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如何评价唐德刚与黄仁宇的史学贡献?

2023-07-05 22:17:52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这两位都是历史学界很著名的人物,这样的两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史学界的巨匠,但是要评价的话,这两个人还是要分开评价的。

首先谈谈黄仁宇,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毕竟《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还是非常畅销的,黄仁宇先生专注于明史的研究,曾有《明代的漕运》和《十六世纪明代中国财政与税收》这两本书,非常专业的阐述了明代的很多方面的事。甚至可以说,黄仁宇先生对于明代财政的梳理是对于史学界最大的贡献,黄仁宇先生甚至还提出了大历史观,即历史的长期合理性,再加上黄仁宇先生的文风很柔和,能引起很多人的阅读兴趣,所以说,黄仁宇先生的成绩还是非常大的。

再说到唐德刚先生,唐德刚先生的文笔有些许幽默的感觉,对于自己的理论说的十分清楚,唐德刚先生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历史最难得不是解读,而是预测,唐德刚先生的“历史三峡”理论还是非常有名也非常有意义的,他专注于清史和近代史,唐德刚先生也推动了这两方面的发展,著作也有很多,如《胡适口述自传》,《张学良口述历史》等等,也是非常有名的学界泰斗。

对于唐德刚和黄仁宇这两位先生,他们都是各自方向的大学问家,拥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也找来了的非议,总体来说,这两位还是非常好的历史学家的。

相关推荐

明史研究专著《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哪位历史学家?

明史研究专著《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哪位历史学家? 正确答案:黄仁宇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学者、历史学家。 黄仁宇将宏观和放宽视野的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代表著作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
2023-07-05 14:50:431

黄仁宇简介

黄仁宇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美籍华人。他于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机电工程系。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仁宇辍学参军。他在1940年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就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后他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 后来他赴美求学,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他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被世人所知。他写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2023-07-05 14:50:491

史学界对黄仁宇的评价

1976年,在纽约州哈德逊河谷纽普兹镇埋头写书的黄仁宇可能永远想不到,他手头上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会在中国受到如此欢迎。当时58岁的黄仁宇正在经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困局。虽说年轻时他曾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在南亚次大陆上打过日本人,后来也在沈阳城外见识过林彪的“人海战术”。自从1950年赴美读书以来,他已经决心将手中的枪杆子换成笔杆子。1964年,黄仁宇在密歇根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赴南伊利诺伊大学短暂任教后,于1968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聘为亚洲研究系的教授。如果没有意外,他会在一张平静的书桌边度过自己的余生。但是,谁能料想到学术的生会比战局更难预测。与美国汉学界的隔阂,教学考核的不达标,学生的不良反馈,让黄仁宇的教授地位岌岌可危,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两本书上,一本是他早就完成的《中国并不神秘》(ChinaIsNotaMystery),另一本则是正在创作中的《万历十五年》。
2023-07-05 14:50:561

黄仁宇与他的大历史观

以技术的角度看中国的历史 。这是黄仁宇几乎所有历史著作的核心,理解这句话你几乎就能看懂他的所有知识体系。 黄仁宇在中国实在太有名了,很少有近代的某个学者能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欧美都能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更少有学者能够得到专业学者和非专业大众读者广泛的赞誉,黄仁宇则是这少数中的少数传奇。这与他曲折传奇的经历有关:他生在革命年代,抱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目的选择读工科成为工程师。又在青年面临外族入侵而辍学,便和大多数理想主义知识青年一样投笔从戎,加入远征军,转战缅北,还幸运地活了下来。解放战争初期随远征军编组的新一军、新六军两大国民党王牌部队进入东北担任参谋,仅仅三个月就被选派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学习,又侥幸躲过了新一军、新六军在辽沈战役的覆灭,从此又开启他后半生浪迹海外,卸甲从文的路程。等到他在80年代初在美国学界声名鹊起时,又恰逢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百花齐放,各种思潮涌入,他因为曾经与一些革命先辈有旧,他的书成为最早从欧美引进的学术著作。又因为他早年在国民党的经历,他的学说在台湾也成为众相追捧的经典。 正是这样伴随国家巨变的经历,让黄仁宇跟他所在的那一代甚至几代人看待历史都更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而非当下大部分人将历史当成娱乐的谈资。他们学历史首要目的是解答为何中国近代会为世界主流文明所遗弃?为何中国会衰落至斯?为何中国的革命最终是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换来那么多次的转折?中国的现代化之路通向哪里? 而要解答这样宏大的问题,他的视角就不能局限于西方史学研究常用的 分析法 ,用他的话说就是用显微镜去看历史,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以一个大视野的角度着眼,用他的话说叫用望远镜看历史,是一种 归纳法 ,这就是他的 大历史观 。 这种大历史观其实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做学术讲究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但当你把研究的领域覆盖面铺得太广了,你就很难去归纳总结其中的共性。因为历史的线索是纷繁复杂的,到底哪条线索是主因,哪条线索是次因,就像许多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导致其向某一个方向运动,你需要分析这个合力可以分解为多少个分力,每个分力的方向和大小。所以严谨的西方史学研究也是以断代史为主,很少动不动写本书总结英国、法国上千年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属性,更何况是中国这个比英法大不知多少倍,历史长数千年的文明大国、古国。 大历史观这种提法在中国史研究中不算最新,其实在黄仁宇之前的钱穆,在抗战期间编纂的《国史大纲》,旨在救亡图存中唤起中华学子的历史观,也是以一种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上下数千年历史,用归纳法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但钱穆的历史观还是更多从中国传统史料入手进行的归纳,而黄仁宇的视野则更有国际性,这种国际性视野就表现在他不断强调的“ 技术 ”。 简而言之,黄仁宇认为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像一个“ 三明治 ”,上层是少数精英组成的系统化的 官僚集团 ,底层是庞大的农民组成的 乡村 ,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农村。而这个中间的连接起官僚集团统治阶层和底层农民被统治阶层之间的就是“技术”,也就是统治阶层如何通过一种“技术”来整合底层的资源的问题,这个“技术”整合效率是多少的问题。这就是黄仁宇大历史观最重要的论点。 黄仁宇认为,农耕文明中国的“技术”是一种表儒里法为核心的道德统治手段,也就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所倡导的以德治国,这种“技术”是维持农耕社会中央集权运作的最低成本机制,简言之,这种 运行机制运转成本很低,但组织效率也很低,在农耕时代早中期比较具有竞争优势,而一旦要面临向更高效的工业化转型则困难重重 。 按照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这种机制大约成型于秦汉,至汉末运行崩溃。在魏晋南北朝经过外族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再次整合,在隋唐被再次发扬光大,随后又在外扩中又走向瓦解。此后中国的文明转向内向型发展,在宋代大胆采用重商主义改良了之前的机制,但又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改良失败,进而导致中国文明走向更封闭的方向发展,这条路最早是越走越窄,在万历十五年其实已经显现了这条道路被西欧发展路线摔在了身后,预示了两百多年后的大危机(这便是他的另一本名著《万历十五年》的主旨),直至清代完全走到一条死胡同,必须靠着外力打破死循环。这大致就是黄仁宇以“技术”视角分析的大历史观。 总得来说,黄仁宇的历史观受到了西方直到20世纪初还流行的“ 中国停滞说 ”的影响,都坚持中国文明在农耕时代很早就发展出了非常成熟的官僚体制和与之配套的精神文化,但这种早熟体制和文化也导致了中国的工业化转型艰难,以致中国在16世纪对比欧洲普遍开始工业化转型时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甚至更极端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历史从秦朝建立完备的专制统治开始就是一个自闭的循环,没有发展。无论是后者这种极端的停滞说,还是黄仁宇的有变化但最终死循环的停滞说,其实都在今天越来越多,越来越系统的中国历史研究新成果中受到不少挑战。 还是那句话,历史是复杂的,想用一个规律解释几千年的历史,难免容易走到大而化之,以偏概全的路子上去。不过,黄仁宇的大历史至少可以给我们一种宏观的视野,可以跳出中国传统的历史天命论和西方历史西方中心论的谬误,去比较中国历史发展和西欧历史发展的异同。另外,要更深层次理解他的大历史观和中国农耕社会的运作,不妨在阅读《中国大历史》之余再参考黄仁宇的另一本书《万历十五年》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前者主要解析黄仁宇“三明治”理论的上层——官僚集团的运作机制,后者主要解析“三明治”的下层——中国传统农村的运行机制,再回过头结合这本书的“技术”,基本上可以吃透农耕中国这个“三明治”了。
2023-07-05 14:51:031

