对姓氏制度研究比较有贡献者当属西晋的杜预,他在为《春秋》经传所作的集解当中,对许多国、族的姓氏都作了追究,并对“赐姓”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杜预的注经过唐代孔颍达的疏证,已经成为后代研究姓氏者必用的材料。唐宪宗元和年间由太常博士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也因征引前代文献丰富而多为后世祖述。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姓氏制度研究的高峰时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总结出了先秦姓氏制度的许多特点,对于姓氏来源、姓氏应用规则、姓氏合一等重要问题都有涉及,历来为学者所称引,但其将得氏方式分为三十二类则过于繁琐,而且各类之间重叠交叉的部分很多。其他如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吕祖谦的《东莱博议姓氏》篇等都对后世比较有影响,罗泌、罗苹父子所作的《路史》对于上古帝王的姓氏也颇有记录。 元、明两代的姓氏学研究不盛,唯有王圻在其所着的《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中将得氏方式分作三十六类,比郑樵所分的二十二类还要繁复,后世多有批评者。 清代考据学兴盛,乾嘉学者们在考证经史的同时,对古代姓氏也做了一些辨订工作,在顾炎武、钱大昕、赵翼等人的读书札记当中,都有对先秦姓氏问题的解说,尤其是顾炎武的《日知录》,对先秦古姓的数量、姓氏合流的时间、以国为氏、姓氏书等问题都有涉及,收入其文集的《原姓》篇则基本上是对上述问题的汇总。清人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中专门列有《春秋列国爵姓及存灭表》和《春秋列国姓氏表》,对春秋列国的姓氏作了一番系统整理,条理鲜明,考证典核,为后世研究先秦姓氏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其中偶有缺失之处,亦为当代台湾学者陈盘先生撰的《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27、28、29本)和《撰异续编》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0、31、32、33本)所补足。此外,清代官修的《古今图书集成》中也列有《氏族典》和《氏族博考》的条目,以汇考的形式对清代以前的姓氏学研究做了一番总结。 从战国到清代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学者们在先秦姓氏制度研究方面下的功夫可谓不浅,着述也不少,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却比较有限,受当时的思维方式、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古人对于先秦姓氏制度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史料梳理、源流考证和对姓氏特征的说明上,而很少能对他们所观察到的姓氏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即使偶有谈到,也是东鳞西爪、片断零碎的,形不成系统。而且由于姓氏特征的有限性,后人往往只能祖述前人之说,而不能超越前人做更深一步的探讨,这就使封建时代的姓氏学研究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国外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理论的传入,姓氏制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股新气象。学者们往往借助新的理论,以社会学眼光对古代的姓氏制度进行考察。梁启超、刘师培、章炳麟诸先生都曾以西方社会学理论解释中国古代姓氏的起源,20世纪30年代学者袁业裕根据日人田崎仁义的着作《王道天下之研究》编述的《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更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古代姓氏起源、发展的过程,袁氏认为,氏为血族或地域团体的名称,姓为母系族制之遗意,姓氏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这一阶段学者的研究中也有不足,即往往引用西方社会学理论有余而对中国姓氏制度自身发展的历史注意得不够,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往往流于空疏或者牵强,这尤其反映在以图腾理论解释古姓起源的问题上。钟道铭的《中国古代氏族社会之研究》(《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1号),黄文山的《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图腾文化〉之我见》(《新社会科学季刊》1934年第1卷第1期),董家遵的《古姓与生肖同为图腾考》(《社会科学》1946年第3卷第1期)和李玄伯的《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9年版)等着作中都有以图腾理论强解中国古姓起源的内容。上述学者为许多古姓都找出了它们在图腾中的对应物,如姬姓的图腾是鳄鱼,彭姓的图腾为鼓,姚姓的图腾为桃等等,这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想像之说。 在这一时期,古文字学的研究方兴未艾,颇有学者致力于从古文字学方面发掘中国古代姓氏学材料,30年代有吴其昌的两部金文姓氏学专着《金文世族疏证》和《金文世族谱》(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出版,40年代初罗福颐先生又在《艺文志》杂志上发表《三代吉金文存中所见女姓》一文。借助文字学材料研究古代姓氏,这应当是姓氏学研究方法上的长足进步。 建国之初,百业俱兴,但是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步伐却慢了下来。这个时期专论姓氏的文章只有丁山的《姓与氏》(《新建设》1951年第6期)一篇,此外就只能在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年版),丁山的《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版),徐中舒的《论殷代社会的氏族组织》(《成都工商导报》学林副刊1951年1月7日)、《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孙作云的《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4月第1版),杨宽的《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8月第1版)等着作中发现些许与先秦娃氏制度有关的内容。而在此同时,杨希枚先生却表现出了他对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巨大兴趣,他的一系列文章:《姓字古义析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1951年)、《〈左传〉“因生以赐姓”解与“无骇卒”故事的分析》(《中央研究院院刊》第1辑,1954年)、《先秦赐姓制度理论的商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6本,1955年)和《联名与姓氏制度的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1957车),都是选取姓氏制度中的一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出见解。在《析证》一文中,杨先生认为先秦文献中的“姓”字并没有我们今日所言的“姓氏”的含义,其含义有三,其一指子或子嗣;其二指族或族属;其三指民或属民。基于对姓字古义的上述认识,杨先生在其后关于“赐姓”的两篇文章中提出,先秦赐姓制度在理论上及史实上都应指赐民、分民或授民,与先秦所谓“胙土、命氏”并属封建制度的三要素,即分民裂土建国的制度。虽然杨先生的某些结论还值得商榷,但他的研究方法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大陆地区姓氏制度研究的沉闷状况,到70年代末期终于被打破。1979年曹涛发表的《中国姓氏的演变》(《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一文是这个时期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从宏观上对中国姓氏制度发展演变的总体过程进行了论述。此后马雍的《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中国文化研究丛刊》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和骆光华的《先秦姓氏制度初探》(《中国古代史论丛》,中华书局1985年版)都有在姓氏制度研究重新起步以后帮助研究者理清思路的作用。尤其是马雍先生的文章,对中国姓氏制度自身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在姓氏的起源、图腾与姓的关系、命氏方式、姓氏合流、复氏等问题上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是一篇甚具参考价值的上乘之作。 总论性的研究之外,专题研究也发展起来。伴随“楚文化”研究热潮的掀起,祝融八姓的问题开始成为学者们注目的焦点,1980年李学勤先生发表了题为《谈祝融八姓》(《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的文章,以古文字和传世文献两方面的材料来证明祝融八姓传说的可信性,对这八姓的迁徙和繁衍情况也有所探讨。次年,唐嘉弘先生也发表《释祝融八姓》(《江汉论坛》1981年第3期)的文章,就某些问题与李先生进行了商榷。此后何幼琦的《论祝融及其后“八姓”》(《江汉论坛》1994年第4期),徐少华的《祝融八姓之嫄、曹姓诸族历史地理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和《论已姓、彭姓诸族的流变和分布》(《江汉考古》1996年第2期),都对祝融之族的踪迹和存灭情况进行了考察。楚的族姓问题也是楚文化研究的热点,张正明、张胜琳二同志在《楚君姓氏辨》《江汉论坛》1983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楚君是以芈为姓,芈表示他们的氏族:以酓为氏,酓表示他们的职分,文献中常见的楚君称“熊某”的“熊”字是酓字的音近假借。龚维英却认为楚的族姓应当有两个,一为芈,一为熊,《世本》及后世谓楚“以熊为氏”是囿于族姓只有一个的观念曲为之解(《楚的族姓有二说》,《江汉论坛》1983年第1期)。葛志毅先生则仍然坚持《世本》的观点,认为熊为楚君之氏,并考证楚君的熊氏是源自楚人对于熊图腾的崇拜(《先秦图腾信仰与楚君熊氏之关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楚族姓研究之外,对于齐和鲜于中山国族姓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有两篇,它们是韩玉德的《齐陈公子完世家姓氏流变考述》(《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和张岗、谢志诚的《鲜于中山族姓问题探索》(《河北学刊》1981年第1期)。 “赐姓”也是学者们探讨较多的问题。1988年辛立先生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左传》隐公八年所谓的“因生以赐姓”就是“姻生以赐姓”,即在同姓不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受赐者的种族繁衍而为其赐以异姓的宗族(《周代的“赐姓”制度》,《文博》1988年第5期)。而张淑一则认为对于先秦时代的赐姓应当分两个阶段来研究,其一为氏族时代的“赐姓”,其二为周代的“赐姓”,氏族时代的“赐姓”实质是部落首领为新生氏族命以氏族名称;周代的“因生以赐姓”是周王根据被赐贵族的所出之族,即因其原有的血缘归属而赐姓(《先秦“赐姓”问题探索》,《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葛志毅先生则回避了究竟何为赐姓的问题,只就赐姓习俗的来源进行了考索,他认为先秦时代封土建国过程中的赐姓合氏制度,是由氏族时代人们在分土别居时各立姓氏的习惯转化来的(《先秦赐姓氏制度考原》,《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 3期)。 “以王父字为氏”和“以父字为氏”是先秦时代两种常见的命氏方式,许多学者都指出过它们与民族学中常见的父子连名制相类似,却从不曾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李衡眉先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从婚姻进化的视角来考察这两种连名模式的异同和内在联系,揭示其实质。李先生认为,“孙以王父字为氏”是父系社会初期实行的昭穆制度在姓氏制度上的反映,而“子以父字为氏”则是父权牢固树立以后父子间的血源关系成为高于一切的社会关系的表现(《东岳论丛》1992年第6期)。 先秦文献中常见一些贵族称“公某”或“某孙”的情形,方玄琛先生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他在《春秋战国时代国君子孙以“公某”为称为氏探论》(《大陆杂志》第83卷5期)一文中认为,周代国君子孙常于名、字、行次上冠“公”字为称,其后人即以公配字、公配行次等名称为氏,称“公某”氏,例如《左传》中就有公孟氏、公南氏、公叔氏等等。他在《论春秋鲁钟孙、孟孙、季孙、臧孙等称非氏名及春秋时代人物系“孙”为称之意义》(《大陆杂志》第75卷6期)一文中认为,春秋时代部分贵族系“孙”字为称,“孙”字系指某位先君的后代子孙,“某孙”为该族宗子的专称,后世学者以“某孙”为氏名,其说不确。 关于姓氏与宗法制度的关系,李向平认为,姓氏实际上是宗法制度中大小宗之间宗法统属关系的体现,一个代表始祖的姓,亦是代表着一个宗族或家族的大宗:氏作为姓的下属支系,表示一个宗族或家族中已分立出来的小宗或庶族。春秋战国之际,当宗法制度陷入绝境时,旧的姓氏制度也走到了尽头(《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广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关于姓氏合一,阎晓君先生注意到,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以后,周人同姓之间相互提供帮助、保护、支援的观念已不牢固,同姓不婚的禁忌也已被打破,开始由同姓不婚向“同姓共宗”不婚过渡。原来只属于贵族阶级的氏,这时也由于宗族的不断繁衍扩大而成为各个阶层都可以使用的一种名号。新的姓氏制度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到秦汉以后得到普遍推行(《论姓氏合一》,《寻根》1998年第3期)。 男女有别是周代姓氏制度的重要方面,张淑一在《周代女子的姓氏制度》(《史学集刊》1999年第2期)和《周代男子的姓氏制度》(《华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两文中对周代女子和男子不同的姓氏应用规则进行了考证。 这一时期,从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方面研究先秦姓氏制度的论文也有一些。1982年王育成发表《从两周金文探讨妇名称国规律》(《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一文,指出金文中在夫国称妇时,往往称其生身国名,而当生身国为出嫁女作媵器或妇人自称时,则一般称夫国名。1983年朱凤瀚先生发表《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复合氏名》(《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一文,就商周金文中复合氏名的含义、复合氏名的构成规律及其存在的社会根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复合氏名的角度释读了部分器铭。同年五月,张亚初先生就两周金文中常见的“某生”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指出“某生”就是某氏之甥,“某”为该甥舅家的氏名(《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5期)。1987年李学勤先生的《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考古》1987年第3期)一文发表,根据文献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对姓氏制度中的几个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有一些以民族学材料研究姓氏制度的文章,它们是何星亮的《图腾名称与姓氏的起源》(《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和宇晓的《亚姓现象跨文化比较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一些谈人名的论文或专着也都对先秦的姓氏制度有所涉及,它们有周国荣的《姓名说》(《文史哲》1985年第1期),盛冬铃的《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文史》第17辑,,中华书局1983年),吴镇烽的《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2月第1版),金良年的《姓名与社会生活》(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第1版),李学勤的《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张联芳主编的《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和纳日碧力戈的《姓名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等。 这一时期,还有专门就某部先秦文献中的姓氏学材料进行研究的文章,俞樟华的《〈史记〉与古代姓氏》(《人文杂志》1991年第1期)一文对《史记》一书中记载的有关先秦和秦汉时代的姓氏学材料进行了有意义的考察。严军的《〈左传〉姓氏相关问题的探索》(《浙江学刊》1994年第4期)则对《左传》一书中包含的姓氏学材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并对姓、氏之别,姓、氏起源先后,先秦古姓的数量以及姓、氏合流的年代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雁侠同志的《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一书,是近些年来仅见的一部关于先秦姓氏制度的专着,该书较多地运用了古文字学材料对姓、氏的本义和起源,黄帝二十五子得姓的传说和商、周两代姓氏制度的演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某些合理的解释,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对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的重点——周代的姓氏制度研究力度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于70年代末期率先打破先秦姓氏制度研究沉寂状态的曹涛先生,在时隔近20年之后重新操笔,对当今姓氏制度研究中的盲点和误区进行了批评:其一,指出某些研究者在对姓氏起源的史前查证中不经信史、出土文物或其它可资凭信的古文字、古方言中的材料,而是凭借距离史实一、二千年之久,又大多出自两汉魏晋时期某些古人穿凿臆造的作品大加论证;其二,指出某些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落古人臼窠,把姓氏学研究与为某姓找寻光荣体面的祖先混为一谈(《中国姓氏研究中的盲点和误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总结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情况,我们认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揭示了先秦姓氏制度的主要特征;第二,基本明确了先秦姓氏制度与家族形态和社会演进的关系;第三,对某些具体姓氏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第四,结合新的材料和研究方法,使研究的切入点更为细致,研究的范围也得到扩展。 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对于庶人及其以下阶层的姓氏制度关注不多,从而影响了对先秦姓氏制度的总体考察。这当然有资料缺乏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囿于古人成说,简单地认为庶人无姓氏,故而将这一阶层的姓氏情况弃置不顾。其实如果能详尽地挖掘史料,这方面的突破应当会有一些。在研究力量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姓氏作为家族形态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与宗法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目前仅见李向平一篇从宗法角度谈姓氏的文章。同样,姓氏合一是先秦姓氏制度在战国之际发生的最大变化,关于姓氏合一的具体分析,目前也只有阎晓君一篇文章,研究的力度远远不够,而在某些选题方面则人员相对集中。此外,从研究方法上看,民族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让我们更为细致地了解古人的生活实景,在这方面一些学者已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还需要进一步展开。
2023-07-05 09:31:514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成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现象来认识,自然也没有人来揭示它的艺术特质,对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考察。这对于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学传统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杨树增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眼光,看到了这一文学现象的重要性,并率先对它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他把这一类型的文学统称为“历史文学”,第一次对它的特质进行了具有科学意义的界定,对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并写出了第一部《中国历史文学史》(先秦两汉卷),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 “中国历史文学”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它既是以文学的笔法书写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它在先秦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由于自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就逐步进入了“理性社会”,原本十分丰富的中国神话传说被过早地湮灭;而史官文化的发达则使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重史的传统。这使先秦时期的中国没有产生像古希腊那样长篇的史诗,可是却产生了希腊人无法企及的历史著作。如果说,正因为古希腊的神话与史诗的出现才会给西方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武库”,从而奠定了西方文学的文化传统,那么在中国,也正因为史官文化的发达,才使得先秦的历史文学成为中国后世小说、戏曲等的重要文化源头,甚至使其成为中国后世诗词曲唱等文学样式的“丰富的土壤和武库”。我以为,杨树增教授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文学,其意义是相当重要的。他不仅为中国历史文学的本质给予定性,写出了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历史文学史,而且还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发生过程、发展规律,有利于从世界文化的范围内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确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在西方文学史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对中国文学史规律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习惯于按西方文学史的发展之路来评价和衡量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例如关于史诗,曾经有许多学者以古希腊的长篇史诗为标准,认定中国古代没有史诗,这甚至被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发达的标志。这种论断自然是错误的,因而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玄鸟》、《长发》等诗,就是中国古代的史诗,它们虽然没有古希腊史诗的长度,但是却具备史诗的全部要素。这种解释自然是有道理的。毋庸讳言,《生民》、《公刘》等史诗在规模的宏伟和内容的丰富上远不能与荷马史诗相比,若以此来进行比较,仍然不能说中国的古代史诗与同时期的古希腊的史诗一样伟大。但我们并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中国古代文学是否发达的标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这种比较中,人们还是在不自觉中受制于西方文学的评判体系,仍然没有脱离西方文学中心论的偏见。而杨树增教授的研究则完全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实际,他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中国文学是在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独特的发生发展之路。这正如同杨树增教授所说:我国古代神话史诗的不发达,“这与其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短处",不如将它视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不曾发展出繁荣的神话文学、在荷马史诗的时期也没有产生出具有大型规模的叙事诗,但中国在当时却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那种全面、详尽地反映历史大变革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荷马史诗”。因此,我们不必为中国没有产生古希腊那样的长篇史诗而自卑,而应该为中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学传统而骄傲。这对于站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而又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学特色,其启示意义是极大的。 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我的启发,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文学方面的,而且还有关于中国文学其他方面的内容。“历史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之所以有意义,就因为它符合我们的民族文学传统,是在民族文学传统实际中概括出来的。他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方面着眼,从中国文化特征的早期探源开始,从文学与史学以及其它意识形态的网状联系中理出头绪,从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去把握其发展脉络。杨树增教授指出:“中国历史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是中国历史文学特质的形成及其演化,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清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历史文学自身发展的轨迹,这条轨迹要合乎中国历史文学内在的发展逻辑。当我们将中国历史文学特质的形成、演化置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去加以观照时,便会发现:中国历史文学特质的形成不仅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也与中国文学文体的演进相联系。”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导和史的框架,杨树增教授自然就把过去文学研究中难以涉及到、或者虽有涉及却因为难以纳入传统的文学系统因而不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些著作,如《山海经》、《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燕丹子》等纳入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学的范畴,并给它们设定了一个准确的文学史位置,同时得出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的结论。由此推而广之,我们不仅可以揭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学”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揭示诗歌、小说、戏曲、散文等中国其它文学样式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回想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中国文学的实践中来研究它,而是用一套从西方引进来的文学概念来规范中国古代文学。本来,在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包含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狭义的文学,如诗歌、戏曲、小说等,还包含策论、章表、书记等其它在今天看来属于非文学的文体形式。中国古代的文学概念,用章太炎的话说,那就是:“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一说法,“五四”以来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因为它缺乏现代的科学性,也和西方的文学观念不符。从积极的方面讲,“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观把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小说正式纳入了文学的殿堂,使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成为并立而行的四种主要文学形式,从而把在今天看来不属于文学内容的东西如章表、书记甚至文字、训诂等东西排除在文学之外。但是从消极的方面讲,由于新的文学观念不是来自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事实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是用西方的理论和当代人对于文学的理解的基础上推衍出来后硬套在中国古代文学身上的。这样在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时便不免有削足适履之感,用这种文学的概念来概括中国古代文学,并不符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因而也不能完整地描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也不能很好地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这起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今天的文学观念来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必然要砍掉其中一大部分在今天看来不属于文学范畴的相当大一部分的内容,举例来讲,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中,“文”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今天所说的文学散文,还包括其它的政论应用等多种文章文体。可是在我们今天的文学史中,“散文”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小的。而缺少了对散文这一古代文学重要内容的全面叙述,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还完整吗?第二,正因为我们用今天的西方的文学观念来规范古代的文学,所以也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以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当前的文学史中,我们都把诗作为最典型的文学样式来研究。可是我们都知道,早自《诗经》时代开始,我们对诗就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古人看来,诗不仅承担着抒情娱乐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教化的功能。在中国古人那里,作诗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有着复杂意义的文化活动;要做一个好的诗人,首要的条件并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艺术写作方面的技巧,而是修身到了何种境界,是否具有“原道”、“征圣”、“宗经”的本领。古人之所以把“诗三百”称之为“经”,就因为看到了它里面所包含的多种文化功能。“五四”以来,人们不再把“诗三百”当做“经”来看待,而只是当做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来研究,并美其名曰“恢复了《诗经》的本来面目”。现在我们应该仔细地想一想,这到底是“恢复”还是“破坏”了《诗经》的本来面目了。我以为,如果我们不从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去认识《诗经》,我们就不会正确地解读它,就不会理解中国诗学传统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风雅”和“比兴”,也不会对中国诗歌的文化精神以及其历史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由此而言,充分地重视中国文学中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用现代人的概念来规范古人,把古人现代化,才真正体现了新世纪的科学精神。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为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的完成所感动,我以为,它的出现,不仅是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可喜的新收获,而且为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2002年第11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2023-07-05 09:32:001

吴根友的著述情况

1、《四书五经简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10月;2、《三言简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0月;3、《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与人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4、《社会学概论》(与人合著,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7月;5、《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与人合编,第一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7、《法句经释译》、佛光出版社会1997版8、《那先比丘经译释》、佛光出版社会1997版9、《墨子与世界和平》(第三作者)中国书店1997年版;10、《郑板桥的诗与画》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11、《诸子学志》(第二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8年版12、《鲲化鹏飞——传统价值的当代透视》(第二主编)2001年9月版;13、《自由的表演与与力——中国人的自由观》,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14、《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译)J.Spence(中国名史景迁);2001年12月版;15、《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会议论文集)(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16、《中国辩证法史》,(第二作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17、《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丛书,2004年出7月版 1、老庄生命哲学略论 《哲学研究》1990年第10期。2、一个道德批判的早产儿——〈金瓶梅〉》主题探论《新东方》1992年第3期;3、《易经》——中国历史哲学之滥觞 《易经研究》(季刊)1992年第4期。4、《龙舟会》道德启蒙意义浅绎 《船山研究》1993第1期。5、试论明清之际“求真”与“崇公”价值观对近世中国的影响 《江汉论坛》 1994年第6期。6、试论戴震“新理观”的历史定位 郭齐勇 萧汉明主编《不尽长江滚滚来》论文集 东方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7、葵心不改完美志 慧境芳心两护持 (同上书)。8、中国易学发展史纲要 《羑里易学》第一辑 中州出版社1994年9月版。9、批判哲学的批判 《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1994年第5期。10、缘命复性,超切中道--唐力权场有哲学终极关怀浅绎 (台湾)《哲学杂志》1995年第三期。11、再论今日国民性之改造 《新东方》1995年第5期。12、场有哲学学术讲座综述 《哲学动态》1995年第9期。13、徐复观与新儒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哲学动态》1995年第12期。14、明清启蒙学说新论 《东方论坛》1995年第5期15、一本深化明清启蒙学说的力作——读许苏民《李光地传论》《福建学刊》1996年第4期。16、缘起性空说述评 《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17、一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浅绎 《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18、从个人宗教到社会宗教 萧捷父 黄钊主编《“东山法门”与禅宗》论文集1996年4月出版。19、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贞爱”自杀形象研究 罗萍主编《女性与社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20、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申论 《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21、文化批评与社会进步——读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反思》《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2期;22、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反思》给我们的启示 《福建学刊》1997年第4期;23、世纪之交的哲学回顾与展望 《哲学动态》1997年第4期;24、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4期;25、人文知识分子:思想的教练与精神的探险者 《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3期;26、板桥家书中的仁爱思想 《人文论丛》1998年卷(创刊号);27、人性与神性的交响曲——读赵林《西方宗教文化》《现代哲学》1998年第4期;28、“恒德”追求与自由意志——传统中国人道德自由意志鸟瞰 《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4期;29、乡土中国如何中走向现代化《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30、分理与自由——戴震伦理片论《哲学研究》1999年第4期;31、现代人文精神内在架构寻绎》《人文论丛》1999年卷;32、科学精神、个性原则与人文素养——试评当前大学教育理念《新东方》1999年第5期;33、道论在楚简本《老子》中的地位及道、德等概念在简、帛、王本中含义异同初探《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第2期全文转载)34、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殷海光与冯契自由思想之比较《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第9期全文转载)35、近十年美国儒学儒学研究综述,《光明日报》2001年;36、近十年欧美东亚儒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1年第8期;37、楚简本《老子》“大植若屈”等新解 《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38、走向多元对话的中国哲学——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侧记 《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39《从人道主义看儒家“仁学”与自由主义对话的可能性》(见《儒家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40、熊十力“明清学术史观斠评” 《船山学刊》2001年第4期;41、《先秦学术原貌的重构——读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一书》,《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42、《从一国宪政到万民宪政——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逻辑理路浅绎》,《武汉大学学报》2002的第六期。43、《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换——对冯友兰哲学史范式演变之反思》,收入胡军主编《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44、戴震哲学“道论”发微——兼评村濑浴也《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和道德价值》,《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45、《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46、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伦理学研究》(双月刊)2003年第3期;47、21世纪中国哲学主题:创造性转化(郭齐勇、陈来、吴根友等)《新华文摘》2003第4期48、我们如何建立现代人际信任?《长江日报》2003年6月5日第11版。49、《庖丁解牛,技进乎道》——读《观念的选择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文汇读书报》2003年2月21日第9版。50、全面反映佛教大发展《光明日报》7月15 日星期二,理论周刊,第二作者,与萧先生合作。51、儒家“君子人格” 及其现代意义《价值论与伦理学》第2期,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52、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之分析《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53、李大钊的社会理想述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论文集第3集《中西会通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换》,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54、《思想的出口国与进口国》,《长江日报》2003年6月19日,第11版。55、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国家吗?《长江日报》2003年7月10日,第11版。56、简论早期梁启超的自由观 《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57、试论西译“自由”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由”观念的价值改写 刘可风主编:《哲学伦理学评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6月版。58、《二十世纪明清学术、思想的三种范式》(《哲学门》2004年第二册,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59、《明清之际三种人性论与中国伦理学的近代转向》(《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60、《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人文论丛》2002年卷)。61、儒家“王道天下观”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向度——兼论康德等人有关“世界和平”的思想(郭齐勇 吴根友编:《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2、创造的诠释学:一条通向未来中国哲学的可能之路——傅伟勋的哲学思想探析(吴根友 欧崇敬 王立新主编:《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3、《哲学理诗心船山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5期。64、《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65、仁者爱仁,施由亲始——关于儒家亲情伦理的现代转化,(加拿大)《文化中国》2004年第4期。66、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的中国化——对当前中国社会制度建设与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冲冲突突问题的思考 《东方财经周刊》2005年第1期67、如何在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对刘、郭、穆有关儒家伦理争论的哲学史方法论之反思 《儒学争鸣集》郭齐勇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68、论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21世纪宋元明清哲学综合研究突破的可能性之探寻,《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70、关于宋元明清哲学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的思考,《江汉论坛》2005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双月刊)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71、读庄献疑——莫若以明新解,《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72、徐复观与儒家政治哲学 《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73、“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74、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语词、概念与观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75、“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76、如何说不可之道——老子哲学中“道”概念的语义分析 《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7、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内在根芽?——从晚明以降儒家“经世哲学”的三种新动向谈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78、On the Idea of Freedom and Its Rejection in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Asian philosophy No.November 3, 200680、直面问题寻方法,重铸“经世”新精神 《求是》,2006年第6期。81、网络时代与经典的价值 《武汉大学学术讲坛》第2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82、进步观念——理解中国现代性的一把钥匙——读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1、 4月6日至11日,出席在杭州、上海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年会,提交论文为:中国民主政治理想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分组会议上发言。2、5月12—13日,出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当代新道家会议,提交论文:“上博简《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并在大会上发言。3、6月12日,出席了由湖北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从‘无之以为用"到‘无用之用乃为大用"——试论老、庄哲学的价值发现及其当代启示意义”。4、 6月14—17日,出席四川大学宗教所主办的第十届中美哲学——宗教对话小型会议(同行者有郝长墀博士),提交英文论文:Education of Moral Sentiment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Modern Appropriation of Confucian Family-Ethics.该论文受到美方学者Huntington College William Hasker教授, 和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的 Michael Murray教授的肯定。作为评论人,还对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Lee H. Yearley教授的论文Pride"s Place in Picturing Person 作了学术评论。5、8月8日—12日,在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哲学大学会,提交论文:《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开放性》在分组会议上发言。6、8月20—23日,在武汉组织并主持了“我们的时代问题与此我们时代的知识”小型学术讲座会,提交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政治的中国化》论文初稿。7、9月10—11日,出席了南京大学哲学系与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所共同举办的“中西社会哲学对话”的学术研讨会,提交了论文:“我们为什么拒斥自由的观念?——从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概念与自由观念谈起”,8、10月8日—12日,出席北京纪念孔子诞辰2255周年国际儒学研讨会,提交论文为:清代前期民主政治理想与儒家政治哲学的近化转化。9、10月20—23日,出席安徽大学“当代中国哲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 论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并主持一次分场会议。10、12月20—23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为:徐复观与儒家政治哲学。11、12月25—27日出席深圳大学“西方学术背景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提交论文为: 试论严复、梁启超对中国传统自由观的价值改写。 1、7月12—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十四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提交论文:徐复观的政治哲学2、9月9—12日,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提交论文:第七届当代新儒家国际学术研讨会,人类文明的一体与两面——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与杜维明“文明对话论”的政治哲学检视3、11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道德的真诚如何推动真理的发现——从冯契先生论“真与人生理想”说开去4、12月9—1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儒学论坛2005——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提交论文:“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2006年2月19日——3月9日,应美国Weslyan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东亚研究中心认任Steve Angele的邀请,出席“新儒家与全球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短期访问。提交论文为:“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理想与当代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3月17—19日,在武汉市和田会所,出席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的会议,提交论文:“庄子论真人与真理关系——《大宗师》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命题的现代诠释”。3月25—26,出席“首届中国式医院管理研讨会 ——文化的管理学价值和功能的思考”,作为特邀专家,作“儒家人性论与士君子的责任伦理”专场报告。4月1—3日,出席“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6月26—28日,出席武汉大学传统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楚简会议,提交论文:“传贤不传子”的政治权力转移程序——上博简《容成氏》篇政治哲学及其学派归属问题初探9月17日—18,出席武汉大学哲学院主办的“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从“明清之际”价值观念的变化看现代性的内在张力11月9—12日,出席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转型与思想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晚明以降解放女性的思想11月24—26日,出席北京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儒家传统的修身理念与人格塑造”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明清时期新人格理想12月12—14日,出席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建构的当代反思与未来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提交论文:道义论—兼论荀子的“圣王观”及其对王权合法性的论述12月15—16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内部讨论会,提交论文:唐诗中“自由”一词的语义分析
2023-07-05 09:32:061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工商行政管理专业85级 杨虹

