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应急机动作战成为陆军的基本使命与任务,大力发展机动快、防护好、火力强的“铁甲猎豹”――轮式装甲车辆,成为我国装甲车辆研发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从1980年11月到1990年12月。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代轮式装甲车――ZSL90式轮式装甲车(见本刊2002年第9和第10期),随后其改进型g2式轮式装甲车大量装备我军轻型机械化部队,满足了我军对快速部署型装甲车辆的急需。但是,由于国内技术储备不足。90式、92式装甲车的炮塔、机关炮和火控系统技术相对落后,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轮式装甲车辆的持续发展。为迅速提高我国装甲战车武器系统的研发水平,在中美联合研制装甲战车的基础上,中法双方也进行了合作研制轮式步兵战车的有益尝试。
它山之石,借之攻玉
1988年,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牵头,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同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GIAT)的代表进行了商务及技术方面的会谈,签署了关于联合研制轮式步兵战车的双边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用法方提供GIAT公司生产的GRAGAR型25毫米单管机关炮单人炮塔,与我方提供的90式轮式装甲车(代号WZ551,以下简称90轮)底盘组装成一款新型轮式步兵战车(代号为NGV-1,其中“N”代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G”代表法国GIAT公司,“V”表示车辆,“1”代表中法合作研制的第一种装甲车辆),并由我方负责新型战车的总体设计和炮塔的总装工作。
根据90轮式装甲车底盘及法国GRAGAR型炮塔的技术指标,我方科研人员提交了总体技术方案,并向法方提出了炮塔外形及接口尺寸的明确要求。双方共同审定总体方案后,我方科研人员随即在90轮的顶甲板切开了一个与法方炮塔直径相吻合的座圈,准备迎接“法兰西客人”的到来。1988年10月15日,法方将炮塔空运到北京,并派来2名技术工人协助安装调试,至10月21日,炮塔吊装及调试工作全部完成。1988年11月16日至23日,中法联合研制的新型轮式步兵战车在第二届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会上展出,引起有关领导及国内外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展示结束后,按照协议的要求,法方将炮塔运回国内。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的合作被中止。中法合作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却留下了一段值得思索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国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产装甲车辆中的艺术品
NGV-1型轮式步兵战车(以下简称NGV-1战车)外形设计宛如飘然而至、婀娜多姿的仙女一般,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记得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笔者买了一台激光打印机和一部台湾产的扫描仪,于是从《坦克装甲车辆》杂志社出版的一套精美的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明信片中,将该战车特意挑选出来用扫描仪扫进电脑,然后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并拼成一幅一米见方的大照片,挂在墙上天天欣赏。也许是被这张战车照片本身所流露的艺术魅力所深深打动,笔者甚至认为该车是国产坦克装甲车辆中最富美感的“艺术品”,堪称中华浑厚底蕴与法兰西浪漫的完美结合。
欣赏之余还是转入“粉丝”们关注的正题吧。既然该战车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她就一定有与原车不同的风格,特别是外形上的不同韵味。NGV-1战车与90轮外形上的最大区别,就是将原来90轮顶置机关炮式的炮塔(弹鼓也外露)换为机关炮内置式的、小巧别致的法国方楔形炮塔;机关炮虽然都是25毫米口径的,但是法国的机关炮显得更加清秀和精巧;位于炮塔右侧的并列机枪更是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炮塔上方的炮长瞄准镜格外醒目,炮塔两侧的烟幕弹发射器设计得恰到好处,炮塔与底盘的搭配也十分协调(有些国外战车清瘦的底盘上顶着个“大脑袋”,显得十分臃肿)。下面就让我们体会一下该车中华底蕴与法国浪漫相结合的特有“神韵”吧。
底盘部分传承了90轮的良好性能
90轮具有车体流线型好、公路机动速度快、液压助力操纵轻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研制过程中底盘部分保持了原车的风格,法方的炮塔空运至中国后被安装在90轮的炮塔座圈上,一款中法技术结合的新型战车就“诞生”了。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洋溢着中华之美的战车底盘。