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范文五篇

天才,在于勤奋;博学,在于读书。书是梯子,他给我带来了攀登的路径。那么读了某些书籍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以供参考查阅! 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1 u2003u2003在阅读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之前,首先对其为何选择万历十五年这个时间十分不解,尤其是知道他的英文版书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时。对此,在看完第一章后,便有了解答,“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而就是这些在1587年前后被历史学家忽视的事件,让那之后的历史掀起了波澜,这些也是随后所发生历史大事件的症结所在。 u2003u2003本书一开章讲述的便是当时处于权利顶端的人物——万历皇帝,而写他出现最多的词汇便是“演戏”、“预习”等,十分具有讽刺意义,这位帝王8岁登极,“是一位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可以说也是一位符合以道德、礼仪所支撑的制度的君主。幼年时期他信任张居正、冯保,认真学习为君之道,是一位勤勉好学的君主;少年时期,开始希望摆脱束缚并独挡一面,而在其真正摆脱张居正、冯保阴影之时,又陡然发现自己仍无法自由,反而落入到另一个漩涡当中,而文官集团的泥沼比之前更胜。之后这个原本积极向上的君王便只能以最消极的态度去抵抗,这可以说是一位帝王的悲剧,他曾经也有抱负也曾勤勉,但在制度之下却无从反抗,最终成为在朝堂上的木偶,祭祀庆典中的演员,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位君王的心情,应当是“无奈”,对这种制度的无奈。 u2003u2003在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十分重要,便是张居正,此人在第一章的万历皇帝中便占了很大的篇幅,并且在随后的全文中都时时出现他的影子,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线索意义的历史人物。张居正此人让看者内心十分复杂,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前后扶持明神宗10年,实现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获生机。然而,在黄先生的笔下,张居正却不仅仅是一个平面人物,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也拥有普通人的缺点。善于玩弄权术,对政敌心狠手辣,奢靡无度,在规劝帝王勤勉的同时又大量敛财,表里不一的性格使看者对其印象大打折扣。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即是在人生权力达到最高峰时猝然去世,如同闹剧一般,却任然将他的影响带向了他的身后,他的贡献、政策是实实在在的为当时的明帝国撑起了可以喘息的一角,而当这世间再无张居正时,这个庞大的帝国也只能一步步的走向灭亡。 u2003u2003文官集团是那个年代特色,也是使那个年代制度走向僵化的罪魁祸首,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面对明体制下文官集团的“阴”、“阳”两重性,即人性的私心贪欲和道德伦理,张居正所在的十年新政重点便定位在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文官制度受各种环境之累,做事缺乏条理。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致抗拒横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犹可利用权势压制,可一旦身故,便最终全面崩溃。万历皇帝显然是没有张居正式领导全局的能力,无法制衡文官集团的矛盾,他所采取的消极方式反抗立储问题,反而使矛盾更加不可调和。多少年来,文官制度已经深刻烙印在帝国的骨髓里,万历皇帝也许除了消极怠工,已经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了。 u2003u2003全书,著者对几个典型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侧面反应当时明王朝内部的烂创,制度的僵化已经无法阻止社会走向灭亡,道德是这个制度的中心,却也同时成为了这个制度致命的缺陷,一个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国家,其崩溃的起点总是从内部开始的。黄老先生最后提出了“数字化管理方式”,如官员的绩效考核、军队的系统化管理等,以期解决这个历史的难题,然而我认为纯粹的数字化管理是不够的,我国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是无法单靠数字进行规整的,这样的方式能够借鉴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在人类不断的前进过程中摸索与实践,充分剖析社会,才能找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解决方式。 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2 u2003u2003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u2003u2003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u2003u2003“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启新的一本。 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3 u2003u2003《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u2003u2003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u2003u2003一方面是黄仁宇独特的写法,似乎能证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伴相生的。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其次他选择了不同个体比较的方法,从七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巍然耸立的王朝内部细节。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u2003u2003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u2003u200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u2003u2003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u2003u2003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u2003u2003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u2003u2003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u2003u2003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u2003u2003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毫不影响他的仕途晋升,毫不影响他拿几千年来的经验稳住当时的王朝。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u2003u2003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官员的特质? u2003u2003第三个问题是个人人生规划到底应该是什么?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国家体系比封建王朝完备许多,当然也还能看出不少以往传统的痕迹,毕竟我们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是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同时要把握现实需求,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我个人,作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员,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学习晋升级别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时代,必须看到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时代,沉下心来到科研一线看看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才是正确的成长途径,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黄先生已经教了我们方法——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探寻单位运行的细节——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实践检验真理了。 u2003u2003最后呢,还想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个问题,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们目前的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祖宗呢?面对这样的祖宗我们又能够采取什么办法呢?而这样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王朝发展局势呢? 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4 u2003u2003——欲望与道德 u2003u2003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u2003u2003一 历史 u2003u2003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u2003u2003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u2003u2003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u2003u2003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u2003u2003二 道德 u2003u2003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u2003u2003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u2003u2003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u2003u2003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u2003u2003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u2003u2003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u2003u2003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关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5 u2003u2003《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近日,通过拜读此书,深受启发。 u2003u2003黄仁宇先生选取了1587年前后发生的几件小事,简单扼要的提出了“大历史观”。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u2003u2003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u2003u2003万历年间,大明王朝歌舞升平,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然而,一切却显得十分无序,各种潜规则盛行。张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废止,本人在死后也遭受株连,整个文官集团出于自身考虑完全不顾国家、人民,绑架整个社会意志谋取集团利益,连戚继光这样的武将也为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潜规则。可以说,大明帝国精英群体身处在这种固若金汤的传统和潜规则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飞蛾扑火,或大声疾呼,但无一幸免,全都败下阵来。其实,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何尝不是这样!清朝末期的中兴之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们,虽聪慧过人,纵横捭阖,却也逃脱不了一样的失败命运。 u2003u2003历史也向今天的我们发出了一样的拷问: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如何让身处其中的人不疲于应付?如何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我的思考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减少人为干预,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u2003u2003推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其实质就是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不仅能够破除各种潜规则,让政府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也可以让政府在落实政策时,更有底气和自信。 读后感 ·我认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一旦形成思维的习惯化,这种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u2003u2003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书中张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无论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都必须蹄疾步稳。在此过程中,遭受反复,遭到攻击,遭遇诘难,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坚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万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u2003u2003《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所以,必须要感谢黄仁宇先生的深刻洞察力和优秀的人文素养,为我们今天如何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u2003u2003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铜镜,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确立制度的思想、树立规则观念,摆脱人为干扰是我们社会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2023-07-05 14:51:091

《孔孟》黄仁宇读后感

读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之孔孟有感: 正如文中所说,孔子生活在一个安逸的时代,贵族式的战争、骑士般的精神,至今让我们有些人遐想不已,而孔子本身也是贵族,尽管已经没落,但猜想在彼时的大环境下,想必也比孟夫子好得多,因而孔子更为关心的是“礼”,是一种统治秩序的维持,是“小资”的心态,因而他才能悠然自得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不会也不能过多地关心社会的底层,这点似乎与西方的贵族一样,顶多只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当你一展身姿要与他平分财富争夺地位之时,彼时的善良与同情也就消失地一干二净! 而孟子呢?却全然不同,人性的贪婪与倾轧让他看到的是一个不安全不稳定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他能没事出去旅游散心对着饭菜挑三拣四混入小资吗?他为什么提倡“革命性”?那是他的那个社会已经濒临崩溃已经没有前途,那是因为他长期混迹于底层(孟子没落贵族,此时照孔子的说法已经彻底“礼崩乐坏”了,很多方面可能享受不了孔子那个待遇),已经见识了太多的罪恶与凄凉。 他为什么主张“性善”,那是因为在那个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唯有“性本善”能够给当时的大众,当时的有志青年一丝希望和曙光!我想,孟子在这方面也许与钱穆先生撰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目的一般。 他为什么提倡“低水平平等思想”,这固然与他当时的视界局限有关,也与其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思索有关。 这些也许与黄仁宇先生以“经济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大历史格格不入,但他们共同产生的一个话题就是: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哲学地看待人的存在抑或其他?我想这才是孟子思想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类不得不探索和深究的重点! 研究历史,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一定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但是仍有一点黄仁宇先生没有提出的就是考究他们的位置!粗俗的我们常说“ *** (位置)决定头脑”,莫不是如此?!
2023-07-05 14:51:181

台北士林官邸四个字是谁题写的

《台北士林官邸》是由著名的台湾作家黄仁宇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士林官邸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深刻的家庭故事,以及士林官邸在台湾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小说描写了一个台湾家庭在士林官邸里的生活,以及他们在台湾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中所承受的压力。小说中,黄仁宇通过对士林官邸的描述,展示了台湾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揭示了台湾家庭在这些变革中所承受的压力。小说中,黄仁宇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士林官邸的美丽与宁静,以及它在台湾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小说中,他刻画了士林官邸外围的山水风光,以及它所蕴藏的文化和历史瑰宝。他还描写了士林官邸里的家庭成员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在台湾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中所承受的压力。《台北士林官邸》是黄仁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小说,而且也是一部充满历史意义的作品。小说中,黄仁宇通过他精致的文字,将士林官邸的美景和台湾历史的重要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2023-07-05 14:51:241

当代明代历史学家黄仁宇与李x华水平如何?

史学奇才黄仁宇历史学家里,黄仁宇属于经历型的,以其特殊的经历,敏锐的才识,独辟蹊径,自立门户。学历史的,要学黄先生这种执著的精神。比李x华水平要高。
2023-07-05 14:51:311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txt全集下载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我私下认为,自己与黄仁宇先生是有缘的。 早在大学时代,就有老师向我极力推荐他的《万历十五年》,结果,我的学士学位论文带有了很浓厚的“黄仁宇风格”。 几年前,参加对黄仁宇先生作品的翻译,结果成为我最早出版的译著。 而现在,则是撰写《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当然,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作品是一回事,对他的“大历史观”进行剖析,构之于脑海,诉诸于笔端,却是另外一回事。 事实上,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真的理解了黄仁宇先生么?关于他的历史观,关于他的思想,甚至是关于他的生平,我的理解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于事实真相?关于对黄仁宇先生的评价,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记得前几年,在台湾影响颇大的《 *** 》组织了一场《与大历史对话——黄仁宇研讨会》,并分别安排了专题演讲与综合座谈会,“业内人士”与“业外人士”各抒己见,互相争鸣,成为史学研讨会的一大奇观。 有学者说,随着《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出……
2023-07-05 14:51:551

黄仁宇为什么加入美籍

黄仁宇加入美籍,是因为需要。
2023-07-05 14:52:021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什么?

今天读了《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提出的“大历史观”,不仅结合了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的优点,还回避了它们的缺点。这种历史观更侧重于探索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与具体的历史事件之间,所隐藏着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大历史观”就是把历史当做一个整体系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察一个民族的起落浮沉,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正如黄仁宇本人所说的那样:“一切的历史事实都应该回放到当时的情境中去考察和判断,这样我们才能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例如,很多人小时候读历史,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日本搞明治维新,在短短几十年里就做得头头是道,可同时代的中国进行的洋务运动却越做越糟呢?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史书是无法给出答案的,但按照黄仁宇的观点,如果我们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就能看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而欧美和日本的文化,更多的是海洋型国家的经验。而且不同国家的发展也有先后顺序,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先进的国家以商业和法律作为行政的基础,而落后的国家则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和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如果你对大历史观还是有些迷糊,那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吧:一只来自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将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如果我们把这只蝴蝶换成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呢?这个人物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让之后的历史发生一丝微不可查的变化,当这样的变化越来越多,最终就可能让历史的车轮偏离原有的轨道。这就是“大历史观”要告诉我们的历史真相: 当雪崩来临之际,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黄仁宇和他的“大历史观”,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跳出固化已久的思维习惯和话语体系。从大历史的维度,冷眼旁观明代官僚体制的积弊,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些以前不曾看到的、或不曾引起共鸣的地方,从而得到新的启迪和感悟。
2023-07-05 14:52:081

写出神作《万历十五年》的黄仁宇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是什么?