杨虹女,1985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91年考取武汉大学经济系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方向研究生,休学一年后,1992年9月入学,1995年7月毕业。长期以来一直担任公共课教学,先后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管理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担任副主编或参编著作3部。1993年12月晋升为讲师。2000年6月晋升副教授。先后被评为1998年度院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2001—2002年度湖北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工作者。 论 文1.开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设想与做法,《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 98.12 2.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江汉论坛》1998.8 3.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改革与纵横》1998.9 4.利用外商投资与发展民族经济 ,《社会科学动态》1998.10 5.论邓小平的金融思想,《江汉论坛》1999.6 6.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评论》1999.4 7.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学报》99年邓小平理论专集8.英国、日本、新加坡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实践与经验,《学习与思考》2000.2 9.科教兴国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研究》2000.2 10.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支持,《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 11.再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3 12.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制度安排比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 13. 关于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现代经济》2000.2 14.关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经济评论》2001增刊15.证券公司专业集团化探讨,《武汉金融》2001.12第 一作 者16.如何讲授“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法研究专刊17.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和认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校版)2003.7
2023-07-05 09:32:192

黄豹的主要论著

专著《侦查构造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7万字 《侦查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38万字《刑事诉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28.3万字编著1、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学习指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总21.5万字《荆楚诉讼论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总35.7万字2、副主编《诉讼法学》 ,群众出版社2006年11月版,2万字《法理学教程》,群众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3万字《法理学教程》,湖北警官学院(校内用书)2002年版, 0.5万字《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5万字3、参编《刑事诉讼实训指南》,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版,35.7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00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2万字《新编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万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5万字《公安行政执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5万字《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万字《〈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2万字合著《检察机关自侦办案模式转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12月版,27.5万字《婚姻法学释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承当字数25万字《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之多维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3万字 1、1996年第2期,“试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确立的方式及其内容”,《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政治类核心刊物),第二作者2、1996年第3期,“试论我国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警学经纬》,第二作者3、1996年第6期,“公安工作与新《刑事诉讼法》”,《警学经纬》,第二作者4、1997年第6期,“对单位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警学经纬》,独撰5、1997年第4期,“公安行政处罚的缺陷及其调控”,《犯罪对策研究》,第一作者6、1997年第2期,“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如何处理与律师的关系”,《武汉检察》,独撰7、1997年第3期,“轻刑化与中国刑罚改革的思考”,《云南警学》,独撰8、1999年第6期,“试论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原则”,《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9、2000年第1期,“浅析公务悬赏广告”,《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独撰10、2000年第1期,“悬赏通告之法律分析”,《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11、2000年第2期,“论物权行为理论的借鉴与吸收”,《河北法学》(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12、11/2002,“论网络犯罪的特点与综合调控”,《新世纪公安侦查工作思考》(第三届中西南地区侦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13、2002年第12期,“刑事诉讼法学与刑事侦查学的比较教学研究”,《公安教育》,第一作者14、10/2002,“浅析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独撰15、12/2002,“公安警察院校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及原因剖析”,《公安警察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武汉出版社,独撰16、2003年第4期,“中国区际刑事诉讼法律之比较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17、2004年第2期,“公正与效率之间的艰难抉择——论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一作者18、4/2004,“刑事侦查中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侦查理论与实践》(2004年北京市侦查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独撰——本文获得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8/2004,“关于公安法学教育定位的若干思考”,《走向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中国首届公安法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本文获得该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004年第4期,“中俄刑事陪审制度的沿革及展望评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1、10/2004,“前科消灭的证据价值研究”,《法商研究》(2004专号)(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22、2004年第4期,“我国侦查构造的改革基础及完善目标”,《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23、8/2004,“侦查程序中被害人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完善”,《侦查学论从》(第五卷)(第五届中西南地区侦查研讨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湘新出准字(2004)第064号独撰——本文获得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4、10/2004,“论我国对沉默权应有的正确取舍态度”,《侦查讯问与人权保障研究》(公安大学侦查讯问与人权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25、10/2004,“刑事证据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独撰26、2004年第6期,“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比较法研究》(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27、2005年第1期,“论程序分流在我国侦查程序中的构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独撰28、2005年第1期,“清代刑事救济程序研究”,《中外学术导刊》,独撰29、2005年第4期,“刑事免责制度的实践意义及构建模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独撰30、2005年第2期,“论刑事免责制度在侦查程序中的构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第一作者31、5/2005,“论侦查程序中的刑事免责制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独撰 32、6/2005,“侦查构造的独立性问题研究”,《江汉论坛》(增刊)(社科类核心期刊),独撰33、8/2005,“新闻自由与侦查不公开的冲突与互动”,《中国诉讼法判解》(第三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撰34、10/2005,“境外赌博犯罪查处的程序法视角研究”,《诉讼理论与实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撰35、11/2005,“抓捕怪案中的侦查方法评说”,《侦查论坛》(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独撰36、1/2006,“论我国刑诉法对公约“特工行动”的借鉴与吸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撰37、2006年第1期,“程序法视角下的境外赌博犯罪研究”,《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38、2006年第2期,“职务犯罪的预防及惩治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一作者39、2006/02/17,“惩处境外赌博犯罪面临的四个问题”,《检察日报》,2006年2月17日第3版,独撰40、4/2006,“清朝乾隆53年之逮捕证考究”,《警史钩沉》(内刊),独撰41、6/2006,“论死刑复核的权力运作及制度建构——兼评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权的回收”,《首届法律适用国际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42、7/2006,“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起源及概念辨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独撰43、7/2006,“侦查公开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辨析”,《侦查学论丛》(第七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独撰44、2006年第4期,“我国构建预审法官制度的否定性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45、10/2006,“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程序再修改研究”,《江汉论坛》(增刊),第三作者46、10/2006,“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程序再修改的具体建议”,《江汉论坛》(增刊),第二作者47、11/2006,“人权保障与警察机关的权力规制”,《公安教育的人文视域》,武汉出版社2006年11月,独撰48、12/2006,“城市自杀秀中的警察角色定位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纠纷解决机制》(内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第18次年会论文汇编(二等奖)],第一作者49、11/2006,“平等抑或平衡:侦查构造中的侦辩关系辨析”,《现代侦查》(第二辑),群众出版社2006年11月,独撰50、2007年第1期,“侦查程序中的非法取证问题评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51、2007年第一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零容忍理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第一作者52、2007年第2期,“赌博罪与非罪的若干新视点研究”,《政治与法律》(法律类核心期刊),第二作者53、2007年第2期, “创新与发展:江西新余、萍乡警务改革模式之评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54、2007年第3期,“论诊所法律教育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独撰55、2007年第3期,“城市自杀秀中的若干警务认识误区探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独撰56、2007年第4期,“公安院校实施诊所法律教育的难点分析”,《公安教育》,独撰57、2007年第5期,“侦查权权力属性热议之冷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58、2007年第6期,“零容忍执法政策若干理论问题之评析”,《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ISSN1671第一作者59、2007年8月上旬刊,“中部崛起理论的程序法制研究”,《商场现代化》(经济类核心期刊),独撰60、2007年第9期,“境外赌博犯罪的经济危害及惩处研究”,《科技信息》,独撰61、2007年11月,“侦查公开与程序参与原则之研究”,载于《公安学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独撰62、2008年1月,“程序法视野下的中部崛起理论研究”,载于《首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独撰63、2008年3月,“从侦查程序的完善看刑事诉权的缺失与构建”,载于《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撰64、2008年第9期,“刑事被害人诉权行使渠道之现实性分析————以“产婴证奸”现象为切入点“,载于《求索》(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期刊),独撰 65、2008年第5期,“警察临战若干基础性问题的法学诠释”,载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P51-P55,ISSN1673-2931,CN42-1743/D,独撰66、2008年第4期,Jurisprudence Views on Producing Infant to Prove Rape,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季刊),P73-P76,独撰67、2008年11月,“证据视野下的“产婴证奸”现象考量”,载于《证据学论坛》(第14卷),P146-P153,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9-0,独撰68、2008年11月,“对检察官客观性观点的几点质疑”,载于《检察论丛》(第13卷),P251-P261,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1-4,独撰69、2008年12月,“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专家意见比较与评析——以公安机关侦查执法活动为视角”,载于《现代侦查(第三卷)》,群众出版社ISBN9-787-5014-4137-2,P1-P10,独撰70、2009年第1期,“侦辩交易的提出及若干形态分析”,载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P27-P30,ISSN1008-4886,CN51-1533/G4,独撰71、2009年第1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警力原则研究”,载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P10-P14,ISSN1673-2931,CN42-1743/D,第一作者72、2009年第2期,“医患矛盾之激化与警察介入纠纷之利弊考量”,载于《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ISSN1671-685X,CN14-1287/D,独撰73、2009年第3期,“刑事诉权视野下的侦辩交易研究”,载于《法治研究》,ISSN1674-1455,CN33-1343/D,独撰——本文被《首届中国警学论坛文集》(罗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337-8/D.290,P610-617)全文转载。74、2009年9月,“重点学科建设基础性理论之研究”,载于《荆楚诉讼论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660-7,P9-17,独撰75、2009年12月,“公安招录改革背景下的侦查学教学内容研究”,载于《侦查学论丛(第10卷)》(中西南地区公安政法院校侦查学术研讨会2009年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39-833-5,P478-484,独撰76、2009年第6期,“公诉权的客观性与追诉性之评述”,载于《北方法学》,ISSN 1673-8330,CN23-1546/D,P100-105,独撰77、2010年第1期,“公诉权基本属性特征之定位”,载于《云梦学刊》,ISSN1006-6365,CN43-1240/C,P76-80,独撰78、2010年第2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强制措施原则研究”,载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ISSN1008-8121,CN36-1213/D,P91-95,独撰79、2010年第3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研究”,载于《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ISSN1671-0541,CN22-1307/D,P18-22,独撰80、2010年3月,“我国公安教育发展回顾与改革前景探析”,载于《公安学论丛》(第四卷),法律出版社ISBN 9-787-5118-0544-7,P96-110,独撰81、2010年第5期,“网络民意在交通肇事案件处理中的价值评析”,载于《交通企业管理》,ISSN1006-8864,CN42-1302/F,P71-72,独撰82、2010年第10期,“纺织类高校法学专业发展定位及其展望研究”,载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ISSN1672-6847,CN35-1268/C,P57-58,独撰83、2010年第30期,“当代湖北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诉权解读”,载于《学理论》,ISSN1002-2589,CN23-1106/D,P65-66,独撰84、2010年12月,Learning and absorbing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Police College ,载于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EEET2010),EI、ISTP收录85、2010年12月,“情报收集工作中若干新科技侦查手段研究”,载于《侦查学论丛》(第1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39-8?-?86、2011年第2期,Principle of Three Cautions in police response to Mass incidents,载于Asian Social Science,ISSN 1911-2017,独撰87、2011年第2期,“两型社会与武汉ETC收费系统之正义解读”,载于《中外企业家》,P80-83,ISSN1000-8772,CN23-1025/F,独撰88、2011年3月,“Means of stealing secrets and anti-stealing by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Secret War”,载于《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2011)》,IEEE Catalog Number: CFP 1114M-PRT, ISBN 978-1-4244-9216-9,P354-357,独撰89、2011年3月,“Escaping the Siege:Problems and Solutions about Law Disciplines in WTU”,载于《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1)》(ISTP收录),IERI,USA出版,ISBN 978-0-9831693-8-3,P422-426,独撰90、2012年第1期,“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滥用及其规制”,载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699,CN42-1596/C,P67-70,独撰91、2012年第1期,“刑事诉讼中举报权之滥用及其规制”,载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ISSN1009-5160、CN42-1818/Z,P16-19,第一作者92、2012年第1期,“达马斯卡权力模式下欠薪入罪现象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为切入点”,载于《长江论坛》,ISSN1005-3980,CN42-1344/D,P55-59,独撰93、2012年第1期(下),“纺织类高校诊所法律教育的应用现状调研报告”,载于《群文天地》,ISSN1009-6302,CN63-1027/G2,P282-283,独撰94、2012年2月,“诊所法律教育方法在我国发展现状之评析”,载于《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CPCI收录),IERI,USA出版,ISBN 978-1-61275-006-4,P239-244,独撰95、2012年第2期,“纺织类高校专业存在及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法学专业为例”,载于《纺织教育》,ISSN1000-615X,CN31-1013/G4,P118-121,独撰
2023-07-05 09:32:262

张荣翼的科研成果

1、论文艺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论文 13000字 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5年2期转摘)2、世界观指导创作说质疑 论文 4000字 广西师院学报1985年3期 3、艺术进步的观念 论文 9500字 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6期4、论艺术的生产性质 论文 7000字 广西师院学报1986年4期 5、文艺研究的危机 论文 10000字 文艺评论1987年3期6、艺术创新的观念 论文 9500字 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5期7、批评:多种模式的选择 论文 4000字 批评家1987年5期8、文艺理论的位置 论文 10000字 文艺评论1987年6期(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88年1期转摘) 9、批评视野与“二度创作” 论文 8000字 当代文坛报1988年8--9期合刊10、批评:第十个缪斯 论文 8500字 批评家1988年3期 11、自由的开拓 书评 1000字 文论报1989年6月5日12、误解的历史与历史的误解 论文 7000字 批评家1989年3期13、现象学文学批评等4篇 译文 13000字 《本世纪文论述评》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4、嬗递的标准与标准的嬗递 论文 8000字 当代文坛报1990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0年7期转摘)15、文学的后事 论文 7500字 文艺评论1990年2期(新华文摘1990年8期转摘) 16、文学概论辅导3篇 文章 14000字 四川自考1991年1、3、5期连栽17、文学理论的两种循环 论文 8000字 文艺评论1991年4期18、流行艺术特征论析 论文 11000字 文艺研究1991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1年10期转载)19、文艺理论正位论 论文 11000字 浙江学刊1991年6期 20、文学与循环 论文 6000字 社会科学家1992年2期21、文学批评标准的三重异质因素 论文 10000字 求索1992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2年6期转载)22、文学原理教程(参编) 教材 25000字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获国家教委1996年高教教材一等奖)23、预见性——文艺理论的反思盲点 论文 12000字 文艺评论199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2年9期转载)24、四川省第15次高教成人自考音乐、美术专业考题评估报告 4000字 1992年年底通过四川省教委鉴定 25、外国文学流派辞典(参编) 工具书32000字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6、善的缺失与文学中的原型 论文 12000字 呼兰师专学报1993年1期27、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论文 12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3年1期28、文学史研究二题 论文 9000字 文艺评论1993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7期转载)29、批评中二元对立模式的潜妄 论文 7500字 呼兰师专学报1993年3期30、文学与循环 论文 8000字 隹木斯师专学报1993年3期31、批评活动的美学定位 论文 10000字 求索1993年4期32、文学批评中的他律、自律 论文 7500字 学术研究1993年4期(学术月刊1994年2期的学术综述上介绍)33、电视文学对文学的观念再构 论文 7500字 社会科学1993年11期34、差别之中见同一 短论 1000字 文艺报1993年11月13日 35、论“文学虚构”的几层含义 论文 11000字 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5期转载)36、边缘、中心、东方、西方 笔谈(5人) 1500字 读书1994年1期37、文学的本源、本质和本体 论文 9000字 江海学刊1994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6期转载)38、大众审美文化的“价值”问题 笔谈 2000字 东方论坛1994年1期(此文是在京学者沙龙中主讲的发言稿,整理成文后发表)39、商品化与文学 论文 7000字 呼兰师专学报1994年2期40、晨思夜话---关于符号的思考 论文 4500字 青年思想家1994年2期41、在教育者和探索者的交点上 论文 11000字 文艺评论1994年3期42、文学氛围中的文学流变 论文 9000字 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4期43、“气”的美学---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美学含蕴 论文 17500字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华美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东方丛刊>>总第9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44、两种文学,两种价值 论文 5500字 呼兰师专学报1994年4期45、深刻的浅薄与浅薄的深刻 论文 7000字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4年4期46、文学史与文学历史 论文 9000字 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6期(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入)47、文学“共鸣说”体现的理论视点 论文 7500字 求索1994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11期转载)48、文学批评中的“二律背反” 困窘 论文 10000字 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3期转载及<<文摘报>>1995年1期转摘)49、文学批评的阐释效度 论文 9000字 北京师大学报1994年增刊50、文学批评学论稿 专著 220000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 51、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 论文 15000字 中州学刊1995年1期52、文学史,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论文 9000字 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1期53、电视,一种文化霸权 论文 14000字 青年思想家1995年2期54、论文艺理论当代视点的建构 论文 10000字 学习与探索1995年2期(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入)55、批评的孛论与反思 论文 6000字 贵州师大学报1995年2期56、史诗的三次衰亡 论文 9500字 人文杂志1995年3期57、回避的时代 ?---论当前的一种文艺精神 论文 9000字 齐鲁学刊1995年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4期转摘)58、第三世界文学与“他者编码” 论文 10000字 文史哲1995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5年10期及《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10期转载)59、艺术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 论文 8000字 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3期60、批评活动的文化惯例 论文 9000字 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11期转载)获重庆市社科成果论文奖61、阐释效度,文学批评的哲学 论文 8000字 学术交流1995年3期62、文学的诗性表达及其变革 论文 13000字 黄冈师专学报1995年4期63、词.曲.小说——中国文学中边缘文体的中心化与知识分子的话语转型 论文 19000字 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东方丛刊》总第12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64、试析流行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差异 论文 12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5年4期65、文学理论的“用” 论文 10500字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3期66、文学研究的外部规律与深度模式——论20世纪文论的走向 论文 8000字 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6期 67、宦鸟书鱼——清代奇儒纪昀 评传 75000字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68、文学理论的有效性与文学对象的变迁 论文 7500字 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1期69、文学史: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论文 6000字 学术研究1996年1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年5期转载)70、从边缘到中心——中国文学文体论 论文 20000字 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96年9期,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71、文学与文化语境 论文 9000字 平顶山师专学报1996年1期72、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 论文 9000字 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8期转载)73、论文艺理论的思维支点 论文 75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6年教改增刊74、“说法”与“活法”——文学中人的表达与其存在矛盾的论析 论文 11000字 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2期75、论文学史的可能性框架 论文 9000字 求索1996年3期76、从供求关系来看文学的内部差异 论文 8500字 学术论丛1995年5期77、批评的精神 论文 4500字 江海学刊1996年2期78、“伯利克”与文学创作 论文 7500字 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2期79、体坛骄子与艺坛明星等6篇 短论 12000字 重庆日报“文化丛林”专栏2月至10月80、文学发展中的“遗忘机制” 论文 10500字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6年4期81、在“进化”图式中的文学 论文 9000字 吉首大学学报1996年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5期转载)82、电视,第三种话语 论文 9000字 艺术广角1996年4期83、中国美学在他者“话语权势”中的错位 论文 15000字 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东方丛刊>>总第16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6月版(人大复印资料《美学》96年1期转载)84、为“平面化”一辩等两篇 论文 15000字 文艺界1996年3、4期85、现代艺术:由创作论向批评论的转型 论文 14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2期转载)86、文学经典机制的失落与后文学经典机制的崛起 论文 12000字 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96年6期转载)87、文学批评中的话题和问题 论文 10000字 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6期88、论文学研究的规则问题 论文 8000字 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4期89、需求与欲望 短论 1500字 南方文坛1996年6期90、思想线索: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议题 论文 12000字 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4期转载) 91、剩余意义的美学价值 论文 11000字 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8期转载)92、诗意美感弹向适意美感——文艺美感的变迁描述 论文 11000字 艺术广角1997年1期93、文学史的时间坐标和哲学性 论文 13500字 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7期转载)94、重建人文精神吗? 论文 4000字 唐都学刊1997年第1期95、文学阅读与读者境遇 论文 8500字 新批评文丛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版)96、文学中理想境遇的三种类型 论文 8100字 当代文坛报1997年2期97、艺术独创探幽 论文 9000字 河南大学学报1997年2期98、从批评的三条途径来看其限度和可能 论文 8000字 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2期99、文学史、本文及其它因素的参照作用 论文 11000字 求是学刊1997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9期转载)100、视觉文化与破碎的文学话语 论文 10000字 当代文坛报1997年3期101、文学史、文学经典化的历史 论文 11000字 河北学刊1997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9期转载)中国文学年鉴——1996-1997年文艺理论研究102、文学潜本文的论析 论文 11000字 社会科学家1997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12期转载)103、文学批评的守望意识 论文 11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11期转载)10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教材(参编) 30000字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6月版105、“看不见的手”与文学创作 论文 10000字 黄冈师专学报1997年3期106、文艺理论阿基米德点的寻求 论文 11000字 海南大学学报1997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7年12期转载)107、看清要点,抓住关键,廓清关系,理顺环节 论文 7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增刊108、元批评话语与批评导向 论文 9000字 求索1997年5期109、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批判三题 论文 11000字 东方丛刊总第21辑1997年3期110、90年代:中国文学话语的八大特征 论文 13300字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1期111、文学:在对话框架中呈现的状貌 论文 10500字 广西师范学院1997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8年3期转载)112、似曾相识燕归来 论文 4300字 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年4期——本文批评与中国文论传统113、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 教材(参编) 40000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7年12月版 114、文学与文化语境 论文 9000字 吉首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文艺理论》99年2期转载)115、走向“被看”的美学 论文 13000字 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1期116、文学批评中的几种话语权力关系 论文 11000字 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1期117、文学批评与文化语境 论文 11000字 青海师专学报1998年1期118、文学史中的述史机制 论文 11000字 求索1998年1期119、创作“成功”的砝码 论文 11000字 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2期——文学评价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转换120、论文学史研究中的辅助线 论文 11000字 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2期121、反对解释的受众 论文 4000字 文艺评论1998年3期122、作者偶像的失落与重生 论文 9500字 河南大学学报1998年4期123、文学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经典和进化 论文 10000字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4期124、论文学中诗性的基本形态 论文 9000字 四川大学学报1998年4期125、文学中创作水准退化的积极意义 论文 11000字 求索1998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99年1期)126、在文化碰撞中的文学选择 专著(主编) 40000字(全书210000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27、不断历史化——文学批评的历史因素 论文 8500字 学术交流1999年1期128、文学史的述史秩序 论文 8000字 齐鲁学刊 1999年1期129、文艺理论不是X 论文 14100字 青海师专学报1999年1期130、误解:文学史的述录机制 论文 8700字 吉首大学学报1999年1期131、三峡文化与重庆文化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论文 7200字 涪陵师专学报1999年2期132、过时与再生——论一种文学机制 论文 10000字 求索1999年3期133、文学在当前市场运作中的几个境遇转向 论文 12000字 艺术广角1999年3期134、论文学批评的历史因素 论文 9000字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3期135、铸造、烛照、逐潮、触骚——论文学创作的四种意识 论文 10000字 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2期136、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 教参 10000字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137、论审美文化中的当代情结 论文 12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1999年3期138、论文学本文的话语性质定位与阐释定位 论文 6000字 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4期139、文学史中的三种价值评判 论文 12100字 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4期 140、重庆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主持人语 3000字 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1期141、文艺与商品经济 论文 6000字 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1期142、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论文 10000字 求是学刊2000年1期(辑入杜桂萍主编的论文集《原创性与文学、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143、全球文化语境与汉语批评 论文 7500字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144、汉语批评的语境分析 笔谈 1000字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145、流行艺术研究 专著 180000字 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8月版146、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与受众的理想幻景 论文 5500字 社会科学200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 11期)147、文艺规律在当代的若干转换 论文 10000字 《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5期148、异质性研究的现实资源 论文 3000字 《文学评论》2000年6期 149、阐释的魅力 专著 269000字 重庆出版社2001年1月版150、三峡文学研究中面对的几对 矛盾 论文 8000字 《重庆师院学报》2001年1期151、 文学阅读与历史维度 论文 13000字 《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5期)152、关于文艺研究中“中华性” 论文 8000字 《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的学理思考153、当前文学研究的视点及问题 论文 10000字 《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3期154、论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 论文 7500字 《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155、教授关于流行文化的对话 笔谈(5人) 400字 《深圳特区报》2001年8月6日156、汉语批评的语境分析 笔谈(5人) 1000字 《求索》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11期)157、关于当代流行文化特征的思考 论文 7000字 《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期)158、文艺学概论 教育部项目教材 73000字(全书360000字,主编之一)“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改革丛书” 成都:天地出版社2001年11月版159、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参编) 专著 22000字 巴蜀书社2001年9月版“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规划项目” 160、高新科技背景下文艺功能的变迁 论文 6200字 《文艺研究》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6期)161、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 论文 9400字 《学术交流》2002年第1期162、关于普适性文学理论的思考 论文 8100字 《求索》2002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163、文艺功能变迁的四个方面 论文 4000字 《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164、文化批评:理论与方法 论文 7000字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0期165、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 论文 14000字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6、在数字化与图象化之间或之外——当前人文学科研究的境遇与策略 论文 7500字 《文史哲》2002年第四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10期167、文艺阐释的语境问题分析 论文 8000字 《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168、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 论文 7000字 《东方丛刊》2002.4 169、中国传统文论的“拼接”方法 论文 10000字 《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170、试析文学史的自律论模式 论文 10000字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171、当前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论文 13000字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172、艺术史的终结?——关于艺术发展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论文 6500字 《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73、论文学史研究中的几组“二元对立”关系 论文 11000字 河北学刊2003年2期174、文学,一种在对话中实现的现实 论文 11000字 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5期175、文学发展中的记忆机制 论文 8000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76、中国文论重建的可能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和必要性 论文 7000字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8期177、文艺问题—文艺之外 的问题 论文 11000字 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178、生成的镜像:港剧与大陆观众 论文 5000字 涪陵师院学报2003年6期179、文学传播中的当代问题 论文 9000字 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2期180、文艺学规则的学理依据 论文 8000字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181、文学史的对话关系与比较文学 论文 5600字 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1期182、文艺阐释方法论刍议 论文 9200字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83、“言”与“思”——关于媒体方式与文艺话语关系的一种解读 论文 10000字 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创刊号184、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论文 4000字 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185、论文学本文的社会定位问题 论文 12700字 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2期186、文学批评价值论:共鸣的低落与震惊的兴起 论文 10700字 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8期187、大众文化导论 教材 20000字(全书30万字,担任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8、面对西方文论的学科策略 论文 论文7000字 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189、关于文学传统的类型分析 论文 9200字 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190、试论边缘学科生长点191、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论文 14000字 长江学术2004年第1期(总第6期) 192、关于两种文学史线索观的思考 论文 6000字 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193、从视觉文化角度对电影的解读 论文 7500字 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94、对文艺活动体制化的三重批判 论文 10500字 珞珈艺术评论第1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12月)195、对文艺活动体制化的三重批判 论文 10500字 郧阳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9期196、冲突与重建 专著 268000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197、文学史研究中体现的几种对话关系 论文 求索2005年第8期198、文学批评导引 教材 45000字(参编其中一章“文化批评”)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198、文艺心理学阐释的两极:创作与接受 论文 6000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99、三种套路的解读——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析 论文 7000字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期 200、意义蜕蚀与经典化 论文 8000字 三峡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201、好莱坞电影跨种族性爱模式分析 论文 10000字 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202、文学接受的多重维度 论文 6000字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203、文学阐释的问题意识 论文 11000字 陕西师大学报2006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204、现代性·对话性·异质性——中国当代文论的内在关键词 论文 14000字 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205、文学研究中的未来意识 论文 11500字 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2期206、文学理论中统和视点的罅隙 论文 11000字 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207、作为文艺原型的中国镜像的变化 论文 6000字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中国文学的后发现代性语境 论文 9000字 《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图像时代的美学管窥 论文 10500字 《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放逐自我:文学的一种可能方式 论文 10000字 《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论诗的不可能性 论文 10000字 《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8期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古今文论——试析古今文论的五种区别 论文 8800字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两种文学经典的夹缝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化语境 论文 11500字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023-07-05 09:32:571

飞岸老师是谁?