该车是一款3个等轴距驱动桥、6×6全轮驱动式的轮式装甲战斗车辆,其车体为全密封结构,具有浮渡能力。该车有3名乘员(车长、炮长和驾驶员)和9名载员。该车的车体是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的承载式全密封车体,根据不同的防弹要求,车体的前部、两侧和后部的装甲板采用了不同的厚度和倾角。战车的总体布局是这样的:车体的前部是驾驶室,驾驶室左边是驾驶员,右边是车长。驾驶员的前面及两侧布置有各种仪表、信号灯、按钮以及控制车辆的方向盘、踏板、变速杆等操纵装置,车长正前方布置有电台和车内通话器。驾驶室前方有2个与普通汽车一样的宽大挡风玻璃窗,视野开阔、观察方便。在敌火威胁下开车时,驾驶员可以放下挡风玻璃外面的防弹钢板(可从车内翻起或放下),用驾驶员和车长顶窗前面的3具潜望镜进行观察(驾驶员中间潜望镜可换为夜视仪)。另外,驾驶室两侧各有一个用于向两侧观察的展望镜。
驾驶室的左后侧是动力室,用阻热和隔音的密封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动力室右侧有一个连接驾驶室和载员室的通道,通道右下侧甲板上有一个单人侧门,供驾驶员和车长出入。动力室左下侧甲板上有一个与右侧门相对应的检查窗,用于维护和检修动力室内的发动机及传动装置等。动力室内安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前传动箱、后传动箱、变速箱以及传动轴等。动力室的顶甲板上装有进、排气百叶窗。
战车后部是裁员室,长3.1米、宽1.62米、高1.25米,有效容积为6.28立方米。载员室的前部为战斗室,安装法国的单人炮塔。载员室两侧各有1个4人长条座椅,座椅上方各有2个矩形顶窗,用于载员向外观察和射击。两侧装甲板上各有4具潜望镜和4个球形射击孔。后甲板有一扇向右打开的后门,门上有1具展望镜和1个球形射击孔。载员室内还装有三防装置、排烟装置、排风换气装置、车内通话器、灭火装置、照明及信号装置等。平整的载员室地板下面布置有传动轴、驱动桥、水上传动箱及水上传动轴、水上及陆上转向装置、制动系统管路及各种阀、排水泵等。
该车的发动机为引进德国道依茨(DEUTZ)公司技术、我国生产的F8L413F型四冲程、V形8缸、非增压风冷柴油机,布置在动力室的左侧,飞轮端朝向车后。发动机标定功率为188千瓦(256马力),最大扭矩为817牛米。其辅助系统包括燃油供给系统、进气滤清系统、排气消音系统、冷起动加温系统、冷却风道以及油门操纵系统(包括自动熄火装 置)等。2个柴油箱分别布置在中桥与后桥之间的位置上。右柴油箱下面布置有柴油滤清器、电动柴油泵、柴油箱分配开关等。空气滤清器布置在动力室的左侧。排气管在发动机后端汇总后从左上装甲板引出并与消音器相连接。在动力室右侧的变速箱上方装有空气加温装置,利用加热的空气对发动机气缸体及油底壳进行加温。此外,该发动机还具有冷起动能力,辅助装置包括冷起动液加注装置和进气预热塞。发动机的进、排气百叶窗都在动力室的顶甲板上,由驾驶员操纵,在三防装置工作及动力室失火时可自动关闭。该车还装有发动机自动熄火装置,在三防装置启动及动力室失火时可自动将发动机熄火。
该车的传动装置包括离合器、后传动箱、前传动箱、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水上传动轴、水上推进器传动轴、水上传动箱及角传动箱。离合器为仿制德国奔驰公司的GF380KR型、单片、干摩擦式离合器。离合器的壳体与发动机飞轮壳体刚性连接,离合器的操纵为液压式。后传动箱是固定轴式机械传动箱,其壳体与离合器壳体刚性连接。发动机的动力从后传动箱分两路传出:一路向前通过中间传动轴传至前传动箱,用于陆上行驶;另一路向后经第一、第二水上传动轴传至水上传动箱,驱动位于车体后部的2个螺旋桨推进器,用于水上推进。在浮渡时,驾驶员通过气压操纵装置挂上后传动箱的水上前进档或倒退档后,动力即可传至水上传动箱,再通过左、右推进器传动轴及角传动箱传至水上推进器,战车即可在水上前进或倒退。在陆上行驶时,水上传动系统分离,动力全部传给陆上行驶系统。该车的水上传动系统和陆上传动系统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工作――在战车入水或出水时,驾驶员可同时挂上水上档和陆上低档,两个传动系统同时工作,车轮和螺旋桨同时转动,这样战车入水时车轮可以起到助推的作用,出水时车轮可以起到加快出水速度的助力作用。另外,为防止浮渡时浪花打到驾驶室,驾驶员可以通过一个手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将车首的防浪板打开(收回)。该车还装有多部电动排水泵,用于排出车内积水。
该车的变速箱是引进德国ZF公司的5S111GPA型固定轴式手动机械变速箱。该变速箱由主变速箱、副变速箱和分动箱组成,有9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该车的前桥和中桥是转向驱动桥,也就是前四个车轮均可左右转动,驾驶员通过操纵方向盘实现陆上或水上行驶时的转向。该车的转向装置为液压助力式转向器,转向十分灵活和轻便,液压动力由与发动机直接连接的液压油泵提供,最大工作压力为10千帕。
该车的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驻车制动(相当于汽车的手刹)和排气制动三个系统。行车制动驱动系统为双管路气压系统。中、后桥的行车制动器同时又是驻车制动器。驻车制动驱动系统为放气降压式弹簧系统。排气制动是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排气量(在排气总管上有一个由驾驶员操纵的转阀,转动该阀可以调节发动机的排气量),来达到使战车减速的目的。
该车的所有车轮均采用不等长双横臂独立悬挂。悬挂的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在螺旋弹簧中间装有双向作用筒式液压减振器,在车体上还装有车轮上、下行程限制器,可防止车轮过度上跳和过度下垂。该车的轮胎为14.00R―20低压子午线防弹轮胎,轮胎气压可以调节,轮胎被枪弹或弹片击穿后,仍可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继续行驶100千米。