黄仁宇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很正常的,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万历十五年》这样的作品距离获得诺奖还是有差距的,第二,黄仁宇没有其他更多的有质量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是有标准的,而且选取的都是对整个人类有意义的能够影响后世的文学作品,对作者本人也是有要求的,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有文学积累。1,《万历十五年》不够份量《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更多的偏向于历史的一个改编的小说,这种就像是小吃一样,它只是把那段历史换了一种方式陈述出来了,没有原创性,没有想象力。作者的写作方式很好,很精彩,书中对人物的分析也很深刻,很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仅次而已,一些作品是可以用伟大,深邃,宏大来形容的,不是现在的人这样形容,以后的人也会这样形容这些作品的。《万历十五年》不是这样的作品,所以说,它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是有距离的。诺贝尔文学奖选的作品要有普遍的价值,要探索复杂微妙的人性,是普遍的人性,复杂的人性,不是人的一些小聪明,一些权谋之术。真正的人性远远比这些更加的深刻,更加的复杂恐怖。2,黄仁宇没有更多的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历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有很多作品的,都是真正的作家,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是黄仁宇只是写了一个《万历十五年》比较出名,别的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获得诺奖肯定是不行的。像莫言《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红高粱》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就这两个方面来看,黄仁宇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很正常的,暂时还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2023-07-05 14:52:154

应该如何去评价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和论述方式?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视野的放松》、《资本主义与21世纪》和《南北、古代和现代的土地》。三本书以生动的体裁系统地讲述了这个故事,解释、推理和解释。虽然我们的读者可能不熟悉文学范式,但他们只需阅读并品尝它们。获得的最大印象是宏观历史的概念,经常出现在书中。话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引导人们走上历史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观点的问题。“伟大历史”的“伟大”当然不是与细节有关,而是与法律有关。黄光裕自己解释道:“从长远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我想他更接近司马的感动“当天堂里的穷人,改变旧的和现在的”。《南宋周芈》齐东芈在序中讲述了父亲是如何重压周罪。这些都是具体的历史事实及其细节。在写三十年代中国哲学史时,建树峰友兰先生后来在新一期《中国哲学史》中重申了这一点:所写的“史书”永远不能与实际发挥的历史完全吻合,他还谈到了古代哲学家的历史事实和思想。我认为这正是历史研究没有局限性的原因;否则,世界上一定有什么东西,什么工作能炸出无尽的冷餐。历史不是一件容易被人摆布的事情。总有新的数据和新的看法出现。因此,各大学必须设立一个历史系,该研究所还设有各种历史研究所;徐和历史学家对咸县的思索无非是这个故事。这里的“大”,黄石是以英语的“宏”为基础的,不仅是他裹脸的宽度和大小,更是他跨越的深度和距离。而经过明清三个阶段的历史,几乎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在先秦诸侯破裂后建立起来的。三个阶段的经济和金融状况基本上是“内向”和“非竞争”;企业繁荣,政策举措发生变化,社会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尽管王安石的新法律获得通过,但由于缺乏“低级机构”的支持,而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反对派,它没有发挥作用。欧洲中世纪反动的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打破封建社会结构,建设“分层”,繁荣的工商业革命发展到现在。
2023-07-05 14:52:416

黄仁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看法

在中国历史的学术研究方法上,黄仁宇博士不同于西方大部分的学者。他认为,西方式的学院分工方式无法适用于中国文化的综合研究,因此,西方观察家通常不是将中国视为“白雪公主”,就是看成“老巫婆”。事实上,中国两者都不是。为了独排众议,黄仁宇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 中国出了什么问题?黄仁宇会告诉你,中国是“潜水艇三明治”,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农民。他在本书中解释,这是地理因素及历史原因使然。至于补救之道,他建议“加强中间阶层”,尊重农民阶级的财产权,因为到目前为止,后者都是看各党派的脸色。
2023-07-05 14:53:171

圣代即今,再无雨露。-读黄仁宇《汴京残梦》

作为历史学家,黄仁宇已经是普罗大众眼里为数不多的知名学者之一。《万历十五年》畅销到什么程度呢?自八十年代在大陆出版以后,2011年我上大学计算机课,教材里某页电商界面截图中,图书热搜榜前十仍然有这本书。要知道,《万历十五年》可不是《明朝那些事儿》,黄仁宇文法典雅冷静而严密,以现代人的语文程度,按理并不好读,却仍然能畅销多年,这件事奇不奇怪? 还有另外一件可能也让人奇怪的事,即是作者居然写过小说。但比之《万历十五年》的盛名,他的长篇小说《汴京残梦》则大约只有存心买齐全集的读者才知道了。 本书首版于1997年,由台湾联经出版,2005年由新星出版社引进,我手里这本是三联2019年再版,三个版本的封面均以“清明上河图”一景为封面。因为这正是一本以主角徐承茵的视角,写这幅千古名画如何由徽宗“立项”,张择端如何选取素材又如何落笔。书里的画中人亦是书里的现世生民,画里画外,互为印刻。徐承茵和他的两名好友原本打算考进士,但因为当时的当权者蔡京沿袭王安石新法,”废科举,兴学校”,一场甄别考试后,徐承茵入画学,他的好朋友陆澹园入算学,李功敏分别入国子监。当我们看到小说结尾,才发觉原来三人的命运在这一刻就已注定。 或许是历史学家的缘故,黄仁宇在书里写的开封风物极为生动细致,仿佛他竭力想让读者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世俗鲜活图景。通过对书中人物起居饮食、工作学习的细节描写,本书让一千年前的北宋商业、文化甚至勾栏生活都栩栩如生起来— 以及 我能想到,黄仁宇写这本书之前一定早已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图景细细研读过,对北宋时的汴京城已经熟悉得仿佛已经久居。 除了文法与细景,小说讲述故事的内核仍然无法脱离一个历史学家的气质。书里写道,自神宗用王安石新法以后,忠与奸,新与旧,倏尔又更换。一会儿考科举,一会儿废科举;一时苏东坡是奸党,一时王安石又是奸党。徽宗在全书都只在书中人物的谈论中出现,从未正面出场,是否暗喻他在国家治理中的实际缺席?而茂徳帝姬和柔福帝姬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更让我们明白即便是天潢贵胄,不论为政和个人生活,均不能自主。北宋在那样繁华的时刻骤然被外族灭国,并非毫无征兆。 在小说的后半段,因与金战事一触即发,文人出身的徐承茵自愿投戎做李纲幕僚,但朝廷首尾两端,战和不定,多次错失战机。令人无奈的是,战争的失败除了为政者的庸碌,其实普通人也并非无罪。徐的好友陆澹园自算学毕业(相当于现在的审计)后,为军营清点士兵,为了仕途与财物,明知有空饷而不报。但与金人对阵的宋朝民众都知道,金人号称十万兵就一定是十万,且是人人骁勇善战的十万。在这样的情形下,书中徐承茵的画学同事范翰笙的人生哲学很令人哑然, “凡事都向它最坏的出处想去,想到不能再坏的场合里又猛忍着再加他三四分,那就逼近实际情形了。”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这句徐承茵与柔福帝姬分别时为鼓舞她的诗句,原是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可是,徽、钦二帝和所有皇亲国戚共三千多人均已被掳走,圣代雨露早已远去,这时代的洪流留给个体的还有什么呢?
2023-07-05 14:53:23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出生在哪

黄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历史学家。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战争爆发后,时仅就读大学一年级的黄仁宇决定辍学,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期间结识田汉、范长江等人。后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凭在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所修的学分获密西根大学的取录,攻读新闻系,1954年获学士,1957年获硕士,其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4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剑桥中国史》、《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集体研究工作。2000年因心脏病发逝世于纽约。他的著作近年来在海峡两岸颇受欢迎,但也有许多学者质疑与批判其观点。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黄仁宇,一九一八年生于湖南长沙。天津南开大学肄业(一九三六~一九三八),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一九四零),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一九四三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一九四四年五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一九四六年参加全国考试後,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後曾任国防部参谋。一九五零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分退伍。再度赴美後,于密西根大学攻读历史,获博士学位(一九六四)。曾先後在南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任教,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黄仁宇的成名作是《万历十五年》,最初是用英文写的,198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当时为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 Updike)在《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该书并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Awards)1982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由其老友廖沫沙题笺,印在封面。后来陶希圣先生很欣赏这本书,就在其主持的食货出版社印行台湾版,并为之写读后记附于书后。自此黄仁宇在台湾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历史学者,经常在各报刊发表文章,并集结成多本专书,销路都不错,可谓史学界之异数。究其原因,与其文笔风格有密切关系:黄仁宇的论着多有大的历史架构,以个人人生经历(国民党的下级军官亲身经历对日抗战而体会到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问题,以及在美国生活多年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与反思)对照历史记载,发展出一套对中、西方历史文化的解读。不拘泥于现代论文的写作格式,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历史似小说般的呈现,故较能吸引广大的阅读群。他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常探讨的问题包括:中国何以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中国何以不能变农业社会为商业社会?中国的行政何以不能像西方那样理性化?而他以“潜水艇三明治”形容传统中国—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广大农民,此种说法脍炙人口,常为人津津乐道。
2023-07-05 14:53:372

黄仁宇的详细介绍

  黄仁宇一九一八年生于湖南长沙。天津南开大学肄业(一九三六~一九三八),抗战期间及战后,  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自成都中央军官校毕业后(一九四零),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一九四三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一九四四年五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 晚年黄仁宇  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一九四六年参加全国考试后,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一九四七)后曾任国防部参谋。一九五零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退伍。再度赴美国,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先后获学士学位(一九五四),硕士学位(一九五七),博士学位(一九六四)。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教,一九六八~一九八零年任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教授,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黄仁宇先生是史学界的异数,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按现代大史家钱穆先生之不知一国之史则不配作一国之国民以观之,则黄仁宇先生之欲树国民历史性格功不可没。从历史观点和著作风格来看,他继承了钱穆先生的特点:作一个真正的平民学者。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我们一般人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诸多原因积累的结果,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方法尤其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黄仁宇(1918年——2000年)似乎注定了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18岁考上天津南开大学;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负笈美国,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后的第二年,他的屡屡碰壁的《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并由当时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 Updike)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1982和1983年该书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Awards)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从此黄仁宇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几乎每本都受到热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从早期的英文论著,到后期的中文论著,都有不少学者撰写书评评介,以致一时"黄书走红",有人开始筹办"黄学研究会",并申请创办《黄学研究》学术丛刊。难怪有人感叹在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间,一名华裔历史学家、美国的退休教授,竟成为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人,也真算是一个"异数"。   而黄仁宇的死,也同样具有传奇色彩——2000年1月8日他在看电影时心脏病发辞世,而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他和夫人谈话的主题就是身后事。黄仁宇含笑对夫人格尔说:“老年人身上有这么多的病痛,最好是抛弃躯壳,离开尘世。”   众所周知,黄仁宇的读者群几乎涵盖各类职业,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历史专业者为主。然而有趣的是,有人也不买他的账,甚至说黄仁宇“是历史学界的琼瑶””正如耿立群先生在《黄仁宇研究资料目录》一文指出的:黄仁宇在学术界却是毁誉参半,褒贬互见,未能获得一致的肯定,历史学者或汉学家常质疑其半路出家,学术著作不够严谨;骤然处理数百年、上千年的大历史架构,总让历史学者觉得过于冒险,将历史解释简单化
2023-07-05 14:53:451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什么?

黄仁宇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独特的视角以及流畅的运笔,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史学著作,主要有《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以及《放宽历史的,视界》等。他的书内容丰富,有趣味,少说教,可读性强,尤其是他所阐述的大历史观,让许多读者感到新鲜并受到启示。 对于“大历史观”,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切入历史的取径:一种系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即“把握”是宏观的,研究仍是微观的。另一种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黄仁宇的研究显系后者。在黄仁宇“大历史”的范畴内,分析因果关系及其历史的合理性是主要的,对其他细端末节,不过分重视,甚至每个历史人物的贤愚得失,都认作次要。对此,他解释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 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 们知道 们生命旅途之原委。”尤其对于学习历史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历史应当或不应当如何展开,因为它一经展开就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无须人们从主观上加以想象或构造,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是历史何以如是展开de ...
2023-07-05 14:54:051

为什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会有那么多争议?