飞岸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教授
2023-07-05 09:33:122

尚永亮主要经历

尚永亮尚永亮,男,汉族,1956年生。祖籍河南,长于西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4、1987年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评为教授,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北京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早稻田大学、德国特立尔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铭传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中文名:尚永亮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56年职业:教师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主要成就:长江学者、武汉大学二级教授代表作品:《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等个人简介尚永亮,男,汉族,1956年生。祖籍河南,长于西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以及海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等个人专著、合著、译著20部,主编教材及丛书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18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及在研科研项目多项。有1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学术奖。曾荣获五个一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称号。目前职务现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珞珈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本京都大学、德国特立尔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入选五个一人才,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成就与荣誉讲有《唐代文人生活与创作》等课程,出版专著十余部,主编多部丛书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多种报刊转载、评介,亦为海内外学者多次引用,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曾承担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湖北省及211工程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横向课题多项,其论著先后获陕西省、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三等奖1项,以及武汉_人文社科优秀奖、中南五省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等;其参编的《中国文学史》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要著作及译著1980-1989年作品1、《生命在西风中骚动——中国古代文人与自然之秋的双向考察》,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十年生死两茫茫——古代悼亡诗百首译析》(合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李白诗歌鉴赏》(合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990-1999年作品4、《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5、《唐诗观止》(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00-2010年作品6、《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7、《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合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8、《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9、《唐代诗学》(合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合译),中华书局2001。11、《司马相如传》(合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2、《人与自然的对话》(合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3、《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4、《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5、《唐代诗歌的多元观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6、《中国文化奇人传》(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7、《李东阳评传》(合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8、《唐宋诗分类选讲》(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主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0、《柳宗元集》(合撰),凤凰出版社,2007。21、《唐诗艺术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22、《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精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主要论文及译文1980-1989年作品1、《论〈哀郢〉的创作和屈原的放逐年代》,《陕西师大学报》1980(4)。2、《刘勰对屈原及其辞赋的态度》,《陕西师大学报》1982(1)。3、《辨〈人间词话〉之真》,《江汉论坛》1983(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2)。4、《庄子研究三十年》,《国内哲学动态》1983(11—12)。5、《评徐迟〈九歌——古代社会各阶级的画廊〉》,《长江文艺》1983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3)。6、《论孟郊诗的风格及其成因》,《陕西师大学报》1985(2)。7、《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成因》,《中州学刊》1986(1)。8、《闻一多对庄子的礼赞、解剖和扬弃》,《江汉论坛》1986(11)。9、《天人感应与神秘思维》,《陕西师大学报》1988(增刊)。10、《悲秋意识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88(4)。11、《屈原生年榷论》(合撰),《吉林师院学报》1988(3-4)12、《黄仲则的心态及其诗词的深层意蕴》,《文学评论》1988(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13、《中国古代悼亡诗初探》,《江汉论坛》1989(4)。14、《两种思维的冲突与史学家的苦闷》(合撰),《人文杂志》1989(1)。15、《古代悲秋文人生命样态综论》,《宝鸡师院学报》1989(3)。16、《蒋士铨评传》(合撰),《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990-1999年作品17、《悲秋意识与忧患意识异同论》,《社会科学》1990(2)。18、《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90(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3)。19、《冷峭:柳宗元审美情趣和悲剧生命的结晶》,《江汉论坛》1990(9)。20、《论元和贬谪诗人的后期心态》,《文史哲》1991(3)。21、《白居易对自然的态度及其内在矛盾》,《漳州师院学报》1991(3)。22、《孤愤:元和贬谪文学的精魂》,《固原师专学报》1991(4)。23、《雄直劲健:刘禹锡诗文的风格主调》,《中州学刊》1991(4)。24、《论元和五大诗人的参政意识和政治悲剧》,《人文杂志》199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5)。25、《元和诗人与贬谪文学》,《文学遗产》1992(2)。26、《司马相如赋的主体特征和模式作用》(合撰),《陕西师大学报》1992(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5)。27、《元稹品节片论》,《唐都学刊》1992(2)。28、《关于柳宗元与佛教》,《文学评论》1992(5)。29、《论白居易对屈原陶潜的取舍态度及其意识倾向》,《中州学刊》1993(2)。30、《论白居易所受佛老影响及其超越途径》,《陕西师大学报》1993(2)。31、《贬谪与贬谪文学论纲》,《漳州师院学报》1993(3)。收入《贬谪文学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32、《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延安大学学报》1994(1)。33、《论元和君相与政治兴衰》,《文史哲》1995(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研究》1995(9)。34、《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1997(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8(1)。35、《〈牡丹亭〉中情的变化与表现手法的差异》,《淮阴师院学报》1998(2)。36、《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十年来陕西〈史记〉研究之新进境与新特点》,《百年学科沉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7、《柳宗元刘禹锡两被贬迁三度经行路途考》,《唐代文学研究》第7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38、《现代化进程与自我失落》,《日本学刊》1999(3)。2000年作品39、《文学庄子二十年》(合撰),《中州学刊》2000(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6)。40、《东汉对〈楚辞〉的解读和关于屈原的论争》,《天府新论》2000(3)。41、《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文学遗产》2000(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9)。收入《贬谪文学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42、《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类型和特点》,《东南大学学报》2000(3)。43、《论王叔文集团的革新困境及其失败原因》,《淮阴师院学报》2000(4)。44、《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文史哲》2000(4)。45、《蝉意象的生命体验》(合撰),《江海学刊》2000(6)。2001年作品46、《魏晋名士绍庄之作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1)。47、《司马迁对庄屈之接受及〈史记〉二传的文献价值》,《文学前沿》,第3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8、《矛盾的庄子与庄子的悖论》,《苏州大学学报》200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逻辑学》2001(4)。49、《〈庄子〉在两汉之传播与接受》,《文学评论》2001(3)。50、《人生困境中的执著与超越》,《社会科学战线》2001(4)。51、《唐代诗学走势简论》,《光明日报》2001年7月25日。52、《专制政治压力下的生命体验和心性变化》,《武汉大学学报》,2001(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4)。53、《庄子与名士风流》,《古典文学知识》,2001(6)。2002年作品54、《论庄子的个体关怀和人生思考》,《东南大学学报》2002(2)。55、《从对屈贾陶的接受态度看中唐贬谪诗人心态》,《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56、《评陈友冰先生〈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文学评论》2002(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9)。57、《唐代诗学论纲》,《长江学术》第一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8)。58、《魏晋名士的注《庄》解《庄》及其误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59、《魏晋玄学与庄学新变》,《中州学刊》2002(4)。60、《魏晋时期人物特称现象的文化分析》(合撰),《社会科学战线》2002(6)。2003年作品61、《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以与杨诲之“说车”诸书为中心》,《江海学刊》2003(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5)。62、《孤鸿情结:观照苏轼其人其词的一个新视点》(合撰),《词曲研究的新拓展——中国首届词曲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收入《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5。6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五个层面》,《光明日报》2003年7月30日。64、《论钱钟书对韩愈李贺诗的艺术发微》,《中国诗学》第八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004年作品65、《柳宗元及其诗文简说》,《古典文学知识》2004(1)。66、《唐知名诗人之层级分布与代群发展的定量分析》(合撰),《文学遗产》2003(6)。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2)。67、《八代诗歌分布情形与发展态势的定量分析》(合撰),《东南大学学报》2003(6)。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3)。68、《文情诗画间的营构与追求——苏雪林〈灯前诗草〉艺术略论》(合撰),《武汉大学学报》2004(1)。69、《从接受学角度看钱钟书的韩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9)。收入《古典文献研究丛刊》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3。70、《王维孟浩然隐逸之辨》(合撰),《江汉论坛》2004(8)。71、《唐人的后院——从唐诗中的“药”看唐人生活与创作》(合撰),《华中师大学报》2004(5)。72、《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合撰),《文学评论》2004(5)。73、《论“以意逆志”说之内涵、价值及其对接受主体的遮蔽》(合撰),《文艺研究》2004(6)。《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1)。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74、《柳宗元诗歌接受主流及其嬗变——从另一角度看苏轼“第一读者”的地位和作用》(合撰),《人文杂志》2004(6)。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3)。75、《皎然诗论及其新变》,《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7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两个二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2005年作品77、《“长河”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几个问题》,《长江学术》第7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78、《开天、元和两大诗人群交往诗创作及其变化的定量分析》,《江海学刊》2005(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7)。79、《欧梅对韩孟的群体接受及其深层原因》(合撰),《四川大学学报》2005(4)。80、《日本汉学研究的几个特点及其启示意义》,《中州学刊》2005(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12)。81、《〈楚辞〉在西汉的传播地域与接受群体》,《中国诗歌研究》第3辑,中华书局2005。2006年作品82、《“元和体”原初内涵考论》(合撰),《文学评论》2006(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7)。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83、《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东南大学学报》2006(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8)。84、《义堂周信の杜甫受容について》,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七十册,平成十七年十月。85、《论“元和体”之形成与接受学的关联》(合撰),《福建论坛》2006(6)。收入《古典文献的考证与诠释》,台湾学生书局2006。86、《选题与视角:古代文学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ISSUESOFTAREASTERNLITERATURES》,SaintPetersburg2006.87、《唐代逐臣别诗中的回归情结、艺术表现及成因探析》(合撰),《文学评论丛刊》第9卷(1)88、《论前期五山文学对杜诗的接受与嬗变》,《中华文史论丛》2006(4)。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2007年作品89、《自然与时空——漫议中国古代时空观及其文学表现》,《珞珈讲坛》2,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0、《唐宋贬谪诗的发展嬗变与特点》,《山西大学学报》2007(3)。9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元和诗歌及其研究进路》,《陕西师大学报》2007(5)。92、《唐五代贬官之时空分布的定量分析》,《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转载。93、《数据库、计量分析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转载。《中国文学年鉴》(2008)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4期收录。94、《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察》,《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25卷2008第1期摘介2008年作品95、《唐五代贬官规律与特点综论》(合),《华中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8日第4版摘介96、《论白居易的政治体认、人生解悟与独善观——以白氏之贬及其超越意识为中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97、《论言意、意象及其在中国诗歌中的表现》,《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6期。2009年作品98、《20世纪以来刘禹锡研究综述——以生平、作品及文集的文献学考索为中心》(合),《文献》2009年第2期。99、《清话的魅力》,《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2期。100、《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1期转载。101、《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2期转载。102、《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103、《论方回之崇白及其对白诗的评点》,《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收录,中华书局2009年版。104、《日本汉诗对王维诗之空寂幽玄美的受容》(合),《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2010年作品105、《“诗中有画”辩——以王维诗及相关误解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106、《苏轼与白居易的文化关联及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109、《明初选家之唐诗观及其渊源论略——以高_〈唐诗品汇〉对元和诗人之选评为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日本《中唐文学会报》第十六号收录。110、《“白俗”论之两宋流变及其深层原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111、《中唐乐府讽谕诗之价值评判与元白张王之优劣异同——从接受学角度对清人相关论述的一个梳理和检讨》,《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12、《20世纪以来刘禹锡思想、文学研究述论》(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13、《明清诗坛论争与元和诗歌选录——以元和十大诗人诗的入选和体裁分布为中心》(合),《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114、《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以元_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合),《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3期。115、《从“浅俗”之否定到多元之阐释——清前中期白居易诗接受的阶段性变化及其要因》,《复旦学报》2010年第5期。116、《从选本看元和诗歌在唐宋金元的传播接受——以元和十大诗人作品入选率及其变化为中心》(合),《求是学刊》2010年第5期。117、《名篇与选本——以元和十大诗人被选诗为中心的定量分析》(合),《学术论坛》2010年第9期。118、《论吴梅村对元白长篇的创作接受——兼论梅村体与长庆体之异同》,《文史哲》2010年第6期。119、《明中后期对白居易诗接受向度的承接与转变》,《人文中国学报》第16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版。译文1、《白居易和陶渊明》(译文),《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7。2、《民间故事的形态学与变形论》(译文),《结构主义神话学》,陕西师大出版社1988。3、《中国古典诗中的春和秋》(译文),《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5),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4、《〈史记〉中所表现的司马迁的因果报应思想和命运论》(译文),《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5、《读〈刺客列传〉——主题与变奏》(译文),《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6、《客寓的诗思——认识李白的基准》(译文),《湖北大学学报》1999(6)。7、《李白的长安体验——关于两度进京说的诸问题》(译文),《漳州师院学报》1999(4)。8、《“谪仙人”之称谓及其意义》(译文),《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10)。9、《作者之梦与读者之梦》(译文),《长江学术》第9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编著1、《楚辞研究集成——楚辞评论资料选》(合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司马迁与〈史记〉论集》(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中国古典名著精华》6册(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4、《青少年史通》10册(主编),未来出版社1994年版。5、《明诗话全编》(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6、《宋诗话全编》(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7、《中国古典文学观止丛书》10册(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8、《唐诗观止》(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先秦两汉文观止》(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0、《诸子百家金言辞典》(主编),巴蜀书社1999年8月版。11、《中国文学史》(参编,撰写隋唐文学卷第六、七、八、九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13、《高等语文》(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4、《中国文化奇人传》(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5、《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主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16、《唐宋诗分类选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7、《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精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8、《唐诗三百首·男性读本》(合编),岳麓书社2010年版。19、《大学语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20、《大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此外,分别参加《唐诗鉴赏辞典》、《写作大辞典》、《诗经楚辞鉴赏辞典》等十余部书籍的撰稿工作。获奖1、《论〈哀郢〉的创作和屈原的
2023-07-05 09:33:201

戴建业主要经历

戴建业戴建业,男,1956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已出版学术著作《老子的人生哲学》《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孟郊论稿》《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11部;“戴建业作品集”9卷(包括:《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文本阐释的内与外》《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诗囚——孟郊论稿》《精读老子》《精读〈世说新语〉》《六朝文学史》、《两宋诗词简史》《你听懂了没有?》),编著《中国儒释道经典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主编)等8部。先后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华文史论丛》《读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另有英文译作数十篇。戴建业同时也是一位专栏作家,近三年多来写有约400多篇文化随笔和社会评论,被网易评为“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被“爱思想”网列入“热门专栏”作家。先后出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一切皆有可能》等多部杂文随笔集。2012年荣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2016年荣获香港“明德教师奖”。并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被广大年轻学子羡慕地称为“别人家的老师”,被全国网民誉为“国民教授”。中文名:戴建业外文名:DaiJianye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省黄冈市出生日期:1956年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华中师范大学主要成就:200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代表作品:《老子:自然人生》《老子的人生哲学》职称:教授学术研究本科生课程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文学)、六朝诗歌研究、唐代诗歌研究研究生课程魏晋诗歌研究、唐诗研究、魏晋玄学与文学、《文心雕龙》研究、六朝骈文研究、唐宋散文研究个人成就专著1.《老子:自然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2.《老子的人生哲学》,台北:扬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淡泊老子》,台北:滚石出版社2004年6.《老子现代版——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孟郊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老子智慧心解》,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年9.《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老子开讲》,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12.《浊世清流——〈世说新语〉会心录》,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年13.《六朝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14.《两宋诗词简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15.《文本阐释的内与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16.《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编著1.《中国儒释道经典选编》(与范军合编),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出版社1997年2.《中国散文大辞典》副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全书218万字,执笔21万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3.《唐宋诗词史》(与马承五合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2版4.《林海诗情》(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5.《国学经典读本》(全四册)(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张舜徽学术论著阐释》(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随笔集1.《假如有人欺骗了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2.《一切皆有可能》,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年论文1.《困惑与超越——论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得失》,《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6期2.《论谢灵运诗歌的情感结构及其诗歌的形式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3.《个体存在的本体论——论陶渊明饮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4.《论庄子“逍遥游”的心灵历程及其归宿》,《东方丛刊》1994年第3—4期5.《在言与意之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6.《死的深渊与生的决断——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专辑7.《洒落与忧勤——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6期8.《玄学的兴盛与论说文的繁荣——正始论说文的文化学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9.《否定与新生》,《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10.《对人际的超越与关怀——再论陶渊明归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11.《知性与尽分——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12.《用诗的眼光读诗——论闻一多对古代诗歌的诠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13.《由自卑到超越的心灵历程——论左思的创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14.《从中国诗的现代化到现代诗的中国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5.《文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16.《人民性在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的命运》,《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17.《理性与激情的交融——论闻一多的学术个性》,《闻一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8.《回归自然与澄明存在——论陶渊明诗歌语言》,《九江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19.《生命的激扬与民族的活力——论李白的历史意义》,《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0.《恬然澄明》,《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21.《论陶渊明回归自然的生命动力》,《平顶山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22.《养拙与守真——论陶渊明归隐》,《九江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23.《文学研究与人文关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24.《“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第二届中日学者陶渊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25.《“忧愤”与“激荡”——元嘉士庶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的情感基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6.《“学术之宗,明道之要”——论〈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史意义》,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09年第5期27.《别忘了祖传秘方——读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读书》2006年第1期28.《词语·词风·词艺——论清真词》,《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29.《论元嘉七言古诗诗体的成熟——兼论七古艺术形式的演进》,《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30.《左鲍异同初探——比较分析左思、鲍照人生境遇与人生抉择》,《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期31.《“类例既分,学术自明”——论郑樵文献学的“类例”理论》,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第3期32.《论郑樵文献学的知识论取向》,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09年第5期33.《学术流派的盛衰与各科知识的消长——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上)》,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6期34.《辨体·辨义·辨人·辨伪——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下)》,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第2期35.《文化认同与文化转型——张之洞与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分析》,《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第2期36.《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构——论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张舜徽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37.《论“诸子还原系列”的学理意义》,《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38.《谈言微中,妙语解颐——〈世说新语〉品读》,《名作欣赏》2013年第2期39.《平面化的思想与碎片化的知识——纵论微博》,《文艺新观察》2013年第4期40.《入门蹊径——读张舜徽〈初学求书简目〉》,《张舜徽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41.《卖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42.《唐诗与唐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讲演录》,贵州教育出版社2013年43.《宋词与宋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讲演录》,贵州教育出版社2013年44.《求学之方与治学之道》,《光明日报》2014.11.1145.《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中古与近古文献学史撰写构想之一》,《江汉论坛》2013年第12期承担课题1.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元嘉诗歌研究》(01JA750.11-44054)(2001-2004年)2.“《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主持),(2004——2008),项目金额5万元,项目编号:232800(横向)3.“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语言批评”(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主持),(2008——2011),项目金额8万元,项目编号:YYZX0903科研获奖《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获200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学年度学校优秀教学三等奖。2001学年度学校优秀教学二等奖。
2023-07-05 09:33:261

刘子玄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刘子玄 年表 生平 家学渊源 刘知几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刘珉为北齐唯阳太守,祖父刘务本为隋留县长。知几的从祖父刘胤之“少有学业”,在隋时即与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友”。唐高祖武德年间为信都令,曾与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著作郎杨仁卿等,一同撰成国史和实录,并因之授封阳城县男。刘知几的从父刘延佑进士及第,颇有文名。刘知几的父亲刘藏器在高宗时为侍御史。监察御史魏元忠很称赞刘藏器贤能,高宗也打算提升他为吏部侍郎,因遭魏玄同的反对,便放他出为宋州司马。其执法如山,无所阿私,言词抗直,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批评当朝天子“用舍由情”、“失信”。 刘知几有两位胞兄,长兄知柔,仲兄知章。知柔“性简静,美风仪”,与知几俱以善文词知名,在官也有善政。累迁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封彭城县男。据李邕《刘知柔神道碑》云:“公春秋七十有五,以开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遇疾,薨于东都康俗里之私第。”依此推断,知柔当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比知几长十二岁。李邕称颂知柔先人“莫不都长忠方,简质贞亮,业行优绝,政理殊尤”,赞美知柔“立年博达,典学为海;懿文为林,镇重为山,幽静为骨,清谈事约,言遣理深。谦常后身,俭不逼下”,且“仪形硕伟,风神散逸”。 知几出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那年,其父五十有四,知柔一十有三。他生长在“鼓簧史撰,柱石邦家”的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里,整个家庭氛围的习染,使刘知几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知几的先辈中,同史学颇多关系者是他的从祖父刘胤之和从父刘延佑,而其父兄皆以词学知名,幼年时代的刘知几多受父兄黛陶,颇善文词,这为他一生的学术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知几夙好史学,也许受了从祖、从父的影响,更重要的乃是个人的志趣,其父能顺其秉性,采取了“因材施教”之法,调动了刘知几求学的积极性,使之顺利地踏上了史学道路。 少年学习 有关刘知几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刘知几在《史通》中有所记载。《自叙》说: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是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于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无暇。刘知几《自叙》相当具体地叙述了他在二十岁前的读书生活。刘知几从十一岁读《左传》,次读《史》、《汉》、《三国志》,再次读“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不只是一史唯读一部,而是“触类而观”,到了十七岁便“窥览略周”。《隋书·经籍志》着录史部之书凡817部,13264卷,知几若“窥览略周”的话,其数目实在不小。以半数计,也是相当可观了。 刘知几走了一条自己的治学道路。他不走“精此一经”之路,“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他博览古今史籍,目的是想了解“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他“触类而观,不假师训”,凡所读书,粗知“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这种治学的目的和方法,一反经学笺注主义,为了通晓古今沿革变迁,采用的是“通古今之变”的方法。 “不假师训”,走独立钻研的路,这其中首先表现为他不盲目迷信师训,而且对师训、成说表现出某种怀疑和批判精神。他在《自叙》中说:“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 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少年刘知几的质疑精神,是其治学风格的重要特征。刘知几在青少年时代博极群书,积累了融会古今的渊博学识,从而打下了一生的学问基础。这博通的治学道路是少年刘知几治学的又一特征。前已提及,少年刘知几在十七岁前对古今史籍“窥览略周”,已属不易。他在经、史之外,也读了大量文学的书。尽管他夙好史学,但家学传统的薰陶,父兄的言传身教,也颇喜诗赋。 他是在高宗永隆元年(680)应科举进士及第的。在《史通·忤时》篇说:“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大体反映了他在举进士之前的学习历程。经史文的结合,奠定了他一生治学的基础。 知几“以同学知名”应该是二十岁前后的事,他说:“余幼喜诗赋,而壮都不为,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余初好文笔,颇获誉于当时,晚谈史传,遂减价于知己。”结合“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的话,可以看出知几青少年时代奔走文史的路径。 《史通·自叙》中也曾披露,他在科举前“未暇”“专心诸史”,而“射策登朝”之后,“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年岁,公私借书,恣情披阅。”这说明,知几在幼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从亲职教育中很早就喜欢上了史学,确立了学史、研史的志愿。二十岁前由于父兄的黛陶,也一度喜爱诗赋文章,颇得世人称誉。自踏入仕途以后,乃专心于史学事业。 步入仕途 刘知几二十岁后步入仕途,随着学识日进,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史学的看法。知几进士及第后,经吏部考试,授获嘉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主簿。这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负责一县的文书,是县衙幕僚之首。知几在公务之暇仍潜心坟典,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杂记小书,在所浏览。当时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自然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两大重心,获嘉县地近两都,知几得以旅游京洛,饱览公私藏书。自永隆元年(680年)入仕起至圣历二年(699)调职京都止,近二十年,知几都是在公务之闲博览群史,实际上是学史研史的二十年。 刘知几登上仕途之时,适值武则天以皇后身分干政之际。她是实际上的执政者。到武则天统治的最后时期,即天授(690—692)之后,社会政治紧张的局面方趋缓和。天授初年,武氏急于培植拥护她的社会力量,取得士人支持,收天下之心,因而“大搜隐逸”,一时间官吏冗滥成灾。刘知几在天授二年(691)十二月,以刚直的态度,敏锐的政治眼光,上书请淘汰尸位素餐的官吏。同年,知几又上书建议“刺史非三岁以上不可迁官”。 证圣元年(695年),刘知几针对当时赦有无度的弊端,提出“节赦”的主张。 刘知几表陈四事,涉及于官吏的社会作用、选拔标准以及管理使用办法等诸方面的问题,而集中于对现实政治中妄授妄施等腐败现象的批判。 就在这个时期,刘知几写了一篇《思慎赋》。这篇赋既显露了刘知几的才华,也道出了他的苦闷,特别是抒发了他在苦闷之下经过冷静思考而痛下的志向。以知几之博学卓识之才,充任九品主簿,自然是大材小用,而且从弱冠之年入仕之始直到写《思慎赋》时已十五年没有迁升,感到仕途前程渺茫,这“思慎”只能是对现实的抗争。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刘知几身居仕班,但他没有成为政治家,是社会没给他提供机遇。唯其如此,他的精力又集中在学术事业上去了。 史馆遭遇 武后圣历二年(699),三十八岁的刘知几在做了十九年获嘉县主簿后,调任京师定王府仓曹。这次调职,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其一,此时的刘知几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学者。青少年时代已以文学知名,主簿任上多次上表,也展示了他的才华。其二,则天诏修《三教珠英》,以为刘知几是个人选。据《旧唐书·徐坚传》载:“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知几、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在圣历二年(699)。 《三教珠英》于长安元年(701)修成一千三百卷,次年知几出任著作佐郎。时年四十二岁。适如他自己所说:“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从此开始了他的史官生涯 。著作佐郎是著作局里的职任。著作局设有著作郎和著作佐郎,佐郎六人,秩位从六品上。自刘知几进入史馆后,面对着无数难以克服的矛盾。刘知几在《史通·自叙》中回顾自己在史馆修史的往事,不无感慨地说:“长安中,会奉诏预修《唐史》。及今上即位,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义,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沉。虽自谓依违苟从,犹大为史官所嫉。” 刘知几自长安二年(702)进入史馆,至中宗景龙四年(710),九年之中,“三为史臣,再入东观”。“长安二年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这是一为史臣,一入东观(史馆)。中宗即位之后,“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这就是二为史臣。中宗还京不久,“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这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这些年,他参与修过《唐史》,重修《则天实录》等。但是,修史并没有给刘知几的功名追求带来多少帮助。 《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记载说:“景龙二年四月二十日,侍中韦巨源、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侍郎宗楚客、中书侍郎萧至忠,并监修国史。其后,史官太子中允刘知几以监修者多,甚为国史之弊,于是求罢史职,奏记于萧至忠。” 刘知几辞去史任之后,出任太子中舍人,又为修文馆学士。 私撰史通 长安二年,开始私撰《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并未投入主要精力。他在长安四年(704)曾作了《刘氏家史》十五卷和《谱考》三卷。神龙二年(706)中宗还京师,知几逗留东都。《史通·忤时》回顾了当时的情景:“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予求番次,在大驾后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由是驿召至京,令专执史笔。” “驿召至京”在景龙二年(708),自神龙元年至景龙二年,知几“一为中允,四岁不迁”,但他“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定是集中精力撰写《史通》的三年。有人说他躬为史臣,不书国事,私自著述,就是指撰写《史通》一事。知几于景龙二年(708)被驿召至京,专领史事,迁秘书监。就在这时提出求退史职的要求。其实,他至少已集中三年的精力撰写着《史通》,至景龙四年(710)二月,全书完工,凡二十卷。 学术思想 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刘尚实用,反浮词,抨击六朝骈文的颓靡之风,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赋,主张运用当代通用的语言,反对依仿古语,反对形式模拟。这些论点,都给后代散文家以启发和影响,乃是中唐古文运动之先声。 许冠三以为:“刘知几师承遍及四部。……但其中以《左传》、《论衡》、《文心》三书尤具决定性作用。”“《左传》是刘知几史学入门师,仰慕的‘述者之冠冕",创建实录史学原理之实存典范,影响于《史通》字里行间。”“从《史通》所言史之大用与要务看,更显得知几是《左传》学派之传人。”(《刘知几实录史学探源》,《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2辑) 许凌云提出,刘知几继承了孔子、司马迁以来的优良史学传统,继承了扬雄、桓谭、王充以来的批判哲学的战斗风格,也继承了前人著作,尤其是王充《论衡》和刘勰《文心雕龙》的撰述形式,写出了《史通》。许文重点分析了司马迁继《春秋》之业思想和所开创的通史家的道路、王充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怀疑批判精神、刘勰的史学思想与《文心雕龙》的编纂形式对刘知几的影响(《刘知几学术思想渊源》,《齐鱼学刊》1992年第1期)。符定波认为,刘知几把“史识”作为“好是正直,善恶必书”的高贵品质和勇敢精神,比孟子说得更明晰、更系统(《试论刘知几的史学渊源》,《常德师专学报》1982年第4期)。 谢保成指出,刘知几对历史著作的类别、源流和体例等方面的总结,是直接继承了《隋书经籍志》史部的分类和序论而加以理论化的(《〈隋书经籍志〉对〈史通〉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历史观点 求实精神 李秋沅的《〈史通〉的求实精神》(《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一文认为,刘知几的求实精神表现有三:一是从史书的体裁、史书的体例和史书的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了史书的编纂必须“因俗”、“随时”,才能忠实地反映出历史面貌。二是贵直书,斥曲笔。三是信灾祥,重人事。 代继华的《刘知几论实录》(《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把唐初政治、史馆修史制度与刘知几的“实录”史学主张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刘知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实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总结,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实录史学原则。他把史学同现实生活的关系、史学的社会功用、史料学和历史编纂学、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以及史学家对入史人物、文章和事件等的选择、历史评论和史学评论都纳入了这一“原则”范畴,以此来剖析和评判史书、史学家。尤其是刘知几敢于尖锐地批评孔子、“御撰”《晋书》以及其它一些唐修“正史”、史馆所编撰的“唐史纪传”,等等,“实录”原则就是其坚实的基础和出发点。 史书评论 《史》、《汉》二史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刘知几对于二人的评价表现出较多矛盾。80年代围绕刘氏是否“尊班抑马”出现争议。刘文英说,刘知几常推纪传体断代史,抑通史。抑马扬班,从当时编修史书的实际来看,也有道理(《〈史通〉的历史地位》,《文史哲》1981年第6期)。许凌云的《试评刘知几纪传史评论的失误》(《中学历史教学》1983年第5期)、《刘知几“抑马扬班”辨》(《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刘知几关于史议体例的评论》(《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三文主要认为刘知几从总体上贬低了司马迁而抬高了班固。 施丁认为,刘知几肯定了司马迁的独创精神、实录精神和史学才华。因此,全面来看,刘知几对《史记》是一分为二的,指出长短,而以长为主(《论刘知几和章学诚之评司马迁》,《司马迁研究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贾忠文指出:关于纪传史源流的评论,刘知几明确主张《史》祖《汉》流,并未抑马扬班。关于纪传史诸体评论,刘氏只是无创新而已,并无抑马之说。关于《史》、《汉》两家之评论,刘固然批《史》扬《汉》不少,但对《史记》赞誉和对《汉书》责难也很多,因此也谈不上“抑马扬班”(《〈史通〉“抑马扬班”再辨——与许凌云同志高榷》,《江汉论坛》1990年第10期)。 主要作品 作品集 刘知几著有《刘氏家乘》十五卷、《刘氏谱考》三卷、《史通》二十卷、《睿宗实录》十卷、《刘子玄集》三十卷;合著有《三教珠英》一千三百一十三卷、《姓族系录》二百卷、《唐书》八十卷、《高宗实录》二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则天皇后实录》三十卷。《文馆词林》。 有文集三十卷,已散佚,仅有《史通》传世。《全唐文》录其《思慎赋》、《奏记肃至忠》等文。《全唐诗》仅录其诗一首。敦煌残卷《珠英学士诗》中尚存诗三首,收入《全唐诗外编》。 刘子玄的诗文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唐代·刘子玄《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唐代·刘子玄《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2023-07-05 09:33:461