该车的特殊防护包括三防装置、自动及手动灭火装置、烟幕弹发射装置等。三防装置为半自动超压集体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K-2A型自动报警照射量仪、T81型含磷毒剂报警器、滤毒罐、除尘增压风机、百叶窗自动关闭机构、发动机自动断油熄火机构等。当驾驶员发现三防指示灯亮时立即按下三防开关,载员室的排风扇立即停转,换气活门、百叶窗、排硝烟活门等自动关闭,同时增压风机运转,经过滤毒罐过滤的新鲜空气进入密闭的车内并建立起车内的超压空气团,防止有毒气体等进入车内,在战车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车内的超压值也不小于196帕,可为车内乘、载员提供良好的保护。
该车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动力室内的4个LEH 2型火焰传感器、LKE1型控制盒、封口电引爆灭火瓶以及与灭火瓶相连接的喷嘴等。动力室失火时,火焰传感器将信号传给控制盒,控制盒立即接通灭火瓶封口引爆电路,灭火剂高速喷出进行灭火。控制盒在接通封口引爆电路的同时,也发出使百叶窗瞬间关闭、发动机立即熄火的控制指令。灭火过程也可以人工控制完成――当驾驶员发现动力室失火后,立即按下仪表板上的灭火按钮,接通灭火瓶封口引爆电路进行人工灭火,同时,驾驶员立即手动关闭百叶窗,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熄火。当载员室失火时,可使用载员室内的2个手提灭火器进行灭火。
该车的通信设备为1部CWT-167型超短波坦克电台和1部CYY-168型车内乘员通话器。坦克电台安装在车长处,由车长负责操作,与上级进行通信联络;车内通话器分别安装在车长、炮长、驾驶员处和载员室内,用于乘员和载员之间的通话。该车的电气系统为24伏直流单线制,发电机为GFT-4500型硅整流发电机,功率4.5千瓦,蓄电池为2个6-TK-180型的蓄电池组,容量为180安时。
优异的法国炮塔提升了90轮的火力打击能力
该车的炮塔为法国GIAT公司研制生产的世界著名的单人炮塔,炮塔上装有1门25毫米机关炮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长坐在炮塔的中央,炮塔上还装有4具观察镜,炮塔全重为1250千克(比90轮的炮塔轻250千克)。该炮塔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可防任意距离上发射的7.62毫米穿甲弹,1000米距离上发射的14.5毫米穿甲弹。该炮塔设计新颖、别致,机关炮和并列机枪在炮塔上的布置也十分精巧。这种经典的外形设计,为我国后续研制的多款步兵战车所借鉴。如果“粉丝”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86A式步兵战车、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92轮式改进型装甲车的炮塔,与GRAGAR炮塔真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
炮塔上的主要武器为MS11型单管25毫米机关炮。该炮采用双向供弹方式,可方便地选择弹种,开炮时可选择单发、三连射(125发/分钟)和长点射(400发/分钟)三种方式进行射击。其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内可存放175发25毫米榴弹、45发25毫米穿甲弹和2000发7.62毫米机枪弹。炮塔的旋转和机关炮的俯仰操纵,既可使用炮长操纵台进行电驱动,也可使用高低机和方向机进行手动操作。机关炮和并列机枪的击发方式为电击发。炮塔上装有1具三光路(昼间对地射击光路、昼间对空射击光路和夜间射击光路)炮长潜望式昼夜瞄准镜,昼间光路的视场为7度、放大倍率为6.8倍;昼间对空光路的视场为43度×20度、放大倍率为1倍;夜间射击光路的视场为10度、放大倍率为4倍。
该炮的供弹方式为电动式,即利用外部电能驱动供弹机构进行供弹,称为电动自动机。90轮的25毫米机关炮为气动式供弹方式,也就是利用火炮发射后的强大气体,驱动供弹机构进行供弹和抛壳,称为气动自动机。两种自动机各有优点和不足:电动自动机的优点是可直接完成首发炮弹的提弹动作(类似于拉枪栓使子弹上膛),而不需要高压空气等其他能量辅助,射击中供弹动作平稳、柔和迅速,不足的是射击过程中要消耗较多电能,这对战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气动自动机的优点是射击中不消耗其他能量,供弹动作可靠,但其不足的是首发炮弹上膛需要高压空气辅助供弹,这在平时进行多炮手实弹射击、频繁更换弹链的情况下就显得很不方便,而且增加气路提弹系统后,结构也更加复杂。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供弹方式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首发提弹采用电动式,后续射击采用气动式供弹,这样既能节省电能,又能破解气动式首弹装填不便的难题。
至于该炮的威力,笔者未见到相关的试验数据。可能由于中方底盘和法方的火炮都是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单独再进行火炮性能试验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凭着法国人可以研制出世界一流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实力,法国的25毫米机关炮也不会逊于中美联合研制的NFV-1步兵战车上的美国“大毒蛇”机关炮。