《万历十五年》可以说是近些年来非常畅销的一本历史书了,豆瓣评分达到了9.0分也算不低的。这本书的作者黄仁宇是一个美籍华人,他原本是学习理工科,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加入了驻印远征军,任上尉参谋,后来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学位,他其实主要研究的是十六世纪明代士气的财政与税收等方面的历史。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主要是想借用这一年中不同领域的几个代表人物来窥探明朝的发展,用张居正申时行谈政治,提海瑞来讲经济,用戚继光来代表军事方面,写李贽来介绍思想界。整本书中最主要的是贯穿了他的“大历史观”即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的关系,认为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个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变化过程。或许就是他的这个历史观以及这本书中在论述的过程中史料的运用、语言的表达、结论的得出引起了专业历史学者们的争论,有些学者对此不以为然。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书中的多处论述中史料支撑不够,甚至有许多与史实不符之处。对一些文言史料和人物思想的解读粗糙甚至有误。其次在语言的表达上,多是站在今人角度,完全用现代标准评价古人,史学中对古人“理解的同情”不够。还有在史观方面,其“大历史观”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认为太过强调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对历史合理性的解释,导致有些牵强地将人物与历史发展趋势结合在一起。总体来讲,史学界许多学者对这本的定位认为更多是一本科普类图书,不算学术著作。
2023-07-05 14:54:254

黄仁宇在很多书中提到的"数目字管理",是什么意思,总是在说中国无数目字管理????

“数目字管理”是指整个社会资源均可如实计算,计算的是一个整体效果的、整合进一个记录系统(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可以自由流动和交换。黄仁宇认为通过数目字管理可以实现数字上处理物质生活的私人或者公共的所有层面,创造一个动态环境,一个现代的社会规划性市场,表现为:1、有可靠而界定清晰的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而且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每一件资产及其增减都能及时更新在案,并可任意分割、组合,迅速转化为资本;2、政府保护财产与交易安全,但不许任意介入财产分配。在这样的社会,不提倡道德高调,而是鼓励个人创造,财富积累快速惊人,但贫富差距逐渐缩小;3、司法独立公平,信息真实透明,贪官与奸商难以生存;人们拥有权利,但不乞求特权。黄仁宇一再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敷设高层与低层机构之间的法律与经济联系表示乐观,数目字管理在黄仁宇书中体现为一种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很难发展。扩展资料: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教授、学者。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黄仁宇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 等畅销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仁宇
2023-07-05 14:54:594

应该怎么去评价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和论述方式?

在我看来,黄仁宇的《万里十五年》倒更像是小说演义,学术性的内容还是不够深入,虽然有对明朝末期社会的分析、朝政的剖解、从皇帝到阁员、其他官员的心态描摹,但是也只能当做小说来看。另外作为一名学者,从事研究首先要客观冷静,不偏不倚。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2023-07-05 14:55:364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什麽?

  我看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黄仁宇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独特的视角以及流畅的运笔,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史学著作,主要有《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以及《放宽历史的,视界》等。他的书内容丰富,有趣味,少说教,可读性强,尤其是他所阐述的大历史观,让许多读者感到新鲜并受到启示。  为什么称为“大历史”?用黄仁宇的话说就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这样写道:“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面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能照教科书朗诵,尤其每次复习与考试之后,不免扪心自问:他们或她们须要理解井田制到何种程度?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难道他们或她们必须知道与Han Fei Tzu(韩非子)同受业者有Li Ssu(李斯) 其人,他曾鼓励Shih-huang ti(秦始皇)焚书,后又为宦官Chao kao(赵高)所构杀?Empress Wu(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事迹仅是‘秽乱春宫"?对我的学生讲, 除了用与沙俄的Catherine the Great(凯瑟琳二世)比较,或与清朝的Empress Dowager(慈禧太后)比较,这段知识尚有何实用之处?”黄仁宇的思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而且,在目前注重实用的教育体制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讲,是否真的有必要事无巨细、通盘接受?这样做的效果又如何呢?我想,学习历史的目的并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是对学者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养成。  对于“大历史观”,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切入历史的取径:一种系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即“把握”是宏观的,研究仍是微观的。另一种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黄仁宇的研究显系后者。在黄仁宇“大历史”的范畴内,分析因果关系及其历史的合理性是主要的,对其他细端末节,不过分重视,甚至每个历史人物的贤愚得失,都认作次要。对此,他解释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尤其对于学习历史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历史应当或不应当如何展开,因为它一经展开就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无须人们从主观上加以想象或构造,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是历史何以如是展开。以“天地不为尧舜而存,也不因桀纣而亡”的客观态度,放宽历史的视界,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正是黄仁宇“大历史”所提倡的学习方法。那么人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凡有一件重要事件的发生必有后面的背景,只要它能与以前或以后的人与事相互印证,就取得它在长期历史上的合理性?存在就一定合理么?这是否又陷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套路?对此,黄仁宇的解答是:“大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勇敢和道德,……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的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其实“大历史”强调用较长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个新的视角,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如何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加以掌握和运用。就像在历史研究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口决定论一样,它们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绝不能究其一点而不及其他。  黄仁宇曾在《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一文中述及“写历史的人也像游山水的一样,要是溯江而下,看清了河流入海的过程,回顾上游的山脉形势,则对其组织结构,更多了解。”历史上很多事情的意义,都要多年之后静眼冷观方看得明白。如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和增税的认识。由于封建国家向全部编户齐民提出财政上的要求,基于这种财政上的考虑,中央政府就竭尽其力扶植无数的小自耕农。一到土地兼并盛行,政府的财源被阻塞,就引起政局不稳甚至朝代倾覆,而小自耕农更是入不敷出,痛苦万状。增税也总是让百姓怨声载道。因此,从古至今,反对兼并和增税之声,不绝于耳,均视其为祸源。降低税收、与民休息也总是作为历史上治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有了数千年历史的纵深,黄仁宇指出:“既不兼并由私人组织,又不增税让政府组织,只好让所有服务性质的事业都没有人做。其平等的悲剧,也就是长时期有系统地在历史上制造全面贫困。”这个见解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就把我们的研究带入了新的境界。对于其“大历史”,黄仁宇还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长日坐在地球上,就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大历史”有似天文学家之望远镜,用之观测其他星球之相对位置才能体会到我们自身运转之程度与速率。用“大历史”的望远镜来观察历史,需要把历史的基点推后一个时期,只有这样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与历史的发展过于接近,反而不容易了解它变动的真谛。也因此,他研究的对象,动辄牵扯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那么,研究的跨度稍短一点如何?黄仁宇解释说:“这大历史有如宏观经济(macro—economic)。宏观经济不能统计失业就业的人数,不能分析物价,不能讲解物价指数。较详细分析仍待微观的工作。……我只希望治史者不要忘记后面一个大前提,不要忽略我们所处的一个非常时代罢了。”可见,作者自身很清楚其“大历史”的定位。不论宏观和微观都是研究的不同领域和侧面,强调一点并不等于另一点可以废弃不顾。黄之“大历史观”在当前学术界普遍重视微观研究和繁琐考据的风气下,为历史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注入了新鲜空气。历史研究者看清历史之大,也能更加客观, 摒弃狭隘观念,用事实发掘真正的关系。这样,“大历史”就不仅代表着一种治史的眼界,也提倡着一种历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胸怀。  黄仁宇研究历史,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重综合而不重分析。他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使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史料的庞杂与晦涩,因此,他笔下的通史也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不同。在注重历史发展逻辑之余,各朝代已不再是可以拿来互相比较的单位,而是前后一贯,具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研究与写作对于初学者以及非专业人士的历史常识普及均有很大的益处,也对史学工作者以新视角整体把握历史,提纲挈领,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提供借鉴。当然,归纳和综合也是建立在扎实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可贵之处在于他运用了开阔的视野,从而言人所未言,实践了他的大历史,观。  黄仁宇“大历史”还有突出一点即是强调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在其《中国大历史》中指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又如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气候不利的时候,“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袭取种田人,后者通常有半年的积蓄。”也因此造成了“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民连亘了两千多年的斗争记录”。我们在说他们是安定生活的迫害者时也应当看到他们同时是自然环境的受害者。这些都是在“大历史”视野下研究长期历史因果关系的典范。至于“十五英寸的同雨量线”,“数目字管理”,“潜水艇夹面包型的社会结构”等新名词以及他对某些历史现象的重新定位和解释,则为我们在“大历史”下如何研究提供了借鉴。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空气。同时也应当看到,它只是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也有其侧重和局限,只有恰当驾驭这一工具方能促进史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2023-07-05 14:56:332

黄仁宇在很多书中提到的"数目字管理",是什么意思,总是在说中国无数目字管理????

“数目字管理”是指整个社会资源均可如实计算,计算的是一个整体效果的、整合进一个记录系统(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可以自由流动和交换。黄仁宇认为通过数目字管理可以实现数字上处理物质生活的私人或者公共的所有层面,创造一个动态环境,一个现代的社会规划性市场,表现为:1、有可靠而界定清晰的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而且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每一件资产及其增减都能及时更新在案,并可任意分割、组合,迅速转化为资本;2、政府保护财产与交易安全,但不许任意介入财产分配。在这样的社会,不提倡道德高调,而是鼓励个人创造,财富积累快速惊人,但贫富差距逐渐缩小;3、司法独立公平,信息真实透明,贪官与奸商难以生存;人们拥有权利,但不乞求特权。黄仁宇一再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敷设高层与低层机构之间的法律与经济联系表示乐观,数目字管理在黄仁宇书中体现为一种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很难发展。扩展资料: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教授、学者。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黄仁宇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 等畅销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仁宇
2023-07-05 14:56:454

史上最牛的罢工皇帝,30多年不上朝,为何黄仁宇称他为:活着的祖宗呢?