先秦楚地死神是怎样的?从大司命、河伯谈起

我们对于西方一袭黑衣黑帽、手持镰刀的死神形象耳熟能详,但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死神形象却知之甚少。在屈原的描述里,大司命代表了黑暗崇拜,河伯相对和蔼可亲,这与楚地的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跟随文史君,通过比较中西死神神话,一起来看看《楚辞》世界里先秦楚地的死神形象吧。 一、死神从哪里来? 关于中国早期诸神神话,围绕其产生历来争议很大。苏雪林先生认为中外早期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神话的交流传播,例如西亚的死神尼甲、水神兼死神哀亚,埃及死神奥赛里斯,印度的死神阎摩等死神神话先后流传到中国,并成为中国死神神话的素材。这可以说是域外宗教神话比较研究的滥觞。她曾在《我研究屈赋的经过》中提到:「 ”我发现了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中国文化是世界的一支。我研究屈赋竟得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方法。” 阎魔罗阇 朱大可在2014年出版著作《华夏上古神系》,按照其逻辑进一步提出独特的「 ”神名音素标记”概念,同时指出全球各地的上古神话均起源于非洲。在书中通过论证指出楚文化是本土文化、黄河文化和印伊文化的「 ”三元组合”。 当然死神的说法与本土的鬼神观念息息相关,楚地突出的巫术文化也给死神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屈原《九歌》在今天不少学者看来就是一组祭神曲,而其中大司命、河伯都具有「 ”死神”形象。 楚巫文化 二、昼夜与生死——大司命 《九歌·大司命》描写大司命的形象,开篇即气势宏大: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屈原剧照 关于首句「 ”天门”,《淮南子》注云:天门,上帝所居紫微宫门也。洪兴祖援引东汉末高诱的说法认同这一观点。然而有学者进一步论证提出,高诱说并不符合屈原所处战国时代对天门的认识,《大司命》中的天门是昼夜变化之门,也是出生入死之门。在详实的论证下,这一观点更加突出其「 ”死神”形象。大司命的上场,伴随的是生死之门洞开、滚滚乌云遮天;是旋风开路、暴雨清洗大地。「 ”乌云”「 ”飘风”「 ”涷雨”这些意象无疑是冷色调的,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司命出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权威、威严与冷酷。天下九州,黎民百姓,生杀予夺,在吾一人!尽管是迎神女巫对其的赞颂,但其实也是一个死神的自述。 先秦时楚疆域 《大司命》中接着描绘这位死神大人: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其中「 ”阴阳”二字,让人想起古代思想家用阴阳二气的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之道与生死本质。「 ”众莫知兮余所”,这是迎神女巫的唱辞:谁也不知道大司命的作为职掌。看似令人费解:既然不知道这位大人的所管为何还要去迎接这位神?其实反映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并不知道生死本质,而「 ”死”是上天强加于人的,人只有被迫接受,因而人们对神秘主义的死亡存在着巨大的恐惧和无奈,不知道这位死神大人的镰刀会落在谁的头上,正是因为如此,才虔诚的去迎神娱神。 动漫《秦时明月》里的大司命 在迎神之后,《大司命》结尾写道: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死神来了,死神去了。重新刮起来时的旋风,驾着龙车冲向高空,留下的只是迎神女巫个人的惆怅——也许还想着死神能多停留一会儿,再听我更加虔诚的吟唱,然而死神却依旧离我而去。是不符合情理吗?可神为什么要符合人的情理?在死神大司命的眼里,人不过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实在太渺小了,根本不值得过多关注。众生就是神的庄稼,待到庄稼长成,便是要收割了。而最后一句「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可以说其中有着作为一个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可奈何,也可以说是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但无论怎样说,在格外崇巫信神的楚地楚人的眼里,这就是现实、这无从选择、这便是神给众人的命运,无需抱怨。大司命作为这样一个死神,是高高在上的,纵使冷漠依然得万众瞩目。 三、另类死神——河伯 (一)因水死,成水神——另类死神 关于河伯,其本名叫冯夷(冰夷),按照《抱朴子·释鬼篇》言, 冯夷过黄河时突然涨水,不慎落入水中而被淹死,随后被封为黄河之神。因为落水而亡,而被封为水神,在早期,楚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负父投水的曹娥,被后人称作游江女娘,即有水神之意;伍子胥虽不是直接水死,但因为死后被投入江中,被后人认作涛神,也即是水神兼死神。 伍子胥 当然「 ”水”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楚地一直以来有着「 ”太一生水”的信仰,对水有着独特的感情。楚地的祭祀文化中突出的一点便是水神祭祷,根据学者杨华的研究(参考文献2),这些祭祀包括「 ”江”、「 ”大水”、「 ”大川”、「 ”汉女”、「 ”湘君”及「 ”湘夫人”、「 ” *** ”、「 ”淮河”「 ”曲池”等, 北方地区常见的「 ”河伯”、「 ”玄冥”、 「 ”罔两”等水神也在楚地偶有祭祀,此外「 ”水上”、「 ”溺人” 等厉鬼也是楚人祭祷的对象。 (二)死神与河神之间——河伯 《九歌·河伯》描写河伯的形象,首先写道: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河伯的出场同样是气势非凡,大风掀动波浪,二龙并驾齐驱,但和《大司命》相比少了不少威严,多了一些平易近人。「 ”与女游兮九河”,我和你河伯畅游在那九河之上,这是迎神女巫之言,是相当大胆的,比起大司命的庄重威严,这无疑显得轻松和自然。 《河伯》中接着写道: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为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前两句描写的是河伯的宫殿,鱼鳞蛟龙、紫贝朱红;而河伯本人,则是乘着硕大的白鼋,更有数尾鲤鱼紧随其后。如此的华贵,却能够和迎神女巫共处,甚至话语之间仿佛还产生一种情愫,这样的一位水神、死神,的确与大司命不同。 河伯 《河伯》末尾写道: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同样作为死神,大司命来也傲然,去也傲然,没有和迎神女巫有任何过多接触;而河伯却愿意和迎神女巫握手道别,甚至接受了迎神者的送别。与大司命相比,河伯这位死神的确更加的亲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应该说这其实就是楚地死神的两种不同形象:以大司命为代表的是黑暗的死神,从文中的词语、到文中的场景,都是黑暗的、冰凉的,令人不寒而栗,望而生畏;以河伯为代表的是光明的死神,文中的词语是欢快的、色彩是鲜艳的、文中的场景是暖色调的,死神乐于和人类相处,接受人类的感情,「 ”这个死神不太冷”。 不管是大司命还是河伯,都得到了人们的称颂,然而我们也可以理解,二者在楚人眼里也有高下之分。河伯终究只是一位黄河之神,能力有限,带给人们的影响也有限;而大司命作为掌管万千百姓的大神,一手生杀予夺,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无疑大司命会更受楚人重视——楚人奉行的是一种力量崇拜,并不去讲好坏善恶的标准,只要你有力量就会被崇尚,从这个意义上,其力量崇拜实则也是一种「 ”黑暗崇拜”。 文史君说: 先秦楚地的死神形象,可以分为以大司命为代表的「 ”黑暗死神”和以河伯为代表的「 ”光明死神”,两种死神虽均被楚人重视得以祭祀,然而前者更胜一筹。以大司命为代表的死神形象是占主导地位的,而这也使得楚人的黑暗崇拜更加突出。低喃死神语,暗夜楚之灵,这种黑暗崇拜充实了楚地的巫术文化,也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的神秘。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杨华:《楚地水神研究》,《江汉论坛》2007年08期。 3、罗家湘:《「 ”天门”与九歌>二司命的生死交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郑大嵩阳国学会)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好书分享 感谢您读完我们今天的文章! 楚地的历史和神话传说,以其迥异于中原的地方特色而别具魅力。而这些楚地的传说,大多记录在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地文人所特有的文学作品,即楚辞里。遗憾的是,隔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回望,我们今天的多数人已经很难读懂楚辞,更别说里面的历史和故事了。不过,有了这套注音注释插图版的楚辞,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注音注释 全新校注+收录全篇+全简注释+随文注音,如此好书,原价118,现价只要59元哦~一顿肯德基都不止这个钱了吧~ 楚辞(畅销100万册《诗经》同款。易中天、冯唐、张皓宸推荐, ¥59 购买
2023-07-05 09:33:521

杨华的发表论著

一、著作类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3、《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冯天瑜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4、《中国文化史》(与冯天瑜、任放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7年彩色增订本。5、《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主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二、论文类1、《从赋<诗>言志与引<诗>言志》,《中日邦交二十周年纪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2、《宴乐桑猎画像与战国宫苑社会生活》,《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1期。3、《礼乐文化与古代东方社会》,《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4、《先秦乐文化的区域差异》,《原学》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5、《〈尚书?牧誓〉篇新考》,《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6、《人治社会及其文化机制》,《学术论坛》1996年第8期。7、《孔子与音乐》,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辑刊第5辑,日本和泉书院,1994年。8、《从楚文化中探寻日本文化之源》,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辑刊第6 辑,日本和泉书院1995年。9、《周代前期的文化整合》,《江汉论坛》1996年第8期。10、《孔子忠孝观念溯源──兼论先秦时期的宗族依附》,《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11、《春秋战国时期“宗统”与“君统”的斗争──兼论我国古代忠孝关系的三个阶段》, 《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12、《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与冯天瑜合撰),《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13、《贯穿古今,打通中西──评冯天瑜教授新著<人文论衡>》,《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春之卷。14、《知识分子的“纯化“与“泛化”》,《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3期。15、《人文精神问题讨论综述》,《人文论丛》1998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6、《汉承秦制与汉承楚制》,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辑刊第9辑,日本和泉书院,1998年。17、《入蜀纪行》(译文),《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8、《“勒马回缰作旧诗”——闻一多的第一次转折》,《光明日报》2000年1月14日。19、《英美学者的礼制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月11月17日。20、《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21、《论闻一多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方法》,《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2、《在汉口的外国人权益》(译文),《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3、《踊辟礼综考》,《人文论丛》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4、《先秦衅礼研究》,《江汉论坛》2003年第1期。25、《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26、《出土日书与楚地的疾病占卜》,《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7、《先秦血祭礼仪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28、《禭·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仪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29、《论闻一多的中国文化史研究》,《闻一多研究集刊》第9辑,武汉出版社,2004年。30、《“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31、《楚礼庙制研究》,《楚文化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32、《新蔡简所见祭祷礼仪二则》,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二辑,湖北育出版社,2005年。33、《先秦财政史研究概要》,载《中国财政史研究概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34、《治礼学贵在贯通——评彭林教授新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2期(夏之卷)。35、《汉代明器所见之楼阁与乐舞》,日本日中文化研究会编《曙光》特辑第3辑,日本翰林书房,2005年。36、《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选摘;《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37、《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春之卷)。38、《“谅阴不言”与王权更替》,《中国社会史评论》第六辑(2005年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39、《新蔡楚简祭祷礼仪杂疏(四则)》,《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0、《<序宁祷券>集释》,《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辑,湖北育出版社,2007年。41、《楚地水神研究》,《学鉴》第一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42、《传统学术中的学派》,《光明日报?国学版》2007年9月13日。43、《新蔡祭祷简中的两个问题》,《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4、《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5、《说“谪”——兼论汉代政治谴告理论的民间基础》,《学鉴》第二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46、《经学史研究的复兴》,载冯天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23-07-05 09:33:591

沈晓阳的荣誉称号

1993年,获“全军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获“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总参兵种部“优秀党员”称号。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金奖”。2006年,获湖州师范学院“优秀党员”称号。主要研究经历:主要从事哲学和伦理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自由、公平正义、人的本质和价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有比较集中的和系统的研究。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近20篇论文被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报刊全文转载。出版《自爱论》(1989年)、《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毛泽东与民主》(1993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论(大众读本)》(1995年)、《自由层次论》(1999年)、《威慑人类》(2002年)、《正义论经纬》(2007)等著作十余种。主编《千年军事回眸丛书》六本(2000年)。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别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总参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主持的研究项目:主要的研究成果:著作类:1.《自爱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2.《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毛泽东与民主》,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7月。3.《万里疆场任我行——贺龙兵法》,中原农民出版社,1995年7月。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论》(大众读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5.《自由层次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6.《千年军事回眸丛书》(六本),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7.《威慑人类》,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8.《正义论经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论文类:1.《论自由的诸心理因素》,《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1989年第3期全文转载2.《人被什么引向极端利己主义》,《社会科学报》140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3期转载。3.《政治自由新解》,《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2期。4.《规律.趋势.人的活动》,《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1993年9月在全军院校第二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三等奖,1993.10在总参直属院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5.《“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能囊括人的本质》,《社会科学报》165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89年第5期全文转载6.《论人道主义的平等观》,《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4期。7.《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6期。8.《生产力与人》,《攀登》1991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1年第3期全文转载。9.《论事物的双重本质》,《现代哲学》1991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10.《要辩证地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东岳论丛》1991年第6期。11.《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初探》 《现代哲学》1992年第2期。12.《“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辨析》,《复旦学报》1992年第5期。13.《联系范畴是贯穿辩证法的主线》,《东岳论从》1993年第1期。14.《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现代哲学》1993年第4期。15.《人格自由论》,《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16.《论自由的四大基本层次》,《东岳论丛》1994年第3期。17.《哲学:一个理想的世界》,《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6年第3期全文转载。18.《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19.《论交换的正义》,《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20.《社会转型与婚姻道德》,《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4期。21.《论邓小平新时期价值观的结构系统》,《现代哲学》1997年第2期。22.《邓小平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求是》1998年第14期。23.《论自由与人的本质》,《人文杂志》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24.《论矫正的正义》,《攀登》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25.《马克思“有个性的个人”思想探析》,《探索》2002年第1期。26.《西方伦理学中的责任根据理论探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2002年11月全文载转。27.《意志自由论与决定论关系辨析》,《江汉论坛》2002年第10期。28.《“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探索》2003年第2期。29.《博爱观念的现代诠释》,《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30.《西方正义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31.《政治文明的结构分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32.《“世界历史”视镜中的社会主义》,《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33.《革命逻辑向执政逻辑转换的政治哲学分析》,《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34.《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实践探要——再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35.《论实践的三种类型和两个维度》,《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36.《责任的伦理学分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37.《走向隐形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思路》,《求实》2006年第2期。38.《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39.《以正义精神塑造廉政文化》,《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40.《政治文明视野中的道德-法律关系》,《理论导刊》2007年第6期。41.《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探析》,《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获奖类:1.《规律、趋势、人的活动》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1993)。2.《规律、趋势、人的活动》获总参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3.《规律、趋势、人的活动》获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4.《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获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5.《自由层次论》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6.《自由层次论》获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7.《自由层次论》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8.《自由层次论》获总参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9.《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别奖(2003)。
2023-07-05 09:34:121

魏天无人物简介

魏天无魏天无(1967~),祖籍河北饶阳,生于湖北荆门。1988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2004年相继在该校获得文艺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中文名:魏天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荆门出生日期:1967年职业:副教授毕业院校:华中师范大学主要成就: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代表作品:《不可能的“纯诗”与可能的诗》《以诗为诗:网络诗歌的“反网络”倾向及其特征》祖籍:河北饶阳个人情况主要从事文学基本原理、文学批评学、现代诗学理论研究。现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承担课程1.《文学文本解读》2.《文学原理》3.《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专题》学术成果(一)论文类1.《不可能的“纯诗”与可能的诗》,《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立2.《以诗为诗:网络诗歌的“反网络”倾向及其特征》,《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独立3.《九十年代诗论中的“知识分子写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独立4.《近年来国内网络诗歌概观》,《文艺新观察》2004年第3期,独立5.《张执浩诗歌论——兼论当前诗歌写作中的几个问题》,《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独立6.《1999年以来的国内网络诗歌:状况、特征和问题》,收入《2004—2005中国新诗年鉴》,海风出版社2006年4月版,独立7.《怎样细读现代诗歌——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第1期,独立8.《诗人小说家笔下的“观念”与“诗意”——张执浩的小说写作》,《小说评论》2007年第3期,独立9.《诗歌与批评的新召唤》,《文艺报》2008年2月19日,独立10.《新诗标准:在创作与阐释之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独立11.《“寻求对于真理的服从”——王元化与〈王元化集〉》,《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6期,独立12.《口语、个人与传统:近年中国诗歌现象述评》,《江汉论坛》2008年第7期,独立13.《小说·历史·真实——李洱〈花腔〉与小说文体》,《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独立(二)专著类1.《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九十年代诗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独著2.《叙事的诗意——我读张执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独著3.《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独著四、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1.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项目《网络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生产、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编号:YB105-60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2—20062.参与中宣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课题组子课题《当前文学状况的调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协2002—20053.主持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文体与文学传播形式变迁的研究》。编号:08JA751017教育部2008—2011五、获得的省部级奖励
2023-07-05 09:34:271

马秀玲多大了

马秀玲马秀玲,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管理学博士。200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历与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历与学位。中文名:马秀玲国籍:中国出生地:陕西省西安市职业:管理学博士毕业院校:武汉大学主要成就:2009年10月参加了由全国妇女发展研究会、福特基金会主要成就:参与武汉市人事局委托课题“武汉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撰写参与武汉市人事局委托课题“武汉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撰写代表作品:《中国公务员培训模式发展及展望》等性别:女研究方向组织与人事制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制度主讲课程为本科生、硕士生、MPA生讲授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体制比较、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学、西方行政思想史、社会学、专业英语等课程。主要荣誉2009年10月参加了由全国妇女发展研究会、福特基金会、天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做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党政部门女性省部级公务员职业发展与成长路径研究》论文获该论坛一等奖。主要论文【1】李和中,马秀玲.布莱尔政府的国民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及其借鉴意义,《新视野》,2006年第11期。【2】马秀玲.公务员个体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公务员素质调查为例,《市场研究》,2007年第7期。【3】马秀玲.中国公务员培训模式发展及展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8期。【4】马秀玲.中国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层级制与市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5】马秀玲.中国党政部门女性省部级公务员的成长路径与职业发展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6】马秀玲.风险社会与罗斯福新政的再思考,《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7】马秀玲.中国公务员培训市场化研究——一个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角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8】马秀玲.我国公务员培训模式选择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2期。科研项目【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服务型政府与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研究——以县级政府为例(2009-2012)(09CZZ022)。【2】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官僚代表性与政策偏好研究——基于东、中、西三省的实证分析(2009-2012)(09YJC810019)【3】兰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基金项目:中国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2009-2010)(LZUGH080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务员素质评价体系与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04BZZ022),排名第三,已结项。【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善治”取向的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70733003),未结项。【6】参与武汉市人事局委托课题“武汉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研究报告撰写。【7】参与武汉市人事局委托课题“武汉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撰写。人物著作参著《中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第五章、第九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023-07-05 09:34:341

核心期刊是指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功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国家没有任何一个 *** 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 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 “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问题二:核心期刊编号是什么意思 期刊编号就是一本期刊的固定号码 就跟人的身份证号码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一本正规期刊都要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 两者缺一不可 这也是判断一本期刊是否正规期刊的标准之一 简单的就这么多吧 具体的你可以去58期刊网多问问了解下 问题三:法律核心期刊是指哪些?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问题四:核心期刊和国家级期刊有什么区别?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 *** 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注意,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问题五: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就是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问题六:核心期刊和C刊有什么区别 1、先说下C刊,经常见到的C 刊,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CSSCI(南大核心)的缩写。 另外一个是各单位自己,根据省里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优势,从国内外核心数据库进行筛选,和自己单位研究方向结合最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也有个别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的报刊被划为本单位的核心,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进入你们单位自己目录的,所有报、刊统一都成为你们单位自己的核心,无论其原来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所以你先要弄清楚你们单位的这个c刊具体指的是什么 2、核心期刊,往大了说,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比如国外的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国内的中文核心(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等等 往小了说,就是指中文核心,这个核心在国内虽然不是最权威的,却是最大众化的,以至于核心期刊,成了其代名词,甚至还有人误认为核心期刊就只是北大核心 3、如果你们单位c刊就是指cssci,那么它就是核心期刊的一种 如果你们单位的c刊,指的是第二种情况,则c刊大部分(甚至全部,具体要看你们单位的目录)都来自于各核心期刊数据库,会有一小部分为非核心刊物 问题七:核心期刊遴选是什么意思?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由万方数据公司建成。 他和国内目前所说的核心期刊,没有任何关联,是完全独立的数据库 目前承认的国内核心期刊数据库有:中文核心(又名北大核心)、cssci(又名南大核心)、cscd(又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核心(又名科技核心) 很多人误认为核心期刊遴选就是核心期刊的预备役,这完全是错误的,两者根本毫无瓜葛 问题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什么意思 中文核心期刊又叫北大核心期刊,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全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问题九:什么是SCI期刊?什么是核心期刊 1.何为核心期刊?哪些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答: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被列出的期刊。虽然每年的内容都在变化,但变化内容不是特别大,比如目前耳鼻咽喉科学的核心期刊包括: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和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什么是SCI期刊? 答: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可能通过直接进入SCI-E数据库检索来确定。如查某人第一作者发表的所有论文,可以直接用其姓名查找,遵照姓全称,名首字母缩写的原则,如韩德民则输入 han d m (姓和名,名和名之间有空格)。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可以点以下链接查询,Science Citation Index JOURNAL LIST(按字顺排)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UBJECT CATEGORIES(按分类排)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 Expanded)收录期刊,可以点以下链接查询: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JOURNAL LIST(按字顺排)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UBJECT CATEGORIES(按分类排) 查重论文,咨询问题,可以看看早检测。 问题十:国内七大核心期刊分别是指哪些期刊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23-07-05 09:34:411

建解一生肖?

建解一生肖是虎。建字拆解生肖,建,拆解为,廴之,二字,再解为,二字,生肖虎。
2023-07-05 09:34:482

李锦全主要经历

李锦全李锦全,1926年生,广东东莞人。1951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分配到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54年调回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56年晋升为讲师,1960年转到哲学系任教。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直至退休一直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李锦全老师在在中国哲学、思想史等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声誉,是中山大学老一辈学者型人物的代表者之一。中文名:李锦全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东莞出生日期:1926年职业:教师毕业院校:中山大学主要成就:哲学、历史、文化代表作品:《中国哲学史》籍贯: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职称:教授人物经历李锦全,1926年生,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岭南理学研究会会长,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李锦全,1926年生,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人。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54年回到中山大学,先后在历史、哲学两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中山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广东省哲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杨荣国、刘嵘、李锦全、胡景钊、林铭钧、章海山、黎红雷、鞠实儿先后担任系主任。从1978年起,在哲学系开始招收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准设立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生,他担任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岭南理学研究会会长,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思想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个人专著有《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海瑞评传》、《陶潜评传》、《思空斋诗草》、《华严原人论》释译、《李锦全自选集》、《李锦全自选二集》、《李锦全自选三集》、《李锦全自选四集》。合著《简明中国思想史》、《简明中国哲学史》、《岭南思想史》、《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岭南文化志》、《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庄子与中国文化》。参加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纲要》、《中国哲学初步》、《现代新儒家学囊》、《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现代新儒学丛书》。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从先秦孔、孟、老、庄,汉、唐时期儒家董仲舒、柳宗元、道教葛洪、佛教惠能,宋、明、清时期程朱理学、陈白沙心学、带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李贽、黄宗羲、王夫之、戴震,以至近代林则徐、康、梁、孙中山等人的思想均有所论述。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山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广东省哲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专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疑难问题探讨》,合著《简明中国思想史》、《简明中国哲学史》。职务与兼职曾先后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和会常务委员;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国哲学史研究会负责人;中山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等。学术理念“以文史证哲学”在父亲的影响下,李锦全幼年便熟读唐诗宋词,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1938年,日寇攻陷广州、东莞,一直到1942年,李锦全一直闭门在家,“挑灯作伴惟书卷”。这四年,他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和文史类书籍,“寒灯独对,孤影相亲”的读书时光,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带着问题意识做学问李锦全一直注重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从事学术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在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来源于孔孟之道,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因此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就是批判孔孟之道。对此,李锦全撰文写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固然是以儒学为主体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历史,但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可能完全实行自我封闭,它不得不接受各家思想的冲击,在矛盾中融合,在互补中前进;其中,法家在秦汉以后并未因为‘儒、道传,而墨、法废"而泯灭,相反仍是封建统治思想的一手,而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人物的思想上表现出儒法互补的历史痕迹。”在他看来,“儒法互补”的实质是“儒表法里”、“儒主法辅”,这一整体把握,显然有助于人们理性地认识传统中国的文化结构。“博而后约,杂中求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在与青年们谈治学经验时,特别主张“博而后约”。李锦全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杂中求专”。他告诉记者,“杂中求专”可能是自己杜撰出来的一个词汇,不过这是他自己的实情,“因为说到学问,我确实有点‘杂",谈不上专。”主要著作1《现代思想史家杨荣国》,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海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7年版。3《陶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07年版。4《李锦全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5《岭海千年第一相——张九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6《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庄子与中国文化》(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海瑞集》(上下)(合点校),海南出版社2003、2006年版。9《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合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出版中。10《中国哲学史纲要》(合编),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11《中国哲学初步》(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1996年版。12《现代新儒家学案》(上中下)(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13《岭南思想史》(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4《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15《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16《中国哲学史》(合编),人民出版社1982、1983年版。17《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合编),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延边人民出版社1975年朝文版。18《简明中国哲学史》(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主要研究论文1、《传统儒学对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双重效应》,《孔子研究》2010年第6期。2、《孔子的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现代转化》,《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3、《游酢对佛学的研究会成为程门的罪人吗》,《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4、《岭南爱国主义传统中的几个问题》,《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5、《“审判官”情绪的宣泄》,《粤海风》2005年第6期。6、《从矛盾到与时俱进的丘逢甲思想——爱国与民主思想的双重变奏》,《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从批判与承传中走向民主政治——评徐复观的儒学发展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8、《冼夫人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9、《对洪秀全太平天国历史定位的商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从理欲观的演进看徽州文化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以朱熹与戴震理欲观比较作剖析》,《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1、《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12、《徜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13、《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思考》,《岭南学刊》2003年第6期。14、《“三纲”与孔孟之道无关吗——兼论“三纲”如何定位及产生的社会根源》,《学术研究》2003年第10期。15、《从宗教社会功能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挥其积极性》,《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6、《柳宗元在永州的家国情怀与爱民思想》,《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17、《如何正确理解“层累造史”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18、《“全球化”与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19、《太平天国宗教思想剖析——兼论与中西文化的关系》,《东方论坛》2002年第2期。20、《洪秀全的宗教思想与中西文化的关系》,《学术研究》2001年第11期。21、《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走向》,《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22、《自由、人权、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23、《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学术研究》2001年第8期。24、《“一国两制”构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5、《白沙与甘泉在认识方法上的异同——兼对“静坐”问题的评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26、《伍庸伯和他的<礼记·大学篇解说>》,《岭南文史》2001年第1期。27、《儒家文化与商业文明关系的探索》,《东方论坛》2000年第4期。28、《也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研究》2000年第12期。29、《矛盾调合扬弃承传——朱、陆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船山学刊》2000年第3期。30、《对近代中国“爱国主义”问题的剖析——兼论丘逢甲爱国思想的定位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31、《<太平杂说>的杂说》,《学术研究》2000年第6期。32、《也谈林则徐的“污点”》,《粤海风》2000年第2期。33、《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34、《中国近代社会往何处去──对中国社会现代化途径和方法问题的商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35、《儒学对文明社会的适应性》,《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36、《历史的轨迹时代的展望─—从儒学发展进程看儒学的前景》,《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37、《从历史进程看儒学发展前景(论文提要)》,《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38、《鸦片战争时期岭南人士的爱国情怀》,《岭南文史》1999年第3期。39、《从开放性与兼容性看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岭南学刊》1999年第2期。40、《岭南文化的生成、发展与评价》,《粤海风》1999年第1期。41、《学术研究的拓宽与深入》,《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42、《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年第1期。43、《从孔、孟到程、朱——兼论儒学发展历程中的双重价值效应》,《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44、《中国传统道德能合理继承吗?──兼论传统道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东方论坛》1998年第1期。45、《对慧能改革南宗教义的一点探索》,《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46、《世纪之交中华文化的前景问题》,《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47、《朱熹理学的历史命运与陈献章的思想关系》,《齐鲁学刊》1998年第1期。48、《爱国主义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3期。49、《关于“爱国主义”问题的再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50、《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学术研究》1996年第1期。51、《孙中山的国情观》,《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第5期。52、《中国近代史几个问题评价的再评价》,《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53、《李贽思想非“离经叛道”说》,《河北学刊》1995年第2期。54、《对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的一点认识》,《现代哲学》1995年第1期。55、《对外开放问题的历史反思─—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一点体会》,《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56、《岭南江门学派在宋明理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57、《为学与做人》,《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58、《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59、《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60、《试论王船山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船山学刊》1993年第1期。61、《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哲学动态》1993年第3期。62、《“为自觉国民性鼓与吹”——评<从自在到自觉>》,《现代哲学》1992年第4期。63、《儒家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文杂志》1992年第5期。64、《如何理解戴震启蒙思想的近代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65、《湛甘泉哲学思想纵横谈》,《学术研究》1992年第5期。66、《简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哲学动态》1992年第5期。67、《论我国传统人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应》,《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1期。68、《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反思与探索》,《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69、《洪秀全学习西方思想的历史评价》,《学术月刊》1992年第1期。70、《论儒家思想的适应性》,《兰州学刊》1991年第3期。71、《从社会向近现代转型中看儒家思想的适应性》,《河北学刊》1991年第2期。72、《“兼爱互利”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73、《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评价》,《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74、《李退溪的人生哲学及其对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现实意义》,《浙江学刊》1991年第1期。75、《中国近代社会往何处去?——对某些青年学生模糊认识的一点澄清》,《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76、《柳宗元与“统合儒释”思潮》,《晋阳学刊》1990年第6期。77、《读<东坡新论>》,《哲学动态》1990年第9期。78、《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反思》,《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79、《儒家思想哲理化的历史进程》,《学术研究》1990年第6期。80、《道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81、《论退溪人生哲学在儒学中的历史地位》,《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8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道德遗产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83、《论陈白沙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州学刊》1989年第6期。84、《论儒家人文思想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85、《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与中国儒学的发展》,《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86、《张九龄思想探微》,《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87、《墨者·学者·革命者——谈杜老的为人与治学》,《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88、《从洛学与关学的比较看二程思想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89、《儒法互补》,《哲学动态》1988年第7期。90、《论李贽入世与出世思想的矛盾统一》,《江汉论坛》1988年第3期。91、《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政权”的经济基础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92、《论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求索》1987年第5期。93、《儒家论人际关系的矛盾两重性思想》,《中州学刊》1987年第5期。94、《中国儒学与退溪学论人际关系的思想特点》,《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95、《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解放潮流——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学术研究》1987年第1期。96、《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97、《老子政治哲学的矛盾两重性与道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98、《试论龚自珍思想的两重性矛盾——读定庵诗词》,《浙江学刊》1986年第Z1期。99、《试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矛盾的两重性》,《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100、《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现代哲学》1986年第1期。101、《李退溪的“天人合一”思想——兼论退溪学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中州学刊》1986年第1期。102、《从政治实践中看林则徐的哲学思想——读<林文忠公政书>》,《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103、《也谈如何认识儒法两家的思想——再向罗世烈同志请教》,《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104、《评“以复古为解放”说——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求索》1984年第3期。105、《海瑞哲学思想述评》,《学术研究》1984年第6期。106、《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107、《评梁启超关于教育思想和人才学观点的重要遗稿》,《学术研究》1983年第6期。108、《论王夫之历史观的内在矛盾》,《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109、《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史学月刊》1983年第4期。110、《杨荣国同志的治史方法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成就》,《学术研究》1982年第6期。111、《实事求是评价先秦儒法两家的思想》,《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112、《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113、《当前批判封建主义思想流毒中的几个问题》,《晋阳学刊》1981年第3期。114、《论汉代正宗神学奠基者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115、《刘节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学术研究》1981年第2期。116、《对封建社会中有关农民革命几个理论问题的再商榷——答黄彦同志》,《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117、《太平天国革命农民思想的再探索——答黄彦同志兼评当前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思想倾向》,《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118、《邓析、惠施、公孙龙思想初探——试论名法两家的思想关系,兼评罗思鼎战国末期名归于法的观点》,《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119、《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批判“四人帮”在史学中的一些形而上学观点》,《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120、《试论李自成思想——兼与姚雪垠同志商榷封建社会中有关农民革命的几个理论问题》,《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121、《“盗跖”思想初探——兼论如何看待古文献中劳动人民的思想资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6期。122、《试论张居正在哲学上的尊法反儒思想》,《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123、《论法家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3期。
2023-07-05 09:34:551

彭涛的主要作品

著作1.《坚守与兼容——主旋律电影研究》(独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沟通·融合·发展——中韩影视论丛》(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 参编高峰主编《中国电视剧名剧鉴赏辞典》(副主编),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年。4.《现代写作概论》(参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历代寓言小品》(参编),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6.《科海放谈》(执笔),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年。论文1.《近年来韩国电影的现实关怀》,《当代电影》,2014年第8期。2.《1930年代左翼电影的未来中国想象》,台湾政治大学“影像中的近代中国”国际会议论文集,2014年。3.《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主旋律电影的发生与演变》,载韩国《国际言语文学》,第27号,韩国国际言语学会,ISSN 1229-8468.5.《主旋律电影再塑集体记忆的方式》,《江汉论坛》,2011年第10期。6.《“边缘英雄”当适可而止——评近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英雄人物塑造》(第一作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1期。7.《从棱角分明到面目模糊——主旋律电影的形态演变》,《华中学术》(第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8.《网络传播把关人合力模式构想》(第一作者),《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9.《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形成、传播、作用机制及其控制——以湖北石首事件为例》(第一作者),《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3期。10.《组织传播活动中的仪式》(第一作者),《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1.《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第一作者),《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 年第3期。12.“主旋律电影研究二十年”,载《求异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的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3.《中国媒体公众预警意识的演进——以〈人民日报〉对艾滋病的报道为例》(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4.《在互文中狂欢——冯小刚贺岁片喜剧话语的构建》,《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15.《晚清到五四一代学人的辫子与政治》(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爱思想(原世纪中国)。16.《一部沟通传统与现代两个理论时空的力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电影电视艺术》全文复印,1995年第2期。 另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报刊发表影评、时评文章30余篇,为80多部(集)电视专题片撰写解说词,大部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合办的《科技之光》栏目播出。
2023-07-05 09:35:021

皮日修是谁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皮日休著作 唐u2027皮日休,《文薮》,明正德庚辰(15年)吴门袁表刊本。 唐u2027皮日休,《文薮》,明万历戊申(36年)吴门许自昌校刊本。 唐u2027皮日休,《皮子文薮》,日本享和二年刊。 唐u2027皮日休着,萧涤非、郑庆笃校注,《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u2027皮日休、陆龟蒙撰,《松陵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皮日休诗文选注》唐 皮日休着 申宝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皮日休诗歌研究》王盈芬 中正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 1993 〈皮日休、陆龟蒙二三事迹新考〉尹楚彬 中国韵文学刊 1988:1 〈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缪钺 四川大学学报1955:2 〈论皮日休〉郑庆笃,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1 期刊论文 (一) 皮日休相关研究论文 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二期,页123–136。 萧涤非,〈校点《皮子文薮》说明—兼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文史哲》,1958年一期,页1–6。 唐玲玲,〈皮日休简论〉,《华中师院学报》,1978年四期,页39–41。 郑庆笃,〈论皮日休〉,《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年一期,页175–184。 郑庆笃,〈皮日休〉,《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页713–731。 刘扬忠,〈皮日休简论〉,《中国古典文学论丛》(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页186–205。 李庆年,〈关于皮日休的一些问题〉,《唐代文学论丛》(九),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页114–134。 缪钺,〈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历史研究》,1958年二期,页71–78。 郭义淦、郭义涛,〈皮日休籍贯考〉,《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五期,页115–122。 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学术月刊》,1979年八期,页69–70。 袁宏轩,〈皮日休死因探考〉,《山西师院学报》,1985年二期,页51–54。 吴松泉,〈〈题同官县壁〉非皮日休作〉,《南充师院学报》,1982年四期,页71–75 。 黄保真,〈论皮日休的文学思想〉,《学术月刊》,1982年五期,页57–60、69。 邵传烈,〈晚唐的抗争和激愤之谈—略论罗隐、皮日休、陆龟蒙的杂文〉,《江海学刊》,1990年六期,页173–176。 颜玲,〈警世醒俗、剥非补失—读皮日休的箴、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六期,页47–50。 沈开生,〈皮日休同情人民和人民起义吗?〉,《北方论丛》,1982年二期,页35–40。 步近智,〈唐末五代皮日休、无能子、谭峭的进步思想〉,《历史教学》,1980年十二期,页7–10。 许苏民,〈一场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论皮日休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江汉论坛》,1987年六期,页63–67。 王国轩,〈皮日休与晚唐儒学〉,《孔子研究》,1989年一期,页43–47。 王煜,〈晚唐皮日休的哲思〉,《中国文化月刊》,1989,页93–101。 (二) 其它论文 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文史知识》,1988年四期,页9–16。 四、 学位论文 王盈芬,《皮日休诗歌研究》,国立中正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3。 杨妙燕,《皮日休与陆龟蒙的散文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所硕士论文, 1993。 王怡心,《皮日休在晚唐文学中的地位》,国立政治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5。 江正宽,《皮日休的生平与思想—兼论其在唐宋之际思想变迁中的角色》,国立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5。 刘翔飞,《唐人隐逸风气及其影响》,国立台湾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78。 以上是台湾的两篇关于皮日休的硕士论文所提供相关资料。
2023-07-05 09:35:346

岳谦厚的科研成果

1.《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 。2.《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东方出版社出版。3.《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之破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4.《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社会》,书海出版社出版。5.《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6.《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7.《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之演变:国家与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中华书局出版。8.《媒体·社会与国家:<大公报>与20世纪初期之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9.《华北抗日战争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0.《抗战时期山西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调查(综合卷)》,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1.《顾维钧与抗日外交》(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民国史纪事本末·抗日战争时期(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13.《近代人物家族研究丛书:曹锟家族》(金城出版社2000年)、14.《布衣总统:曹锟》(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一版、1996年再版)等14部,在【(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史学月刊》、《民国研究》、《光明日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并有多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顾维钧与抗日外交》,2002年第三届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2004年山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3.《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之演变:国家与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2006年第四届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4.《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社会》,2005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一等奖,2007年山西省第五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山西省第五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5.《华北抗日战争史》,2006年山西省优秀图书奖,2007年山西省第五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6.《山西省稷山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述评》,2007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二等奖。7.《中共减租政策中的两个环节及相关问题讨论》,2007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二等奖,2009年山西省第五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8.《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米脂地主经济》,2009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二等奖。9.《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2010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奖,2011年山西省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山西省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华北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问题研究》,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2006年教育部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4.《回到“集体化”:太原城中村郝庄经济社会变革的道路选择》,2011年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5.《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破坏的调查研究》,200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招标项目。6.《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吕梁山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7.《民国外交官群体研究》,2002年度山西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8.《晋西农村七十年:抗战时期张闻天兴县14村调查的回访与研究》,200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9.《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200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1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社会》,200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11.《山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2004年度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12.《从“乡村建设”到“新农村建设”:民国经验与新时期的路径选择》,2008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13.《60年来吕梁山区农村土地制度研究》,2010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14.《从农村到城市:60年来郝庄之社会变迁》,2010年太原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15.《盂县历史名人研究》,2010年阳泉市盂县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16.《张闻天晋西北农村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200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7.《张闻天兴县14村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2006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人文科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研究》,2012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 1.《太岳解放区之土改整党》,《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7期 。2.《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农村扫盲》,《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3期。3.《抗战时期日军对山西的毒化侵略》,《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1期。4.《太行山与八路军华北抗战》,《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4期。5.《“人人过关”:土改在晋蒙交界偏关县的经历》,【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2011年第9辑。6.《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4期摘编。7.《“五四”之后到大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8.《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之闹社风潮》,《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4期。9.《抗战期间日军对山西工矿业的掠夺与破坏》,《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10.《“村选”与根据地基层政权建设:1941年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村选考析》,《党的文献》2010年第5期。11.《19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讨论中的合作社兼营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12.《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米脂地主经济》,《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6期。13.《“郭四颗事件”与“反封先锋”的构建:关于汾西县霍家坪土改中贫农致死一案的考察》,【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2009年第7辑。14.《中国是如何走向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5期。15.《1930年代关于中国农村合作道路之讨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16.《“文蔚典礼”之才——温大雅》,《光明日报·史学》2008年4月13日。17.《中共重构下的晋西北乡村领袖:以“张初元模式”为个案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2期转摘。18.《山西稷山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述评(1949~1984)》,《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5期。19.《中共减租政策中的两个环节及相关问题讨论:以战时中共晋西北根据地区域为中心的考察》,【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2007年第5辑。20.《吴凇铁路兴毁漫议》,《光明日报·史学》2007年6月1日。21.《“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研讨会综述》,《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3期。22.《阎锡山之“土地村公有”理论及其实践办法》,《民国研究》2006年第10辑。23.《民国外交官领事官考选制度之考察》,《民国研究》2007年第11辑24.《日本占领期间山西人口资源受损状况分析(上)》,《民国研究》2010年第17辑。25.《日本占领期间山西人口资源受损状况分析(下)》,《民国研究》2010年第18辑。26.《〈大公报〉对发展社会体育的推动》,《民国研究》2011年第20辑。37.《1931年的洪水灾害及其救助活动:以湖北、安徽、河南3省为中心》,《日本大东文化大学论集》2008年总第8号。28.《十字路口的顾维钧:对两难境遇中的自由主义者的一个考察》,《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2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冀省“废苛减附”治理实践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学》2013年第2期。30.《再论1931年鄂豫皖三省大水》,《安徽史学》2012年第5期。31.《<申报>关于1927年南京事件报道之分析》,《安徽史学》2012年第1期。32.《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安徽史学》2011年第1期。33.《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女性离婚问题:以晋西北(晋绥)高等法院25宗离婚案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学》2010年第1期。34.《抗日根据地时期中共基层干部群体: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35.《舆论传媒·社会动员与权益博奕:1922年北京政府邮电加价风波考察》,《安徽史学》2008年第2期。36.《19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讨论中的“商资归农”问题》,《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37.《民国外交官学历背景之量化分析》,《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38.《顾维钧与台湾国民党政权(1950~1956)》,《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第1期。39.《米脂县杨家沟马家地主租佃关系之考察》,《江汉论坛》2008年第8期。40.《胶州土地法规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41.《“五四”前后中国学生运动之考察》,《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1期。42.《〈大公报〉广告及其特征》,《山西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43.《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与中国近代化道路问题》,《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44.《庙会与乡民休闲——以明清以来山西庙会为中心的考察》,《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45.《1930年代阎锡山之“土地村公有”理论》,《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46.《民国“学人外交”现象之解读》,《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47.《近代中国使领人员薪俸待遇之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48.《光绪二十八年天津霍乱及其防治》,《天津师大学报》2008年第6期。49.《顾维钧与台湾国民党政权(1949~1956)》,《国史研究参阅资料》2008年第3期。50.《中国近代邮政创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多重悖论》,《天府新论》2009年第1期。51.《中性:人生执着与难耐的平衡——顾维钧立人立业准则解析》,《晋阳学刊》2012年第3期。52.《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农经济”》,《晋阳学刊》2010年第6期。53.《<大公报>与19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发展速度问题之讨论》,《晋阳学刊》2009年第2期。54.《革命的、蜕变的、腐化的国民党:一个政党的演变过程》,《晋阳学刊》2009年第1期。55.《<大公报>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之裁兵运动》,《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56.《近代邮政与中国社会之演变:关于一宗邮政贩毒案件的社会学解读》,《晋阳学刊》2006年第4期。57.《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晋阳学刊》2006年第1期。58.《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简述——兼述新发现的张闻天兴县农村调查资料》,《晋阳学刊》2005年第2期。59.《教会与近代山西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期。60.《〈大公报〉广告在天津社会生活变迁中的作用》,《城市史研究》2011年第27辑。61.《〈大公报〉广告视野中的津人社会生活》,《城市史研究》2010年第26辑。62.《临汾城市化若干指数分析》,《城市史研究》2002年第22辑。63.《战时英国对日绥靖政策与中英关系》,(香港)《香港抗战》2003年4月。64.《中国近代外交官铨选之思想主张》,《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65.《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66.《三十年代顾维钧国联外交考察》,《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67.《学人外交官:国民政府外交使节组成的新变化》,《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68.《传统、转型与革命: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一种模式》,《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69.《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学》2010年9月2日。70.《乡土建构:村落生活中的信仰世界——以山西省原平市史家岗龙王庙传说及祭祀为例》,《中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71.《晋冀鲁豫边区1942~1943年抗旱减灾述论》,《中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72.《从<大公报>载文透析近代中国新军之发展轨迹》,《中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73.《太行烽火与中国革命》,《记者观察》2011年第8期。74.《山西烽火,抗战中耀眼的丰碑》,《记者观察》2005年第8期。75.《伪满学校教育制度剖视》,《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2期。76.《政府·军警与学生——“五四”前后学生运动之考察》,《警察职业教育》2008年第1期。
2023-07-05 09:35:481

王一川的个人资料

  1959年2月生,四川沐川人,著名学者,文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学位办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与诗学》副主编。  编辑本段职务  重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研究会会长兼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兼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影视联盟副主任,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本段经历  1974年高中毕业,1975年至1978年下乡插队,做代课教师; 1982、1984、1987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4年9月起至今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8年至1989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1999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做访问教授; 200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做访问教授。 近年来主要研究文艺美学、中国现代文艺与文化现代性问题,以及大众美学。  编辑本段著作  · 《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 《语言的胜境--外国文学与语言学》(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 《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 《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 《通向本文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 《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杂语沟通——世纪转折期中国文艺潮》(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美学与美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08年再版) ·《美学教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大众文化导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概论》,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兴辞诗学片语》,(山东友谊书社2005年版) ·《京味文学第三代(泛媒介场中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编美学教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大学美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西方文论史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大学从游——王一川文学批评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文学批评教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注:为《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的第二版 ·《2009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为1997年的再版  编辑本段论文  · 《93中国文化大分流》(与人合作),《法制日报》1994年1月24日。 · 《批评小议》(合作),《锦江》1980年 1期。 · 《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江汉论坛》1983年 4期。 · 《审美体验与艺术》,《黑龙江艺术》1983年 2期。 · 《中国书法的审美心理根源》,《书法研究》1983年 3期。 · 《艺术的内在结构》,《文艺美学》第 1辑,内蒙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 《美学对象不是“审美关系”》,《江汉论坛》1985年 3期。 · 《从信息观点看艺术》,《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 3期。 · 《从“诗言志”看中国诗的原始模式》,《文史知识》1986年 1期。 · 《中西方对自然美的发现》,《江汉论坛》1985年 6期。 · 《从自嘲到自虐》,《批评家》1986年 3期。 · 《从人类活动的时间结构看美的本质》,《求是学刊》1986年 1期。 · 《兴与酒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 4期。 · 《文学与人类学》,《光明日报自修大学》1986年 4期。 · 《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当代电影》1987年 1期。 · 《走向感性的艺术》,《批评家》1987年 2期。 · 《中国电影的本体错位》,《电影创作》1987年 2期。 · 《中国电影的本体错位》,《电影创作》1987年 2期。 · 《语言作为“空地”》,《文学评论》1988年 1期。 · 《中国“诗言志”论与西方“诗言回忆”论》,《文化:中国与世界丛刊》第 2辑,三联书店1987年版。 · 《体验与此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 2期。 · 《体验与直觉》,《外国美学》第 7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 《体验与形式》,《文学评论》1988年 3期。 · 《体验与生成》,《文艺研究》1988年 3期。 · 《体验与形式》,《文学评论》1988年 3期。 · 《体验与彼在》,《东西方文化研究》 5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 《原始意象与艺术体验》,《文艺争鸣》1988年 5期。 · 《逃离深渊与乐在高峰》,《批评家》1988年 2期。 · 《从酒神仪式到原始悲剧》,《美育》1988年 5期。 · 《审美体验的发生结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1989年 4期。 ……约300篇  编辑本段研究课题  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编辑本段获奖信息  1991年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199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励耘奖一等奖。; 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0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2年获校本科优秀教学奖及宝钢奖; 2004年被列为教育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全国文学类仅6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9年国家级“教学名师”。
2023-07-05 09:36:072

张玉能的学术成果

1982—1989年(17篇)1、《浅论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复旦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2、《试论“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马列文论研究》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3、《虚幻而神奇的审美王国》,《美育》1984年第5期,湖南人民出版社4、《艺术形式美的本质在表现的自由》,《美学与艺术评论》第1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5、《再论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江西文联编《文艺新方法论》一书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5年第5期,《美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5期全文摘录6、《评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论述》,《荆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85年第12期7、《试论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学中的运用》,《文艺研究》198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6年第2期,《美学文摘》第6辑,钱谷融、鲁枢元《文艺心理学教程》视该文为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倾向的代表,见该书第28页8、[东德]贝格瑙《论德国古典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文汇读书周报》1989年3月25日摘要介绍9、《从心理学看文艺问题》,《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3期10、《试论审美心理动力结构》,《学术月刊》198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6年第3期,《光明日报》1997年11月11日童庆炳《世纪之交: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发展的重新审视》认为该文“比较有见解和学术质量”11、《试论审美过程中的意志活动》,《文艺研究》1986年4期,《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摘要,引起争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2期王长安《审美与意志之思考》提出商榷,《文艺研究》1987年第7期周本成《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和1988年第5期曾永成《对传统美学观的一次冲击》表示赞同12、《论蔡元培和席勒美育思想之关系》,《中西美学艺术比较》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13、《席勒的崇高论》,《美学与艺术评论》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杨成寅主编《美学范畴概论》第13章崇高引述,浙江美院出版社,1991年14、《艺术本体与艺术形式》,《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15、《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新成果》,《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87年第10期16、《由两本文学心理学教材引发的思索》,《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17、《秀美与尊严——人类自我生成的中介》,《外国美学》第7辑,商务印书馆,1989年1990-1999年(24篇)18、《美与自由》,《华中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中国文学年鉴1991-1992》美学研究综述摘要介绍该文观点19、《中国当代美学》第6章“审美经验的描述和探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该书获“光明杯”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1991)20、《对文学中“向内转”的反思》,《人民日报》1991年1月3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1年第1期21、《审美意志的功能剖析》,《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文论信息”摘要22、《“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透视》,《文艺报》1992年2月1日,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3期23、《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5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4期。《哲学年鉴1993年卷》评述摘要24、《悲剧性探本》,《外国美学》第8辑,商务印书馆,1992年25、《创造美学的建构与发展》,《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26、《当代文学与传统审美心理》,《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文学世界》1993年第1期摘转27、《周易美学》,《文艺研究》1993年第5期28、《中国特色与文艺学建构》,《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第2期。29、《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文艺研究》1995年第2期,黄念然《审美王国探秘》评介,《书城杂志》1995年第2期朱立元《读〈审美王国探秘〉》评介,《武汉晚报》1994年1月25日“新书架”:“我国第一部席勒专论出版”,《中国文化报》1994年2月2日“文化短波”:“我国论席勒专著出版”。《湖北日报》1994年2月13日,立正《填补空白,打开宝库——评张玉能的〈审美王国探秘〉》。《长江日报》1994年3月17日“新书架”:《审美王国探秘》出版。《人民日报》1994年7月1日“大地书讯”。《文艺报》1994年11月19日蒋孔阳《读<审美王国探秘>》。刘纲纪《德国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专段评介30、《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4年第11期31、《反映论、创造论与文艺学建构》,《学术月刊》199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第11期32、《美学的中国特色在哪里》,《华中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6期33、《评所谓的“后实践美学”》,《云梦学刊》1995年第1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4期34、《论席勒的喜剧理论》,《文艺研究》199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戏剧研究》1995年第9期35、《席勒诗歌的美学价值 》, 《武汉教院学报 》 1995.4(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1996.1)36、《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 》,《华中师大学报》 1996.1(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6.5)37、《曼海姆的古代艺术珍品陈列室(译文)》,《文艺研究》 1996.338、《自然美与自由》,《云梦学刊》 1997.1(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7.5)39、《再论中国画论的人文精神》 ,《华中师大学报》, 1997.5(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研究》1998.1)40、《展望21世纪中国美学》,《武汉教院学报》, 1998.1(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8.4)41、《皮萨列夫的现实主义与“美学的毁灭”》,《华中师大学报》, 1999.3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5 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9.7)2000年(2篇)42、《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云梦学刊》, 2000.2(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0.6)43、《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立体构成》,《武汉教院学报》, 2000.5(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1)2001年(5篇)44、《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华中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5期45、《重树实践美学话语的威信》,《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7期46、《形式美的基本特点》,《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8期47、《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东方丛刊》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0期48、《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2期2002年(4篇)49、《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回答》,《华中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5期50、《新实践美学与实践观点》,《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51、《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同步》,《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52、《美学分析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第10期2003年(6篇)53、《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华中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54、《席勒论艺术的人类学根源》。《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6期55、《西方美学关于艺术本质的三部曲——艺术本质论:从自然本体论美学到认识论美学》(上)(下),《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3期56、《时代需要这样的国学读本——评王先霈<国学举要·文卷>》,《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57、《席勒论美的批判功能》,《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3年第10期58、《奥地利造型艺术一瞥》,《当代美学评论200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2004年(12篇)59、《席勒论审美形式的人类学功能》,《云梦学刊》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60、《世纪之交审美文化的反思》,《粤海风》2004年第3期61、《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2、《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学术卡片”摘录63、《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64、《汉语话语实践的意象性与信息时代的文学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65、《论艺术起源的游戏和模仿中介》,《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66、《中华民族永远需要崇高——“非典”引发的美学反思》,《走出困扰——“非典”引发的人文思考》(石挺,何金晖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67、《实践美学是不该这样去理解的——与章辉博士商榷》,《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68、《康德的美学范畴体系》,《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69、《早期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2期70、专著《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2005年71、《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72、《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主编73、《蒋孔阳晚年美学思想的发展》,《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74、 《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75、 《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6、《理性化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郧阳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77、《黑格尔的美学范畴体系(上)》,《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78、《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9、《实践美学与现代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4期
2023-07-05 09:36:141

刘祖云的相关信息

1.《用责任取代权利——公共行政的逻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独著 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2.《论权责统一:公共行政的理论逻辑》,《江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独著3.《论公共行政责任的实现》,《理论月刊》,2003年第4期,独著4.《务实:公共行政基本的行为取向》,《学术论坛》,2003年第4期,独著5.《民谣:公共行政作风的社会评价》,《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6.《行政价值观乃公共行政之“魂”》,《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独著。7.《“德才兼备”与当前干部素质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0期,独著。8.《论公共行政责任存在的逻辑前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独著 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9.《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独著10.《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11.《“服务型政府”价值实现的制度支持》,《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独著12.《行政作风建设由伦理走向法治》,《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独著13.《论群众对公共行政活动的评价》,《三峡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独著14.《作风与素质:外显与内化的逻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独著15.《制度化:行政作风建设的现实选择》,《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7期,独著16.《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17.《“高效”行政源于行政体制与机制创新》,《理论月刊》,2004年第9期,独著18.《论行政权力的双重规定性:权利与义务》,《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独著19.《廉洁:一道公共行政的道德底线》,《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独著20.《从我国行政改革看提高行政效率的逻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第2作者 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21.《行政伦理何以可能:研究进路与反思》,《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22.《“责任政府”及其实现途径》,《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独著注:文章观点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论点摘编”栏目收录23.《论控制公共权力的四条途径》,《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独著24.《论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三大问题》,《长白学刊》,2005年第2期,独著25.《论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2期,第1作者26.《行政价值观建设的两个着力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独著27.《剖析社会治理研究中的一个分析框架》,《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28.《政府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29.《论“服务型政府”的根据、内涵与宗旨》,《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独著30.《政府与学府:权威博弈、伙伴关系与责任指向》,《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独著31.《和谐社会与政府德性-----以政府与社会伦理关系为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2期,独著。32.《第三部门的缘起、现状及其发展:东西方比较的视角》,《美中公共管理》2005年第11期,(第2作者)33.《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之反思》,《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独著34.《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种话语链接》,《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独著 注:本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3期,“学术卡片”栏摘发3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双重博弈与伙伴相依》,《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独著 注: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36.《“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范式转化》,《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37.《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的“范式”链接》,《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独著38.《节约型政府:境遇、用度与路径的剖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3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种“话语”解读》,《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40.《论“十大行政伦理关系”》,《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41.《政府与企业:利益博弈与道德博弈》,《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独著42.《关系、伦理关系与行政伦理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独著43.《新世纪政府能力研究:反思与超越》,《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作者)44.《“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行政成本分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2作者)45.《政治领域的道德风险辨析—“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2作者)46.《区域行政与长三角一体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作者)47.《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独著48.《论政府的价值与政府人的角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2作者)49.《论公共行政客观责任的类型与作用》,《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2作者)50.《由“碎片化”走向“组织化”——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刘祖云,曲福田51.《有限政府:研究综述与反思》,《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刘祖云、武照娇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52、《任务型组织:提出、传播及其价值》,《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刘祖云、李燕、高振杨53.《提高政府效率:理论、困境与出路》,《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独著。54.《高等农业院校“文化素质选读课”结构探析》,《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4期,独著55.《透明政府:一种政府研究模式的反思》,《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2作者)56.《透明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2作者) 57.《行政权力:双重特性与两个倾向》,《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58.《政府与公民关系:契约与责任之张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独著59.《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60.《非政府组织:兴起背景与功能解读》,《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独著61.《政府与官员的关系:道德冲突与伦理救治》,《学海》2008年第1期,独著62.《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博弈、冲突及其治理》,《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独著63.《责任政府:行政问责从学术、立法到机制的逻辑》,《学术界》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 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收录64.《生态型政府:形式与内容的三重统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著65.《政府官员上下级关系:“位差”调适与化解》,《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独著66.《法治政府:“德性”内涵的三重解析》,《江苏社会科学》2008第4期,独著.67.《有限政府:质、量、度的三重解析》,《学习论坛》2008年第7期,第一作者68.《生态型政府:现实性、学术性与价值性》,《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69.《政府的“三种能力”:情境认知、组织调适与社会治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70.《 技能、制度与道德:政府学习的三重境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71.《行政文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与范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72.《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独著73.《公共政府:“二源”基础、异化及其回归》,《学海》2009年第1期,独著74.《透明政府:一个政府模式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75.《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76.《有限政府:实现行政权控制的三个理路》,《学习论坛》,2009年第5期,独著
2023-07-05 09:36:311

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

截止到2021年1月,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索马里、泰国、塞尔维亚、蒙古、波黑、阿尔巴尼亚、捷克、波兰、格鲁吉亚、斯里兰卡、希腊、印度、卢旺达、以色列、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南非、韩国、新加坡、芬兰、挪威、蒙古、索马里、塞尔维亚、希腊、印度、卢旺达、巴基斯坦、冰岛、巴西、瑞典、委内瑞拉、利比亚、阿联酋、伊朗、柬埔寨、尼泊尔、秘鲁、也门、前伊拉克等等。扩展资料:法国属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大资产阶级包括包税人、军火供应者、国家特许公司的重要股东。他们与封建专制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分人不愿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只希望通过改革限制一下君主的权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及消除旧制度的某些弊害。一般而言,大资产阶级就是不仅掌握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控制一部分政治大权的资产阶级。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资产阶级往往是从“买办”开始起家的。“买办”一词来源于葡萄牙文Comprador的音译,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他们与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的联系,并通过出卖民族利益聚积起十分庞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最终发展为官僚资产阶级,例如中国的四大家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本主义
2023-07-05 09:36:483

笑傲群芳的意思?