要说起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罢工皇帝”,那就非万历皇帝莫属了。为何会给他这么一个称呼呢?实际上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明朝最高统治者,却三十多年不上朝,这已经算是创造了历史之最。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也基本上就是两个字——昏君。有人还说,万历皇帝不上朝是因为宠幸某个漂亮的妃子,说他整日只顾贪图享乐,甚至还有人说他只会在龙床上数钱,有一条腿还是残疾的。但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完全没有什么可信度。万历皇帝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昏君,有一个例子就能证明这一点。万历像1592年的时候,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以后,便接着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朝鲜敌不过,便向明朝求救。当战报送到北京之后,已经很久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并力主发兵支援朝鲜,甚至还当场表示,自己愿意自掏腰包出军费。这里说明一下,皇帝个人的私房钱和国库的钱是完全分开的,皇帝的钱一般由内务府管理,而内务府的钱则有专门的钱管理。皇帝的私房钱可以自由支配,但是不能随便动用国库的钱,这一点要我们要知道。所以从万历主张发兵援朝这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实际上万历并不是一个昏君,因为作为皇帝,万历仍然还有他自己的担当和决断。那么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要罢工呢?而且这一罢就是三十多年,这难道不是昏君的表现吗?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中解释道,万历实际上是在用不上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他的不满又是什么呢?万历皇帝——剧照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不能让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当上太子。但既然是身为皇帝,一国之君,怎么会有自己干不成的事情呢?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是皇帝自己的家事。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们对“皇帝”这两个字的理解了。万历皇帝漫画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一般印象里,所谓皇帝,就是帝国的独裁者,高高在上,大权独揽的统治者,想用谁就用谁,看谁不顺眼就可以杀了谁。但实际上这是对皇帝这种特殊职业的一种误解。要知道,皇帝面对的是一个国家,而无论是打天下也好,还是治天下也好,他都需要一些合作者,因为单靠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的。而打天下需要的是军队,也就是所谓的军功集团,而治理天下则需要文官集团。皇帝与两者的关系模式,实际上其合作关系远大于从属关系。所以你会发现,在很多朝代开国的时候都会有屠杀功臣的事情,其实这主要还不是皇帝怕功臣们抢夺自己的皇位,而是害怕他们影响甚至是控制皇帝。所以,当一个朝代建立以后,其君主就要想法设法的让一些合伙人出局,这样一来,军功集团也就没有了,但是这也没关系,毕竟已经不用打天下了,而是转到治理天下了。这个时候,就得依靠文官集团了。但毕竟治理天下只一个长期的过程,皇帝面对文官集团,可以选择换人,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出局,因为一旦都出局了,那这个皇帝也就没法做了。再者,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皇帝根本也管不过来。明朝本来规定皇帝一天至少要看一百八十分奏折,这乍一听上去感觉很多,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却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所以,虽然在名义上皇帝至高无上,但是整个国家实际上是掌握在那些通过道德号召培养起来的文官集团的手里。这些文官集团不仅掌握着国家的话语权,甚至还掌控了国家的实际权力,至于皇帝,甚至都要受到文官集团压制。这其实在明朝历史上常有发生,在嘉靖年间,就有了所谓的“大礼议”之争,什么意思呢?就是皇帝和文官集团究竟应该叫自己的父亲为“父亲”还是应该叫“叔父”,而也是因为这件事,几乎决裂。而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那肯定就是一场荒诞的争论嘛,因为儿子叫老子,不叫父亲,叫叔父,那岂不是很怪?但是,如果你要是处在当时的环境中,你会不会也是这样想的呢?万历身为皇帝,一生却连皇宫都没有出过几次,其中最远的一次还是去了十三陵,去查看自己陵寝的修筑情况。而具体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其实站在那些文官士大夫的角度来看,万历的哪个儿子当皇帝实际上都无所谓,这也只不过是个新的摆设而已。但是,至于谁当皇帝这件事,一定得是这些文官士大夫说了算,而不能让万历皇帝自己来掌控。为何呢?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所以只要在立太子这件事情商跟皇帝站在一起的,就一定会被打成是奸佞小人。于是这样一来,万历皇帝便成了孤家寡人了。当然了,万历皇帝自然可以处罚一些具体的官员,但是他却不可能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根本谈不上什么杀一儆百。所以无论万历皇帝怎么抗争,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他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妥协。为此,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写道:“此时,皇帝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的臣僚也再没有机会能使皇帝按照他们的意志执行任务了。皇帝仍然是皇帝,但是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所以,因为立太子的事件,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彻底决裂,他选择以长期罢工的方式来和文官集团作着对抗。当然了,这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因为文官集团虽然只把皇帝当做是国家的象征而已,但现在皇帝的消失,便让他们失去了展示道德的大舞台,连大骂昏君的机会没有了,甚至连在朝堂之上致辞的机会都没有了。但是,万历皇帝长期的怠政,罢工也使得明朝政府从此变成了一潭死水,泛不起一丝涟漪。文官集团们只能希望万历皇帝早点驾崩,但是万历却意想不到的活到了1620年。只可惜,这个时候的大明帝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回天乏术了。仅在24年后,即1644年的时候,大明就宣告灭亡了。
2023-07-05 14:57:224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写哪个朝代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写的是明朝的事,即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时的事。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1587年的历史事件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2023-07-05 14:58:136

黄仁宇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的原因是什么?

今日在世的历史学家,大概没有一个人在进入学院大墙前积累有那样深厚的底层经历,也没有一个人能援引这些经历为资源,在大墙内别开生面,创获那样多而且独特的学术成果。  他(指黄仁宇)是在中国出了名的历史学家当中,唯一一个进大学以前有过漫长的,非学院生涯、底层生涯的人士。而在进了大学以后,他没有把进大学以前的记忆作为包袱,而是作为财富,点石成金,他的《我的大历史观》,他的《中国主要问题如何实现在数字化上的管理》等等,和他抗战的时候做过步兵参谋,在云南那种瘴气密布的丛林里作战,亲眼见中国的西部是如何的荒僻,如何的落后,和北京、上海这些沿海孤岛的现代化据点差距有多大的这些经历都有关系。后来他把这些经历带到了他的剑桥生涯、耶鲁生涯、哈佛生涯、点石成金,他才能写出《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历史》、《我的大历史观》以及这本刚刚出版的《黄河青山》。 "大历史"观的提出者、前不久刚刚去世的黄仁宇先生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随笔,用清新俊朗的文字把谨严的学识和博通的史观熔于一炉,遂使学术著作顿成大众的精神美食。黄先生开篇说:"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惟其如此,才不是业余爱好者专注于"大事"的猎奇眼光,方能透过看似平静的历史海面,探询传统文化的大陆架如何突降为海床,辨析历史劫波如何起于青萍之末。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黄氏在美国历史学界一直郁郁不得志,其代表作《万历十五年》出版时还颇费周折,以至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还对此事愤愤不平,可谁曾想到,正是这本书在祖国大陆烧起了一片“野火”。  很显然,黄氏作品之所以能迅速风靡大陆读书界,而且二十几年来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与其文笔风格有密切关系。……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随笔,用清新俊朗的文字把谨严的学识和博通的史观熔于一炉,遂使学术著作顿成大众的精神美食。有人说,黄仁宇的文笔有一种“卡夫卡式的魔力”,这种魔力表现为叙事时特有的冷静、克制和精确。 正因为有这种积极的态度,所以,尽管作者的思索冷峻,叙述残酷的历史事件也不动声色,但他的基本观点是乐观的。不过,他的乐观,是历史学家的乐观,不是文人的乐观。文人看历史,往往滑入渔樵闲话:“古今多少事,都入笑谈中。”今日的文艺娱乐作品,以“笑谈”历史为尚,正是文人的历史观与消费时代的嫁接。黄仁宇先生写历史用文学笔墨,但他仍是严肃的谈历史。  最值得深思的,是作者纯粹以“私人学者”的身份鸟瞰历史,不是在为某个团体“做项目”。他当然有时代的眼光,有所为而发;他也不写通史,只用显微镜分析历史的剖面,有机地融合了正史和野史,读黄先生的书,我再次确信:在学术领域,个人的声音并不微弱!考察黄仁宇的治史方法,不难发现,“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这一点迥异于以儒家传统为中心的正史观。而重归纳、重综合、试图从长时段看历史的研究风格也不同于美国汉学界主流的“显微镜”眼光,倒是深得法国年鉴学派的营养。  事实上,黄仁宇的读者群几乎涵盖各类职业,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历史专业者为主。如果不从职业而由心性划分的话,我们不妨借用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博士闲谈间的一种说法:无非两种。一种是本来就爱好历史的人,就象有人爱好武侠、有人爱好杂文;另一种是智者型的人,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黄仁宇的书并不是一般的历史著作,也不只是给学者专家写的,而是写给大多数中国人看的,时代感特别强,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改革者中,也拥有最多的读者。  黄仁宇的经验不但有中国的,也有西方的(如他对借贷经营金融资本一套之了解,在大陆史学界无人可及);在学术上也是如此。换了别人,年青时拿枪杆子或握锄把子的经历,又与他以后的专业何干?黄仁字却几乎一点一滴都没有“浪费”,所以他的著作读来,让人不禁心向往之可以说,黄仁宇是时代的产物,他通过自己的专业和历史知识,把个体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为我们留下一大笔精神财富。今后我们只有不断地回味他的教诲,并对他追忆。
2023-07-05 14:58:292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黄河青山》([美国] 黄仁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cMeD4g6amJ_cjfND7etsg 提取码: fs3a书名:黄河青山作者:[美国] 黄仁宇译者:张逸安豆瓣评分:8.4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07-2页数:583内容简介:《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作者简介: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2023-07-05 14:58:471

孔孟 黄仁宇 孔子和孟子的不同

  一、人格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是真实的写照。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孟子初到齐国,期望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前来召见他,孟子辞以疾,不去朝见。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前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依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二、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譬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3)孔子还主张仁是一个全面的道德规范体系,孝悌在孔子那里,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其他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孝悌之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规范,表现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个方面。除了“仁”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不仁的表现,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非其鬼而祭之,谗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等等。(5)另外,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忠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指自己要竭尽全力,不可半途而废,恕,就是自己要移情于他人。“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6)孔子的为政之德主要表现为把执政者的个人道德看做为政的起点、执政方式上要求道德的手段、执政效果要符合道德、要求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同时,孟子仁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危机。仁政思想在君主方面体现为“既然君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当无德之人占据此位时,百姓有权变甚至用暴力推翻他,并且否认他们是君主,因为他们无德配此位,并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还将其指斥为独夫民贼。在官员方面,官员的任用要选贤任能,慎重选择,在任用官员之前,必须考察备用官员的品德。在现任官员上,要求他们做到保民,认为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使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官员为政的最高道德表现。在君
2023-07-05 14:59:01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的15英寸等雨线确实存在吗?他的依据是什么?是谁最先提出这个概念?