笑傲群芳的意思 凌云赛场,斗志昂扬.文韬武略,利剑出鞘,倒海翻江都是这意思 笑傲群芳是什么意思 笑得面对大家 笑傲烟霞是什么意思 烟霞指山水胜景,我觉得可以泛指天下。 笑傲就好解释了,像笑傲江湖,指的是一种笑看人生的态度,一种淡然飘逸的态度。夜半惊魂什么意思 1 《89几十再见演唱会》6场(这是公认最经典的演唱会) 1989年8月28日至9月2日,陈慧娴在香港红馆举办了6场“几时再见”演唱会。因为此时她已经宣布了即将退出歌坛去美国留学,因此这是她的第一次个人演唱会,却也是她的告别演唱会——用她自己在演唱会上的话说: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伤感。的确这是一场让人百感交集的演唱会,尤其是当时刚满24岁的陈慧娴正值歌唱事业的最颠峰:早前推出的《永远是你的朋友》在香港疯狂卖出了7白金的成绩,成为全年最畅销的唱片;“千千阕歌”、“夜机”风靡整个华人地区。可就在这辉煌的时刻,她却毅然选择了转身离去,她那淡泊名利的性格和追寻梦想的坚持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直至90年代中期,大多演唱会依然沿用着三面台的设计,可是陈慧娴在89年的第一次个唱就开足了四面。虽然当时没有天王天后的说法,但她的气势却是完全够得上这个级别的。8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中,大姐大梅艳芳从82年出道后就一骑绝尘、笑傲群芳,中期由叶倩文、陈慧娴、林忆莲、邝美云、刘美君组成的五朵金花开始各自绽放耀眼的光彩,直至在末期叶倩文、陈慧娴双双脱颖而出并最终赶上了梅艳芳的声势。在梅艳芳神话般连续第五次拿到最受欢迎女歌手后宣布退出时,曾说过看好陈慧娴将是未来几年香港女歌手中的佼佼者。可是陈慧娴还是走了。谁都不知道她这一走,几时才能再见? 十多年后再看这场演唱会,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怅惘和感慨。不过陈慧娴的表现依然是非常出色的,现场演唱的音准、音色、气息几乎无可挑剔,加上真情流露、服饰精美,至今仍是红馆演唱会的一次经典之作。 关于这场演唱会的DVD和VCD,在曲目上都有出入,各自都有对方不曾收录的片段,不知道是不是唱片公司的安排,需要人们同时购买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演唱会现场。不过DVD剪辑成了卡拉OK版,因此视听版的VCD反倒更值得人们珍藏,听听她的一些说话、看看她和FANS的互动,都是很吸引人的地方。 开场时陈慧娴打扮成酋长女儿的造型被一群“土著人”擡上舞台,正好映衬了改变自非洲舞曲的开篇曲目:“地球大追踪”。虽然陈慧娴最擅长的是抒情慢歌,可是那些年依然唱了一些优秀的快歌、劲歌作品。在这场演唱会上,有三分之一的曲目都是这些快歌劲歌中比较知名的作品,没有专门的跳舞Part,而是穿插在众多情歌慢歌之中,使得整个演唱会的气氛显得张驰有度。陈慧娴的舞蹈并不出色(连她自己都说自己笨手笨脚的),不过与整个舞群的配合比较默契、动作比较整齐。我比较喜欢的是她特地送给男孩子们的“反叛”以及调侃完现场观众后的“跳舞街”,看看她认真排舞的成绩以及玲珑的身段,已经让人比较满意了。 抒情慢歌自然是演唱会的主力。80年代的陈慧娴唱过了太多的好歌,这次又将精华集中在一起,让人一次听个够。无论是初出道时的“逝去的诺言”、“玻璃窗的爱”,还是开始走红时的“花店”、“痴情意外”;无论是成功上位时的“傻女”、“人生何处不相逢”,还是最新风行的“千千阕歌”、“夜机”,都一一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她的LIVE水准相当高,除了在“千千阕歌”中唱错了一句歌词,一切几近完美。的确,当时她的事业、她的状态都正处于最高峰。 我个人特别喜欢的片段有“玻璃窗的爱”,一身很有新疆风情的公主装扮的她跪在旋转舞台的中央,非常俏皮可爱。这个造型也是这场演唱会所有造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最感人的片段自然是“千千阕歌”,舞伴们一一向泪流满面的陈慧娴吻别,那凄美的情景至今是众多老歌迷们所无法忘怀的。在演唱会上,我们还看到了专门上台送花的林敏怡,担任此次音乐总监的卢东尼,以及坐在观众席上的陈爸爸等等。我们还听到了陈慧娴对人们的叮嘱...... 竹这首诗一句一句解释 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 意思是: 心中不能常记着功劳与过失,要平静对待,要学高山上的松柏那样,挺立在霜雪严寒之中,过曰子要安于宁静,对名利要看得淡泊如水,一生一世应该象竹那样,虚怀若谷," 临风亲近快弯腰,亮节时分频点头". 竹子挺拔清季、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 有诗云: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钱樟明 也写到"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亦空心."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清峻不阿、虚怀若谷、 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她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竹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最优雅的品位,成了一种为人崇尚的精神. 清朝有史官吗 当然有史官了,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史官,为了记载前朝的历史以及本朝的历史,以下是关于清朝史馆和史官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对于明代史馆的研究,对清代史馆的研究成效较大。首先,对清代史馆类型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杨玉良《武英殿修书处及内府修书各馆》(《清代宫史探微》,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出版)、沈原《清代宫廷的修书机构》(《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介绍了清廷的修书各馆的类型。前者指出内府修书馆大体分为常开、例开、特开三种,常开有国史馆、方略馆等,例开有实录馆、圣训馆等,特开有会典馆、三通馆、一统志馆等,并分析了武英殿修书处与修书各馆的关系;后者则将修书馆分为内廷和外朝两类,内廷常设的修书机构有书房、文馆、内三院、内翻书房、南书房、尚书房、方略馆、武英殿修书处等,外朝常设的修书机构有起居注馆、国史馆以及各种临时书馆。秦国经、高换婷《清朝修史与〈清史稿〉编纂研究》(《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也将清代修史机构分为常开、例开、特开三类。这里要特别提到乔治忠的研究,他在所著《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出版)一书的第一章《清朝的修史制度及其特点》中从宏观上对清朝官方修史活动的组织方式、清朝修史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内阁、翰林院与修史制度、清朝的各类修史之馆、对修史人才的任用、皇帝干预、史料征用体制、满人参与修史、督察处分制度等,对前人没有涉猎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重视。其次,对清代部分史馆进行了具体研究。 *** 年《国史馆及其档案》(《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王钟翰《清国史馆与〈清史列传〉》(《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3期)、乔治忠《清代国史馆考述》(《文史》第39辑)、邹爱莲《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均对清代国史馆进行了研究。李文对国史馆的机构职掌、修史内容进行了分析;王文着重考察了国史馆的设置年代,指出国史馆第一次开馆在康熙29年,第二次开馆在乾隆30年;乔文系统地考察了国史馆的建置沿革、官员组成及内部机构、承办的纂修任务,分析了总裁和副总裁、提调、总纂和纂修、协修、清文总校、收掌、 *** 、翻译、誊录、供事、笔削员的情况,指出国史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法是各史馆的典范,纠正了人们对国史馆的一些模糊认识;邹文则从国史馆的机构设置及职掌、修史制度与方法、人员管理制度与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国史馆的内部情况。王清政《清代实录馆考述》(《江汉论坛》1999年第2期)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实录馆的设置、人员组成、管理制度。姚继荣《清代方略馆与官修方略》(《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考察了方略馆的设置、清代官修方略的成就及方略的史学价值。夏宏图《清代方略馆设立时间举证》(《历史档案》1997年第2期)认为方略馆的设立应在康熙21年。而姚继荣《清代方略馆设置年代记载小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则认为乾隆14年为方略馆正式定址建制之始。陈捷先《清代起居注馆建置略考》(《清史杂笔》,台北学海出版社1977年版)对清代起居注馆的设立及废置进行了研究。乔治忠《康熙起居注馆和康熙起居注》(《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出版)对康熙起居注馆的设立始末、康熙起居注的特点和史料价值进行了分析。另外,柳诒徴《记光绪会典馆之组织》(《学原》第1卷第9期,1947年)对光绪朝会典馆的设立、人员、编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资料丰富,结论可信。 运动会的口号六班 6班!!6班 齐心协力!! 力争上游!! 永不言弃!! 心系6班,合作无间,力斩群敌,一览众山 . 凌云赛场,斗志昂扬.文韬武略,笑傲群芳.利剑出鞘,倒海翻江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团结拼搏、争创佳绩 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展现自我、争创新高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挥动 *** 、放飞梦想 青春无悔、 *** 无限 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遵规守纪、团结互敬 拼搏奋进、永远进步 最好的 磨砺意志 奋发冲刺 团结拼搏 展现自我 英明神武 勇冠江山 史上最强 1年六班 放马金鞍 惟我六班 超越梦想 *** 无限! 梅花代表 什么意思? 临寒不惧,笑傲冰雪 梅花具有天生的丽质芳姿:花形秀美多样,花姿优美多态,花色艳丽多彩,气味芬芳袭人。 梅花不与百花争时光,不和群芳斗艳丽。每到百花凋零,严寒刺骨的冬季,梅花便如婀娜多姿的仙女,悄然飘落在山岭坡间、园林径旁……别有韵致:含苞的娇羞欲语,脉脉含情;乍绽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孩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她们或仰、或倾、或倚、或思、或语、或舞、或倚戏秋风,或笑傲冰雪、或昂首远眺……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梅花的颜色最常见的有红、粉红、白色。红色的梅花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舞动的红旗,极为绚丽,颇具感染力。观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奋,心中腾起异样的激动。粉红色的梅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的面颊,带着十二分的羞涩,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赏心悦目,遐思无限,流连忘返。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么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观赏梅花不仅看其形态,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赏梅花的品质和风格。 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薰陶和激励。
2023-07-05 09:37:051

急求,关于研究巴金的论文!270分满分就归你了。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巴金”笔名的由来《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巴金的编辑思想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朱雯与赛珍珠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黄裳谈巴金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巴金《鸟的天堂》赏析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2023-07-05 09:37:124

人性 善恶_"人性善恶的展览"--论李碧华创作中的人性解读

  摘 要:李碧华在香港素有“奇情才女”之称。她擅长用凄绝的笔调、诡异的意象游刃有余地进行故事新编,传达自己的情感把握和价值取向,将笔触直抵人性深处,对人性进行细致的剖析和展示,同时也隐藏着对人性深深的同情和悲悯。她笔下的人物形象有着人性善与恶的两个方面,本文将通过她的作品中来解读人物的人性善与恶的表现,从而探究李碧华小说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李碧华 人性观 善与恶   “人性”,一个永恒的话题。“所谓人性,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一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1]善和恶是人性的道德评判标准,然而,关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却没有答案。   李碧华的小说是“人性”的小说。她的作品展示的是芸芸众生真实的人生状态,触及到了人性深处所有隐秘的角落,有着她对丑陋人性的深邃洞察,对人性趋恶的敏感重视,而无论是对人性善的展现,还是对人性恶的揭露,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的人文主义关怀。   一、对美好人性的歌颂   李碧华的小说多从传奇、历史故事取材,说尽“痴男怨女,悲欢离合”,道出了她一贯的对人生荒凉、真爱难求的看法。但在李碧华笔下登台亮相的女性,无一不体现出至真、至善、至美的个性。她们不论贫穷富贵,不讲地位高低,她们都活得率真自然,活得富有真情。   在李碧华的作品中,不论是为爱痴狂、温柔善良的女性,还是叛逆另类、敢作敢为的女性,都有着美好人性的特质。《秦俑》中的冬儿在强大的帝王权势面前没有畏惧,纵身扑向火海,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蒙天放,转世成为朱莉莉后,为了救蒙天放,在与盗墓贼的搏斗中中剑身亡;《青蛇》中的小青不甘于在西湖断桥下只做一条蛇,不甘于永远扮演一个配角,于是她诱惑许仙,不惜与姐妹情深的白蛇成为情敌,甚至大打出手;她还曾暗恋法海,并借机引诱,害的法海差点不能自持。然而,当她认清了许仙的真面目后,最终手刃了这个背叛爱情、自私懦弱的男人。青蛇以叛逆女性特有的生命力跳出了男人的历史,迸发出人性真善美的光芒,成了当代文坛人物画廊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作者在表现了女性的真善美之后,并没有简单地把男人置于对立面,而是一视同仁地表现了他们的生存困境,甚至塑造了不少至情至性的男性角色,使他们跟勇敢痴情的女性角色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动人的风景线。《秦俑》中的蒙天放,他是李碧华笔下一个痴情的角色,一心追随心爱的人,三世不渝。《胭脂扣》中的十二少,虽然他在赴约的最后一刻背叛了约定,留下如花一人独自体味着孤独和苍凉。但在他的身上同样有着美好人性的一面:他看她的第一眼,叹为惊鸿。后来,为了如花,他又舍弃了荣华富贵,甘心在戏班里做学徒。最后,当如花找到丑陋的,看不出当年面目的十二少时,他震动着用全身力气大喊:“如花,我对不起你!”我们不能否认,在十二少的身上的确闪现着人性之美,他也曾善良纯真,也曾追求纯洁的真爱,在他的身上也曾留下了人性真善美的印记。   二、对丑恶人性的挖掘   在李碧华的小说中,“人性”穿插在经典的男女爱情故事中,但女性是绝对的主角,她将女性身上的美好人性演绎得恰到好处。而她对大部分男人则表现出深深的失望,她笔下的男人们是渺小卑微的,他们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丑恶与自私,也正是他们的懦弱退缩、自私无情才把那些光彩夺目的女性一步步推向悲剧的深渊。   在《青蛇》中,李碧华毫不留情地赋予许仙平庸凡俗、阴暗丑恶的人性。他表面上温柔体贴、温文尔雅,但实际上却薄情寡义、自私懦弱。他早就知道白素贞和小青是蛇妖的秘密,却假装不知道,意图在白蛇和青蛇的争夺大战中,坐收“渔翁之利”;更为可耻的是,他拥有了温柔贤惠的白蛇后,又恋上了青蛇,甚至想与青蛇私奔。他对于这一切的辩解是:“我不过血肉之躯”。也正是这句为自己辩解的话,将他的猥琐自私、贪生怕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实质表露无遗。在《青蛇》中,法海是人们心中德高望重的高僧,但实际上却是最冷酷无情,最缺乏人性的人。法海对人性原始情欲的渴望被小青唤醒,人性的萌动强烈冲击着他的佛性。但是。佛性的教化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于是他拼尽全力推开小青,并将禅杖迎头击下,小青负伤逃走。表面看起来是“佛性”取得了胜利,实则并非如此,法海是为了掩饰自己因抵挡不了诱惑的失态,才恼羞成怒地将禅杖迎头击下。在法海看来,“u2018法u2019并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而是对别人的征服,征服两条蛇妖,征服许仙,让自己主宰别人的命运,让万物臣服于自己的脚下。”[2]而他自己正是一个思想受到禁锢并被所谓的“法”束缚发生异化,在人性与佛性碰撞中不断挣扎,以伤害和毁灭他人来压抑人性的变态扭曲者。   此外,在李碧华小说文本中,她还常常将正常的人性置身在非常态的环境中,展现人性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政治压力下的畸变,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逐渐变形和扭曲。最具典型性的是《霸王别姬》,李碧华通过描写程蝶衣一生的遭遇和师兄段小楼之间的纠缠,揭示人性的矛盾与纠结。在“*****”中,所有的人都被卷入到互相揭发和背叛出卖的漩涡中,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之间的的爱恨情仇全部在这场暴力斗争中毁灭了。小说第八章“君王意气尽,贱妾何卿生”中,段小楼的无情出卖、程蝶衣的愤然揭发和菊仙的自杀身亡,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疯狂的年代对人性的变形和扭曲。在那种特定的时代中,人性已经扭曲了,真善美已经不复存在了。   李碧华以“言情”书写“人性”,她把古今有争议的女性进行故事新编,借助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表现出人在政治、经济的压力下艰难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处境,揭示了人性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形下受到的压抑与畸变,在揭露批判的同时又表现出深深的人文主义关怀。李碧华的作品对人性进行了真实地呈现、解剖和对社会的反思,表达了独到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感悟。她的人性书写,丰富了文学作品长廊,对研究香港文学具有代表性意义,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贾颖妮.李碧华言情小说中的人性书写[J].江汉论坛,2009(12):106..   [2] 谢晴雯.人性的展示和另类女性主义的叙写——论李碧华《青蛇》的主题和艺术特色[J].安徽文艺,2007(05):14.   [3] 李碧华.青蛇[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4] 李碧华.霸王别姬[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吉建明,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2023-07-05 09:37:191

华林甫的学术成果

1.《中国地名学源流》,独著,37.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2002年重印。2010年再次重印。这是笔者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名学源流》(批准号:94CZS004)的最终研究成果。书评见《学术界》2002年第5期。2.《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独著,18.1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稿,列入中国史学会的“东方历史学术文库”,2002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3.《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独著,38.0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4.《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独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9年3月。这是笔者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传统中文舆图专题研究》(批准号:04BZS021)的最终研究成果。定价4200元。书评见《地理研究》2011年第1期、《历史地理》集刊第二十六辑。   5.《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1.5万字,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6.《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Three Gorges Since the Qing Dynasty》,署名“Hua Linfu”,一万多词,载《Social Sciences in China》(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7.《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3万字,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8.《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囯地图考释》,1.5万字,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9.《论先秦时期我国地名学的特点》,1.3万字,载《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10.《论两汉时期中国地名学的奠基》,1.7万字,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6年第11期。11.《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0.7万字,载《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7年第2期。12.《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0.4万字,载《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6年第5期。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成就》,2.5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4辑(1998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14.《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1万字,载《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15.《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2.1万字,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7年第4期。该文于1999年1月获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修订稿已收入《纪念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16.《<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1.6万字,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9年第8期。17.《略论敦煌文书的地名学意义》,0.5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8.《<通鉴·唐纪>胡注地理正误》,0.5万字,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1990年)。19.《<通鉴>胡注地理失误举例》,1.3万字,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20.《论胡三省注<通鉴>地名的得与失》,1万字,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1997年9月25日出版)。21.《简论<元一统志>的地名学价值》,0.5万字,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2.《郭子章及其<郡县释名>述论》,1.3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23.《略论<通鉴注商>的地名学价值》,0.3万字,载《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24.《略论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0.4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25.《论民国时期中国地名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3万字,载《历史地理》集刊第15辑(199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26.《中国古代地名学理论的初步探讨》,1.7万字,《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27.《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0.3万字,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28.《点校本<元和郡县志>指瑕》,0.2万字,载《书品》1997年第3期(1997年9月出版)。29.《<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正误》(浙江省部分),0.5万字,载《书品》1998年第6期。30.《唐代两浙驿路考》,0.8万字,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31.《中国古代地名渊源解释发展原因的分析》,1.2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32.《唐诗研究中的地名正误》,0.4万字,载《中国诗学》第六辑(由蒋寅研究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33.《“钱塘”辨证》,0.2万字,《杭州研究》1998年第2期。34.《(中国)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2.5万字,载邹逸麟教授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第七章第五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771026),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35.《三峡地区的历史自然灾害》,敝人撰写2.0万字,载陈可畏研究员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之研究》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全书26.7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36.《论中国地名文化对朝鲜-韩国半岛的影响》,1.5万字,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冬季号。37.《略论中国地名文化对越南的影响》,1.1万字,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38.《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贡献》,3.5万字,刊《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2辑(总第66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摘录。39.《中国自治区宜改名自治省》,0.5万字,《中国方域》2001年第3期。40.《中国县级政区通名宜划一》,0.6万字,《中国方域》2003年第1期。41.《市辖区名称存在的问题》,0.5万字,《上海地名》2001年第2期。42.《中国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1.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43.《政区研究应该打破古、今界限》,《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转载。44.《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第一作者(与成崇德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5.《中国政区通名改革刍议》,收入《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46.《<嘉庆重修一统志>陕西统部的编纂过程》,1.2万字,收入《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页250~269。齐鲁书社,2001年10月。47.《档案所见<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统部的编纂过程》,1.1万字,收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页421~43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48.《道光年间<一统志>各省定稿进奏时间》,《历史地理》第20辑(2004年)。49.《“中国”名称考》,0.2万字,《北京日报》2000年9月18日。后收入《史家谈古论今》第130至133页,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50.《重庆直辖市简称“渝”的商榷》,0.2万字,《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51.《简析<历代国都图>的古都学价值》,《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五卷第1期。52.《<隋书>郡县封爵研究》,0.5万字,载《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53.《<隋图经>辑考》,收入《2004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4月。54.《唐亩考》,0.6万字,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第3期。55.《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4万字,连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3期。该文于1996年2月荣获谭其骧院士禹贡基金会“优秀青年论文奖”。 硕士论文一部分。56.《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2万字,载《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硕士论文一部分。57.《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1.2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2辑。硕士论文一部分。58.《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1万字,载《史学月刊》1995年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1《中国古代史(一)》1995年第7期。59.《<括地志>辑本校读》,0.5万字,载《文献》1991年第1期。60.《<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写作年代考》,0.3万字,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61.《<姓氏录>写作年代考》,0.6万字,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62.《唐代的地名整理》,0.4万字,《中国地名》1991年第3期。63.《我国历史上的地名避讳》,0.3万字,《地名知识》1992年第2期。64.《我国古代的双附郭县》,0.4万字,《中国方域》1993年第6期。65.《简论我国的单名县》,0.4万字,《中国地名》1994年第2期。66.《慈溪地名探微》,0.2万字,《中国地名》1995年第5期。67.《盛弘之<荆州记>述略》,0.3万字,《中国方域》1996年第4期。68.《梁份评传》,0.6万字,收入谭其骧院士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69.《<滇黔赴京驿站册>初探》,0.7万字,载《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2期。70.《西湖珠光照杭州》,0.5万字,台北《历史月刊》第75期(1994年)。71.《英国档案馆收藏的近代中国舆图》,《地图》2005年第1期。修改稿收入黄爱平、黄兴涛联合主编的《西学与清代文化》(论文集)页454-464。中华书局,2008年1月。72.《关於<皇朝地理志>的几点初步认识》,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007年 春季(第24卷第3期)。73(1).《隋唐<图经>辑考》(上),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7期(2007年5月出版)。73(2).《隋唐<图经>辑考》(下),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8期(2007年11月出版)。74.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贡献,载《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页至第6页。75.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76.地名:政治的晴雨表,载《中国地名》2008年第2期,页42-44。77.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78.关于编绘《清史地图集》的建议,载《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79.《括地志》辑本二题,《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研讨会论文集》(第112~11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80.东汉军事地理三论,《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94~20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81.十幅晚清广州舆图解读,载《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第62~71页),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年1月。82.清前期“属州”考,载《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册,第169~21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83.清直隶省地理沿革考辨释例,收入《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506~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84.《大黄江圩兵防舆图》绘成日期之考证,收入周长山等主编《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7~8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85.论杨守敬考证《隋书u017e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载《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86.《本草纲目》释地八说,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7.《199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1.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2年第2期。88.《1991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0.8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2年第12期。89.《199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4年第1期。90.《199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同上1.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4年第1期。91.《199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92.《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2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8期。93.《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2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1997年10月出版)。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8年第1期。94.《1997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与辛德勇先生合作),1.2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7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8年第9期。95.《199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1期。96.《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新进展》(第一作者,与曹树基教授合写),1万字,载《中国历史学年鉴》(1999年)。三联书店,2002年5月出版。97.《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98.《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述》,0.2万字,《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0日第五版。此文在网上被多处转载。99.《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1.2万字,《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年第3期。100.《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1.1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101.《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第二作者),4万字(敝人撰写2.4万字),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102.《近三十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收入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三十年》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03.《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葛剑雄教授合写),2.0万字,载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002年第4期。104.《近年来<禹贡>研究述略》,0.6万字,《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0期。105.《二十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106.《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K9《地理》2006年第1期收录。107.《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2期。108.《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世纪回顾》,《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109.《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110.历史地理研究(学术评论),收入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第三章第11节(第216~224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111.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学术评论),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敝人为《2001~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评论》召集人之一,拙文系该组论文之一。   112.《钓鱼岛主权属中国》,署名“天良”,2000字,载《历史学习》1995年第9期。113.《清朝历史上的八级地震》,刊于《光明日报》2008年6月22日第七版。114.《地名史话》(列入“中华文明史话丛书”),10万余字,署名“林頫”,1994年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才出版。台湾盗版系由名为“国家”的出版社於2004年11月印行。115.《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齐鲁书社,2006年1月。116.《银色巨龙——长江》(与卫家雄先生合作),10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长江史话》(与卫家雄先生合作,“中华文明史话丛书”之一),出版社、出版时间同前。117.《社会历史博物馆》(中国虚拟博物馆丛书之一),主编和全部文字(16万字)的撰稿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18.《天下奇观——钱塘潮》,2000字,收入复旦大学《旅游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119.《我国省市自治区名称、简称的来历》,署名“天良”,1万字,连载于《历史学习》1994年第8、9、10期。120.《中国历代王朝名称与地名》,署名“天良”,4000字,《历史学习》1995年第1、2期。121.《唐代的一首地名诗》,1500字,《地名集刊》1991年第1期。122.《遍地宝藏——自然资源篇》(与太太薛亚玲女士合作),13万字,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月。123.《植物与中国地名的变迁》,0.7万字,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30日。124.《帝王心境在地名上的折射》,0.2万字,载《寻根》2000年第2期。125.《“中国”名称和中国历代疆域的演变》,1.7万字,系林甘泉先生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二十五讲》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126.《与<中国地理学史>(上册)商榷》,2000字,载《读书》1985年第7期。127.《<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简介》,1500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2期。128.《<绍兴师爷>简介》,1000字,署名“少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129.《<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简评》,1000字,署名“天良”,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30.《古地图的精品——介绍<中国古地图精选>》,1500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4期。131.《<东北历史地理研究>简介》,署名“吴越”,0.3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9年第8期。132.《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评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与冯季昌合作,第二作者),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133.《<西域地名考录>序》(该书由钟兴麒先生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134.《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合著(第三作者,合作者为:刘君德教授、冯春萍博士、范今朝博士),敝人承担12.5万字(全书43.9万字),《行政区经济与政区改革》丛书之五,2002年5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35.《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华林甫编),49.7万字,已由学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郭强副编审),2002年11月重印,2005年10月增订版。该书书评见吴松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11日第7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第97~98页)。136.《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历史地理卷》(葛剑雄、华林甫合编),40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漆咏德博士)。此书由导论、选文、索引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系合作完成,索引(3.5万字)系华林甫独立编纂。137.《〈隋书·地理志〉汇释》(华林甫、赖青寿、薛亚玲三人合作编著),80万字,系谭其骧院士主编“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计划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董龙凯、张利)。138.承担史为乐研究员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浙江部分撰稿,约15万字,2005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郭沫若历史学奖。 ①以上除第44、94、96、101、102、103、116、122、132、134、136、137、138十三项系与别人合作之外,其余所有的研究成果均系本人独立完成。②此目录尚未包括敝人编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内文化图组、军事图组的若干图幅(待出版)。③拙作关于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1993年度、1994年度、1995年度、1996年度、1997年度共八篇历史地理学学术动态文章,被译成韩文,刊载于韩国《文化历史地理》年刊第8、9、10、11号上(1997~1999年)。④统计截止时间:2012年12月31日。
2023-07-05 09:37:261

刘知几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刘知几 生平 家学渊源 刘知几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刘珉为北齐唯阳太守,祖父刘务本为隋留县长。知几的从祖父刘胤之“少有学业”,在隋时即与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友”。唐高祖武德年间为信都令,曾与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著作郎杨仁卿等,一同撰成国史和实录,并因之授封阳城县男。 刘知几的从父刘延佑进士及第,颇有文名。刘知几的父亲刘藏器在高宗时为侍御史。监察御史魏元忠很称赞刘藏器贤能,高宗也打算提升他为吏部侍郎,因遭魏玄同的反对,便放他出为宋州司马。其执法如山,无所阿私,言词抗直,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批评当朝天子“用舍由情”、“失信”。 刘知几有两位胞兄,长兄知柔,仲兄知章。知柔“性简静,美风仪”,与知几俱以善文词知名,在官也有善政。累迁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封彭城县男。据李邕《刘知柔神道碑》云:“公春秋七十有五,以开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遇疾,薨于东都康俗里之私第。”依此推断,知柔当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比知几长十二岁。李邕称颂知柔先人“莫不都长忠方,简质贞亮,业行优绝,政理殊尤”,赞美知柔“立年博达,典学为海;懿文为林,镇重为山,幽静为骨,清谈事约,言遣理深。谦常后身,俭不逼下”,且“仪形硕伟,风神散逸”。 知几出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那年,其父五十有四,知柔一十有三。他生长在“鼓簧史撰,柱石邦家”的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里,整个家庭氛围的习染,使刘知几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知几的先辈中,同史学颇多关系者是他的从祖父刘胤之和从父刘延佑,而其父兄皆以词学知名,幼年时代的刘知几多受父兄黛陶,颇善文词,这为他一生的学术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知几夙好史学,也许受了从祖、从父的影响,更重要的乃是个人的志趣,其父能顺其秉性,采取了“因材施教”之法,调动了刘知几求学的积极性,使之顺利地踏上了史学道路。 少年学习 有关刘知几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刘知几在《史通》中有所记载。《自叙》说: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是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 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于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无暇。刘知几《自叙》相当具体地叙述了他在二十岁前的读书生活。刘知几从十一岁读《左传》,次读《史》、《汉》、《三国志》,再次读“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不只是一史唯读一部,而是“触类而观”,到了十七岁便“窥览略周”。《隋书·经籍志》着录史部之书凡817部,13264卷,知几若“窥览略周”的话,其数目实在不小。以半数计,也是相当可观了。 刘知几走了一条自己的治学道路。他不走“精此一经”之路,“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他博览古今史籍,目的是想了解“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他“触类而观,不假师训”,凡所读书,粗知“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这种治学的目的和方法,一反经学笺注主义,为了通晓古今沿革变迁,采用的是“通古今之变”的方法。 “不假师训”,走独立钻研的路,这其中首先表现为他不盲目迷信师训,而且对师训、成说表现出某种怀疑和批判精神。他在《自叙》中说:“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少年刘知几的质疑精神,是其治学风格的重要特征。刘知几在青少年时代博极群书,积累了融会古今的渊博学识,从而打下了一生的学问基础。这博通的治学道路是少年刘知几治学的又一特征。前已提及,少年刘知几在十七岁前对古今史籍“窥览略周”,已属不易。他在经、史之外,也读了大量文学的书。 尽管他夙好史学,但家学传统的薰陶,父兄的言传身教,也颇喜诗赋。 他是在高宗永隆元年(680)应科举进士及第的。在《史通·忤时》篇说:“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大体反映了他在举进士之前的学习历程。经史文的结合,奠定了他一生治学的基础。 知几“以同学知名”应该是二十岁前后的事,他说:“余幼喜诗赋,而壮都不为,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余初好文笔,颇获誉于当时,晚谈史传,遂减价于知己。”结合“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的话,可以看出知几青少年时代奔走文史的路径。 《史通·自叙》中也曾披露,他在科举前“未暇”“专心诸史”,而“射策登朝”之后,“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年岁,公私借书,恣情披阅。”这说明,知几在幼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从亲职教育中很早就喜欢上了史学,确立了学史、研史的志愿。二十岁前由于父兄的黛陶,也一度喜爱诗赋文章,颇得世人称誉。自踏入仕途以后,乃专心于史学事业。 步入仕途 刘知几二十岁后步入仕途,随着学识日进,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史学的看法。知几进士及第后,经吏部考试,授获嘉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主簿。这是一个正九品的小官,负责一县的文书,是县衙幕僚之首。知几在公务之暇仍潜心坟典,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杂记小书,在所浏览。当时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自然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两大重心,获嘉县地近两都,知几得以旅游京洛,饱览公私藏书。自永隆元年(680年)入仕起至圣历二年(699)调职京都止,近二十年,知几都是在公务之闲博览群史,实际上是学史研史的二十年。 刘知几登上仕途之时,适值武则天以皇后身分干政之际。她是实际上的执政者。到武则天统治的最后时期,即天授(690—692)之后,社会政治紧张的局面方趋缓和。天授初年,武氏急于培植拥护她的社会力量,取得士人支持,收天下之心,因而“大搜隐逸”,一时间官吏冗滥成灾。刘知几在天授二年(691)十二月,以刚直的态度,敏锐的政治眼光,上书请淘汰尸位素餐的官吏。同年,知几又上书建议“刺史非三岁以上不可迁官”。 证圣元年(695年),刘知几针对当时赦有无度的弊端,提出“节赦”的主张。 刘知几表陈四事,涉及于官吏的社会作用、选拔标准以及管理使用办法等诸方面的问题,而集中于对现实政治中妄授妄施等腐败现象的批判。 就在这个时期,刘知几写了一篇《思慎赋》。这篇赋既显露了刘知几的才华,也道出了他的苦闷,特别是抒发了他在苦闷之下经过冷静思考而痛下的志向。以知几之博学卓识之才,充任九品主簿,自然是大材小用,而且从弱冠之年入仕之始直到写《思慎赋》时已十五年没有迁升,感到仕途前程渺茫,这“思慎”只能是对现实的抗争。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刘知几身居仕班,但他没有成为政治家,是社会没给他提供机遇。唯其如此,他的精力又集中在学术事业上去了。 史馆遭遇 武后圣历二年(699),三十八岁的刘知几在做了十九年获嘉县主簿后,调任京师定王府仓曹。这次调职,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其一,此时的刘知几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学者。青少年时代已以文学知名,主簿任上多次上表,也展示了他的才华。其二,则天诏修《三教珠英》,以为刘知几是个人选。据《旧唐书·徐坚传》载:“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知几、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在圣历二年(699)。 《三教珠英》于长安元年(701)修成一千三百卷,次年知几出任著作佐郎。时年四十二岁。适如他自己所说:“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从此开始了他的史官生涯。著作佐郎是著作局里的职任。著作局设有著作郎和著作佐郎,佐郎六人,秩位从六品上。自刘知几进入史馆后,面对着无数难以克服的矛盾。刘知几在《史通·自叙》中回顾自己在史馆修史的往事,不无感慨地说:“长安中,会奉诏预修《唐史》。及今上即位,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义,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沉。虽自谓依违苟从,犹大为史官所嫉。” 刘知几自长安二年(702)进入史馆,至中宗景龙四年(710),九年之中,“三为史臣,再入东观”。“长安二年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这是一为史臣,一入东观(史馆)。中宗即位之后,“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这就是二为史臣。中宗还京不久,“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这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这些年,他参与修过《唐史》,重修《则天实录》等。但是,修史并没有给刘知几的功名追求带来多少帮助。 《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记载说:“景龙二年四月二十日,侍中韦巨源、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侍郎宗楚客、中书侍郎萧至忠,并监修国史。其后,史官太子中允刘知几以监修者多,甚为国史之弊,于是求罢史职,奏记于萧至忠。” 刘知几辞去史任之后,出任太子中舍人,又为修文馆学士。 私撰史通 长安二年,开始私撰《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并未投入主要精力。他在长安四年(704)曾作了《刘氏家史》十五卷和《谱考》三卷。神龙二年(706)中宗还京师,知几逗留东都。《史通·忤时》回顾了当时的情景:“会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予求番次,在大驾后发日,因逗留不去,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或有谮予躬为史臣,不书国事,而取乐丘园,私自著述者。由是驿召至京,令专执史笔。” “驿召至京”在景龙二年(708),自神龙元年至景龙二年,知几“一为中允,四岁不迁”,但他“守司东都,杜门却扫,凡经三载”,定是集中精力撰写《史通》的三年。有人说他躬为史臣,不书国事,私自著述,就是指撰写《史通》一事。知几于景龙二年(708)被驿召至京,专领史事,迁秘书监。就在这时提出求退史职的要求。其实,他至少已集中三年的精力撰写着《史通》,至景龙四年(710)二月,全书完工,凡二十卷。 著述传家 刘知几在景云元年(710)迁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仍兼修国史,并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庶子是东宫官,东宫有左春坊,置左庶子二人,正四品上。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总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六局。崇文馆也是东宫设定的。贞观十三年置崇贤馆,上元二年避太子名,改名崇文馆。崇文馆学士二人,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银青光禄大夫的封号在官秩上相当于从三品。这年,李隆基立为东宫太子,因为刘知几的“几”字同李隆基的“基”字同音,为避太子名讳,知几便废名而以字行,因称刘子玄。上述情况可知,知几在玄宗为太子时便得到提升,在政治上有了积极性。景云二年(711),刘知几写《释蒙》一文,又皇太子李隆基将亲释奠于国学,主管部门草拟仪注,决定让随从官员都乘马着衣冠,刘知几以为不可,上议驳斥。 玄宗先天元年(712),刘知几奉诏与柳冲等改修《氏族志》。开元二年,刘知几等人刊定《姓族系录》二百卷,后升任散骑常侍。 开元四年(716)十一月,刘知几与友人吴兢撰成睿宗、则天、中宗三朝实录,奏于执政,请援例恩赏。这是知几在修史任上卓有成效的国史、实录修撰。其中《睿宗实录》二十卷、《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刘知几与吴兢合作主修了三朝实录凡七十卷,这是他撰成《史通》之后在史学上的又一重大贡献。除上述与吴兢合修三朝实录外,还曾单独撰修过《睿宗实录》及《太上皇实录》。还有同吴兢合修的《高宗后修实录》。这样,刘知几实际上参与了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实录的修定工作。四朝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唐代前期的史料,《旧唐书》乃大抵抄撮唐代史料成书,包括吴兢、韦述等人相继撰述的《唐书》和各朝实录。刘知几对唐前期的正史史料得以详细地记载,做出了极大贡献。仅从这方面的成就而论,刘知几也不愧为一名称职的史官。朝廷奖励其修史之功,封他为“居巢县子”,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开元七年,刘知几论《老子》《孝经》注议》 人物年表 公元661年,刘知几出生。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授怀州获嘉主簿,曾多次上书言事。 圣历二年(699年),任定王府仓曹,并奉命与李峤、徐彦伯、徐坚、张说等共同编写《三教珠英》。 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郎、左史、凤阁舍人、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 长安三年(704年)),与李峤等撰修唐史,成《唐书》80卷。曾探究本族历史,撰《刘氏家史》及《刘氏谱考》。 神龙二年(706年),与徐坚、吴兢等修成《则天实隶》。 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开始私撰《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书成于景龙四年。 开元二年(714年),迁左散骑常侍。 学术思想 刘知几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刘尚实用,反浮词,抨击六朝骈文的颓靡之风,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赋,主张运用当代通用的语言,反对依仿古语,反对形式模拟。这些论点,都给后代散文家以启发和影响,乃是中唐古文运动之先声。 许冠三以为:“刘知几师承遍及四部。……但其中以《左传》、《论衡》、《文心》三书尤具决定性作用。”“《左传》是刘知几史学入门师,仰慕的‘述者之冠冕",创建实录史学原理之实存典范,影响于《史通》字里行间。”“从《史通》所言史之大用与要务看,更显得知几是《左传》学派之传人。”(《刘知几实录史学探源》,《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2辑) 许凌云提出,刘知几继承了孔子、司马迁以来的优良史学传统,继承了扬雄、桓谭、王充以来的批判哲学的战斗风格,也继承了前人著作,尤其是王充《论衡》和刘勰《文心雕龙》的撰述形式,写出了《史通》。许文重点分析了司马迁继《春秋》之业思想和所开创的通史家的道路、王充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怀疑批判精神、刘勰的史学思想与《文心雕龙》的编纂形式对刘知几的影响(《刘知几学术思想渊源》,《齐鱼学刊》1992年第1期)。符定波认为,刘知几把“史识”作为“好是正直,善恶必书”的高贵品质和勇敢精神,比孟子说得更明晰、更系统(《试论刘知几的史学渊源》,《常德师专学报》1982年第4期)。 谢保成指出,刘知几对历史著作的类别、源流和体例等方面的总结,是直接继承了《隋书经籍志》史部的分类和序论而加以理论化的(《〈隋书经籍志〉对〈史通〉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历史观点 求实精神 李秋沅的《〈史通〉的求实精神》(《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一文认为,刘知几的求实精神表现有三:一是从史书的体裁、史书的体例和史书的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了史书的编纂必须“因俗”、“随时”,才能忠实地反映出历史面貌。二是贵直书,斥曲笔。三是信灾祥,重人事。 代继华的《刘知几论实录》(《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把唐初政治、史馆修史制度与刘知几的“实录”史学主张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刘知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上对“实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总结,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实录史学原则。他把史学同现实生活的关系、史学的社会功用、史料学和历史编纂学、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以及史学家对入史人物、文章和事件等的选择、历史评论和史学评论都纳入了这一“原则”范畴,以此来剖析和评判史书、史学家。尤其是刘知几敢于尖锐地批评孔子、“御撰”《晋书》以及其它一些唐修“正史”、史馆所编撰的“唐史纪传”,等等,“实录”原则就是其坚实的基础和出发点。 史书评论 《史》、《汉》二史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刘知几对于二人的评价表现出较多矛盾。80年代围绕刘氏是否“尊班抑马”出现争议。刘文英说,刘知几常推纪传体断代史,抑通史。抑马扬班,从当时编修史书的实际来看,也有道理(《〈史通〉的历史地位》,《文史哲》1981年第6期)。许凌云的《试评刘知几纪传史评论的失误》(《中学历史教学》1983年第5期)、《刘知几“抑马扬班”辨》(《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刘知几关于史议体例的评论》(《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三文主要认为刘知几从总体上贬低了司马迁而抬高了班固。 施丁认为,刘知几肯定了司马迁的独创精神、实录精神和史学才华。因此,全面来看,刘知几对《史记》是一分为二的,指出长短,而以长为主(《论刘知几和章学诚之评司马迁》,《司马迁研究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贾忠文指出:关于纪传史源流的评论,刘知几明确主张《史》祖《汉》流,并未抑马扬班。关于纪传史诸体评论,刘氏只是无创新而已,并无抑马之说。关于《史》、《汉》两家之评论,刘固然批《史》扬《汉》不少,但对《史记》赞誉和对《汉书》责难也很多,因此也谈不上“抑马扬班”(《〈史通〉“抑马扬班”再辨——与许凌云同志高榷》,《江汉论坛》1990年第10期)。 “史才三长论” “三长论”指的是史学家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作为各种知识合理有序的搭配,是史学家能否胜任其研究和编史工作,尤其是其能否创造性地推动史学进步的关键条件之一。 许凌云认为,刘知几探讨史家主体意识即史家修养是对史学系统总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史学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刘知几对此认识,主要表现在“史学三才论”和“书法直笔记”的理论体系中。这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刘知几对历史认识主体素质的全面要求(《论刘知几的史家主体意识》,《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关于“三长论”何时提出,渊源何在,存在不同的看法。郑力认为,刘知几提出“三长论”,在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略论刘知几和他的〈史通〉》,《新建设》1958年第2期)。对刘知几提出的“才、学、识”,较普遍的意见认为是从古代的“文、事、义”和“意”演变而来的。“三长论”是对以往史学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刘知几的诗文妙算申帷幄,神谋出庙廷。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唐代·刘知几《仪坤庙乐章》 仪坤庙乐章 妙算申帷幄,神谋出庙廷。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2023-07-05 09:37:541

核心期刊指的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功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国家没有任何一个 *** 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 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 “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问题二:什么叫中文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zhidao.baidu/question/220748769 问题三:什么是真正的核心期刊 一般指的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问题四:国内七大核心期刊分别是指哪些期刊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 问题五:核心期刊和C刊有什么区别 1、先说下C刊,经常见到的C 刊,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CSSCI(南大核心)的缩写。 另外一个是各单位自己,根据省里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优势,从国内外核心数据库进行筛选,和自己单位研究方向结合最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也有个别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的报刊被划为本单位的核心,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进入你们单位自己目录的,所有报、刊统一都成为你们单位自己的核心,无论其原来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所以你先要弄清楚你们单位的这个c刊具体指的是什么 2、核心期刊,往大了说,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比如国外的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国内的中文核心(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等等 往小了说,就是指中文核心,这个核心在国内虽然不是最权威的,却是最大众化的,以至于核心期刊,成了其代名词,甚至还有人误认为核心期刊就只是北大核心 3、如果你们单位c刊就是指cssci,那么它就是核心期刊的一种 如果你们单位的c刊,指的是第二种情况,则c刊大部分(甚至全部,具体要看你们单位的目录)都来自于各核心期刊数据库,会有一小部分为非核心刊物 问题六:法律核心期刊是指哪些?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问题七:重要的核心期刊是权威期刊吗? CSSCI 第一作者要求是副教授或者博士,硕士或者讲师的论文基本上发表不了。这个级别最高。 核心期刊 一般是指北大核心期刊。对第一作者虽然也有要求,但是不那么明显,地位其次。 重要期刊 一般是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本校承认的重要期刊,他是该校老师评定职称发表文章的依据。重要期刊每个高校不尽相同,有些学校承认部分南大核心(cssci)或者部分北大核心,没有被本校重要期刊收录的核心期刊,评职称的时候不算分或者少算分。 问题八:什么是真正的核心期刊 被读者利用次数较高。该评价中心系统算是个新生事物,所谓“权威期刊”是指刊载基金论文数量多,约占总数的21。该课题组经过对我国万种期刊的大致浏览,武大搞出来的,是该学科领域内主要成果的传播载体,搞火了之后就可以方便操作一些事情了,它们刊载的学术论文学术影响力较高。 邱均平,排在前6%~20%的为“核心期刊”,在学术界与科研人员心目中享有权威地位和最高学术水平,其中权威期刊311种.46% 。研究人员将把在各学科期刊排行榜中排在最前面的5 %的期刊定为“权威期刊”,311种期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广受网络用户点击。专家们首先为“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界定概念,它们基本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前沿、反复比较和研究,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1013种、二次文献转载篇数多或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多的期刊;而“核心期刊”则指那些发表基金论文数量相对较多。恐怕现在国内更多还是比较认可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大的CSSCI、二次文献转稿篇数较多或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较多的那些期刊、 燕今伟,被读者利用次数高,包括分学科的61个排行榜和分类型的4个高校学报排行榜。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简介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构建了科学。这次共有6170种中国学术期刊参与评价、合理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从中挑选出了6170种纯学术性期刊和半学术性期刊参与评价,是最重要的核心期刊、周明华 等编著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网络用户点击较多,权威期刊是核心期刊中的“核心”,得出了65个学术期刊排行榜,计1324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区、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图书2009年4月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问题九: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就是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23-07-05 09:38:011

董恩林的主要科研成果

1.《唐代老学:重玄思辩中的理身理国之道》,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3.《隋唐韬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2.副主编《中国历史文选》(郑铁钜主编)中央民院出版社1993年版。3.主编《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4.主编《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6月版。5.主编《中小学生标点符号手册》,湖北崇文书局2005年版。 1.《张居正集校注》(张舜徽主编),荆楚书社1987年第一版。2.《中华掌故类编》(朱祖延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三国志辞典》(张舜徽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4.《后汉书辞典》(张舜徽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资治通鉴全译》(张舜徽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尔雅诂林》(朱祖延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7.《二十四史全译·魏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一) 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方面1.论传统文献学内涵、范围、体系诸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2.窳寙辩正 中华书局《文史》2001年第1期;3.《旧五代史》考证 中华书局《文史》2002年第1期;4.文献之我见——兼与单柳溪同志商榷 《文献》1986年第4期5.尔雅郭注版本考 《文献》2000年第1期;6.求真去故 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7.历史编纂学论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8.《史记·天官书》与星象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增刊9.博观约取 推陈出新--评张舜徽先生《清儒学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增刊10.一代宗师 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11.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2.简论古籍整理的方式与方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13.《旧五代史》校读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6期14.论王念孙父子的治学特点与影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15.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16.简述汪中的经学成就 《历史文献研究》2007年第26辑17.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 《张舜徽学术研究》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18.简论王念孙《史记杂志》-兼与《史记志疑》、《史记考异》比较 载《逐鹿中原――史记论丛》第三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9.《尔雅》研究述评 《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20.《尔雅》及其研究 《图书馆与读者》1986年第2期21.采众家之长 绘一方丽色——全国民族院校专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编后琐语 《西北第二民院学报》1994年第2期(二)道家道教经典研究方面1.论唐代老学的理论特色 《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2.葛洪道论辨析:诸家道论比较 《哲学研究》 200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8期3.《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4.论郭象与成玄英独化思想的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5.试论重玄学的内涵与源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10期;6.成玄英的道论 《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7.唐代《老子》诠释文献述论 《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版;8.简论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的文化价值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9.论成玄英的庄学思想 《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版10.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宗旨 《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三)史学理论、古代史及其他1.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8期2.秦始皇与隋文帝比较研究 《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3.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98-5;《新华文摘》98-12摘转4.五代中央财政体制考 《湖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5.五代枢密院考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二)1988年6.五代政治体制考略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年第6期转载7.《五代史话》评介 《山东济宁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8.近代国计外侮录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9.华工出国与近代国情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10.归有光水利思想初探 《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11.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探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学术研究动态》1991年第1期转载12.档案学概论二题 《档案学通讯》1992年第3期13.马士英简论 《贵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4.简论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人民日报》2005年6月24日第15版“学术动态”摘转15.简论以德治国的内涵与途径 《山东烟台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并收入《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7.黄石天主堂随访 《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18.制度之良与运作之失――历代科举制演变检讨《“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2023-07-05 09:38:081

丹阳(楚都丹阳)详细资料大全

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关于古丹阳的位置,近代学术界有丹江源头水、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丹淅说等说法。周昭王时,屡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数十年间,楚人终于在丹江下游(今河南淅川境)的“丹、淅之会”,建立起了新都丹阳。楚人怀念故土,根据“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新都,即为丹淅说之理论依据。按照中外历史上地名随人迁徙的惯例,河南的“荆山”之名也随楚人的实力所及越过汉水,移植于汉水西南今湖北南漳西北的八十里左右处,即为丹淅说的地理依据。在河南淅川出土的楚国令尹子庚墓(楚庄王之子)以及周边大量楚国贵族墓被发现,其中云纹铜禁最为有名,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为丹淅说提供了实物证据。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丹阳 外文名 :丹阳 隶属国度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历史地位 :古楚国首都 起源建城 :河南淅川 鼎盛楚都 :湖北郢城 发展之城 :安徽寿春 基本信息,丹阳考,楚国都城,史书记载,专家考证,为枝江的记载,为秭归的记载, 基本信息 1992年,中国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在河南淅川市召开,会议研讨了楚文化的渊源、楚都丹阳在河南淅川的地望等问题,大部分的专家和学者都认定楚都丹阳在河南淅川境内。另外,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流域对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在河南淅川市出土的楚国令尹子庚墓(楚庄王之子)以及周边大量楚国贵族墓被发现,其中云纹铜禁最为有名,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为丹淅说提供了实物证据,进一步证实了河南淅川即为古楚国丹阳。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李学勤教授读《楚居》中的“汌水”为“均水”,即流入汉水的丹江, 也有力地支持了丹淅说。西周中期的金文表明,周昭王时期楚国的政治中心位于汉水流域附近,所以周人必须“涉汉伐楚”; 而《楚居》中汌水、夷屯的考定,证明了楚人自商代晚期就居于丹水流域附近,河南丹水附近的楚长城即为实物证据。到楚武王时期,楚国的国都从丹淅迁移至荆州市郢城镇。 丹阳考 楚国都城 楚族作为一个民族应该由来已久,如熊氏一族,楚国的上层统治者,即屈原《离骚》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中原的华夏族后裔。楚人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后来,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在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在西周初年迁移到豫、鄂、陕边陲的丹淅流域(河南省淅川县),并建都丹阳,最终得以发展强大。楚国崛起于西周,强盛于春秋战国,衰亡于战国末期。当其全盛之时,曾执霸主牛耳,其问鼎中原之实力,令周天子心惊肉跳,让诸侯国退避三舍。到战国时,天下虽然出现“七雄”纷争的局面,但真正强大者唯秦、楚两国而已。 中国楚文化研究会 以前人们都以为,楚国最为辉煌的历史发生在江汉平原,但自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界对河南省淅川县的多次抢救性发掘,丹江北岸下寺龙山附近发掘24座春秋时期的楚国墓葬,共出土了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和玉器等各类文物达8000余件,在这群楚墓中最大的一座是下寺2号墓,该墓为楚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子庚墓。1990年—1992年间,考古工作者再次在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淅川楚墓群附近的和尚岭、徐家岭等地发掘了10余座楚国贵族墓葬群,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这是继下寺春秋楚墓群发掘之后,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中的又一重大收获,再一次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2年,该墓地的发掘还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一座座贵族墓地的发掘,一件件惊世文物的出土,丹江口水库区域已成为研究楚文化绕不开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就是司马迁所说的楚国最初的封地丹阳,而当地老百姓世代传称的龙城,极可能就是楚国始都。龙城到底是不是楚国始都,楚人是否从此起步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创造出浪漫瑰丽的楚文化,成为楚国早期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近期(201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热播[4]的《国家宝藏》第三期走进河南博物院更是将淅川出土的云纹铜禁作为镇馆之宝呈献给观众。它是目前经科学发掘最早的禁酒器物,见证了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反映了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更是采用技艺精湛的失蜡法铸造,将中国的失蜡法铸造工艺历史提早至春秋时代。观众对于中国古人如此之高超的工匠技艺叹为观止,中国有制造器物领先世界的基因,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对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史书记载  据战国时史官所撰的《世本》一书记载:“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鬻熊是楚人始祖祝融的后裔,在殷商衰落周族兴起之际,他率族投奔周文王姬昌,曾担任“文王之师”,史称“鬻子”。到鬻熊的曾孙熊绎时,周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楚世家》)。而“丹阳”究在何处?一直是历史学界、考古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一说在今湖北秭归,一说在今湖北枝江,或说在今湖北南漳一带,或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但均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文化遗存铁证,而且根据近些年学术界研讨的情况分析,上述说法也确有诸多难以圆通之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荆楚历史地理学者石泉先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熊绎所居丹阳城当在丹江河谷”的新观点,其理由是:①《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有楚右尹子革回答楚灵王的一段话,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供王事”。熊绎既建都于丹阳,又“辟在荆山”,可见丹阳距荆山应不太远,甚至可以认为丹阳就在荆山脚下。《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所记周瑜就曾说过:“昔者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说明熊绎受封之始就居于荆山旁边。而在今商县附近,丹江上游一带,古有楚山三座(秦王山、刘岭、商山),楚水二条(南秦河、三十里铺河)。另外,丹江上游北部偏东诸水源中,又有名荆水和大荆川、西荆川者。而且这些楚山楚水早在魏晋六朝时已见于文献记载,其历史渊源之久,可以想见。“荆”、“楚”二字,上古通用,则楚山亦可称之为荆山。而荆山脚下,正是商州之所在的“丹江之阳”河谷平原。这同商末、周初楚人早期活动的场所,熊绎所居的“丹阳”和“辟在荆山”的地望与名称皆能相合。②商于道又是逾秦岭、蓝关,通往关中平原、西周王都的大道,正符合西周初年周、楚交往较密的史事。③西周初年,熊绎所居的丹阳地理环境较为艰苦,近旁有高山,荒芜偏僻,但也应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土地。较之丹江口来说,今陕西商县其自然环境当更相合些。另外,商洛特产中也盛产楚人当时“以供王事”的“桃弧棘矢”(弓材)和用以滤酒的“苞茅”(龙须草)。因此,似可认为熊绎所居的早期楚都丹阳,宜当在此。(以上观点摘自石泉、徐德宽《楚都丹阳地望新探》一文,原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三期。)周昭王时,屡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下到周夷王以前数十年间,楚人终于在丹江下游(今河南省淅川县)的“丹、淅之会”,建立起了首座都城丹阳。按照中外历史上地名随人迁徙的惯例,“荆山”之名也随楚人的实力所及越过汉水,移植于汉水西南今湖北南漳西北的八十里左右处。 专家考证 因循石泉先生的思路,周光林、郭云进两位学者认为,周王朝之所以封鬻熊、熊绎的部族为“楚”,当与其居住的地名有关。《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命之氏”。意思是说,周天子封建诸侯,根据出生地而赐给姓,根据分封土地而称氏。楚国之所以得名为“楚”,当渊源于丹阳附近这些楚山和楚水(详见周光林、郭云进:《楚都丹阳地望新探》,原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楚人居丹阳时,属立国之初,地僻民贫,势弱位卑,因受艰苦生产条件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制约,只能“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不可能缔造出自己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同周边小国的文化接触也不多,因而当时它的文化主要是受周文化的薰陶和影响。直到春秋中期,楚方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以一种完全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历史萤幕之上。这一观点,我们还可以通过1996年发掘的丹凤县巩家湾遗址,和1997-1999年发掘的东龙山遗址出土的陶器群为代表的文化面貌中得以证明。例如:上述遗址出土的陶鬲皆与周文化陶鬲有着显著差别,而与湖北真武山遗址所出土的西、周中晚期楚式鬲比较接近。园肩浅腹盆和带箍的矮柄豆也同时表现出楚商邑的物质文化遗存特点。战国中期以后,丹江上游的楚文化逐渐被秦文化所取代,造成这一文化变迁的历史原因,当与秦孝公十年“城商塞”,二十二年又封卫鞅于商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丹阳淅水美景 据刘玉堂(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徐少华(师从石泉教授,长期从事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的研究,古“丹阳”位于今湖北西北部保康至南漳荆山一带。《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有楚右尹子革回答楚灵王的一段话:“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供王事”。熊绎既建都于丹阳,又“辟在荆山”,可见丹阳距荆山应不太远,甚至可以认为丹阳就在荆山脚下。 而楚史学界一般认为荆山是在古南漳以西八、九十里之处(今湖北保康县境内)。《续汉书·郡国志》引《南都赋注》说:“汉水至荆山东,别流为沧浪之水。”《水经注》引《地说》:“(沔)水出荆山东,南为沧浪之水,最近楚都。”沧浪之水即今襄阳市以西、上至均县、老河口一带的汉水河段的别称。按这两段记载表述的荆山和汉水的地理位置,荆山必定在南漳西北。唐《元和郡县图志》到清齐召南的《水道提纲》都把荆山定在今南漳县西北八九十里处。如《水道提纲》说:“《禹贡》荆州之荆山,在(南漳)县西北八十里,漳水所出,即今清凉河也。”这就说明古荆山与漳水源都出自今南漳西北八十里处,即湖北保康县境内。 此外,《左传》哀公六年记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望地”,古代指帝望之乡,也就是都城。用科学的态度理解,楚人的都城在“沮漳”与“汉江”之间的地带,这一地带恰好又处在保康至南漳的山区。“江”指汉水,漳水发源于保康境内的荆山北麓,沮水又发源于景山,景山在荆山西南,两水在南漳县境内汇合,形成沮漳水。有了“沮漳”二水和“荆山”作为地理参照物,楚之帝望“丹阳”便可基本确认为今天湖北保康境内。根据王生铁(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人2013年以来对保康县马良镇重阳村的考古发掘,以及周边地理地貌的勘探分析,可以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古“丹阳”之所在。 楚人本是中原部族,殷周之际南迁到丹阳,即今西峡、淅川、内乡一带。《史记·楚世家》说,“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对于“丹阳”的地望,历代学者意见虽多分歧,但多数人认为处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西峡、淅川一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楚怀王十七年,秦人“大破楚师于丹、淅”。《索隐》说:“二水名。谓于丹水之北,淅水之南。丹水、淅水皆县名,在弘农,所谓丹阳、淅。”《索隐》所说的“丹水”即丹水河,发源于西峡县丹水镇孤垛山南麓,在西峡县回车镇屈原岗村李楼注入七峪水库。“淅”即古析水,今名灌河,是西峡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自古为西峡通丹江、达汉水的重要水路。古人对地名的命名惯例,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丹阳是位于丹水之阳的城邑。 扣马谏王地西峡屈原岗 西峡一带有楚方城的遗迹。关于楚方城,《国语·齐语》说:“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韦昭注:“方城,楚北之厄塞也。”现存楚长城东靠桐柏山,南临江汉平原,西依秦岭,北邻伏牛山脉,整体轮廓呈门字形。与此相关联,内乡、西峡一带还有长城河、长城驿、长城铺等地名。 楚人“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载楚臣屈完语),从西峡一带发展到整个江汉平原,并逐步向东、向南扩张。在其鼎盛时期,楚人曾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到了战国时期,楚人与崛起于西方的秦人发生冲突,由此产生了影响中国先秦史发展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楚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原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吸收、整合所扩展地区各部族的文化因子,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鲜明特色的楚文化。楚辞及其代表人物屈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中国长城之父楚方城 南阳市淅川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国第一个都城所在地,已发现春秋时期楚国的古城址13处,古墓群500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在这里出土的铜禁将我国熔模铸造工艺的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库区上游的荆关镇有我国北方13个省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五里长街、山陕会馆、法海寺等古建筑,下游保存有河南省最完好的唐代壁画。 库区淹没的腑地就是楚国的古都丹阳。屈原流放时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国殇》里描写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水库岸边有春秋战国古墓群淅川下寺遗址,发掘的出土文物编钟座楚墓中出土的7000余件珍贵文物记载着顺阳川的昔日繁荣,其中楚令尹子庚墓(楚庄王之子)中出土的编钟是全国出土编钟于青质最好的一套。彼定为国玉的铜禁,府排萧等文物,反映了几千年前这里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盛况。这些文物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地展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丹江岸上河南省四大古刹之一的香严寺又给游览区镶嵌上了一颗灿烂的明珠,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山腰到山脚隐于古柏绿树之中,幽雅神秘,处处藏秀。在丹江沿岸约4公里内就有20余处文物景观,帖山下小岛上的龙剿寺。曾是宋代大学士欧阳修的读书处。还有下王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丫杨河古墓、丹朱家、杜湾洞穴蛇山、龟山、磊山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融汇在一起,使丹江更加神秘瑰丽。 为枝江的记载 同治5年,公元1866年,编纂的《枝江县志》(今藏于枝江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南京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以及原中华民国档案馆,见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三百五十号》),开篇旧县志序: “枝江楚开基地也,周革殷命,舆灭继绝,大封勋贤后裔,以鬻熊为文王师,访其曾孙熊绎,得之荆蛮,胙以子男之田,而宅诸丹阳,即今枝江县也,越十七代,而楚武熊通始大,奄有江汉,又一世,而楚文熊赀,始迁于郢,以旧所居地为邑,仍其故名而未有枝江之号,其名枝江者,粤自秦始,秦并天下,废封建置郡县,而枝江始名,义何取尔?以蜀江至此分为诸洲,至江陵而九十九洲,起自此,闻如乔木之有条枚焉,故曰枝江。开邑以来,至今一千九百余年,而枝江之名不改。其为县,也古矣。“ 译:“枝江为楚国开创基业的地方,周灭商,商疆域尽失,子孙断绝。周王大肆分封有功之人的后裔,因为鬻熊曾辅佐文王,遣使分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于荆襄荒蛮之地,赐与子男爵位的田,处所在丹阳,即今时枝江县。经过十七代的经营,至楚武王熊通才壮大,疆域囊括江汉平原。又过了一代,至楚文王熊赀,才迁都至郢都,而将他旧居的地方作为封地,仍然沿用旧名丹阳,而没有称为枝江。称枝江始于秦始皇时期,秦吞并天下,废除封建的封地,设郡县,才有枝江这一名称。枝江这一叫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长江至此,从河道中冲刷出若干江洲,到了江陵,已有九十九个江洲,而土地被冲刷分裂,就是从这里开始,犹如乔木的枝干,所以称为枝江。自设城以来,已历经一千九百多年,而枝江的叫法一直没改变。它作为县,也是很古老的。” 为秭归的记载 《楚宝》·四十五卷,明周圣楷撰。 丹阳在今归州秭归县。《楚宝》曰:秭归县北对丹阳城,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崄峭壁,立信天固也,地里志以为吴子之丹阳者,非。又按,丹阳或云在枝江县,亦非也。葢秦废列国,为ueebe县,始取楚丹阳地为枝江县,不得即指枝江为丹阳也。且其地夷敞蜀江,至此析为诸洲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古人建都形势何取于此。——周圣楷:《楚宝》卷一:大臣
2023-07-05 09:38:201