十五英寸等雨线是从中国东北向西南,当中的一段与长城大致符合,更西而南则使青海与西藏和中国本部分隔。这线从中国东北向西南,当中的一段与长城大致符合,更西而南则使青海与西藏和中国本部分隔。这等雨线之东南,平均每年至少十五英寸的雨量是常态,符合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所说,中原农业茂盛,人口繁殖。提及线之西及北,他则说:几千英里内人类全然不事农桑,他们不直接地倚赖土地上的植物为生,而在他们自己及植物之间加入一种机械作用。这也就是巧妙地说出这群人为游牧民族,他们与牲口来往于干燥的地区,让牛羊自觅水草。牧人的生计不能转变为种稻人的生计[1]。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人连亘了两千年的斗争记录,回顾起来,欣喜的成分少,仇恨的成分多。尤其是气候不利的时候,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袭取种田人,后者通常有半年的积蓄。零星的侵略可能扩大为战事,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全面出击以图先发制人。在时间上讲,亚述人的壁画在公元前9世纪即描画着骑马的弓箭手,可是全部游牧成为一种部落习惯和随着而来的骑兵战术则出现较迟,并且经过一段长时间,才传及东亚。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方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所以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十五英寸的等雨线符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不仅为无数战士留下了辛酸的记忆,也是中国妇女流泪的渊薮。总之它在地理上构成第三个因素,注定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
2023-07-05 14:59:231

黄仁宇的妻子是美国人吗﹖

黄仁宇(英语:Ray Huang,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籍贯湖南长沙,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共内战期间的国军担任军官。后赴美求学,获取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之名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黄仁宇娶美国女子盖儿(Gayle)为妻,并育有一子杰弗逊(Jefferson,中文名为“黄培乐”)。
2023-07-05 14:59:302

黄仁宇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

黄仁宇当时属于国齤民党军官,和老蒋跑到台湾去了回大陆肯定会被清算,但是在台齤湾国齤民党内部斗争也很激烈,许多前将领明哲保身的一部分躲到香港去了,一部分去了美国。由于这个人1946年参加全国考试后,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所以他对美国更为熟悉!!
2023-07-05 14:59:402

黄仁宇先生经常提到的间架性设计是什么意思--简述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了周朝封建制“间架性设计”的概念,大意或可理解为从周公顶层设计的制度公式到最终期望得到的答案结果中间完全忽略不论中间的推导过程,进而导致期望结果无法实现甚至造成国家与基层民众的政治对立与割裂。
2023-07-05 14:59:473

黄仁宇想借《明万历十五年》表达什么的思想,为什么说它是一本好书?

万历十五年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却因为黄仁宇的一本书成为了一种现象的代名词。当试图解决问题的制度以及靠这个制度为生的人成为了更大的问题,这是从这本书中读到的关于怎么定义“万历十五年”时刻的最精准的检测手段。对于大明朝,指的是道德高于法律的执政纲领以及在实践中只懂得辩是非的文官集团。而对于已经占据了市场中最有油水的那块蛋糕的大企业,则是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最具话语权的业务部门。然而这只是一个表象,一个症状而非病因。看万历十五年,我感受最深的是其中的角色无论哪一个,都应了那句俗话,”人无远忧,必有近虑“。大明朝的目标只是让百姓在荒年不冻死饿死,在丰年能吃饱。围绕着这一个看起来很容易目标而搭建的制度,必然导致技术的问题不看重,而若是你连这么一个低的目标都达不到,那么一定是你的道德问题了。书中反复提到人都有阳的和阴的一面,也指出通过礼仪和道德的教化去调节人的自私与合作的两种冲动是多么的不切实际。现代社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而解决方法是通过确立一个大的目标,让人们以为在臣服于自己私欲的同时无意的推动团体的进步。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觉得自己是为了一个道德的目标而工作的时候,这个人的工作效率会显著的提升。这很好理解,当我们做事的时候不想着自己的得失成败,忘我的境界会提升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也许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我们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会轻易的放弃或者喊累。然而如果唯一的目标躺着就能摸着,如果评价的时候看得不是你摘了几颗果子,而是看你摘的是谁家的果子,摘果子的姿势,那么即使将上述的这些千百遍的表演为道德,那也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道德的对人的影响力只能来自于自身的要求。而评价道德需要的是超越一个个由具体的仪式和规矩定义的“道德部落”的通用货币。能够在不同亚文化群落间通吃的只有“效用”,也就是你能够给予对方的心流体验和知识。道德要求我们注重事实,对自己和他人提出同样的要求,同时警惕带有偏见的公平。权利不是好的论据,但却能终止辩论,同时埋下日后反抗的种子。(说张居正)面对道德争议,首先要听的是道德直觉,但不要完全照办。(评海瑞)既然没有一个大的远的目标,但目标又总是要有的,那就只有去定那些小的目标,去关注细节上的改进,从存量中去做减法。这就在事实上制约了从零到一式的创新,即限制了公司的转型,也使得争执变得琐碎和低俗,使得不同的党派变得水火不容,为了须弥小事弄得整个舞台一地鸡毛。这么做不止是为了做精神上的体操,还有些实际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做一个大项目之前,先能召集所有相关的参与者,头脑风暴式的想想这个项目什么时候会遇到“万历十五年时刻”,为什么会遇到,是怎样一步步走到失败或者静滞的状态的。我们若是假想了一个场景,又明确的去问,那么那些潜在的怀疑者就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明知不那么受欢迎的反对意见。这也是我觉得如果穿越会万历十五年,讲清楚失败的根源比做出改变是一个更有效的目标。
2023-07-05 14:59:544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一篇读后感,八百字左右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共享文档2015-10-22 2页 5.0分 用App查看《中国大历史》读后感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中国大历史》,其实早在三年前,父亲就推荐我阅读这本书,但因当时我的历史知识还比较匮乏,看问题也比较浅显,于是一直拖到现在。《中国大历史》的作者黄仁宇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他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黄仁宇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它不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黄仁宇一直在西方研究中国历史,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黄仁宇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获取文档后可享受文库App随时阅读 电脑端便捷下载 下载到本地VIP免券获取分享收藏下载下载文库客户端,离线文档随时查看 相关推荐文档查看百度文库熊掌号百度文库优质内容精选
2023-07-05 15:01:452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出生于哪一年

一、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出生于哪一年 黄仁宇,美籍华人,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机电工程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仁宇辍学参军,1940年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 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 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2] 中文名黄仁宇外文名Ray Huang别 名李尉昂国 籍美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出生日期1918年6月25日逝世日期2000年1月8日职 业教授毕业院校南开大学、中央军校、密歇根大学代表作品《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逝世地美国纽约上州。 二、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出生于哪一年 黄仁宇一九一八年生于湖南长沙。 天津南开大学肄业(一九三六~一九三八),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自成都中央军官校毕业后(一九四零),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一九四三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 一九四四年五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 一九四六年参加全国考试后,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一九四七)后曾任国防部参谋。一九五零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退伍。 再度赴美国,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获博士学位(一九 *** )。曾在南伊利诺大学任教,一九六八~一九八零年任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教授,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谢谢。 三、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在生死关头(中国)获得百余年来在国际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生死关头(中国)获得百余年来在国际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结合史实可以判断出①②③④项说法均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A。 点评:高考对抗日战争内容的考查呈现出形式多样,考点分布广泛等特点,从形式上来看,创设多种新情景,多以诗歌和图片的形式加以展现;从内容方面看,考查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标志;②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和阶段特征;③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的不同抗战表现;④抗日战争的影响。 。 四、“历史已死,但历史学家还活着”是什么意思 历史是这个世界的,世界发展的每一步我们做为人,也就是世界的开拓者都该了解。 否则,不懂就是无知,当时空进展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因此负出代价。其实人类的和这个世界可贵之处就是世界的历史。 除了过去的时间,人类还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所说的都是过去的事,只有过去的事才是我们真正了解的事情,还没发生的事,你能说出什么?都说什么制度好什么地方好,什么人好。可是为什么说他好?和什么事情好,这些不都是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来说好坏吗? 不能说学者还活着,确实,有些学者不在了。 可是他们为我们留下的资料还在。死的了人我们不能说什么,可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比金子还珍贵的思想和资料在。 这才是最好的。当然,如果他能告诉我们,哪里有宝库那就更好不过啦。 五、第14题,当代美国历史学家那题,选什么 观点一:“冷战”威胁世界和平。 (1)导致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苏联则以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对抗,导致了柏林危机等对抗性事件。(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在人类心理、文化方面造成巨大阴影,并造成难以消除的“冷战思维”。 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3)亚洲则出现了“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观点二:“冷战”保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与安全。 (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之外的力量为了自身安全,努力寻求发展,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复兴,这些都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相对安定的局势,大力调整发展经济,苏联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4)“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023-07-05 15:02:201

各位对黄仁宇的评价是怎样的?

黄仁宇(1918年——2000年)似乎注定了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18岁考上天津南开大学;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负笈美国,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后的第二年,他的屡屡碰壁的《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并由当时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 Updike)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1982和1983年该书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Awards)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从此黄仁宇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几乎每本都受到热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从早期的英文论著,到后期的中文论著,都有不少学者撰写书评评介,以致一时"黄书走红",有人开始筹办"黄学研究会",并申请创办《黄学研究》学术丛刊。难怪有人感叹在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间,一名华裔历史学家、美国的退休教授,竟成为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人,也真算是一个"异数"。
2023-07-05 15:02:271

黄仁宇的人物生平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父亲黄震白曾加入同盟会当基金成员,但并不是核心人物。黄仁宇早年在家乡生活,在长沙市第一中学毕业后,1936年入读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1936年~1938年)。 他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18岁考上天津南开大学;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负笈美国,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后的第二年,他的屡屡碰壁的《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并由当时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 Updike)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1982和1983年该书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Awards)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从此黄仁宇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几乎每本都受到热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从早期的英文论著,到后期的中文论著,都有不少学者撰写书评评介,以致一时黄书走红,有人开始筹办黄学研究会,并申请创办《黄学研究》学术丛刊。1979年他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2023-07-05 15:02:35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出生于哪一年

黄仁宇,美籍华人,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机电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仁宇辍学参军,1940年自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 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2] 中文名黄仁宇外文名Ray Huang别 名李尉昂国 籍美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出生日期1918年6月25日逝世日期2000年1月8日职 业教授毕业院校南开大学、中央军校、密歇根大学代表作品《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逝世地美国纽约上州
2023-07-05 15:02:481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什么