张均的论文1

● 《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刊《文艺研究》2013年第6期。● 《小说<暴风骤雨>的史实考释》,刊《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页143-150。● 《评(八卷本)<程文超文存>》,刊《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页200-202。● 《“普及”与“提高”之辩——论五十年代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势力之争》,刊《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页137-14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口述史料问题》,《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 《召唤“隐藏的历史”——〈暴风骤雨〉动员叙述研究》,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页10-23;收《周立波评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革命、叙事与当代文艺的内在问题——小说<暴风骤雨>与纪录电影<暴风骤雨>对读札记》,刊《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页126-13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鲁迅弟子关于“鲁迅”重构的内部争辩》,刊《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页87-9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搏击在虚空中:<呼兰河传>阅读札记》,刊《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页10-15。● 《胡适门生的1949-1952》,刊《文艺争鸣》2010年第19期,页129-134。● 《柔弱者的哲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阅读札记》,刊《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页83-88。● 《如何“文学”,怎样“叙述”——评於可训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之“现代卷”、“当代卷”》,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4期,页187-192。● 《五十年代文学中的同人刊物问题》,刊《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页124-12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夜读章诒和》,刊《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4月号,页147-150。● 《1950年代的鸳蝴文学出版》,刊《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页61-68。●《鲁迅为什么不看重阿Q正传:兼论国民性批判写作与启蒙主义之关系》,刊《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页65-69;“世纪中国”网 全文转载(2006年5月)。论文2●《意识形态的重建与自由主义》,刊《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页122-128。●《裂隙中的叙事:论50至60年代文学的叙述机制》,刊《文学评论》2001年中青年学者专号。〔此文获2001年度中山大学科技节论文一等奖〕● 《区分的辩证法:<暴风骤雨>人物本事研究》,刊《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5期,页139-146。●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流氓主义”》,刊《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页123-129。● 《十七年期间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刊《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页153-159。● 《底层、基层及表述的悖论》,刊《小说评论》2009年第6期,页41-46。● 《史铁生与当代文学史书写》,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页64-7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通向“中国”的写作》(毕飞宇访谈录),刊《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页43-47。 另收《对话著名作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之后,我们往哪里去》,刊《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页50-56。另收《对话著名作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超越”的限度:论李锐兼及对新自由主义文学的批评》,刊《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页59-63。●《“劳作使我沉静”》(张炜访谈录),刊《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页14-17;另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26-231。● 《张炜与现代中国的仇恨美学》,刊《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页24-30;另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32-240。● 《我们怎样进入历史: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刊《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页40-45;另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学术中国”网全文转载(2007年4月)。●《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兼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刊《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页106-109。● 《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刊《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页16-2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全文转载;又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56-63。● 《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的1992-2002》,刊《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页22-2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又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64-73;“学术中国”网)全文转载(2007年10月)。●《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刊《小说评论》1997年第1期,页55-6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8期全文转载。●《论苗长水和他的老区小说》,刊《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5期,页106-111。〔此文获武汉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社会主义文学”作为“遗产”是否可能》(张均等),《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来自中国乡村的报告”:兼谈莫言小说遭遇的创作障碍》,《新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今日大学体制与知识分子的生存》,刊《天涯》2012年第2期,页44-49。《作品》(精选)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韩寒与当今知识分子问题》(沙龙记录),刊《粤海风》2012年第1期,页11-14。● 《在场的诱惑与冒险:读於可训先生<王蒙传论>》,刊《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页150-153。● 《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读者问题》,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页29-35。● 《50-70年代文学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刊《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6期,页19-24。● 《左翼文学“读者”概念的演变》,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3期,页1-9;《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舒芜问题”再检讨》,刊《粤海风》2011年第5期,页12-16。● 《单位制度下的文人生存》,刊《粤海风》2010年第2期,页3-8。● 《碧空楼忆往》(舒芜口述、张均整理),刊《万象》2010年第7期,页111-12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五十年代的私营书局及其文学出版》,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页39-43。   ●《现代性思想谱系及其批判》,刊《长江学术》2008年第2期,页1-7。●《稿酬制度的形成及其文学场功能》,刊《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43-57。●《出版制度与当代文学场的倾斜》,刊《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28-42。●《“现代”何以不能到来?——论1895-1911年间的晚清文学》,刊《中山人文学术论从》第7 辑,澳门出版社2006年版,页497-507。●《“谁”在创业——从〈创业史〉中梁生宝形象的接受歧异谈起》,刊《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页340-354。● 《肉身的觉醒》,收《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5-52。● 《普遍历史的建构:对西方哲学史的一种考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页68-71。● 《革命文艺中的叛徒叙述:重读<青春之歌>》,刊《长江学术》2004年第6辑,页31-37;“学术中国”网全文转载(2006年12月)。●《张爱玲论》,刊《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23-07-05 09:38:301

历史议论文要投稿能投国内哪些杂志社?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该类共有50种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刊名                 ISSN号 统一刊号  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5919 11-1561  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2-0209 11-1514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000-5420 11-1476  4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0-5374 42-1071  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1-4667 12-1027  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007-7278 32-1084  7   中国社会科学                   1002-4921 11-1211  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2456 42-1040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0257-0289 31-1142  10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1-5973 37-1066  1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438-0460 35-1019  1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1-4799 42-1020  1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0-5579 31-1010  14   学术交流                     1000-8284 23-1048  15   江西社会科学                   1004-518X 36-1001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0257-2834 22-1063  17   江海学刊                     1000-856X 32-1013  18   江汉论坛                     1003-854X 42-1018  19   社会科学                     0257-5833 31-1112  20   江苏社会科学                   1003-8671 32-1312  21   社会科学辑刊                   1001-6198 21-1012  22   学术月刊                     0439-8041 31-1096  23   学术研究                     1000-7326 44-1070 这些都是核心的中文期刊,权威性比较高,如果是大学生就投这里
2023-07-05 09:38:461

成中英主要经历

成中英成中英(Prof.Chung—YingCheng),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著名美籍华人学者、世界著名哲学家、著名管理哲学家,C管理理论创立人,被公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三位为余英时、刘述先、杜维明)。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早年师从一代哲学宗师方东美先生,后入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氏是享誉中外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1974)、《国际易经学会》(1985)、《国际儒学联合会》(1993)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近十年来历任国内与欧美著名大学哲学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包括台湾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柏林大学、牛津大学等。中文名:成中英外文名:Chung—YingCheng国籍:美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南京出生日期:1935年11月8日职业:哲学家,教育家毕业院校: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主要成就:“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始人和主席C管理理论创立人代表作品:《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儒家哲学论》《易学本体论》等著作。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职称:教授研究领域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治学基本思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的精华,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成氏在全球积极推动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方法重建中国哲学,开创了当代中国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新蹊径,促进了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成氏对中国易学哲学与儒家哲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其他研究领域如中西语言哲学、本体学、本体诠释学、整体伦理学,康德研究也多有建树。成氏也是当代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创者,其所《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创导动态和谐辩证管理,为综合创新中国管理哲学的奠基之作。成氏治学思路:深入西方哲学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精华,中西兼治,古今互诠,重视方法,肯定本体,建立体系。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归纳法理论研究》、《戴震原善研究》、《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创造和谐》、《成中英自选集》、《成中英又集》、《当代中国哲学》、《本体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易学本体论》、《儒家哲学论》、《本题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易学本体论》、《美国哲学归纳法理论研究》、《周易策略与经营管理》等,及学术论文近百篇。家庭成员成中英,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高黄村石堰。成中英有兄弟三人,其排名老大,二弟成中豪,在阳新老家务农,三弟成中杰,美籍天文物理学家,妹妹成中平,排行老四,旅居美国,父亲成惕轩先生,教授、国学大师,母亲徐文淑女士。人生经历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70年代曾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兼主任,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同时兼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致力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并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国际易经学会、中国哲学高级研究中心、远东高级研究学院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和主席,国际中国管理与现代伦理文教基金会的奠基人。创立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并兼校董会总监兼任校长,东西方文化中心传播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客座哲学教授,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并为《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倡导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1978年主持“第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致力促进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弘扬中国思想文化。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本体阐释学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名誉主席。创办:美国国际东西大学(INTERNATIONALEASTWESTUNIVERSITY),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现任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现任主席),兼任英文中国哲学季刊总编辑。为中国哲学发展贡献颇多。著作年谱成中英已出版的中文学术专著:1、《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3月2、《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4月3、《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4、《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6年5、《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1988年6、《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1989年7、《世纪之交的抉择》,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8、《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19919、《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199410、《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东大书局(台北),199511、《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9612、《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613、《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199614、《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15、《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6、《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2001年17、《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2002年18、《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3年19、《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5年20、《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论文年谱《成中英中文论著编年》1965“哲学与科学知识”,载《大华晚报》(台北),12月24-25日1966“当代归纳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载《鹅湖月刊》(台北)“自方法学观点论科学发展基础”,载《新世代》(台北),8月1967“近代逻辑的意义内涵及与语言的关系”,载《思与言》,第5卷第2期,1967年7月15日。“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载《大学杂志》(台北),1/2月“当代中国哲学之发展世界的意义”,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论孔子的正名思想”,载《出版月刊》(台北),3月1968“战国儒家思想之发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台北)1969“文学语言及哲学语言”,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1970“四度空间的作学问态度”,载《思与言》(台北),第8卷第1期,1970年5月15日。1973“哲学与思想”,《出版与研究半月刊》(台北)1974《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书),三民书局(台北),3月“论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哲思偶得”,载《东方杂志》(台北),7月“论致中和与致良知”,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专书),三民书局(台北),4月1975“从哲学看文学:论文学四义与文学十大功能”,载《中华文学》(台北),7月1日“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中国论坛》(台北)1976“人性体验与人性哲学”,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论人性哲学与人性体验”,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论安乐死”,载《中国论坛》(台北),11月第3卷1977“复兴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哲学”,台湾大学研究学报,5月“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新世代》,10月“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美国研究论文集》,淡江学院(台北)1978“再论中国哲学现代化问题”,载《时报杂志》(台北),7月31日“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2月“现代化的哲学意义与理性基础”,载《中国时报》(台北),7月31日“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中国论坛》(台北),8月“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央日报》(台北),7月31日“论明儒学案中的明儒气象”,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分两部分)“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自学术与历史观点评中国大陆批孔运动”,载《东方杂志》1979“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华文化发展月刊》“文化自强之道”,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10日1980“序当代墨家研究”,载《墨辩研究》,钟裕联主编,台北:三民书局“中国的昨日,今日,明日”,载《中国论坛》(台北),10月“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美国议论文集》(台北)“从‘见林不见树"与‘见树不见林"说起:兼论文化内涵之层次与文化创造之目标”,载《中国论坛》(台北),12月号“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发展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哲学”,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28日“谈情说理”,载《妇女杂志》(上海),10月“论中国哲学”,载《时报周刊》(东京),8月“论孔明的正义观”,载《中国人》,10月“论文化建设”,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7-8日(分两部分)“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1981“文化与民族性格与心理”,载《政治思想学刊》,11月“生活素质的哲学分析”,载《台湾经济学刊》,12月“朱子哲学中的方法,知识和真理观”,载《鹅湖月刊》(台北),12月号“易经中的理与情”载《幼狮学志》(台北),12月号1982“朱子与豚之家人辩证与考析”,载《中国文化复兴月刊》(台北),6月“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载《我是中国人》,中正书局(台北)1983《近代逻辑暨科学方法学基本名词辞典》(成中英主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2月“论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与‘大学问"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东吴大学(台湾)“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1月“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兼论心性哲学的发展前景”,载《鹅湖学志》(台北),12月1984“当代新儒学与新儒家的自我超越:一个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8月“方法概念与本体诠释学”,载《中国论坛》(台北),第19期“中国哲学范畴的特性”,载《哲学研究》(北京),第12期1985《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禅的逻辑”(英文稿),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第4期),东吴大学(台湾)“建立中国的管理哲学”,载《中国论坛》(台北),20:6“论柔性攻势与内部转化”,载《中国战略学刊》,中国战略学会(台北)“人性哲学,文化输出与统一中国”,载《光复大陆》,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台湾),“谈如何发扬中华文化---以促进世界大同”,载《宪政论坛》(台湾),“整体定位应变创新”,载《实践月刊》(台北)“中国哲学范畴问题初探”,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台湾),6月号“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挑战与再生》,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86《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号“从禅宗的‘本体论诡论"到欧美佛学研究的现况”,载《当代学人谈佛教》,东大图书公司(台北)1987“深入到西方哲学的核心”,载《中国论坛》(台北),第275期。“中国哲学当前的核心与周边问题”,载《哲学杂志》(聊城),8月1988“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从本体诠释学观点论中西文化的异同问题”,载《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载《中国哲学》(第十四辑),人民出版社(北京)“禅佛教---显密融合的基础”,载《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实录》,佛光出版社(台湾)“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说与孟子、朱熹思想”,载《学术月刊》,第1期(上海)“易经管理系统及其应用:‘C"理论(上)”,载《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北京)1989《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创生性范畴之分析---论怀德海与宋明儒学之类同与分野”,载《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北京)“孔子哲学中的创造性原理---论生即理与仁即生”,载《幼狮学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评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征研究”,载《中国论坛》(台北),“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新华文摘》(北京)1990“禅的诡论与逻辑”,载《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p.185-207,中华佛学研究所(北投),1990年4月“‘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周易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1991《世纪之交的抉择》(专书),上海知识出版社《文化、伦理与管理》(专书),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方东美的本体论架构”,载《方东美哲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台湾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1992“论儒学与新儒学中的宗教实在与宗教认识”,载《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易经》的方法思维”,载《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易经》研究的现代化问题”,载《周易与现代化》,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本体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访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载《哲学研究》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成中英教授再谈本体诠释学”,载《哲学动态》,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追求民主精神培养民主人格”,载《中国重生之路---基督民主主义与中国文化》,海外华侨布道团(美国)1993“东亚经济发展与广义的儒家伦理所扮演的多种角色”,载《黎明大学学报》,黎明大学(中山)“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管理模式:C理论的提出及应用”,载《东方文化与现代经管》,法住出版社(香港)“论易哲学与文化圈”,《周易研究》(济南),第15期“论朱子哲学的理学定位与其内涵的圆融和条贯问题”,载《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西方管理危机与儒家人性智慧---序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载《哲学研究》第3期(北京)1994《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1期“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2期“本体诠释之教育哲学:人本诠释方法和今日世界智性教育与德性教育之整体模型”,载罗国杰主编《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上海)“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道元与彗能”,郑振煌译,载《中华佛学学报》(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第7期,p.264-285,7月“从哲学传统对话中理解儒家人学的独特价值”,载《中华文化论坛》(四川)“研讨‘实学"的六封信---第一封信”,载《学习》,人民出版社(北京)“一些对当代学术的思考”,载《跨越21世纪的出版视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5《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专书),东大书局(台北)“论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载《中国哲学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北京),“论‘观"之哲学涵义兼释《观卦》”,载《国际儒易学研究》,华夏出版社(北京),“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中心(台北)“中国管理哲学与比较管理研究”,载《社会科学---C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1996《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兼论本体诠释的涵义”,载《安徽师大学报》(芜湖)第2期“本体诠释学是什?”,载《唐都学刊》,第4期“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载《天津学报》(天津)《论中西哲学精神》(专书),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专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探源与重建”,载《国际儒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学术交流---儒学和现代管理问题”,载《国际社会与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北京)“易经讲座(一)---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载《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八十五年年刊》,“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台湾)1997《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上海: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本体与实践:牟宗三先生与康德哲学”,载《中国哲学史》(北京)第2期“冯契先生的智慧哲学与本体思考:知识与价值的逻辑辩证统一”,载《学术月刊》(上海),第3期“社会变迁与文化转通的核心问题:知识与道德的平衡与整合”,载《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马来西亚)“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1998“论义利之辨与天人合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1期“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的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杭州)第2期“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文化融合与大学教育的使命”,载《中国文化论坛》(四川),第19期“现代新儒家的复杂命题”,载《学术界》(合肥),6月号1999《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专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成中英先生访谈录(之一)”,载《贵州大学学报》(贵州)第1期“有必要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德性伦理”,载《跨文化对话》,第2期“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载《江汉论坛》(武汉),第6期2000“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载《孔子研究》(南京),第2期“人性与东西方管理的分野”,载《北方经济》,第12期“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何?本体诠释学”,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本体诠释学与当代精神”(与潘德荣合作),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本体与诠释》(主编),三联书店(北京)“中西文化与哲学的未来”,载《东瀛求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北京)2001“世纪会面”,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哲学诠释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专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1期“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2期“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6期“二十一世纪的新探索:天道,人性与文明”,载《儒耶对话新里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语言---中国哲学的诠释和重构”,载《分析哲学——回顾与反映》,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自楚墓竹简老子分析道家观点”,载《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新化文哲》,第4期“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东岳论丛》,第6期2002《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载《文史哲》(济南),第5期“本体诠释学体系的建立: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5期“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论东方德性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结合”,载《浙江学刊》(杭州),第5期《本体与诠释第二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载《南昌大学学报》(南昌),第1期“诠释空间的本体化与价值化”,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1期《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3年《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对哈贝马斯路的儒学反思”,载《思想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北京),第1期“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变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
2023-07-05 09:38:531

冯天瑜的学术成果

收入论著目录如下:一、独著书 1、《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2、《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8月3、《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4、《中国文化史断想》,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2 版5、《元典:文本与阐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6、《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1998年3月第二版7、《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再版,列入《希望工程丛书》台湾桂冠图书公司马1993年5月8、《月华集》,中国显赫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10、《新语探源》,中华书局,2004年二、合著书(皆为第一署名) 1、《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2、《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3、《中华文化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4、《绘画中华文明史》,(策划,撰文),湖北教育出版1995年11月5、《中国学术流——论著辑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6、《<劝学篇.劝学篇书后>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7、《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8、《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东亚智慧的历史启示》,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三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一4期,《新华文摘》转载2、《张之洞从清流派的“开眼看世界”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3、《试论道咸间经世派的“开眼看世界” 》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6期4、《原典精神与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总字》第6期5、《经史同异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6、《“变异”与“不易”的二律背反——洋务派“变法”观刍议》,《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7、《“敬祖”与“重史” 》,《江汉论坛》,1993年第8期8、《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9、《近代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 期10、《中国文化人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春之卷,《新华文摘》转载11、《“元典之树”何以常青》,《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孙中山对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诠释》,《光明日报》1995年6月12日 《史林》82期12、《厘清概念——以“封建”和“形而上学”为例》,《江汉论坛》,1994年第9期13、《日本“中国学”的启示》,《江汉论坛》,1996年第10期14、《发明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奇葩》,《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 期15、《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重演”现象的诠释》,《学术月刊》1996年5月16、《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又被译成英文在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上发表,The Humanist spirit in China and the West ,Feng Tianyu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年第3期.17、《东亚整体观的现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18、《对东亚智慧的现世意义应持平允态度》,《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19、《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20、《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与杨华合作),《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21、《戊戌变法成败论》,《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22、《东亚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文史哲》,1998年第4期23、《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24、《洋务派的经世观念》,《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 期25、《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26、《习史偶得(二则)》,《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27、《《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28、《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29、《“千岁丸”──日本锁国二百年后使清第一船》,《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30、《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31、《同治元年日本人上海所见“华洋会剿”》,《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32、《日本使团对清末上海社情的观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3、《孙中山何时以“革命党”自命》,《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34、《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湖北档案》,2001年第10期35、《《近代名人墨迹——冯永轩藏品》卷首语》,《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4期36、《“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37、《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江汉论坛》,2002年第1 期38、《同治元年日本人对上海社情的观察》,《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39、《瑶族研究新突破——评宫哲兵的《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40、《《人口革命论》序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41、《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42、《中、日、西语汇互动与近代新术语形成》(与邓新华合作),《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43、《分宗别源》,《书屋》,2002年第5期44、《评大型历史影集《辛亥革命大写真》》,《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6期45、《经济·社会·自由:近代汉字术语考释》,《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46、《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47、《汉字文化圈论略》,《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48、《明清之际西学与中国学术近代转型》,《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49、《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论争》,《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50、《文化自觉与中华智慧》,《文史哲》,2003年第3期51、《近代学人对新词语输入的反应》,《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2、《汉字文化对日本的深广影响》,《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53、《晚明西学译词的文化转型意义——以“脑囊”、“几何”、“地球”、“契丹即中国”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54、《中日两国对印度佛教术语的吸纳》,《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55、《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学术月刊》, 2003年第12期56、《先哲启示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57、《“汉字文化圈”刍议》,《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8、《“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瑰宝》,《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59、《近代新语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60、《《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1、《略谈鄂东大师级人物产生的时代背景》,《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2、《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以科学、哲学为例》,《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年第4期63、《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64、《清末民初国人对新语入华的反应》,《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65、《侨词来归与近代中日文化互动——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66、《关于《千岁丸上海行》的中、西、日纪年转换等问题的说明》,《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2期67、《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68、《学术乃天下公器——答沈国威君》,《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4期69、《“经济”辨析》(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70、《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命题评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11期四、其它期刊发表论文 1、《民族先祖,文化英雄——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1993年2、《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双向同构》,《中西哲学与文化》第1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明夷待访录〉:“复古表象背后的“新变” 》,《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4、《从“华夷之变” 到近代民族主义》,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5、《湖北何以成为辛亥首义之区》,《江汉论坛》,1980年第4期,增补稿收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6、《辛亥武昌义史事考辨五则》,台湾《湖北文献》第95期,1990年4月10日7、《张之洞与湖北教育》,台湾《湖北文献》第96期,8、《清末民初先进中国人的“封建”观》,载《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五、海外发表论文 1、《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民主主义的结合点》,美国夏威夷大学论文集〈英文〉收入2、《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日本《九洲国际大学论文集》〈日文〉通卷107号3、《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日本实学史研究》〈日文〉收入,日本思文阁下1991年3月出版4、《“文明冲突决定论”辨析》,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春季卷5、《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日文〉,日本《中国21》1998年《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专号》6、《中国语、日本语、西洋语间の相互传播と翻译间的“经济”概念の变迁》,发表于日本京都《日本研究》第31集,平成17年10月出版
2023-07-05 09:39:011

核心期刊有哪些?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2023-07-05 09:39:155

董利民的学术成果

·董董利民,毛泓,叶惠,王雅鹏.德国乡村土地整理融资机制及其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03(5):73-74,69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鹏.土地整理市场融资机制研究[J].江汉论坛,2003(12):40-41董利民,毛泓,张明,王雅鹏.土地整理融资的市场化取向设计[J].商业时代,2003(23):62-63董利民,邓建红,张明.土地整理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方法运用举隅[J].见: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编,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1-184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鹏.刍议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J].生态经济,2004(2):33-35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鹏.我国土地整理证券化设计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2):55-57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鹏.土地整理的地价评估运作方式探索[J].湖北农业科学,2004(2):4-6董利民,张明,王雅鹏.可持续土地整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J].商业时代,2004(6):61董利民,陈波.老河口市土地整理项目投融资方式分析[J].见:王雅鹏主编,湖北三农问题探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报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311-319张明,董利民,王雅鹏.经营城市的新视角:城市土地整理[J].广东土地科学,2005(1):18-21董利民,张明,伍黎芝.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1):12-16董利民,张明.房县大木厂镇马回湾土地整理项目融资与效益分析[J].见:王雅鹏主编,湖北三农问题研究(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7-42董利民,陈波.浠水县土地整理项目投融资方式分析[J].见:王雅鹏主编,湖北三农问题研究(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43-348查文胜,董利民.论我国土地整理的政策性金融资金运行机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1):46-51张明,董利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整理项目风险评估模型[J].湖北农业科学,2006(4):396-399董利民,张学忙.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研究[J].见:王雅鹏主编,湖北三农问题破解(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5-2006年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09-119董利民.推行新型工业化战略,开发山区‘绿色"宝库[J].温思美、罗必良主编《技术、制度与发展》(第三届“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中国数字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版董利民.WTO与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对策[J].陈柏槐主编《WTO与湖北农业》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董利民.试析农民增收的两大体制困境[J].湖北社会科学(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9期董利民.农村税费改革的体制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理论月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9期董利民.关于武汉发展都市农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06年1期董利民.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灾害与粮食安全问题[J].广东农业科学(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6年8期董利民.关于打造绿色品牌发展武汉都市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6年10期董利民.小农经济下的农业产业化[J].安徽农业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6年21期董利民.武汉都市农业科技创新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7年2期董利民等.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融合的产业结构和体系构造—以洱海流域为例[J].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董利民等.中国木本油料与生物质能源发展问题研究[J].江汉论坛,2010(4):24~26董利民等.基于3R原则的洱源县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10):2609~2613董利民,彭婵,陈志红.江汉平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潜力研究[J].Proceedingsof2011TheConferenceonWaterResourcesProtection,PreventionofWaterPollutionandEcologicalRestorationTechnologySeminar,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年版:165-169董利民等.基于水环境保护下的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湖北农业科学,2011(2):426~429董利民等.洱海水污染动态模型的构建及分析研究[J].生态经济,2011(10):384~388董利民等.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535~3539黄文佳,吴秋君,董利民.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机制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755-1758董利民等.长沙市都市农业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908-3911吴秋君,黄文佳,董利民.基于日内瓦模式的梁子湖旅游开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2,270(31):3-4李凌宜,彭婵,田原,董利民.江汉平原水污染防治的国外经验借鉴[J].价值工程,2012(8):318-320DongLi-min,2006.AnAnalysisonRiskofUrbanLandConsolidation(ULC)ProjectBasedonPrincipal-AgentTheory.In:ZhangHenry,ChenLisa.Gaoyu.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ISTP收录).QrientAcademicForum,pp.661–665.DongLi-min,2006.Pathselectionofchina"ssmallandmedium-siazedenterprisestoavoldERPblackhole.In:ZhangHenry,ChenLisa.ProceedingsofTheEighthWestLak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MB(ISTP收录).QrientAcademicForum,pp.343–347.DongLi-min,2006.Ontheestablishmentofchina"screitguaranteesystemfor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ZhangHenry,ChenLisa.ProceedingsofTheEighthWestLak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MB(ISTP收录).QrientAcademicForum,pp.1561–1564.DongLi-min.EnvironmentRe-constructionisSustainableStrategyforDevelopingPoorRegionsinCentralandWesternChinaProceedingsof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ISTP收录)DongLi-min.ModelFormulationforAnalyzingSocialStructure,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ErhaiLakeBasin2009.Proceedingsforthe“Euro-Asian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4rd)”Ghana2009.11(ISTP收录)DongLi-min.ModellingofInexactMulti-objectioveProgrammingforPlanningfor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ErhaiLakeBasin.Proceedingsfor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s”2009.10(EI收录)DongLi-min.Technologydesignforcontrollingcultivationcontaminationinerhaibasinbasedonthetheoryofrecyclingeconomy(EI收录),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ICEED2010:2219~2223DongLi-min.LandecologicalsecurityassessmentforbaiautonomousprefectureofdalibaserusingPSRmodel-withdatain2009ascase(EI收录),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ICEED2010:2172~2177DongLi-min.ResearchonthesoilandwaterconservationdivisionmanagementmodeinErhaiLakeBasin(EI收录),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ComputationTechnologyandAutomatiom,ICICTA2011:158~161。 ·董利民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00BJY070),资助金额4万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中西部地区水土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2000ZDXM77000),资助金额12万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参与湖北省重大项目“新的历史阶段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资助金额7万元,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获得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董利民主持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资助项目“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资助金额8万元,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主持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土地整理融资理论与融资机制创新研究”(2005AA404B06),资助金额2万元,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西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70473028),资助金额14万元,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第二主持人)·董利民参与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有效促进武汉市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研究”(20044005070-10-26),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费来源武汉市科技局,资助金额1万元,已通过专家鉴定。(第二负责人)。·董利民主持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武汉市都市农业规划与推动发展研究”(20064003113-21),资助金额3万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主持武汉市软科学计划项目“武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目标、成效预测及评价研究”(2006-018),资助金额4万元,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主持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城市土地整理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2007AA401C24),资助金额2万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专项项目“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资助金额4万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已通过专家鉴定。·董利民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城市土地整理风险管理研究”(07JA630077),资助金额5万元,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 ·《土地整理融资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利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2023-07-05 09:39:291

春秋时代的随国为什么又称为曾国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这些意见有以下几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至于何以不见随国遗物,有待今后考古发现.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曾灭随,据其国土.顾铁符:《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辑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徐扬杰:《关于曾侯问题的一些看法》,《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当然,在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以前,上述几种情况也并非毫无可能.但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2023-07-05 09:3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