黄仁宇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独特的视角以及流畅的运笔,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史学著作,主要有《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以及《放宽历史的,视界》等。他的书内容丰富,有趣味,少说教,可读性强,尤其是他所阐述的大历史观,让许多读者感到新鲜并受到启示。 为什么称为“大历史”?用黄仁宇的话说就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这样写道:“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面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能照教科书朗诵,尤其每次复习与考试之后,不免扪心自问:他们或她们须要理解井田制到何种程度?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难道他们或她们必须知道与Han Fei Tzu(韩非子)同受业者有Li Ssu(李斯) 其人,他曾鼓励Shih-huang ti(秦始皇)焚书,后又为宦官Chao kao(赵高)所构杀?Empress Wu(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事迹仅是‘秽乱春宫"?对我的学生讲, 除了用与沙俄的Catherine the Great(凯瑟琳二世)比较,或与清朝的Empress Dowager(慈禧太后)比较,这段知识尚有何实用之处?”黄仁宇的思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而且,在目前注重实用的教育体制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讲,是否真的有必要事无巨细、通盘接受?这样做的效果又如何呢?我想,学习历史的目的并不专恃记忆,它本身也是对学者思维方法的训练与养成。 对于“大历史观”,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切入历史的取径:一种系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即“把握”是宏观的,研究仍是微观的。另一种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黄仁宇的研究显系后者。在黄仁宇“大历史”的范畴内,分析因果关系及其历史的合理性是主要的,对其他细端末节,不过分重视,甚至每个历史人物的贤愚得失,都认作次要。对此,他解释说:“纵使事实之衍化对我们个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时看来为荒谬不合理,可是把这些情事前后连贯,又从超过人身经验的角度看去,则它们有其意义;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尤其对于学习历史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历史应当或不应当如何展开,因为它一经展开就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无须人们从主观上加以想象或构造,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是历史何以如是展开。以“天地不为尧舜而存,也不因桀纣而亡”的客观态度,放宽历史的视界,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正是黄仁宇“大历史”所提倡的学习方法。那么人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凡有一件重要事件的发生必有后面的背景,只要它能与以前或以后的人与事相互印证,就取得它在长期历史上的合理性?存在就一定合理么?这是否又陷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套路?对此,黄仁宇的解答是:“大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勇敢和道德,……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的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其实“大历史”强调用较长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个新的视角,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如何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加以掌握和运用。就像在历史研究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口决定论一样,它们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绝不能究其一点而不及其他。 黄仁宇曾在《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一文中述及“写历史的人也像游山水的一样,要是溯江而下,看清了河流入海的过程,回顾上游的山脉形势,则对其组织结构,更多了解。”历史上很多事情的意义,都要多年之后静眼冷观方看得明白。如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和增税的认识。由于封建国家向全部编户齐民提出财政上的要求,基于这种财政上的考虑,中央政府就竭尽其力扶植无数的小自耕农。一到土地兼并盛行,政府的财源被阻塞,就引起政局不稳甚至朝代倾覆,而小自耕农更是入不敷出,痛苦万状。增税也总是让百姓怨声载道。因此,从古至今,反对兼并和增税之声,不绝于耳,均视其为祸源。降低税收、与民休息也总是作为历史上治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有了数千年历史的纵深,黄仁宇指出:“既不兼并由私人组织,又不增税让政府组织,只好让所有服务性质的事业都没有人做。其平等的悲剧,也就是长时期有系统地在历史上制造全面贫困。”这个见解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就把我们的研究带入了新的境界。对于其“大历史”,黄仁宇还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长日坐在地球上,就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大历史”有似天文学家之望远镜,用之观测其他星球之相对位置才能体会到我们自身运转之程度与速率。用“大历史”的望远镜来观察历史,需要把历史的基点推后一个时期,只有这样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与历史的发展过于接近,反而不容易了解它变动的真谛。也因此,他研究的对象,动辄牵扯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那么,研究的跨度稍短一点如何?黄仁宇解释说:“这大历史有如宏观经济(macro—economic)。宏观经济不能统计失业就业的人数,不能分析物价,不能讲解物价指数。较详细分析仍待微观的工作。……我只希望治史者不要忘记后面一个大前提,不要忽略我们所处的一个非常时代罢了。”可见,作者自身很清楚其“大历史”的定位。不论宏观和微观都是研究的不同领域和侧面,强调一点并不等于另一点可以废弃不顾。黄之“大历史观”在当前学术界普遍重视微观研究和繁琐考据的风气下,为历史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注入了新鲜空气。历史研究者看清历史之大,也能更加客观, 摒弃狭隘观念,用事实发掘真正的关系。这样,“大历史”就不仅代表着一种治史的眼界,也提倡着一种历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胸怀。 黄仁宇研究历史,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重综合而不重分析。他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使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史料的庞杂与晦涩,因此,他笔下的通史也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不同。在注重历史发展逻辑之余,各朝代已不再是可以拿来互相比较的单位,而是前后一贯,具有因果关系。这样的研究与写作对于初学者以及非专业人士的历史常识普及均有很大的益处,也对史学工作者以新视角整体把握历史,提纲挈领,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提供借鉴。当然,归纳和综合也是建立在扎实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可贵之处在于他运用了开阔的视野,从而言人所未言,实践了他的大历史,观。 黄仁宇“大历史”还有突出一点即是强调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在其《中国大历史》中指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又如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气候不利的时候,“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袭取种田人,后者通常有半年的积蓄。”也因此造成了“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民连亘了两千多年的斗争记录”。我们在说他们是安定生活的迫害者时也应当看到他们同时是自然环境的受害者。这些都是在“大历史”视野下研究长期历史因果关系的典范。至于“十五英寸的同雨量线”,“数目字管理”,“潜水艇夹面包型的社会结构”等新名词以及他对某些历史现象的重新定位和解释,则为我们在“大历史”下如何研究提供了借鉴。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空气。同时也应当看到,它只是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也有其侧重和局限,只有恰当驾驭这一工具方能促进史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2023-07-05 15:02:581

黄仁宇的学术研究

黄仁宇先生是史学界的异数,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按现代大史家钱穆先生之不知一国之史则不配作一国之国民以观之,则黄仁宇先生之欲树国民历史性格功不可没。从历史观点和著作风格来看,他继承了钱穆先生的特点:作一个真正的平民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我们一般人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诸多原因积累的结果,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方法尤其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黄仁宇,凭在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所修的学分获密歇根大学的取录,攻读新闻系,1954年获学士,1957年获硕士。由于言语上的局限,黄仁宇其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明代的漕运》),成为学者余英时于密歇根所指导的唯一博士生。曾先后在南伊利诺伊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任教,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年)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即现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1970年)。他曾参与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GonvilleandCaiusCollege)院长李约瑟博士主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集体研究工作,亦参与了《明代名人传》和《剑桥中国史》的写作。因之他后来经常到台湾的大学演讲作学术交流,并曾在《亚洲周刊》撰写专栏。他的著作在海峡两岸颇受欢迎,但也有许多学者质疑与批判其观点。
2023-07-05 15:03:061

刘畊宏变身高考助力官,带来“旗开得胜挑战操”,他的影响力有多高?

高考来临,刘教练给广大考生当起了高考助力官,带来了新的放松操。疫情期间因带领大家跳操迅速走红的刘畊宏,除了明星效应,以及他常年坚持做运动以外,可以有各种不同风格的运动方式,不断给大家输出。没有一个人的火,可以逃脱天时地利人和。刘畊宏跳操火了,大家都说他很厉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并不是他们天生就这样,而是他们能够在这个领域不断深耕,然后才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罗振宇老师在《阅读的方法》这本书中说过:“真正厉害的人,会通过穷尽一个领域来重塑自我。”试想如果一个人只是有在某个领域有天赋,而他并没有做过多的努力,那么他也只是停留在优秀的水平而并不能够成为真正厉害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天赋加努力的成果。门捷列夫说过:“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通过穷尽一个领域来重塑自我。历史学家黄仁宇是半路出家,他早年从军,后来转行当学者,46岁才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这是因为他做了一件穷尽历史领域的事情,他把具有13部、2911卷、1600多万字的《明实录》通读了一遍。对于这样一部大篇幅的史书一般人就放弃了,但是黄仁宇坚持每天读50页,用5年多的时间全部读完。从此以后,黄仁宇就成了历史学界唯一通读过《明实录》的人。其实他就是用5年非常于专业硕士加博士的就读时间练就了一门可以吃一辈子的本领。所以他就是一个通过穷尽历史领域来重塑自我,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的典范。所以不要认为穷尽很难,只要你坚持就可以做到。唯有穷尽才可重塑,唯有坚持才可成就。
2023-07-05 15:03:194

《关系千万重》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关系千万重》(黄仁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Z9Un7eEHgeyIOeFALDyUw 提取码:ru6x书名:关系千万重作者:黄仁宇豆瓣评分:7.7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07-04页数:215内容简介: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Macro history)史观在国际史学界自成一家之言。在本书中,他生动地描绘了个人生涯中的逆旅屐痕,各色人物,一支生花妙笔出入古今,游刃有余。疑似没有章法,却又恍若无数大手笔的绘卷,历历如在眼前……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则是这三种关系。都在进行重大的修订与转变,各种关系丛集交织,令人有无法抽身之感。本书是八十年代为我们引进大历史观点的黄仁宇傅士重新尝试的书写角度,他悠悠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将复杂变为明晰。提到关系这一名词,我们就可以立即想到私人关系、家庭关系、利害关系、性关系、金钱关系、外交关系、乡土关系、人知关系、多重关系、双边关系、直接关系、微妙的关系、紧张的关系等等。这是一本随笔,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也渗入了某些“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的成分;不过和作者所著其他书刊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来,今日各种关系丛集,有令人无法抽身之感。作者简介: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2023-07-05 15:04:041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的译者后记

看到黄仁宇用英文写的回忆录时,第一个反应是:“翻译这本书的人好可怜”。外国人写中国东西也就罢了,翻译成中文后就算洋腔洋调,反正是外国人嘛。但中国人用英文写回忆录就不一样了,中文翻译流不流畅,一看便知。何况这个人叫做黄仁宇,是以《万历十五年》名扬海内外的历史学家,有名到根本无需作任何介绍。读者已熟知他的文笔及语调,如果换成一个后辈写的白话文(而且恐怕还不是很通顺),怎么看就怎么别扭。没想到,后来我就成为这个可怜的人。黄仁宇的中英文俱佳,对译者更是莫大的压力,有时不免想到:如果他能自己用中文写回忆录就好了。除了口气不像黄仁宇以外,翻译本书时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一大堆人名及组织名,找资料时才深刻体会到,何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由于时间有限,最后仍无法确定的人名只能以音译表示,对相关人士只能说抱歉,并寄望方家指正,以后有机会再行修补。本书所以能顺利出书,友人马耘居功厥伟。马耘年纪轻轻,但仿佛像黄仁宇时代的人,对当时的人事、单位组织及习惯用语了若指掌,简直是从中国现代史书中飘逸而出的精灵。此外,友人杨惠君也查到若干人名,同样价值连城。如果没有他们的热诚,本书绝对会贻笑大方。其他朋友的关心、鼓励及协助,在此一并感谢。在此也要感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梁其姿教授的协助。联经出版社总编辑林载爵在百忙之中,还抽空审阅本书的部分章节,显见对本书的重视。纵使这一译本仍不尽理想,但仍希望成果不致辜负他们的指导。也希望这译本能对得起黄仁宇在天之灵。张译安
2023-07-05 15:04:531

黄仁宇自传中名叫安的女性是谁?

  黄仁宇先生以三年的时间完成本书,他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撰写,1983年9月底完成,其间经过不断修改与重写,最后的定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定稿之后,即束诸高阁,未做任何增删,因此,本书所述人事,仅止于1983年。 1996年8月,黄仁宇先生向我提及这本自传,但言明必须在他逝世后才能翻译出版。2000年元月8日黄先生去世后,黄夫人格尔(Gayle Huang)女士随即寄下书稿,联经编辑部委请张逸安女士开始进行翻译。在作最后校订时,格尔女士不幸于11月20日逝世,终未及见本书之问世。 黄仁宇先生在1980年离开教职后,戮力撰述本书,追忆个人平生经历与学术志业之奋斗过程,并阐明历史观点之形成与演进。人事交融,前后穿引,既细腻又壮阔,风格独特。读者当可藉由这本回忆录,进入黄先生人格与思想之广大天地,一窥究竟。 林载爵 谨志 本书和作者 黄仁宇还是青少年时,梦想成为拿破仑。数年后他发现自己在蒋介石的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他的士兵每月薪饷十二元,但如果携带一挺轻机关枪投奔附近山头的土匪,每人却能领到七千元。情势如此,黄仁宇无法成为军事英雄也不足为奇了。 他之后去过印度及缅甸。在本书中,西方世界的读者将有第一手机会了解,史迪威将军的美国幕僚群及中国野战部队之间如何进行恶意竞争,而且是站在后者的角度观察。我们的作者就在现场。 对日抗战胜利后,黄仁宇前往东北,见识到林彪的"人海战术"。麦克阿瑟七十大寿时,黄仁宇代表蒋介石去送礼:象征长寿的盆栽。但在下一趟的台北之行中,黄仁宇和长官陆军中将朱世明却差一点被监禁,因为谣传朱受到共产主义的影响。不过,直到今天,黄仁宇对蒋委员长仍然有一定的仰慕。他也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对毛泽东有一定的敬重。  本书作者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州雷温乌兹要塞陆军参谋大学(U.S. Army Staff College at Fort Leavenworth, Kansas),从国军退伍后,到安亚堡(Ann Arbor)做按日计酬的工作,一边攻读密西根大学的博士学位。三十年来,他毫不间断地研究历史。他在数所重要学府做过博士后研究,其中包括哈佛及剑桥。他还出版过数本著作,发表无数的文章。他的《万历十五年》两度提名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 Awards),已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法文、德文及日文译本即将出炉。 在中国历史的学术研究方法上,黄仁宇博士不同于西方大部分的学者。他认为,西方式的学院分工方式无法适用于中国文化的综合研究,因此,西方观察家通常不是将中国视为"白雪公主",就是看成"老巫婆"。事实上,中国两者都不是。为了独排众议,黄仁宇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 中国出了什么问题?黄仁宇会告诉你,中国是"潜水艇三明治",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农民。他在本书中解释,这是地理因素及历史原因使然。至于补救之道,他建议"加强中间阶层",尊重农民阶级的财产权,因为到目前为止,后者都是看各党派的脸色。 黄仁宇在宝岛台湾及中国大陆还有许多朋友,其中有些位居高层。他劝他们从历史深处去探讨他们的问题所在。中国人可能要像桥牌选手一样,祭出高明的策略。 至于刻下东方与西方的冲突,本书敦促双方的公民停止自认道德优越,转而接受事实,了解"两个不完美的系统"都面对共通的"巨大数学问题"。意识型态上的对立通常来自于目的论的见解,将历史解释成三个步骤的直线发展:过去、现在及未来。这种干净俐落只适用于受限的视野或当地的事件。在"大历史"中,作者必须想象我们生存在宇宙的螺旋之上。即使是伟大的领袖,也只能在弯曲的小径施加小小的推力,其行动很少能配合其目的。重大战争只是激活大规模的地缘政治趋势,使好战分子最初的军事目的显得无关紧要。然而,即使如此,黄仁宇坚决否认自己是目的论者或是哲学家。他是不折不扣的历史学家,但不是理想派,而是实务派。他引用康德的话指出,没有人可以自认了解"物自身"与"不可知"。但他也引用普里茅斯殖民区(Plimoth Plantation in Plymouth)及1862年的公地放领法案(Homestead Act),甚至在纽普兹(New Paltz)的休京拉移民(Huguenot settlers),以说明他的观点。本书充满了趣闻轶事。 黄仁宇的文字有时接近于自白。他承认自己最初被教导恨英国人,后来恨日本人,再来是俄国人,但最后他全部与他们为善。在所有的人士中,他将他目前的心平气和归功于东北的俄国大使馆馆员,因为后者阻止他枪决一名行窃的中国士兵。 本书究竟是一本规模非凡的自传,或是以外射螺旋格式写出的第一本大历史,读者可以自行决定。毫无疑问的是,作者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作者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就是因为如此,约翰·厄卜代克(John Updike)才形容他的文笔彷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编辑本段]译后记  看到黄仁宇用英文写的回忆录时,第一个反应是:“翻译这本书的人好可怜”。外国人写中国东西也就罢了,翻译成中文后就算洋腔洋调,反正是外国人嘛。但中国人用英文写回忆录就不一样了,中文翻译流不流畅,一看便知。  何况这个人叫做黄仁宇,是以《万历十五年》名扬海内外的历史学家,有名到根本无需作任何介绍。读者已熟知他的文笔及语调,如果换成一个后辈写的白话文(而且恐怕还不是很通顺),怎么看就怎么别扭。  没想到,后来我就成为这个可怜的人。黄仁宇的中英文俱佳,对译者更是莫大的压力,有时不免想到:如果他能自己用中文写回忆录就好了。  除了口气不像黄仁宇以外,翻译本书时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一大堆人名及组织名,找资料时才深刻体会到,何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由于时间有限,最后仍无法确定的人名只能以音译表示,对相关人士只能说抱歉,并寄望方家指正,以后有机会再行修补。  本书所以能顺利出书,友人马耘居功厥伟。马耘年纪轻轻,但仿佛像黄仁宇时代的人,对当时的人事、单位组织及习惯用语了若指掌,简直是从中国现代史书中飘逸而出的精灵。此外,友人杨惠君也查到若干人名,同样价值连城。如果没有他们的热诚,本书绝对会贻笑大方。其他朋友的关心、鼓励及协助,在此一并感谢。  在此也要感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梁其姿教授的协助。联经出版社总编辑林载爵在百忙之中,还抽空审阅本书的部分章节,显见对本书的重视。纵使这一译本仍不尽理想,但仍希望成果不致辜负他们的指导。  也希望这译本能对得起黄仁宇在天之灵。  张译安
2023-07-05 15:05:061

为什么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把中国比作“潜艇夹肉面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外强中干”,表面上看现在中国很强大,但是内部却有很多问题,如“人口众多,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失学人口和失业人口仍然很高等方面。”
2023-07-05 15:05:15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的这一句话该如何理解:

其实,你结合一下上下文,特别是这句话后面的话,你就明白了。让西方作家好奇的是,在公元前后的中国,竟然能够让自由经济的萌芽展开。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估计你想问的其实也就是“自由经济”。王莽实施了哪些改革使得西方作家认为是自由经济呢?其一就是王莽改制中对数字的理想型的应用,没有必要把王莽改制的条目详细说明,只是简单描述一下即可看出端倪:土地国有,8口之家不得超过900亩;更低分配,1对夫妇有地不低于100亩;每人每年缴纳布帛1匹等。这本来是好的,并且为自由经济铺垫了基础。可是,当时的王莽是没有办法来核实什么是8口之家,甚或1对夫妇的,更别提去核实900亩或100亩的真伪了。人口之无法核实已动摇其基础,惠及百姓之好处又无从调理去配给,结果可想而知了——百姓直接反了。其二信贷制度与政府干预。王莽还建立了信贷制度,有点像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王安石变法之失败,有点类同王莽,不细说)。就是百姓遇到生活困难而钱又不凑手的时候,政府给予帮助,到时只收取本金不收利息。如果百姓希望经营生意,那么就得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切记,这个利息是赚取的利润的十分之一,不是贷款本金的。工商业都需要缴纳所得税,这个所得税就是今天的企业所得税,不过要低得多,是十分之一。政府放贷,让钱流通于民间,而且政府只收取增加了的财富的提成,如果亏本就连利息都不收,只收取本金。你想啊,如果现在的政府能做这件事情的话,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肯定要加快翻翻啊!多少人死于窘困?多少企业死于流水运转失灵?在2000多年前的王莽政府就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难道不值得西方作家好奇和激动吗?多么牛逼的一代大帝!这可是现代政府想做都做不好的事情啊!可是还得回到数字化管理上,越是严谨的经济政治政策越要求严谨的数字管理能够跟上。而王莽那个时候,是不具备数字化管理的,不要说王莽,即便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依旧不具备。这就像拿着一根细线去栓老虎,即便结打得再结实,线依旧会断掉。王莽的改制并没有持续多久,有的不分甚至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并且在这一两个月里也没有得到实施。脱离了实际的空谈,最终依旧落得绿林群起,革了他的命。
2023-07-05 15:05:254

黄仁宇书中的101年中国革命史是如何计算的?

历史学上有一个“历史三峡”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历史是有一定规律的,其实所谓历史,就是由许多偶然组成的必然,从历史学的规律上看,中国的革命须101年才可以通过。当然,这是黄仁宇的观点。另一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也曾说过,中国这次的转型大概需要200年左右,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就会完成几本的转型,这里的转型和黄仁宇所说的革命其实差不多。
2023-07-05 15:05:452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的基本内容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该书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和北京三联书店分别在海峡两地推出。
2023-07-05 15:05:511

黄仁宇认为:秦汉是“第一帝国”,隋唐宋是“第二帝国”,那么这两个相比,发生了 巨室大的变化

变化在于儒家的影响力和地位,秦汉时期儒家只是百家之一,就算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百家依然存在,传承并未断绝,人们对儒家的态度没有发展到隋唐宋的地步,中国人的思想依然是包容的,开放的,规矩并未束缚住中国人的热血。但是隋唐宋时期儒家已经牢牢掌控思想以及舆论上的话语权,将其他各派的影响力降至了最低,中国人越来越缺乏 热血。
2023-07-05 15:06:074

黄仁宇提出商人尚鬼,周人崇拜祖先.请问有什么依据

一、商人尚鬼,凡事必先经占卜,询问神灵,然後才决定是否可行。殷商人祭祀问卜的对象可分为三类:天神、地祗和人鬼。天神包括(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等;地祗包括社、四方、四巫、山川等;人鬼主要指先王、先公、先妣等。祖先神的崇拜,是祭祀、祈祷的主要对象。二、周人不仅深信祖先的灵魂有降祸赐福的能力,且可配乎天。于是祖宗神取得形式上同等于天的确定地位,在实质上成为祭祀的主体了。再加上周人认为君主是天子,但因(殷革夏命,周代殷祀)之鼎革无常的现象,愈加深天不可信,其旨意难捉摸,唯先王的典型美德可以遵行的感受,所以产生了以“敬德”为主的祭祀理论。期望藉勉励祭祖来纪念并效法先人的德性,并透过有血统关系的先祖代为请命,得天福佑。
2023-07-05 15: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